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国有企业处理下岗分流职工劳动
【发布单位】80802
【发布文号】黑政发[1998]75号 【发布日期】1998-09-11 【生效日期】1998-09-1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
国有企业处理下岗分流职工劳动关系的暂行办法的通知
(黑政发[1998]75号)
各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单位:
现将《黑龙江省国有企业处理下岗分流职工劳动关系的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1998年9月11日
黑龙江省国有企业处理下岗分流
职工劳动关系的暂行办法
为规范和促进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工作顺利进行,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好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下岗分流职工的劳动关系,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一、企业在实施下岗分流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政策规定,处理好与下岗分流职工的劳动关系,依法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切实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不得以职工不参加集资、入股或不缴纳风险抵押金等为由,变更或解除劳动合同。
二、二、企业对分流到本单位自办的劳服企业、第三产业及其他独立核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的职工,以及本单位组织集体分流到其他用人单位并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与其解除原劳动合同,由新的用人单位与其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新签订的劳动合同视为原劳动合同的变更,原企业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三、三、对企业以劳务输出形式分流的职工,应当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及劳务协议与其变更原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由再就业服务中心组织劳务输出的下岗职工,按签订的保障基本生活和再就业协议(以下简称协议)的约定执行。
四、四、下岗职工被其他用人单位招聘,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从事个体经营或开办私营企业,且到工商行政部门登记注册;每周工作20小时以上,且收入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企业应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五、五、下岗职工可以申请辞职,经企业批准,企业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办理辞职手续。
六、六、对按国家原有关规定办理停薪留职的职工,停薪留职期间或期满经双方协商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已经实现再就业的,企业应当及时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停薪留职职工不愿意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签订协议。今后不再办理停薪留职手续。
七、七、因企业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而放长假的职工,已经实现再就业的,企业应当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没有在社会上找到其他工作的,可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
八、八、对挂名不上班的职工,企业有生产岗位的,由企业采取登报等方式限期招回,给予安置;未按规定时限返回企业或不按要求上岗的,可依法解除劳动关系。对无岗位可安排的职工,可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
九、九、下岗职工必须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对协商不一致,又不愿进入中心的,可依法解除劳动关系。
十、十、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应与下岗职工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并籍此变更劳动合同,替代劳动合同中的相关内容。协议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企业拖欠职工的工资、医疗费、集资款、社会保险金、经济补偿金和生活补助费等应予支付,支付有困难的应在协议中明确偿还时限,债权债务关系不因职工下岗或劳动关系变更而改变。十一、十一、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其劳动合同期限距期满不足3年的,协议期限应当与劳动合同期限一致。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即终止劳动合同,协议相应终止。十二、十二、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其劳动合同期限长于协议期限,以及原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协议期满被终止协议时,企业应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对于符合退休条件的职工,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十三、十三、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协议期间实现再就业以及因个人原因被再就业服务中心提前解除协议的,企业可以同时解除劳动合同。十四、十四、企业或下岗职工任何一方解除劳动合同,均应按法律、法规规定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并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十五、十五、企业与下岗职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符合劳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国发〔1986〕77号、劳动部劳部发〔1994〕481号、劳动部办公厅劳办发〔1996〕33号文件的规定,向职工支付生活补助费或经济补偿金。协议期间或协议终止后被企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企业按照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前的月基本生活费计发,最多不超过12个月。十六、十六、下岗职工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其本人档案可由劳动部门开办的职业介绍机构负责代管。十七、十七、下岗职工无论以何种方式实现再就业或未再就业的,过去的连续工龄和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与以后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十八、十八、用人单位招用下岗职工,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与下岗职工建立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被招用的下岗职工要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十九、十九、企业要加强对下岗分流职工流动的管理,对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流动,应当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与下岗分流职工约定保守商业秘密有关事项,职工应严格遵守。职工流动过程中造成企业商业秘密流失的,企业可以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职工赔偿或提请有关机构追究责任。二十、二十、各级劳动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企业下岗分流职工劳动关系处理工作的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促进企业依法处理好与下岗分流职工的劳动关系。
二十一、二
十一、本办法由省劳动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国有企业解困及职工下岗有关
【发布单位】82902
【发布文号】新政办[2000]149号 【发布日期】2000-12-08 【生效日期】2000-12-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国有企业解困及职工下岗有关问题的通知
(新政办〔2000〕149号)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自治区国有特困企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过上下共同努力,多数企业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企业管理已基本走出了困境,基本实现了解困目标。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政策规定,今年是实行国有企业职工下岗进入中心的最后一年,也是特困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最后一年。为认真做好取消特困企业和停止审批下岗职工,实现三条保障线向两条保障线平稳过渡工作。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一、关于国有企业解困工作
(一)自2001年1月1日起,自治区取消已脱困的国有特困企业的帽子和特困企业原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企业应及时归还银行工资性贷款,财政部门相应停止贴息。
(二)个别企业因种种原因还未完全走出困境的,今冬明春几个节日期间仍实行银行工资性贷款财政贴息办法。企业暂时无能力归还工资性贷款的,经自治区有关部门审核同意后,企业应与银行协商签订延期合同,财政继续给予贴息至到还清本金为止。企业还款期原则上不得超过2002年12月31日。企业被兼并、收购的,兼并、收购方应承担工资性贷款债务,财政应停止给予贴息;企业破产在清偿时,处理工资性贷款按第一清债程序办理。
(三)特困企业职工享受取暖费优惠政策,仍按新财文字〔1997〕262号文件精神执行到2001年4月底止。
(四)企业职工生活确实困难者,符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可以通过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加以解决。各级工会和经贸等有关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广泛筹集资金,建立社会或企业困难职工救助基金,通过开展献爱心送温暖等活动予以解决。各级领导要切实掌握困难职工情况,经常走访慰问,帮助职工解决其子女就业和生活困难问题。
二、二、关于停止审批新增下岗职工后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一)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从2001年元月1日起,自治区不再审批国有企业职工下岗,企业富余职工需要裁减人员的,要严格按照 劳动法和有关政策规定办理,采取多渠道分流安置,实在安置不了的,可直接进入失业,并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二)停止审批新增下岗职工工作后,凡有下岗职工的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仍然予以保留,直至下岗职工全部出中心后,再行撤销再就业服务中心。各再就业指导中心和服务中心要继续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其它各项工作,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帮助在中心的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
(三)2000年12月31日以前已进入特困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其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原渠道不变,待企业扭亏为盈后,由财政兜底的1/3改由企业承担。特困企业被兼并、破产重组、改制收购后,其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由企业承担的部分由兼并、重组、收购方承担,财政不再兜底。
三、三、各地、各部门收到此通知后,要高度重视,狠抓落实,按照通知精神,做好企业解困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的善后工作,企业要加快改革,加快发展,确保自治区职工队伍和社会的稳定,促进我区国民经济稳步快速发展。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0年十二月八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抗灾自救恢复生产若干优惠政策
【发布单位】80802
【发布文号】黑政发[1998]81号 【发布日期】1998-09-16 【生效日期】1998-09-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抗灾自救
恢复生产若干优惠政策与措施的通知
(黑政发[1998]81号)
各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现将《黑龙江省抗灾自救恢复生产若干优惠政策与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1998年9月16日
黑龙江省抗灾自救恢复生产若干优惠政策与措施
为全力支持我省灾区抗灾自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特制定以下优惠政策与措施:
一、一、财政税收方面
(一)因灾绝产和减产地区实行当年农业税和农林特产税减免政策,做到特重灾全免,重灾多减。
(二)受灾地区要根据受灾程度对灾民实行减免统筹提留款政策。重灾乡村要本着厉行节约、过紧日子的原则,大幅度压缩各项开支。村干部工资要根据当地受灾程度下调,工资水平不能高于村民收入的平均值。
(三)对因抗涝灾害造成单位或个人房屋严重损坏,需要重新购置的,免征契税;需要修复的,可按规定报批免征房产税;需要易地重新建造房屋且不超过国家规定住宅基地标准的,免征耕地占用税;村屯整体搬迁要做好规划,需占耕地的,土地部门要给予支持,按规定报批,免收所有费用。
(四)对国有粮食企业调拨、加工和零售的救灾粮油免征增值税;各级政府无偿征用的救灾货物暂不征收增值税;各级政府调拨的先记账、后结算的救灾货物暂缓征收增值税,待结算后再行完税。
(五)对灾区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受灾损失或提前报批抵扣期初进项税款。对灾区实行定等定额征收增值税的纳税人(包括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受灾情况适当调低增值税征收定额。
(六)对灾民从事自救性应税劳务和交通运输,免征营业税,并免收各种费用。
(七)对遭受水灾的企业按体制报批后,可免征所得税1年。
(八)企业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及各级政府向受灾地区的捐赠,在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个人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九)资源税纳税人因水灾遭受重大损失的,可按规定程序报批,酌情减税或者免税。
(十)因遭受洪水灾害,在原建筑面积上进行恢复性建设的生产营业用房、办公生活用房以及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享受投资方向调节税零税率优惠政策。
(十一)对遭受水灾按规定缴纳土地使用税有困难的企业,可按规定报批,适当减免土地使用税。
(十二)对灾区农民自养、自宰的牲畜,免征屠宰税。
(十三)对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因水灾造成重大损失,缴纳个人所得税确有困难的,可减征个人所得税。
(十四)对灾区维修和新建的中小学校舍、医疗卫生院所以及新建住房的农户,免收土地管理费、土地登记费、房屋所有权登记费、新墙体材料开发费、散装水泥基金、工程质量监督费、城市规划管理费;对灾区遭受严重损失的农户子女就学应缴纳的中小学学杂费免收1年。
(十五)对受灾严重的国有企业,经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可将财政损失冲减部分企业资本公积金或资本金。
(十六)绝产和减产的草原,经省、地(市)草原管理部门核实,根据受灾情况减免草原管理费;对灾区畜禽饲养户,经省、地(市)兽医卫生管理部门核实,可适当减免畜禽防疫费和产地检疫费;灾区按统一规划复垦洪水毁坏的耕地,3年内免收各种税费。
二、二、金融保险方面
(十七)加快贷款投放进度,全力支持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各家银行要在保证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益的前提下,向灾区、灾民倾斜。重点是:支持灾民急需帐篷、棉衣、食品、医药等物资生产;支持水毁主要交通干道、电网、通讯等重要基础设施尽快恢复通车、通电、通话;支持大庆油田受淹井的恢复生产和油田相关生产设施的重建;支持以生产红砖、水泥等为主的建材企业;支持商业、供销部门组织换季商品下乡,保证灾民安全过冬。对县以下农业地区,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重点支持抢救水淹农田、排涝所需的机、泵、管、袋和油料;以运输、劳务输出、小型加工业、家庭养殖业为主的多种经营;乡村企业生产恢复和明年生产的准备,主要是秋翻地所需资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复;种子、化肥的适度储备等。要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等专项贷款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中的作用,对今年的贷款要认真组织落实,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及早安排明年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使用。
(十八)坚持信贷原则,灵活掌握信贷政策。各家银行对受灾企业、农户当年到期贷款,可根据受灾程度和申请,办理部分或全部展期;对新近发放的抗灾自救、恢复生产贷款利息,可在《 贷款通则》允许的范围内适当下浮;对因受灾而出现亏损的企业,可比照《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国有亏损工业企业有销路有效益产品生产支持范围的通知》(银黑货信字[1998]414号)确定的试点企业,发放“封闭贷款”。
(十九)确保灾民储蓄提款正常支付。要加强对灾区金融部门支付形势的分析和预测,严格监督各金融机构存款备付金的支付和使用,确保灾区支付急需。特别要针对农村信用社支付形势较为严峻的实际情况,逐级派驻工作组,随时研究解决农村信用社的支付问题。
(二十)加强会计结算部门的管理,确保灾区汇路畅通。各金融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恢复因洪水中断的部分基层营业网点的票据交换,确保救灾款项的及时划拨。
(二十一)加强现金调运,保证灾区现金供应。要搞好预测,保证灾区各金融机构用现的供应,及时调拨现金,确保不脱供。
(二十二)积极开展保险业务,努力发挥经济补偿作用。各有关保险机构要坚持主动、迅速、准确、合理的原则,高质量、高速度地搞好保户受灾损失核实工作,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将各种理赔款支付给保户。
(二十三)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灾区金融秩序的稳定。帮助因受灾临时停业的机构尽快恢复营业,保证信贷、结算、现金等业务的正常开展。加强利率管理,严禁擅自提高存、贷款利率。
三、三、工商管理方面
(二十四)对受灾企业扩大经营范围的,免收变更登记费。
(二十五)灾区开办的生产加工型企业,允许生产半年后再办理登记手续。灾民开办加工企业、修理企业、服务企业可适当放宽注册资金限额。注册资金在3万元以下的,可不进行验资,由出资企业法人或其他企业法人出具担保证明,即可登记注册。
(二十六)免收受灾企业1998年年检费。
(二十七)受灾外商投资企业可不提交1998检验审计报告,直接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参加年检。
(二十八)受灾外商投资企业资金不到位的,可视具体情况延长注册资本到位期限,先予年检。
(二十九)受灾外商投资企业为扩大产品销售,申请增设分支机构的,可适当放宽条件,注册资本部分到位的,只要能开展基本生产经营活动,即可设立分支机构。
(三十)受灾严重的外商投资企业,如其原生产项目一时无法恢复,允许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转产或跨类经营,1年内可不办理变更登记。
(三十一)灾民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的,只收营业执照工本费,自经营之日起1年内免交个体管理费。
(三十二)灾民异地从事个体经营、开办私营企业的,可凭有关证明直接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开业登记,1年内免交个体管理费。
(三十三)受灾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省内从事跨地区经营的,只需向经营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允许省内流动经营,不再办理其它异地经营手续。
(三十四)鼓励灾区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安置灾民就业,对安置2名以上灾民就业的个体户,免收半年管理费。
(三十五)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受灾个体工商户可自主选择生产经营范围,在未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期间,免收个体管理费。
四、四、物价管理方面
(三十六)对大米、面粉、猪肉、鸡蛋等主要食品规定最高限价,保证价格稳定。
(三十七)对絮棉、棉大衣、民用煤等御寒商品限定差价率,稳定灾区烧、穿价格。
(三十八)对青霉素、氟哌酸、牛黄解毒片、速效伤风胶囊等抗菌消炎、抗病毒、抗感冒药品价格以及医疗收费加强管理,保证灾区人民正常看病、用药。(三十九)对水泥、钢材、砖瓦、砂石、农机具等重建家园、恢复生产急需商品价格,不能高于1998年8月10日的水平,禁止乱涨价。
(四十)对向灾区企业和群众收取的教育学杂费、土地收费、小型拖拉机和农用车养路费、运管费、工商管理费予以减免。
(四十一)运用价格调节基金平抑灾区市场价格。
(四十二)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对趁洪涝之机哄抬物价、牟取暴利、扰乱市场的行为依法严惩。
(四十三)加强对市场价格的监测,对重要商品和收费实行5日一报价,及时预警,超前调控。
五、五、粮食管理方面
(四十四)尽最大努力加快抢救险粮。加大力度、限定时间把有价值的粮食全部抢出来,力争将水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四十五)积极做好救灾粮供应工作。各地要在认真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编制救灾粮供应计划,经当地政府审核同意后逐级上报,由省粮食厅统一下达救灾粮指标和供应标准。农村救灾粮要就近供应,供应品种以玉米为主,供应定量每人每天成品粮0.5公斤。供应原粮食的按规定的品率折算。要统一救灾粮供应价格。供应的原粮执行购销同价(即1996年定购价格),供应的成品粮食价格只包括定购价格和加工费。
六、六、其他方面
(四十六)对减产三成以上的农户,按其实际受灾程度,实行定购粮任务减免政策。对灾区粮食收购,要优先安排收购资金,现金结算,不打“白条”。
(四十七)渔政部门要放宽限制,增发临时渔业捕捞许可证,允许灾民下江河捕捞,增加收入,并免收各种费用。
(四十八)灾区的农防林和用材林,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在规定限额之内,可以进行间伐,用于灾民房屋建设,并尽快补栽上。
(四十九)对耕地遭到永久性毁坏的农户,应在本村内机动地及新开垦的耕地中调整,仍解决不了的允许在本村承包田中调整。
(五十)灾区电力设施、设备维修、安装,只收设备、材料和工时费。易地新建村屯的,免收电力贴费。建筑安装企业从事救灾复建,各项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只收工本费的,享受零税率优惠政策,免征各项收费。各项修复工程要尽可能采取以工代赈形式。鼓励各类企业和大型修复、新建工程多从灾民中招工。
本政策措施自公布之日起执行,除文中已有明确时间规定的条款外,其余条款执行至1999年8月31日。本政策措施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负责解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2000〕8号
【发布单位】80802
【发布文号】黑政发[2000]75号 【发布日期】2000-09-05 【生效日期】2000-09-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贯彻落实
国务院国发〔2000〕8号文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黑政发〔2000〕75号)
各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现将《黑龙江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00年9月5日
黑龙江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
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国有企业下岗
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8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强做好两个确保工作的政治责任感
今年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两个确保工作会议精神,把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进一步巩固两个确保成果,为维护全省社会稳定,促进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仍有一些地方未能完全做到两个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产生新的拖欠,部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未能领到或未能足额领到基本生活费,个别地方还由此产生了不稳定因素。对此,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强做好两个确保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深入学习领会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保障广大离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基本权益和基本生活,作为贯彻这一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抓实抓好。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一把手”要直接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把两个确保落到实处。各级劳动保障、财政、经贸、税务、工商、民政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工作交流和协调,共同做好工作。企业领导班子要切实负起责任,真正关心职工特别是离退休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认真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企业在改制重组和实施破产关闭时,必须把缴纳社会保险费和筹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纳入改革总体方案,统筹安排。企业应把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筹集和发放情况,作为厂务公开的内容,定期公布,接受职工群众监督。要重视做好两个确保的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各新闻媒体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社会各界都了解社会保障有关政策,依法监督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营造全社会都关心支持两个确保的舆论氛围。
二、二、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不发生新的拖欠
从今年开始,各地对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必须保证按时足额发放,不得再发生新的拖欠。对今年上半年拖欠的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未按规定发放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以及应代缴的社会保险费,由各地市县在今年9月底前全部予以补发和补缴。各地要按中央要求切实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财政预算中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财政超收部分除用于法定支出外,应主要用于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各级财政应负担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必须足额拨付到位,对困难企业自筹和社会筹集不足部分,经劳动保障和财政部门审核后,由财政给予保证。对各地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出现的资金缺口,当地政府要尽全力通过扩大覆盖面,提高收缴率,积极清理回收企业欠费,调用养老保险结余基金调剂解决(本地市范围内的结余基金,由行署、市政府出面借用调剂)。对积极主动足额上解调剂金的地市,省里根据缺口情况,予以调剂。采取上述措施后,仍有缺口的个别地市,根据财力可能,通过各级财政共同负担的办法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劳动保障和财政部门要对各地两个确保资金缺口情况和财政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情况进行认真检查核实,对于达不到工作要求,导致拖:欠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的,要在全省范围内通报批评,并追究当地政府主要领导的责任。
三、三、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缴,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各地要积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按规定将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事业单位,全部纳入覆盖范围。对应参加而拒不参加社会保险的单位,要依法进行处罚。要妥善处理城镇集体企业参加养老保险问题。各地要对集体企业参保情况进行一次认真的调查核实,对于生产经营正常、能够保证发放职工工资的集体企业,要尽快纳入养老和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对于未参加社会保险且已经停产多年、无力缴费的集体企业不再纳入养老、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其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可按规定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对转制和被兼并企业的职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及时为其接续社会保险关系。对破产企业和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重新就业后由用人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城镇个体劳动者参加养老保险按有关规定执行。对参加养老保险统筹的个体劳动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由目前的16%提高到20%。要重点做好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工作,力争实现全覆盖。要改革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强化社会保险费征缴。从今年10月1日起,在全省实行税务机关征收养老和失业保险费。要强化对企业缴费情况的执法监督和稽核工作,重点稽核职工人数和缴费工资基数,依法加大征缴力度。对确有缴费能力但不按规定缴费的企业,要按《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有关部门要对欠费企业法人代表及有关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企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要制定清理回收计划,同时充分发挥审计部门和劳动监察机构的作用,加大追缴力度,尽快收回。对基本养老金的计发标准要进行认真清理,凡属统筹项目内的基本养老金要保证足额发放,统筹项目外的,由企业根据效益情况自行发放。要严格实行社会保险基金收支两条线,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已被挤占挪用的基金要尽快收回。审计机关要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和重点欠费企业的专项审计,对故意欠缴社会保险费和违规动用社会保险基金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并公开曝光。
四、四、加快建立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抓好政策落实,逐步实现管理服务的社会化各地要加快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步伐,抓好政策落实。要尽快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新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取消差额缴费和差额拨付的做法,9月底以前全部实行基本养老保险费全额缴拨。全省要统一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项目。未经省政府批准,各地不得擅自增加统筹项目。要规范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统一按工资总额单基数单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今年内取消县(市)级统筹,年底前要全部实行地市级养老保险统筹,中直行业基本养老保险直接纳入省级统筹。要完善省级调剂金制度,加大基金调剂力度。各地要按照省下发的省级调剂金上解指标,及时足额上解省级调剂金。对不按规定上解调剂金的地市,省里不安排其他专项借款和补助。各地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尽快实现由银行、邮局代发或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发放养老金。要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在年底前基本实现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原行业统筹企业、煤炭、军工、有色金属企业和实施破产关闭企业的离退休人员,要首先纳入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范围。各地要筹措安排不少于当地两个月支付额的周转资金,确保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顺利进行。各级政府要发挥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组织的作用,积极创造条例,为离退休人员纳入社会管理提供服务。各地要选择有条件的区、县(市),积极开展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试点工作。
五、五、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积极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
要严格按照“三三制”筹资原则,加大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筹集力度。凡是有支付能力的企业,必须保证资金足额到位,否则,财政和社会筹集部分不予拨付;要加大失业保险费征缴力度,同时,探索开辟其他社会筹集资金渠道,增加资金来源,特别要做好向农村和外埠劳动力收取就业调节金,补充社会筹集资金;各级财政要调整支出结构,确保财政负担的部分足额到位,并对企业自筹和社会筹集不足部分给予保证。对今年各级财政预算安排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情况,各地要进行一次全面认真检查,凡是资金安排不到位的,要立即予以纠正。省补助各地市提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的资金到位后,各地市要统筹安排资金,再有缺口和不足的全部由各地市自行解决。要加强对职工下岗的宏观调控。立足于企业分流安置为主,坚持少下岗多分流。严格执行企业职工下岗申报审核制度,控制下岗职工进再就业服务中心的速度和规模。对破产企业,通过资产变现等办法,解决好在职职工安置问题。对关停企业的下岗职工,采取给予扶持资金的办法,鼓励其实现再就业,或直接享受失业保险,进入劳动力市场。要拓宽就业门路,抓好促进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努力实现再就业人数大于新增下岗职工人数。大力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社区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扩大劳务输出。要加快劳动力市场现代化信息网络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搞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切实增强下岗职工市场就业能力。要及时做好下岗职工劳动关系清理工作。对已经实现再就业的下岗职工,要及时变更或终止他们与企业的劳动合同,其中已经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要同时解除与再就业服务中心签订的基本生活保障协议。采取资产变现、财政支持、社会筹集和企业负担等办法,多方筹措资金,对解除劳动合同的下岗职工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要积极做好三条保障线向两条保障线的并轨工作,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由再就业服务中心保障基本生活向失业保险和市场就业的转变。对生产经营正常企业新下岗的职工,不再安排进再就业服务中心,可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并享受失业保险。对已进人再就业服务中心协议期未满的下岗职工,要采取一次性发放基本生活费的办法,鼓励其尽快出中心,进入市场就业。
六、六、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凡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市居民,都要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行最低生活保障。要根据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合理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既要保障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又要有利于促进下岗和失业人员再就业。要准确核实保障对象的收入水平,规范申请、评审和资金发放的程序,严格审查,张榜公布,接受监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要坚持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凡在本行政区域内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无论中直还是省直企业的职工,都要一并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行统一管理。各级民政、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要加强联系和配合,建立工作协商制度和信息沟通渠道,搞好工作衔接。民政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和管理,健全制度,强化措施,充分发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兜底作用。劳动保障部门要把享受失业救济期满仍未实现再就业的人员名单和有关资料,及时提供给民政部门。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对所需资金要全部纳入预算,同时要加强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保证资金及时到位。
七、七、加强基础管理,加快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
各级劳动保障、民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进一步加快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参保职工、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数据库等社会保障技术支持系统。要重视和加强统计工作,通过开展调查摸底和大规模普查,把保障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动态变化情况调查清楚,实行计算机管理,逐步实现覆盖全省的社会保障信息网络系统,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保障工作中底数不清、数字不实、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区服务组织的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公条件,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各级财政要对社会保障部门信息系统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两个确保关系到广大职工特别是离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通知》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到职工群众当中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企业下岗职工、离退休人员和困难群体的意见和要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督促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各地要在巩固两个确保成果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我省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的通知
【发布单位】黑龙江
【发布文号】黑政发〔2016〕15号 【发布日期】2016-04-14 【生效日期】2016-04-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的通知
黑政发〔2016〕15号
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现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2016年4月14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推进质量强省战略,提升全省质量发展水平,鼓励和引导自主创新,增强优势产业市场竞争能力,根据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发〔2012〕9号)和《中国质量奖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奖(以下简称省政府质量奖)是经中央批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设立的最高质量奖项。奖项设置兼顾工业、农业、服务业,充分体现黑龙江省特色优势和经济结构调整导向。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管理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在省内具有广泛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和组织。
第四条 省政府质量奖评选遵循企业或组织自愿申请、政府或社会组织推荐、科学公正考核、公开透明评比、好中选优和示范带动的原则。
第五条 省政府质量奖周期为2年。前两届颁发省政府质量奖10个,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10个。之后每届颁发省政府质量奖5个,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5个。若当年申报企业或组织达不到奖励条件,可以少于规定名额或空缺质量奖项。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六条 建立省政府质量奖评审工作协调机制,由省质量、计量、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负责省政府质量奖评选的组织、宣传和协调工作。省质量、计量、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质监局,承担日常工作。
第七条 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组织制定评审细则、建立评审专家库、选择第三方评价机构、发布公告、组织协调日常评审和对外宣传工作。
第三章 申报条件及申报方法
第八条 申报省政府质量奖的企业和组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在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正常运营三年以上。
(二)认真贯彻实施质量管理、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无省级以上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记录,符合国家质量、环保以及相关产业政策规定。
(三)具有牢固的质量基础、卓越的经营业绩和社会贡献,富有开拓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质量品牌、技术、创新和效益等指标位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
(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具有良好诚信记录和社会声誉,近3年未发生质量安全、生产安全和环境污染事故,无因质量问题发生国外退运和通报的情况,无劳动保障失信记录,无其他违法违规不良记录。
第九条 申报省政府质量奖方法。根据省政府质量奖评审公告,凡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和组织,在自愿申请的基础上,按照评审细则进行自我评价,形成自我评价报告,填写《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奖申报表》,提供相关证实材料,在规定期限内向所在市级质量技术监督(市场监管)部门申报。市级质量技术监督(市场监管)部门报送所属政府(行署)签署推荐意见,向联席会议办公室推荐。企业或组织也可以直接向省级行业协会申报,由省级行业协会签署推荐意见,向联席会议办公室推荐。
第十条 省政府质量奖获奖单位2年期满后,可以重新申请省政府质量奖,不再重复颁发奖金。
第四章 评审人员及第三方评审机构
第十一条 省政府质量奖评审人员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遵守党的方针、政策,熟悉市场经济,熟悉黑龙江省情,对黑龙江经济发展有深入研究和见识。
(二)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三)接受过全面质量管理及卓越绩效相关知识培训,掌握质量管理新知识、新理念和新方法。
(四)具有10年以上质量管理工作经历,或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行业管理实践经验。
(五)熟练掌握评审的方法和技巧,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严格遵守评审纪律。
(六)第三方评审机构必须具备国家注册的营业执照,同时具有质量体系认证资质。
第十二条 建立省政府质量奖评审专家库。由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质量奖评审专业知识培训,有关人员经考核合格后,由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专家库专家拟定人选意见,报省政府批准并由省政府颁发聘书,确定为省政府质量奖评审专家库成员。
第五章 评审依据及评审程序
第十三条 省政府质量奖评审依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奖评审细则》进行。
第十四条 材料审查。联席会议办公室对申报单位的基本条件、评价意见和材料的完整性进行审查。
第十五条 组建专家评审组。联席会议办公室从省政府质量奖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审专家组成评审组,对评审组成员进行培训。第十六条 专家联评。专家评审组成员对资格审查合格的企业和组织进行资料联评,根据资料联评结果,确定进入现场评审环节企业和组织名单。
第十七条 现场评审。评审组成员对通过资料评审的企业和组织实施现场评审,提出现场评审意见,形成现场评审报告。
第十八条 综合评审。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评审组资料评审结论、现场评审结论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拟获奖企业和组织推荐名单。推荐名额应多于拟获奖企业和组织名额。
第十九条 会议联评。召开省质量、计量、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由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讨论,提出拟获奖企业和组织名单。
第二十条 省政府审定。联席会议办公室将拟获奖企业和组织名单提交省政府审定。
第二十一条 公示和公布。省政府审定后,在新闻媒体上进行为期15日的公示。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公示情况,确定获奖企业和组织名单,报请省政府批准后公布。第六章 宣传和管理
第二十二条 加强对省政府质量奖评选过程的宣传,突出宣传黑龙江省各领域有竞争优势的重要产品品牌和市场营销推广工作。获奖企业和组织将在《中国质量报》、省政府网站、“互联网+黑龙江省质量公共服务平台”上进行宣传。
第二十三条 获奖企业和组织应从实际出发,制定质量发展目标,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宣传交流质量管理成功经验,带动全省各行业质量整体水平提升。
第二十四条 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对获奖企业和组织进行监督管理,每年对获奖单位的经营管理、综合绩效的稳定性及发展趋势进行抽查。
第二十五条 获奖企业和组织如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经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后,可以撤销所获省政府质量奖荣誉称号,并收回证书、奖牌。
(一)发生质量安全、生产安全和污染事故;
(二)国家、行业或地区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
(三)用户对质量问题反映强烈,有质量问题投诉;
(四)出口企业因质量问题发生国外退运和通报。
第七章 评审纪律
第二十六条 省政府质量奖评审坚持公开、公正和透明,广泛接受各级政府、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二十七条 评审人员和第三方评审机构要坚持公正廉明,严守工作纪律,保守参评单位技术机密。对违反纪律者给予批评,情节严重的,撤销评审专家资格。对于第三方评审机构违反评审纪律,通过媒体进行曝光,建议有关部门撤销其专业评审资质。涉及法律责任的移送司法部门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申报省政府质量奖的企业和组织应如实填报相关数据,真实撰写自我评价报告,严禁弄虚作假。对违反纪律的单位,取消其申报或接受评审资格。
第二十九条 建立评审和被评审双向监督制度。被评审单位可对评审人员或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工作质量、守纪情况作出评价,向联席会议办公室提交反馈意见。
第八章 奖励及经费
第三十条 省政府向获奖企业和组织颁发省政府质量奖、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的奖牌、证书和奖金。
第三十一条 对第一次获得省政府质量奖、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的企业和组织予以奖励,给予每家省政府质量奖获奖单位颁发奖金100万元,每家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获奖单位颁发奖金50万元。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