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亡图存:美联储回归与全球治理体系之变革

时间:2019-05-14 18:57: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救亡图存:美联储回归与全球治理体系之变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救亡图存:美联储回归与全球治理体系之变革》。

第一篇:救亡图存:美联储回归与全球治理体系之变革

救亡图存:美联储回归与全球治理体系之变革

本文为MFI全球宏观系列研究报告,作者为MFI高级研究员牛野、郑东风、研究员尹伟、首席经济学家江勋,原文发表于微信公众号“MFI金融研究”。

8月26日,美联储主席耶伦在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大会上做了主题演讲,这场全球瞩目的演讲对全球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改变了市场过于轻狂的自我预期。9月2日晚的非农数据没有改变这场演讲后的基本格局。我们认为,这预示了全球货币政策的中期拐点:从放任自流到规则重建。

2016年三季度之后,全球体系正在发生深远的嬗变,一些核心资产已然对此做出了前瞻反应,比如原油和中国房地产。对此我们可能需要一组报告来阐述。本篇报告是一个管窥,我们耶伦Jackson hole演讲和演讲之前美联储所披露的D-R工作论文相结合进行了编译和评析,并对美联储回归的系统因子进行了分析。

为叙述考虑,我们将耶伦演讲及D-R论文的概要编译作为两个附文置于报告末尾,但实际上它们才是最值得潜心阅读的作品,而不是我们的报告。附文一中的图表来自MFI提取并非耶伦演讲稿原配,编译上的引言取义亦难避免,望读者察之。本篇报告力图说明如下三个问题: 1)美联储的政策意图究竟是什么? 2)市场的担忧究竟是什么?

3)市场预期与美联储预期间存在什么样的偏差? 本报告分为如下四部分:

●美联储回归:是时候考虑机会成本了 ●生产率困境:美元失衡问题

● 铸币税取舍:美联储如何实现加息 ●救亡图存:“流动性陷阱”之陷阱

■ 美联储回归:是时候考虑机会成本了

耶伦本次演讲题目为《为未来设计具有弹性的货币政策工具》,重点在于探讨目前美联储已有的政策工具是否可以应对未来的经济危机。

耶伦花了很长时间去梳理美联储的工具演化史,也可以视为一次辩解,概要如下:

演讲中,耶伦着重向市场阐述了危机后美联储货币政策组合改变的原因。即合意的利率目标(潜在均衡利率)为负时,美联储被迫选择了QE作为替代工具来弥补短端利率不能降至负区间的约束,(但QE的结果是联储对利率的驾驭能力被显著削弱),并通过对存款机构的超额准备金付息,来控制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水位,以实现对基准利率的干预。演讲最后,展望未来的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时,耶伦表示将通过降低利率(2-3%的降息)、QE的政策组合(2万亿美元)以及继续向存款机构付息的方式来应对。乍看之下,耶伦的演讲主题让人意外,原来市场预期她会讲一讲经济问题或者货币政策的困境。如果我们结合美联储经济学家David Reifschneider在23日披露的工作论文《衡量FOMC应对未来的经济衰退的能力》,那么我们就知道Yellen的演讲基本上是D-R论文输出的一个结果,二者间潜在逻辑非常连贯,这个潜在逻辑就是: 美联储目前担忧的不再是加息的沉没成本问题,而是机会成本问题。更直接的讲就是,假若再发生一次次贷危机级别的金融危机,美联储如何才可能避免被毁灭,要避免毁灭,美联储需要未雨绸缪的对当下货币政策目标做出什么样取舍。

Reifschneider的论文探讨了一个非常超前的问题,假设一种危机情景:1)通胀水平长期低迷,2)在未来两年左右发生危机,3)负面冲击导致美国失业率抬升5个百分点;那么美联储应当具备什么样的弹药储备才能扛过新一轮冲击?

如果不考虑负利率选项,Reifschneider经过严格的模型测算,给出了如下三种组合:

这个理论测试显示,在美国经济遭遇冲击的情况下,大规模、先发制人的4万亿美元量化宽松(QE)计划,加上激进的前瞻指引,会推动长期国债收益率下行,抵消短期利率零下限的制约,从而成功刺激美国经济。

但前提是,联邦基金利率必须在两年内回归2%-3%的水平,这也符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成员在2016年6月政策会议上给出的较长期利率预期,但是显然的,与目前市场预期相去甚远,目前联邦基金利率只有0.5%,按照市场预期,两年内能回到1%就不错了。

很难想象如果美联储屈从于金融市场预设的轨迹的结果:下一次危机,美联储被迫将基准利率无限期按死在零利率地板上,并且启动4万亿+级别的QE。鉴于次贷危机之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1万亿扩张到4.5万亿,尚且造成尾大不掉的全球性“流动性陷阱”和对央行普遍的信任危机,再考虑到量化宽松边际效益的递减,那么新一轮的大剂量QE对美元与美联储信用,可能意味着毁灭性的打击。那么情况就比较清楚了,美联储现在开始就必须要未雨绸缪组织自保:摆脱纠缠,努力加息。■ 生产率困境:美元失衡问题

上述分析意味着美联储的回归,以及更为独立的货币政策,在美国大选形势日渐明朗的时候,美联储开始摆脱政治的约束。究竟而言,美联储真实压力到底来自于何处?有些问题并不能得到公开讨论,我们下面使用我们的模型来解释,美联储回归的合理性及其潜在诉求。讨论美联储加息问题,我们一般使用三维框架:

1)供给框架,即美联储传统框架(泰勒规则)下的失业率、通胀率与利率之平衡关系;2)需求框架,即产出增长率、债务率与利率之平衡关系;3)货币框架,即汇率、相对劳动生产率与利率之平衡关系。现在过分纠缠于美国就业和通胀数据已经没有意义。近期低至4.7%的失业率基本已逼近我们测算的美国充分就业极限4.5%,1.6%的核心通胀水平已经具有较强可操作性。显然,供给平衡是推动美联储加息的基础动因。但我们清楚,美联储今年以来冻结了名义加息,并努力维系汇率再平衡的局面,其主要顾忌是资产价格下跌的失控将把美国重新拖入资产负债表衰退螺旋,而并不是美国经济复苏不真实。

过去的半年中,美联储对不确定性的关心远超经济过热风险,因为金融去杠杆风险和地缘去美国化风险均不可控。FOMC著名鸽派、美国旧金山联储主席John Williams一度主张将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革命性的从盯住就业和通胀,跃迁到直接盯住GDP增长率,也就是从供给维度跃迁到需求维度。换句话说,美国私人部门的债务重整依然深有隐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依然过度依赖于资本账户的补贴,美国也担心资本外逃。于是加息进程被暂时冻结了。

名义加息冻结,过低的利率水平,帮助美国巩固了美国现代经济史上难得的产业平衡期。页岩油活跃钻井数开始增加,新屋销售创2008年以来新高,非农就业重回中枢水平以上。这是美联储鸽式货币政策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但是市场可能忽略了一个潜在风险。产业平衡显著的拉低了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这导致了美元的失衡:美元汇率被高估,而美元利率被低估。我们提取了美国非金融部门劳动生产率的趋势项,美国纳斯达克泡沫破灭之后,劳动生产率进入漫长的下降通道,在QE干预下,有所反弹,但2011年之后重归熊途。此图表现出来的是,美元1980-2002年,依靠的是效率扩张,而此后依靠的是信用收敛。很显然,美元的失衡结构对培育新一代科技产业曾经带来了巨大的流动性红利,但这一红利边际上已经严重削减。我们用这张图来看看美国经济结构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信息科技产业毫无疑问是美国乃至1982年起始的整个长波周期的发动机。我们观察Tech pulse(旧金山科技脉动指数),1975年的反弹带动了美国非农生产效率在1980年的强势反转,约有5年。1990年的反弹则同步。纳斯达克泡沫破灭,自2002年触底,第一波反弹在2009年带动了其他部门的小幅反抽,时滞6-7年;2010年以来的第二波反弹,迄今6年已有见顶迹象,但对其他部门的传导非常弱,除了制造业呈现触底反弹趋势,非制造业部门依然持续下降。这说明,美国新一代移动智能科技的产业闭环并未真正形成,其对服务业和金融业的辐射半径仍然很有限。这是当前美国经济结构的病灶,也是美国货币工资率(核心通胀的主要推动因子)迟迟不能快速提升的核心原因。从全球回收的流动性的边际产出递减,而金融风险递增。美国股市的超级牛市显然与“并购-回购-并购”这一跨一二级市场的套利循环的繁荣密切相关,而2014年-2015年的A股大牛市只是其缩影。此种套利正反馈等价于对全球流动性环境产生巨大的虹吸效应,但它能否延续取决于两个因子:相对劳动生产率优势,及货币流通速度的优势。但是中国科技产业的崛起及产业环的快速构建对美元回流制造了很大障碍(资本管制更大程度上是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并带动中国房地产的绝地反弹。

美国股市真正的威胁在于中国房地产,它提高了人民币的流通速度和通胀预期,一旦中国开始收紧货币,而美国劳动生产率依然不能加速,那么美股面临着类似于2015年中国A股的风险。现在,中国似乎正准备这么做。这种教训殷鉴不远,在2004年6月开启的美元滚动加息中就出现了,中美流动性争夺直接点燃了次贷危机。

下图显示,即使是对欧元,从相对生产率的角度,美元也开始高估。

这其中有一个看似悖论的正反馈效应:美元利率越低估,美元与非美货币的利差越大。这个正反馈机制就是,美元体系破裂→资本回流→压低美元利率→美国产业平衡→非美变本加厉的压低本币利率→利差扩大→美元体系进一步破裂。其间最核心的因子,就是美国的产业平衡战略实际上是降维竞争,它压缩了日本欧洲这样经济体的传统产业空间(譬如石化、汽车、机械等制造业),从而导致对美国与日欧潜在均衡利率的作用严重不对称。因此,日欧实施了更大力度的宽松,直至负利率引发了美联储与ECB/BOJ的巨大分歧。

Yellen所考虑的货币政策底线,我们理解实际上是汇率底线,即美国如若再度遭遇经济危机,美元的安全边际问题,能承受多大的贬值幅度,或者说保护垫厚度问题。而如果上述正反馈螺旋不能停下来,那么美元就在酝酿下一个非常类似于次贷危机的泡沫:相对劳动生产率衰退→低利率→资产价格泡沫→快速加息→非美竞争性加息→利差逆转→利率和生产率的戴维斯双杀→美元泡沫破灭。

而D-R论文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形下,美联储可能只能裸泳。

因此,美联储必须要矫正美元的失衡,压缩美元汇率和美国劳动生产率之间巨大的裂口,而要矫正美元失衡则必须首先矫正美元利率的低估。而其代价,则是要牺牲美国的产业平衡。换言之,美国将从降维竞争,重回升维竞争。■ 美联储如何实现加息?

我们要正确认识美元,一个短期弱势(区间震荡)的美元,有助于一个长期的可持续的强势美元的形成。所谓以时间换空间。而这种短期弱势的美元竟然要在加息中实现。显然,美联储要顺利加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下面我们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分析这个技术问题。

首先,我们要理解美元的三级环流模型: 按照这个模型,美联储要顺利加息必须克服三重障碍,依次是:

1)美元加息后,美元体系破裂所衍生的全球流动性空白及地缘冲突;

2)美元利率抬升之后,对美国产能尤其是以新型能源产业为基础的工业的债务冲击,以及贸易赤字的反弹;

3)货币异化之后,超量银行间冗余流动性对美联储基准利率的操控及对利率传导链条的破坏;

与此对应,美国需要:

1)战略收缩;在非地缘核心利益上退步,如南海及叙利亚冲突,承认并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并向新兴市场让渡货币体系的部分权责。这正是G20杭州峰会的焦点。关于全球治理体系的问题,我们将在后续报告中论述。

2)贸易扩张;摆脱孤立主义,务实推动全球贸易体系的升级和开放,引导美国产业资本走出去。这其中有两个要点,一是特朗普不确定性的控制;二是支持并推动核心产能区的供给侧改革,尤其是中国,从而构建新的产业闭环。

3)金融治理;通过非传统工具,谋求全球的对称性加息。理论上,实现实质加息目标有如下形式:名义加息、缩减资产负债表、OT操作、宏观审慎监管。

耶伦的本次演讲,实际上仅仅是讲的第三个问题。前两个问题并不能摆在台面上,也不是美联储范畴内能讲的事情。

美联储加息的前提是确保利率控制权重回美联储。也就是说,美联储本轮加息将必然的同时具有金融治理的性质,美联储既要矫正货币异化问题,也要回收输送给金融机构的过度特权。因此,提高存准率及超额存准利率的同时,构建一套更为复杂的审慎监管体系是必要的。■ 救亡图存:流动性陷阱之陷阱

最后,我们可以观照当下,市场的轻狂和美联储的冷静之间存在的理解偏差。我们需要动用一些理论知识。

近一年来,至Yellen讲话之前,全球市场日益的弥漫着一种“末日论”情绪,这种崩溃快感来自于群体有意识的全球“流动性陷阱”。金融资本认为,全球经济如同泰坦尼克号正无可挽回的驶向冰川,市场套利本身是对央行们的错误的惩罚,从而,央行们只能在货币政策失效与更失效这个死亡螺旋中沉沦,而美联储的“加息”只是无谓的挣扎。从这个逻辑看来,美联储甚至要去考虑应付下一场危机是匪夷所思的。

实际上,“流动性陷阱”在宏观经济学上只是一个并未经过严格论证的假说。“流动性陷阱”本质上不是一个总量现象,而只是结构性的千古存在的“劣币驱逐良币”问题(即格雷欣法则)。我们来简要描述下这个反馈:

代际产权改革的停滞是有效需求不足真正的原因,而从日本开始,货币当局纷纷采用结构性货币政策,主要是降低准备金及定向QE的方式进行干预,货币发行权力的严重不对等,导致了货币信用内涵异化为三六九等(奥地利学派早已论述过该货币伦理隐患);于是,货币套利盛行。比如商业银行通过同业拆借,加杠杆买央行中意的长期债券,就是使用影子货币向基础货币套利。套利游戏中,边际上信用最劣的货币区最早的产生了流动性陷阱,比如从离岸金融市场到贸易融资套利中,虚高的商品价格已经脱离实体经济。货币套利强化了产业寡头的垄断地位,价格机制失效,财政政策亦陷入与虎谋皮之陷阱。反过来又加剧了产权固 化和贫富分化,最终,微观的冲突经过结构化货币政策的层层反馈,演化为意识形态的分裂,我们看到的IS及特朗普是孤立主义的恶果。

这种“流动性陷阱”机制下,大类资产的交易模式是怎样的呢? 对金融资本而言,由于显著受益于货币异化,其潜在的交易逻辑如果我们剥离掉长经济周期因子的话,那么剩下的主要是制度因子——“产权焦虑”。广泛的套息交易,表达了对国家机器普遍的群体无意识的怀疑、鄙夷乃至敌视。

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及巴黎暴恐之后,拥产阶层对未来世界的产权结构产生了深刻的恐慌,人们对美国是否还能真正保护目前的产权体系——法权、财税、宗教与意识形态——难再信任,人们开始逃离代理人经济区,如南美、中东、俄罗斯,进而逃离“代理人产能”,如中东非洲的原油、菲律宾的镍矿、乌克兰的农业、欧洲的基建,以及中国的制造业。2015年以来中国的资本外逃,也是改革混乱期产权恐慌作用的结果。而对产权代理人而言,此种恐慌导致资产储备价值折现率的恶性抬升,对政权颠覆的忧惧使得沙特王室无视价格拼命变现地下原油储量。在加入了央行因子(美元年初暂时冻结加息而贬值)之后,这同一种恐慌又导致了高产量高库存下原油价格的飙升,因为人们意识到原油的产能弹性消失了。过去两年原油资本支出年化20%的削减,利比亚尼日尼亚委内瑞拉等边际产能被不断挤出。商品反弹主要的,是由此种产能约束逻辑推动。核心产能不仅受益于垄断地位,更受益于价格反弹,利润“不合时宜”的改善了,这也是2016年股市表现超预期的重要原因。

正是由于“产权焦虑”源源不断地发酵导致“产能逃逸”,解释了在2016年这个库存周期的过热期,我们竟然看不到资本支出和产出的反弹,以中国为代表的财政刺激计划看上去仿若死水微澜。反过来又强化了对“流动性陷阱”的偏见。百口莫辩的央行最后也进入这个认知陷阱,如7月份中国央行官员盛松成公开承认中国陷入流动性陷阱。顺理成章的,中美日欧央行不断要求加大财政刺激力度,实际上也是本末倒置的。

比如,中国政府越强化公共投资,私人部门就越逃离投资。这种挤出效应不是简单的挤出问题,而是财政陷阱。在中国中央政府厉行的补贴式的PPP,在现实中异化为了地方政府表外的资金池业务。中国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地方政府间交互融资,类似铁索连船的影子金融体系。地方对中央政府的脱钩,是货币剪刀差(M1-M2)持续扩大的主体原因,而房价大幅反弹只是这种主体逻辑的抵押物现象。显然,这也是一个意识形态分裂的现象,房价越反弹,政体越分裂。这是中国的故事,而美国意识形态分裂则充分暴露于难堪的总统大选,欧洲及其余经济区的故事更为暴戾。

从系统反馈的逻辑讲,债股商品的同涨的奇幻场景背后,贯穿了一个简单粗暴的逻辑:利用边际信用(影子货币)做空边际产权(影子产能)。这就是“流动性陷阱”正反馈机制下大类资产的交易模式,我们称之为“边际对冲”。非常容易理解,这种粗暴的边际对冲策略有其具体的参照体系。那就是对全球两大体系改革:全球货币体系——美元体系,及全球产权体系——尤其是中国的产权制度,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这一情绪浓厚到无视6月后实质加息在全球不断的事实扩散,及7月之后全球政治共识的不断靠近。市场疯狂的做空央行做多黄金。从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到英国央行的宽松,无一能满足市场预期。单边做多黄金,亦成为了人们对全球进入负利率体系甚至是回归金本位的自我预期实现。

但是,当边际产能被源源不断的消灭之后,边际货币本身亦将毁灭于实现。金融资本误解了甚至是粗暴的无视了“边际对冲”的意识形态后果。

实际上,当前全球所面临的并不仅仅是中美或美俄之争,或曰战后国际秩序(雅尔塔体系)的危机,而是整个威斯特法利亚体系(现代主权民族国家体系)面临着自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显然,负面冲击来自于全球的泛民粹主义。现在,民粹主义及其衍生物分离主义威胁到了几乎所有主流大国,这迫使它们坐下来务实谈判,并寻求自救。我们应当看到这些信号:世界银行发行以人民币结算的SDR债券,标志着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实质性的启动,美元将收缩其治理半径;《国务院关于推进央地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及深改组会议关于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则标志着中国产权改革实质上的启动。孤立主义是不可能靠孤立治愈的。

D-R论文及Yellen的Jackson hole讲话,是在这一基本背景下产生的。美联储重新硬化其实质加息立场,与中国央行近期连续不断的去杠杆监管相呼应,是全球央行“救亡图存”运动的新开端。

当市场共识到,全球央行在这场掩耳盗铃的货币游戏中已经无可救药的时候,央行们开始坐下来修改游戏规则,并直接将金融资本暴露在枪口。这就是市场和货币当局的预期偏差。猫和老鼠的游戏并未结束。我们不妨来思考如下命题:

●看空中国经济或许是正确的,但过度看空中国改革是错误的;

●我们应该欣喜的看到,美联储在历史关头再度扮演了改革的领导者,而非沦落风尘; ● 自2016年8月开始,以去套利交易为主线的内生性信用紧缩通道已经打开了。

编译一:

耶伦:为未来设计具有弹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耶伦演讲要点如下:

回顾危机之前的美联储政策工具组合,主要的货币工具是美联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影响银行部门的准备金余额,进而影响联邦基金市场利率,从来达到货币政策效果。上述政策能够实施的背景是危机之前,美国银行部门总体准备金大约为450亿美元,规模相对比较小,因此有限规模的公开市场操作就可以对联邦基金利率价格产生显著影响。如此这般,联邦基金利率就可以影响其他的短期利率价格,进而进一步的影响到长期利率价格和总体的金融环境,最终对通胀和经济活动产生作用。与这种操作相适应的美联储的资产规模在1万亿美元以下,即可满足美国的货币需求。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过去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开始打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当银行的准备金余额总量较大时,联邦基金利率变得很难控制。比如,2007年晚些时候,为了抵消掉金融市场的紧缩压力,美联储创设了再贷款工具促使贷款流向家庭和商业部门,但与此同时,银行部门却积累了大量的准备金,这就使得美联储很难通过过去的公开市场操作来控制市场利率,简单来讲,就是金融部门的“剩余产能”太大了。图1 美联储向存款金融机构的再贷款 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失业率大幅攀升同时通胀快速下降,根据美联储的利率政策模型,合意的联邦基金利率应该降至零以下,但是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却只能将利率降至零,而无其他方法来应对。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遭遇到了新问题。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以及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和随之的缓慢复苏,美联储开始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在立法上,2006年美国国会允许美联储于2011年开始,对银行的准备金支付利息。2008年的秋天,美国国会将授权生效的时间提前至2008年的10月份。美联储对银行部门的准备金支付利息,使得美联储可以打破银行准备金余额和联邦基金利率水平之间的强相关性,在这种操作的影响下,美联储就可以在准备金余额充沛的同时控制联邦基金利率价格,本质上,美联储通过向存款机构派息来锁定其准备金,将银行部门可流通的准备金余额降低,这样来控制市场利率价格。图2 金融机构在美联储的准备金规模

美联储向存款机构付息的利率简称为IOER。当美联储打算加息时,美联储同时提高IOER 利率。更高的IOER,可以鼓励银行来提高贷款利率,使得不管银行部门的准备金余额多大,都可以对市场利率产生向上的压力。但实际情形更复杂一些,当美联储调整IOER利率后,确实会使得市场利率(DFF)随之波动,但总体来讲,联邦基金利率低于IOER,这是因为,只有存款金融机构才能获取IOER补偿,但市场上的金融机构却多得多。图3 美国IOER与DFF利率比较

因此,美联储再次创设新工具来影响联邦基金利率价格,隔夜逆回购工具(ON RRP)。美联储新工具ON RRP的交易合格的对手方包括:合格的货币市场基金、政府支持的企业、经纪商和存款金融机构,这些对手方可以以美联储确定的利率价格来参与交易ON RRP,与支付IOER类似,逆回购工具促使参与的机构不会以显著低于联邦基金利率的价格来拆借资金。这种货币政策工具在去年12月份(即美联储危机后的首次加息)被证明是有效的。图4 美联储ON RRP规模 另外两个新的政策工具是大规模的资产购买(QE)和明确的前瞻指引。这两个工具都是在利率降至零后采用。美联储认为,资产购买计划(QE)使得长期的利率出现下降,提振了美国经济和就业率。

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美联储考虑收紧信用。那么,是先加息还是先“缩表”呢?美联储考虑过“缩表”然后再加息的政策组合,但最终没有采用,是因为对“缩表”的市场影响更不确定。比如,“缩表”的速度多快合适呢?不恰当的“缩表”,可能会对金融市场和经济产生较大的干扰。基于上述担忧,美联储在收紧信用时,采取了目前的政策套餐:加息,维持美联储QE规模,同时继续对银行部门的超额准备金付息。展望未来,美联储认为未来的政策组合是:

首先,美联储有必要继续对银行的准备金付息(显然这透支了铸币税)。未来逐步提升利率后,会逐步的减少资产组合的再投资规模,预计这要花费数年的时间。美联储认为IOER仍将是重要的应急政策工具,因为未来经济出现衰退时,仍可能启动资产购买计划,来弥补常规政策的有限。

其次,根据最新模型分析,美联储认为将利率下调2-3%,叠加上2万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规模,可以应对未来出现的经济危机。目前,联邦基金利率的合意水平是3%,而在1965年至2000年,联邦基金利率超过了7%,因此,从历史上来看,降息的空间确实是有限的多。在过去的九次衰退中,美联储降息的空间从3%至超过10%不等,平均降息大概为5.5%,这表明美联储在面对未来的衰退时,缺少2.5%的降息空间。当然,过去的合意利率与通胀水平是直接相关的,随着通胀的抬高,合意利率也会随之升高,这样就会使得潜在的降息空间扩大。但尽管可能存在美联储加息至2%,就不得不降息来应对经济衰退,但是通过QE也可以来应对经济危机(具体的测算方式附录中展示)。编译二:

David Reifschneider:衡量美联储应对未来经济衰退的能力

美联储工作论文《衡量美联储应对未来经济衰退的能力》,由David Reifschneider撰写,这篇论文的要点是论述在应对未来美国出现的经济危机时,美联储应优先选择的货币政策组合是受限制的降息、资产购买计划和前瞻指引。该论文所引用的模型是目前美联储经济预测和分析的模型FRB/US,该模型加入低通胀将持续的前提假设,并认为美联储QE政策可以影响长期利率价格,也考虑了长期利率价格、股票价格和美元汇率的变化对实际经济产出的影响。

在考察不同政策组合时,其标准在于政策实施后的就业、通胀和目标之间的方差最小为最佳组合。此外,文章中指出美国的长期均衡利率低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水平,这是与生产 率的趋势性降低相一致的;而过去的九次危机中,大部分降息的幅度都要大于长期均衡利率的水平,这是由周期性的因素所决定的,所以常规的降息无法应对未来的经济危机。

总体来讲,经济危机模拟的情形是比较理想化的,初始条件下:通胀率达到了2%,失业率为4.8%,短期利率回升至2-3%,长期利率回升至3-4%。不得不说,这真是太过理想的政策条件。

以下表格是文章所主要阐述的内容,我们将要点摘录如下: 图1 美国历史上经济衰退期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图2 美国历史上经济衰退期间的劳动利用率

图3 美联储名义利率价格 图4 美联储实际利率-均衡利率

图5 美国核心通胀率 图6 美国劳动利用率:自然失业率-真实失业率

图7 美联储政策组合应对未来经济危机:采取前瞻指引、2万亿QE来补偿联邦利率不足(3%幅度降息)这是美联储给出的第一个策略组合:采取前瞻指引、2万亿QE和3%幅度的降息。上图中,蓝线虚线表示受限制的货币政策工具(即利率只能降至0),红线虚线代表不受限的货币政策工具(可将利率降为负值),黑色实线表示受限制的货币政策工具、前瞻指引和QE。我们从上面四张图可以看到,在这个组合当中,其前提是美联储的利率水平为3%,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至4%,失业率达到自然失业率目标4.8%,通胀也达到目标水平2%,当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后,三种不同的政策工具对短端利率、长端利率、失业率和通胀率产生不同的影响,综合来看,前瞻指引+QE+受限制的降息,这个政策组合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体现在:对短端利率的影响更为平缓,即加息的速度更慢,也不会导致快速的降息;2万亿的QE可以降低长期利率超过2%,并使得长期利率更长时间的维持低位,这样会对失业率和通胀起到更好的效果:失业率下降的更低、通胀回升的速度更快。图8 美联储政策组合应对未来经济危机:采取前瞻指引、4万亿QE来补偿联邦利率不足(3%幅度降息)这是美联储给出的第二个策略组合:采取前瞻指引、4万亿QE和3%幅度的降息。与第一个策略组合相比,我们可以看到更大规模的QE使得长期利率的降幅接近3%,从而使得失业率下降至接近3%,通胀反弹超过2%。这个组合会比较明显的引发通胀反弹。图9 美联储政策组合应对未来经济危机:采取前瞻指引、4万亿QE来补偿联邦利率不足(2%幅度的降息)

这是美联储给出的第三个策略组合:采取前瞻指引、4万亿QE和2%幅度的降息。很显然,这是在低迷通胀预期所做出的经济危机情景。在这个模拟中,长期利率降幅较第二个策略组合中要小,大约为2.5%;尽管失业率仍然出现了下降,但是在危机之后,通胀目标花费十年左右才达到2%的目标水平。

第二篇:2017年高考时事政治分析-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一)G20峰会:二十国首脑西湖论剑

——中国给出“新药方”: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重大背景简释】

材料一:2015年2月,杭州成功获得2016年G20峰会举办权。

材料二:2016年9月3日,B20峰会首先召开,全球工商界巨头云集杭州。B20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是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G20)的重要配套活动,参会嘉宾包括全球知名企业,国际机构和工商协会负责人。其使命是代表工商界G20出台全球增长对策和全球治理方案建言献策,核心工作是撰写一份凝聚全球工商界智慧的政策建议报告,供给G20成员领导人决策参考。

此次参加B20峰会的中国企业众多,800多名工商界代表半数来自在中国,这一变化固然存在主场优势,但更多还是与近年来中国企业逐渐崛起,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经济治理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有关。中国企业不仅参会数量多,而且向世界发出了如G20智慧创新倡议、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全球投资政策环境等“中国好声音”,从以前的“买票看戏”到当今的“登台唱戏”,中国企业的影响力正得到更广泛的肯定和认可。

材料三: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齐聚中国杭州,围绕“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主题,共商世界经济发展大计,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和“发动机”,G20杭州峰会正好搭建了一个平台,让中国智慧助力世界经济发展。

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开幕词中用“三个新起点”展望中国未来,用“四个建设”发挥G20担当作用并开出全球经济药方。

【时政术语提炼】

1.2.3.4.5.6.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创新增长方式,重在推进改革创新,完善全球治理。通过主场外交,增强中国话语权。为发展中国家发声,展现中国义利观。展现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影响力。

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促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

【热点题目回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举行。G20成员国既包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又包括中国、南非、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是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竞选宏观政策协调、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国际平台。基于当前形势和多方期待,首次担任G20主席国的中国将杭州峰会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从创新增长方式、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推动包容、联动式发展等四个重点领域提出建议,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开幕词中开出全球经济药方:一是创新增长方式,重在推进改革创新,开辟和抓住新机遇,提升世界经济增长潜力;二是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三是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发挥其对增长的推动作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四是推动包容、联动式发展,力求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发展议程,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发展。

1、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分析中国提出的峰会主题为什么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杭州G20峰会的召开对全球及我国经济的影响?

参考答案

1、(1)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峰会主题符合与会国家的共同利益,有利于各成员加强国家经济合作,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峰会主题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潮流,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峰会主题显示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与世界各国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若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对全球:①峰会主题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这有利于促进生产、资本、贸易的全球化,提高世界经济发展新潜力。②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峰会的召开会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

对我国:①有利于促进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②有利于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若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二)外交新政,彰显大国担当

习近平的外交地图——从2016走向2017

【重大背景简释】

材料一: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2016年6月,在中亚地区,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发表重要演讲,提出构建“一带一路”互利合作网络,共创“一带一路”新型合作模式,打造“一带一路”多元合作平台,推进“一带一路”重点领域项目,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更高水平、更广空间迈进。10月,在南亚地区,习近平在孟加拉国媒体发表文章指出,“金色孟加拉”梦想所展现的孟加拉国人民强国富民之梦,同中国人民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通相融。11月,在拉美地区,习近平主席与秘鲁总统共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秘鲁共和国政府2016年至2021年共同行动计划》以及经贸、矿业、工业园区、信息互联互通、经济技术、质检、环境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

材料二:主场外交与多边外交亮点频出

2016年,主场外交与多边外交是我国外交事业的关键词。9月,习近平主席在杭州主持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并举行有关活动。杭州峰会是今年我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峰会首次把创新作为核心成果,首次把发展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协调的突出位置,首次形成全球多边投资规则框架,首次发布气候变化问题主席声明,首次把绿色金融列入二十国集团议程。

在多边外交场合,从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到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到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习近平主席始终以“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材料三:2017年:拓展互利合作的国际空间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倡导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并相继提出了中国的发展观、安全观、合作观、国际秩序观和正确义利观,充实完善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继2016年成功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2017年中国也将迎来多个主场外交。其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是明年中国主场外交的重头戏。对于“一带一路”建设,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积极支持和参与态度,我国已同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2017年,中国还将成为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的东道主。作为南南合作的典范,金砖国家合作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中国将坚定支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南南合作重要平台。

【时政术语提炼】

1、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打造多元合作平台。

2、拓展互利合作的国际空间,倡导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3、开展主场外交与多边外交。

【热点题目回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材料一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增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截至2015年,已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与中国合作建设“一带一路”的意愿。30多个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与相关国家合作建设了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材料二

国际产能合作是指两个经济体之间进行产能供求跨国或者跨地区配置的联合行动。2015年底,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20余个国家签订了产能合作协议。开展跨国产能合作的中国产业,既有以轻工、家电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以钢铁、平板玻璃为主的富余产能优势产业,又有以通信设备、轨道交通为主的装备制造优势产业,同时还带动了通讯等优势行业的相关技术和标准“走出去”。

埃及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中埃国际产能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截至2015年底,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第一期吸引了68家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石油装备、高低压

电器、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园区。合作区吸引投资近10亿美元,年销售额约1.5亿美元,年纳税约2亿埃镑,为当地创造了2 000多个工作岗位。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为什么能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沿线国家和中国是双赢的选择。

答案:

(1)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积极探索;有利于沿线各国人民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能够促进沿线各国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能够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中国自身发展。

(2)沿线国家:扩大产品供给;增加税收;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提高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

中国:扩大产品市场化;促进优势产能“走出去”;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坚定维护国家利益

【重大背景简释】

材料一:9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第71届联合国大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和平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的重要讲话。李克强指出,可持续发展首先是要发展,基础也在于发展。唯有发展,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消除全球性挑战的根源,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只有促进公平共享和绿色发展,发展才能立得稳、走得远。可持续发展必须包容联动。国际社会要相互合作、同舟共济,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李克强表示,推动可持续发展,要以务实行动应对当前的挑战,积极变革和改造我们的世界。

必须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支持不断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机制。必须携手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复苏。各国应同心协力推动世界经济真正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

材料二:2016年7月13日下午,韩国国防部公布了美韩部署“萨德”系统选址结果,中方坚决反对美韩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强烈敦促美韩停止有关进程。7月13日,我国发表的《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强调,在坚定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同时,坚持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坚持通过规则机制管控分歧,坚持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赢,致力于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和合作之海。9月10日,就朝鲜再次进行核试验表明中方立场,外交部表示,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地区和平稳定,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是中方在半岛问题上坚定和一贯的立场。

【时政术语提炼】

1.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做国际经贸规则的参与者、引领者。2.推动建设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完善全球治理结构,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坚定维护国家主权,捍卫国家利益。

4.支持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支持不断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机制。

【热点题目回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构建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日益成为全球治理体系的中坚力量。

材料一 从倡导创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开创发展中国家组建多边金融机构的先河,再到成功实现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在G20引导完善国际金融架构……在全球经济金融治理进程中,中国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向更加合理、均衡和公平的方向发展,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更加完善,为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信心、贡献力量。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中国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完善为什么能给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信心。

材料二 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2016年9月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留下了深刻的中国印记,也标注着全球治理的新起点。我们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为,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阐明中国理念,提出中国方案,为改革和优化全球治理注入强大中国力量,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中国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应如何作为。

答案:

(1)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可以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可以维护国际金融稳定,降低国际经济风险,维护世界经济安全;可以缩小各国经济发展差距,推动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2)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增强综合国力;加强国家间协调合作,寻求共同利益契合点;勇担大国责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四)世界互联网大会,共建网络命运共同体

【重大背景简释】

材料一:据统计,近两年来全球技术创新的成果有80%来自互联网领域。从“互联网+”释放的创新活力,到席卷全球的网购热潮,再到物联网、分享经济、智能制造等方兴未艾,互联网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治理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信息鸿沟不断拉大,网络犯罪、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成为公害……互联网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勠力同心、携手应对,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材料二: 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6年11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乌镇举行,主题为“创新驱动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来自五大洲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互联网企业领军人物共1600多名嘉宾参加了大会。将围绕数字经济、“互联网+”、互联网国际合作等议题展开讨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发表讲话。习近平指出,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坚持以人类共同福祉为根本,坚持网络主权理念,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推动网络空间实现平等尊重、创新发展、开放共享、安全有序的目标。通过世界互联网大会来搭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促进先进的世界文明与悠久的中华文化交流融合,让现代信息文明与传统历史文明交相辉映,推动互联网发展成人类团结进步的全球共享资源。

【时政术语提炼】

1.2.3.4.以和平发展为主题,尊重网络主权,各国共享共治.缩小数字鸿沟,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展现中国智慧,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是推进全球互联网“共治”的践行者,发挥建设性作用。

【热点题目回顾】

材料: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以他人为中心”“强调体验”“开放、透明、分享”和“承担责任”是互联网思维的基本要素。

关于互联网思维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赞同者认为:互联网思维将改变所有商业模式,互联网思维意味着社会组织方式、企业组织方式、商业模式等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最终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反对者认为:互联网思维颠覆论应当适可而止。许多互联网公司只看到被颠覆的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却忘记了业界还有IBM、华为、格力等坚持做百年基业的企业。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互联网思维的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人们对互联网思维价值的认识差异。

参考答案

(1)①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观念,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互联网思维作为时代的产物,会催生新的企业组织方式:商业模式,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③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人。互联网思维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产生深刻影响,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人们的社会地位、需要不同,价值判断也就不同,会对同一事物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立场,观点、方法不同,价值判断也会不同。

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不论是赞成者还是反对者,在互联网思维价值及其运用上都要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五)习近平首提“两个引导”

【重大背景简释】

材料一:“仁者,以天下为已责也。”2月17日,习近平在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引导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国际安全”。这是习近平首次提出这“两个引导”。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我们的治国方略和外交大略也必须与时俱进,走出“韬光养晦”阶段,不仅要多参与国际事

务,做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而且还要做国际体系的贡献者和引领者。习近平指出:“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同时也是受益者。”

材料二:世界需要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世界需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秩序,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指出:“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关于国际秩序,习近平指出:“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体系,不意味着另起炉灶,而是要推动它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材料三:今年初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和日内瓦相继发表两场重要演讲,提出要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是中国把握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着眼人类共同和长远利益提出的中国方案,受到各方高度重视和广泛赞誉。“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今日之世界,需要中国这样的有“义”之国引导快速发展;“仁义者,治之本也”,今日之人类,需要中国这样的有“仁”之国引导新秩序;“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今日之全球,需要中国这样的有志之国引导共同维护安全。

【时政术语提炼】

1.中国做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而且还要做国际体系的贡献者和引领者。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3.维护国际安全。

4.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引导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国际安全。

【热点题目回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发挥后发、要素成本低廉等优势,大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加工制造基地。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发达国家加大了对我国产业升级的阻击。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力图改变“发达国家控制研发、设计、销售环节,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行加工制造”的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加强对产业制高点的争夺,形成全价值链的产业竞争布局。为加快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我国政府发布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材料二:据统计,我国的创新能力指数及全球竞争力指数在世界上仅位于25名到30名左右。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最关键是加快技术创新,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使创新驱动成为制造业发展新动力,要进一步正税清费,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研究降低企业增值税税率。要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发布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简要分析税费政策的调整对我国企业发展的意义,并说明我国制造企业应如何强化创新引领作用。

答案:(1)面对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和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的重大调整,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政府应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职能,对制造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科学决策;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能助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提高综合国力,缩少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2)意义: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企业成本;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生产制造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做法:加大技术的研发经费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强化知识产权的申请、保护和有效运用;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形成以质量品牌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提高数字制造水平,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

【新题演练】

一、选择题 1、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支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创新,推动创新成果交流共享。这一事件对我国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主导世界经济发展

②加强国际竞争与合作,促进国际分工水平提高 ③提到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经济全球化 ④加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 2、2016年11月16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智能家居在我国悄然流行,消费者只要身边有一部能上网的手机,就能远程控制家电、照明、安防等,即时管理检测家居环境,让生活变得更加轻松简单。由此可见,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

①取决于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方式的转变 ②决定着人们家居消费的种类、质量和水平

③能够推动产品和产业升级,扩大人们的消费需求 ④能够满足人们的生存资料消费,提高生活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2016年9月4日第十一次G20峰会在杭州举办,为“当好东道主·办好G20”杭州市政府广泛征求各界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来自各界的代表纷纷通过网络、电话等途径建言献计。在这里,杭州市公民()①表达社情民意,直接参与决策 ②审慎行使权力,坚持民主决策 ③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 ④参与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17年2月17日,习近平在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引导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国际安全”。这是总书记首次提出“两个引导” 可谓意义深远。这说明()①国际关系健康发展需要协调国家间利益 ②维护各国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③我国致力于构建国际政治新秩序 ④我国逐渐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领导作用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5、2016年,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海南三亚召开。中国、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六国领导人围绕“同饮一江水,构建共同体”的会议主题,共商澜湄合作发展大计。澜湄合作机制的启动

①有助于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②说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体现了国际组织在促进国家间合作的作用

④说明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6、签证是指一国主管机关在本国或外国公民所持的护照活其他旅行证件上签注、盖印,表示准其出入本国国境。近年来,我国在签证便利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这一进展说明()①表明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离不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③是由我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④说明国家合作以国家间共同利益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的选择,郑重的承若”,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继续本着负责的态度,坚持和平发展之路。文化学者认为,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之路,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因为()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化友好的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②“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秉性 ③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意志强加于人 ④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杭州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中国神韵与世界文化的对话。借助高科技手段,一场50多分钟的演出,向世界传递着人类共通的情感力量,传达着融合共处的美好愿景,更传递着中国的文化自信,着说明()①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④多姿多彩的演出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9、中国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杭州举办G20第十一次峰会。基于当前形势和各方期待,中方把2016年峰会的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峰会主题的确定反映了()

①对未来的预测源自人的主观臆断 ②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④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10、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既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同呼吸共命运,也需要敢破敢立的政治勇气,不能让结构性风险进一步集聚,成为未来各国发展的“软肋”,这启示我们要()①坚持联系的观点,掌握系统优化方法 ②防微杜渐,坚持适度原则

③重视部分作用,使整体服从部分 ④深化改革,创造和改变规律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11、网络改变世界,科技成就未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6年11月16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大会的主题是“创新驱动 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创新驱动,造福人类”,是精准把握互联网发展动力具有全球视野的中国理念;新提“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则彰显出网络空间治理的中国主张、中国智慧和中国担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正在形成,依法治网关乎世界安全,人类利益超越彼此分歧,平等、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材料二:乌镇就像太平洋上那只蝴蝶,正在扇动翅膀,引领一场更广地域、更深层次的产业变革与经济转型;互联网自普及以来,对世界政治、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是就互联网话题展开国际磋商、平等交流、互惠合作的平台。互联网所具备的开放性,注定网络“共享”必然事关全球,中国一直是推进全球互联网“共治”的践行者;中国互联网发展离不开全球互联网的发展,全球互联网发展更离不开中国的参与。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倡导“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联系观知识说明中国怎样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3)让我们和世界一起,关注“乌镇时刻”,关注互联网的发展和未来。请你为中国乌镇举行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拟两条宣传口号,要求主题鲜明、言简意赅、朗朗上口。12、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齐聚中国杭州,共商世界经济发展大计。

材料一:一段时期以来,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一些经济体甚至出现了经济倒退,反观中国虽然受到内外环境影响,经济有所下行,但是依然保持了稳定的中高速增长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稳定器和发动机的作用日益加强,此次G20杭州峰会正好搭建了一个平台,让中国智慧可以助力世界经济发展。

习近平主席在B20峰会上的主旨演讲引起广泛关注,向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了信心,真诚务实全面鼓舞人心成为各界评价这次演讲使用的最多的词汇。习近平主席用“三个新起点”展望中国未来,用“四个建设”发挥G20担当作用并开出全球经济药方。印度尼西亚世界事务理事会执行主席易卜拉欣·优素福说:中国为世界经济开出的药方对于恢复世界经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9月4日,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在西湖震撼上演,整台演出九首曲目,从梁祝到天鹅湖,从采茶舞曲到欢乐颂,在恢弘的背景下,情意并茂的演奏,观感细腻又不失心灵震撼,激发爱国情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给世界震撼和共鸣。

(1)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最忆是杭州》让世界震惊的原由。

参考答案

1.C.题目考查通过G20峰会各国加强合作,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国需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参与其中。①选项我国主导世界经济说法不对,④选择不属于意义。

2.B.题目中提到,智能家具产业的发展带动消费水平的提高,②入选,消费生产具有反作用,发展智能家居产业能够增加人们消费,③入选。①说法不对,④与题目不符。

3.A.题目考查民主决策的知识,①③入选,②选项为政府的行为;题目不涉及民主管理,排除④

4.A.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②说法不对;④选项夸大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排除,选择①③。

5.D.题目考查的是中国与东南亚相关国开展合作,不涉及国际组织,排除③。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④说法不对。①②入选。

6.C.我国在签证便利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需要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为后盾,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②④入选。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①选项排除;③选项不符合题意。

7.B.我们要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而不是吸收一切外来文化,①排除;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文化之中,④说法错误,②③入选。

8.D.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手段,而非途径,①排除;材料未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③排除,②④符合题意。

9.A.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同样源于客观事物,①排除;④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②③正确

10.B.整体服从部分说法错误,③排除,规律不能被创造和改变,④说法不对,①②符合题意。

11、(1)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倡导”符合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倡导”促进网络空间安全与繁荣,从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③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倡导”有利于实施“互联网+”战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重大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倡导”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和准则,彰显中国主张、中国智慧和中国担当。

(2)①联系是普遍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国互联网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互联网对世界的影响。

②联系是客观的,人们能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借助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平台推动建立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分析和把握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④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要立足整体,搞好部分。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需要中国智慧、中国担当。(3分)(若答系统优化方法,可斟情给分)(3)“乌镇论道,数字中国”;“互联网+,连接世界,走向未来”;“万物互联驱动产业革命”等。

12、(1)①促进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方案。

②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加强与相关国家经济的互联互通,充分挖掘各国经济发展的潜能。

③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刺激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增长,以促进全球经济的复苏。

④加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增强全球经济发展的平衡性。

(2)①结合时代精神,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做到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②重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博采众长,赋予中国文化更丰富的特色和内涵。

③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重视文化内涵、形式和表演方式的创新。

④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第三篇: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简答题:

1、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的表现。

全球化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

国际贸易迅速的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②国际金融的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③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④跨国公司遍及世界各地,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⑤国际组织的建立。⑥经济管理制度的国际化等

2、全球治理的概念、核心

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是一个社会学或国际关系的术语,是指为了解决超出一国或一地区的某一问题,而由各国进行政治协商以共同解决的方式。全球治理的核心要素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全球治理的价值。二是全球治理的规制。三是全球治理的主体。四是全球治理的客体。五是全球治理的效果。

3、全球问题的总特征

一、全球联系密切,容易产生连锁反应,波及范围小到区域、大到全球。

二、全球问题需全球解决,已经超越区域范畴,全球国家都责任共同参与解决之。

三、国际性组织成为协调解决全球问题的重要机构,其影响力对民族国家主权造成干预。

四、经济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国际社会的重要问题

五、文明协商已经基本取代战争,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方式。

六、全球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平衡国家间的经济社会发展。

七、全球问题的关注和解决有助于推荐民主价值的全球化。

4、简述国际恐怖主义的根源

1.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冲突让位于种族的与宗教的以文化价值为分界线的冲突。这种冲突是孕育国际恐怖主义的温床; 2.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帝国,它的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弱小的不发达国家的不满与仇恨;

3.西方文化价值与东方文化价值的冲突是造成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催化剂; 4.全球化使经济不发达的穆斯林国家愈益贫穷,伊斯兰恐怖主义是阿拉伯国家从石油聚敛的金钱与赤贫的政治与文化落后的穆斯林国家结合而生的怪胎; 5.美国亲以色列的中东政策激发起阿拉伯国家的反美与反犹情绪,这种反美与反犹情绪在原教旨主义中找到了极端的反映;

6.有些穆斯林国家教育极不发达,对青少年的教育大部分由宗教学校免费提供,而这种宗教学校正是灌输原教旨主义和圣战思想的基地,正是驱使穆斯林青年追从宗教狂热的基地。

5、简述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资源利用的全球方案

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过量开采和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表现为:

(1)人口过量增长: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必然要大量开发和利用土地、森林、草原、水资源、能源利矿产等各种资源,从而对地球上的环境资源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人口增长使得人口与耕地的矛盾尖锐化,人口增长使森林资源的供需矛盾尖锐化,人口增长使得水资源的缺乏日趋严重.(2)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对煤电油运和重要资源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价格大幅度上涨,一些重要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大幅度上升,重要能源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加剧.今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能源资源需求总量还会增加,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将长期存在.(3)过量开采和不合理利用: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认识或技术上的不足,造成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这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对不可再生资源(矿产)的不合理开采,以及对可在生资源的滥用造成自然资源不可逆转的退化,表现在水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等的利用方面.由于人类的无知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而比无知更危及环境的是由于追求经济上的增长而对自然资源的过渡开采和向环境中肆意的排放废弃物.加快科技创新,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6、治理国际贸易摩擦的意义

(1)从全球范围来说,是为了维系相对稳定的国际贸易秩序,是多边贸易效益最大化。

(2)治理国际贸易摩擦一方面可以遏制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控制,另一方面就是一定程度得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民族经济。

(3)通过全球规则的制定,可以协调解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失衡问题,也可以更多地减少相关的类似贫困、生态、粮食短缺、资源短缺、恐怖主义等全球问题。

7、中国大量进口转基因粮食对国家安全有无威胁?

大量引进转基因作物将威胁中国战略性国家安全。转基因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食用它是否安全的问题。即使忽略转基因食物的生物有害性问题,若大量引进外来转基因农作物,则将威胁中国全体国民赖以为生的长远食物和种植业的国家安全。大量引进种植国外转基因物种将对国内自然原生态物种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即使以后想恢复原来的原生态物种和环境也将不可能。

8、什么是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主要内容?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是联合国全体191个成员国一致通过的一项旨在将全球贫困水平在2015年之前降低一半(以1990年的水平为标准)的行动计划,2000年9月联合国首脑会议上由189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千年宣言》,正式做出此项承诺。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共有8个方面,包括:

1、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

靠每日不到1美元维生的人口比例减半;

使所有人包括妇女和青年人都享有充分的生产就业和体面工作; 挨饿的人口比例减半

2、普及小学教育:

确保不论男童或女童都能完成全部初等教育课程

3、促进两性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力。

最好到2005年在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中消除两性差距,至迟于2015年在各级教育中消除此种差距

4、降低儿童死亡率:

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二

5、改善产妇保健:

产妇死亡率降低四分之三;

到2015年实现普遍享有生殖保健;

6、对抗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疟疾以及其他疾病: 遏止并开始扭转艾滋病毒/艾滋病的蔓延;

到2010年向所有需要者普遍提供艾滋病毒/艾滋病治疗; 遏止并开始扭转疟疾和其他主要疾病的发病率增长

7、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

将可持续发展原则纳入国家政策和方案; 扭转环境资源的流失;

减少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到2010年显著降低丧失率;

到2015年将无法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设施的人口比例减半; 到2020年使至少1亿贫民窟居民的生活有明显改善

8、全球合作促进发展:

进一步发展开放的、遵循规则的、可预测的、非歧视性的贸易和金融体制。包括在国家和国际两级致力于善政、发展和减轻贫穷;

满足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需要。这包括:对其出口免征关税、不实行配额; 加强重债穷国的减债方案,注销官方双边债务; 向致力于减贫的国家提供更为慷慨的官方发展援助; 满足内陆国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需要;

通过国家和国际措施全面处理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使债务可以长期持续承受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为青年创造体面的生产性就业机会;

论述题

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本质,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资本的不断增殖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进行新的、急剧的扩张,使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力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新现象,是资本国际化进程的新的高级阶段.包括:⑴生产的全球化⑵贸易的全球化⑶金融的全球化⑷企业经营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经济全球化的影响: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给各个国家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由于各国的经济实力不同,参与经济全球化所获得的利益也不同.⑵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积极影响.如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吸收外资,扩大就业,解决产品销售问题带动本国经济发展等.⑶经济全球化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消极后果.如忽视社会进步、生态环境的恶化、对发达国家形成依赖等等.机遇

1.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2.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我们解决改革攻坚阶段的棘手问题。3.经济全球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经济全球化可以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中国在人口治理方面取得的成效、中国在世界人口治理中产生的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妇女总和生育率从实行计划生育前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人口治理使我国13亿人口日和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分别推迟了4年,为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重要条件,使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人口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明显改善,为世界人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探索的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新路子,使绝对贫困人口从改革开放前的2.5亿减少到1500万,在国际社会树立了负责任人口大国的良好形象。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制度创新,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用:(1)有利于国家加速资金积累。实行计划生育,使国家用于新增人口的消费减少,从而加速资金积累。

(2)有利于劳动就业。实行计划生育,可以使每年进入劳动适龄人口减少,从而有利于劳动就业。(3)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国家可以把积累下来的资金用于教育,使更多的人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和技术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全民族的人口质量的目的。

(4)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人均资源水平。实行计划生育,可以缓解人地矛盾,提高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人均占有粮食的水平。

(5)有利于农民少生快富。实行计划生育使每个家庭的人口减少,不仅可以减少家庭消费,而且使家庭主要成员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发展家庭经济和健康娱乐中,从而保证家庭幸福、社会稳定。

第四篇:全球治理与中国方案

全球治理与中国方案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向纵深发展,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新兴大国的崛起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正在起引导作用。然而,什么是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全球经济治理究竟面临着什么挑战?什么原因导致全球经济治理低效率运作?“中国方案”如何回应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关切?上述问题的分析对于理解或者促进未来全球宏观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关键词:全球失衡 治理 合作共赢

一、全球治理的背景与挑战

虽然全球经济治理越来越受关注,但对什么是全球经济治理的问题仍然缺乏统一的观点,全球经济治理尚没有一致的概念。重要原因在于全球经济治理涉及内容十分广泛,难以简单地进行定义。然而,综合世界经济发展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来看,全球经济治理大致包含三层要素,即全球经济谁来治理、治理什么及如何治理。尽管世界各国都是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但大国巨大的体量及较强的实力注定了全球经济运行通常由大国主导。这套国际规则与制度并非总是最优的,它是某一时期世界主要国家通过自身综合实力在国际舞台上博弈形成的,更多体现强国的意志。

全球化能够促进全球经济更快发展,能给人类社会带来更大的财富,为世界带来巨大好处,那为何当前会出现去全球化的问题呢?观察当前反全球化的相关现象,全球失衡是最重要的原因。虽然全球化为人类提供了创造更多财富的机会,但世界各国从中得到的好处却并不相同。

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在全球化过程中受益较大,这也就不难理解金融危机以来为何发达大国更热衷于推动去全球化的进程。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大国对中国等国商品采取更严厉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调查,虽然其中有很多原因,但显然与发达大国在全球化中收益下降有关。2016 年英国脱欧等事件的发酵突出了一体化过程中各国的权责分配矛盾问题,欧盟一体化虽然推动了欧盟经济的发展。虽然欧盟与全球化并不一致,但欧盟代表着全球化更深层次的发展,客观上也揭示了开放合作的问题所在。

二、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

如何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创新以遏制去全球化的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及业界关心的重要内容。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通过改革开放融入了全球化,成为全球化的参与者、受益者,中国希望自身的发展能够带动其他经济体的共同发展,希望其他经济体能够搭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了合作共赢的全球经济治理新理念,借此保障世界各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共同受益,希望从根本上解决全球失衡的问题。国际社会对此充满较高的期待。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与外部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中国近年来正在加速探索构建合作共赢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是通过自贸园区战略探索国内高标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自贸园区战略将着力推动制度创新,探索如何构建合作共赢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二是通过自贸区战略深化中国与其他经济体的双向或者多边开放,推动区域经贸规则的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合作共赢治理体系的构建。三是通过“一带一路”等战略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伴随着相关战略的稳步推进,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日益清晰,全球失衡的问题理论上有望从“中国方案”中逐步得到解决。

第五篇:两个体系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两个体系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目的

通过对发生的事故,事件及不符合进行调研、排查和原因分析、及时采取整改措施,以消除现实的潜在的事故隐患,从而减少和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2.适用范围

公司内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工作。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16号)《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33000t-200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11)《山东省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省政府令177号发布,省政府298号令修改)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冶理体系通则》(DB37/T2883-2016)4.职责

4.1总经理对本单位事故隐患冶理工作全面负责,保证隐患冶理的资金投入,及时掌握重大隐患治理情况,治理重大隐患前要督促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并明确分管负责人。4.2副总经理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分管负责人,负责组织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情况,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隐患治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主要负责人报告重大情况,对所分管部门和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

4.3安全生产小组负责拟定公司安全检查计划;负责公司级综合安全检查,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的组织实施,整改情况的监督及复查。

4.4车间、部门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并负责组织隐患整改措施的实施。5.隐患分级与分类 5.1隐患分级

企业可结合自身的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和风险可接受标准,例如:未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转动部位护罩缺失、地面湿滑有积雪等。5.1.2重大事故隐患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冶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以下情形为重大事故隐患

(1)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例如超过3个月)或可能造成较为严重危害的,(2)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3)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超过10人的。(4)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有效整改的。(5)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6)涉及重大风险点的管控措施的;

(7)设区的市级以上负责有安全监管职责部门认定的。5.2隐患分类

5.2.1基础管理隐患

基础管理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1)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行政许可情况;(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3)安全生产责任制(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5)安全生产教育、培训;(6)安全生产投入;

(7)事故管理、变更管理和承包商管理;(8)作业管理(9)应急管理

(10)职业卫生基础管理(11)基础管理其他方面 5.2.2生产现场类隐患

生产现场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缺陷

(1)设备设施,例如防护罩、静电接地等安全设施失效,设备有异响。

(2)场所环境、例如现场卫生不整洁,有积水、工作场所照明度不符合要求,设备噪音大等;

(3)从业人员操作行为,例如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未遵守劳动纪律,未按照要求佩戴防护用品。

(4)消防及应急设施,例如灭火器、消火栓未按照要求配置,数量不足,未设置应急照明,应急疏散通道堵塞;

(5)供配电设施,例如配电室未封堵孔洞,变配电室变压器、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操作地面未铺设绝缘胶垫、变配电室出入品未设置调度不低于400MM的挡板。

(6)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例如防尘口罩,通风风机、劳动防护用品等配置,使用不符合要求。

(7)辅助动力系统,例如企业供水水源、循环水系统的能力不满足企业需求。(8)现场其他方面 6.工作程度和内容 6.1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6.1.1基本要求

安全生产小组应依据确定和各类风险点的全部控制措施和基础的安全管理要求,编制包含全部排除的项目清单,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清单内容至少包括5.2的内容。6.1.2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车间、部门应以各类风险点为基本单元,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该排查单元的排查清单,至少应包括:(1)与风险点对应的设备设施和作业名称

(2)排查内容,即管控措施,包括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劳动防护、应急处置五个方面,排查内容应详细、具体、有可执行性:(3)排查标准,即管控措施对应法律、法规、标准、政府要求和企业管理制度、操作规程。(4)排查方法,可通过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及日常性隐患排查单独或结合的方法进行。

(5)排查周期,可根据排查类型的不同分为每半年、每季度、每月、每周或每天。原则上公司级隐患排查每半年或每季度。车间级隐患排查每月进行,班组级排查每周进行,岗位级隐患排查每天或每班。

6.1.3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安全生产小组应依据基础管理相关内容要求,逐项编制排查清单,至少应包括:

(1)基础管理名称,例如机构和人员同,培训教育、安全投入、应急管理、事故管理。(2)排查内容,即该基础管理涉及的法律、法规、标准、政府要求和企业管理制度,例如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小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3)排查标准,即是否达到排查内容的要求:

(4)排查方法,可通过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及日常性隐患排查单独或相结合的方法。

(5)排查周期,可根据排查类型的不同分为每半年、每季度、每月、每周或每天。原则上公司级隐患排查每半年或每季度,车间级隐患排查每月进行,班组级隐患排查每周进行,岗位级隐患排查每天或每班。6.2制定排查计划

安全生产小组根据本单位的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制定的隐患排查计划,并明确隐患排查名称、排查时间、责任单位等;进行隐患排查的频次应满足如下要求:

6.2.1根据季节特征及本单位的生产实际,每季度开展一次针对性的季节性隐患排查: 6.2.2根据风险点等级及管控内容确定排查频次,原则上重在风险点均应开展公司级、专业级、车间级、班组级和岗位级的隐患排查,较大风险点应开展车间级、班组级和岗位级隐患排查,一般风险点应开展车间级,班组级和岗位级隐患排查,低风险点应开展班组级和岗位级隐患排查。

6.2.3当发生火灾爆炸封等工艺安全事故时,如果公司本身涉及到事故中上相同或相似的生产设施时,应及时进行事故类比隐患专项排查。

6.2.4对于区域位置,工艺技术等不会经常发生变化的专业,可依据实际变化情况确定排查间隔,但应确保实际发生变化时及时进行隐患排查。

6.2.5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应及时组织进行相关专业的事故隐患排查:

(1)适应性新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颁布实施或原有适应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后颁布实施:

(2)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3)操作条件或工艺改变(4)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5)发生事故或对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

(6)气候条件发生大的变化预期会发生重大自然灾害。6.3隐患排查 6.3.1排查类型

排查类型主要包换日常排查、综合性排查、专业性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6.3.2 排查要求

(1)隐患排查应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

(2)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

(3)应根据风险点的管控等级确定隐患排查的责任人及排查频次,应对“风险点管控措施”进行可执行性、有效性的排查确认。6.3.3组织级别

(1)公司级隐患排查由公司总经理负责、安全生产小组组织,(2)部门级隐患排查由各专业部门负责排查,部门专业人员参与或多部门联合参与; a)安全生产小组负责劳动防护用品、职业卫生、安全装置、特殊作业安全检查、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消防应急管理的隐患排查。

b)技术部负责设备操作维护、电气设备、构建筑物、机械设备、电气、仪表仪器、工艺安全的隐患排查;

c)综合部负责交通安全、劳动纪律的隐患排查。

(3)车间级隐患排查由车间主任负责组织、各专业职能人员参与。(4)班组级隐患排查由班组长负责组织、本岗位人员参与。6.3.4 排查周期

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工艺特点,确定综合、专业、季节、日常等隐患排查类型的周期。

(1)综合及季节排查原则为每季度1次、车间 综合隐患排查每月1次;

(2)部门专业专项排查原则上每年1-2次,车间专业人员隐患排查每月1-2次。

(3)生产部门专业人员日常检查每周1-2次,车间主任日常检查周期每周1-2次,车间专业人员日常隐患排查每天1次。

(4)岗位操作人员每班次巡查不少于2次,并按照工艺操作要求及时填写生产记录。6.3.5确定排查项目

(1)公司级隐患排查项目,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基础管理项目: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及管理制度、培训教育管理、作业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承包商管理等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季节特点检查项目 重大风险以上风险源的管控措施

(2)车间级隐患排查项目,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常规排查项目:包括人、机、物、法、环、管理制度、作业管理、两纪(劳动纪律和工艺纪律)、防尘、防火、机械伤害、安全设施及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运行情况。较大风险以上风险点的管控措施 专业管理的隐患排查项目

(3)班组、岗位隐患排查项目,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事故应急物品是否定置存放,可靠好用; 物料储存、使用运输以及加出料是否正常

设备设施运行是否正常,安全附件、安全照明、安全设施是否运行良好:备用设备是否良好 班组所有风险点的管控措施 6.3.6排查结果记录

按照隐患排查治理要求,各级人员在参加隐患排查时,应按照隐患排查表内容进行排查,并将基础管理不管合项填写到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台账。6.4隐患治理

6.4.1隐患治理建议

按照隐患排查治理要求,各相关层级的部门和单位对照隐患排查清单进行隐患排查,填写隐患排查记录。

根据排查出的隐患类别,提出治理建议,一般应包括

(1)针对排查出的每项隐患,明确治理责任单位和主要负责人(2)经排查评估后,提出初步整改或处置建议,整改建议措施采取“工程优先、管理其次、防护为辅”原则。

(3)依据隐患冶理难易程度或严重程度,确定隐患治理期限。6.4.2隐患治理要求

隐患治理被告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主要包括岗位纠正,班组治理、车间冶理、部门冶理、公司冶理等,重大隐患由公司级负责组织整改:一般隐患由隐患所在单位组织整改。

(1)隐患治理应遵循“四不推”、“五定”原则。“四不推”即凡岗位能整改的不推给班组、凡班组能整改的不推给车间、凡车间能整改的不推给公司、凡公司能整改的不推给上级部门;“五定”即定整改方案、定资金来源、定项目负责人、定整改期限、定控制措施。

(2)应做到方法科学、资金到位、治理及时有效、责任至人、按时完成。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监督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事故。6.4.3隐患冶理流程

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冶理、治理情况反馈、验收等环节。

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冶理期限及冶理措施要求等信息向从业人员进行通报。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应对隐患整改责任单位,措施建议、治理措施。隐患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6.4.4一般隐患治理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根据6.4.3隐患冶理流程,进行隐患冶理;各由各级(公司、车间、部门、班组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专人进行确认。6.4.5重大隐患冶理(1)隐患评估

经判定或评估属于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公司安全生产小组应及时组织评估,并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当包括事故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冶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2)治理方案

重大事故隐患冶方案应当包括; a)事故隐患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 b)事故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c)冶理的目标和任务 d)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e)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f)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g)冶理的时限和要求 h)防止隐患进一步发展有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3)冶理台账

重大隐患应由该所在单位组织人员按照重大隐患治理方案进行实施 a)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提出充分的风险控制措施,并落实相应的责任人和整改完成时间。b)总经理及时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冶理方案,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应当自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之日起15日内,将《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报邹平县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c)上级政府部门和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由企业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特大)事故隐患的冶理情况进行评估;或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特大)事故隐患的冶理情况进行评估。d)经冶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恢复生产书面申请应当包括治理方案的内容,项目、整改情况和相应的评估或评价报告。6.4.6隐患冶理验收

公司级文件下达整改的隐患,由安全生产小组负责登记,组织专业人员跟踪、复查、负责整改的单位要在规定的期限完成整改,并填写隐患整改实施情况报告书,应将整改后相关证明材料(照片、文件复印机等)报安全生产小组备查。

企业专业部门下达整改的隐患,由各部门负责登记,并复查整改情况,负责整改的单位要按专业部门的要求完成整改,并填写隐患整改实施情况报告书,应将整改后相关证明材料(照片、文件复印件等)报安全生产小组备查,并将隐患排查情况形成报企业安全生产小组备案。

车间下达整改隐患:由各车间负责登记,长复查验收整改情况。7.文件管理

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策划、实施及持续改进过程中,安全生产小组应完整保存体现隐患排查全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

7.1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7.2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7.3隐患排查项目清单等内容的文件成果

7.4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评估记录、隐患整改复查验收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8.隐患排查治理效果

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企业应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8.1风险措施措施全面持续有效 8.2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 8.3隐患排查冶理制定进一步完善 8.4各级排查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 8.5员工隐患排查水平进一步提高

8.6对隐患频率较高的风险重新进行评估、分级、并制定完善控制措施 8.7安全生产事故显减少

8.8职业健康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9.持续改进

9.1评审

安全生产小组应适时和定期对隐患排查冶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体系改进的可能性和对体系进行修改的需求。评审活动每年应不少于一次,当发生更新时应抗旱组织评审,应保存预估审记录。

9.2更新

安全生产小组应主动根据以下情况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影响,及时更新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隐患等级和类别、隐患信息等内容,主要包括:

9.2.1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变化或更新; 9.2.2政府规范性文件提出新要求;

9.2.3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机制发生变化;

9.2.4生产工艺发生变化、设备设施增减,使用原辅材料变化等; 9.2.5自身提出更新要求;

9.2.6事故事件、紧急情况或应急预案演练结果反馈的需求; 9.2.7风险点管控级别及管控措施发生变化; 9.2.8其他情形出现应当进行评审。10.记录

10.1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10.2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10.3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10.4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台账。

下载救亡图存:美联储回归与全球治理体系之变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救亡图存:美联储回归与全球治理体系之变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全球治理与中国方案(xiexiebang推荐)

    论全球治理与中国方案 [摘要]全球治理是全球化的重要阶段,也是国际体系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兴大国既是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又是国际体系权力转移的主要方向,它们在全球......

    治理理论与社会基层的治道变革

    治理理论与社会基层的治道变革 张宝锋 〔摘要〕治理理论是影响当今世界各国治道变革的主流理论,其主要观点是:自下而上的参与,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与制衡,社会资本是治理的......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治理模式的变革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治理模式的变革 发布时间:2014-4-6信息来源:中国改革论坛网 城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走向,也是一种必然趋势。然而,对城镇化的理解,则需要超越传统城镇化......

    国家、阶级、专政与国家治理体系(推荐五篇)

    国家定义,以及从专政到国家治理体系 ——兼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使命的完成 作者:鲁品越(上海财经大学资深教授,1949年生,男,汉) 邮政地址:200433 上海市国定路777号,上海财经大学 现......

    精准扶贫与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建构综述

    精准扶贫与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建构综述 臧荣尧 摘要: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扶贫工作,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扶贫开发规划,取得一些显著的成就,为全球减贫事......

    柔性治理21世纪政府治道变革的逻辑选择与发展趋向

    柔性治理21世纪政府治道变革的逻辑选择与发展趋向 摘要:作为应对现代复杂性社会环境的新型治理方式,柔性治理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背景。柔性治理对纾解现代政府治......

    中小学内部治理结构变革的路径依赖与突破[5篇模版]

    中小学内部治理结构变革的路径依赖与突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

    2012会计继续教育答案之小金库治理与防范

    1.“小金库”的界定与防范(一) D C “小金库”的界定与防范(二) A 20:46 C32:15 B 40:29 A 50:48 C 2.“小金库”治理政策解读 20:21CC 3.“小金库”日常防范(一) D 3.“小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