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教师的评价机制及其启示

时间:2019-05-14 13:44: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国大学教师的评价机制及其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美国大学教师的评价机制及其启示》。

第一篇:美国大学教师的评价机制及其启示

美国大学教师的评价机制及其启示

——以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富乐敦分校为例

吕淑青1 ,问筱平2 , 秦兴方2*

(1.扬州大学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办公室,江苏 扬州 225009;2.扬州大学 人文社科处,江苏 扬州 225009)

摘 要:美国高等教育水平之所以在世界领先,其优秀的教师资源是关键因素,而美国大学教师资源的优质、优秀,又是与其有一套运行完善的教师评价机制分不开的。这不仅包括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而且考核机制科学且富有特色。对于中国高校来说,美国大学的教师评价机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美 大学教师 评价机制 考核机制

美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据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与IDP教育集团全球首发2011—2012年世界大学排名公布的数据,全世界高校前200名内,美国占据75所大学而稳占团体第一。其中,前10名大学中美国就占据了7席。究其原因,除了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历来十分重视教育、高等教育体系非常健全等因素外,其优秀的教师资源是关键因素。本文部分作者通过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州佛乐敦大学等不同层次的高校的考察、调研发现,美国大学教师资源的优质、优秀,是与其有一套运行完善的教师评价机制分不开的。这不仅包括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而且考核机制科学且富有特色。结合中国国情和高校的具体实际,学习借鉴美国大学教师评价机制,对于建设高水平大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美国大学教师的评价体系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评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重点是比较分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与权威一致。在20世纪50年代到 *作者简介: 吕淑青(1974—),女,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办公室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自然科学管理与研究;问筱平(1974—),女,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处综合科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与研究; 秦兴方(1965—),男,江苏常州人,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处教授,主要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与研究。

60年代,则侧重于教师个人素质的评价,即主要判断教师是否具有从事优秀教学活动所要求的个性特征。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评价重点转向教师的行为,尽管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教师评价的重点会有所差别,但评价的内容大多涵盖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

教学评价,在美国大学教师评价体系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美国大学中,教学被看作是每一位教师的最高职责,尤其在州立大学和社区大学,教学的地位更为突出。在美国,任何教授都必须从事课堂教学,而且一些本科生的基础课往往是由名教授来担任。在教师评价体系中,教学包括课时量和学生评价两个部分。课时量是和本系其他教授相比而论的,属于数量评价。学生评价由主要是质量评价,一般在每一学期结束的两周前进行,根据校方统一给定的题目,一般有十几项,每项答分从5到0分,由学生无记名打分,然后由校方统一进行数据分析,得分将被存入该教师的档案,作为教师未来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之一。

科研评价,主要是对大学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的考察。由于科研关系到学校的质量,声誉和排名,所以高校对科研都相当的重视。教师的科研评价主要包括:一是教师本年度获得的科研基金,包括主持项目的名称、基金数额、基金来源和基金的起至日期。二是本年度申报的各类基金情况,包括申报的项目名称、申请部门、金额、本人的贡献和申请结果。三是本年度撰写和发表的论著、论文情况,包括书的章节、正式期刊的文章(含发表的和在审的)和会议文献等。四是在国内外专业会议上被邀请做特邀报告和自己发表报告的情况。

社会服务,关系到高校的显示度,所以也是高校评价大学教师的重要内容。美国大学对教师社会服务的评价较为全面,一般包括三类:第一类是教师对本系、学院和学校的服务性贡献,包括参加各种专业会议、职称或学位评定,主办学术讲座,辅导学生撰写论文或开展社会活动等。第二类是教师对专业学会、专业期刊等方面的贡献,包括组织会议,学术带头和促进学科发展,从事专业期刊的编辑、审稿,制定发展规划或计划,参与国内外重大基金的评审等。这些活动都体现着教师本人的学术水平和地位。第三类为社区、企业、政府提供的专业服务或科研成果的转化。

美国的大学教师一般每年都要按照上述评价体系,对自己在过去一年的业绩进行一次书面汇报,并提供相关方面的佐证材料,包括本年度在相关方面的获奖情况以及该奖的重要性和被承认程度。系主任在审阅教师的书面报告和佐证材料后,需要对该教师写出书面评语,然后交学院备案。通常情况下,系主任会根据 2

按照材料情况进行打分,根据打分的结果并进行综合评估,将教师分为若干类别或等级。例如,分为“非常好”、“好”、“一般”和“不合格”四个等级。也有一些高校则进行相对模糊的评价,如在教学科研并重型的高校将教师评价结果分为以下四类:A类:对教学和课程发展有突出贡献但研究属于中等平均水平者;B类:教学和课程发展属中等平均水平但具有杰出的科研能力者;C类:教学和课程发展以及科研均属中等平均水平者;D类:教学和课程发展以及科研都具有杰出贡献者。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评价结果存在疑义,可以向学院院长甚至学校主管校长提出复议申请,并由相关方面教授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进行仲裁。如果教师由于评价不公导致自己的权益受损,可以向学校工会提出保护自己权益的申请,并由工会与相关方面沟通,处理并解决相关问题。

二、美国大学教师考核机制的特点

尽管目前美国大学教师评价体系大同小异,但由于美国大学数量庞大,而且办学层次多样,所以,在实践中,不同的大学对教师考核的重点和具体要求有所差别,形成了以下鲜明的特点。

首先,考核重点因校制宜。美国大学教师的评价与考核的差异,主要与大学的办学层次有关。在美国目前4400多所大学中,层次最高的是约290所综合性大学或研究性大学,这类大学颁授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种学位,科学研究具有突出地位,学校不仅拥有设备先进、实力雄厚的研究机构,而且设有以向高校和社会输送教学和研究人才为双重使命的研究生院,所以,这一层次的大学更加注重教师的科研业绩,然后才是教学水平。第二层次的大学是四年制大学(约760所)和提供硕士学位的大学(约700所),其中四年制大学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文理学院或文科学院,另一类是独立的专科学院。这一层次的大学十分注重教师的教学考核,而科研考核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第三层次的大学是两年制的社区学院(约2650所),这些学院分成两类:一类为过渡性文理课程,相当于4年制大学的头两年,学生习毕业后可申请转入4年制大学继续深造;另一类为终止性职业技术课程,此类课程一般是本地区社会所急需的,课程设臵和授课方式都比较灵活,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社区学院颁授的学位是准学士学位。所以,社区学院对教师的考核更加重视教学和社会服务,而科研则是第三位的。我们考察的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富乐敦分校,就是一个典型的第二层次的高校,所以其教师的考核评价的重点是教学,然后才是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考核。

其次,考核得分质量至上。以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富乐敦分校为例,教学考核中不仅要考核是否完成规定的工作量,更主要的是考核都是是否提供“有效教学”,即教师是否实现了所授课题预定的教学目标,即学生达到何种水平,这一水平可以是知识性的,也可以是技能性的(沟通、演讲、写作等)。实际考核中,重点是看教师是否积极地参与课程开发?是否让学生得到更多的东西?是否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是否积极地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并给予帮助?因此,在教学考核中,学校和教师都十分看重学生的评价。在科研考核中,项目与成果数量仅仅是参考,质量更为重要。在科研项目方面,即使未能立项,但只要评价结果很好,也被认定为贡献;在学术期刊档次和论文质量方面,SCI或SSCI来源期刊并不是唯一标准,期刊的拒稿率、论文本身的引用率和同行评价是判断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即使论文没有发表,但受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专门邀请进行主题演讲的论文,或在学术会议上得到同行专家高度评价的论文,也被视为高质量论文;另外,教师在科研活动中,是否将学生带进课题组,也是考核的重要内容。在科研考核中,考虑到学科之间的差异,对于艺术、历史等特殊学科,由相关学院和系科自行制定教师科研业绩考核办法。

第三,考核频次因人而异。大学对教师的考核是非常严肃的工作,教师也非常看重考核结果。但在教师成长的不同阶段,考核的频次和作用有所不同。在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富乐敦分校,教师一旦被学校录用,需要经历5-6年担任助教和助理教授的试用期,在试用期内,教师每年都要接受考核,但一般第2、4、6年进行“全测评”,即由最基层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至学校层面的教务长(分管校长)评价,而第3、5年进行“半测评”,即从最基层评价至院长评价。教师在试用期满并经过评定获得终身教授资格,同时成为副教授后,一般需要经过六年时间才能成为正教授。在这六年时间中,教师考核的频次和形式与前面基本相同。在教师进入大学的前十二年时间中,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不只是判断教师是否具备担任终身教授或正教授资格的依据,而且更关键是,学校将评价或考核的过程看作是帮助教师成长的过程。在教师成为正教授后,考核频次大大降低,一般5-7年作一次评价或考核,考核的重点主要是科研和社会服务,而且教授也不需要提供太多的数量材料,关键是要提供证明学术或服务水平的材料。

第四,考核程序规范公正。在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富乐敦分校,每年考核时,教师根据考核要求提供书面汇报和佐证材料后,首先在系科内部同行之间进行测评,然后将测评结果交系主任签字后由学院终身教授组成的委员会进行评价,再 4

经院长签字后交教务长(分管校长)审核并进行评价,如果同行评价与学院教授委员会意见不一,或教务长(分管校长)认为有必要,可以召开评审委员会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将以纸质的形式告知教师本人。如果教师对相关评价结果存在疑义,可以提供新的佐证材料,向系科、学院直到学校评审委员会提出复议。一旦考核结果确定,将作为教师年度工作最重要的依据归档。

最后,考核结果的约束与激励功能并济。与美国其它高校类似,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富乐敦分校教师各年度的考核结果也是教师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而且,由于坚持“非升即走”的原则,即教师在试用期满后不能晋升为终身教授便须离校另谋出路,这就大大强化了考核结果对教师的职业生涯的重要性。而且,大学教师在晋升终身教授前,或在副教授期间考核特别优秀,也可以不受年限的限制,提出破格晋升终身教授或正教授的申请,这又大大增强了考核的激励功能。由于教师一旦获得终身教授资格,便取得了在退休前在该校任教的权利,学校除非有充分的理由并经过正式的程序不得予以解雇,但学校无法预料该教师所从事的专业或学科的发展前景,因此,学校在决定教师的终身聘任时非常慎重,对教师取得终身教授资格前的考核评价也非常严格,考核结果的约束力也很强。而一旦取得终身教授资格,考核的约束力相对弱化。如果教师在一个教师在取得终身教授资格后“跳槽”,则其在进入另一所学校后则需要重新申请终身教授资格。由于流动的机会成本很大,所以,美国大学教师在取得终身教授资格前的流动性很大,而在取得终身教授资格后的流动性很小。许多教授从博士毕业进校直至退休,都一直呆在某校。

三、对改进我国大学教师评价的启示

在我国高校,教师的年度工作考核也是常态化的工作之一。应该说,中国大学教师的评价或考核也富有自己的特色,但无论是从评价体系的设臵、考核过程的组织,还是从考核结果的功效来看,还有值得完善之处。美国大学的教师评价机制可以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第一,评价体系设臵必须体现大学功能或使命。在我国现行大学教师的评价和考核中,教学和科研是教师年度工作考核的重点,但社会服务基本被排除在外,包括一些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如农科、工科、医科、商科等,在教师年度工作考核和职称晋升等方面,也很少考虑教师为社会服务所作的贡献。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导致我国高校教师理论与实践脱节,特别是一些教师漠视社会工作的重要原因。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一样,是大学的四大功能之一,理应成为教师尤其是大学中应用性学科、地方性大学、职业大学教师的重要职责,应该借鉴美国大学的经验,将之纳入教师年度工作考核之中,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绩效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二、教师考核的实质是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实现程度。在我国,大学教师的年度工作考核,大多是对教师工作完成情况尤其是教学科研能力或水平的一种评价,但在美国大学教师的考核中,处处体现着教师以学生为本理念实现程度的评价。例如,教学考核中“有效教学”的考核完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科研考核中将是否把学生带入课题组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社会服务考核中将辅导学生撰写论文或开展社会活动纳入指标体系,等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大学被赋予的功能或使命越来越多,但无论如何,人才培养是大学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使命。因此,对大学教师的工作评价理应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来展开。在这方面,美国大学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第三、教师评价考核要体现分类指导的原则。我国大学评价存在着“千校一面”的倾向,在一个大学内部,对学院和教师的评价或考核也存在着一刀切的现象。在这方面,美国大学分类指导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也就是,在大学层面,每个大学根据自身的定位和发展目标,确定教师评价或考核的重点;在学院层面,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和学科特点(如艺术、历史等通识学科),科学设臵考核方式;在教师层面,根据教师成长的阶段,选择切实可行的考核频次和考核重点,等等。由此,使教师考核不仅起到一般的总结作用,而且真正起到帮助教师成长的作用。

第四,教师业绩考核的关键点是工作质量。我国大学教师考核中重数量而轻质量、重期刊档次而轻论文论著本身创造性、重校内工作轻校外服务的情况较为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大学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美国大学教师考核中,在考核教师能否完成一定工作量的前提下,教学考核中特别注重“有效教学”特别是注重课程开发、科研考核中特别注重创造性工作而淡化期刊档次、社会服务中特别注重学术界影响等方面的做法,值得我国高校学习和借鉴。

第五,考核过程充分体现教授主导的作用。我国大学考核中行政导向的色彩比较浓,教师考核的最终结果通常是在一定比例下由系主任或院长们协商或投票产生的,其公正性经常受到质疑。在美国的大学教师考核中,系教授委员会、院教授委员会和学校评审委员会对教师考核结果具有决定性影响,这也被美国大学作为教授治学理念的体现之一。大学教师考核中发挥教授的主导作用,在很大程 6

度上保证了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同时又避免了系主任或院长与教师之间的矛盾。这为改进我国大学教师的考核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最后,强化考核结果与教师工资、职称晋升的挂钩。在我国,教师年度工作考核与职称晋升有一定的联系,但与教师的工资联系不大。因此,教师考核结果的约束性不大,激励功能也不足。而在美国,大学教师非常注重自己的考核结果,因为,它不仅关系到自己的职称晋升,而且与自己的薪酬有直接的联系。这样,考核机制既具有较强的约束作用,也具有较好的激励功能。对于我国大学来说,在科学设臵教师评价体系和完善考核办法的基础上,如何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挂钩,是大学教师评价考核机制创新中需要着力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蔡敏.美国高校教学评价改革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2007(6):88-91.[2]堪启标.美国有效教师研究述评[J].集美大学学报,2006(6):42-46.[3]高洁,蔡敏.美国教育评价的元评价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7(6):21-24.[4]唐善梅、裴育.美国教师评价研究对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0(9):127-129.U.S.University Facult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Its Implications —— Citing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ullerton as an Example

Lv Shuqing1 ,Wen Xiaoping2 , Qin Xingfang2

(1.Yangzhou University, General Office of College of Civi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angsu, Yangzhou, 225009;2.Yangzhou University, Office for Humanity Studies, Jiangsu, Yangzhou, 225009)Abstract: The key reason that the United States enjoys world’s leading higher education is its faculty resource, whose excellent quality is inseparable with a well-functioning faculty evaluation mechanism in the universities.This requires that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chanism should be established with scientific nature and distinctive features.For Chinese universities, the U.S.university faculty evaluation system has valuable references.Key Words: China-US University Faculty Evaluation Mechanism Assessment Mechanism 作者简介:吕淑青(1974—),女,汉族,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办公室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自然科学管理与研究;问筱平(1974—),女,汉族,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处综合科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与研究; 秦兴方(1965 7

—),男,汉族,江苏常州人,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处教授,主要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与研究。

第二篇:不断完善教师评价机制

不断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努力寻求

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管理有效途径

安图县新合中心学校

孙守华

解宪奎

我们新合中心学校是于2003年10月,通过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资源整合,将原新合乡中学、中心小学合二为一,成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经过七年来的不懈努力奋斗,学校扩张与辐射功能日趋强劲,乡域义务教育中心主导作用日益凸显。目前,校园占地面积27181平方米,建筑面积5155平方米,教职工总数为83人,教师数为54人。现有18个教学班,458名学生,161名住宿生。

为促进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更好地教书育人,保障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学校于2002年下半年开始,在原新合中心小学着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侧重从自身素质和工作角度对教师个体进行综合性评价的“教师评价试点”工作暨根据安图县人民政府督导室《安图县“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监督机制与教育督导制度”国家子课题研究方案》的要求,我校作为课题实验校之一,承担该课题侧重于“教师评价”部分的研究(2002.11—2005.6);一年后,与原新合中学整合,两校合二为一,成立了九年一贯制学校。此间,无论从学校规模、管理模式,还是发展走向等一系列问题都迫切需要利用重要措施和有效机制加以解决。因而,学校在总结已有教师评价工作(研究)经验基础上,继续坚持实施教师评价工作。实践证明,七年来,学校已初步探索出通过教师评价的导向作用,而促进办学规范化管理,进而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

我们认为,教师评价的目的是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的功能。通过评价过程的反馈、调控作用,促进每个教师不断总结、改进自己的工作,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促进学校的领导不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自2002年下半年,我们着手开展“教师评价试点”工作以来,结合州、县相关文件精神,把教师评价由评价小组的唯一简单评价,改变为“自我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学生、家长评价”。这样全方位评价教师,基本摒弃了过去评价中的种种弊端,实现了教师评价工作“质”的飞跃。这一多维度评价的运作,不仅涵盖着对以往教师量化考核的方式、方法、内容,而且还在原量化考核基础上,向评价的广度与深度延伸,拓宽了评价的空间和范围,这无疑为评价的结果蓄积了“含金量”。为了实现我校前后“教师评价”工作的顺畅接轨,把握住有利时机,我们在制定教师评价工作实施方案时,紧密结合“延边州普通中小学教师评价实施方案”总体精神,特别注重结合本校实际,经教师评价领导小组及教工大会多次民主讨论研究,把教师评价与以往教师月量化考核有机的衔接起来,并把其参与评价的四个方面所占权重进行了调整,即现行的“教师自我评价占5%,学生(家长)评价占5%,同行评价占10%,领导评价占80%(其中领导综合性评价占10%、学期量化考核占70%)”。同时,把评价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及各环节的时间步骤等进行了详尽的安排,使得整个“评价”既有过程性考核,又有终结性评价,在实施过程中更具针对性,更具作用性。基本做法是:

一、转变观念,以人为本,确定教师评价所遵循的原则、内容 在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工作评价标准的同时,要使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得以提升,要转变过去视教师为完成教育任务而被动工作的群体观念,把教师视为学校的财富和资源,而且是学校最核心的资源。

1、考核评价应遵循的原则:(1)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2)考核内容重点突出,操作性强的原则(3)注重实效性原则

2、考核评价的具体内容

为了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教职工的德、能、勤、绩、廉,以形成正确的导向机制,我们将评价分为前、后勤两个序列,并相应制定出“教师评价实施细则”均分为四个一级指标即: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六个二级指标即:学习、师德、基本技能、教育教学能力、倡廉守纪和教育教学成果。结合这两级指标确定了若干个考核要素,并分别给与权重。在每一个评价要素中,我们都设有相对应的评价计分办法。

在教师评价细则中除了评价要素以外,还有五项加分和四项扣分,奖励分中每项内容不重复奖分,取最高分值记分,扣分项目中可累计扣分。

二、科学实施,严格操作过程,落实评价内容

我们依据已有的管理体制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形成全员参与的综合评价机制,使评价与管理同步,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在考核实施操作的过程中,注重日常的积累,平时对每一项考核要做到及时反馈,学校规定教育教学常规性工作每学期至少进行量化检查三次,每次检查之后都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馈和小结,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完善自己的工作。在评价实施上,努力使评价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教师成长过程来看待评价结果,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身的成长阶段和尚需努力的方向。在日常工作中,学校领导经常与教师沟通,并对教师的所有量化考核都采取完全透明(结果本人签字)的管理模式,教师可以随时查看领导的考核记录表,从而使教师围绕工作目标对自己的近期工作做科学地调整和修正。对教师的评价贯穿于教师工作的始终,这种持续的绩效诊断和引导,体现了学校管理者为教师服务的思想,为教师创造良好工作氛围的思想。

三、以章办事,践行目标,彰显评价结果的作用

每个学期(年)末,我们会公示教师的评价考核成绩,表彰名列前茅的教师。我们始终认为,对教师考核评价只是一种手段,作为学校管理者更多的还应该是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让教师把考核评价既当作压力也能变成工作的动力。几年来,我校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对考核评价的关注点也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从评价伊始只关注自己的分数,到现在更多的教师将关注点转到通过评价找到自己的差距。每位教师都在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与改进,因为每位教师都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可能性,而评价正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帮助教师反思和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和薄弱之处,分析产生问题和不足的根源,探讨克服缺陷保持优势的措施与途径,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与此同时,近年来在教师评价的推动下,学校先后获得:安图县教学、德育、师德、“责任制”落实等工作先进校,以及延边州远程教育、供热管理、电化教育先进单位等县级以上表彰20余项;涌现出省、州、县先进工作者、师德模范、优秀教师、教学先进个人等60余人次;连续几年中考成绩位居全县前列。

总之,我们希望通过对教师考核评价,营造教师想发展、能发展、会发展的良好氛围。使懒惰的人变得勤奋,使平庸的人变得有所追求,使素质优秀的人大有作为,使各个层面的教师都有进步和提高,从而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

2010年10月20日

第三篇:美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

美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 默认分类 2010-12-27 14:26:20 阅读8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订阅

美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

余艺文

摘要:美国学校管理者对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体系多种多样,但无论是全国性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还是地方性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都具有一定的共性,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内容: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学生参与度和师生合作。优质教学的标准是教学设计与课程标准一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适合学生认知水平;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经历的体会,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操作。把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美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

教师评价是美国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美国学校管理者对中小学教师评价的体系多种多样。评价计划通常由学区管理者制定,由地方教育委员会通过。无论是全国性教师教学评价标准,还是地方性教师教学评价标准都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别注重教师教学评价的信息源;强调教师的教学产品即学生发展的情况;重视教师精深专业知识、广博文化知识与必备教育科学知识三者的整合;重视课内教学向课外学习的延伸;重视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的同步;重视教师教学评价与“师导师”指导制的结合。尽管美国各州教师评价标准不一,但评价的核心内容都是以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学生参与度和师生合作三个方面为主。

一、美国教师评价的重心---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不是教师本身,而是课堂教学。具体地说,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及效果。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课堂教学评价的一级指标应该是二维的,一个维度是教师的教;一个维度是学生的学。即:教师的教要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适合学生认知水平。课堂教学评价涉及教师对学科知识的了解,对学生的了解,教师的提问技巧和讨论技巧,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时间和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美国教师在评价课堂教学时,重点是看学生是否学会学习,是否掌握了学习技巧。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

以课程标准为本的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传统的教学一般是:从课本中选出一个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设计试卷~进行测试~评出分数,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所教内容~讲授下一部分内容。而以标准为基石的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是帮助学区和学校开发或使用课程,使用各种不同形式的学生表现数据作出课堂、学校和社区层面的决定;开发学生信息数据系统;制定成绩目标和制定行动计划,设计以课程标准为本的教学。

(二)以课程标准为本的教学设计步骤

第一步:明确标准,熟悉标准的内容知识。例如,这个标准所要求的是哪些内容知识、技能和能力倾向?哪些是核心的观念?教师对学生以前的知识和经验有什么了解?

第二步:设计评价方法,评价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标准。例如,要求达到哪种水平的成绩目标?哪种形式的评估与这一成绩目标最匹配?评估能否提供学生多种选择来表明他们知道的东西?

第三步:阐明成功的标准,确定对学生的期望。例如,教师期望在对学生进行评估中能看到哪些高质量的具体的特征?进行这一评估哪些前提条件是必备的?

第四步:给学生提供学习和表现的机会,计划教学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适当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例如,教师将怎样考虑评估所要求的前提条件?教师计划的教学是否考虑到每个学生?所有学生是否都得到了适当的指导和反馈?第五步:进行评估,要学生来完成评估。例如,评估说明是否清楚?学生是否知道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学生要从教师那儿得到哪种类型的帮助?

第六步:选择评分表,决定学生应当在其他表现上有哪种水平和类型的反馈。例如,教师是否要求所有学生都获得每一标准的反馈?所有的标准的权重是否一样?

第七步:制定表现标准,编制红字标题或其他形式的评分指南。例如,教师希望有多少表现水平来描述“超出标准”和“没有达到标准”?教师是否能区分每个水平上功课的具体特征?哪个水平的表现是符合标准的?

(三)课堂教学设计的要求

1.确认要达到的目标。

a.教师帮助学生了解要达到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b.学生明白他们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和内容。

c.设计活动使学生理解课程要求和一些基本的概念。

d.活动的设计要围绕帮助学生掌握日益复杂的知识、技巧和理解力。

e.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概念、知识间的联系和课程内容。

2.搜集能接受的材料。

a.用多种手段不断地检测学生的学习,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要达到的标准。

b.教师必须确保每个学生都达到了所期望的要求。

c.学生积极参与检查和监控自己的学习情况。

d.学生掌握知识和检查自己学习的情况。

3.设计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达到目标。

a.学生知道他们要达到的目标和怎样达到这一目标。

b.教师通过积极的学习活动激起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基本概念的理解。

c.以课程内容和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d.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独立的或合作的学习活动,不断地探讨、询问、研究。

e.教师确保每一位学生能掌握课程内容的知识和技能,能恰当地解释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

f.设计的问题要侧重探讨原因和过程,而不仅是单纯的时间、地点、人物或脱离情境的记忆题。

g.鼓励学生通过自评、反思来培训、演示、修正、提炼他们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h.为学生提供机会,以书面或口语的形式来展示和输出他们对知识、技巧的理解程度。

(四)创设课堂学习环境

课堂环境的创设是教师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具体包括以下六方面的内容。

1.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物质环境,物质环境包括教室的大小,教室环境的布置,课桌椅的摆放,信息技术的使用,学生学习标准的公布、张贴和学生小组活动形式。2.创设一个公平、相互尊重的文化氛围。在这种文化里,师生关系和谐,教师和学生

都在寻求知识,学生和教师都以学习为自豪。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环境反映出对学习成就的高度期望,教师了解每一个学生,给学生积极的反馈,学生敢于提出冒险性问题。当学生提出荒唐问题时,不会感到被嘲笑,学生相信教师在认真思考他们的问题,教师会对他们的学习承担责任。教师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尊重教师。师生之间互相关心,相互尊重。3.推进社区发展和小组责任感,学生之间相处融洽,互相帮助,大家都是合作小组的成员,遵守小组规则。教学计划能反映社会发展要求,与课程标准一致。师生积极参加社区服务。注意关心特殊学生。4.建立学生行为准则并加以维持,学生知道所有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张贴在墙上,奖惩分明。家长知道学生行为准则。教师是师生关系、家长和学生关系的榜样。5.教学程序有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根据不同的目的设计课程,总结归纳教学,上下衔接自然,建立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方式,给学生选择的机会,学生参与自评和反思并有明显的师生交流。6.安排有效的教学时间。教学时间安排合理,有监控时间的手段,教学材料准备充分,各种教学活动安排井然有序。教师不断评价学生的学习,不断加深和巩固学生学过的知识,有课外学习、丰富知识面的机会。

美国各州中小学每一学科都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师人手一册课程标准。在教师评价中,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特别是了解每一年段对学生的要求。教师不但要全面了解本学科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的课程标准,而且要了解同年级跨学科

所涉及的内容。教师之间经常交流教材所涉及的交叉部分,在教学中互相补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如:英文文学课,对写作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完成一篇论文或一本书,对写作能力弱的学生只要求他们写一首诗或一篇短文。将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结合起来,因材施教。又如,圣地亚哥郡教师评价指南中要求评价者检查听课时要注意以下内容:1.黑板上或教室的墙上是否张贴有学科课程标准和具体的教学目标。2.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与课程标准要求一致。3.学生是否知晓教学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4.学生是否在投入学习活动,如参加讨论,做演讲,参与小组活动等。5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有创造性,教师是否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如学生互评,学科知识的整合,运用分析、比较、归类等技巧。6.教师是否采用了具体的策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7.教室展示的学生作业是否超过了一个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课程标准进行。

二、美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学生参与度

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主要是解决学生学习的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爱学”,即学习的主动性;二是学生“会学”,即学习自主性;三是“善学”,即创造性学习。美国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列入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

系。课堂教学一般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选择学生将达到的标准。2.设计一个评分指标,以便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3.创设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所要达到的目标。4.设计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活动。5.用评价数据给学生提供反馈。6.重新设计下一步教学。

例如:普莱士中学纳塔夏(Natasha)老师上了一节训练学生英语写作的公开课。黑板上板书的内容如下:1.教学要求:学习写作技巧。2.教学内容:改写句子并对所改写的句子进行评价,在写作过程中,根据需要改写句子,使之流畅。3.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改

写的主要技巧,使写作更合理,更规范。4.时间安排:这一节课总授课时间70分钟,时间安排是:第一,用10分钟时间让学生从自己的作文里找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句子,将它改写成五个不同的句子,即用五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改写。第二,用5分钟时间写下学生是怎样修改句子的。即:是改掉了多余的部分,还是重新安排结构。第三,用5分钟时间向同桌解释自己改写句子的目的。第四,用5分钟时间分组讨论总结。每组选一个代表将大家在修改句子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写在一张大纸上,然后张贴在墙上。第五,教师用5-10分钟时间将各组学生归纳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遇到不确定的问题时,学生可以随时提问。第六,师生再用10分钟时间将改写句子技巧归纳成两部分,即内容改写和编辑需要改写。第七,归类后,教师给学生5分钟时间反思各自修改句子是采用了两类技巧中的哪类技巧。第八,最后20分钟,教师发放一篇短文,让学生用所学技巧进行修改。整节课70分钟,教师只用了15分钟分析讲解,其他时间都是学生小组活动或独立练习。

在评价这节课是否成功时,听课教师讨论、评价的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听课记录写下的是学生讨论交流的内容,记下了参与活动的人数。在评价这节课时,教师们一致认为这节课是成功的。第一,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思想

碰撞的机会,教师熟知教学内容,师生和生生之间有互动。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创造了一个积极的环境。第二,80%的学生掌握了所要达到的目标,知道修改句子的技巧。第三,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第四,教师自始至终监测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公平有效的评估。学生也参与评价其他同学的句子。本节课教师只用了15分钟时间授课,其他时间都是学生活动。在美国评价者看来,学生参与度是判断学生主体地位是否落实和学生主体性发挥如何的主要指标,优质的课堂教学的概念是让学生动脑思

考、动口表达、动手操作。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经历的体会,都达到了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这与我国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完全不一样。如果学生愿意学习并积极投入学习,将获得最佳学习效果。日本研究者龟口蕙治将学生学习方式和记忆的效果作了一些比较,结果如下:教师满堂灌,学生只能记住5%;学生自己阅读,能记住10%;使用图像,学生能记住20%;演示试验,学生能记住30%;课后讨论,学生能记住50%;演讲后,让学生练习,学生可以记住75%;而学生互教、互学、在做中学,能记住90%的内容。

美国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看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学生是否在积极地思考,教师是否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把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活动。教师应该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师角色的变化

使课堂的形式和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三、美国教师评价的重点---合作精神

美国教师评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教学评价中,要求教师要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不单是形式上课堂的课桌椅合并成小组形式,也不只是课堂上多一些学生间的讨论和对话,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使他们懂得如何尊重别人,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如何在分享成果当中,既肯定他人,又能表现自己,从而培养一种公平友好的竞争精神。教师在教学中,把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一个主要追求的目标。他们常常把教学内容组合成为小组成员经过合作和共同努力才可以完成的成果,以集体的成果展现出他们的成绩。例如普莱士中学的英语教师琼?盖彼(Jan Gabby)在检测学生的诗歌掌握情况时,就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完成的。三天前,教师就布置了诗歌表演作业。她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选一篇诗歌,分人物角色表演,并解释每一句的意思及结构。学生组长安排不同的同学准备不同的内容,有的查找诗歌作者的情况介绍;有的分析诗歌,找出押韵的词、韵律安排或其他,有的总结诗歌大意;有的准备朗诵。在表演课上,学生小组争着上台表演。他们分工合作,把诗歌内容和写作技巧解释得清清楚楚,表演得淋漓尽致。

在美国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时间和活动都是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有时作业的批改和考试的评判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或相互评价来完成的。如演讲课上教师布置学生找一篇已发表的故事进行演讲。要求是:根据故事内容用不同的声音,简单的手式和节奏表现

不同人物的性格,把演讲制成录像放给全班同学看,每人只能占用10分钟。学生花了两周时间寻找资料,阅读理解,反复操练。两周后,全班伺学一起看录像,分别进行评论。每个同学找一位搭档相互评论对方的文章内容、声音、眼神、表情、动作等。互评之后,教师还要求学生自评。有一个学生在自评表上写道:我认为我应该得A-,因为,第一,我选的文章内容很好(她选了一篇关于黑人小女孩努力成功的故事)。第二,我认真准备,花了很多时间。第三,尽管我还有一些语音错误,但比以前进步多了,老师和同学们应该看得到。教师按照这位学生的要求,给了她A。这种学生互评、自评,既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在评价别人的同时,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最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合作体验,使他们体验到成功感和获得他人承认的满足感,使每个学生感到自己需要与他人合作,自己需要学习,更需要向别人学习和在别人的帮助下发展。

美国教师布置作业大多是项目作业。特别注重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有时学生为了完成一个项目,要查找大量的资料,准备器具,征求教师的建议和指导,有时三人或四人一组做一个项目。教师检查学生作业的主要形式有表演和展示作品。这样既培

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也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兴趣。在给学生评分时,美国教师常常会征求学生的意见。如教师会问学生“你认为你应该得多少分?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美国教师认为,让学生合作批改作业和互评是对学生的信任,学生在批改作业和相互评价过程中,能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

主要参考资料:

1.Grant }iggins and Jay McTighe.Under-standing by Design.1998.64.2.Charlotte Danielson.Enhancing ProfessionalPractice.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Develop-ment, Alexandria, Virginia, 1996:

3.Interstate New Teacher Support and Assess-ment Consortium.Mssodel Standards for BeginningTeacher Licensing and Development:A Resource forState Dialogue.Washington D.C: Council of ChiefState School Officers, 1992.

第四篇:美国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及启示

美国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及启示 2016-04-29 美国是世界上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最完备的国家之一,其私募股权基金在一级市场的退出方式有IPO、并购、二次出售等方式。二级市场退出是投资人在私募股权基金中的投资权益转让,而不是通过出售被投资公司股权。文章发现美国企业选择二级市场退出具有优势,法制为二级市场退出提供了依据。敬请阅读。

美国是世界上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最完备的国家之一,其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机制在一级市场上除了IPO外,还包括并购、二次出售等退出方式。而二级市场退出逐渐成为发展的重点,它是指私募股权投资人将私募投资权益通过二级市场出售给其他投资人的方式。该方式虽与非私募股权基金退出不同,但可促进资金流动而有助于私募股权基金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美国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及发展经验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现行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的改革提供借鉴。

1美国私募股权基金一级市场退出机制

(一)一级市场退出机制的方式选择

(1)以IPO为主的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方式。1970至1980年末间,美国经济逐渐好转、资本市场日趋活跃,募资投资金额逐年增加,仅1996年因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而上市的公司就达268家,融资金额达到198亿美元。IPO是私募股权基金最理想的退出方式,1990年后期有数百计的私募股权基金通过IPO退出。以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为例,1999年及2000年分别有273个及261个创业风险投资基金通过IPO退出,是私募股权基金通过IPO退出的“黄金期”。该时期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已形成金字塔形状。包含全国性证券交易所市场(主板市场)、纳斯达克NASDAQ市场(创业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柜台交易市场)、区域性交易市场四个层次,每种私募股权基金都可以不同市场上市的方式退出企业。主板市场主要服务于大型企业,创业板市场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及高科技企业,创业板市场的上市标准比主板市场低,且有三套上市标准便于中小企业依据自身情况选择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纳斯达克全球市场或纳斯达克资本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则为无法在主板、创业板市场上市的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取消企业规模、盈利能力等上市条件,并引入券商进行证券交易。同时,场外市场与主板市场、纳斯达克市场之间还建立了“升降转板机制”,对于不再满足主板市场及纳斯达克市场上市条件的企业可转入场外交易市场,表现极差的可将其强制退市。而对在场外交易市场表现优异的企业,如果达到主板或达纳斯达克市场的标准,则可依各市场规定申请上市。

(2)以并购为主的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方式。1999年后,美国私募股权基金上市退出的情况逐年变化。2008至2009年间,私募股权基金透过IPO退出的案例分别下降至6个及12个,而同一时间的并购与二次收购的股权基金退出案例上升为13个及26个。PitchBook2014年发布的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报告显示,2004至2013年间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方式中公司并购仍为最主要的退出方式,其次是二次收购,最后为IPO。以创业风险投资基金退出为例,依据PitchBook于2013年发布的报告,2004年至2012年间创业风险投资基金退出方式以公司并购为最主要的退出方式,其次为二次收购及IPO。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第一季创业风险投资基金透过IPO退出的比例占整体退出的24%,相较于2013年整IPO仅占13%,除有显著明显上升外,更是从2004年来首度超越二次出售。

(二)一级市场退出机制的阶段特征

(1)IPO退出机制逐渐衰退。美国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中,IPO机制在2000年以后逐渐衰退,到2004年仅占10%左右,取而代之的是公司并购及二次出售。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萨班斯法案增加了IPO公司的监管成本。安然事件后,美国国会和政府加速通过了萨班斯法案,以试图使上市公司遵守证券法律及提高公司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护投资者。萨班斯法案是对美国《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做出的大幅修订,在公司治理、会计职业监管、证券市场监管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新规定,这些新规定虽然加强了公司治理及财务等重大信息披露而有助于保护投资人,但对初创阶段的公司而言,经营管理结构尚未完整,该法案增加了这些公司的遵循成本而迫使其放弃寻求IPO上市。二是交易方式改革影响IPO意愿。依据GrantThornton会计师事务所2009年发布的研究报告,IPO衰退早于2002年萨班斯法案颁布前。主要原因是,交易方式改革使交易成本降低,投资者已无需求助于收取佣金的股票交易经纪人,这样做虽然提高了交易效率,但减少了经纪商的买卖价差,降低了经纪公司进行金融研究、支持小型股交易的动力。该报告还指出其他法规的变革,诸如Manning Rule、Order Handling Rule、Regulation FD(Fair Disclosure)均造成金融研究分析远离小型初创公司,从而降低了金融研究对小型股的推荐。到1998年,美国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速度已远不及于上市公司退市的速度,上市公司的数量骤减38.8%。原因是美国公司为了遵循萨班斯法案及各种信息披露的要求,实施IPO的平均费用为250万美元,而上市后维持法规遵循及信息披露的成本每年仍高达150万美元。高昂的成本影响了私募股权基金,尤其是创业风险投资基金选择IPO退出的意愿,从而使私募股权基金转向公司并购和二次出售的退出机制。(2)二次出售退出比例逐年上升。研究显示,美国二次出售占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比例从2007年的36%逐年增加至2014年第一季的45%,其中2012年、2013年占比分别为40%与44%,而2014年第一季占比达到45%。其原因是:首先,2013年募集的股权资本为2008年以来新高点,各私募股权基金等金融性投资者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投资交易,所以将买家转向此类金融投资者出资收购;其次,近年来全球低利率环境造就宽松的贷款条件,有利于私募股权基金通过融资方式交易。

(3)并购仍为退出机制第一选择。虽然,近年来美国二次出售退出比例逐年上升,然而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的第一选择仍为公司并购,PitchBook2014统计数据显示,公司并购在2009年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中占比64%,此后逐年下降,2013年降至50%,但在三种退出机制中占仍然比最高。其原因是,多数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人可能在二次收购中同时具有买家投资人及卖家投资人的身份,所以二次出售对取回投资资金、增加资金的流动性没有帮助。此外,经过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数年后的被投资公司仍无法通过IPO退出或寻求其他策略性买家出售,通常会被认为该公司的发展有限或其资源可能早已被掏空。基于上述原因,通常美国公司在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的选择上,以公司收购为主,二次出售次之,IPO为最后。(4)创业风险投资基金通过IPO退出比例上升。2008年金融危机后,新创公司无论通过传统融资方式或IPO取得融资皆困难重重,一般企业想要在美国上市,准备工作除了常见的招股说明书、三的财务报表外,上市后还需符合萨班斯法案中对内部控制的要求。该法案要求公司每年由签证会计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并出具报告,极大的提高了其遵循成本。此外,美国政府期待下一个苹果或微软的出现,希望采取简化上市程序或降低上市成本等措施,为新创企业降低上市筹资的门槛。基于此,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2年4月签署《新创企业启动法案》(简称JOBS法案),鼓励新创企业将其股票通过IPO方式在美国资本市场筹资,使其采用便捷的上市程序以利美国资本市场筹资,为新创企业开出一条上市方便之门。2美国私募股权基金二级市场退出机制

(一)企业选择二级市场退出的原因

与IPO、公司并购及二次出售等一级市场退出机制不同的是,二级市场退出是投资人在私募股权基金中的投资权益转让,而不是通过出售被投资公司股权。虽然,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人在将资金投入基金时、在约定投资期间结束前,几乎无法控制投资资金、调动资金的权利,也很少有机会提早退出、投资流动性较低。但还是有许多企业选择二级市场退出,其原因主要有:首先,《投资公司法》的要求。由于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企业后,通过经营管理等方式使被投资企业价值提升需要经过一段时期才能将资金退出企业,因此私募股权基金要求投资人在投资时承诺出资10年或10年以上。依据1940年的《投资公司法》,为了避免私募股权投资人超过100人或不超过35个非合格投资人等,需通过投资契约或有限合伙契约限制转售。由此可见,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后很难短时间从一级市场退出,只能通过投资人投资权益转让的二级市场退出。其次,Rule 144A的刺激。SEC在1990年颁发了Rule 144A,该法除限制交易期间及交易量外,还禁止私募股权投资人公开出售其在私募股权基金中的投资份额。但是Rule 506又规定,为避免注册为公开发行公司所需耗费的成本过大及信息披露义务过多,可将有限合伙权益仅出售给合格投资人。该法案刺激了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人从二级市场退出。最后,有限合伙权益的本质限制。由于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人并不会一开始投入全部承诺的出资额,仅投入承诺出资的20%~25%,这使得有限合伙投资人利用财务杠杆投资的程度高于普通合伙人,也意味着有限合伙权益缺乏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可转换上市期权。此外,私募股权投资人拥有远多于外部投资人有关私募股权基金绩效的信息,信息不对称使转让有限合伙权益产生逆向选择问题,导致有限合伙权出售价格降低。这些事实造成了私募股权投资权益流动性低的问题,而二级市场退出机制能有效补充私募股权退出的方式,提高其流动性。

(二)法律法规提供了二级市场退出的依据

为吸引跨国公司及外国公司到美国资本市场募集资金,SEC于1990年4月颁布了Rule 144A规则。依据此规则,美国证券市场增加了专门发行不需要经SEC注册登记的“限制证券”市场,即Rule 144A并未限制发行人或转让人资格,故发行人或转让人可直接通过数目不限的“合格机构投资人”(简称QIBs)发行或出售证券。特别强调,虽然发行人或转让人可豁免1933年证券法第4(1)条,即豁免限制证券发行人或转让人的证券注册义务,但仍需遵守第4(2)条的规定,即发行人或转让人如违反市场诈欺或操纵条款,仍须负证券法相关民刑事责任。在Rule 144A规则下美国从事私募股权交易主要以纳斯达克PORTAL市场为主。其原因是全美证券商协会所营运的PORTAL系统非常便利,机构投资者和经纪商可通过终端和PORTAL系统相连进行私募股权交易。同时,PORTAL市场门槛较低、发行条件宽松,对公司类别、财务状况无任何要求,且进入PORATL市场申请后约仅须10个星期即可完成。此外,近年来为满足机构投资者的需求,有利于投资者提高投资效率及发现投资价格,一些大型投资银行也纷纷公开设立自己的私募股权交易平台,在这种情况下,2012年公布的JOBS法案及2013年7月SEC发布的JOBS法案具体实施细则,均大幅放宽私募基金发行与转让宣传限制,使得将来发行人或中介机构可通过报纸、网络或电视进行公开广告宣传,这将更有助于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人通过二级市场转让其投资权益。3美国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一)重构多层次公开发行市场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机制一直以IPO退出为首选。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虽有多层次公开发行资本市场,但各市场间区分不明显,即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及创业板市场间无法明显有效区分各市场中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而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所投资的公司多为初创型公司、公司规模小,各版上市门槛过高、区别不明显直接导致许多有上市融资需求的小型企业被拒于IPO门外,间接导致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无法通过IPO机制退出。此外,当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成倒三角形结构,与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正三角形结构差异较大,不利于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私募股权基金在一级市场退出。因此,本文认为重构我国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及创业板市场。应从两方面着手:首先,进一步调整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及创业板市场的上市门槛。当前我国上市难度在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及创业板市场依次降低,但主板市场公司门槛不够严格,上市企业数量最多。而中小板市场及创业板市场上市门槛也不低,仍有一些企业被拒之门外。因此,建议:一要严格主板上市标准。将上市企业设定为规模较大、营运、管理和获利皆较成熟的大企业。相对降低中小板上市标准。中小板则主要是为了营运规模较小、获利规模不大,但稳定的中小企业,故上市标准应相对低于主板以提高上市企业数量。二要最大限度放宽创业板上市标准。创业板是针对有前景及获利能力的新创、初创企业,上市标准应相对更低,使其上市数量多于主板和中小板。其次,差异化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及创业板市场的法规管制。2013年证监会进行了IPO体制改革,加大对信息披露真实性的检查,从而实行IPO暂缓审批,私募股权基金的IPO退出机制遇到阻碍。证监会这样做的目的是在确保投资人权益免于不实信息而遭受损失,但客观上增加了企业上市成本。我国多层次公开发行市场可借鉴2012年美国的JOBS法案,通过鼓励新创企业能将其股票通过IPO方式在资本市场筹资,提供符合新创企业资格的条件,使这些企业采用较为便捷的上市方式以利于其筹资。这样既简化和降低了新创企业申请IPO及信息公开揭露的相关标准,也毋需花费大量上市成本及法规遵循成本。

(二)加速私募股权基金二级市场发展

我国较少采用私募股权基金通过二级市场退出,从美国二级市场的发展经验可见其确实是一级市场退出机制的有力补充。因此,主要从以下方面建设二级市场:第一,引入中介机构制度。从美国的现状来看,二级市场在降低对买卖目标信息搜集及评估价值成本等方面都具有优势。我国可建立中介机构制度,即通过卖方向中介机构提供相关公司财务、经营等信息,再由中介机构据此信息进行专业评估,可大大减少交易成本及增加投资意愿,并增加私募股权基金通过二级市场退出的意愿。第二,建设二级市场公开与有效的交易平台。我国私募股权基金二级市场交易平台目前仅有北京金融交易所,而美国私募股权基金二级市场交易平台非常丰富,如PORTAL交易平台、高盛设立的可交易非注册证券场外交易平台及花旗集团、雷曼兄弟、美林证券、摩根史坦利及纽约银行等五家投资银行共同设立OPUS交易平台等。建设多个公开、有效的交易平台,有利于提高交易量、交易效率并促进流动性,对于二级市场发展具有相当大的重要性。因此,我国需尽快开设多个二级市场交易平台,以大力发展私募股权基金二级市场退出机制。第三,放宽私募股权发行与转让的广告宣传。根据2012年JOBS法案以及2013年SEC发布的JOBS法案具体实施细则,只要确定购买者为合格机构投资人就可大幅放宽私募发行与转让的宣传限制,中介机构可通过报纸、网络或电视进行公开广告宣传,这样可进一步提升私募股权基金通过二级市场转让投资权益退出的速度,并增加私募股权基金选择二级市场退出的意愿。然而,我国目前还未出现私募证券广告宣传,未来可借鉴美国的做法放宽私募证券广告宣传,加速二级市场转让投资权益退出。

第五篇:美国大学德育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大学德育给我们的启示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张强

[摘要]美国大学从招生到毕业,从课内到课外,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校园生活,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其核心课程体系,更重视德育的人文基础。其全过程育人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高校 人才培养 德育

美国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从招生录取、培养目标的设定、课程设计到校园文化,课内、课外无不体现德育的要求。

一、招生录取注重学生德行

美国顶尖大学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院,在录取新生时除了学术成绩外,更看重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领导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美国综合排名前十的商学院一般都会要求申请者写一篇遇到“伦理困境(Ethical Dilemma)”时如何进行处理的论文,以此来考察申请者的道德品质。例如哈佛大学入学申请表中要求申请者所写短文五个选项中第一个就是“评价你的一次重要经历、成就、冒险,或你遇到的伦理困境及其对你的影响”,或者是讨论个人、地区、国家或国际关注的话题以及对你的重要性,或者是讨论对你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及其影响,或者是讨论小说中人物、历史人物等。在申请表违纪历史栏目中关注“在九年级之后你是否有在任何教育机构违纪的事实?是否有学术不端或行为不当被留校察看、停学或被开除”,“你是否曾被判决为有罪”。对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志愿者等经历也十分关注。在申请者的教师评价表上,教师要对学生的诚信(integrity)以及关心他人

⑴(concern for others)等作出客观的评价。另外,学校还关心申请者银行信用记录,申请材料的真实性等。加州州立大学的国际招生部主任在给潜在申请者的信中写道:“学业成绩固然重要,但个人特长、社会实践、课外活动也很重要。在录取过程中,我们寻找的是各方面

⑵都优秀的学生,从而确保每年的新生都是充满活力的团体。”从社会实践、课外活动、伦理困境短文、教师评价、违纪记录、信用记录等方面综合考察学生学业成绩之外的东西,特别是道德品质。录取后,多数学校会让学生入学前看一些学校介绍的资料,了解学校的历史和传统,做一个负责任的校园成员,遵守学校的制度,美国大学国际化程度很高,在这里你要承担起尊重种族、民族和文化差异的责任。

二、培养目标体现出德育的要求

美国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目标是wellness,意即良好状态,这个目标是威斯康星大学斯蒂芬庞德分校于1974年首先提出的,目前包括社会发展、体力发展、智力发展、环境发展、职业发展、情感发展和精神发展七个方面,要求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信任并尊重他人,与人良好地合作,不断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并用⑶以指导自己的行为。在此基础上,Ann Mieke和Dave Weber1989年提出了培养学生七个方面的核心能力:办事卓有成效、有效地学习、清晰地交流、与人合作、负责任、保持身心良

⑷好状态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实际上,这一目标充分体现了德育的要求,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许多大学在其对外宣传网站和学生手册中都明确提出了对学生德育、智育、身体和心理健康、职业发展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南达柯达州立大学在其网站2010-2011本科生目录册中明确提出学生毕业时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每个学生的知识素养和职业竞争力,帮助个人发展,提高社会和公民责任感,具有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一是获取知识和职业竞争能力,包括口头、书面表达能力、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做好国际和国内学术竞争的准备,在人道主义和社会目标框架内追求自己的职业或专业目标;二是要求毕业生能够获得充分的发展,涉及理论和实际问题时,通过获取可靠信息,作出客观、正确的决策,并为自己的决策负责,这种决策须建立在自我知识不断丰富、对客观世界有洞察能力、批判性评价的基础上;三是获得令人满意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责任感,能批判性地审视民主社会的思想和基本假设,包括对个人价值、自由探索、自由辩论、机会平等、尊重法律等的信仰,并依据上述结论在社会变化中起积极作用,体现公民和社会责任感;四是获得满意的人际关系。在这个多样化的世界上,要尊重他人的风俗习惯、权利、能力、种族、宗教和文化差异,尊重本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从各个大学培养目标来看,美国大学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更要引

⑸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相处。

三、课程教学体现德育内容

明确了培养目标,也就明确了“学生需要了解什么”、“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学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美国大学本科阶段一般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进行专业教育,几乎所有美国大学课程计划中都包括某种形式的通识教育,而公民和道德教育融入本科教学的整个阶段。有的学校是让学生在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中各选1-2门课程,有的是采取“核心课程”模式。斯坦福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涵盖文化、理念和价值、世界文化、美国文化、数学、自然科学、技术和应用科学、文学和艺术、哲学、社会和宗教思想、社会与行为科学,特别重视文化、理念与价值,被视为核心中的核心,为三个学季的连续课程,一般在大学一

⑹年级修习。共三门课,每门课程5个学分,每周上课5小时。哈佛大学核心课程包括外国

⑺文化、历史研究、文学和艺术、道德思考、科学与社会分析。芝加哥大学的通识教育特别强调文化的广度、知识的深度与人格的独立,其共同核心课程占毕业所需学分的一半,学生

⑻必须在其中修习21门课程。几乎所有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里都有一到两门与伦理学有关的课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澄清道德方面的问题。人文类的课程渗透着西方和美国的价值观念、爱国主义思想和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目前,美国公立大学几乎全部开设了如公民、美国宪法、美国历史、西方文明史、美国政府、现代社会、民主问题、心理学、时事等课程,强化学生美国式的政治观、价值观和文化观。通过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学生必修一门美国历史课,让学生了解美国的进步与强大,美国社会发展与世界进程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美国的伟大和优越,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通识教育的课程不是随意确定的,而是经过研究,精心挑选、组合而成的。如波士顿学院核心课程研究小组经过长达两年的多方征求意见和深入研究后,于1991年6月提出了重组核心课程的建议,内容主要包括核心课程的学科分布与特征和成立学校核心课程开发委员会及其组成方式等。该研究小组提出的核心课程特征主要是:(1)持久性问题讨论;(2)重视学科历史;(3)重视学科方法论的教学;(4)重视将写作融入课程教学;(5)包含多元文化的观点;(6)关注学生的道德观与实践。根据这些要求,研究小组精选了10大学科领域的15门课程作为核心课程。担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是教授和高级讲师,⑼教学效果经评估是优良的。之所以这样,都是为了确保通识教育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在专业教育中德育更多是以渗透的方式进行。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内斯特·伯耶就曾提出专业课的教学要对三个问题作出回答: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是什么,要面对哪些道德和伦理问题。专业教育不仅注重帮助学生做好知识上的准备,更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渗透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更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当然在科学、工程领域也有开设独立的、以道德和公民教育为目标的专业课,如有学校专门为理科学生开设了科学工作伦理学课程。

另外,各大学特别强调学术道德。在哈佛大学2010-2011学术政策手册(Handbook of Academic Policies 2010-2011)上专门有学术诚信一节,第一句话就是“学生在学术活动中应当遵循独创性和诚信的最高标准”。在课堂考试一般禁止用任何书本、笔记、论文、电子设施,禁止任何形式的交流,违反考场纪律将受到纪律处分。在上交课业论文时禁止剽窃与和他人合作,引用他人资料和观点必须注明出处,出处不仅包括出版物以及从网上获得的一手或二手资料,还包括直接从他人之处获得的信息或观点。如果在不同的课程或讨论班上交同一篇论文,必须有足够的理由来说明这篇文章能获得不同课程或讨论班成绩的原因,否⑽则也将受到纪律处分。芝加哥大学也要求全体师生秉承基本的道德准则,恪守学术诚信,在其学校目录册上专门有学术诚信一节,认为把他人观点据为己有是和正义、学术诚信、知

⑾识分子精神背道而驰的,这样做所受处罚最高可到永久开除出芝加哥大学。

四、校园生活是大学德育的潜在课堂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校园活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学校组织的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活动等,通过举办一个象征性的活动,来体现学校的传统和价值,激发学生爱校、爱国热情。这些活动有社会名流、成功校友、师生和学生家长参加,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另外各类体育活动和竞赛也是学生乐于参与的,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最好途径。二是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有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宗教、艺术等各个方面。学生通过组织社团活动,在增长知识、才能的同时也培养了公平竞争精神和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社会活动是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美国各个大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使学生在求学的同时不忘了解社会需求,不忘社会责任。学校有专门机构负责这项工作。如芝加哥大学社区服务中心(UCSC)和几百个社区组织建立了联系,开发出许多项目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参加公益活动或从事志愿服务。如芝加哥公共和社会服务经历项目、社区服务领导训练、一日服务计划、芝加哥大学公益项目、志愿者提供计划等,帮助学生在整个芝加哥地区社区内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内容从识字、LGBTQ(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gender, and Questioning的简称,即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变性人与酷儿)人群帮助到健康保健、关注无家可归者、环境问题等。这些公益活动或志愿服务使学生养成热情和勤劳的习惯,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活动为学生德育的内化起到了桥梁的作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得到较快发展,学生的行动接受社会检验和评

⑿价,获得对自我价值的检验和升华,学会关心他人,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宗教活动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美国许多大学前身是教会学校,每个大学都有教堂,在学生活动中心经常有宗教组织或团体举办各种福音布道会、合唱会、慈善募捐活动等,散发各种宣传材料,教人向善、倡导帮助别人、开展义务服务、帮助无家可归者等。宗教精神内化的同时对学生的言行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如果说美国大学有专门的德育机构的话,那就是心理咨询机构。各个大学都有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和思想障碍,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学校管理制度对约束学生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也起到积极的作用。《美国教育部2002-2007年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建立安全的学校,培养学生的坚强品格”的战略目标,“确保我们的学校是安全的,远离毒品的,学生不喝酒,不吸烟,不使用其他毒品”,⒀“促使年轻一代形成坚强的品格,提高他们的公民意识”。各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都体现了平安校园意识。如芝加哥大学学生宿舍明确规定宿舍内严禁噪音,辱骂他人,严禁拥有或使用烟火、武器、爆炸物、设置虚假消防警报、损坏消防器材、电梯、攻击他人、往窗外扔杂物、堵塞消防通道等危险行为,禁止抽烟、喝酒、吸食毒品、个人聚会,禁止挨门挨户推销或拉选票等,对访客、访客过夜、张贴物等也有明确规定。违反规定者轻则口头警告,重则

⒁被清除出学生宿舍,甚至被学校予以纪律处分。

五、美国大学德育给我们的启示 综上所述,美国大学德育已经形成一个完整体系,从招生到毕业,从课内到课外,从每一个任课教师到每一个管理和服务人员,都承担着德育的功能,真正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到了实处。特别是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德育的人文基础,充分发挥了主渠道育人功能,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的。

1、应积极推进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改变只凭高考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一考定终生的局面。多年来,高考成绩是大学录取的唯一依据,高考升学率成为评价中学教育质量好坏的唯一指标,这也许就是中学推行“应试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的根本原因。

2、细化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推进高校课程设置改革。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没有明确、细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更是重专业知识轻文化素质。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在“两课”设置的基础上,借鉴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经验,研究、开发出适合中国文化和国情的CIV(文化、价值、观念)核心课程指导意见,积极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同时,高校还应借鉴成功企业员工职业化培训的经验,适应社会需求,细化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积极推进课程设置改革,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有发展潜力和后劲的人才。

3、加强教师培训和教育,使大学德育融入每一个课堂。目前大学教师的主体——中青年教师在学生时代没有经过系统的CIV课程教育,其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并不太强。对不少大学教师来说,大学德育只是学生工作系统老师和“两课”教师的事情,和自己无关。这一认识使课堂这个主渠道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德育功能,使中央16号文件全员育人的思想得不到真正落实。前几年高校落实中央16号文件大都只落实在学生层面,只有加强教师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对自身使命的认知度,才能使全员德育落在实处。

4、细化学生管理制度。目前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大都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具体到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些地方还不够细致,比如学生宿舍管理缺乏禁止噪音,禁止抽烟、喝酒、私人聚会、危险动作,禁止干扰学生宿舍内学习、生活的各种活动的内容等。在违反规定处理上也缺乏口头警告、留住查看、清除出宿舍乃至校纪处理等层次。

5、建立大学社区服务中心,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要充分认识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对大学生良好道德和行为养成的影响,把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由学生自发行为变为学校主导的自觉行为,把公共和社区服务作为学生学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联系社会各界,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为学生安排合适的岗位,为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⑴Office of Admissions and Financial Aid, Harvard college.Application Forms.[DB/OL].http://.2007-03-26 ⑶University of Wisconsin-Stevens Point.Residential Living Handbook 2011-2012.[DB/OL].http://#house.2011-09-20

下载美国大学教师的评价机制及其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国大学教师的评价机制及其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国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与经验启示大全

    关键词:信用信息征信体系国际经验美国是世界上信用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其信用体系经过近百年来的发展,特别是近三、四十年的发展,已趋于完善。完善的信用体系和不断扩大的信用交......

    美国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与经验启示

    关键词:信用信息征信体系国际经验美国是世界上信用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其信用体系经过近百年来的发展,特别是近三、四十年的发展,已趋于完善。完善的信用体系和不断扩大的信用交......

    完善教师评价机制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完善教师评价机制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评价制度在指导、监督教师的常规教育教学工作,激励教师开展创造性劳动,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宏微观调控等诸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成为学校管......

    美国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及其启示5篇

    aa 美国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及其启示 梁珊 赫栋峰 一、绩效工资改革的背景 1.金融危机下公立学校财政危机 源白美国本土的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了严重影......

    美国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及启示5篇

    美国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及启示 进入新世纪,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我国传统的师范教育体制由于其固有的封闭性、单一性等弊端而受到批评,开放的教师教育观念日渐为大家所接受。美......

    班主任评价机制

    凤梅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制度 一、班主任工作的指导思想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是学校对学生进行 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力军。 在特区工作的班主任更是具有特殊的使......

    美国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与经验启示[推荐5篇]

    关键词:信用信息征信体系国际经验美国是世界上信用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其信用体系经过近百年来的发展,特别是近三、四十年的发展,已趋于完善。完善的信用体系和不断扩大的信用交......

    美国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与经验启示(五篇材料)

    关键词:信用信息征信体系国际经验美国是世界上信用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其信用体系经过近百年来的发展,特别是近三、四十年的发展,已趋于完善。完善的信用体系和不断扩大的信用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