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再论现代教育的内在矛盾与未来教育的核心理念
二、个性与共性、知识与创新难道没有矛盾吗?我认为:【现代教育也有其内在矛盾,这就是个性教育与共性教育、知识教育与创造教育,成才教育与幸福教育、民族教育与人类教育的冲突。】周先生指出“个性教育与共性教育,知识教育与创新教育从来就不是冲突的。离开共性的个性,离开了个性,共性是不存在的。创新离不开前人的知识,而任何人时时处处都在创新。一个围着锅台转的妇女也会创新,她会变化食谱,尝试出菜肴的不同做法。”“冲突”与“矛盾”是同义词,我在文章中,先讲内在矛盾,后讲冲突,不能把二者割列开来。“共性离不开个性,个性离不共性”这是讲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性,而忽视了共性与个性的斗争性,这是一种形而上学观点。列宁在《谈谈辩证法》中讲个性与共性的矛盾是事物的普遍矛盾,是辩证法的灵魂,难道教育就可以例外?从现代教育来看,内在要求是个性教育,因为有个性才能有创新,但外在形式是规模教育,统一教材,统一规格,统一考试,是共性教育,尤其是东方式教育,崇尚求同思维,更加强化了共性教育,因此我以为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矛盾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矛盾,也是中国教育的突出矛盾。知识教育与创新教育是有密切联系的,因为创新本身就离不开知识,并且是以一定的知识结构为基础的,但是知识并不能必然就导致创新,死学知识的书呆子往往是最没有创造性的人。因为知识“太多”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就越大,青少年时期往往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时期,就是因为他们的知识还不够饱满,有更多的独立思考。中国现代教育的问题是我们把传播知识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成了知识的奴隶。中国的应试教育就是知识教育的典型形式,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个性教育的提出以及中小学目前的教材改革,就是认识到知识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内在矛盾而做出的反应。我承认人人都有创新,但创新与创新教育是两个范畴,教育学上讲的创新是有特定内涵的。如果说“任何人时时处处都在创新”,那么还提供创新教育干什么?
三、“小孩都是天才,现代教育使他们堕落成了人才”辩析“小孩都是天才,现在教育使他们堕落成了人才!”这是对现代教育最尖锐的批判。人们一下子接受不了,这在预料之中。有一句名言“天才进行创造,人才进行工作”,所谓天才就是最有创造性的人。好奇心、求知欲和想像力是创造的源泉,而这些素质儿童最好,因而最富于创造性。人们说艺术家、科学家都有一颗童心,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都是天才!”毛泽东讲天才无非就是聪明一些。我曾随机问过100个人,是大人聪明还是小孩聪明,有89个人回答小孩聪明。难怪老子在《道德经》中认为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是“婴儿境界”!因为在婴儿看来一切都是新鲜的神奇的!罗凡说,“不是生活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当代世界天才教育学的崛起,给我们以重要启迪。最新的教育理念不是给孩子塞多少知识,而是帮助孩子打开智慧的大门,开发其潜能和价值,鼓励其探索和创造,因为在孩子的脑细胞之中本身就保存有人类亿万年积淀下来的经验的秘码,教师的责任是激活它,把它引向创造之路。前景山学校的校长生前就曾经在《求是》杂志发表有关文章,极力倡导过“天才教育学”,正好抓住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警世之言。现代教育以规模教育、知识教育、成才教育为基本特征。而中国的当代教育则是应试教育为基本形式,小孩子从学前班一直到高中,甚至大学以传授知识为天职,学生负担太重,升学压力太大,忽视实践、生活,忽视基本素质,忽视个性心理,而求同思维模式更加强化了现代教育的内在矛盾,这是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的主要根源。成才本身并没有错,培养人才是教育的目标之一。然而成才对人生而言并不是终极目标,终极目标是人的幸福,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如果成了知识的奴隶,是人才却没有人生乐趣,那么这种教育就值得怀疑,就有改进的必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是培养幸福的人”,这个思想是富有远见的。现代人,尤其是中国人成才的欲望太强烈,家长和学校都有急功近利的倾向,狠不得一下子把学生都培养成博士,让他们读那么多的书,参加那么多的培训班,节假日也不得休息,结果怎么样,考上大学的人数越来越多,参加国际奥林匹克获奖的学生人数也不少,但是原创性、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成果却不多,中国国内至今无一人得诺贝尔科学奖,难道还不能引起我们的深思吗?杨振宁讲他们到美国读大学时,考试名列前茅,然而一旦研究问题就不知如何下手,经过几年时间才学会了适应美国大学的研究式教育模式。中国教育培养考试型人才,而不是培养创造型人才,这是中国当代教育的根本性缺陷。说“小孩都是天才,现代教育使他们堕落成了人才”,并不是全盘否定现代教育,而是指出以成才作为教育根本目的是有严重缺陷的,是近现代人工具理性的产物,正像现代人崇尚金钱、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一样,我们虽然无法从根本上扭转价值观,但指出其偏颇,总不能说是大逆不道吧!
四、指出“中国教育落后”就是没有自知之明吗?指出现代教育的矛盾和问题,就是大骂现代教育,在肯定中否定就是思想混乱,这是什么逻辑?江泽民同志只所以发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党的十六大把教育创新提高到与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同等重要的地位,就是出于对中国现代教育问题的深深忧患,和对民族的前途负责,对青少年一代的关心而提出来的。刘吉同志在《文汇报》1998年9月4日发表的《按照三个面向“改革教育”》一文,开宗明文指出“中国教育必须根本改革,而不是细枝末节的东改一点,西补一点,中国教育必须加速改革,这个跨世纪的关键时刻,千万别错过机遇。”中国教育如果不落后,不存在严重问题,为什么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指出中国教育落后就是“没有自知之明,就是不客观,没有责任感,没有理性,就是骂娘”,那么我要问,只有给中国教育唱赞歌,说中国教育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教育,就是有自知之明,有责任感吗?由此,我联想到柏扬先生写了《丑陋的中国人》说中国人死要面子,老虎屁股摸不得,取得一点成绩就觉得了不起,老子天下第一。柏扬先生继承鲁迅先生的遗志进行国民性批判,是一片爱国之心,在台湾坐牢房,在大陆受批判,他只有流亡到美国去。我的文章中说了一句“中国教育落后”也被人指责,“没有理性,眼里看不惯,心里有怨气”,大有建议有关部门撤销“副教授”职务的危险,试问中国还有没有学术自由?
五、未来教育的核心理念没有研究的必要吗?【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个性教育与共性教育相结合,突出个性全面发展;知识教育与创造教育相结合,重视创造能力开发;成才教育与幸福教育相结合,突出幸福素质塑造;民族教育与人类教育相结合,注意和谐精神培养。未来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尊重个性、激励创造,追求幸福,实观和谐。而和谐精神是人类未来教育的最高理念,这就是身心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和谐中现代教育的矛盾将得到消解、缓和,这也正是马克思所追求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进入自由王国的教育和真正人的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人生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关注的焦点。】这是我的文章的结论。周先生和小布衣的文章,对以上观点进行了全盘否定。周先生说“这里描绘的未来教育,其实全是废话,教育历来如此,何况历代的教育,都是如此,都是个性教育与共性教育结合,都在激励创造。”如此说来我们国家提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也全是庸人自扰,历史上的教育都在培养人的素质,都讲创新,中国还进行教育改革干什么?教育目标与教育手段,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中国教育的落后,不仅是体制和手段问题,首先是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的落后,教育哲学的落后,教育思维方式的落后。建国后中国没有产生有国际影响的教育家,这是中国的一个悲哀,这与学术环境有关系,而忽视对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究竟教育的内在矛盾和基本理念还有什么研究的必要性,这是不是一个理论禁区?如果说我说的会是废话,请问你们认为未来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第二篇:论理想与现实之矛盾
论理想与现实之矛盾
今题北京某一重点高校调查显示,60%的学生谈到“我没有什么理想,只要毕业后找到工作就行”;50%的学生表示“我不知道什么是理想,过好现在就可以了”;40%的学生坦言“现实太过现实,来不及让我们望向理想的美好”;只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表示“年轻人就是要时刻怀有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现实之境也正如这个简答的调查所示,我们的理想与现实之矛盾,正不断的冲击着我们这一代代年轻人。在现实中止步,在理想中徘徊。似是非是的,或者说不敢去拥有理想。这里,就不得不引起人们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思考了。
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社会生活中,当人们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是因为看不到二者的统一性,把二者对了立起来。其中一种倾向就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有的人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这个的例子,也不为少数,我们的身边就可以找到。“书上不是这么写的,电视上不是这么演的,妈妈不是这么说”,诸如此类,在正常人的额我们看着很滑稽。这样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逃避或反对现实社会。为了理想而抛弃现实,会是你变成一个空中楼阁的英雄,很快你就牺牲了,变成一个愤世嫉俗的人,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是诚恳的,没有一个人是好人。对任何事件,都失去了信息,提不起精神,踏踏实实的来做事。拥有这样一种消极态度,在现实中堕落,在理想中幻想。在把理想与现实对立起来的误区中,还有一种偏向,就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这样的人,还有多大的前途??当他们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可以想象,有些学生在开始走向社会的时候,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但时间长了就不以为然,甚至自己也搞起腐败来,失去了自己的理想。还有的人由于看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对理想失去信心和热情,“告别理想”、“告别崇高”,热衷于“实惠”,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更不要谈什么远大的理想与抱负。这种抛弃理想,只有现实的人,一定会一步一步走向一个死胡同。从来没有一种现实能够满足人类,人类不是完全活在现实的东西,很可能,明天你可以赚更多的钱,后天可以更有名。可是,更多的钱能够做什么?更有名能够做什么呢?同样是一种消极的态度,让我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误区,作者我初步的比较浅显的分析了下原因。从思想方法上讲,就是由于不能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它们是对立的,比如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等等。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统一的。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形成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因此,不仅要看到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们相一致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二者的关系,不会因为现实中遇到这一矛盾而产生偏颇的思想认识和态度。我们要深刻的明白,理想产生于现实,高于现实,又积极影响现实、改造现实,最终转化为现实;现实需要理想、产生理想、制约理想。现实不断地产生理想、理想不断地转化现实,从而推动历史发展。现在,结合我自己的亲身感悟,对于理想与现实这个矛盾,来明确几个简单的概念:
1)理想产生于现实。理想就是客观现实所产生的,与奋斗目标相联系,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无论社会理想、政治理想,还是道德理想都离不开现实土壤。离开现实的理想就只是幻想。我们都有学过,共产主义社会是我们中国,乃至全世界发展的最总目标。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道德理想的科学性、先进性,就在于它们正确地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使历史的发展的归总。
2)理想高于现实。理想来源于现实但不等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比如说我们大学生,首先要定位自己的位置与能力。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追寻我们想要的工作,想要的生活。而这个工作与生活,当然是在不满足现在的基础上的一个更高的目标。于是,我们为之不懈的努力。
3)理想影响现实。理想产生出来的巨大意义就在于作用于现实、引导现实,是人们改造现实的精神力量。有了理想的存在,我们知道了自己想要的那个世界,以及在那个“世界”里,我们需要什么来装束自己。于是,正因为这个理想,我们在现在的一分一秒都在不断的充实自己、改造自己。4)理想能够转化为现实。理想是合乎规律性的,是人在现实中追求的理想目标,今天的理想就是明天的现实。当我们把自己武装的够格的时候,我们有了踏入那个“世界”的资本。于是,曾经的理想,变为如今的现实。5)现实需要理想。现实是现存事物的合乎规律的存在,它不是现存事物的简单堆砌、内部贯穿着历史规律,现实的东西虽然是合乎规律的存在,但历史的发展会使一些东西失去必然性,昨天合乎规律性的东西,今天就可能失去存在的理由。如果我们安于50年前,那么就不会有今天的繁荣昌盛,更不用说在美丽的华中农业的大学学习了。
6)现实制约理想。现实产生理想,它又制约着理想的形式、内容及实现。现实的发展程度制约着理想的先进程度。正像我如今所处的环境一样,想要做科研。可是,以我现在的水平,对知识积累的少,对实验接触的少,对尖端科技接触的少,现在就搞科研,可能是痴人说梦。或许说,这个不是理想,说妄想恐怕都不为不合适。所以说,理想的确立,应当在现实的基础上,有时候要在适当的适时的降低或提高理想。
7)理想的实现。人们只能使现实接近理想,不可能穷尽理想。当我对随积累的知识、实践、科技逐步积累的过程中,谁可以否认不是朝着理想又走近了一步,慢慢的会越来越近?于是那时,理想变为现实,现实中重新设立理想。
明确概念以后,我们已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性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其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理想与现实的一致性。理解的比较深刻的是,青年大学生刚刚走上社会的时候,往往更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从而引起思想上的困惑和情绪上的波动,对理想问题还存在着一些片面的模糊的看法,出现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从自身出发,思考了下: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误区,从思想方法上讲,就是不能辩证的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他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鉴于此种状况:首先,不仅要看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还要看到他们的相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的把握二者的关系,不因为现实中遇到这一矛盾产生偏颇的思想认识和态度。其次,要从整体上来看待离线与现实的关系,将两者的关系贯穿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可偏向于哪一种,要防止思想上的片面性,才能从整体上来看待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把握我们做事的原则。因此,正确看待这种矛盾是十分必要的。
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现实理想向现实的转变,就要把握理想的科学性,要在正确认识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树立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人生理想。要正确认识社会,必须全面了解社会。既要了解社会存在的弊端,又要了解社会发展的光明前途。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放弃或降低理想是不可取的,这样做只能使人消极、平庸,不是一个有为青年的选择。只有坚持远大理想,通过变革现实,使现实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才是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正确办法。也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会抵达理想的彼岸。
理想,对于我来说,有一种非凡的魅力„„我的理想总是充满生活和泥土的气息,从来不去空想那些不可能实现的事与情„„面对理想与现实两扇门,我想,我会怀抱理想,选择现实的路,而不是在理想里,虚无缥缈的生活„„ 3
第三篇:论中国未来教育的新方向
论中国未来教育的新方向
——工读结合的人文价值取向培养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的良好势头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教育改革也是改革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中国未来教育的方向性及战略性思考值得我们关注。本文从中国教育的目的,一个大的教育格局来进一步展现并勾勒了一个中国教育各层面,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的一个可视性的良性发展模式。关键词
教育改革、仕途教育、金钱教育、社会存在价值、新方向
中国人学的知识很多,读的书很多。
自古以来中国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仕途教育和金钱教育。比如: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等。反映出这么一种价值取向,即:我们想通过读书作为一种途径而获得仕途或者是金钱方面的收获。
中国的应试教育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中国人的知识储藏量和答题技巧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人也非常的勤劳,对知识有种常人难以理解的渴望和追求。比如:古有闻鸡起武和头悬梁锥刺股、铁杆磨成杵等等。这些充分说明我们想通过教育来改变命运,而勤劳和努力是一种获得成功的途径。
我国的唐宋盛世,四大发明在当时的世界上都是强大和先进的象征,但是曾几何时我们落后了。近代战争打开了我们中国紧闭的大门,让我们亲眼目睹了西方文明以及其强大的前所未闻的新技术。当时不乏先进的中国人提出走在时代前列的言论,比如:施仪长技以制仪。意思就是说我们来学习西方的技术,用以来抵御他们的各种侵略和影响。
战争是残酷无情的,是生命之间的剥夺和财产的占有。但是战争使得我们看见了与西方的差距,使我们见识了铁路、汽车、新式炮舰、武器装甲、医药、化学等等,使我们开始了对新的文明之路的探求,战争促使我们追求强大,某一方面她成为我们前进的驱赶着。
我们看到东西方的差距后,我们有没有仔细去追想其深层次的原因呢? 我的答案是教育,教育正在改变着世界。
在中国,受教育可以使我们摆脱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受教育可以使我们知书达理懂得待人接物的礼仪的人文修养;受教育可以使我们认识未知的世界;受教育可以使我们有能力子承父业;受教育可以使我们具备竞争力;受教育可以使我们获得谋生的技术等等。
可是这是真正的全部吗?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想抛出的观点是:教育,让生活更美好。
我们受教育的目的都是让我们的人生得以有正面的改变,让我们的生活可以变得更加美好,至少我们对教育是充满着像彩虹一般绚丽多彩的梦想。
让我们回过头来想想: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并获得社会的认可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人具有社会属性,人不能孤立存在,每个人在工作岗位上都是通过一种劳动的付出来获得金钱,以此来购买生活所需并获得生存的能力,最终是得到认可的生存。
每个人都从社会中付出,同时也在获取,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劳动产出。劳动产出的形式可以是物质实体,也可以是某种一次性或多次性消费的服务。即使是全职主妇,她也是有价值的,比如:生育儿女、相夫教子、购物,收拾家务等等。这些都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总体上说:人类活着是为价值。
那么首先我们就要获得具备创造价值的能力。教育实际上起的作用就是使人类具备创造价值的能力。要创造价值那么要首先了解人类的自然生存环境和人文环境。
教育可以发生在任何场所,中国也有句古话叫:活到老,学到老。家庭、集市、学校、工厂、自然界等等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场所。
在这里我们侧重讨论的是学校的教育。
我所经历的中国式学校教育大体是这样的:我们在课堂上学习各种知识,老师对着课本认真地讲解,一一灌输。然后老师布置作业,我们回家写作业。回到学校老师检查作业温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为了看看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也就成了家常便饭。一个孩子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就会被贴上被歧视的标签,因为我们的成绩是排名并公布的。而且家长和社会也认为,如果孩子学习不好,那么他们的存在价值是受到质疑的,前途是渺茫并且是令人担忧的。学习不好一直与“问题少年”这几个字是有关联的。所以为了考试,为了将来能有尊严地活着,为了摆脱庄稼地我们几近疯狂地学习着。不知昼夜和寒暑,甚至有时候为了求解一道数学题我们可以错过吃饭的时间。我们拼命地学习,只为考高分,上好大学,找好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终于我们大学毕业了,研究生毕业了,博士又毕业了。我们学会了,但是却失去了自我,因为从小到大我们都是在学习别人的东西,受其他人价值观的影响,生活逐渐迷离和虚幻起来。最要命的是书本上读的新技术现实生活的企业应用中简直是凤毛麟角,我们傍徨了。
从小学到大学我们都是神长了脖子来等老师喂知识的。喂饱了,毕业了,我们在书本与现实间学会了深沉的思考,并且面临着选择。要么,我们跟着社会的方向走;要么我们花费时间和金钱以及物资去创造书本里描述的新知识研究并应用新技术。但是,后者如果没有相当大的资金和毅力是难以完成的,大学毕业,我们受够了穷日子,百废待兴,我们大多数人选择的是前者,跟着社会的现状走。又或者,很荣幸能够受雇与国外公司来应用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
上述的事实在向我们陈述一个活生生的事实:中国的教育与实际的国情相脱节了。中国的人才外流是对教育的一种极大侮辱,是对民族振兴的一种阻拦。
中国的教育什么都不缺,中国的教育人才也很优秀,中国的学生也很勤奋刻苦。中国的教育真正缺少的是一种正确的有价值的方向。
我们从历史中可以学习并获得某种借鉴。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败得一塌糊涂,在废墟和哭号当中,他们同时也创造了一种奇迹:经济复兴和人口复原。我们要来关注的是德国经济复苏的一个关键因素。当时的德国走的教育路线就是工读结合,全力发展经济事业,全面参与经济大生产。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理论都是很实用的,并且边学习边参加工业生产,所学的知识在现实当中得到应用,而现实对技术的应用又可促成新技术的发明。简单的讲:知识——技能——新知识——新技能,以此类推,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轨道。
人的社会存在价值最终体现为社会的创造性生产。我们要扭转一种观念:那就是万物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用不上,这才是教育的一种悲哀,这说明教育成了人类的精神壁垒。我们的教育应当为学生灌输一种思想:教育为哪般?真正的教育是对社会创造一种有序价值,并鼓励学生在读书期间从事社会性事业的学习和实践。因为当个体不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时候,他的生存首先就是一个问题,生存是基础性的,也是根本性的。
那么现在我们可以进入我们要真正所抛出来的话题。中国未来教育的新方向。方向一:打破教育的同一化,尊重多样化的个体,将分数看淡,能力看重。
中国有句古话:一母生百般。也就是说一个母亲所生的孩子其个性和价值取向及其擅长是不一样的,更何况是中国十多亿人口的这么复杂的社会群体呢?
课本的知识本来就是人类的一种发现(自然科学)及其见解(人文科学)。是人类作为个体存在能动性的价值体现,人类月来越文明,生活越来越便捷话,说明人类的思维是在不断成长的,这也就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类思维的局限性,正因为人类思维的局限性使然,所以我们的国家呼唤创新。
教育也需要创新。因材施教永远是不过时的,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是多样化的存在体。
一个可建议的方向就是,在学校的考试当中,除理科求解有唯一答案的题目之外,废除答案的唯一性,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案仅仅作为一种参考和扶正,而非唯一的标尺。
方向二:特色化专长的放大
有的学生擅长舞蹈;有的擅长体育;有的擅长音乐;有的擅长写作;有的擅长语言文学;有的擅长数学;有的擅长发明创作;有的擅长建筑;有的擅长手工;有的擅长特技;有的擅长魔术;有的擅长考高分等等。老师在教育的同时都可以把学生的特长和技能展现公正地记录在学生档案里面,根据学生的特长和个体意愿为孩子今后的成才之路铺就一条便捷之路。因为人类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获得成功要比在陌生领域获得成功所耗费的要少很多。学生档案里面的技能可以作为一种分数加以量化,做为升学的一种的特殊参考。比如有的孩子在读书期间写了一本畅销书,但是她在升学考试当中数学仅仅得了30分,这时我们就可以以她的写作技能权衡分数做以弥补,而不使其丧失继续受教育的权利。
方向三:注重生存能力的培养,强化社会实践的参与
学校往往把英语、数学、语文等等看做主科,而把自然、地理、音乐等等看作副科,这就给学生一种价值导向:副科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可学好也可学不好。但是,不否认有这样的事实存在:当地震来临时,你的数学成绩救不了你;同时你所会背的英文也救不了你。那个时刻之后地震自救知识可以救你。而生命的存在与否往往就在一瞬间。
小学的社会实践课程可以学习一些:家庭卫生、饮食健康、洗衣自理、锻炼身体、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手工艺术、绘画、音乐等等,以方面是得学生知道健康的生活习惯,又以方面可以在欢快的气氛当中度过人生最美好的童年,同时也可以与家长有更多的沟通话题。社会实践科可以占教学的二分之一课时,并且缩短学生的在校时间,过多的在校时间是多学生的一种剥夺,因为人生不仅仅是受教育,所要做的还很多。
初中可以适当增加:形体训练课、自然探索课、兴趣培养课、爱好自选课、社会实践课、理化试验课等等,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增长见识,这时可以占教学课时的五分之二,相应的成绩表现记载入档案并体现分值,做为升学分数不够时的添加补充值。
高中部分可以适当增加:工厂体验篇,以带薪方式参与社会劳动。学校可以与企业寻求一种契约,政府可以加入以此来促成这项教育的改革,因为在高中时期,学生的脑细胞活跃量以初显高峰,创造力没有载体,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这样的载体,增加学校与企业的互动以此来达到双赢。一方面,学生对感兴趣的行业进行了解,作为未来职业的初期定向和大学选择方向的参考,同时带薪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劳动是有价值的,从而愿意来参加社会实践,而不至于在题海中茫然无措,落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悲哀下场。企业可以借此机会向大众开放,以此来宣传自己的品牌并从学生那里得到创新的观点和方向,对于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学校可以采取订单式培养,企业与大学签订培养协议,让大学生消除对职业的恐惧感和茫然感,并能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的企业以缩短新进员工与企业的磨合期。
大学部分可以更加适当放宽学生的半工半读水平,学校和社会要向学生宣导一种价值取向,那就是:读书期间有工作体验是一件值得提倡并光荣的事情。现在的大学生之所以堕落,环境也是一个不可磨灭的因素,现在的大学生把美好的光阴倾注于恋爱和消费以及攀比,我们的商业氛围的诱导难辞其咎。学生在不具备价值获得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消费。结果这种恶性循环首先带来的就是家庭父母的负担,父母把家中的劳动力(学生)剥离出来,送入密闭的校园进行学习,而结果却是他们将更多的钱送给孩子做消费的动作而非学习的事情,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哀。因为大学的教育相对轻松和自由,而且大学生也有了自己的主见,早已对填鸭式的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倍增反感之情,他们更趋向于当今社会的潮流和趋势以及商业化价值观的培养。这时的半工半读模式是发挥其效果最大的时候。一方面:学生通过经济实践增长了见识,对技术有了新的认知和思考,课余时间过得更丰富和多样化,收入已方面可以使他们获得自由支配金钱的机会,培养一种价值取向:所付所得,而不是过分地无度地依赖父母;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家长无谓的过渡的金钱牺牲。学生们对职业消除了恐惧感,更重要的是让企业也对新毕业的大学生消除了恐惧感。有许多公司对大学毕业生网而却步,因为他们知道要改造他们的成本和代价是相当大的,昂首挺胸进办公室,什么都不会,自恃才高八斗,不肯虚心请教,动不动辞职,卷铺盖走人。半工半读的模式刚好消除了这样的隐患,对于读书期间表现好的半工读学生,公司可以直接在其毕业时留用,这样就减少了招聘资金和新进员工的培养资金。研究生和博士生也是同样的道理。当然这个问题仰赖于政府的介入以及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完善,而非一夕之功。
方向四:全民皆商是一件好事,但分是有个度,过犹不及
个体的多样化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个人对金钱的获得都那么敏感,有的人像作家,他们更关注的是一种精神层级的追求。过渡地金钱化会使得人变得贪婪和血腥,当它被过分描述后我们有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一个孩子死于偷窃被抓,而他只偷了2元钱。对于创造金钱的个体存在者我们要尊重,低于非物质创造者我们同样要尊重,并要赋予其价值。一个城市需要建筑家,需要商业家,但同时也需要批评家。多样化的个体存在同样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尊重。傲慢和偏见是任何一个有教养的人要规避的事情。
方向五:教育的人文关怀取向
许多人通过教育改变了自己,改变了家庭以及小的团体。社会赋予他成功的标签,但是在他内心深处是那么的空虚,以致于他会因为孩子不听话而苦恼以致在高速路上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停车大哭;亦或有人因对贫穷和富人怀有不满之情,对社会产生厌恶感以致于轻生、吸毒或者酗酒又活无端杀害别人以此来报复社会。因此,我们的社会要教会学生如何去经营自己的人生、如何去表达对家人及社会的关爱、如何通过去帮助别人来实现更大的存在价值。这个世界因为爱而存在,人类也因为爱才得以延续,因为我们都是爱的结合体,父母的爱造就了我么,我们同样用爱去传承文明。我们的社会应该去找寻一种真正的爱和信仰,让人们了解舍与得的伟大艺术。西方的文明与对基督的信仰有很大关系,在基督的信仰里面,人类少了诡诈,因为知道上帝在检查着我们的内心,并且愿意去为对方舍己,愿意把自己的爱和信仰同他人分享,最终要的是对于未来的生命有一个美好的居所和永恒的天家的盼望。他们简单直爽并不像我们心思沉重,他们的脸上更多的是释放的微笑。这也是我们要反思并需要回应的地方,什么是真正的有价值的信仰?这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甚至一个个体存在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教育要让人学会爱,并且具备爱的能力。或者是信仰上的鼓励;或许是金钱上帮助的能力;或许是话语上安慰的能力;或许是一个温暖的臂膀;或许是一个暖人心扉的微笑;或许是一种勇敢的鼓励;也或许是一双温暖的手。
方向六:活泼可爱的教育模式
不断的研究和事实表明,人类的压力日益俱增,人类的疾病也在越来越多地侵蚀着我们的身体,而糟糕的心情和沉重的精神或者经济负担往往会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把我们压垮,使我们看不到明天的美好,为此我们叹息,一声叹息也成了我们人生真实的写照。其实人生是可以经营成快乐、健康和积极向上的。我们的教育要为我们传递这样的一种信息,那就是我们活着就有希望,我们不需要为明天去忧虑,只管尽心做好自己本分的事,剩下的让能做决定的去做决定。教育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如果教育使我们仅仅懂得了无休止的竞争和落后就要挨打这样的结论,那么我们确实要反省自身了。
方向七:国家的开放促进教育的开放化
我们的国家相比过去几十年,开放的程度有很大的改进,但是还是不够。人类文明是世界共享的,我们没有必要设置过多的壁垒来保护我们的民族经济,只有开放了,与国际最新的技术和理念接轨了,我们才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的更长。在火箭速度的经济时代里面,我们没有必要在关起门来研究自行车怎么造,在不侵害知识产权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借鉴全世界一切文明的技术,以此来促进城市化的变迁和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我们有地球村的概念是很好的,但是我们应该真正懂得它的含义。民族经济要走向新的技艺必须经历技术和改革的洗礼,如果因为怕磕着怕碰着,那么我们永远不能强大,永远会过着代工赚点辛苦费的境地。如果我们真正的甘心做个世界工厂,做个利益群体的断后者,那么这个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我们不满足与此,那我们就要开放并建立一批新技术研究院,来真正的吸引我们的学子报效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使得我们的民族更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世界性地网络人才加以培养和款待,相信中国的梦想终能因为技术和实力的强盛而具备冲刺的资质。培养教育的长远眼光,因为我们不只是为自己活着,我们还有自己的子孙和后代,人类只要存在,这种利益的分割体就会永远存在,而且不会有绝对的公平。
我怀着一颗热诚与充满希望的心,写下了以上的文字,作为个人这么多年来对教育的一种思考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认知,其中的偏激之处和考虑不周的地方敬请读者见谅,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个小小的灯光,成为未来中国教育的祝福。
第四篇:论现代社会的“矛盾”与“实践”
《矛盾论》和《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两篇代表性著作,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它们分别从辩证法和认识论两个方面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做出了哲学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认识论。《矛盾论》、《实践论》相互联系,统一于一个整体,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辉。
所谓的矛盾论就是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1.两种宇宙观,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是一种能力。
2.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的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另一个是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3.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有其特殊性,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一个大的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的矛盾,以上所说的也印证了第二点矛盾的普遍性,我们发现矛盾了就要去解决它,解决它是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须在其联结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当然不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在其相互联结上,在其各方情况上,我们必须注意其特点,而且在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也有其特点,也必须注意。由此看来,不论研究何种矛盾的特殊性----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个方面,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方面,研究所有这些矛盾的特性,都不能带主观随意性,都必须对它们实行具体的分析。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我们必须时刻记住列宁的话:对于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
4.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在研究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如果不研究过程中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之主要的方面和非主要的方面这两种情形,也就是说不研究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那就将陷入抽象的研究,不能具体地懂得矛盾的情况,因而也就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的方法。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或特殊性,都是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世界上没有绝对地平衡发展的东西,我们必须反对平衡论,或均衡论。同时,这种具体的矛盾状况,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正是表现出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力量。
5.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在《矛盾论》中是这样定义的:(1)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2)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
6.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对抗就是斗争,而斗争又是矛盾的解决的一种形式一种方法,从这个角度上说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通过对《矛盾论》的深刻学习,使我深深体会到:
一、矛盾是开启科学思维的“钥匙”。《矛盾论》中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具有多种特性,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同时还区分为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矛盾的这些特性掌握了,我们也就掌握了科学思维的“钥匙”。
因此,坚持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也就是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有助于接近客观、远离主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相来面目,有利于加深对事物内部规律的认识,实现科学思维、立体思维。
二、矛盾是推动工作创新的“动力”。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这是《矛盾论》告诉我们的。现实工作中,我们正是坚持对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才推动了一项项工作的创新。
因此,只要在工作中善于捕捉矛盾,善于把握矛盾,善于剖析矛盾,善于利用矛盾,就一定能够推动实践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不断推动工作向前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矛盾也就是生产力。
三、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既然矛盾不处不在,既然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于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那么在处理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上就要坚持多从事物内部找原因。
矛盾具有同一性,可以相互之间转化,也就是说,矛盾既具有积极的内核,又具有消极的内核,其结果之所以不同,关键是我们怎么去对待,去处理。只要把握行当,处理有度,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诚如《矛盾论》中说,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这是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对于一个党如此,对于一个单位也是如此,对于一个国家更是如此。只要我们坚持用矛盾的观点来处理人际关系,我们就会减少矛盾、化解矛盾,转化矛盾,促进和谐。
《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本质特征和重要意义,坚持和发展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阐述以下四个基本问题:(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2)认识的辩证过程,即从实践认识的过程,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3)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4)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
认识从实践开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理论的东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但这时认识还没完,人们不但常常受到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通过对《实践论》的深刻学习,使我深深体会到:
一、《实践论》中关于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对于社会方面,都是一步又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结合实践,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有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一方面,我们要注意积累工作中的认识和经验,另一方面,正向《实践论》中所说的那样,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我们要注意需学习他人的经验,采取拿来主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帮助我们工作的完成。
二、《实践论》中说,认识的过程,第一步,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得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就是说我们如果想要正确的认识,就得对现实事物充分了解,且感觉深刻而丰富,才能最终形成正确的结论。而在实际操作中,又要根据改变了的现实情况,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工作方案,以期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得到预想的结果。目前我们面临一些困难,有困难就有机遇,克服困难,把握机遇,不凭空想象,脚踏实地,劲往一处使,我们的工作就会有进展出成绩。
三、《实践论》中说: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我们反对思想上的顽固保守,也反对空谈盲动。我们要注意在实践中学习,并且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我们就会从不懂不会到少懂明白,再到清楚明了,做好工作。
四、《实践论》中说: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所以,我们要不断地认识、学习、提高,最终达到对事物的准确把握,更好地开展工作,完成我们的既定目标。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过程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对《矛盾论》、《实践论》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努力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坚持用崇高理想鼓舞自己,用坚定信念鞭策自己,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
第五篇:再论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石室联中张剑
没有人能够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她吹拂过山川和田野;
没有人能够知道教育的发生,只有当它让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
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当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
———郭思乐
俗话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因此,每读完一本书,就会多一份感悟,多一份收获。这个寒假有幸接触了郭思乐的《教育激扬生命》一书。读完此书,感触颇深。
我校推行生本课堂已经有段时间了,所谓的生本是指“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教育实验在国内百多所中小学学校开展后产生巨大的效果和社会影响,引起了教育界的强烈回响。然而生本教育的管理理念跟传统教育的管理理念有所不同,生本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从刚开始时的不适应,到适应,再到积极的研究适合学生的生本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的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体育课堂中扮演一个“纠错者”和“评价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导者。
《教育激扬生命》一书中教者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应是为了学生的自主的有效的活动。然而长期以来,教师的职能却缺失这种宗旨。我们忽视学生在学习和成长领域的生命活动,对他们一点一滴地教,把自己的臆断和模拟加于他们,要他们亦步亦趋,教不厌细,日清月结,把学生看成是需要拉动的逆水之舟,而我们教师则成了“纤夫”,学生没有兴趣去学习,单纯的依靠教师和家长的“强权”去学习,很是被动。
生本教育主张“把作为教育者的所有的活动,都变成学生得以自学的辅导力量”,从教转变到促进学生的学,教师的工作应该是“成为规划学习生活的组织者,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组织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师的核心能力是组织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师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像过去的观念那样是灌满一壶水。这就决定了教师可以成为“生命的牧者”。
读完《教育激扬生命》一书,作为一名教师,我要重新审视自己,需要反思的地方的确很多。即使已具备了这些理念,要落实在行动中我们还是存在距离的。如在教学中如何恰当地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学生的活动中及时的、恰到好处的引导,如何使学生自由发展但同时又对我们产生信赖和依靠,从而使教学活动健康的、有效的进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会不断地思索,力争在自己的课堂上和孩子一起实现生命的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