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
摘 要:新建本科高校面临着2次转型,首次转型是办学层次的转型,是从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学校,目前又面临第2次转型,即办学类型的转型,为适应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综合型院校到应用型院校的转化和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重在“应用”,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确定自己的边界,如何培养学生,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是一个亟待研究与探索的现实问题,这也是转型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应用型大学转型面临许多问题:如转型的步骤,转型的方法,转型的目标,转型的标准,很多高校还不是很清晰,转型期政府和企业如何有效的支持和参与等问题都急需解决。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问题;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0321001
长期以来,高校的人才培养重点是培养精英人才,将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研究型人才。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和经济的发展,人才培养不能紧跟时代的变化而发展,过去的培养方案已不能正确定位学生未来的社会角色。因此,必须改革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实现学生预期社会角色的转变。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就是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教育,使大学生能学以致用。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其中特别提到“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袁贵仁部长也强调,本科高校转型的基本要义,是目前已经是普通本科的高校转型发展,要促进学校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高校,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在1999年前后升本的地方高校,这批院校以专科教育为主,在所在区域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效果好,曾经为地方人才培养做出过较大贡献。随着国家大众化教育的推广和普及,1999年以后快速地成立或者合并了一批地方本科高校,截至2013年底我国有地方本科高校767所,这些学校的办学方向是立足于地方经济,办学定位是直接为本地的行业和产业服务,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新建本科高校面临着2次转型,第1次转型是办学层次的转型,即从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这些新兴的高校经过10a的本科教育发展,通过教育部本科办学水平合格评估,标志其基本完成从专科层次到本科层次转型。目前,为了适应人才培养改革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又面临着第2次转型,办学类型的转型,即从综合型院校到应用型院校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重在“应用”,其改革的核心是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和行业发展需求,注重学生实践水平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服务于行业的应用型人才。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刚刚经过10余年的发展,从专科教学刚刚适应到本科教学,完成第1次转型不久,目前提出的第2次转型很多院校还很迷茫,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向应用型大学转型,转型会遇到哪些阻力,面临的困难是什么,学生和教师的观念如何。只有梳理这些问题,才能及时地调整培养方向,更好更快地实现转型,本文就目前高校转型的阻力和问题进行剖析。政府在转型中的定位还没有明确,没有搭建好校企合作的桥梁
这次转型可以说政府和高校的热情很高,地方政府给予高校很大的投入,有22个省份已经开始了部分本科高校的转型试点工作,比如河南省出资2亿元支持高校转型,共有10所河南高校申请转型,河北省出资5000万元选择10所普通本科高校作为转型试点,加强应用技术类专业建设,加大实验实训平台建设力度。但是,要实现转型教育中实习环节和理论环节并重,还需要企业的参与,横向联系能否打通,关键在于企业。所以还需要从国家层面调动广泛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将企业责、权、利进行对应的规范。各级政府要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学校、企业或科研机构在实施转型教育中所担负的责任与义务。在明确责任、义务的同时,可制定相关的激励与惩罚措施,进行转型教育的推进。
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处在转型发展的初期阶段,转型的关键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实践技能,国家要求转型教育中实习环节和理论环节并重,这就需要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没有企业的支撑将非常困难,只有校企合作才能使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够在行业中有用武之地。学校与企业能否实现密切合作,关键还在于企业的态度,而企业的意愿还需要政府主导。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主体,主要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样很多企业怕高校的教学干扰正常的生产秩序,影响生产效益,不愿意接受实习、实训生,并不愿意拿先进的技术、车间、设备等资源为学生和学校服务,也不愿意派遣优秀有经验的工程型师资参与教学实践指导,所以学校的教学和企业的需求是脱节的。如何建立校企合作的桥梁还需要政府来牵线搭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一定的约束与激励机制,使企业有参与转型教育的动力和责任。
德国是应用教学发展的典范,其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政府去学习和借鉴。德国有由政府主导建立的非常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在德国,涉及职业教育的法律就达几十种,法律对企业、学校、学生三者的义务、责任、权利作了非常明确的规定,这样就形成以政府牵头,在学校、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桥梁。而我国政府并未制定相应的实施条例,只有1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它象征性、概括性规定了企业、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的义务,并没有明确企业在开展职业教育方面具体有何义务,承担何种责任,也没有给企业相应激励机制,从而使企业参与转型发展的义务流于形式。
政府还需要作为主要联系人,建立政府、企业、学校3方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会议来协商和完善企业、学校合理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共担机制,督促高校、企业建立有效的知识、技术、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激励政策,建立高校转型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激励机制,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和企业合作研发,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机制。只有政府准确定位,谋求学校、企业利益的共同点,寻求校企合作的切入点,才能保证合作的长久和共赢。
应用型大学的内涵和外延都不清楚,很多高校无指导方针
如何实现转型,目前很多高校还没有明确的标准,应用型大学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转型的目标是什么,步骤是什么,方法是什么,很多高校还是不清楚、不清晰,这就增加了转型的阻力和困难。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应该有独特的知识框架体系、课程体系、师资结构和综合素养结构。不同类型的学校可根据地方的特色和区域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特色和目标,形成交叉、关联、互补的内容课程体系,建立优越的应用型知识体系,切不可千校一面,千人一面。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很多挑战:应用型本科院校处于中国教育的 “中间地带”,前面有强势的研究型大学,后面有高职院校,由于受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资源分配政策的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往往存在定位没有特色、定位不准等问题,有的学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还没有找到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由于教学资源分配的问题,很多高校存在专业品牌弱势、教育经费短缺、地理位置劣势、办学条件限制、人才培养模式滞后。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界定边界,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科学定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也是转型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应用型院校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地方产业为己任,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设置和开发课程,为行业和产业培养人才。我国地域差异很大,产业结构差别大,决定了各地对人才的需求千差万别。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推行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即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又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转型同时要解决教师个人学术发展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关系。以往地方本科高校教师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师资队伍评价和培养偏重理论水平,与企业的需求是严重脱节的。这就需要一批具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适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师成长起来。需要切实有效的推行“双师型”教师资格制度,使得“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有制度保障,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我国的文化教育传统排斥“蓝领”
人们一提到“应用型大学”,马上会想到“工人”、“低水平”等概念,除此之外,谈到“应用型”,有人常将其简单等同于“技能型”或者“技校”,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劳动者或者工人的教育。误认为在学生培养方案中简单删除基础类、通识类课程,增加实验、实习、实训教学就可以实现。基于此种认识,转型的阻力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
阻力来自于转型的高校,很多高校认为转型相当于“降格”了,转型后就等同于从地方高校降级为传统的职业院校,转型以后培养人才的层次也会降低,主要是培养劳动者或者工人了,所以很多地方本科高校对转型从心里是抵触的。中国传统的教育重学轻术、重理论轻实践,高校都愿意成为研究型大学,高校的专业结构、师资资源、课程体系、评价体系,都按照学术型大学要求配置,形成了所有大学都按学术型培养的常态和定势,国家的资源拨款体系也是倾向学术型、研究型大学,这也是大多数高校不愿意转型的直接原因。
转型的阻力来源于教师,多数新建本科高校教师不仅存在思想观念问题,而且也有能力欠缺问题。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新建本科高校老师已经适应了学术型体系之下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讲讲理论知识还行,真到企业一线去指导生产、研发就没有底气,而且教师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不能真正的做到产学研一体化,目前教师也没有动力去企业从事培训和学习。
转型的阻力还来源于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误区。中国传统的观念是“学而优则仕”,为人父母者更希望孩子去接受学术型教育。中国的现实和就业导向也表明学术型高校培养的学生整体就业和薪金要高,尤其是中国不重视技术由来已久,大家在骨子里认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技术水平再高,也是三教九流,这样的想法不只家长有、学生也有,所以在同样的分数选择下,大多数家长是不愿意孩子接受职业教育的,这也增加了转型的难度。结语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被教育部相关负责人称作“高教领域革命性调整”的改革,被寄予了“终结大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荒的‘冰火两重天’”等众多期待。在此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转向应用技术型大学也被视作高教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势在必行。但是笔者认为目前最重要的议题就是研讨“如何建设有地域特色的、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技术型大学”,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政府的顶层设计、学校的配套政策、企业的协同配合才能更好的完成转型。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着眼于未来的理性思辨:坚持与改革―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近期发展动态综述[M].职业技术教育,2004(13).[2] 李文鹣,孙林杰,谢刚.借鉴国际经验透视我国政府在中小企业产学研中的作用[M].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8).[3] 李志清.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及其性质[M].现代企业教育,2001(7).[4] 许霆.论校企协同的机制创新[M].教育发展研究,2012(17).
第二篇:课题组解读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
课题组解读《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
2013-12-31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 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负责人答记者问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孙诚研究员等组成的课题组开展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历时近一年,近日正式发布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对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推动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近日,本报记者就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有关问题采访了课题组负责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孙诚研究员。
记者:据了解,课题组已经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研究,进行这项研究的背景是什么?
孙诚:主要是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实体经济的回归对经济发展、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的重心重新回归实体经济,并且主题是“低碳经济”和“绿色增长”。我国曾为“制造大国”,然而,随着我国土地成本、人力成本的上升,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低端制造业市场正加快向成本更低的越南、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转移。因此,加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现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的转化,是我国在国际制造业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当前,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我国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高级技工荒”难题凸显;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同质化发展,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因而,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推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记者:2012年全国有近700万名大学毕业生,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要把新建本科院校作为转型研究的对象?
孙诚: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专科)院校的定位相对明确,而地方普通高校作为夹心层,定位常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其中尤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典型。截至2012年,我国共有新建本科学校646所,超过普通本科高校总数的50%,2012年培养的毕业生占全国非“985”、“211”普通本科高校的45%,已经成为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因此,推动这类学校向
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将极大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最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记者:你们刚介绍了这类学校的转型基础,相对于老牌本科学校,这类学校的历史比较短,他们的转型是否还存在很多困难?
孙诚:是的,这些学校的转型还存在很多困难,这些困难既有外部制度因素,也有学校内部原因。外部因素主要有:一是我国教育体系顶层设计的欠缺,主要是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贯通机制、高职与中职之间的衔接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二是现行评价机制的制约,新建本科学校评估采用的是普通高校评估标准,与研究型大学的评价标准区别不显著;三是现行政策制度的制约,如招生制度、教师聘任制度、专业设置制度等;四是国家各部委之间缺乏信息联动,学校缺乏清晰的市场劳动力需求信息,无法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办学方向。
学校内部原因主要有:一是办学理念上,部分院校还没有明确往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发展才是学校的出路;二是学科与专业设置,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趋同性过高;三是学校课程体系改革力度不大,课程体系建设是转型高校未来走内涵发展道路的核心,但当前多数新建院校的课程设置较为陈旧,与传统的“学术型”课程体系区分度不明显,也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四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从我们调研来看,多数学校“双师型”结构教师比例在30%以下;五是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框架较多,但实质性合作不强,不少还停留在表面。
记者:那如何帮助这类学校克服困难,推动他们的转型发展?
孙诚:欧洲的应用型大学给我们的新建本科学校转型提供了很好的示范。结合欧洲经验,立足我国现实,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必须依靠政府和学校双方共同努力。
政府要为学校转型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立法,明确新建本科院校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扩大招生自主权,提高地方院校的生源质量,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二是以经费保障转型,研究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应该共同设立转型示范学校专项资金;三是以信息促进转型,收集社会经济发展信息,及时发布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加强人才需求预测,建立就业预警机制,为高校转型提供信息支持;四是以评估引导转型,建立符合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特点的评估标准;五是以试点带动转型,采用阶梯式分步走的方法,选择不同类型的办学基础条件较好的院校先行试点,探索新建本科院校的多种转型路径。
学校自身也要积极响应转型发展:一是进一步明确应用型本科定位;二是引进企业兼职教师,推动“双师型”结构队伍建设;三是优化专业和课程结构,提高专业课程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匹配程度;四是积极回应企业需求,形成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和良性循环。
总的来说,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是一项长期工作,会碰到很多困难,每所学校的基础和面临的具体困难都不同,转型发展方式不能一刀切,可以采取多种转型路径。(记者 焦新)
第三篇: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所面临的“新常态”研究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所面临的“新常态”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这一重要任务主要由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承担,然而目前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研究多集中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内涵、特征、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路径研究,鲜有文章专门研究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新环境。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大幅度的提高、由以学术型为主转变为以应用型为主、“互联网+”全面深刻的影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所面临的“新常态”,理解这一新常态有助于地方本科院校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办好适应时代需要的大学。
关键词:新常态;地方性;本科院校
“新常态”最早是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提出,意指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缓慢而痛苦的低增长过程。2014年5月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及“新常态”,2014年11月9日又系统阐述了“新常态”,具体阐述了什么是经济新常态、新常态的新机遇、怎么适应新常态等关键点。由此可见,“新常态”最初为经济中的词汇。随后,“新常态”作为新的视角被广泛应用到其他领域。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也面临着“新常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适应“新常态”,才能办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好大学。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把高等教育的发展划分为精英型、大众型和普及型三个阶段,并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超过50%,高等教育则进入普及化阶段。根据教育部统计年鉴整理,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特别是教育部2004年5月27日公布的《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公报》显示,2002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19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进一步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但此时我国高等教育还处于大众化阶段初期,程度较低,随着我国高校招生政策、招生规模、就业政策的调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持续上升。
自2002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上升速度较快,特别是2011~2014年,由2011年的269%上升到2014年的375%。虽然如此,与世界教育强国相比,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统计,在2010年时,法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高达97%,美国达95%,日本为60%,而中国为265%。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迫切要求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与此同时,我国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对教育重要性认识的进一步提高等,都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40%。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将大幅度提升,与高等教育水平较高的世界强国间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成为一种新常态。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面临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这一新常态。
二、由以学术型为主转变为以应用型为主
[JP2]目前,我国应用本科院校或由专科院校升格而成,或由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而成。总体来说,这批院校成为本科院校的时间不长,大多不超过15年。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人才供需关系的深刻变化,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生产服务一线对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等,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势在必行。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下发了《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文件,文件下发后引起热议,并得到众多地方普通高校的支持,许多普通高校正准备积极向应用型转变。从各方面因素来看,普通本科院校转型比专科升格更利于建成应用型体系。虽然如此,这些普通院校在转型建成体系的时候也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由普通本科院校转型而来的应用本科院校在经验积累、文化沉淀、教学理念等方面往往带有学术型大学的烙印,甚至在建立应用型体系的探索过程中不愿放弃以学术型为主的思路。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传统学术型普通本科院校不同,它实现了高等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无论是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教学,还是在科学研究上必须以“应用”为核心,牢固树立“应用”的概念,把“应用”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新常态。
三、“互联网+”的影响全面深刻
要实现人尽其才,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就要充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动态,结合个性特点,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大变化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l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同时,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互联网+”行动计划不断助力企业发展,互联网对于整体社会的影响已进入新的阶段。随着发展,“互联网+”的影响将更为全面深刻,成为高校,特别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所要面临的新常态。
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比对以往任何时代大学生的影响都要深刻。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自主学习能力,除了在课堂学习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外,利用互联网平台学习,可以丰富知识、了解前沿动态、开阔视野,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2015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青少年网民中19~24岁所占比重最大,为496%。我国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处于19~24岁,由此可见大学生是网络的重要使用者。《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还显示:2014年,大学生周上网时长平均为293小时,平均每天约为4小时。此外,该报告指出:在信息获取、交流沟通、网络娱乐、商务交易等互联网应用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是最高的,特别是搜索引擎、网络新闻、即时通信的普及率分别高达869%、840%、962%。由此可见,无论是从使用人数、使用时长,还是使用范围来看,互联网都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
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特征,所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未来“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不断助力企业发展,应用型高校不仅在管理方面要进一步实现信息化,在教学方面更需要运用“互联网+教学”的理念来推进教学。
四、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和结构性改革,受结构性就业问题、毕业生人数增多、留学生学成归国就业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俨然严峻,并且短时间不会得到改变而成为一种新常态。
2008年以来,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我国受其影响程度相对较低,但这种影响足以波及方方面面。特别是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趋势逐渐凸显,诸多行业、企业效益低下,不得不裁减人员,缩小规模,甚至部分企业破产倒闭。经济的不景气,会导致岗位需求量的减少,势必会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使大学生的就业更加艰难。
尽管大学生就业难,但部分企业却出现了用人荒,无法招聘到合乎要求的职工,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随着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一些顺应趋势的企业,这些企业亟需技能型人才,但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甚至在大学中所学习的知识陈旧,无法针对性满足岗位需求。虽然应用本科院校在应用操作方面所受训练较多,但受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方案更新、学生基础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院校的就业情况也不太理想。因此,大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的结构型矛盾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又一重要因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应届毕业生的人数也呈递增趋势。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4万,但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765万。此外,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还面临着与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中职中专等毕业生的竞争压力。
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及中??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学成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由于留学回国人员具有较高的学历,在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和国际视野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从而增加了国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2016年3月25日,教育部发布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就业》显示,我国留学毕业生回国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从1978年的248人,增加到2015年的4091万人,累计回国人数达40421万人,年均增长率2246%。
综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的持续提高、由以学术型为主转变为以应用型为主、“互联网+”全面深刻的影响、就业形势的严峻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所面临的新常态,地方性本科院校在进行顶层设计、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人才培养定位、学科专业定位、教学定位、科研定位时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新常态。把握这一新常态,有助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认清发展道路,有助于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有助于办好社会需要、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参考文献:
[1]赵小荣,贾杰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J]甘肃科技,2013(22)
[2]王春雷本科转型比专科升格更利于建成体系[N]中国教育报,2015-03-19(009)
第四篇:600所本科院校转型后仍是本科学历
1、【600所】转型后本科依然是本科、专升本考上的学生 9月份上学仍然上本科。
2、以往大学全是文化课,转型后会强化专业技能,毕业后好找工作!本科学历+能力、是一次本科教育升级。
3、不是每个学校都有机会升级转型,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国家教育政策及导向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学校资质不够是不被通过的。如果你今年专升本考入了这些即将转型升级的学校,那么恭喜你,你是幸运的!4、2014年不会转型,最早2015年全面开始。对所有转型后的学校会更受欢迎,明年专升本考生报考会更加趋向这些即将转型学校。
5、【最重要的是】:“职业”二字不是把本科降为专科,而是把专业能力培养纳入本科甚至硕士、博士,真正打造即有学历,又有能力的综合人才!
第五篇:建设合格地方本科院校经验材料
**学院的前身是建立于1910年的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堂,距今已有96年的历史。期间学校经历了中师教育、师范专科教育、综合专科教育等。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改建为本科院校,为**市唯一一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目前,学校拥有文、理、工、经、法、管、史、教育8个学科,53个本专科专业,在校生1.4万名。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河北省委六届
七次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结合学校实际,从去年开始,我院就基本实现了工作重点的根本转移。从校园扩建,招生规模扩大转移到科学定位,规范管理,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当前学校正在积极准备迎接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和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全力以赴加强内部建设,希望能够尽快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合格的多学科综合性地方本科高校,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程中更好的发挥基础作用。
一、科学定位,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促进学校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学院改建为综合性地方本科高校以后,学校面临着重新定位的问题,面临着重新确定学校的服务方向、办学类型、规模、特色等方面的问题。
在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深刻领会到,只有根据地方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特征和特殊的文化资源背景筹划学科专业设置、从事课程开发,才能够逐步形成地方高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才能够突显地方高校的地位和强劲生命力。由此,我们确立了“立足**、面向河北,培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性和应用型人才”的服务定位以及教学型高校的办学定位。
根据学校定位,我们确定的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稳定现有本科专业,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依托本科专业积极拓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非师范类专业,拓宽服务方向,增强服务能力,加快学校向多学科综合性大学进展步伐。
在这一基本思路下,在充分的社会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市总体发展思路,对学校的学科专业进行了全面审视和调整,以使其更加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增设了一批适应**支柱产业、传统产业、历史文化挖掘、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发展需要的专业,撤销了一批实用性差,没有前景,生源差的专业。确定了重点扶持的学科专业,并在师资培养进修、教学资料购置、实验室建设、社会实践、科研立项等方面予以倾斜,力求有所突破和创新,形成特色和拳头专业。
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其视为学校的生命线,将就业意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以毕业生就业为导向,调整课程设置,重新构架学生知识结构体系,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转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科研方向,建立激励机制,引导科研工作积极探索关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积极参与**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制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扩大学校的影响。加强了与**龙头企业华龙集团、恒利集团、兴达集团、清河羊绒基地等的联系,引导经济类专业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运营策划,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结合**地区中小型企业较多及西部太行山区旅游资源开发,**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等,在区域经济、乡镇企业发展,地域历史文化挖掘方面也进行了探索。
二、规范教学管理,加强师资培养,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为实现学校由专科教育教育向本科教育质的转变,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我们的主要工作是:
加强了教学规章制度建设,对教学管理规章进行了全面修订完善,加强了教学资料室、教学档案建设,规范教学基础行为,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建立了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从就业率、专升本比率、考研率、英语计算机过级率、教学基础建设规范程度、科研能力等方面量化教学系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质量排名与划拨各教学系运行经费挂钩。
采取内培外引、送出去请进来、脱产学习和在职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和名校名师建立联系,聘请专家、教授担任学校顾问,各学科专业聘请知名教授担任客座教授,担任本科专业高年级课程教学,指导学科建设和专业改造。
学校每年都选派10—20名教师到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进修,选派干部到重点高校挂职锻炼。挂职锻炼干部和进修教师带回的经验已经在深刻改变着学校的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改变着我院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给学校的办学理念转变、学科建设、专业改造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三、加强和规范学校内部管理,深化干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学校长期在专科层次运行,多年来实行的是集中管理体制,干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滞后,推动学校发展的有效的机制体制没有建立。在办学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学校要在高校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实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