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关于印发《关于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共5则)

时间:2019-05-14 13:3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海市关于印发《关于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海市关于印发《关于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

第一篇:上海市关于印发《关于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

【发布单位】上海市

【发布文号】沪国资委产[2003]15号 【发布日期】2003-08-04 【生效日期】2003-08-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上海市关于印发

《关于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的通知

(沪国资委产[2003]15号)

各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各区县国资管理部门、外经委,市工商局各分局,市产权交易管理办公室、上海产权交易所、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各有关单位:

为推动外资参与本市国有企业的改制、改组,规范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交易行为,根据《关于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的若干意见》(沪国资产[2002]77号),制定了《关于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章)

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二ОО三年八月四日

关于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

第一条第一条 根据《关于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的若干意见》(沪国资产[2002]77号)及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推进外资参与本市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的外国投资者,包括外国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和经我国政府批准在中国设立的外资投资性公司以及可以从事投资的外资企业。

第三条第三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的国有企业是指除金融类企业和上市公司之外的本市国有独资公司(企业)、国有控股的公司。

第四条第四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系指外资购买本市国有企业的股权,使该企业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或者外资购买本市国有企业资产,并以该资产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第五条第五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外资并购综合服务窗口是指:经市国资委、市外资委、市工商局授权,在上海产权交易所和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以下二者统称产权交易所)设立的,为并购双方提供信息及政策咨询、受理并购申请,协助办理资产评估、产权交易等事项服务的业务通道。

第六条第六条 外资并购综合服务窗口的职责是:

1、定期编制本市鼓励外资进入的项目清单、汇集外资并购意向,通过产权交易所信息网络和本市外国投资促进中心等有关渠道对外发布;

2、根据授权受理外资并购申请,组织项目推介、撮合、洽谈等活动,促成交易;

3、对提出并购意向的外国投资者进行资质、商业信誉、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方面的核查;

4、组织中介机构向并购双方提供市场调研、信息咨询、资产评估、委托代理交易等相关服务;

5、协助并购双方办理报送审批和工商变更登记等相关手续。

第七条第七条 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产权交易、产权变动登记;具体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1、申请

提出并购意向的外国投资者到综合服务窗口领取《外资并购申请表》。外资并购综合服务窗口受理后,报市外资委备案。

2、资产评估

并购双方经协商委托具有相关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依照国家和本市有关法规规定,对被并购国有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按规定报市资产评审中心确认。

3、委托签约

并购双方应委托有资质的产权经纪组织进行产权交易,并与产权经纪组织签订《上海市产权交易委托合同》;产权经纪组织根据并购双方的委托及本市的有关规定,拟订《上海市产权交易合同》,代理交易双方签约成交。

4、产权转让和产权变动登记

国有企业产权转让应当在产权交易所进行;产权交易所根据国家及本市有关规定,对产权交易合同及其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出具产权交易凭证。

成交签约后,被并购的国有企业应按规定办理国有产权注销或变动登记手续。

第八条第八条 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采用市场运作方式,采取招投标、拍卖或协议转让等方式,也可以按照本市产权转让的有关规定执行。

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的成交价格以确认的资产评估结果为作价参考依据。

第九条第九条 国有产权转让后企业控制权转移或企业的全部或主要经营资产出售给外资的,并购双方应当制定企业调整重组方案和妥善安置职工的方案,并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过程中,被并购企业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终止合同、企业裁员及非过失性解除合同等所需支付的经济补偿,按照《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第十条 并购企业取得产权交易凭证后,在外资并购综合服务窗口协助下将交易双方有关资料送市外资委审核。需提交材料如下:

并购项目申请报告;

被并购国有企业出让产权的批准文件;

并购后所设外商投资企业的合同、章程及附件;

外国投资者购买国有企业股权或认购国有企业增资协议;

产权交易凭证;

被并购国有企业最近财务年度的财务审计报告;

被并购企业的资产评估报告及确认意见;

被并购国有企业及所投资企业的《营业执照》;

外国投资者的身份证明文件或开业证明、资信证明;

被并购国有企业所投资企业的情况说明;

被并购国有企业的职工安置计划;

需提供的其他资料。

市外资委自收到送审材料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对符合要求的颁发批文和批准证书。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经市外资委审批后,并购双方在规定期限内,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申请变更登记手续。

1、被并购方应向原登记部门办理内资转外资手续,需提交材料如下:

《企业法人变更登记申请书》;

申请报告;

市外资委的批复;

营业执照正、副本,IC卡;

需提供的其他资料;

2、被并购方还应向外资登记部门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手续,需提交材料如下:

《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备案)登记申请书》;

《企业名称变更核准书》(名称未变更的除外);

外资委的批复和批准证书;

产权交易凭证及《产权交易合同》;

被并购国有企业的评估报告及确认意见;

并购方企业的开业登记证明;

外国投资者的银行资信证明;

企业合同、章程;

董事会成员任职文件;

董事身份证件复印件;

住所和生产、营业场所的使用证明(房产产权证、土地使用证,或租赁期限至少一年的租赁协议);

需提供的其他资料。

3、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收到并购双方设立登记或变更登记材料后,按照有关规定,在十个工作日内,发放营业执照。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外资并购双方应当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税务、海关、银行、房地产、外汇管理局、公用事业等有关部门办理相关的权证变更手续。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后,外方实际出资超过该企业注册资本25%(含25%)的企业,享受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待遇。

外方实际出资小于注册资本25%的,审批机关与登记管理机关在颁发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及营业执照时加注“外资比例低于25%”的字样。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外国投资者应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3个月内向转让股权的股东或出售资产的本市企业支付全部价款;对特殊情况需要延长者,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应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6个月内支付全部价款的60%以上(含60%),1年内付清全部价款;并按实际缴付的出资比例分配收益。

外国投资者并购本市国有企业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外国投资者出资比例低于25%的,投资者以现金出资的,应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3个月内缴清。

作为交易价款的支付手段,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外国投资者以其拥有处置权的股票或其合法拥有的人民币资产作为支付手段的,须经外汇管理部门批准。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过程中,有关税收、收费等政策按照国家及本市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被并购企业相关人员及负责审批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超越权限、玩忽职守或与外国投资者私下串通、贪污受贿,损害国家、债权人和职工合法权益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和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并购本市国有企业的,参照执行。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本实施细则由市国资委、市外资委、市工商局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关于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

关于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

第一条 根据《关于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的若干意见》(沪国资产[2002]77号)及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推进外资参与本市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的外国投资者,包括外国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和经我国政府批准在中国设立的外资投资性公司以及可以从事投资的外资企业。

第三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的国有企业是指除金融类企业和上市公司之外的本市国有独资公司(企业)、国有控股的公司。

第四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系指外资购买本市国有企业的股权,使该企业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或者外资购买本市国有企业资产,并以该资产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第五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外资并购综合服务窗口是指:经市国资委、市外资委、市工商局授权,在上海产权交易所和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以下二者统称产权交易所)设立的,为并购双方提供信息及政策咨询、受理并购申请,协助办理资产评估、产权交易等事项服务的业务通道。

第六条 外资并购综合服务窗口的职责是:

1、定期编制本市鼓励外资进入的项目清单、汇集外资并购意向,通过产权交易所信息网络和本市外国投资促进中心等有关渠道对外发布;

2、根据授权受理外资并购申请,组织项目推介、撮合、洽谈等活动,促成交易;

3、对提出并购意向的外国投资者进行资质、商业信誉、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方面的核查;

4、组织中介机构向并购双方提供市场调研、信息咨询、资产评估、委托代理交易等相关服务;

5、协助并购双方办理报送审批和工商变更登记等相关手续。

第七条 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产权交易、产权变动登记;具体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1、申请

提出并购意向的外国投资者到综合服务窗口领取《外资并购申请表》。外资并购综合服务窗口受理后,报市外资委备案。

2、资产评估

并购双方经协商委托具有相关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依照国家和本市有关法规规定,对被并购国有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按规定报市资产评审中心确认。

3、委托签约

并购双方应委托有资质的产权经纪组织进行产权交易,并与产权经纪组织签订《上海市产权交易委托合同》;产权经纪组织根据并购双方的委托及本市的有关规定,拟订《上海市产权交易合同》,代理交易双方签约成交。

4、产权转让和产权变动登记

国有企业产权转让应当在产权交易所进行;产权交易所根据国家及本市有关规定,对产权交易合同及其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出具产权交易凭证。

成交签约后,被并购的国有企业应按规定办理国有产权注销或变动登记手续。第八条 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采用市场运作方式,采取招投标、拍卖或协议转让等方式,也可以按照本市产权转让的有关规定执行。

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的成交价格以确认的资产评估结果为作价参考依据。

第九条 国有产权转让后企业控制权转移或企业的全部或主要经营资产出售给外资的,并购双方应当制定企业调整重组方案和妥善安置职工的方案,并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过程中,被并购企业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终止合同、企业裁员及非过失性解除合同等所需支付的经济补偿,按照《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并购企业取得产权交易凭证后,在外资并购综合服务窗口协助下将交易双方有关资料送市外资委审核。需提交材料如下:

并购项目申请报告;

被并购国有企业出让产权的批准文件; 并购后所设外商投资企业的合同、章程及附件; 外国投资者购买国有企业股权或认购国有企业增资协议; 产权交易凭证;

被并购国有企业最近财务的财务审计报告; 被并购企业的资产评估报告及确认意见; 被并购国有企业及所投资企业的《营业执照》; 外国投资者的身份证明文件或开业证明、资信证明; 被并购国有企业所投资企业的情况说明; 被并购国有企业的职工安置计划; 需提供的其他资料。市外资委自收到送审材料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对符合要求的颁发批文和批准证书。第十一条 经市外资委审批后,并购双方在规定期限内,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申请变更登记手续。

1、被并购方应向原登记部门办理内资转外资手续,需提交材料如下: 《企业法人变更登记申请书》; 申请报告;市外资委的批复; 营业执照正、副本,IC卡; 需提供的其他资料;

2、被并购方还应向外资登记部门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手续,需提交材料如下: 《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备案)登记申请书》; 《企业名称变更核准书》(名称未变更的除外); 外资委的批复和批准证书; 产权交易凭证及《产权交易合同》; 被并购国有企业的评估报告及确认意见; 并购方企业的开业登记证明; 外国投资者的银行资信证明; 企业合同、章程; 董事会成员任职文件; 董事身份证件复印件;

住所和生产、营业场所的使用证明(房产产权证、土地使用证,或租赁期限至少一年的租赁协议);

需提供的其他资料。

3、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收到并购双方设立登记或变更登记材料后,按照有关规定,在十个工作日内,发放营业执照。

第十二条 外资并购双方应当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税务、海关、银行、房地产、外汇管理局、公用事业等有关部门办理相关的权证变更手续。

第十三条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后,外方实际出资超过该企业注册资本25%(含25%)的企业,享受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待遇。

外方实际出资小于注册资本25%的,审批机关与登记管理机关在颁发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及营业执照时加注“外资比例低于25%”的字样。第十四条 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外国投资者应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3个月内向转让股权的股东或出售资产的本市企业支付全部价款;对特殊情况需要延长者,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应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6个月内支付全部价款的60%以上(含60%),1年内付清全部价款;并按实际缴付的出资比例分配收益。

外国投资者并购本市国有企业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外国投资者出资比例低于25%的,投资者以现金出资的,应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3个月内缴清。

作为交易价款的支付手段,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外国投资者以其拥有处置权的股票或其合法拥有的人民币资产作为支付手段的,须经外汇管理部门批准。

第十五条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过程中,有关税收、收费等政策按照国家及本市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被并购企业相关人员及负责审批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超越权限、玩忽职守或与外国投资者私下串通、贪污受贿,损害国家、债权人和职工合法权益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和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并购本市国有企业的,参照执行。

第十八条 本实施细则由市国资委、市外资委、市工商局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本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意见》、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本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意见》、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本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意见》、年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上海市 2003 年-2005 年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二○○三年八月六日 沪府发〔2003〕49 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关于加强本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意见》、《上海市 2003 年-2005 年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三年行 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关于加强本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意见 为了充分发挥信用制度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信用交易和信用消费、构建社会信任环境方 面的积极作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现就加强本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摆上重要位置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从 1999 年 8 月起,本市开始进行个人征信的试点。2000 年 7 月,作为当年市政府实事项目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建成开通,面向社会提供个人信用报告。2001 年 10 月,联合征信向企业信用建设延伸,进入拓展阶段。2002 年 3 月,企业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 开通试运行;同时,行业信用管理和社会诚信活动也取得较大进展。今年初,以市委提出建设社会诚信体 系为标志,本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进入深化阶段,重点是在个人和企业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建设的基础 上,研究、推动建立覆盖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社会诚信体系。通过近几年探索实践,社会各方对社会诚信体系内涵特征的认识逐步清晰。社会诚信体系包括联合征 信服务系统、社会信用制度和社会诚信活动三个层面,其中社会信用制度是核心,包括健全的信用法律规 范和高效的信用管理体系、规范的征信服务机构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发达的信用交易和信用消费市场,以 及有效的失信惩戒和守信受益机制等。加快本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步伐,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上海城市综合竞争 力、塑造城市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把上海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 和航运中心有着重要的意义。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 统工程,必须从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加快本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重要性 的认识,统一思想,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实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

二、明确目标,坚持原则,高标准建设社会诚信体系

明确目标,坚持原则,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建立面向个人和企业,覆盖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社会诚信体系,营 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经济环境”的总目标,以开展各类社会诚信活动为基础,以建立社会信用制度为核心,以培育信用服务行业为重点,抓住信用信息记录、信用产品使用和失信行为惩戒等环节,强化统一领导,协调各方资源,完善法制环境,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本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到“十五”期末,个人和企业联合征信服务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行业信用管理和服务得到进一步发 展,企业自身信用的管理逐步加强,初步形成相应的信用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城市的信任环境得到初步 改善。到 2007 年,基本形成相应的信用制度,有效地对信用行业进行规范管理,使信用管理和征信活动做到 有法可依;基本形成有一定规模的信用中介服务行业,既有权威的联合征信服务机构,又有为不同领域、
1

不同行业和不同经济行为提供第三方信用服务的企业群体,信用服务成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环节; 基本形成较为活跃的信用市场需求,信用系列产品在政府监管、社会中介和企业交易等各种社会、经济行 为过程中得到广泛使用,信用交易和信用消费在诚信体系的支撑下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基本形成较为完 善的社会制约机制,对偷逃税款、恶意合同违约、拖欠债务、商业欺诈和假冒伪劣等不良行为,形成“一 处失信、处处制约”的局面,使诚实守信逐步成为市场主流和社会规范。到 2010 年,在国内率先建立符合国际惯例、适应中国国情、体现上海特色、满足市场需求的社会诚信 体系和健康、有序的经济社会环境。加快推进本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确立市场规则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营造 公平竞争的社会诚信环境,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规范、有序地开展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信用信息的整 合、加工和信用产品的开发、服务,必须交由独立、公正的第三方征信服务机构来实施,实现社会信用信 息资源的市场配置和充分利用。

(二)长远规划,分步推进。要贯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针,借鉴先 进国家和地区建设社会诚信体系的经验,吸纳有关专家的意见,结合本市实际,周密制定发展规划,统筹 安排各项工作,分阶段稳妥推进。在推进中,要充分考虑社会平衡和风险控制,接受社会各界评议和监督,搞好风险评估,避免造成社会负面影响。

(三)应用先导,社会参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
的关键在于应用。要把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与本市经济 社会各方面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政府部门带头先行,金融行业要重点推进应用。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 秩序中,要充分发挥社会诚信体系的作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推动信用信息的深度开发和在各行各业的 广泛应用,鼓励各系统、各行业、各地区在各自的管理和服务范围内,授权第三方服务机构或行业组织开 展信用咨询服务、信用等级评定及其它各类社会诚信活动,并将有关信息纳入联合征信数据库。社会诚信 体系建设与各级政府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协调,紧密配合,共同推进。要支持社会信誉好、综合实力强、服务水平高的联合征信机构,统一建 设联合征信系统,开展面向全市的联合征信服务。

三、精心组织,有效管理,确保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精心组织,有效管理,(一)建立健全信用法规体系和管理体系。信用法规体系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基本保障,信用管理 体系是引导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正确开展的必要条件。必须尽快完善信用法规体系,抓紧制订公共信用信息 归集、记录归档与使用管理规定,个人信用征信管理办法,企业信用征信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法制部 门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清理、修改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的规范性文件的建议。必须 加强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征信管理部门要做好本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指导推进工作,协调公 共信用信息的依法公开和共享,加强对个人和企业联合征信活动的监督管理,支持联合征信机构和其它信 用服务机构依法开展征信业务,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保证各项建设任务的顺利实施;协调各级行政管 理部门采取法律、行政和经济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管理措施,对企业和个人的失信行为给予必要的惩戒,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被动。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初期,可适当提高惩戒的“门槛”,先对严重、恶 意的失信行为进行制约;根据不同情况,采取“记录,提示,警告,处罚,取消市场准入”等惩戒措施。各级行政管理部门要制订优惠或方便性规定,对拥有及保持良好信用记录的企业,在监督管理、政府采购、纳税缴费等方面给予鼓励。金融、商业和社会服务机构对拥有及保持良好信用记录的个人,要在授信额度、还款方式等金融服务和有关社会服务方面给予优惠或便利,促使市场主体的信用行为逐步走向规范。
2

(二)加强行业信用管理和企业信用管理。行业信用管理和企业信用管理是

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支撑。各监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机构要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统一框架下,加强对本领域、本行业 信用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建立针对市场主体和经营行为的信用管理和服务 体系,建设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促使诚信活动中形成的信用信息和评价信息及时记录并纳入联合征信服务 系统,实现全社会的共享。征信管理和档案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企业信用管理试点工作,研 究制订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办法,逐步完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联合征信服务机构要建立企业信用信息自主 申报系统,开辟信用调查渠道,鼓励各类组织机构向联合征信数据库提供自身信用信息。各类企业、中介 机构和社团组织要增强“信用为本”的意识,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加强产品、技术等研发、交 易全过程的信息管理,做好信用档案的安全保管、依法移交和开发利用工作,完善信用风险防范机制,定 期查验自身的信用记录,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鼓励大中型企业设立信用主管和信用管理专职部门。

(三)加强信用信息的归集和管理。经济活动中的信用信息的记录、归集和管理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的基础。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公共服务机构和行业组织要在行使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或行业服务的过 程中,全面、准确、及时地记录企业和个人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留下的“痕迹”,实行归档管理,并按照有 关规定,把依法可以公开的与个人和企业信用有关的公共信用信息,提供给指定的服务机构,并做好相关 数据的维护和更新工作。联合征信服务机构可通过向企业调查,向与企业发生交易关系的对象调查,向掌 握信用信息的司法机关、仲裁机构、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管理机构采集,以及从大众传播媒介收集等方式,归集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记录。尤其要将个人、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经济违法犯罪记录以及提供虚假信息的 记录纳入联合征信服务系统。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中形成的有关记录,也要纳入联合征信服务 系统。要鼓励企业和个人主动向联合征信服务机构提供自身真实的信用状况和当事人的相关信用信息,并 对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四)扩大各类信用产品的使用范围。随着社会诚信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各类信用 产品将应运而生,社会需求也将呈现。因此,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公共服务机构和行业组织,要结合深化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逐步对信用报告的使用作出必要的制度安排,在登记注册、行政审批、日常监督、政 府委托中介机

第四篇:关于印发本市禁止(限制)使用粘土砖实施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本市禁止(限制)使用粘土砖实施意见的通知

甬建科〔2006〕106号

各县(市、区)建设局、城管局、墙办及有关单位:

为切实贯彻落实《宁波市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改革和推广建筑节能实施办法》(甬政发〔2005〕120号)文件精神,现就本市禁止(限制)使用粘土砖(以下统称“禁实限粘”)等有关问题提出以下实施意见,请贯彻执行。

一、禁止(限制)使用的范围和时间

1、适用范围:建制镇以上(含建制镇)城市规划区内。

2、2005年12月1日以后设计的建筑工程的建筑墙体及基

础部分、市政公用工程(暂不包括排水窨井)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

3、坡屋顶屋面、围墙和临时建筑禁止使用粘土制品。

4、2006年7月1日以后设计的框架结构建筑,其内隔墙禁止使用粘土制品,外围护墙限制使用粘土多孔砖(包括空心砖),提倡使用新型墙体材料。

5、古建筑修缮工程需要使用粘土砖(瓦)的,必须到当地墙改部门办理备案登记手续。

二、建设各方的责任

设计单位应按规定采用新型墙体材料;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对墙体材料设计内容进行审查,未按规定设计的,不予批准其施工图设计文件。

建设和施工单位必须按批准的施工图进行建设与施工,不得擅自改变设计文件。

监理单位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墙体材料使用的监督检查;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应加强工程使用墙体材料的监督管理,对违规使用禁止(限制)粘土砖(粘土制品)的工程,不予验收备案,并责令整改。

三、监督管理机制

根据有关部门的职责范围,建立禁止使用粘土砖的日常督查机制。

1、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建筑工程在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工程质量监督等过程的“禁实限粘”工作。各级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要建立“禁实限粘”的日常督查机制,加强对建设工程(含坡屋顶屋面、围墙、临时建筑及新建市政公用工程)的监督检查。

古建筑修缮工程需要使用粘土砖(瓦)而未到当地墙改部门办理备案登记手续的,将不予核发施工许可证。

2、城管部门负责市政公用(维修)工程在施工、监理、工程质量监督等管理过程的“禁实”工作。各级城管部门要建立“禁实”的日常督查机制,加强对市政公用(维修)工程的监督检查。

3、墙改部门负责结合日常墙体材料专项基金返退等工作,配合建设部门和城管部门做好日常“禁实”检查工作。凡违规使用禁止类墙体材料的建筑工程,其预缴的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将不予返退,使用粘土多孔砖部分将减按其预缴的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30%返退。

4、对违规使用粘土砖的建设工程,按省政府171号令和甬政发[2005]120号文件及有关规定予以查处,取消各类项目(工程)评奖资格,并可通过媒体曝光和不良行为记录,加大“禁实”工作的力度和影响。

5、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禁实限粘”情况通报协商会议制度,初定半年召开一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通报上一阶段“禁实限粘”检查情况,分析“禁实限粘”工作形势,协调统一下阶段“禁实限粘”工作。

为切实保证本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各有关单位应认真落实甬政发[2005]120号文件和本通知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抓紧做好粘土砖替代材料的衔接工作,为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第五篇:关于印发本市禁止(限制)使用粘土砖实施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本市禁止(限制)使用粘土砖实施意见的通知

文号:甬建科[2006]106号 主题词:城乡建设 节能 通知

发布日期:2006-02-14 发布机构:宁波市建设委员会 宁波市城市管理局 宁波市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 访问次数:271次

文字显示: [大 中 小]

各县(市)、区建设局、城管局、墙办及有关单位:

为切实贯彻落实《宁波市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改革和推广建筑节能实施办法》(甬政发〔2005〕120号)文件精神,现就本市禁止(限制)使用粘土砖(以下统称“禁实限粘”)等有关问题提出以下实施意见,请贯彻执行。

一、禁止(限制)使用的范围和时间

1、适用范围:建制镇以上(含建制镇)城市规划区内。2、2005年12月1日以后设计的建筑工程的建筑墙体及基础部分、市政公用工程(暂不包括排水窨井)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

3、坡屋顶屋面、围墙和临时建筑禁止使用粘土制品。4、2006年7月1日以后设计的框架结构建筑,其内隔墙禁止使用粘土制品,外围护墙限制使用粘土多孔砖(包括空心砖),提倡使用新型墙体材料。

5、古建筑修缮工程需要使用粘土砖(瓦)的,必须到当地墙改部门办理备案登记手续。

二、建设各方的责任

设计单位应按规定采用新型墙体材料;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对墙体材料设计内容进行审查,未按规定设计的,不予批准其施工图设计文件。

建设和施工单位必须按批准的施工图进行建设与施工,不得擅自改变设计文件。

监理单位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墙体材料使用的监督检查;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应加强工程使用墙体材料的监督管理,对违规使用禁止(限制)粘土砖(粘土制品)的工程,不予验收备案,并责令整改。

三、监督管理机制

根据有关部门的职责范围,建立禁止使用粘土砖的日常督查机制。

1、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建筑工程在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工程质量监督等过程的“禁实限粘”工作。各级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要建立“禁实限粘”的日常督查机制,加强对建设工程(含坡屋顶屋面、围墙、临时建筑及新建市政公用工程)的监督检查。

古建筑修缮工程需要使用粘土砖(瓦)而未到当地墙改部门办理备案登记手续的,将不予核发施工许可证。

2、城管部门负责市政公用(维修)工程在施工、监理、工程质量监督等管理过程的“禁实”工作。各级城管部门要建立“禁实”的日常督查机制,加强对市政公用(维修)工程的监督检查。

3、墙改部门负责结合日常墙体材料专项基金返退等工作,配合建设部门和城管部门做好日常“禁实”检查工作。凡违规使用禁止类墙体材料的建筑工程,其预缴的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将不予返退,使用粘土多孔砖部分将减按其预缴的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30%返退。

4、对违规使用粘土砖的建设工程,按省政府171号令和甬政发[2005]120号文件及有关规定予以查处,取消各类项目(工程)评奖资格,并可通过媒体曝光和不良行为记录,加大“禁实”工作的力度和影响。

5、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禁实限粘”情况通报协商会议制度,初定半年召开一次,通报上一阶段“禁实限粘”检查情况,分析“禁实限粘”工作形势,协调统一下阶段“禁实限粘”工作,第一次会议由市墙办负责召集。

为切实保证本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各有关单位应认真落实甬政发[2005]120号文件和本通知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抓紧做好粘土砖替代材料的衔接工作,为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下载上海市关于印发《关于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海市关于印发《关于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