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社会团体换届选举工作指引
山东省社会团体换届选举工作指引
为规范社会团体换届选举工作,提高依法自治水平,加强内部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团体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省社会团体换届选举工作实际,制定本指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社会团体应严格按照章程,依据本指引,按期进行换届选举。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者延期换届的,应当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延期最长不超过1年。
第二条
社会团体的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监事会、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以及秘书长(选任制),应当由社会团体会员(代表)选举产生。
第三条
社会团体选举应当体现民主、公开、公平、公正,尊重会员的民主权利,反映会员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妨碍会员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四条
社会团体换届选举工作应当自觉接受全体会员和社会的监督,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会 员
第五条
会员入会自愿,退会自由。社会团体应当明确会员资格条件,规范入会和退会程序,制定会员管理办法。
第六条
会员申请入会,应当符合章程规定的条件。会员提交入会申请后,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授权的机构颁发会员证,并予以公告。会员退会需书面告知所在社会团体并交回会员证。
第七条
会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确认,可予以除名:
(一)1年及以上不交纳会费;
(二)1年及以上不参加社会团体活动;
(三)不再符合会员条件;
(四)丧失全部或部分民事行为能力;
(五)个人会员被剥夺政治权利。
第八条
会员违反法律法规和章程的,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后,可给予会员警告、通报批评、暂停行使会员权利或除名的处分。
第九条
社会团体应当每年定期更新会员名册,并在网站、会刊等媒体上予以公布。
第三章 会员(代表)大会 第十条
社会团体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监事;
(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审议监事会的工作报告;
(五)制定和修改会员管理办法;
(六)制定和修改会费标准;
(七)决定社会团体终止事宜;
(八)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一条
会员数量少于100个(含100个)的,最高权力机构为会员大会。会员数量超过100个的,最高权力机构为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的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会员数量的1/3,且会员代表数量不少于50个。会员数量较多的,可以申请适当降低会员代表比例。
第十二条
会员代表应当体现广泛性、代表性,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反复酝酿、逐级遴选的办法产生。理事会应当合理确定选区和会员代表名额,各选区根据理事会分配的会员代表名额和会员意见遴选会员代表。
第十三条
会员(代表)大会每届4年,行业协会商会每届3年。第十四条
会员(代表)大会须有2/3以上的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制定和修改章程、会费标准等重大事项,须经到会会员(代表)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五条
会员(代表)大会民主决议事项,不得以鼓掌方式进行表决。改选换届和涉及人、财、物等重大事项决议的会员(代表)大会,不得以通讯方式召开。
第四章 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
第十六条
理事由会员(代表)大会从会员中选举产生。理事的人数一般为会员(代表)总数的1/3,且应为单数。
理事丧失会员资格的,自动丧失理事资格,由理事会确认。
第十七条
理事会由全体理事组成,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会开展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理事会的任期与会员(代表)大会相同。
第十八条
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选任制);
(三)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四)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
(六)决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七)决定秘书长(聘任制)、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领导本团体各机构开展工作;
(九)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决定人、财、物等重大事项。
第十九条
理事会会议应当提前10日通知全体理事,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条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1次会议,情况特殊的,可以采用通讯方式召开。涉及改选换届、人、财、物等重大事项决议的理事会会议,不得以通讯方式召开。
第二十一条
理事会应当由理事长(会长)召集和主持。理事长(会长)因故不能履行职责的,可以授权或委托一名副理事长(副会长)或秘书长(选任制)代为履行职责。
第二十二条
理事长(会长)因下列情形不能召集理事会的,经1/5以上理事提议,可以召开理事会,其决议须以无记名方式经到会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一)死亡或失踪;
(二)丧失全部或部分民事行为能力;
(三)被有关权力机关限制人身自由或被追究刑事责任;
(四)辞职;
(五)因身体原因无法履行职责;
(六)有证据证明有滥用职权或其他严重损害社会团体利益的行为。第二十三条
理事超过60人的,可以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人数不超过理事人数的1/3,且应为单数。在理事会闭会期间,常务理事会行使本指引第十八条第一、三、五、六、七、八、九项的职权,对理事会负责。
第五章 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
第二十四条
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选任制)是社会团体的负责人。社会团体设理事长(会长)1人;副理事长(副会长)1至3人,一般不超过5人;秘书长1人。
第二十五条
社会团体的秘书长可以采取选任制或聘任制。秘书长为聘任的,不具备理事资格,不参与理事会表决。
行业协会商会的秘书长应当为专职。
第二十六条
社会团体的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
第二十七条
领导干部兼任社会团体职务,应严格按照中央、省委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理事长(会长)为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不得同时兼任其他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九条
社会团体的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选任制)可以连选连任,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第三十条
理事长(会长)出现第二十二条所列情形不能履行职责或不适合继续任职的,由1/5以上理事提议召开理事会,以无记名方式经全体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可对理事长(会长)进行罢免。
由会员(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产生的理事长(会长)的罢免须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并经到会会员(代表)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六章 监事会
第三十一条
监事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或由登记管理机关根据工作需要选派。监事人数一般不超过9名。监事人数超过3名的,应当设立监事会,监事中应当有会员(代表)。监事或监事会任期与理事会任期相同,期满可以连任。
理事和财务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第三十二条
监事行使下列职权:
(一)列席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议,并对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决议事项提出质询或建议;
(二)对理事、常务理事执行社会团体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章程的负责人、理事、常务理事提出依程序罢免的建议;
(三)检查财务和会计资料,监督理事会履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四)对理事、常务理事、负责人、财务管理人员损害社会团体利益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
(五)向登记管理机关以及税务、会计主管部门反映社会团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六)决定其他应由监事会审议的事项。
第七章 换届选举的筹备
第三十三条
社会团体换届选举的筹备工作由理事会负责。理事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确定选举的时间和方式;
(二)成立选举委员会和选举监督委员会;
(三)审议选举办法草案;
(四)审议章程草案。
第三十四条
社会团体的选举方式:
(一)召开会员(代表)大会,由会员(代表)选举产生理事、常务理事、监事、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以及秘书长(选任制)等;
(二)召开会员(代表)大会,由会员(代表)选举产生理事、监事,再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常务理事、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以及秘书长(选任制)等。
行业协会商会应当采用第一种方式,并实行差额选举。第三十五条
候选人的产生方式:
(一)自荐。会员(代表)自荐为候选人。
(二)推荐。10名以上会员(代表)可联合推荐候选人,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理事均可推荐候选人。
第三十六条
社会团体应当成立选举委员会作为选举主持机构。选举委员会成员由会员提名,从会员中产生,经理事会表决通过。选举委员会应当由3至9人组成,且为单数,并推选1人作为选举委员会主席。选举委员会自成立之日起履行职责,至新一届理事会产生之时职责终止。选举委员会成员被提名为理事、常务理事、负责人、监事候选人的,须退出选举委员会。
第三十七条
选举委员会的职责:
(一)制定选举工作方案;
(二)审查会员(代表)资格,公布会员(代表)名单;
(三)接受候选人自荐或提名,公布候选人名单并介绍情况;
(四)组织会员(代表)参加选举;
(五)主持选举投票、计票和监票工作,确认并宣布选举结果;
(六)有关选举的其他工作。
第三十八条
社会团体应当成立选举监督委员会作为选举监督机构。选举监督委员会成员从会员中产生,经理事会表决通过。选举监督委员会应当由3人以上组成,且为单数。
第三十九条
社会团体的选举需要公开的事项:
(一)选举程序、选举职数、候选人条件;
(二)会员(代表)资格认定情况;
(三)候选人资格审查情况;
(四)对会员质询的回答与解释;
(五)对会员投诉的处理情况。
第八章 选举方式和程序
第四十条
换届选举的会员(代表)大会应当审议以下议题:
(一)听取并审议上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二)听取并审议上一届理事会财务工作报告;
(三)听取并审议上一届监事或监事会工作报告;
(四)通过章程;
(五)制定和修改会费标准及会费收取办法;
(六)通过选举办法;
(七)选举新一届的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以及秘书长(选任制),监事;
(八)通过其他重大事项。
第四十一条
社会团体选举应当以无记名方式投票选举,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签到。监票人组织到场会员(代表)签到,统计并公布应到会人数和实到人数;
(二)介绍候选人,公布监票、计票、唱票人员名单;
(三)检查票箱。监票人当众检查票箱,确认后封闭;
(四)发放选票。监票人、计票人按一人一票发放选票;
(五)介绍选票。监票人介绍选票的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六)投票。有选举权的监票人、计票人、唱票人先投票,其他人员依次投票;
(七)点票、计票。监票人打开票箱,计票人验票点票。收回选票数等于或少于发出的选票数的,选举有效。监票人、计票人、唱票人统计计票结果。
(八)宣布选举结果。
第四十二条
社会团体理事、常务理事、负责人、监事的正式候选人和另选人获得赞成票超过到会会员(代表)半数的,方能当选。
超过应选名额时,得赞成票多者当选。赞成票数相同时,应当再次进行投票选举。
第四十三条
选举大会的签到表、选票、选举办法、计票结果、选举结果、决议及会议纪要等资料应当整理成册,向全体会员公开并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监督检查。
第四十四条
社会团体换届选举以后产生的负责人,包括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应当按照“一届一备、变动必备”的原则,向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第九章 报批和备案
第四十五条
社会团体应当于换届选举会议召开30日前,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并提交以下纸质材料:
(一)《社会团体换届(成立)事先报批表》(一式两份);
(二)换届选举的工作方案;
(三)选举办法草案;
(四)候选人名册;
(五)章程草案及章程修改说明;
(六)换届财务审计报告;
(七)决定换届选举事项的理事会会议决议(理事、监事签字);
(八)其他需报送的有关材料。
第四十六条
社会团体应当于换届选举会议召开7日前,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议程等报登记管理机关。登记管理机关派人员出席,监督换届选举工作。
第四十七条
社会团体应当于换届选举结束后30日内,将以下材料报送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备案:
(一)《社会团体章程核准表》;
(二)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章程及章程修改说明;
(三)《社会团体负责人备案申请表》;
(四)《社会团体负责人备案表》;
(五)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兼任社会团体的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或秘书长职务的,提交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批准兼职的文件;
(六)会员(代表)大会会议纪要;
(七)新一届理事会、监事会名录。以上材料一式两份。
第四十八条
社会团体换届选举后,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的,需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以下纸质材料:
(一)变更登记申请书;
(二)《社会团体变更登记申请表》;
(三)《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登记表》;
(四)通过法定代表人变更的理事会、会员(代表)大会会议决议;
(五)原法定代表人在任期间的离任财务审计报告;
(六)其他相关材料。以上材料一式两份。
第四十九条
社会团体延期换届选举的,于届满30日前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以下纸质材料:
(一)《社会团体延期换届选举报批表》(一式两份);
(二)通过延期决定的理事会会议纪要。
第十章 届中增补
第五十条
社会团体届中需增补理事、监事的,应当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候选人获得赞成票超过到会会员(代表)半数的,方能当选。
第五十一条
届中需要增加、补充或重新选举负责人的,候选人应为本届理事。社会团体可以召开会员(代表)大会或理事会进行选举。
新增补的社会团体会长(理事长)、副会长(副理事长)、秘书长需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提交《社会团体负责人备案申请表》、《社会团体负责人备案表》和会议决议。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五十二条
本指引适用于山东省各级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社会团体。第五十三条
行业协会商会是指会员主体为从事相同性质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同业人员(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从业人员)或同地域的社会团体。
第五十四条
实行双重管理的社会团体的换届选举,应当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第五十五条
本指引由山东省民政厅负责解释。
第五十六条
本指引自2015年9月15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0年9月14日。指引中的各项条款与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不一致的,以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为准。
第二篇:山东社会团体换届选举工作指引
山东省社会团体换届选举工作指引
为规范社会团体换届选举工作,提高依法自治水平,加强内部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团体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山东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深化社会组织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意见》等有关规定,结合本省社会团体换届选举工作实际,制定本指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社会团体应严格按照章程,依据本指引,按期进行换届选举。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者延期换届的,应当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延期最长不超过1年。会员(代表)大会届期为5年的,期满不再延期。
第二条 社会团体的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监事会、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以及秘书长(选任制),应当由社会团体会员(代表)选举产生。
第三条 社会团体选举应当体现民主、公开、公平、公正,尊重会员的民主权利,反映会员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妨碍会员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四条 社会团体换届选举工作应当自觉接受全体会员和社会的监督,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会 员
第五条 会员入会自愿,退会自由。社会团体应当明确会员资格条件,规范入会和退会程序,制定会员管理办法。
第六条 会员申请入会,应当符合章程规定的条件。会员提交入会申请后,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授权的机构颁发会员证,并予以公告。会员退会需书面告知所在社会团体并交回会员证。
第七条 会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确认,可予以除名:
(一)1年及以上不交纳会费;
(二)1年及以上不参加社会团体活动;
(三)不再符合会员条件;
(四)丧失全部或部分民事行为能力;
(五)个人会员被剥夺政治权利。
第八条 会员违反法律法规和章程的,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后,可给予会员警告、通报批评、暂停行使会员权利或除名的处分。第九条 社会团体应当每年定期更新会员名册,并在网站、会刊等媒体上予以公布。
第三章 会员(代表)大会
第十条 社会团体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监事;
(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审议监事会的工作报告;
(五)制定和修改会员管理办法;
(六)制定和修改会费标准;
(七)决定社会团体终止事宜;
(八)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一条 会员数量少于100个(含100个)的,最高权力机构为会员大会。会员数量超过100个的,最高权力机构为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的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会员数量的1/3,且会员代表数量不少于50个。会员数量较多的,可以申请适当降低会员代表比例。
第十二条 会员代表应当体现广泛性、代表性,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反复酝酿、逐级遴选的办法产生。理事会应当合理确定选区和会员代表名额,各选区根据理事会分配的会员代表名额和会员意见遴选会员代表。
第十三条 会员(代表)大会每届3—5年。
第十四条 会员(代表)大会须有2/3以上的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制定和修改章程、会费标准等重大事项,须经到会会员(代表)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五条 会员(代表)大会民主决议事项,不得以鼓掌方式进行表决。改选换届和涉及人、财、物等重大事项决议的会员(代表)大会,不得以通讯方式召开。
第四章 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
第十六条 理事由会员(代表)大会从会员中选举产生。理事的人数一般为会员(代表)总数的1/3,且应为单数。
理事丧失会员资格的,自动丧失理事资格,由理事会确认。
第十七条 理事会由全体理事组成,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会开展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理事会的任期与会员(代表)大会相同。第十八条 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选任制);
(三)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四)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
(六)决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七)决定秘书长(聘任制)、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领导本团体各机构开展工作;
(九)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决定人、财、物等重大事项。
第十九条 理事会会议应当提前10日通知全体理事,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第二十条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1次会议,情况特殊的,可以采用通讯方式召开。涉及改选换届、人、财、物等重大事项决议的理事会会议,不得以通讯方式召开。
第二十一条 理事会应当由理事长(会长)召集和主持。理事长(会长)因故不能履行职责的,可以授权或委托一名副理事长(副会长)或秘书长(选任制)代为履行职责。
第二十二条 理事长(会长)因下列情形不能召集理事会的,经1/5以上理事提议,可以召开理事会,其决议须以无记名方式经到会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一)死亡或失踪;
(二)丧失全部或部分民事行为能力;
(三)被有关权力机关限制人身自由或被追究刑事责任;
(四)辞职;
(五)因身体原因无法履行职责;
(六)有证据证明有滥用职权或其他严重损害社会团体利益的行为。第二十三条 理事超过60人的,可以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人数不超过理事人数的1/3,且应为单数。在理事会闭会期间,常务理事会行使本指引第十八条第一、三、五、六、七、八、九项的职权,对理事会负责。
第五章 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
第二十四条 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选任制)是社会团体的负责人。社会团体设理事长(会长)1人;副理事长(副会长)1至7人;秘书长1人。
第二十五条 社会团体的秘书长可以采取选任制或聘任制。秘书长为聘任的,不具备理事资格,不参与理事会表决。行业协会商会的秘书长应当为专职。
第二十六条 社会团体的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
第二十七条 领导干部兼任社会团体职务,应严格按照中央、省委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按照社会团体章程的规定,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或者秘书长(选任制)担任其法定代表人。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不得同时兼任其他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九条 社会团体的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选任制)可以连选连任,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第三十条 理事长(会长)出现第二十二条所列情形不能履行职责或不适合继续任职的,由1/5以上理事提议召开理事会,以无记名方式经全体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可对理事长(会长)进行罢免。由会员(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产生的理事长(会长)的罢免须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并经到会会员(代表)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六章 监事会
第三十一条 监事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或由登记管理机关根据工作需要选派。监事人数一般不超过9名。监事人数超过3名的,应当设立监事会,监事中应当有会员(代表)。监事或监事会任期与理事会任期相同,期满可以连任。理事和财务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第三十二条 监事行使下列职权:
(一)列席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议,并对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决议事项提出质询或建议;
(二)对理事、常务理事执行社会团体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章程的负责人、理事、常务理事提出依程序罢免的建议;
(三)检查财务和会计资料,监督理事会履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四)对理事、常务理事、负责人、财务管理人员损害社会团体利益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
(五)向登记管理机关以及税务、会计主管部门反映社会团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六)决定其他应由监事会审议的事项。
第七章 换届选举的筹备
第三十三条 社会团体换届选举的筹备工作由理事会负责。理事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确定选举的时间和方式;
(二)成立选举委员会和选举监督委员会;
(三)审议选举办法草案;
(四)审议章程草案。
第三十四条 社会团体的选举方式:
(一)召开会员(代表)大会,由会员(代表)选举产生理事、常务理事、监事、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以及秘书长(选任制)等;
(二)召开会员(代表)大会,由会员(代表)选举产生理事、监事,再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常务理事、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以及秘书长(选任制)等。
行业协会商会应当采用第一种方式,并实行差额选举。第三十五条 候选人的产生方式:
(一)自荐。会员(代表)自荐为候选人。
(二)推荐。10名以上会员(代表)可联合推荐候选人,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理事均可推荐候选人。
第三十六条 社会团体应当成立选举委员会作为选举主持机构。选举委员会成员由会员提名,从会员中产生,经理事会表决通过。选举委员会应当由3至9人组成,且为单数,并推选1人作为选举委员会主席。
选举委员会自成立之日起履行职责,至新一届理事会产生之时职责终止。
选举委员会成员被提名为理事、常务理事、负责人、监事候选人的,须退出选举委员会。
第三十七条 选举委员会的职责:
(一)制定选举工作方案;
(二)审查会员(代表)资格,公布会员(代表)名单;
(三)接受候选人自荐或提名,公布候选人名单并介绍情况;
(四)组织会员(代表)参加选举;
(五)主持选举投票、计票和监票工作,确认并宣布选举结果;
(六)有关选举的其他工作。
第三十八条 社会团体应当成立选举监督委员会作为选举监督机构。选举监督委员会成员从会员中产生,经理事会表决通过。选举监督委员会应当由3人以上组成,且为单数。
第三十九条 社会团体的选举需要公开的事项:
(一)选举程序、选举职数、候选人条件;
(二)会员(代表)资格认定情况;
(三)候选人资格审查情况;
(四)对会员质询的回答与解释;
(五)对会员投诉的处理情况。
第八章 选举方式和程序
第四十条 换届选举的会员(代表)大会应当审议以下议题:
(一)听取并审议上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二)听取并审议上一届理事会财务工作报告;
(三)听取并审议上一届监事或监事会工作报告;
(四)通过章程;
(五)制定和修改会费标准及会费收取办法;
(六)通过选举办法;
(七)选举新一届的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以及秘书长(选任制),监事;
(八)通过其他重大事项。
第四十一条 社会团体选举应当以无记名方式投票选举,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签到。监票人组织到场会员(代表)签到,统计并公布应到会人数和实到人数;
(二)介绍候选人,公布监票、计票、唱票人员名单;
(三)检查票箱。监票人当众检查票箱,确认后封闭;
(四)发放选票。监票人、计票人按一人一票发放选票;
(五)介绍选票。监票人介绍选票的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六)投票。有选举权的监票人、计票人、唱票人先投票,其他人员依次投票;
(七)点票、计票。监票人打开票箱,计票人验票点票。收回选票数等于或少于发出的选票数的,选举有效。监票人、计票人、唱票人统计计票结果。
(八)宣布选举结果。
第四十二条 社会团体理事、常务理事、负责人、监事的正式候选人和另选人获得赞成票超过到会会员(代表)半数的,方能当选。超过应选名额时,得赞成票多者当选。赞成票数相同时,应当再次进行投票选举。
第四十三条 选举大会的签到表、选票、选举办法、计票结果、选举结果、决议及会议纪要等资料应当整理成册,向全体会员公开并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监督检查。
第四十四条 社会团体换届选举以后产生的负责人,包括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应当按照“一届一备、变动必备”的原则,向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第九章 公示和备案
第四十五条 社会团体负责人候选人名单应于选举会议召开30日前,提请业务主管单位(党建工作机构)审核。社会团体负责人选举结果应当于换届选举结束后3日内,提交登记管理机关以本会或本会筹委会名义在指定网站公示,公示期7天。公示无异议或经查证异议不成立的,提请业务主管单位(党建工作机构)审查后,报送登记管理机关履行备案手续。第四十六条 社会团体应当于换届选举结束后30日内,将以下材料报送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备案:
(一)《社会团体章程核准表》;
(二)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章程;
(三)《社会团体负责人、监事长备案申请表》(附《社会团体负责人备案表》《社会团体监事长备案表》);
(四)在社团任职按规定须报批的,提交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批准兼职的文件;
(五)会员(代表)大会会议纪要(附新一届理事、监事名录,与会人员名单);
以上材料一式两份。
第四十七条 社会团体换届选举后,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的,需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以下纸质材料:
(一)《社会团体变更登记申请表》;
(二)《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登记表》;
(三)通过法定代表人变更的理事会、会员(代表)大会会议纪要;
(四)原法定代表人在任期间的离任财务审计报告(由登记管理机关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 以上材料一式两份。
第四十八条 社会团体延期换届选举的,于届满30日前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以下纸质材料:
(一)《社会团体延期换届选举报批表》(一式两份);
(二)通过延期决定的理事会会议纪要。
第十章 届中增补
第四十九条 社会团体届中需增补理事、监事的,应当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候选人获得赞成票超过到会会员(代表)半数的,方能当选。
第五十条 届中需要增加、补充或重新选举负责人的,候选人应为本届理事。社会团体可以召开会员(代表)大会或理事会进行选举。新增补的社会团体会长(理事长)、副会长(副理事长)、秘书长需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提交《社会团体负责人备案申请表》《社会团体负责人备案表》和会议决议。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五十一条 本指引适用于山东省各级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社会团体。
第五十二条 行业协会商会是指会员主体为从事相同性质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同业人员(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从业人员)或同地域的社会团体。
第五十三条 实行双重管理的社会团体的换届选举,应当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第五十四条 本指引由山东省民政厅负责解释。
第五十五条 本指引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指引中的各项条款与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不一致的,以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为准。社会团体成立登记有关事项参照本指引执行。
第三篇:社会团体换届工作指引
社会团体换届工作指引
为规范社会团体换届工作,促进社会团体换届程序及材料的规范化,制定本指引。社会团体换届工作指导意见
一、社会团体应当按照章程的规定,在任期届满时进行理事及以上成员改选、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变更登记或备案等工作。
二、社会团体的换届选举工作由理事会负责,也可成立由理事代表、监事代表、党组织代表和会员代表组成的换届筹备组,负责提出工作计划、提名候选人、筹备换届材料、履行选举程序等工作。
三、监事(监事会)对整个换届选举工作负有监督责任。
四、社会团体负责人候选人要按照《天津市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津党办发〔2016〕18号)相关要求进行前期审核。
五、社会团体换届选举工作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双重指导和监管;直接登记的社会团体换届选举工作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的指导和监管。行业协会商会要参照《天津市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任职管理办法》(津民发〔2016〕33号)相关要求完成换届选举工作。
六、社会团体应当在召开换届会前10个工作日,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以下材料电子版,审核通过后于会前3-5工作日报送《社会团体重大活动事先报告备案表》(一式三份)至登记管理机关:
(一)新修改的章程草案(行业协会商会应当按照行业性社团章程示范文本准备、慈善组织应按照慈善组织章程示范文本准备);
(二)理事及以上候选人名单(包括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
(三)监事(监事会)候选人名单;
(四)会议议程;
(五)理事会工作报告;
(六)其他必要材料。
七、社会团体换届大会履行以下程序:
(一)清点并宣布参会人数,符合章程规定的可以开会;
(二)听取并审议上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三)听取并审议上一届理事会财务报告;
(四)听取并审议新修订的章程;
(五)按照章程规定的程序,依次选举产生监事(监事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负责人;
(六)不记名投票表决通过会费收费标准;
(七)表决通过新制订或修改的内部管理制度;
(八)其他必要程序。
八、社会团体换届大会召开后,30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以下材料(一式两份):
(一)《社会团体章程核准表》;
(二)社会团体章程(盖骑缝章);
(三)《社会团体负责人变动申请表》;
(四)《社会团体负责人备案表》;
(五)《社会团体监事备案表》;
(六)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骑缝章的理事以上成员名单;
(七)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骑缝章的会议纪要;
(八)加盖社团公章的法人证书副本复印件;
(九)其他必要入档材料(兼职批复文件、特殊事项申报备案表等)。
九、涉及在职及退(离)休领导干部兼职的社会团体要按照中央及市委出台的相关文件履行组织程序。
十、社会团体开展换届选举工作时,建议同步完成党组织换届工作。
第四篇:社会团体换届选举会议议程
社会团体换届选举会议议程
社会团体换届选举会议议程应包括以下程序:
(一)上一届理事会负责人做社团上届工作报告及财务收支情况报告并提请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审议;
(二)通过修改的章程、修改的会费标准(如本届会议不修改,则无需此项议程)
首先由工作人员宣读拟修改的章程及会费标准,宣读完毕由到会人员讨论,然后进行表决。若表决采用投票方式,则需当场进行唱票,公布结果;若采用举手方式,则要记录同意、反对、弃权的人数。表决结果必须超过到会人数的2/3方为有效。
社会团体修改会费标准,必须有2/3以上会员或会员代表出席,并经出席会员或会员代表1/2以上表决通过,表决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
(三)选举新一届理事会成员
首先由工作人员宣读拟定的理事候选人名单,由到会人员讨论后进行选举。若选举采用投票形式,则需当场进行唱票,统计得票数,公布结果;若采用举手的方式,则要记录同意、反对及弃权的人数。选举结果必须超过到会人数的2/3方为有效。
行业协会商会应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理事会成员。若参加会议的人员含非理事会成员,则大会需要休会,由当选的理事会成员继续开会,选举会长(理事长、主席)、副会长(理事长、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程序同上;若参加会议的人员全是理事会成员,则不需休会,直接选举会长(理事长、主席)、副会长(理事长、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程序同上。
同样,选举结果必须超过到会理事的2/3方为有效。若含非理事会成员,则需重新召开大会,由主持人宣布选举结果,否则可当场宣布选举结果。
(四)新当选的会长(理事长、主席)讲话
(五)有关领导讲话,宣读贺信、贺电
第五篇:山东省实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办法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
第148号
《山东省实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办法》已经2002年10月16日省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省 长
张高丽
二○○二年十一月十九日
山东省实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的结社自由,维护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加强社会团体的登记管理,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社会团体,是指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可以作为单位会员加入社会团体。
第三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协会、学会、联合会、研究会、促进会、商会等社会团体,均应依照《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申请登记。社会团体经核准登记后方可进行活动。
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工会(含产业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青联、侨联、台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免予登记的团体,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经本单位批准成立,并在本单位内部活动的团体不属于登记范围。
第四条 社会团体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得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危害国家的统一、安全和民族的团结,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违背社会道德风尚。
社会团体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
第五条 社会团体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开展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涉。
第二章 管 辖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以下简称登记管理机关)。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有关行业、学科或者业务范围内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以下简称业务主管单位)。行业、学科或者业务范围涉及2个以上部门或者组织的,主要业务部门或者组织为业务主管单位。活动范围在乡(镇)或者城市街道地域内的社会团体,其相应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城市街道办事处为业务主管单位。
第八条 省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全省性社会团体的登记管理;市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全市性社会团体的登记管理;县(市、区)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全县(市、区)性及以下区域性社会团体的登记管理。
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由所跨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登记管理机关登记管理。
第九条 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与其管辖的社会团体的住所不在一地的,可以委托社会团体住所地的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负责一定范围内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条 公安、工商行政管理、财政、物价、税务、新闻出版、人民银行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助登记管理机关做好对社会团体的管理工作。
第三章 成立登记
第十一条 申请成立社会团体,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由发起人或者组织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筹备。
第十二条 成立社会团体,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团体的会长(理事长)、副会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在业务上应当具有代表性。社会团体的法定代表人应当由会长(理事长)担任,并不得同时担任其他社会团体的法定代表人。
(三)有50个以上个人会员或者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会员在本行政区域的分布应当具有广泛性。
(四)有规范的名称。社会团体的名称应当与其业务范围、成员分布、活动地域相一致,准确反映其特征;非全省性社会团体不得冠以“山东”、“山东省”、“鲁”、“齐鲁”等字样。
(五)有相应的组织机构。
(六)有固定的住所。
(七)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基金会必须有专职财务人员。
(八)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并有3万元以上活动资金。
(九)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第十三条 禁止成立以某一姓氏或者以某一姓氏为主体组成的宗族性社会团体。
乡(镇)和城市街道及其以下区域不得设立宗教性社会团体。
第十四条 申请筹备成立社会团体,发起人或者组织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一)由发起人或者筹备组织负责人签署的筹备申请书。
(二)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
(三)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
(四)住所产权或者使用权证明。
(五)发起人和拟任负责人的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职业、简历和住址等身份情况证明。
(六)参照国家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制发的《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本》拟定的章程草案。
申请筹备成立宗教性社会团体除提交前款规定文件外,还必须提交有可考证的、符合我国现存宗教历史沿革的、不违背本团体章程的经典、教义和教规。
第十五条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筹备成立社会团体的有关文件之日起6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筹备的决定;不批准的,应当向发起人或者组织说明理由。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管理机关不予批准筹备:
(一)有根据证明申请筹备的社会团体的宗旨、业务范围不符合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
(二)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社会团体,没有必要成立的。
(三)会员分布缺乏广泛性和代表性的。
(四)发起人、拟任负责人曾经或者正在受到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在业务上不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
(五)在申请筹备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六)有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六条 经批准筹备成立的社会团体,应当自登记管理机关批准筹备之日起6个月内召开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章程,产生执行机构、负责人和法定代表人,并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成立登记。筹备期间不得开展筹备工作以外的活动。逾期不召开成立大会并申请成立登记的,其筹备批准效力自行失效。
第十七条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社会团体的登记申请书之日起30日内完成审核工作。对社会团体筹备符合规定要求的,准予登记,发给民政部统一制发的《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对不予登记的,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将不予登记的决定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八条 社会团体应当凭《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和登记管理机关出具的证明申请刻制印章、开设银行帐户。
社会团体应当将经公安机关办理准刻手续后刻制的印章和依法开设的银行帐户,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后方可启用。
第十九条 社会团体拟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应当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
第二十条 社会团体经批准设立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是社会团体的组成部分,不具有法人资格,应当按照其隶属的社会团体的章程,在该社会团体授权的范围内发展会员和开展活动。社会团体的分支机构不得再设立分支机构和代表机构。社会团体不得设立地域性分支机构。
第四章 变更登记与注销登记
第二十一条 社会团体的登记事项需要变更的,应当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30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社会团体申请变更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请书。
(二)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或者理事会的变更决议。
(三)业务主管单位的审查文件。
(四)变更办公住所的,提交新办公住所产权或者使用权证明;变更业务主管单位的,提交交接双方的协议文件;变更注册资金的,提交验资报告。
社会团体修改章程,应当自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二十二条 登记管理机关自收到社会团体申请变更登记申请书之日起10日内,作出准予变更登记或者不予变更登记的决定。准予变更登记的,颁发登记证书;不予变更登记的,应当说明理由。
社会团体变更负责人的,社会团体的原负责人或者有关工作人员应当在变更登记后5日内,向接任的负责人或者有关工作人员移交社会团体证书、印章和资料。不得拒绝移交或者非法占有。
第二十三条 社会团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注销备案(以下统称注销登记):
(一)完成了章程规定任务,没有必要存在的。
(二)自行解散的。
(三)分立、合并的。
(四)由于其他原因需要终止的。
第二十四条 社会团体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业务主管单位及其他有关机关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开展清算工作。在清算期间,不得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二十五条 社会团体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逾期不办理注销登记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撤销。
社会团体办理注销登记,应当提交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注销登记申请书、业务主管单位的审查文件和清算报告书。
登记管理机关准予注销登记的,发给注销证明文件,收缴该社会团体的登记证书、印章和财务凭证。
社会团体经注销或者撤销后,其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同时注销或者撤销。
第二十六条 社会团体撤销其所属分支机构或者代表机构,应当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30日内,向原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手续。逾期不办理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撤销。
第二十七条 社会团体经注销或者撤销后,其遗留的财产、人事问题由其业务主管单位负责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理,登记管理机关予以监督。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 登记管理机关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负责社会团体的成立、变更、注销的登记。
(二)对社会团体实施检查。
(三)对社会团体进行监督检查。
(四)对社会团体违反《条例》和本办法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九条 业务主管单位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负责社会团体筹备申请、成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前的审查。
(二)监督、指导社会团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依据其章程开展活动。
(三)负责社会团体检查的初审。
(四)协助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处社会团体的违法行为。
(五)负责社会团体的人事管理工作。
(六)会同有关部门指导社会团体的清算事宜。
第三十条 社会团体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可以通过下列途径筹集开展活动的必需经费:
(一)会员缴纳的会费。
(二)有关部门的资助。
(三)国内外组织或者个人的捐赠。
(四)技术资料或者科研成果的有偿转让费。
(五)举办展览、培训和技术服务等有偿服务的收入。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一条 社会团体取得的各级政府的资助,按照省级以上民政部门、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社会各界的捐赠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三十二条 社会团体的资产来源必须合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者挪用社会团体的合法资产。社会团体的经费和依照章程开展活动所取得的合法收入,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活动,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社会团体接受捐赠、资助,必须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必须根据与捐赠人、资助人约定的期限、方式和合法用途使用。社会团体应当向业务主管单位报告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有关情况,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三条 社会团体应当建立健全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自律机制,实现章程规定的宗旨。
社会团体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是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闭会期间领导本社会团体开展日常活动,对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负责。
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会员或者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必须经到会会员或者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理事会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必须经到会理事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以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三十四条 社会团体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
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应当在社会团体换届或者法定代表人变更前,组织对其进行财务审计。
第三十五条 社会团体专职工作人员使用社会团体编制,其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参照国家和省关于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 社会团体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向业务主管单位报送上一的工作报告。内容包括:
(一)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情况。
(二)依照本办法履行登记手续的情况。
(三)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情况。
(四)人员和机构变动情况。
(五)财务管理情况。
(六)应当报送的其他情况。
社会团体的工作报告经业务主管单位初审同意后,应当于5月31日前报送登记管理机关,接受检查。
第三十七条 社会团体的重大事项必须向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报告。
社会团体应当将经批准编辑出版的图书报刊在发行之日起30日内报送登记管理机关。
第三十八条 新闻单位对社会团体进行宣传报道时,应当查验社会团体的登记证书。对不提供社会团体有效登记证书的,不得宣传报道。
第三十九条 社会团体成立、变更或者注销,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公告。社会团体的登记证书或者印章遗失的,应当及时在报刊上声明遗失,并按规定申请补发登记证书或者按规定制作印章。
第四十条 业务主管单位对社会团体履行法定职责,不得收取费用。
登记管理机关对社会团体进行检查,不得收取费用。
第六章 罚 则
第四十一条 社会团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撤销登记:
(一)在申请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登记的。
(二)连续1年以上未开展活动的。
(三)连续2年不参加检查或者连续2年检查不合格的。
第四十二条 社会团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给予警告,责令改正,限期停止活动,并可以责令撤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涂改、出租、出借《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或者出租、出借社会团体印章的。
(二)超出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活动的。
(三)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接受监督检查的。
(四)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
(五)擅自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或者对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疏于管理,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从事营利性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
(七)侵占、私分或者挪用社会团体资产或者所接受的捐赠、资助的。
(八)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筹集资金或者接受捐赠、资助的。
前款规定的行为有违法经营或者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1倍以上3倍以下或者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未经批准开展社会团体筹备活动,或者未经登记以社会团体或者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名义进行活动,以及被撤销(注销)的社会团体或者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继续以社会团体或者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名义进行活动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取缔,没收非法财产,并上缴财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四十四条 社会团体被责令限期停止活动的,由登记管理机关封存《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印章和财务凭证。
社会团体被撤销登记,由登记管理机关收缴《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印章、标识和财务凭证。
第四十五条 社会团体变更负责人,社会团体原负责人或者有关工作人员拒不办理移交手续,非法持有社会团体证书、印章或者资料的,由登记管理机关责令限期移交,并可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擅自使用非法持有的证书、印章的,由公安部门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四十六条 社会团体的活动违反其他法律、法规,由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处理;有关国家机关认为应当撤销登记的,由登记管理机关撤销登记。
第四十七条 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1992年5月15日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山东省实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办法》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