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注“语言暴力”后教师们的心理
;在教师队伍中,完全不关心学生、个人素质低下的只是极少数,更多的老师是有事业心、愿意把孩子教好的。而造成“语言暴力”普遍存在的内在原因是教师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虽然老师要为他们的语言给孩子们带来的伤害负责,但是什么东西驱使着老师们,让他们表现得如此狰狞可怕呢?这个责任又应该谁来负呢? 陈伟认为,在教师队伍中,完全不关心学生、个人素质低下的只是极少数,更多的老师是有事业心、愿意把孩子教好的。而造成“语言暴力”普遍存在的内因是教师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根据国外调查表明,教师职业所带来的公众压力多于其他行业的人。香港曾将教师职业压力列为第二位,仅次于警察职业。我国一个进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课题组去年对某省14个地市、168所城乡中小学2292名教师进行检测,结果显示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其中不少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焦虑水平偏高。陈伟认为,从上面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老师们在学生面前表露出的暴力倾向,是他们内心心理状态的一种反映。他们在一种不自觉的状况中转移着自己的这些心理情绪。但这些情绪连作为成人的教师们都承担不起,那些心灵更加脆弱的孩子们如何承受得起呢? 须知,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巨大压力是罪魁祸首 一位30多岁的教师反映,期中、期末两次考试的名次与成绩是得到师长、领导、同仁认可的关键因素,而期末学生的反馈评价与行政同仁对教师的年终考评更是“一锤定音”。她坦言,“这三个‘两’已压得我气喘吁吁,活得很吃力。” 北京工业大学高教研究室老师、教育法学博士王辉认为,老师的问题不仅与教师素质有关,也的确与教育制度本身有关。比如班级的设置方面,人数过多,老师的工作量大,压力也大。据了解,中关村一小、二小每个班的学生都在60人左右。“其实最好是一个班20个学生”。“孩子多了,老师肯定是有压力的。比如一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但调皮的孩子管理起来也相当不轻松。那些带毕业班的高中、初中老师的压力就更可想而知。”一位小学班主任说。陈伟说,研究表明,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适度的工作压力可以给人向上的力量,有益于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反之,过度的工作压力,即不愉快的压力,则给人带来苦恼,使人产生生理、心理以及行为失调反应,在日常活动中产生焦虑。据陈伟分析,教师心理压力主要有三个来源: 第一,教育体制当中引进的激烈的竞争,比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等,学校片面强调升学率、平均分,使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第二,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常常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他们接受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职业,就不得不尽量满足人们对这个神圣职业的要求。他们不得不因此而常常掩盖和压抑自己的一些真性情,从而造成心理状况的失调。第三,教师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持续紧张的脑力劳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易形成孤独、乖僻和感情抑郁,进而会导致心理问题。谁来关注教师的心理问题 当我们在为那些“语言暴力”的受害者鸣不平的时候,应当知道,其实教师也是需要社会来关心的。很多学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但是有几个学校建立了教师心理咨询中心呢? 对此,陈伟说,教师承担的心理压力同警察一样,是非常大的。所以,必须建立相应的心理干预机制。在外部通过制度的调整,降低教师的压力之外,要健全教师心理教育机制。要建立教师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测查制度,让教师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调整自己的心态提供依据;要为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教师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调适;设立心理咨询点为教师服务。老师的素质是低吗 对于教育系统出现的诸多问题,不少人归结为老师的素质问题。对此,王辉认为,一方面,确有一部分老师素质有待提高,这应该追究学校管理者的责任。正因为管理不到位,使素质低下的人进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在目前的教师资格认定中,只有对学历的硬性要求,不少人士也在呼吁,应该建立更为严格的从业资格规定,以保证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所有人的从教生涯都有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这就需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后续教育,但目前这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据了解,国家有计划准备在三五年内实现教师的层层培训。但目前不少培训已经演变成了拿文凭和学历的教育,而且都是一些与教师业务素质提高关系不大或无关的课程。
第二篇:浅谈校园“语言暴力”的心理透视.
浅谈校园“语言暴力”的心理透视
【论文关键词】校园
语言暴力
心理分析 心理健康
【论文内容提要】校园“语言暴力”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校园问题和社会问题。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和心理学知识。从心理层次剖析了校园“语言暴力”的危害性、产生原因以及解决对策。
人们对校园生活中的同伴暴力、体罚等暴力行为深恶痛绝,然而有一类无形的暴力还没有引起人们普遍的重视。2004年3月,“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在全国范围的小学生中开展了“你认为最急迫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的专项调查,其中“语言伤害”以高达81.45%的比例列居首位,“同伴暴力”、“运动伤害”居第二和第三。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校园“语言暴力”的重视。何谓“语言暴力”?它是指诉诸于口头或者书面的语言暴力行为。比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直接或间接对学生使用谩骂、嘲笑等侮辱歧视性语言,致使学生的人格尊严、个人名誉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损害。口头语言暴力现象则更为普遍,如“笨蛋”、“傻瓜”、“没有出息”等语言。近日.有记者就此对厦门市两所小学的120多名六年级学生及相关人士调查采访,发现“语言暴力”确实已经伤害了许多孩子。老师的冷言冷语、家长的厉声呵斥、同伴的闲言碎语,就如同插在幼小心灵上的一把把无情的尖刀,悄然无声地带来了无法治愈的伤口。本文试图通过对校园“语言暴力”的心理透视,为减少乃至杜绝校园“语言暴力”提出一些建议。
一、“语言暴力”受害学生的心理分析
案例1:2004年4月,重庆市渝中区初三女生丁某因为上学迟到,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批评教育,其间班主任当着其他同学的面赤裸裸地贬损丁某:“你学习不好,长得也不漂亮,连‘坐台’的资格都没有。”丁某遭此侮辱,一时想不开,写下遗书后跳楼自杀身亡。案例2:某小学四年级的一位优秀学生明明(化名),在一次班干部选举中当选为小队长。但由于他的好朋友丽丽(化名)当上了班长,他就遭到了妈妈“连女的都不如!”的训斥,同学们也拿这件事笑话他。结果,一对本来很要好的小伙伴从此不再说话,他更是开始自暴自弃,最终导致失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案例3:小涛个头高,人长得靓。但从初三开始。他的脸上长满了粉刺,同学们喊他“麻瓜”,刚开始还只是几个同学开玩笑,后来所有同学都开始喊,连女同学也这样叫。每次被喊“麻瓜”,小涛虽然不吭声,但心里都不好受。一天早上,他突然跟母亲说,自己长得难看,体毛很长,要妈妈带去脱毛。还说自己鼻梁上有疤痕,要妈妈带他去北京整容。以后,小涛常低着头,掩着鼻子,不敢抬头看人,不打篮球,后来不愿上学,最后连家门都不愿意出了。上面几个活生生的案例足以让我们看到来自老师、家长、同学的“语言暴力”对孩子心灵的巨大杀伤力了。“语言暴力”不仅侮辱了学生人格,损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摧残学生心理健康,而且还导致学生心智失常,丧失生活勇气,引发厌学、逃学、自杀等严重恶果。可以说“语言暴力”是残害学生心灵的“凶手”。
据许多临床心理医生的总结,家长、老师或同伴侮辱性的语言是对孩子心灵杀伤力最大的软暴力。受到“语言暴力”伤害的学生,首先容易出现成绩下降、失眠、心跳加快、情绪不稳等表现,随即就可能出现抑郁、焦虑、紧张等心理症状,再接下来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相比成人,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思想单纯,心理敏感,感情脆弱。更何况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生活在优越的环境里,没有经受过多少挫折和苦头。因此,往往大人感觉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有可能对青少年造成重大伤害。严重时甚至危及他们的心理健康。当一个孩子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有了一种自觉的意识,有了一种自尊的感觉时,会慢慢筑起一道心理的防线,去保护自己那脆弱的心灵;而一旦这脆弱的心灵受到了有意还是无意的侵扰与冒犯,就很有可能变得尴尬窘迫、自我封闭、痛苦无助及至心灰意冷。最后是。哀莫大于心死”,再也提不起学习与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了,久之可能导致心理疾病,影响健康成长。
心理学研究指出,人皆渴望得到他人对自我的爱护与肯定。特别是得到自己生活中重要人物(通常包括父母、师长、领导、朋友、恋人等人物)的爱护与肯定。这是人性之本。也是人格成长的需要。青少年处于性格形成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在逐步增强,需要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与同伴和老师的交往,对他们成长有重要影响。如果青少年在团体中获得肯定、尊重,可以帮助他们肯定自我的价值。满足自我肯定的需要;面对缺点错误,他们需要的是师长的中肯批评和循循善诱,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恶语相向。
二、“语言暴力”肇事者的心理分析
事例1:据一位王女士反映,她的孩子属于顽皮和自尊型,并非老师眼中的好孩子。有一次孩子上课做小动作,被老师当场严厉训斥:“像你这样的小孩就不配来上课!”从此以后,王女士的儿子对上课读书充满了挫败感,对老师充满了恐惧。王女士为了调动儿子的学习积极性,只得将他转到另一家学校。
此事例其实反映了这样一个现象:近年来,随着师德建设的不断深入,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大大减少。但采用讽刺、挖苦、孤立、冷落、揭短、当众出丑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现象却呈上升趋势。
首先,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低下,心理健康欠佳。造成.“语言暴力”的内因是教师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其次,有的老师说出伤害孩子的话,归根结底是他们的教育观念过于陈旧。在他们眼里,孩子是未成年人。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人格,不必把他们当作平等的主体看待。
另外,这也说明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习成绩成了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衡量学生学习是否有发展前景的考核标准。在这种压力下,老师的心理也比较急躁。当。望生成龙”的希望化为泡影,当学生成绩成为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指标,那些所谓的“差生”、“调皮生”便成了少数教师的。肉中刺”、。眼中钉”。一旦这些学生犯错,在目前。体罚”不准也不能的情况下,“心罚”便成了教师对学生施暴的。首选”。我们应该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彻底告别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
事例2:一位从事心理工作的家长说,他在小时候曾经当众笑话过一个同学长得过大的耳朵,当他的同学哭着冲出教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后来。他当了家长,很早就告诉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要取笑别人。事例二告诉我们:很多老师和孩子在。出语伤人”的时候,根本意识不到这些语言会给别人带来多大的伤害。许多老师自身缺乏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不知道。你真笨”这些话对孩子有心理伤害作用。也许就是这些。随口说说”的话语,给思想单纯、没有设防能力的孩子带来了的心灵伤害。我们应该尽快让孩子周围的人特别是教师们了解到。语言”也会伤人。
事例3:笔者的一位好友是一位中学老师,据我了解他的脾气非常好,也很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很尽职很有耐心很勤勉的人民教师。但是在一次交谈中。他告诉我他也经常被一些非常不听教导的学生搞得很头疼,他们不但不听课而且在课堂上捣乱,忍无可忍的他只好扔给他们一句话:。滚!”
事例三启发我们:对于顽劣的孩子,适度的。惩戒”是必要的,但是问题是应该怎么“惩戒”。以往或现今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有些家长特地交待老师:“你能骂孩子。是对我的孩子更负责!”这是中国家长传统的意识、习惯。对于特别调皮不服管教的学生,通过一些反话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使其收心,努力学习,有一定的效果。但如何批评惩罚?我们认为,用激将法重要的是老师能真正站在爱学生的立场上,而不是一气之下的泄愤,更不是放弃这个学生。例子中笔者的好友对其学生的呵斥,就只是一气之下的泄愤,而没有讲究批评的艺术。不适度的批评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不可否认.还有些老师常以恨铁不成钢、出发点是为了激发孩子的自尊心、促其上进为借口,但骨子里暴露出的却是对孩子人格尊严的轻视。
三、消除语言暴力现象的几点建议
在对。语言暴力”受害者和肇事者进行心理透视时。已经提到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了。其中。最重要的两点,也许就是下面两则事例给我们的启示。
事例1:某校开家长会,有位老师对一位家长说:。你的孩子很不遵守纪律,上课没能坐定三分钟,你要好好管教他。”这位家长听后很伤心。当她回到家里时,看到孩子正在等着她。这位孩子知道自己平时表现不够好。所以很想知道老师对自己母亲说了什么。这时,母亲控制着情绪,很认真地对孩子说:。老师表扬了你,说你以前上课只能坐定一分钟,现在能坐定三分钟了,并希望你以后要做得更好。”孩子听后很高兴,也受到很大鼓舞。第二天上学时,他去得特别早,也很遵守纪律。此后,这位母亲不断地鼓励他,后来这孩子成了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教师与家长要优化教育的科学方法与艺术,学会表扬和批评。教育者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遇事冷静,善于克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始终保持宽广的胸怀,和蔼、友善、热忱、耐心和平等地对待学生。教育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都表现出信心与爱心。一个合格的教育者应该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这种控制应该建立在对孩子最真挚的爱心基础上。要告诉孩子:你不错、你行、你很棒、你没有问题、你只是小小的。心理感冒”等。
批评,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但使用它不可简单、粗暴、生硬。如果需要批评的话。教育者也应该充分考虑批评方式、受批评者的承受能力与效果。否则。会事与愿违,产生不良后果。教育者在实践中应不断积累、探讨,使批评艺术化。从而收到良好效果。事例2:最近。广东江门新会一些小学,共同推出1O条教师禁用语。1O条禁用语主要是对教师日常教育学生时,容易说出的有伤学生自尊的话进行归纳。禁止使用。学校老师纷纷表示。将努力不使用1O条禁用语。
这个事例启示我们。学校教学管理中要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比如可以采用制定“教师禁语”等措施。近年来,各地各部门陆续推出了各种形式的“行业忌语”。如医生忌语、法官忌语、从警忌语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语言暴力”的发生。因此。教育管理部门也要有针对性地制订一些“教师忌语。把此列为师德考核的重要内容。有三类话应当成为教师的“职业忌语”:一是话题涉及到家庭、父母时。不可使用“缺少家教”、“有其父必有其子”等带有讽刺或鄙视的语言;二是不要对孩子的本性妄下结论,诸如“天生就是个蠢才”、。一辈子没有出息”等;三是不要对孩子的人格进行侮辱。如“你比猪还笨”、“你简直不是人”、“我像你这样早就跳楼了”等。
另外,教育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学校也要健全心理辅导机制,使学生们在心灵受伤时有一个倾诉和治疗的场所。
学校是传播文明的园地,教师是文明的传播者。教师应致力于塑造学生高尚人格,着力于学生健康心理的维护。愿我们校园告别“语言暴力”的阴影,愿我们的孩子们沐浴着爱的阳光!
第三篇:浅谈教师语言暴力问题
浅谈教师语言暴力问题
1.教师语言暴力的定义及表现
所谓教师语言暴力是指教师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乃至日常生活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使用嘲笑、侮辱、诽谤、诋毁、歧视、谩骂或贬损等不文明的语言,使学生的人格尊严、精神和心理健康都受到伤害的行为。
常见的语言暴力表现为:“你比猪还笨”“这堂课被他搅得上不成了,大家看怎么办?”“我管不了你了,叫你爸来”“像你这样下去,连扫马路都不够格”等。
2.教师语言暴力的成因(1)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
有的教师依然固守“师道尊严”,没把学生看作是有思想、有个性和正在发展的人,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没有做到因材施教。(2)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
部分年轻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如果所教班级成绩落后于其他班级,心理素质低的老师不能自我调节压力,就会产生急躁情绪,从而口不择言。3.教师语言暴力的危害
中公教育
(1)导致师生关系恶化
教师的语言暴力,会降低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使学生逐渐远离教师,甚至对教师产生厌恶情绪。(2)导致生生关系恶化
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教师对某一学生的看法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其他同学对该生的看法和态度。如果教师对某一学生的态度不好,就容易造成学生同伴间感情的破裂,使同学之间不能友好相处,进而影响到班集体的氛围。
(3)损坏了学校教育的宗旨和目的,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教师的语言暴力会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使学生产生自我怀疑等,长期下去容易使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进而影响其健康成长。4.如何杜绝教师的语言暴力行为
就如何解决教师语言暴力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教师应规范自身语言,在教育过程中,学会将表扬和适当批评相结合,并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保持宽广的胸襟,和蔼、热忱、耐心、平等地对待学生。
二是学校应该多关心教师,广泛开展各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帮助教师提高心理素质。
三是教育部门应把教师的语言暴力行为纳入教师职称考核评定中,出台相关规定,明确教师语言暴力的概念和有效的惩戒方式。
中公教育
四是学生家长应提高维权意识,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反映。
总之,教师语言暴力问题,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得以有效解决,进而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中公教育
第四篇:关注教师心理成长教案(师德)(范文)
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教案
时间:2013年9月26日 地点:教师会议室 主讲:韦中富
学习内容:
《教师的心理成长》第三章
沟通:让天堑变通途
一、师生沟通:师生有效互动的基石
1、教育叙事
P52—P53
2、焦点透视
①走进师生沟通
沟通是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手段,是建立有效师生关系的重要方法。②沟通的粗略分类
课堂生的沟通
课堂外的沟通
1、教师沟通的特质类型
(1)沟通良好型包括五种类型
鼓励性
积极性
全知型
温和型
弹性形(2)沟通不良型包括五种类型
暴力型
唠叨型
自我型
苛刻型
权威性
应对·训练
训练一:让学生了解自己,知道我 训练二:沟通测试,我了解学生吗? 训练三:情景训练。
欣赏·感悟
《我的老师》p56--58
时间:2013年10月8日 地点:教师会议室 主讲:自学
学习内容:
《教师的心理成长》第三章
沟通:让天堑变通途
一、真诚: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1、2、教育叙事
P58--P59 焦点透视
真诚是一种态度,一种素养,不是依靠掌握技巧所能获得的,而是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高休息杨,提高道德品质,完善人格,需要在日常的为人处事中时时处处、点点滴滴积累养成。
3、应对·训练
(1)积极利用教师期望效应(2)建立民主的领导作风(3)在师生交往中能正确归因(4)合理利用和奖惩(5)做一名受欢迎的老师
4、欣赏·感悟
《真诚》P63—P64
时间:2013年10月14日 地点:教师会议室 主讲人:王朝平
培训内容:《关注教师心理成长》
沟通:让天堑变通途
第三节
心灵沟通:师生沟通的基本原则
一、师生沟通应遵循的原则。
1、理解。
这是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前提,更是当代师生沟通的关键。因此,理解学生,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师生关系融洽的基本原则。
2、良好的沟通心态。
(1)真诚。(2)尊重(3)信任。(4)平等(5)宽容
3、有效的引导
4、专心的倾听
5、善用体态语言
二、应对·训练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2、充分利用各种途径主动和学生沟通。
3、学会正确使用表扬。
4、避免不当的表达。
5、情景训练
三、师生沟通的技巧有以下几种方式。
1、倾听的技巧。
2、语言的技巧。
3、理性的影响。
4、有效的引导。
5、态度的改变。
6、非言语技术
时间:2013年10月17日 地点:教师会议室 主讲人:韦忠富
培训内容:《关注教师心理成长》
沟通:让天堑变通途
第四节
沟通能力:沟通成功的关键 交互分析理论:
交互分析理论由爱利克.伯恩于984年创立,既是一种有效的团体咨询方式,也是人了解自身行为、改造自己、增进相互关系的有效途径。同样,这个理论也适用于师生关系的处理。交互分析理论主要包括人格结构、人生态度和脚本分析三个部分。
1、人格结构与自我状态
伯恩认为,人类的人格由三种自我状态构成,即父母式自我、儿童式自我和成人式自我。
2、生活态度
伯恩认为,人对自己和他人所作的善于谁好谁不好的结论就是其生活态度,以情绪为基础,在孩子与成人的关系中形成,并取决于成人对孩子的态度是抚爱还是冷漠。生活态度表现为四种类型:
(1)、我不好-你好
这种人常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有很强的自卑感,与他人相处时常表现出畏缩、沮丧的态度,是自卑和抑郁症患者的典型态度。
(2)、我不好-你也不好
这种人除了自卑之外,对他人亦报着仇视的态度,认为整个人生一团错,世界是灰色的,充满了罪恶、混乱和不幸,是严重的精神紊乱或厌世者的态度。
(3)、我好-你不好
这种人是典型的利己主义者,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别人的利益。(4)、我好-你好
这是一种健康的态度,认可自己,也认可他人,能承认别人的存在与价值,共享人生的喜怒哀乐。
3、人生脚本
交互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幼年时所接受的父母教导和个人的决定写下了一生的脚本,由此定下了在他的成人阶段将采取何种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则决定了他的生活质量。人生脚本主要来自于后天的学习与体验,并凭借着他人的“抚爱“予以强化。
师生沟通的技巧有以下几种方式:
1、倾听的技巧。
2、语言的技巧。
3、理性的影响。
4、有效的引导。
5、态度的改变。
6、非言语技术
时间:2013年10月21日 地点:教师会议室 主讲:王朝平
学习内容: 《教师的心理成长》 共情:维持师生关系的“心理氧气:
一、理解:解开师生间心灵枷锁的“金钥匙”2、3、4、教育叙事
P80-P81 焦点透视
应对·训练
怎样进行积极的聆听? ①、全神贯注地听 ②、察言观色的听 ③、有来有往的听
4、欣赏·感悟
P85-P86
时间:2013年10月28日 地点:教师会议室 主讲:自学
学习内容: 《教师的心理成长》 共情:维持师生关系的“心理氧气:
二、共情:师生携手前行的路灯
1、教育叙事
P87-P88
2、焦点透视
3、应对·训练
数学课堂教学运用共情技术一般可分三步走:
(1)设计问题引领,走进学生心里,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中寻找联接点。(2)重视共情表达,走进学生心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与学生同在。
4、欣赏·感悟
P91-P93 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
时间:2013年11月11日 地点:教师会议室 主讲:韦忠富
学习内容:《教师的心理成长》共情:维持师生关系的“心理氧气:
三、换位:让我理解你
1、教育叙事
P94—P95
2、焦点透视
3、应对·训练
(1)相互尊重(2)情感交融(3)自由选择(4)参与体验
4、欣赏·感悟
P99-P102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时间:2013年11月25日 地点:教师会议室 主讲:王正桥
学习内容:《教师的心理成长》 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一、将爱播种在孩子的心田: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特点
1、教育叙事
P103
2、焦点透视
3、应对·训练
①、我们在教学当中要努力做到的几点 ②、训练:勇于说出你对他人的感受
4、欣赏·感悟
P19-P20 我对学生犯过无法弥补的错
时间:2013年12月9日 地点:教师会议室 主讲:自学
学习内容:《教师的心理成长》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二、尊重: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前提1、2、教育叙事
P109-P110 焦点透视
(1)、热爱尊重每一名学生,把爱心和微笑带进课堂(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3)、教师要以良好的教学情绪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3、应对·训练
① 训练一:“四步认同法” ②
训练二:“五个同路人” ③ 训练三:“相互介绍” ④ 训练四:“内部沟通一” ⑤ 训练五:“内部沟通二”
4、欣赏·感悟
P115-P116 阳光与微笑
时间:2013年12月20日 地点:教师会议室 主讲:自学
学习内容:《教师的心理成长》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三、点亮心中的明灯
1、教育叙事
P116_118
2、焦点透视
(1)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2)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
3、应对·训练
①变传授式教学为“探究式”学习②变“较为主体”为“师生互动” ③变教师单一评价为师生共同评价
4、欣赏·感悟
P29-P30
第六学时
时间:2013年3月14日 地点:五楼会议室 主讲:刘刚
学习内容:
《教师的心理成长》第二章
建立有效的师生关系:教师同学生共同成长
一、热爱孩子:有效师生关系的基础
1、教育叙事
P31_P32
2、焦点透视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进步的动力。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品格的养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校与家长合作搭建桥梁。
良好的师生关系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热爱学生
3、应对·训练
(1)教师每天的必修课: ①上课前早些到教室 ②注意上课时的态度
③将每一位学生的情况都掌握在眼里 ④课后的关怀也不能忽略(2)训练方法 ①学会善于暗示 ②与学生一起换位思考 ③“忽视”办理的特别学生
4、欣赏·感悟
P35-P36
二、让孩子快乐地举起手:优秀教师的必备素质
1、教育叙事
P37
2、焦点透视
怎样才能成为让学生喜欢而又很有威信的老师呢?(1)赞同学生观点,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认识(2)真诚的爱,细致的沟通
(3)帮助学生发掘学习兴趣,消除来自于学习群体的压力(4)加强自身修养,事可做学生身边的榜样
3、应对·训练
训练一:抓住每次有声有色的班会 训练二:开展增强合作精神的比赛活动 训练三:书面热线——深沉的心灵沟通 训练四:抓住细节,抓住学生的心
4、欣赏·感悟
P40—P41
第七学时
时间:2013年3月21日 地点:五楼会议室 主讲:刘刚
学习内容:
《教师的心理成长》第二章
建立有效的师生关系:教师同学生共同成长
三、架起心灵的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1、教育叙事
P41—P42
2、焦点透视
建立有效的师生关系的一种形式——合作型的师生关系(1)对合作型师生关系的诠释 ①师生间的“教”与“学” ②心理观的共鸣
(2)合作型师生关系的特征的体现 ①平等性 ②自愿性
3、应对·训练
(1)要构建平等师生关系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相信平等,消除权威 第二、信任学生是教师的道德底线 第三、学校中的以“学生”为本
第四、真正理解学生,给予学生心灵上的支持(2)训练
①再多些交流与沟通 ②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 ③引导教育,交流体验
4、欣赏·感悟
《你的微笑对学生很重要》
微笑是一种不留痕迹的赞扬 微笑时情感交流的桥梁 微笑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在管理中不妨多笑一笑。因为,你的笑对学生很重要!
第八学时
时间:2013年4月11日 地点:五楼会议室 主讲:刘刚
学习内容:
《教师的心理成长》第二章
建立有效的师生关系:教师同学生共同成长
四、用爱心去耕耘:培养有效师生关系的心理策略
1、教育叙事
P47—P48
2、焦点透视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教师在各种各样的事情上对学生的态度,最难做的的就是——共情,尊重,真诚。
3、应对·训练 应对:
在生活中教师应注意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利用家访进行沟通 第二、课外活动教师是学生的学生 第三、班级管理,平等听取学生的想法 训练1:了解学生的需要 ①生存需要 ②安全需要 ③归属需要 ④尊重的需要 ⑤自我实现需要
训练2:增进师生间距离的几种方法 a、相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 b、温柔地注视学生的眼睛
c、说话时语气放慢 d、时刻保持真诚的微笑
e、第一时间告诉学生自己的联系方式 f、学会一样基本的体育运动 g、h、多看时尚方面的杂志
多给家长联系,说孩子又进步了
i、真心的喜欢班上的每一名学生
4、欣赏·感悟
《扔海绵块大战》P50—P51
第五篇:关注教师心理成长学习心得体会
关注教师心理成长学习心得体会
仁兴镇小学 王自祥
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备的条件和基础,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这次通过学习,收获很大。
首先,我感觉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非常重要。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教师的心理健康主要还是要靠自己的调整和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这一职业是如今最“开放”的职业。他的工作得接受许多人直接或间接的检查和监督——学生、校长、教研员、学生家长、教育局等等,以至整个社会。所有的这些人和社会团体都认为自己对教师的工作有评价的权利。对于教师应该怎么做,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观念和想法。仅仅是与以上提到的这些人相处就可能让教师产生焦虑,不管是正常的焦虑还是神经过敏性焦虑。并且,教师自己心里也有“一杆秤”,随时随地都在监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别人更严格、更苛刻。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把一个人的各种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联结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个体因为对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应多学习,多接受新知识,以加强自身修养。教师也可以坚持收集有关他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资料。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更清楚地知道是否达到了自己预定的目标。
教师对失败的看法是自我维护心理健康能力的中心因素。正因为教师是心理上“开放”的职业,失败和过错发生的机率就特别大。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错,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关键是看怎么去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失败。如果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失败就是成功之母。而且能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来源,更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比如,一个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充满信心的老教师对学生家长和社会上其他人员对课程提出的不同意见会处之泰然。与教育界之外的人谈论关于课程的时候,他心态平衡,语气坚定,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教师,他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对问题的直接接触更多,因而对整个教育形式也就有更客观的把握。他从实际工作中建立起来的安全感不会受到影响。因为学生对他友好而不失尊敬,因为他帮助差生并真的使其成绩上升,因为他客观地知道教学中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正是因为他能接受这些失败,并从中总结经验,才有如此大的心理能量来勇敢面对失败。教师应该正确的认识和评价生活中所谓的“失败”。也可以说是适时当一下阿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