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规范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规范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发表日期:2009-09-08
【编辑录入:】
九三学社淮安市委主委 淮安市人大副主任 李冰
九三学社淮安市委驻会副主委 陈伏涛
二00九年七月
近几年来,民主党派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无论是九三学社还是其他各民主党派,随着组织发展工作的稳步推进,加入党派成员的与日俱增,基层组织的结构性调整与布局也发生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变化。长期以来,各民主党派十分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并取得可喜成绩,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从局部而言,各地乃至同一地区的各基层组织建设也存在参差不齐的状况,尤其是在规范性建设方面与党派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还存在差距。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规范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是亟待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规范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基层组织是党派工作的基础,是党派组织的细胞,对内具有上传下达的桥梁纽带作用,对外具有沟通协调示范窗口功能,无论是自身建设,还是履行职能,无论是组织活动的开展,还是活动程序的安排等等,无不存在规范问题。俗话说“没有矩就没有方圆”。只有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工作成效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证。因此,规范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规范性建设是党派基层工作的重要内涵。
基层组织建设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面也很广,内容包括“软件”与“硬件”两大层面。但无论哪一种,皆离不开规范性这一基本内涵。规范,好比指路明灯,有了规范,各项工作就会有序有效,否则,就会杂乱无效,甚至适得其反,整体工作必将大打折扣。换言之,缺乏了规范性,活动就会流于随意与想当然,而零敲碎打地开展活动,也不可能凝聚成员集中思考基层组织工作的内容与形式,切实加强规范性建设,是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内涵。
2、规范性建设是党派基层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万丈高楼平地起,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当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做到一切有序有据可依,基层组织工作才会扎实而丰满,且富有成效。基层党派工作活力与后劲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通过规范性建设实现基层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国上下都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对于规范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同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而规范性建设可以为基层组织发展提供前提、保障和动力。
3、规范性建设是党派基层工作衡量能力与展示成果的重要尺度。
参政议政是党派成员及党派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广大成员在各行各业勤奋工作的同时,还进行大量调研与思考,撰写许多提议案及社情民意信息,表达对民生及社会进步的关切,这是党派工作十分重要的成果。自身建设是党派工作的立身之本,广大基层组织在实践活动中,也提供了许多鲜活经验,作为基层组织,我们有责任与义务善于并及时留下痕迹,将成员的劳动成果通过文字等方式予以保存、展示乃至宣传,这是一个互动过程。而规范性建设就是要体现这一互动,使成员的劳动得到承认,这是党派工作能力的另一层面的检验,是展示成果的又一蹊径。做不到这一点,就会虎头蛇尾,一旦需要提供材料,工作就会陷于被动,而临时抱佛脚的回忆与补救乃至虚报,易于失真,亦是对成员劳动的不尊重。
二、规范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面临的现状
规范与随意性相比,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现象。相对随意性而言,规范性建设所需成本和精力要大得多。目前基层组织规范性建设的现状是,与上一级相比,最基层的规范性建设工作差异性较大,整体相对薄弱,这里有多种因素制约:
一是意识淡薄。有许多基层组织活动非常有特色,成员参政议政能力强,成果不少,但文字材料体现不多,或未及时体现及报送,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党派工作的规范意识不强,工作中顺其自然的心态较明显,工作成效未能充分彰显。
二是计划不强。与前一种相联系,因为意识淡薄,在具体实践中也就疏于计划,活动随意性较大。而缺乏计划的活动及基层组织建设是不可能走向规范性轨道的,一旦需要上报相关材料,只能应急,而临时补救其真实性就会缩水。
三是硬件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客观上讲,各基层组织工作开展因场地、设施、经费等硬件投入的不同而确有差异,这确实会影响活动的质量及规范性建设的实施。但从另一层面看也可归咎为主观要素,包括成员所在单位领导的重视不够及基层党派负责人的努力缺欠等,有米不给与有米不炊都将影响规范性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是专人缺失。规范性建设还需要人力资源的投入,因各位成员如今的本职工作就很繁重,加之后顾之忧较多,基层组织负责人兼职多,分身乏术,对规范性建设思考与投入会受到制约。但基础性工作量不管多与少,客观上虽有难度,但总需一部分人承担,很多是由基层组织负责人在奉献中努力。
三、规范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需要着重把握的几个重点
规范建设是在遵守基本规则的前提下进行,绝非千篇一律,亦不会影响各基层组织工作的个性发挥与特色彰显,一旦做到有机结合,基层组织的活力则会更加突现,可持续发展就有了切实的保证。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感到,实施党派基层组织规范管理应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
1、实施规范化建设,需要进一步明确党派基层组织的功能。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在基层调研工作时曾指出:协调沟通、组织发展、履行职能是九三学社基层组织的最主要三个功能。协调沟通功能中,既包括横向或纵向的协调沟通,也包括自身建设中对新老成员的协调沟通,具体协调沟通能力是一种本领,也是“四个能力”中的应有之义。所谓组织发展,就是要确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无论是发展成员,还是制定活动计划,都要从更高层面谋求新的更高发展。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党派的基本职能,在党派整体工作部署中,一切工作都应围绕这一职能搞好服务,把各种资源优势转化为履行职能的优势,用履职水平来展示党派的形象。功能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成效。工作中只要统筹把握这些功能来开展活动,各项工作就把握了主动权,各项活动就会有序有效可持续。
2、实施规范化建设,需要把握党派基层组织的基本特点。就整体而言,党派基层组织具有“三性”特征,即基层组织地位的特殊性、成员的分散性以及基层组织功能的协商性。规范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必须遵循这些基本特征,以此把握开展工作的基本规律。例如根据基层组织功能协商性的特点,在开展各项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作用,基层组织负责人应多用人格魅力来感召人、引导人,而不能使用命令式或居高临下的作风。
3、实施规范化建设,需要党派基层组织班子配备强有力。就党派性质而言,基层组织负责人不是一种地位权力的象征,更多的是要在搞好本职工作基础上靠奉献精神来承担责任。因此,针对党派的“三性”特点,选配基层组织负责人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工作中,上级组织应及时将那些政治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甘于奉献、有号召力和感染力的成员及时选配到基层组织领导岗位。同时,动态管理工作中,还应注重对基层组织班子成员进行适时调整。为此,淮安市委会有过成功尝试。去年之前,医卫支社有近30名成员,因支社主委工作太忙,支社长期活动不正常,所属成员意见很大。为此,市委会采取了组织措施,将原支社成员一部分划到新成立的淮阴区支社,同时对原医卫支社主委进行了重新推选。通过这一调整,两个支社的活动热情很高,且富有成效,支社成员为此也很满意。
4、实施规范性建设,需要不断改进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环境。淮安市委会现有11个支社,其中有3个是市委会直属支社,其余8个支社(四区四高校)是地方或行业性基层组织。对直属组织,市委会每年都给与一定经费支持,对地方性组织则地方财政下拨一定经费给与帮助,而且都配备了专门活动场地。但随着地方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广大成员对党派活动多层次的渴望,目前的一些基本条件距离大家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对此,许多地方性基层组织包括地方党委统战部门,都提出了通过设立专门工作机构的意见,以此来解决人手不足和经费紧张的情况,但此事目前尚缺政策支撑,仅靠市委会层面协调很难解决,为此需要从更高层面来帮助解决。如果这一问题能够解决,涉及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人员、经费、场地三大制约因素都会得到迎刃而解。
5、实施规范化建设,需要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有抓手。有了工作抓手,就能指导各基层组织围绕各项功能的发挥系统性的开展工作。具体实践中,淮安市委会在大量调研并学习其他市委会经验基础上,自05年起在各支社开展了基层组织达标创建验收工作,用“5个1目标、26个子项”(有一个好班子、有一支好队伍、有一系列活动好形式、有一系列活动好效果、有一整套规章制度),将各基层组织的工作项目和具体要求囊括其中,既便于操作,又使基层组织工作有了具体标准。目前,11个支社已有6个支社通过了达标创建验收,计划到2011年市委会换届时,所有支社都能通过验收。与此同时,为了不断巩固验收成果,还将对验收满5年的支社实施滚动验收复查工作机制,避免了工作反弹。事实证明,通过这此项工作地开展,极大调动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积极性:有的开展创建,实行相互学习交流实现了互动;有的在验收过程中,地方党委统战部门还安排其他党派负责人现场观摩学习,还扩大了九三影响,实现了多赢的局面。此举,既为基层组织开展规划化建设工作搭建了平台,又为基层组织科学发展提供了保障。
第二篇:民主党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刍议
民主党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刍议
中共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国人民规划了宏伟蓝图,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为民主政治建设推动多党合作事业健康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但是,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仍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如,基层组织建设很不平衡,有些基层组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成效不明显,个别组织活力不足和凝聚力不强,存在着制度不完善不科学,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还有一些基层领导班子成员缺乏党派工作经验,缺少组织能力,致使组织活动不正常,组织制度不健全,组织发展缓慢,活动内容呆板,活动形式陈旧。还有个别组织涣散或成员处于无人管理状态,直接影响着党员的积极性,影响了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设高素质参政党队伍势在必行。去年以来,各民主党派省、市委会相继完成了换届工作,实现了班子的新老交替,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相继完成,为了推动基层组织迈出新的步伐,促进基层组织制度化建设,结合当前开展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应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拓宽基层组织建设新思路,展现基层组织新形象。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的细胞,是联系广大党派成员的桥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提高民主党派整体素质,发挥基层组织党员作用,以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参政党的需要,是从组织上保证发挥参政党职能作用的需要。
基层组织是参政党履行职能的基础,是参政党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在民主党派的建设中基层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领导班子建设、组织发展、后备干部选拔和培养、参政议政和反映社情民意、社会服务及海外联谊等大量党务工作都落在基层组织,体现党派形象和作用的窗口也在基层,因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总要求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大力加强基层组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和机制建设。以推动基层支部组织学习活动为切入点,通过开展学习等组织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以强化组织发展为重点,通过不断吸收高素质新党员以壮大组织力量,增强组织活力;以加强能力建设为手段,提高组织履行参政议政、社会服务、海外联谊质量和水平;以推进基层组织制度建设为保证,增强基层组织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不断提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基层组织建设的总要求是,制定完善制度措施,建设团结有为的领导班子,丰富活动内容,增强组织活力,使政党意识不断 2 成熟,参政能力不断加强,运作机制不断规范,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组织结构日趋完善,组织功能更为有效,履行参政党职能质量明显提高。
三、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建设高素质参政党队伍 在新的形势下,民主党派如何在深化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核心是要进一步加强全党自身建设。自身建设的重点在基层组织。因此,加强基层组织自身建设重在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切实加强对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导
民主党派各上级组织及其领导班子要充分认识搞好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一把手要亲自抓基层组织建设,要深入基层,带头调研,了解支部情况,帮助制定实施措施,加大对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积极帮助解决基层组织建设及组织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善于抓典型,树典型,以点带面,及时总结经验,做好典型宣传,推动基层组织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思想建设,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思想建设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根基。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搞好了,基层组织建设的根基就筑牢了,基层组织工作也就好开展了。
1、抓好理论学习,加强能力建设。基层组织应完善自我教育机制,制定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并引导党员利用媒体、3 报纸、网站多种形式丰富知识,不断提高党员政治理论水平。主要应学习的内容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政治理论;宪法、法律法规、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时事政治;中共各级党委重要会议精神;各级人大、政协“两会”精神;党派上级会议、指示精神;党派章程等;深入了解多党合作的历史,加强国情、省情和历史文化教育。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党员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认识,了解国家、省、市发展情况,为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开展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提供思想基础,这也是思想建设的重要途径。
2、弘扬优良传统教育,加强思想建设。通过各民主党派正在开展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把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政治交接的重点是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领导人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形成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关键是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核心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目的是巩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基础,推动和实现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良传统不仅要继承,还要创新,要在新的实践中将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在党务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研究新问题,创新新思路,传统教育要经常化,加强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并结合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4 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性。
3、加强政党意识,积极倡导奉献精神。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应认真坚持两个5号文件精神,坚持各党派三个《纪要》精神,提高参政党意识和多党合作理论水平,自觉维护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教育党员自觉履行参政党职能,正确处理本职工作与党派工作关系,积极参加党派组织活动,正确处理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关系,服从大局,甘于奉献,勇于为多党合作贡献力量。
(三)加强组织建设,不断壮大参政党队伍
1、重视组织发展工作,建设高素质参政党队伍。民主党派的地位随着其政治使命的不断提升而提升,特别是政治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对民主党派提高自身素质提出了新要求。而抓好成员的发展工作,把好入口关尤其重要。首先,应确立科学、严格的标准。科学,最要紧的是全面看待综合素质,求全责备固然不行,全面衡量却十分重要,千万不能一俊遮百丑,能力、人品与政治素养缺一不可。严格,就是要宁缺毋滥。民主党派的发展名额极其有限,一定要十分珍惜,决不要随便拉进一个人。其次,要规范发展程序,改进发展方式。要进一步明确准入条件,调动全体会员发现、举荐人才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全员举荐,择优吸纳的成员发展新局面,使会员发展工作突破少数人关注、参与的局限,最大限度地保障新入会员的优秀性。第三,要将组织发展和后备 5 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与履行参政党职能相结合,与改善强化提高人才结构相结合,建设一支高素质参政党队伍。
2、重视加强基层组织班子建设。基层组织班子建设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一是基层组织要选配能干事的领导班子。班子成员要热心党派工作,有较强的参政议政意识,要作风正派,想干事、能干事,能积极组织党员活动。二是基层领导班子成员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严于律己,积极奉献,处处做出表率。要紧紧依靠本单位中共党组织的领导,处理好本职工作与党派工作的关系,热爱党派工作,密切联系党员,努力为基层组织建设做出贡献。三是建立和完善基层组织班子成员述职制度和党员评议制度。班子成员应做到每年向党员述职一次,提高班子成员履行职能的责任感。
3、重视选拔和培养后备干部。要在发展中发现和选拔高素质、有代表性、有事业心的人才入党,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对象;要在履行职能的的实践中发现和培养党员中有能力,能干事,事业心强的同志作为后备干部加以培养,按比例选配后备干部,形成一支动态管理能上能下的后备干部队伍,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储备人才,为上级领导班子输送人才。要积极推荐骨干党员参加学习班学习培训活动,提高后备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
(四)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基层组织工作机制 制度建设是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自身建设的保证。
1、健全支委会学习制度。民主党派党派基层组织支委会应至少每二个月召开一次会议,学习文件,研究工作,安排活动。要及时贯彻中共和本党上级组织重要会议精神,在遇到国内外重要事件时,要与中共中央保持一致,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支部班子定期组织学习,加强本党优良传统教育,提高班子成员多党合作意识。
2、建立组织定期活动制度。基层组织应坚持每两个月或至少每季度活动一次。基层组织要指定专人做好活动记录,便于总结汇报和检查工作。基层组织活动要制度化,活动形式多样化,要做到年初有计划,工作有重点,年终有总结。各党派市委组织应基层组织的活动情况建立奖惩制度,并作为评先的重要依据。
3、组织发展制度化。基层组织要坚持联系考察制度,严格发展党员程序。入党前作为联系对象,基层组织要认真培养考察,引导参加一些学习和活动,提高认识水平,培养考察时间原则上为六个月。
4、建立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制度。各党派基层组织应立足本职,围绕本地区、本单位中心工作建言献策,并根据基层组织的工作计划,组织党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每人每年至少要写一个提案或一个建议,并形成制度抓好贯彻执行。
5、组织开展社会服务制度。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根据自身特点 7 和优势,可自行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也可几个基层支部联合开展多种形式、扎实有效的社会服务活动,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好引资引智工作,既能大大丰富活动内容,更重要的是提高党派社会知名度。
第三篇: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研究
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研究——盂县政协委员 马淑英
一、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是我国参政党的组织细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做好基层组织的工作,是新时期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着不同之处。中共的基层组织是按照行业、系统组建的,往往是同单位、同一个系统、同一个村组的党员组成,其职业、文化程度、素质相同或相近,加之其本身处于执政地位,基层组织建设比较容易开展。而民主党派的党员来自不同的单位、从事不同的工作,平时不在一起共事,党员之间缺乏了沟通和了解,更重要的是没有行政约束力,导致基层组织建设比较薄弱。因此,加强新形势下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我们每一个民主党派成员思考的重要课题。
二、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领导班子方面:
l、本职业务工作与社务工作在时间上的矛盾。大多数中青年干部肩负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重担,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压力较大,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本职业务工作,业余时间也几乎全被占用,他们想把民主党派工作搞好,但苦于抽不出时间来,包括组织的一些重要会议和学习班,他们也难以参加。这种状况不利于组织对年轻干部的考察与培养。
2、领导班子成员目前的政治思想和党派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形势下的民主党派工作要求党派的基层组织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而目前一些基层领导班子成员的素质与要求还相差较远,有的干部的统战理论水平还较低,缺乏党派的工作经验,党派组织对干部的 1
培训也受时间和经费的制约,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3、基层组织中代表性、旗帜性人物缺乏,加之年龄结构的不尽合理,在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上人才选择的余地小,使基层组织的后劲不足、缺少活力,难于发挥作用。
(二)基层组织思想建设方面:
1、基层干部不善于做思想工作,缺乏工作方法,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有的基层干部业务太忙,没有时间去做细致的思想工作;也有少数基层干部自己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清楚,因此也无法去做别人的工作。此外,缺乏活动经费,无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也是影响思想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
2、当前党派成员思想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社会问题,如对于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缺乏信心;对腐败、社会治安、国企改革等问题,抱着观望和等待的态度;对一些改革措施还缺乏必要的心理承受力。二是党派问题,对参政党作用的发挥缺乏信心,有的社员受西方多党制的影响,对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合理性、优越性缺乏深刻的认识甚至产生怀疑。
(三)基层组织活动方面:
1、组织生活内容比较平淡,缺乏吸引力,参政议政活动和科技服务活动搞得好的支社仅占少数。对基层开展参政议政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不少基层干部中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有的干部还不懂得如何组织参政议政活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员参加组织活动的积极性。
2、基层组织生活缺乏计划性。一些基层组织没有制订全年组织生活活动计划,只是凭几个领导人的临时磋商,缺乏充分准备这必然影响了组织生活的效果和质量。
3、组织生活经费严重短缺。要把组织生活搞活,一定要有经费的支持,当前党派基层组织的活动经费基本由成员的党费和上级的支持,有些中共基层党委提供一些经费、车辆、地点帮助民主党派基层开展活动,重视发挥党派基层组
织的作用,但很多民主党派基层得不到中共基层党委的支持。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领导班子是关键 著名军事家拿破仑曾经说过:“狮子统帅的绵羊部队,能够打败绵羊统帅的狮子部队”。这句经典名言的含义就是说明首领在团队中发挥着重要的统帅作用。因此,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选拔领导班子的问题上,一定要选拔那些政治理论水平强,熟悉党的统战理论、方针、政策,群众基础好,政治威望高,活动能力强、社会知名度高的人士担任基层领导。这些精英党员担任基层组织领导后要大胆开展工作,通过自身的影响力,积极争取在地方政协、人大中担任职务,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利用双重身份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提升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影响力。
(二)真正发挥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 基层组织要定期组织党员开展一些调研活动,为地方政府建言献策。民主监督也是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能,主要体现在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其参与的方式主要是提意见、提建议,以批评的方式进行。这与西方国家政党之间竟争执政、相互攻击有着本质的不同。做为基层组织的民主党派成员,要正确树立民主监督的意识,要敢于监督,敢于讲实话,讲真情,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真正成为中共党委和政府的挚友、诤友。其参与监督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政协议案的形式来落实。
(三)强化素质教育,提高基层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基层组织要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提高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我们可以尝试性的开展一些活动,比如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民主生活会、经验交流会;定期派人到社会主义学院学习、培训,到社会实践中去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研;对一些有前途的民主党派成员向有关组织推荐提拔;
定期开展各项文化体育活动;对确有困难的党员给于一些必要的帮助等等。通过上述各种各样活动的开展,让每个党派成员真正感觉到自身的发展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关心、爱护和支持,感受到我们的基层组织就象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充满了温馨与和谐。同时还要广泛地对外宣传交流,让社会了解我们的组织,让我们的成员更广泛地融入到社会当中,吸收各方面营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社会影响力。当然这些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经费、场地等,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协调工作,争取各方支持,解决这些实际困难,从而达到全面提升整体素质的目的。
(四)立足于做好本职工作,提升社会的服务职能要通过科研攻关、技术创新等发挥好其在某一领域的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对社会的服务职能;其次,要充分利用党派成员各自广泛接触社会的优势反映社情民意,这也是服务社会的一种具体表现。要把当地人民群众中关心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比较突出的社会矛盾等等,通过基层民主党派组织反映给有关部门使其尽快得到解决;其
三、积极宣传好国家的方针政策。民主党派成员大多数成员文化程度比较高,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比较熟悉,要当好国家政策的宣讲员,解说员。同时要保持高度清醒的政治头脑,特别是对一些人散布的对国家的一些不满情绪,我们不能随波逐流,应分清是非,通过正当途径向组织反映。
综上所述,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事业基础的基础。新时期的新形势向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其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所以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应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组织建设,确保其政治方向不变,优良传统不变,优势特点不变。只要不断摸索新的工作方法,总结新的工作经验,以科学世界观为指导,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就一定能够为推进多党合作事业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第四篇: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发展问题研究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发展问题研究
白雪莲
江西农业大学胡春晓教授指出: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的重要环节。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是民主党派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民主党派整体素质,更好地发挥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参政党作用的一个重要保证。搞好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好基层组织的基础作用,对于增强民主党派内部的凝聚力、向心力,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贯彻执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是新形势下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
我国改革开放已有30多年,国内国外政治环境也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既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长期存在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做好组织发展工作是民主党派发挥参政党作用的需要,也是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肩负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艰巨的任务。民主党派只有自觉地把自身建设成为高素质的参政党,才能更好地体现“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亲密友党关系,加强民主党派组织建设,有助于增强民主党派的凝聚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民主党派队伍中来,形成民主党派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一、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
(一)作为参政党,本职工作就是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但部分基层组织对思想建设工作在党派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思想建设工作的基本目标缺乏全局、系统地了解。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收效甚微,使得少数会员参政党意识、政治责任感相对淡薄,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
(二)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生活形式内容单一,创新意识不够。加之民主党派的部分党员对开展各种活动的作用认识不足,又缺乏足够的活动经费、车辆及活动场所等,使得基层组织活动难以开展。
(三)中共部分领导对党的统战政策认识不足,贯彻执行不到位,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存在困难和问题的重视与支持不够,个别单位领导对单位民主党派成员的参政议政工作根本就不支持,少数单位不同意请假参加民主党派的组织活动。
(四)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基层组织工作尚未形成一整套适合自身特点的,适应组织运行的管理制度,工作不规范,后备干部统战理论知识缺乏,学习培训少。近年来,民主党派成员数量不断增多,新加入的民主党派成员呈现年轻化的特点,但普遍对党派的历史、传统和多党合作以及统战理论缺乏深入了解;部分成员在政治理念、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缺少沟通,学习培训跟不上。
(五)与政府部门中共党组织的联系不够密切,影响到基层组织工作的开展。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结构松散,成员大多分布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和部门,且多为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本职工作繁忙。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都是兼职,不少还是领导同志。加之活动经费严重不足,党派基层组织工作受到多方面限制。一系列状况表明,单靠自身开展工作难度很大,必须依靠中共基层党委和民主党派上级地方组织的关心和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应就主要的活动、重要的问题主动、及时地与中共基层组织沟通信息,征求中共组织的意见,看重中共基层组织的意见,增进诚挚、融洽的关系。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对策
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建设既是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保证。
(一)要选拔有一定政治水平,参政议政意识强,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一定群众基础的同志担任班子成员及支部主委,努力维护和增强班子和支部之间的团结。领导班子是组织的核心,领导班子素质的高低,是否团结,直接关系到基层组织工作的开展。因此,在配备领导班子时,要从提高班子的素质入手,坚持“民主推荐、组织考察、选举决定”的原则,严格选拔条件和程序,充分发扬民主,认真落实民主党派成员在民主推荐、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等方面的权利,力求选拔出一支能力强、威信高的,团结向上、充满活力的,敬业奉献、开拓创新的支部领导班子。其次,要严把“教育关”,就是科学地判断形势和准确地把握方向。通过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培训班、专题讲座,对基层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培训。要引导他们加强自我学习、注重自我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增强政治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为带领基层组织发挥参政党职能,提高参政议政水平提供思想保证。
(二)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作用。他们来自于基层组织,是其中的优秀分子,参政议政水平高,能力强。不仅他们自己要积极参政议政,还要带领基层组织所有成员参与,把自己好的经验和大家共同分享,避免走弯路,让大家都来关心社会,深入调查、研究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共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形成提案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
(三)加强党派机关建设。要引导各民主党派专干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综合素质,加强团结,积极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性机关,切实履行好党派机关的服务职能,推进党派机关建设与管理上新水平。
(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培养党派中的骨干成员,这是关系民主党派能否与中共长期共存的重大问题,做好后备干部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工作,并结合各民主党派实际状况,坚持选拔标准,严格选拔程序,把后备干部的物色、考察、培养、选拔等各项工作制度化。吸收一些知识层次高、综合素质好,有一定参政议政能力的中青年骨干到后备干部队伍当中,为各民主党派的政治交接和参政议政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五)提高参政议政水平。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广泛参与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重大活动,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地方重要事务以及群众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反映社情民意,这是基层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基层组织的主要职能。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六)保障基层组织的活动经费,增强民主党派工作活力。市(区)统战部应该为各民主党派拨出足额专项资金,确定活动主题、便于自主性的开展活动,促进组织生活的制度化,不断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方面,要通过活动引导、推动广大党员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交流经验、联络感情,促进了解、增进共识,团结协作、形成合力,进一步推进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要以活动为载体,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搞好服务。
(七)要拓展参政议政的新领域,开辟参政议政的新途经。既要立足党派的特色和优势,在自身的优势领域作出突出的贡献,又要在“新领域”积极参与,献计献策。这就要求基层组织要开辟参政议政的新途径,研究新方法。一方面通过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系,拓宽信息渠道,提高参政议政工作的社会化程度,如建立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与政府基层部门的对口联系、在社区建立“社情民意联系点”等方式,深入到一线工作部门,走入群众中,及时发现问题,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广泛收集信息,基层会员可以在网上与其他会员交流思想,也可以在主流网站开设搏客,直接征求社情民意,然后把网上很多群众的合理意见提炼为自己参政议政的提案和建议。通过方法的创新来提高基层组织参政议政的水平和效率。
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确保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制订规章制度时,不仅要注意约束性的制度如:《成员行为准则》、《学习制度》《经费使用规定》等,更重要的要考虑制订一些调动成员积极性的激励制度,如“维护成员合法权益制度”、“成员有病探视制度”、“奖励好成员、好建议制度”、“推荐优秀人才参政制度”等等,使之与约束性制度相配套,有机结合,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事实充分说明基层组织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他们参政议政是大有可为的。只要合理的安排、给予机会,基层组织参政议政的作用就会发挥得更好。组织活动是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组织活动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党派凝聚力。因此,组织活动只有结合新情况,努力在思路上创新,力求内容和形式有创新,目标与效果相统一,才能充分调动基层组织的积极性,激发基层组织的活力,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五篇: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思考探讨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发[1989]14号文件,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我国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深入认识和切实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对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党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深化认识和改进工作两个方面的问题,作些初步的探索和思考。
一.正确认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性质、特点和要求,是做好参政议政工作的前提。在认识和把握参政议政工作时,应明确如下几点:
(一)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是一种规范和有责任的政治行为。
中共中央《意见》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行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和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民主党派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力和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各民主党派章程总纲中也明确:一切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准则,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遵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些原则和民主党派参政党的性质、地位及作用,规定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内在属性和基本要求,即: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是有规范要求的和有责任的政治行为,要求承认并在我国现行的政治体系内开展活动,遵循现行政治体系的运行规则、运作程序、行为标准和价值取向;要求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服从于和服务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崇高理想,与中国共产党共同承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只有如此,民主党派才能使自己的参政议政工作纳入国家政治体系,并受国家政治体系的支持,在这一政治体系的框架内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进,才能有为有位,形成合力,得到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赞同支持,在实现宏伟目标的伟大事业中,取得富有建设性的积极有效的成果。
(二)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是一种有组织和有秩序的科学行为。
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是高层次的政治性活动,本身具有权威性、广泛性、代表性、科学性和独特性。这一特点要求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一方面应从政党的层面着眼,从参政党的职能出发,要敢于和善于从政治上正确地代表和反映成员及所联系群众的合法利益、合理愿望和合理要求;要通过自身的信息渠道,了解和研究社情民意,把成员中分散的意见、建议、批评和要求,转化为集中的、有组织的、科学的参政议政行为;要发挥自身的组织功能,协助中共各级党委和政府做好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维护安定团结的工作;要组织和动员广大成员积极参加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发挥人才、智力优势,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另一方面,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广大成员的政治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加强对成员的培训和引导工作,使他们的愿望、要求和意见、建议,更加符合实际,更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
(三)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是一种多层次和多形式的整体行为。
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实践和发展,形成了比较成熟和相对固定的基本模式。在层次上,有中央的活动,也有地方组织的活动;在形式上,有通过组织进行的,也有以个人身份进行的;在内容上,则涉及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总的是参与决策、参与执行、参与咨询、参与监督四个方面。具体来说是民主协商、参加人大、政府任职、参加政协、特约工作、对口联系、课题调研、书面建议、动态反映、协调关系、参加检查、支边扶贫、咨询服务、外事活动、对外联络、岗位奉献等十六项工作。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和十六项具体工作,构成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有机整体。因此,认为民主协商、政府任职是少数领导人的事,与大多数成员无关;认为咨询服务、智力支边是不务正业,与政治无关;认为参政议政起不了什么作用,难以有所作为等认识,都是不全面的。
(四)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是一种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实践行为。
实践性是我国民主党派的一大特征。我国民主党派不同于西方政党那样的主要在政坛上清谈和相互攻讦,而是在为实现共同目标的实践中作出贡献,在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中不断前进。这一特征决定了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有一个在理论上不断探索、政策上不断完善、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共中央《意见》明确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中共中央《意见》公布以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在实践中又丰富了新的内容,创造了新的形式。如特约人员工作由“四员”发展到“七员”,民主党派领导人参加外事活动,民主党派领导人联合考察和专题调研,民主党派与中共地方党委、政府联合进行的区域性、地区性建设与发展合作等。因此,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认识上,还
需把握两点:一是参政议政工作不能一下子尽善尽美,本身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要求过快、过急、过高是不现实的。二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形式和内容,要在多党合作的总格局中,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新理论,总结新经验,探索新形式,开辟新领域,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使之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对参政议政工作,固步自封、僵化的认识是不全面的。
(五)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是一种团结和提高成员的多功能行为。
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曾在一份关于民主党派工作的材料上批示:“一个政治团体不谈工作,是无法维系成员,也势必永远陷入人事纠纷中。此件中所说找出参加和配合文教工作的办法是必要的,其他民主党派恐亦须解决此问题。”这一批示很好地说明了参政议政工作在民主党派团结、维系成员和提高成员素质中的特殊作用。民主党派成员参与本单位的学习固然是重要的一方面,而组织广大成员投身于参政议政的各项活动中,有利于广大成员在实践中,深化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认识,认识和体验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传统,学习正确发挥参政议政作用的经验。在参政议政的实践中提高成员的组织程度和觉悟程度,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质量和水平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中共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对多党合作的认识程度和为民主党派创造知情出力条件的程度;一方面也取决于民主党派自身思想建设、机制和队伍建设所达到的程度。前者是外部条件,后者是内部基础。从内部基础看,民主党派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水平,需要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
(一)在各级领导人和广大成员中,进一步牢固地树立正确的参政议政意识。
参政党的意识如何,直接影响着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的发挥。正确的参政党意识应包括这么几项内容:一是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有深刻的共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是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政治基础,也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指导思想,规定着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方向。民主党派对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认识程度越高,参政议政的自觉性就越强,发挥的作用就越好。
二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明确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它既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起构成我国政治体制的框架,又界定了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是民主党派应恪守的制度和行为规范。对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有明确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心,民主党派才能自觉地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正确地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团结合作的意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是民主党派在几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光荣传统,是民主党派政治上、思想上的一条主线。牢固树立团结合作的意识,就是要加强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意识;加强同中国共产党和衷共济、风雨同舟的意识;加强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和中心任务发挥建设性作用的意识;加强在团结和谐、民主求实、协商沟通的气氛中进行参政议政的意识。
四是充分认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与西方两党制、多党制的本质区别,深入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优越性,自觉抵制西方两党制、多党制的影响。
(二)在1997年换届完成政治交接的任务中,注意交接好民主党派老一代领导人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正确履行参政党职能的传统和经验。
1997年,各民主党派中央和省级组织将举行换届,要顺利实现领导班子成员新老交替的同时,圆满完成老一代领导人同新一代领导人政治交接的重要任务。政治交接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使民主党派老一代领导人在几十年的历程中积累下来的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亲密无间、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光荣传统和正确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宝贵经验,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这是民主党派弥足珍贵的一笔政治财富。民主党派老一代领导人在广大成员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个人的政治水平、思想水平、专业造诣、社会影响、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就是他们热爱民主党派工作的敬业精神和领导广大成员开展参政议政工作的卓越才能及宝贵经验,这是民主党派弥足珍贵的一笔精神财富。从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修养和工作上继承民主党派老一代领导人所创立的光荣传统,学习老一代领导人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弘扬老一代领导人的道德情操,是对民主党派新一代领导人的政治要求,是新一代领导人尽快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成为合格的参政党领导人,领导广大成员进一步做好参政议政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
(三)着力培养一批新一代的社会活动家。
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最终要通过个人来完成。民主党派成员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个体的综合素质和队伍的总体水平如何,对民主党派的社会形象、作用发挥都有相当的影响。民主党派老一代领导人,不仅是一个方面造诣颇深的专家学者,也是享誉中外的社会活动家。他们以自己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活动能力,扩大了民主党派的影响,为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1997年民主党派中央和省级组织换届实现新老交替的任务后,老一代领导人将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新一代领导人将走上领导岗位。而新一代人士中,相对来说,专家学者多,社会活动家少,从事经济工作的人士也较少,他们进入领导岗位后,角色转换的跨度较大,不可避免地要有一个适应周期。因此,培养一大批新一代社会活动家,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摆在了民主党派的议事日程上来。
社会活动家产生于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大课堂中。民主党派和有关方面,要通过铺台阶、搭舞台、到实践中锻炼等方式,尽快培养出一批新一代的社会活动家。新一代的社会活动家应是继承老一代传统的、又具有时代特征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即具有坚定、清醒和敏锐的政治素质;民主团结、不断进取的思想水平;铁肩担道义、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学识渊博、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善于统筹协调、具有深谋远虑领导才能的人。
(四)建立健全服务于参政议政的各项工作机制。
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是参政党的组织行为。随着参政议政工作的深入开展,必然要求民主党派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给予组织的保证。主要机制有;一是组织网络机制。就是通过在领导班子中明确专人负责、成立专门工作机构、配备专门人员等措施,领导组织、协调部署、督促推动本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通过组织机构和网络系统,将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的参政议政工作,纳入统一的系统,将参政议政工作,建立在集中成员的集体智慧之上;将提出意见建议的工作,建立在选题、立项、调研、论证、定稿的科学程序上;将推荐参政人员的工作,建立在民主集中、优中选优的选拔制度上。
二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机制。就是通过建立健全内部的信息渠道,及时准确、广泛深入地收集、反映成员及所联系群众对国际、国内重大问题的态度,对中共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意见建议,对形势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反映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认真研究和科学分析,形成本党派的意见建议,供中共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研究采择。
三是发现和培养参政议政人才的机制。就是要建立和健全一整套发现和培养参政议政人才的科学、规范的程序和制度。在组织发展中,注意发展代表性大、参政议政能力较强的人士;在领导集体成员和工作骨干的培训中,增强学习参政议政传统、经验和方法的内容;在民主党派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中,注意发现和选拔有参政议政才能的人才。使组织发展、领导集体成员和工作骨干的培训、新一代代表人物的选拔,同参政议政工作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是机关工作为参政议政服务的机制。民主党派中央和地方组织机关,是民主党派一级组织的工作机构,在民主党派开展各项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加强机关建设中,应针对机关工作与参政议政工作相互脱节的问题,增强机关工作要为参政议政服务的意识,明确赋予机关为参政议政工作起到咨询、参谋和办事作用的职责,在机关中树立人人争为参政议政工作做贡献的风气,并将这项工作作为干部考评的内容。
五是引导和激励机制。就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增强学习多党合作的历史和传统,提高成员对参政议政工作的全面认识,引导成员正确履行职责,团结、引导成员围绕中共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发挥作用的内容和机制。就是通过树立典型,奖励先进的办法,引导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为参政议政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