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区移民支渠及田间工程初步验收报告

时间:2019-05-14 02:10: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置区移民支渠及田间工程初步验收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置区移民支渠及田间工程初步验收报告》。

第一篇:安置区移民支渠及田间工程初步验收报告

瓜州县白旗堡安置区移民支渠及田间工程

初步验收工作报告

白旗堡移民安置区支渠及田间工程初步验收小组

二〇〇八年六月十二日

1、前言

接到酒泉市瓜州县九甸峡移民工程建设办公室《关于申请瓜州县白旗堡移民安置区田间配套工程的报告》后,酒泉市引洮工程移民安置领导小组为了确保移民安置进度,掌握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决定对安置区支渠和田间工程进行初步验收。

验收工作由酒泉市引洮工程移民安置领导小组牵头组织,验收组由甘电投九甸峡公司、省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酒泉市发改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水电局、农牧局、林业局、审计局等单位组成。验收工作自2008年6月11日开始,14日结束。

2、初步验收工作情况

6月11日上午,在瓜州县九建办会议室,主持召开了初步验收预备会议。会议确定成立白旗堡移民安置区支渠及田间工程初步验收小组,由酒泉市发改委副主任吴健任组长,省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孙江河、甘电投九甸峡公司移民部副部长张辉任副组长,成员由参会各单位代表共22人组成。验收小组依照支渠及田间工程的项目类型和分布特点,将验收内容划分为三个部分,同时结合小组成员的专业特点,分成三个专业技术组进行工程验收。分别为:支渠、直斗渠、林带验收组;田间配套工程(一支渠1~21斗渠、二支渠1~21斗渠)验收组;田间配套工程(三支渠1~23斗渠、四支渠1~4斗渠、直斗渠1~6斗渠)验收组。

验收程序:工程现场查验、查阅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各专业技术组组内讨论、召开初步验收工作组会议,听取各专业技术组验收意见,形成初步验收工作报告。

验收方法:

(1)工程现场查验,支渠、直斗渠及林带全部进行查验,田间配套工程按照每个标段随机抽取一条作为验收单元,查验斗渠及渠系建筑物的质量、土地开发的数量、田块平整度、农渠及道路的夯实度等,抽取验收的土地面积要求不低于土地开发总面积的10%。

(2)查阅建设单位提供资料,以《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中对工程初步验收应提供资料的要求,首先检查资料是否齐备,其次检查各项材料的内容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工作过程:

(1)6月11日上午召开预备会议,成立工程初步验收小组,明确了验收程序及工作方法。

(2)6月11日下午和12上午,各专业技术组到工程现场进行查验。

和12日上午

第一标段、1支渠长,度长度8.52KM,渠系建筑物47座。1、0+350,1+965段,5+800,6+100段,渠道段面纵坡达不到设计要求,水流不畅,纵坡不平整。

2、闸门橡皮止水,不符合设计要求。

3、渠道外边坡没有修整,达不到设计外边坡、坡比要求。4、7+200___7+918渠道平整度超标。

第二标段、2支渠、四支渠、直斗渠、长度9.336KM, 渠系建筑物52座。

1、二支渠:

(1)、3+430段10MDU段冻涨破坏,(2)、部分桥面钢筋外露,损坏严重。

(3)、部分外边坡没有整修完全,达不到设计外边坡、坡比要求。

2、直斗渠:

(1)、主要是淤积严重。

(2)、初设批复的1、3、5斗排水工程未施工。(3)、直斗渠两测林带没有预留地。

3、四支渠:

(1)、1号斗口渐变段变形破坏严重,需要重做。(2)、0+800有10m封顶砖破坏严重需重做。(3)、外边坡墙需按设计要求进一步修正。第三标段、1、三支渠:

(1)、0+000~1+960段4+600~4+900段渠道冻胀变形严重。(2)、1+960处的砌石弯道断面极规则,拆除重建。(3)、渠道伸缩缝填筑达不到设计要求,多处脱落,伸缩缝工程全部返工。

(4)所有建筑物,特别是渐变段砌石工程达不到施工质量要求,损坏严重,斗口闸室段全部开裂。(5)16号水闸前车桥桥墩砼质量严重损坏,拆除重建。(6)渠道渠坡填筑不密实,外边坡未按设计坡比修整。

第二验收组验收内容为田间配套(包括一支1—21斗渠、二支1—10斗渠),在验收中田间配套工程开发土地面积由“中冶地集团西北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测绘工程分公司”进行了测绘,并出具《甘肃省九甸峡移民安置项目瓜州白旗堡土地利用现状测绘技术总结报告》进行了核实。本组验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采集了一支1—21斗渠,二支1—10斗渠中的1—

6、1—

10、1—

17、1—

19、2—5五个样本,样本数量占总体数量的16%。抽取样本后验收组至现场对田间配套工程进行了核查和实地测量,并通过抽查方式检查了各单位编写的报告、工程质检资料、竣工图纸等相关文件,经验收小组充分讨论后形成以下验收意见:

一、验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渠未按设计要求进行夯实,横断及纵坡比例也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无法达到过水条件。

2、机耕路没有按设计要求进行夯填,全部为虚土回填,不能满足通车要求。

3、局部地块分块或大或小,平整度差,纵横高差超过设计要求的10cm,个别部位达20 cm以上。土地灌溉面积不足开发总面积的50%。

4、部分斗渠和建筑物伸缩缝、平整度等方面施工质量较差,出现较多错台、沉陷、裂缝等质量缺陷。

5、田间工程和林带工程中地埂普遍为虚土堆填,且未进行修整,达不到设计的夯实和结构尺寸要求。

6、提交的施工、监理及建设报告未能严格按照《水利水电工程验收规范》的格式和内容编写。

7、竣工图纸的绘制不能真实反映工程建设情况,同时图纸标示不完全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未经工程监理单位审查、签字及盖章。

8、质检资料填写及整编不严谨,工程实体使用材料和配合比设计的材料不相符,未进行配合比相关调整。

9、资料中文字表述已对分部工程进行了相关的质量评定,但缺少分部工程验收签定书、监理单位质量评定资料和质量管理部门的核定资料等相关文件。

二、相关问题的处理意见及建议

1、请实施单位组织各施工单位对田间配套工程中的农渠、机耕路等土方工程进行全部施工,同时利用渠道水源洒水夯填处理。

2、土地平整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局部部位应进行平整,使纵横高差控制在10cm以内,50%未灌溉面积建议在耕地后进行补灌。

3、斗渠及渠系建筑物应由工程监理单位组织进行详细的核查,针对存在的错台、裂缝、伸缩缝开裂等质量缺陷进行消缺。

4、各单位提供的报告、质检资料、竣工图纸等相关文件应进行详细的复核,按《水利水电工程验收规范》要求的相关格式和内容进行编写。

5、建议建设单位尽快准备相关资料,办理土地利用的相关手续和报批工作。

第二篇:移民安置区环境保护规划

移民安置区环境保护规划

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规划 ㈠ 规划原则、目标 规划原则:

以综合整治为指导思想,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治理原则。移民安置区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与“长治”、“长防”、“移民开发”等工程项目相结合,充分利用各方面投资,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规划目标: 到2010年末,农业人口人均拥有0.8~1.0亩稳产高产基本农田、0.3~0.5亩左右经果林,消除荒地和稀疏林地,使区内林草复盖率达到45%以上,土壤侵蚀量减少70%以上,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生活逐步走向富裕,生态环境趋于良性循环。㈡ 保护措施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农村移民迁建安置、城(集)镇迁建以及交通道路等专业项目改复建过程中水土流失的预防治理的措施。

1.坡耕地改造工程措施:坡耕地改梯坪地,是控制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坡改梯主要是在小于25°的坡耕地上进行,大于25°的坡耕地应逐步实现退耕还林。规划坡改梯总计240.5万亩。坡改梯工程以修筑石坎水平梯田为主,在石料缺乏区域试验推广等高线植物活篱笆等措施。

2.生物措施:规划发展经果林207.9万亩,新植水保林436.7万亩、种草37.6万亩,水保林以松、杉、柏、刺槐、栎类、青杠、马桑、巴茅、荆条等为主,种植经济草种以蓑草为主,饲料草种以黑麦草为主。3.封山育林:对一部分疏林地和未成林地实行封山育林。共计376.7万亩。

4.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措施: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主要依据集雨面积、保护范围、侵蚀强度大小和减沙70%的综合要求布设,以蓄、小、群为主,坚持就地拦蓄,就近兴利。农村移民安置区水土保持措施规划详见表(略)。

5.城镇、工矿企业迁建和交通道路等专业项目复改建,在规划布局上应依山就势,严禁大挖大填。在“三通一平”及基建施工中需将废弃土方填放在指定低洼地段,并修建拦挡坝和护坡。对开挖过的场地,施工完建后应及时平整、恢复植被,或栽种经济林果,变废为利。

6.加强《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等法规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建立健全水土保持执法监督机构和三级管护体系。

二、城(集)镇迁建环境保护规划 ㈠ 规划原则、目标

规划原则:坚持城(集)镇迁建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结合,城镇环境改善与区域环境改善相结合的原则。以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为导向,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境污染控制方针,污染物排放与区域环境容量相适应。贯彻执行“三同时”制度,即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提高城(集)镇整体功能和环境质量,使城(集)镇迁建的环境保护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规划目标:到规划水平年2010年,移民安置区“三废”污染和噪声污染问题基本得到控制,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具体规划目标如下: 1.水质保护目标与控制要求

保护目标:三峡库区总体水质要符合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Ⅱ类水标准。局部水域水质按其功能要求和水源保护区的具体要求,分别达到相应的用水水质标准。控制要求: 对进入移民安置区内各河流的污水实行总量控制,各河流的整体水质在不同水位期,监测断面平均水质浓度控制在(GB3838-88)Ⅱ类水标准以内。

江、河城镇段岸边水域水质:单个或多个排污口下游1000m处,相互影响后的岸边水质应达到Ⅱ类水标准。进入各河流的污水排放标准:2000年以前应达到现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2010年以前,如果由于治理水平的提高,有新标准时,应执行当时国家或地方新标准。对易降解污染物,按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要求,排污口下游1km岸边达标。

对难降解污染物应通过污水处理实行闭路循环,不得任意排放,对于有毒、有害物质应按《水污染防治法》规定严禁排放。2.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为保护和改善城(集)镇迁建区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和城(集)镇迁建规划的环境功能分区确定大气保护目标(见表10-3-2)(略)。3.噪声控制目标

为使城镇迁建区有一个清洁、优美而安静的环境,保证迁建区人民群众生活和工作的正常进行,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制定迁建区不同功能区类型的环境噪声控制目标(见表10-3-3()略)。㈡ 规划保护措施

1.水质保护措施

保护范围:移民安置区水质保护范围主要包括水源保护区、库区水质功能保护区。库区水质功能保护区为长江干流及其支流的水库回水区。重点保护长江干流,大宁河、小江、乌江、嘉陵江、香溪河等主要支流。城(集)镇集中供水水源保护: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水源卫生防护的要求,迁建城(集)镇供水水源集中取水口周围应设定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并由取水单位设置明显的范围标志和注意事项告示牌。在保护区以取水点为中心、半径100m范围内,严禁捕捞、停靠船只、旅游以及从事任何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取水口上游1000m至下游100m范围内的水域,不得排入任何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保护范围的陆域内不得堆放固体废弃物、不得设立有害化学物品仓库、堆放和装卸垃圾、粪便或有毒物品的码头,在保护区范围内禁止一切破坏水环境的活动,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不得滥用化肥,不得从事放牧活动。禁止建立墓地和掩埋尸体。另根据实际情况,供水单位可会同卫生、环境保护等部门,将取水口上游1000m以外的一定范围的河段划为二级水源保护区及准保护区,严格控制上游污染物的排入量,以确保下游取水口的水质满足饮用水源水质的要求。

城镇老城区生活污水处理措施:老城区应加强沼气化粪池的建设,逐步改造雨污合流制的排水系统。城镇新城区生活污水处理措施:新城区应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截流集中到污水处理厂(场)处理达标后再排入江河。污水处理厂(场)应多方筹资,及早设计,尽快施工,争取在城镇迁建完成前投入运行。工业污水处理措施:工业废水原则上由企业自行处理,工业废水主要为有机物的可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合并处理达标排放。特别是含重金属、酸、碱、造纸等工业废水,按“三废”治理要求,必须达标排放,严禁向江、河等水体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对污染大户应加强监督,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使工业废水切实做到达标排放。对经济效益差污染严重而又无法进行治理的工厂企业,应予停产、转产。禁止新建污染水源的工程项目,凡是新、改、扩建的项目,均应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环境保护部门和水资源保护部门审查同意后,才能列入建设计划。在新老城区内限制发展化工、冶金、造纸等污染型工厂企业。

医疗卫生单位污水处理措施:医疗卫生单位、兽医站等机构含病原体的污水需经过特殊处理和严格消毒后方可排入沼气化粪池或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

加强对船舶的卫生管理:所有过往船只,均应装设船用油水分离器,客运船只的垃圾应集中起来,在到达港口停靠时,将其转运上岸进行集中处理,严禁向江河内倾倒。移民安置区内港监、环保和环卫部门应对停靠船只进行油水分离器和垃圾处理情况检查监督,对违反规定者予以处罚。

禁止向河流水体内排放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剧毒污染物、油类、酸液、尾矿、矸石、粉煤灰、工业废渣、垃圾、放射性废渣、废物等固体废弃物。2.大气保护措施

移民安置区大气污染主要为煤烟型污染,改善城(集)镇的大气环境质量,主要措施是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工业锅炉的消烟除尘率。主要措施为: 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政策,新城区严格限制大气污染严重的项目上马。

新、改、扩建项目必须实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控制废气排放量,使之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逐步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城(集)镇居民天然气使用率,增加居民能源结构中天然气的比例,到2010年,城市和县城气化率争取达到85%。居民生活用煤应严格规定使用脱硫型煤,同时使城区的部分工厂企业也使用区域内可资利用的天然气资源,降低煤耗量,减轻对大气的污染程度。

落实迁建区规划的公共绿地、道路两侧绿化、居民区绿化、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的防护林带和护岸林带的建设。

3.环境噪声防治措施

对产生较大噪声的工厂企业,在迁建时应增强其隔音能力,对产生噪声较大的生产设备应进行消音和减振处理。噪声污染较大的打桩机、砼搅拌机、卷扬机等施工设备在居民区作业时,应避开居民休息时间。改善城市道路条件,改善车辆运行状况。在城区主干道和中心区域禁鸣喇叭,严格机动车辆的定期检修制度。

4.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

城镇生活垃圾处置措施:规划在城市和县城迁建区的郊区修建垃圾处理场,生活垃圾产生量相对较小的城(集)镇,修建具备防冲、防渗措施的垃圾堆放场。

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应采取综合利用和集中处理的措施。煤渣、煤矸石、粉煤灰可用来制造水泥、砼骨料、硅砖瓦等,酒厂、糖厂、罐头厂的食品弃渣可用来制造复合饲料或肥料,其余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应采取卫生填埋处理,对含重金属的固体废弃物,应进行特殊处理。

特殊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措施:医院、卫生防疫等单位,排放的含病毒、病源体固体废弃物和放射性固体废弃物必须按规定的程序进行特殊处理,不得任意倾倒,以免酿成环境污染事故,威胁区域人群健康。

三、工矿企业迁建与新建二、三产业污染防治措施

㈠ 对搬迁重建企业,其建设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严格坚持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环保“三同时”制度。

㈡ 实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企业迁建完成后,业主必须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提交《排污申请登记表》。其污染控制设施应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并发给排污许可证后企业方能投入生产并排污。企业水污染源和大气污染源的排放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排放标准。㈢ 移民新建二、三产业应选择污染小或无污染的项目,提倡发展绿色企业。

㈣ 环境监测部门应加强污染源特别是重点污染源的监测,以便掌握污染源的动态变化,为环境管理部门实施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提供依据。

㈤ 迁建企业与移民安置新建二、三产业污染防治所需经费,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企业自行承担。

四、人群健康保护规划 ㈠ 环境卫生清理

移民迁入新居前必须对居住环境进行卫生清理,主要包括

: 1.加强建筑、生活垃圾和粪便的管理,防止疾病传播。对新址环境卫生污染源(如坟墓等),选用石碳酸、生石灰和漂白粉等药物消毒灭菌处理。

2.移民搬迁前,进行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灭蚊、灭蝇、灭鼠活动,降低病媒生物密度。移民搬迁后,开展经常性的灭蚊灭蝇灭鼠活动。

3.加强水源防护管理,防止各种污染物对水源造成污染。㈡ 疾病监测、疫情抽查及预防接种 1.卫生检疫

对移民安置区新老居民及外来人员中可疑的带菌者和患病人员进行检疫,对确诊者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重点抽检的病种主要有:疟疾、肝炎、钩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此外,对外来人员还应视其来源地的疾病构成确定相应的检测项目。2.预防接种

对移民安置区危害较大且易流行的疾病采取预防服药和免疫接种等方法,提高人群对疾病的抵抗力。预防接种的主要对象为搬迁移民,主要项目有:疟疾、钩体病、乙脑和病毒性肝炎等。另外,对从事皮毛收购和加工者注射炭疽疫苗,在丝虫高发区普服海群生盐进行预防和治疗。3.人群健康监测

在移民安置迁建前后,必须加强人群健康的监测工作,特别是动物疫源性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的监测工作。监测内容见生态环境管理监测规划。㈢ 饮用水卫生检测

城镇、农村集中居民点以及分散建房的移民,应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凡新的饮用水源,要进行检测,衡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检测内容见生态环境管理监测规划。㈣ 卫生宣传、管理与监督 在移民前和移民过程中,有计划、全方位地大力宣传、普及卫生知识,增强移民和老居民的卫生观念和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防病抗病能力。加强安置区卫生尤其是食品卫生、水厂等特殊行业的管理和监督,经常性开展食品卫生检查和卫生检疫。㈤ 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进一步建立健全移民安置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提高区域医疗卫生防疫的服务能力。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全国卫生防疫站建设标准”,完善各县、市卫生防疫站人群健康观察与保护的仪器设备及改善工作条件,加强安置区卫生防疫力量。

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应结合农村移民搬迁规划充实、加强。建议在移民安置区各村建立卫生保健室,各乡镇逐步建立乡镇防保站,负责计划免疫接种、传染病防治和妇幼保健等工作。

五、生态建设规划

㈠ 珍稀濒危植物和古、大树木保护

移民安置区珍稀濒危植物,分布高程在600m以下易受移民安置活动影响的物种主要有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等,规划对其采取建自然保护点进行特殊保护。

对分布高程在600m以下易受移民搬迁破坏影响的100余株古、大树木进行重点保护。主要采取建围栏挂牌进行就地保护,定期对古、大树木进行调查与监测,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和执法管理。㈡ 森林植被保护

移民安置区森林植被保护主要是防止移民安置活动对现有森林植被的破坏。实行封禁治理,加强对幼林的抚育管理和采伐迹地的恢复工作;严禁乱砍滥伐木材资源;鼓励集体和个人承包荒山、荒坡植树造林。㈢ 野生动物保护

为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同时控制有害野生动物(主要是鼠类)密度,需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1.保护现有森林植被,绿化宜林荒山,为野生动物提供更广阔的栖息地

。2.宣传贯彻《野生动物保护法》,加强珍稀动物保护的宣传力度和执法管理。3.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场所和迁徙路线,严禁乱捕滥猎。

4.在移民迁建前后大力开展灭鼠活动,同时加强对蛇类、猫头鹰类等鼠类天敌的保护,抑制鼠害的发生。㈣ 城(集)镇和农村居民点周围及道路绿化规划

1.城(集)镇绿化

绿地生态系统是现代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迁建城(集)镇绿地应以点、线、面、带形成系统。城市、县城要因地制宜地修建公园和各类公共绿地,做好住宅小区绿化;工业区和生活区、商业区之间设置防噪声、防尘、防污绿化带;加强道路和房屋四周的绿化工作。2.农村居民点与道路、农田田间绿化

农村集中居民点建成后,应充分利用房前屋后和路旁的空隙地,包括预留发展用地,植树绿化。机耕道与人行道绿化应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绿化方式;田间小道的绿化可因地制宜地种植一些防护林、经济林,如洋槐、乌桕、桑树等。㈤ 库岸绿化带建设 原则上整个库岸都应植树种草形成库岸绿化带。正常蓄水位175m淹没线以上的原有林木、果园、薪炭林及草地等,除纳入城(集)镇迁建总体规划的部分外,其余均应保留作为岸边绿化防护林带,并对其中的疏林地进行改造,绿化荒山、荒坡。新建城镇沿江地带宜建设滨江公园,提高沿岸绿化效果。

六、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规划 ㈠ 生态环境监测规划

生态环境监测规划详见表10-3-4(略);

移民安置区监测点位(断面)见表10-3-5(略)。㈡ 环境管理规划

建议成立移民安置区生态环境管理办公室,由各县政府主管环境保护的负责人负责,成员由政府办和有关专业部门负责人组成。

生态环境监测应以现有机构为主,对环保、水利、林业、以及卫生部门等现有机构的人员装备,适当予以充实和完善。

第三篇:安置房工程节能工程验收报告

安置房工程节能工程验收报告

XX西路安置房工程 建筑节能分项工程

监理评估报告

编制人:

职务:现场监理

审核人:

职务:总监

注册号:

审批人:

职务:总工

XX建工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XX年XX月

工程名称:XX西路安置房工程

工程建设参加单位: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地勘单位:

监理单位:XX建工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1、工程概况

2、工程质量评估依据

3、监理情况

4、分项工程验收情况

5、工程质量综合评述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XX市三桥

号,建筑面积为

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下

层,地上

层;建筑高度为

米;结构类型为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本工程±0.00米相对于绝对标高。

1、屋面采用

厚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系统。

2、本工程住宅部分采用

厚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

3、本工程的外塑钢门窗采用(5+6A+5)mm厚的中空玻璃节能保温系统。

二、工程质量评估依据

1、《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4、《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5、《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

6、国家和地方有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

7、经审查通过的设计文件和设计变更手续;

8、本工程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

9、本工程审批后的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

10、本工程审批后的专项工程施工方案;

11、各相关材料说明书;

12、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三、监理情况

(一)事前监理

1、原材料进场验收

(1)原材料进场后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监理对其厂家的质量证明文件和外观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对原材料进行见证取样,并将所取样品送到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复检。所有检测结果均为合格。

(2)对质量证明文件进行审核,检查结果均符合要求。

a、界面砂浆合格证:3份; b、保温胶粉合格证:3份; c、抗裂砂浆合格证:3份;| d、耐碱网布合格证:3份;

e、塑钢门窗(PVC-U)型材合格证:2份; f、门窗玻璃合格证:2份; g、门窗密封条合格证:1份; h、门窗锁合格证:1份; j、门窗铰链合格证:1份;

2、监理交底

在施工前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对施工单位进行交底,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二)事中监理

1、在监理过程中严格按《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及《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范》(JGJ144-2004)的规定进行控制;

2、对所有的工序均实施严格的报检程序,每道工序完成后按照验收规范的要求,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复检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以每道工序的合格来确定工程的质量。

3、在各分项工程实施中形成相关检查记录。

(1)隐蔽工程记录 21 份;(2)工序报验记录

份;

(三)事后监理

各分项工程完成后,对完成情况和相应的试验资料进行审查。

1、检查各项试验资料,结果合格。(1)界面砂浆检验报告:3份;(2)保温浆料检验报告:3份;(3)抗裂砂浆检验报告:3份;(4)耐碱网布检验报告:3份;(5)节能构造抽芯试验报告:1份;(6)、外门窗的三性检验报告:1份

2、对完成工程实体进行检查,结果合格。

四、分项工程验收情况

1、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场验收

所有进场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经现场检查,外观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2、原材料抽样试验(有见证)情况

经贵州省建筑材料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质量合格。

3、各分项工程施工情况

(1)外墙25mm后的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砂浆施工:基层处理(外墙抹灰)、贴饼、上界面砂浆、拌和保温砂浆、批刮保温层、刮平保温层、批刮抗裂砂浆、粘贴耐碱网布、批刮抗裂砂浆、饰面层施工。

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监理复检。各工序质量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其中对保温层的厚度、各层的粘结情况均予以重点控制,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各层粘结牢固、无脱层、空鼓和开裂现象。(2)屋面保温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温层的厚度、敷设情况、抗裂等的处理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3)门窗节能工程

外门窗框和玻璃的安装、框与洞口间的处理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4、资料情况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证明文件,报验手续,见证取、送样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工序报验等资料基本齐全,符合规范要求。

5、试验报告

外墙节能构造钻芯、外门窗的三性试验均经贵州省建筑材料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合格。

五、工程质量综合评述

综上所述,本建筑节能分部工程的各分项工程质量均已验收合格,且验收记录完整,质量控制和检验资料基本齐全,结合参验各方验收意见,该分部工程的质量评价为合格工程。

XX建工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XX年

第四篇:工程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工作报告

鸳鸯溪水库工程

工程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工作报告

1工程概况

1.1工程位置、规模及建设任务

鸳鸯溪水库工程地处大富水河鸳鸯溪支流,坝址位于京山县以北绿林镇祁家村五组。距县城59km。鸳鸯溪全流域面积90km,干流长29.5km。坝址来水面积36km。

鸳鸯溪水库工程主要建设任务有:一是土石方工程:基坑开挖与处理、坝体石方回填;二是混凝土工程:混凝土面板、趾板、输水管、防浪墙混凝土;三是接缝止水及周边缝止水;四是坝基及坝肩固结、帷幕灌浆防渗;五是斜拉闸、启闭机房;六是下游坝面干砌石护坡;七是溢洪道开挖和溢洪道左右边墙浆砌石和钢筋混凝土衬砌;八是溢洪道基础处理及排水;九是引水段、控制段、泄水槽段、消能设施及尾水渠的混凝土浇筑。

鸳鸯溪水库规模为小

(一)型水库,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423.07 m/s,校核洪水标准为50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1143.4 m/s水库正常蓄水位304.5m。总库容782万m,有效库容489.21万m。工程等级为Ⅲ等,大坝、溢洪道、输水管为4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5级。333322

1.2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及必要性与主要工程量

鸳鸯溪水库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有:一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大坝高程309.8m,防浪墙高程311.0m,坝顶宽6.0m。坝型为砼面板堆石坝,坝高40.9m。砼面板为等厚30cm,坝前坡比1:1.5,坝后坡比1:1.7。二是溢洪道工程,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为开敞式正槽溢洪道。堰顶高程304.5m,堰顶宽43.0m。溢洪道无闸门控制,采用挑流消能。溢洪道全长111m。其中:泄水槽总长96m,纵坡i=0.345。三是输水管工程,输水管在原管上接长,内直径40.0cm。进口高程272.9m。用普通Φ400mm普通钢筋砼管作内模,外包20cm厚钢筋砼。闸门为80×80cm金属钢闸门,配备为15t手电两用斜拉启闭机。鸳鸯溪水库完成工程量:土石方开挖107853m³、坝体石方回填207816 m³、砼浇筑5945.4 m³、浆砌石958 m³、干砌石3000 m³、固结灌浆755m、帷幕灌浆840m、止水1351m、钢筋制安252.2t、排水管660m、排水槽660m、模板800㎡。

旅游业是京山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鸳鸯溪漂流是京山旅游业的龙头品牌,在京山旅游业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自1996年开始开发鸳鸯溪漂流以来,“漂流经济”发展极为迅速,缺水问题成为“漂流经济”发展的最大阻力,中途经过几次小规模水源建设,始终未能解决“水”的问题,2004年10月,京山大洪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收购原鸳鸯溪

2漂流有限公司,新公司考虑到要做大做强鸳鸯溪漂流,长久发展“漂流旅游”,必须解决漂流水源,经过充分论证后,经省发改委批准在鸳鸯溪上游兴建一座水库。

鸳鸯溪水库完成工程量:土石方开挖107853m³、坝体石方回填207816 m³、砼浇筑5945.4 m³、浆砌石958 m³、干砌石3000 m³、固结灌浆755m、帷幕灌浆840m、止水1351m、钢筋制安252.2t、排水管660m、排水槽660m、模板800㎡。

2工程建设征地和移民拆迁补偿

2.1征地与移民迁建实物指标调查

2005年10月,绿林镇政府、绿林镇风景区管理局共同组织调查工作专班,用一个月时间对库区高程310米一下的农田、山林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采用座谈、走访、测量、查看承包合同等方法。弄清了主要实物指标。

1)、农田淹没,高程310米一下农田淹没面积115.88亩,其中耕地面积93.75亩,菜园10.3亩,自留地11.83亩,淹没涉及35户146人。

2)、农房淹没,直接淹没农户11户46人,计11栋95间,建筑面积2749.58m。

3)、无田耕种,水位达310米后,有24户98人住在水位达310米线以上,但其耕地在水位达310米线以下,必须同时整体搬迁,共26栋183间,建筑面积7437.27m。3 2

24)、自留山、经济林木淹没,自留山淹没150亩,经济林木淹没,2493株。

5)淹村级公路2条5Km。

2.2征地与移民拆迁初步设计审查批复

鸳鸯溪水库工程是在原小库上扩建加固,工程本身占地很少。移民撤迁范围主要在库区水位310米线以下直接淹没农户以及涉及的农户,共移民撤迁35户146人,计277间,建筑面积10186.85m。工程占地与征地移民撤迁投资计划为372.2万元。其中搬迁37栋277间,建筑面积10186.85m,投资计划为172.69万元。

2.3征地与移民迁建协议签订

征地移民协议的依据是京山县政府【2003】52号文和京随高指【2005】2号文,征地1.08万元/亩,其中:农户9400元/户。房屋按结构为60~230元/m经济林为5~50元/株。计划征地移民经费372.12万元。按照此标准与移民逐一签定了征地移民协议书。

3工程建设征地和移民拆迁补偿执行情况

征地撤迁补偿机构为调查工作专班。由镇长、副书记蒋彬带队,绿林风景区管理局刘副局长指挥,镇办公室主任张正伟,经办主任张先海、李俊国,水利服务中心胡祥波、朱长青等参加。工作专班负责工程建设征地和移民拆迁补偿工作。工作专班通过2005年和2006年的细致工作,顺利完 4 2,2

2成了征地和移民拆迁的全部工作。

4施工环境协调

工程开工后,由于由于京山县人民政府和绿林镇人民政府对工程建设高度重视,当地村民的大力支持,认真做好移民拆迁的思想工作,明确专人,及时协调化解施工方与村民之间的矛盾,施工环境是好的,工程建设比较顺利。5投资完成情况

工程建设征地和移民拆迁按照京山县政府【2003】52号文和京随高指【2005】2号文的补偿标准,补偿费用已全部到位。实际完成投资万元。

6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附件:调查报告、说明及慨算

京山县大洪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2010年7月25日

第五篇: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指挥部工作总结

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指挥部工作总结 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动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于 7 月 6 日获得国家发改委主任会议通过,并于 11 月 12 日举行了工程奠基开工仪式,省委苏荣书记亲临仪式现场并宣布工程开工,标志着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进入了实质性的建设阶段。该工程枢纽区和淹没区全部在我县境内,根据可研阶段《规划大纲》设计要求,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将淹没我县土地 2.6 万余亩,主要涉及蛟潭镇、峙滩乡、兴田乡三个乡镇,库区有 1.1 万多移民需要安置,其中有近5000 移民必须在我县其它乡镇外迁安置,这将是我县承担的一个极其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对此,县委、县政府对做好我县移民安置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决心举全县之力,充分发挥征地移民工作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的作用,全力支援配合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确保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工作顺利完成。现将**县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指挥部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二○一一年工作情况

(一)加紧落实文件的制订和强化文件的学习

、制定了移民安置实施办法和征收补偿标准 为切实做好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的移民安置工作,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下载安置区移民支渠及田间工程初步验收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置区移民支渠及田间工程初步验收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太湖塔下安置区工程

    西太湖塔下安置区工程项 目 部 现 场 安 全 考 核 制 度常州市华北建筑塔下安置区项目部 项目部安全考核制度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严格落实安......

    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移民安置方案分析

    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移民安置方案分析 □崔伟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摘要:为了总结灌区、引水等线性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各种方案的适用性,文章根据小浪底北岸灌区......

    蓄水前库区建设征地移民安置专项验收报告编制规定

    附件7: 蓄水前库区建设征地 移民安置专项验收报告编制规定 水电站蓄水前建设征地移民安置专项验收由省级人民政府成立移民安置验收委员会组织开展。移民安置验收委员会在验......

    黄河古贤水库淹没影响及移民安置初步规划(精选五篇)

    黄河古贤水库淹没影响及移民安置初步规划 [摘 要] 分析古贤水利枢纽水库淹没影响特点,结合库区的社会、经济、环境状况和水库淹没影响情况,提出移民安置规划的指导思想、安置原......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暂行办法(推荐五篇)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 发布时间:2005-1-27 文号:国调委发〔2005〕1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南水北调......

    高堰沟水库工程移民安置报告(推荐五篇)

    高堰沟水库复(扩)建工程征地补偿及移民安置工程自检报告 一、工程概况 盐边县高堰沟水库位于攀枝花市盐边县新九乡踏柞村,处金沙江一级小支流叭喇河上游——踏柞河中下游。距新......

    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实施办法

    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实施办法 信息来源:法制办主站 更新日期:2010-10-14 15:58:04 点击:607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 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安置区幼儿园改造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

    安置区幼儿园改造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 一、项目名称: 安置区幼儿园改造工程 二、招标编号:皖DFT-2018-192X 三、招标方式:邀请招标 四、开标时间: 2018年11月7日 五、公示时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