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点到视角试析教育与技术的内在一致性的术论论文

时间:2019-05-15 11:52: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观点到视角试析教育与技术的内在一致性的术论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观点到视角试析教育与技术的内在一致性的术论论文》。

第一篇:从观点到视角试析教育与技术的内在一致性的术论论文

[论文摘要]在教育领域大量应用技术的现实情境下,技术何以能够支持和辅助教育?本文从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学界的相关观点、技术哲学对技术概念和分类的界定等方面对教育领域的技术定位进行了分析和厘清。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教育与技术的功能、本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教育与技术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观点,为教育与技术的对话和相互作用找到了学理依据。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内在一致性

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科群中从技术角度关注和解决教育问题的一个分支也获得了研究共同体的普遍认可。我们的学科同行不断地将各种新技术进行介绍并引入教育领域,以期解决某些问题,并切实解决了某些问题。但同时,这种技术的引入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现象,引起了一些新的教育不适和异化。于是,人们不禁开始发问:技术是否适合教育?技术是教育的异质性力量还是与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显然,只有在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前提下,教育与技术的对话及相互促进才有可能也才有基础。对以上问题的回答涉及如何理解教育以及教育中的技术,而“对技术认识的不同,就导致人们对教育技术的认识或定位存在差异”,从而关涉到我们的教育技术观。有什么样的教育技术观,必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技术实践,甚至,也会直接决定我们研究的问题域。

本文希望站在一个中性的立场上,兼顾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和技术哲学视野中的图景,通过对部分学者观点的梳理,对不同视角下关于教育与技术本质的分析,对二者的一致性问题作一阐释和解答。

一、关于“教育”与“技术”的传统观点梳理

关于“教育”以及教育中所使用的“技术”,历来是教育技术工作者的实践对象,亦是关注的核心。而对于二者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界定,或清晰或模糊、或外显或内隐、或系统或零散,但必然都存在于我们的思想深处,并指导或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技术实践。为此,在这里,首先梳理学界对上述问题持有的观点和理念将大有裨益和必要。经整理,主要理念和观点有以下几种:

观点一:教育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引入和使用技术,教育中的“技术”主要是指现代媒体技术。

此类观点多见于学界早期研究中对于教育技术的相关定义和论述,如1970年美国教学技术委员会(TheCommissionofInstructionalTechnology)在向美国总统和国会提交的报告中对教学技术的定义为:“在人们较为熟悉的定义中,教学技术是指产生于传播革命的媒体,这些媒体可以与教师、课本、黑板一起为教学目的服务”。可见,早期观点受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始于20世纪初视听教育的影响,认为技术是以二三十年代幻灯、电影、电视等新媒体的使用为契机进入教育领域,将技术狭义地看作是现代媒体技术,亦将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主要拘囿于视听媒体技术。随着研究与实践的深化,这种技术的认识定位逐渐被摒弃,从美国AECT关于教育技术定义的演变中可观一二。

观点二:教育中应用的“技术”主要是指信息技术,认为技术对教育的作用实质上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介入和影响。

此类观点将教育中的技术理解为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方法。学者颜士刚曾著文对信息技术影响教育发展的历史、原因和趋向进行了分析,他赞同桑新民的观点,认为人类历史上的四次教育革命,除第一次是教育从生产劳动实践中分离出来之外,后三次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革命“均源于技术的发展,具体地讲是信息技术的大发展”。所以,技术进入教育的过程即是信息技术影响教育的过程。此类观点在学界中获得了许多学者的认可,如任友群在著作中对支持教育的技术史进行梳理时认为,支撑教与学的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0~40000年出现的“岩洞壁画或在墙上做的标志”以及公元前8000~3000年左右的“书写技术”。赵勇博士也曾说“技术对教育第一次深刻的影响是笔和纸的发明”。

观点三:教育起源之始就有了“技术”,教育中的“技术”既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也包括智能形态的技术。

此类观点以美国著名的教育技术历史分析家塞特勒为代表,他认为技术是指“利用了科学知识的任何实践艺术”,技术介入教育始于人类有教育之始。在他看来,夸美纽斯可以被认为是现代程序教学的先驱,而卢梭提出的“教学要遵从儿童的自然发展阶段,要用适当的技术以适合每一个阶段”,赫尔巴特开发的四阶段学习设计,蒙梭利设计与开发的为每个学习者提供适当顺序学科内容的各种级别的材料等,“都是生动的教育技术的思想和实践”。所以,可以“把教育技术的起源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开始”。这个观点亦得到了学界部分专家的认可,如刘美凤博士就认为“教育技术是指为了更快更好地达到教育目标而在教育活动中有效应用的各种技术的总和”。中国教育技术实践的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前五六百年孔子的“因材施教”以及“启发式”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实践。这类观点持广义的技术定位观,这个“技术”不仅涵盖了以上两种观点述及的现代媒体技术、信息技术,亦包含了方法、手段、技巧等智能技术。

以上对于教育中“技术”的界定各不相同,在此分歧下显然很难讨论教育与技术是否具有一致性的问题。同时,由于对技术的定位关系到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问题域,需要也必须进行厘清和明确,所以有必要做更多的梳理工作。

二、技术的广义定位及其对教育的支持

以上认识的分歧,究其根本是对“技术”界定的分歧,由此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技术定位和不同的教育技术观。那么,作为教育学科群中关注技术的教育应用,并从技术视角解读教育问题的一个分支,教育技术学学科对“技术”的定位到底是什么?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技术”是广义的技术,还是狭义的技术?首先我们从学科的研究历史中寻找答案。

(一)教育技术学界专家的广义技术观

在教育技术学科兴起的最初阶段,随着广播和电视等技术的普及,大众传媒和视听广播教育等开始被人们看作是能够惠及更多学习者的教学手段。这个阶段教育技术领域的思想家一致将教和学的问题看作是传播的问题,所以研究和工作的中心多集中在如何设计、制作、使用和改进视听媒体及视听媒体所表征的信息,以期实现课堂教学的形象化和多样化。因此,这个时期教育技术研究的“技术”主要是以收音机、电视、幻灯、电影等为代表的视听媒体。

到了20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和程序教学机器的兴起和发展带动了教育技术领域研究兴趣的转变,研究者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对自我教学系统进程的设计上。这个时期,“教育技术是一种思考教学的方法而不仅仅是各种设备的混合体”。于是,学科关注的“技术”在视听媒体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扩展,“开始具有双重意义:科学思想的应用以及各种交流媒体设备”。

20世纪80年代,受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思想的启示,教育技术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教学系统的设计,“关于灵活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开始成为研究的重点。于是,学科关注的“技术”再次扩展,智能型态的技术被涵盖到我们研究的技术视域中。

20世纪90年代后,建构主义对教育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当时至今,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多集中在如何使用技术构建适合于学生学习的学习情境和学习环境上,如WebQuest、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微世界/模拟和教育游戏、博客、Wiki等。同时,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计算机和网络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和普及,教育技术开始更多地关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探讨如何使用数字技术来促进交流和支持共享,期望构建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共同体和共同学习空间,使得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获得有效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指导。显然,目前教育技术研究的“技术”多集中在数字化技术及其应用方法上。

《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所使用的技术定义亦是JohnKennethGalbraith对于技术的界定,即将技术看作“将科学和其他有组织的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技术研究的“技术”应是广义的技术定位,其既包括了视听媒体、数字化媒体等硬技术,也包括了使用方法、设计流程、手段技巧、案例模版等软技术。

国内权威专家对此问题的看法亦与国际研究界基本一致。

南国农先生曾经谈到:“教育技术可以分为传统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传统教育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至少几千年,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并不很长,不到一百年,只有几十年。”虽然南先生界定的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历史是指“现代教育技术”,但他也认可教育技术中可以有广义的技术定位。在这种广义的技术界定下,“传统教育技术”是在教育产生之始就进入了教育,其发展已经历千年历程。

何克抗先生也明确提出,教育技术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物化技术中又分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

(二)技术哲学界对技术的广义界定

我国技术哲学学者吴国盛通过对技术演化的系统分析认为,“‘技术’一词(英文Technology、德文Technik、法文Technique)大体包含四个方面的意思:第一,与个人身体实践相关的技巧、技能、技艺、技法;第二,体现在行动和做事情之中的方法、手法、途径;第三,物化了的工具、设备、设施、装备;第四,工业技术、工程技术、应用现代科学的现代技术”。由此可见,除了物化的技术器具之外,行动中的方法、技巧亦是一种技术。所以,广义的技术界定具有学理上的依据。如过去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孔子的因材施教;今天教育学界探讨的各种教学方法、课程方案,“211”工程、“985”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的现代工程思想和技术,皆是教育中的技术应用。

在这个广义的技术界定下,技术哲学领域将技术分为四类:心灵技术、身体技术、社会技术和自然技术。其中心灵技术是人用以调节自身心灵和精神的手段和方法,如符号、冥想、宗教等;身体技术是人运用自身身体器官的方法和技巧,如说话、表情、身体技巧等;社会技术是产生于人与人交往中的、调节人与人关系的方法和途径,最典型的社会技术就是仪式,如典礼、图腾、巫术、葬礼等;而自然技术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工具和器物,如媒体、器具、印刷品等。在教育实践最初的口耳相传阶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借助语言、身体动作等表达思想、实现沟通和知识传承。文字产生之后,教育得以突破时空限制,师生分离的教育形式得以实现,也使得教育在广阔的范围中得以展开。根据技术哲学的分类界定,语言、文字作为符号是一种心灵技术,而语言发声、身体动作则是一种身体技术,显然教育在最初的起始阶段就应用和借助了技术。随着教育的逐步发展,规范师生关系、体现师道尊严的长揖而拜、鞠躬敬茶等拜师礼节、仪式开始出现,这是社会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而与技术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普及相伴的各种媒体、设备被大量应用于辅助教学,以增进教育主体间的交流互动,这则是自然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可见在教育中,若想传道授业解惑的理想得以达成、教育的功能得以实现,技术对于教育的支持和辅助是必不可少的,故教育在产生之初就开始使用技术,从时间上讲,二者具有同源性。同时,在这种广义的技术认识基础上,我们得以对教育与技术的内在一致性进行考察和论证。

三、教育与技术的内在一致性

既然技术在教育产生之始就被应用于教育,那么,技术对教育的支持是如何实现的?何以证明技术能够支持教育?显然,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技术和教育二者相互作用的可能和基础。但是,在目前许多学者所秉持的技术工具论思想中,作为工具的技术所代表的是一种“物的力量”,与教育所强调的人格、文化、生命等“人性力量”具有异质性,技术与教育之间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这就导致了教育与技术在本体层面内在联系的疏离,更无法解答技术何以、如何能够支持教育的问题。[14]但是,实践层面中技术对教育发展的支持是不容置疑和否定的,所以,我们需要寻找新的理论工具,从新的视角来解答、解释技术何以能够支持教育的问题,即教育与技术具有内在一致性的问题。

(一)技术现象学视角看教育与技术

技术现象学是现象学运动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从哲学的思维态度出发借助于现象学方法来把握技术现象。如黑尔德所说:“现象学无论在胡塞尔那里,还是在其他伟大的现象学家那里……都不仅仅是方法;它成为哲学,按亚里士多德的古老定义即成为对所有存在之物的存在的探问”。所以,技术现象学是对技术(作为存在之物)的“存在的探问”,即是对“技术现象”的研究,其认为技术现象是技术存在的“显现”,即技术与“我”的相遇,其通过着眼于技术“如何”与我照面来考察技术及技术的全部规定性,亦通过“拷问”技术来追问人性。

在此领域,海德格尔从存在论意义上将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解为“在—世界中—存在”,根据他的“存在问题”及其分析性结构,海德格尔认为“技术现象”内在地包含着一个“此在—非此在”结构,也即“谁—什么”结构,这里“谁”即指“人”,“什么”即指“技术”,所以,“技术现象”内在地包含着一个“人—技术”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由于“此在”或“谁”的“在世存在”,使得“人”和“技术”彼此内在于对方之中,它们相互规定,融为一体。所以,在技术现象学视野下把握“技术现象”,它就不能是一个无“人”的或是遗忘了“人”的仅关于“技术”的某种“假象”,而一定是一个由“谁—什么”或“人—技术”结构支撑起来的关于“人”的“人性结构”。在海德格尔的基础上,技术现象学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斯蒂格勒进一步丰富了这个“人—技术”结构。斯蒂格勒认为人类与动物不同,动物天生具备赖以生存于世的性能,而人则不同,人不具备任何与生俱来的性能,是先天的“缺陷存在”者,所以在对人性进行分析时“必须把缺陷和存在联系在一起认识,即认识存在的缺陷”。由于自身的“缺陷存在”,人需要一种代具来进行弥补,就好比听力障碍的人要借助助听器、腿部残疾的人要依赖假肢生活一样。斯蒂格勒认为人借助的这个代具就是技术,“和动物所获得的各种性能相对应,人的那一份就是技术”,人通过技术弥补和超越自身的“缺陷”,“不断地发明、实现和创造自己的性能”。但是,因为“技术是代具性的,也就是说人的技术性能完全不是自然的”,所以“这些性能一旦造就,并不一定实现人,它们与其说属于人,不如说属于技术”。故人的存在方式与动物的存在方式就必然有着本质差别:如果说动物因其“性能”而存在于自身之内,那么人则因其“代具”而存在于自身之外。用斯蒂格勒的话说就是:“代具放在人的面前,这就是说:它在人之外,面对面地在外。然而,如果一个外在的东西构成了它所面对的存在本身,那么这个存在就是存在于自身之外。人类的存在就是在自身之外的存在”。所以,“人在自身之外”“存在”,也就意味着人在技术之中“存在”,也就意味着技术作为“外在的东西”构成了人的“存在本身”,从而也就意味着“人”最终是以(或要以)“人—技术”的方式(去)“存在”,“人在自身之外”的“禀赋”反映了人的与生俱来的“人—技术”的“人性结构”。

由此,在海德格尔提出“人—技术”结构的基础上,斯蒂格勒进一步从人性角度论证了这个结构,并指出正是由于人自身的“缺陷存在”,所以才被迫用技术作为一种“代具”来作为补充,以便使自己的“存在”或人性完善起来,所以人的“人—技术”存在结构反映了技术的一个本质功能:构建、完善人的存在。

反观教育,教育问题的实质就是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其终极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完善和发展。《大学》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王充提出“学者所以返情治性,尽材成德也”,王守仁更是明确主张“教育是发达人人固有的良知”;在西方教育界,夸美纽斯提出“教育在发展健全的个人”,洛克提出“教育目的在完成健全精神与健全身体”,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在使人各项能力得到自然的进步与均衡的发展”,穆尔提出“教育乃个人经验之组织和改造的一种历程,由此增加个人效率,使其经验日益社会化”,杜威更是明确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是经验的不断改造”……可见无论古今中外,教育的功能一直是培养人、构建人和完善人。

如果斯蒂格勒通过对人的在世存在的考察,在人的“缺陷存在”和技术的“代具性”弥补的基础上,得出了人的“人—技术”存在结构。那么,人的教育存在是怎样的?抑或说,人在教育世界中的存在结构是什么?

在技术现象学的视角下观察和分析人的教育存在,显然,在教育世界中受教育的对象——人——最初是不完善的,从某种角度讲是性能缺乏的,或者说是一种原始的“缺陷存在”,所以其需要通过被培养、被教导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而这种培养和教导的功能是由教育实现的。在这里,教育充当了人由不完善走向完善、由“缺陷存在”走向人性完备的一个代具,也就是说,教育帮助教育世界中的人构建出自身完备的人性。模仿斯蒂格勒对人性结构的分析,人在教育世界中的存在就是以“人—教育”结构的存在,也即人的教育存在是通过“人—教育”的方式(去)存在。这个“人—教育”结构,也生动地反映了教育对人性的构建和完善作用。

所以,在技术现象学的视角下分析技术与教育,在人的在世存在中,“人—技术”人性结构反映了技术的本质功能——对人性的构建和弥补。而在人的教育存在中,“人—教育”存在结构亦描述了教育的本质功能——对教育人的完善和构建。在这个意义上,教育与技术具有内在一致的品性。

(二)人文主义技术哲学视角看教育与技术

人文主义技术哲学是技术哲学领域中注重和强调技术的社会属性和价值逻辑的一个研究传统,其更倾向“用非技术的或超技术的观点揭示技术的意义”,更强调对技术本质及其意义的探究。由于本文所探讨的“内在一致性”并非给教育与技术画等号,而是在哲学层面上的本质提取,所以,我们在人文主义技术哲学视角下对二者的本质作一观察与分析。

存在主义大师、亦是人文主义技术哲学家的海德格尔在对历史上流俗的技术观展开剖析与批判的基础上,认为以往的工具性和人类学的技术定义都不能揭示技术的本质。他指出虽然“工具性的技术规定是正确的,确凿无疑”,但正确与真实是有区别的,“单纯正确的东西还不是真正的东西。只有真正的东西才能使我们与那从自己的本质涉及我们的东西建立起自由的关系。因此,正确的工具性的技术规定还没有向我们表明技术的本质。为了达到这本质,或至少达到接近这本质,我们必须穿过正确的东西而寻找真正的东西”。“如果不能达到真正的技术本质,就无法确切理解技术与人、技术与世界的本源性关系”。而真正的技术本质是什么?海德格尔说:“现代技术之本质居于座架之中”。“座架意味着对那种摆置(限定)的聚集,这种摆置摆置着人,也即促逼着人,使人以订造方式把现实当作持存物来解蔽”。所谓“摆置”,即定位,从某一方向去取用存在物,把存在物确定在某物上,定位在某物上;所谓“促逼”,即强迫和要求,忽视存在物自身的天然性和独立性,使存在物进入一定的非自然的形态。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的本质是对自然的征服、挑战和控制,迫使技术的对象(自然或人)进入一种非自然、非本真的状态。

对于技术的本质,其他学者也有过不同的论述,如马克思认为现代工业进程是对自然进程的深度干预,肖峰认为“技术无非是将一种存在转变为另一种存在……在物理世界的语境中则是将自然存在转变为人上存在”。表述虽有不同,但都包含着一个共同的认识:技术的本质是对事物存在的自然状态或发展的自然进程的“打断”,并在人为干预下将事物带入人工进程。

教育是由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一种系统影响活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这种促进和培养显然不同于“无意识的、盲目的”自然发展,而正是要把受教育者从自然状态下的发展带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人工进程中。学者李艺等人在对此进行阐述时曾引用鲁洁教授的观点,“人存在着两种发展状态:一种是自然、自发状态下的发展,另一种是通过人的主观世界改造这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所实现的发展”。教育作为一种专门的“育人技术”,是一种有目的干预的自觉活动,所以教育作用下的人的发展“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创造物,可以说是一种‘人造的人工对象’。”因此,他们提出,教育所表现出的对人的自然发展进程的“打断”,使其内在的具有“技术品性”。

由此我们发现,在人文主义“超技术”的哲学视角下分析技术与教育的本质,二者都表现出对各自作用对象的自然发展进程的“打断”,在这个意义上,教育与技术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关注教育的技术应用的学科、作为从技术视角观察和解决教育问题的学科,我们研究的“技术”应是广义的技术。在此定位下,技术在教育产生之始就进入了教育,实现对教育的支持和促进。同时,在广义定位下分析技术,其与教育的本质都是对作用对象的自然发展进程的“打断”,使作用对象进入到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人工进程中,而这种“打断”的最终目的都是构建人、完善人、发展人。所以,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也就有了对话的基础和可能。在此基础上,教育与技术表现出一种“一体性”,并得以展开教育技术化和技术教育化的相互作用和往复运动,从而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第二篇:如何从教师自我效能感视角看教育变革下教师的忧虑特点的术论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育变革自我效能感忧虑

论文摘要:面对新课改带来的各种变化,教师在应对时产生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忧虑。从教师自我效能感的角度来看,这些忧虑无疑会影响教师的自我效能感,降低教师对日常教学、管理、教育的作用及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本位提出了:信息的公开和明晰、经济和法律上的保障、具体可操作的指导、鼓励合作和探究,四项措施来减轻教师对教育变革的忧虑,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来应对教育变革带来的变化。

1教师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人们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在其自主系统中起主要作用,自我效能感就是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自身教育能力与影响力的自我判断、信念与感受。教师对教育影响力及自身影响力的认知与判断,也是对之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在教师自身能力相近的情况下,是影响完成任务的重要因素。教师自我效能感是增强教师自主建构、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无论是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还是对整个教育事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2教育变革下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忧虑特点

2.1教育变革对教师的新要求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一种全新的理念诠释了我国的课程体制,教师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将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成为课程的创造者,由课程知识的施与者成为教育学意义的交往者,由课程分数的评判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对于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出现时,旧理念支配下的自我效能感必将受到极大的挑战。教师必须使自身的效能信念发生内在的改变。在新课程面前,每一位教师都有一个重新学习的问题,每一个教师都需要具有相信自己通过积极的学习能够完成教学目标的信念。

教育上的变化和革新通常会使教育工作者感到忧虑。教师通常会害怕放弃自己所熟悉的经验和已经建构成熟的模式。并且认为自身会缺乏必要的能力来应对这些改变,或者认为进行这些改变要耗费大量的工作和时间。人们直到确信变革会给他们好处,才会改变他们的行为和态度。

2.2教师的忧虑特点

根据1979年,豪(Hall)提出的一种忧虑层次模式,这种模式反映了包含在变革过程中个人忧虑的六个层次。这个模式中所描述的这六个层次是当个体在进行关于自身、任务和效果这三个范畴思考时所表现出来的忧虑。

表1忧虑层次:有关于对革新的忧虑的典型描述

我们可以看出,当变革来临时,教师对自身完成任务的能力和对未来的预期都是抱有怀疑态度的。从自我效能感的角度来说,课改对教育环境的变化和新要求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降低,不利于改革的推行及教师角色从旧到新的顺利转换。

2.3教师自我效能感对教师角色转换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改革的实践者、教学的研究者、教育的创新者、改革的领袖。而实现这一切(下转第191页)(上接第123页)要求的基本就是教师本身对改革有信心,认为学生可以通过教育得到提高,并确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教育改革带来的任务。

如果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低,认为教育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能力,对学生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和环境,教育的作用微乎其微,就会对教育教学有消极情绪。如果教师的自我效能感高,认为只要个人努力,就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作用,就会认为教育在学生发展中是有效果的,会对教育教学有积极情绪。

3应对忧虑、促进变革和革新

我们认为教师个体对于变革的忧虑是不可避免并且是十分必要的,无论是从哪个忧虑层次来说。我们认为以积极的、有建设性的干预来应对这些忧虑,这对于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和教育变革来说,都是好的。

第一,信息的公开和明晰。所有教师都应该参与到对变革和它的实施所进行的讨论和决策中来。很多教师不懂得革新,这时,恰当的清晰、明确的资料信息可以激发兴趣,但不要过量。当人们对于变革不能确定或是畏惧的时候,任何不当的信息或是谣言都有可能导致变革的失败或是偏离。可以邀请成功的改革者为全体教师作报告。或是去一个已经成功进行改革的学校参观。这些能使教师了解改革如何与他们实际工作相联系,并产生信心。

第二,经济和法律上的保障。教育变革下,很少有学校会对其带来的法律和经济上的变化进行解释。多数学校和教师认为这是“自然的”,并且不是教师“应该管的”。这也是第一项说道的信息公开和宣传的范围不够。必须使教师们对教育变革的信息,尤其是攸关自身职业生涯和生活的信息明晰。关于这些方面的忧虑必须被重视和直接的提到,否则有所保留甚至心怀疑问的教师,永远不可能彻底的变革教育。

第三,具体可操作的指导。与其告诉教师们将来会怎样或者能怎样,不如给予及时的可操作的指导来减轻教师对管理上的忧虑。提供有顺序的具体行动的步骤和详细的时间表来完成变革。

第四,鼓励合作和探究。重视和鼓励那些愿意寻找更好的方法的兴趣。合作和探究应该永远是被鼓励,而不是强迫进行的。可以通过一些有序的聚会提供给教师们互相合作工作的机会,并应该包括各种能再不通方面能够提供帮助的人,而不仅仅只是教师。这有助于引导教师到一个更为开阔和有效的方法上去。由此,很可能使变革焕然一新。

创造一个信息公开明晰、经济法律有保障、有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和鼓励合作探究的教育变革环境。不但有利于教师减少对变革的忧虑,更进一步的提高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确信自身有具备了应对教育变革的能力。

参考文献:

[l]班杜拉.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刘旧清,刘伟芳.浅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及其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2002(9).[3]吴增强.自我效能:一种积极的自我信念[J].心理科学,2001(4).[4]“全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项目组.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J].教育研究,2011(3).[5]约翰·麦金太尔,玛丽·约翰·奥黑尔著.教师角色TheReflectiveRolesoftheClassroomTeacher[M].丁怡,马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7).

第三篇:从网络论坛论视角谈网络舆情与政府形象

从网络论坛论视角谈网络舆情与政府形象

【摘要】互联网及其衍生出的新事物从出现至今一直深刻影响着当代社会。互联网作为人们交流信息、抒发意见的平台,但有时也成了把对现实的不满转化成仇视政府社会的舆论导向的工具。本文调查了我国网络论坛的发展历程、现状,分析了网路舆情存在问题及原因,并对政府如何应对网络舆情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网络论坛; 网络舆情; 政府形象; 应对策略

前言

互联网从90年代初在我国出现至今,一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对我们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更是成为了社会公众了解信息,表达诉求的主渠道。许多网民更是把互联网作为讨论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平台,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国民民主意识的提高和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加强,另一方面也成为政府部门发现、解决自身问题的工具。但一些消极的社会现象容易引发仇视社会和政府的舆论导向,如果处理不当或听之任之将严重影响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如何克服网络舆情的不良影响,发挥网络舆情的正面效应,事关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是建设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网络舆情及网络论坛现状

(一)网络舆情 1.网络舆情及网络舆论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1 一方面,舆情的客体是公众议论的对象,它既可以是某种事物,也可以是某个人物;另一方面,舆情所隐含的不仅是人们的情绪、态度等,其中的不少言论具有较高的鼓动性,表现出一定的行为倾向。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2。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 直接性,通过网络媒介,网民可以即时地发表自身的观点看法,下情直接上达,使得民意表达更加畅通;突发性,网络舆论的从形成、发展到为人们所熟知往往非常迅速,其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是惊人的;偏差性:由于发言者往往以虚拟身份发言,并且网络上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

“舆情是人们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原初表露,可以是一种零散的、非体系化的东西,也不需要得到多数人认同,是多种不同意见的简单集合。”3舆论是人们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聚表现,是多数人形成的一致的共同意见,即需要持有某种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人数达到一定的量。这也是最容易将二者混淆的地方。当舆情产生聚集时就 12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66 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69 3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67

可以向舆论转化。

2.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

当前我国网络舆情具有下列特点:

(1)现实性与虚假性并存。众所周知,网络空间虚无缥缈,网络论坛是一个虚拟的聊天平台,网民在网络论坛上往往也都采取网名发表意见看法。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舆论是虚无缥缈的。相反的,网络舆论是真实的存在,它所反映的是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观点等等。所反映的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个人,而非网络上虚拟的个体。而且网民在论坛上所讨论的问题、热点也是来源于真实的客观社会,网民是针对客观社会所发生的事宜而展开讨论。因而网络舆论存在真实性。然而网络舆论也存在虚假,网络的匿名信为网民制造、传播虚假信息提供了可能。所以网络舆论的现实性与虚假性是并存的。(2)理性的观点与非理性的感情宣泄并存。当网民披露出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或现象时,网络论坛的网民往往会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在这些意见中,有的是网民们经过深思熟虑、理性思考的结果,这些意见是有现实意义有创造性的。然而也存在着这样一些网民,他们针对问题缺乏理性,发布的观点缺乏理智,主要以个人情感宣泄为主。因而网络舆论同时存在着网民的理性观点和他们非理性的情感宣泄。

(3)网络舆论主体呈低龄化趋势。据CNNIC报统计告表明:在中国,30岁以上的网民到2010年达75%以上,其中20岁以上的网民在同时期已经达到了50%以上,年轻网民占绝对多数。而网民的职业构成中,学生是网民的主体。可见作为网络舆论的主体,网民的主力军已然成低龄化趋势。

(二)网络论坛

网络论坛是在网络BB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互联网上的一种公共话语空间,是网民阐述思想观点、表达利益诉求、抒发个人情感、交流心得体会等等的一个多维的互动的交流平台。

近年来,随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网络论坛的功能不断拓展完善,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了网络论坛,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论坛。网络论坛的诞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网络论坛是了解信息汲取知识的平台,网民可以通过游览网络论坛来知晓天下大事,也可以了解社情民意,并可以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网络论坛是自由表达、沟通交流的空间,相对于传统媒介而言网络论坛是目前话语权最为平等最为自由的公共话语空间。网络论坛还是网民直接沟通交流的一种纽带;网络论坛是舆论监督的阵地,一方面,网络论坛汇聚了方方面面的网民,而每个网民都是舆论监督的主体,这无形中把那些掌握了公共权力和公共自由的部门和人置于千百万双眼睛是注视下。另一方面,网络论坛的表达较为随意,任何一种反应社会阴暗面的东西一旦捅出,就会引起网民的热议,是她无处躲藏;网络论坛还是献策建言的舞台,网民上了论坛不仅仅是天南地北的闲聊,不少网民对时事政策和公共事务非常关注,并积极参与献策建言。

二、政府形象

(一)政府形象的概述

1.政府形象的含义

在唐钧先生出版的《政府形象与民意思维——政府直面群众与群众博弈政府(2008-2009)》一书中对政府形象做了这样定义,“政府形象是指政府与群众在互动过程中,群众对于政府的综合印象,简而言之,政府形象就是政府的行为在对象公众中的反映。”4 4唐钧.政府形象与民意思维——政府直面群众与群众博弈政府[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8:15 2

2.政府形象的构成要素

(1)政府 政府是政府形象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对决定政府形象好坏的主导作用。(2)公民 在民主社会中,作为政府形象的认识主体,公民不再是纯粹被动的行动客体,而对作为行政主体的政府有着巨大的反作用。我们所说的政府形象正是政府在绝大多数公民整体意识的反映,在这一过程中,公民作为认识的主体,所反映出来的情绪和态度等对政府形象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反作用。(3)认识过程 政府形象的形成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公民认识政府,形成意识,进而在意识中反映形成政府形象,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分为偶尔映像阶段;暂时映像阶段;定型阶段和最后的形成政府形象阶段,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3.政府形象的特征

(1)形象性

首先,政府形象具有形象性,表现为政府形象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有机统一。政府形象的存在形式是主观的,它产生、发展并定型于公民的意识之中,但政府形象的内容是客观的,它独立于公民的意识之外。政府形象正是这种主观作用于客观的产物,是主客观的有机结合而形成发展的。其次,政府形象是个体意识与整体意识的有机统一,是绝大多数公民整体认识的结果。最后,政府形象是现象与本质的有机统一。政府形象的本质是由成千上万的现象总和构成,公民就是通过对现象的直接观察、了解、形成政府形象。

(2)社会性

由于公民是由不同社会阶层构成,政府本身更是特定社会阶层的利益代表者,所以作为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政府形象必然要打上阶级的烙印。另一方面,政府形象的阶级性并不影响政府形象的客观性,因为政府形象是绝大多数公民对政府现存现在的有机反映,而非个人的主观臆断。

(3)动态性

首先,政府形象的形象是以政府行为为基础,公民主要是从具体的政府行为来认识政府,正因为政府行为并非一成不变的,进而影响人们的认识过程,因而我们看政府形象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其次,政府形象本身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非静止不变的,政府在特定时期政策制度等的发展变化,也使政府形象也随之发生变化。

(二)网络时代政府应有的政府形象

在网络时代,网络具有信息传播的平等化、多元化、快捷化等特点对当代政府形象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网络时代,对话与互动成为新的主流趋势,政府不再是信息权与话语权的垄断者,政府必须与公众就公共是事务进行平等的协商与对话,并努力寻求共识,只有这样才能获取公众的接受与支持,才可能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1.网络时代要求强化法治的政府形象

法治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与和谐的重要保障。只有法治才可以规范政府行为,保障公民权利。同时网络论坛具有自由性与分散性,因而给予了政府更多的关注和舆论评价,也使网络论坛成为了工作监督评判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这就使得政府形象在网络时代尤其重要。如果政府不能依法行政,尤其是执法部门不按程序执法甚至是知法犯法,必然会给公众带来诸多满,激起民愤,而且要知道在网络空间上,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大的难以想象的,当网民的不满通过网络传播开来,势必使政府陷入舆论危机的困境中,严重损害政府形象。

2.网络时代要求高效的政府形象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当今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政府合法性构建的重要保障。同时,低效率、低质量的政府工作行为势

必严重影响政府形象的塑造。同时网络时代政府的信息公开已然成为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只有克己奉公、廉洁高效的政府方能为公众所接纳,也只有这样政府才能顺便变化莫测的网络环境,才能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同时,网络时代要求公平的政府形象,在当今社会公平与正义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体,政府在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这一方面的工作做得如何,更是公众心目中形成府形象的重要参考条件。

三、网络舆情的影响及原因

(一)当前我国网络论坛中存在问题

网络论坛的出现与发展丰富和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伴随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体现在论坛交流、论坛批评网络争论和网络搞笑等,这些无不对网络论坛的日常管理和网络舆论的引导形成了挑战。这些问题主要有:

1.虚假信息的传播

网络论坛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时也充斥着大量的不良信息。主要表现有:网络论坛存在道听途说、或虚假信息,造成他人的误解甚至是损失,由于短时间内难以查证,极易出现以讹传讹人、“三人成虎”的局面。还有,在网络论坛中信息传播中的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2.存在违法言论与侵权事件

在网络论坛人们随意的发布或转载信息,以至于侵犯到他人的隐私,比如论坛中常见的人肉搜索。还有的网友甚至置国家和社会的平和安定于不顾,擅自发布危害国家统一和公共安全的言论等等现象屡见不鲜。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甚至还会危害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3.网络牢骚泛滥

网络牢骚是一种以网络为载体的社会心理现象,是网民抑郁不平的情感在网络空间的表达,是不满情绪在网络中的宣泄。甚至形成这样的气氛:凡是为党和政府说话,维护正确的价值观者往往受到那些牢骚者的指责,而且这些牢骚者往往自称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代言人”,从而去抨击党和政府的决策,久而久之,有网民或是被他们的言论所误导或是迫于他们的威势不敢或不愿意作出适当的辩解。这将导致牢骚者的不满情绪的进一步加深并朝着非理性的宣泄方向发展,长久下去是将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4.网络文明的缺失和庸俗文化的传播

有些论坛存在污言秽语、淫秽图片视频、人身攻击等等现象。还有网络搞笑的无序也是网络论坛存在的问题之一。无聊、故作惊人的言论在网络论坛得到追捧。

(二)网络舆情应对不当的影响

1.降低政府的公信力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超越了传统的媒体。倘若政府发布不完整、片面的信息、或是刻意隐瞒、或是未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而对信息进行刻意的“封、堵、瞒”,势必激起民愤,降低政府公信力。2003的非典的发生就是最好的例子。当时卫生部门、地方政府刻意隐瞒信息,导致事件未能及时得到解决。而由于政府对信息的封杀,网民难以对信息作全面的了解,只能在论坛上作猜测

性的讨论。在信息不公开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为息事宁人,竟然封杀相关讨论,在当时的强国论坛甚至出现了有网民由于讨论非典而被封号的现象。这类行为严重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破坏了政府形象。

2.影响社会的稳定

在论坛中的网民的个人不满情绪往往极易导致网络牢骚和网络批评,而这些牢骚也批评又使个人的不满进一步加深为社会的不满情绪,而这种不满情绪随着批评的深入进一步扩散和加重,进而甚至对现实社会的稳定造成冲击。网民的道听途说而对政府机关或个人进行无中生有的攻击,而其他网民往往是采取围观或者是起哄的态度,这些都偏离了正常的监督批评轨道,并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推波助澜,在现实社会引发事端,进而增加公共管理的难度。

3.网络舆论有时可能会成为极少数利益集团的宣言书,进而导致网络话语权的失衡。

从整体上讲,网络是一种民意的反映,值得各级决策层的高度重视,但必须指出的是有些网络舆论的形成只是少数利益集团的造势,并不可能真正代表民意。

(三)政府对网络舆情应对不当的原因

1.观念陈旧

①.官、民的等级观念尚存。官本位思想在中国大地上根深蒂固(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及其管理行政体系的合法性,历代统治阶级都建立了相应的体制)。目前官本位仍旧横亘在现代公共管理面前的一道鸿沟,他颠覆了社会公共管理双方的主从地位。割裂了社会放了双方的地位,弱化了政府职能。

②.对网络的社会影响力预判不足。有些地方政府工作提留在老套路、老办法上,无论是观念上,还是具体实际操作上都没有达到与时俱进融入信息时代,他们还尚未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对现实社会深远的影响力。

2.应对机制不够健全

①.各职能部门间缺乏信息交流机制。现在有很多政府部门负有网络管理职能,但这些部门之间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而且加之问责制的出台,在涉及到责任承担时,各监管部门往往相互推诿,长久下去难以对网络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

②.缺乏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现在仍有部门的地方政府尚未形成和建立一套高效的网络舆情收集、分析、利用系统,尽管有些部门已经开展此项工作,但对于形成一套完善的机制体系还有不小的差距。

③.缺乏舆情的管理机制。具体表现为现在危机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危机决策流程也没有有效的规范性预案。在应对应对舆情危机时,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社会公众等各应该承担什么样的任务、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方面的事情准备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四)网民的素质不够成熟

年轻网民有求新、求异、甚至是心理叛逆的特点,而且由于年龄和阅历上的不足,他们在网络论坛发表舆论时往往缺乏耐心或缺少理性,进而导致他们或是发表不恰当的言论,或是盲目跟风,被一些错误的舆论所误导。网络论坛上也存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个人,利用网络的便利故意散播危害社会安定、国家统一的言论,也是致使政府形象损害的因素之一。

四、应对策略

(一)构建和谐网络论坛

1、高度重视网络论坛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作用

我们的一些官员对网络舆论的认识比较片面,仅将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杂音看待并滋生了对网络舆论产生了厌烦情绪,少数地方政府更是要求网络管理员打压这些“杂音”。这种做法显然无法彻底的解决网络舆情带来的问题。当前网络时代,网络已然成为社会各阶层利益表达的一个重要阵地,网络已然是工作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的一种重要载体,网络舆论监督更是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因而我们不应该一味的打压网络舆情,而应保持宽容的态度,正视网络舆情的正面作用,“积极沟通而而不堵塞,注重引导而不强迫,有所敢于而不压制”5,方是解决之道。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言行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道德自律尚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在网络公共话语空间,由于网络自身的隐匿性的特点,人们在交流和表达中披上一层隐去了真实身份的面纱后,道德自律变得越来越困难。鉴于此我们需要对网络舆论加以有效的监督与引导,应当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基础,结合互联网实际特征,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到网络中去,树立反映时代要求的道德标准,坚持网络舆论引导的正确方向。

3、加强网络法治建设,强化对网络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由于我国的网络法治建设落后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一些网络犯罪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宪法和法律是打击犯罪的有力武器,面对花样百出的网络违法犯罪现象,我们必须推动立法和司法实践与时俱进,这既是保护公民的正当利益、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需要,也是有效规范网民言论和行为的重要保障。

(二)建立完善应对机制

1.建立透明的政府发布制度

在事件发生时,政府应该针对网络规律采取相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有效的发布相关信息。在信息发布上,政府应该注重信息发布的全面性,不予网友质疑的空间,还应把握信息的发布次数,以免由于过多的信息发布次数而成为网友炒作的新话题。

2.建立网络舆情的预判预警机制。

政府可以委派专业从业人员,采取科学的分析方法,客观真的的把握网络舆情的走向,实时掌控网络舆论的发展方向,为决策层提供现实依据。防止由于个别领导的主观臆断而造成网络舆情的失控,进而导致政府形象受损。

3.加强政府各部门间合作。

在之前我们有提到,在我国有存在多个部门有监管网络的职能,但由于各方面原因该职能在各部门间分工不是很清楚,导致了网络舆论发生时出现各部门相互推诿的事情发生。因而规范好各部门的网络监管职能是对网络有效监督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各部门还应加强协作,分享相关信息和解决的方法。

(三)加强网络道德规范建设

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185

据最新数据表明,青少年是当今网民的生力军,占网民总数的绝大多数,学生更是这一生力军的主体。网络具有隐匿性的特点,这就造成了这样的一个状况:网民在互联网上的活动多靠自律。且青少年作为网民的生力军具有求新、求异、甚至是心理叛逆的特点,加之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他们看问题缺乏理性思考,易受他人影响,误入歧途。因而加强网络道德,强化网民的自律机制。让网民以自身行动积极抵制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让网民能够更理性的思考问题、辨别真伪。

结束语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这句千古名言也向我们昭示了政府解决网络舆情所带来的政府形象受损的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因而政府要端正态度,重视网络舆情的正面作用,强化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强化网络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同事建立完善相关应对机制,加强网络道德规范建设,只有这样政府方能有效的解决突发事件,改善同网民的关系,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参考文献

[1] 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65-219.[2] 唐钧.政府形象与民意思维——政府直面群众与群众博弈政府[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8:1-98.[3] 陈俊.网络时代政府形象的维护和修复[J].学理论.2009.9:110-119.[4] 杨发坤,邱荣利.谈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引导[J].行政与法 2010.(7):98-106 [5] 潘彩霞.公众参与视野下对网络新媒介的舆论监督范式的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9(3):50-66.[6] 陈少卫.徐殿.试论网络舆情分析在地方政府公关危机管理的应用[J].消费导刊.2009(19)

[7] 刘涛.政府形象塑造——概念解读和理性分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J].2009.8(4):46-57.[8] 袁曙宏;政府形象论纲——政府与公民双向回应的视角.国家行政学院学报[J]..2000(3):18-33 [9] 秦微琼.政府舆情对政府形象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论文.2008.6:10-41.Public Sentiment of Internet and Government Image in Perspectives of BBS

【Abstract】The appearance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new things it derived has profoundly affect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As a platform where people can communicate information and express their opinions sometimes it become the direction tool that switches the the discontent of reality into hostile to government and public opinions.This thesis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online forum in our country、analyzes the existent problems and it's reasons.Then make suggestions on how governments reply online public opinion。

【Key words】 online forum;online public;sentiment,govenment image;coping strategyn of govenment image from online forum 8

第四篇:再论现代教育的内在矛盾与未来教育的核心理念

二、个性与共性、知识与创新难道没有矛盾吗?我认为:【现代教育也有其内在矛盾,这就是个性教育与共性教育、知识教育与创造教育,成才教育与幸福教育、民族教育与人类教育的冲突。】周先生指出“个性教育与共性教育,知识教育与创新教育从来就不是冲突的。离开共性的个性,离开了个性,共性是不存在的。创新离不开前人的知识,而任何人时时处处都在创新。一个围着锅台转的妇女也会创新,她会变化食谱,尝试出菜肴的不同做法。”“冲突”与“矛盾”是同义词,我在文章中,先讲内在矛盾,后讲冲突,不能把二者割列开来。“共性离不开个性,个性离不共性”这是讲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性,而忽视了共性与个性的斗争性,这是一种形而上学观点。列宁在《谈谈辩证法》中讲个性与共性的矛盾是事物的普遍矛盾,是辩证法的灵魂,难道教育就可以例外?从现代教育来看,内在要求是个性教育,因为有个性才能有创新,但外在形式是规模教育,统一教材,统一规格,统一考试,是共性教育,尤其是东方式教育,崇尚求同思维,更加强化了共性教育,因此我以为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矛盾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矛盾,也是中国教育的突出矛盾。知识教育与创新教育是有密切联系的,因为创新本身就离不开知识,并且是以一定的知识结构为基础的,但是知识并不能必然就导致创新,死学知识的书呆子往往是最没有创造性的人。因为知识“太多”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就越大,青少年时期往往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时期,就是因为他们的知识还不够饱满,有更多的独立思考。中国现代教育的问题是我们把传播知识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成了知识的奴隶。中国的应试教育就是知识教育的典型形式,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个性教育的提出以及中小学目前的教材改革,就是认识到知识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内在矛盾而做出的反应。我承认人人都有创新,但创新与创新教育是两个范畴,教育学上讲的创新是有特定内涵的。如果说“任何人时时处处都在创新”,那么还提供创新教育干什么?

三、“小孩都是天才,现代教育使他们堕落成了人才”辩析“小孩都是天才,现在教育使他们堕落成了人才!”这是对现代教育最尖锐的批判。人们一下子接受不了,这在预料之中。有一句名言“天才进行创造,人才进行工作”,所谓天才就是最有创造性的人。好奇心、求知欲和想像力是创造的源泉,而这些素质儿童最好,因而最富于创造性。人们说艺术家、科学家都有一颗童心,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都是天才!”毛泽东讲天才无非就是聪明一些。我曾随机问过100个人,是大人聪明还是小孩聪明,有89个人回答小孩聪明。难怪老子在《道德经》中认为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是“婴儿境界”!因为在婴儿看来一切都是新鲜的神奇的!罗凡说,“不是生活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当代世界天才教育学的崛起,给我们以重要启迪。最新的教育理念不是给孩子塞多少知识,而是帮助孩子打开智慧的大门,开发其潜能和价值,鼓励其探索和创造,因为在孩子的脑细胞之中本身就保存有人类亿万年积淀下来的经验的秘码,教师的责任是激活它,把它引向创造之路。前景山学校的校长生前就曾经在《求是》杂志发表有关文章,极力倡导过“天才教育学”,正好抓住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警世之言。现代教育以规模教育、知识教育、成才教育为基本特征。而中国的当代教育则是应试教育为基本形式,小孩子从学前班一直到高中,甚至大学以传授知识为天职,学生负担太重,升学压力太大,忽视实践、生活,忽视基本素质,忽视个性心理,而求同思维模式更加强化了现代教育的内在矛盾,这是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的主要根源。成才本身并没有错,培养人才是教育的目标之一。然而成才对人生而言并不是终极目标,终极目标是人的幸福,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如果成了知识的奴隶,是人才却没有人生乐趣,那么这种教育就值得怀疑,就有改进的必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是培养幸福的人”,这个思想是富有远见的。现代人,尤其是中国人成才的欲望太强烈,家长和学校都有急功近利的倾向,狠不得一下子把学生都培养成博士,让他们读那么多的书,参加那么多的培训班,节假日也不得休息,结果怎么样,考上大学的人数越来越多,参加国际奥林匹克获奖的学生人数也不少,但是原创性、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成果却不多,中国国内至今无一人得诺贝尔科学奖,难道还不能引起我们的深思吗?杨振宁讲他们到美国读大学时,考试名列前茅,然而一旦研究问题就不知如何下手,经过几年时间才学会了适应美国大学的研究式教育模式。中国教育培养考试型人才,而不是培养创造型人才,这是中国当代教育的根本性缺陷。说“小孩都是天才,现代教育使他们堕落成了人才”,并不是全盘否定现代教育,而是指出以成才作为教育根本目的是有严重缺陷的,是近现代人工具理性的产物,正像现代人崇尚金钱、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一样,我们虽然无法从根本上扭转价值观,但指出其偏颇,总不能说是大逆不道吧!

四、指出“中国教育落后”就是没有自知之明吗?指出现代教育的矛盾和问题,就是大骂现代教育,在肯定中否定就是思想混乱,这是什么逻辑?江泽民同志只所以发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党的十六大把教育创新提高到与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同等重要的地位,就是出于对中国现代教育问题的深深忧患,和对民族的前途负责,对青少年一代的关心而提出来的。刘吉同志在《文汇报》1998年9月4日发表的《按照三个面向“改革教育”》一文,开宗明文指出“中国教育必须根本改革,而不是细枝末节的东改一点,西补一点,中国教育必须加速改革,这个跨世纪的关键时刻,千万别错过机遇。”中国教育如果不落后,不存在严重问题,为什么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指出中国教育落后就是“没有自知之明,就是不客观,没有责任感,没有理性,就是骂娘”,那么我要问,只有给中国教育唱赞歌,说中国教育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教育,就是有自知之明,有责任感吗?由此,我联想到柏扬先生写了《丑陋的中国人》说中国人死要面子,老虎屁股摸不得,取得一点成绩就觉得了不起,老子天下第一。柏扬先生继承鲁迅先生的遗志进行国民性批判,是一片爱国之心,在台湾坐牢房,在大陆受批判,他只有流亡到美国去。我的文章中说了一句“中国教育落后”也被人指责,“没有理性,眼里看不惯,心里有怨气”,大有建议有关部门撤销“副教授”职务的危险,试问中国还有没有学术自由?

五、未来教育的核心理念没有研究的必要吗?【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个性教育与共性教育相结合,突出个性全面发展;知识教育与创造教育相结合,重视创造能力开发;成才教育与幸福教育相结合,突出幸福素质塑造;民族教育与人类教育相结合,注意和谐精神培养。未来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尊重个性、激励创造,追求幸福,实观和谐。而和谐精神是人类未来教育的最高理念,这就是身心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和谐中现代教育的矛盾将得到消解、缓和,这也正是马克思所追求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进入自由王国的教育和真正人的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人生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关注的焦点。】这是我的文章的结论。周先生和小布衣的文章,对以上观点进行了全盘否定。周先生说“这里描绘的未来教育,其实全是废话,教育历来如此,何况历代的教育,都是如此,都是个性教育与共性教育结合,都在激励创造。”如此说来我们国家提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也全是庸人自扰,历史上的教育都在培养人的素质,都讲创新,中国还进行教育改革干什么?教育目标与教育手段,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中国教育的落后,不仅是体制和手段问题,首先是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的落后,教育哲学的落后,教育思维方式的落后。建国后中国没有产生有国际影响的教育家,这是中国的一个悲哀,这与学术环境有关系,而忽视对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究竟教育的内在矛盾和基本理念还有什么研究的必要性,这是不是一个理论禁区?如果说我说的会是废话,请问你们认为未来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第五篇:浅谈从教育公平视角看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从教育公平及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出发,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我国教育公平及基础教育存在的各种不同的问题。随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意见及建议。

【论文关键词】教育公平基础教育 均衡发展

一、引言

谈起教育公平及教育均衡发展这一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我们就会想到《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章程。其中,明确的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优先发展教育。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而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那么,教育——培育人才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显的非常重要。

二、教育公平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发展观念,加上科学的政策指导,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指导思想。同时,它还体现着每个人自身的“自由、平等、正义、尊严”等人生价值。教育公平意味着必须要遵循“平等原则、差异原则、补偿原则”三大教育资源配置原则。总之,教育公平及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三、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及教育公平问题

1.教育经费投入差异不平衡

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东部和西部的差距甚大。据相关调查显示,东部教育经费的投入是中西部的一倍之多。而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城市与西藏、青海等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更是相差甚远,而且这种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

2.师资力量及重点学校制度不平衡

虽然我国的教师学历提高的非常快,但是我国城乡及区域之间的悬殊也不断加剧。学历不合格的老师主要集中于农村,同时区域之间的差距也相当明显。另外,“重点学校”制度的出现,直接导致本来就有效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

3.财政收入和教育投入的不平衡以及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的不平衡

当今世界,教育的最大投资者主要是政府,尤其是对于基础教育,居民所占投资一般低于8%。然而在我国,个人投入却惊人的占到了62.7%。21世纪之初,在发达国家,教育经费所占GDP的比重一般为5%~6%,在发展中国家,其所占比重约为4%。在我国,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19%、3.41%、3.28%、3.26%,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并且还呈下降态势。

四、解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及教育公平的策略及建议

1.政府方面

对于城乡以及区域之间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性,政府应明确职能,在充分认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的基础上,尽快的建立公平、公正的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不仅要加大在财政方面对整个教育的投入力度,而且要加大对弱势区域及农村的扶助力度,以减少城乡、区域之间的基础教育不平衡的问题。同时,政府应有效的约束东部发达地区,发达城市教育经费的投入,对其制定教育经费投入上限;而对于中西部和农村制定相应的教育经费投入的最低限度。只有政府承担起了对教育的责任,时刻坚持三大原则,才能确保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这是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能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学校方面

首先应当取消所谓的“重点中学”制度,取消区分等级学校的简单做法,把力量转移到建立和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上来,对薄弱学校的建设应加强投入,努力增强薄弱学校在软、硬件方面的投入,实现软件和硬件配套设施的均衡发展。在硬件方面,应对教舍进行改建,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每个学生在安全、幽静的环境中成才。另外,学校应当购买必要的教师教用设备,保证教师授课的基本需求。在软件方面,学校应当适时的培训在职教师,引进优秀教师,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建立起优良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校长和教师之间,应适时的进行相互交流,分享优秀教学资源,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同时,全日制公办学校应积极主动的吸收流动儿童,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流动儿童教育机制,避免出现流动儿童就学困难等教育不公平现象。

3.学生方面

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效果的优劣全体现在学生这个教学主体上。对于学生,教师应当排除差异,公平对待。由于学生存在家庭背景、经济及个体差异,难免会出现小部分弱势学生。对待这种学生,应当积极给予关注和关怀,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使基础教育在各学习主体之间得以均衡发展。此外,要使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还得考虑生源均衡的问题。由于每个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给予殷切希望,想方设法让孩子到最好的学校去学习,这就使得某些学校出现“人满为患”,而其他一些学校则出现“门可罗雀”的现象,这样不仅加剧了基础教育的巨大差距,还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所以针对这种现象,教育机构应当制定相关积极的政策,比如:就近入学、划区域入学等,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增进教育的公平性。

五、总结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育公平必将是我国教育事业今后一项重要的战略性指导思想。教育公平是社会教育的本质之一,它是基础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重要体现。诚然,现在的教育不公现象必然存在,但,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应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实践观,成为我国教育政策制定时的重要原则,成为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丁飞、周华.公平视角下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1)

2毛艳铭.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之我见[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下载从观点到视角试析教育与技术的内在一致性的术论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观点到视角试析教育与技术的内在一致性的术论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语文论文 论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

    湖北省武汉市三角路中学高中语文论文 论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 摘要:我国在7000多年前就注重营养学说,如今经济迅猛发展,人们所关心的仍然是自身的营养健康,可见从古到今营养的重......

    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学与论专题

    学与论 教学实践需要教学理论来指导,深入探索小学课堂过程中学生的“学与论”是九龙小学的课堂特色。结合1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需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一、掌握小学生心理......

    论教育中的传统与革新论文

    论文关键词:巴格莱;教育与新人;要素主义论文摘要:巴格莱是美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之一。要素主义的提倡者及要素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与新人》是其诸多著作中最有代表性的......

    社会化理论视角下的进城农民工教育与培训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进城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涌现出的一个特殊群体。文章从社会化理论的视角分析了该群体发展诉求的本质以及教育与培训促进其社会化的必要性,并对该群体再社会化......

    知识产权法论文——从琼瑶与于正事件论作品的独创性

    从琼瑶与于正事件看《宫锁连城》独创性近日,随着湖南卫视《宫锁连城》的热播,有关《宫锁连城》抄袭《梅花烙》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两部作品的著作权人也就此事展开了激烈的争......

    论体育课中的教学语言与体态语言的教育论文

    【摘 要】体育教学中,教学语言与体态语言对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体育课;教学语言;体态语言1.问题的提出:在体育教学中,任何运动技术的传授,不仅......

    论钢琴教学中审美教育与情感教育论文5则范文

    摘要:在钢琴教学中应用有效的方法来进行必要的审美教育与情感教育,在提高学生个人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因此,本文主要就钢琴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与情感教育......

    试论从对教师教学的反思论析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

    从对教师教学的反思论析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 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知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