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将统筹兼顾各方面研究女性退休年龄问题(精)
专业 专注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竞聘演讲稿尽在金融人网站
我国将统筹兼顾各方面研究女性退休年龄问题
据新华社电记者从全国人大获悉,我国将充分论证、审慎研究女性退休年龄问题。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转来《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妇女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的报告》。报告表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统筹考虑就业形势、性别平等、社会保障等因素,兼顾干部与工人、在职人员与退休人员、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各种情况,充分论证、审慎研究女性退休年龄问题。
在审议报告时,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建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结合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加快的趋势,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劳动强度规定相应的退休年龄,同时可以把提前退休的选择权交给妇女,这样既可以体现国家对妇女权益的特殊保护,又可以逐步解决男女退休年龄不平等的问题。
同时,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建议民政部门加强对村民自治的监督,与农业部门一起共同解决好部分农村假借村民自治之名,侵害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的问题。今明两年是省、市、县、乡四级班子换届之年,建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全国妇联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提前参与,早作谋划,加大工作力度,力争通过这次换届使妇女的参政比例得到明显提高。专业 专注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竞聘演讲稿尽在金融人网站
财政部研究地方自主发债券
据新华社电记者从全国人大获悉,我国将继续完善中央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制度,研究探索由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债券的可行性。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转来《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2010年1至7月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函》。关于加强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该函说,去年8月,财政部会同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部署地方政府对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进行全面清理核实。
截至去年12月,各省份均已上报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的清理核实数据。目前,财政部正抓紧研究建立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统计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和风险预警机制。
根据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但实际上地方政府性债务十分常见。2010年6月23日,审计署首次披露了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通过审计调查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截至2009年底这些地方的政府性债务余额高达2.79万亿元。
第二篇:女性退休年龄问题
关于国情:1978年出台的退休年龄制度:
其初衷在于考虑女性的生理特点和抚育子女的需要,给予在工厂跟男同事一起在生产一线的女性们提早退休的特权。而在计划经济时代,工资结构单一,没有奖金、津贴和福利性收入,退休金的数额取决于工资和连续工资两个因素。由于当时绝大多数女性工人受教育程度低,参加工作早,她们50岁退休时已满30年工龄。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对于两性养老金的影响微乎其微。
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全国上下开始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现代养老保险制度。〈〈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年60号]的规定,工作年限满55年的,退休后按退休前工资的百分之90计发。女性退休年龄较早直接导致缴费年限低。随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职业生涯相对缩短,以大学毕业22岁开算,到55岁退休,其工龄充其量达33岁。且再考虑女性的平均寿命高于男性五六岁这一人口因素,此项制度更加不利于女性晚年的生存了。其影响意味着她们每月少领取近千元退休金,直接影响其晚年生活质量。
1、关于退休年龄相关历史法律文件:
A、1951年《劳动保险条例》第15条 按男女工人退休年龄分别为:60,50 B、1958年〈〈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区分了女职工的退休年龄:女职工55,女工人50 C、1978年6月2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暂行办法〉〉:男 60,女干部55,女职员50 有法定特殊原因的可提前50年退休
而对于女性劳动者的退休年龄问题仍然使用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规定 即C 但 我妈提及 国家最新社保相关意向规定:97年投保前的按上述不变,但97年投保后的男的为60,女的干部提到60,女的职员提到55。(可找点官方意见 但未开动)注:〈〈劳动法〉〉实行后,重新划分了干部和工人的确定标准,即按岗位而非身份来确定劳动者是工人还是干部(但实际操作中,此点相当含糊)
2、法律相关图书〈〈妇女权益与公益诉讼>>(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对退休年龄问题的观点:
立法初衷为对妇女的照顾和保护。当时考虑到女性的生理特点和养育子女的需要,同时考虑新中国成立前女职工就业机会低于男性且工龄教短的现实。但,随中国妇女就业形势的变化,工资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男女不同年龄退休运项保护性的负面影响日益明显。具体而言:
A、随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职业生涯相对缩短。女性比男性早退休影响提升的机会,难以进入决策层。一般情况下,50岁左右的基层妇女干部不再会有升职机会,一般会停留在现有职位或调到其他没有实际决策权的闲职等待退休。而对于50岁左右的优秀职业女性,此阶段是最成熟,经验最丰富的时段。家庭负担基本解除,长期的积累使她们成为业务骨干,很容易出科研成果,个人职称评定或职务深浅均到了关键时期。因此,这样就打击了妇女的真实意愿和需求,于个人到国家都是一种损失。
B、退休年龄早,缴费时间短。升入个人账户的资金相对较少,退休后,无法享受在职时每年增加的工资,导致缴费工资基数同龄异性低,使养老金偏低,面临平均余命的差距却实际仍在扩大。20世纪50年代,男为40 女为42。Wto2006年4月九日(2006年世界卫生测量)中国男70 女74。而退休的差异,实际上是使男平均有10年以上余命,而女平均分别为24或19年以上。
C、女职工的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降低
D、在客观上导致就业年龄歧视加重,女性40岁以上再就业难。E、有专家谈到:(可能对反对方有用)
从短期来看,以牺牲高级女性知识分子这个弱势群体的劳动权益为代价,的确可以在有关行政事业性单位腾出一批职称和职务的空位子,让年轻人来担当。但实际上对于总体上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毫无帮助,甚至对劳动力市场的平衡带来危害。相关现状:年富力强的退休人员很容易通过反聘重新融入劳动力市场(但女性实际如何不知,应该好坏都对我方有利),且因为不需入社保,用人单位成本可降低,所以单位往往倾向于使用返聘者。
f、违反〈〈 宪法〉〉男女平等原则,〈〈 妇女权益保险法〉〉男女平等基本原则,是〈〈消除妇女劳动形式歧视公约>>的一大障碍。
第三篇: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分析
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分析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2012年开始我国的劳动人口以每年两三百万的速度递减,这对我国的劳动力富裕程度和劳动成本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仍然沿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退休年龄规定,与当前的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延迟退休年龄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并在一些地区开始试点推行。为此,从延迟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出发,比较延迟退休年龄的利弊影响,从而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延迟退休;养老金给付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1-0042-02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这说明,中共中央要开始逐步探索和推行延迟退休年龄的相关政策。早在2010年,上海市已经开始推行柔性延迟退休政策。试点实施的三年间,取得的效果不尽理想。但随着当前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增长,而现行的退休年龄政策仍然沿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规定,这于我国当前的人口现状明显不相符合,因此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延迟退休方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现行的退休年龄政策及其问题
在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是指1978年5月2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原则批准,现在仍然有效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根据这两个文件,概括而言,我国现行的退休年龄的一般规定为“男性60周岁,女性干部退休年龄55周岁,女性工人退休年龄50周岁,同时工龄满10年”。
这一规定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规定:“男工人与男职员年满六十岁,一般工龄满二十五年,女工人与女职员年满五十岁,一般工龄满二十年,本企业工龄满五年者,可退职养老。”
可以发现,我国现行的退休年龄政策基本上与1951年的规定无异。这样的现状,与这六十年来我国人口状况的变化明显是不一致的。1950年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男性仅为40岁,女性仅为42.3岁。而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2010年我国平均预期寿命为74.83岁,男性为7283岁,女性为77.37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大致增长30岁。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65岁以上人口12714万人,占总人口的9.34%。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标准,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即为人口老龄化。我国目前的已高于该标准两个百分点,并且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
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和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增长。与此同时,退休年龄却基本保持不变长达六十年。因此,现行的退休年龄总体而言是偏低的。延迟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人口预期寿命的增长为延迟退休年龄提供了基础。从第一部分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不断增强,适合劳动的年龄势必也会有所增长。但是,法定退休年龄却始终保持不变。这就使得我国养老保障的制度赡养率以达到33%,即3个人养1个人,未来,这一比例还将继续上升。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之下,劳动人口所负担的老年人口比例会持续增加。据估算,到2030年,60岁以上人口的赡养率将达40%,2050年达到63%。
第二,特定行业和人群有延迟退休的需求。在某些特定的行业,如医生、教师等,年龄越大往往经验越丰富。而在现行的退休政策之下,达到退休年龄必须退休。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虽然可以采取返聘的形式使这些人才继续回到工作岗位上,但是,返聘之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不是劳动关系,不受劳动合同法调整。这就很可能出现很多的劳动争议问题,造成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效率损失。因此,如果实施弹性的退休政策则给这些群体提供了选择空间。此外,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使得高素质人才就业年龄普遍较短。假设现有一位女性,博士毕业参加工作,至退休时未担任干部职位。则其工作的时间可能只有20年,甚至可能少于其受教育的年限。这显然也是一种对于人力资源的不善利用。
第三,养老金运行的基金缺口迫切需要延迟退休来缓解。由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牵头的研究团队和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牵头的以复旦大学为主的研究团体,曾发布《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预测,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中国人民大学学者郑秉文称,“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的贴现值在2013年达到18万亿是靠谱的。世界银行研究养老保险制度转型的时候,曾对30多个国家测算,转型成本分别是GDP的50%~300%,美国的转型成本则是464%。“(预期)2013年的GDP是57.7万亿元,18万亿才占不到30%”面对绝大的养老金隐形债务,延迟退休年龄的确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从全国来看,据测算,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延迟退休年龄的阻碍因素分析
第一,社会大众多对延迟退休年龄持反对意见。是否延迟退休年龄是关系到每一位劳动者自身利益的大事,因此,社会公众的意见是影响退休政策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2013年8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网络,对25311人进行的一项题为“你对延迟退休持什么态度”的调查显示,94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反对延迟退休,仅3.2%的受访者表示支持,2.3%的受访者表示中立或未表明态度。由此可见,对绝大多数普通劳动者而言,延迟退休并不能为其自身带来利益,几乎遭到了一致反对。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如果强制推行统一的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第二,延迟退休可能一定程度上增大就业压力。延迟退休意味着一部分人在原有的岗位上占据的时间增长,这显然会对就业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纵观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原因之一是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比上年增加19万,再创历史新高,共699万,这比总人口数为562万的青海省还要多出137万,也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国家统计局的监测调查显示,2013年第二季度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达到17111万,同比增加444万,增长了2.7%。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增速趋缓,我国的就业岗位也相应减少,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的调查,在相同的94个城市中,2013年第二季度的需求人数相较2012年第二季度减少了34.8万,下降了5.7%。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逐步放缓,大学毕业生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推迟退休年龄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就业负担。
第三,养老金双轨制成为延迟退休的重要阻力。在我国,养老金双轨制是指,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事业单位员工和公务员无需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所享受的退休金待遇却是企业职工的2到3倍。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延迟退休年龄,则意味着企业职工的缴费年限增加,退休后的领取金额却并不一定增加,甚至可能减少,这样就会拉大本身就并不合理的双轨制之间的差距。不仅如此,中央财政每年对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系统养老保障的拨款高达200多亿,这使得企业职工普遍认为,延迟退休年龄后,自己多缴的养老保险费实际上是用来弥补这一缺口。因此,从公平的角度出发,延迟退休遭到了普通企业职工的抵制,其中养老金的双轨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前推行柔性延迟申领养老金政策的效果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上海市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1979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0.2%,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7.15%,比全国提前2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的一系列影响在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容易表现出来。因此,2010年上海市颁布《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本市企业各类人才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试行意见》沪人社养发(2010)47号。
规定“参加本市城镇养老保险的企业中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人员,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证书的技能人员和企业需要的其他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符合在本市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如企业工作需要,本人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经本人提出申请,与企业协商一致后,可以延迟申领基本养老金。”
该意见成为推行柔性退休政策的第一步,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上海市划定的可申请延迟申领养老金的人群为具有专业技术的资格人员。这与特定行业的人群的工作特点是相关的,是符合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决策。第二,上海市在该政策上是采用完全自愿的方式。延迟退休需要本人提出申请,这意味着退休时间成为一种个人选择。职工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退休年龄,这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源的效用。
但是,自从该意见实施后三年以来,申请延迟申领养老金的人数是多少,上海市人社局并未给出具体数据。而综合各方信息,申请参与人数不多。当地人社局也表示,试点效果不理想。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建议
首先,应当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杜绝“一刀切”。综合上文有关延迟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和阻碍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在我国延迟退休年龄有现实需要,但当前我国并不完全具备延迟退休的条件。因此,在延迟退休的政策制定上,应当遵循中央“渐进式”的要求,逐步实行,而非一次性将退休年龄延迟至65岁。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实施每几年延迟几个月退休的方案比较可行,而具体的延长周期则需要根据养老保障的精算平衡去确定。如果采取这种延迟退休年龄的方案,我国退休年龄的延迟大约需要20年的过渡期去完成。
其次,延迟退休年龄应当做到“男女有别”。目前我国男性退休年龄为60岁,女职工为50岁,女干部55岁。这与女性平均寿命高于男性的客观事实是不相符合的。不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角度考虑,50岁退休对于女性而言的确过早。因此,在实施延迟退休年龄时,可以考虑男女分开实行。先从延迟女性退休年龄出发,逐步过渡到男性。
此外,尽快推行养老金并轨方案,减少社会阻力。当前的养老金双轨制多为社会大众诟病,实行养老金并轨的呼声越来越高。实施养老金并轨,可以缓解养老金供给压力,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公平,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实施有着良好的作用。
最后,完善就业信息渠道,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尤为重要。延迟退休年龄对缓解养老金供给的紧张的确有积极作用,但是如果其对就业的挤出效果过于明显,则会减少新增的工作人口,即减少了养老金的缴费人群,这样以来反而有可能增大养老金的压力。就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虽然2012年以来我国劳动力绝对人口出现了下降趋势,但是当前我国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仍然普遍存在。劳动力素质和市场需求不匹配,就业信息不畅通等问题成为充分就业的阻碍因素。延迟退休年龄应当以充分就业为前提,否则将会对就业市场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解决就业问题应当被摆在突出的位置上。
参考文献
[1]金刚.中国退休年龄的现状、问题及实施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0,(2):32-38.[2]李珍.关于中国退休年龄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保险,1998,(4):21-22.[3]马建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EB/OL].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http://,2011.[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释义[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5]李云霄.男女不同龄退休对女性养老金的影响[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2).[6]崔亚琪,王如冰.对统筹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2,(2):71-71.
第四篇: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研究
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研究
【摘要】延迟退休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措施。本文主要分析了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的研究背景,原因以及影响,同时对政府推行延迟退休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延迟退休人口老龄化退休年龄
随着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普遍下降,许多国家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为了应对其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英德法等主要欧洲国家和美国开始推迟退休年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我国面临着超大人口规模以及人口老龄化,老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也将延迟退休政策提上议程。
一.延迟退休的研究背景
我国现行关于退休制度的规定始于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法条例》规定:男性职工的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性职工的退休年龄为50周岁。1955年,《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规定:女干部的退休年龄为55周岁。1978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规定: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男干部、男工人的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干部的退休年龄为55周岁,女工人的退休年龄为50周岁。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延迟退休便再次成为了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二.延迟退休的原因
我国适时地提出延迟退休政策,原因有以下几点:
1.男女退休年龄存在较大差异且法定退休年龄偏低,与人口寿命不协调。
人口预期寿命的长短是制定退休政策的重要手段。我国现行退休制度中关于退休年龄的规定沿用了1978的规定,男干部和男工人退休年龄相同,女干部比女工人延长了5年。而当时我国的人口平均寿命为50岁左右,但目前,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已上升到70多岁,且女性还比男性高4岁左右。因此这一规定明显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相符,而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国家的男女退休年龄在63~65周岁,且多为男女同龄。
2.固定统一的退休年龄,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我国规定只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必须退休,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由于人们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不同,不同的人力资本带来的社会绩效也是不一样的,因此统一的退休年龄的规定不能有效充分地利用人力资源,从而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
3.退休年龄存在较大差异,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退休年龄在性别和身份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一是性别方面。当前女干部和女工人与同等条件男职工,存在5~10岁的差距。二是身份方面。对于女干部和女职工也有不同的退休政策。
4.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重公共财政负担
据中科院报告调查显示:到2035年,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所占比重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政府用于养老方面的支出将不断加大,加重了财政负担。
三.延迟退休的影响
1.对劳动者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仍然很严峻,年轻人尤其是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依旧很大。此时如果实行延迟退休政策,势必会增加年轻人就业压力。除此之外,延迟退休年龄对与不同的在职者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高学历的劳动者来说,适当延迟其退休年龄,可以充分发挥和利用其工作价值。对于中低收入人群来说,延长养老金交付时间,享受养老金待遇的时间也相应的缩短了。
2.对企业的影响
《劳动法》实施后,企业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比例明显增加,如果实施延迟退休,会使企业人员流动性减弱,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持企业人员结构的相对稳定性,但是也影响了企业发展,不利于企业注入新的血液。
3.对社会的影响
目前实行的退休年龄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延迟退休会使人才和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延迟退休也会引发新的财政问题,一方面退休时间的延后必然会使人们提出更高的待遇要求,如果国家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则势必会导致一部分社会矛盾的激化,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容易造成失业。
三.关于延迟退休的建议
首先,运用经济激励手段推行弹性退休制度。由于延迟退休年龄会对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切身利益产生不同的影响,应根据个人意愿来进行延迟退休,同时在推行过程中应注意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切忌“一刀切”;其次,延迟退休政策应该与其它政策配套推行。例如,延迟退休政策推行前应逐步推行养老金并轨制,实现同酬公平化,从而维护社会公平。国家还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来给予支持。同时加强社会保险资金的运行机制,加大相关部门的监察力度。再次,根据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各个地区人口分布的实际情况制定调整机制,缩短男女退休年龄差,适度的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最后,政府应解决好就业问题,继续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的竞争意识,避免不平衡就业,为实行延迟退休政策做好准备。
总之,延迟退休年龄势在必行,是结合我国当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及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必然选择。只有坚持“小步徐趋,渐进到位”的原则,才能逐步稳妥的实施下去。
【参考文献】
[1] 李海霞.关于中国延迟退休问题的思考[J].时代经贸2013.9.[2] 杜鹏.推迟退休年龄应对人口老龄化[J].人口与发展2011.04.[3] 周辉.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限制因素分析与建议[J].学术交流2011.02.[4] 赵莹.延迟退休支持环境分析与构建-基于中国与OECD国家比较视角[J].社会保障制度2015.5.作者简介:燕春霞女(1990-),山西河曲县人,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在读,社会保障专业,研究方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第五篇:对延长我国女性公务员退休年龄的分析
对延长我国女性公务员退休年龄的分析
[摘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何缓解养老金压力成为全世界都在致力解决的问题,延长退休年龄是各国普遍采取的应对措施。而公务员的退休年龄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女性公务员的退休年龄由于涉及性别平等、社会保障制度一直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年龄的观点进行分析,探讨调整女性公务员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女性公务员;退休年龄;性别平等
[中图分类号]D669.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8-0099-03
我国现行的男60岁女55岁退休制度的根据是1978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其中规定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10年的可以退休,这一规定中关于男女退休年龄的政策至今仍在执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调整退休年龄一直被各方所关注。近年来,对女性公务员退休年龄问题的讨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关注的焦点主要是能否将女性公务员的退休年龄延长至和男性公务员一样。关于女性公务员退休年龄的讨论既是一个性别平等的问题,也是一个事关我国老龄化社会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应以严肃理性的态度,分析社会上的各种观点,全面地考虑女性公务员的退休年龄问题。本文所讨论的公务员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规定的“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其中不包括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
一、对延长女性公务员退休年龄的不同观点
当前,社会上对于是否延长女性公务员的退休年龄存在着赞同与反对的两种不同的观点。赞成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延长女性公务员退休年龄是贯彻和落实男女平等立宪原则的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8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党和政府也明确提出了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之所以作出男女两性退休年龄不同的规定,是有其历史原因的,由于旧中国妇女受到多重压迫,社会地位低下,身体健康状况不佳。以人口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为例,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只有35岁,而且,女性还要比男性略低一些,这一情况延续到50年代初。这样,规定女性退休年龄低于男性就显得顺理成章。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中国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1.4岁,其中男性为69.63岁,女性为73.33岁,而城镇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则更高,己经达到了75.21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沿用原来的退休年龄,这项保护性制度就会演变成对女性的性别歧视,目前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要比男性高3~5岁,但女性公务员却要比男性早退休五年,这不合理,也不公平。
第二,延长女性公务员的退休年龄有利于解决我国的养老金缺口。当前,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己经十分严峻。人口老龄化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按照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2000年,中国65岁以上老人已达到881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7%。2006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9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04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增长到了8.05%。中国是世界上惟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因而是发展中大国崛起过程中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国家。老龄化给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养老金的支付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和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规模逐年加大。据测算,2000年,全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金总支出2115.5亿元,2005年为4040.3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2.94%。按这个速度推算,2010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金总支出将达到8385亿元,2020年将增加到28315亿元,这将是目前的7倍。按照这样的需求量,再加上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这将会使养老金的需求规模呈直线上升,对养老金供给造成空前的压力。延长女性公务员的退休年龄,可以缓解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同时也可以作为全面提高我国退休年龄的有益的尝试。社保专家估计,在我国退休年龄每延长一年,养老统筹金可增收40亿元,减支160亿元,缓解基金缺口200亿元。
第三,男女公务员退休年龄的差异损害了女性退休后的经济利益。按照现行《公务员法》中对男女不同退休年龄的规定,退休人员工作满35年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两项之和(基本工资)按90%计算,不满35年的,按85%计算。因此,大多数女性公务员特别是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女性公务员,很难达到35年工龄。如果是硕士、博士,就更无法享受这一待遇,也因此出现了学历越高,参加工作时间越短,退休金越少的倒挂现象。这直接损害了女性公务员退休后的经济利益,导致退休后女性收入与男性差距过大,加上女性的预期寿命比男性要长,造成退休后女性平均生活水平低于男性。
第四,女性公务员的提前退休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随着人们预期寿命的延长和健康状况的改善,男女公务员在心理、学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小。由于公务员一般从事的是文职工作,对体力的要求不是很高,女性公务员工作到60岁并不会对工作效率造成显著影响。并且55岁女性由于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培养子女的任务基本完成,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专心从事本职工作,可做出更大的贡献。此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新录用公务员的学历已经上升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非同龄退休的政策下,接受教育的年限越长,为社会服务的年限反而越短。即使同是22岁大学本科毕业的公务员,若女性比男性早五年退休,女性人力资本的正常使用年限仅仅相当于男性的86.8%,如果考虑到非同龄退休办法对人力资本继续投资的心理预期的影响,问题将更为突出。因此,女性公务员过早退休是一种人力资本的闲置和浪费。
第五,男女公务员退休年龄的差异损害了女性的政治权益,影响了女性个人事业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统筹性别利益,而政治领域的性别平等是统筹性别利益的重要方面。而男女公务员不同龄退休的政策没有从法规和制度上保障女性享有与男性平等的参政机会。在我国,退休年龄与干部的提拔和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机构改革中,许多单位规定处级干部男性50岁以上不再提拔,女性45岁以上不再提拔;或者规定男性57岁退居二线,女性52岁退居二线。在调动单位和调整岗位时,由于考虑到女性比男性提前五年退休,女性往往难以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机遇。女性到了一定年龄是否需要退休,不取决于她的身体状况和工作能力,而仅仅因为性别就武断地决定一个女性政治职业生涯的结束。这一不公平的决策不仅直接或间接地损害着女性的政治权益,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女性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和政治前途,同时也严重地挫伤了女性公务员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因此,要充分维护女性的政治权益,就要改变现行的男女退休年龄的差异,实行男女公务员同龄退休。
当然,现在也存在着反对男女公务员同龄退休的一些理由,主要有我国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延长女性的退休年龄不利于保护女性的健康、55岁以上男女工作效率的差异等。对于以上几点理由,笔者认为主要针对的是我国所有的职业女性而言的,是基于不同行业、不同工作性质、不同单位的女性全面推迟退休年龄而言的。的确,我国目前实行全面推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条件并不成熟,如果是基于这一点,以上的几条反对理由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如果仅就女性公务员而言,未免过于牵强。下面本文从女性公务员的角度就这几点理由做进一步的分析。
首先,从就业形势来讲,我国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未来五年全国将新增城镇就业人口4500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每年将达到800~1000万人,城镇下岗职工还有400万人需要就业,大学毕业生人数仍将保持在一个较大的数目。因此,有许多人认为推迟女性退休年龄会进一步加大就业压力,其实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目前我国有公务员约500多万,女性公务员约150多万。在女性公务员退休年龄延长五年的情况下,女性公务员服务年限将延长15%左右。这意味着女性公务员退休年龄提高到60岁的制度趋于成熟(即实施五年后)时,每年继续留任的女性公务员不倒25万(假定女性公务员年龄分布基本均匀)。而在制度调整的最初几年,因女性公务员退休年龄提高而减少的退休人数是比较少的,第一年不到5万人,第二年大约10万人,第三年大约15万人,第四年大约20万人。假如从2005年开始调整女性公务员的退休年龄,55~60岁女性公务员数量到2010年才会达到25万的高峰,届时国有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将基本上得到解决,社会就业压力将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此外,我国现在每年新增就业人口1000多万,即使是在女性公务员延长退休年龄而少腾出25万个就业岗位,对全国总体就业压力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事实上,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困难与其自身文化水平和技术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女性公务员提前退休腾出的岗位一般并不能为他们所进入。并且,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一部分55岁退休的女性公务员,由于健康状况良好,退休后并不会在家中赋闲,更多的是选择返聘,并未从根本上缓解就业压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可能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多的是要靠教育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方式、专业结构的调整。何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权利与女性公务员的就业权利同样需要得到法律的保障。
其次,对于延长女性的退休年龄不利于保护女性的健康和55岁以上男女工作效率的差异的说法,在上文已经有所说明,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二、对延长女性公务员退休年龄的建议
对于女性公务员的退休年龄问题,总体需要调整。这种调整既应该体现出退休制度的统一性,同时也应该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为了尽量减轻延长退休年龄带来的各种影响,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循序渐进的办法。比如美国在2003~2015年12年的时间将退休年龄延长两年,平均每年延长两个月。德国国会在2007年3月以408票对169票的大比数,通过退休年龄由65岁提高到67岁的草案,五年后该政策将分阶段推出,在2012~2029年逐步实施。对我国女性公务员的退休年龄的调整也可通过这种方法,实行女性公务员的弹性退休制,建议可以将现阶段我国女性公务员的退休年龄规定在一定范围内(55~60岁)供其自愿选择,使女性公务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弹性地选择自己的退休年龄。女性公务员可以工作至60岁退休,也可以在55岁时根据个人情况和意愿决定是否退休,养老金仍从60岁开始支付,对选择在60岁退休的女性公务员按照男性的退休规定支付养老金。而对于在1993年10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关于退休年龄的规定维持不变,即“女性年满50周岁,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以及工作年限满30年的,本人提出要求,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这样既避免了由于“一刀切”而造成对那些不愿延长退休年龄的女性公务员权益的侵犯,同时也给予了女性公务员更多的选择权利,使女性公务员退休后的待遇与男性相同,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也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小结
应该正确对待因推迟女性公务员退休年龄而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不能过分夸大也不能视而不见,贯彻弹性原则,尊重女性公务员的个人选择,选择恰当的改革时机。在具体实践上,应该立足国情,多方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合理地调整退休年龄。
[参考文献]
[1]李惠英.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2]李娟.我国调整退休年龄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5,(5).[3]郑功成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潘锦堂.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中的性别利益――兼评关于男女退休年龄的讨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2,(2).[5]舒放,王克良.国家公务员制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桂世勋.改革我国公务员的养老保险制度[J].人口学刊,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