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革中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间的矛盾

时间:2019-05-13 05:0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改革中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间的矛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改革中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间的矛盾》。

第一篇:论改革中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间的矛盾

论改革中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间的矛盾

作者:10行政1W何萍学号:10112105

摘要:1986年6月2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改革,不搞政治改革,经济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事情要人来做,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关键词: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措施矛盾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已迈出了重大步伐,但当前在上层建筑中仍存在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如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等。如果不改革,这些方面就会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需要,并进而压抑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尽快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进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一,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间的矛盾问题

十四大提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使得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在经济体制改革长驱直入时,政治体制改革却更加落后了,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于是就出现了这样巨大的反差: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由变计划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体制到解决所有制实现形式和所有制结构问题,几经重大的历史性飞跃。但另一方面,政治体制改革却仍处于外围战阶段,还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实质性的问题,而且进展迟缓,越来越滞后。因此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不相适应,原有政治体制阻碍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的问题,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的问题,就更加突出、更加尖锐了。二,两种体制的矛盾的主要表现

(一)阻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程。自1992年以来,我国的市场经

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现行的政治体制仍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是,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今天,在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的前提下,政治体制如果不发生相应的变革,就必然会造成新的政治与经济的矛盾。

(二)影响国家的正确决策。我们是实行的是党管干部下的干部委任制,各级

地方政府的官员是由上级党的组织部门负责考察并任命的。这样,下级政府只对上级负责,不对百姓负责,形成了“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局面。这样的政治体制,使得很多决策面对被各级政府扭曲的虚假信息。虚假信息大大增加了制度的成本,约束了经济的发展。

(三)权钱交易腐败丛生,制度成本居高不下。权钱交易的腐败,使公共公共

权力成为可以交换的商品。由于权力对经济的影响和控制,使不受法律约束的权力更加露出专横和贪婪的本色。市场对权力的敬畏,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产权制度,国有资产事实上是归各级政府或政府主管部门所有,而且,国有企业的领导人也是有关政府部门任命的。无论人和物,都处在权力的控制之下。

三,缓解这种矛盾的措施

在经济改革的同时,要加大政治体制的改革。政治体制的改革要做到如下:一是加强党的领导,提高执政能力。当前中国共产党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执政能力,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用老一辈和新时期优秀共产党人的先进事例鼓励人、教育人,完善先进人物巡回报告会制度。共产党必须取信于民,党代表实行常任制,基层党代表实行差额选举,推进党内民主,党内会议每个党员要充分发表意见,表决一定要无记名投票,新任官员要向社会公布财产,接受社会监督,完善纪委巡视制度。二是政府依法行政。必须构建服务型政府,政府的行政管理方式的传统的高权性管理手段: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征收等,越来越受到法律的限制和规制,新的柔性管理手段: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行政调解、招拍挂、BOT等在行政管理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正确处理与权力机关、司法机关、执政党的关系,政府职能更多地向社会转移。政府与执政党关系的调整变革的最重要的要求是处理好党的领导与责任政府关系的平衡。坚决推进政企分开,政府内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分开,向社会公布预算,说明具体用途,管好、用好纳税人的每一分钱,并接受公众监督。三是强化人大职能。在地方人大中扩大人大代表差额选举份额,重大事故人大要质询政府首长、企业负责人,可以在县级试点人大直接罢免政府领导。议事要以大会发言为主,在大会上,代表主要是通过大会发言和表决来行使自己的权力。四是强化政协职能。政协是中国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协委员必须实行差额选举,大力减少官员任委员比例,委员应于专家和基层群众为主,政协作为议政、咨询机构,凡须人代会通过的法律、重大议案应事先交由政协讨论,但不表决,议后应将原始记录整理后(不可修改)移送每位人大代表参阅。五是推进司法改革。县级法院、检察院审判员、监察员由选民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同一所法院、检察院法官之间、检察工作人员没有级别,司法人员法官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对于司法工作人员违法犯罪的,人大有权罢免,并交由上级司法机关起诉、审判,司法人员可以不经批准直接调查政府、党委工作人员,建立陪审团制度。六是推进基层民主。民主与法治分不开,中国共产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第三大走势。这三大走势的指向很明确,最终将在中国建立一个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

参考文献:

1、杨光斌、李月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2007)

2、李寿初《中国政府制度》(第2版)

第二篇:论中国现有政治体制与改革

论中国现有政治体制与改革

所谓政治体制,就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包括权力体系的形状、结构,权力的设置、分工,权力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权力的运行机制和方式。

东方一贯奉行中央集权体制,其特点是:一是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位一体,没有多少独立和分工,行政色彩非常突出;二是地方隶属中央行政管辖,由上而下,形成庞大的官僚体系。西方则实行分立体制,一是立法、司法和行政各自独立,相互制约;二是各地方自治,内政独立,不受中央的行政辖制,国家采取联邦制或邦联制。

政治体制属于上层建筑,决定于经济基础。东方一直是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各个产业之间缺少分工,政治体制也和自然经济的特点保持一致。对于众多封闭孤立的小农经济,大一统的皇权对分散软弱的小农起着凝聚作用,虽然它们的性质相反,却具有互补的关系。经济的缺陷由政治来补偿,“堤内损失堤外补”。分立体制的经济基础则是以工商业为主体的发达的商品经济。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个产业的大分工,决定了政治体制必然具有分立的特点。同时,商品的流通,人员的频繁往来,大大加强了彼此间的联系,全国统一为一个大市场;原来封闭孤立的各地区相互开放,在政治上自动结为紧密的一体。西方国家的统一靠的是内部经济交流产生的自发的吸引力,力量之强大,不需要政治上的撮合与挤压,相反却要求政治力量的分散乃至软弱。而东方则由于经济的脆弱,支离破碎的市场就象一盘散沙,国家的统一靠的是强大的政治力量,也就无怪乎古往今来人们对分裂的担忧和对政治的极端重视了。

中央集权体制的优点是,能够集中一切人力物力,去战胜重大的自然灾害,在社会发展初期能够保持社会的稳定。这种体制的形状和结构类似于金字塔型建筑,在几何上拥有最大的稳定性。其缺点是:稳定有余,应变不足。优点的反面就是缺陷。这就是稳定与发展的辩证法。当社会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如人民丰衣足食,农业和商业的大分工来临时,集权体制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反动力量,日益走向腐朽。表现为:官员们贪得无厌,腐化堕落,卖官鬻爵,为所欲为,人民怨声载道,社会一片混乱。

分立体制的结构形状可称为“三足鼎立”,在几何学上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在稳定性上,它虽然不及前者,却稳中有变,自适应性强。社会发生一点变化,它都能自动调整平衡,保持三点一面。

分立体制的缺点是,相互的制约造成国家内部许多无谓的争吵和扯皮现象,精力不能集中。这是它的弊端,有一利则必有一弊。

但是,在权力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方式上,分立体制对特权和腐败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一是体现了同级监督的原则。集权体制的运行机制是“上御下”,方式是自上而下,只有上级才有权任命和监督下级,一个至少监督三个;分立体制的运行机制是“下克上”,方式是自下而上,官员是由选民选举,并由大家来监督,至少是两个监督一个,效果是前者的六倍以上。

二是体现了制约原则。在分立体制作用下,任何一个权力部门都有一定的权限,经常受到其它部门的限制,从而大大缩小了权力犯罪的活动空间。集权体制则把权力集中到一个人或某个部门手中,不受任何监督和限制,可为所欲为。在东方,只要是权力人物犯罪,其结果往往是“刑不上大夫”。

对于中国目前的腐败问题,应该说主要在于体制。有人则认为,腐败是个人的问题,即思想道德问题,思想决定行动嘛。这种说法颠倒了主次关系,如果腐败只是少量、个别的现象,那么可以说它和体制无关;反之,腐败若是大量、普遍的,甚至是集体腐败,则必然是体制的问题。

腐败总是与权力相联系,没有权就搞不了腐败。腐败的程度与权力的大小成正比,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因此,只有健全和完善政治体制—权力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清理腐败。所谓政治体制,就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包括权力体系的形状、结构,权力的设置、分工,权力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权力的运行机制和方式。

我们就可以看到,西方国家一旦出现腐败问题,就能迅速揭露出来,甚至一些在东方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被新闻媒体炒得纷纷扬扬。当然,即使分立体制比集权体制对政治腐败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也不能完全彻底地消除腐败。因为腐败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正如人体内存在细菌和病毒,不可能不生病一样,腐败就是社会的疾病,所以,任何人不能指望腐败会消失得干干净净。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的体制对腐败所起的作用,是抵消限制,还是促进腐败,甚至为腐败推波助澜?从古今中外的历史来看,集权体制会产生大量腐败,而分权体制则对腐败具有分化瓦解的作用。

如果说中央集权可以最大限度地组织社会的力量,创造奇迹的话,其反面则是:由于方向错误,造成巨大的悲剧,可谓两头冒尖。与此相比,分立体制既不会创造什么奇迹,也不会造成大的人为悲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考察东西方的整个历史,发现政治体制的演化遵循着共同的规律。最初是诸侯割据,各地方独立自治,然后是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最后再形成地区自治基础上的“三权分立”的社会。这似乎符合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当然,中国只停留在中央集权阶段,和她没有赶上资本主义那班车有直接的关系。即使如此,“三权分立”的雏形还是存在的。如人民代表大会实际上就是议会或国会,是封建专制时代所没有的。

二、中国的政治体制现状

目前,中国正致力于改革开放,经济改革不断深入,搞得有声有色。相比之下,政治改革却举步维艰,步履蹒跚,远远跟不上经济改革的步伐。因此出现了一系列复杂的现象和问题。对此,舆论将其归因于“新旧体制的转换”。但是,何为新体制呢?就经济领域而言,新的体制就是市场经济,旧的体制就是计划经济,这已经成为共识了。但一触及政治体制,却都避而不谈,讳莫如深。众所周知,在改革开放前,中国奉行的是传统的中央集权体制,属于旧的政治体制。新的政治体制到底是什么呢?还没有人去探讨和描述它的基本轮廓和蓝图。从辩证法的角度讲,新的政治体制应该和旧的相反,并且与新的经济体制相适应。不言而喻,新的政治体制就是分立体制。

有人说,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不需要加以改变。如果在实际上真的实行了这种体制,那倒是不应该改变,相反还应加强。因为它否定了行政高于一切的状况,强化了立法对行政的监督制约。这种体制也可称之为“议会制”,在西方资本主义早期曾经实行过,如英国的国会,法国的国民议会,在当时掌握了国家的主要权力。中国的“人大”就是中国的议会,她要拥有最高权力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问题在于,事实如

何?虽然宪法明文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机关,可在外人看来,却犹如一枚橡皮图章。实际上,谁的权力最高?舆论的宣传提供了现成的答案,“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大也要在党的领导下工作”。而且,各级政权中,党委是核心,人大、司法和政府都受其辖制。即使是“人大”本身,其人员成份也非常复杂,有政府官员、司法官员,还有军队的代表,就象一个大杂烩。“人大”与其说是一个专职的权力机构,倒不如说是一个咨询机构更为恰当,表面上综合了各方面的人选,实际上不可能独立地工作。

在封建社会,传统的中央集权使司法、立法和行政合为一体,皇帝既是行政最高首长,又言出即法,而且还是最高大法官,经常亲自廷审断案;到下面的州府虽说有了分工,最后到县一级却仍然是一样集权。在传统戏里,大家看惯了县太爷大堂问案,为包青天式的清官喝彩,谁也不想想这其中有什么不适当的地方。知县不仅要断狱,还要征收赋税,行政于民,各种权力集于一身。

在古代,缺少分工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治体制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也是必然的。在今天,虽然县长或县委书记不再履行法官的职责,却通过政法委员会领导控制公、检、法三个执法部门,实际上还是没有分开。

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状况如何呢?它既不是原来的中央集权,也不是西方的三权分立,而是处于中间状态,半集权半分权。例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地方已经获得了很大的自主权,并发展到地方主义,甚至与中央分庭抗礼。然而,地方并没有赢得自治,中央在行政上对地方仍然有一定的控制力。在三大权力中,人大—立法机构的作用得到了加强,司法独立已经在理论上达成了共识,呈现了三权分立的趋势。但是,由于三权分立被指为资本主义专利,社会主义不能利用,政治体制的改革进程受到了严重阻碍。

当然,处在中间状态总是不妙的,因为它本身不是一种稳定状态。在旧的体制已经失效,新体制尚未建立运行的情况下,新旧两种体制的矛盾交叉必然造成许多真空,令人有空可钻,衍生一系列奇怪的现象,即大量的腐败。腐败的猖獗也提醒人们,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到了非动不可的时候了。

既然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明确,为什么还迟迟不动呢?原因固然是对分立体制的看法,却不是主要的。真正的原因在于,担心一旦实行分立体制,就必然打破“党委是领导核心”的政治格局,进而威胁到党的统治地位。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因为党的组织在国家政权中早已是无孔不入,政府中的官员百分之九十九均为共产党员,不管怎么分权,也是内部分权,这一成份不会随之改变。党始终处在执政的位置上,只是执政方式发生了变化,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即使分权可能会造成一点损害,但与腐败给党形成的巨大威胁相比,还有什么舍不得的呢?

这样说很容易触动某些人的敏感神经,立刻被扣上“反对共产党的领导”的大帽子。其实,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就是坚持共产党执政,至于如何执政,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渠道和手段,则是另一回事。有些人喜欢“无限上纲”,只要听到对党的执政方式的议论,就象吃了苍蝇喝了醋,马上指责说是“否定党的领导”云云。好象党的执政方式仅此一种,不容改变似的。谁能说现实社会只给了唯一的选择?社会在变,领导的方式就偏偏可以永恒?

当前,虽然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口号,但是解决问题主要是靠行政命令办事,而地方自主

权又不断增加,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矛盾:一方面地方分权,中央在行政上对地方的控制程度减弱;另一方面,中央又要通过行政渠道去解决全国性的问题,必然产生对立。因此,在新形势下,就必须探索新的思路、方法和途径。实践证明,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是行不通的。

表面上,各级政权中以党委为核心会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际则不然。因为目前分离已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在财政上中央和地方已是分家各过,地方自主权增大,中央再象过去那样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已经失效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即为明证。地方的一把手为了本地利益,或自己的政绩,必然采取地方主义做法,“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必然和中央的统一规划出现对立。在此形势下,“党委领导一切”非但不能解决“中央要有权威”的问题,相反它还是造成地方对抗中央的关键所在。因为以党委为核心,对地方势力起到了整合的作用,形成了权力集团,助长了地方对抗中央的势力。这是中央始料不及的。

三、重新评价“三权分立”

在不少人看来,“三权分立”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专利。其实,权力的分工是天然的,是国家政权的三根支柱。即使是在专制的中国封建社会,权力的分工也存在。皇帝为了强化自身的权威,就要削弱将相的权力,其办法就是分权。如唐代设六部,宋朝宰相没有多少权力,以至于“一切唯御史台之命是从”,明代将地方政权分为布政使、按察使和提刑使等。分权于下,正是为了集权于上,这种政治智慧可以说是深得辩证法之精要:相反相成。今天,为了保持国家的统一和中央的权威,将各级政权分开是完全必要。就算“三权分立”是西方的专利,也可以借鉴嘛。过去,受极“左”思潮的影响,人们对资本主义采取一种完全否定的态度,对一种事物只看其弊病,不管其优点。对“三权分立”体制,只注意议会和政府的争吵,避而不谈其它。如果说西方的某些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充满了偏见,中国对西方又何尝不是如此?所以,应该重新审视资本主义的一切。今天,在经济上,资本主义的东西完全可以引进吸收,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专利,社会主义也可以搞,为何在政治上就不能学习西方的经验?退一万步讲,就算“三权分立”是一付毒药,也可以收“以毒攻毒”之效。无论从国家统一和反腐败着眼,分立体制恰恰是地方割据和政治腐败的克星。因为腐败的主要根源在于集权,邓小平说过,权力过分集中是当前最大的弊病。而每一级权力集中,又是以党委为核心的权力集中,若还要强调所谓党委的领导,岂不是南辕北辙?

有人说,如果政治体制也采取西方的分立体制,中国岂不是从经济到政治都变成了资本主义和全盘西化?社会主义的制度安在?

这一问题涉及到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按照社会主义的理论,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还先进的社会,其出发的原点是资本主义。而中国偏偏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洗礼,其出发点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前提的不同,决定了理论上的社会主义和实际的中国社会主义存在巨大的反差。一方面,我们自嘲建国前是“一穷二白”,承认自己落后,人民生活的水平直到现在还很低;另一方面,我们又非常自豪地宣称“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仿佛社会主义不是在中国的社会基础上平地建筑起来的大厦,倒是从天上突然掉下来的空中楼阁。不管和理论的社会主义相比,还是和发达的资本主义相比,中国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都明显地落后。先进的社会制度却建立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听起来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显然,书本上的社会主义和中国的实际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此“社”非彼“社”。所以,小

平同志撇开教条主义的束缚,主张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也不再列为学校的必修课。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再坚持马克思主义,而是要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实事求是地认识、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既然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先进、更优越,更民主、更自由、更平等,更有人权,为何还保留着落后、腐朽的封建专制社会的政治体制—中央集权、官僚体系,并很自然地确认为社会主义的成份?这似乎有辱社会主义的名声。结果看起来也很不公平:我们对资本主义批判起来是不遗余力,唯恐沾染上一点“小资产阶级的情调”,对封建主义偏偏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露骨地宣扬一些明显属于封建主义的东西!就连今天的腐败问题,有些人也将其归咎于资本主义,是“由于受国内外资产阶级腐朽意识形态的侵袭,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毒害”,却绝口不提封建传统在腐败中的作用,而后者恰恰是酝酿腐败的温床!原因何在?很简单,封建主义是中国的传统,反封建就相当于反自身;而资本主义则是舶来品,和我们的传统对立,招致反对是理所当然的。说穿了,姓资姓社的争论,实质上还是东方传统与西方文明的争论,只不过是东方传统打上了社会主义旗号而已。

我们有些人一方面自命社会主义制度多么崭新、先进,另一方面却顽固地坚持保留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集权体制,仿佛祖宗之法保持得越完整,就越社会主义,真让人难以捉摸,这是一种什么心态?

“分而治之”,是一项高超的统治策略,为古今中外的统治者广泛采用。近代的大英帝国对广大的殖民地统治时,就成功地运用了这一策略。中国的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使藩王的封地随着子孙的繁衍不断缩小,从而根除了藩王对中央的威胁。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发明了分权制,将地方的主要权力一分为三,按军事、行政和司法的分工设立都指挥史、布政史、按察史。观明一朝,虽然出现了诸王争霸和宦官专权之事,却已完全杜绝了地方军政官员违抗中央的可能。可见,分权才是保证国家统一和稳定的长远规划。

由于传统的缘故,中国更多地采取行政隶属的方式,自上而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西方推行“三权分立”体制,各级政权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相互牵制,甚至明争暗斗,中央则坐收渔利,根本不用担心什么分裂的问题发生。

近代西方文明是建立在对东方文明成果的大量吸收消化基础上的,如四大发明,谁也无法否认,也是国人引为自豪的一项资本。考古学家更是不遗余力,证明许多成果源于东方的文明古国,如足球运动和文官制度。更有甚者,有的还将自由经济的理论和老子的《道德经》联系起来,说政府对经济的不干预政策与老子的“无为而治”是一回事。正因为西方对东方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态度,才能后来居上。相比之下,东方对外来的东西就没有这份胸襟和气度。

同样,将整个权力分割为几个相互独立的部门,使其相互牵制,便于驾驭控制和操纵,是古老的东方智慧,而非西方的独特发明。只不过是西方将其作为治国的大原则,更为彻底罢了。尽管东西方在很多问题上不一致,在智慧上却是相通的。科学无国界,任何智慧成果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谁都可以用,包括政治成果。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民主的反面是专制独裁,集中的反义词是分散,因此,集权体制的对立面是分权体制,而不是所谓的民主政体。如果说专制的基础是集权,没有集权就不可能独裁;那么,民主的基础就是分权。分权意味着将原来集中在专制君主手中的权力分给民众,如选举权和监督权,而不是将民众的权力再集中到“人民的代表”身上来体现。例如,在建国后,虽然成立了人民代表大会,但是,由于忽视权力的分工和制衡,民主机制没有运行起来,集权体制助长了领袖的个人专制,个人的决策错误导致了十年浩劫,教训极为深刻。再如,官僚主义一直是我党深恶痛绝和极力批判的,可是,由于官僚体制的存在,官僚主义这一顽症始终没有被根除,相反却愈演愈烈,并侵入党的健康肌体,使党的组织官僚化,表现为任命制代替了选举制,党员的民主权利受到严重侵害。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经济从商品的长期短缺转变为商品过剩,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是社会由紧缩转向膨胀的转折点。社会大分工又促进了政治经济的不断分离,如中央与地方分家,党政分开,政企分离,司法独立等等。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自然经济国度,而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工业社会。在此条件下,以脆弱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中央集权体制日益丧失原来的作用,成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必然为分立体制所取代。

第三篇:高考改革在矛盾中进步

矛盾中进步

上海浙江新高考改革:为何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这么大?

浙江和上海2017年的高考录取已结束。总体看来,虽然浙江省出现了极少数考生的“误报”志愿事件,但是,两地作为我国高考改革的首批实验省份,第一轮高考实验较为平稳收官,不论是浙江实行的分段专业平行志愿录取,还是上海实行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录取,最终投档、录取结果,都基本符合考生的期待。

从2017年9月起,北京、山东、天津、海南4个省市,将在浙江和上海之后启动新高考改革。在这个时候,分析浙江和上海高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接下来进一步完善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以及推进全国新高考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轮高考改革实验结束:理想很丰满

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具体内容包括:实行3+3科目组合、文理不分科、外语科目一年多次考、将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纳入高考、对学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取消高考奖励性质加分、逐渐取消高考录取批次,等等。

最核心的内容就是“3+3”科目改革,浙江省是3+(7选3),上海是3+(6选3)。科目改革在高考改革方案推出时,被赋予很多意义,主要就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具体包括: 其一,扩大学生科目选择权。

6选3有20种组合,7选3有35种组合,不像以前3+文科综合或者理科综合只有2选1,可以鼓励学生按照学科兴趣来选择科目。其二,扩大学生课程选择权。

以前学生都被安排在一个固定的班里学习,现在则实行选课走班,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课程学习选择空间,不能说是国外中学那样的完全学分制,但可以说新高考之后,很多高中都开始实行走班制。其三,扩大学生考试选择权。

根据新高考改革方案,外语科目考两次,选择最好一次计入高考成绩,全国各省今后都一样,因此学生的考试选择权扩大了。浙江省更进一步,7选3的选考3门也可以考两次,因此浙江有4门科目考两次,改革的复杂程度和难度程度比上海也因此大很多。其四,扩大学校对学生的选择权。

新高考不仅有“3+3”科目改革,还有要求取消录取批次的改革。今年浙江省把所有录取批次都取消,所有学生可以同时填报本科和高职志愿(在浙江今年高考录取中出现的学生志愿填报失误的“乌龙”事件与此有密切关系,当然,这不是取消批次改革的问题,而是说改革还存在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海在2016年时,就取消了一本、二本录取批次的区别。取消录取批次,非常重要的价值是可以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学生可以不再按照批次、按照“身份”来选择学校,而要关注学校本身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

其五,扩大学生专业选择权。

实行新高考改革之后,浙江和上海两地的高考志愿填报、录取发生了改变:上海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录取,学生可以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可以填报4个专业,总共可以填96个专业;浙江省实行分三段填报志愿,每一段所在学生可以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

现实很骨感:不可忽视的功利倾向

改革的重要出发点和目标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但是,从实践情况看,扩大学生选择权的改革存在被功利对待的情况。

客观而言,在有的地方、学校,学生的权利是落地了。但是,由于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的不完善之处,以及学校、学生、社会以功利的态度来应对这一轮改革,因此,有的地方反而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部分学校以功利的态度对待新高考。

学生自由选科变味“套餐制”

6选3有20种组合,7选3有35种组合,这是理论上的组合,理论上可以扩大学生的科目选择权。但是,调研显示,大多数学校能够提供7到8个组合给学生选择已经非常不错了。学校认为,如果要给学生提供这么多的科目组合选择,意味着必须开设更多的课程,也就需要更多的师资,可学校师资不够!来自上海浦东新区的研究显示,要落实新高考改革方案,教师要增加30%,使师生比达到1:8左右。如果实行大规模的走班制,则需要有更高难度的学校管理,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最重要的是,不管怎样选,学校必须关注学生最终的高考成绩,给了学生20种组合选择,如果最后高考成绩不理想,家长不满意、学生不满意。

综合各种情况,有的学校就采取“套餐制”,结合学校师资情况,给学生设置几个科目组合套餐,供学生选择。不可否认,套餐制相对于以前也有进步,但距离实现学生充分的科目选择,还有很大的距离。

浙江省有4门科目考生可以考两次,高二就有两次选考机会,结果导致有部分高中在高一时,同时进行8门选考科目的学习。这样做的意图很明白,就是争取让学生高二完成3门选考考试,之后就只学语数外。

上海比浙江的情况好一点,因为上海每门选考科目只有一次考试机会,且高二只安排了生物和地理两门科目的选考,其他科目的选考则安排在高三下学期。但就是如此,包括上海有的著名高中,也明确告诉学生,必须在高二把这两门干掉,或者高二至少考掉一门,否则高三要3+3,很难和其他3+1的学生比拼。很多家长很苦恼,说学校告诉我们必须选两门,如果不选两门,今后你们自己出了问题我们不管的。

外语科目有两次考试,按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其中一次。但从实践情况看,上海参加秋季高考的学生,至少95%以上两次考试都参加,第一次100%都参加,第二次只有极个别没有参加(有一所高中,高三毕业生400名,只有4人没参加,而且这4人准备出国留学,要学习德语)。一方面是学生觉得多考一次,说不定可以考出更高的分数,另一方面则是学校告诉学生,第二次除非特殊原因,必须参加。

其次,学生和家长也以功利态度来对待。选学校只图虚名,选科目只求高分

新高考改革设计,没有打破一个基本框架,就是按照3+3的总分进行排序、录取。所以学生在选择科目的时候,首要关注的还是哪一个科目组合会得到高分,不管3+(6选3),还是3+(7选3),很多学生在选择的时候,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包括学科兴趣、未来的大学兴趣和专业兴趣)。

今年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出现误报的“乌龙”,有考646分的学生填报了作为独立学院的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原因何在? 除了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把独立学院招生计划和母体学校招生计划混在一起,对独立学院的标识、提醒不够外,出现这种情况也与学生在高一选科时,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和长远的升学规划,是有关系的。因为高一选科,就应该基本确定大学、专业目标,要了解学校,了解专业。在填志愿的时候,连同济大学和同济大学浙江学院都分不清楚,意味着他在高中选科时,没有考虑这个问题,还是以能考出多高的分数来选科,而非结合自己的兴趣选科。

来自浙江省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高考共有29.13万考生,比去年减少1.6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招生报名25.01万人,单独考试招生报名4.12万人。但是选考物理的学生只有8万多,占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的30%多一点。而2016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26.86万人,其中文科9.95万,理科16.91万,也就是说,选择理科综合的学生占63%。上述数据对比告诉我们,实行新高考之后,选考物理的学生几乎减少一半。

为什么很多学生不愿意选物理?主要是觉得物理科目比较难,和高手比拼得到的等级不高,会影响高考分数。虽然有的高校的专业明确要求需要选考物理,但这些学生的考虑是宁愿考更高的分数,选好的大学,而不是选好的专业。

众所周知,如果学生以功利的态度对待选科,选物理科目的学生减少,这会对基础教育中的自然科学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一问题如果不处理好,会引起基础教育质量的下降。第三是社会功利对待新高考。

仍然关心分数,文理分科更明显、更提前

今年浙江高考成绩公布后,媒体马上关注的还是高考状元,这名状元物理化学生物三门是3A+,被媒体解读为3科满分,这是和改革背道而驰的,因为这三门是以考生的百分位计等级,目的是为了扭转每分必究,可是,却又被解读为分数了。因此,针对计等级的改革,学生和家长质疑,既然最终录取看分数,为何考试时计等级呢?

高考改革中,文理不分科是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希望避免学生过早分科,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可是,为应对选考,选科基本上在高一就进行,“分科”反而提前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中考改革将推进4+X科目组合,在语文、数学、外语和体育之外,由学生在其他科目中根据当地教育部门的要求任选X门。如果中高考改革导致的功利选科的问题不解决,有可能从初一起,学生就开始选科、分科了。比如一个偏理科学生,就主要选理科科目,文科达到基本合格要求即可。

新高考:理想和现实差距为何如此大

为什么会出现高考改革被功利化对待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高考改革方案本身存在比较大的需要改进的空间。总体看来,这一轮高考改革,重点是科目改革,而没有触及录取制度改革。也就是说,考试科目调整了,增加了考试次数,但是,最终仍是按考生的科目总分排序、结合志愿进行录取。虽然新高考改革方案提出,实行“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要推进综合素质评价,但在实践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作用没有体现出来。

比如,浙江省给考生的选考科目提供了4次考试机会(高二两次、高三两次),学生可从中选择两次。从考生选择权角度看,这样的改革似乎扩大了考生权利,但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这刺激部分学校、学生,在高二时,就把选考科目考掉,这无疑冲击了高中教学秩序,也把高考延续到整个高中三年,学生一次次参加考试就是为最后录取做准备。

另一方面,如果选考科目是按百分位计等级,是不适合考多次的,因为每一次参加考试的学生的情况是不同的,比如甲乙两组跨栏比赛,A组有刘翔,B组没有刘翔,但AB组的第一名、第二名是等值的,那就会促使学校、学生对考试做功利的选择。

上海所有选考科目只考一次,而且最主要的一次是放在高考之前,因此,这没有整体影响到高中教学。而浙江的改革把高中教学打乱了,所有考生从高一开始就准备高考,拉开了战线,这是必须注意的问题。在没有对高考录取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的背景下,扩大学生的考试科目选择权,不但会让选择权的落实受限,也会诱发新的应试倾向。

二是改革配套措施没有跟上。至少几方面配套改革,是明显缺乏的。

(1)政府部门应该结合新高考,解决学校的师资、场地等问题。新高考实行选课走班,对高中阶段的师资、场地条件有很更高的要求,如果师资不足,选课走班就难以走下去。在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上海,推进新高考改革之后,都存在师资、场地不足的问题,在其他地方推进新高考,这一问题会更加突出。

可目前来看,其他省市还没有针对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教育的要求,在师资、课程建设上做出实质调整。比如有的高中,一个年级招3000多人,人数是上海一个年级的八九倍,这么庞大的规模,怎么走班?这些问题必须未雨绸缪。

教育部门需要根据3+3科目组合在高中推进遇到的问题,提高高中办学标准,包括师资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校舍建设标准。根据新高考的选课走班要求,全国范围内的高中生师比要确定为1:10为宜,各地可以结合现实情况,明确适应新高考改革的生师比,按照这一比例加强高中学校师资建设和课程建设。目前,全国高中的平均生师比为14.95,北京为9,上海为9.45,浙江为12.92。如果按生师比10计算,推进新高考要增加50%高中教师,这是巨大的挑战。上海和浙江在推进新高考改革时,都觉师资紧张,那有的生师比达17的省市,师资缺口将特别大。

(2)在不改革高考按总分录取模式的制度框架下,实行多次考试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多次考试,服务的仍只是一次集中录取(这与国外多次考试、多次录取不同)。因此,建议浙江和其他将开始改革试点的省份,将选考科目的考试设定为一次,且安排在高三时进行。

多次考试从实践看,只是看上去很美,实践效果并不理想,不但增加政府部门的组考成本,还增加学生的考试负担,拉长高考战线。今年浙江高考,有记者在现场问学生、家长,今年高考轻松不轻松,学生和家长都说很轻松。因为这样的高考已经参加过多次了,从高二就参加了。这是真正的轻松吗?!

(3)高中学校要根据新高考,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这是学生理性选择学科、选择考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独立性,适应新高考选课走班的新学校管理方式的需要。

(4)谨慎推行专业平行志愿录取改革。实行专业平行志愿录取,需要学生有非常明确的专业兴趣,对大学和专业都十分了解,同时大学各专业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从当前情况下,这些条件并不成熟。

(5)高考改革必须坚持推进招考分离。只集中进行科目改革,将无法根本扭转应试倾向和功利选择。只要还实行集中录取制度,用单一标准来评价学生,高考改革不管怎么进行科目调整,改来改去,都可能原地打转。

在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中,上海的春季高考是真正具有招考分离意义的改革。考生先参加统一测试,再参加学校的面试,一名考生可以申请两所大学,拿到两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目前上海所有地方本科院校都参加这一考试、招生。但遗憾的是名额还有限,在2000名左右,如果上海本科院校50%以上的录取名额,甚至更高比例的名额都通过招考分离形式的春考录取,其他外地院校也逐渐参加,那么,招考分离的改革就可以扩大。

只有大学实行自主招生,独立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而不是把学生纳入一个分数标准体系排序、投档、录取,才能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学科,发展个性和兴趣。

下面补充说明浙江高考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制度的意义:

不考虑某些高中在读生觉得被坑了后的愤怒和某些高中在读生觉得自己走运了的欣喜,单纯从心理统计和测量的角度来分析一下“等级赋分”这一制度。

对于按照成绩在该次考试中的所有考生中的相对排名赋予相应的成绩这一制度,其实并不是什么新奇的制度,我们熟知的四六级就是按照同样的思路来给出最终得分的。而高考曾有一段时间也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打分的,只是大部分省市后来取消了这一制度而改回纯粹的卷面分直接相加。这种赋分方式其实就是统计学中的z分数(标准分数)的变式。标准分数的换算公式是这样的:z=(X-M)/SD,其中X表示原始分数(卷面分数),M表示平均数,SD表示标准差。如果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的分数分布满足正态分布,则由z分数可以直接得出某考生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例如:如果某次考试所有考生分数分布满足正态分布,某人原始分数是90分,所有考生平均分为60分,标准差为10分,则该生z=(90-60)/10=3。根据正态分布表可以知道该生成绩比99.86%的考生都高。

使用标准分数至少有若干优点是原始分数所不具备的:

1.标准分数可以直接相加,而原始分数原则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由于标准分数采用了相同参照点——即以标准差为“单位”,以原始分数的平均数为零点——所以标准分数可以直接相加来表示某人在各门不同科目上成绩的总和。但原始分数不具备这一优点,因为不同科目的难易不同,总体分布也可能不同。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相对而言,数学的难度会大于生物,那么在总分一百分的情况下,A数学考了98分,生物考了95分,B数学考了96分,生物考了98分,谁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水平更高呢?如果单看总分,那B会以1分的优势超过A,但是数学的难度可能是A的98是全省第一,而B生物的98分可能全省排下来几百名,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说A的数学98和B的生物98对于我们评判两人的能力具有相同的权重。如果按照标准分数进行转换,则A的总成绩可能好于B(在数学平均分50,标准差5,生物平均分80,标准差15的情况下就是如此)。2.标准分数可以直接反映个体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而原始分数很难做到这点。如前所述,在满足正态性的前提下,标准分数可能直接算出来相对位置,所以z分数本质上是一个相对量数,用以衡量个体在总体中相对位置。而原始分数直接相加几乎永远做不到这点,除非是满分或零分之类的极端情况。另外,在原本的原始分数制度中,高考录取仍然是按照个体在整个省中的相对排名进行的,这也就是我们说高考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省排名的原因。试想,如果在一场满分750的高考中,我考了740,够高了吧?但如果其她人都是740+甚至750,那PKU,Tsinghua难道还有录取我的理由?如果以IQ为唯一评判标准,那么人才的选拔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在选分数最高的(即使IQ最高的人得分只有100),而不是选IQ高于140的。

3.标准分数受到运气成分和试卷难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单次考试中得分受到运气和试卷难度的影响比较大,但标准分数考量的不是原始的得分,而是相对位置,因而受到的影响比原始分数小一些。如果群体的异质性比较大,那么甚至有可能虽然运气不好涂错了答案但是最终的得分仍然不会变化。

考虑到以上几点,采用标准分数或其变式作为选拔标准是最符合统计和测量的,或者可以说是最科学的。这大概也是国外考试多采取标准分的原因。但这也不是说用标准分就是万无一失的。标准分的优点建立在几个假设之上:

1.样本具备足够的代表性。这也是引发很多重点高中的学生不满的罪魁祸首之一。如果某次考试重点高中的优秀学生参加得很少,而很多一般的高中生来“试运气”,那么该次考试的考生就不能代表全省考生的水平,这会导致区分度下降的问题。2.总体应满足正态分布。如果因为试卷难度问题或考生水平问题等原因,总体不满足正态分布,那么标准分数便不能直接反映考生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而浙江省又是按照百分比来赋予等级分,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最终的得分被强行正态化了,不能反映考生之间实际的差距。

如果就等级赋分这一制度在心理测量上的意义而言,浙江省的改革是非常有价值的,改正了总分这一原始而粗糙的计分方式,考虑了不同科目试卷难度不一等问题,采取了更为科学的计分方式。但是从实际实施的情况来看,似乎出了问题,在上述两个标准分数的前提假设并未满足的情况下就使用了标准分数,引发某些考生的不满,且从实际情况来看说是不公平也并不是很过分。至于从政策,社会公平等角度评价该次改革,以及如何应对结果,不在本答案讨论范围内,不予置评。

从理想到现实,总是隔着一条长长的路,尤其是当这个理想牵连的人足够多的时候。

作为关注教育并参与教育的理性分子,我在意改革的初衷以及合理性,我想知道改革实施的影响。改革方案不够完美,是否就要回到原地?那社会永远不会进步。改革不够体察民情,是否就要一意孤行?那国家永远不会进步。当改革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当落实着眼于逐步完善,当我们放下抱怨和愤怒,共同去探索更好的路,教育方能进步。我们看到,关于走班排课,选专业等问题,有的公司已经在利用科技手段去解决,比如智能生成一人一课表,人工智能评测学科和兴趣进行招生专业介绍和推荐等。

希望大家在观望,迷茫,痛骂之后,能够辩证看待,聚焦问题,为改革的完善努力。说到底,很多社会变革对于弱者的意义大于强者,因为改变才有希望重新洗牌而变强。

第四篇: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间的矛盾和衔接

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间的矛盾和衔接

市场营销和财务部门是一个企业及整个企业集团的左膀右臂,均是现代企业的重要部门,是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部门。但两个部门有时会因为业务和预算等产生决策冲突,解决两个部门的矛盾,使他们友好协调、均衡发展,成为企业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矛盾;解决策略;和谐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一、市场营销、财务管理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

市场营销部门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市场营销目标,保证市场营销计划执行的一种手段,也是企业实现其营销目标的核心职能部门。在企业营销组织机构中,市场营销部作为决策层直接领导下的智囊机构,企业决策者头脑中的参谋部,可以促进经营观念的转变,较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提高企业竞争力;可以更好地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有助于企业的创新;有利于企业提高经营组合运用的能力。市场营销部存在核心价值是:从消费者到企业决策建立一套顺畅的信息系统,并保证其正常、准确运行。

在相当数量的企业里,人们对市场营销的重要性是有争议的,认为企业的所有职能都均衡地影响着企业战略的成功和消费者的满意程度,没有哪一种职能处于领先位置。但是,当企业销售情况不景气、销售量下降时,市场营销部门的重要性会略微上升。一些市场营销人员宣布市场营销应是企业的中心职能,规定着企业的任务、产品和其他部门的职能。明智的市场营销人员则把顾客放在企业各项职能环绕的中心,认为企业的全部职能都应该围绕使顾客满意这个宗旨。

财务管理是企业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对于生产管理过程中所需资金的筹集、投放、运用、分配,以及贯穿于全过程的决策谋划、预算控制、分析考核等等所进行的全面管理。财务管理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

1、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2、通过资金运动和价值形态的管理,像血液一样渗透贯通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等一切管理领域。

二、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部门之间的矛盾

市场营销往往需要灵活的头脑和先进的市场意识及各种灵活的公关技巧,有时会增大风险。财务人员需要的是严谨的态度和作风,有时会因为过于保守而失去市场机遇。为了使两者都不因为自己的缺点造成损失,扬长避短,财务应为营销提供决策依据,营销为财务提供及时的市场信息,使两者紧随市场,把风险降到最低,使财务成果达到最佳,这样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市场营销与财务部门的矛盾可以说,市场经济越完善,越需要现代化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和营销组织。例如,日本出现了专业营销公司和职业营销人员,他们与厂家签约负责产品的销售,这样使厂家节约营销费用,同时使社会分工更细。而在中国,各厂家要负责各自的营销,各自的营销理念和思维模式都不一致。有些部门或行业(如超市)面对直接消费者,这里一般存在友好的服务态度,从服务中渗入许多人性因素,恰到好处的微笑,以及对人生每日一思的祝愿放入顾客的购物袋中,可以说是比较时尚的营销理念。

财务作为出谋划策、提供决策依据的部门,时常认为营销部门的大量营业费用和预算用于广告、市场开发、促销和销售人员,用于市场的钱到底取得多大效果,到底能获得多少投资利润率,概念十分模糊。他们认为,营销部门根本没有考虑到整体的财务效果,仅是把目标放在自己的工作业绩上。甚至还认为,营销人员工作不力,时常折价销售,未考虑到折扣成本和获利能力,不懂得如何去理财,甚至为收不到货款而发愁,影响收益水平。营销人员认为,财务人员过于死板,把钱抠得太紧,限制用于市场开发的投资,常常因他们过于谨慎而丧失宝贵的市场机会,主要原因是回避自己应承担的风险,甚至认为提供的定价根本脱离市场不易实际操作,迫使他们只好凭经验办事,凭一些理论法则去判断。

三、两部门之间矛盾产生的原因

产生矛盾的原因是由两者的关系决定的。大家似乎都很努力地工作,然而效果却与

当初计划相差甚远,财务成果也不让人满意,双方相互抱怨,双方都承认有效的财务支持是成功营销的前提。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之所以矛盾重重就在于缺乏沟通与合作,两者之间没有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平台,充满的是相互间的排斥。产生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工作程序不同。由于财务部与营销部职能不同决定了两个部门员工的工作程序与工作方法有很大差异。最具特点的是,营销部要求员工创造性地工作,每位营销员可以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去挖掘新顾客说服潜在顾客接受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财务部则要求员工按程序和制度工作,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如果发现钱与物、物与账、钱与账之间有一分的差错,都要把它寻找出来。

2、业绩评价。业绩评价有很多方法: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平衡记分卡、沃尔评分法等,在这里仅就对市场营销部门的业绩进行评价,略谈一二。由于市场营销是十分辛苦而又令人头疼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对市场上的所有产品都能获得十分好的业绩。正如营销新理念,它需要让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深入人心的人性化服务。因此,对营销部门的业绩评价往往会进入一个误区:有些管理当局仅以市场份额、销售收入、营销费用等指标来限制。他们通常给营销部门下达各种硬性指标,如一年内要把市场份额、销售收入达到多少多少,同时销售费用又不能超过多少等。这种做法很容易引起营销人员的反感,甚至使他们想到离开。

3、薪酬分配。错误的业绩评价系统必然导致薪酬分配的不合理。有时业绩不好时,营销人员得不到工资;相反,管理者却是大把的钞票。这种反差使营销人员感到极为不公平。不公平的待遇使他们对工作产生了厌倦情绪,有时对工作不负责任,损害公司利益,久而久之,进入恶性循环。失败责任归咎于一个营销计划和业绩的成功与否,都存在一定的责任归咎问题,这时的营销部门很容易受到指责。财务说它不够谨慎,营销说财务保守。这种现象很常见,这种一环扣一环的积怨,使财务和营销的矛盾逐渐升级。

4、定价策略。财务人员往往根据自己的专长,采用加成定价、目标贡献定价、损益平衡定价,这里都有一定的比率作为高于成本的差异,往往会脱离市场;相反,市场营销

人员根据各地的市场行情、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竞争对手的价格等采取竞争导向定价和需求导向定价,同时根据经验采取各种定价技巧及折扣定价技巧;而生产部门也可能根据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来定价。

四、部门之间矛盾解决策略

1、相互学习,加深了解。了解对方的工作和知道对方的难处。财务部门要学习国外先进、具有时代气息的营销理念和营销理论,使每个人都体会到市场营销是一份十分辛苦的工作,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营销人员也要学习财务知识。提供他们相互学习的机会,把每个人的思想和理念统一起来,只有达成共识,才能减少矛盾。实现营销与财务的友好沟通和合作,共同致力于企业的市场开发感悟和整体企业价值的提高,特别是营销费用和营销预算的制定,更需要两部门的协作。成功的营销应是市场份额和企业价值的提高和统一。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下,企业应以营销为导向,盈利为目标,收款为保障。财务部门应结合市场营销人员提供的商业信息,扩大对其他业务的了解与合作,利用自己的各种财务知识对固定资产更新、投资可行性分析,对潜在市场进行合理预测,对销售渠道选择、广告费用的合理性及折扣成本的高低、价格的制定,新产品的开发与购买专利权之间的平衡、市场营销预算、存货控制成本等各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管理。

2、价格方面,要根据市场营销人员提供的信息,财务人员随时改变加成比率来确定。同时,也不能把价格定得太死,给予市场营销人员在不同条件下选择价格的权力,这样就把他们的根本利益协调了起来。营销部门得到财务部门的协助,有了一定的财务依据,知道他们的做法对财务成果产生了何种影响,根据财务数据与市场机遇权衡利弊,从而迅速做出有价值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3、由于市场营销的业绩很难控制和评价,往往会使预算出现偏差,使营销人员挥霍资金或限制市场的开发。因此,定期的市场营销审计和沟通预算审计是对市场营销人员业绩评价和市场人员向财务人员提供及时市场信息的重要体现。鉴于我国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现状,若没有对市场营销体系的评价和审计是可怕的。很容易产生这样一种极为不和谐的情

况:营销预算缺乏依据或依据不可靠,过多的预算争取到手后,用不到关键点上,很容易挥霍资金,企业增加过高的成本负担,有效的财务审计体系可以避免这一点。

4、建设市场导向的企业文化。市场营销不仅仅是市场营销部门的职能,而且是所有部门都应有的职能,即使是最好的市场营销部门,也不能弥补因其他部门缺乏对消费者的重视所带来的损失。财务部必须积极配合营销部和营销人员的工作,在整个公司树立市场导向型的企业文化。所有这些工作,会帮助营销人员树立工作信心、培养对企业的忠诚度、减少优秀营销人员跳槽,提高企业的整体营销业绩。

五、结论

随着知识经济的极大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企业中“人”的地位不断提高,企业开始要求员工更广泛、更积极地投入企业运作,并通过员工不断地学习和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来达到企业繁荣和发展的目标。作为企业中两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市场营销与财务管理这两个部门就显得尤为重要,市场营销部门为财务管理部门提供丰富的经营成果,反之,财务管理部门则为市场营销部门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解决后顾之忧,两个部门之间相辅相成,真正使企业的运营成本降到最低,风险也在可控制之内,而最终的经营成果将使股东与经营者得到最大的满意,公司则会在不久的将来快速成长起来,一步一步地做大做强,走的更远!

作为现代企业背负着新的历史使命,那就是必须努力构建和谐企业,加快企业新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是科学发展观,旨在协调社会中人、财、物的可持续发展。和谐企业也是如此,和谐企业文化就是要通过将和谐精神融入我国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帮助企业在当今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部门之间相互协调,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文化管理模式,最终服务于社会。

税收工作。圆票

不按规定纳税。

提供数据不准确,不及时。固定资产的管理。往来款项的管理 三项经费的列支。营业外支出的管理。公司战略的参与。相关事项的提前通知。

相关事项变更的及时通知和流转。购物卡的处理。

投资性房地产转资产计提折旧其他部门的配合工作。

建议成本部以后对商铺和地下车库等不同于常规住宅的部分专门做成本预算。仅仅根据建筑面积去分配开发成本是不准确的。因为他们的建造成本明显不同于普通住宅。

财务部相关工作的改善。

三、加强部门间业务的横向管理,确立大成本管理观念。

部门间业务的横向管理,包括市场开发管理、质量成本管理、安全成本管理、技术创新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管理、后勤保障管理等等,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然而在过去却很少与财务管理紧密联系,如市场开发,没有过多地考虑企业资源及管理能力,签订了过多的工程合同,导致外工程外包过多,管理上力不从心,或者,在不完全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力水平的情况下,报价脱离实际,导致工程先天性亏损;存货按经济批量采购,总成本才最低;固定资产达到了经济寿命,就应该更新;商品出售后,该收的货款没有及时收回,该交的税却必须缴纳,导致现金支出与收入不同步,如果签订的是分期收款合同,这种局面会缓解,等等,这些都与大财务相关。只有和谐管理,才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长期授权是企业解决部门间关系的主要方法。

企业以长期授权的方式解决部门之间运作协调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例如授予人事部权力,可以拒绝聘用某人;授予财务部权力,可以拒绝报销;授予采购部权力,可以拒绝采购某些物品;授予保安部概略权力,可以进行检查。这种长期授权增加了各部门之间扯皮的力量,每人手里一把“尚方宝剑”。本位主义更强了。

由于各个部门互不隶属,授予的权力又有所重叠,从各部门本职工作出发,各个部门将会开始相互抵制彼此的权力。例如:为了控制迟到现象,授予人事部权力,可以检查各部门的考勤情况,并处理迟到的人员;这就与各部门的考勤权力发生重叠,最终造成记录的混乱和考勤制度的荒废。

长期授权导致的另一个极端:大家怕得罪人,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卖政策”,于是企业里到处都变成了“华容道”。

这种权力如不加监督则容易造成腐化,因为掌握这些权力的人本身就处在制约的机构中。例如:由于财务部经理和某人不和,于是尽管这个人来报销的单据很合理,而且已经通过正常的审批,财务部经理也会推三阻

四、借故不报。而且由于财务部经理从中作梗,人事部对这个人的考核也总是百般刁难,明明是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员工,最后不得不一走了之。又如:由于相互帮忙,以权换权。今天生产部经理安排了人事部经理的侄子进了生产车间任工段长;明天,生产部经理的女儿就进了人事部作经理的秘书。更有甚者,个别的部门经理明码标价,只要给多少好处,就能立刻调进他的部门。

这样下去,“授权”变成“特权”,小毛病成了大毛病,企业将会越来越来混乱。

号召发扬风格。

在不少企业中,管理者号召员工之间发扬风格、互相帮助,要求部门之间团结合作、以大局为重,有些管理者认为多做一些这样的思想工作,就可以使部门之间有效地运作。

号召发扬风格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模糊了责任界限。

一开始,大家台能会发扬风格,因某些原因主动管了别的部门工作,从此便形成了惯例,该项工作就一直由这个人负责下去。在企业中,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这事一直是他管的,我从来没沾过,当然还得由他负责”。如果对方提出异议,这个人就会说:“能者多劳嘛”。这样一来,很多人今后就不会发扬风格了。

号召发扬风格的另外一个结果是互相干涉。

一些人专门在对自己部门有利但不属于自己管的事上发扬风格,结果造成本来的负责人有苦难言,特别是在采购和收款问题上,更容易发生问题。

此外,发扬风格的做法没有统一标准:怎样做是发扬风格,怎样做不是发扬风格。因此,造成工作标准的不一致,最终影响企业的工作质量。

发扬风格的做法也有可能被企业中某些人作为放弃原则的借口。例如:报销时生产部经理拿着餐费发票来报销,财务部经理就会诚心诚意地告诉他:老兄,对不起,按照规定餐费是不能报销的,我没有办法入账呀。不过,你要是拿个文具类的发票来,多少我都能给你报。

如果这也叫发扬风格的话,企业的原则和利益将被出卖。

可见,号召发扬风格的作法,做为思想教育工作应予以肯定,这种作法应该以自愿为基础,但作为部门之间的运作方式是不可取的。例如:要企业中,如果某些工作还没有完成,职工自愿把它做完,这可称得上一种风格;但如果该项工作的负责人说:“大家发扬一下风格,今天留下加班,一律没有加班费!”那就成了强盗逻辑了。

成立专门机构,协调处理跨部门的工作。

利用委员会协调部门之间的运作,是许多大型企业所采取的办法。当两个或三个或更多的部门之间在某方面的工作上经常发生联系、出现扯皮,就在这些部门之上成立一个“某某委员会”或“某某办公室”,以此来协调控制工作,这就是所谓的把关。例如:要强调企业安全问题,就成立一个治安委员会;要强调企业绿化问题,就此成立一个绿化办公室。这种“委员会”或“办公室”一般都比相应部门大半级,实际上是给需要控制的部门设置一个上级,是用垂直指挥系统的运作方式,去管理部门之间的工作。这违背了部门间运作的特性,必然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首先,企业中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工作关系是错综复和难以确定的。实际上,一个企业中的所有部门和岗位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只不过在数量和频率上有差异罢了。例如:企业中的所有部门都和人事部、财务部都关系。

如果只是简单地利用委员会或办公室来管理一项工作,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发挥作用,但长此以往,肯定会扰乱正常的工作秩序。例如:为了规范建设工程,设立“规划办公室”,可能会控制一些私搭乱建的现象,但一项正式工程找不到审批的单位,因为基建科和规划办

公室都有了审批权。

其次,委员会或办公室一旦成立,就很难撤消,重复设置,越来越多,最终就会造成工作效率的低下、管理严重重叠等一系列的恶果。例如:在很多地方,办一件事要许多部门审批,要盖许多章才算通过,其中有不少就是这种“委员会”或“办公室”造成的。

再次,委员会或办公室的设置,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提高管理成本。

任何一个委员会或办公室,都需要人员和设备。虽然现在大都会采取兼职的做法,但兼职人员肯定已不能专心于本职工作。而委员会或办公室再小,也需要一块牌子、一张桌子,有时候这个委员会或办公室已无实际工作可做,但这些设备还需要保留,这就会增加管理成本。

这些委员会或办公室代替而又没有完全代替原有职能部门的责任。原职能部门也没有明确哪些权力被撤销或完全解除,于是,责任来了大家推,利益来了大家追。

同时,也出现了所谓的特批项目,这些项目于是由企业最高领导委员会批准的,职能部门本该监督检查的,而借口“某某委员会”已经批准了以免得罪人,而这些“特批”的部门往往是出现质量问题和发生腐败现象的“病灶”。

在企业中,“既无重叠又无空白本来就不容易做到,这此委员会或办公室又象补丁落补订一样,增加了许多重叠,并产生出很多空白,机构也越来越庞大,于是每隔一年、两处就要精简一次机构,然后再成立,再精简。当然,这好象也是“利益再分配”的一种非正规方式。

可见,设立委员会的做法给部门之间的联络带来弊大于利。

委员会更多地用于决策机构、研究机构。在运行机构中少用

部门之间关系的特点。

相互服务,推动工作

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按部门职能互相提供服务。这种服务的工作标准,应与业务部门对客户的服务标准相同。同时这也是考核各个部门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只有各部门按照部门的职能提供服务,才能使企业正常运行和协调发展,否则,各部门之间彼此相互扯皮,只能影响工作效率,甚至使企业陷入瘫痪。

例如:总务处应在后勤保障上给企业以及职工提供服务。职工宿舍的用水用电、卫生、安全以及企业中各部门各种办公用品的领用等工作,应由总务处负责。但总务处有这些职能而不实行,那么最终只能使企业的工作人员对企业的管理怨声载道。开始消极怠工,使许多工作无法开展。

又如:营销部应把市场需求信息及时传递给生产部,以便生产部及时地调整生产作业,适应市场需求。但是,营销部并没有这样做,而生产部又不与市场直接发生联系,致使生产部没有获得足够的市场需求信息,新产品的开发与市场脱节,甚至出现:已经不为市场所需的产品还在大量生产,最终导致了严重积压,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又积压了资金,使企业无法继续发展。最后这两个部门还在互相抱怨,推卸责任,为自己开脱。

因此,只有制定了工作程序才能很好地保证部门之间的协作。

相互制约,保证安全

没有制约的权力就是腐败的权力。

如果工作责任没有制约,那么工作过程中就会漏洞百出,给部分有私心的人有了可乘之机,大钻企业的空子,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各个部门应相互制约,彼此防止漏洞的产生,确保企业的安全,使企业蓬勃发展。

例如:在用人的问题上,人事部门和用人部门之间的互相关系是:人事部门在编制、工资待遇、基本素质考核和背景调查方面对用人部门有制约的作用;用人部门有用人申请、推荐、专业考核和岗位确定上对人事部门有制约的作用。二者相互制约,再加上相应的审批手续,即用人部门有提名权、人事部门有申请权、上级部门有任用权,就可以大量堵塞用人问题上的“走后门”现象。人事部门及时为用人部门提供合格的人力和人才,并保持岗位编制的稳定,这既是一种服务又是一种制约。

协调工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在一个企业中,由于各个部门的职能不同,它们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也不尽相同,所以,每个部门都有它们各自的运作方式和管理方式。例如:财务部的内部运作形式和管理方式就与公共关系部的运作方式和管理方式大不一样。这是由于他们的工作内容不同造成的。

虽然不同职能部门的工作方式不一样,但是他们都要在企业管理当局的统一指挥下采取步调一致的行动,为实现企业整体的经营目标服务。例如:组织一次工作人员的素质考核,就要由人事部门和用人部门配合进行,甚至还需要行政部门和保卫部门的配合,但可以由人事部门牵头,或由某部门总监统一指挥。

通过工作程序把各部门的工作协调起来,才能使部门之间的联系有效的运作起来。

建立和明确工作程序是解决部门间协作和制约的最好方法。主要有以下理由:

管理需要

工作程序是根据职能部门的管理需要而制定的,是指导和督促职能部门完成工作任务的必要工具,是部门之间协作和制约的基础。各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能,如经营部门所具有的管理职能和所需的管理事项,用什么方法进行职能管理呢?这就是利用工作程序进行检查。

例如:报销程序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出纳员在报销的时候遇到了许多问题不知如何处理。如有和职工拿实物报销;有的拿商店的售货小票报销;有的上午七点就来报销,找不到人就抱怨财务部失职;有的如董事长弟弟只凭口说就报销,结果董事长又责骂财务部不按原则办事,没有对企业的资金进行控制,等等。财务部经理和出纳都很为难,于是为规范报销秩序,制定了报销程序,规定了报销的原则、时间、票据要求、批准手续等一系列工作,报销工作才被有序的管理起来。

企业的日常经营行为和正常工作秩序,都应该用工作程序规范下来,并通知培训部门贯彻执行,很多日常工作程序,应该在企业开始运作之前就制定好,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的基础

秩序。例如:招聘程序、考勤程序、采购程序、报销程序。

一些本企业特有的工作,应该在其开始一段时间之后,在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时,固化下来,成为工作程序。例如:质量控制程序、设备抢修程序、行政检查程序。一些特殊工作,应该由专门机构按照计划和相关政策进行制定。例如:工伤、职工保险缴纳程序。

越简单越好。

完成一件工作,工作步骤越多,工作所经过的岗位就越多,设置的控制点也越多。如果工作程序复杂了,就可能降低工作效率。例如:高速公路本来是为了快速行车,但收费站多了就快不起来了。但不设收费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因此国家规定,高速公路两个收费站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40公里.工作程序如果步骤多了,就会加大管理成本,因为工作程序的每一步都应该有人负责,而人是有成本的,填写的表格也需要制作,这样累积下来就增加管理费用。工作设置的控制点过多,成需的批准手续就会太多。这样就可能延误工作,甚至增加工作人员的反感,打消工作的积极性。

有时,简单的程序解决大问题。例如:“一米线”。在银行里,距离营业柜台一米处,地板上画一道线,这就是“一米线”。它规定了当一位顾客办理手续时,下一位顾客要在这条线后等待,这抓住了一个关键的控制点-----距离,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控制手段,简单到只在地上画一道线,就能有效地保证了顾客和营业员之间的活动不受其他人的干扰,取钱的人不用担心紧挨在后面的人看到自己的密码和取多少钱,造成顾客不安全的感觉。

找准控制点。

对一项工作而言,影响其工作结果和决定其能否完成的关键因素,就称为这项工作的控制点。当工作在岗位之间流转时,控制点就包括了岗位、工作行为和工作标准等一系列内容。只有找准控制点,才能制定出简单适用的工作程序。例如:ISO9000系列标准提倡的过程质量控制,其中控制工序质量是重要的一环,所谓控制工序质量就是在影响生产工序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有重点的进行预防性控制,在检查过程之中一旦发现工序有异常举动,立即查明原因,及时调节状态,以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

制定工作为了控制企业的工作质量。找准控制点,就找准了工作传递过程中的关键工作程序,也找准了工作程序中的关键岗位、特殊岗位及特殊行为,即工作中的控制点,进而达到控制整个工作过程的目的。

成以,在设计工作流程及工作程序前,尽可能找出工作中的控制点,弄清楚哪些事需要控制,控制的关键点在哪里,由什么部门,什么岗位,在什么时间,怎么去控制,控制的标准是什么。

工作程序由主管部门负责。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耗费了很大的精力,投入了很多资金,组织了很多人来控制工作程序,甚至还请了专家来做,但最终这些程序没有人遵守。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无人遵守。

企业所有部门都是职能部门,这和原有意义上的人事部和财务部不同,车间和研究所也是职能部门,它们的职能是生产和研究,这些职能部门都要为其职能范围之内的工作程序负

责,对某个工作程序负责的部门,就是该程序的主管部门。例如:采购程序涉及企业的很多部门,但采购部是该工作程序的主管职能部门。

工作程序应由其主管职能部门来制定,也可以由管理专家来协助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制定,但制定工作程序的直接责任由主管职能部门来负责。同时,工作程序还需要不断进行培训、检查和修正,这些工作都要由主管职能部门为做。

然而 在企业中,最需要进行工作程序化培训的,是企业高层管理者。而首先破坏工作程序运作,往往也是最高管理者,这是因为他们位于行政管理体系的橛顶端,掌握的也比较大,所以极易干扰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制约。例如:要企业中,经常存在这种情况,总经理由于紧急情况要求从库房直接提货,并在事后补办手续,在这种情况下,工作程序显然被破坏了并未造成企业的损失。似乎这是一种合理的指挥。然而,总经理这样做完以后,副总经理、部门总监似乎都可以这样做,久而久之必然造成库管工作的混乱,最终肯定会造成企业的损失。因此,即使是总经理,在这种情况下,也应该按工作程序来完成工作。

财务部在项目公司中的地位很特殊,与其他部门间的关系也比较难处理.一方面财务工作相对独立,不太容易与其他部门融为一体.另一方面,财务作为业务流程的最后一关,又不得不对其他部门行为把关.管少了,财务工作不到位,陷自己于被动;管多了,落下个“太强势,爱管闲事”的名声.那么,到底财务部该如此处理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呢?

本团以为财务部不能仅做事后记账的会计和按时付款的出纳,必须参与到项目业务流程中来,为项目管理贡献财务价值.为此,在物资采办、合同招标、重大付款、产品定价、销售决

策等流程中财务部应提前、适时的介入,以将财务风险消灭于萌芽中。

财务部参与业务进程必然涉及到与其他部门配合的问题,为保证合作流程的流畅,在人治方面要有公司领导支持,有各部门注重团队合作的企业文化,重在部门间的沟通;在法治方面,要形成制度和机制,做到有法可依。

但要注意,财务人员不可滥用参与业务的权利,对其他部门的业务指手画脚、反客为主、妄加评论,而应三思而后言,谨慎地提出财务意见,言简意赅,突出重点,恰当得体。参与不等于干涉,财务参与业务应恪守部门职责,决不能随意干涉其他部门的工作,甚至是设卡设限。

开发间接费用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独立核算单位在开发现场组织管理开发产品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工资、福利、折旧费用、修理费用、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用、周转房摊销等。房地产公司的工程管理部一般是在开发现场设立的项目管理机构,因此其发生的有关费用可先在开发间接费用中归集,然后按照适当分配标准,将它分配记入各项开发产品成本。

第五篇:论理想与现实之矛盾

论理想与现实之矛盾

今题北京某一重点高校调查显示,60%的学生谈到“我没有什么理想,只要毕业后找到工作就行”;50%的学生表示“我不知道什么是理想,过好现在就可以了”;40%的学生坦言“现实太过现实,来不及让我们望向理想的美好”;只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表示“年轻人就是要时刻怀有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现实之境也正如这个简答的调查所示,我们的理想与现实之矛盾,正不断的冲击着我们这一代代年轻人。在现实中止步,在理想中徘徊。似是非是的,或者说不敢去拥有理想。这里,就不得不引起人们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思考了。

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社会生活中,当人们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是因为看不到二者的统一性,把二者对了立起来。其中一种倾向就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有的人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这个的例子,也不为少数,我们的身边就可以找到。“书上不是这么写的,电视上不是这么演的,妈妈不是这么说”,诸如此类,在正常人的额我们看着很滑稽。这样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逃避或反对现实社会。为了理想而抛弃现实,会是你变成一个空中楼阁的英雄,很快你就牺牲了,变成一个愤世嫉俗的人,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是诚恳的,没有一个人是好人。对任何事件,都失去了信息,提不起精神,踏踏实实的来做事。拥有这样一种消极态度,在现实中堕落,在理想中幻想。在把理想与现实对立起来的误区中,还有一种偏向,就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这样的人,还有多大的前途??当他们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可以想象,有些学生在开始走向社会的时候,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但时间长了就不以为然,甚至自己也搞起腐败来,失去了自己的理想。还有的人由于看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对理想失去信心和热情,“告别理想”、“告别崇高”,热衷于“实惠”,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更不要谈什么远大的理想与抱负。这种抛弃理想,只有现实的人,一定会一步一步走向一个死胡同。从来没有一种现实能够满足人类,人类不是完全活在现实的东西,很可能,明天你可以赚更多的钱,后天可以更有名。可是,更多的钱能够做什么?更有名能够做什么呢?同样是一种消极的态度,让我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误区,作者我初步的比较浅显的分析了下原因。从思想方法上讲,就是由于不能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它们是对立的,比如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等等。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统一的。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形成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因此,不仅要看到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们相一致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二者的关系,不会因为现实中遇到这一矛盾而产生偏颇的思想认识和态度。我们要深刻的明白,理想产生于现实,高于现实,又积极影响现实、改造现实,最终转化为现实;现实需要理想、产生理想、制约理想。现实不断地产生理想、理想不断地转化现实,从而推动历史发展。现在,结合我自己的亲身感悟,对于理想与现实这个矛盾,来明确几个简单的概念:

1)理想产生于现实。理想就是客观现实所产生的,与奋斗目标相联系,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无论社会理想、政治理想,还是道德理想都离不开现实土壤。离开现实的理想就只是幻想。我们都有学过,共产主义社会是我们中国,乃至全世界发展的最总目标。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道德理想的科学性、先进性,就在于它们正确地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使历史的发展的归总。

2)理想高于现实。理想来源于现实但不等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比如说我们大学生,首先要定位自己的位置与能力。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追寻我们想要的工作,想要的生活。而这个工作与生活,当然是在不满足现在的基础上的一个更高的目标。于是,我们为之不懈的努力。

3)理想影响现实。理想产生出来的巨大意义就在于作用于现实、引导现实,是人们改造现实的精神力量。有了理想的存在,我们知道了自己想要的那个世界,以及在那个“世界”里,我们需要什么来装束自己。于是,正因为这个理想,我们在现在的一分一秒都在不断的充实自己、改造自己。4)理想能够转化为现实。理想是合乎规律性的,是人在现实中追求的理想目标,今天的理想就是明天的现实。当我们把自己武装的够格的时候,我们有了踏入那个“世界”的资本。于是,曾经的理想,变为如今的现实。5)现实需要理想。现实是现存事物的合乎规律的存在,它不是现存事物的简单堆砌、内部贯穿着历史规律,现实的东西虽然是合乎规律的存在,但历史的发展会使一些东西失去必然性,昨天合乎规律性的东西,今天就可能失去存在的理由。如果我们安于50年前,那么就不会有今天的繁荣昌盛,更不用说在美丽的华中农业的大学学习了。

6)现实制约理想。现实产生理想,它又制约着理想的形式、内容及实现。现实的发展程度制约着理想的先进程度。正像我如今所处的环境一样,想要做科研。可是,以我现在的水平,对知识积累的少,对实验接触的少,对尖端科技接触的少,现在就搞科研,可能是痴人说梦。或许说,这个不是理想,说妄想恐怕都不为不合适。所以说,理想的确立,应当在现实的基础上,有时候要在适当的适时的降低或提高理想。

7)理想的实现。人们只能使现实接近理想,不可能穷尽理想。当我对随积累的知识、实践、科技逐步积累的过程中,谁可以否认不是朝着理想又走近了一步,慢慢的会越来越近?于是那时,理想变为现实,现实中重新设立理想。

明确概念以后,我们已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性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其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理想与现实的一致性。理解的比较深刻的是,青年大学生刚刚走上社会的时候,往往更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从而引起思想上的困惑和情绪上的波动,对理想问题还存在着一些片面的模糊的看法,出现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从自身出发,思考了下: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误区,从思想方法上讲,就是不能辩证的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他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鉴于此种状况:首先,不仅要看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还要看到他们的相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的把握二者的关系,不因为现实中遇到这一矛盾产生偏颇的思想认识和态度。其次,要从整体上来看待离线与现实的关系,将两者的关系贯穿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可偏向于哪一种,要防止思想上的片面性,才能从整体上来看待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把握我们做事的原则。因此,正确看待这种矛盾是十分必要的。

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现实理想向现实的转变,就要把握理想的科学性,要在正确认识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树立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人生理想。要正确认识社会,必须全面了解社会。既要了解社会存在的弊端,又要了解社会发展的光明前途。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放弃或降低理想是不可取的,这样做只能使人消极、平庸,不是一个有为青年的选择。只有坚持远大理想,通过变革现实,使现实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才是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正确办法。也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会抵达理想的彼岸。

理想,对于我来说,有一种非凡的魅力„„我的理想总是充满生活和泥土的气息,从来不去空想那些不可能实现的事与情„„面对理想与现实两扇门,我想,我会怀抱理想,选择现实的路,而不是在理想里,虚无缥缈的生活„„ 3

下载论改革中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间的矛盾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改革中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间的矛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论市场化改革与小农经济的矛盾

    文章标题:浅论市场化改革与小农经济的矛盾解决农村经济问题要有创新,尤其要有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因为即使能够按照原来的成功经验安排政策,也很可能仍然解决不了现在的农村经......

    城市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间的矛盾分析

    城市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间的矛盾分析 辽阳市文广新局 刘志扬 城市历史文化遗存作为城市的历史信息,诠释着城市的发展进程,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存,对于体现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

    医学生实习与患者就医间矛盾调和

    医学生实习与患者就医间矛盾调和 摘要: 患者就医希望得到经验丰富的医生诊治,而经验丰富的医生往往都是由无经验的实习医生以牺牲患者利益为代价成长起来的,随着医师法的实......

    中钢协:解决先进设备与人员素质间的矛盾是转型关键

    中钢协:解决先进设备与人员素质间的矛盾是转型关键 在25日举行的宝钢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论坛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振江说,今年全年中国钢铁产量可望突破7亿吨,而全世界......

    论现代社会的“矛盾”与“实践”

    《矛盾论》和《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两篇代表性著作,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它们分别从辩证法和认识论两个方面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做出了哲学总结,丰富和发展......

    浅谈市场化改革与小农经济之间的矛盾

    解决农村经济问题要有创新,尤其要有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因为即使能够按照原来的成功经验安排政策,也很可能仍然解决不了现在的农村经济问题。银行商业化改革与农户资金需求高......

    浅谈市场化改革与小农经济之间的矛盾

    解决农村经济问题要有创新,尤其要有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因为即使能够按照原来的成功经验安排政策,也很可能仍然解决不了现在的农村经济问题。银行商业化改革与农户资金需求高......

    浅谈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间关系的矛盾与统一[推荐五篇]

    浅谈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间关系的矛盾与统一 [摘 要]:结合国民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概念、相互关系等内容,简要分析现存环境待解决问题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辨证关系。在此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