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有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19-05-14 02:58: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有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有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篇: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有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有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高双桂 卢高洁

[摘 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重要途径是加强高质量的农村教师培训工作。探索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把握农村教师培训工作规律,遵守教师培训工作的基本操作流程,科学地组织和实施培训,以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从而促进农村整体素质的提高。本文作者从多年实践研究中探索了一套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为农村教师大规模培训推广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农村教师;培训 ;有效模式

我国目前约有农村初中、小学教师603万人,他们担负着我国农村1.3亿学龄儿童的教育责任,他们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脊梁。但是农村教师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压力大,自我发展空间狭小,农村教师生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非常脆弱,致使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影响了农村教育质量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由政府主导、高校和省市级教师培训机构为主体的全免费集中培训,是当前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重要举措,具有战略意义。作为承担这项工程的培训机构和培训者,研究农村教师培训工作的有效模式,开展有针对性培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以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不仅是面临的新课题也是作为培训者必须要解决理念问题和方法问题。

一、确立农村培训工作新理念

在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教师培训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新的挑战,作为培训者要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更新培训理念。

1.确立以培训对象为中心的理念

农村教师培训必须将培训对象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了解他们现实的需求,更要了解他们潜在的需要,还要去研究他们发展的需求,在培训的内容、模式、时间上,应该尊重培训对象的选择,在充分尊重培训对象的基础上来确定培训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它、丰富它。这种观念要渗透在调研、方案制定、过程管理和后期跟踪指导培训的全过程。这个理念表现在:

改变过去。教师培训工作是自上而下的“灌输”式的传统理念,以往的培训工作,较少考虑对象的需求,而是培训机构直接按照文件指示进行指令性的培训,培训对象被动接受,这种培训效果自然不好。转变培训理念就要求培训者要尊重培训对象的现状和需求,按需施教,培训对象参与培训过程,将学习与反思结合起来。

改变培训内容和形式“一刀切”的作法。过去培训不注意城乡教师差别,教师们处在不同时期的年龄、学历、经历、环境等差别,而采用统一的模式,结果是培训难以受到教师们的欢迎。以学员对象为中心的理念必须要求我们的培训建立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差别性的培训,这样才能提高培训实效。

2.确立培训者首先是一个研究者的理念

教师培训,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项事业,是一门科学,尤其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农村教师培训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面对、需要研究、需要探讨。这个理念要求:

培训者首先是一个学习者。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对于实施农村教师培训的培训者同样转变培训角色,首先自己是一个学习者,要学习新的教育理论,还要学习现代教育教学成果,只有是一个学习者才能做好培训者。

培训者是一个研究者和合作者。培训者必须要研究教学、研究培训。培训者还要与团队合作与对象合作,才能提高培训者自身素质和能力,促使其不断探索农村教师培训工作规律,指导其实践。

3.确立培训对象是重要培训资源的理念

农村教师培训缺乏资源,有针对性培训要求培训者不仅要开发文本资源,还要开发环境和社会资源,同时要将培训对象作为重要的培训资源,农村教师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同样创造了宝贵的经验,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者要特别注重开发生成性的资源,这样才能保证培训工作实效。这个理念要求:

培训者将培训资源开发视作培训工作的组成部分,视作培训者工作内容和职责,转变过去只作为一个组织教学一般的管理者和工作者的角色,要转变将培训对象仅仅作为是被动的接受者的传统观念,将培训对象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和资源的提供者。培训者要尊重他们的创造,尊重他们的经验,注意在培训中互动和交流时生成资源的捕捉和开发。

二、必须开展调查研究

调研工作必须是培训者深入一线,与农村老师面对面的交流,去感受、倾听、去研究才能有正确的选择。当前农村教师对培训需求,在笔者所组织进行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课题调查进一步了解到:

1.农村教师现实的困惑

如下图中显示: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最棘手的事是学生厌学、学生难管理、专业知识缺乏、教学资源不足。

2.农村教师对培训内容的选择

在下表调查中,在对教师需要的培训内容:通过“您希望在继续教育学习中学习哪些课程?”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教师最希望培训的内容依次是学科教学法(60%左右)、课改新理念(40%左右)、课堂管理策略(30%左右)、信息技术、教育技术(25%左右)、学科专业知识(18%左右)一般教学策略。

3.农村教师对培训形式的选择

关于培训形式调查: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教师最喜欢的培训形式依次是教学观摩、专家讲座、收看录像、集中培训、案例分析、与课题结合的教育科研、小组讨论、自我反思。

4.对过去培训工作的评价

在调查对过去培训工作评价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训脱离教学实际,教学工作的联系不紧密(40%左右),其次是单向灌输(30%左右)、一刀切(25%左右)、受金钱驱使,不顾质量(25%左右)。

5.制约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由下图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教师认为制约自己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依次是缺乏良好的环境、缺乏专业指导、没有充足的时间。希望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得到专家指导是他们的渴望。

调查活动采取问卷和座谈形式,调查结果应进行定量分析的同时,注意原因的分析。找出带共性的问题。

通过问卷和座谈结果分析,农村教师在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思想学习方面依然是首要的需求,通过他们的困惑可以了解这一点很多还是教育理念问题;针对农村留守学生多的特点,教师们特别对做好班主任工作和学生心理辅导很是强烈;同时对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技能和提高教学有效性同样迫切;怎样开发利用农村课程资源和怎样做一名研究型教师需要给予指导。培训者只有把握了他们的需求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这是培训工作实效性的基础和前提。

三、科学设立培训内容

1.培训内容要注意知识构建

设置培训内容要注意其针对性,还要考虑培训对象以往知识积累和知识链接,同时还要注意在内容设置时知识板块之间的链接。

2.培训内容要关注教师专业发展

大规模进行农村教师培训,确立科学的培训内容是一项重要任务,首先培训内容的确立必须建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调研结果要进行分析,要从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出发来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对象的需求往往从现实出发,多是自己实际工作要碰到的难点和困惑,往往重操作、重技能、重现实的多,而对能力素质的提高、考虑发展的需求较少。作为培训工作的组织者必须站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既要注意农村教师现实的需求,又要考虑他们发展的需要,既要解决他们操作层面的问题,又要研究他们理论支撑和知识拓展的核心问题,总的来说,农村教师培训工作应以提高实施新课程能力为突破口,建立一个循序渐进的培训内容模块,帮助培训对象建构知识体系,促进其可持续的发展这是确立有效模式必须要注意的。

3.培训内容设置的现实性

通过调查分析,在现阶段农村教师培训内容主要应在下述几个方面:现代教育理论,解决教师理论基础,以开拓视野,更新观念、增强教育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教学管理及班主任工作,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所带来的学生思想教育和班主任工作新的变化和困惑,有针对性设置指导农村教师进行儿童心理教育理论和案例教学,以帮助老师们在管理上的科学和方法上的先进;新课程标准学习,面对新的课程标准,开展新课标的基本理论学习,让教师们把握新课程的原则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教育教学技能力训练,为农村老师上新课程理念下的展示课,启发和引领农村教师去适应和实施新课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育教学研究,进行教育科研能力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和训练,引导教师们立足岗位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不仅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和成果应用,可以极大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选择有效的培训形式

培训形式是为培训内容服务的,选择适当的培训形式可以提高培训效果。培训形式的多样性是针对农村教师培训内容需要,为提高培训的实效性而选择的有效组合。笔者在近四年来开展的大规模集中农村教师培训实践总结,运用下述几种主要培训形式能收到很好效果。

1.专家报告式

在解决农村教师带共性问题,如教育观念、教育形势、教育政策等,请大师级的专家进行集中授课,其特点是能开拓视野、更新观念、开拓思路。专家报告式运用不能太多,也不能一讲到底,要根据对象情况讲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讲的过程中尽可能与实际问题结合,不能从理论到理论。

2.问题切入式

从培训对象本身存在的困惑出发,结合培训目标,就某一带共性的问题由培训者列出专题,在进行讲座的前提下,将问题作为深入进行研讨的专题,让培训对象共同参与,这种研讨有利于激活培训对象潜能,促进提高培训对象总结反思能力,还有利于教学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里要注意的是,问题可以提前交给培训对象,让他们提前思考作好准备。但要形成研讨气氛,达到研讨效果,研讨活动应放在培训进入到一定时期或者在大报告后面,或者两个单元学习的中间。

3.展示交流式

示范课,可以让农村教师直观的身临其境地观摩到一堂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请教学一线的中小学名、特、优教师进行示范教学,让农村老师不仅观摩还可以参与交流,还能听到专家的点评,甚至可以与同行探讨,这个过程是相互启发的过程,这样可以起到示范效应,可以用智慧启发智慧,用方法启发方法。但是展示交流一定要组织好,不仅培训教师要参加听,还应参与讨论,专家教授们还要平等地参与交流,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4.任务驱动式

带着任务学习,将学习与反思结合起来,将学习与实现的培训目标结合起来。这个方法是培训班开始时即将培训内容形式告知培训对象,并将培训要实现的目标,包括培训研讨内容,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总结和反思的内容以及单元学习目标告诉他们,让他们在一种任务驱动下进行学习,这样更能进入学习状态,更能调动农村教师自身潜能,更能提高学习效果,保证培训质量。

五、组建优秀的培训者队伍

1.以大学为主的教授专家队伍

他们走在理论的前沿,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培训经验,是承担大规模农村教师培训工作的主体。

2.以教科研机构为依托的教研员

他们有着对一线课程、课堂的了解,具备课程研究的能力和优势,应成为在农村教师培训中的重要力量。

3.一线骨干教师,新课程实验区的学校管理者

他们已成为了新一轮农村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力量,由于他们较前进入实验,在理论知识、教学实践中较早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这部分教师善于学习、善于总结,更善于研究,他们从自身的实践研究出发,将成果可以很好转化为培训资源。

培训者在培训过程中是导师也是合作者,与农村教师建立健全一种平等的协作关系,促进培训对象更充分调动激情投入学习,提高效果。

六,遵循农村教师培训工作基本操作流程

教师培训工作有着自身的规律,笔者在几年的农村教师培训和实践研究中,探索了一套可行的教师培训工作基本操作流程:

1.项目策划

作为培训机构和培训者在进行教师培训之前必须要进行项目的策划,农村教师培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专项培训,必须首先做好策划工作:策划的内容包括,项目实施的意义,项目实施的条件,项目实施实现的目标。

2.调查研究

当项目策划方案获得批准后,首要的任务就是围绕项目实现目标进行调研,农村教师培训项目实施,必须要了解培训对象,了解农村教师现状,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难点,了解他们的需求。调研以培训者为主导,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参加,有利于下一步协调配合做好培训工作,调研要制定好调研方案,设计好问卷,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并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制定培训具体实施方案做准备。

3.制定方案

这里主要指实施方案,包括教学方案,学科教学计划,课程安排;管理方案,主要是相关管理制度和办法,包括班主任管理、学员管理、授课教师管理等办法;后勤保障方案,主要是指食宿水电供应管理办法;安全保障和应急预案,大规模农村教师集中培训大都在暑期高温时期,要制定食品安全、人身安全,防暑降温安全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4.方案论证

在进行培训实施前要召开各种的会议,对制定各项方案计划措施,听取各方意见,进行必要的论证,以便修改和完善方案,保证实施培训方案的可行性。

5.实施培训

培训实施过程,是执行方案的过程,也是检验方案科学性和可行性的过程,应做好各项基本数据情况的收集分析。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向学员发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培训对象对学习需求,把握培训对象现状,可以进行教学课堂情况及效果的跟踪,召开座谈会听取学员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提供培训对象展示自己和交流的平台,如将培训学员的心得体会或好的案例、教学反思、以培训通讯的方式登录出来,既是学习成果又是交流碰撞一种方式;培训期间将培训理念付诸实践,培训者与培训对象充分合作,课堂互动,问题研讨付诸实践。

6.实践研修

集中培训后为巩固和放大培训效果,一定要有一段时间让学员回去后结合教学工作实践进行再学习,这称之为实践研修,实践研修是集中培训的延续,是农村教师集中培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应在培训方案中体现,同时作为培训任务分解,实践研修目的就是要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实践,通过实践放大效果。主要任务是,将理论转化实践主要在课堂,如上好示范课,做教学反思,总结成功或不成功的教学案例;将实践提升为理论主要是做好调研和教育科研,如写调研报告,学会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教学,学会写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或者参与课题研究,善于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将经验转化为成果。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读书任务,以及发挥示范效应的任务,以推动学校校本研修的质量和效果。

7.跟踪指导

培训者的任务绝不仅仅限于课堂,更不是仅体现在集中培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和任务就是培训后期的跟踪指导,这是与实践研修相对应的,也是构成后期培训工作的一个整体。跟踪指导,就是每一个培训专家都要有指导农村老师的责任。指导他们读书、提出读书参考目录,指导读书方法,解答一线教师的困惑;指导一线教师将理念转化为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会课前策划、学会组织教学资源、学会捕捉生成性资源、学会教学反思、学会组织调度课堂技巧和策略;指导一线教师做教育科研,包括选题、调研设计、论文写作、成果发表。

8.考核登分

教师培训项目一经实施,对其效果要进行考核评价,考核是多方面的:学员学习状况和效果的考核,分为两个阶段,集中培训阶段,主要考核参加学习情况,包括出勤,完成学习任务情况、参加互动研讨情况,参加交流的情况,后期考核主要是指在岗研修情况,可以形成物化形式,如读书笔记、示范课、调研报告、研讨活动记载,论文等,后期考核所在学校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可一同参与。学分登记,教师培训是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及时做好学分登记是培训机构和培训者的责任。农村教师培训结束,各项培训任务完成后,要进行一定形式的总结,并为他们登记学分,以显示他们在一个阶段时间在专业化发展中的足迹。

9.总结反思

农村教师培训项目实施后,作为培训者要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对于培训效果是否成功,有效,要听取培训对象的意见,对于教学效果、管理实效、后勤服务、安全保障等可以设计问卷、可以召开座谈会、还可以实地访谈考察,对于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的不完善的地方进行反思,制定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步的培训工作积累经验。

10.创新推广

农村教师培训过程是一个实践探索和研究过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式,创新管理方式,创新培训方式,将创新与推广结合起来,农村教师培训工作具有很强实用性,本身具有创新的特点,无论从培训理念到培训模式较之以往的培训有很多新特点。因此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推动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培训者工作意义和职责。

上述培训工作十步操作流程不仅适用于农村教师培训,同时对其它培训工作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第二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模式探索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模式探索

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教研师训中心 杨彬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力图构建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模式、内容、评价的构建机制。作者组织调查研究,开展各类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举行专题研讨活动,指导基层学校开展县级现代远程教育课题研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确立了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模式、内容、评价的一套运行方式,培养了一批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研究的骨干教师,促进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 技能培训 信息素养

对于绝大多数处于21世纪的人来说,对“信息”这个名词是比较熟悉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触信息。未来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所以要赢得未来,必须先赢得信息。新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获取、判断、运用纷繁复杂信息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而教育的关键又在教师。无论是网络资源还是多媒体信息,它们都不能自动转化为优良的教学效果,都不能缺少教师的桥梁与催化作用。如果各门学科的教师不能在各个不同的年级水平上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成功地结合到教学中去,将直接影响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以至无法满足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显然,要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离不开一支数量充足、质量合格、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师资队伍。作为教学前沿的教师、新课程的实践者,认识、掌握并创新地运用信息技术已成必然,信息素养亦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我县2005年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投入已达442万元,硬件、软件的配备已经基本满足了教学的需要,但投资效益并不明显,其瓶颈就在于教师培训的滞后,尤其是学科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的滞后。我们一直讲信息化过程中软硬件投资比例不协调的问题,实际上最大的软肋在教师培训,这比硬件投入更直接,教师专业准备不足,势必造成投资效益的低下。因此,对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就显得尤为迫切。作者通过近四年的研究、实践,从开展教师以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出发,多方法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理论探讨和实践模式研究,将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与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结合,探索现代远程教育设备所支撑的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的新模式,研究教育的信息化带动和促进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核心的教师培训模式与方法,并在研究行动中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使之成为21世纪合格的高素质的教育人才。

一、探索符合我县特点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培训模式

(一)任务驱动,学用结合的培训模式(适合多学科教师的集中培训)

对教师培训也讲究“任务驱动”。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学员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其中的新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任务驱动”强调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员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来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具体的做法是:

(1)划分小组,明确各自职责

为了培养学员的协作精神与团队意识,根据学员已有的技术水平与各人的特长将分成组,并在开班典礼上宣布:如果小组中任何一位学员无法通过最终考核,则该小组的所有组员均不能通过考核。对各组任命小组长,由小组长对组内的生活、卫生、考勤等问题进行统筹与分工,由班长对此统一进行登记,记入考核成绩。

(2)明确任务,激发学习动机

学员们初进实验室时,放在他们面前的是“裸机”以及相关课件制作软件、操作系统。培训结束后,每组完成一个教学设计和课件,并借班上一节课,课后指导教师与其它组进行评价,提出改进见意。

(3)开设课程,学员自愿参加

按教学计划开足课程,学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如果自己认为能通过最终考核还可以申请免修。

(4)团结协作,以交流促提高

听完一门课程后,各小组可以一起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组内、组与组之间都允许进行充分的交流,授课的教师也一起参与讨论,以及时解决学员的问题,直到每位学员完成任务为止。通过这种交流与碰撞,学员迅速得到了锻炼与提高,同时,他们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三个人一起学比一个人学要快;三个人一起做一件事情比一个人做要方便。

(5)逐一严格考核,巩固学习成果

修完一门课程后,就对全体学员进行逐一考核,如小组内一人考核不过关,该小组则全体不及格,需重新学习。

(二)具体学科任务驱动的行动研究培训模式(适合单学科教师集中培训)

将信息技术的培训与教学思想以及学科知识的培训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把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和革新教师的教学思想结合起来,而不是单独提高信息技术。就可开始一边学习信息技术,一边应用信息技术(即“在学习中应用,在应用中学习”)。同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再不断发现不足,逐渐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课题组要根据受训教师对信息技术技能与应用的当前需求与学科教学中的实

际问题,设计一些必须运用信息技术来完成的教学任务或学科主题,实现信息技术+学科内容+实际问题+自主探索+专家引导=具体学科任务驱动的行动研究。具体的做法是:

(1)按学科特点,讲授相关软件

语文:声音编辑软件、影视编辑软件、汉字转拼音、学科符号王

英语:声音编辑软件、影视编辑软件、学科符号王

数学:声音编辑软件、影视编辑软件、几何画板、学科符号王

物理:声音编辑软件、影视编辑软件、学科符号王

化学:声音编辑软件、影视编辑软件、学科符号王

生物:声音编辑软件、影视编辑软件、学科符号王

(2)培训者设计一些必须运用信息技术来完成的教学任务或学科主题

培训者要深入了解受训者的教学问题与需求,这是设计合适任务的前提与关键,针对性不强的任务设计不能引起受训教师的兴趣,也无法提高受训者的实际能力,更不能解决受训者的实际问题,所以,培训者与受训教师的协作与交流是必要的。具体任务的设计可以借鉴Intel公司正在推广的“Intel未来教育”培训时的任务设计方法:“Intel未来教育”培训时不寻求给受训教师很多时间的计算机技能训练,而是强调一种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资源与过程进行设计的方法,并在具体任务中来消化这种方法,从培训一开始就要求受训教师以本学科内容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并解决一个自身学科教学内容中的问题。

在组织信息技术培训时,要根据培训内容的层次性和培训对象的复杂性,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性,突出学以致用的原则,提高参训对象学习的兴趣,增强信息技术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受训教师在网络上收集相关资料,互相交流完成教学设计

接受任务后,教师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授课的教师也一起参与讨论,以及时解决学员的问题,直到每位学员完成任务为止。通过这种交流与碰撞,学员迅速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4)逐一考核,巩固学习成果

所有课程修完以后,对全体学员进行逐一考核。考核方法可多种,如写一份教学设计、完成一件课的课件、上一节信息技术的示范课、对培训的反思等。

(三)研修一体化的渐进式网络教学模式(适合能上互联网的学校,学员带着任务巩固和发展学习的成果)

教师每2周集中培训1天,时间为10周108学时,培训形式包括讲授、自学与讨论、做中学活动。在两次集中培训之间布置辐射和课堂实践的后续活动,通过网络为后续活动提供在线课程和课程资源来支持学员的学习。应用网络作为交互工具,案例分析和行动研究的全部活动在网上发布,并开辟专题论坛。培训还强调学员在培训过程中形成的自己的课件是最宝贵的课程资源,这样把教师培训、教师研究和开发优质课程资源三者结合,形成基于网络的新型专业发展模式。培训大致通过以下步骤来展开:

1.确定培训主题

我们基本上每月安排一个培训主题,并在学科网站的论坛上进行公布,一个月的培训活动就围绕该主题展开。

2.组织理论学习

为每一个专题收集相应的理论资料,通过E-mail分发给每一位参训教师,要求他们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对资料进行全面的预学。

3.设计教学片段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要求每位参加培训的教师结合所学理论对指定的教学内容设计两个以上的教学片段,发布到网站的“网上教研”论坛中。教师们可以在论坛中对各种教学片段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网上交流氛围。

4.组织教学实践

在前面的基础上推选出两位教师,选择同样的教学内容,结合研究专题独立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所有的教师集中观摩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并用摄像机记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5.开展交互式评课

交互式评课由教研员主持,两名执教者担任嘉宾,采用谈话的形式。先组织所有教师围坐在一起再次观看教学录像,并就教学设计意图、教学过程的实施、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协作以及两位执教者对专题内容的理解、把握和体现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平等、充分的交流。交互式评课注重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对话氛围,以执教者的课堂教学过程为“靶子”,紧紧围绕研究主题,以引导教师积极地进行思想碰撞、深刻反思教学实践为主要目的,不以形成某种定论为最终目标。

6.网上交流

由于交互式评课的时间非常有限,交流不一定能深入,发言的面也不一定广泛,因此,我们充分利用“网上教研”论坛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每次进行交互式评课后发起有关专题研究的讨论,组织学科教师在论坛里进行充分深入的交流。通过这样一种独特的网上教研,既加深了对各个专题的认识,又慢慢养成了勤于思考、敢于辩论的良好习惯,更重要的是每位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四)以课研究驱动学习的自主探究模式

要求教师花大量时间去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学习计算机应用知识、参加报告会,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深化教学改革。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开展课题研究,让教师带着“任务”去驱动“学习”,可促使教师在教学中实践多媒体教学的各种方法。实行“探究式”学习方式是将所学知识有效地运用于教学实践的最好办法。大致通过以下步骤来展开:

1.课题组确定远程教育与信息技术方面的课题,纳入县级课题规划。

2.课题立项后,有的放矢地对立项课题的研究者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和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方法的专题培训.

3.个别辅导或在论坛、网站上答疑,解决、指导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4.在课题结题时,评出“精品课题”和“示范课题”,这样力图“以点带面”,以对立项课题的培训和支持带动全县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工作的发展。

二、培训方式策略──四要+四宜

在相当一部分教师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工作中,培训方式本身与现代教育技术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相悖的。例如,主讲者在讲台上大谈填鸭式教学的弊端以及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重要性,而他的满堂灌、“人灌”加“机灌”的讲课方式却不知不觉地暴露出来,而全然不顾听讲人的状态,更没有任何互动的措施。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

身教重于言教。如何在培训工作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使教师从培训过程中直接感受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价值,是值得每一位主讲者深思的。

此外,我们还要根据参加培训教师的年龄、性别、学科等实际情况深入浅出地进行培训。我们总结出培训班的“四要四宜”:一要控制讲课节奏,宜慢不宜快;二要照顾到面,宜浅不宜深;三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宜少讲多练;四要主讲与助教相结合,宜多配辅导老师。从培训后的调查结果来看,教师对我们的讲课和辅导是完全认可的,以后培训班还需增加实践时间和更多的操作指导。

三、培训时间策略──短期+论坛

考虑到教师平时又要上课,还要搞科研等实际情况,安排不同的讲课时间,同期开设几个培训班是十分必要的,让教师有选择的余地,保证教师尽可能不缺课。另外,每期培训的时间宜短不宜长,这样既便于教师安排,又可以保证较高的学习效率。在时间上,平时以2~3个半天(一般为下午)以及双休日下午为宜,不太适宜安排在上午和晚上。

为使培训工作延续,我们还建立了“教育技术论坛”网站,教师对培训工作的意见、要求、经验、体会,都可以通过论坛发表和交流,深受教师欢迎。

四、培训效果反馈──调查+总结

举办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是提高教师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提升教学整体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把这个工作做的更好,培训班结束后应做一个问卷调查,内容可以包括教学内容及难易程度、对主讲教师的满意度、教学时间的安排、对培训班的总体感觉及建议等等。根据问卷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还要认真做好总结,并进行讨论、分析,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不断改进培训工作。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自觉地学习信息技术,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以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来带动和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努力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乐平.《在职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研究》

[2]朱学增.《计算机智能的教学应用》.四川教育出版社

[3]师书恩等.《计算机辅助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陈春蕾.《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光明日报出版社

[5]C.K金译等编著.《计算机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春秋出版社

[6]严俊华主编.《教育技术主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7]《中国电化教育》.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各年合订本

第三篇:EEPO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EEPO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事实上,一堂课是否成功、是否高效,不在于老师讲得是否到位、是否明白、是否透彻、是否精彩,关键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参与,能不能切实运用。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无论如何实现不了有效教学的。

什么是有效课堂?有效课堂就是通过组织和参与,提高效率,优化教育的课堂;也就是说让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只有学生学到了知识,学好了知识才是有效的课堂,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一、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和行为,遵循“三性三动”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有效课堂实践了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把学习、成长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即以课堂教学必定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课堂教学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以学生学到的知识性、学生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为原则,要求做到学生互动、主动、能动。)教师的教学从学生的学习出发,从学生这个主体出发,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的教法,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做到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精心设计能够与学生生活体验相链接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思考的问题,使学生真正情绪饱满、思维活跃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以学生学到的知识性、学生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为原则,要求做到学生互动、主动、能动;优化课堂进程,使学生成为充满生命活力个体。“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根据学生的实际反应,及时捕捉课堂上的有效信息来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师生的有效互动和动态生成,把与学生间的“异议”作为课堂生成的有效资源,关注学生细微的情绪变化和感受,关注发掘学生新的兴趣点,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动脑解决问题。对学生阅读中出现的疑难点、偏差点、浅近点整体权衡,精心选择,合理运用,以促进预设目标的达成,新目标的不断生成。教师的主要任务则是指导学生参与,引导学生参与,为他们的参与服务,努力让学生敢参与、想参与、能参与、会参与,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三、指导学法,是课堂有效率的保障

“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1.指导学生有效预习

让学生自身蕴含的丰富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智力开发。指导学生有效的预习,使学生明确目的,了解预习的范围,帮助学生找到重点、难点,掌握预习方法,学做预习笔记。如我在诗歌教学中要学生自己先阅读一遍诗歌,把不懂的写在预习笔记或标注在书本上,以后逐步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心理学研究证明:带问题读一遍比不带问题读五遍效果要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就得边读边思考,从书上找答案,鼓励质疑问难,学生预习时,除了抄写课文的重点词句外,还应鼓励学生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这种学习主动积极,效果当然会高了。

2.指导学生有效听课

听好课是学生获得新知识、发展智力的中心环节。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课堂上听懂多少,当堂消化多少。听懂的多,消化的多,课后做起作业来时间用得少,心情也轻松,既可以腾出时间学得更深更广,又有利于发展兴趣爱好,得到全面发展;相反,如果没听好课,课后做作业不但费时间,还会感到学习有压力,时间长了,就会对学习产生厌学怕学情绪,各方面也得不到发展。所以,要对学生进行听课方法指导,让学生明确听课目的,听课时要集中注意力,动耳听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要指导学生学会动脑思考,加以分析、归纳,将知识进行整理以便加强记忆,动手将重点内容做笔记以备复习。在平时的你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凡是学习有问题的学生,几乎都是上课叫懒惰或者不知干什么的,不懂得怎样听课,或者听课不知听什么,哪些是重点,那些需记忆等一概不知,凡是学习有兴趣学习优秀的,往往上课都能做到手、脑、耳并用,做好笔记和标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还要侧重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当代的学生比较自信,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望,所以课堂上不缺乏发言的学生,如果能让每一个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同时,在课堂上学会用心倾听,那么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3.指导有效地复习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这就要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到后来可间隔一定时间再复习,间隔时间随复习次数的变化越来越长。学习方法一旦被学生掌握,课堂教学效率就必将大大提高。教师要给学生当堂复习巩固的时间,抽出一点时间,把复习巩固的时间放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巡视指导,可以端正态度,提高训练效果。我们应该尽量把自己的活动压下来,保证学生活动时间,包括挤出几分钟完成当堂测试作业。这个环节很重眼,需要教师有务实的作风,依据教学目标逐项落实,有问题的学生几乎是不复习或者复习效果差,不知道怎样复习,因此要指导学生学会有效复习,确实有效地掌握知识,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三、采用激励评价机制,八分鼓励,二分批评。

我们许多老师常怀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千年古训,面对学生的错误时恨铁不成钢,恨不能一朝言语立能使学生幅然醒悟,所以每每学生哪怕只犯一点小错误就会动辄严辞训斥。虽说这有时确实能解决一些问题,但从方法和策略上来讲,这绝不是首选。陶行知先生曾大声疾呼:“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爱学生,要把欣赏的目光投向学生,多看学生的优点而不是缺点,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你殷切的期望,从而有信心有希望去获取向上的动力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渴望获得包括教师在内的社会的理解和包容。如果我们能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尤其学习有问题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赞赏,同时再合适的机会巧妙的指出不足,他们会逐渐发挥长处的同时改正自己的缺点而不断前行。但如果一旦教师不分青红皂白地误会或责怪或辱骂学生,他们年少而湿润的心会从此对这类事情、这个教师反感甚至封闭。我班一个的学生所有的课程很差,考试不能及格,语文课却很好,经过沟通与了解,才知道原来是他曾在其他课堂上看小说而被老师批评过几回。他对该老师非常反感,以至于只要看见该老师,就要忍不住要低毁两句。结果可想而知。

综上所述,有效课堂实践了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把学习、成长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他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能够心甘情愿的学习,能够带着兴趣去学习,在欢乐和谐中提高效率。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有效课堂”的模式不是简单的学习方法,而是一种文化,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他改变了以往“教师教得苦,学生学的差”的被动模式,以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一堂课中做到身动、心动、神动,学生肯学、想学、会学,让每一个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老师变了,我们也变了,每堂语文课后,我们都会有新的收获……也可以说有效课堂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

宜宾新闻网12月26日讯(杨芳)深冬的寒潮丝毫没有减弱江安教师学习的热情,12月16-18日、23-24日为期6天的江安县“MS-EEPOE有效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培训在江安县南城小学阶梯教室如火如荼地举行。本次培训由江安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精心组织,来自全县58个小学共计600余名管理人员和教师参加了培训。培训采用专家讲座、个人操作、团队演练、观摩展示课等多种形式进行,整个培训安排紧凑有序且富有实效,得到了参培教师的一致好评。

“MS-EEPO有效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会有效教育研究所所长、广西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首席专家孟照彬创立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江安县为积极实施优化课堂教学行动计划,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于2013年秋期引进了这种模式并首先在14所中小学校的部分年级进行实验。经过一年多的实验,总体反响和效果较好,江安县教育局决定2014年秋期在全县各中小学校全面推开课堂教学改革实验。要整体推进此项工作,资金投入是保障,行政管理是手段,教师培训是重点,后续跟进是关键。

为做好这次培训工作,确保培训有效,江安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做了精心的准备,从培训专家团队的组建、培训内容的确定、培训形式的选择、培训过程的管理都反复进行研究和讨论,按照“更新观念—理论学习—实践操作—观摩仿课”的培训重点,对各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和实验班教师进行了培训,将“学—做—练”紧密结合,将个人学习与团队合作有机整合,使整个培训做到了人人参与、张驰有度。参培教师们一致反映:此次培训收获大,对教学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回去后会在教学工作加强实践与运用。

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 有效实施新课程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的十年,也是包头市第二十九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十年。在任何一次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改革都是关键。为了打好这场攻坚战,我校在课改过程中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MS-EEPO有效教育”为载体,优化课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校课堂教学在教师角色、学习方式、知识呈现方式、知识建构方式等方面均有明显的转变。

教师角色转变,传统教学方式被打破

教师处在教改的最前线,他们是课改的实践者。新课改下的课堂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 关注的不仅是知识的夯实, 更关注的是学生思维的训练、潜能的开发、习惯的培养、个性的发展;从课堂教学来看, 课堂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教学的实效。因此, 把课做实, 把立足点真正地放在学生的身上, 这是课堂对于新课程理念的真实体现。

因此,我校教师们普遍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顺应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自身角色和作用的根本转换──从知识的传授者到意义建构的促进者,从知识权威到创造性思维的启迪者,从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和代言人到意义的对话者,从领导者到平等者中的首席,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意义创造的过程,这样,教师的作用就不会混同于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他更多地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

由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在备课、上课时的关注点就随之改变。有人曾说过, 一个成熟的教师, 在课堂上他的注意力的分配是: 80%在学生的身上, 20%在教材、教案上。正因为如此, 他才有可能随时地调控课堂教学情况、及时地捕捉教学契机、机智地面对课堂生成。然而,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学任务, 是自己的教案以及教案流程, 是如何呈现自己的精彩。

课堂上他们打破了以往教学那种一问到底,单向交流的现象,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多了,全员参与的机会多了,例如语文学科突出了在阅读中感知、感悟、积累、运用知识,教师注重通过教学中丰富的人文素养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数学教学实现了学习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学习方式自主化,让学生在创造中学习数学;学习评价感悟化,让学生在自信中学习数学,基本形成了问题由学生提出,规律由学生寻找,结论由学生归纳的教学特色,于是五彩缤纷的课堂出现了。

学生学习方式呈现多样化

教育质量最终的体现是学生,新课程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我们常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实践,不断实践,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亦或是探究学习,体现的正是学生亲身的体验和实践。

我校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式训练,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精神,用自主学习代替指导学习,用合作学习代替个体学习,用探究学习代替接受学习;强调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由片面学习转向全面学习,由狭义学习转向广义学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游中学、听中学、思中学、合作中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资源互补,使学生有自己去探索、合作、体验、创造、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与空间。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如虎添翼达到高效。

正如《学会生存》所指出的那样,“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学习”意味着学生以往学习状态的根本改变──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意味着学生传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向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发现学习。

形成新型的课堂教学文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记忆型教学文化、传授型教学文化。在很多传统的所谓优质课中, 教师尽其所能,体现的不过是“展示型教学文化”, 展示的是教师本人的素质, 体现的是教师的水平, 学生仅仅是一种陪衬。新课改的课堂, 依托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操作技术, 它所呈现的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新文化。新的教学文化是建立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改革的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团队合作的训练,约定、规则的制定, 表达呈现方式的运用, 人力资源、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都是新教学文化的基本要素。

新课程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意味着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它是师生成长的舞台、是师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是师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最精彩、最艰难的内容,更是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在新课程改革中,我校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托,努力构建民主、开放、融合、互助的课堂,力求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不断发现和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去展示个体生命的灵动与飞扬,去共享创新所带给人的精神愉悦,那将是灿烂的生命之花最深沉、最辉煌、最汪洋恣意的绽放。

课程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将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做出贡献。

链接

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

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按照“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作业、学案导学”的要求,将教师讲解时间大幅缩减,把课堂有效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纠偏、点评、释疑、总结。

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将接受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协调全面发展。

认真落实三个基本理念:

“学生主体”的理念就是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面向全体”的理念给每位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使所有学生享受公平、平等的教育;课程内容应呈现多样化,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

“全面发展”的理念就是让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都能正确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课堂教学操作的基本要求:

落实“两个十分钟”,即教师连续讲课不准超过十分钟、学生当堂作业不得少于十分钟。倡导“三讲三不讲”,即讲重难点,讲思路方法,讲易混易错知识。学生会了的知识不讲,通过自学、小组合作能够学会的知识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

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变为评学生的有效参与度为主;

由评教师的基本功为主变为评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为主;

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变为评每一位学生是否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

由评课堂教学环节完备性为主变为评是否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主。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情况小结

一、教学常规,抓好细节

我校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所有的学科。根据教师的特长安排任教学科。开学一周内,所有教师都写好各科教学计划,计划按基本情况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措施、教学进度等几个板块撰写。精心备好课,利用多种资源为教学服务,如远教资源、环境资源、生物资源等,认真上好课,教师及时反思教学,结合教学札记,调整教学。学校行政推行“推门听课制度”,提升课堂四十分钟的利用率。

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对教师进行各种远教培训,不仅培养了一些中青年骨干教师,还使所有教师都熟练地掌握了远教技术,大家都能利用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服务。我校处于花果之乡,这里有品种繁多的花卉、盛产各种水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生物资源,课余协助家人参与各种力所能及的农活,进行各种实践活动,也能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

学生作业设计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数量适中,形式多样,如随堂作业、基础训练、小练笔、习作等,批改认真细致,注重学生良好作业的习惯,对书写方面严格要求,同时批注一些富于激励性的语言,尤其重视来自作业的反馈信息,对于错误较多的内容进一步强化教学,力求使学生掌握,并指导学生认真订正。学校践行陶行知的“小先生制”,让优等生帮扶后进生。对于品学兼优、勤奋好学的学生在大会时予以表扬与奖励,对于有进步的学生也时时予以激励,力求建立良好的学风,形成一种赶学比超的氛围。学校领导经常性地对教师们的备课、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检查,提出中肯的意见。我校每学年都要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如毕业班教堂教学研讨活动、电教公开课、复式班教学研讨等。学校教师还组建了多个课题组,对各种教育教学情况进行研究。《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学具的管理和使用》、《让农村家长做走进课改》、《利用远程教育,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等课题研究获省市县级奖,形成以研兴教的良好氛围。

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改革,开拓创新

1、创设愉悦、民主、开放的课堂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创设一个互相尊重、理解、宽容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即情感上的安全感和心理上的轻松感。教师形象生动的富于智慧的语言,一个含蓄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一个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的探索活动,这些都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形成了技能,也能获得情感上的丰富体验。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才不会受到压抑,不同的声音才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才得以自由绽放,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情感愉悦的课堂,让学生的情感得以舒展,个性得以张扬,生命的潜能才会不断的开发,生活品质才能不断提升。每一个孩子的潜能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师要让“爱”充盈课堂,爱每一个学生,细心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用自己的快乐为学生打造一个快乐的家园。

2、创设激发兴趣的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不是负担”,这句话饱含深刻的道理。当学生对知识不感兴趣时,一个再小的任务对他来说也是负担,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反之对知识有浓厚兴趣时,就会产生不断前进,渴求新知,欲求明白的强烈渴望,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所感兴趣的学习中,教师的责任在于以丰富的教育经验、智慧和教育艺术来培养和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使之处于“激活”状态,从而爆发出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之责任不在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在教学中要求教师结合所教学科内容,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善于抓住每课的内容,巧设导语或问题或联系生活的课堂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创设平常、实在的课堂

上课应该是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我们上的每一节课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十全十美的课做秀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也没什么,因为它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所以一堂课教师要上的课应该是真实的课,要是没有实际的价值,就难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4、创设成功、高效的课堂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而言。一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优秀生、中等生、差生。二是效率的高低。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成功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说,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位教育专家也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教给孩子仅仅是知识,那就直接告诉他好了,而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教师唤醒他们的灵感,唤醒了他们的表现欲望,唤醒他们的创新潜能,关注孩子的现在,更是关注孩子的明天,孩子的未来。教师只有在自己的心田里种植了关注的种子,这颗种子才会生根、发芽,才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教学中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高低,设计不同的问题,这样不同的学生才会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一堂课下来,无论是学习好的、学习不好的,都要有所收益。总之,以学生为本,还课堂给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懈学习,与时俱进,才能在教改的路上越走越宽,才能更好的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评课

①执教者反思性评课。

首先执教者反思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围绕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其次,反思教学效果,结合课堂细节,反思教学在对学生的引领与提升方面起到的作用。最后反思本节课的创新特色、存在问题。②团队评课

我们的评课也提出明确要求,要求从目标把握、教材处理、教学过程、学习达成等方面展开。尤其是提出呈现团队评课过程。这是我们这次活动的亮点所在。以往就是指定个别教师评课,这次要求教研团队运用EEPO团队合作方式进行评课,必须达到团队合作的5项指标,即团队名称和标示、团队口号、共同目标、共同完成任务、共同分享成果。听完课,团队成员就集中研讨。拟名称、编口号,共同评课,并采用图文结构式将讨论结果展示在大卡上。选派一位教师代表或者几位教师评课。由几位教师组成的评课团队评课更精彩。比如初中语文组“花团锦簇”团队的评课就很有特色。陈雪芝老师先向大家介绍了团队的名称及含义,带领大家高呼口号:“花团锦簇,永不止步!”;四朵“鲜花”顾文俊、罗亚东、玉珊、张凌云和一个“花心”韦绍喜分别从目标把握、教材处理、教学过程、学习达成及“动”的有效性五个角度对韦琪老师的课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评价。最后,秦思进行了补充与小结,并与大家分享了团队研修的心得,这样的评课充分体现出集体力量。

总之,通过团队合作方式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整个研修过程严谨而轻松,和谐而生动,处处闪烁着集体智慧的光芒。同时,借助于评课,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有目的调控,研究教学过程的一系列理论与策略,控讨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使评与被评都成为教师自我完善的过程。

黄: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就是:学生能说出来,给他们说的机会;学生能写出来,给他们写的时间;学生能做的事,创造条件给予他们去亲自动手做。

彭:

采用“MS—EEPO”的课型方式上课,使昔日”听话”的课堂变成了“对话“的课堂,“众星捧月”的课堂变成了“群星灿烂”的课堂。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点拨形成的立体思维网络,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希望,课堂的确“活”起来了。“约定”让沟通变得更简单.欧: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约定、角色分工、汇报成果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训练后,可以很好地为课堂的组织教学服务。在学习方式培训的过程中,孟教授强调了“人力资源”。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实现:①伙伴学习。就是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组成学习伙伴进行学习。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有效地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更严格要求自己,更认真复习学过的知识技能,提高对已有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面对自己的伙伴,会激起迎头赶上的动力,努力学习。②合作学习。成员之间互相依赖,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每个成员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积极的群体压力,促使那些动机、毅力、责任心较弱的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我认为EEPO有效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合作,也就是让全班动起来,孩子们既是参与者又是管理者,人人参与到课堂里,消灭边缘差生。罗:

1、课堂上安排流程性检测的环节,同桌互相批改作业。新课后,简单的作业可当堂完成,采用集体讨论答案,同桌交互的方式,让同桌互相找错误,然后相互监督,即时更正。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的强化次数得到提升,不会再犯自己或同桌出现的错误。

第四篇:创新培训思路 探索有效模式

创新培训思路 探索有效模式

用现代精神改善校长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是调整培训目标、改革培训模式的关键。校长培训必须实现自我超越,超越那种表面化的培训、粗放式的培训,提升培训的内在品质,使培训效益最大化。其核心精神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中小学校长培训适应基础教育现代化,这对校长队伍建设需要来一个转变,即要满足校长培训需要。一般来说,校长培训需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基础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校长素质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适应性要求;二是中小学校长自身成长不同阶段的需求。因此,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紧密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工作和中心任务”。新的形势与任务对中小学校长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使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与考验。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在继续坚持以往成熟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需要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与中心任务,继续加强力度,不断创新思路,探索有效的方法。

1、个性化培训——提高培训效率

中小学校长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其任职条件和岗位职责所面临的工作任务具有共性,由此决定校长培训的共性需求;而在校长成长的不同阶段,对培训也会产生不同的需求。校长的成长过程经历了适应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几个阶段,由于校长的成长过程和背景、知识和能力结构、所在学校的发展水平和趋势不同,决定了校长对培训的个性化需求:学校发展和校长的自我发展需求,共同作用于校长 的个体素质,使得校长培训需求不断产生和提升,校长对自身角色的认同和定位,是校长培训需求的关键性因素。在培训中建立多元的目标体系,由于不同任职期限、不同成熟度的校长的需要不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校长的需要也各异。因此我们在制定培训计划时要体现目标分层分类,深入了解校长的不同层次需求,建立多元的、相互联系、有机组合的目标体系,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充分满足校长的需求。不仅要革新校长的知识结构,提高校长的能力,改变校长的观念,更要开发其潜能,做到“按需施训”。帮助校长掌握必备的知识和科学的研究,培养和锻炼改革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2、专题调研——提高校长的思考能力

校长要通过不断思考而形成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并将其付诸于教育实践中。教育是服务于人的,我们所培养的人将来也要服务于社会。当今社会呼唤优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校长,不仅仅把关注点落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其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体验及幸福感。校长的核心领导力在于课程与课堂。校长要把先进的办学理念通过教师转化为课堂行为。能够整合学校的资源,走现代学校发展之路。

提高校长的思考能力,应组织开展学校管理专题调研活动,深入优秀学校,薄弱学校,每校进行1至2周专题深度调研,及时发现学校存在的问题,并将其作为培训期间的专题案例进行研究。通过解决学校主要问题,提升校长的管理素养,思考能力。

3、专题讲座——个性菜单式培训

在校长提高培训中选用专题讲座课型教学,可以使校长就重点、难点内容,获得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获取解决某一难题的方法,同时可以提高校长的理性思维能力。根据实际,确定专题在校长提高培训中,最重要的就是应紧密联系学校管理实际,联系受训校长的实际。通过专题培训使校长明确职能要求、掌握政策。结合职能要求进行菜单式专题讲座。例如:人事工作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管理与素质教育;学校后勤与财务;教育法规与规范办学;教育宣传与学校文化;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课程改革与教学质量;学校安全管理等。校长根据个性需求,参加菜单式培训。

4、校长论坛——专家引领式培训

为激发校长的智慧,通过组织学校管理论坛或沙龙活动,在宽松、开放的环境下,促使校长们对身边的实际问题开展自由研讨,交流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见解。活动邀请有关教育专家参加,通过现场点评、指导,发挥专家引领的作用,形成“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校长培训模式。

5、名校挂职——取经体验式培训

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切实提高管理现代学校的能力,应适时的选派优秀学校校长到发达地区名校挂职学习,了解发达地区的办学理念和在教育教学改革、教师专业成长、干部队伍建设及内部考核分配制度等方面的综合管理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分析思考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对策措施。挂职体验式培训还采取多种形式,农村

校长到城区学校挂职,提高校长管理水平,提升校长综合素质。

总之,校长整体素质提高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认知、主体实践、个体内化长期积淀的过程。要提高培训质量,须突出校长自身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调动校长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重视校长的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选择、自我提高、自我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为依据,立足学校,基于学校发展,注重实践,创新形式,积极探索在真实的学校教育情境中反思现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和策略。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校长依法、科学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和谐发展。

第五篇:农村民主管理监督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4”农村民主管理监督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山东省五莲县纪委

2007年以来,在五莲县委领导下,五莲县纪委牵头按照选举、分权、监督三位一体推进农村民主政治的思路,从优化农村权力治理结构入手,以民主监督为突破口,探索推行了“1+4”农村民主管理监督模式(以下简称“1+4”模式),“1”即建立村级民主管理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村监委会),“4”即配套推行农村财务双代管、勤廉双述、村务公开、公章管理四项制度。五莲县通过推行这一模式,推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维护了农村和谐稳定,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一、认真调研分析,创新农村民主管理监督新机制

(一)加强农村民主管理监督,是新的历史阶段破解县域经济发展体制“瓶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改革30年来,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农民不仅成为了生产经营的主体和财产主体,而且广大村民的民主意识也不断增强,普遍要求有知事、议事和决事的权利。从县域情况看,随着农村的税费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普及,农民要求加强自我管理、民主管理的觉悟日益高涨,对农村干部科学管理、民主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有些基层组织仍然习惯于传统的行政管理方法,由此引发了一些新矛盾、新问题,影响到了农村发展、农业稳定和农民增收。“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政治保障,没有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就难以做到科学决策,也难以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落实当前中央关于“三农”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更加需要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和监督。

(二)加强农村民主管理监督,是新的历史阶段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最大限度消除不和谐因素的迫切需要。科学发展观蕴含着按规律发展,既包含着四个文明协调全面推进,又包含着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协调推进。但长期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形成了一种“头重脚轻”的现象——“四个民主”中“民主选举”单方突进,后三个“民主”相对滞后。“选举”单方突进使得农民的民主权利观念获得提升,但是也凸现出决策、管理、监督上的制度供给滞后,往往容易造成农村民主选举前后的权力争夺和不正当竞争增加,围绕权力利益争夺带来的冲突造成农村新的不稳定因素。而且选举后因为村民没有更多有效途径监督村干部,容易导致有些村财务不清和干部作风不民主甚至出现经济方面问题而引发纠纷矛盾和上访。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稳定和谐的大局。

(三)加强农村民主管理监督,是新的历史阶段优化农村权力治理结构、健全监督体系的制度选择。农村的权力架构应分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但目前只有决策、执行两个环节,而监督权相对弱化。特别是在民主选举过程中,强调兼职,减少职数,虽有提高效率、减少负担的有利一面,但权力过于集中和权力监督不到位的矛盾比较突出。近年来五莲县在农村民主监督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现实情况是,村民议事会和理财小组由于没有经过法定的选举等程序,进入不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权力架构,其监督作用大多局限于事后监督、临时监督,效果不理想。从制度层面看,勤廉双述、村务公开、村财乡管等工作分属纪委、民政局、农业局、财政局等管理,监督工作有阶段性、局限性,难以发挥综合性监督效果。经过反复研究、综合论证,五莲县制定出台了《五莲县委县政府关于成立农村民主管理监督委员会的意见》等“两个意见”、“五个办法”,由县纪委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在全县探索推行“1+4”模式。

二、建立“1+4”模式,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一)村村成立监委会,明确工作职能,调动群众参与发展的积极性。监委会主要履行议事、监督、理财、联络四项职责,在同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独立行使监督权、质询权、建议权、违纪举报权。参与监督的内容包括:列席村两委会,监督村廉政建设制度落实和经济发展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建议村委会就有关问题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参与村级事务、财务公开清单和报账前凭证审核工作,负责做好群众的联系沟通、说服教育等工作。

(二)推行四项制度,规范监督行为,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制度支持。一是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强化村级事务监督。对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进行公开,特别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都列入公开内容,达到了统一公开栏样式、统一审批程序、统一公开时间、统一公开内容、统一簿册格式的“五个统一”标准。二是推行勤廉双述制度,强化村级干部监督。按照“承诺、双述、问询、评议、反馈、奖惩”六步程序开展双述工作,把村干部的评判权交给群众,建立交流平台,规范干部行为,避免决策失误。三是推行农村财务“双代管”制度,强化村级财务监督。四是推行村级公章委托代管制度,强化村级权力监督。在各乡镇成立“村级公章管理办公室”,实行“两把锁”管理,严格使用程序,村级重大事务经过监委会履行监督程序后方能使用。

(三)“1+4”模式综合推进,形成新的监督机制,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1”是体制变革、是核心,“4”是制度设置、是载体,“1+4”综合实施、整体推进,在县一级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县纪委牵头,财政、民政、农业等部门积极参与,既分工负责又统一管理的体制;乡镇一级形成了由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监督,以乡镇核算中心为依托的组织指导协调机制;村一级形成了以村监委会为主体,以四项制度为保障,通过发挥村监委会的作用,参与监督村财乡管、勤廉双述、村务公开、公章管理等农村民主管理的新监督模式。新的监督体系,健全了监督权,完善了决策权,规范了执行权,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1+4”模式实践成效和启示

五莲县推行“1+4”农村民主管理监督两年来,虽然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规范,但总体运行良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加强,干部作风有了明显转变,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一是优化了农村权力治理结构,加强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促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二是加强了村级事务民主管理,调动了群众民主参与的积极性,维护了群众民主权益。三是搭建了沟通交流新平台,增进了干群间的理解信任,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不和谐因素。四是促进了农村干部工作方式的转变,提高了执政水平和能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行该模式,从制度上改变了村干部的思维方式、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使村干部在处理发展经济、兴办公益事业、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等方面,能够主动问计于民,实行集体决策。

通过推行“1+4”模式的实践,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深化,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在县域经济建设中,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又要不断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更好地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权益。

2.在新形势下,必须不断探索完善村民自治形式,使村民参与决策、管理、监督的要求具体化、常态化、制度化,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

3.农民制度性政治参与是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建立使农民成为现实政治的积极参与者的机制,是解决社会问题及社会冲突的有效途径。

4.内部监督是最根本的监督,内生性监督相对于外部监督、上级监督更有力、更有效。新的监督模式产生的内生力量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文章来源: 《理论前沿》2009.14

下载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有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有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教师有效激励机制的探索

    中小学教师有效激励机制的探索 浙江省玉环县坎门中学(317602)郑慕荣 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教育部提出了中小学教学应从应试教学中走出来......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 ——课题工作报告(样例5)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2007年10月,我校申报了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河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对策与实......

    农村山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农村山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韩飞舟(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北京 101300)[摘要]农村山区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卫生事业均衡发展中最艰巨的任务,通过开办北京......

    [高一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案例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案例 慧眼阅万象,妙笔著文章 唐明林 【教学标准】 1.从阅读文本中总结出与本节指导课相关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2.从生活中寻常习见的现象切入,......

    《农村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课题实施方案

    《农村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课题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 1、基于改变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低效的需要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提高教学质量......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试卷

    江都市2009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网络培训结业试卷 10.教师在课后根据上课情况,思考本节课的优缺点与闪光点和不足之处,以及对实际教学中所碰到的而前次......

    中小学有效教学模式试题与参考答案(A)

    《中小学有效教学模式》试题与参考答案(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观察学习理论是由哪一位学者提出: A.斯金纳 C.班杜拉 2.“范例教学”理论起源于: A.......

    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索

    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索 牛 霞 9.26近年来,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一些貌似遵循课改要求、实质偏离课改理念的教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