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区港合作加快共同发展的调研报告(修改稿)20080723
破解发展难题 系列调研之二
关于实施区港联动战略 推进一体化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日照经济开发区“区港联动”战略研究课题组
(2008年7月)(征求意见稿)
“区以港兴、港为区用、区港联动、区港一体化”是实现开发区经济和港口经济共同发展内生的客观要求,是开发区与港口资源共享,在领导、规划、布局、建设等方面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从系统科学角度分析,“区港联动”属于协同的概念,是开发区与港口两个子系统整体协同的组织过程。就其内含而言,可以“政策叠加、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功能集成”十六字概括,体现了开发区和港区在区域产业、基础设施、信息、业务等方面的联动发展。
当前,各地特别是港口城市实施的区港联动战略,主要是依托港口加快建设保税区、保税物流园或者自由贸易港区。我们提出的“区港联动”战略内容较为宽泛,从长远发展看,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与港口结成更加紧密地全面合作关系,加快日照港向国际自由港、开发区向国内一流开发区转变,最终 1 实现区港一体,成为鲁南临海产业区核心区域;从近期发展看,两区以合作建设保税物流中心(园区)、造船基地为纽带,在临港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合作,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共同为日照跨越发展和鲁南经济带崛起做出更大贡献。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我们遵循港口城市发展规律,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日照市、港口和开发区实际,对区港合作、区港联动、一体发展进行了思考。报告如下
一、加快实施“区港联动”战略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日照因港而立,开发区临港而建,港口优势是开发区最突出的发展优势之一。实施“区港联动”战略,加快区港一体化进程,既是由港口的多功能特征和现代港口城市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是加快实施“港口立市”战略、推动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迫切要求,是落实“一体两翼”赶略、加快鲁南临海产业区的必然选择。
(一)加快区港联动,推进区港一体,是加快港口发展步伐、增强港口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日照港是鲁南经济带地区惟一出海口,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是鲁南扩大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资源,是山东省南部及其他内陆腹地外贸物资、能源、化工、粮食、水泥、矿石、木材干线大港和集装箱支线港。2007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31亿吨。根据新修订的城市和港口发展规划,规划岸线由原来的9.8公里延长到25.5公里,其中在开发区的岸线16公里,2 是“十一五”期间日照港建设2亿吨大港的主阵地,也是区港深化合作、一体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开发区是日照港的第一腹地,经济发展与港口自身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方面,开发区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港口规模的扩大和港口功能的完善;另一方面,港口自身的发展壮大也离不开开发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开发区经济发展了,可以为港口提供更多的稳定的货源,有利于港口功能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利于推动港口的建设与发展。上海港、青岛港、天津港、深圳港等港口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这些城市临海工业、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等港口经济蓬勃发展所形成的强大需求动力。另外,发展临港经济还有利于提高港口和企业的竞争力。如通过建设保税物流中心,拓展港口现代物流功能,发展港口物流产业,不仅能够带动港口城市的物流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通过完善港口服务功能,增强港口对腹地市场和航运集团的吸引力,扩大对外联系与合作,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和融资渠道,促进港口发展。
(二)加快区港联动,推进区港一体,是开发区壮大经济实力、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开发区的必由之路。工业功能是港口的主要功能之一,港口不仅为工业发展提供运输服务,而且促进临海工业和出口加工业的集聚,直接推动港口城市和临港经济区域的工业化进程。近年来,开发区充分发挥临港优势,积极实施“产业链招商、集群化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引进 3 临港大工业和加工贸易项目,培育形成了以森博浆纸、华能电厂、新良油脂、邦基三维油脂、凌云海制糖五大企业为龙头的临港工业集群,极大提升开发区综合竞争力。2007年,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5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达到26%;五大临港工业企业产值已占到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0%,占全市临港工业的比重也达到%,开发区作为全市发展临港工业的载体地位进一步巩固。特别是随着开发区港路优势、基础设施等优势的凸现,特别是临港大工业企业开始显现“
二、三期”效应,开发区在全市、全省、全国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我们能够实现“争创全省前五强、跻身全国百强、建设国内一流开发区”的奋斗目标。例如,在建的华能日照电厂二期、亚太森博浆纸二期、威亚发动机二工厂、中储粮油、中纺粮油、青啤(日照)项目、凌云海糖厂二期等7个大项目,总投资230多亿元,全部建设投产后年产值达450多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利税突破80亿元;将来还有华能日照电厂三期、亚太森博浆纸三期、新加坡AA集团的棕榈油加工等大项目总投资达到190亿元,达产后年可新增产值168亿元,工业增加值50亿元,利税26亿元。另外,在谈的造船、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港口机械等大项目总投资200多亿元,达产后可直接形成工业产值150亿元,工业增加值48亿元,利税15亿元。随着这些大项目的陆续竣工投产,到2010年为我区工业总产值将突破750亿元,工业增加值将突破240亿元,并带动包括造纸、4 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印刷、食品、现代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全区经济继续快速发展注入强大活力。根据预测,到2010年,我们在工业总量上将超过威海开发区,全区将形成12亿元的财政收入,真正跨入国内一流开发区的行列。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把实施区港联动战略,作为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开发区的重大战略举措来谋划、来推动,既要加快港口做大做强,放大港口物流运输、资源配置等服务功能,使之更好服务临港大工业发展;又要放大港口辐射带动作用和开发区临港沿海优势,加大招引和建设大项目力度,拉长产业链,尽快形成临港产业集群效应。
(三)加快区港联动,推进区港一体,是实施“一体两翼”战略,加快鲁南临海产业区建设的重要举措。山东省 “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加快区港联动和鲁南临海产业区发展带来重大机遇。规划建设中的鲁南临海产业区范围覆盖岚山区和日照经济开发区及东港区的全部地域,作为日照港近邻的开发区,又是鲁南临海产业区的核心区域。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鲁南经济带加快发展的10个方面、44条政策意见,为我们加快区港联动、推动临港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发区必须抓住这些机遇,利用好这些政策,争取上级支持,加快港口合作,努力以率先实现区港一体化来带动鲁南一体化发展。
二、加快实施区港联动、合作共赢战略的指导思想及任务 5 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抓住全省加快建设鲁南临海产业区建设的机遇,围绕实施“四大战略”和“双轮驱动”,按照“区以港兴、港以区活、区港合作、一体发展”的总体思路,发挥和整合两区资源优势,支持服务日照港做大做强;依托港口优势,加快开发区临港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区港产业互补、市场互通、资源互用、体制互融、政策互联,逐步使区港区域成为日照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鲁南临海产业区的核心区、全省乃至全国新兴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二)发展目标。
1、合力建设双亿吨大港。协调、服务、推进日照港矿石二期、西港二期、煤炭三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到2010年使港口核定通过能力和港口吞吐量双双达到2亿吨,集装箱量要达到200万TEU,加速日照港向多功能、现代化、国际性的大港迈进。
2、全力建设鲁南临海产业区。以大项目为龙头,产业园区为载体,加快推进建设以发动机及配件、粮油加工、浆纸制造、能源、精练糖及食品、海上装备、海洋化工七大产业为主体的临港先进制造业、以保税物流为载体的临港现代物流业。
3、着力打造区港共享的公共服务区。进一步更新观念和打破行政壁垒,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分工合作、共同发展,先易后难、重点突破的原则,全面加快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布、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八同”,加速港口与开发区同城化进程。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把临港区域的规划、建设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用强有力的规划指导调控开发区建设,实现资源、人才、力量等多方面的整合,坚持特色定位、协调发展,实现项目的合理布局。围绕港口经济,以开发区的特色产业园区为依托,形成优势产业集聚效应。
2、坚持优势互补。开发区利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综合资源,在重点项目建设、港口生产经营等方面,帮助、支持港口实现快速发展;港口利用航运、仓储、资金、信息、人才等资源,通过港口经济的辐射力,推动开发区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着力打造临港大工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
3、坚持共同发展。充分发挥港口带动作用和日照开发区的区位、体制、经验及政策等优势,形成区港在基础设施建设、功能联动等方面的互动互促,实现合作双赢。
4、坚持开发与保护节约并重。合理有序开发利用资源,强化节约环保意识,大力加强生态建设,有效治理环境污染,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可持续发展。
5、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把提高居民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发展中促进社会和谐。
三、支持和服务日照港做大做强,合力建设双亿吨大港
站在全市发展一盘棋的的战略高度,结合鲁南产业布局规划,根据鲁南经济带未来发展的需要,帮助港口做大做强,发挥日照港在鲁南产业区以及鲁南经济带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鲁南经济带的综合竞争实力。
(一)保护港口和临港工业发展空间,实现资源共享。开发区是港口加快发展的第一腹地和直接腹地,要牢固树立全市发展一盘棋思想,自觉把开发区发展纳入港口、鲁南临海产业区和全市总体规划中,按照《日照市海洋功能区划》的要求,严格保护开发区16公里海岸线,全方位加强与港口合作,充分发挥日照瑞盛造船公司的作用,加快造船基地填海工程建设,为建设大型造船基地、发展海上装备产业搭建良好平台。
按照日照港未来吞吐能力6亿吨的要求,要像保护深海岸线一样保护近港陆域,严禁滥占港口陆域,保障港口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实现设施共享。打破港口与开发区的区域界限,按照城市的功能区域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发展。在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上,实行开发区与港口共同投资统一开发,在搞好水、电、路、煤气、通讯等基础建设的同时,尽快形成“畅通、安全、高效、舒适”的区港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做好群众工作,争取群众支持,积极参与兖石铁路改线、日枣高速、临海高速等道路工程建设,解决上海路、深圳路、8 香港路与同三高速、日东高速对接问题,争取上级支持,把开发区路网纳入全省高速路网体系,为扩大港口吞吐量,发展临港大工业和物流业,强化港区间的联动效应和良性循环,创造更加便捷的条件。
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大开发区段港湾的协调与整合力度,统一岸线使用、统一港湾规划、统一航道管理,围绕日照港提出的“大宗散货、集装箱运输、原油运输、综合物流”四大重点,支持和参与港口在区内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各类生产性泊位,进一步扩大矿石中转能力,放大煤炭、粮食、水泥、焦炭等货类运输的优势,争取日照港明年成为我国第一大矿石中转港;以日照港与青岛港合作经营的日青集装箱码头公司为载体,帮助港口尽快壮大规模,确保2010年200万标箱以上,努力增强日照港服务开发区、服务鲁南产业区、服务日照市和服务鲁南经济带的能力。
以申报、建设港口B型保税物流中心为契机,努力拓展综合物流功能,为日照开发区乃至全市发展临港大工业、进出口贸易和现代物流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快建立现代化信息传输网,实现信息共享。按照突出应用、面向市场、网络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创新、有序竞争的发展思路,整合日照港、开发区、临港产业区乃至鲁南经济带区域各城市的经济、科技、社会、环境、港口、海洋等信息资源,构建以地理信息环境、资源环境及社会和人文环境 9 为背景的基础信息平台,争取3年内建立统一的“数字区港”中心,建成以数字化为基本特征的政务、社会、经济等领域运营、管理与服务新模式的信息体系,逐步推进整个临港产业区乃至整个经济带信息化。
广泛应用MIS、EDI等技术,实现与银行、保险、税务、海关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有关信息共享和电子报文交换尽加快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提高港口企业的竞争力。
四、做大做强临港大工业,加快构建鲁南临港工业基地 为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形成整体合力,根据区港区位、资源、交通和产业基础状况,在今后的发展布局上,加大与港口合作力度,集中力量规划建设“一线两轴两基地”,“一线”是以16公里黄金海岸线为依托的“海洋产业黄金岸线”,“两轴”是分别以上海路和深圳路为主轴的临港产业走廊,“两大产业基地”就是打造以浆纸制造、粮油加工、机械制造、海上装备制造为主体的临港大工业基地和现代物流业基地。在产业培育方式上,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以大项目为龙头,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着力拉长产业链,提高产业关联度,形成产业集群。在产业发展方向上,围绕实现产业结构“新特优”,在加快现有临港工业大项目建设的同时,下大力培育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三个新亮点”。经过3-5年努力,把该区域打造成为产业集群 10 优势明显、生产力布局合理、科教支撑有力、生态环境优良,工业区、港区、城区、物流区有机融合的山东南大门“黄金产业带”。
(一)加速膨胀以能源、浆纸、粮油、精炼糖为龙头的传统临港大工业基地
1、能源基地。以华能电厂二、三期扩建为契机,以煤电二次能源转化为重点,按照上大压小、节能减排的要求,大力发展超临界、超超临界大容量机组,努力降低供电煤耗。推广和应用低氮燃烧、煤炭气化液化、洁净煤燃烧、水煤浆、空冷、特高压输电等新技术,努力提高能源转化效率。确保华能二期2×68万千瓦超临界发电机组于2008年底实现双机双投,年发电量74亿千瓦时;明年上马扩建三期2×680MW级燃煤机组,到2010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左右。继续鼓励发展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和太阳能,规范发展热电和综合利用电厂,严禁发展纯凝小火电,逐步将开发区打造成鲁南乃至山东省重要的能源基地。
2、制浆造纸与关联产业基地。以亚太森博为依托,大力扩张原料木浆的生产能力,改善原料结构。以高档涂布白板纸为龙头,带动发展制浆及纸制品业,积极发展木浆造纸和高档高强纸、高档文化纸以及工业用纸、生活用纸等产品,加快发展白卡纸、牛皮箱板纸、液体包装纸、薄页纸、无碳复写纸等,支持发展进口替代产品,着力延伸以废旧纸张—纸浆—纸—纸 11 制品为主体的造纸产业链,形成大型造纸及原料产业集群。力争到2012年,形成200万吨浆和200万吨纸的生产能力,成为中国第一、亚洲第二的造纸基地。
3、粮油产业及深加工基地:按照区港合作、分类指导、配套完善、扩能升级、拉长产业链的原则,加快粮油产业园升级改造和做大做强步伐。与港口协调,解决船只靠泊难、货物通港时间过长、港口停泊费用过高等问题,为粮油企业降低成本、扩大规模创造良好条件;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的方式,加快园区设施供气供电等设施配套,从根本上解决粮油产业园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推进投资1亿美元的中纺粮油、投资7亿元的中储粮油项目,促其二、三期跟进;推动AA集团投资1亿美元的棕榈油、港口与马来西亚合作投资20亿元的棕榈油等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同时鼓励现有企业或者招引项目,发展精炼油、食品、药品等深加工项目。力争到2010年,粮油产业园加工、中转大豆能力突破500万吨,销售收入过200亿元,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集粮油加工、仓储、中转为一体的粮油产业基地。
4、精炼糖以及食品深加工基地。加快凌云海糖厂二期工程建设,投产后使精糖年产量由40万吨提高到120万吨,年实现产值50亿元,利税5亿元,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特大型糖厂。以此为龙头,以食品产业园为载体,进一步发展集水产品加工、农产品深加工、饮料糖果加工、食品包装等多种加工项目于一 12 体的食品加工制造业基地。到2010年,年食品加工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二)壮大以汽车发动机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基地。
5、发动机及汽车配件产业基地。以韩国威亚汽车发动机项目为依托,在一期第一条生产线投产的基础上,加快第二三条生产线、汽车模具中心的建设,推进关键技术创新,促进加工、生产、服务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着力提高行业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努力打造鲁南发动机制造业基地。以配件工业园为载体,加大发动机上下游配套产业项目的招引和建设,到2010年,争取配件企业达到30家,总投资6亿美元以上,超过主体项目的投资,形成山东省较大的发动机配件生产基地。
(三)培育以造修船为龙头的海上装备制造业基地。
6、海上装备制造业基地。依托港路优势和岸线资源,加快规划建设海上装备制造产业园,按照修造船基地、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区、船舶配套产业区三个功能区,推进造修船、船舶配件、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招引和建设,着力打造船舶制造业及相关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三大主力船舶和海洋石油及天然气钻探、开采、集输等海洋工程装备,努力拓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效益的海上装备产品。加快推进投资150亿元的建龙钢铁旗下的扬帆造船、投资10亿元的华电港机、投资40亿元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等项 13 目。经过3—5年的努力,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较大规模的海上装备制造基地。
五、做大做强以临港物流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鲁南临港商贸物流中心
(一)以发展港口物流业为核心,膨胀现代物流业。主动顺应现代港口从“运输中心”经“配送中心”向着“综合性物流中心”发展的趋势,充分发挥综合优势,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和电子商务,尽快形成以港口为端点、以内陆物流中心为集散点的与国际接轨的综合物流网络。围绕港口综合运输和贸易服务,以煤炭、矿石、粮油、液化品、木材、建材等大宗货物的运输、仓储、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为重点,规划建设港口物流园、上海路工业走廊物流园、奎山货运站物流园、奎山南大型综合物流园、大连路物流园五个重点物流园区,以此为载体,积极引进知名物流企业,引进产业基地型和专业市场型的物流企业,积极培育现代物流服务品牌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产业群体,努力建设区域物流总部基地、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基地和鲁南地区物流中转配送基地。加快保税区的申请设立,启动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尽快发挥其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贸易、国际采购等功能,在此基础上,逐渐实现区港联动,促进港口及腹地外向型经济和现代国际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加快粮油物流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港口粮食年吞吐量近千万吨的优势,打造全省大型粮油物流配送基地。
(二)以发展电子商务为核心,积极培育电子信息业。坚持运用高新技术武装服务业的理念,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积极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促进电子信息业的发展。以提高全区信息产业竞争力为目标,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依托龙鼎花生、凌非华商交割库、新良油脂期货交割库等载体,逐步扩大交易品种,增加交易量,在此基础上,逐步建设以矿石、煤炭、粮油、糖业、浆纸等为主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加大招引高层次电子商务总部企业、服务外包企业力度,着力培植和发展软件外包、电子信息、海洋生物、海洋化工、动漫制作等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认证体系、网上配送体系等服务应用系统,鼓励相关企业积极拓展研发服务、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积极承接服务外包,突出发展技术贸易及其他科技信息服务业。
(三)以发展港口贸易为核心,改造提升商贸物流业。依托大港口、大腹地,面向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大贸易,千方百计做好以港兴贸的文章。强化桥头堡的中转贸易、货物集散功能,以煤炭、矿石、粮油、木材、建材等大宗商品为重点,规划建设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国际大型贸易企业,大力发展中转贸易,加快发展大进大出、深购远销的外向型贸易,将开发区口岸建成沿桥地区进出口贸易的集散地。进一步开发港口的商业服务功能,积极发展为港口服务的船舶 15 与货运代理、保险、金融、通讯、航运等生产性服务业,尽快把开发区建成千帆竞泊、万商云集的鲁南临海商贸中心。积极运用现代服务技术和经营方式改造提升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建设特色商业街、步行街,培植商业中心区,为港区和开发区居民提供方便、多样、快捷的服务。
六、加快社会事业共建共享,全力打造以生态宜居为特色的滨海新区
以合力建设“生态园区、人文新区、和谐社区”为目标,坚持“打破区划限制、加快区港合作、实现和谐共享”的原则,积极推进两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有效优化配置两区范围内社会事业设施等公共资源。开发区管委会将充分发挥市一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职能作用,积极主动地支持和配合日照港集团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通过政府主导、产权出让、市场运作、股份合作、资源共享的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接收港口剥离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公用设施,使日照港集团有更多的精力、财力进行港口开发建设。在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方面,通过新建区级二等医院、改造升级奎山卫生院或者港口医院,建立区港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制度,共同建立医疗应急体系。在共享优质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方面,大力发展与区港主导产业相关联的职业技术教育,共同培育职业技能型人才;围绕实现“打造全省一流义务教育”的目标,按照一流设施、一流师资、一流 16 管理的要求,高标准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和幼儿园,满足港区和开发区居民教育需求;建设共享的人才和劳动力供求信息网路,建立统一的人才劳务市场,实现人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无障碍流动。在共享优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方面,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网络,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平台,同时立足长远,逐步实施,加快建设体育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区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网上教室、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平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品位,发展社区文化,拓展港口文化、开发区特色文化和遗址文化,做大文化会展和文化旅游,争取举办全国性和国际性重大文化活动。
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打造生态宜居型滨海新区,加快区港合作共享生态环境步伐,按照全市总体规划,优化港口与临港经济功能区,根据地形、气候、水源、风向、海流和交通要素,科学布局港口和临港经济工业项目,使其与群众生活区、海岸旅游休闲区、行政文化生活商务区等城市功能区之间保持合理的距离,使城市生态系统在空间上实现最佳组合。科学确定环境容量和阈值,合理安排临港工业集聚规模,确保临港经济的发展不能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更新能力。要依靠科技进步与科学管理,努力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工艺,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完善环境与发展科学决策机制,严格执行“三 17 同时”原则和环保一票否决”、“环保第一审批权”、“建设项目三不批”制度,坚决将那些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拒之门外。充分利用本身山水环抱的自然地理条件,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区域性和系统性出发,与港口携起手来,共商环境保护和建设对策,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一体化进程,加强与全市生态体系相衔接,保护性开发“一线--16公里海岸线、一山---3000亩奎山风景区、两河—3公里的崮河和4公里的沙敦河、一区—10平方公里傅疃河湿地生态区”,构建多条生态廊道,建成若干生态组团,形成生态区、廊道、组团有机连接、各具特色的新区生态构架,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继续加快“封山、治河、湿地保护”三大生态工程建设,合力推动工业废水中心、供热中心建设,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文明相统一;同时加快区域旅游资源合作,挖掘开发奎山风景区、傅疃河口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区等旅游资源,推动工业游、港口游、生态游、汽车游和文化旅游互动发展,把这一区域打造成为全市居民旅游观光休闲的“南花园”,逐步培育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的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等特色品牌。
七、加强组织协调,切实形成实现区港一体化的强大合力
(一)完善协调机制。为搞好区港合作、推动区港一体化,带动鲁南临海产业区发展,由开发区和日照港集团联合建议市政府成立由市领导任组长、区港两单位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 18 志为成员的区港一体化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编制建设规划,确定目标任务,搞好重点产业和项目布局,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协调有关重大问题。近期,开发区与日照港集团成立区港合作协调领导小组,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明确合作共建的重点领域和工作。同时启动开发区管委会与日照港集团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协商解决合作重点、项目建设、配套政策等合作共建中的有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开发区支援港口建设办公室,同时充实人员力量,发挥综合协调服务作用,积极协调解决港口建设中涉及开发区和开发区建设涉及港口方面的问题。远期,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按照鲁南临海产业区发展规划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产业区管理体制大框架下,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探索成立实现区港一体化的精简高效管理机构。
(二)创新开发模式。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通过股份制、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组建鲁南临港产业区开发建设公司,作为投资开发实体,通过市场化运作,实行滚动开发,同时对优质资源整合,加快上市步伐,在募集全社会资金的同时,走出一条社会化、市场化开发建设和管理服务产业园区的新路子。支持港口在开发区进行“产业飞地”建设,重点用于仓储物流园、保税物流区建设,对经济指标实行在地统计,对税收按一定比例分享。合作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贷款优先提供担保。
(三)营造良好环境。从开发区层面来说,引导各级牢固树立“港口发展我发展”的观念,加大支持港口建设的力度,推动区港共建、合作互赢、和谐发展。坚持工作前移、重心下沉,做好周边村居群众思想工作,加强政策宣传和法制教育,使广大群众称为参与和支持港口建设的维护者。高度重视、关心和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帮助村居依托港口、依托大项目、依托临港产业实现自身发展的文章,使广大群众成为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的受惠者。坚决依法查处阻工闹事、偷盗施工设备和材料、敲诈勒索等扰乱施工环境,以及强买强卖、强装强卸、强揽工程等违法行为,为港口和临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快推进日照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建设,提高通关效率、港口效率、政府效率,优化海关、边防、检验检疫等口岸环境,构筑功能完备的港航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鲁南临港产业发展和鲁南经济带建设。主动加强与沿桥省市的交流与合作,“把港口搬到内陆腹地去”,架起港口与腹地城市间的“绿色通道”。
责任单位:党政办公室 执笔:李志华
第二篇:关于加快区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发挥优势培育龙头引大引强提高增效
——关于加快九龙坡区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一、我区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区二三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02年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4.5:59.4:36.1。总体来看产业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工业企业稳步发展。2002年,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2家,工业总产值290亿元,占全市的六分之一,工业增加值66亿元,占全区GDP的文章版权归xiexiebang.com作者所有!48.7。“两车”、铝加工等成为推动第二产业增长的主体,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在全市占有主导地位,铝加工规模和水平在全国乃至亚洲都处于领先地位。二是高新产业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区高新产业产值占全部制造业产值的比重有较大提高,以高新产业为主导的九龙园区都市经济圈已经初具雏形。九龙园区内恒胜、劲隆、邦助液压、智能水表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产值超亿元和超10亿元的大中型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大大提高了我区产业技术层次。三是商贸、金融、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开始加速。2002年,全区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8.9亿元,同期增长13.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2.4亿元,同期增长13,比全市平均水平高4.1百分点。全区商贸稳步发展,经营网点不断增加,超市、专业店、仓储商店、便民店等连锁经营新型业态起步发展;房地产业不断展现亮点,杨家坪步行商业区已成为全市主城区重要的五大商圈之一,三产领域形成了统一开放和竞争发展的新格局。四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传统农业逐步向都市农业发展,“一镇一品”、“一村一特色”的产业布局日趋明显。2002年,全区农业总收入127.1亿元,粮经比例,农产品优质率比同期提高,商品率增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期增加元。全区已建成了10万亩蔬菜、花卉、畜禽、水产、经果等商品生产基地,白市驿花卉苗木产业示范区建设正有序推进。以观光、休闲为特色的都市农业和城郊旅游业迅猛发展,都市后花园初具规模。
反观我区产业目前的发展现状与我区所处的工业化阶段极不相符,与我区所处发达济圈的中心城区也极不相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对产业发展规律认识不足,产业规划滞后。一些管理干部对产业发展的特点认识不足,仍然自觉、不自觉地沿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指导和推进产业发展,表现在具体工作中就是重视抓具体项目,轻视产业规划;重视财政资金投入,轻视市场的作用,对产业化开发与市场开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西部地区产业发展规划滞后,产业布局主要在占全区土地面积21的中梁山以东地区,而面积占79的西部地区仍以传统农业为主。
2、招商引资政策措施不配套,招商措施力度不大。一些招商政策在执行中手续繁、周期长、不利于落实。相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而言,产业发展滞后,一些大的商家来开发,而我们又拿不出让人满意的地块和项目。招商力度不大,大商强商引进少。
3、农业结构性调整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还很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仍然很低,农业产业化链条短,农产品加工业滞后。都市农业产业化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发展速度、形成规模、还是组织化程度,都与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不完全适应。特别是“龙头”企业的经营机制仍不完善,企业规模偏小,带动能力弱。
4、新型工业化程度不高,影响工业结构升级的矛盾依然存在。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和集体企业有63家,其中20家亏损,且有的亏损额较大。外商投资企业仅有24家,发挥作用较小;民营经济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速度不够快。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全区工业主要集中在两车、铝加工及机电制造业,新兴产业如镁合金发展速度虽快,但总量仍较小;传统工业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众多中小企业仍属于传统产业企业。
5、第三产业总量与比重仍然偏低,行业覆盖面不大,服务水平不高。我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仍然偏低,从发展现状来看,大多数行业其规模都偏小,且经营主体分散,结构、层次、效率都不尽如人意,发展速度缓慢。商贸零售餐饮所占比重较大,而旅游、信息服务所占比重偏小,作为新兴服务业的信贷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服务、仓储物流、会展交易、中介服务、社区服务以及城市公共资源经营等的发展不足。城市商业在向城郊辐射、向园区延伸方面做的非常有限;社区服务业单一,没有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结构合理、门类齐全、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的社区服务网络。三产服务水平及科技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如在推广现代经营方式、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商业POS系统等方面仍很欠缺,商贸流通领域的科技含量不高,流通效率及电子化水平较低。
二、“产业发展年”提出的背景
1、中梁山第二隧道的打通
为我区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目前,我市都市发达经济圈已经到了需要依靠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区际间产业竞争和不平衡发展将呈多方位展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体制制约因素减弱,资源供给约束因素增加,城市郊区化的趋势明显。我区中梁山以东的优势产业和企业“退二进三”拓展愿望强烈,但无地可用,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中梁山以西大片地区由于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制约,企业进驻投资的愿望不强烈。但是,随着华福道路建设的推进,中梁山第二隧道的贯通,东西交通瓶颈制约因素逐步打破,我区产业布局调整速度必将加快,全区产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2、急需通过加快产业发展来推动全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目前我区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内开发建设企业搬迁对我区经济造成影响的滞后效应逐步显现;虽然资金环境比较宽松,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上马速度还不够快,特别是产业类投资项目的匮乏,项目投产少,经济增长乏力;全区工业主要以“两车”和铝加工为支撑,新兴的产业如镁合金、印刷包装、制药等发展虽快,但总量仍小,需要进一步大力培育;技术密集型产业增长缓慢,企业盈利水平不高,亏损面仍然较大,扭亏任务重,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的作用不明显;工业经济效益指数偏低,经济运行质量不容乐观。第三产业在国内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偏小,城市化战略推进缓慢,房地产业发展不够理想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加快产业发展,在发展中来加以解决。3、面临周边地区发展压力,产业发展的形势更加急迫
国际国内形势的种种迹象表明,2004年将是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增长迅速的一年,国际国内资本的流动必然活跃,我区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发展形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好产业发展这一张牌。目前,我区产业发展同时面临来自周边兄弟区县的挑战:一是招商引资的竞争白热化,不仅引进企业成本增大,留住企业的成本也上升了。二是处于都市发达经济圈的近郊区如渝北、南岸、江北、巴南、大渡口、北碚等区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大,短期内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增长幅度大,发展势头迅猛,对我区形成较大压力。面对挑战我区更应该迎头赶上,加快产业发展的速度。4、发展环境需要优化,招商引资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与周边地区相比,本区在办事效率、政策环境、企业发展用地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致使在同周边区县的竞争中,流失了部分优秀企业;园区内“清一色”本区企业,外资企业和真正的高新技术企业不多;外商携资本来我区寻找投资机会的多,但可供开发的项目少,尤其是大项目缺乏;政府对项目的前期投入资本金不足,项目包装策划的力度仍然不够大,高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品研究缺乏资金支持;2002年全区招商引资额完成21.8亿元,虽比2001年有很大增长,但仍然较小;全区引资项目库需要加快建设进度,引资工作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三、加快我区产业发展基本思路及目标任务
我区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围绕区九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和战略,坚持全面协调快速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培育扶持与引进发展并重的原则,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品种、质量、市场为重点,以建立生产基地为核心,走跨越式、外向型、高科技的产业发展道路。稳步发展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产业特色,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我区产业发展的具体任务是:以白市驿花卉苗木园区、海兰云天风景区和生态农业建设为重点,以都市农业为发展方向,促进一、三产业融合,提高农业附加值,巩固农业基础;以九龙园区、西彭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为依托,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含量高、规模大、效益好、污染小的机械加工业;以杨家坪步行商业区建设为龙头,以玉清寺次级商业中心和西彭、白市驿地区商业中心建设为重点,加快商贸业、金融业发展;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加快商贸设施和住宅为主的房地产开发,把房地产业培育成为我区支柱产业。四、产业发展的布局思考
1、农业。以建设特色高效的都市型农业为方向,重点发展花卉苗木种植业及高科技、高品质养殖业和观光农业,形成特种农产品生产基地。
(1)白市驿花卉苗木产业示范区。园区规划面积3.4万余亩,其中核心区1万亩,建设园区花卉苗木基地3万亩和花卉展示中心,道路、管网、渠道设施配套,建设农民新村,发展观光休闲业,重点发展中高档鲜切花、盆花和园林苗木。(2)蔬菜产业区。发展无公害蔬菜园区(含谷、白市驿、西彭)1.48万亩,绿色蔬菜(金凤辣椒)订单农业基地5000亩,建成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100亩,创建蔬菜科技示范区。(3)果树产业园。建成西彭、铜罐驿、金凤等地3.5万亩枇杷产业园,香桃、彩色梨、伏淡季水果基地1.5万亩,甜橙基地1万亩,建设良种果树苗木引种园200亩、繁育园200亩,形成区级果树荔枝木繁育体系。(4)水产渔业园区。新建水产养殖基地2000亩,包括陶家、金凤、华岩池塘名优水产品养殖项目、西彭长江名优水产品养殖项目,石板游钓长廊、陶家独善河水上游钓休闲渔业园。在含谷镇建设区级名优水产品养殖科技示范基地。(5)畜禽养殖基地。在白市驿、陶家、铜罐实施奶牛养殖基地建设,面积3000亩,在白市驿、金凤建设以麻鸭为主的优质商品鸭养殖基地,年出栏100万只。2、工业。以构建区域性现代化制造业基地为目标,以提高科技竞争力为核心,以优化结构为主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工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九龙坡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1)九龙园区A、B区。产业定位:重点发展IT产业(计算机软硬件、系统集成与服务)、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产业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及“两车”和都市型轻工业,搞好三级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建设,加快B、C区的拓展和招商,依托入驻企业的辐射作用和产业模块分类,可形成各具特色的园中园。(2)西彭工业园区。产业定位:充分利用现有的临江(长江)、临线(成渝线)和水资源丰富和工业基础好的优势,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和与之配套的新兴工业以及建筑建材工业。以铝材深精度加工项目为重点,规模发展机械、冶金、化工、电子、环保、信息产业等高附加值、低污染、竞争力强的新兴产业。产业布局:按照重庆市西彭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要求和产业发展需要,园区规划分为建成区、启动区、拓展区三大区域。建成区——主要包括西南铝业集团的部门分厂、集体企业和西彭镇的部分乡镇企业,面积约2.2平方公里。启动区——包括西彭镇南部桥凼、永安、双岗、泥壁等村,面积约4.8平方公里。其产业发展主要依托西南铝业集团的信息、科技、人才、产品等优势,吸引发展高精度铝板带、电子铝箔、大型铝型材和涂层铝材等铝材深精度加工企业入驻园区,打造中国铝都。拓展区——包括西彭镇北部石塔、马安、元通等16个村和九龙坡区陶家镇、铜罐驿镇的部分区域,面积约58平方公里。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吸纳重庆市主城区“退二进三”优势企业,打造重庆市“退二进三”基地和建设重庆市西部新城。(3)九龙高新技术开发园C区。产业定位:致力打造一个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区域辐射与外向型相结合的现代化新型工业基地,促进传统优势产业、新兴支柱产业和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发展。区域范围:包括巴福镇的五根、赵坝、天坪3个村,石板镇的青龙、黄堰、梅乐3个村,陶家镇的友爱、文峰、白果树、九龙4个村,共涉及3个镇10个村土地作为九龙园区拓展区,面积共20平方公里。C区核心区为4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为1.33平方公里。(4)西部各镇初级加工业。规划占地2000亩,用盘活、扩建、引进等形式,鼓励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化经营。建设以铜罐驿罐头厂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园;建成巴福猪鬃加工产业园,包括猪鬃市场;扩建允丰年酒厂,形成规模效益;建设白市驿板鸭加工产业园,形成100万只加工能力;在白市驿、石板建设肉兔养殖基地,开发肉兔加工产品;建设金凤三耳绿色食品产业园,带动5000亩辣椒规模种植和火锅底料生产。3、服务业。我区服务业布局分为四个层次:一是中心商业区布局。按照特大城市主城区标准搞好杨家坪商圈的规划建设,培育一批大中型商场、骨干专业市场和专业特色街,形成以日用消费品、生产资料批发贸易为主、服务功能完善的繁华都市商业区,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二是片区重点镇商业区(即白市驿、西彭、华岩三镇)布局。在各片区重点场镇抓紧建设培育一批大中小型批发市场、区域特色商场和加工贸易区,形成全区商贸的次中心,发挥支撑作用。三是一般乡镇商业区布局。重点建设农贸市场和生产资料、日用品摊区市场,发挥城乡连接的纽带作用。围绕方便农民购销,以代购代销、代储代运为重点,健全农村购销服务网络,发挥根基作用。四是社区商业布局。发展以方便周边居民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的服务业形态。
(1)杨家坪中心商业区。产业定位:培育发展金融、商务、信息产业为重点,以结算中心、商贸中心为核心,以银行、证券、大型商场、软件销售、特色专卖店、超市、写字楼为骨干,以连锁商贸经营为形式,形成重庆商贸副中心。(2)玉清寺商业区。产业定位:以建设连锁超市大型商场、精品店与综合性市场等商业购物场所为重点,促进商贸、金融、房地产业发展,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建成地区次级商贸中心。(3)西彭、白市驿城市组团。产业定位:白市驿(含谷)组团以都市农业为载体,以都市后花园建设为依托,发展商贸业、都市农业、房地产业,建成地区次级商贸中心、花卉苗木产业基地以及与大学城、后花园配套的生活居住区。西彭组团以建设重庆西部工业新城,发展商贸业、大工业及房地产业,接纳“退二进三”搬迁企业,建成重庆西部工业基地,地区次级商贸中心。海兰云天风景区。以金凤镇龙潭沟、白塔坪、九凤山为中心,提升海兰云天景点档次,新建国际体育休闲中心、白塔坪森林公园,建成含龙路景观大道,开发度假村、乡村别墅,完善重要景点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长海生态园区。完成库区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建设,支持配合隆鑫集团实施库区保护性开发,开发度假村、乡村别墅,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业,长海生态园区建成雏形。农产品流通和服务中心。在白市驿建设西部物流中心,扩建农产品批发市场;在西彭建设渝西农副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中心;建设金凤农产品综合市场和走马鹤园水果批发市场,完善市场信息网络,形成以白市驿、西彭为中心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五、加快我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发展提档提速
1、用产业全球化的思维,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应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角度考虑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即充分利用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那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我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减少我区经济对第二产业的过分依托;加快实施城市化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商贸和现代物流业;积极实施都市农业战略,推动第一产业快速发展;积极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我区现有的传统工业,加快扶持“两车”以外的支柱产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高新技术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鼓励以高新技术成果为主体或以高新技术人才为主体来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加快现有企业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高新技术含量,使一批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和各种类型企业逐步提升为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培育高新技术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品,使其能很快形成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群和产品群,从而形成了强大的支柱以带动全区经济的发展。培育发展好一批技术含量高的新型产业,抓好格力空调、智能水表、集智电气、环球路标等高新技术项目的启动建设和投产达产工作,协调好镁业产业化基地、隆鑫摩托工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九龙园区科技孵化楼、科技孵化标准厂房、高科技园等高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进度。3、加快第二产业的更新改造,积极推进我区新型工业化进程。
加大对传统工业的更新改造,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两车”和铝加工等支柱工业,搞好西铝“1 4”热连轧项目、隆鑫汽油机改扩建、聚兴汽车变速箱技改、佳通轮胎改扩建、三九火锅底料生产技术、蓝天特种水泥技改等大型技改项目,通过技术改造和规模扩张,延长产业链,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产业。积极推进我区高新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加快镁铝合金研发中心、高压泵及节能液压系统、智能水表生产线技术改造等工程项目的进度,尽快形成生产力。对各镇及园区内的有关在建项目,加强督促力度,尽快形成生产力。4、加快全区城市建设步伐,推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加速推进“退二进三”步伐,力争2004年本区内“退二”企业都退出本区,加强对建设、西车厂的对口服务工作,积极做好新华印刷厂迁建九龙园区的各项工作,为全区“退二进三”树立榜样。力争杨家坪环道内六大片区开工建设,全面完成主城区的危旧房改造任务。黄杨新城、上江城、九龙山生态居住区等房地产开发项目进入实施。完成中梁山以西地区工业新城规划以及推进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出台全区城市化战略的实施意见,着力打造以杨家坪为中心的主城商贸区、九龙华岩{玉清寺}次级商业中心、西彭白市驿{含谷}中心城填的三级现代化城镇体系。按照“大产业、大商贸、大流通”的发展思路,为改变目前过分依赖第二产业的现状,必需推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全区物流业的规划建设必须提速。加快建设以杨家坪为中心的宾馆酒店、电子商务、高新技术产品、音像书刊等多功能现代物流园区,以九龙港、西客站为中心的大宗商品进出口物资集散的仓储型物流园区,以华岩、西彭为中心的加工型物流园区,以白市驿为中心的农副产品物流园区和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加快我区现代物流业建设。5、积极实施都市农业战略,加速第一产业发展。
加紧白市驿花卉苗木示范区建设,加速第一产业发展,启动华岩风景区北大门建设、隆鑫集团在马家沟水库的开发项目建设,并尽快形成生产力;做好白塔坪森林公园、西部物流中心等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早日动工建设。对退耕还林、水土保持、节水灌溉、人畜饮水等项目要抓紧抓好。(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1、招商项目库的建设
结合产业规划和结构调整,支持三大园区建设,尽力挖掘现有招商资源,以我区的优质资源和优质资产为基础,推出一大批重点招商项目和中小型招商项目。2004年全区必须推出一批重点招商项目(引资额至少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区内各镇也必须推出一大批中小型招商项目,这些项目将全面覆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房地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初步拟定的2004年重点招商项目规划如附件1。2、创新招商方式
(1)严格招商引资考核,强化各单位招商责任意识《重庆市九龙坡区招商引资考核奖惩办法》政策文件已经出台,2004年招商引资考核将严格按照该文件进行。年初由区招商引资领导小组与各直接责任单位签订招商责任书,年末进行统一的考核,对完成招商引资任务的责任单位进行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责任单位进行惩罚,从而使责任单位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全区2004招商引资目标的实现。(2)积极参加国内投洽盛会,大力实施“走出去”招商战略国家和重庆市在2004年举办的各类投资贸易洽谈会很多,我区应在对这些投洽会准确掌握情况的基础上,选择参加适合我区招商项目的招商会。精心准备,主动出击,大力实施“走出去”招商战略,特别应在会前主动加强同投资客商的联系,达成共识,争取每参加一次招商会都有实质性的引资效果。重庆举行的“一会一节”、“高交会”以及国家级的“9.8厦洽会”、广交会、深交会、乌洽会等投洽盛会,我区应高度重视并积极参加,并力争取得好的招商引资效果。(3)实行项目招商责任制招商项目进入区级项目库并对外公开推介后,项目的业主单位即为该项目的招商责任单位,主要区级领导每人负责一个重点项目的招商,并作为该项目招商和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区政府每月定期召开全区招商引资形势分析会,各招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对各自项目的招商情况进行说明,未成功的项目应明确说明原因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分析会的会议纪要一并形成简报,在区机关内公开传阅,以此强化招商责任意识。(4)组织小分队走出去招商加强与重庆市和我区驻外办事处和招商联络点的联系,准确掌握客商投资动态。对于前期联系有一定成熟度的项目,特别是重点项目,可由区招商引资办公室组织相关企业、责任单位人员,到投资客商总部上门拜访,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并邀请客商到我区进行实地考察,更进一步激发客商的投资热情,力争项目招商成功。(5)实行委托代理招商区委、区政府即将出台文件《重庆市九龙坡区代理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因此可充分发挥招商中介组织的作用,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关系”资源,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提高招商成效,在沿海重要地区和城市委托中介组织代理招商,并充分发挥区政府驻外办事处的招商引资“窗口”作用,从而建立广泛的招商引资网络。(6)实行“安商、亲商、富商”政策,开展以商招商对我区现有的外来投资企业,加大服务和支持力度,大力支持这些企业发展,实行“安商、亲商、富商”政策,为我区投资环境营造良好的口碑。建立重点企业服务“绿色通道”,主要区级领导每人联系一个重点企业,定期上门拜访这些企业,准确掌握和及时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同区内现有外来客商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这些客商的个人关系资源,鼓励他们积极为我区联系其他客商,开展以商招商,加快我区的招商步伐。3、加大“引企、引资、引技、引智”的力度
加大引进来力度,把“引企、引资、引技、引智”作为培育我区外向型产业群体工作的重点,以引企为核心的“四引”重点应放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制定相应的“四引”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加强港、澳、台的合作。创造优良的引资招商环境,高速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努力提高我区利用外资的速度和水平。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要将技术引进、对外各种形式的技术合作与自主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高起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三)大力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1、坚定不移地推进全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改善全区产业发展的硬环境,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到目前为止,我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大投入并未带动我区产业的大发展,但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长期的和持久的,2004年全区应该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资金和国债资金,继续保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强劲增长势头。抓紧以华福公路为核心的全区公路网建设,为建设我区西部新型工业经济发展创造便利条件。大力推进滨江路综合整治工程、西彭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九龙工业园区C区基础设施、白市驿花卉苗木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梁滩河综合整治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为全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硬环境保障。2、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为电子商务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我区的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应及时从内部管理转向外部服务,加快实现网上联合办公、网上采购、网上业务申请、网上业务申报以及网上行政审批,以此促进有关标准、法律和安全等问题的解决,使企业和公众学会通过网络与政府打交道,使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的电子化(如工商、税务等)可以为电子商务的发展营造环境与氛围;进一步加快全区政府网上采购系统建设,在网络平台上实现招标、投标、评标、合同、交易、验收、评价等采购管理的全过程。3、出台扶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2004年应该制定出台扶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为产业大发展提供政策保证。制定鼓励驻区现有企业加快发展、欢迎外来客商来我区投资新办企业的优惠政策措施,制定鼓励企业到中梁山以西地区投资的西部投资优惠政策措施,为全区产业发展实现大跨越和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奠定基础。4、加强软环境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切实采取各项措施,加强软环境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为全区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清理有关文件政策,规范政务服务。对不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的文件进行修改、废止,改善政府政策软环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服务效率。把各政府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统一纳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由该中心统一对外接件、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区委和区政府每半年组织部分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驻区企业和投资客商代表对区直机关各部门办事效率、服务态度等投资软环境进行评议,凡是评议不合格的单位,追究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并责令其限期整改。5、抓好技术来源、资金支撑、人才选拔和信息网络四项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保证
技术、资金、人才、信息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要大力引进高新技术成果和人才。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业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和政府津贴、住房分配等方面给予优先。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风险基金和多渠道投资体系,增加企业对科技的投入,提高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吸引外资和民间资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资金的作用。加快信息网络的普及和使用,以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信息需求。附件1:2004年启动的十个重点工业项目1)重庆鑫源工业园项目(重庆鑫源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5.2亿元,年产能达到整车40万辆,发动机100万台,空调1万台,机油5000吨,到2007年可新增销售收入达到30亿,新增税金1.5亿元。2)全钢丝子午线载重轮胎扩建项目(重庆佳通轮胎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12亿,主要以全钢子午线轮胎的研发、生产为主。项目分五个阶段进行,预计2004年年底完工,生产规模将发展到日产5000条、年产165万条载重子午胎的生产能力,新增销售收入将达20亿元。3)隆鑫出口基地建设(重庆隆鑫(集团)有限公司)基地以通用发动机及ATV四轮摩托车出口为主,总投资约2.5亿元,预计2005年建成,到2007年有望实现年产20万台大排量、高品质ATV四轮摩托车及50万台通用机出口海外市场,新增销售收入可达2.5亿美元。4)载重汽车的扩产项目(北方奔驰集团重庆分公司)铁马集团和北方奔驰集团于今年资产重组后,成立了独立法人的北方奔驰集团重庆分公司,经过技术改造,明年产量达到2000台,销售收入达到5个亿,力争2007年产量达到4000-5000台,产值达到10个亿以上。5)汽车轴承的开发、生产项目(重庆长江轴承工业有限公司)到2004年底,投入6000万完成一期工程,新增产值4亿元,二期投入8000万-1亿元,到2007年全面建成,达到1亿多套的生产规模,产值达到10亿元,利润8000万元,税收7000万元。6)碱胺公司纯碱新项目(重庆碱胺公司)四川和邦集团和重庆碱胺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共同投资生产纯碱及复合肥等化工产品,一期投入1亿元,到2007年将年生产纯碱20吨,复合肥100-200吨,销售收入达到10个亿,税收达到5000万。7)电解铝项目(重庆天泰铝业有限公司)该项目采用大型预焙槽(160KA)电解工艺,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3万吨电解铝,2004年投入生产,未来五年内还将扩建为6-10万吨的生产规模,新增产值达到8个亿,新增税收近4000万元,。8)金属镁合金开发及产业化项目(重庆镁业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工程(2003-2005年)投资4.5亿元,建成年产金属镁10万吨的生产能力,其中优质镁合金8万吨,高纯镁锭2万吨。最终建设成为20万吨级镁的冶炼生产基地,也将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镁产品应用基地。力争2007年实现产值8亿元,2011年达到15亿元。9)汽车减震器及汽车配件制造(重庆耀勇减震器有限公司)两个项目共投资1.4亿元,将于2004年建成投产,预计到2007年新增销售收入6亿元,新增利润3000多万元。10)劲隆与台湾光阳合资生产发动机项目(重庆劲隆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7000万,通过合资合作创造一种新的经营模式,从而提升劲隆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实力,合作分为四个阶段,将新增销售收入5亿,税金1800万。附件2:2004年九龙坡区重点招商项目规划项目名称产业类别项目数量项目收集责任单位项目收集协办单位商业服务业10区商委杨家坪步行商业区管委会工业工业10区经委九龙工业园区办公室、西彭工业园区办公室农业农业5区农林水利局白市驿国家级花卉苗木产业园办公室旅游服务业5区旅游局房地产房地产业10区建委区房管局基础设施基础设施10区计委第三篇:关于加快推进区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模版]
关于加快推进区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推进松山区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如何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带旺一片土地,富活一方经济,已成为我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现就推动我区城镇化建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我区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松山区的城镇化建设基本上是从改赤峰县为郊区开始,赤峰市实施 “西移北扩”战略后加快发展的。基本情况可以概括为:起步较晚、发展迅速,前景广阔、空间巨大。
近况:起步较晚,发展迅速
1、城镇规模不断扩大。解放前,松山区范围内基本上全部为农村,直到1956年,昭乌达盟行政公署移至赤峰,两年后将穆家营子镇街区规划为赤峰市中心区建设用地,1983年赤峰县改为郊区,到1990年,我区中心区建成区面积仅达到6.4平方公里。村镇建设在1990年以前,仅有红花沟、初头朗、老府、大庙、哈拉道口五个小镇,到1990 年,总街区面积仅达到4.4平方公里。近年来,特别是XX年市里启动新城区建设,市政府搬迁至我区成为中心城区后,我区加大了城镇化的建设力度,启动了松北新城建设、赤峰商贸物流城、信息科技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了老城区改造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城镇框架不断拉大,产业、人口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0.62平方公里,除穆家营子镇和当铺地满族乡之外的12个乡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2.3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33.2万,城镇化率达到51.2%。
2、城镇人口比例不断提高。根据统计数据,1949年建国时,我区共有人口25.4万人,但非农人口仅1923人;1978年改革开放初始,共有人口48万人,非农人口为11658人;1983年改赤峰县为赤峰市郊区时,共有人口50.9万人,非农人口为21128人;1993年改称松山区时,共有人口49.7万人,非农人口为35967人;XX年成为中心城区时,共有人口53.7万人,非农人口为7.9万人;XX年底,共有人口59万人,非农人口为33.2万人。可以看出,我区城镇人口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实现了大幅度增长。
3、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990年以前,我区中心城区仅有主干道路9条,其中油路5条。桥西大街、英金路于1958年前形成,锡泊街、西站东路70年代形成,其余为80年代后建成,城市基础设施条件相对滞后,而乡镇中心街区 的基础条件则更为薄弱。近年来,我区逐年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城镇的服务功能逐步得到完善。目前,南城区已经形成9街8路的道路网络,新城区也已基本形成14街、8路、5支路的路网格局,松北新城的友谊大街有效地衔接了新城区与桥北新区,在未来规划中,还将形成主干道路“四横五纵”的路网结构,街路总数将达到24条。
4、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兴城,反过来城镇化又为产业发展搭建载体。随着我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三次产业结构和产业内部结构都得到进一步优化。据统计数据,1978年三次产业结构为
65:18.1:16.9,198
3年为57.8:25.1:17.1,1993年为48.8:29.3:21.9,XX年为33.7:29.7:36.6,XX年为17.5:58:24.5。可以看出,从XX年开始,二产和三产逐渐成为我区的主导产业。从产业内部来看,一是农业。一直以来,松山区的农业主要以粮豆种植为主,家养畜禽为辅,靠天吃饭,“广种薄收”,从1990年开始我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等节水农业,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现状,目前,形成了以粮食生产、设施农业、生猪养殖为主的结构,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进城转为市民。二是工业。1966年,我区共有集体和国营工业企业8家,主要以手工业和采矿业为主,到1990年,我区共有集体和国营工业企业24家,主要以建材、化工、机械附件、手工业、矿业、食品 加工等产业为主,近些年来,随着产城互动力度的加大,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依托各园区建设发展,我区逐步形成了以矿产开发、农畜产品加工、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信息科技、生化制药等六大产业为主,多元的工业体系逐步形成。三是三产服务业。三产服务业和城镇化息息相关,解放前主要以杂货店铺为主,解放后以国营和供销商业为主,直到改革开放后,个体工商户逐渐恢复,我区的服务业才日趋繁荣,特别是XX年后,我区加大了商贸服务业的建设力度,相继启动了物流园区、物流城以及重大商贸项目建设,产业结构逐步由单纯的生活服务业向生产和生活服务并重转变。通过与第三产业息息相关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一指标看,1949年为6万元,1978年为4117万元,1983年为6939万元,1993年为XX8万元,XX年为7.5亿元,XX年为90亿元,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也是从XX年开始的。
5、发展政策不断清晰。以总书记为领导的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对城镇化工作非常重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城镇化做出了具体的战略部署,为城镇化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XX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今年3月,中央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XX-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今年4月份,自治区党委召开了城镇化工作会议,对城镇化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为我区城镇化的发展指明了 方向,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国家发改委又计划将赤峰市纳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城市,为我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远景:前景广阔、空间巨大
我区是中心城区,区位条件优越,又具有广袤的土地,“两城四园”的建设刚刚起步,小城镇建设也刚刚展开,可以说我们现在发展城镇化是在一张白纸上作画,前景广阔,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今后几年我区城镇化的重点将紧紧依托“两城四园”,建设“产城一体”的新型城镇化,积极承接好京津地区的产业转移,带动农民进城进园务工,推动农村收缩转移,在提升我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做到两带动、两促进。据测算,到2020年,我区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将达到57.4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将达到36万人以上;除穆家营子镇和当铺地满族乡外的12个乡镇建成区面积将达到33.99平方公里,镇区人口将达到4万人以上,其中,有产业支撑的安庆、初头朗、夏家店等小城镇吸纳人口将达到7000人,我区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0%以上,届时,我区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市经济、文化、政治、教育中心。
二、我区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过去十年来我区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但由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分割治理思路、政策体系和管理体制,仍然影响着城镇化发展,目前,自治区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7%,我区作为中心城区还与自治区平均水平相差7.5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明显偏低。除城镇化水平有较大差距外,还存在不少的现实困难和问题。
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从目前情况看,不少干部群众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不少模糊认识。一是对新型城镇化意义认识不够、摆位不正,不能正确看待新型城镇化在推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二是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认识不清,对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缺乏全面的理解,仍然固守传统的思维定式,片面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多修路、多盖楼,搞城市扩张。可以说,干部群众的认识是制约我区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瓶颈。
城镇建设基础差、规模小。一是中心城市发展相对滞后。相对于全区1529平方公里的地域面积,中心城区建成面积明显偏小,特别是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对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有限。二是小城镇建设比较缓慢。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建设规模更小。全区14个乡镇平均居住人口不到3500人,大多数为传统的农村集市。中心城区和小城镇发展缓慢,难以有效发挥产业、人口的承接承载作用。
规划引领作用发挥不够。一是南城区规划落后,层次偏低,布局不尽合理,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新编制的《南城 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还没有完全落实。二是北城区还处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执行效果还有待观察。三是规划执行不够到位。规划宣传力度不大,依规建设的意识不强。执行规划不够严肃,存在随意改变规划的现象。对规划执行监管力度不大,没有形成合力,违规建设问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
城镇化动力不足。我区作为传统农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尤其是有利于增加财税收入和扩大城镇就业的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强,新型城镇化发展后劲不足。一是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我区主导产业发展规模小,产业链条短,竞争力不强,对财税增长的贡献不大,促进就业的能力不足。县域经济发展比较缓慢,非农产业扩张乏力,小城镇尚未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支撑。二是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饮食、交通、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业提升步伐缓慢,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企业规模偏小,布局分散,缺乏实力强、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和大项目。城乡商贸业市场体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现有市场发展规模小、层次低,在城镇快速发展中规划和建设跟进不够。目前,第三产业在整个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仅为24.5%。三是产业集聚效应发挥不够。特色园区、专业园区建设相对缓慢,影响了产业集群发展。
城镇化建设资金短缺。我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财力有限,财政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目前市场运作 的机制不完善,企业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社会融资难度较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多数农村家庭无力搬迁建房。资金短缺是影响和制约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大瓶颈。
城镇管理缺乏创新。一是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城镇管理机制不健全、制度规定不够到位,存在着分工不细、管理不到位等现象。对城管执法部门考评机制不完善,不敢管、不愿管的问题突出。二是城镇监管不够到位。目前,城区车辆违章行驶及停放、经营商户乱搭乱建和店外经营、小商小贩占道摆摊和沿街叫卖、建筑和生活垃圾乱堆乱倒、乱贴乱发广告的现象随处可见,城市管理秩序比较混乱。公安、城管等职能部门人力不足,监管不能做到全时制,处罚不够严格,致使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些现象呈蔓延趋势。三是城镇居民文明素质有待提高。城镇居民缺乏“人民城市人民建”的观念,法规意识、自律意识、监督意识、文明意识不强,城市文明风尚还没有真正形成。
东西部发展不均衡。从目前已申报获批的4个自治区重点镇,以及正在申报的国家级重点镇、自治区级美丽宜居小城镇、自治区级美丽宜居村庄可以清晰的看到,我区小城镇发展格局整体东部乡镇快于西部乡镇,偏远地区如岗子、大夫营子等小城镇发展步伐滞后,如何打破这种不均衡的“东快、西慢”发展现状,成为了我区小城镇发展进程中亟待解 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提高我区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建议
以规划为先导
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规划科学是最大的财富,规划不周是最大的浪费。在推进我区城镇化建设中,要抱着对城镇发展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质量,引领新型城镇化持续发展。
1、加快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要围绕《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XX-2020年)》和即将颁布的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本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则,站在全市的高度和层面上制定我区的城镇化发展规划,为我区今后的城镇化工作指明方向,在规划制定过程中要本着以下几点:一是确立新的城镇规划理念。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规划的前瞻性,确立持续发展的理念;要围绕优化空间发展布局、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立统筹兼顾的理念;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确立和谐发展的理念;要在注重学习借鉴的同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确立广开言路的理念;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立改革创新的理念。二是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着眼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城镇化体系,按照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走向和现实需要,突出顶层设计,着眼推动可持续发展,科学制定和完善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规划,明晰中心城区、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定位和发展目标,引领新型城镇化高品位、高层次发展。三是同步编制和完善专项规划。依据全区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规划和中心城区发展规划,制定完善松北新城城市设计和旧城改造详细规划;及时修编各专业园区发展规划;加快制定完善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制定完善与城镇建设相配套的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等专项规划。
2、注重城镇规划的质量。一是注重长远。对城镇布局的规划,对城镇路网、园林绿化、公共服务设施等规划要着眼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既要照顾眼前,更要立足长远,坚持高起点规划,确保今后3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不落后。二是体现特色。把松山区地域特点、文化特色体现在规划之中,彰显城镇建设的个性,提升城镇建设的文化内涵,避免城镇建设千城一面、千篇一律等同质化问题发生。三是打造亮点。在全面提升规划标准的同时,应重视城市标志性地带、标志性景观、标志性建筑的规划,努力打造城市建设的亮点。
以中心城区建设为龙头
今后一个时期,中心城区仍是吸纳农村人口的主阵地,要把中心城区建设作为龙头,构建适度超前、功能完备的松北新城,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强化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努力打造和谐宜居、环境优美的中心城区,以中心城区的快速 发展带动我区城镇化发展步伐。
1、加快松北新城建设步伐。松北新城是赤峰市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将赤峰建设成为自治区第三个超百万人口现代化大城市的战略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赤峰现代化大城市新景观的标志性区域。加快松北新城建设步伐,是打造中心城市宜居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推动我区城镇化工作的切入点。在松北新城建设过程中,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好公园、医院、商业、文化、娱乐、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同时,加大对行政办公、商业金融等各类业态的引进,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使松北新城的未来真正做到“宜居、宜商、宜兴业”,快速聚集人气,真正成为我区城镇化发展的尖兵。
2、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棚户区改造工作对于改善我区居民居住条件、推进“两城四园”建设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区共有棚户区41片,占地9858.6亩,涉及13589户,但这些棚户区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城中村,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也是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又一有效途径。我区棚改工作存在范围大、面积广、征收难、投入多等实际问题,要时刻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档次建设”的原则,统筹考虑,合理规划,分步推进,借助国家重视棚户区改造这一有利契机,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改造任务。
3、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讲,城市的管理 水平决定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程度,因此,推进我区城镇化建设,就是要高度重视科学管理,从根本上克服城镇化发展中“重建轻管”的问题,坚持把城市管理放在与规划、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近两年我区的主要精力要围绕深化“城市管理年”活动,重点搞好“治脏、治乱、治堵”工作,从根本上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让居民生活的顺心、安心、开心。一是要突出抓好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环卫一体化”管理机制;二是要加强市容市貌管理,重点整治马路市场,实现市容秩序执法管理的常态化。三是要优化交通指挥系统,增加警力,加大交通拥堵治理力度。
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
城镇化,其实质就是农村剩余生产要素的转移过程,即生产要素点由分散到聚集的过程。为此,小城镇作为农村居民的聚集地、农村物资的集散地、农村经济的桥头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纽带,是加快推进城镇化的重中之重。
1、科学合理规划区域重点镇。为了使我区小城镇建设在今后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就必须从现在起加强宏观调控,强化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作用,在小城镇发展方面有取舍,有选择,使有限的发展资源向那些基础较好、区位条件优越的小城镇集中,使他们尽快发展壮大起来,吸纳更多的人口,在全区城镇化进程中稳定地发挥作用。根据各乡镇的区位条件、经济实力等因素,重点扶持初头朗镇、太平 地镇、安庆镇、大庙镇、王府镇、哈拉道口镇等重点小城镇,集中力量,加强规划指导,准确定位城镇功能,使其成为带动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龙头。
2、着力发展区域特色城镇。小城镇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任务,必须采取分步走战略,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要根据我区小城镇区位特点和产业基础,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小城镇。比如结合工业园区建设,着力把安庆镇打造成“工业主导型小城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使工业园区成为带动小城镇建设的主导力量;结合三座店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着力把初头朗镇打造成近郊“旅游服务型小城镇”,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完善服务设施,用旅游业带动小城镇发展;以赤峰商贸物流城建设为契机,着力把当铺地满族乡打造成现代新型“商贸流通小城镇”,在抓好新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便捷的服务,最宽松的经营环境,吸引周边的的客商前来经商兴业。
3、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针对我区农村地域宽广、东西部地区发展差异大等特点,要科学规划新农村,打造新型农村社区。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按照自治区“十个全覆盖”要求,对住房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以及社区就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实现公共管理一体化。同时,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规定,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可借鉴当铺地满族乡关 家营村的土地托管模式,促进农村生产方式转变,引导农民向社区集聚。坚持分类指导,选择部分城郊村、乡镇政府所在地、重要景区、经济发展基础好的村庄搞好试点,探索路子,逐步展开。
4、推动农村收缩转移。要加快推动偏远村、山区村、贫困村的收缩转移。通过调研发现,我区有很多自然村水资源、交通等基础条件较差,土地较多,但劳动力基本都外出打工,土地无人耕种,这部分农民迫切希望能够搬到自然条件好的地方居住生活,用出租耕地的租金作为生活来源。下一步,我区要充分利用好生态移民这一政策,加快对偏远村、山区村、贫困村的收缩转移力度,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对闲置土地资源统一开发,让这部分农民能够以地养老。对故土难离的老人,要加大帮扶力度,解决其后顾之忧,待这部分人口自然减员后,村庄自然也就消失了。
以产业发展为支撑
要发展城镇化,必须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我区积极推动产城互动,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有效带动了产业集聚。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带动,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发展,围绕产业发展定位和现有产业集聚优势,引进了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的项目落户各产业集聚区。全区5个专业园区总规划面积78.73平方公里,入驻企业567家,XX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66亿元。产城互动格局的形成和城 市功能的完善,增加了对外来资金的吸引力。
1、做大做强工业。工业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根本途径,工业和城镇化是互为补充、互相带动的,以打造“新型工业集聚区”为重点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根据我区特点和发展条件充分挖掘内在优势,工业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要紧紧依托工业企业这个“龙头”,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比如,以江苏科技产业园和中小企业创业园为重点,打造产城一体的安庆和夏家店两个工业城镇。同时,强力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吸引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积极发展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现代工业,努力改善矿业等资源型产业所占工业比重过大的现状,逐步形成多元支撑的新型工业体系,从根本上增强城镇的凝聚力和辐射力。
2、稳步推进涉农园区和基地建设。以打造“高效农业示范区”为重点,围绕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倾力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倾力发展设施农业,辐射带动我区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强民生保障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我区城镇化发展道路奠定坚实基础。要加快涉农园区和基地的规划,做到集中连片发展,近期的重点是改造升级全家梁、赤峰西苑、公主陵3个万亩设施园区和穆 家营子花卉、太平地葡萄、初头朗食用菌等8个千亩特色种植园区,高标准规划建设家营子镇西道、当铺地满族乡大兴隆庄、安庆镇小北道3个万亩设施农业园区,着力推进农业园区现代化进程;依托亚盛、温氏、众益、蒙森等龙头企业和市场带动,做大特色种养殖业生产基地规模;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稳保全国产粮大县地位;依托丰富的农牧业资源优势,发展农畜产业加工业,使我区尽快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肉禽蛋奶和蔬菜供应基地;农业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要依托资源优势和农产品优势,努力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市场,以发展商贸、搞活流通。把小城镇建设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促进小城镇经济快速发展。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是加快我区城镇化进程的最基本途径。结合我区实际,以建设“现代服务业核心区”为重点,以打造蒙东、冀北、辽西商贸物流中心为目标,搭建好大物流平台和框架,全面推进商贸物流平台建设,通过赤峰商贸物流城的建设提升当铺地满族乡的城镇化水平。注重引进知名品牌和商业业态,大力发展金融、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提升商贸服务业档次。依托我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开发三座店水库、二道河子水库、乌梁苏、香山寺、皇家漫甸、当铺地观光农业等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中心城区一日、两日 精品旅游路线等,进一步提升城镇经济发展的软实力。
完善城镇化各种保障
1、强化进城农民各种生活保障。不少农民想进城但又不敢进城,主要是担心进城后缺乏各种保障,生活质量不升反降。在城镇化进程中,要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发展,为进城农民提供有力保障,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一是提高住房保障。对已经转为城镇户口、符合条件的农民家庭与城市低收入家庭一样提供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鼓励企业建设职工公寓,切实解决进城人员住房问题。二是强化就业保障。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通过减免费用为新落户城镇和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就业培训,并在工资、工伤保险等方面提供保障。三是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投入,逐步消除城乡社会保障差异,实现社会保障均衡化,使农村居民进城后与城镇居民享受到同等的养老、医疗、失业和生育等社会保障。
2、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我区在未来的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要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逐步引导建立以招商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督促、协调、鼓励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小城镇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加快棚户区改造融资债券的发行速度,用活这部分资金。逐步形成向上争取投资、本级财政出资、银行贷款融资、优化环境引资、土地置换生资、企业单位捐资、干部群众代资的多元化筹资 机制,破解制约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难题,构建多渠道融资平台。
3、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用于小城镇集中供热、排水工程、道路硬化、路灯安装、园林绿化、住宅建设等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程,使城镇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计划每年从区本级财政列支一定数额资金,对小城镇建设考核名次靠前乡镇集中奖励,同步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我区小城镇发展提供保障。
4、用足用好各项政策。近年来,国家、自治区和赤峰市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先后出台了支持棚户区改造、生态移民、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我们要牢牢把握住机遇,积极向上争取,用足用好这些扶持政策,为我区城镇化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下一步工作中,政府各相关部门要时刻注意市场在城镇化中的基础性作用,切不要在城镇化过程中过度作为,以避免政府扭曲城镇化进程或拔苗助长推进城镇化。政府部门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运用规划公益服务设施、地价和税收来调节市场,通过市场的引导,促进中心城区和小城镇的建设,最终实现我区城镇化跨越式发展。
第四篇:关于加快金华新兴产业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开展加快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题调研是市政协新一届常委会开局之年的首个重点课题,由市政协主席郑金平总负责、副主席王建平牵头负责。6月份以来,市政协专题调研组先后到金西、金东、兰溪三个经济开发区开展调研,到天津滨海新区和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考察学习,与党政领导、开发区干部、企业负责人等共同探讨加快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途径和措施。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基础和优势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次专题研究产业集聚区工作。政府工作部门积极编制集聚区发展规划,引进新兴产业项目,研拟扶持政策,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3月,省政府下文批复了《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浙政函„2011‟129号)。按照规划,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由婺城、金东、兰溪三个片区组成。分规划控制区、重点规划区和开发建设区。其中,重点规划区是“十二五”时期的重点启动区,面积为80平方公里,开发建设区是“十二五”期间可供集聚区开发的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29平方公里。近年来,产业集聚区规划范围内的各组成部分,特别是作为产业集聚区主体的金西、金东、兰溪经济开发区,坚持以规划引领产业空间布局,以政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招商引资扩大产业规模,以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园区规模逐步壮大,转型升级不断深入,基础设施日渐完善,产业集聚初见雏形,初步具备了加快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基本条件。
1.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婺城区、金东区和兰溪市产业基础良好,水平不断提高,发展后劲充足。工业方面形成了汽摩及零部件、五金工量具、机械电子、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服务业方面物流配送格局初步形成。截至2010年底,金西、金东、兰溪开发区,共有企业881家,其中规上企业(按年产值500万元标准计算)467 家,占53%;实现总产值322亿元,其中规上企业实现产值255 亿元,占79 %。计划建设重大产业项目55个,投资203.3亿元,总用地8515.46亩,现已累计完成投资15.74亿元。其中落地项目8个、开工建设项目12个、竣工投产项目6个。
2.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通过铁路、高速公路东向可与宁波、温州两大海港相连,西向可与闽、皖、赣等省份的重要交通干线相连。兰溪港是浙江中西部地区唯一拥有500吨级船舶通航能力的内河港。集聚区电力、供水、排水、供热、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正逐步完善。区内建有220千伏、110千伏等多座变电站(所)。汤溪水厂、金东开发区自来水公司、浙江钱塘水务兰溪分公司日供水能力分别达到5万吨、4万吨和10万吨。建有婺城新区、金西、金东、兰溪及一批乡镇污水处理厂。建有协鑫环保热电和兰溪新奥燃气等供热供气公司,日供热与天然气能力分别达到80吨、10万方。金华作为全国干线光缆传输网的重要节点、省内第二大通信传输枢纽,形成了以程控交换机和数字传输为主体的现代通信网络。
3.资源优势日趋明显。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低丘缓坡资源较为充足。根据《浙江省低丘缓坡重点区块开发规划(2010~2020年)》,婺城金西区块、金东孝顺区块、兰溪兰黄区块3个低丘缓坡建设用地重点区块规划面积24502亩,其中2010~2012年规划开发面积为9000亩,集聚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空间较大。水资源充足。集聚区临近义乌江、武义江、金华江、衢江等多条江河干支流,控制范围内及周边有沙畈、九峰、金兰、安地、高潮等大中型水库,可为产业发展、城镇配套建设提供富足的水资源。由于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在资源上具有相对优势,对周边资源开发和产业承载能力已经接近饱和的地区形成了“洼地效应”。以金东开发区为例,意向入区企业达323家,其中属新能源、新材料和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企业175家,计划投资430亿元,预计产值773亿元,利税105亿元。
二、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差距和挑战 1.思想认识方面。对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我市干部群众寄予厚望,社会各界期望也很高。但仍有不少人表现出诸多的担忧。有的担心产业集聚区只是将原先开发区换个名称,实际上是“新瓶装老酒”、“换汤不换药”;有的担心成为一个安排几名干部,空有一个“番号”的“统计局”;有的担心又多了一个层级,多了一个管事的“婆婆”。有的干部群众片面地认为,产业集聚区只是集聚区管委会的事情,与己无关;甚至有的干部坐等换届离开当前岗位,精神懈怠,对产业集聚区建设缺乏动力等等。这些担忧情绪和消极思想,客观上反映了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面临的诸多困难,主观上反映了部分干部群众对集聚区建设的模糊认识,如果不扫除思想认识上的障碍,集聚区建设极有可能成为“空中楼阁”。
2.体制机制方面。目前,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虽已组建管委会,管委会主任和部分工作人员也已到位,但行政区划交错,管理主体众多,层级关系复杂。涉及婺城、金东和兰溪“两区一市”不同的行政区域,包括金西、金东、兰溪3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还有婺城新区、金东新区、金东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兰溪江南高新工业园和乡镇工业功能区以及其他管理单位。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与婺城区、金东区、兰溪市政府的关系不明确,特别是与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金西、金东、兰溪经济开发区和与市、区(市)有关部门及相关乡镇(街道)的关系仍未明晰,影响产业集聚区的工作成效和可持续发展。
3.要素投入方面。政府每年安排的土地指标与集聚区建设实际所需用地相差甚远。婺城片区由于缺少土地指标,等待落地的企业达1000多家。特别是金西开发区10.2平方公里的“十二五”开发建设区块内,低丘缓坡之间有800多亩“农用插花地”等待处理,建设用地不能成片报批,已批用地效益难以发挥。金东片区有意入户的175家新兴产业企业,需要用地1万3千多亩,但每年安排的土地指标只有500亩。兰溪片区每年安排的土地指标也只有500多亩,不少辛苦招来的好项目无法落地。随着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推进,开发区域土地升值很快,区域内违法建房、私拉乱搭、乱栽乱种现象十分普遍,后续的征迁成本、征迁难度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较大。按照规划,集聚区“十二五”期间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预计总投资达172亿元。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不断深入,政府从出让土地、银行贷款获得资金的难度日益加大。随着企业的不断引进,集聚区内供电负荷增长迅猛,已有的变电所无法满足用电需求,金东片区出现电网布局性缺电,且供电缺口会随集聚区产业规模的扩张不断加大。集聚区内多数企业尚未从招工难、留人难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引进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难度更大。4.新兴产业集聚方面。产业集聚度低。区域内龙头企业不多,缺乏集聚效应,产业链不完整,产品配套率低,企业生产的物流、时间成本相对较高,新兴产业份量少。集聚区内现有主导产业大多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附加值较低,与“新兴产业集聚区”的定位有较大差距。产业特色不明显。与省内部分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集聚区相比,金华产业集聚区内现有企业依然是不同产业相互交错,产业布局相对凌乱,国家级、省级的重点项目相对偏少。《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中仍存在主导产业不集中,发展重点不明确的问题。
5.配套服务建设方面。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除兰溪与城区距离较近外,婺城、金东与城区距离较远,区域内以满足生活服务功能为主的城市配套建设跟不上产业功能区的建设步伐,服务业发展滞后,功能比较单一。集聚区内部分企业员工宿舍尚未开通有线电视、宽带网络,区域内公交车班次少,缺少必要的娱乐、购物、休闲场所,外来员工子女入学难问题依然突出,企业招工难、用人难、留人更难,集聚区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同时,根据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浙委办发„2010‟74号)的意见,宁波、湖州、嘉兴、台州等地都已出台实施意见,而金华实施意见尚未印发,其他相关配套优惠政策均未出台。
三、加快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建设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是一件新生事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是金华发展的希望,应作为“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金华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如何抓住这个机会,推动金华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从量的扩张到质的飞跃,使金华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是一个急迫而极其重要的课题。我们认为,建设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必须要有创新的思路,要有足够的信心、勇气和智慧。如果没有大动作,难有大作为,不会有大发展。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解放思想,把握机遇,营造创业氛围
准确把握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内涵和定位。省委、省政府根据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内外经济发展新形势,立足浙江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发展战略,并谋划和构筑了十四个产业集聚区,目的是要解决我省长期积累的发展空间散、产业层次低、技术含量不高、发展后劲乏力等问题,使全省经济继续在国内处于前列。与省内较发达地区相比,金华市特别是市本级的情况更为突出。因此,要组织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准确把握产业集聚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新型城市化示范区和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的总体定位,深入领会推进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战略意图,深刻理解新兴产业集聚区的科学内涵,不断拓展思路,力戒用发展工业园区的思路去建设产业集聚区,更要防止“穿新鞋、走老路”。产业集聚区建设是金华新一轮发展的历史良机。自省委、省政府实施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战略以来,省内“先发优势”地区抢抓机遇,经济发展二次腾飞,“后发优势”地区不甘示弱,发展势头咄咄逼人。面对社会各界的殷切期望,面对基层干部的高涨热情,面对周边地区的发展势头,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克服无为情绪、坐等思想,强化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赶超意识,进一步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在充分领会省委、省政府战略意图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主动作为,以“特区思维”推进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建议市委、市政府认真借鉴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兴办经济特区的做法和经验,像1992年建设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那样的力度和声势来抓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建议多些“借题发挥”,多些“无中生有”,多些“人无我有”,以义乌敢为天下先发展小商品经济的胆略,以江西新余破釜沉舟发展光伏产业的决心,努力把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金华乃至浙江省名副其实的“小特区”。
积极营造务实创业的干事氛围。建议组织开展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展新一轮创业主题大讨论,广泛征集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金点子”。深入宣传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意义、目标、政策,注重防止“精神懈怠的危险”,形成关心支持集聚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认识集聚区建设不仅仅是集聚区管委会和功能分区的事情,不是原有开发基础上的简单重复,不是“新瓶装旧酒”,更不仅仅是安排几名干部,而是实现金华经济转型升级的一次革命,是金华实现追赶发展、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因此,对于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怎么加强领导都不为过,怎样重视都是理所应当。要把集聚区建设工作列入各级考核激励的重要内容,开展定期评估检查,推动集聚区建设的有效性和持续性。要以今年县(市)区集中换届为契机,提拔一批在情况复杂、工作困难的基层一线特别是各级开发区和乡镇功能区的干部,选派一批最优秀的创业创新型机关干部,到产业集聚区工作,探索建立跨任期的动态考核评价机制,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
(二)理顺体制,科学规划,夯实发展基础
理顺管理体制。要把理顺管理体制作为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首要工作来抓。一是对现有管理体制组织“回头看”。建议市委、市政府对理顺管理体制开展专题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认真剖析现有管理体制(如“市属区管”、“乡镇托管”等)的利弊得失,深刻总结金华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力求走出一条符合金华特色的体制机制创新之路。二是实施“双轮驱动”发展战略。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是实现金华追赶发展的希望。如何实现融合发展,是一个必须认真面对和做出抉择的重大课题。建议组建高规格的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统筹、协调集聚区的规划、体制、重点项目推进和其他重大问题。将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合二为一,归口一个市领导分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赋予管委会地市一级的经济管理职能和更多的人权、事权和财权。组建一支既有工作经验、又具办事能力、更富进取精神的强有力工作班子。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择时把社会事务管理权移交回婺城区,回归“开发”本质,有效破解开发资源日益匮乏的现实难题。三是实行“一区两制”运行机制。对婺城、金东片区,以统为主,实行“六统二分”,即: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协调、统一品牌、统一筹资、统一招商,分区建设、分区实施;兰溪片区,以分为主,实行“四统四分”,把上述筹资、招商权改由兰溪分区组织实施。同时,要科学界定产业集聚区各管理主体的职能职责,形成明确的书面文本意见,作为彼此履职的重要依据。
优化发展规划。规划编制既要注重产业的集聚,又要注重人口的聚集;既要搞好生产性基础设施的配套,又要搞好生活性服务设施的配套。要科学划分产业功能区、配套服务区、生态功能区、预留发展区,更好地体现区域特色、发展导向和建设要求。建议:一是积极借鉴天津滨海新区的经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并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督约束机制,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对产业集聚区“十二五”期间开发建设区块,要实行“一张蓝图绘到底”。二是实现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的有机融合,特别要做到与土地利用规划的无缝对接。三是突出产业布局重点。要立足金华产业发展现状,突出“新兴产业”的集聚,每个片区发展的重点产业不宜过多。特别是金东片区,要充分利用地处金义主轴线的区位优势,主动对接义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预留金义融合发展的足够空间;要抓住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机会,做好与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的有序衔接,重点发展电子商务和物流仓储业。
(三)多措并举,突破瓶颈,强化要素保障
破解土地约束瓶颈。土地制约是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最大瓶颈,要抓紧研究破解“有储备、无指标”困局的有效措施。一是争取预征试点和用地指标倾斜政策。建议市政府在用足用好对产业集聚区现有土地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向省政府争取:申请在金华开展土地预征制度的试点工作,同意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对“十二五”期间重点开发区块的用地连片进行预征;把原来的土地指标分配方法改由按发展潜力、发展后劲和发展需要分配;预留较大比例,专项用于安排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切块用地指标,以“反哺”的形式向浙江中西部倾斜,追加建设用地的补偿性指标;实行土地利用规划动态管理,试行与审批级次相配套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滚动修编制度。二是深化农地使用制度改革。探索通过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险、以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房置换城镇产权住房等来取得新的建设用地。三是妥善处理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建议抓住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会,将集聚区中“十二五”开发建设区的26.26平方公里的农用地予以调整。要认真总结推广兰溪市做法,统一做好重点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包装,争取省里“戴帽”下达建设用地指标。
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建议在积极争取省政府和省级部门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努力在盘活存量资本、优化增量资本、吸纳社会资本、募集市场资本、开展金融租赁上下功夫。建议以产业集聚区土地开发使用权、基础设施所有权和经营权出让为突破口,加大金融资源整合,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发行金华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建议争取国有商业银行的支持,主导建立私募股权基金,用于对高科技、高成长型企业的金融支持。要按照“谁开发、谁投资、谁配套、谁收益”的原则,由市直、婺城、金东、兰溪按比例出资,联合成立开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集聚区开发建设的主体和融资平台,并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要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外资等,对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探索采用BT、BOT、TOT等投融资模式。要积极鼓励企业上市融资,支持建立公共担保基金或联户担保基金,为企业创造贷款条件。缓解资源能源紧缺。要超前规划,积极做好水、电、气等资源能源供应保障。建议加大电网建设力度,重点推进220KV汤溪变、220KV鞋塘变、220KV孟湖变等建设,完善电网布局,重视解决结构性缺电问题。要科学制定有序用电方案,制定激励机制与措施,最大限度地限制高能耗企业和设备用电。要高度重视水资源对集聚区建设的重要性,建议金东片区借鉴金西开发区自建水厂的做法,早日规划筹建一座自来水厂。要严格按照环境保护准入条件引进新项目,对产业集聚区内现有企业要综合运用经济杠杆和行政手段,倒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强资源能源的集约利用,减少污染排放。
(四)政策引领,项目带动,助推产业升级
发挥政策倍增效应。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与省里相比,要有更高的含金量,扶持的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优惠的向上限靠拢,收费的向下限看齐。对外省市高新技术企业和市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落户集聚区的,有效期内不再重新认定,并享受转出地同等或更优惠的政策待遇。目前,要重点抓好集聚区内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新投资企业和按照集聚区产业发展要求进行技术改造的传统企业全面享受国家、省在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企业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按150%抵扣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等政策的兑现落实,切实发挥扶持政策的引导和倍增效应。
高标准招商选资。在招商选资上严格按照规划和产业准入目录,做到宁缺勿滥,为今后发展预留空间。一是突出大项目招商。要按照“招大、引强、选优”的工作思路,整合资源,发掘一批吸引力强的大项目由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统一向外推介。要从全球战略、国家战略布局和延伸到金华的高度,把对接和引进世界500强、央企和国内100强、行业50强和浙商重点企业作为工作着力点,通过引进大项目形成大产业,以大产业支撑大发展。二是突出产业链招商。要以打造最小配套半径、最低生产成本为目的,立足集聚区现有产业基础,重点研究产业领域大企业、大集团的投资战略方向和原材料、零部件、包装件等基本要素,找准双方的契合点,吸引配套企业入驻,促进优势产业向两端延伸产业链。三是突出人才和科技招商。要坚持引资和引智并举,通过引进一名领军人才,组建一个创新团队,孵化一个科技项目,兴办一家高新企业,来带动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通过招所(研究所)引院(大专院校)工作,借助外智、外脑、外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开拓市场、占领市场的竞争力。四是创新招商方式。发挥三一重工、中国五矿、嘉宝物流等签约入驻企业的示范功能,采用外资并购、增资扩股、知识产权投资、风险基金投资等方式,以亲情招商、以商引商、名企招商、网上推介等途径,推进招商选资工作。要以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重点引进外来资本和支持本地资本发展电子商务和物流仓储业,构筑一条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共荣互赢、协同发展的“快车道”。
有序推进项目工作。一是加快基础配套建设。要按照“先拉框架后充实”和“大配套一步到位,小配套围绕项目进行”的模式,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做到分片推进,滚动发展。对集聚区建设具有引领、推动、提升的重大项目,建议实行“一事一议”的政策。对省、市重点项目,在要素保障、项目报批等方面予以倾斜,争取形成规划一批、储备一批、立项一批、开工一批的良性发展路子。二是严格产业准入标准。要着重在投资强度、单位用地产出、容积率、产值能耗、产值水耗等方面,设置准入标准,编制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节能准入和安全准入政策。三是加强项目的评估工作。要大力推行用地“亩产效益”评价体系,实行项目土地利用效率与财政扶持相挂钩的综合激励措施,加强项目履约管理,推广项目建设周期保证金制度,提高空间配置效率和产出效率。四是实行项目退出机制。要加强入区项目的后续管理,建议对借投资之名行融资之实、不履行合同、不按期开工,慢建久拖等圈地、囤地等行为,实行预警机制和退出机制。
(五)搭建平台,优化服务,提升工作水平设立发展平台。建议在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总部经济区,将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二环以南生态工业园区块,作为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的直属发展平台,重点用于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中小企业和科技孵化器,将其中孵化完成的高新技术企业,按产业规划要求,实行利益分享机制,布局到各个区块。同时依托现有基础和优势产业,鼓励投资主体设立设计研发、技术咨询、质量检测、展示展销等公共服务平台。
优化政务环境。要精减各类审批事项。建议在金华市和兰溪市行政服务中心建立“新兴产业集聚区办事绿色通道”,为集聚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审批服务。建立对企服务队伍,为企业提供全流程的 “一条龙”、“保姆式”服务。要十分重视和关爱本土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积极引导有条件的现有企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升级,使其分享产业集聚区的各项政策。
强化智力支撑。要建立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完善期权、技术入股、分红权等激励措施,“借巢引凤”、“筑巢引凤”,实施新兴产业人才集聚计划,吸引一批代表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高级管理人才落户产业集聚区。要依托本地高校、职校和骨干企业,建设与集聚区扶持产业相配套的人才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并采取政府、民间、企业联合办学办班的模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活动,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注重产城融合。根据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程度,积极推动产业集聚区与城市的功能互补,尽快使集聚区的经济功能与城市的综合承载功能对接起来,逐步形成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发展的格局。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医疗机构、商场超市等服务机构在集聚区内布点。配套建设中小学校,解决外来产业工人子女入学难问题。建设快速通道,拓展公交线路,缩短产业集聚区与中心主城区的时空距离。
第五篇:解读建设部07调研报告
解读2007年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
机构专题调研情况简述
不久前,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调研。根据实地调研的情况,综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上报的材料,建筑市场管理司日前推出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专题调研报告》(以下简称《调研报告》),全面反映了我国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的现状。
到目前为止,全国约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有关招标代理机构的管理规定,地方有关招标代理机构规范性文件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对规范招标代理行为,促进其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据此次调研上报的材料统计,截至2007年5月31日,国内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招标代理机构4802家,其中甲级786家,乙级2026家,暂定级1990家,(还有6省市数据没有提供!根据4802/25=193的比例来算,我们假设这6省市的招标代理机构都偏少,仅按照193X4=772,则全国至少有5574家!即使160多家机电产品招标代理机构和中央投资项目代理机构全部重叠于此,政府采购至少能多出200家,其它药品招标代理、教育系统招标代理等系统内的代理机构不会少于800家,因此,代理机构总数应该超过6574家,所以今后口径应该变成6000家)
由建设部认定的甲级招标代理机构占全部代理机构数量的16%,(即使全国的建设市场很大,顶级代理机构的数目786家也足够了!)
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乙级和暂定级招标代理机构占全部代理机构数量的84%。(问题就出在这里,4016家,25省市平均166家,以山东省行政区划为例,平均每个地级市有10家代理机构,再以济宁市为例,几乎平均每县一个招标代理机构,如此密度,只能造成地区封锁和分割)全国范围内平均每家代理机构每年约承揽21.1项代理项目(大型招标代理公司自然不会一年只代理20个项目,那么,一年内代理项目最少的是否只有一个,甚至挂零?)。全国招标代理机构中共有从业人员73610人(如此算来,5574家代理机构平均雇佣15人!按照建设部认定的甲级招标代理机构必须雇佣30人以上,再假定有20家甲级单位雇员超过80人,则786家甲级代理合计雇佣24580人,剩余4016家代理机构只雇佣49030人,平均12人,除去总经理和一名财务,业务人员不到10个!这样的队伍,如何保证服务质量?)。据
统计,在专职人员中超过3/4的专职人员具备了中级以上职称,近一半人具有工程建设类执业资格,这些人员熟悉工程建设行业业务,具备了承担工程建设招投标代理的基本条件。在4802家招标代理机构中,单一从事招标代理业务的招标代理机构共1261家,占招标代理机构总数的26.3%,兼营其他工程业务的招标代理机构共3541家,占招标代理机构总数的73.7%。从整体来看,绝大多数省市工程招标代理机构逐步由单一业务向综合业务方向发展。
根据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的数据统计,2004年至2007年5月底,新开工工程项目共360056个,中标金额共29561.4亿元。其中,实行招标代理项目共341647个,占总新开工工程项目的94.9%,显示新开工程中实行招标代理的比例较高,招标代理制度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占全部实行招标代理工程项目的81.3%,是所有行业中实行招标代理比例最高的。
2004年至2007年5月底,招标代理机构实际收取招标代理服务费占应收招标代理服务费的比例分别为81.5%、79.5%、78.7%、65.5%,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压价现象有所抬头。2004至2007年5月底,全国代理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在2%左右浮动,招标代理收入占企业营业收入比例较低。
2004年至2007年5月底,各地反映招标代理机构的举报投诉共209件,投诉主要涉及的问题包括:对评标结果有疑异,业绩、证件造假,超越资质代理,未在政府专家库抽取专家等方面。
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发挥的作用
《调研报告》认为,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在招标投标活动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推动了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发展。
一是推进了工程建设管理方式社会化、专业化的发展。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的引入,弥补了我国传统的临时“筹建组”、“指挥部”等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弊端,有助于招标经验的积累。工程招标代理制度的推行,加快了我国工程建设管理方式向社会化、专业化方向转变的步伐,建立了工程建设各方主体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工程管理运行机制,推进了我国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的改革。
二是降低了工程造价,提高了投资效益。招标代理制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得到普遍施行,在交通、铁道、水利、电力、机电、冶金等领域也不同程度地实行,尤其是在2008奥运场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和大中型建设项目上,工程招标代理制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三是保证了招投标活动及相关文件的合法性。作为一支专业机构,招标代理机构能够在满足招标合理要求的前提下,按照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力争使招投标过程中主要环节与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冲突,并保证招投标活动及相关文件的合法性,维护招投标活动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招标投标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招投标工作效率,且通过招标代理实践经验的积累,业务能力得到磨练,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不断增强,促进了招投标文件质量的不断提高,更进一步保证了招投标活动及相关文件的合法性。
招标代理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首先是招标代理机构代理行为不规范。有的招标代理机构过分迎合业主意愿,如暗中为业主规避招标、肢解发包工程等违法、违规行为出谋划策。还有的招标代理机构无原则地迁就业主的不正当要求。招标代理服务收费普遍较低。按照国家规定,招标代理收费可以在国家标准上下浮动20%,但这次调查统计显示,实收费用平均为国家收费标准的60%左右,甚至个别企业为承揽该项目中的其他项目管理业务,以“零收费”方式抢占招标代理市场。部分招标代理机构存在乱收费现象。除国家规定的招标代理费外,还出现了对投标人收取的名目繁多的其他收费,如投标报名费、资格预审费、招标文件购置费等其他收费,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加重了投标单位经济负担。
其次是部分招标代理机构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招标代理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人员没有经过培训和学习,不具备从事工程招标代理工作的综合素质。
第三是部分企业存在超资质范围承接代理业务和挂靠现象。目前市场上部分代理机构存在超越资质证书范围从事代理活动的现象,有的乙级和暂定级资质代理机构超越法规规定的范围承接任务;有的出借、出卖、转让资格证书、图章或允许他人以挂靠方式承揽业务,放松管理,扰乱市场,这种现象在驻外省市设立的分支机构中较为突出。《调研报告》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部分招标代理机构未实现改制脱钩。二是招标代理机构竞争激烈。三是招标代理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四是招标代理机构缺乏行业自律的约束。五是招标代理机构多头监管,部门分割。
因此,《调研报告》建议,应当进一步完善工程招标代理管理的政策法规;培育和完善招标代理市场,促进代理机构优胜劣汰;严格招标代理机构市场准入清出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加强招标代理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招标代理
行业信用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强调推进行业自律,推动整个招投标行业向前发展。
来源:《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