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讲稿

时间:2019-05-14 19:29: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一章第二节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一章第二节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讲稿》。

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讲稿

导入: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那么物质之间关系如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第二节

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一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含义: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不是事物之间个别的、暂时的现象,而是事物之间普遍的永恒的现象。可以说,联系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物质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

对联系范畴的上述理解,包含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是一切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就是说,世界上不存在孤立存在的事物。一方面,任何事物、现象和过程都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并相互转化的;另一方面,它们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并由此构成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和历史过程。换句话说,从空间上看,既不存在毫不相干、纯粹并列的事物,也不存在其小无内、毫无结构的事物;从时间上看,既不存在前后无关、无中生有的事物,也不存在有因无果、有果无因的事物。设想没有联系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 观点。

第二,相互作用是联系的根本内容。联系作为一种关系,并不指一般的关系,而是指那种具有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在这几种关系中,相互作用具有基本的和根本的性质,因为说到底,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根源于相互作用关系,相互作用导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进而形成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既是相互作用关系的结果,也是相互作用关系的不同表现形式。

第三,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物质的相互作用,物质是相互作用的主体。物质世界中有多种多样的联系。科学发现,在自然界中有四种基本的联系形式,即电磁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带电体和磁体是电磁相互作用的主体,实物是引力相互作用的主体,强子(即介子和重子)是强相互作用的主体,轻子是弱相互作用的主体。物质主体不同,相互作用的性质和形式也就不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同化与异化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社会运动的基本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人的社会关系;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人类社会的国际关系;等等。总之,联系是物质的相互作用,物质是相互作用的主体。否认相互作用的物质 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联系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联系的特点: 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1)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现象,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你厌烦了都市的喧闹,去南极呆着,和企鹅在一起,但你脱离了一个联系,又陷入了另一个联系。(2)联系的普遍性包含着三方面的含义:

一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内部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人的五脏六腑骨骼筋脉是相互联系的,吃--胃--肠—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各种疾病。二是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是和外部其它事物是联系着的。太阳和地球相距1亿5千万公里,太阳对地球有巨大的吸引力,地球对太阳有离心力,这两种力处于平衡状态,使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绕太阳转。太阳每分钟倾注给地球的热量---500万吨煤燃烧时的能量,才有了万物的生长。花红有柳绿相配、莺歌有燕舞围绕、小桥有流水陪衬等,事物彼此映照,构成一种和谐的美的环境。三是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社会越发展,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中普遍联系的程度就越高。当今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程度越来越高,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国际性的经济技术和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对外开放已成为每个国家必须坚持的不可逆转的基本国策。这些都是对普遍联系的最好说明。

(3)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联系方式是极其复杂的和多种多样的。由于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也是具体的、复杂的和多样的。

联系的基本形式可分为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偶然联系与必然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是事物联系最普遍的形式之一。

①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直接联系是指,不通过中间环节作用而发生的联系,即无中介的联系。间接联系是指,经过中间环节的作用而发生的联系,即有中介的联系。例如,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个成语中,“火水鱼”三者,池塘里的水能用来灭城门上的火,这是直接联系;池塘里的鱼离不开池塘里的水,这也是直接联系。但由于灭火用去了大量的池水,最终使池塘中的鱼儿遭殃,鱼儿与城门失火最终发生了关系,这种关系就是间接联系,它是通过池水这个中间环节而发生联系的。

一般说来,直接联系直接影响事物的发展进程,因而是较为重要的联系,其作用比较大,效果往往也比较明显;间接联系由于在时间、空间和层次上间隔较大,其联系过程较为曲折和迂回,对事物发展的影响不如直接联系那样显著和及时,因而是较为次要的联系。

中间环节即中介是形成联系的重要因素。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直接联系往往是有 限的,而与众多事物的间接联系却是无限的,事物本身正是通过有限的直接联系和无限的间接联系才与众多事物联系起来,共存于普遍联系的物质世界之中的。每一个事物都以他事物为中介环节,与别的事物发生间接联系,而每一个事物又都是其他事物之间发生间接联系的中介。因此,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又互为中介,并因此互相联系,共同构成了统一的普遍联系的物质世界。可见,中介在普遍联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②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本质联系是指事物的内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非本质联系是指事物的外在的、偶然的和不稳定的联系。俗话所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指瓜种与瓜、豆种与豆之间的本质联系。而一棵瓜秧结几个瓜、一个豆荚结几粒豆,则是非本质联系。科学认识的任务就是要透过事物的非本质联系进而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从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③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内部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外部联系是指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前者是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即内因,后者是事物发展的外在矛盾即外因。此二者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作用互不相同。对此,我们将在对立统一规律一节中详细讨论,这里暂不详述。

④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必然联系是指事物间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联系,偶然联系是指事物间的可以发生也可以不发生的不确定的联系。苹果熟透了要掉在地上,这是苹果与地

球之间的必然联系,但恰好掉在某人的头上,则是与某人之间的偶然联系。必然联系对事物的发展起支配作用,偶然联系对事物的发展则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二者相互之间既有区别,不可混淆;又有联系,不可分割,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联系的条件性是指,任何一种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的联系。如果条件改变了,联系的性质和方式,也要发生变化。比如:生命现象的产生和维持,就必须具备水、氧气、营养、适当的温度等必要条件,地球上具备了这些必要条件,生物才能在地球上产生和存在。

3、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意义: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把个别事物从普遍联系中抽取出来,或者把事物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割开来,单独地、分别地加以研究,这是完全必要的;但在研究个别事物或其组成部分时,不能忘记它同周围有关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不能忘记它同整体以及整体中其他部分之间的联系。黑格尔曾经生动地举例说:人的手只有作为人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器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手。把手割下来,使之脱离开人体,它就不再是现实的手,而且很快会腐烂。案例:燕太子丹赠手。我们考察事物,只有在联系和整体中,才能获得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科学史上,把人们通常看来似乎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考察,发现其中的真 实联系,往往会引起思维模式的突破,发展出一门新的学科来。

在物理学上,把非连续性的粒子性与连续性的波动性联系起来考察,建立起了量子力学;在学科教叉中,把生物有机体知识与环境科学联系起来考察,产生了生态学;把通讯技术与人及动物的反馈活动联系起来考察,便产生了控制论。

国家政策:对外开放,因为世界各国是联系的;

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们充分认识并妥善处理经济、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其协调一致、互动发展。它的最大特点是把当代与后代、当前与长远的发展视为一个整体,既重视当代的发展,也重视未来的发展,并且要求当代的发展不能对后代构成威胁。目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在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问题严重的条件下,尤其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运用了“普遍联系”的观点。

古代反映普遍联系的一个案例

丁谓造殿„„

公元1015年,北宋皇宫里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大火,金碧辉煌的殿阁亭榭变成了一片残垣断壁。在废墟上,真宗皇帝叹息道:“没有皇宫,如何上朝,如何议政,如何安居呢?”他叫来宰相丁谓,令他负责皇宫的修建工作。

丁谓接受任务后,在废墟上走来走去。手下人问道:“丞相一向办事果断,这次为何如此踌躇?”

丁谓答道:“你们有所不知,我正为遇到的三件难办的事而苦恼:一是盖皇宫需要很多泥土,可是京城中空地很少,取土要到很远的郊外去挖,得花很多的劳力;二是修建皇宫需要大批建筑材料,都需要从外地运来,而汴河在郊外,离皇宫很远,从码头运到皇宫还得找很多人搬运;三是清理废墟后,很多垃圾运出京城同样很费事。目前我还未找到好的办法来解决,所以……”

左右人等也一时想不出好主意。大家劝丁谓一起上街走走,散散心后再想办法。丁谓只好点头同意。

一行人路过了沿街临时搭的小木棚,丁谓突然站住了。大家不解其意,也都驻足观望。只见小木棚里有个小姑娘在煮饭,趁饭还没煮熟,她又缝补起被火烧坏的衣服来。

丁谓想:“她倒真会利用时间呀!”忽然自己灵机一动:办事情要达到高效率,就要时时处处统筹兼顾,巧妙安排好财力、物力、人力和时间啊!

丁谓立即跑回家,经过周密思考,提出了一个科学修建皇宫的方案。他先叫工人们在皇宫前的大街上挖深沟,挖出来的泥土即作施工用的土,这样就不必到郊外去挖土了。

过了一些时候,施工用土充足了,而大街上也出现了宽阔的深沟。再把汴河的水引到深沟,等汴河的水和深沟的水齐平后,装运建筑材料的竹排、木筏、小船,沿着汴河与深沟缓缓地撑到了皇宫前。这样,丁谓没费多大力气就一举解决了两大难题。一年后,新的宫殿和亭台楼阁建成了。这一天,汴河河堤的缺口被堵住了,深沟里的水也被排回到了汴河之中。待深沟完全干涸后,一车车一担担瓦砾灰土填到深沟之中,一条平坦的大路重新静静地躺在皇宫之前……

就这样,丁谓运用超人的智慧,一举三得,圆满地解决了修建皇宫的困难,获得了世人的赞赏。

导入: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运动、变化、发展这三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外延来看,运动的外延最大,其次是变化,再次是发展。

运动作为物质的普遍属性,是指一切变动和过程,但运动未明确变动有无质变,象有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只承认运动,不承认质变,认为天下无新事。因此,变化这个概念指事物的质变,这样就承认天下有新事了。但变化概念没有指明质变的方向是向下还是向上。发展概念概括着事物上升的前进的运动或变化,反映着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更替和生成的过程,不断奔向更高更好的过程。所以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1、发展的含义: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P36 对发展的这种理解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而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也是一种运动,但并不是所有运动都是发展。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事物单纯数量的变化、单纯场所的变更,、向后倒退的变化,都不是发展。只有事物运动过程中前进性的变化和过程。毛泽东同志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对人的发展与学习之间关系的通俗阐述。在工业生产中,不断引进和创新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设备,适时地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的社会产品,这是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进步与发展的标志;相反,如果大量重复引进落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或者很多企业一蜗峰地上同样的生产线,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这就不是工业生产的进步与发展,充其量只是一种原地踏步。

第二,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而是上升性的运动。发展揭示了物质世界运动的总趋势、总方向。物质世界存在着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 社会运动等五种基本运动形式,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序列,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包含着低级运动形式。在一定条件下,低级运动形式和高级运动形式

可以相互转化。

第三,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所谓旧事物,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如宇宙中新的星体,生物进化中新的物种,社会发展中新的生产力和同它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都是新事物。而已经衰老的星体,陈旧的物种,落后的生产工具和生产关系等等,都是旧事物。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不能仅仅以产生或出现的时间先后来区分。新事物一般是新出现的事物,但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新事物,旧事物也可能在新的条件下以新的形式再现出来。新旧事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是否同客观规律、同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例如,电脑算命

新事物之所以能够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所决定的。

(1)就其与环境的关系来看: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更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2)就其与旧事物的关系来看:新事物吐故纳新,更有优越性。

新事物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出来,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继承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因而它能够适应新环境,比旧事物优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生物的新物种抛弃了旧物种中一切不再能适应变化了的复杂环境的消极的特性,保留了其中那些对适应新环境有积极作用的特性,又加进了一些能适应新环境的新特性,因而它就比旧物种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能够在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中淘汰旧物种。

(3)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在无产阶级所代表的新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不仅保留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起来的生产力,而且能增加为资本主义社会容纳不了的新的生产力。因此,从长远的观点看,无产阶级总是要比资产阶级强大得多,一定会战胜资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起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2、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事物和过程是不可分离的。事物是过程中的事物,过程是事物的过程。脱离过程了解事物,或者离开事物认识过程,都是片面的。

3、事物永恒发展原理的意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既然世界本身是运动发展的,我们在认识世界、分析问题的时候,就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把一切事物看成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一个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成熟程度和完善程度是不同的,每一个阶段,对于它自己的时间、地点和条件来说,都有存在的理由。因此,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时候,就要脚踏实地,既不能好高鹜远,也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就必须分析和弄清楚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比如说,一个人的成长分为儿童、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等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其身体状况、思维能力、知识水平都是不一样的,不能企图让青年人像老年人一样沉稳,也不能要求老年人像青年人一样活泼而富有活力。第二,要树立长远的眼光。我们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既要看到事物的现在,又要看到事物的未来,不能只顾眼前。举例:范蠡居安思危,明白不可与勾践共富贵,主动功成身退,保全性命,成就陶朱之福,而文种无此深谋远虑,终难逃“狡兔死走狗烹”的厄运。

第三,要认清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无论发展的道路多么曲折,前进道路上出现多么大的困难,新生事物总是在新陈代谢中开辟自己的前进道路。所以我们要有乐观主义精神、坚定的意志,为实现我们的个人理想、我们国家的社会理想奋斗到底。

第四,要防止和克服形而上学静止不变的观点。由于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普遍的、永恒的和绝对的,因此,对人、对己、对事物、对理论都不能持一成不变的观点,都不能看死,因为人和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多年未见的同学想你借钱

案例 洛克菲勒家族出资买地赠联合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法、苏、中等战胜国,几经磋商,决定在美国纽约成立一个协调处理世界性事务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大家才发现,这么一个全球至高无上、最权威的世界组织,竟然难寻自己的立足之地。

听到这一消息后,美国著名的一家财团──洛克菲勒家族,经过商议,决定出资870万美元,在纽约买下一块土地,无偿地把这块土地赠与「联合国」这个刚刚挂牌的国际性组织。同时,洛克菲勒家族,也把这里附近的大面积土地一并全部买了下来。

洛克菲勒此举,出人意料,当时,许多美国大财团都吃惊不已。870万美元,对于战后经济十分困难的美国和全世界,确实不是一个小数目,而洛克菲勒却是无偿赠予,甚么条件也没有。消息传出之后,美国许多大财团的老板甚至嘲笑说:“这简直是愚蠢至极”,他们断言:“这样下去,过不了十年,洛克菲勒财团就要沦落为贫民集团了。”

但出人意料的是:联合国大楼刚刚建成,四周的地价顿时狂涨起来,一时间,升值达到捐赠原价的数十倍,甚至近百倍,巨额财富源源不断涌进了洛克菲勒家族。这个结局,令那些嘲笑和讥讽的人士个个目瞪口呆。

导入: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得以实现的,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构成了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三)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原因与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引起与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1)含义: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是原因,被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世界上的任何现象都有产生的原因,任何原因都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如磨擦生热,磨擦是原因,生热就是结果;风吹草动,风吹是原因,草动是结果;熟能生巧,熟是原因,巧是结果。事物或现象之间这种引起和被引起、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2)辩证关系:

首先,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在特定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的界限是确定的。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但是,如果把原因和结果放在世界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去考察,它们的区分又是不确定的。原因与结果经常互换位置:同一现象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就变成了原因。例如,在磨擦生热、热引起燃烧、燃烧导致爆炸、爆炸引起房屋倒塌等一连串因果联系的环节中,生热既是磨擦的结果,同时又是引起燃烧的原因。这就是原因和结果区分的不确定性。

其次,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第一,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原因只有对结果而言才成为原因,结果只有对原因而言才成为结果,取消了任何一方,另一方也是不存在的。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互为因果。比如,热是引起燃烧的原因,但燃烧反过来又成为产生大量热的原因。生产的发展,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技术创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为技术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资金保障。等等。

(3)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2、必然性与偶然性——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1)含义:必然性是指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并非必定如此的、不确定的趋势。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寿命再长也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性,是由人体内部新陈代谢这一根本矛盾所决定的。但一个人究竟死于什么原因、什么时间,这又带有偶然性。再如,如果一只苹果因为成熟而从树上掉下来,这是苹果自身特点和万有引力共同作用的必然性,但如果这只苹果掉下来恰好砸在某人头上,这就是一种偶然性。(2)辩证关系:

对立: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主要原因,因而它在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代表着一定要贯彻下去的趋势,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次要的和外部的原因,因而在发展中一般只居于从属的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和偏差。统一:相互依存: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偶弹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

相互转化: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表现得十分明显。生物物种的变化开始时是微小的、偶然的变异,其中有些变异因为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得到发展,逐渐巩固了下来,最后使生物机体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样,起初是个别的、偶然的生物性状最后就变成新物种的必然性状。相反,生物体原来的一些必然性状,由于越来越不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最终退化掉,以至于发展成为一种偶然性的东西。比如,在人类的祖先类人猿那里,全身 长毛是一种必然的现象,而对于现代人来说,全身长毛则是一种偶然的“返祖”现象。

(3)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不去努力认识客观必然性,把希望寄托在侥幸的偶然事件上,就会盲目被动,办出蠢事,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守株待兔

善于利用偶然因素,把握事物发展的机遇。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充分估计到各种偶然性因素及其影响,要学会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性因素来推进我们的工作,并尽可能地避免和消弱有害的偶然因素的干扰和破坏,做好应付突然事变的准备,抓好预警、风险保障等环节,做到有备无患、应付自如。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马失前蹄、阴沟里翻船

3、可能性和现实性——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的一对范畴。(1)含义: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2)辩证关系:

对立: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现实性则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可能不是现实,可能也不一定会变为现实,因为在各种不同的可能性中,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只有其中的一种可能会转变为现实,而使得其它种种可能不能成为现实。

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相互依存: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也就没有新的现实。相互转化:可能性产生于现实,并将进一步转化为现实性;现实性又包含着新的可能性,一旦具备前提,又会转化为新的现实。如此无限发展,永不止息。(3)可能性与现实性辨证关系原理的意义: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最坏的打算,力争最好的结果;立足现实,展望未来。

4、现象与本质——揭示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1)含义: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客观事物的本质,大量地表现为真象,但假象在自然界特别是在社会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例如,贪官的清廉假象。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2)辩证关系:

对立: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人们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而本质则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的感官也不能直接感知,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和具体的东西,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现象多变易逝,本质则相对平静、相对稳定。统一: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本质也不能脱离现象,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脱离现象的赤裸裸的本质也是不存在的。(3)现象与本质辨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首先,这一原理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本质与现象相互区别,现象不等于本质,本质不等于现象,由此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而本质与现象的联系和统一,又使科学认识具有可能性。马克思指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如果二者只有区别没有联系的话,一切科学认识也就成为徒劳无益、白费力气的事了。

其次,它说明了科学认识的任务和途径。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而科学认识的途径和方法则是从事物的现象入手,透过现象去把握本质。因而我们在认识事物时,一方面要注意现象的搜集,占有丰富而全面的感性材料;同时,又要注重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各种现象加以分析,特别是要注意识别真象和假象,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5、内容与形式——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1)含义: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2)辩证关系:

对立:在确定的关系中,内容就是内容,形式就是形式,内容不能同时又是形式,形式也不能同时又是内容。例如,对于人体来说,骨骼、肌肉、血液等是内容,人的体形、外貌、衣着是形式。

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第一、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不具有内容或不具有形式的事物都是不存在的。如果没有作为人体内容的骨骼、肌肉、神经、血液等,或没有作为人体形式的体形、外貌等,人体也就不成其为人体。

第二、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必然要求和产生什么样的形式。如,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身体的不断成长,必须穿上不同尺寸的衣服,否则就会影响身体的成长;另一方面,形式也对内容具有反作用。人要衣装 佛要金装

第三,内容和形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衣服对于人来说是形式,但在服装店里,却又成为内容。(内容)物质世界——(形式)思维(内容)——语言(形式)

(3)内容与形式辨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

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必须首先注重事物的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反对只注意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圣诞节苹果、买椟还珠)善于运用形式,反对形式虚无主义。根据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的原理,我们要善于利用、发现、改造、创新有利于表现和促进内容的各种形式,反对形式虚无主义。(送礼物 漂亮包装。2015年4月20日,长春市朝阳区一步行街,80后小伙扮成“八戒”卖烤猪蹄,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这种搞笑的营销方式也使得猪蹄销售火爆,每日最多能卖几千只猪蹄。)形式虚无主义只要内容不要形式。任何内容都要通过形式表现出来,不能认为一讲形式就是形式主义。

导入:事物联系和发展的一系列基本环节的展开,包含并体现为一系列基本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在这三大规律中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因为: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世界是充满矛盾的世界,事物的本质就是矛盾,认识世界就是具体地分析矛盾,改造世界就是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各种矛盾。

P40

三、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概念:对立统一规律,就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又称矛盾规律。其所以称为矛盾规律,是因为“对立”与“统一”作为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共存于一体之中,所以叫矛盾规律。

什么是矛盾?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任何事物内部从运动发展角度看都有两种相反的因素、相反的趋势、相反的力量,二者既有对立关系,又有同一关系,这两种关系之间也有关系。矛盾就是反映同一和斗争两种关系及两种关系之间的关系的概念。如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相生”就是同一关系,“相克”就是对立关系。

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辩证的矛盾,不同于逻辑的矛盾。逻辑的矛盾指的是叙述回答问题时首尾不一致,互相打架的现象。“自相矛盾”的寓言里的矛盾,就是逻辑矛盾。

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1)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就是说矛盾着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和发展,一方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对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如果没有对方,它自己也将不会存在。如:上的存在因为有下,无下则无所谓上。有限之所以是有限,因为和无限相比而言。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这种贯通性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是相互渗透。矛盾着的每一方都包含和渗透着对方的因素和属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传统文化中有太极图,太极图中的黑白鱼,黑鱼的眼睛是白的,白鱼的眼睛是黑的。二是相互转化。就是说对立双方都有转化到对方去的内在冲动、内在趋势。被统治阶级有着转化为统治阶级的趋势,统治阶级也有着转化为被统治阶级的趋势,物质有转化为精神的趋势,精神有转化为物质的趋势。正因为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所以世界才充满生机,人才充满希望和理想。试想如果统治者不能转化为被统治者,被统治者也不能转化为统治者,那陈胜、吴广们还有起义的冲动、胜利的可能吗,没有。假如无知不能转化为知,学习还有意义吗? 事物的转化总是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比如,上转化为下,下转化为上;大转化为小,小转化为大。成功转化为失败,失败转化为成功,如此等等。这也表明对立面之间有互相贯通的性质,有内在的同一性。

塞翁失马的故事就朴素地说明了矛盾可以互相转化的道理。李文玲摔跤。斗争性: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在自然界中,吸引和排斥、化合和化分、凝聚与扩散、裂变与聚变、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等;在社会领域中,市场上的竞争、战场上的厮杀、学术上的争鸣、看法上的争议、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等;这一切都是斗争的表现形式,其间有对抗性斗争关系,也有非对抗性斗争关系。(2)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联系: 相互联结、相辅相成。

光有斗争性不能叫矛盾,光有同一性更不能叫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结合在一起才能叫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一个事物的两面,是不可分离的。比如:呼和吸是人的呼吸的两面,呼不能离开吸,同吸也不能离开呼;再比如:人征服自然,是人和自然的斗争性,而人在征服自然中若不遵循自然规律,征服斗争就会失败,遵循自然规律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同一性。

区别: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这同静止的相对性和运动的绝对性是一致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无斗争即无发展; 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同一则无存在。

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它的条件性。矛盾统一体的存在是受着特定条件限制的。当某种条件具备时,矛盾双方才具有相互依存的同一性,才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而这种特定条件消失时,矛盾双方就失去同一性,就不能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任何一种条件都是可变的,所以,任何矛盾的同一性都是暂时的、相对的。例如学生和教师有同一性是因为你在上学、进入了学校,你们毕业了,这种同一性就没有了。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无条件性。矛盾的斗争性当然也要受一定条件的制约和限制,但它与同一性不同。同一性受着条件的限制而它本身却不能打破条件的限制;斗争性受同一性的限制却又能够打破条件的限制,并创造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新条件。矛盾的斗争离不开同一又不断打破同一,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趋势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要贯彻下去的。所以,任何矛盾的斗争性都是永恒的、绝对的。

(3)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不仅互为存在的条件,而且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格言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比如:植物和动物之间,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取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动物正好相反,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向对立面转化。因为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方向不是任意的,偶然的,而是朝着确定的方向转化的,这个确定的方向就是对立双方各向自己的对方转化而去。好—坏 上—下

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第一、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矛盾斗争性可以使双方的力量发展变化,为事物的质变提供条件。

第二、事物发展质变的时候,矛盾的斗争性是促使质变的决定力量。在事物的质变过程中,斗争性的作用在于促成旧质事物的破裂、瓦解和新质事物的产生,从而使事物发生质变,使事物得以发展。这是斗争性作用的最突出的表现。没有斗争性,事物只能在旧事物范围内活动。事物的性质变化主要依赖于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各自独立发挥作用,而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片面夸大斗争性而否定同一性的作用,或者片面夸大同一性而否定斗争性的作用,都是违反辩证法的。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生活实践中应将合作与竞争结合起来,把团结和批评结合起来,把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结合起来,把文化继承和文化批判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推动事物发展。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

①无处不在: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处处有矛盾。从空间上来看 ②无时不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从时间上看 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存在无矛盾状态,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思维领域,都存在着矛盾;同时,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内,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存在着矛盾。在自然界中,机械运动包含了连续性和间断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离心力和向心力的矛盾;化学运动包含了化合和化分、酸性和碱性、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矛盾;生命运动包含了同化与异化、遗传和变异的矛盾。在人类社会中,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体。在认识领域,也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理论和实践、主观和客观、主体与客体、真理和谬误的矛盾。因此,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辩证法的前提。否定了矛盾的普遍存在就不能坚持辩证法了,因为没有了矛盾也就没有了运动、发展。在认识和实践中要承认矛盾、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不要回避和掩盖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就是承认人始终生活在矛盾之中,因此“操心”、“麻烦”、“ 痛苦”是人的不可避免的生存事实。人不能超越矛盾,但人能改变对待矛盾的态度。

矛盾的特殊性(个性)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从空间上看。如有机物和无机物有不同性质的矛盾,生物和社会有不同性质的矛盾,中国和美国有不同性质的矛盾,城市和农村有不同性质的矛盾等等。

二是同一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性质的矛盾。时间上看。如新民主主义革命,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三是构成事物的多个矛盾和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在矛盾性质方面,分为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或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在矛盾地位方面,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矛盾作用方面,分为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基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且规定着事物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的矛盾。例如,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地位方面:主要矛盾是指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出于服从地位的矛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着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其他矛盾,如阶级矛盾、中美矛盾、中日矛盾、台海矛盾都是次要矛盾。作用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矛盾双方中起着主导作用、居支配地位的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以经济工作来说,如果成绩是主要的,那么这项工作基本就是成功的;如果错误是主要的,那么这项工作基本上就是失败的。评价一个人尤其是历史人物,也要看他的主要方面,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毛泽东功过七三开。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两者的联系表现在:

(1)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讲的都是矛盾力量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都属于矛盾特殊性范畴,在自己的矛盾体系中,它们都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2)基本矛盾是主要矛盾的基础和源泉,主要矛盾是基本矛盾在某个特殊历史阶段的特殊表现。例如,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有两对主要矛盾,就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3)基本矛盾只有通过各个阶段的主要矛盾的解决才能逐步解决,主要矛盾的解决程度,对基本矛盾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两者的区别表现在

(1)研究目的不同。基本矛盾是我们从根本性质上区分不同事物的重要依据。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定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根本性质;遗传与变异、同化与异化的矛盾决定了生物过程的本质。而主要矛盾是我们区分同一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重要依据。例如,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这是由主要矛盾的变化和推移决定的。(2)存在领域不同。基本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基本矛盾解决了,事物整个过程也就终结了,事物根本性质也就随之发生根本变化。而主要矛盾往往只存在于基本矛盾发展的一定阶段,而不贯穿于事物发展全过程。主要矛盾或者在事物发展的某一阶段得到解决,或者转化为次要矛盾。

(3)数量不同。基本矛盾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而在事物发展进程的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则只有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两对主要矛盾交织在一起,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只能有一个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如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先给大家讲两个故事:第一个,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有一天,他去拜访王安石,王安石没有在家。他见王安石的书桌上有一首咏菊的诗,这首诗没有写完,只写了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看了,心里想道:这不是胡言乱语吗?“西风”明明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而菊花敢与秋露鏖战,是能耐寒的。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大错特错?于是他便提笔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回来以后,看了这两句诗,对于苏东坡这种自以为是的作风,很不满意。他为了让事实教训一下苏东坡,便把他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到了重九天气,连日大风。一天,风息后,苏东坡邀请了他的好友陈季常到后园赏 菊。只见菊花纷纷落叶,满地铺金。这时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事来,不禁目瞪口呆,半晌无语,恍然悔悟到自己错了。

量体裁衣:从前,北京有个裁缝,替人做衣服除量身材之外,还对穿者的性格、年龄、相貌以至何时科考中举等情况都要作一番调查研究。有人问他何故?他便大讲其裁衣的“短长之理”:体胖的腰要宽,体瘦的腰要窄;性急的衣宜短,性慢的衣宜长;少年中举,趾高气扬,走路挺胸凸肚,因而衣要前长后短;老年中举,意气消沉,走路弯腰驼背,故衣服要前短后长。如此云云,也就是“量体裁衣”。这两个有趣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办任何事情都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千万不能搞经验主义。

b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兼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克服一点论和均衡论的错误。

辩证法的两点论,就是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通常我们所说的“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和“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讲的正是这个道理。如果只肯定其一,而忽略或否定其二,就从根本上否认了矛盾,就变成了形而上学的“一点论”。辩证法的重点论,就是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不是把二者等量齐观、平等对待、“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平均使用精力的方法叫均衡论。我们时常所说的“打蛇要打七寸”、“牵牛要牵牛鼻子”、“工作要做到点子上”、“力气要用到节骨眼儿上”、“好钢要使在刀刃儿上”等等,这些讲的都是抓重点的道理。如果不抓住重点,甚至否认重点,而把各种矛盾和矛盾的两个方面平均看待,就变成了形而上学的均衡论。

在这里,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中国现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是对唯物辩证法的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科学的实际运用。(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辩证关系:首先,二者互相区别、互相对立

①普遍性即共性。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特殊性即个性。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②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比如,苏格拉底与人,前者是个性,后者是共性。在苏格拉底身上,包括了许多个别特征,如他是一个哲学家、他的妻子是个泼妇、他当过兵打过仗、爱辩论、不爱穿新衣服、最后被判死刑却又视死如归等等,这些特征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形象;但作为共性的人却没有这么丰富的内容,它只是概括了所有人的一般性特点,比如,人就是两个肩膀架一个脑袋,会使用劳动工具和语言、有意识等。

其次,二者互相依赖、互相联结、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互相依赖、互相联结: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是个别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一方面个性中包含着共性,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个性一定与共性相联结而存在。另一方面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只能存在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 其它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举例,水果痴的故事、阿凡提染布

互相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可以转化,在一定范围是普遍性的东西,到另一范围内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举例,某人听说在大海中有个与世隔绝的孤岛,岛上的居民每人只生一只眼睛,便觉得他们是“怪物”。他怀着好奇的心情,历尽千辛万苦来到那个孤岛,果然如此。他刚要前去打招呼,却被那些人一佣而上,把他当成“怪物”看管起来。(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第一,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

第二,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有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第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一方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要求我们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等等,这些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共同原则。另一方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又是一个穷国,生产力不发达,人口多、底子薄,现代化建设起点低等等,就是我国国情的基本特点,即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种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绝不能照搬照抄别国模式,只能从我国实际出发,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我国国情结合起来。于是便有了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一国两制”等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政方针。

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两种状态和形式

1、质、量、度

(1)质: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规定性就是特性。譬如制造和使用工具是把人这种动物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质,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特性。

世界上的事物所以千差万别、形形色色,就是因为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质的规定性。如自然界中的日月星辰、山河湖海、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等,多得数不胜数,它们各不相同;物质世界中的机械现象、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物现象和社会现象更是大相径庭,各不相同;人类社会中的经济、政治、军事、教育、文化等现象也各有特点,彼此有别。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它们各自具有不同于其它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正因为每一事物内在的质的规定性不同,才把纷繁复杂的事物区别开来,世界上才呈现出形形色色、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生动景象。

事物的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这就是说,质与事物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是不可分割的。当一个事物的质存在着的时候,这个事物就存在,当一个事物的质消失了之后,这事物就不存在了。譬如,人的质是人能劳动、有理性等。当人 丧失了劳动能力、思维能力医学上把这样的人称为“植物人”。“植物”不是人,后面加了个“人”,那是因为他曾经是人或从伦理学法学上说他还是人。食物之所以是食物是由于它有作为食物的质如有营养、新鲜等,当它发霉变质了,它就不成其为食物了。

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了事物的质,才能正确区分事物,分清不同事物之间的界限。小孩,是先知道什么是钱,然后才知道是多少钱(量)的。实践的起点是先搞清对象是什么,你不知道对象的性质怎么能改造对象呢?邓小平曾说,过去几十年的教训就是没有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而它的理论贡献就是搞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的质,从而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2)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事物除了有质的规定性,还有量的规定性,你到商店里去不能只说我要鞋、钢笔,你必须说要几双鞋、几支笔,几斤菜等,也就是说必须把质和量结合起来才行。物体有大小、运动有快慢、温度有高低、颜色有深浅、分子中有原子的多少和排列顺序、生产力有发展的水平和速度、人口有密度和增长速度等等,这些都是事物量的规定性及其表现。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也叫量,它主要是指事物各成分的组成比例,如一副中药中有好多种药,这中间有个比例问题,比例就是一种量。国民经济中工业和农业有个比例问题,这也叫量。

量的规定性和事物的存在不具有直接同一性,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量有一定的变化幅度,在一定限度内,量的变化不会影响事物的存在,不会改变事物的质。比如,3斤苹果和5斤苹果虽然量有所不同,但它们并无质的区别,都是苹果;一个人从1.7米长到1.8米,体重从65公斤长到75公斤,虽然身高和体重都增加了,但这个人还是这个人,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在马尾巴上拨几根毛,不会使马尾巴变成秃的马尾巴。学校规模可大可小,班组人数可多可少,桌子可宽可窄,水温可高可低,颜色可深可浅,在一定限度内,都不影响它们的质。这是量的外在性特点。但是量的变化超出了一定的范围必然会引起质变。把马尾巴的毛不断拨下去,就会出现秃的马尾巴。水杯可大可小但过大了就变成水缸了,过小了就变成酒盅了。量也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定性,任何事物总是一定的量的事物,没有任何量的规定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认识事物的量是对事物质的认识的深化。从认识事物的顺序来说,区分事物的质是认识的开始,是认识量的前提;由对事物质的认识,进入到认识事物的量,这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认识事物的量能将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不同质的事物的区别通过认识质来达到,对同质的事物的区分则要通过量。例如,同样都是水泥,但有500号水泥,有800号水泥,同样是大学生,但学习成绩不同,同样都是教授但成果数量质量不同。在科学研究中,确定事物及其状态的性质,叫做定性研究;对事物进行数量分析是定量研究。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精确化,把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是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的重要任务。要确定一个人偷东西的行为的性质是偷窃,还是盗窃罪,要进行定量分析,量达到一定程度才叫盗窃罪。

(3)度: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简要地说,度是“保质的量”。水在0℃~100℃之间这个量保证着水液态的质,超过100℃ 液态质就保不住了,就变成汽态的质了。作为度的量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幅度、范围。区间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0℃是关节点,100℃也是关节点。度是两个关节点以内的量。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变化,事物不会发生质变,量变超出度的范围,事物就会发生质变。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在度中质和量相互结合、相互依存。量中有质,质中有量。在度中质和量相互规定。一方面,量规定着质。例如,800号这个量规定着水泥相应的质。另一方面,质也规定着量的活动范围。老鼠自身的质规定着它的体积的范围,它不可能长得和牛一样大,人的质也规定了人的各种量的活动范围,人的身高不可能跟大树一样高。山的最高高度不能超过3万米,超过了山脚下的岩层就会下陷,使它降下来。可见质也规定着量。

度的原理的意义——适度原则:事物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注意“适度”的原则,也就是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把握“界限”。“过度”和“不及”都是没有掌握好度的表现。俗话说,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比如,适当的玩笑,能增加乐趣,过分的玩笑则显得低级无聊,甚至伤害感情;谦虚谨慎使人不断前进,谨小慎微则使人裹足不前。案例 刺猬取暖

2、量变和质变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形式„„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质变的两种形式„„

3、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量的变化积累起来,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可避免地引起质变。这就是说,质变依赖于量变,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事物的质变不是偶然的,更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量变为基础,是由逐渐的、不明显的量变所准备好的。楼总要一层一层地盖,布总要一线一线地织,饭总要一口一口地吃,路总要一步一步地走,这些普通的常识说明,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的就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到一定程度才有质变。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任何事物的量变都是不会永远持续下去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突破事物的度,引起事物的质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格言反映了量变必 然引起质变的道理。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两个著名的辩论,一个叫做“谷堆辩”,另一个叫做“秃头辩”。前者说的是“增加一粒谷子,能否造成一堆谷子?”回答是不能。那就再加一粒,还是不能。再增加一粒,还是不能。继续一粒一粒地增加,结果会怎样?我们说,最终会造成一堆谷子。“秃头辩”从相反的方向说明了同一个道理。当一个人的头发一根一根地少下去,最终会变为秃头的。

(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过程中存在部分质变:局部性部分质变、阶段性部分质变

所谓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事物的根本属性未变,而非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例如,一个人从童年到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从小学到中学、大学和研究生,在生理上、心理上、知识上和素质上都会有变化,这些都是人一生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五四”运动使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民主革命总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阶段性部分质变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变化不平衡性的一种表现。

所谓局部性部分质变是指事物全局性质未变,而某些局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如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块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相对于全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而言,就是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在改革开放中,许多探索性的实践都需要经过试点,先搞局部试验,试验成功了再全面推广。这些试点和试验也是局部性部分质变的表现。局部性部分质变是事物各部分发展变化不平衡性的一种表现。——质变过程中有量的变化:旧质的量的收缩、新质的量的扩张

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是指当事物的质变开始时新质并不是一下子同时出现,而是先突破一点或几点,然后在量上迅速扩张,最终完成整体质的飞跃。例如,解放战争中,城市一个个的迅速解放、占领。质变中量的扩张的道理告诉人们不能误把质变的开始当成质变的完成,防止功亏一溃。李自成的失败就是把质变的开始误当成质变的完成,鉴于此,毛泽东在解放前夕让大家要吸取李自成的教训。其时郭沫若写的名文《甲申三百年祭》就是总结李自成教训的文章。

总之,量变不是单纯的量变,质变也不是单纯的质变。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造成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错综复杂的局面。因此,我们在把握事物发展的复杂过程时,必须坚持具体分析,切不可简单从事。

4、质量互变规律及其意义

规律:量变——质变——新的量变——„„

意义: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表明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在坚持量变质变的统一。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抓住时机。

一方面,由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把远大的理想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把一生的追求与每天的行动结合起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小事不为,大事不成,要想做成一件大事,必须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另一方面,由于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所以要把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与勇于 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结合起来。既要脚踏实地,又要高瞻远瞩;既要有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又要有无私无畏、勇于进取的精神。步子要稳,胆子要大,锐意改革,敢于创新,努力促进事物向更高阶段转化。

在实际工作中,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不愿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急于求成,企图毕其功于一役,凡事都想立竿见影、一蹴而就。二是满足于微小进步,在量的积累已经成熟的时候,不善于抓住时机,优柔寡断、畏首畏尾,坐失良机。学习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王国维引用三首宋词来说明作学问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阶段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身憔悴”,第三阶段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蓦然回道,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质变”,前面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身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都是为质变作准备的艰难困苦的量变。

财富的积累更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请看“富翁的炼金术”

五、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

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1、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1)肯定因素: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它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它事物,决定着事物的性质,维持着事物的存在。

(2)否定因素: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它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它事物。

在生物有机体中,遗传就是维持其物种不变的肯定方面,变异则是促使物种变化的否定方面;对于生物个体来说,同化是它的肯定方面,它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不断地合成自身;异化则是它的否定方面,它从自身消耗能量并不断分解自身。正是由于事物中都包含着肯定方面,所以它才能存在;也正是由于事物中包含着否定方面,所以它又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会被新事物所取代。当肯定方面处于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原有的性质而继续存在。当否定方面处于主导地位时,事物丧失其原有的性质而发生质的变化。

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的统一。二者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2、辩证的否定观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事物的否定不是来自外在的力量,而是根源于事物固有的内在矛盾。就是说,否定是事物内部包含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身否定实现“自己运动”、自我发展。(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的这种质变,只有经过否定才能实现。因为,任何现实存在的东西,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所以,对它赖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来说,有它存在的理由,有它一定的积极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它就会逐渐丧失其存在的理由,变成阻碍事物发展的消极的东西。只有经过否定,新东西代替了旧东西,事物才能继续向前发展。从发展的观点看,否定比肯定具有更大的意义,它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3)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生长起来的,它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把旧事物中的一切因素完全抛弃,而是否定其中过时的、消极的东西,保留其中合理的、积极的因素,吸收并改造旧事物中的一切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否定中有肯定,批判中有继承,克服中有保留。所以,辩证的否定又体现着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例如,一个新物种的诞生,并不是对原来物种的全部否定,而是在原来物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保留了原来物种的一些优良的特性,抛弃了原来物种的一些劣性,使新的物种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和更适应环境的特点。离开了原来的物种,新物种的诞生是不可能的。又如,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的社会制度否定旧的社会制度,只是否定其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而对旧社会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一切积极成果,仍然要保留下来,作为新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4)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就是说,新事物既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因素,又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即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是就发展的环节而言的,它表明新旧事物之间有一条确定的界限,是发展中非连续性的表现;保留是就联系的环节而言的,它表明新旧事物之间存在着承继关系,是发展中连续性的表现。正因为有克服有抛弃,旧事物才会发展成为新事物;也正因为有继承有发扬,新事物和旧事物之间才有联系。因此,辩证的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3、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主要错误:第一,不承认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由于形而上学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及其相互转化,因而它所说的否定不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是主观任意的否定。第二,把肯定与否定绝对对立起来。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认为,肯定的东西不能有否定,肯定就是绝对的肯定,就是肯定一切,其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克服和抛弃;否定的东西不能有肯定,否定就是绝对的否定,就是否定一切,就是全盘抛弃和一笔勾销,其中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保留和继承。这种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观点,既抹杀了新旧事物之间的界限,又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实际上是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在历史上,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就采取了形而上学的否定态度。它在否定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体系时,连同其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也不加分析地一概抛弃掉了。列宁批评他就好象倒洗澡水时,连盆里的孩子也一起倒掉一样。

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需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

4、否定之否定(1)否定之否定的形式 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一个周期、两次否定、三个环节

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两种因素。事物的肯定方面开始时总是占据主导地位,保持着事物的性质和存在,这时,事物处于肯定阶段。通过双方的斗争,否定方面战胜了肯定方面,矛盾双方就开始互易地位,旧事物转化为新事物,事物就实现了第一次否定,由肯定阶段发展到了否定阶段。在否定阶段,随着新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进一步展开,新事物中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又展开激烈的斗争,其结果必然是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矛盾双方又一次互易地位,产生出更新的事物,事物就实现了第二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事物因此就由否定阶段进入到否定之否定的新阶段,即第三阶段。这就是事物发展的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三个阶段和两次否定。我们以麦粒的自我发展过程为例:当麦粒具备了适宜的土壤、水份、温度和阳光等所必需的正常条件时,它就会萌芽,生长成为植物,这时,麦粒消失了,它被植物否定了。植物的正常发展,开花,结果,最后又产生了麦粒,麦粒成熟后,麦株就逐渐枯萎死亡,又被麦粒否定了。在麦粒的这个自我发展,即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从麦粒出发又回到了麦粒,远离了起点又回到了起点。但这时已不再是一粒麦子了,而是增加了十倍、二十倍甚至更多。(2)否定之否定的实质: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前进性体现在:每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向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

曲折性体现在它的回复性上:事物在前进过程中,会有暂时的停顿或后退,如小麦的病虫害、自然的洪涝霜冻,都会使小麦减产甚至绝收。但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3)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从内容上看,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是一种上升的前进的运动。

从表现形式上看,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经过对立面的两次否定、两次转化,就表现为一个周期,表现为两度否定、三个环节的有节奏的运动;表现为近似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曲折过程。

从发展总体上看,表现为一定的回复性或回归性,是更高意义上的重复。

5、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1)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表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任何时候都不要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因暂时的挫折而动摇。同时,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有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因为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2)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对待历史文化遗产采取批判地继承态度,吸取其精华,舍弃其糟粕,使其“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外 国的东西,应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吸取先进、科学、有益的成分,抵制落后、谬误、有害的东西。

第二篇: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讲稿x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 导语:

上次课我们所讲的专题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观点——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这一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根基。进一步,马克思主义认为这个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是物质世界辩证图景的总特征。今天这个专题我们就对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进行分析。

本次课所要讲的专题是:物质世界的辩证图景——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本专题对应的教材第一章第二节的第一个大问题。本专题的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要求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理论,认识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时空形式,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本专题讲三个大问题: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

二、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时空形式

三、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深刻理解十八大精神 下面我们先看第一个大问题。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

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是世界辩证图景的总特征。关于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选集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9页)在这里,恩格斯用很通俗、很生动的语言表明,包括自然、社会(“人类历史”)和人类思维(“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下面我们就来认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所讲的联系,概括地讲,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等。

我们从定义中可以看出,事物的联系分为两个层面的:

一方面指事物、现象、过程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例1:我们军队与老百姓之间就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如,我们军队来自老百姓,它养育我们军队,我们军队的成长壮大及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老百姓;同时,老百姓也离不开我们军队,他们的生命财产需要我们来保卫。我们军队和老百姓如鱼和水一样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例2:中国和美国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我们需要美国的资金、技术、现代化的经验、先进设备及市场等,我国吸收的外资中有大量的美国资金,我国买很多的美国波音飞机及其他先进设备;而美国依赖我国的市场、较廉价的劳动力、生活日用品、以及我国在国际政治层面对它的支持等。甚至美国这个巨富也需要我们的资金,尤其是现在。我国持有巨额的美国国债(现7000多亿),这对美国经济复苏很重要。中美之间的联系也属于事物之间的。

另一方面指事物、现象、过程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例1:在我们大学内部,教员和学员之间有很强的联系。

例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位一体”的,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文化建设是灵魂,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社会建设是条件,事关人民幸福安康、治国安邦;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事关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良好环境。离开了经济建设,其它建设就失去了根基;离开了政治建设,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没有一个以健全法制为保障的发展环境,其它建设就不可能顺利进行;离开了文化建设,就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就不能形成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主流精神,其它建设就没有精神支撑;离开了社会建设,就不能发挥其对其它方面建设的统合功能和辐射作用,就不能形成促进其它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离开了生态建设,就不能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是相对而言的,根据人们考察视域的不同,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是相互转化的。如,我们军队和老百姓的联系,就我们国家而言,就成了内部联系。教员和学员本身也是独立的物质存在,考察它们二者的联系、而不是我们信大的联系时,也就成了外部联系;我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道理也是一样的。

上面我们对联系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物质世界的联系具有客观普遍性、多样性和系统性的等特点,第二个小问题我们就对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系统性进行分析。

2、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系统性

唯物辩证法所讲的联系,是客观事物的联系,而不是我们头脑中主观臆造的。因此,联系同客观事物一样,具有客观性。

第一、联系的客观性。所谓客观性,就是非主观性,即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性。

我们上面谈到的那些联系,如我们军队与老百姓之间的,中美之间的,教员与学员之间的,以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依我们主观的认识和感情的好恶为转移的。

由联系的定义就可以看得出来,联系还具有普遍性。

第二、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含义告诉我们,事物既有内部联系,又有外部联系。任何事物对内而言,其各部分、各种因素处于相互联系之中;对外而言,事物与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推而广之,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所有事物、现象和过程,从内到外、由此到彼、从过去到现在和将来,都是互相联系的,整个世界呈现为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现象都是这个联系整体上的一个节点,概莫能外。

科学的发展已经揭示了,大到宇宙、我们生存的宏观现实世界,小到微观世界,都处于普遍联系中。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早已揭示了宇宙天体间力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参考消息》2007年5月17日载文指出,将星体结合起来的是暗物质(不发光,它使得旋转的星系和星系团在运动中没有四分五裂)。暗物质是宇宙的黏合剂(《参考消息》2007年5月17日)。进一步表明了宇宙的普遍联系。现代科学还揭示,联系微观世界的有三种作用力——强力、弱力和电磁力。我们简单地来认识一下这三种力。按照霍金《时间简史》(曾荣登伦敦《星期日时报》畅销书榜达237周之久)的说明: 所谓强力,是四种基本力(包括引力在内)中最强、最短程的一种力。它将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以及质子和中子中的夸克束缚在一起。

弱力是四种基本力中第二弱的、非常短程的一种力。它作用于所有物质粒子,而不作用于携带力的粒子。它制约着放射性现象。

电磁力是带电荷的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是四种基本力中第二强的。它作用于带电荷的粒子。它比引力强得多:两个电子之间的电磁力比引力大约大100亿亿亿亿亿(在1后面有42个0)倍。电磁力在原子和分子的小尺度下起主要作用。电子绕着原子核转就是电子和质子之间的电磁力使然,这正如同引力使得地球绕着太阳旋转一样。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中介具有重要的意义。绝大部分的事物之间发生联系都需要一定的中介。有了中介的存在,世界上的事物才能联成整体。通过中介,很多看来不相干的人和事都可以产生联系。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曾举过一个例子,反映了猫与蝴蝶花之间通过中介建立起了联系。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曾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六度分离”(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论。它表明,只要有6个人作中介,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与别的任何人建立联系。据英国《卫报》报道,微软公司的研究人员曾为证实这种理论而开展实验,结果证明一个人只要通过6.6步,就可以和一个陌生人建立起联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也用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检验了这个传奇的“六度分离”理论。有人认为,科学家可以借这种理论更好地了解诸如传染病或社会谣言的传播状况。联系中介的存在表明了联系的有条件性。事物的存在就是有条件的,事物的联系也是有条件的,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事物就可以发生联系。比如,同学们来自很多省份,你们大部分同学在上大学以前是没什么联系的。但大家都成了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的学生,而且成了一个队的学生。有了这个条件,大家之间就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将来大家毕业以后分别到祖国的各地去工作,分开了,条件变了,你们之间关系的疏密程度也会改变。联系是有条件的,条件变了,联系自然也会改变。

现代科学进一步揭示,世界的普遍联系呈现出系统性的特点。第三、联系的系统性。系统科学揭示,系统是事物现象的存在方式,事物的联系具有系统性。所谓系统,是指由不同要素间的有序联系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如,我们大学就是个系统,它由不同的组成部分相联系构成,具有特定的功能,是个不断发展的有机整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构成的“五位一体”的系统。

在系统科学看来,任何事物都是系统,系统即指事物。大到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小到基本粒子等,都是系统,非系统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科学揭示:

“我们的宇宙”是个大系统

大爆炸宇宙论揭示:我们存在于其中的、被称之为“我们的宇宙”源于150亿年前的原始大爆炸,经过150亿年向四面八方均匀地膨胀(速度越来越快)至今,形成现在的大约有150亿光年大尺度的“我们的宇宙”。

“我们的宇宙”又称为总星系,是一个具有多层次联系的无限的系统。可图示为: „总星系——星系团——星系——星团——恒星——行星——卫星„

星系团由很多星系构成。我们的银河系就是一个星系,它与大小麦哲伦星系、仙女星系等二十几个成员相联系,构成了一个星系团。

星团是由恒星系统聚集在一起构成的,包括有几

十、几百乃至上万个恒星系统不等。我们生存的现实世界是有机联系的生态系统

我们生存的现实世界是由各种要素的有机联系构成的生态系统。其中的非生物是“原料供给者”。植物是“生产者”,它利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出生命所需要的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它将生命与非生命联系起来。动物(包括人在内)是“消费者”。其中的一级消费者直接以植物为生;以植食动物为生的动物是二级消费者;以小型食肉动物为生的动物称做三级消费者„我们人处于这个环节中,是杂食动物。动植物死亡以后,依赖微生物将它们分解掉,因而微生物是分解者。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动植物再复归于无机物,然后植物再进行生产„这样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就形成了有机联系的生态系统。其中,各种物质和能量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有序和平衡。如果其中的比例关系被破坏,生态的有序和平衡就会被打破,我们人类生存的家园就会被破坏。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有专家考证,我们河南很早很早以前曾经气候湿润、水草茂盛。甲骨文中有多处是记载商王捕获大象的,表明古时候河南生活着很多大象。象是草食性动物,其食物包括草,灌木,水果,树皮,树叶及树枝。一天一只成年象可以吃进30到60千克食物。古时候河南有大象也印证了当时河南的气候。但很长时期以来,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由于人口密集,开荒造田,过度开发,日积月累,植被被破坏了,植物减少了,生态失衡了,就导致了我们河南现今少雨、干旱、多风沙的气候。生态系统的危机向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求我们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微观世界也是系统

微观世界是指目前已知的包括分子、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以及它们相应的场所构成的世界。分子是微观系统中最高的层次。众所周知,微观世界系统可以简单图示(见课件)。在系统科学看来,事物作为系统由其内部“要素”相联系而构成,而每一个系统又与它的“环境”(他系统)相联系组成更大的系统;更大的系统又与其周围“环境”相联系组成更更大的系统„最终形成物质世界这个最大的系统。整个物质世界就是大系统包含小系统,小系统包含更小的系统„这样一个无限的序列。世界的普遍联系表现为无限复杂的、纵向等级层次联系与横向并列联系立体交叉的网络式系统联系。

3、社会实践对世界联系的深化与拓展

人是实践着的高级动物,社会实践在改变着世界,同时也在深化和拓展着世界的联系。尤其现代社会,在高科技的推动下,人类实践的水平大大提高,人类的联系也在不断地增强。其

一、现代社会实践创新了联系的方式,增加了联系的途径。

现代社会,人与自然联系的方式和途径得到了拓展。人类早期,观察探究自然依靠肉眼和简单的设备。现在,人类通过具有强大功能的天文望远镜(如哈勃和伽利略)、卫星、宇宙飞船、光谱分析等手段和方式认识自然。

人们社会联系的方式、途径也创新和增加了。过去,相距较远的人们主要靠固定电话、电报和信件联系。现在,随着电子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手机、电子邮件、互联网等已成为人们联系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据《参考消息》09年11月8日报道,截至本年6月份,我国的网民数量已达3.38亿。现在,人们联系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也越来越发达,高速火车、地铁、飞机越来越普遍,其班次也越来越多。

其二、现代社会实践拓展了联系的领域、扩大了联系的范围。

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类认识的领域在扩展,人与自然联系的范围也在扩大。人类的触角现在已经波及到了140亿光年的大尺度宇宙空间;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正在朝登火星努力;人类正在寻找地外智能生命,人类的信息已通过高科技手段发向浩翰的宇宙太空。从微观世界来看,人类已经认识到了夸克这个物质层次,正在向更深的物质层次进军。等等。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人与自然联系的领域和范围大大地扩展了。从社会领域来看,人们不仅发展现实世界的联系,而且还创造了联系的全新领域——虚拟世界;随着电子、超声波、红外线等技术的发展,军事领域的对抗也由传统的海陆空发展为海、陆、空、天、电多位一体,人类军事联系的领域也大大地扩展了;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的联系已从经济发展到政治、文化、军事等多个领域,并且正在全方位地扩展。其

三、现代社会实践提升了联系的层次、提高了联系的质量。从人与自然的联系来看,过去,人类主要与自然界发生物质的联系,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审美联系得到了大大的提升。现在,人类还发展与自然的生态伦理联系(现在强调爱护和保护动植物,要把动物看成人类的朋友,有生态伦理学等),更加注重保护自然环境。人与自然联系的水平由过去的征服、改造和统治自然,发展到现在的保护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从人的社会关系来看,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及其广泛地渗入人们的生活,人们联系的质量、速度和程度都大大提高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发展简化了程序,提高了效率,提高了人们社会联系的质量、速度和程度,并且使社会政治变得更加公开透明。包括互联网的发展对政治监督的加强(如强大的、人们褒贬不一的“人肉搜索”,民间反腐网的出现等),都有助于发展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如,南京的一位高官因为愤怒的网民在网上贴出他吸昂贵香烟、炫耀豪华手表、开凯迪拉克的照片而被开除公职并被投入监狱。网上的请愿活动和调查经常促使警方重新调查已经了结的案子、促使政府取消不受欢迎的开发项目、促使我党领导层开除腐败的地方官员。互联网正把新的公共问责制和公民行动引入我国的政治体系。一位律师讲,“人们只需点一下鼠标,就有权监督政府”。——《参考消息》2009年11月11日),从而有助于提升社会联系的质量。

现在,远隔万里的人们可以在网上直接面谈;通过电视直播,全世界的人们可以收看北京奥运会及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盛况等;还有诸如身在世界各地的医学专家通过控制机器人同作一个高难度的手术,全球科学家联袂共同绘制人类基因图谱,身处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用“雅虎通”召开即时网络会议等(参看《环球时报》2009年9月2日16版)。这些都表明人类世界联系的质量越来越高,联系的速度越来越快,联系的程度越来越深。现在世界的联系可以说已经超越了时空的局限,我们不仅可以和古人对话,还可以回溯更遥远的宇宙太空。总之,随着社会实践和科技的发展,世界联系的深度和广度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物质世界不仅是普遍联系的,而且是运动发展的。接下来,我们就分析物质世界的运动发展。

(二)物质世界的运动发展

1、运动和发展的含义

运动指物质的一般变化和过程,泛指物质的一切改变。如:人的生理运动、学生学习的进步或退步、人的健康状况的改变、社会的进步和我国的发展、我们的体育运动等,都是运动。恩格斯说:“...运动,就是一般的变化”,“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这揭示了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包括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思维运动等。

发展是指事物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其本质是事物新质的逐渐生长和旧质的不断消失,最终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我国由过去讲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为现在讲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强调注重经济质的飞跃和提升,而不能光是增加量。仅仅增长经济的量,我们称之为有增长无发展。

可见,发展是一种运动,但并不是所有运动都是发展。发展只是运动的形式之一,特指事物前进性和上升性的运动变化。倒退不是发展。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国的国力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这是前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邓小平理论发展到科学发展观,这也是发展。但世界经济的衰退就不是发展,我国历史上旧制度的复辟——如袁世凯复辟也不是发展。2、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

第一、事物的联系必然导致它的运动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因为事物联系的本质是它们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等,而事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结果必然使事物的原貌发生改变,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甚至事物的相互作用本身就构成了运动。恩格斯曾明确指出:“物体是互相联系的,这就是说,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从内到外、自始至终都处于联系中,所以,世界上事物的运动也是绝对的。第二、事物运动的绝对性

关于事物的绝对运动,恩格斯曾指出:“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恩格斯这里表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中。客观事实是,世界上无物无时不在运动。我们的宇宙一直在膨胀;我们的银河系以每秒600公里的速度在广漠无垠的宇宙中疾驰;太阳带领着太阳系的8大行星、66颗卫星、众多的小行星以及慧星和流星体等围绕银河系中心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旋转,旋转一周大约需要2.5亿年;我们的地球既自转,又绕太阳公转;一切物体内部的分子、原子、基本粒子等都处在不断的运动中。生物有机体在不停地新陈代谢,整个生物界经历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发展。人类社会的变化我们更能深刻地感受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日新月异,世界经济由繁荣到衰退、又将走向新的繁荣。

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一种具体事物、运动结束了,按照物质不灭定律,它转化成了另一种具体事物和运动。就具体事物而言,它的存在和运动是相对的和有限的;就整个世界而言,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和无限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物质都不可能离开运动而存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错误思想。

但事物的绝对运动不是纯而又纯的,在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第三、绝对运动中的相对静止

唯物辩证法在肯定事物绝对运动的同时,也肯定事物运动中的相对静止状态。大家想想什么是相对静止?

所谓相对静止,也称静止,指事物的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它有二种基本情况:其一是指事物变化中的质的相对稳定性。即指事物没有发生质变,仍然处于不显著的量变阶段而没有变成别的事物。这给我们的感觉好象事物静止不动;其二指一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物没有发生位置变动。也即事物没有发生机械位移。如学员们现在坐在教室中没动。从相对静止本身就可以看得出来,它并非绝对不动,它只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不显著的运动。而且,相对静止具有相对性和有条件性,它迟早会被打破——事物迟早会发生质变,变成别的事物;事物早晚也要发生位置的改变,或者事物灭亡,而灭亡了的事物也不在原地了,实质上位置也改变了。总之,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

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发展。下面我们分析第三个小问题。3、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发展

就具体事物而言,任何事物都有自己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如:包括我们人在内的生物体的产生和灭亡,社会形态的更替,还有巨大的恐龙帝国的灭亡,星体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等。恒星在其内部引力与斥力的相互作用下,经历了早期的引力收缩阶段——吸引与排斥的矛盾势均力敌的主序星(此阶段最长,太阳现正处在主序星阶段)和红巨星阶段——晚年衰亡:白矮星(在太阳质量1-3倍以下的恒星结局)、超新星爆发(质量比太阳大3倍以上的)→中子星或黑洞(经过超新星爆发以后质量仍然大于2个太阳质量时)。关于恒星演化的历史,我们先留个悬念,后面我们的视频教学将重现这个问题。记得有古人讲,“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这话是谁说的?讲得很好。曹操以通俗的语言表达了具体事物都会灭亡这一深刻的哲理。就具体事物而言,长生不老是不存在的。为什么呢?因为按照辩证法,事物都是矛盾的,它早晚会走向自己的反面,从根本上为别的事物所取代。

但从整个物质世界来看,旧亡新生、生生不息,其运动变化的总趋势却是前进和上升,是发展。科学发展也揭示了这一点。从“我们的宇宙”来看,它从大爆炸开始到现在,其间经历了元素的起源与演化、天体的形成与演化、生命的起源与生物的进化、人类的产生及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上升的发展过程。我们的宇宙发展如下图: 由这个图可以看得出,物质世界运动的总趋势是前进和上升、是发展,新陈代谢是宇宙中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

上面我们分析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唯物辩证法进一步认为,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是一个在时间中延伸的过程和在空间中展开的系统,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下面分析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时空形式。

二、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时空形式

现代科学揭示了,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一)时间空间及其特点

提到时间空间,大家自然而然地会想到一小时、一分、一秒,会想到空阔的地方。这些都没错。但哲学或科学上讲的时空,不局限于这些内容。从科学或哲学的角度看: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持续性。这种持续性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事物存在或运动过程进行的久暂。任何事物都有自己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都要持续一定的时间过程。当然,这个过程有长有短,宇宙已有约150亿年的历史,地球已有约50亿年的历史,人的寿命现在最长约为110年,而有的基本粒子的寿命只有10的副20多次方秒。这些都表现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物质运动的持续性还表现为一事物和另一事物、一种运动过程和另一种运动过程依次出现的先后顺序,它们之间间隔的长短。即一过程与另一过程的顺序关系。有的教材上称作物质存在的顺序性。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它总是按照过去、现在和将来一个方向流逝,不可逆转。常说的“光阴一去不复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它指物质存在的延展性和并存性,它反映物体的体积、规模、形态、范围、位置和排列次序等。如,固态物体有一定的体积;战争、我国的改革、科学发展观的贯彻等,都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还有,任何的物质形态都与它物质形态有一定的空间关系,如我们大学与周围单位的空间关系。有的教材把这称作物质存在的方位性。

空间具有三维性的特点。任何一个具体的物质形态都有长、宽、高三个维度,都同其他物体有着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这就是空间的三维性。

一维时间和三维空间的结合,即是现代物理学中所谓的“四维世界”。科学揭示,作为物质存在的持续性和广延性的时空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它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二)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离开物质在空间的运动,它就成为无法度量、神秘莫测的东西。如,时间年、月、日的度量,分别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月球绕地球转一圈、地球自转一圈为标准。太阳周而复始的东升西落运动,使人类形成了最基本的时间概念——“日”,产生了“天”这个最基本的时间单位。光年这个空间单位指是是光运行一年的行程。我们现在讲的秒这个时间单位,就是以原子的运动来规定的。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秒是原子秒,第十三届国际计量大会(1967年10月)作出规定:铯原子133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振荡92631770周所经历的时间为一个原子时秒,也就是说当原子量为133的铯原子处在基态中时核自旋由一种自旋方向转变为另一种自旋方向时原子能量发生变化,所对应的电磁波的周期的9192631770倍的时间间隔规定为一个原子时秒。

另一方面,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空的物质运动也是不存在的。任何的物质存在都在持续一定的过程,同时任何的物质存在也都有一定的空间延展性。有的物质的空间延展性比较独特——如场的空间可以叠加,但没有空间延展性的物质是不存在的。物质运动离不开时空,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同物质运动一样,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三)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时空的绝对性:时空的存在是客观的,这一点是绝对的;时空总体上又是无限的,这一点也是绝对的。

时空的相对性:一是时空的可变性。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与物质无关而又固定不变的“绝对时空”是根本不存在的,时空的具体形态、具体特征是可变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它随着物质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又依具体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如,欧氏几何反映的宏观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一平面上通过一点只能对已知的某一直线作一条平行线,这一公理等价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而非欧几何——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和黎曼几何反映大尺度宇宙空间和微观粒子小尺度空间的特性,在一平面上通过一点,至少可以对已知的某一直线引出两条平行线或不能引出任何平行线。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指出,当物体的运动接近光速时,会出现“钟慢”、“尺缩”效应——即钟表指针的速率会变慢、尺子的长度会缩短。广义相对论则进一步揭示,物质质量愈大、分布愈密,其引力场愈强,从而其时空愈弯曲。

时空的相对性还表现为具体时空的有限性。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都是有始有终、有边有界的。

上面我们分析了物质运动的时空形式,了解了物质运动是在时空中进行的,物质是存在于特定时空中的。这些理论观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要求我们要树立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观点。物质存在与时空是不可分割的,时空变了,事物的发展就呈现出不同的特性和规律。这要求我们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过30年的发展到现在,与30年前相比时间变了,我国的国情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我们的政策也要与时俱进,我们要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总结前面两个大问题,我们对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运动发展及其时空形式进行了分析。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要求我们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三、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深刻理解十八大精神

(一)坚持联系地系统地看问题

世界普遍联系的理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全面地、系统地看问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处在复杂的联系中,事物是在特定的联系中确立它自身、成为它自身的,任何事物都是各种联系的综合体现。事物的联系变了,它本身也必然发生改变。因此,我们要联系地全面地看问题,而不能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和现象。我们认识人也要从他的联系中去把握他,否则就会产生片面性。卢梭曾说:“如果不在人群中去研究人的话,我们对对人心的认识也是很不全面的。”(《爱弥儿》上,商务印书馆2008年12月,第335页。)如,我们是革命军人,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我们的角色,我们的言行代表的不是我们自己,而是我军的形象。外界会这么看我们,我们自己也要有这样的认识高度。我们要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真善美为标准来塑造我们的心灵、规范我们的言行。

我们要坚持联系地、系统地看问题,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八大作出这样的布置,是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要科学统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单兵突进。

(二)用运动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世界的运动发展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和现象,要把事物看成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而不能静止地、停止地看待事物和现象。如,我们看待自己的学习和成长,要有运动和发展的眼光,尤其是成绩和状态不理想的学生,要相信自己是变化的,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也一定能够更健康地成长。

看待我们军队和国家,也要有变化和发展的眼光,要相信它们会变得越来越好。

第三篇:《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联系的含义。

(2)理解联系的特征及其方法论要求。

(3)正确理解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以及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联系含义的提炼与概括,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能运用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及其意义的原理分析社会生活中一些现象和具体事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本的学习,学会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2)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作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为转移,形成辩证的思想方法。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教学难点: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人们能够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3、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问题探讨法、图表归纳法、联系实际法。

4、教学过程

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导入新】

第一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部分,它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是物质的)。那么这个物质世界的状态又是“怎么样”的呢?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变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学习的题就是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首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多媒体播放《唇亡齿寒》

学生思考:

1、典故中唇和齿是一种什么联系?

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池鱼、水、城门之间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3、世界上有没有孤立的事物存在?

教师: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不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他们之间是有联系的。那什么是联系,联系有什么特征,以及学习了联系的有关原理,对你有什么启示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要学习的内容。

【进入新】

【板书】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联系的含义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教师:在我们生活中你发现哪些事物是存在着联系的?

学生举例:(略)。

过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联系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板书】

(二)、联系的特点

展示图片:《蝴蝶效应》

学生讲述: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其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可能两周后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教师:从这些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联系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学生:联系是普遍的。

教师:联系的普遍性具体怎么理解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板书】1.联系的普遍性

(1)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事物内部)

(2)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事物之间)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整个世界)

【学生讨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联系,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那么能不能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呢”?

引导思考:美国大西洋彼岸的一块石头和××同学有没有联系?

师生小结:联系是普遍的,并不是指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而是说任何事物都和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联系是有条的。

教师: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对于我们做事情有什么启示呢?

【板书】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过渡:联系具有普遍性,这是联系的第一个特点。下面我们看联系的第二个特点

新华社报导:一女大学生毕业后求职四处碰壁,究其原因,并不是女大学生能力不够或水平不高,而是因为她姓“裴”,招聘人员认为者个姓与“赔”同音,不吉利,所以把她拒之门外。

请大家讨论一下:报道中招聘者的做法正确么?

学生:(略)

教师:“赔”和“裴”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招聘者的做法是在用主观幻想的联系代替客观存在的联系,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那么我们一起看看联系的客观性。

【板书】2.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客观性的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3)联系客观性的方法论: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提出问题】既然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么面对事物的联系,比如全球变暖,人们是不是无能为力了呢?如果不是,我们在面对全球变暖这个问题,可以做些什么?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

(4)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展示图片: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长江大桥

教师:这些都是人们建立的新的联系的表现,说明人们能够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过渡: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大家看看下面材料:

据有关材料显示,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失去耕种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以使600吨水受到污染,而这600吨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等重金属物质就会渗进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影响到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动物和植物,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并最终危及人类的健康。

思考:材料中有什么联系?除此之外世界上还有其他形式的联系吗?

学生回答:……

【板书】

3、联系的多样性

(1)

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学生活动:判断所给的成语或漫画属于哪种形式的联系。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唇亡齿寒。

时势造英雄。

无风不起浪。

虚心使人进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提出问题】:联系具有多样性,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有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这些联系对事物发展作用一样吗?

第四篇:《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马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唯物论揭示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辩证法揭示的是世界的状态“怎么样”咱们从今天开始就来继续学习第三单元,也就是辩证法部分的内容,那老师手里有一个鱼缸,鱼缸里面有鱼、水草和水,需要说明下老师的这条鱼是一条食草性的鱼,哪个同学能回答,在这个小小的鱼缸里,鱼、水草和水等要素之间有什么联系?

鱼吃草,鱼和草都离不开水,草释放氧气给鱼,鱼的粪便分解出氮等营养成分供给水草。很好,那鱼缸作为一个事物,又与其他哪些事物有联系呢?

阳光、温度、空气„„

鱼缸与周围的事物存在联系、同时鱼缸内部诸要素之间也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处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联系之中。那我们可以把鱼缸比作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缩小版,地球所有的生物和所处的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那是不是生物圈中的事物也是普遍联系着的啊?

这一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联系。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有没有同学来列举下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是相互联系着的呢?

联系的事物无处不在,你我他也是因为靖宇中学这个大家庭联系在一起。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联系的含义

能不能概括出哲学中的联系概念。哲学上所阐述的联系的含义是从具体的联系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是一个共性的概念。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事物之间,指的是外部的联系,包括横向的“四面八方”的联系,纵向的“前后相继”的联系,事物内部诸要素的联系是说事物的内部联系。相互影响、制约和作用,相互说明联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相互的。

明确的联系的含义之后,我们来共同学习下联系的三个特征。咱们同学知道在自然界生物圈中,有很多元素组成,森林、草原、海洋、动物等,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着生物圈的生态平衡。人们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的经济往来频繁,让世界变成了村庄。思维层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一脉相承。

老师从三个角度来说明联系,你能告诉我说明了什么问题吗?我们说,世界上有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和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联系普遍性的表现。

提问:你还能用哪些事例来证明联系的普遍性?(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好,在蓝字标注:联系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那同学们思考是不是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有联系?

答案是否定的,比如,你和美国西海岸的一条鱼有没有联系?我与喜马拉雅山上的一块石头有没有联系?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这么说是正确的表述。

那有的同学说了,那好了,联系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那我想和胡锦涛建立一个父子联系可不可以?不可以,因为联系是不是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是。因为联系具有什么性?

客观性。那教材上画上,联系的客观性的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客观性是说联系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比如说,老师我啊 要换个手机号,听说888这个号吉利,谐音就是发发发,所以8和发之间就是有联系的?错,8和发之间有没有客观的联系,这是人们主观想象的,凭空创造的。那联系能不能凭空创造?不能?那好了,那我来消灭联系吧,把固有的联系消灭了,我要吃鸡蛋,我就杀鸡取卵,我要吃鱼,我就竭泽而渔,可不可以。既不能凭空创造联系,也不能消灭固有的联系。

那根据事物联系和实践的关系上来讲,我们把联系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风雨雷电是客观的能不能理解?那人为事物的联系呢?它是不是客观的呢?

有了神州九号载人飞船,再一次将中国人与太空联系起来,那这种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不是客观的呢?为什么?

主体航天员是客观的,神舟九号是客观的,太空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有个最大的特点,他只有通过什么才能完成?——实践,实践又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那由实践建立起来的联系是不是客观的?

联系是客观的,人类在客观联系面前就无能为力了吗?显然不是的,我们不仅可以把握固有联系,同时也能改变条件,创造新的联系。

比如“载人飞船”“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等,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记下,联系的客观性原理以及方法论。

原理: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把握固有联系。改变条件,创造新的联系。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探究框

为什么丢弃旧电池能危害人类健康,人们还要丢呢?他们没有认识到什么?

联系的客观性。只看到了表面上的旧电池丢弃,但有没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只看到了眼前的联系,没看到长远的联系。只看到直接联系,没看到间接地本质的联系,忽视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电池丢弃,危害人类健康。表面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是材料里把电池丢弃引起危害人类健康的环节一一列出,比如土壤、水让我们通过这些中间环节看到废旧电池的丢弃是怎么影响我们人类健康的。因此我们应知道,不能忽视间接的、本质的联系,不能忽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成功发射神九,证明我们国家强大的综合国力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水平,那国家的财政支出为神九发射提供可能,那我们就说财政支出与发射是直接联系;成功发射与每一位纳税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我们就说神九发射与纳税人之间的联系是间接联系,那联系又是有条件的,我们想要发射成功,让中国人与太空建立联系,祖国强大是条件,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是条件。

请同学们思考,除了老师说的条件之外,还有哪些条件是神九发射成功的条件。

(天气、宇航员的刻苦训练、工作万不一失、(曾经哥伦比亚机毁人亡、航天精神与民族精神)是条件等等)

只有这些主观条件、客观条件、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都符合了,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才能共同构成神九发射成功的重要保证。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记下“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原理和方法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联系的含义和它的三个特征。

将课本知识联系实际,哪位同学能用联系的知识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比如政史地之间是有联系的,你应该怎么办?

每门功课的知识联系,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与人交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新型社会主义和谐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们得出结论,在我们认识世界和对待周边事物的时候,我们需要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就这样,我们才能考虑自己的行为对周边的影响,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实践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安排生活与实践,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五篇:《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

全章概述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才能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本章可分为2个框题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新课程学习

7.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联系普遍性、客观性的含义。

2、理解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以及联系的多样性。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全面的、联系的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教学重点、难点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二)进行新课

/ 5

一、联系的普遍性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4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的。

1、联系是普遍的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从宏观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2)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4页“相关链接”以及“名言”内容,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

2、什么是联系?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综合上面所学内容,思考什么是联系?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二、联系的客观性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5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人与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破坏生态不利于人的生存。

1、为什么说联系是客观的?

(1)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如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联系)在人类产

/ 5

生以前就存在了,它们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尽管它们呈现着“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5页“相关链接”内容,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人类早就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并利用这种联系为人类服务。

2、联系客观性的要求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6页“相关链接”内容,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为人类造福。

三、联系的多样性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6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联系。

1、联系多样性的表现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6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看到那些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而忽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忽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因此,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 5

2、联系多样性的意义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有条件的。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7页“相关链接”内容,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教师点评:略。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普遍联系观点,知道了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四)实例探究

[例1]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这表现在()①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每一事物都是世界这一联系网上的部分和环节 ④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A.① ② ③ ④ B.① ② ③ C.① ② ④ D.① ③ ④ 答案:B [例2]人类过度的砍伐森林、放牧等行为,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这说明联系具有()

A.普遍性 B.多样性 C.主观性 D.客观性 答案: D [例3]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①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 ②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 ③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④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 5

A.① ② ③ ④ B.① ② ③ C.① ② ④ D.② ③ ④ 答案:A ★课余作业

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分组讨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多样的。

/ 5

下载第一章第二节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一章第二节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案例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案例 夏均香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的第一个框题内容,也是哲学辩证法的起端。在内容比较抽象的情况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

    事物是普遍联系[范文模版]

    一、 事物的普遍联系的(板书) 大家都听过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吧?自从这个故事传开以后,人们对于狼可谓是深恶痛绝避而远之,可是最近几年科学家们却提出要把狼请回来做客,这又是为什......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优质课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雾霾”是今年被大家提及最多的词语之一,现在可以看到很多人出行大多都戴厚厚的口罩,尤其是城市里。那么,提起这两个字,你们会想起什么呢? 【进入新课】 第一环节......

    政治必修4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普遍性、客观性含义 ②理解:联系的多样性 ③运用:运用所学知识,剖析生活实例,探究建德草莓发展的对......

    倪海霞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倪海霞 导入新课: 师:第二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与认识论部分,那这个物质的世界,它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涉及的......

    永恒讲稿

    永恒集团的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我是郑州智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顾迎凯,下面由我代表公司项目组对永恒集团内刊《永恒会》的创刊方案进行简单介绍。 关于永恒,各位领导更有发言......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生活与哲学)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必修4《生活与哲学》模块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内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本框共设三个目题:第一目论证联系的普遍性,整个世界是一......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说课稿大全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说课稿 柳州高中 罗 匀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起点,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