第一篇:优秀主题公园发展分析报告
2015年中国优秀主题公园创新发展报告
最初的主题公园是荷兰马都拉丹家族的一对夫妇为了纪念他们在二战当中牺牲的儿子而创建的,它微缩了荷兰各地120多处的风景名胜,在1952开业时就轰动了整个欧州。1955年,第一家严格意义上的主题公园美国迪士尼乐园建成,开创了世界大型主题乐园的先河。由于主题公园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经济发达的各个区域,主题公园得到了迅猛发展。
随着中国旅游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休闲化产品需求的不断升级,主题公园作为集观赏、运动、教育、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的旅游产品,必然得到更加的重视和关注。分析我国主题公园行业现状获悉,当前我国进入了主题公园的高速建设期,多个世界知名主题公园先后落户中国,同时我国各地建设主题公园的热情也持续高涨。
中国优秀主题公园创新发展总结
1园区建设更加注重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对于一个主题公园来说,几乎决定了它能不能长久的发展。主题公园的主要客户群仍来自于其所在城市及周边城市群。因此在确定自己鲜明的主题之前,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历史、人文风俗,分析其中的文化内涵,使主题公园的主题更好的与其文化内涵相吻合,更贴合游客的心理需求。山东泰安的“太阳部落“主题公园就是一个例子,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泰安市大汶河畔,”太阳部落“就是以大汶口文化为主线,向游客展示史前文明,依托当地的历史文化,更好的突出自己的主题,这是主题公园长久发展的重要条件。
2技术更加追求先进性
随着第五代主题公园的开建,更加先进的技术层出不穷。位于安徽六安的金领欢乐世界致力于打造为“立足六安、辐射全国、世界先进、中国一流的高科技主题公园”,该项目拥有全球首创的十一环过山车、亚洲唯一的七环悬挂式过山车、亚洲第一套6D悬挂式球幕影院系统、国内第一套5D影院系统等游乐设施,与同类主题公园相比具有科技含量高、研发力量强、游乐设施齐全、文化内涵深厚、核心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等五大特点。
3项目更加追求互动性
现在的游客已不再满足于纯粹的游览观光,他们希望参与到游戏、演出中,寻找欢乐,寻找刺激。其中,成都欢乐谷就看准这一点,《抓壮丁》的演出邀请游客参与到表演活动里,让游客在诙谐与幽默中感受无限惊险;在魔幻剧场里,游客朋友们可以在表演中互动,展开神奇的魔幻之旅;还有欢乐大巡游,可以让游客融入狂欢的角色中,营造出欢乐的气氛。
4主题类型更加多样化
虽然目前主题游乐园仍不断增多,而且所占的比例很大,但更加多样化主题的主题公园也正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比如,浙江安吉的Hello Kitty主题公园、浙江东山岛的“南岛语族主题公园”、天津蓟县“世界一”苹果主题公园、福建罗源的“世界鲟鱼海洋主题公园”、内蒙古猛犸象主题公园等等,甚至还有一些主题很特别的主题公园,比如大连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山东寿光的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主题公园、安庆廉政文化主题公园。这上述种种类型的主题公园都说明了我国主题公园类型在朝着多样化发展。5规模呈现连锁发展
华侨城集团开创的欢乐谷主题公园是主题公园连锁发展的典型代表。华侨城集团在深圳“欢乐谷”成功以后,先后在北京、成都、上海、武汉、天津、重庆打造欢乐谷连锁品牌。后来居上的华强集团也是走了连锁发展的模式,自2005年开始已在芜湖、沈阳、青岛、泰安、天津、株洲、郑州、汕头、重庆、南通、厦门等多个城市成功复制方特各类型主题公园,包括方特欢乐世界、方特梦幻王国、方特水上世界。近期又在筹备方特东方神画和方特影视乐园。其中,方特东方神画已布局济南、芜湖、宁波、厦门,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品牌走遍全国。而万达集团作为后起之秀,主题公园网络遍布全国,其中哈尔滨有万达乐园、青岛有万达茂、合肥有万达主题乐园这几家主题公园已在建,而西双版纳万达主题乐园预计将在2015年9月开业。万达集团将在未来中国主题公园产业中大展身手。
中国优秀主题公园案例分析——宋城集团
经营状况
宋城集团,中国最大的文化旅游集团之一。旗下的宋城演艺是中国演艺第一股,连续五届获得“全国文化企业三十强”。集团主业为文化演艺、旅游景区、娱乐综艺、主题酒店、休闲地产等,确立了“宋城”、“千古情”等中国著名品牌,总资产超过500亿元。
目前集团已经打造了除杭州宋城旅游区以外的三亚宋城旅游区、丽江宋城旅游区、九寨宋城旅游区等九大旅游区、三十大主题公园,《宋城千古情》、《三亚千古情》、《丽江千古情》、《九寨千古情》、《惊天烈焰》、《穿越快闪》等五十大演艺秀,第一世界大酒店、云曼酒店、千古情主题酒店客房上万间,还打造了中国演艺谷等数十个文化项目。2014年度宋城演艺合计演出11000余场,观众3000余万人次,其中“千古情”系列年演出3642场,观众1456万人,是中国演艺市场年演出场次第一、观众人数第一、利润第一的演艺公司。
2014年宋城演艺实现营业收入9.35亿元,同比增长3778%;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17.11%。2014年杭州本部业绩增长较为乏力,其中杭州乐园实现收入1.3亿元,同比下降12%;烂苹果乐园实现收入0.67亿元,同比下降18%;杭州景区实现收入3.72亿元,同比增长4.8%。虽然宋城景区仍保持客流和收入的双增长,但杭州乐园因凉夏拖累水公园表现致其盈利下滑近20%,烂苹果乐园因客流欠佳加之部分设备更新改造致盈利下滑约40%,二者盈利合计下滑超过3500万元,是影响公司整体业绩增速的首要原因。鉴于业绩下滑,公司决定自2015年1月1日起,上调杭州《宋城千古情》门票,普通票提价20元/人,烂苹果乐园门票上调10元/人。门票上调有利于稳定杭州本部业绩增长。加之杭州乐园和烂苹果乐园2014年基数低,加之2015年春节烂苹果乐园客流量增长了70%,2015年乐园业绩恢复增长。在本部发展受到阻碍的时候,公司异地项目强势增长。其中三亚项目年客流量约90万,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356%,盈利达8030万,2015年2月15日三亚推出冰雪世界,春节客流增加了70~80%;丽江和九寨先后于2014年3月和2014年5月开业,年收入分别达7198万和6241万,开业当年分别贡献净利润922和1549万。三亚、丽江、九寨项目运营逐步进入良好状态,预计业绩将保持快速增长。
宋城演艺预计2015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0,614.16万元—60,104.32万元,同比增长:60%-90%,主要得益于杭州本部业绩的稳定增长以及异地项目的大幅增长。三亚、丽江、九寨项目的成功,公司将继续在国内外旅游景区扩张。城市演艺谷项目逐步推进。2014年演艺谷先后上演话剧、音乐剧、肢体剧等多种剧目,2015年3月公司将推出戏曲季越剧精品折子戏专场,增加演艺谷产品的多元化。演艺谷是公司进军城市演艺的战略布局。后期公司将加快向一线城市扩张的进度。继续加强线上线下的整合,以独木桥旅游网为核心,建立移动平台客户服务。2015年,宋城娱乐预计将推出多档真人秀节目,大盛国际预计制作中美合拍战争片《飞虎月亮花》、爱情喜剧片《迎男而上》、《只谈情不说爱》等。公司2015年将进一步加强投资并购力度,并购将围绕主业开展,线下将重点关注优质景点资源、国有院团改制、国内外优秀演艺项目,线上重点关注互联网互动娱乐平台等。
2015年前三季度,公司紧紧围绕“打造宋城生态,全面拥抱互联网”的战略目标,着力构建现场娱乐、互联网娱乐和旅游休闲三大平台。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饱满的产品形态以及个性化的活动策划,公司在杭州、三亚、丽江、九寨沟等各大旅游区的千古情系列产品全线爆发,市场占有率加速攀升,成为所在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名片。同时,公司以26亿元并购目前中国最大的社交视频网站——北京六间房科技有限公司已于7月24日获得证监会核准,并已完成工商过户,于8月份实现并表。预告期内六间房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对公司业绩产生了积极影响。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平台深度拥抱互联网,寻求大体量的跨越式发展,构建以演艺为核心的繁荣生态圈,实现“互联网+”在中国演艺娱乐产业的历史性突破。综合以上因素,预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比去年同期增长幅度约为60%-90%。公司未来看点:中国演艺谷向一线城市扩张,异地项目向其他景区复制,推出有影响力的综艺节目,建立移动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影片上映等。
从2014年报和2015年三季度业绩报可以看出,未来宋城演艺旅游演艺的发展将出现重大的变革,即用互联网思维来改造乃至颠覆线下景区运营和扩张策略,公司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丰富的运营经验和线上线下多渠道营销策略,主动迎接“散客化”浪潮。期待宋城2016年的表现。
创新优势
依靠不断的创新,宋城演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以主题公园为载体、以文化演艺为核心、以创意节目和活动策划为主线是宋城演艺的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推陈出新,是宋城演艺旅游演艺事业经久不衰的法宝。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并使其与传统旅游演艺相结合,使宋城演艺在未来能够独领风骚。
从宋城演艺2014年年报中可以看出,面对文化和旅游产业大发展、大融合的发展趋势,宋城演艺将由单一的旅游演艺向覆盖线上线下的泛娱乐生态圈的方向发展,着力打造包括线下演艺运营平台、创意内容平台和互联网平台在内的三大业务板块。
集团在打造线下演艺运营平台方面已经拥有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一方面宋城演艺始终坚持游客需求至上,追求极致体验,增强自身文化内涵,突出自身特色,加强同游客的互动,使游客对景区的亲切感增强,从而提高景区的重游率。另一方面三亚、丽江、九寨沟三个异地项目的成功,已经向市场充分证明了集团的异地项目操作能力,之后还将打造顶级的旅游景区并持续深化线下演艺运营平台。
集团在2014年就已经开始了对创意内容平台的打造。其中包括投资设立综艺节目制作公司宋城娱乐、参股影视公司大盛国际、控股创意视频制作公司本末映画、拟参股北京演艺集团旗下子公司、设立香港全资子公司宋城国际等。这一连串的举措是集团初步形成了线上创意内容生产框架,促进了集团演艺事业的新的发展,为以后集团的推广营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集团早已意识到互联网销售必将发挥重大作用,因此十分注重互联网平台的打造。一方面通过整合资源,增加新的合作渠道,利用独木桥旅游网的功能,推广产品与活动,推动宋城演艺移动平台建设。另一方面,集团还将继续运用兼并和收购方式,这不仅壮大了集团规模,还能促进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启示
(1)主题鲜明
杭州宋城景区向游客展示的是鲜明的宋代文化。通过市井街、宋河、南宋皇宫石板等让游客亲身体验到“置身宋城,恍如隔世。给我一天,还你千年”的感觉。(2)产品定位准确
“千古情”系列演出已经成为了宋城演艺的品牌项目,尤其是作为世界三大名秀之一的《宋城千古情》更是创造了世界演艺史上的奇迹:年演出1300余场,旺季经常每天演出10场,推出十余年来已累计演出17000余场,接待观众5000余万人次,是目前世界上年演出场次和观众最多的剧场演出。(3)营销策略行之有效
2013年1月1日,宋城景区实行景区入园和《宋城千古情》一票制票价体系。2014年春节假期,宋城景区散客流失量非常少,宋城收入增长了40%,人次增长了15%左右,且一票制之后几乎全部游客都观看了演出,观演比例从同期的70.55%大幅提高至99.99%。加之“千古情”系列演出的异地复制成功,除去演出本身,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出了宋城演艺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营销策略和组合营销策略的成功。
第二篇:主题公园行业发展模式分析
2011年,亚洲区内主题公园表现出色,总入场人次超过一亿,创下新纪录,其中香港海洋公园入场人次达6955000人,名列全球主题公园第12位,亚洲区第5位。
作为旅游业的细分子行业之一,我国主题公园行业自上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各种类型的主题公园,不仅有许多人为塑造的游乐园,也有各种以自然人文资源为基础衍生的各种公园,基本涵盖了科学、历史、文化、生态、游乐等门类。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主题公园的亏损面达到70%左右,真正盈利的项目只有10%,最终能够收回投资的项目只有三分之一,有1500亿元的资金套牢在主题公园投资之中。门票收入仍然是各个主题公园最大的收入来源,收益链短,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亟待改善。认为,未来几年,中国主题公园行业潜力巨大,主题公园今后的发展趋势将向主题原创方向发展、向突出教育功能转换,并呈现出与衍生产业结合的趋势,主题公园的内涵的不断丰富,技术及配置方面也将向高、精、尖的方向发展。我们认为,随着主题公园行业市场竞争强度持续加剧,在市场竞争中,主题公园发展商只有加强特色建设和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从而促进主题公园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主题公园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国内优秀的主题公园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主题公园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主题公园行业中的翘楚!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主题公园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主要分析了主题公园行业发展环境和设计状况;国内外主题公园行业发展状况;中国主题公园行业竞争现状;文化类主题公园运营情况;游乐类主题公园运营情况;观光类主题公园运营情况;情景模拟类主题公园运营情况;中国主题公园行业重点区域发展情况;中国主题公园行业成功运营模式;中国主题公园行业投资与前景;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5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连续性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主题公园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根据主题公园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主题公园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主题公园、旅游公司、房地产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主题公园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业内第一份对主题公园行业成功运营模式以及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重量级报告。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 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第三篇:主题公园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分析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主题公园是指围绕特定主题而规划建造的有特别环境和游乐项目的新型公园,是现代旅游业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所孕育产生的新的旅游吸引物,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一个或多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的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内容、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的主题公园开发起步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市场催生的产物。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旅游热的兴起,使庞大的国内旅游市场被启动。当时的旅游供给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主题公园开始从萌芽状态转入全面发展。
我国各种主题公园类型丰富,包括各种森林公园、动植物园、地质公园、温泉公园、文化公园、海洋公园、历史文化公园等。我国主题公园基本呈三级阶梯结构:东部沿海分布较多规模较大,中部分布次多且规模不大,西部分布较少且规模较小。
在全球范围内,主题公园最发达的地区在北美洲,但亚洲是全球主题公园发展最快的地区,而中国主题公园的市场发展潜力最大,每年至少有1亿人次的潜力,目前还远没有开发出来。总体来说,中国的主题公园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兴盛时代”。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主题公园行业会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城市化的加快,主题公园这一新型的旅游休闲产品,将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消费对象。中国已进入到一个大型主题公园发展的新时期。未来中国的民族品牌将更接近国际水准,国际品牌更加希望能进入中国市场。未来5年,中国主题公园市场将超过每年100亿元水平。未来25年至30年,中国可以容纳10个或更多的类似迪士尼规模的主题公园。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共十三章。首先介绍了主题公园的定义、起源、特征等,接着分析了国外主题公园业的概况和国内主题公园的发展环境,然后细致剖析了中国主题公园产业的发展现状、细分及区域市场的发展。随后,报告对主题公园产业做了市场竞争分析以及营销状况分析。最后重点分析了主题公园的投资状况,并科学预测了其未来前景及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第四篇: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关 键 词】主题公园行业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2013-2017年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在一个供大于求的需求经济时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时就牢牢的锁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会倾尽毕生的精力及资源搜寻产业的当前需求、潜在需求以及新的需求!随着主题公园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国内优秀的主题公园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主题公园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主题公园行业中的翘楚!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主题公园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主要分析了主题公园行业发展环境和设计状况;国内外主题公园行业发展状况;中国主题公园行业竞争现状;文化类主题公园运营情况;游乐类主题公园运营情况;观光类主题公园运营情况;情景模拟类主题公园运营情况;中国主题公园行业重点区域发展情况;中国主题公园行业成功运营模式;中国主题公园行业投资与前景;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5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连续性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主题公园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根据主题公园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主题公园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主题公园、旅游公司、房地产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主题公园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业内第一份对主题公园行业成功运营模式以及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重量级报告。
本报告将帮助主题公园、旅游公司、房地产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主题公园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及早发现主题公园行业市场的空白点、机会点、增长点和盈利点……,前瞻性地把握主题公园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形成企业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优势,有效规避主题公园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五篇:主题公园开题报告
广西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梦·壮乡
壮族文化生态主题公园设计方案
系 别 艺术与设计系
专 业 艺术设计 班 级 艺术082班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2年1月 5日
1课题背景介绍
广西壮族文化生态主题公园位于广西南宁市青秀区竹溪大道旁,南宁是出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结合,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正扮演着西部“出海大通道”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的重要角色。借此契机,将在此城市建设一个广西壮族文化主题公园,壮族文化主题公园将是广西目前唯一的一个以广西壮族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将具有文化、旅游、生态、经济价值,同时也将成为广西旅游印象中的品牌。场地占地约195亩。
1.1 国内主题公园分析
主题公园过分密集,产品雷同严重,缺乏鲜明特色。
引进最先进的游乐设备,很有可能陷入“高级游乐园”的形态,生命力的是就行将大打折扣。
繁复的主题景观中包装了仍然是文化的苍白,缺文乏人情景体验的设计和文化感情的调动。
专家预测,中国和印度将成为主题公园的重要新兴市场,经济条件的改善促进了亚太区国内旅游的升温,而主题公园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投资。
1.2 广西区内市场分析
广西首府南宁,交通便利、气候宜人,形成“旅游集散地”,南宁经济发展迅速,近年来不断增长。2010年全国GDP增长10.3%,2010年南宁市GDP增长14.2%。
区内目前还没有功能较完善的大型的主题公园,特别是民族性文化主题公园,南宁的经济发展给主题公园带来发展机遇,依托广西旅游大区的大环境,带动广西旅游业的发展。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定位
2.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选择文化主题,文化是主题公园之魂,也是一个主题公园有别于其他主题公园乃至其他旅游吸引物的根本。广西是一个多民族的自治区,尤其是壮族居多,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民族优势,使得壮族历史文化资源成为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异于其他自治区的独特资源,而对广西壮族文化,旅游文化的深刻解读,则成为了一项不可回避的问题。壮族文化主题公园以“文化”为主题,用文化诠释文化,用文化再现历史,用文化演绎生活,用文化展示民俗,用文化塑造广西旅游品牌。是一个集旅游、餐饮、展览、教育与文化交流和房地产开发为一体的,中国第一 2
个全方位展示广西壮族文化风情的文化主题公园,是广西第一个以壮族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公园。
2.2 本课题研究的定位
作为广西旅游窗口,以动、静结合历史回顾、民族民俗风情体验为载体的壮族文化生态主题公园,则将主要客源锁定在到广西观光的海内外游客上,以立体的、互动的、民族的、历史的方式展示广西壮族文化、旅游文化,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旅游者认识广西、体验广西,了解壮族、感悟壮族文化,最终留驻广西。
开创独具特色的壮族文化游乐方式(文化视听厅、民俗表演广场、风情“四街”等),符合普通大众能接受的消费水平。创造效益,共同打造南宁乃至广西旅游市场更美好的未来。
3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广西壮族文化生态主题公园设计方案是以探究广西壮族文化为出发点,以民族文化自然生态的高度融合为设计理念,充分主要表现“壮家风情”的艺术风格和本土的文化底蕴。是一个集旅游、餐饮、展览、教育与文化交流为一体的,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广西壮族文化风情的文化主题公园。
设计功能特点根据环境景观的组成元素而划分的,从平面和空间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用地配置,适宜的景观层次安排,必备的设施配套,达到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优化,动静相结合,达到园区整体意境及风格塑造的和谐。
本设计方案在设计中依据其主要功能布局,坚持“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统一”、“人文与历史并进”的设计原则,运用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营造一个符合人性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的主题公园,实现了艺术性,美观性,实用性和可持续性的完美结合。
4.本课题总体构思和规划设想
4.1 设计构思
本设计方案的设计构思是以循环利用标志产生的的联想,人与文化与自然三者间的关系如何才能形成一个自身完善的循环系统。通过思考、分析人与自然、人与文化、文化与自然的关系,探讨出人与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才能形成一个自身完善的循环系统。通过理性的设计理念,将这三者间完善的循环关系转化为设计方案,打造一个体现人与自然与文化共生、共赢、共融、和谐的壮族文化生态主题公园。
4.2 规划设想
壮族文化生态主题公园主园区由3个不同特色的主题园区组成,分别是: 4.2.1历史风貌展示区
历史风貌展示区内设有历史文化广场、壮族博物馆、壮族人民纪念馆、历史长廊、农耕广场,让游客了解壮族历史文化,感受壮族的发展、演变。4.2.2文化底蕴展示区
文化底蕴展示区内设有文化视听厅、壮乡茶楼、铜鼓塑像、绣球植物造型、刘三姐雕像、花山崖壁画假山,通过视觉、味觉、知觉、触觉等感官方式充分展示了博大精深的壮族文化,是壮族文化的宣传与传承。4.2.3民俗风情展示区
民俗风情展示区内设有风情“四街”(作坊街、饮食街、服饰街、银饰街)、竹排码头、风情村寨、民俗表演广场、梯田、“七月香”池,让游客娱乐其中,切实的感受壮族的风情民俗。
整个园区又规划为动静两大区域,前区以静为主,后以动为主,动静区分又相互联系统一。
园区景观结构为一轴两点两线,为别为一个主轴线,两个次轴线,一个中心节点和控制点。
5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5.1 场地现状
该项目设计场地位于南宁市青秀区竹溪大道旁,衔接跃秀路。北临国际会展中心,南靠黄茅坪水库和南宁青秀山公园,西背山体,东临大片林地隔鑫龙小区和石门森林公园。项目场地占地195亩,为中等公园(120亩—1500亩)面积范围。
5.2 环境现状
5.2.1 生态环境现状
该场地中植被整体上分布比较松散,局部施工地段水土流失严重。因该地段区处于人类活动频繁区,经济相对发达,场地内现存的主要动物是一些鼠类、爬行类、鸟类及昆虫类等。项目评价区内动植物种类均为区域内常见物种,评价范围内无国家及自治区野生保护动植物或古树名木分布。5.2.2 声环境现状
项目评价范围内现状声环境污染源主要为竹溪大道交通噪声、跃秀路交通噪 4
声以及居民生活噪声等。5.2.3 空气环境现状
项目评价区内无大型排污企业存在,区域空气污染主要源于周边单位在建施工场地废气和汽车尾气的排放。5.2.4 水环境现状
本项目南侧毗邻黄茅坪水库,项目建成后流域范围内雨水经管道收集后排入场地内设的雨水管网,并进入竹排冲,最终汇入黄茅坪水库。
5.3 空间结构
5.3.1 化曲为直
在整个场地的规划设计上,采用从横交错的手法划分景区,化单一为多样性。5.3.2 化有限为无限
用绿化把景点隐掩,让游客感到空间无限,通过不同景观节点的视线互通,从而把视线引向天际的天地。5.3.3 空间对比
通过组织各种大小、开朗与闭锁,明与暗,以及不同的情趣空间,给人以不同的景观感受,从而产生丰富的空间景观。5.3.4 开辟空间的渗透线
运用长廊、景门、漏窗等从一个空间透视到另一个空间的景物。有意识地开辟透视线,加深景观层次。通过借景、对景、框景的手法,增加景深,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5.4 建筑设计
该公园主要建筑形式为壮族独特建筑风格,采用古典园林的造林手法,形成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感觉。建筑外形采用的是壮族古木楼形式构成,其特点是屋顶举折合屋面起翘,形成如鸟翼伸展是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和优美的曲线。除此之外,还运用了壮族特色加以现代手法处理表现的半现代化壮族特色建筑,如文化视听厅等。
5.5 绿地系统
绿地设计要达到四季常青、四时花香,充分展现植物的个体美。同事也表现植物群落的群体美。体现文化内涵,丰富植物景观,展示自然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体现自然环境意境景观效果。
在绿化树种选择上依照生长树种与速生树种相结合的原则,课在短期内达到 5
一定的景观效果,又能随着时间的延续形成自身的植物景观特色
结合自然环境资源,形成生态网络空间,既起到分隔组团的作用,也将地段内零散的景观资源和绿地有机地连接起来,达到了整合的效果,充实、完善了绿地体系的作用。
5.6 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规划结合地形,采用自由式布局,道路的设计是为了让游客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6课题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6.1向自然景观学习
自然界创造的风景,在宏观方面要了解它的地质构造,了解地形和水系的依赖关系,了解它的形态表现。有一定的熟悉以后,再进一步纪录自然风景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过程。如果是准备利用开发的自然风景,还要进一步详细调查,要以土地的自然属性来决定它的用途。如果不加调查就武断的决定,它的利用就会遭到失败。
6.2远近结合
自然地形在必要时可以容纳人为的设施,其中包括各种人文构景。在时间上要远近结合,为考虑将来的发展应留有余地。在空间上要远近结合,因为任何一个人文构景既用来观赏风景,又被远处的游人观赏,这也正是中国园林中所说的“借景”的艺术手法。“得景无拘远近”,“嘉则收之,俗则屏之”。借景借得巧妙,就能形成美丽的画面。
7本课题研究成果形式
7.1 设计说明
7.1.1 设计构思
本设计方案的设计构思是以循环利用标志产生的的联想,人与文化与自然三者间的关系如何才能形成一个自身完善的循环系统。通过思考、分析人与自然、人与文化、文化与自然的关系,探讨出人与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才能形成一个自身完善的循环系统。通过理性的设计理念,将这三者间完善的循环关系转化为设计方案,打造一个体现人与自然与文化共生、共赢、共融、和谐的壮族文化生态主题公园。7.1.2 设计内容
壮族文化生态主题公园以“壮族文化”为主题,用文化诠释文化,用文化 6
再现历史,用文化演绎生活,用文化展示民俗,用文化塑造广西旅游品牌。是一个集旅游、餐饮、展览、教育与文化交流和房地产开发为一体的,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广西壮族文化风情的文化主题公园,是广西第一个以壮族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公园。
充分挖掘广西壮族历史文化内涵,提高广西旅游文化品位,选择文化主题;加强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确定目标客源;通过对广西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核心竞争力。7.1.3 总体规划设想
壮族文化主题公园主园区由3个不同特色的主题园区组成,分别是: ①历史风貌展示区 ②文化底蕴展示区 ③民俗风情展示区
整个园区又规划为动静两大区域,前区以静为主,后以动为主,动静区分又相互联系统一。7.1.4 景观结构 强调“一轴两点两线”
一轴:即主轴线。横穿历史风貌展示区、文化底蕴展示区、民俗风情展示区三大功能区。
两点:即控制点和中心节点。以壮族人民纪念馆为控制点,此景观可以俯览该园全景。以刘三姐湖心岛为中心节点,以此点向四周扩散,立体展示了文化底蕴区,该点也为文化中心展示点。
两线:即两条次轴线。分别贯穿历史风貌区与民俗风情区,立体展现了该两园区的景观风貌。
注:(详见功能分区)7.1.5功能分区
①历史风貌展示区——了解壮族历史文化,感受壮族的发展、演变。内容:1.生态历史广场2.壮族博物馆3.壮族人民纪念馆4.历史长廊5.农耕广场。
②文化底蕴展示区——壮族文化的宣传与传承。内容 : 1.文化视听厅2.壮乡茶楼3.铜鼓塑像4.绣球植物造型5.刘三姐雕像6.花山崖壁画假山。通过视觉、味觉、知觉、触觉等感官方式充分展示了博大精深的壮族文化。
③民俗风情展示区——感受壮族的风情民俗。内容:1.风情“四街”(作坊 7
街、饮食街、服饰街、银饰街)2.竹排码头3.壮村寨4.民俗表演广场5.梯田6.木吊桥7.“七月香”池。让游客娱乐其中,切实的感受壮族的风情民俗。
7.2图纸
7.2.1场地方位图
表现该区域在城市中的位置、轮廓、交通和四周街坊环境关系,利用园外借景,处理好景观之间的关系。7.2.2场地现状分析图
根据现状资料分析整理,形成若干空间,对现状做综合评述。可用抽象图形将其之间的关系概括地表示出来。7.2.3设计主题构思及意向分析 7.2.4功能分析
根据规划设计原则和现状分析图,根据不同的功能把该场地分为若干空间,使不同的空间既要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又能反映各区内部设计因素间的关系。功 能分析包含空间分析、生态环境、道路及广场、绿化、视觉廊道分析等内容。7.2.5场地总体设计
根据总体设计原则、目标,总体设计方案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该场地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②该场地出主次入口位置、道路、内外广场、停车场; ③该场地的地形总体规划、道路系统规划;
④该场地建筑物、构筑物等布局情况,建筑平面要能反映总体设计意图; ⑤该场地植物设计;
⑥陆地与水体的形状,陆地地形起伏状况,水体边界线(驳岸线)形式及水位线;
⑦准确标明指北针、比例尺、图例等内容;
⑧图纸包含总体设计详细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鸟瞰图及局部效果图。7.2.6竖向设计(地形设计)
根据设计内容和景观要求,绘制出陆地及水体造型;水体要表现出驳岸线及水位线。
7.2.7 广场及道路系统详细设计
内容要求表现广场及主次道路的尺度、材料、构造、铺装形式。7.2.8 植物种植设计
①种植设计图; ②苗木统计表。
7.2.9 部分园林建筑设计、景观小品设计
平面图、立面图、剖立面图、节点详图及局部施工大样图、效果图。7.2.10主要经济指标
建筑、绿化、水景、道路、密度等。
7.3模型制作
①按1:400比例制作模型;
②利用色彩、材质、地形、植物等真实反映设计原貌,材料不限。
8本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本设计方案中,在对中国古典园林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广西壮族特色的了解,以及对该地形景观规划结合风水进行分析,以此对该方案进一步的设计和规划有了良好的基础。
9本课题设计研究进度安排
2011年12月7日 一草方案上交时间(打印稿); 2012年2月15日 二草方案上交时间(打印稿);
2012年3月1日 申请校外毕业实践环节的上交申请书(校外指导教师需附中级以上职称资质证明);
2012年3月15日 三草方案上交时间(打印稿);
2012年5月15日 毕业设计作品+施工图+模型上交;毕业设计作品集(另行安排,建议自行组织印刷);
2012年5月20日 毕业设计手册上交;
2012年5月25日 毕业设计说明书上交(电子版); 2012年5月22日 毕业设计作品展; 2012年5月26日 答辩申请表上交; 2012年5月26日 答辩PPT制作完成; 2012年5月31日 模型照片+展览照片上交;
2012年6月2日 光盘刻录,所有文件名均按此格式:学号尾数2位+姓名+内容名称(光盘中包含内容:任务书、开题报告、说明书、毕业作品展览版、答辩PPT、CAD施工图、模型照片);
2012年6月4日 资料袋文件整理打印上交。
10本课题设计成员
11主要参考文献
[1] 谷康.园林制图与识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 [3]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 [4]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5]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
[6] 耿欣、程炜、马娱.园林花卉应用设计(配植篇).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年
[8]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9] 约翰•奥姆斯比•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10] 尼古拉斯·T·丹尼斯、凯尔·D·布朗.景观设计师便携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11] 潘雷.景观设计CAD图块资料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
[12] 朱家瑾.居住区规划设计(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