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 《报告 》的 修改建议
对《报告》的建议: 1.上这个应该是《请示》,想要得到支持帮助,但究竟需要哪方面的支持帮助,一定要单列一块内容,写明白需要区委、区政府帮助做什么。2.具体内容修改建议:
《关于申请国家影视动漫概念艺术公益系列活动相关支持的请示》
为助推上海市杨浦区创意文化艺术产业发展和企业转型,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为引导,在文化部旗下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协助下,我司拟于今年**月**旬(写明具体时间)举办一场国际影视动漫概念艺术公益系列活动。经前期协调沟通,本次活动得到国内外媒体和多家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文化部、上海市相关领导也给予了高度关注。但筹备任务重、时间紧,仍有部分问题难以自身解决,特向区委、区政府请求帮助支持!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题背景
由中国、法国、英国、德国、新西兰5国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龙的传说》正在进行创作和拍摄,将于2018年11月全球上映。为协助配合创作团队来我国选取素材并实地拍摄,以中国“龙”文化为起源,以红山文化为背景,我司举办国家影视动漫概念艺术公益系列活动。
二、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走向世界,以动漫艺术阐释中西方“龙”文化的不同及对当今文化交流的启示意义,努力构建国际化动漫影视概念艺术提供交流平台,促进专业人才与项目无缝对接,不断推动杨浦区乃至国家影视动漫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
三、时间安排
计划今年8月至11月举办,时间安排如下:
…..(做任何事都是个系统工程,要全面统筹工作,对照完成状态,倒排时间,列个计划,划分几个阶段,按节点推进工作)
四、主要内容
因为不了解具体情况,文字不好帮你改了,建议:1.语言精练些,只列主要活动安排,不写虚的话(例如“实现合作共赢”类似的话不要放在这种活动安排中),2.不写具体的工作,那都是自己去设计和组织,区委区政府不需要了解。
五、活动成果
第一条放到最后,因为不是显而易见而且一定能达成的。
六、顾问及评委成员(略)
七、所需帮助
由于…..,请区委区政府在……等方面予以关照支持,为盼。
八、参与单位(略)
第二篇:对工会法修改的几点建议
对《工会法》修改的几点建议
兰州大学 程丁犁
内容提要:当前劳动关系的协调对我国《工会法》的贯彻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如何使我国《工会法》进一步适应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发展需求, 值此对《工会法》第三次修改进行讨论之际, 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提出《工会法》应在工会队伍建设、集体协商合同、职工民主管理、资源与手段的立法明确化等方面做出修改。
关键词:工会法 修改 工会队伍 集体合同 民主管理 资源与手段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我国劳动关系领域面临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促进党中央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的重要举措之一。当前劳动关系的协调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以下简称《工会法》)的贯彻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如何使我国《工会法》进一步适应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发展需求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0年8月,全国总工会法律部部长刘继臣在《中国工会法60年和劳动法15年》研讨会后,向记者透露工会法修正案的起草工作,目前正由全总、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等有关部门合作展开,初步修正案已接近完成。在新的《工会法》修正草案中,对于工会的会员资格、职工代表大会的产生程序,基层工会干部的选举、工会经费保障等方面,都将有更加细致的规定,将更加突出民主管理的程序。
笔者从事高校工会工作已经二十多年,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于《工会法》的这次修改提出一些建议。
一、现行《工会法》的成就与不足
1、《工会法》的立法与修改的过程 我国先后有两部《工会法》,即1950年6月28日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的《工会法》和1992年4月3日由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工会法》。1950年《工会法》是建国初期最早的三大法律之一,旨在保护先进生产力代表者——工人阶级的结社权和劳动权益,反映了当时“劳资两利”和“劳资协商”的特点。1992年《工会法》是在经历了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后,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会工作面临如何转轨以适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形势的需要这样的背景下,对1950年《工会法》作出全面修改而重新颁布的,它继承了1950年《工会法》的基本框架,同时增加了工会的性质、地位、任务以及权利义务等重要内容。1992年《工会法》虽然体现了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但未能反映1992年10月中央明确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精神。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革。于是,2001年10月27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决定》。对1992年《工会法》(以下简称原《工会法》)的内容作了44项修改,修改后的《工会法》,对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协调劳动关系,规范工会工作有很大的作用。
2、现行《工会法》的不足
2001年修改后《工会法》尽管突出了工会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顺应了我国加入WTO的要求,在立法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使得现行《工会法》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尚待改进。
1)工会主席的兼职问题与工会干部的待遇
近年来各级工会的专职工会干部也在呈不断递减的趋势。由于工会主席身兼多职, 工作精力分散, 时间缺乏保证, 势必导致工会工作的质量下降。尽管《工会法》第十三条对工会干部的编制已作了规定:“职工二百人以上的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会, 可以设专职工会主席。工会专职工作人员的人数由工会与企业、事业单位协商确定。”但是由于《工会法》使用了“可以”两字, 则这一规定变成了选择性的软规定, 在实际执行中便大打折扣。
2)集体合同问题
《工会法》第20条第二款规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据此规定,集体合同的订立程序中至少有两个环节,一是双方平等协商,形成集体合同草案;二是集体合同草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这样的规定,忽视了集体合同订立程序的两种模式的区别。
3)职工民主管理问题
工会法》规定,“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企业、事业单位违反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民主管理制度,工会有权要求纠正,保障职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 “国有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依照法律规定行使职权。”这些规定存在的两个方面的缺陷:第一,职工民主管理的内涵不统一;第二,职工民主管理应否有所有制差别的问题存在矛盾。
二、对《工会法》修改的几点建议
根据上文分析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的修改建议
1、从立法的角度加强工会队伍建设
以法律规范的形式强化工会干部的队伍建设基层工会能否有效地运转, 很关键的是要建设一支具有一定数量、高素质的、职业化的工会干部队伍。
1)建议《工会法》“职工二百人以上的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会, 可以设专职工会主席”中将“可以”改为“应当”, 变柔性规定为刚性规定;并对违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作出明确的规定。
2)对《工会法》第九条的上述规定进行补充完善, 拟修改为: 企业行政负责人、合伙人及其近亲属不得作为本企业基层工会委员会成员的人选。同时也须对于违者强化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加大其违法的成本支出。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工会干部的待遇不仅关系到工会干部的合法权益的保障、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和工会干部队伍的后继有人等问题, 实际上它从一个方面也体现了工会组织的社会地位。建议在工会法中规定“按照《中国工会章程》民主选举产生的工会主席、副主席实行任期制, 可以连选连任。任职期间享受国家和当地政府规定的有关待遇。”同时应明确规定违者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修改的《工会法》中加强工会在集体协商中的作用
三年前颁布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在县级以下区域内,建筑业、采矿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可以由工会与企业方面代表订立行业性集体合同,或者订立区域性集体合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之间的差异与问题日益突出。产业之间的利益调整,必须借助产业一级的调整手段。现有中央层面的劳动立法、直接插到企业层面,进行微观劳动关系调整的方式,急需上下的有效衔接,其最佳途径就是产业级别的集体协商制度。
据《2008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蓝皮书》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签订集体合同110.7万份,覆盖企业190.8万个,覆盖职工1.495亿人,占全国企业职工的60.2%。这些数据表明,集体合同已经成为工会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主要方式。
这几年逐步出现了一些行业协商探索,比如浙江温岭等地陆续出现了由工人直选成立羊毛衫加工行业工会,代表工人与企业老总集体协商,但总体而言还很有限,集体协商的级别,还应该扩展到更高层次。据此建议《工会法》在修改时将工资集体协商、集体劳动合同签订方面提高到产业工会的层次。
3、修改关于职工民主管理的规定
民主是法治的基本要求,工会职工的民主管理也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途径。职工民主管理不仅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应含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实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的,并不只限于公有制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应当普遍适用于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即使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被法定为国有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也不应当将非国有企业排斥在它的适用范围之外。至于职工董事制度,更没有理由将其适用范围只限于国有公司。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职工应当平等享有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西方国家对私有制企业职工的民主管理权利作歧视性限制,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就更不应当歧视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民主管理权利。不同企业可选择适合本企业特点的职工民主管理形式,而不应当在立法中限定特定职工民主形式的适用范围。
因此,建议在我国的《工会法》修改中,应当本着淡化所有制差别的精神,重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4、在《工会法》修改中增设工会的资源与手段的规定 2008年10月,党中央在工会十五大上祝词中都强调:“党委和政府要把更多的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组织”。一般认为,工会的资源和手段是指工会在履行社会职能中所需要的权利(力)和条件。毫无疑问,借助此次修改在立法上加强工会的资源与手段是这次《工会法》修改的的一个重点。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资源”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主要是人、财、物等;无形资源是权力、渠道、机会、关系、待遇、时间、空间以及媒体等。“手段”就是办法,是指由党委和政府(行政)制定、掌握和执行的,可以用来保障和强化工会行使职能的相关政策、制度、规定等。
从工会资源与手段的获得方式看,法律授权规定十分重要,因为只有这样,资源与手段才能成为“法定”的,才能稳定而有效的行使。所以《工会法》的修改应该加强前述的资源与手段的内容的规定,并且进一步明确工会作为一个社会组织依据法律和政策所拥有的权利和条件,如组织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对企业安全生产实行群众性监督等方面。另外,《工会法》在修改中应该明确规定政府对于工会实现法定资源和手段的责任,要把关于资源和手段的政策、制度、规定的掌握、执行,甚至制定等手段赋予工会。简而言之就是把工会能做的事,应该做的事,尽量交给工会去做。
参考文献
[1]王贤森,关于当前完善《工会法》实施的若干建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1)。[2]王全兴:《劳动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96—198页。[3]王全兴、汪敏,《工会法》2001年修改的成功与不足,中国私法网
(http://www.xiexiebang.com),2004年5月18日。
[4]全国人大执法检查报告建议适时修改《工会法》,中国教工,2010(1)
作者简介
程丁犁,兰州大学,工会主席助理,助理研究员。
第三篇:对看守所条例的修改建议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以下简称《看守所条例》),自1990年至今,滞后性完全凸现,已经无法适应我国经济社会、民主政治和法治发展的需要了。例如,仅在称呼上,52个条文,“人犯”一词使用了71次;与其配套的“实施办法”仅63个条文,“人犯”一词共使用了150次。所以,社会各界呼吁尽快修改《看守所条例》以解决非正常死亡等一系列问题。在2009年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刘白驹建议制定《看守所法》,全面规范看守所体系,这是近年来有关看守所的最强立法倡议。此后,对其修改就被列入国务院2009年二类立法计划中。据悉,《看守所条例》修订送审稿,已由公安部呈送国务院法制办。
是制定《看守所法》还是颁布新的《看守所条例》
如何修改,首先就涉及到以什么方式修改的问题,即,是通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以立法的方式还是由国务院以行政法规的方式修改。2010年下半年在国务院法制办召开的一次《看守所条例》修改专家讨论会上,与会专家就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认为:是修改《看守所条例》,还是制定《看守所法》,或是仍然制定《看守所条例》,主要取决于三点:一是羁押看守行为的性质、看守所规范性文件的性质,二是《看守所条例》修改的紧迫性程度,三是国家的立法资源是否充足。
关于羁押看守行为的性质、看守所规范性文件的性质,专家们认为根据《立法法》第8条、第9条和《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看守羁押行为不属于对公民人身自由的处罚和强制措施,也不属于《立法法》所称司法制度的内容和范畴,而是一种执行性的行为,规范看守羁押的法律文件属于执行性的法律文件。因此,修改《看守所条例》通过立法的形式或者制定行政法规的形式都可以。关于《看守所条例》修改的紧迫性程度,公安部监管局的同志发言称:现行《看守所条例》与《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相矛盾,公安部虽然可以通过规章或其他规范性文件规范看守羁押活动,但无权对《看守所条例》与《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相矛盾之处进行修改或变通,《看守所条例》的修改不能再拖了,应尽快进行。专家们也同意公安部监管局同志的意见,认为《看守所条例》的修改迫在眉睫。而关于国家的立法资源问题,与会专家认为,《看守所法》属于执行性的法律,应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而国家的立法资源是有限的,列入立法计划要经过一定的程序,需要一定的时间,关键是《看守所条例》修改的紧迫程度能否等到列入立法计划后,再经过立法程序出台《看守所法》。
最后,大家的看法是:最好的方式是制定《看守所法》;如果国家的立法资源不充足,那么鉴于修改《看守所条例》的紧迫性,可以由国务院以行政法规的方式修改,制定新的《看守所条例》。
侦羁分离与侦羁合一 下的分离
《看守所条例》修改中争议最大的问题就是看守所的管理体制问题,刑事诉讼学界、律师界几乎一边倒地主张侦羁分离。所谓“侦羁分离”,即将羁押机关看守所交由司法部等中立第三方主管,让其脱离与侦查部门的直接隶属关系。2010年召开的几次“规范看守所”或《看守所条例》弊端研讨会上,学者都认为“刑讯逼供、牢头狱霸、超期羁押、深挖余罪”是现行看守所管理体制的四大弊端,而侦羁合一就是造成四大弊端的根源,所以要改革看守所的管理体制,将看守所从侦查机关剥离出来,实行“侦羁分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看守所的管理体制侦羁分离也好、侦羁合一也罢,管理体制问题的最关键之处在于该体制能否真正地规范看守所的刑事羁押活动、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保障被羁押人的合法权益。
四大弊端在多大层面上存在?四大弊端真的是现行看守所管理体制造成的吗?实行侦羁分离就真能如学者所愿彻底解决包括四大弊端在内的各种问题吗?不然。
首先,由于传统的与现实的因素的影响,刑讯逼供一直屡禁不止,为学者和社会各界所诟病。但随着执法为民指导思想的提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推进,刑讯逼供已得到有效遏制。在全国范围内刑讯逼供只是个别现象,所谓刑讯逼供是一种普遍现象的说法与客观实际不符。执法实践中,出现的刑讯逼供与看守所的管理体制没有必然的联系:第一,实践中出现的刑讯逼供基本上是入所之前即看守所收押之前,或者因侦查、起诉、审判工作需要提解被羁押人员出所的过程中。看守所及看守所人民警察鲜有刑讯逼供的现象发生,因为他们不存在刑讯逼供的主客观基础。第二,看守所有防止刑讯逼供的有效措施。目前,看守所在工作中,根据法律、法规和公安部监管局的要求,在自身的能力和条件范围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刑讯逼供的发生。主要是:收押时和回所时由医务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发现被羁押人身体有伤的,要求案件主管机关出具伤情证明,被羁押人身体受到严重伤害的,可不予收押;案件主管机关提讯被羁押人时,看守所可以录音、录像;按照2009年4月中国政府发表的《2009~2010年人权行动计划》中的承诺,看守所审讯室已实行物理隔离;对提讯人员在提讯中违反有关规定的,看守所有权制止,必要时可中止提讯。
而牢头狱霸的存在不是现阶段我国特有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牢头狱霸的存在也不能说在当下具有普遍性,更不是管理体制的问题,而是制度执行和加强管理的问题。2009年4月以来,公安部接连出台了第一责任人负责制、联合检查等七项举措,对看守所进行全面整顿,加强管理,强化监督,努力消除看守所内部严重侵权的隐患,严厉打击牢头狱霸。同时,看守所“牢头狱霸”问题还在于有关部门对看守所监管工作的不重视。看守所警力配置不足,警察与被监管人员的比例大大低于监狱中警察与被监管人员的比例。看守所中的民警与在押人员的比例是8:100;而同期全国监狱系统中,警察和监管人员的比例为18∶100。因此杜绝或防止牢头狱霸现象的关键是制度执行和加强管理及警力资源配置的问题,否则,不论哪个部门主管看守所工作都无法杜绝牢头狱霸现象。
再者,超期羁押是看守所管理体制造成的吗?自2000年至今长达11年的对超期羁押全国性的治理,超期羁押现象已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超期羁押存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看守所管理体制造成的吗?将超期羁押归结于看守所管理体制有失客观和公平。依据现行法律的规定,对于被羁押人的释放决定权属于案件主管机关即案件办理机关,看守所凭拘留证或者逮捕证收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凭案件办理机关的通知释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现行法律没有赋予看守所对超过羁押期限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自行决定释放的权力,对超期羁押看守所也很无奈,看守所无权自行决定放人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或者绝决提讯、提解,只能通知案件办理机关并督促其改正超期羁押的情况。所以,能说超期羁押是看守所管理体制造成的吗?
“深挖余罪成为看守所的职能甚至是主要职能、看守所是第二侦查机关。”这是学者们批判现行看守所管理体制、主张实行侦羁分离的主要内容和理由。然而,真是如此吗?
深挖余罪是侦查吗?学者们批评的深挖余罪,在看守所的实际工作中,基本上是指看守所在对在押人员教育的过程中,使在押人员受到教育、感化主动坦白交代自己没有被司法机关掌握的犯罪,或者主动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或者看守所将在工作中了解的犯罪线索移送侦查机关处理,从而破获案件或证实犯罪的情况。可见,看守所的所谓深挖余罪,只是受理犯罪的线索,然后移送侦查机关侦查。和刑诉法规定与实际中的侦查不能等同,完全是两回事。看守所无权、也没有侦查的各种权力和措施,也没有进行《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在侦查中的调查工作和措施。《刑事诉讼法》第84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看守所将在押人员主动交代、揭发的犯罪线索或者了解的犯罪线索移送侦查机关处理是它的法定义务和权利,在押人员自首、揭发他人犯罪构成刑法上的自首、立功可以(或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可见,学者们批判的深挖余罪,既是看守所的法定义务;也是在押人员获得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途径;而且通过看守所的深挖余罪,发现、破获的一些案件(很多是多年未侦破的案子),有力打击了犯罪、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即使在刑事诉讼学界,也有学者主张对深挖余罪不能一概否定。
看守所不是也不可能是第二侦查机关。“公安部从未对看守所下达过深挖余罪的指令和考核指标。”公安部监管局的同志如是说。至于实践中出现个别看守所变相侦查的情况,属于个别现象,不能归罪于看守所的管理体制。但是,为了规范学者们批评的深挖余罪,应加强制度建设和管理,看守所受理的犯罪线索应出于在押人员的自愿、主动坦白交代和主动揭发,看守所及其工作人员不能强迫,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送审的《看守所条例》修订稿没有满足学界的要求,因为修订稿规定的仍然是学者们所称的“侦羁合一”管理体制,学者们对此颇有微词。
看守所管理体制的选择是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第一,看学者们批评的四大弊端是否确实是现行管理体制造成的;第二,要考虑建国后哪个机关在主管看守所工作,是否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是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保障人权的管理制度和措施;第三,不论看守所由谁主管都应在保护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提高侦查、起诉和审判的效率,因为迟来的正义非正义;第四,要考虑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和转制的具体实施的可行性;第五,借鉴国外的做法与经验,国外并非都由司法部或中立的第三方管理看守所,例如,英国的看守所就是由警察机关主管。
综上所述,学者们认为的“刑讯逼供、牢头狱霸、超期羁押、深挖余罪”的四大弊端与看守所的现行管理体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制度执行、加强管理和条件建设的问题;而公安机关又长期主管看守所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保障人权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同时考虑其它因素,现阶段为什么非要改变看守所的管理体制呢?由公安机关主管看守所不仅可以而且具有可行性。
当然,为了杜绝或解决包括四大弊端在内的问题,应实行侦羁合一的分离体制。即公安机关主管看守所,在公安机关内部实行侦查与看守分离,侦查部门和看守所是两个独立的部门、分别由不同的领导分管(实践中已经如此);同时,加强管理与监督并严格责任追究。
关于《看守所条例》修改的几点建议
现行《看守所条例》正在修订过程之中,在现行管理体制不变即公安机关主管看守所工作的情况下,《看守所条例》应修改和增加哪些内容?我认为应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强化对被羁押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具体设想为:第一,将保护被羁押人合法权益作为《看守所条例》的一项基本原则;第二,规定被羁押人在被羁押期间的权利和各种待遇的原则性标准,增加被羁押人可以与其近亲属会见的规定;第三,建立权利义务告知制度,规定看守所在收押时要告知被羁押人在被羁押期间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当遵守的管理规定;第四,保障与便利律师会见被羁押人;第五,建立权利救济制度,当被羁押人的合法权益遭受侵犯时,予以法律救济。
(二)完善程序、规范羁押活动
(三)明确职能、“规范深挖余罪、防止看守所成为第二侦查机关”
对看守所经过教育感化使在押人主动交代、揭发犯罪、看守所受理犯罪线索转侦查机关处理的活动进行规范。
(四)加强监督,杜绝或防止刑讯逼供、超期羁押
主要建议:第一,看守所与侦查部门平行独立,由不同的领导分管;第二,提讯除有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形外,一律在看守所讯问室进行,讯问室实行物理隔离;第三,案件主管机关提讯在押人时,看守所有权录音、录像,对提讯人员在提讯时违反有关规定的,看守所有权制止、必要时可以中止提讯;第四,看守所在收押和在押人员回所时,应对其进行人身健康检查,发现其身体有伤有权要求案件主管机关出具伤情证明,并可根据伤情的不同决定是否收押;第五,赋予看守所对超过提讯、提解证上注明的法定羁押起止时间提讯、提解的拒绝权,赋予看守所对超过法定羁押期限经履行一定手续后的自行释放决定权。通过加强监督,规范羁押和侦查活动,保障在押人的合法权益,杜绝、防止刑讯逼供和超期羁押的现象发生。
(五)严格责任规定,打击、杜绝牢头狱霸
法律责任规定是看守所法律规范正确实施的保证,法律责任缺失法律就是一纸空文。所以,修改《看守所条例》要专章规定法律责任,增加看守所及人民警察的禁止性规定,若违反该规定,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篇:关于对市物业管理条例修改的建议
关于对市物业管理条例修改的建议
物业管理条例应该解决目前三个争议:即“空置房物业服务费应全额缴纳的争议、空置房电梯费应按首层标准缴纳的争议,空置房二次供水费应按成本核算价收取的争议”。明确三项权益:即“首次业主大会召开的最长时间不应超过5年,应在2年内由开发商配合居委会组织完成,规避开发商拖延保修时间问题,即使成立业主大会也不可规避开发商的保修责任;明确首次业主大会召开应由开发商配合居委会组织完成,此后应该由居民委员会牵头组织。明确物业管理用房在物业交付使用前完成装修及基本办公条件且在地上一层,临时用房也应满足办公条件及规范面积。
第二十七条应增加:物业在交付使用前应完成承接查验及资料移交等工作
第三十四条,建设单位在办理物业承接查验手续时应移交的资料详细。物业企业进退时双方做好交接,包括各项运行资料,收费台帐、业主名册等
第五篇:对相互批评意见修改建议
对相互批评意见的修改意见
1、很多批评意见讲的都是工作上的问题,没有指出“四风”问题。
2、不少批评意见浅、虚,大而化之。有的是简单照搬照抄批评对象的对照检查材料。“不注重理论学习”、“调查研究不深入”等类问题建议不再提。
3、有的批评意见寥寥数字,轻描淡写,避重就轻。
4、有的批评意见列举的事例说明问题不充分、不恰当。
5、有的批评意见先强调客观、作铺垫、找理由,甚至变相表扬。
6、有的同志对其他同志提出的批评意见普遍浅、虚、简单。
以上意见,请认真对照检查和修改。
2014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