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7第一篇 设计集成化(讲稿1)2009
第一篇 设计集成化
第2章 产品集成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2.1 并行设计
2.1.1 并行设计的基本概念
并行工程的核心是并行设计——并行工程是一种先进的制造模式,但更是一种先进的设计模式,因为设计在并行工程中占主导地位,所以并行工程的核心是并行设计。
目的: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设计质量。
并行设计的特点是“集成”与“并行”。
“集成”——首先是指信息集成,但更强调过程集成。
过程集成需要优化和重组产品的开发过程,组织多学科专家队伍,在协同工作环境下,齐心协力,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并行”——是指一个以上的事件在同一时刻或同一时段内发生。
与串行设计相比,并行设计中同一时刻内可容纳更多的设计活动,使设计活动尽可能并行进行,以此来减少整个设计过程的时间。
2.1.2 并行设计的基本特征 1.信息集成发展为过程集成
(1)信息集成
信息集成主要针对企业在设计、管理和加工制造过程中需要和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统一管理,解决大量的自动化孤岛问题,达到正确、高效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异构环境下的信息集成。
(2)过程集成
实施并行设计必须要在信息集成的基础上,进行过程集成,要解决的技术如下:
①产品开发过程的重组和建模。分析现有产品开发过程的状况,尽可能将串行设计作业过程转变成并行设计作业过程。
②以计算机网络和PDM为支持,建立协同工作环境,实现异地并
行设计。
③并行设计使能工具的使用和开发,如DFA和DFM等。
2.串行设计发展为并行设计
(1)串行设计过程
串行开发的模式通常是递阶结构,各阶段的工作按顺序进行,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下一阶段的工作才开始,各个阶段依次排列。
串行设计过程中:由于设计部门一直独立于生产加工过程,开发的产品很少能一次就可以投入批量生产,设计错误往往要在设计后期,甚至在制造阶段才被发现,这样就形成了设计-制造-修改设计-重新制造的大循环,导致产品开发周期长,开发成本高,质量无法保
证等问题。
现用T表示串行设计生命周期总时间:
式中,T:代表完成各个阶段所用的时间,R为返工系数。由于串行设计存在着大量的设计修改,R系数的值通常超过2。
串行设计方法通常有以下缺点:
①以顺序过程为前提,即前一阶段完成后,下一阶段才能开始,因此设计时间长,满足不了市场变化的需求;
②经常的设计修改,增加了产品生产费用。
(2)并行设计过程
并行设计也将产品开发周期分解成许多阶段,每个阶段有自己的时间段,组成全过程,某些阶段在时间段上有一部分相互重叠。
在相互重叠的设计阶段间实行并行设计,首先要求信息集成和相互间的通信能力,其次,要求以团队的方式工作,这些团队不仅包括与这些设计阶段有关的设计人员,还应包括参与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的相关部门的人员。
并行设计和串行设计的生命周期的比较:
采用并行设计后设计产品的时间会远远小于串行设计所用的时间,返工系数R的值通常在0.25~O.75之间。
(3)并行设计对数据共享的要求
在并行设计环境中,由于不同设计阶段需要同时进行,每个阶段生成(或需要)的数据,在没有完成设计之前是不完整的,数据模型和数据共享的管理成为并行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
支持并行设计必须有一个产品设计主模型,并能将产品设计数据定义成多个对象。这些对象的组合可以构成面向不同应用领域对象(视图),各个设计过程在同一个设计主模型上操作,保证数据模型的
一致性和安全性。
(4)并行设计过程中产品模型的更改
无论是串行设计还是并行设计,设计的更改总是不可避免的,更改应体现在产品数据模型的更改上。
为了使上游设计更改所产生的新版本数据,不致于引起下游活动从头开始,需要建立一种数据更改模式,这种模式在并行工程产品开发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产品数据的更改必须做到:
①需要一种渐进式的数据更改及表达模式; ②必须是准确的、完全的、无二义的; ③仅仅是局部的产品模型更改或调整。
(5)并行设计运行机制
理论上产品数据的更改可以由任意阶段提出要求,要求任意阶段进行更改,但是这样会造成产品数据更改的复杂性和过程管理的复杂性。
逐级反馈方式——对于过程的管理和产品数据的组织都比较简单。产品数据的更新采用逐级更改的方式。
越级反馈方式——主要用于过程之间的信息反馈。,冲突处理:
在并行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必然遇到一些冲突,如CAD的输出是CAPP/CAM的输入,CAPP的输出又是CAM的输入,而且,各个阶段的输出/输入信息又不完备,不完备的信息模型为信息的处理带来许多矛盾和冲突,处理好这些冲突是并行设计的重点。
冲突处理的方法:
①将不同事件的起动时间稍退后半拍或一拍;
②事先假设一个中间结果(产品模型),在实施中不断验证结果是否符合假设,并随时修改并代替原来的假设。
在并行设计中,对于不完备的产品模型,通过彼此的并行交叉实施,及时地反馈与评价,完成设计-评价-再设计的小循环。
2.1.3 并行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技术 1.设计过程重组
(1)设计过程重组的思想和方法
“设计过程”是指设计任务的执行过程,一个过程就是以特定方式排列,将若干输入转化成某一输出(产品或服务)的任务序列。
过程的多选择性:由于一项任务可以用多种方式完成,因此在执行一系列设计任务时就会产生多种过程的选择问题。
设计过程重组涉及到企业的许多部门,重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企业的机构变革的过程,所以难度较大。
重组需要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分析现在设计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排除设计任务链、制造任务链和生产任务链上无价值的附加过程。找出多余过程,提出改进方法,所以,重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应用新技术、新方法的过程。
重组意味着重新定义或简化系统及过程,找出最佳的组织模式。在重组中,重组小组应包括各方面人员,应具有跨部门的权威。
过程可以是工作过程,也可以是设计过程(例如结构设计、有限元分析、动力学分析等),或者是制造过程(例如铸造、切削、锻造等)。
如图,一种过程重组方案,重组是一个循环过程。对于过程l、过程2和过程3,假定这些过程相互独立,而且是产品设计所必需的,重组同时进行。
步骤如下:
第一步,当前过程的重建。消除多余过程,优化当前过程。过程1可以是方案设计,过程2可以是面向装配的设计,过程3可以是面向制造的设计。
第二步,评价和优化过程。评价的内容包括功能、成本、精度、完成时间等方面,并标识它们的功能、性能等。
第三步,通过产品开发团队讨论这些标识过的过程,设计新的工作模式,并进行评价。
(2)设计过程重组举例
应用上述设计过程重组的思想与方法,针对某复杂结构件设计,首先分析原有的串行设计过程(左图),然后进行改进,右图是改进后的并行设计过程。
2.多学科设计队伍的组织
(1)组织模型的定义
集成产品开发团队(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 team,IPT)的组织方式是并行设计的组织保障。
根据产品开发过程的复杂程度,团队可以有企业级、产品级、部件级和零件级等不同层次,对应不同层次组成相应的多功能小组。小组由属于不同部门(设计部门、制造部门等)的人员组成,每个活动建立相应开发团队,团队成员被赋予一定的责任与权利而成为一个角色,根据某个角色进行相应的活动。
IPT成员在地域上具有分布性,团队在分布式环境下进行协同开发。
实施IPT的关键包括以下三点:
①团队被企业任命和授权,团队应该对所开发的产品负全部责任;
②团队的领导负责安排、执行和监督产品的开发计划,并决定团队成员的奖惩;
③团队应该在网络环境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支持下协同工作,以保证团队工作的高效率和可协作性。
(2)团队的工作方式
团队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的通信手段,实现地理上分布的协作人员在本地的微机或工作站上通过网络,采用文本、图形、语音、视频等进行实时讨论。
为了更有效地协同工作,每个团队成员不仅应精通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还需要知道他们的活动在整个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此,必须明确以下六个问题(5W1H:what、who、why、when、where、how):
①做什么(what):任务、输入对象、输出对象、过程步骤、评价和决策;
②有谁(who):参加人员、功能小组、顾客和协作单位; ③为什么(why):采用技术、实现目标、具有的功能和理论根据; ④何时(when):开始时问,结束时间、各个过程的排列顺序; ⑤何地(where):技术难点,过程之间的联系及其与整体的关系; ⑥怎样做(how):使用工具和方法,过程限度及过程流。
在工作过程中,团队成员的工作规则如下: ①在并行设计中,按照给定的工作流程开发产品; ②团队成员应及早考虑产品开发早期的所有影响因素; ③所有成员共同对产品负责;
④工作过程中,遇到矛盾和冲突,团队成员有平等权利阐述个人的见解,避免独断专行;
⑤定期组织团队会议,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做出团队决策,确保团队向目标迈进;
⑥实施信息预发布制度,及时评审及反馈,及时更新过程状态,并提供在线的工作提示和公告。
3.产品生命周期数字化定义
产品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定义是实现产品并行设计的前提,其内容包括:产品模型、设计过程模型、资源模型和组织模型,利用PDM系统统一管理,形成三维数字化产品集成模型。
为了实现产品数据的统一管理,还应该将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工具(如QFD、CAE、DFA、DFM等)与产品模型封装在PDM中。
“封装”——是指把对象的属性和操作方法同时纳入所定义的对象中,用操作集描述可见的外部界面,用消息激活对象,并完成一定的功能,从而保证操作对象的界面独立于对象的内部表达。
通过应用的封装,各种数据都放入PDM的统一管理之下,用户对这些数据的存、取等操作,都必须通过PDM进行,而不能在操作系统下对这些数据文件直接操作,由此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实施产品生命周期数字化定义的目标是:
①实现产品开发过程和产品模型的统一管理,保证产品模型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②使管理者监控、管理、协调产品开发进程,提高产品开发效率; ③使产品开发者及时了解上下游之间互相设计的进程、设计意图和决策依据,优化产品开发。
4.协同工作环境
协同工作环境是指支持IPT工作的网络、通信、数据库及计算机系统。在这样一个开放、分布式环境下,团队通过通信网络,采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文本、图形、语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实时交流。
2.2 大批量定制设计
2.2.1 大批量定制的基本概念 1.大批量定制
大批量定制(mass customization)——将大批量生产的高速度、低成本同定制所具有的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统一起来,实现一种新型的生产模式。
大批量定制概念的一些定义:
公司大批量生产某种产品,根据某个客户的个别需要和兴趣进行裁剪。
公司使用技术和管理手段,通过灵活而快速的反应实现产品种类的增多和定制的过程。
使用固定的商业流程以同标准件或大批量产品相近的成本和完成时间提供定制的产品或服务。 为每个客户提供满足特有需求的产品。
这些概念虽然在表述上各不相同,但在涵义上颇具一致性,可以将其概括为:
大批量定制是企业使用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对每个顾客的个性化定制,而其成本和时间同大批量生产产品一致的一种生产模式;是对企业的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等活动以顾客为中心进行思考的一种方式。
此概念包含这样几个方面:
①大批量定制的前提是技术和管理手段;
②大批量定制的成本和时间同大批量生产的产品一致; ③大批量定制的产品能够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即定制; ④大批量定制作为一种范式,是考虑问题的方法和角度,而不是
像CIMS、CE、AM等是某种具体的做法。
2.定制方法
大批量定制的定制方法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1)定制手段
尺寸定制——指通过模块尺寸的变化来满足定制要求; 调节定制——指通过其它方法使模块具有可定制性; 加工定制——指定制通过零件、模块的随时加工得到实现。
(2)定制性质
外观设计定制——指产品外形、颜色等的变化;
功能选择定制——指选择产品可以具有不同功能模块,形成不同产品;
产品核心定制——指产品的任一功能模块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定制。
(3)定制时间
核心定制——指企业设计时可以随时定制;
产品后定制——企业生产零件,由商业伙伴进行定制; 大批量零售定制——企业生产标准件,在销售时由零售商进行定
制;
顾客自定制——顾客自行选择不同的零部件进行组装配置; 多种类产品定制——企业生产许多种产品,投放市场,提供给消费者选择。
(4)其它
合作定制、改进定制、外观定制、透明定制等。
2.2.2大批量定制设计的基本概念
大批量定制的设计方法是在现有设计方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继承了大批量生产的设计方法中适合于大批量定制的方法,如模块化设计、标准化、规范化设计等,又对一些不符合要求的设计方法在流程和具体做法上加以改进和提高,形成一种符合大批量定制模式要求的新型设计方法。
大批量定制设计(design for mass customization,DFMC)的概念l996年由M.Mitchell提出,表述如下:
采用并行工程的流程管理方式和产品族的设计思想进行产品设计,以便能够有效地满足客户需求。
目标:在产品设计的早期阶段,在考虑整体设计的同时,考虑范
围经济性和批量经济性。
重点:建立合理的产品族结构,不再每次只设计一个产品,而是同时完成一组产品的设计,实现面向产品族的设计。
为了有效地实现大批量定制,设计就必须能够捕捉并定义个体客户对产品的需求,设计过程就必须从传统的设计制造集成扩展到包括销售、服务等功能的集成。
大批量定制设计在设计领域和产品族方面的扩展可以通过左图表示。右图则表示了大批量定制希望达到的效果。
大批量定制设计需要对传统的设计流程进行改进,基本上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变化:
1.产品开发与快速设计
大批量生产阶段的设计——反应式的设计,它是面对新的顾客需求而采用定制设计的方法,对原有产品设计进行改进,或为满足新需求而重新设计,有时会因需求的普遍性不高就不予满足。
大批量定制设计——将产品设计分成产品开发和快速设计两个阶段。
产品开发阶段——分析企业客户群及需求,对未来的客户群的需求进行预测,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产品族结构,对可能遇到的需求进行提前准备,形成完善的变型机制,为快速满足随时到来的客户需求提供基础。
快速设计阶段——是在产品开发阶段的基础上,以产品配置器为主要工具,对客户需求进行快速实现,不能满足需求时进行定制设计。
大批量定制设计的典型流程如左图。这种分离带来的经济效益如右图。
2.工作流程并行
大批量定制设计仍需并行设计,并依此安排大批量定制设计的流程。
大批量定制设计中并行的范围需扩展到产品的销售和服务等领域,成为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并行。
3.流程间合作
如果产品族的设计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为满足客户需求就需要进行定制设计。
传统的定制设计时间长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①串行流程:可以通过并行设计解决;
②设计不能得到重用,一切从头来:可以通过产品配置和其它产品数据管理功能提供改进设计的最佳实例,从而促进设计重用;
③不能很好产生设计思想:需要不同部门、不同设计组成员对同一设计进行合作广泛的讨论,集思广益,得到最好的设计结果。
实施大批量定制的企业如果存在不同的产品族,则在这些产品族的开发阶段应该加强合作,在产品的模块划分和零部件设计中,尽可能采用相同的设计,促进设计重用,增加可能同时制造的零件数量,有利于实现经济性批量生产,而不是每个产品族拥有自己的一套零件体系,增加企业设计、制造和管理的成本。
2.2.3 大批量定制的设计方法 1.标准化、规范化
标准化:对影响产品成本较大的零部件进行标准化,通过对其它零部件的变型来满足定制的需求。为实现柔性制造,还应考虑对原材料、加工代码等进行一定程度的标准化。
规范化:对零件进行分析,将企业中的相似零件进行合并、分解,提高零件的使用频率,减少企业内部的零件数,从而降低零件管理费用。
目标:通过对零部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企业内部的零部件数量减少,分布日趋合理,在定制产品的实现中标准件的使用比例得到提
高,零部件的重用性得到提高,从而降低定制的成本。
方法: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方法包括ABC分析、产品结构分析、零件分析、参数分析、编码技术等,对零件的使用频谱进行分析,对使用频谱高的零件进行标准化,对使用频谱较低的零件进行规范化。
设计时严格控制非标准零件的使用,逐渐淘汰旧零件,同时对标准件表单进行优化,最后形成完善的企业标准化体系。
2.面向产品族设计
大批量定制设计实现的基础是面向产品族的设计,只有拥有能够迅速变型的产品模型,实现对客户需求的快速的设计,才能实现真正的定制。
面向产品族设计指设计过程中通过分析大量已有的顾客需求,并结合预测的需求,不仅仅考虑实现一种产品的设计,而且要考虑提取变型参数,形成可变型的产品模型,在快速设计阶段进行产品配置,针对单个客户需求进行快速设计的可能性。
成功产品族的产品模型应该具有如下特征:
①产品结构的组成模块能够为特定客户配置出所需要的最终产
品。
②模块组织能够让销售、设计、制造和服务部门采用一致的方式反映企业能力和顾客需求。
③提供信息集成平台,实现产品设计全过程的集成;能够评价产品生命周期中决策的经济性。
3.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是指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而不同性能、不同规格的产品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功能模块,通过模块的选择和组合构成不同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
实现大批量定制设计的关键:提取产品模块。
从顾客角度看,模块化设计能够定制自己的特定需求;从企业角度看,使用这些规划好的、或已经标准化、或易于变型的零部件模块进行组装,就容易实现成本的降低和速度的提高。
划分模块可以参考这样一些原则:(1)划分产品族
根据拟设计的产品族和相应的定制方法,划分构成产品的模块,使通过不同模块进行配置、组合变型得到产品族成为可能;
(2)设计和制造中的重复性
只有模块具有一定的数量的重用性时,划分出的模块才具有普遍性,才能够形成批量经济性,而获得低成本;
(3)划分粒度的确定
模块划分的粒度太大不利于进行组合变形,不能很好的发挥模块化设计的优点,而粒度太小不利于进行产品配置,并带来工作量的增加;
(4)考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
模块划分时不能只考虑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而应该考虑到产品的制造、销售、维护等阶段的经济性和便利性。
4.后延设计
产品变型后延(delayed product differentiation,DPD)是为了增加产品种类、客户满意度和制造效率提出的一种设计概念。
一般制造过程包括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需要不同的零部件,提高早期阶段零件的通用性,在制造的后期阶段进行变型,可以减少供应链的负担,降低生产的成本。
后延设计——使用产品变型后延概念的设计方法。普通设计——产品变型不后延的设计。
后延设计的基本方法:在对零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某些复杂零件分解为几个零件的装配组合,从而增强零件的重用性。虽然后延设计可能增加具体产品中的零件数量,但由于提高了零件的通用性,企业内全部零件数量会减少。
5.产品配置
产品族在模块化基础上形成可变形的产品模型,是产品配置的基础。
产品配置是快速设计阶段重要的设计手段,它根据客户选定的选项对产品模型进行变型,通过参数化CAD系统向客户展示该个性产品,并提供报价。客户如果满意,它可以生成可供制造的产品模型,投人生产部门进行制造。如果客户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它向设计人员提供最好的设计实例,使定制设计有较高的起点,缩短工作时间。
为了有效的实现产品配置,在产品开发阶段,应该考虑并满足产品配置对产品模块提出的要求:
①进行配置的模块、组件应该有相应的参数化数字模型; ②模块、组件之间的几何约束、物理约束得到保证;
③模块、组件如果发生变型,应该能够给出其影响链,即哪些模块和组件会受到影响,影响到哪些参数等。
注意:产品配置不单纯是一种设计方法,它的实现需要相应数据管理软件、参数化CAD软件的支持;产品配置本身并不能实现大批量定制,它为产品模型的变型和客户需求之间建立了联系。大批量定制的真正实现还是依赖于产品族的设计及产品模块的划分。
2.2.4 大批量定制设计的实施
实现大批量定制的一个关键因素是重视信息技术。
《大批量定制》一书的作者Joe Pine认为模块化设计、专家系统和支持创新的数据库、合作技术是进行大批量定制所需要的三项主要技术。
因此,大批量定制设计的实现同计算机、信息技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将设计、制造、销售等全部企业信息集成起来,形成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大批量定制设计才能得以真正的实现。
1.大批量定制设计对环境的需求
(1)产品的数字化模型
面向产品族设计要求产品的数字化模型能够同时反映一族产品的共同特性,能够通过变量条件选择,形成不同的产品,提供产品的“客户视图”和“技术视图”。
客户视图——指根据顾客需求形成的产品模型;
技术视图——指形成确定的可加工的产品或提供进一步定制设计需要的产品实例。
要求:产品模型在零件数量不增加,或增加很少的条件下形成较多的产品种类。
大批量定制需要模型能够形成多种类的产品,以满足顾客的不同要求,因此,大批量定制设计中产品模型成为企业数据的管理核心。
(2)流程管理
大批量定制面临的两大挑战是成本和速度。
企业要从产品设计、产品制造、产品服务等各个方面对企业的流程进行重新思考,剔除不能带来价值的流程,改善影响企业反应能力和速度的流程,并将其固定,并与所生产的产品分离。
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严格按照流程安排进行各项工作,并随时对不合理的流程进行改进,提高企业的生命力和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
大批量定制设计对流程管理提出的要求:
能够有效地管理产品的所有过程,包括从产品的概念设计到产品模型的定型中所有的任务分配、项目管理等;能够有效地管理长时间事务;能够处理大量的突发事件;最重要的是流程能够在运行过程中进行改善。
(3)快速设计环境
实现快速设计在大批量定制设计中有两种情形:
一是能够通过已有的产品族设计进行产品配置,通过标准模块的组合形成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这是最简单的快速设计;
二是由于客户需要的多样性不能用简单快速设计满足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产品配置提供的实例进行变型设计,此时有以下要求:
①首先要有产品配置功能,对产品模型进行管理,为销售人员提供工具,实现客户需求定义,提供最符合客户需求的实例,并提供变型的影响链,给设计人员进行变型设计提供最高的起点;
②能够提供专家系统或变型数据库,为设计人员进行设计提供众多的参考;
③提供完善的合作机制,使设计人员能够群策群力,快速形成多种设计方案,最后得到最终设计。
设计结果和相应的客户需求通过格式化,能够并入产品模型,在以后的快速设计中得到使用。
2.常用技术
根据大批量定制设计的要求,可以采用下面一些技术。(1)创成式BOM(generic bill-of-material)BOM(bill-of-material)是表示产品与零部件的装配关系的一种形式,MRPⅡ软件和PDM软件中都相应地采用BOM进行产品结构的管理。
创成式BOM通过变量条件对表中条目的有效性进行管理,是实现产品配置的关键,使通过变量条件对产品族中不同的产品结构进行统一表示成为可能。
创成式BOM的研究开始于90年代初期,目前有面向过程的创成式BOM、面向对象的创成式BOM等,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更加合理地安排结构,使信息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获取,以符合企业的需要。
(2)拼装(mock-up)实现快速设计一般需要进行预装配以检验模块之间的关系,排除零件之间的干涉。这常常需要参数化CAD软件的支持。如果企业内部
使用异构的CAD软件那就不能实现上述检验的要求。
拼装技术——在PDM技术中,通过PDM管理产品结构,能够理解不同的CAD文件,并将它们按照统一的标准(如STEP标准等)转化为一致的形式,以实现它们的预装配。
拼装常常同配置器(configurator)一起提供给客户使用。
(3)模块化流程和智能体
为了更好地进行流程的管理和重用,模块化流程成为一项关键技术。通过将流程划分为能够重用的模块,增强了流程的灵活性,更好地满足了工程管理的需要。
不同企业流程的合作由于企业管理模式的不同和企业机密,常常不能得到满意的管理,成为实现企业间合作的障碍。
智能体作为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由于它有自治性、学习性和合作性,能够自主地完成一些任务,因此在流程管理方面可以采用智能体(mobile agent)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4)智能设计
在大批量定制设计中有人提出采用基于实例的进化设计方法,促
进设计的重用,加快设计的速度。
此外,PDM技术、数据仓库技术、QFD技术、成本估算等也是实现大批量定制设计的关键。
第二篇:有线电视维护集成化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一、合理化建议提出的原因:
**公司有线电视维护中心分管**有线电视网络的改造、建设、管理、维护和散户收费等工作任务。**有线电视网覆盖**、***、**、**、**、**等六个地区。由于工作需要,维护中心下设的五个班组分别设在**、**、***三个区。对于这么大的网络,而且维护人员不集中,给各项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此我们提出:利用科学的、先进的管理手段,借助电脑,将分散的班组通过微机接入公司的局域网,实现班组与班组之间,中心领导与各班组之间互联互通,所有的数据都可以通过远端录入,网上传输,尽而实现管理自动化。
二、方案取得的效果
这条合理化建议通过中心班子成员讨论,达成共识后上报**公司领导,领导非常支持,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本着投资少,见效快的方针,利用闲置的电脑和有线电视网络的冗余光纤,成功接入公司局域网,并很快投入使用,我们建立了五种表格,一是日常工作和障碍处理日报表、周报表;二是维护材料和器件使用及消耗表;三是散户收费户数统计表;四是设备和网络运行情况统计表;五是班组安全日活动内容和情况统计表。这些表的内容可随时远程录入,并通过网络传送给中心主任办公室,使领导及时掌握各班组的工作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考核指标。并能妥善地协调好各班组之间的关系,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恰当地调配好各班组人员的工作任务,提高了工作效率;合理地分配好维护材料和器件使用,避免了散失,降低了维护成本,并解决了手工制表、上报路远的困难和不及时等弊端,节省了人力、物力,减少了劳动强度,年增收节资15万元。(纸张费+人工费+车辆燃油和磨损费=15万元)
三、未来的发展和广阔的应用空间
作为好的合理化建议,不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具有长期和广阔的拓展空间。模拟电视必将被数字电视所取代,到那时我们现有的计算机网络与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相连,领导在办公室打开微机,所有用户管理信息尽收眼底,比如机顶盒、IC卡的发放、未发放、作废、回收等动态管理和销售情况,公益用户开户数量,付费用户开户数量,领导心中了如指掌,为及时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其次,随着近几年来有线电视技术的迅猛发展,有线电视网络业务已经从单一的广播电视业务发展到多功能的网络综合业务,而我们的有线电视施工图纸还停留在手工绘图、描图、晒图这样一个工艺流程上,工作流程繁琐,工程量大,工作效率低,图纸更新困难,数据管理单一;况且**电视网覆盖大到十几公里,我们的各班组网络维护人员分在各个区,如果用人工方式更新,那么则需要每天各个班组都要人力奔波于维护中心,花费的时间和损失的经济效益姑且不说,单单是每天汇聚而来的大量资料,就会形成一种巨大的积压,而且普通晒图又不能多次修改,如果我们仍旧依赖于那些不准确的数据,将会给维护和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有线电视网络图纸同步数字化管理的方案”,基本思路是:我们可选择AutoCAD作为电子图档案的转换手段,或者将基本晒图通过扫描仪扫入计算机,经过描补变成电子图,这完成之后,我们就有了第一手的网络地理图形以及相关的线路、道路、井位、网络器件等网络设施,这就完成了第一部分的工作。下面要做的就是如何实现同步管理,所谓同步管理的概念就是:各个工作站(或班组)将每天由于客观因素或者维护原因,产生的网络改动情况,在微机上对原始电子图进行修改,并将正确的原始电子图档案远成修改后,传送到维护中心计算机室,由专业人员验证,或者是将要修改的数据直接传送到计算机室,由专业人员修改,这就保证了图纸和数据始终处于最新状态,尽而给维护、管理、施工人员带来极大的方便,多点协同工作,共同完善基础档案数据,对提高工作效率、保持原始档案和实际网络状况同步,起到关键性作用。这是对有线电视网络的一次管理上的升华、技术上的完善,也是集成化办公思路的根本体现。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第三篇:第三讲 扫描 讲稿
扫描特征
扫描路径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可以是开环,也可以是闭环。引导线可以是开环,也可以是闭环,引导线的长度也可以大于路径的长度。应保证在扫描过程中引导线与轮廓草图平面始终有交点。
路径与引导线可以在同一草图内,也可以在不同的草图。练习:
1、酒瓶的制作
轮廓:在前视基准面上画一个椭圆,长轴50,短轴30。路径:在上视基准面上画一直线,长度200。(扫描观察)引导线:(1)在上视基准面上椭圆长轴端点处画一样条曲线。
(2)在右视基准面上椭圆短轴端点处画一样条直线;再画一样条曲线。
2、五角星的制作—扫描
轮廓:在前基准面画一个对称的三角形。路径:在上视基准面画出一个圆。引导线:在上视基准面画出正五角形。
扫描:路径中选择“闭环”,引导线框内单击鼠标右键,选择“Selection Manager”,在图形区选中五角形-闭环-OK。
3、吊钩的制作
路径:在前视基准面画一直线,再画一三点圆弧,二者有交叉,再画一小三点圆弧,二者无交叉。练习在两个圆弧中添加几何关系-相切,延伸、裁剪、分割实体。直线和大圆弧绘制圆角。
轮廓:在上视基准面画圆。扫描后执行“圆顶”特征,在参数中选择“椭圆圆顶”
4、电风扇前罩的制作
扫描1 路径:在前视基准面画半径为200的圆; 轮廓:在上视基准面画半径为3的圆;
引导线:复制路径草图。(注意:闭环的穿透扫描要定义引导线)扫描2(辐条)
路径:在上视基准面画一样条曲线和直线(注意样条曲线的起点和直线的终点坐标,直线Y终点坐标为90)
建立参考基准面:与右视基准面相距20; 轮廓:在参考基准面画半径为2的圆;
圆周阵列:在上视基准面画一中心线,插入基准轴。
建立参考基准面:与前视基准面相距89,画一半径为20的圆; 拉伸:方向1和方向2深度均为2,薄壁特征选择两侧对称,厚度8。
5、波纹管
路径:曲线。
轮廓:两个同心圆。注意:圆心坐标(0.2,0)不要在原点 扫描:选项-沿路径扭曲;定义方式-旋转-200。
6、弹簧的制作
路径:在前基准面上画一个圆(50),插入-曲线-螺旋线。轮廓:选中上视基准面,画一个圆,坐标(-50,0),半径5。扫描。完成后编辑螺旋线,观察锥形螺纹线。
第四篇:开学第一堂课讲稿
每个学生都是一颗会闪的星
九月,一个收获的季节,刚送走三尺讲台上的第一批可爱的学生,内心的喜悦还来不及抒发,转眼间又迎来了一群笑脸.人都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这开学的第一课,我已琢磨了整整两天,最后决定暑假在网上看到的几个小故事送给他们,作为第一节课的见面礼。我相信在听完这些故事之
后每个人心中难免都会有几分触动.第一个故事:父子赶牛
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什么样的习惯是好的习惯?说不完,但我认为你们从现在开始来形成一个好的习惯还不晚.第二个故事:自己救自己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这人问:“你是观音吗?”
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遇到问题,不要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记住:成功者自救。
现在让我们小结一下:
第一、要养成好的习惯。
第二、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包括自己的父母,你才是你的救世主。
第三、要热情地自信地面对生活,远离经常给你泼冷水的人,但真正意义上的批评除外。
除了这些以外,我还想强调两个非常重要的习惯。
第一、要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确定优先完成的事项,这不仅涉及到对时间的管理,还要求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价值观。每周记着花一点时间认真考虑一下这些事情。
第二、花时间自我更新特别是在心理方面和情感方面。多与自己的朋友或者信任的教师交流,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与困惑,这对你很有好处。
最后,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是一颗会闪的星,不过有时光线强,有时光线弱。所以,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会用耐心去观察,用心去感受,认真地去发现学生潜在的优势,并想法设法创设条件,提供机会,鼓励他们战胜自我,大胆实践,使这种潜能转化为他们现实的能力,并逐渐增强、扩大.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是教育源泉,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我想,一个教育工作者有了爱,就会用平等的心态去尊重学生,就会用伯乐的眼光去赏识学生,就能用大海般的胸怀去宽容学生,就能和学生推心置腹地沟通。你充满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
第五篇:《三字经》第一节课讲稿
第一节课讲稿
一、自我介绍导入
1、课前播放歌曲《三字经》
2、上课铃响,走进课室,关闭音乐,上课问好。
3、开场白
亲爱的各位老师、同学们,非常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这学期的新课程:国学课。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这学期教大家国学课的老师,同时呢,也是今天的分享者,我姓唐,看清楚,可不是糖果的糖呀,大家可以叫我唐老师,很高兴这学期能够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接下来呢,我也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其他四位和我们一起成长的老师们,她们分别是林老师、陈老师、卢老师、徐老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她们啊。
好,接下来唐老师想邀请大家帮我一个忙,什么忙呢?因为唐老师是第一次来国声小学,所以对这里很不熟悉,对你们也很不了解,所以呢,老师希望跟你们之间来一个小小的约定,大家说好吗?这个约定就是:当老师说:“1、2、3安静”的时候,大家就要对老师说:“请安静”然后呢,所有的老师和所有的同学们就要立刻安静坐端正,好吗?那我们来表演一下。
二、课程导入
1、大家都表演的好棒,老师非常地喜欢你们,也非常地感谢你们,为了表达对你们的感谢,老师准备了一首歌要送给你们,这首歌的名字叫《有你的地方是天堂》,请欣赏。(中间会唱一起唱)
2、好,音乐播放完了,有谁告诉老师,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呀?有谁知道“有你的地方是天堂”用什么动作比划出来呀?(表演三次)有谁知道,天堂是怎样子的?天堂有什么呢?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去天堂?
3、大家都说得很棒,天堂确实是一个很美丽、很温暖的地方。接下来呢,老师想带领你们去天堂看一看。
播放背景音乐《摇篮曲》,显示烛光图片。
故事: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可曾见过天堂呢?天堂里有很多美丽的树,树上的叶子是银色的,就像夜晚天空上的月光,银光闪闪。天堂里有很多美丽的花,花瓣是金色的,就像阳光一样金灿灿,放光芒。天堂里还有很多软绵绵的白云,就像一座座岛一样,岛上是鲜花盛开的花
园,一道道美丽的彩虹连接着一座座白云岛,非常的壮观、美丽。
有一件事情,我特别想告诉你们,原来天堂里还有一条很活泼的小溪流,小溪流里面流淌着千千万万的小星星,它们奔跑着、跳跃着、一闪一闪地发光发亮着。这时,小溪流来到了天堂的正中央,一道巨大的瀑布在翻涌着,小溪流勇敢地跳了下去,就这样,小溪流来到了星光闪烁的湖水,满湖的小星星都在闪闪发亮,非常的自豪和喜悦,也非常的美丽和动人。
就在这时,一只巨大的白鸽展开她闪亮的白色翅膀,在湖面上飞翔,原来她就是白鸽天使,白鸽天使每天都会在湖边静静等待,等什么呢?原来啊,她在等地球上新出生的宝宝的消息,消息传来,她就会飞向湖面,选出一颗小小的美丽的星星,把这颗星星放在一个柔暖的摇篮,一路飞啊飞,飞到地球上,把这份美妙的礼物送给新生的宝宝,宝宝把它放在自己的心中,温暖着自己的内心,变成了一个很善良的人。
三、视频导入
1、所以说:“人之初性本善。”好大家一起来念一遍。有谁能够告诉老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很善良的,为什么呀?因为我们都
有一颗像星星一样的心,是吧?
2、大家有没有学过《三字经》呢?喜不喜欢?主要讲什么的?
3、接下来我们要看一个关于《三字经》的视频。看视频之前先给你们介绍几位朋友,他们分别是“阜阜、新新、小精灵布啾”。好,接下来我们要看视频啦,大家要认真看哦,因为我会中间按暂停然后问你们问题的哦!
4:13停。问:为什么阜阜要去图书馆找《三字经》?(作弊)请问这种做法对不对?为什么不对?我们考试可不可以作弊?
6:30停。问:布啾是谁呀?(住在书里面的精灵)布啾为什么会生气?(他们不尊重《三字经》)为什么要尊重书本呢?请问同学们想不想有好的成绩?怎样才有好的成绩呢?(尊重书本,爱护书本,书本就会给与你很多很多的知识)
结束停。问:小精灵布啾是怎么惩罚阜阜和新新的?(把他们带到古代学习《三字经》)
四、力行功课
大家都回答得非常好,但是光是明白道理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去做、去力行,所以,这节课的作业即力行功课就是爱护书本,动手把书本上脏的东西擦掉。(有时间当场做,没时间下次课检查,并评出“三字经小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