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工作与中心任务一体化机制
政治工作与中心任务一体化机制
关于太原铁路局党委“政治工作与中心任务一体化机制”落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信息来源:作者:太原铁路局党校 课题组???发表时间:2012-04-17 “政治工作与中心任务一体化机制”是局党委在路局成立以来,根据路局面临的形势任务以及干部职工队伍状况而提出的一种企业政治工作的基本理念和工作机制。
??? 机制的实行对于在新形势下改进和加强铁路企业政治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山西省科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先后从机制的方法论层面和机制在全局基层单位运行的实际效果进行了研究评价,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 由于企业政治工作面临的是一个始终处于变化的环境,要保证机制始终能够根据形势、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保持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需要不断地对机制实施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在这个问题上,大体有两个渠道:一是政治工作的日常考核。二是通过基层一线职工的主体感受来反映政治工作的基本效果。第一个渠道作为机制本身具备的功能,由路局政治工作部门通过对机关和站段的定期考核评定。而第二个渠道除了类似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等上级机关和科研单位的专项调研外,信息的经常性、及时性、规律性略显不足。基于这种情况,党校在征得领导同意和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后,专门成立调研组,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在不同片区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抽样调查,选取了湖东电力机务段、太原车辆段各一个车间的30名职工、太原站一个车间的26名职工、侯马车务段一个车间的32名职工以及12月在路局党校举办的第三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77名学员,总计195名职工,从当前职工对本单位政治生态、文化环境、工作条件的主体感受,通过政治工作的主体载体和效果三个方面设计了26个问题进行了一次调研活动。现分析如下:
一、可靠性分析
1.群体判断合理。我们把入党积极分子这个群体作为一个调研单位,与其他4个调研单位的数据进行分析,主要目的是为了对这四个单位建立一个参照。从数据来看,入党积极分子除了对政治重要性、理想信念重要性以及加强政治工作重要性几个选项比例高于4个单位外,其它的数据基本上都处于平均水平附近,能够反映全局基本面的情况。说明这个参照是合理的,对四个单位数据的真实性也起到一个正面的肯定作用。2.关系成立。比如在一个单位如果认为政工干部素质低,那么对政治工作的评价也就比较低。对政治工作认知程度高的单位,那么对工作落实情况的评价也是比较好的,这从这四个单位和一个积极分子群体的问卷中反映都得比较清楚。也就是说,这次参与问卷调查职工答卷的态度都是比较认真的,随意乱答的情况不占主流或者比例极小。
二、基本判断和差异分析
? 如果将这个问卷的问题,从对政治工作的主体评价、政治工作的载体评价和政治工作的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一个分类,并将这三类问题进行归档合并,我们就能比较清楚地得出以下基本判断。
? 1.基本判断
??? 1.1职工队伍稳定,基本素质较高。
??? 职工队伍素质我们从两个方面入手,即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及职工队伍的整体情况。
??? 针对太原站、太原车辆段、侯马车务段、湖东电力机务段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职工群众普遍认为本单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好占87.1%;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一般占12.8%,认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差占0.1%。职工队伍整体和谐稳定及基本稳定的占72.4%,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的占20.5%,不稳定的占7.1%。因此我们发现太原局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较好。
??? 1.2一体化机制在基层单位能够得到比较好的落实,职工对基层政治工作基本持肯定和认可的态度。
??? 通过调查显示,我们从政工队伍履职尽责的意识、思想政治工作落实情况以及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评价进行分析,发现政工队伍履职尽责比较好的占87.4%,履职尽责一般的占10.5%,履职尽责差的仅占2.1%。思想政治工作落实情况较好的占81.3%,落实情况一般的占12.2%,落实情况差的占6.5%。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评价好的占87.6%,评价一般的占5.9%,评价差的仅占6.5%。整体说明我局一体化机制落实情况良好。
??? 1.3职工对单位政治生态、文化环境和政治条件比较满意。因而表现出对单位发展和个人发展有信心。
??? 文化环境方面体现在70%的单位能够经常广泛运用宣传报告、展览展示、文体活动、影视片等教育形式,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统一起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象生动的思想政治工作。65%的单位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用企业文化建设来激发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奉献铁路的热情。64%的职工认为其所在的单位有健全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确保了铁路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全体职工。
??? 2.差异分析
??? 虽然基本判断比较清楚,但具体到这四个单位,各家的情况也是不太一样的。为了更客观、准确地对这些差异进行分析,我们特意加入了一个由不同单位构成的入党积极分子群体,以他们的问卷数据为这四个单位做了一个参照。
??? 从统计情况看,这四个单位数据差异比较大的一是对领导班子和政工干部的评价上。二是对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不同认知和把握。各单位工作的侧重点不同,面临的问题不同,反映出问题也会各有不同。在“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五个选项中,太原站反映较强的两个选项是“经费不足”37.1%和“职工观念陈旧”32.5%,太原车辆段比例较高的三项是“机构不健全”39%、“经费不足”24%和“政工干部素质低”23.2%。侯马车务段比例较高的是“经费不足”42.2%和“机构不健全”40.6%。湖东机务段比例较高的是“经费不足”54.3%。在“单位班子成员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一选项中,太原站职工选择比例较高的两项是“执行力弱”和“发展意识淡”均为42.3%,太原车辆段职工选择比较集中的是“技能素质低”40%,而侯马车务段选项较高的是“不重视学习”40.6%。可见在这些问题上各单位不同,给职工造成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从问卷最后一题大家对我局思想政治工作落实情况的意见中的不同建议反映的比较清楚。
??? 比如,湖东机务段职工的五条意见和建议中,就有三条涉及政工机构和经费问题,太原站职工则建议“及时学习并讨论,认真领悟含义,而不是搞形式化。”太原车辆段职工对职工收入比较关注,对干部作风也有看法,在建议中提出“适当增加收入及待遇,及时组织相关的座谈会,做到同志们跟我上,而不是兄弟们跟我上。”侯马车务段职工提出“更多开展以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为重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建设和形势任务教育。切实增强职工的企业归属感,提高职工的幸福指数。” ???
三、启示和建议
??? 这次利用问卷的形式对全局政治工作进行调研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同时也给我们一些启示:
??? 一是做为党校应当熟练掌握这种调研方法。这次调研活动,虽然学校比较重视,局领导也很支持,但由于这种活动我们过去搞得不够多,所以不论从渠道上、方法上、问卷的设计、采集、分析等环节都有一些不够理想的地方。由于要借助组织部的渠道,有些因素是我们不好控制和把握的,比如,这次就有一个单位由于领导不重视,收回来的问卷答案统一,有90%的问卷全部选了“A”选项,无法采信,只好作废。我们局党校要发挥智囊团的作用,调研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这种方法我们掌握运用的还不太熟练,应当进一步认真研究、解决这个问题。
??? 二是要从机制层面看待调研工作,这样才能从规律的层面进行研究,从而提高调研成果的科研水平。这次对政治工作调研实际上只是截取了一个时间段,在一个比较有限的时间、空间条件下进行的抽样调查。第一,不够全面,手段比较单一,只有问卷,没有与座谈、访谈、查阅资料研究相关信息等方式相结合。第二,人员构成面较窄,分类比较笼统。第三,在时间上没有对比,也没有跟踪。显然,没有纵向的比较研究,是谈不上研究规律的。所以党校在这个问题上应从长远考虑,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和科研意识,不能“临时抱佛脚”,那样是难以提高服务路局科研水平的。??? 三是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比如,党校和路局机关、党校和基层站段之间要有稳定的联系,必要时可以通过建立调研实习基地、聘请校外兼职教授等方式。尤其是要加强兄弟局党校间的横向联系,在信息上、方法上、专业上相互借鉴,资源共享。
??? 基于以上思考,为了强化党校的服务意识和科研水平,建议申请路局批准在党校成立路局科研调研组,建立相关的局情数据库,按照专业调研的标准配备、培训骨干,把调研做专业,使调研更科学、更有用,从而也找到一个发挥党校作用的新途径。
(课题组组长:温连军
课题组成员:杨选民? 张雁华? 牛晓春)
第二篇:公安局一体化考核机制
公安局一体化考核机制 民警上网查看当月目标考核得分
2004年12月12日,江苏省淮安市公安局楚州分局专门召开了一个公安队伍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研讨会。公安部民警考核激励机制课题组组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察管理系主任王光教授和张福松老师等与会专家学者对该局经过4年的探索和实践完善后的考核激励机制给予高度评价,称该机制是具有楚州公安特色、融目标考核、竞争激励和监督制约于一体的队伍管理长效机制。
新机制,激活了楚州公安队伍
拥有120万人口、占地1600平方公里的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位于苏北腹地,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2005年元月,被江苏省委、省政府授予“江苏省社会治安安全区”。2001年以来,580名楚州公安民警们打造了一个“团结、拼搏、争先、创新”的楚州公安精神,创造了一套颇有特色而被有关专家学者称为“一体化考核激励机制”的楚州模式。
楚州区委常委、公安分局长崔健这样诠释了他们的“一体化”思路:“在公安队伍建设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逐步建立了融目标考核、竞争激励和监督制约于一体的考核激励长效机制。”
在公安工作的实践中,他们的一体化考核激励机制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杠杆”作用。首先是通过全员化目标考核机制,让每个民警身上有担子、人人有责任,每个单位都有各自的目标考核细则,并全部实行量化打分,增强目标考核的可比性。所有个人和单位的工作实绩凭分数“说话”,以分数比高低,论奖惩。同时,他们坚持“捆绑式”目标考核,把民警个人目标、单位目标和全局大目标融为一体,集小目标的实现,确保全局大目标的圆满完成。目标考核机制始终是激发广大民警工作热情的“催化剂”和“加油站”。
考核是前提,激励是考核结果。楚州分局正是通过目标考核的运用,全方位地激励广大民警在奋发进取中“有为有位有奖励”。四年来,该局一直坚持从目标考核中产生先进,从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中产生干部的用人导向。他们坚持“从优待警”的奖励机制,让肯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民警有荣誉有奖金有成就感。同时,他们把激励机制贯穿于各项公安工作之中,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阶段性突击性工作,都有考核、有奖惩,并与目标分相挂钩。从而在队伍中形成了浓烈的争先创优氛围,大大提升了全体民警的集体荣誉感。
监督制约机制是公安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楚州公安分局通过监督制约机制的全程控制,不断纠正队伍中“偏差”现象,并将监督控制结果在目标考核中得到体现,一切违规违纪行为除了按章查处外,都要扣除相应的目标分,“谁有病、谁吃药,治病救人”,从而保证整个队伍的健康发展。
楚州公安分局坚持把考核、激励和监督融为一体,形成“锁链”,有效激发了民警们工作热情,激励了全体民警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更加激活了整个楚州公安队伍。广大民警真正实现了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和“要我干好到我要干好”的转变,整个队伍凝聚着奋勇争先、争创一流的活力。2001年以来,该局连年获得全市公安工作和楚州区先进单位称号,其中近两年,他们已连续两次夺得全市公安工作目标考评第一名和楚州区行风软环境建设十佳单位的桂冠,先后跨入了全省严打斗争先进单位和执法质量考评优秀单位、全市文明行业的行列,有120多项工作受到了上级的表彰。
让目标分“说了算”,民警们在考核中实现自我价值
2004年12月25日,楚州公安分局目标管理办公室已将各单位和580名民警的全年目标得分情况上网公示。一年工作的考核仅用了半天时间,民警们便可从网上找到自己及本单位在全局的排名,先进和末位单位或个人的评定全部由目标分“说了算”。
这种看似简单化自动化的考核,源于他们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考核体系。
实行全员化目标考核是楚州特色之一。他们在建立全局总目标的前提下实行逐级考核,把目标分解细化到每个单位,再由各单位把目标分解到每个岗位和每一名民警。通过每个个体目标的实现,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对分局11名党委成员而言同样实行捆绑式挂钩考核,即与各自分管单位同奖同惩,没有一名考核的“局外人”。同时,他们坚持把全体人员的目标考核结果与年终公务员考核相对应,分别产生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级,并专门成立了由分局政委王志勇亲自挂帅的目标考核领导小组,强化目标管理的“指挥棒”作用。
楚州分局把目标分化为共同、个体和加扣分三个部分。分局与基层单位、基层单位与民警之间全部实行“契约式”的目标管理,每个层级的目标都是在大家形成共识的基础之上“签字画押”,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从而增强了目标的认同性和现实性。在坚持目标考核量化细化具体化和体系完备性、全面性的基础上,该局十分注重目标考核在调整中心工作、提高民警素质、杜绝重大违纪和增强激励效能等方面的导向作用,在各项阶段性中心工作中,只要启动这种目标加分机制,必定产生显著成效。2004年7至9月,淮安市公安局组织开展“打防竞赛”活动,正是这一机制的启动,使得楚州分局夺得全市第一名。
在目标考核工作中,该局一改以往一年一度检查评比的模式,而是把考核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分局每季度对各单位考核一次,各单位每月对全体民警考核一次,而且全部实行互查和互评,对各单位实行交叉考核和测评,民警个人考核则实行自评、互评和点评,每月5日前将各人上一个月的目标分上网公布。目标考核与经济利益挂钩也是楚州模式的特色。他们把民警的特岗津贴、各项补助约500元作为每月考核补助,并由局目标办按照各人得分造册兑现。民警之间月收入都会因当月目标分的不同产生差距。通过目标分的“积累”,在年终考核中便会“自动”产生20%%左右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同时产生1.5%%左右的末位单位,再根据各单位提供的末位民警“候评”人选在全局测评产生10名左右的末位民警。
网上考核让全局人都知道,使得每个民警和每个单位都形成了“争分”的动力,同时也使大家从目标分中看到了自己的成绩和差距,在完成本职工作中实现了自我价值,增强了自我成就感。
营造争先创优氛围,民警们在激励中有为有位
在楚州分局,民警们感受最深的就是全局上下已经形成了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浓烈氛围,广大民警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2002年通过竞争上岗担任镇淮楼派出所副所长的“十佳民警”薛良云深有感慨地说:“全局争先创优的氛围本身就是一种环境激励,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必须加倍努力,才能在竞争激励中有为有位,体现我们民警的人生价值。”
2001年起,该局就确立了在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中产生干部的用人导向。这一年,他们对分局政委和1名副局长以及五个副科级单位的一把手实行公开选拔。2002年至2004年,该局又先后四次对67名中层干部的职位实行竞争上岗。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中,先进单位的领导和先进个人都按比例加分,公开公正地把一批有实绩有能力、德才兼备的先进民警选拔到领导岗位。同时,他们还与组织部门联合出台了先进民警的“高配”政策。2001年以来,该局先后有20名基层所队一把手因为单位目标考核连续两年先进而被高配为副科级,22名副职干部因为单位或个人连续两次被评为先进而“转正”。
成就激励是对民警能力和实绩的充分肯定。2001年以来,楚州分局坚持从先进个人中每年评比表彰一批“优秀社区民警、优秀交巡警、破案能手、执法标兵”等四项标兵民警和“十佳警嫂”,再从40名标兵民警中产生“十佳民警”。标兵民警还享受每月50元的“标兵津贴”,并坚持从标兵民警中“招考”任用干部、选拔机关民警。与此同时,他们激励民警创新意识。2002年起,该局先后实行了案件高发责任区民警招标承包、路段交巡警招标承包和农村群防群治招标承包等警务改革,不仅激发了民警的积极性,而且使一些“高难度”的工作有了明显提高。2003年,该局还直接以刘万林、万力等10名民警的姓名命名了一批发案最少、群众最为满意的警务区。
几年来,楚州分局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严打斗争、治安防范和交通管理”流动红旗竞赛活动。在每一次阶段性专项斗争或方面性、全面性工作中,该局都要评比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和打防功臣。同时该局还建立了日常性专门工作奖励制度,从破案追逃、治安防范,到情报信息、执法办案,都有具体的奖励办法。“从优待优警”是该局激励机制的又一特色。几年来,他们一直坚持凡是获得分局以上部门通报表彰的单位或个人,不仅给单位目标考核加分奖励,而且都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2001年以来,该局年均奖励民警超过100万元,并先后四次组织“先进民警考察团”外出参观学习。仅2004年,该局民警获奖励最高和最低者相比就达到4000元的差额,让先进的民警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有为就有位。多种激励措施的运用,有效地激发了全体民警的工作热情。民警们自觉地围绕目标开展工作,确保各自“目标分”的完成,从而全面促进和推动了各项公安业务工作,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整个队伍的战斗力明显提升。2002年楚州区刑事案件发案数比上年下降了24%%,2003年又下降了10%%。2004年,楚州区刑事案件万人发案率处于全市九个县区最低水平,该局八大类主要刑事案件的破案率达94.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全年15起杀人命案的破案率达100%%。在今年全省组织开展的人口信息质量、情报信息等四项攻坚战中,该局民警结合基层工作实际,自行研制开发了一套以建筑物地理位置为坐标、与人口信息和场所行业管理等方面相关联的“人口地图信息系统”,在实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受到了省公安厅的充分肯定。
强化考核配套措施,队伍在监督制约中健康发展
早在2001年,楚州公安分局就大胆地将纪检、督察、法制、信访和审计等五个科室合署办公,包括局纪委书记在内的11名民警挑起全局监督工作的重担。既整合和强化了监督工作,又节省了一批警力。2004年,江苏省公安厅在南通等地试行推广了这一改革举措。
他们把监督制约措施作为“一体化考核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强化执法监督入手,每月组织一次执法质量考评,直接与目标考核挂钩。2002年以来,该局有32个单位被确定为执法质量不过关的送审单位,12名民警因此被停止执法资格。该局也连续三年跨入了全省执法质量考评优秀单位行列。
在加强内外监督工作中,该局相继建立了信访投诉倒查通报、领导下访接访、干部离任审计、财务审计监督、内务秩序检查通报等一系列的全方位监督机制,并聘请370名警风监督员,定期走访征求意见。2001年以来,该局先后有64名民警受到通报批评,15人被停止执行职务,10人受到党政纪处分。有23名单位负责人和8名局领导因民警违纪而连带通报,被扣发“抓队伍建设保证金”8600余元。
几年来,该局还坚持把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实战型公安机关作为一体化考核激励机制的导向,加强警营文化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在提高全警素质上下功夫。他们坚持把文化业务知识考试作为选拔干部和评比表彰的第一程序,建立了民警及民警子女奖学金制度,在全市县区级公安机关中率先创办《楚州警务报道》电视节目,在全省公安系统率先完成了公安信息四级网络的建设任务,连年举办警营文艺晚会和警体运动会,编印了全市第一本《公安民警书画作品集》,民警“形象大使”的公益广告“走上街头”„„
2004年以来,该局还实行了民警向群众报告工作制度,每季度对社区民警的群众满意度进行一次测评打分,同时还实行当场不能办结的户口、身份证、驾驶证和行驶证全部由社区民警限时送证上门,侦办各类案件限期回访等多项便民措施,并将这些“承诺”的兑现和测评结果一并记入社区民警目标分的“总账”,全面提升了广大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在2004年5月楚州区行风办组织全民测评工作中,该局在全区62个被测评单位中排名第一。近几年来,该局车桥派出所被公安部授予一级派出所,泾口、河下等四个派出所被省公安厅授予二级派出所,110报警服务台和刑警大队等五个单位都先后进入了省级人民满意单位的行列。
第三篇: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一体化机制探究
摘要: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两条线”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管理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和弊端,亟需构建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一体化机制。以三亚学院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构建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一体化机制的基本思路与可行性,提出践行的初步意见与方案。
关键词:教学管理 学生管理 一体化 三亚学院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高校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新挑战。这就要求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需应对新形势发展,实施全员联动机制,积极探索教学与学生管理一体化机制。高校教学与学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出现的问题和弊端
在传统高校管理机制下,教学与学生管理统一性差,使得教学与学生管理在学校与学院之间得不到统筹安排,形成了“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产生了不少问题。
1.1 教风建设与学风建设不能互相促进。三亚学院实行两级管理模式,学校将管理重心下移至分院。不同的工作业务归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在学校一级层面,教务处主管教学管理工作,而学生处主管学生管理工作;在分院二级层面,教务办公室主管教学管理工作,而学工办公室主管学生管理工作。在同一个学校里,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是两个独立运行的不同的工作系统。这样的管理运行模式纵向工作关联性很强,而横向工作关联性很弱。从而导致学校、学院两级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在实际运行时,难以形成联动的紧密关系,更难以开创教风学风齐抓并进的工作格局,即以教风引学风,以学风促教风的良性互动机制。
1.2 学生成人与成才出现“两张皮”。由于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联动机制缺失,工作本位思想严重,专业教师只侧重于教书,不重视育人,学工人员只侧重于育人,不重视教学。教师和学工人员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互动与协助,导致管理力度分散,难以形成合力。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在人格教育和专业学习上的不协调,成人与成才出现“两张皮”。特别是三亚学院,在管理人员有限、工作量很大的情况下,这种条块分割的工作模式必然会造成管理人员的严格分工、相应人员的流动和互助功能减弱,故而不能发挥管理群体的作用,工作效率不高。
综上所述,更新管理理念,探索综合管理结构,构建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势在必行。三亚学院实施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一体化的基础与优势
三亚学院是教育部批准于2005年4月成立的独立学院,是一所建校仅七年的新兴大学。它没有任何历史包袱,因此具有变革创新的优势。以及三亚学院的办学理念,阳光文化等都组成极大的文化优势。三亚学院教学与学生管理一体化建设在建校后也进行一些探讨和实践,积累一定的经验,具有发展基础。
2.1 三亚学院是一所年轻的学校,不存在积重难返的问题,这是我们不断改革创新的有利条件。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下,各类高校间在人才、科研、资源等方面的竞争异常激烈。从传统的高校竞争方向与排序看,作为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第一方阵的高水平大学为争创世界一流在努力拼搏;作为教学研究型的第二方阵的地方高校为进入国内高水平一流大学的竞争更是空前激烈;其他大学也是加劲发展、提高自己的水平和增强实力,竞争同样激烈。新办的三亚学院,虽然目前的办学实力和水平已相对大大提高,但即使继续更加努力,差距也很难很快缩短,尤其是沿袭别人的老路,以原有的思维模式、价值尺度和质量标准去发展,更不可能有所作为。三亚学院不能采用单一路径奋起直追,而要用更加开阔的视野,更有效的办法,集中更多样的资源,走多样化、跨越式发展的办学水平提高方式,才能既夯实基础、扎扎实实做好基本功课,又能大胆、前卫改革建立起新的视域、新的路径,充分运用好灵活激励的机制,发掘组织内部多样化的资源,走超常规发展之路,开启中国民办大学成为高水平大学的卓越进程。因此,三亚学院更有机制创新的动力。
2.2 三亚学院办学的基本观念、基本价值、基本图景是我们不断改革创新的思想引领,比如,现代大学制度的“轴性理论”、坚持公办大学机制的稳定性和民办大学机制的灵活激励性相结合的“优势互补理论”下的充满活力和高效运行的社会主义民办大学办学机制的探索、“职业化全位理论”的现代大学不可或缺的管理模式思想等等,为我们构建教学与学生管理一体化提供了思想指导。
2.3 建校之初,以创办创新型大学的崇高事业,聚集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渊博、教育实践丰富、“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教育与管理精英组成了办学领导团队,负责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精心规划了学校出世阶段两个跨越发展的蓝图,即以优选办学思路、创新办学体制、建构制度文化、扩展队伍、扩张规模、夯实基础为主的外延跨越发展和以育人为本、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基础、提高质量为主的内涵跨越发展。经过5年的艰苦奋斗,已完成了一所新办大学“出世计划”阶段发展的各项任务,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以及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和行之有效的作法。2010年三亚学院精心规划的“十年卓越进程”蓝图,这都为三亚学院构建教学与学生管理一体化机制奠定了基础。
践行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一体化的初步思路
3.1 调整机构设置,优化人员配置,完善分工协调。以三亚学院为例,一是撤销学生处,将学生处的部分管理职能划归教务处,教务处设置教学运行管理、学生管理、教学基本建设管理和实验实践教学管理四个处;二是继续强化二级学院管理职能的重心下移,分管教学的学院领导要协调学生工作,使教学与学生工作有效融合,加强、完善和优化学院办公室职能和人员配置,学院办公室统一负责教学、科研、学工、党务、行政人事工作的日常管理。从而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一体化提供组织保证。
3.2 完善和创新一体化管理制度。在现有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各项制度的基础上,根据一体化管理目标要求,优化学校学工部、学生社区、校团委与各学院协调功能,优化各学院教学与学生管理职能,探索建立一个运行有效的教学和学生管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管理制度,使学生教育管理“到边到底到位”。比如,三亚学院正在试行教学与学生管理联席工作例会制度、任课教师和辅导员交流协作制度、教风与学风建设联动制度等,并计划由教务处牵头,社区、校团委、学生学业信息咨询中心、各学院共同参与,完成教学与学生管理一体化的基本制度框架建设,从而为一体化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3.3 加强教学与学生管理一体化的信息建设。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统一的信息系统的建成,可以实现信息的集中管理、分散操作、信息共享,使传统的管理向数字化、无纸化、智能化、综合化及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为此,三亚学院今年将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实现教学与学生信息资源共享及信息互动,促进管理的规范化,增强学校和学院两级教学与学生一体化管理协作,使其更好的为学校的育人功能服务。当然,教学与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涉及面广、功能性强,它的应用在为学校教学与学生一体化管理工作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也将对今后的教学与学生一体化管理工作提出全方位的、更高的要求。
3.4 强化“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学生培养涉及教与学两个方面,必须实现二者的结合才能达到培养人的目的。三亚学院正在积极探索建立一个全员联动一体化,跨边界、无缝隙,管理重心前移专业与教学班的“全员育人”工作体系,实行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育人管理模式,即广泛调动、充分利用各层面管理育人的积极作用,包括班委成员、辅导员、学生家长、专业任课教师、校领导等,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一体化管理模式不是简单的合二为一,而是一种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管理运行机制。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连接点――“育人”,以教学为中心,激发教师教学的育人功能,促进专业教学和学生管理相互融合,从而逐步建立一个有特色、有效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第四篇:如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如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九谈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09日
01 版)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是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的顶层设计,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确立了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产业格局
城乡发展一体化,首先要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提升农业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支撑能力,促进城乡各个产业互动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
改革开放后我国确立了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业基本经营体制,农业生产成就举世瞩目。进入新世纪,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连续出台,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连增”,农民收入增长实现了“十连快”。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农业不断发展,农村人多地少矛盾加剧,农业发展方式粗放、农业比较效益偏低、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凸显。特别是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不高,一家一户经营难以采用先进科学技术、难以吸纳现代生产要素,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和种地农民收入。因此,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势在必行。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同时强调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实现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充分激发农业生产潜能,并对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
在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上,要求坚持土地产权集体所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求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要求坚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农民以承包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强调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化,鼓励承包土地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这些决策,明确了土地产权、承包权和使用权分离的界限,澄清了人们对土地权益的模糊认识,有利于克服土地产权虚化的弊端,有利于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的权利,有利于提高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效益。
在农业经营方式上,一是鼓励发展合作经济,扶持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这就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可以抓住机遇、培育经营活力、增强发展能力、壮大经济实力。二是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这表明支持工商资本进入现代农业,但同时要求工商资本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努力提高现代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水平。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利益格局
城乡发展一体化,核心是城乡主体权利,构建全体居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体制机制,形成造福百姓、富裕农民的利益格局。重点是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来源,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的局面。
改革开放后,随着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推行、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跨地区跨行业的转移就业,城乡二元体制逐步被打破。新世纪以来,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补贴政策、推进新农村建设,使工农城乡逐步走向协调发展。
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民进城就业空间狭窄,收入难以稳定;农业生产资源束缚趋紧,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频发,增收难度加大;农民的转移性收入增长缓慢,财产性收入增长乏力,一直是农民增收的薄弱环节。总体上看,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近年来高于城市居民,但从绝对数看,农村和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拉大。目前,部分进城农民的身份尚未得到确认,不能充分享受城市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
如何让广大农民分享现代化发展成果?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仅强调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让农民增加种地收入,而且强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性权利,明确提出“两个保障”:一是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要求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继承的权利,分享集体资源和经营性资产的收益。二是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要求通过试点,改革完善宅基地制度,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和转让。同时,明确提出允许进城农民自愿有偿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还提出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产权、林权、股权等各种产权公开、公正流转交易,促进农业农村资源资本化,让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这些规定不仅从体制机制上提出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途径,而且从工作部署上提出了有操作性的具体措施,拓宽了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有助于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共享发展成果。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城乡发展一体化,重点是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在二元体制下,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十六大以来,随着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不断加强,全民义务教育制度基本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农村发展资源短缺、动力不足。这已成为制约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体制机制,引导更多的现代生产要素流向农村,促进公共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方面要求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利,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另一方面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要加快建立土地、资金和人才资源城乡平等交换机制和补偿机制。在土地方面,切实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进一步改革征地制度,调整土地出让收益分配关系,提高对农民的征地补偿标准和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比重,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在资金方面,既要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性金融投入力度,又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创新金融产品,同时要引导企业和社会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在劳动力流动方面,要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推进城乡劳动力同工同酬同保障,逐步实现同城同待遇。此外,要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推动城市优质资源向农村延伸,构建统筹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保障水平,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管理体系
城乡发展一体化,关键是城乡建设和管理一体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3%,但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城镇化发展中存在一些误区和隐患。如有的地方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有的地方不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搞城市化“大跃进”;有的地方农民“被城市化”,没有真正享受城市居民的权利。我们既要看到城镇化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正视和化解“城市病”,又要从国情出发,看到我国农村大量人口要进城,但不可能都进城,更不可能都进大城市,必须在城镇化过程中同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要求建立透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展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并要求完善设市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对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可有序改市,对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可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这个重大决策提出了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新思路,也提出了城镇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路径,打破了制约城镇化建设的投资瓶颈,破解了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难题。
全会还决定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要求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同时要求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把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这个重要决策提出了户籍制度改革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路径,破解了农民进城遇到的两个最大难题,既提出了很高的改革目标,也体现出改革思路的科学性、可行性。
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有助于我们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曾业松
第五篇:书记项目-构建城乡一体化机制
依托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以《流动党员活动证》为纽带,推行服务承诺制,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中,用党组织的真情关怀,吸引流动党员主动办证、亮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新机制。
研究的主要内容一、五大服务承诺
就业指导。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政策咨询。免费为流动党员提供人事、劳动、工商、税务等方面政策咨询服务。
权益维护。根据诉求,协调司法等部门提供法律援助,维护流动党员合法权益。
社会保障。协调用工单位为流动党员办理养老、工伤、生育、医疗等社会保障。
困难帮扶。对特困流动党员实行生活、创业、家庭困难救助。
二、主要措施
1、搭建服务平台。一是建立镇、村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形成服务网络。抓好中心的规范化建设,落实阵地、人员、经费。实行流动党员出入登记制度。二是成立关怀理事会,为流动党员提供思想、工作、生活关怀服务,切实解决“流出党员外出之忧、流入党员居家之难”。
2、规范服务制度。一是服务承诺制度;二是分类教育制度;三是持证管理制度。
3、拓宽服务方式。立足主动服务、真情服务流动党员,采取三种不同方式提供服务。一是代理服务。服务站点都提供证照代办服务。二是上门服务。服务站点上门送政策、送信息、送书籍。三是专人服务。安排在家党员与流出党员、本地党员与流入党员开展“一联一”服务。
4、健全服务机制。推行服务承诺的过程中,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中,实行“四结合”。一是服务与持证管理相结合。承诺的五项服务,流动党员凭《流动党员活动证》享受。二是服务与教育相结合。抓好流动党员分类教育工作,实现教育和服务相互促进。三是服务与发挥党员作用相结合。开展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树立典型,营造氛围。四是服务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相结合。鼓励和引导非公企业招收流动党员,既解决流动党员就业问题,又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促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