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程纲要(2015-03-04)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适用年级:八年级 ◆总课时:80课时左右
◆授课对象:八年级3班、4班学生 ◆设计教师:赵永桂 ◆课程目标:
1、在阅读和语言实践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会写本册要求书写的100个生字。继续学习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2、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联系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在体悟中促进朗读表达。继续练习默读,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说明性文章,能抓住关键词句抓住要点,抓住典型例子了解常见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的特点,初步体会其好处。
4、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5、阅读中根据课文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题或其他方法,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要点;继续学习抓住关键词句、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6、在阅读中能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时间顺序、倒叙、插叙等),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如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详略得当,围绕中心论点论述,以小见大、叙议结合,修辞方法,对比、映衬、暗示等写法,以及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等),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做出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见解。,7、能背诵教材规定的优秀古诗词。
8、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0万字。
9、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表达和交流的需要写作。能写较复杂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课内习作10次,45钟能完成600字习作。会写读书笔记和活动计划、活动总结、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等常见的应用文。能修改自己的习作。
10、乐于与人交流,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能认真倾听,能抓住要点,并简要转述;能根据交流的主题、对象和场合,结合自己了解的材料、思考,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表达意思清楚,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在交际中尊重、理解对方,注意语言美。
11、开展综合性学习,能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围绕主题讨论和制定活动计划,分工合作,在实践活动中表达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感谢。对自己学习和生活中问题,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搜集资料、组织讨论或展开调查活动。
12、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通过读懂课文内容、联系生活、搜集资料等方式感悟人生的哲理,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感受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认识中华文化的丰
第三单元: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的科学文艺作品单元
◆内容标准:
通过熟读课文,会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通过阅读课文,能够说出课文大致内容及观点 通过查找资料,能说出科学文艺作品的体裁特点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够树立环保意识并落实在行动中
有条件可组织学生开展写作、口语交际和科技活动,能够在实践中思考自然对人类的启示。
◆教学安排:
【课时28】 第十一课《敬畏自然》 第一课时 【课时29】 第十一课《敬畏自然》 第二课时 【课时30】 第十二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课时31】 第十三课《旅鼠之谜》 【课时32】 第十四课《大雁归来》
【课时33】 第十五课《喂——出来》 第一课时
【课时34】 第十五课《喂——出来》 第二课时 【课时35】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 【课时36、37】 写作练习【课时38、39】 单元检测 【课时40、41】习题讲解 第四单元:民风民俗
◆ 内容标准:了解沈从文等5位作家;识记文中的生字词,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概括文章内容:概述《云南的歌会》中三个唱歌场面及其特点,概述《端午的鸭蛋》中作者家乡端午的风俗及高邮鸭蛋的特点,概括《吆喝》中关于吆喝的具体介绍,概括《春酒》中琦君家乡春节的风俗,复述《俗世奇人》中的两个小故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沈从文对民族风俗的热爱之情,体会汪曾祺对家乡和对儿时的怀念之情,体会萧乾对老北京吆喝声的喜爱和怀念之情,体会琦君对家乡和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体会冯骥才对民间艺人的赞赏之情。
◆ 教学安排:
【课时42】第16课《云南的歌会》第一课时。【课时43】第16课《云南的歌会》第二课时 【课时44】第17课《端午的鸭蛋》第一课时
【课时45】第17课《端午的鸭蛋》第二课时 【课时46】第18课《吆喝》第一课时 【课时47】第18课《吆喝》第二课时。【课时48】第19课《春酒》 【课时49】第20课《俗世奇人》
【课时50】作文:评讲上次作文;讲解本次作文《我家乡的„„节》,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展示家乡节日的风俗,描绘节日的热闹或盛大场面,抒发自己对传统节日的思想感情。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3).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12).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课程评价:
(一)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1、对学生当堂进行评价,可通过提问次数,背书卡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2、在学校积极与班主任交流学生学习情况,利用校信通、驾校活动手册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学习状况。
3、认真组织综合性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检验学生的知识储备。
4、利用学习小组长进行过程评比,与素质评定结合。
(二)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评价:
1、卷面检测,通过期中等阶段性抽测,以获得学生知识的储备。基础字词,诗词背诵,语段分析,写作训练等。
2、进行至少一次基本功展示,如我是小小书法家——硬笔书法比赛。
3、进行一次读书报告会和读书笔记展评。
4、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即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
(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1、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提问覆盖面广。
2、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3、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兴趣高。
4、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有风格。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设计者:八年级语文组
学校:
课程名称:八年级语文下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使用校本课程)
适用年级:八年级
授课课时:85课时
学情分析
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较高,对语文学科知识的领悟力和灵活运用能力较强,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字迹潦草、上课不注意听讲、不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等,需要教师积极改变教学方法。
学生阅读理解答题能力有待提高。从平时学习情况看,学生对现代文及文言文阅读感到非常吃力,导致练习、考试时答题不完整,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学生审题、及阅读能力薄弱。在教学中,通常注重了基础知识落实,教会学生一些做题方法,但在审题方面,还须有意识的进行专项训练。由于学生人多,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调动不够,差生转化工作还任重而道远。
教材分析
学习“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 内容并加上教师丰富的思想,能让处在青春期少年的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深邃幽远的意境,感悟作者博大精深的内心思想、精神,感悟作者对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能培养语文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丰富浓厚的情感、理性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树立远大理想,并结合社会生活现实,进而了解社会,了解人生,了解生活。因此我校在参照了人教版,北
师大版,苏教版等众多教材的基础上,及历年的中考题型,整合出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校本教材。
课程目标
1.积累并默写生字新词,能复述课文大意,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名篇名段。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探讨并说出对生活,对自然,对民俗,对社会的看法。
3.通过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搜集资料,大胆创新、展示成果,交流心得。
4.积累文言词语,背诵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表述诗歌意境,让作出简单的赏析和评价。
5.每周至少两次练笔(读书笔记,作文),通过作文指导课,学生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
课程内容
整合后的教材包括六个主题单元:
生命无价、咏物抒怀、挚爱亲情、事理说明、风俗人情、人与环境。
第一单元:生命无价(共12课时)
1、《每天诞生一次》(1课时)
2、《日历》(1课时)
3、《忏悔录,或疼痛的文字》(1课时)
4、《与朱元思书》(3课时)
5、《五柳先生转》(3课时)
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2课时)
作文:以“珍爱生命”为话题的文章(1课时)
第二单元:咏物抒怀(共12课时)
6、《海燕》(1课时)
7、《心田上的百合花开》(1课时)
8、《咏竹》(1课时)
9、《马说》(3课时)
10、《送东阳马生序》(3课时)
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足迹(2课时)
作文:走进春的怀抱(1课时)
第三单元:挚爱亲情(共12课时)
11、《父母的心》(1课时)
12、《一辈子的秘密》(1课时)
13、《把笑脸带回家》(1课时)
14、《小石潭记》(3课时)
15、《岳阳楼记》(3课时)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2课时)
作文:心灵深处的笑声(1课时)
第四单元:事理说明(共12课时)
16、《今天你¡°低碳¡±了吗》(1课时)
17、《花儿为什么这样红》(1课时)
18、《雨林的毁灭¡ª¡ª世界性灾难》(1课时)
19、《醉翁亭记》(3课时)
20、《满井游记》(3课时)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2课时)
作文:美就在身边(1课时)
第五单元:风俗人情(共9课时)
21、《开封斗鸡》(1课时)
22、《云南的歌会》(1课时)
23、《端午的鸭蛋》(1课时)
24、《诗词曲五首》(3课时)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2课时)
作文:人在旅途(1课时)
第六单元:人与环境(共9课时)
25、《都市精灵》(1课时)
26、《幽径悲剧》(1课时)
27、《青海湖,梦幻般的湖》(1课时)
28、《诗五首》(3课时)
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2课时)
作文:与环境有关的话题作文(1课时)
课程实施
1.通过朗读、速读、默读学生能迅速抓住课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梗概。
2.开展各项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3.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学、对学、群学进而爱上学习。
4.开展作文指导课,让学生在写作中有素材可写,有方法可循。
5.每周至少两次练笔(读书笔记,作文),通过作文指导课,学生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
6.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
7.文言文单元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对于经典名篇要熟读成诵。
8.积累文言词语,背诵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表述诗歌意境,让作出简单的赏析和评价。
课程评价
(一)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1.对学生当堂进行评价,可通过提问次数,背书卡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2.在学校积极与班主任交流学生学习情况,利用校信通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学习状况。
3.认真组织综合性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检验学生的知识储备。
4.结合“周目标导航”内容和要求,记录、评价学习过程。利用小组长进行过程评比。
(二)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评价:
1.卷面检测,通过月考等阶段性抽测,以获得生知识的储备。基础字词,诗词背诵,语段分析,写作训练等。
2.进行至少一次基本功展示,如我是小小书法家,硬笔书法比赛。
3.进行一次读书报告会和读书笔记展评。
4.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即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
第三篇:《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必修
◆教学材料: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设计:张灵杰
◆课程名称: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授课时间:80课时左右
◆授课对象:
一、二班学生
◆课程目标:
1、在阅读和语言实践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会写本册要求书写的100个生字。继续学习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2、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联系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在体悟中促进朗读表达。继续练习默读,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说明性文章,能抓住关键词句抓住要点,抓住典型例子了解常见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的特点,初步体会其好处。
4、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5、阅读中根据课文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题或其他方法,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要点;继续学习抓住关键词句、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6、在阅读中能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时间顺序、倒叙、插叙等),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如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详略得当,围绕中心论点论述,以小见大、叙议结合,修辞方法,对比、映衬、暗示等写法,以及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等),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做出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见解。,7、能背诵教材规定的优秀古诗词。
8、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0万字。
9、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表达和交流的需要写作。能写较复杂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课内习作10次,45钟能完成600字习作。会写读书笔记和活动计划、活动总结、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等常见的应用文。能修改自己的习作。
10、乐于与人交流,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能认真倾听,能抓住要点,并简要转述;能根据交流的主题、对象和场合,结合自己了解的材料、思考,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表达意思清楚,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在交际中尊重、理解对方,注意语言美。
11、开展综合性学习,能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围绕主题讨论和制定活动计划,分工合作,在实践活动中表达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感谢。
12、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通过读懂课文内容、联系生活、搜集资料等方式感悟人生的哲理,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感受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文化的营养。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人生观的教育。进一步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内容与标准: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教材中,八年级上、下册属于一个阶段,这两册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共同点是各单元仍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八年级上册四个现代文单元的专题分别是战争、人世之爱、建筑园林与名胜古迹、科学,其中前两个单元以记叙类文章为主,后两个单元以说明类文章为主。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了解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相应地了解两种表达方式:记叙与说明。另外,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白话文分编。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单元是以战争为主题组元的。(12课时)
五篇课文,有反映解放战争的《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扛》《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有反映抗日战争的《芦花荡》,有反映反法西斯战争的《蜡烛》,有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有反映德国法西斯暴行的《亲爱的爸爸妈妈》“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也是以战争为主题。写作训练设置为在了解世界战争的基础上,就该话题写一篇作文。
第二单元都是写人世之爱的。(13课时)
五篇课文,主要由记叙类作品组成,着重培养阅读记叙类作品的能力。从单元课文的内容来说。这一单元的前边;恰恰是一个写战争的单元,显得十分沉重。因此,这个单元有必要高声赞颂人间的爱,吁唤让世界充满爱。《阿长与山海经》这是—篇纪实性的文章。文章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现了长妈妈的性格特点。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长妈妈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教学重点是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的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本文篇幅较长,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住课文内容,然后着重研读长妈妈这“我”买《山海经》一事,分析课文时切忌面面俱到,一定要突出教学点,做到纲举目张。《背影》记写的事情非常简单,一个丢了差使的小官吏送儿子北上读书,在火车站送别。在军阀统治的旧中国,这种事情是很平常的,在那黑暗的社会里,即使这种小康之家,也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打击。文章记写了作者家庭的不幸和当时的灰暗世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后面的《台阶》、《老王》《信客》也都是通过对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描绘来变现普通人的情感。
通过这个单元,可以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受到熏陶和启示。
第三单元所选课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文体类别上侧重于说明文。(12课时)
《课程标准》7~9年级阅读目标中没有关于阅读说明文的要求,只是提出“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而在写作目标中提出“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课程标准》5~6年级的阅读目标中则有“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而没有提出对写作的要求。可知,《课程标准》把阅读说明性文章的要求主要放在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年级阶段,把写作说明性文章的要求放在高年级阶段。由于学生在中年级阶段所学的说明性文章较为简单,对有关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和要求也知之甚少,所以在本册教材中设置了两个说明文单元,以期完成《课程标准》的有关目标。
第四单元以“科学”为主题编选了五课各具特色的介绍科学知识的短文共六篇。(12课时)
它们是《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本单元,既要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
本册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跟前两册显然不同;前两册是分散在各个单元里,每单元一篇;本册则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课文篇数几乎增加了一倍。(26课时)
这个变化表明:过去一年里的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只是“入门”的准备,而本册则是“入门”的正式启动。在这正式启动之际,应当做好以下两点:
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本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大道之行也》、《杜甫诗三首》、《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诗四首》;此外,还要背诵《核舟记》第二至第四段。
二、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弃绝“填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文言和现代语同源而异流,极浅近的文言文,即使文化水平很低的人听人读一遍也能听出个大概,何况是初中学生!再说,课本里的文言文内容和语言都比较浅显,不像古代经书那样深奥费解,佶屈聱牙,再加上注释全用通俗的现代语,简洁明了,认真读几遍至少也能读懂大半,这就是探究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从学生一拿到新的课本就要大致翻阅一番这个事实还可以看出他们本来就存在着探究的愿望。因此,问题仅在于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收到最大的成效。
本册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训练有三种呈现方式:
1、整合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2、设置在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是由课文生发出来的;
3、以补白的形式出现。为保证课程基本目标的完成,我们特地安排了写作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练习。如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就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中让学生就一座桥“写一篇介绍性的文字”,或者就“家乡城市里某座立交桥写一篇‘司机指南’式的短文”,这些都是对写作说明类文章的训练。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除了较多的写心得与体会的写作练习外,也有写作记叙类和说明类文章的训练。如《阿长与<山海经》》《苏州园林》课后的写作练习等。出现在补白里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则是对本册写作和口语交际教材的补充。如写作部分,补充了关于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写作知识和要求,而课后的练习中也有这些方面的练习。如《蜡烛》一课的练习中要求设想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写下来,《老王》一课的练习中要求改写老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这一部分等。
口语交际训练安排在课后及综合性学习里,而关于口语交际的要求和指导则在补白里。本册教材中的“综合性练习”仍然分“三大三小”,共六次。第一、三、五单元的是大型综合性学习活动,第二、四、六单元的是小型综合性学习活动。其中《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活动内容丰富,信息来源多,牵涉的问题也比较复杂,对学生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写作研究报告的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以及辩证思维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学时要注意提前安排,合理布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争取使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全面锻炼,尝到“综合性学习”的甜头。
另外,课外名著阅读和课外古诗词也安排了5个课时来让学生自主学习,简单了解。◆课程实施: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
1、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的条件,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如利用工具书、其他图书、演讲会、辩论会、广播电视等进行语文学习。
2、练习。根据学情自主编写,有针对性的依据教学目标来进行训练与反馈。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范围。
(二)实施手段
1、围绕专题,重点训练
教材继续按人文专题组织单元,但每个单元都有读写训练的重点。下册特别重视将积累和习得的各种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课程实施中,在教学每一个单元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无论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学习重点联系起来。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
2、敢于放手,凸现自主
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获得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如布置学生课前自学,课堂上提示学生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亲历阅读过程,得出结论,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重视方法的总结。
3、重视读书,培养语感
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以悟促读,以读促悟,引导学生读出文中人物的情感、态度或作者的立场,读出自己的感受。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读前提出要求,读后交流感受或质疑问难,逐步提高学生默读的速度和质量。
4、积累语言,加强练笔
继续重视积累,不仅要求学生课堂上多种形式熟读成诵,完成教材规定的读背内容,而且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积累精彩语言。同时,教师要重视由读到写的迁移,可根据教材挖掘读写结合点,进行练笔,如仿写句段、续写课文、写读后感,使学生在练笔中运用积累的词句和表达方法,提高表达水平。
◆课程评价:
一、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
评价分为学习中的过程性评价和达标测试性评价两部分。
(一)过程性评价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师评三部分组成。评价指标如下:
1.学生上课出勤情况统计,课堂纪律表现、参与程度,课堂学习效果等方面的及时评价。
2.作业评价:作业交送、完成的数量和质量、订正情况。
3.合作交流、参与小组活动的表现情况,作品展示、学科评比活动、竞赛成绩等。
4.自主学习情况:预习表现和效果,自习课学习表现,疑难问题的解决态度和表现情况。
(二)达标测试性评价由单元过关测试、期中测和试期末测试三部分组成。评价指标如下:
1.单元过关测试。
2.期中测试。
3.期末测试。
二、评价结果处理
学期末评价总分为100分,权重如下:
1.过程性评价占30%,其中,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师评分别按3:4:3的比例计算;
2.达标测试性评价占70%,其中,单元过关测试、期中测、试期末测试分别按2:3:5的比例进行计算。
最后两项得分相加得出总分,把总分在100—85分、84—70分、69—60分、60分以下者的综合评价依次定为A、B、C、D四个等级。
第四篇: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课程纲要
《八年级美术》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美术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美版美术教材十五册
授课时间:19课时 每班每周一节 40分钟
授课教师:侯寨二中 美术组 郑路 李静
授课对象:八年级4个班
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掌握美术的基础和基本技能,提高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2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像,创造和审美能力。
3通过对美的认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及美化生活的习惯以促进学生身心平衡发展 课程内容:
欣赏评述: 0.前言:文艺复兴的颂歌——《春》
1.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绘画技法: 2.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3.墨与彩的韵味
4.笔墨的情趣
5.一版多色版画
设计应用: 6.纸板的联想——座椅设计
7.纸的立体组合——生活用品设计
8.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
9.居室的色彩搭配
综合·探索: 10.布置理想的家居
11.柜架陈设的艺术
12.美化生活的装饰布
13.我的小天地——立体纸模型
14.奇异的结果
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
第一单元 欣赏评述:
内容标准 : 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教学活动
·从多元文化的视角进行绘画艺术的主题赏析,从中了解和感受经典作品的内涵。·欣赏不同类别的现代设计作品,感受其不同手法与形式感。
·欣赏现代广告艺术作品,感受和分析作品的创意和方法。
·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比较其不同的造型和装饰趣味。
·欣赏我国书法、篆刻的代表作品。
·欣赏现实生活中的优秀雕塑作品,了解雕塑语言的特征。
·欣赏建筑经典作品的形式美,体会建筑与人的关系,认识建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选择自己喜欢的园林、文化广场或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从形式美的角度进行评价,并与同学交流。
·了解美术作品作为商品的价值,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邀请当地美术家和民间艺人来学校进行展览和交流活动。
·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访问艺术工作室或艺术作坊,了解美术展览的方式及艺术作品的制作过程。
·以联系、比较和归纳等方式,通过欣赏经典作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的概况。·介绍中外美术史中的重要画派及其代表人物。
评价建议
·能否主动地学习欣赏的方法,并具有初步的鉴别、评述能力。
·能否通过查阅资料、个人体验、集体讨论、观摩和评述等方式,领悟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探究美术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是否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的概况。
·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特征。
学习安排:第一?二周==0.前言:文艺复兴的颂歌——《春》
第三?四周==1.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第二单元绘画技法:
内容标准 : 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活动建议
·学习基本的视觉元素和形式法则,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选择写实、变形和抽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经验。
·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和方法,进行练习。
·进一步学习透视知识,提高空间表现能力。
·了解明暗造型的多种方法,尝试描绘物体的立体感。
·创造漫画和卡通形象,表达思想和情感。
·采用易于处理的板材,通过画、刻、印等方法,制作版画作品。
·在美术活动中,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提高色彩表现能力。
·采用泥或硬泡塑(聚苯乙烯)等材料,制作人物、动物的浮雕或圆雕小品。·运用计算机、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等进行造型活动。
评价建议
·是否对学习美术有兴趣。
·能否结合所学透视知识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
·是否知道以线造型的基本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描绘。
·能否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综合地运用色彩。
·能否运用多种材料、工具进行造型表现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能否运用雕塑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制作浮雕和圆雕作品。
学习安排:第五?六周==2.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第七周 ==3.墨与彩的韵味
第八周 ==4.笔墨的情趣
第九?十周==5.一版多色版画
第三单元 设计应用:
内容标准 : 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教学活动建议
·学习设计基础知识,作色彩的对比、调和及联想等练习。
·为自己喜爱的书籍、影集、纪念册等设计封面。
·为校运动会或文艺活动设计招贴画。
·为商品做包装装潢设计。
·了解钟表、电话机、汽车等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知识,并练习绘制简单的效果图。·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图案的制作练习,为家长会设计制作请柬,并对会场进行装饰美化设计。
·用各种手段绘制童装、学生装或校服的设计效果图。
·学习立体构成知识,用各种线材、面材、块材进行立体构成制作练习。
·对竹木、废导线、废金属箔(如易拉罐)等材料进行加工,设计制作小装饰品和实用工艺品,装饰自己的学习、生活空间或馈赠他人。
·集体讨论校园或附近社区的环境美化方案,并进行设计练习。
·练习制作陶艺小品。
评价建议
·能否运用所学的设计方法和技能,动手制作与完成作品。
·能否运用所学的美术设计知识,设计方案,改进生活和学习用品,体现创意。
·能否以口头和文字的方式描述自己作品的创意和制作过程,说明选用工具、材料的理由。
·能否关注校园及社区环境,并从实用功能与设计的关系角度,评价身边的环境。学习安排:第十一周==6.纸板的联想——座椅设计
第十二周==7.纸的立体组合——生活用品设计
第十三周==8.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
第十四周==9.居室的色彩搭配
第四单元 综合·探索:
内容标准:
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
教学活动
·配合班队活动以及学校的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策划、设计、制作会标、海报或进行 CI 设计,并通过评选运用于该活动中。
·根据学校或社会的时事新闻,创作有关漫画、宣传画,布置专题展览或开展讨论。·选择语文、英语、历史课本内容编写剧本,设计、制作面具、服饰,布置场景,并表演故事剧。
·结合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中的知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出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活动模型,装饰自己的家庭,美化校园环境。
·调查、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按社区或村庄的功能,考虑环保、居住、休闲、健身和景观等需要,设计未来发展规划图或制作模型。
·收集本班级的各种资料,设计出班级主页和学生个人的网页,组成班级网,参与网络的交流。
·针对一个社会性主题,从跨学科角度加以理解和表现。
·针对一个共通的原理和法则,从跨学科角度加以理解和表现。
评价建议
·是否积极地参与探究性的活动。
·能否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记录调查与思考的结果。
·能否积极地动脑筋,结合其他课程以及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能否积极地动脑、动手,用美术等形式传达自己的思想或意见。
·能否通过讨论或采用书面的形式,发表自己对探究过程的感受和体会。
·能否与同学进行良好的合作。
学习安排:第十五周==10.布置理想的家居
第十六周==11.柜架陈设的艺术
第十七周==12.美化生活的装饰布
第十八周==13.我的小天地——立体纸模型
第十九周==14.奇异的结果
课程实施:
1采取主题式建构教学活动,统整艺术鉴赏与创作的学习。
2营造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提供学生能主动建构艺术与合作学习的机会,并强化其运用科技与资讯之能力。
3充分利用校内外有关的艺术资源(如艺术品、艺术资料、画廊或邀请艺术家蒞校展览、示范或讲演等),以活泼、深化教学活动。
课程评价:
1学习阶段的美术基本核心能力为评价学生学习依据。学习评价应包括创作与欣赏的过程与成果,除作品的评价外,应该注意学生欣赏能力的评价。
3美术创作与欣赏的学习评价,可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并应用观察、问答、讨论、书面报告、测验、检核表、展演、专题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评价。
4各种评价结果,应合理运用,做为教师改进教材、教法的依据,以及实施个别教学和辅导的参考。
所需条件:
(一)设置艺术欣赏教室、创作教室及美术图书资料室,所需设备参考美术科设备标准基本设备之名称及数量,逐年充实至 完善。
(二)有计划配合教材逐年添置设备,扩充美术教室内之软硬体设施,以利于教师进行教学。
第五篇:八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学校:惠济一中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课程 设计教师:董飞
王圆
楚佳丽 适用年级:八年级
教材: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授课时间:72课时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我们要达到这样的目标:
1、积累并默写生字新词,能复述课文大意,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名篇名段。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探讨并说出对生活,对自然,对民俗,对社会的看法。
3、通过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搜集资料,大胆创新、展示成果,交流心得。
4、积累文言词语,背诵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表述诗歌意境,让作出简单的赏析和评价。
5、每周至少两次练笔(读书笔记,作文),通过作文指导课,学生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
二、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人生历程
内容标准:概述五篇课文的思想内涵,说出自己所了解的社会人生。能说出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能说出重点语句的丰富含义。教学安排:
课时1 第一课 《藤野先生》 第一课时 课时2 第一课 《藤野先生》 第二课时 课时3 第一课 《藤野先生》 第三课时 课时4 第二课 《我的母亲》 第一课时 课时5 第二课 《我的母亲》 第二课时 课时6 第三课 《我的第一本书》 课时7 第四课 《列夫·托尔斯泰》 课时8 第五课 《再塑生命》 课时9综合活动 感受母爱 课时10写作练习课时11习题讲评
第二单元:以心灵之声为专题(散文诗)内容标准:
1、学习使用联想和象征的手法,能区别出想象和象征。
2、能说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表达方式的的不同。
3、说出抒情性语言所表达出的作者情感。
4、加强诵读,背诵优美的语段和名言警句。
5、能说出作者的思路和语路。
6、能解释说明文章如何使用托物言志和借物抒情等方法来歌颂和赞美大自然,寄予深情厚谊。教学安排:
课时12 《雪 》
第一课时 课时13 《雪》
第二课时 课时14 《雷电颂》
第一课时 课时15 《短文两篇》第一课时 课时16 《海燕》
第一课时 课时17 《海燕》
第二课时 课时18 《组歌》
第一课时 课时19 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足迹 课时20 作文写作 课时21 单元测试 课时22习题讲评
第三单元: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的科学文艺作品单元 内容标准:
1、通过熟读课文,能正确读写文中的生字词。
2、通过阅读课文,能够说出课文大致内容及观点。
3、通过查找资料,能说出文艺作品的体裁特点。
4、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够树立环保意识并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5、尽可能的组织学生开展写作、口语交际和科技活动,能够在实践中思考自然对人类的启示。教学安排:
课时23 《敬畏自然》 第一课时 课时24 《敬畏自然》 第二课时
课时25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第一课时 课时26 《旅鼠之谜》 第一课时 课时27 《大雁归来》
课时28 《喂—出来》 第一课时 课时29 《喂—出来》 第二课时 课时30 综合性学习
科学泛舟 课时31 作文:科学小品 课时32 写作练习课时33 单元检测 课时34习题讲解 第四单元:民风民俗
内容标准:了解沈从文等五位作家;识记文中的生字词;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概括文章内容;体会每篇文章作者说表达的情感。教学安排:
课时35 《云南的歌会》 第一课时 课时36 《云南的歌会》 第二课时 课时37 《端午的鸭蛋》 第一课时 课时38 《端午的鸭蛋》 第二课时 课时39 《吆喝》 第一课时 课时40 《吆喝》 第二课时 课时41 《春酒》 课时42 《俗世奇人》 课时43 讲评作文
课时44 综合活动、写作练习第五单元:古诗文单元 内容标准:
1、能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牢记文中的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2、能够熟练背诵诗文。
3、通过查找资料,能说出古人在写景、叙事、议论等各种文体的特点。
4、通过小组合作,能够翻译课文,读懂文章的大意。
5、能通过具体的语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总结出文章所要表达出的思想内容。
6、通过具体的字词句,能说出文章语言表达的妙处。
7、尽可能的组织学生开展古诗词积累活动。教学安排:
课时45 《与朱元思书》 第一课时 课时46 《与朱元思书》 第二课时 课时47 《五柳先生传》 第一课时 课时48 《五柳先生传》 第二课时 课时49 《马说》
课时50 《送东阳马生序》 第一课时 课时51 《送东阳马生序》 第二课时
课时5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赤壁》 课时53 《过零丁洋》
《山坡羊 潼关怀古》 课时5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课时55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课时56 作文:故事中的课时57 写作训练 课时58 单元检测 课时59习题讲评 第六单元:写景游记
内容标准: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文章,理解文章大意;背诵诗文;了解几位作者的写作特点;结合写作背景或作者的简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安排:
课时60 《小石潭记》 第一课时 课时61 《小石潭记》 第二课时 课时62 《岳阳楼记》 第一课时 课时63 《岳阳楼记》 第二课时 课时64 《醉翁亭记》 第一课时 课时65 《醉翁亭记》 第二课时 课时66 《满井游记》
课时67 《饮酒》、《行路难》、《己亥杂诗》第一课时
课时6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第二课时 课时69 作文讲评 课时70 作文写作 课时71 单元检测 课时72习题讲评
三、课程实施: 一)课程资源
1、教材:对教材进行校本的二次开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减和调速。
2、练习: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基础训练
3、其他资源: 班班通资源
其他一切可利用的报刊杂志媒体等资源 二)实施手段:
1、前置性作业,导学案,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2、作文:完成课标要求的7篇作文。三)教学方法
根据课标,教材及学生的特点,调节教学的方法,编写前置性导学案,组织好自主学习、训练操作、反馈矫正、延伸迁移几个环节,突出生本课堂下的学生自学,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等活动。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课堂反馈和课后反馈。具体操作:
1、通过朗读、速读、默读学生能迅速抓住课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梗概。
2、开展各项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3、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学、对学、群学进而爱上学习。
4、开展作文指导课,让学生在写作中有素材可写,有方法可循。
5、每周至少两次练笔(作文,周记),通过作文指导课,学生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
6、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
7、文言文单元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对于经典名篇要熟读成诵。
8、积累文言词语,背诵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表述诗歌意境,作出简单的赏析和评价。
四、课程评价
(一)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1、对学生当堂进行评价,可通过提问次数,回答问题情况进行评价。
2、在学校积极与班主任交流学生学习情况,利用校信通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学习状况。
3、认真组织综合性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检验学生的知识储备。
4、利用小组长进行过程评比。
(二)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评价:
1、卷面检测,通过月考、期中等阶段性抽测,以获得学生知识的储备情况:基础字词,诗词背诵,语段分析,写作训练等。
2、进行至少一次基本功展示,如我是小小书法家——硬笔书法比赛。
3、进行一次读书报告会和读书笔记展评。
4、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即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
(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1、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提问覆盖面广。
2、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3、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兴趣高。
4、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有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