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考场作文常见的十大误区.doc大全
考场作文常见的十大误区
一、审题——若即若离
虽然近年来高考作文多以“话题作文”或是“新材料作文”出现,题目宽泛,不设审题障碍,但也并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依然要在所给话题、材料范围内进行审题写作,不可抛开话题、另辟蹊径地“信马由缰”。否则,就会不着边际,偏离话题。比如上海2007年高考作文题《必须跨过这道坎》,就应该牢牢抓住“必须”“跨”“坎”等“题眼”进行审题,还要重点关注、开掘出“坎”的引申义、比喻义。
规避:要加强审题训练,针对题目“辨字析词”,盯准“题眼”,尤其对于哲理性命题,涉及辩证关系的,更要深入分析题目的深刻内涵。审题越细、越准、越透,立意的思路就越宽、越深、越广。
二、入题——千呼万唤
高考作文因字数、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写得太多,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往往出现“入题慢”的弊病,废话很多,以一当十的内容却千呼万唤不出来。引用原材料或可有可无的内容占去了很大的篇幅,重点部分无法展开。
规避:多看名家精短美文,为我所用,在“实战”中寻找不足,总结经验。
三、扣题——蜻蜓点水
有的考生写作文,从头到尾没有出现话题、话题的关键词或与话题相近的表述,犯了扣题不紧的错误,看不出是就所给特定“话题”或是“新材料作文”而写的文章,这样得分自然不会理想。
规避:在行文时牢记“考纲”中对作文扣题一项的具体要求,依照标准去做,回想老师的相关叮嘱及传授的方法。
四、立意——平庸病态
见解独到、构思新巧、主旨积极的文章无疑是任何人都梦寐以求的。可惜的是,在考场上有的学生为了追求所谓的标新立异,甚至写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文章。如有的学生在《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中这样写:“我要把爱因斯坦的大脑移植过来,为自己发财致富„„”由于思想格调不高,不符合高考作文“思想健康”的要求,降低了作文品位。
规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突破定向思维、线性思维,走向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视角独特,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五、选材——陈旧苍白
有的学生作文材料陈旧苍白,缺乏厚重感。要么记叙一件事,有骨架没血肉;要么议论一个道理,观点+例子+结论,缺分析少论证;要么连例子都没有,翻来覆去,空谈漫议,写到哪儿算哪儿,凑够字数为原则。
规避:积累材料。一是在高三这段时间里继续收集鲜活的材料,并选记一些名言警句;二是把长期以来的“库存”分门别类筛选一下,选择出可供用于写作的精品材料列出提纲。
六、语言——艰涩难懂
有的考生喜欢使用缩写、英文单词、网络语言,其实这是要冒一定风险的。有的阅卷教师对这类语言很反感,就会对考生有害无利。高考大纲对于作文的要求是语言通顺、用词贴切,文句有表现力。因此,考生应当尽量用优美、有内涵的语言来表情达意,要用最规范、最传统的语言来写作,最好不用或少用网络语言。 规避:平时写作时尽量不使用网络语言或少数人才知道意思的语言。
用心
爱心
专心
七、形式——千篇一律
考场作文,事关重大,不仅内容要出彩,形式上也应该不拘一格,使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完美统一,方可获得高分。但教师在批改作文中却发现,形式创新的寥寥无几,多为千篇一律、似曾相识的“老面孔”,这应当引起注意,尤其是写作能力强的学生,不要因为形式的“不适宜”而失去了本不该丢的分。
规避:运用题记、后记、演讲稿、采访记录、日记体、书信体、小标题等新奇的形式来诠释思想,表达意旨。
八、文体——似是而非
有的学生写的文章好像属于“四不像”的文体,因而阅卷老师难以读懂、把握这样的文章,判分就有争议。所以,一般说来,文体还是明朗为好。
规避:就高考作文而言,最好多使用记叙文(夹叙夹议)、散文(记事、抒情)、议论文三种常见形式,少采用或不用诗歌、戏剧、文言等体裁。
九、结篇——虎头蛇尾
有的学生由于没有分配好答题时间,以致在写作文时所剩时间不够了,有的考生来不及结尾,结果或用一句话硬断,或点上一串省略号,或干脆空在那儿。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被视为未完篇处理。因为阅卷老师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是看文章的整体,虎头蛇尾的文章是要被扣分的。
规避:考生平时要训练自己在大约45~60分钟内能够写出一篇完整作文的能力,最后交上的作文无论如何都应该是一篇结构完整的作文。
十、卷面——乱涂乱改
现在是电脑阅卷,字迹模糊、扫描不清就会丢失信息,老师看得吃力无疑会影响分数。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的作文使人赏心悦目,印象分立即增加;而字迹潦草、涂改得难以辨认的答卷,无形中就会多扣几分。高考作文如果接二连三地出现错别字,就会被认为语文基础太差,得分也会大打折扣。2008年高考作文对错别字要求更高,有的省已经规定每错一字扣一分,应予以特别重视。规避:养成好的书写习惯,不会的字、词要查字典、词典。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二篇:高考作文常见的十大误区(定稿)
高考作文常见的十大误区
一、审题——若即若离
虽然近年来高考作文多以“话题作文”或是“新材料作文”出现,题目宽泛,不设审题障碍,但也并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依然要在所给话题、材料范围内进行审题写作,不可抛开话题、另辟蹊径地“信马由缰”。否则,就会不着边际,偏离话题。比如上海2007年高考作文题《必须跨过这道坎》,就应该牢牢抓住“必须”“跨”“坎”等“题眼”进行审题,还要重点关注、开掘出“坎”的引申义、比喻义。
规避:要加强审题训练,针对题目“辨字析词”,盯准“题眼”,尤其对于哲理性命题,涉及辩证关系的,更要深入分析题目的深刻内涵。审题越细、越准、越透,立意的思路就越宽、越深、越广。
二、入题——千呼万唤
高考作文因字数、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写得太多,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往往出现“入题慢”的弊病,废话很多,以一当十的内容却千呼万唤不出来。引用原材料或可有可无的内容占去了很大的篇幅,重点部分无法展开。
规避:多看名家精短美文,为我所用,在“实战”中寻找不足,总结经验。
三、扣题——蜻蜓点水
有的考生写作文,从头到尾没有出现话题、话题的关键词或与话题相近的表述,犯了扣题不紧的错误,看不出是就所给特定“话题”或是“新材料作文”而写的文章,这样得分自然不会理想。 规避:在行文时牢记“考纲”中对作文扣题一项的具体要求,依照标准去做,回想老师的相关叮嘱及传授的方法。
四、立意——平庸病态
见解独到、构思新巧、主旨积极的文章无疑是任何人都梦寐以求的。可惜的是,在考场上有的学生为了追求所谓的标新立异,甚至写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文章。如有的学生在《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中这样写:“我要把爱因斯坦的大脑移植过来,为自己发财致富……”由于思想格调不高,不符合高考作文“思想健康”的要求,降低了作文品位。
规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突破定向思维、线性思维,走向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视角独特,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五、选材——陈旧苍白
有的学生作文材料陈旧苍白,缺乏厚重感。要么记叙一件事,有骨架没血肉;要么议论一个道理,观点+例子+结论,缺分析少论证;要么连例子都没有,翻来覆去,空谈漫议,写到哪儿算哪儿,凑够字数为原则。
规避:积累材料。一是在高三这段时间里继续收集鲜活的材料,并选记一些名言警句;二是把长期以来的“库存”分门别类筛选一下,选择出可供用于写作的精品材料列出提纲。
六、语言——艰涩难懂
有的考生喜欢使用缩写、英文单词、网络语言,其实这是要冒一定风险的。有的阅卷教师对这类语言很反感,就会对考生有害无利。高考大纲对于作文的要求是语言通顺、用词贴切,文句有表现力。因此,考生应当尽量用优美、有内涵的语言来表情达意,要用最规范、最传统的语言来写作,最好不用或少用网络语言。
规避:平时写作时尽量不使用网络语言或少数人才知道意思的语言。
七、形式——千篇一律
考场作文,事关重大,不仅内容要出彩,形式上也应该不拘一格,使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完美统一,方可获得高分。但教师在批改作文中却发现,形式创新的寥寥无几,多为千篇一律、似曾相识的“老面孔”,这应当引起注意,尤其是写作能力强的学生,不要因为形式的“不适宜”而失去了本不该丢的分。
规避:运用题记、后记、演讲稿、采访记录、日记体、书信体、小标题等新奇的形式来诠释思想,表达意旨。
八、文体——似是而非
有的学生写的文章好像属于“四不像”的文体,因而阅卷老师难以读懂、把握这样的文章,判分就有争议。所以,一般说来,文体还是明朗为好。
规避:就高考作文而言,最好多使用记叙文(夹叙夹议)、散文(记事、抒情)、议论文三种常见形式,少采用或不用诗歌、戏剧、文言等体裁。
九、结篇——虎头蛇尾
有的学生由于没有分配好答题时间,以致在写作文时所剩时间不够了,有的考生来不及结尾,结果或用一句话硬断,或点上一串省略号,或干脆空在那儿。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被视为未完篇处理。因为阅卷老师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是看文章的整体,虎头蛇尾的文章是要被扣分的。
规避:考生平时要训练自己在大约45~60分钟内能够写出一篇完整作文的能力,最后交上的作文无论如何都应该是一篇结构完整的作文。
十、卷面——乱涂乱改
现在是电脑阅卷,字迹模糊、扫描不清就会丢失信息,老师看得吃力无疑会影响分数。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的作文使人赏心悦目,印象分立即增加;而字迹潦草、涂改得难以辨认的答卷,无形中就会多扣几分。高考作文如果接二连三地出现错别字,就会被认为语文基础太差,得分也会大打折扣。2008年高考作文对错别字要求更高,有的省已经规定每错一字扣一分,应予以特别重视。
规避:养成好的书写习惯,不会的字、词要查字典、词典。
第三篇:9高考考场作文结构分析及常见误区处理
9高考考场作文结构分析及常见误区处理
为了让考生更好地了解高考作文出题趋势,准确把握高考动向,笔者特地对近几年高考考场作文结构作了分析,并提供了几种常见误区的处理方法,供大家参考。
1、结构冗长繁杂,层次不清
“酷”文章必有“亮”形态。高考作文最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的就是结构与语言。“结构”是“骨骼”,“材料”是血肉。只有根据材料主题需要,安排恰当结构才能光彩照人。文章结构使文章思路外现,主题通过结构来加以凸现。
2、文章结构单一,八股化程式化
文章呈现出“老三段”“八股模式”,臃肿虚胖,内容空洞;或段落颠倒,语序不当;或句意跳跃,让人突兀;或重复啰嗦,含义不明。
3、文章“纵”“横”无序,杂乱无章
文章结构应如《左传。昭公四年》所说:要“四季分明,互为承接”,即要“有机相连、逻辑推进”。而考生常犯的错误就是没有布局意识,没有“段与句”意识;就如同一个人一样,应骨骼健全,匀称有序。
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要求是:一要“结构完整”,所谓“结构完整”是与“残缺破碎”相对而言的;二要“层次分明”,从文章的章法上说,好的文章结构要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段落的划分和安排恰当,各个部分的布局合理,没有颠三倒四的现象。即高考作文段层安排,应力求达到“进递有序、精致关联”环环相扣准则。没有布局观是无法展示思维逻辑层次的,无法展现文章的美感。
「作文结构纠错技巧一」 构筑“龙骨”,展现思想
考场作文结构“龙骨”构造有两点:一是“通体透光”二是“中通外直”。所谓“通体透光”是指行文时要注意文章思维层次的排列和展现,层次清晰,结构条理。所谓“中通外直”,就是指考场作文要多用短句,多设置自然段,多思维标志,使阅卷老师对自己的试卷一目了然,透彻见底。这样,我们在和阅卷老师的“对话”中就以真诚而又善解人意的态度赢得阅卷老师的好感,分数的提升自然是水到渠成。
铸造考场作文“龙骨”是指着眼于作文内部诸要素的自然搭配和组合。即如何在考场上营造一种紧扣题意,类似“龙脉”结构方法;如何针对考生作文缺少深度的分析和延展的现实,强化对具体事例的解读和运用;如何使文章从个人和自我的层面上上升为国家和民族的层次,使文章有一种大气和精神底蕴;如何打磨一种前后呼应、衔接自然、过渡通畅、文脉通达的内在脉络。
「典题调研」(2008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目)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注意」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4、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5、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运思过程」从命题意图来看,在话题作文式微,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渐盛的形势下,命题者继续采用命题作文,使广大考生有足够的应对心理。就题目--“带着感动出发”本身来看,显然又契合了传统的“文以传道”的创作观。在具体的作文过程中,首先要注意解题。题目“带着感动出发”和2007年的“提篮春光看妈妈”一样是带有诗意的表述,尽管文题已经说明“文体不限”,但这个题目显然不适合写议论文,而更适合写抒情性较强的散文,或者干脆写诗歌。
本题来自教材。如苏版《语文》必修五专题“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及人教版第一单元“哲学论文和随笔”专题,分别对“怀想”与“天空”作了哲理性的阐述,“怀想天空”,不但指怀念、遐想自然的天空,更应该喻指人生的天空、文学的天空、教育的天空、环保的天空、体育的天空等范畴。因此,暗喻结构上应体现出文章思维的层次性。
「思路模型」“带着感动出发”,首先将其分解为几个方面加以思考。带着什么出发?感动;带着感动去干吗?出发;既然有出发,那就有目的,去干什么。所以具体的作文落脚点应当在“感动”,什么人、什么事让你感动了;写作的重心在于“出发去干什么”,可就此展开。
「考场纠错」本题考生在结构上容易犯两种错误:一是“互不联属”“两张皮”现象,即割裂“感动”与“出发”关系,人为地将文章结构简化为两段;二是散乱无序,杂乱无章;三是习惯用三段论及“八股”模式。这也限制了考生思想及思维的发展与开凿。
「变式题目」(2009年上海建平中学高三调研试题)
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以“记住这一天”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运思分析」审读此题关键应抓住“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是“我们”要铭记“这一天”,不是“我”:“我们”要铭记的“这一天”是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的一天;就是要考生在写作时不能摆脱“一般意义”的层面。因此,在结构上也应体现出文章是思想与思维的存在。“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层面的,考生必须对此有所体悟。
「考场纠错」本题容易写成两类作文:一是篇幅不大,却面面俱到;与中心联系不密,甚至游离于主题思想;二是没有将文章在结构与层次上予以展示,文章只有具象没有抽象,只有一般没有特殊;三是流水账式结构,一二三四,平铺直叙。
「作文结构纠错技巧二」 优化内容,明晰结构
“内容”优化,是指对文章所举事例或材料的整合和运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正面归纳方式。常用的方法是在列举事例之后,用“由此可见”“从中可以看出”“不难发现”等词语摆明自己的观点,亮出自己的思想,对文章所列举事例进行延伸分析,使文章有叙有析,有梯度,有层次。二是反面推理方式。即用“试想一下”“如果不是这样”“假如不......”等形式,对所列举事例作简要分析,这种分析是以逻辑上的“假设”和语法上的“让步从句”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因而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震撼力,令人耸容动情。
其次确立段落结构。即确立起始段、引入段、过渡段、重点段、小结段、总结段、收束段的布局,从而真正做到层次清晰,上下有序;精致衔接、有机关联。
「典题调研」(2008年广东高考作文题)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800字。
「运思过程」该题切合选拔考试实际,让学生有话可写,但也有一定难度,关键在于学生能否解清“轻易”一词的内涵以及“说'不'”的象征意义:“不要轻易说'不'”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永不放弃”,一个是“不要轻易的去否定别人”。因此,该题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说'不'”是个传统作文话题,“不要轻易说'不'”是在传统话题上的推陈出新,但较传统话题更具思辨色彩,故既非全然否定,也非全然肯定,要区别对待;该题具有浓烈的时代感。中国近期对待“藏独”“台独”“汶川大地震外来援助”都不是轻易说“不”。
「思路模型」本题没有限制文体,但诗歌除外。选择记叙文将比较容易扣题,但由于缺少生活体验,容易流于俗浅低幼化。写议论文则需选择合适的切入角度;合适的“点”,不仅要写出自信,更重要是突出“自我”,写出对待世界的姿态与方式。
「状元笔记」本题往往易落入下列两种俗套:
一、一件事情、一个人给我的启示,一次遭受磨难与挫折的经历;二是将话题转化为“谨慎”“理性”,然后大谈理性的好处;或者即使能设立分论点,但缺少议论层次,也会陷入:“第一分论点”“第二分论点”“中心总论点”的泥潭。「变式训练」阅读下面文章,按照要求作文
印象中,诗、书、画、印四绝的吴昌硕大师笔下那些逶迤遒劲、意趣超古的藤,如峻石、似屈铁,秀致中寓有气骨,苍老中透发生机。明代酷爱青藤的画家、自号青藤老人的徐渭,他那首“吾年十岁植青藤,吾今稀年花甲藤,写图寿藤寿吾寿,他年吾古不朽藤”的诗作,犹如青藤一直缠绕在我眼眸周围,深感心田似绿海,故每每看见爬满青藤的园墙和老屋,我会觉得园林因此鲜活起来,老屋因此生动起来。
藤是自然界的爬行者,缠绕是它的本性,也是它活着的唯一理由。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藤”和自然界的藤一样都是不动声色的软“杀手”。它们总是瞄准着“树”(仁人志士贤才)轻轻地爬行着,紧紧地盘缠......盘缠是他们的乐趣,是他们的心理需求,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活内容。
请以“藤的联想”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文体立意自定,不得抄袭。
「运思过程」本题审题时应注意两个转换:
一、“藤”的转换,由材料“藤草”转变为生活中的“藤”;二是富有含蕴,“藤”不仅为比喻,而且富有象征韵味。能够跳出来,就为文章的构思增加密度与质感。
「作文结构纠错技巧三」 设置主旨句,求结构浑然
文章应设置段首句或分论点。《诗经》结构有一个重要特点为“重章叠句”,即在考场作文文章主体部分的每一段开头都用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开头;或用相同的语段开头,或用展示分论点的方法:将文章内容予以清晰、直观、有层次和富有条理地展现出来,使得文章条分缕析。设置主旨句。刘勰《文心雕龙》“总文理,统首尾,定予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行文具篇,起承转合,在行文过程中甚至在偏离题意时,用主旨或关键句在文中多次强调和凸显主旨的方法。即可解除考场上由于高限制条件而产生的紧张感从而导致偏离题意的后顾之忧。主旨或关键句子应放在文章开头“"文章中间”“文章结尾”三个地方,以形成脉络清晰如骏马游龙之势;三处句子应独行设置,以增加对阅卷教师视觉的冲击力。
「典题调研」(2009年北京十三所著名中学联考试题)
题目:动力来自***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作文纸上;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运思过程」本题采用半命题作文形式,有利于拓展考生思维,有利于体现考试与评卷的公正性;从命题内容看,考题关注自我生活与个性成长,极具时代感,不管是个人追求还是集体的力量,不管是美好道德还是细腻情感,均可入题。「思路模型」要扣住“动力”行文。只要是能够触及自己的情感与灵魂,能够激发自己进取,促使自己提高的对象,均可成为写作内容。如,亲人、师生、好友,伟人与英雄、诗词与名著,荣誉与挫折等;值得注意的是,填入的这些写作对象并不是我们写作的终极目标,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这些写作对象,展示它们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动力。
「考场纠错」文章布局谋篇应将“动力”巧妙体现。因为本题在结构上最容易犯以下错误:一是内容空洞导致结构呆板,单一,没有变化,缺少波澜;二是文章主要段落是对内容的叙述,有场面,没有细节,缺乏画面感。
「变式训练」(2007年高考福建作文试题)
题目:季节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运思过程」“季节”题目在2007年高考中略显稚嫩。但它给考生营造了“空白”,提供非常大的具有“私密”性的空间,便于个性化写作。审题时应注意三点:
一、题目实虚兼备,应化虚为实,由实体“季节”虚化为抽象“季节”;由“观察”提升至“感悟”;由“感受”提升到“哲理”;二,找寻合适载体,小中见大;三,体验应侧重精细,结构注重画面及细节。
「作文结构纠错技巧四」 梳理文脉理清层次
“文脉”就是指文章行文时候的思路脉络,文脉的清晰和有致主要表现在文章的思维标志即文章的“过渡”和“衔接”句以及“过渡语段”上。这种“标志”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纵向思路的过渡与整合。语言标志是“不仅过去......,现在也是如此”:“诚然......”等方式:“既然如此......,那么......”:“一个人是如此,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二是横向思路的衔接与整合。其语言标志有:“其实,不仅......,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物已如此,人何以堪?”“需要的不仅是......,更是......”。由此可见,文脉的整合绝非小“瑕疵”而是关乎整篇文章成败的关键,更是做好“天字第一题”的不可或缺的“杀手锏”。我们不能将考场作文内部的优化的诸个因素看成是“雕虫小技”而加以轻视。
「典题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运思过程」湖北卷今年的命题作文材料简洁,启发性强,重在引导考生进行内心反省。湖北高考作文命题与2008年上海春季以“细微深处”为题的作文题有异曲同工之妙。“举手投足之间”这个题目平实温和而又出奇制胜,能切实引导考生去感悟自然,思考人生,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生活感悟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
「思路模型」首先要做好“转换”,将其转换为“半命题作文”,然后再补充完整,范围和立意就可以确定了。如“透过举手投足思考”“体味举手投足之间的感情”等,其次,要求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观察到生活中举手投足之间的细微之处;不仅是观察,更要思考,思考举手投足之间蕴涵的精神内涵,要朝向生活的深处开掘和思考,做到感性和理性的结合,要求同学们不仅要会叙述,更要会议论,进行理性的思辨和分析;再次,抓住关键,三个“如何对待”就是最好的命题思维方向;最后,需要从材料出发,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回忆曾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力求从中选取内蕴丰富,值得我们咀嚼、玩味的材料,“放大”细节,把它们组织到文章中来。
「状元笔记」我们在写作时在结构上常常会犯:
一、丢弃我们所擅长与熟练的散文,特别是抒情文体,将我们情感不加选择地倾泻,导致文章结构冗繁;
二、往往丢弃我们所擅长的“日记体”“书信体”“场景式”等结构形式,热衷于什么“求证式”“病理报告式”“辩论式”等时尚结构模块;三,对于叙述过分钟爱,对于描写则明显冷漠。
「变式训练」请以“蓦然回首”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运思过程」“蓦然回首”审题关键有四:
一、从性质看,它可是有形的、具体的、物质的、客观的;也可是无形的、抽象的、精神的、主观的;它既可指生活中的“猛然回头”“转折”“选择”“浪子回头”等一种形象的说法,也可指具体的一件事、一个场景、一个细节;还可指对生活的一种反思、一种顿悟、一种认识;
二、从角度看,可以是正面的审视,也可以是反面的认识;既可指“个体”成长层次;也可指国家民族层面上的;三是关键词“顿悟”“偶然”“反思”;四是“蓦然回首”的目的为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此切入,思路即可汩汩而出。
「闯关试题库」
1、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人生有享受与感受之别。品尝人头马、身着皮尔卡丹、足蹬莱尔斯丹、肩挎路易威登......只能叫做享受。仅仅靠一副嘴巴和一副下水、一身皮囊就够了。很简单。
能够感受到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春天的色彩,能够感受到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宇宙的情感,能够感受到漠漠夜空中星星的细语,能够感受到遥远地平线的蠕动,能够感受到我们平常忽略的、淡漠的、遗失的、阔别久远的、隔膜已深的另一番景致,另一番心境。那或许是久违的一份浪漫、一份诗意、一种刺激、一样怀念、一重思悟。感受,靠的是我们的心。
请以“享受与感受”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2、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柯勒惠支的版画《母亲们》:一群目光惊恐的母亲牢牢地拥成一团,她们相互偎依彼此保护,臂弯下是同样极度恐惧的孩子。
●著名心理学家赫洛德。傅斯博士曾说过:“拥抱可以消除沮丧--能使体内免疫系统的效能上升;拥抱能为倦怠的躯体注入新生命,使你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力。在家庭中,每天的拥抱将能加强关系及减少摩擦。”
●“拥抱运动”是印度最著名的一个民间环保组织,他们紧紧的拥抱由于政府开发而即将被砍伐的树木,用自己的身体抵抗刀斧,对破坏环境者进行非暴力不合作的抵抗。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
3、请以“波峰与波谷”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得抄袭,文体特征明显。
4、请以“拐点”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是文章,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写作提示:“享受”与“感受”是两种对待自然生活的态度。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具体表现。审题时应抓住实质,即,如何对待生活,如何摆正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这里,“感受”与“享受”是关键词,“感受”侧重于心灵与大自然的对话与交会,而享受则侧重于对物质的体验与品味,要点则是写出独特心灵感受及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其次,选材要本着“熟悉的陌生”原则去挖掘生活探求,生活真谛。再次,语言表达要富有个性,或生动,或形象,或幽默,或优美。
每个人对“享受”“感受”的理解不同,“享受”“感受”也不尽相同,有人追逐物质的丰盈,有人则追求精神上满足;有人认为快乐才是享受,有人认为工作才是幸福。感受,才能在枯水时想到春潮涨涌中飘来的红帆船;感受寒冷冬天,就感受到春天不会遥远。反之,看齐白石画的虾,就想到宴席桌上的烹炸大虾;看到凡。高的向日葵,就想到口中的傻子瓜子......享受,带有明显的欲望。
2、写作提示:审读此题的要义在于对“拥抱”的理解。“拥抱”是个比喻形象的说法,情景不同,内涵各异。“拥抱”是一种具体的“爱”的举动,是一种友善的行为:“拥抱”是一种处世态度,是一种和谐友好的精神:“拥抱”是一种人生观与世界观的表现,是尊重信任:“拥抱”背后是体现人对社会的认识,一种向别人展示善意的方式:“拥抱”的实质是开放、容纳、信任,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处理“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关系的典范。“拥抱”有层次之别,有个体群体的差异。
3、写作提示:审题应注意两点:一是“波峰”与“波谷”的内涵。“波峰”本义是指“一个周期内横波在横坐标轴上最高的部分”:“波谷”本义是指“一个周期内横波在横坐标轴下最低的部分”,人们常用来比喻事物的“高峰”与“低谷”,人生的荣辱兴衰,浮沉与得失等。因此,审题应首先注意“本义”到“比喻义”的转换,这是关键点。二是思路拓展。“波峰与波谷”有个体与群体之分,有层次之别,有立意深浅之殊。它既可指文化现象,也可指历史进程,可指社会发展,也可指民生进步。如此联想,思路自然会茅塞顿开。
4、写作提示:审题关键是对“拐点”的理解。“拐点”性质不同,层次各异。“它”可以是生活中的具体场景,镜头甚至细节中的“拐弯”之处,也可以是自己人生旅程中某个带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可以是一句话,一举手,一投足,一抹微笑,一个眼神:“拐点”可以是个人的生活体验,精神顿悟的触发点,也可指群体、国家民族的命运转折点。这样,作文时便会思路大开
第四篇:2009高考考场作文结构分析及常见误区处1
2009高考考场作文结构分析及常见误区处理
根据近几年高考作文出题,更好地让考生了解高考作文出题趋势,对高考考场作文结构分析及常见误区处理,帮助考生在作文这一难关进行系统化学习,准确把握高考动向。
1、结构冗长繁杂,层次不清。
“酷”文章必有“亮”形态。高考作文最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的就是结构与语言。“结构”是“骨骼”,“材料”是血肉。只有根据材料主题需要,安排恰当结构才能光彩照人。文章结构使文章思路外现,主题通过结构来加以凸现。
2、文章结构单一,八股化程式化
文章呈现出“老三段”“八股模式”,臃肿虚胖,内容空洞;或段落颠倒,语序不当;或句意跳跃,突兀逼仄;或重复啰嗦,含义不明。
3、文章“纵”“横”无序,杂乱无章
文章结构应如《左传?昭公四年》所说:要“四季分明,互为承接”,即要“有机相连、逻辑推进”。而考生常犯的错误就是没有布局意识,没有“段与句”意识;就如同一个人一样,应骨骼健全,匀称有序。
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要求是:一要“结构完整”,所谓“结构完整”是与“残缺破碎”相对而言的;二要“层次分明”,从文章的章法上说,好的文章结构要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段落的划分和安排恰当,各个部分的布局合理,没有颠三倒四的现象。即高考作文段层安排,应力求达到“进递有序、精致关联”环环相扣准则。没有布局观是无法展示思维逻辑层次的,无法展现文章的美感。
【作文结构纠错技巧一】
构筑“龙骨”,展现思想
考场作文结构“龙骨”构造有两点:一是“通体透光”二是“中通外直”。所谓“通体透光”是指行文时要注意文章思维层次的排列和展现,层次清晰,结构条理。所谓“中通外直”,就是指考场作文要多用短句,多设置自然段,多思维标志,使阅卷老师对自己的试卷一目了然,透彻见底。这样,我们在和阅卷老师的“对话”中就以真诚而又善解人意的态度赢得阅卷老师的好感,分数的提升自然是水到渠成。
铸造考场作文“龙骨”是指着眼于作文内部诸要素的自然搭配和组合。即如何在考场上营造一种紧扣题意,类似“龙脉”结构方法;如何针对考生作文缺少深度的分析和延展的现实,强化对具体事例的解读和运用;如何使文章从个人和自我的层面上上升为国家和民族的层次,使文章有一种大气和精神底蕴;如何打磨一种前后呼应、衔接自然、过渡通畅、文脉通达的内在脉络。
【典题调研】(2008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目)请以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注意】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4、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5、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运思过程】从命题意图来看,在话题作文式微,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渐盛的形势下,命题者继续采用命题作文,使广大考生有足够的应对心理。就题目——“带着感动出发”本身来看,显然又契合了传统的“文以传道”的创作观。在具体的作文过程中,首先要注意解题。题目“带着感动出发”和2007年的“提篮春光看妈妈”一样是带有诗意的表述,尽管文题已经说明“文体不限”,但这个题目显然不适合写议论文,而更适合写抒情性较强的散文,或者干脆写诗歌。
本题来自教材。如苏版《语文》必修五专题“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及人教版第一单元“哲学论文和随笔”专题,分别对“怀想”与“天空”作了哲理性的阐述,“怀想天空”,不但指怀念、遐想自然的天空,更应该喻指人生的天空、文学的天空、教育的天空、环保的天空、体育的天空等范畴。因此,暗喻结构上应体现出文章思维的层次性。
【思路模型】“带着感动出发”,首先将其分解为几个方面加以思考。带着什么出发?感动;带着感动去干吗?出发;既然有出发,那就有目的,去干什么。所以具体的作文落脚点应当在“感动”,什么人、什么事让你感动了;写作的重心在于“出发去干什么”,可就此展开。
【考场纠错】本题考生在结构上容易犯两种错误:一是“互不联属”“两张皮”现象,即割裂“感动”与“出发”关系,人为地将文章结构简化为两段;二是散乱无序,杂乱无章;三是习惯用三段论及“八股”模式。这也限制了考生思想及思维的发展与开凿。
【变式题目】(2009年上海建平中学高三调研试题)
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以“记住这一天”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运思分析】审读此题关键应抓住“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是“我们”要铭记“这一天”,不是“我”;“我们”要铭记的“这一天”是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的一天;就是要考生在写作时不能摆脱“一般意义”的层面。因此,在结构上也应体现出文章是思想与思维的存在。“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层面的,考生必须对此有所体悟。
【考场纠错】本题容易写成两类作文:一是篇幅不大,却面面俱到;与中心联系不密,甚至游离于主题思想;二是没有将文章在结构与层次上予以展示,文章只有具象没有抽象,只有一般没有特殊;三是流水账式结构,一二三四,平铺直叙。
【作文结构纠错技巧二】
优化内容,明晰结构
“内容”优化,是指对文章所举事例或材料的整合和运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正面归纳方式。常用的方法是在列举事例之后,用“由此可见”“从中可以看出”“不难发现”等词语摆明自己的观点,亮出自己的思想,对文章所列举事例进行延伸分析,使文章有叙有析,有梯度,有层次。二是反面推理方式。即用“试想一下”“如果不是这样”“假如不„„”等形式,对所列举事例作简要分析,这种分析是以逻辑上的“假设”和语法上的“让步从句”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因而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震撼力,令人耸容动情。
其次确立段落结构。即确立起始段、引入段、过渡段、重点段、小结段、总结段、收束段的布局,从而真正做到层次清晰,上下有序;精致衔接、有机关联。
【典题调研】(2008年广东高考作文题)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800字。
【运思过程】该题切合选拔考试实际,让学生有话可写,但也有一定难度,关键在于学生能否解清“轻易”一词的内涵以及“说‘不’”的象征意义;“不要轻易说‘不’”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永不放弃”,一个是“不要轻易的去否定别人”。因此,该题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说‘不’”是个传统作文话题,“不要轻易说‘不’”是在传统话题上的推陈出新,但较传统话题更具思辨色彩,故既非全然否定,也非全然肯定,要区别对待;该题具有浓烈的时代感。中国近期对待“藏独”“台独”“汶川大地震外来援助” 都不是轻易说“不”。
【思路模型】本题没有限制文体,但诗歌除外。选择记叙文将比较容易扣题,但由于缺少生活体验,容易流于俗浅低幼化。写议论文则需选择合适的切入角度;合适的“点”,不仅要写出自信,更重要是突出“自我”,写出对待世界的姿态与方式。
【状元笔记】本题往往易落入下列两种俗套:
一、一件事情、一个人给我的启示,一次遭受磨难与挫折的经历;二是将话题转化为“谨慎”“理性”,然后大谈理性的好处;或者即使能设立分论点,但缺少议论层次,也会陷入:“第一分论点”“第二分论点”“中心总论点”的泥潭。
【变式训练】阅读下面文章,按照要求作文
印象中,诗、书、画、印四绝的吴昌硕大师笔下那些逶迤遒劲、意趣超古的藤,如峻石、似屈铁,秀致中寓有气骨,苍老中透发生机。明代酷爱青藤的画家、自号青藤老人的徐渭,他那首“吾年十岁植青藤,吾今稀年花甲藤,写图寿藤寿吾寿,他年吾古不朽藤”的诗作,犹如青藤一直缠绕在我眼眸周围,深感心田似绿海,故每每看见爬满青藤的园墙和老屋,我会觉得园林因此鲜活起来,老屋因此生动起来。
藤是自然界的爬行者,缠绕是它的本性,也是它活着的唯一理由。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藤”和自然界的藤一样都是不动声色的软“杀手”。它们总是瞄准着“树”(仁人志士贤才)轻轻地爬行着,紧紧地盘缠„„盘缠是他们的乐趣,是他们的心理需求,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活内容。
请以“藤的联想”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文体立意自定,不得抄袭。
【运思过程】本题审题时应注意两个转换:
一、“藤”的转换,由材料“藤草”转变为生活中的“藤”;二是富有含蕴,“藤”不仅为比喻,而且富有象征韵味。能够跳出来,就为文章的构思增加密度与质感。
【作文结构纠错技巧三】
设置主旨句,求结构浑然文章应设置段首句或分论点。
《诗经》结构有一个重要特点为“重章叠句”,即在考场作文文章主体部分的每一段开头都用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开头;或用相同的语段开头,或用展示分论点的方法:将文章内容予以清晰、直观、有层次和富有条理地展现出来,使得文章条分缕析。设置主旨句。刘勰《文心雕龙》“总文理,统首尾,定予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行文具篇,起承转合,在行文过程中甚至在偏离题意时,用主旨或关键句在文中多次强调和凸显主旨的方法。即可解除考场上由于高限制条件而产生的紧张感从而导致偏离题意的后顾之忧。主旨或关键句子应放在文章开头”“文章中间”“文章结尾”三个地方,以形成脉络清晰如骏马游龙之势;三处句子应独行设置,以增加对阅卷教师视觉的冲击力。
【典题调研】(2009年北京十三所著名中学联考试题)
题目:动力来自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作文纸上;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运思过程】本题采用半命题作文形式,有利于拓展考生思维,有利于体现考试与评卷的公正性;从命题内容看,考题关注自我生活与个性成长,极具时代感,不管是个人追求还是集体的力量,不管是美好道德还是细腻情感,均可入题。【思路模型】要扣住“动力”行文。只要是能够触及自己的情感与灵魂,能够激发自己进取,促使自己提高的对象,均可成为写作内容。如,亲人、师生、好友,伟人与英雄、诗词与名著,荣誉与挫折等;值得注意的是,填入的这些写作对象并不是我们写作的终极目标,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这些写作对象,展示它们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动力。
【考场纠错】文章布局谋篇应将“动力”巧妙体现。因为本题在结构上最容易犯以下错误:一是内容空洞导致结构呆板,单一,没有变化,缺少波澜;二是文章主要段落是对内容的叙述,有场面,没有细节,缺乏画面感。
【变式训练】(2007年高考福建作文试题)
题目:季节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运思过程】“季节”题目在2007年高考中略显稚嫩。但它给考生营造了“空白”,提供非常大的具有“私密”性的空间,便于个性化写作。审题时应注意三点:
一、题目实虚兼备,应化虚为实,由实体“季节”虚化为抽象“季节”;由“观察”提升至“感悟”;由“感受”提升到“哲理”;二,找寻合适载体,小中见大;三,体验应侧重精细,结构注重画面及细节。
【作文结构纠错技巧四】
梳理文脉理清层次
“文脉”就是指文章行文时候的思路脉络,文脉的清晰和有致主要表现在文章的思维标志即文章的“过渡”和“衔接”句以及“过渡语段”上。这种“标志”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纵向思路的过渡与整合。语言标志是“不仅过去„„,现在也是如此”;“诚然„„”等方式;“既然如此„„,那么„„”;“一个人是如此,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二是横向思路的衔接与整合。其语言标志有:“其实,不仅„„,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物已如此,人何以堪?”“需要的不仅是„„,更是„„”。由此可见,文脉的整合绝非小“瑕疵”而是关乎整篇文章成败的关键,更是做好“天字第一题”的不可或缺的“杀手锏”。我们不能将考场作文内部的优化的诸个因素看成是“雕虫小技”而加以轻视。
【典题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运思过程】湖北卷今年的命题作文材料简洁,启发性强,重在引导考生进行内心反省。湖北高考作文命题与2008年上海春季以“细微深处”为题的作文题有异曲同工之妙。“举手投足之间”这个题目平实温和而又出奇制胜,能切实引导考生去感悟自然,思考人生,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生活感悟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
【思路模型】首先要做好“转换”,将其转换为“半命题作文”,然后再补充完整,范围和立意就可以确定了。如“透过举手投足思考”“体味举手投足之间的感情”等,其次,要求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观察到生活中举手投足之间的细微之处;不仅是观察,更要思考,思考举手投足之间蕴涵的精神内涵,要朝向生活的深处开掘和思考,做到感性和理性的结合,要求同学们不仅要会叙述,更要会议论,进行理性的思辨和分析;再次,抓住关键,三个“如何对待”就是最好的命题思维方向;最后,需要从材料出发,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回忆曾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力求从中选取内蕴丰富,值得我们咀嚼、玩味的材料,“放大”细节,把它们组织到文章中来。
【状元笔记】我们在写作时在结构上常常会犯:
一、丢弃我们所擅长与熟练的散文,特别是抒情文体,将我们情感不加选择地倾泻,导致文章结构冗繁;
二、往往丢弃我们所擅长的“日记体”“书信体”“场景式”等结构形式,热衷于什么“求证式”“病理报告式”“辩论式”等时尚结构模块;三,对于叙述过分钟爱,对于描写则明显冷漠。
【变式训练】请以“蓦然回首”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运思过程】“蓦然回首”审题关键有四:
一、从性质看,它可是有形的、具体的、物质的、客观的;也可是无形的、抽象的、精神的、主观的;它既可指生活中的“猛然回头”“转折”“选择”“浪子回头”等一种形象的说法,也可指具体的一件事、一个场景、一个细节;还可指对生活的一种反思、一种顿悟、一种认识;
二、从角度看,可以是正面的审视,也可以是反面的认识;既可指“个体”成长层次;也可指国家民族层面上的;三是关键词“顿悟”“偶然”“反思”;四是“蓦然回首”的目的为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此切入,思路即可汩汩而出。
【闯关试题库】
1、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人生有享受与感受之别。品尝人头马、身着皮尔卡丹、足蹬莱尔斯丹、肩挎路易威登„„只能叫做享受。仅仅靠一副嘴巴和一副下水、一身皮囊就够了。很简单。
能够感受到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春天的色彩,能够感受到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宇宙的情感,能够感受到漠漠夜空中星星的细语,能够感受到遥远地平线的蠕动,能够感受到我们平常忽略的、淡漠的、遗失的、阔别久远的、隔膜已深的另一番景致,另一番心境。那或许是久违的一份浪漫、一份诗意、一种刺激、一样怀念、一重思悟。感受,靠的是我们的心。
请以“享受与感受”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2、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柯勒惠支的版画《母亲们》:一群目光惊恐的母亲牢牢地拥成一团,她们相互偎依彼此保护,臂弯下是同样极度恐惧的孩子。
●著名心理学家赫洛德?傅斯博士曾说过:“拥抱可以消除沮丧——能使体内免疫系统的效能上升;拥抱能为倦怠的躯体注入新生命,使你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力。在家庭中,每天的拥抱将能加强关系及减少摩擦。”
●“拥抱运动”是印度最著名的一个民间环保组织,他们紧紧的拥抱由于政府开发而即将被砍伐的树木,用自己的身体抵抗刀斧,对破坏环境者进行非暴力不合作的抵抗。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
3、请以“波峰与波谷”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得抄袭,文体特征明显。
4、请以“拐点”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是文章,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写作提示:“享受”与“感受”是两种对待自然生活的态度。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具体表现。审题时应抓住实质,即,如何对待生活,如何摆正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这里,“感受”与“享受”是关键词,“感受”侧重于心灵与大自然的对话与交会,而享受则侧重于对物质的体验与品味,要点则是写出独特心灵感受及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其次,选材要本着“熟悉的陌生”原则去挖掘生活探求,生活真谛。再次,语言表达要富有个性,或生动,或形象,或幽默,或优美。
每个人对“享受”“感受”的理解不同,“享受”“感受”也不尽相同,有人追逐物质的丰盈,有人则追求精神上满足;有人认为快乐才是享受,有人认为工作才是幸福。感受,才能在枯水时想到春潮涨涌中飘来的红帆船;感受寒冷冬天,就感受到春天不会遥远。反之,看齐白石画的虾,就想到宴席桌上的烹炸大虾;看到凡?高的向日葵,就想到口中的傻子瓜子„„享受,带有明显的欲望。
2、写作提示:审读此题的要义在于对“拥抱”的理解。“拥抱”是个比喻形象的说法,情景不同,内涵各异。“拥抱”是一种具体的“爱”的举动,是一种友善的行为;“拥抱”是一种处世态度,是一种和谐友好的精神;“拥抱”是一种人生观与世界观的表现,是尊重信任;“拥抱”背后是体现人对社会的认识,一种向别人展示善意的方式;“拥抱”的实质是开放、容纳、信任,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处理“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关系的典范。“拥抱”有层次之别,有个体群体的差异。
3、写作提示:审题应注意两点:一是“波峰”与“波谷”的内涵。“波峰”本义是指“一个周期内横波在横坐标轴上最高的部分”;“波谷”本义是指“一个周期内横波在横坐标轴下最低的部分”,人们常用来比喻事物的“高峰”与“低谷”,人生的荣辱兴衰,浮沉与得失等。因此,审题应首先注意“本义”到“比喻义”的转换,这是关键点。二是思路拓展。“波峰与波谷”有个体与群体之分,有层次之别,有立意深浅之殊。它既可指文化现象,也可指历史进程,可指社会发展,也可指民生进步。如此联想,思路自然会茅塞顿开。
4、写作提示:审题关键是对“拐点”的理解。“拐点”性质不同,层次各异。“它”可以是生活中的具体场景,镜头甚至细节中的“拐弯”之处,也可以是自己人生旅程中某个带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可以是一句话,一举手,一投足,一抹微笑,一个眼神;“拐点”可以是个人的生活体验,精神顿悟的触发点,也可指群体、国家民族的命运转折点。这样,作文时便会思路大开。
该文章转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
第五篇:考场作文常见题
考场作文常见题解析
2011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实施后中考的第一年,也就是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中考的第八个年份,经过几年改革尝试,“后课改时代”的中考作文命题在一定时期内将趋于相对稳定。最好的中考作文命题具有“两性两度”四大特点:“两性”是指能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教学方面的精神,具有良好的“导向性”;让绝大多数考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议可发,具有较强的“普适性”。“两度”是指有助于分出考生写作能力的优劣,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回避日常教学中的常见题目,努力规避宿构,保持一定的“新鲜度”。也就是说,当命题者着意于中考作文试题的不同功能的时候,也就会使作文试题指向不同的内容。
一、立足一个视角
总结近几年来的中考作文试题,命题者都是同一个着眼点:立足于考生“我”的视角。围绕这个视角,所命之题都是以考生“我”为圆心,以“生活”为半径,形成“我→我和家庭→我和学校→我和社会”这样一个“轨迹”。或者说,作文无非是写“我”、“我”的家庭生活、“我”的学校生活、“我”的社会生活,极个别题目还延伸到“我”的想象世界。命题者坚持的这个视角,是保持中考作文试题普适性和区分度的有效举措。这也启示我们,备战2011年中考作文的考生,首先就是要经常认真地观察生活、丰富阅历、思考人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具体来说,就是要留心自己的经历、接触生活中的人物、关注生活中的事件、分析生活中的热点、评说生活中的现象、回眸生活中的发现、品味生活中的情感、揭示生活中的哲理——这些,都是命题者关注的内容,也应该是我们备考时的重点。
二、聚焦两大题型
在搜集到的2010年140道中考作文试题中,有全命题49道,占35%;有半命题24道,占17.1%;54道选题作文、108道备选题中,有全命题45道、半命题30道。二者相加,140个考区中,可写全命题作文的考区共达94个,可写半命题作文的考区共达54个。这说明选用指向明确、限制较强的全命题、半命题作文已经成为当今中考作文命题者的首选。我们的备考,一定要优先备战好这两种题型,特别是2009、2010连续两年选用全命题或半命题的考区,先前没有选用全命题和半命题、但是前几年中考作文题型处于不断变化中的考区,更是要全力备战好这两种题型。
三、关注三大主题
在中考作文内容指向上,大体上指向三类主题。这是多年来的作法,也将在新一年中考里得到延续。
一是“成长·生活”类主题。这类考题在中考作文中最为普遍。它以少年生活经历、成长历程为出发点,引导考生回首人生道路,放眼社会生活。在表现形式上,有的是将“我”或“我们”直接插入试题之中,有的是选用折射生活历程的话题或中心词。备战2011年中考的同学,可以按照“我这样战胜自己”、“我的长处”、“在你的呵护下成长”、“你我同行的日子里”、“我们手牵手”、“我终于走出了______”、“留心身边的_______”等试题写作,注意备战与“成长”、“亲情”、“迎接”、“第一次”、“铭记”、“机会”、“今天”、“瞬间”等话题相关的题目,写作中要努力表达自己对生活乃至生命的体验。
二是“素质·情感”类主题。这类试题,有的给出体现美德的词语作为话题或中心词,直接指向品德修养;有的直接指向真实心态,打开情感大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地走向生活;有的指向交流倾诉,将“你”、“他”等代词作为交流、倾吐和关注的对象,引导考生学会合作、交流、倾诉,等等。按照这样的思路,笔者拟出“我的责任我来担”、“感悟美德”、“你的心情,我感同身受”、“让你满意,是我的追求”、“向你致敬”、“我的勇气”、“快乐的_______”、“做一个_______的人”、“我爱我的_______”等模拟题,提醒“诚信”、“自信”、“合作”、“孝顺”、“节俭”、“兴趣”、“陶醉”、“心境”、“感恩”、“感动”、“价值”、“同情”、“扶助”、“友爱”、“礼貌”、“祝福”、“好心情”、“人生目标”、“真情”、“心态”等话题,给有心人用以练笔。
三是“想象·创新”类主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一小部分教育基础较好、学生思想比较活跃的考区(特别是大城市考区)不时选用这类考题,以激发想象,启迪创新。笔者据此拟出“沐浴阳光”、“走过风雨”、“那一面镜子”、“在播种的季节里”、“我的另一个天地”、“打开_______”、“面对大自然的______”等和话题“水”、“门”、“窗”、“桥”,就属于这类试题,让写作者“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以彰显其创新才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给出的话题,并非是需要大家写话题作文,而是希望大家注意以此为基础,拓展、新造若干题目,比如,我们给出的关键词是“美”,你可以据此拟出“________也是一种美”、“美在_______中”、“不能抛弃的美德”、“我发现美在我身边”、“在美好的世界里”等分别进行审题、构思练习。1.全命题作文“心中的风景”为题; 2.以“生命中的感动”为题; 3.以“幸福”为话题; 4.“让自己奔跑起来” 5.以“永不放弃”为题; 6.“收获幸福”;
7.“我传递着 ”。8.“不走寻常路; 9.“我读 ”。10.“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 11.“你我走过的日子”; 12.“在考验中 ” 13.“沉醉在_______的世界里”; 14.“难忘的经历”; 15.“面对自然”
16.半命题作文“ 是美丽的”; 17.半命题作文:我传递着 18.2010南京中考作文题:“我作主” 19.2010徐州中考作文题:因你而快乐/担忧 20.2010苏州中考作文题:总有属于我的季节 21.2010南通中考作文题:让我悄悄地告诉你 22.2010泰州中考作文题:他(她,它)也很重要 23.2010宿迁中考作文题:那一问
24.2010宁波中考作文题目:一个______的微笑 25.2010湖州中考作文题:多想告诉你 26.2010嘉兴中考作文题:写给......27.2010衢州中考作文题:_______的背后 28.2010舟山中考作文题:少年不识愁滋味 29.2010合肥中考作文题:永远不变的是 30.2010芜湖中考作文题:心中有话对你说 31.2010福州中考作文题:《分享》
32.2010厦门中考作文题:打开一扇窗或漫步......33.2010泉州中考作文题:竭尽全力
34.2010龙岩中考作文题:我想对你说/人生需要磨练 35.2010南昌中考作文题:我读......36.2010济南中考作文题目:几分___在心头 37.2010青岛中考作文题目:„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38.2010淄博中考作文题:幸亏有你 39.2010枣庄中考作文题:发现诗意 40.2010烟台中考作文题:总想对你唱支歌 41.2010潍坊中考作文题:共享„„ 42.2010威海中考作文题:“美在路上” 43.2010济宁中考作文题目:我的初中生活 44.2010泰安中考作文题:想起了___ 45.2010日照中考作文题:______的滋味 46.2010莱芜中考作文题:成长,伴一路芬芳 47.2010临沂中考作文题目:我失去了______ 48.2010德州中考作文题:以“偶像”为话题 49.2010聊城中考作文题:以“自视”为话题 50.2010滨州中考作文题目:那一次,我真的很棒 51.2010黄石中考作文题:那一缕春风 52.2010襄樊中考作文题:阅读,让我......53.2010十堰中考作文题:这也是一种爱 54.2010荆州中考作文题:曾经错过的......55.2010宜昌中考作文题:美丽的智慧
56.2010荆门中考作文题:这一次我真的被感动了 57.以“比金子还珍贵的_______”为题进行作文。58.2010黄冈中考作文题:我多想......59.2010咸宁中考作文题:亮出自己 60.2010恩施中考作文题:细微处见真情 61.2010长沙中考作文题:送他人一朵花 62.2010株洲中考作文题:我在___中成长 63.2010衡阳中考作文题:爱,让生活更美好
64.文题一:有你真好; 文题二:心中的 _____(彩虹、梦想、烦恼„„)65.2010怀化中考作文题:那曾感动我的_______ 66.2010娄底中考作文题:回报 67.2010广州中考作文题目:奖励自己
68.2010汕头中考作文题:那天,我捡到快乐的钥匙 69.2010茂名中考作文题:我的(我们的)智慧 70.2010南宁中考作文题:拾起心中的珍珠,礼物 71.2010河池中考作文题:以“ 其实不难”为题 72.2010海南中考作文1:以“开端”为题 73.2010自贡中考作文题:洒进______的雨 74.2010泸州中考作文题目:呼唤________ 75.2010南充中考作文题目:以成长或等待为话题 76.2010宜宾中考作文题:流淌在逝去岁月里的温馨 77.2010广安中考作文题目:学会了 78.2010内江中考作文题目:远方 79.2010眉山中考作文题:日子
80.2010贵阳中考作文题:成长也需要„„ 81.2010遵义中考作文题目:留住_____ 82.2010安顺中考作文题:力量或做一个....的自己 83.2010毕节中考作文题:心中的那份爱 84.2010昆明中考作文题:属于自己的天空 85.2010曲靖中考作文题:阳光灿烂的日子 86.2010玉溪中考作文题:以“为你而歌”为题 87.2010丽江中考作文题:以“_______最_____”为题 88.2010楚雄中考作文题:以“感恩”为话题 89.2010年陕西中考作文:以“在这里”为题 90.2010兰州中考作文题:____让我陶醉 91.2010呼和浩特中考作文题:从那天开始„„ 92.2010锦州中考作文题:以“收获”为话题
93.2010年沈阳市中考作文半命题作文:用____丈量____ 94.2010哈尔滨中考作文题:“偶尔停下来,真好” 95.2010年吉林中考作文:端午的味道
96.2010齐齐哈尔中考作文题:以“勇往直前”为题 作文名师预测及范文讲解 命题一:我们真棒
【模拟试题】我们的心是齐的,我们的眼是明的,我们的声音是亮的。成功在向我们招手,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吧!
请以“我们真棒”为题作文。
【写作导引】
一、近一点。我们是初中生,最好就写初中生活中的事情,新鲜十足。尽量不写小学里发生的往事,毕竟离现在有的远,而且给人幼稚的感觉。
二、小一点。“我们真棒”,旨在发现、欣赏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并能以恰当的方式加以赞美。可以回忆身边事例,写出一次雪灾或地震中的表现,表现是“我们”一瞬间成长;还可以从“我们”心灵成熟的过程方面构思,反映“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打磨不断成熟的过程。
【文题引申】我能行为自己喝彩青春无敌山高我为峰我为你骄傲
【佳作示例】我们真棒
江苏滨海三中吴照静
随着裁判一声清脆的哨响,足球比赛开始了。
首先,由我方的“机灵鬼”左边锋丘伟霖开球,他一脚将球传给了中锋尤锵豪,尤锵豪像猛虎下山似的带球向前突破。只见他左跑右晃,一连骗过了敌方的好几个队员,把球带到对方禁区里,刚要起脚射门时,不料被对方的三个后卫团团围住,堵住了球路。这时右边出现了空档,边上观战的同学急得扯着嗓子大喊:“快往右传!”可他充耳不闻,只想个人进球,硬是带球往前冲。最后球终于被对方抢走了,一次绝佳的进球机会失去了!边上观战的同学气得直跺脚„„
双方队员地场地上不停地穿插跑动。
我是做前锋的,我对所有球员说:“小心一点,敌方的刘强一定会进攻过来,请所有球员注意一点。”说时迟,那时快,刘强已经摆脱了我和两个前锋。只见他在中场挺身收腹,接住同伴传来的一记高球,习惯地用小腿轻轻地一颠,球魔术般地跳过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他飞速插上,以灵活逼真的假动作,带球一连绕过我方3名后卫的阻击,一直冲入禁区,巧妙避开已扑到跟前的守门员,侧身起脚,‘唰’的一声,球应声入网。
场上比分0:1,场外的欢呼声、叹息声响成一片。
“别泄气,加强配合,加油!”“加油,加油,加油„„”拉拉队们的呼喊声不断地飘进我们的耳朵。在鼓励声中,我们接受了上次进攻失败的教训,注意加强了相互之间的配合。下半场,两个踢中卫的同学接到苏楠传过去的球后,来了一个漂亮的“二过一”,三盘两带将球传给了右边锋思源。思源带着球,迅速冲到了敌方的底线附近,还没等敌方的后卫上来冲抢,他就来个釜底抽薪,把球传给了冲入禁区的中锋尤锵豪,尤锵豪没等球落地就是一脚凌空劲射,球就像一发重磅炸弹一样飞进了对方的网窝。“球进了!”比分1:1!
场上的同学互相拍手拥抱致意,边上观战的同学跳跃着、欢呼着„„
比赛还在激烈地进行着,双方都有几次精彩的配合,但都被对方严密的防守瓦解了,谁都没有进球。这时离比赛结束只有二十秒了,我方又一次攻到敌方禁区,三个前锋队员几次传着球,找寻射门机会,没想到敌方的后卫几次断球失败便急了,竟然手球犯规,我队得到了一个点球。只见罚球的思源大喊一声,猛射一脚,这时,大家心跳仿佛都停止了,目光被一条无形的绳栓着,球在空中旋着转着,飞向球门。只见对方的守门员一个鱼跃,双手一击,将球击落。机灵的丘伟霖见了猛扑过去,补上一脚,球却打在门框上,又弹了出来,眼明手快的苏楠一个虎跳,脑袋往前一顶,球终于飘飘然地弹入了网中。恰巧比赛结束的哨声响了,我们以2:1险胜。
我们真棒,赢得了胜利!
命题二:我最后悔的一件事
【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家杂志曾对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这样一次问卷调查:你最后悔什么?列出了10项人们生活中容易后悔的事情,供被调查者进行选择。
在相关人员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统计结果:
第一名:75%的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导致一事无成。
第二名:70%的人后悔在年轻的时候选错了职业。
第三名:62%的人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当。
第四名:57%的人后悔没有好好珍惜自己的伴侣。
第五名:49%的人后悔没有善待自己的身体。
读了这则材料,你会产生怎样的感触和联想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会,以“后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导引】就本次作文来说,写清后悔的过程与重要意义是文章的重点,只有抓住生活中那些曾经触动过你的典型事例,心灵之水才会源源不断。你可以写成书信式,向人或物倾诉真挚的后悔之情;你可以写成日记式,直接表达对人或物的悔改之意;你可以用QQ来聊天的形式,实录“后悔”座谈会你可以手机短信的形式,进行千里传情。
【文题引申】悔不该珍惜反省错误错过无悔的
【佳作示例】我很后悔的一件事
山东汶上县郭楼镇中学九年级二班康传秋
前年暑假,在家呆着没事,去姑姑家消磨一下时间。
到姑姑家的时候,他们一家人还没有吃饭,正好我也赶个饭点,姑说馒头不够了,叫我到外面去买几个烧饼回来。我就下楼去了。
城市的景象,虽没有乡村那优美的景色和宁静的气息,但各种各样的楼房数不胜数,繁华的景象让我迷恋。卖东西的小商小贩也不少,我向写着“烧饼”两个大字的小摊走去。
买烧饼的人太多了,等了好一会,终于轮到我了。我抬头一看,小摊的主人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汉,脸上灰不溜秋的,一头的白发,脸上一双深邃的眼睛,倒显得挺有精神。没容我再多看两眼,他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小朋友,你要几个烧饼啊?”“一块钱几个?”我问道。他说:“四个。”我说要两块五毛钱的吧。也许是他太忙了,两块五毛钱竟然给了我十二个。我也是利欲熏心,赶快给了他钱匆匆离开了。
看到小区门口有卖烧烤的,我想,不如给小表弟买个烧烤吧,他平时很爱吃的。我要了烧烤,正想准备付钱时,一摸身上的钱包没有了。因为我穿的是短裤,裤兜太浅,可能钱包滑落掉了,心中暗叫倒霉。
这时我看到那个卖烧饼的老汉正急忙向我走来,心想真是祸不单行啊,肯定要遭老汉的指责了。那位老人来到我跟前说:“小朋友,这个钱包是你的吗?”我眼前一亮,可不是吗,这就是我那个装有五十块钱的钱包啊。我连说“是,是,是”,并不住地道谢。老人提醒说以后要小心些,不要马马虎虎。
我心中一片翻腾,从那双满是皱纹的手中把钱包接了过来,浑身不自在,心里不是滋味。我多想把刚才多的两个烧饼还给他,可死要面子的我最终还是没有那个勇气在众人面前还回烧饼。回到姑姑家,吃完饭后我就急不可耐的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为了区区五毛钱,我出卖了自己的人格和良心,丧失了诚信,而老汉却对五十元钱无动于衷,内心的悔恨涌上心头。我恨我自己,五毛钱卖掉的是我的人格和诚信,我人生之路还很长,老汉无疑为我今后的人生之路指明了 命题三: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模拟试题】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微笑是人的一种情态语言,人们在适当的时候投以适度的微笑可发挥其无穷的价值。你的微笑会给别人送去温暖,你的笑容会溶化冷漠的坚冰,你的微笑能够消除所有的怨恨,你的微笑能让客户心情舒畅,你的笑容能让同事充满自信。
微笑是一种力量,它可以使人和人之间变得更友善,使世界变得更温馨。微笑是爱的物化,是真诚的结晶,是宽容的代名词。
微笑是一种自信的象征,是友好的表现,是温柔的符号。在微笑中,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快乐与心情,也许快乐的背后蕴藏着更大的收获„„
请以“请把你的微笑留下”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导引】这是一个命题作文,写作本文要学会用细小的事件写出自己的对“微笑”感受,用细腻的描写记录“微笑”的痕迹,用新颖的形式增添“微笑”的色彩。
【文题引申】带着微笑出发的微笑微笑的力量需要微笑微笑着面对生活
【佳作示例】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江苏东台市三仓镇中学刘丽
各位同学:
大家好!
微笑是人与人交流的无声语言,是人与人联系的表情纽带。挫折的史铁生对着夕阳唱起永恒的恋歌,饱受宫刑之苦的司马迁写下了巨着《史记》,聋哑的海伦对着世界写出情感巨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当世界缺少微笑这一语言,人与人之间,冷漠将成为话题,疏远成为情感的距离,仇恨会成为朋友的障碍。
与人微笑吧,霍小玉,似一夜芙蕖迎风涉水而来,艳名动长安。她与爱郎李益本定婚约,却遭李益背叛。霍小玉一病不起,临终时拉着李益的手说:“使君妻妾,终日不安。”让李益的后半生只留下对他人的猜忌与“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的凄凉。她的极爱翻成极恨,如生如死,如火如荼。设想一下,如果当时被恨蒙蔽双眼的他们相互微笑又该如何?由此观之,微笑即宽容,宽容有时可以拯救两个灵魂,为了拯救,将嘴角轻轻上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人们讨厌挫折,都在期望一帆风顺的人生,但当我们彼此间有了将嘴角轻轻上扬的力量,或许希望平顺的我们可以大呼一声:“早上好,我的苦难,我的挫折。”
在互相微笑的自然里,我甘心做一株微卑的小草,看繁星欲燃又止,月光碾碎成诗,享受着春光与清露的微笑。
己心妩媚,则世界妩媚;己心温暖,则世界温暖;己心微笑,则世界微笑。浮生如梦,冷暖自如,你将嘴角轻轻上扬,就可以宽容他人,唤来勇气,可以点亮心火,可以融化心中的坚冰,让情感在手掌中解冻,涓涓流淌。
为了世界的美好,请各位多一些微笑吧!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命题四:阳光路上
【模拟试题】阳光路上无限风光,前进的脚步日夜兼程,不可阻挡;阳光路上旗帜飞扬,科学发展为和谐的中国,引领方向。
请以“阳光路上”为题作文。
【写作点拨】针对这样的作文题,我们必须紧紧扣住文题中的“阳光”“路”这个关键词。这里的“阳光”喻指一切美好的东西,它决定了我们写作的题材,它包括了“社会、人生、家庭”等。路,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路,也可以是带有象征意义的路,如改革之路、成长之路、学习之路、人生之路等。“阳光路上”就是要求我们从个性和创新等角度去思考,就是启发我们积极探寻和思考自己的人生,独创一格,呈现当代中学生独具个性的人生追求。
【佳作示例】阳光路上
布丹西子
无论走在星夜的月光小路,还是走在雨天的泥泞小路,我总会看见一径的光斑点点,花影弥漫。因为我的心里有一条阳光大道。——题记
去年,我闲着无聊,便加入一个户外登山群。每逢周末,同城的网友就结伴去登山野游,同行的多是陌生的朋友。每次出行,长长的队伍像一条长蛇在弯弯曲曲的小路逶迤而行。
让我感动的是我们的几个群主,一个领头的叫羚羊,负责在前面开路,他的登山包总是鼓鼓的,有劈刀,有灯帽,还有户外的液化汽灶„„他手里还高举着一面大旗,上面写着蓝色的大字“南平83旅”。只要我们落伍了,他总是停下脚步,挥舞旗帜,给我们指明方向,耐心地等待我们掉队的弱驴;有时看见树上的野梨酸枣,他大声喊着“西子,快来!我给你打下来!接住!”他的旗杆就派上用场,杆子一鼓捣,熟透的果子噼噼啪啪炸在我背上,他就乐颠颠地笑。
阳光路上,撒下一串串的欢声笑语,溅起丛林里的无数小鸟,和我们的心一起高飞。
中午时分,我们就在村落的小溪边安营扎寨。羚羊拿出液化汽灶垒起锅准备午餐,我们就在草地铺上餐桌布,大家席地而坐彼此分享干粮甜点。村落宁静而安详,仿佛到了久违的故乡一样的亲切,“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田园诗画,让人心旷神怡。
时过一年有余,我很久没有和旅友一起登山野游了。每当我走在路上,想着在那次路上的点点滴滴的欢趣,那阳光路便蔓延着,蔓延着,在我心空伸展,伸展到无及至的远方。
愿阳光路在每个人的脚下,在每个人的心间。
命题五:我们好开心
【模拟试题】初中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堂课,请以“我们好开心”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文题引申】高兴难忘的你快乐吗开心的一件事开心一刻
【佳作示例】我们好开心
江苏滨海三中绿可爱文学社许都
上“大师”的课,我们好开心,好开心。
“大师”的课上故事多。一日下午第一节课,“大师”走进教室,见众生伏案而睡,不肯睁眼。他旋即从皮夹里取出一张百元大钞,用透明胶带贴在黑板中央,然后走出教室。很快,教室李哗然一片。此时,“大师”踱着方步进来,用他的高八音说道:“我就知道你们是一帮‘见钱眼开’的家伙,这不全睁开了么!”底下笑声一片。还有一日写作课,“大师”发现有人趴在课桌上睡觉,就把他推醒。他极不情愿地抬起头,显出一脸不满的怒颜。“大师”微笑着说上一句:“打扰您了,真对不起,‘特困生’同志。一到我的课上,您就特别爱困觉。我只好成‘老板’,板着脸把您摇醒,天气很冷,请您千万别着凉了。”那个同学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们也开心地笑了。
“大师”的课上笑声多。有一回,“大师”正在上课,教室里突然发出一声巨响,坐在后排的一名同学的椅子腿断了,他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这时“大师”一边走过去拉他,一边笑着说:“我知道现在中学生压力大,可总不会大到把椅子也给压烂吧?”全班哄堂大笑,这位同学也忘了疼痛,笑了。不久,“大师”在板书时又听见有同学生用笔敲打桌子,他头也没回:“嘿嘿,怎么写字还有人替我伴奏啊?”大家笑了,敲击声停止了,“嗯,这就叫‘戛然而止’,感谢这位同学的演示。”大家都开心地笑开了。
“大师”的课上绝活多。一日,“大师”讲授《与朱元思书》中的“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时,他还来句时髦的《两只蝴蝶》的歌词:“这些蝉不停地互相鸣叫,一定是在说:‘亲爱的,你慢慢飞,飞到丛林去看小溪水„„’”同学们都竖起大拇指:“大师,你太有才了!”大师回敬道:“恭喜你们答对了,猪也是这么想的!”又一日,“大师”突然心血来潮,做了一回模仿秀。他右手做话筒状,举向全班,像某些歌星一样大声喊道,“后面的朋友一起来!”“后面的朋友大声点!”同学们哄堂大笑,很快,朗读的声音变响彻校园。
“大师”的故事说也说不完。听“大师”的课,笑声不断。
我们好开心,我们有一个“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