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施工单位:超出材料价格风险范围调价的法律依据
施工单位:超出材料价格风险范围调价的法律依据 2009年09月18日 星期五 17:37 工程要素价格非理性上涨,导致承发包双方产生大量纠纷
2007年以来,全国范围内的物价呈上升趋势,建设工程要素如钢材、水泥及建筑劳务用工价格持续上涨。对于固定总价合同及固定单价合同,履行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往往主张因材料、人工价格上涨,需要对合同价款进行调整,而发包人认为,合同为总价包干或单价包干合同,合同价款不因材料、人工价格上涨而调整。由于《合同法》没有规定情势变更原则,故工程实践中产生了大量纠纷,导致的后果往往包括:工程停工;施工企业在建设单位不同意调整合同价款的情况下,拒绝交付验收合格的工程,等等。进而,对双方来说,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情势变更原则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福音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已于2009年5月13日起实施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6条引入情势变更原则将对解决这类纠纷产生积极作用。
该司法解释第26条规定:“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这是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关系中的具体运用,其目的在于排除因情势变更导致的显失公平结果,平衡、协调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和经济流转秩序。
根据该条规定,适用情势变更原则需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发生了情势变更的客观事实,通说认为属于合同履行中情势变更事由包括:“(1)商品经济的本质和市场所固有的风险;(2)物价大幅度上升;(3)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和对经济的调整;(4)各种经济行政管理措施;(5)国际市场发生大的变化;(6)外国货币大幅度贬值或者升值”; 第二,情势变更事由的发生是当事人无法预见的;
第三,情势变更事由必须发生在合同成立之后至合同履行完毕之前这段时间内;
第四,情势变更事由的发生导致继续履行合同对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正确区分情势变更与商业风险!
商业风险是指当事人在经济交往中可能遇到的并应当承担的正常损失。它同情势变更的区别如下:
(1)性质不同,前者为正常风险,后者为意外风险。(2)对当事人的主观要求不同,前者是当事人在订约时能够预见的,如未预见可归责于当事人的主观过错;后者为当事人在订约时无法预见的,故其未预见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主观过错。(3)引起的事由不尽相同,前者主要由一般的经济情势所致,后者可为重大的经济情势和其他社会事由所致。
就建筑施工行业而言,工程要素价格上涨到底是属于情势变更还是商业风险,应综合考虑要素价格上涨幅度、可预见性、造成后果等因素。一个理性的市场主体,其在合同报价之前应充分分析工程要素价格在过去一定期限内的平均波动区间并考虑到报价中,价格上涨幅度超出这一历史平均波动区间的就不属于其可合理预见的范围,如果这种上涨造成继续履行合同将显失公平,就可以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具体多大的幅度属于应当合理预见并承担的风险范围可由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参考工程要素价格的历史数据制定标准。比如,依据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于2008年3月11日颁布的《关于建设工程要素价格波动风险条款约定、工程合同价款调整等事宜的指导意见》(沪建市管〔2008〕12号)的规定,投标价或以合同约定的价格月份对应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价格为基准,与施工期造价管理部门每月发布的价格相比,人工价格的变化幅度在±3%以内的、钢材价格的变化幅度在±5%以内的、除人工、钢材外其他材料价格的变化幅度在±8%以内的,属于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该合理预见并承担的商业风险。工程要素价格上涨超出上述幅度的,并造成施工单位继续按合同履行将显失公平的,可以认定为情势变更,施工单位可要求调整超过幅度部分的要素价格。尚未结算的工程项目,有权主张调整合同价款
对于前一时间一直困扰施工企业的材料、人工价格非理性上涨固定合同价款难以获得调整的问题,施工企业有权以情势变更原则,主张调整合同价款。
一方面,施工企业可以以《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26条规定为依据,与发包人协商谈判,调整合同价款。
另一方面,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承包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主张调整合同价款。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5月7日在上海召开的应对金融危机民事审判座谈会的精神,法院会审慎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对需要适用情势变更裁决的个案,需要报高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二篇:价格行政处罚法律依据
价格行政处罚法律依据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行政法规:价格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国务院令第585号)
地方性法规:甘肃省价格管理条例(1997年11月25日甘肃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2002年3月30日甘肃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第一次修正 2004年6月4日甘肃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第二次修正)
甘肃省涉案财物价格鉴定办法(2008年11月28日甘肃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国务院部门规章:
政府制定价格行为规则(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44号)
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42号)
食盐价格管理办法(国家计委令第27号)
5价格违法行为举报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15号)
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实施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14号)
价格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国家计委第13号令)
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国家计委第15号令)
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国家计委令第4号)
非常时期落实价格干预措施和紧急措施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5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第58号令)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国家计委第8号令)
关于制止低价倾销行为的规定(国家计委第2号令)
制止价格垄断行为暂行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3号)
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令第18号)价格评估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32号)
价格评估人员执业资格认定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33号)
价格鉴证师注册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34号)
反价格垄断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7号)
反价格垄断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8号)
《价格鉴证师注册管理办法(2008年修订)》(发展改革委令2008年第1号)
《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发展改革委令2008年第2号)
省政府规章:甘肃省价格监督检查试行办法(甘肃省人民政府令第58号)
第三篇:区价格调价基金现状
价格调节基金实际上就是各级政府多种渠道筹集的,用于吞吐商品,平衡供求,调控市场价格,稳定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重要商品价格而设立的专项基金。近年来,吉州区从强化征管,执收规范行为入手,连续2年呈现增幅征收的发展态势,为吉州区经济发展注就着新的活力。
一、吉州区本级价格调价基金的现状
二、工作建议及对策
建立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价格调节基金运行的实践表明,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有利于调节市场,引导供求,稳定市场价格,安定民心,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第二,有利于政府建立健全市场价格宏观调控体系,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功能,实现从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市场价格的调控主要是使用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市场价格行为主体的多元化,对商品价格的调控仍然是老观念、采取旧手段显然是行不通的,而应当以经济为主,并辅之以适当的行政手段,才是正确的选择,也才会被市场所接受。第三,有利于政府扶持农业生产,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丰富菜篮子,改善居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
针对新的形势,为增强政府应对市场波动,有效调控市场价格水平的能力,着力加强价格调价基金的征收管理力度是各级政府加快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必须:一是要扩大征收范围。即在原有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基础上,增加有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的行政事业单位;二是要调整和细化具体的征收标准;三是要强化责任,明确代征单位。要把价格调节基金征收管理工作列入考核内容。例如: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的企业,缴纳增值税、消费税为主的由国税局代征,缴纳营业税为主的由地税局代征。有预算外收入的行政事业单位由县财政局代征。建筑业的由房地产交易所代征,各类装饰工程、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只建不出售的由地税局代征。运输业的由交通局运管所代征。文化休闲娱乐业、住宿业、饮食业、美容美发业的由地税局代征。提高政府管理商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由物价局代征。四是要坚持属地管理原则,给编制、定人员、定职责,统一下放征收管理权限,以便增加资金储备,提高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引发的价格干预能力,也有利于及时发挥价格调价基金调控品种的灵活性、针对性。同时,还应把基金缴交作为重要审计内容。
总而言之,价格调节基金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在稳定社会、稳定民心、安定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其作用必将更加彰显。
区价格调价基金现状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四篇:超出执行范围受损的如何处理
超出执行范围受损的如何处理
在现实生活中,法院强制执行的现象比较常见,所以就会带来很多的问题,超出执行范围使被执行人受到损害的现象也比较多。
首先,强制执行是有法律依据的。《民事诉讼法》第220条规定:“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强制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54条规定:“强制执行的标的应当是财物或者行为。当事人拒绝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支付令的,人民法院应向当事人发出执行通知。在执行通知指定的期间被执行人仍不履行的,应当强制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24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受理执行案件后,应当在3日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内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承担民事诉讼法第232条规定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或迟延履行金。”
同时,在执行中,受到的损失是要给予相应的赔偿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根据《国家赔偿法》第31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依法应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其中,“明显超过申请数额、范围执行且无法执行回转的”,可认定为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受到的损害的可以向法院提起异议,来要求法院赔偿或者返还原物。
第五篇:焦炭产业链价格风险分析
焦炭产业链价格风险分析
由于焦炭贸易通常都采用点对点的方式,所以在焦炭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贸易商都较少介入。即使有贸易商存在,其贸易量也较为有限。因此,此价格风险分析忽略贸易商部分。主要分析煤炭企业、洗煤厂、焦化厂、钢铁企业。
一、煤炭企业
(一)主要产品:原煤、焦炭上游产品。
(二)企业规模及数量:煤炭企业规模参差不齐,大企业、超级大企业及中小煤矿并存,数量众多。
(三)所有制:大型煤炭企业多为国有,小煤矿私人参股、私人完全所有的非常多。
(四)利润水平:相比焦炭价格,煤炭价格波幅较小,煤炭企业利润较为稳定,很少出现亏损。
(五)对自身产品价格的掌控能力:煤炭是资源性产品,特别是焦煤,属于稀缺煤种,煤炭企业对于自身产品价格掌控能力较强。
(六)现有的风险处理方法:当焦炭价格下跌时,煤炭表现会相对坚挺,但是下游需求会减少,煤炭企业通常以适度减产应对。
(七)综合风险评估及套保需求评估:煤炭企业产品价格掌控能力较强,利润稳定,焦炭价格波动对其影响有限,也就是说其价格风险较小。相应的,其套保需求也较小。
二、洗煤厂
(一)主要产品:洗精煤、焦炭上游产品。
(二)企业规模及数量:洗煤厂数量众多,多以小厂为主,较大规模的洗煤厂有很多都附属于煤炭企业。
(三)所有制:中小洗煤厂以民营为主。
(四)利润水平:从公开途径获得的信息来看,由于焦炭企业并不景气,且洗煤厂数量多,竞争激烈,洗煤厂利润有限。但是,洗煤厂的利润还是较为可观的。因为煤炭经过洗煤厂转化为洗精煤之后,价格往往会翻番。
(五)对自身产品价格的掌控能力:由于洗煤厂多为中小企业,其对产品价格的掌控能力较弱。
(六)现有的风险处理方法:洗煤厂从煤炭企业购买煤炭,之后加工处理再销售洗精煤。洗煤厂通常会保持够半个月加工的原煤库存,因为一旦焦炭价格下跌,会拖累洗精煤价格。当出现价格风险时,洗煤厂通常只能选择限产。对于较小的企业,甚至会直接关停。
(七)综合风险评估及套保需求评估:虽然洗煤厂实际利润并不微薄,有能力承受一定的市场价格波动,但是其规模较小,对产品价格掌控能力有限,市场价格波动对其影响较大。同时,洗煤厂缺乏有效的处理价格风险的办法,因此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较大,具有较强的套保需求。
三、焦化厂
(一)主要产品:焦炭。
(二)企业规模及数量:焦炭生产总体相对分散,独立焦化企业占据60%以上份额,焦炭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参差不齐,大、中、小企业并存。
(三)所有制:国营民营兼而有之,独立焦化企业私营较多。
(四)利润水平:焦炭行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利润微薄。去年很多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
(五)对自身产品价格的掌控能力:焦炭行业上游煤炭企业和下游钢铁企业都较为强势,焦炭企业夹在两者之间,两头受气。特别是焦炭消费高度依赖于钢铁工业的运行,所以导致钢价对焦炭价格形成牵引作用。也就是说,焦炭企业对自身产品价格的掌控能力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