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
《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精读
2015年10月27日 10:35 来源:中国皮书网 作者:字号
报告精读 |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
2015年10月21日,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写、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在北京发布。
国际高等教育区域化趋势明显,欧共体、东盟已在建设区域内的高等教育空间
报告指出,全球留学生人数持续增加,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学生人数增长更为明显;留学目的国和来源国格局均有所改变,新兴国家成为热门留学目的国,中等收入国家成为留学主要生源国;国际高等教育区域化趋势明显,欧共体、东盟积极建设高等教育市场。
1.全球留学人数持续增加,留学目的地多样化
报告指出,全球学生的跨国流动程度进一步加大,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学生人数增长较为明显。以全球八大留学目的国为例,2013~2014年,在美国、英国、中国等八个国家接受高等教育的国际留学生为2921141人,比2012~2013年增长了4.7%。其中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国际留学生达886052人,同比增长8.1%;在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国际留学生也实现了8.6%的增长,达356499人;德国和加拿大的人数增长也非常明显,分别达6.4%和10.6%;英国和日本则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少。英国的国际留学生人数从488380人减至481050人,降幅为1.5%,日本的国际留学生人数也减少了2237人。而据统计,2013~2014财年,新西兰的国际留学生人数为至73510人,比上一财年增长了14.4%。其他留学热门国家,如韩国,国际留学生人数也从2013年的81871人增长至84801人,增幅为3.58%。总体而言,全球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跨国流动速度明显加快。
蓝皮书发现,随着国际留学生数量的增加和选择的多元化,全球留学目的地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的数据来看,2001年与2014年八大留学目的国所接收的国际留学生比例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基本保持在65%左右,但具体的国家却发生了不小的变动。虽然OECD国家仍为主要的留学目的地,但全球前八大留学目的国正从传统的欧美国家逐渐分散至欧美和亚太地区。老牌留学目的国如西班牙、比利时正在被新兴国家和热门留学区域中心如中国、加拿大等国所取代。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家也逐渐成为国际留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地。这些现象表明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新兴留学国家和热门留学区域中心正在越来越受国际留学生的欢迎,特别是本区域内其他国家留学生。
2.国际高等教育区域化趋势明显
报告研究发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区域化已成为一个显著特点。世界范围内,两大区域已经在建设区域内的高等教育空间。欧共体的高等教育区的建设—Erasmus Mundus计划,已成为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在欧洲经济情况不乐观的大环境下,实习等以就业为导向的项目更容易引起各类学生群体的关注。
报告显示,随着东盟一体化的进程,东盟国家之间的高等教育一体化也越来越被重视,推出“Common Space of Higher Education”计划。东盟高等教育已有“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东盟大学网络(AUN)”、“东盟教育保障组织(AQAN)”等机构或组织。而根据AQAN的报告,东盟国家目前正在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协调:一是构建统一的教育框架,在东盟区域范围内实现基本一致的课程体系;就区域认证问题,对东盟范围内的大学、学院等教育机构给予评估并授权认证;三是提高教育质量。东盟范围内正在筹建一个系统的评价体系,以对高等教育一体化进行质量保障。
中等收入国家成主要留学生源国
报告指出,中等收入国家逐渐成为主要的留学生源国。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在2000年至2012年出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来源国中,增长最快的主要是中国、泰国、马来西亚等中高收入国家。2012年,中高收入国家的出国留学人数达到142万人,与2000年的54万人相比,增长率高达160.9%。其次是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低收入国家,留学人数从2000年的34万人增长至2012年的75万人,实现了120.6%的增长。相比之下,高收入的OECD国家和非OECD国家的留学人数输出相对稳定,年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0%以下。
以中国为代表的中高收入国家和以印度为代表的中低收入国家在经济上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教育上的发展仍然滞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高等教育。这也导致越来越多中等收入国家的学生选择去发达的欧美国家接受高等教育。而高收入国家学生流动率较低,主要因为高收入国家的高等教育相对发达,但人口基数比中等和低等收入国家要少,因此学生流动规模相对稳定,出国留学人数增长较慢。
一带一路”沿线与中国经济交往活跃的国家逐渐受到中国留学生重视,建议增加亚投行在教育领域的投资,设立“一带一路”留学基金
1.中国留学目的国主要以英语国家为主,但“一带一路”沿线等与中国有经济交往活跃的国家逐渐受到重视
报告指出,目前最受中国留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国仍是英语国家,但与中国有活跃经济交往的国家逐渐受到重视,未来将可能吸引更多的中国留学生。
根据报告对2012-2014年主要留学接收国中国留学生人数的统计,目前最受中国留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国仍是北美和英联邦等英语国家。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公布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呈现稳定增长态势,日本、韩国、德国的中国留学生平缓增加,而法国和新西兰留学人数略有减少。从近五年对本科毕业生留学的调研来看,赴美国、加拿大、英国留学的学生占比在2014届有较大的减幅,从前四届的55%左右降到40.7%,赴英国留学的学生占比从前四届的24%以上下降至17.3%;赴美国、加拿大留学的学生占比从2013届的31.4%降到23.4%。而赴日本、韩国、德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留学的比例均有较大提升。
报告指出,随着“中国-拉共体论坛”、“一带一路”的提出、APEC举行及中澳自贸协定签订等经贸大事的发生,与中国有较为活跃的经济交往的国家将成为留学生关注的目的地。根据CCG的观察,“中国-拉共体论坛”成立后,市场对西班牙语人才的需求将不断上升。全球共有4亿人以西班牙语为母语,而在美国有600万人、法国有200万人、德国有50万人学西班牙语。中国学习西班牙语者不足2.5万人,远不能满足经贸交往对西班牙语言人才的需求,由此相关国家留学生也将成为重要人才。
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推进,沿线国家的留学生也将会成为核心稀缺人才,也将刺激中国留学生向相关国家分散。重点国家如新加坡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对留学生所采取的优惠措施对中国留学生有着明显的吸引力。此外,部分非英文国家出台各种措施,吸引留学生,也将促进中国留学生进一步从英语国家分流。如从2014年冬季学期开始,德国16个联邦州将全面取消收取学费,仅萨克森州还在收取每学期不超过500欧元的学费。日本东京大学、庆应义塾大学、明治大学等30多所名校在本科阶段开设信息工程等专业的全英文授课(G30)课程。
2.建议增加亚投行在教育领域的投资,设立“一带一路”留学基金
报告指出,一带一路”沿线与中国经济交往活跃的国家逐渐受到中国留学生重视,CCG建议增加亚投行在教育领域的投资,设立“一带一路”留学基金。
随着“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推进,中国社会面临着从“引进来”向“走出去”的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国际化的人才无疑成了转型能否成功地关键要素之一。而“一带一路”、亚投行所涉及的区域对中国诸多企业而言,是非常陌生的地区,没有大量的专业性人才的储备,很难推动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从全球跨国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落地国企业用人还是以当地人才为主,因此,培养熟悉、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成为一个重要的人才培养途径。而人才培养方面,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充分利用好分布在134个国家的495所孔子学院,依托他们培养起来的数百万亲近中国文化的学员和已经打造好的文化交流基础,加强来华留学,并且从孔子学院学员、来华留学人才中,培养和挑选“一带一路”所需国际化和本土化人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相应国家中国海外留学生和孔子学院培养起来的数万名中方院长及外方院长,为我国未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解决国际人才缺口问题。
蓝皮书认为,加强沿线国家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是“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才培养和交流的重要载体,而设立“一带一路”留学基金,加大留学教育的投入,将成为培养“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所需国际人才的重要抓手。
中国留学生专业选择:商科降温,国际关系等有所上升
1.FAME专业和STEM专业最受青睐
报告指出,FAME专业(金融、会计、管理、经济)和STEM专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最受国际留学生的欢迎。主要因为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薪资丰厚。尤其是商科专业,近十年来一直是大部分国际留学生的首选。但根据QS在2013年的调查报告表明,相比于2009年,国际留学生对商科专业的偏好有多下降,减少了近9%,而其他如STEM专业,国际关系等却都有所上升。究其原因,主要受就业情况的影响。
在英美两国的毕业生十大高薪专业排行榜中,前十名几乎都是STEM专业。尤其是工程学,包括化学工程、能源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航天工程等专业的毕业生,在入行时拿到的年薪远远超过其他专业。
研究发现,就读STEM专业的国际留学生有85%来自亚洲。其中从印度赴美的留学生中,有80%的学生选择STEM专业,这一比例远远超过商科等其他专业的学生比例;伊朗的国际留学生也主要就读STEM专业,比例高达77%;尼泊尔的国际留学生对STEM专业也非常热衷,约61%的留学生选择STEM专业。相比之下,中国、沙特、韩国等地的留学生在专业选择方面相对更多样化。
2.中国留学生专业以商科、理工科为主,商科有所降温
从中国留学生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专业分布统计结果来看,中国留学生的专业分布以商科、STEM领域(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为主。人数较多的专业包括:工商管理(22.19%)、工程技术(15.66%)、数学与计算机科学(8.57%)、社会科学(8.04%)、医学(7.62%)、生命科学(6.66%)、艺术与应用艺术(5.66%)。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学习工商管理的留学生不断下降,占全体本科毕业出国留学的学生比例从2010届的45.1%下降到25.5%,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而选择工程科学、工程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数学与科学技术的学生比例在增加。2014届本科毕业出国留学的学生中,有近半数(48.6%)的学生选择就读STEM类专业。
工商管理、工程科学仍是最主要的热门专业。近些年,选择工商管理的学生比例有明显的下降,而STEM领域专业的热潮持续高涨,这与主要留学国家针对STEM类专业学生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是分不开的,如移民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吸引STEM类专业学生有较大影响力。
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持续增加,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的就业质量高于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
1.出国留学人员和留学回国人员双向增加
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5.98万人,同比增长了11.09%;从1978年到2014年,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累计已达351.84万人次。从2000年到2014年,15年间中国留学人员人数增长迅速,年均增长率接近22%。其间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历年的增长率也经历了微妙的变化。比如,2003~2005年期间,受到主要留学国家如美国的移民政策等影响,中国出国留学生增长率曾一度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从2008年起一直到2012年,持续5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虽在2013年年度出国留学人员增速相对放缓,不到4%,但2014年的增长率再次加快,达11.09%。
研究显示,留学回国人数持续增加,但学成归国的留学生总人数增速有所回落。2014年,留学回国人数达到36.48万人次,比2013年增加了1.13万人次,增长了3.20%。截止2014年,中国留学回国累计总人数已达180.96万人次,占出国留学累计总人数的51.4%。
蓝皮书认为,留学生归国的趋势反映了全球经济发展形势高度吻合。2008-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欧美国家就业难度加大,大批留学生归国就业,这两年回国留学生人数增长率均超过55%,2008年达到最高值57.50%。同理,由于受到欧元危机和欧盟经济衰退的影响,以及部分欧美国家因为本土就业问题而限制留学生就业的政策影响,2012年在欧洲国家留学的中国学生也出现大规模的归国潮,当年归国留学生人数增长率再次达到峰值。
2.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的就业质量高于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
报告指出,留学人员回国现象逐年明显,约六成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已回国,回国后近五成居住于直辖市。回国的就业毕业生三年后的主要去向是工作、读研以及自主创业,其中自主创业的比例明显高于国内读研毕业生。就业的毕业生多就职于具有国际化特点及规模较大的企业。与国内读研毕业生相比,国外读研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更高。报告分析了2011届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的就业现状及就业的特点。
一是我国留学人员回流率在过去十年间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约六成2011届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已回到中国,实际回国的比例比该届毕业生在出国半年后的回国意愿比例高。该届国外读研毕业生回国后多居住于直辖市。
二是2011届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78%集中于工作,15.7%读研,工作的比例比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的比例低,读研的比例比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的比例略高;2011届国外读研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约是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的3.3倍;2011届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有约四成就职于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等具有国际化特点的企业,五成以上就职于1000人以上规模的大型企业。
三是2011届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的就业质量高于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2011届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的月平均收入比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高1854元;2011届国外读研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高于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综合看来,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在职场中的综合竞争力要高于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
中美留学单向流动趋势明显, 建议加大力度发展来华留学,突破政策挖掘国际“人才红利”
报告调查显示,中国在美留学人员数目仍远超美国在中留学人数,同时中美留学单向流动趋势明显。而2015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西雅图出席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办的欢迎晚宴上发表重要演讲,指出“未来三年,中美两国将互派5万名留学生到对方国家去学习”。建议我国要加大力度发展来华留学。
1.留学“赤字”持续增加,来华留学亟待增长
报告特别关注了留学“赤字”这一近十多年来中国留学发展的突出现象。报告数据显示,目前在外深造的中国留学生总数达到108.89万人,比2013年增长了1.38万人。然而同期来华留学的数据却相差甚远。2014年共有37.71万外国留学人员在华学习,相比前几年,处于比较平缓发展的态势,但增速从2012年12.21%的增速下降到2014年的5.77%。
蓝皮书指出,近些年我国对来华留学愈加重视。2014年全国留学工作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作了重要指示,强调留学工作“统筹谋划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培养造就更多优秀人才,努力开创留学工作新局面”,首次提出“来华留学工作和出国留学工作并重”的工作理念。但是与出国留学人员相比,来华留学生的增幅和数量上都存在着明显差距。这也造成了中国的留学“赤字”依然高位运行。2014年,我国的留学“赤字”略有收窄,为71.78万人,尽管与高峰时期的2011年度相比,留学“赤字”已经收窄了超过10万人,但是中国留学“出超”的状况仍没有根本缓解。不仅数量上有明显的差距,质量上差距更为明显。2014年,我国在外深造的108.9万留学生,全部为攻读专科以上学历的学历生,博士后及访问学者。而同年,约37.7万来华国际留学生中,只有16.4万即43.6%的学生来华是为了攻读相应学历和学位,与在外留学的学历生相比差距近6倍;其中读取硕士和博士的人数相对更少,仅分别为3.5万人和1.2万人,约占总人数的9.4%和3.2%。而且出国留学的学生主要以学习商科、理工科为主,来华留学生大多以学习语言、文化等社会学科为主。2.中美留学生单向流动趋势明显
报告特别指出,中美之间留学生单向流动的趋势愈发明显。2013年,中国在美留学生数量为23.56万人,同期美国来华留学人数仅为1.44万人,二者差值达到了22.12万人,与五年前(2009年)的8.45万相比,差值扩大了161.78%。2014年在美留学的中国学生总数为27.44万人,尽管美国尚未公布2014年来华留学人数,但从二者增长的趋势来看,中美之间留学的单向流动趋势仍然十分明显。
留学“赤字”现象的持续发展,一方面表明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仍处于一个初步发展阶段,国际化水平较低,对国际留学生的吸引力较低;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吸引来华留学生的政策力度尚待加大。
就进一步为来华留学的发展提供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蓝皮书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是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合作热潮,将吸引沿线国家人才来华留学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工程,大力推动海外“一带一路”来华奖学金项目,开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人才资源双向流通渠道,培养生源国的未来精英。
二是树立“教育消费”理念,增强来华留学教育的市场意识和“留学经济红利”意识。一方面要注重教育质量,提升吸引来华留学生能力;同时,要提高来华教育的市场属性,实现学校和来华留学生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的动态平衡,实行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化教育模式。
三是注重与孔子学院等现有载体结合,拓展来华留学生源渠道。
四是重视来华留学生的“人才红利”,给予优秀在华留学生“实习签证”和“工作签证”。
五是加深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国际学分转换和学位互认。
六是放开高校来华留学生的学费定价权,提高高校招生来华留学生的自主
七是提高高校的国际化水平,加大外籍专家学者的引进。
八是开展多样性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领域的融合工作,调整来华留学生与国内学生宿舍分离政策。
九是加大对技能型、专业化的中高等学校以及武术、太极、语言等具有中华文化特色专业的开放。
蓝皮书认为,面对汹涌奔腾的人才流动浪潮,来华留学将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新亮点。积极应对人才流动潮流,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人才友好型社会环境,是吸引国际人才“为我所用”、充分挖掘国际“人才红利”的关键所在。
中国低龄留学现象加剧导致国内高校优秀生源流失,建议推进高校国际化的战略,鼓励高校面向全世界招生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合作研究机构麦可思联合调查的结果显示,2015年,中国高中生出国留学的热度持续。高中生选择出国留学就读高中或者本科的比例明显增加。与2012年相比,2015年的调查显示,在国内读完高中课程再出国读大学的学生比例从61%下降到44%,出国读高中的学生比例则从17%上升到了27%。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计划出国读高中或者是预科以及语言学校,这意味着其中大部分学生不会参加高考,也不会选择读完国内高中的课程。可见,虽然大学阶段留学仍是中国学生选择的主流,低龄留学升温趋势十分明显。关于低龄留学扩大的原因,蓝皮书认为,主要是留学生为了能够进入教育质量更好的国际知名大学。
低龄留学加剧导致国内高校优秀生源流失。相比2004-2014年出国留学人员13.62%的增长速度,我国普通本专科、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增长速度不容乐观。
蓝皮书同时指出,部分国家和地区肯定中国高考成绩,也将进一步加剧中国高校的生源危机。截至2015年5月,我国高考成绩已获得澳大利亚、美国、韩国、香港、新西兰、德国、意大利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认可。对高考成绩的肯定,反映了国外大学对我国基础教育培养方式的肯定。但是另一方面,对高考程序的信任,也可能会激发各国对我国高中毕业生生源的争夺。
另外,全国每年近百万弃考大军中,因选择出国留学而放弃高考者达两成。这些都加剧中国高校的生源危机,同时也将会倒逼中国高等教育提升国际化水平和开放程度。
高校国际化的两条建议:
一是放宽限制,加强合作办学。应鼓励高校建立更多国际化交流交换项目,并应适时放开国外大学在华设立分校的有关限制,留住部分优秀生源。同时,也应该借鉴其他国家高校与我国顶尖中学合作的经验,加大知名高校与国外优秀高中的合作,提前培育优秀本科来华留学生生源。
二是鼓励高校积极探索“走出去”,到世界各地招收优秀生源。国内高校“走出去”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如北京语言大学在东京设立北语东京学院,学生完成学业后可获得北京语言大学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清华大学、华盛顿大学和微软公司联合创建全球创新学院,成为中国高校在美国设立的第一个实体校区和综合性教育科研机构。清华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在高校“走出去”方面,为国内高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中国留学生面临诚信危机,亟待加强对留学生法律意识和知识的培养
报告指出,中国留学生的诚信问题已引起美国高校关注。随着中国留学生群体的日益扩大,中国留学生作弊和造假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具体作弊行为体现在SAT、托福等各大类型的留学考试中,也体现在入学材料中的申请短文代写以及成绩单造假等方面。
蓝皮书指出作弊事件的盛行,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中国留学市场中存在相应的作弊需求。中国家长和中国学生盲目追求高分和名校,往往不会意识到制造假申请资料或作弊的严重性。不少学校的老师为了让学生们考上好学校和有利于提升母校的形象以及教师的荣誉感,也加入其造假行为,帮助学生修改最终的成绩单;代考和代写之风盛行之下,很多考生甚至“被代写”文章,因为担心自己准备材料不比相关机构专业而被迫找相关代写机构,从而导致恶性循环。二是中国有大量的留学服务中介为了市场竞争和公司利润,公然违背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作弊风气推波助澜。由于在中国,进入大学的方式单一,主要以高考为主,因此中国学生并不熟悉国外学校复杂的招生程序,没有准备整套申请材料的文化和习惯,从而加大了对留学中介机构的依赖,也滋养了作弊造假的风气。虽然目前在国内有330多家留学中介机构取得相关教育部门的认证,但仍有大量中介机构没有取得相关认证,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的监管和监督。部分留学中介机构针对中国学生和家长追求高分和名校的心理,推出了相应的代考和作弊等服务,为急功近利的学生提供了非法的捷径。
很多通过作弊或作假踏上留学旅程的留学生,在完成学校相关学术要求方面受阻,因而也产生了论文代写等灰色产业链。澳大利亚媒体曾多次报道过华人论文代写机构My master 为华人留学生提供论文代写的丑闻。经调查,有16所大学近1000名学生曾使用过My master 论文代写公司代写学术论文或代考在线测试。目前调查不仅涉及在校生,也涉及已毕业的学生,确认交钱雇用代写服务的70多名学生面临不同程度处罚,部分已毕业的学生如确认雇佣代写,将面临被取消毕业证的风险。
蓝皮书认为,留学生入学考试的作弊,不仅仅会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业问题,还关系到中国学生的整体入学率的问题。目前,海外主要高校学校也开始更加严谨查看中国留学生的申请资料,防止作弊造假等行为的发生。不少学校在收到高成绩的申请人选时,都必须仔细检查申请人的学术背景,有时学生甚至还要通过面试或发表个人声明来证明自己的学术能力。在中国,抄袭现象严重,知识产权保护严重不足。很多学生考SAT考了2300多分,口语却无法正常交流;正因为抄袭严重,导致哈佛大学对中国学生无从评价,也导致了配额的大量减少。因此,作弊造假不但对作弊者不利,也对整体申请海外留学的中国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
蓝皮书建议加强留学生法律意识、基本法律法规知识的培养。
对于准备出国的留学生及学生家长,首先要做好自身功课,如主动学习留学国家的法律规则,提升自身的法律法规意识,减少触犯法律的概率,同时保证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能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其二,提高自身语言能力,增强融入当地社会和文化的能力。其三,建议我国在驻外使馆设立留学生法务参赞,为我国海外留学生、华侨华人提供所在国的基本法律法规咨询和法律援助。同时驻外使馆也可以通过编印发放所在国《基本法律规定问答小册子》等方式,为留学生、在当地工作或旅游的华侨华人、国内相关企业开拓业务等提供便利。其四,对于年龄偏小、自控力较低、心智尚未成熟的留学生而言,积极倡导海外留学生监护人制度,为留学生指定当地监护人,加强风险防范。
海外留学创业教育需求明显,建议发展中外合作创业教育,大力培育创业型国际化人才
报告指出,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积极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创办国际化的创业教育体系。从根本上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出现了明显的市场主导的“自下而上”的创新创业势头。中关村2014年新增创业企业数量再创新高,达到9000家,并且出现了高校大三学生休学创业的“21岁现象”。在大学生创业需求增加和政策鼓励下,创业教育的需求将迅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开始重视来华留学和吸引国际外来人才。如果能够构建国际化的创业教育环境,则可以对外国优秀学生产生更大吸引力。建议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积极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创办国际化的创业教育体系。
蓝皮书针对发展中外合作创业教育、培育创业型国际人才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是鼓励高校与国际名校合办创业教育课程和项目。首先可在重点省份酌情创立创业教育二级学院,在全国开设推广创业课程,将创业内容融入现有的教学体系之中,鼓励并打造创业创新的学习体验,在学校里传播创新创业文化,培育创新创业精神,而不局限于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教育。其次借鉴美国在大学科技园设立创业扶持项目的模式,总结清华大学在设立创业基金等方面的探索,鼓励相关大学或国家级科技园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及扶持项目。通过这样的阶梯级体系,倒逼传统大学真正进入创业教育改革中,有参照物的实施创业教育以达到最好的结果。再次允许试点颁发创业文凭,吸引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多方力量加入。
二是创办中外合资创业大学。结合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引进外资创办企业的相关经验,引进国际上优秀的创业教育机构,实行以点带面的试点模式,在有历史积淀、办学条件成熟的城市率先开办设立领军创业大学;以创业教育为核心特色、多学科综合发展,为各领域培育创业型人才;再以这些领军的创业大学作为试点,向全国推广好的创业教育发展模式。
三是中外联合培养更多创业教育教师人才。以商学院师资力量为基础,从商学院选拔若干批教师人员,赴海外进修、培训,或直接与外国创业大学、创业学院、培训项目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培养创业教育高级教育人才。
全国合法留学机构数量有所下降,留学中介市场分散,缺乏引领型企业
报告从留学中介机构的数量及地域分布、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外部监管环境、机构竞争力等方面阐明中国合法留学中介机构的现状、发展环境和竞争力水平,并形成了中介机构的竞争力排名。
报告指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和我国留学市场的发展,留学中介机构的数量实现了快速的增长,我国的留学中介机构已能充分满足留学发展需要。随着监管的加强和机构自律意识的提高,我国的留学中介行业逐步走向完善,但其在地区分布、服务收费以及满足日益个性化的留学需求等方面还有不少提升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留学中介机构地区分布不均,东、中、西部差异显著;二是全国合法留学机构数量有所下降;三是留学中介市场分散,缺乏引领型企业。
第二篇:2015年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
2015年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发布
报告精读 |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
2015年06月16日 13:41 来源:中国皮书网
1.国际移民呈现相对集中的特征,亚洲人是国际移民最大群体,经济危机刺激了国际移民的流动
(1)国际移民呈现相对集中的特征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编写、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援引联合国国际移民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2013年全球有2.32亿人口移民海外,而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该数据分别是1.55亿、1.78亿、2.14亿。在2.32亿移民人口中,居住在发达国家的移民总数为1.36亿,占国际移民总数的58.6%;居住在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总数为0.96亿,占41.4%。2.32亿国际移民中,74%为20岁至64岁工作年龄段的移民。其中,1.19亿国际移民(约占总数的51.3%)居住在以下10个国家,依次是:美国(4578.5万)、俄罗斯(1104.8万)、德国(984.5万)、沙特阿拉伯(906.0万)、阿拉伯联合酋长国(782.7万)、英国(782.4万)、法国(743.9万)、加拿大(728.4万)、澳大利亚(646.9万)和西班牙(646.7万)。
(2)亚洲人成为国际移民的最大群体
2013年,出生在发展中国家而在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生活的国际移民有8230万,出生于发展中国家而生活在发达国家的国际移民为8190万人。
亚洲人成为国际移民的最大群体,共有3800万亚洲人生活在其他洲。其中,有1900万亚洲人生活在欧洲,1600万亚洲人生活在北美洲,300万亚洲人生活在大洋洲。而出生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海外移民构成了国际移民的第二大群体,这部分国际移民大部分生活在北美洲,有2600万人。
(3)欧洲和亚洲是最主要的国际移民目的地
欧洲和亚洲的海外移民占世界移民的2/3。2013年,欧洲成为全球移民首选的移民地区,有7200万海外移民生活在欧洲,而生活在亚洲的海外移民有7100万。2000~2013年的13年间,亚洲的国际移民数量增长了2000万,这主要是由于亚洲西部的石油生产国和东南亚新兴经济体(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等)对外国劳工的需求大量增加。
(4)经济危机刺激了国际移民流动
蓝皮书认为,2008年的经济危机对移民流动的影响深远,2010年以后国际移民年均增量为600万人,较2000~2010年的年均增量多了240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危机下移民跨国流动加速。
从欧洲国家来讲,遭受经济重创的国家,例如希腊、爱尔兰和西班牙,遭遇了大规模的移民迁出,2010-2012年移民迁出数量分别为60372人、94586人、222928人。而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如德国、英国,则吸引了更多的外来移民,移民迁入数量分别为741450人、643808人。
2.中国的出境人员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客源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援引世界旅游组织数据指出,自从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年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而入境旅游人数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下降。2013年我国出境旅游接近1亿人次,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客源国。我国的境外旅游消费达1020亿美元,超过美国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一;而同年,我国入境旅游1.29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80亿美元,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达到540亿美元。据相关专业人士估计,2014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将达1.15亿人次,同比增长17.5%;出境旅游花费将达到1550亿美元,同比增长20.8%,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将超1000亿美元。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蓝皮书指出,随着中国游客出境游的增加,北美、欧盟等地均加大签证的便利程度,吸引中国游客。据美国官方提供的数据,2013年共有180万中国公民前往美国,大部分为赴美旅游和留学,为美国经济做出了211亿美元的贡献,同时为其增加10.9万个工作岗位,预计到2021年,该数字将会跃升至每年850亿美元。因此,2014年11月APEC期间,中美双方达成协议,同意为对方公民颁发有效期最长为10年的商务、旅游签证,这将进一步刺激中国人赴美旅游。
蓝皮书指出,2013年申请前来申根地区国家访问的外国人签证申请量高达1720万份,比2009年的1020万份增长了约68%。其中,来自中国的申请量约150万份,是欧盟申根区的第三大客源国。截至2014年9月,英国政府颁发的旅行类签证数增长至19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旅行签证总数增长最大的为中国公民(增加了36342,比去年同比增加13%)。2013年,法国巴黎接待游客人数达2930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亚洲人占外国游客总数的19.5%。在巴黎大区接待的所有外国游客中,中国游客的增长数量排在第一位。2013年巴黎大区的中国游客数量较2012年增幅达50%,为90万人次。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专家认为,随着中国游客旅行欧美国家的日益升温,可以预见欧美国家简化签证申请手续的举措将会进一步吸引中国游客赴欧美旅游,并促进当地旅游业持续增长。
3.中国移民美国人数连续两年递减,美国对移民的吸引力出现减弱现象
蓝皮书研究发现,近两年中国大陆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的人数呈递减趋势。2011年取得永久居留权的人数为87016人,2012年减少到81784人,2013年比2012年减少了9986人,下降到71798人,降幅为12.2%。中国大陆获得美国永久居留证的数量占当年颁发的永久居留证总数的7.2%,呈下降趋势。2013年,来自中国大陆的通过职业技能而获得永久居留权的人数有20245人,占永久居留权总数的28.2%;比上一增加2041人,比重提高了4.9%(2012年为23.3%)。
蓝皮书研究发现,美国对移民的吸引力出现减弱现象。2013年中国入籍美国的人数为35387人,比2012增加3519人,增幅为11%。中国新入籍人口占美国新增户籍人口总数779929的4.5%,仅次于墨西哥(99385),印度(49897),菲律宾(43489),多明尼加共和国(39590)。根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放弃公民身份的美国人或缴回绿卡的长期居民人数达到2999人,比2012年的932人增加了221%,创历史新高。在这 2999人中,华裔的人数在180~190人左右,比例约为6%。
4.中国向主要发达国家移民人数基本保持稳定
蓝皮书指出,我国华侨华人总数约为6000万人,中国国际移民群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外移民群体。中国移民的主要目的地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家。中国向主要发达国家移民人数保持稳定。2013年,获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三国永久居留权的中国人分别约为71798人、34000人、27334人,总数为13.3万人。
(1)中国是美国永久居留移民第二大来源国
蓝皮书研究发现,美国是中国海外移民首选的移民目的地国。2000~2013年,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的中国大陆人口约为90.3万人。近三年中国大陆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的人数呈递减趋势。2011年取得永久居留权的人数为87016人,2012年减少到81784人,2013年比2012年减少了9986人,下降到71798人,降幅为12.2%。中国大陆获得美国永久居留证的数量占当年颁发的永久居留证总数的7.2%。虽然呈下降趋势,但仍然排在第二位,仅次于墨西哥。
蓝皮书还指出2013年,来自中国大陆的通过职业技能而获得永久居留权的人数有20245人,占永久居留权总数的28.2%;比上一增加2041人,比重也提高了4.9%(2012年为23.3%)(2)中国依然是加拿大永久居民最大来源国之一
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显示:2013年有近34000名中国人成为加拿大永久居民。在过去15年里,中国一直是加拿大永久居民最大来源国之一。2001年到2011年10年间,在加拿大,出生于中国的移民人数增长了63.9%,由2001年的332825人增长至2011年的545535人,中国成为加拿大第二大移民来源国(地区)。2011年数据表明,超过49%(267780人)的中国移民居住在安大略省,其中84%(224915人)居住在大多伦多地区;30.7%(167535人)的中国移民居住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其中95%(159200人)居住在大温哥华地区。
(3)中国持续第二年成为英国第一大移民来源国
蓝皮书研究显示:2012年,中国首次超过印度等国家,成为英国的最大移民来源国,当年进入英国并居住在英国的中国人为4万人,占英国外来移民人口的8.7%。其他国家依次为印度(3.7万)、波兰(2.9万)、美国(2.9万)和澳大利亚(2.7万)。截至2012年12月,在英国的中国移民总数为41~43万人。2013年中国再次成为英国外来移民的最大来源国,共有4.6万人,占外来移民总数的9%,其他国家依次为西班牙(3.3万人),印度(3.3万人),澳大利亚(2.9万人),波兰(2.7万人)。2010~2013年,新入籍英国的中国人维持在7000人左右。
蓝皮书研究指出,2013年获得英国永久居留权的人数共计154689人,2013年取得永久居留权的中国人达7244人,为第四大取得永久居留权居民来源国,仅次于印度(26198人),巴基斯坦(18095人),尼日利亚(7699人)。2012年,英国政府批准了419个投资移民签证,中国是仅次于俄罗斯(101份)的第二大投资移民来源国,共有95人获得了投资移民签证,比2011年39人增加了1.4倍。
(4)中国成为澳大利亚除技术移民外其他各移民类别的最大来源国
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显示:2013~2014年澳大利亚共颁发了19万个永久居留签证,其中27334个永久签证为中国人持有,占总数的14.4%。
蓝皮书指出,过去10多年,中国移民澳大利亚的人数一直在稳步上升。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投资移民来源国,第二大技术移民来源国,第一大国际学生来源国,第一大商务交流来源国,第一大国际游客来源国。
澳大利亚重要投资者签证有九成发给了中国公民。2012年11月,澳大利亚政府在商业创新与投资项目里新增重要投资者签证(Significant Investor Visa, SIV)。自2012年11月至2014年9月,286个重要投资者签证被颁发给申请者,给澳大利亚经济注入了14.3亿澳元的资金。中国是重要投资者签证项目的首要输出国,90.5%的签证持有者来自中国。为了进一步吸引高端投资者,2014年10月14日,澳大利亚移民局推出“高端投资者签证”。蓝皮书认为,该签证的推出,也为中国移民者提供了新的渠道。
2013~2014,获得澳大利亚积分制技术移民签证的中国人共8340人(约占总数的11.2%),比2012~2013增加310人;经济危机后,自2011年起,获得澳大利亚积分制技术移民签证的中国人数量连续三年增长。
2013~2014澳大利亚国际留学生数量持续增长,颁发留学签证总数达292060份,比2012~2013年留学生签证总数(259278份)增加了12.6%。中国仍然是澳大利亚国际留学生的最大生源国,有60315位中国人获得留学签证,比上一年增加11.7%,占该类签证总数的20.7%;其他留学生生源国依次为印度、韩国、越南与巴西。
蓝皮书认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中产阶级以及商务人士关注澳大利亚。2013~2014,约有400万(3969215名)游客获得来澳大利亚的旅游签证,较2012~2013年间颁发的旅游签证数(3728879份)增长了6.4%。中国游客获澳大利亚旅游签证数为549458份,较2012~13年增长了16.1%,占旅游签证总数的13.8%,超越英国成为第一大游客来源国。2013~2014,澳大利亚共颁发了434024份短期商务签证,较上一减少29535份,其中75399份颁发给中国人,比上两个有所减少,但中国仍是第一大来源国。蓝皮书认为,2014年2月7日澳大利亚移民和公民部针对中国商务人士开放了三年有效、多次入境的签证政策,这一政策将为中国商务人士提供极大的便利,减轻处理中国签证申请的工作量,将促进中澳之间的商务交流活动。
(5)中国是对日本国际人员流动最多的国家
蓝皮书研究发现,日本民族虽然非常保守,但为适应全球化发展,近些年也在接受移民方面有一些改革措施。如2010年1月,日本法务省提出日本吸引外国“高级人才优遇制度”,实施“积分制”来引进人才。2011年6月确定了积极吸纳拥有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外国人才的方针。2012年7月正式出台了吸引优秀科技人才的评分政策。2014年6月12日,日本参议院通过新修正案,规定拥有符合资格高级技术的外国人,住满3年就可以申请永久居留权。
蓝皮书指出,中国(含台湾、香港)是对日国际人员流动最多的国家,“新规入国”的中国人占“新规入国”的外国人总数的四成。2013年,新到日本的中国人共计983268人,其中,赴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有24583人,占总数的35.1%,比2012年减少1971人;到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共计890265人,占2013年新进日本中国人数的绝大部分。2013年已定居日本的中国人共计649078人,占定居日本外国人总数的31.4%。2013年定居日本的中国人数较2012年减少0.5%(-3517人),为2009年以来最低值。其中已获得永久居留身份的中国人数达204927人,较2012年增长了12969人。获得特殊永久居留身份人数为1963人。2013年,在日本进行中到长期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为107435人,占外国中长期留学生总数的55.6%。定居日本人数仅次于中国的其他国家分别为韩国(519740人,25.2%),菲律宾(209183人,10.1%),巴西(181317人,8.8%),越南(72256人,3.5%)。
5.投资移民将继续成为重要移民群体,对我国不会构成直接冲击
(1)中国赴美投资移民出现快速增长
通过投资签证(EB-5 visa)移民美国的中国公民稳定增长。2014财,美国发放的投资移民签证名额为10692份,其中来自中国的移民有9128份,比2013增加2878份,增长46.0%。中国目前为美国投资移民最大来源国,中国大陆公民获得EB-5签证的人数比例从2008年的26.7%增长到85.4%,并且近三年均保持在85%以上。
蓝皮书认为,美国非常重视EB-5项目,未来该项目将获得持续支持。美国移民局局长Leon Rodriguez先生表示,仅在2014年EB-5项目就创造了55亿美元的投资机会。所以,该项目对美国来说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投资移民项目办公室主任Colucci主任也对2014年EB-5的发展给予了肯定,并概括了2015财政年移民局的三大计划,包括:提高和扩大客户服务,提供高质量服务,加强EB-5项目的完善性。2015年9月,EB-5法案将再次面临法案的存续问题,这将促使两党暂时放下彼此政见分歧,重新审视及评估EB5法案在美国未来长期经济复苏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及其价值,届时配额问题或将随该法案永久化、签证发放由一万张签证变为一万个家庭等多项改革政策而迎刃而解。
(2)投资移民将继续是重要的移民群体,对我国不会构成直接冲击
蓝皮书研究预测,投资移民将继续是重要的移民群体。主要原因包括:
其一,投资移民与其它移民方式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蓝皮书以美国为例,EB-5投资移民与其他移民条件相比,具有面试成功率高、取证时间短、资金安全、无学历语言、年龄限制、可以享受当地的福利、子女可以和当地人一样的教育条件等,这些优势是中国人选择通过投资方式而移民的重要原因。
其二,国内对于居民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逐步放松将扩大海外投资渠道。从2007年开始,外管局将个人换汇额度从2万美元调至5万美元,同时温州、上海等地个人海外直接投资试点也在不断推进。2014年11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称,自贸区将允许合格的个人投资者,开设个人资本账户。自贸区允许个人开设资本账户,也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公民海外投资渠道。
蓝皮书指出,受国内经济、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人移民的需求相对较为旺盛;同时由于美国等国家大幅调整移民政策,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海外移民的数量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是,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外迁移民占人口总数的比重并不大,对人口规模和结构不会构成直接冲击。
6.来华移民成新热点,中国开始成为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
蓝皮书指出,来华移民成为新热点,中国开始成为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近年来,中国国际形象逐步提升,中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蓝皮书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按照购买力平价衡量,在2014年,中国超越了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在此背景下,来华追逐“中国梦”是已成为国际移民潮的新趋势。据联合国估计,2013年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士为84.85万人,近十多年的年均增长率为3.9%,比1990~2000年的3.0%有所提高。蓝皮书认为,中国对国际移民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
蓝皮书援引英国汇丰集团2014年10月公布的《外派人员调查报告2014》(《Expat Explorer Report 2014》)显示,在“最吸引外籍人士居住的国家或地区”排名中,中国总体排名位列第三,仅次于瑞士和新加坡,超过了美国、日本、法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较低的生活成本,中国正在成为越来越具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地国。在对外籍人士的调查中,中国在经济状况指标(包括收入、财富和可支配收入等)上排名第一;在对当地经济满意度的调查中,中国名列前五。调查发现,从薪酬收入来看,亚洲是最受外籍人士欢迎的地区,其年薪超过25万美元的外籍人士的比例差不多是欧洲的三倍(亚洲为14%,欧洲为5%)。中国是亚洲地区最受外籍人士青睐的国家,中国的外籍人士年薪超过25万美元的几率是全球平均值的4倍多(中国为29%,全球的平均比例为7%)。
7.中国国际移民在带动中国企业国际化等方面的作用正在凸显
蓝皮书认为,随着中国高净值国际移民在全球配置资产渐成趋势,为其服务的金融机构也加速在海外布局,为高净值移民进行海外投资和资产配置服务。大量高净值移民向海外流动,客观上带动了国内金融机构及地产公司等资产配置机构的全球化,也为这些机构和公司国际化提供了人才支撑;而反过来,金融机构和地产公司国际化,也会促进当地的金融服务、地产业务更加具有中国元素,为当地中国国际移民带来便利。
蓝皮书援引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发布的外国客户在美置业报道,截至2014年3月的一年间,中国人共计花费220亿美元在美国买房,环比增长72%,超过其他所有外国客户群体。中国人在美国买房的成交价中值为每套52.3万美元,而全美现房成交价中值为19.9万美元。蓝皮书认为,伴随着中国移民的大规模涌入,美国、英国地产正在复苏,国内房地产公司也开始涉足国际地产。2013年,复星集团以6450万英镑收购伦敦金融城Lloyds Chambers办公楼;当年10月,又以7.25亿美元收购位于美国纽约的大通曼哈顿银行总部大楼,即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2014年9月,复星地产收购了日本IDERA资产管理公司,间接收购了日本东京天王洲花旗银行中心。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认为,中国投资移民带动对外直接投资,在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抵消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贬值风险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由于中国投资移民通常是“移民不移居”,其资本和移民身份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因此,投资移民的业务和事业依然在国内,即使获得了移民身份,也没有放弃中国国籍,移民身份也有利于其经营跨国业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贸的国际化。另外,第三代移民潮移民的知识水平都比较高,他们了解中国的情况,在讲好中国故事、重塑中国移民的国际形象等方面也正在发挥作用。
8.10年有效签证政策将有效减少海外移民人数,建议将此签证便利化措施推广至更多国家
蓝皮书研究指出:十八大以后,在我国政府和其他国家积极推动下,我国公民出境的签证便利化速度明显加快。截止到2014年12月,有93个国家与中国签订了免签协议,其中十八大以来生效的有21个,2014年生效的有16个;中国已与39个国家签订简化签证手续协定,协定数量达到53个。截止2014年9月,给予我国公民落地签证待遇的国家和地区有36个,给予免签入境的国家和地区已有8个。中国护照“含金量”有了明显提高。
2014年APEC会议期间,中美双方给予对方公民最长十年有效期的多次往返签证,这一措施获得广泛的社会好评。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专家认为,美国向中国公民发放10年有效签证,我国公民在10年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需要办理签证,往返美国十分便利,相当于发放了10年的美国“绿卡”。相比之下,移民美国的吸引力将开始下降。这将一定程度上减少我国人才和资金流向美国产生的负面效应。
另一方面,蓝皮书认为,这一措施也方便促进美国学生来华交流、学习,有助于我国吸引全球优秀人才。目前,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纷纷对我国实现签证有效期延长、缩短签证办理时间等措施,我国可以积极与世界各国谈判,不仅努力争取他国给予我国公民更多出入境便利待遇,也相应地给予他国更多便利措施。可以借用美国的模式,对于已经给予中国公民免签、落地签、延长签证有效期等便利化措施的国家,将相应的便利反向给予对方国家。如加拿大等已经单方面给予中国公民10年多次往返签证的国家,我国也应对等给予加拿大公民10年多次往返签证,这样的往返签证将大大缓解外籍人才来华的不便,简化签证的繁琐程序。
蓝皮书建议:目前人才签证细则还没有出台,对于哪类人才可以申请、签证的有效期、如何申请等,均无明确的规定。而且由于人才签证的发放涉及到人才的评估、审议等环境,办理程序将较为复杂。如果对发达国家开放十年多次往返签证,人才(尤其是环流型人才)来华短期工作就不需要申请人才签证。这种情况下,人才签证可与工作签证结合,在对人才进行综合评估后,人才签证可以作为更长时期的居留证明,同时也作为外国人才申请绿卡的资格证明。
9.移民红利”在发达国家科技和经济领域的表现突出,中国需进一步开发移民红利
(1)“移民红利”在发达国家科技和经济领域的表现突出
蓝皮书指出,对移民比例高的国家而言,移民的经济贡献突出。如根据新加坡贸工部的统计,20世纪90年代的10年间,外籍人士对新加坡GDP增长的贡献度为41%,其中37%来自有专业技术的白领阶层。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发现,在美国,每年有大规模的移民进入,他们带来的专业技能、资金、文化和人力资源促进了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蓝皮书援引美国政策国家基金会2014年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推动美国科学与工程领域发展的过程中,移民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反映在他们的得奖、研究、创业和教育等方面。”报告认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移民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1965年国会通过的《移民和国籍法》,废除了关于国籍来源配额的种族歧视条款,使美国向亚洲移民打开了大门;20世纪90年代通过的《移民法》,增加了与工作相关的绿卡发放数量。这些政策变化的结果就是美国吸引着全世界人才,并直接反映在美国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数量上。从1960年至2013年,美国有72名移民科学家得奖,占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1/4左右。
蓝皮书指出,移民已成为美国科研不可或缺的力量。蓝皮书研究发现:外国出生的人口只占美国总人口的14%,而他们获得的美国创新专利却占了总量的1/3。在美国的7大顶级癌症研究中心中,42%的研究人员出生于外国,其中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移民科学家比例高达62%。在教育领域,2011年,美国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中国际学生占71%;2011年,美国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国际学生占65%。在美国科学与工程领域拥有博士学位的就业者中,外国人比例从1993年的23%增至2010年的42%。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发现:在创业方面,移民表现尤为突出,移民创建了美国1/4的高科技公司。中国、印度和韩国是向美国输送移民创业家的前十位的主要国家。美国市值前50名的上市公司中,有近一半是移民创建或共同创建。而在硅谷,36.4%人口出生于国外,1/3初创企业是印度裔美国人创立。
蓝皮书援引英国《英中时报》报道指出,每7家英国企业中就有1家企业属于移民企业家。来自155个国家的海外移民在英国创办了企业,创业者人数接近50万。伦敦约有19万移民企业家,远比伯明翰(1.9万人)、贝尔法斯特(1.7万人)多。由于伦敦占据了多数的移民企业家资源,其获益也最多,其移民企业的数量为18.8万家,约为伯明翰的20倍。
(2)中国需要进一步开发“移民红利”
蓝皮书根据国家外专局的统计指出,2013年,境外来中国大陆工作的专家为61.2万人次,比2011年(52.9万人次)增加8.3万人次。2004~2013年,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家属4600多人取得中国“绿卡”。自2008年中国启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来,至2014年5月,有1306外籍人才及其家属以及各部委和省级人民政府推荐的高层次人才,获得中国“绿卡”。蓝皮书认为,外国高层次人才在科研、教育、产业创新等各个领域,在推动“中国创造”,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我国外籍人才的比例还是比较低。据联合国估计,2013年居住在我国境内的外籍人员共84.85万人,占我国人口的0.06%,基本上为全世界最低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10.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2%,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1.6%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1.2%。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指出,外籍人在中国的流动也有待提升。2013年,外国人入出境中国共5251万人次,比2012(5435万人次)、2011(5412万人次)均有所下降,降幅为3%~4%。而2013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入境达1.95亿人次,为外国人入出境人次的3.7倍,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每年都在增长,比2009年内地居民出入境9491万人次增长了106%。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建议,过去三十年,我国依靠破除限制国内人口流动的户籍、身份等障碍,收获了国内2亿多城乡人口流动的红利;随着我国越来越成为具有国际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中国应该进一步开放国际人才流动,开发世界“移民红利”推动未来30年的发展。
10.中国吸引海外人才的政策成效明显
蓝皮书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各类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计划、政策的出台,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或者来华效果明显。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144.48万人,其中2013年有35.35万留学人员回国,同比增长29.53%。2013年“千人计划”达4183人,同比增加861人。2013年,公安部批准1402人获得“绿卡”,比2012年的1202人增长16.6%,自2004年中国实施绿卡制度至2013年,获得绿卡人数达到7356人。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引用国家外专局的数据指出,2011年中国政府启动实施“外专千人计划”以来,有242名外国专家享受有关政策和待遇在华工作,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湖北、浙江等发达地区;涉及工程材料、生命科学、环境、信息等专业领域。“外专千人计划”专家在出入境、居留、医疗、保险、住房、税收、薪酬等方面的保障政策逐步落实。
11.海外侨胞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战略
蓝皮书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在新常态下,走向世界,助推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重要发展理念。从北京到经莫斯科到北欧、从北京经中亚到欧洲大陆,从东南沿海经东南亚、南亚到非洲大陆,“一带一路”贯穿整个欧亚非。从历史上中国移民的走向来看,“一带一路”正是华人走向世界的“路线图”,两千多年前中国人从长安出发经中亚走向欧洲,走出了“陆上丝绸之路”;从东南沿海冲破重重的巨浪“下南洋、走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蓝皮书研究指出,据统计,目前居住在东南亚的华侨华人约占海外6000万华侨华人的四分之三,以泰国、印尼、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居多,而这些国家正是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主力军。同时,改革开放后出去的934万国际移民中,有大部分在北美和欧洲,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推进,中亚和非洲的中国国际移民也在增加,他们已成为加强中欧、中非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将会在我国未来的“一带一路”战略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蓝皮书认为,中国的新华侨华人从业更加多元,经济科技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逐步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政治社会地位有所提高。这部分人才的自身素质和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中国软硬实力的转换具有独特的作用。他们既是国家“硬实力”的载体,如投资经商、创新创业等经济活动;也是国家“软实力”的载体,如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他们在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外资进入、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国际化、推动中外科技、文化交流、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和开展公共外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专家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国际人才的支撑。而“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他们在推进“一带一路”过程中具有天然的优势。首先他们具有中华血统,对中国具有一定的“母国”情怀;其次,他们在国内都有亲属,相对了解中国文化,更容易融入中国社会,认同国内价值观。再次,他们中很多在中国还有产业基础,而且熟悉当地文化、环境、法律,甚至在当地也创立了企业,可以成为“一带一路”推进的重要节点。因此,中国应该积极发挥这一海外移民群体的优势,鼓励并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同时,应以更开放的眼光和广阔的胸襟,设立相应的途径,维护海外侨胞的合法利益,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祖国的关心和帮助,从而更自觉地为祖国做出贡献。
12.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移民体系,开发好国际移民红利
蓝皮书及与会专家指出,要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来华人才移民体系,开发好国际移民红利。随着中国日渐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建立由签证、绿卡、入籍等政策构成的系统的人才移民政策体系,开辟来华移民的新时代,开发好国际人才来华的红利,将成为未来30年中国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移民体系吸引人才,体现的不只是一个身份、一张护照,还有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机会和梦想,以及一个国家给予公民的尊重、机会、保障和福利,也是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的基础。
蓝皮书认为,目前我国主要采用外国人在中国就业、外国专家在中国工作、留学生回国和在华留学生、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申请等多种制度并立的行政管理模式,相互之间并没有衔接,不成体系。所谓系统的人才移民体系,即由签证、绿卡、入籍等构成的递进的政策体系,这一体系规范了国际人才的进入、工作、居留、成为公民的各个环节,是一整套引进、选拔、评估人才的招募机制,是世界各地顶尖人才来到中国寻求发展、发挥作用、做出贡献并且安家扎根所的基本保障和配套政策。其中,签证应对的是短期人才需要与流动,以及人才环流的行为,避免非长期需要的人才留下来成为负担;绿卡和入籍制度,则是欢迎长期需要的人才以及杰出人才永久性地流入并最终归化为本国人才。
蓝皮书建议移民体系建设的重点,一是加快来华留学签证与工作签证的衔接,从制度上放开留学生毕业在华工作的限制,设计来华留学毕业生在华寻找工作的临时签证,以及临时签证与工作签证的转换,畅通“在中国找工作——获得签证——申请绿卡——入籍成为中国人”的路径,留住来华留学生的优秀人才为我所用;二是加快研究制定《投资移民法》和《技术移民法》;三是设立专门的移民事务管理机构;四是完善经济移民制度,放开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五是完善包括非常规移民、亲属移民等相关移民制度。
13.美国移民改革计划将对中国带来挑战,我国应积极探索技术移民事业,加强引进国外智力
1.美国移民改革计划将对中国带来挑战
2014年12月,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办公室阐述了奥巴马移民法案的具体情况。其主要内容包括:
(1)新设“投资”移民签证(投资创新企业、初创公司和技术),允许相应数额资金支持或在美收入的创业家们在美国创立并经营企业,若该企业稳步增长并为美国创造新的工作机会,则创业者有机会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EB-5投资移民的绿卡名额将由每年约10000份增加至约14000份。H1B签证限额将从65000份提高到 115000份;H1-B签证持有人的配偶将能够在美国合法工作;而且H1-B雇员享有60天的换工作过渡期。
(2)取消部分职业移民种类的名额限制,取消国家名额限制。将在140000份职业移民限额中免除STEM专业博士和硕士毕业生,从美国高校STEM专业毕业的国际留学生将可直接申请绿卡。
(3)允许2011年12月31日入境的符合条件的非法移民获得“注册临时移民”以合法工作和出入境。同时将为符合条件非法移民提供比以往更快捷的五年入籍程序。
(4)免除注册临时移民的配偶和未婚子女的名额限制,与公民的配偶和子女同等对待。
蓝皮书认为,该法案的通过,将有助于美国保留住发展中在当地的优秀人才。2013年有约10.2万个亚洲出生的外籍人士通过职业移民申请获得绿卡。当前申请条件下,申请排期最长的为印度人和中国人。截至2014年11月1日,在等待职业移民绿卡的申请者中有超过7.8万人来自亚洲,主要来自印度、中国和韩国,此次改革将极大地减少包括中国在内的申请者的等待期。
蓝皮书认为,调整后移民法案对在美的中国、印度、韩国、日本、台湾和越南等国的STEM领域国际留学生提供更多申请绿卡的机会,目前中国是美国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在美就读的27.4万学生中,STEM领域的学生占37%,意味着有超过10万的在美中国留学生毕业即可获得美国绿卡。同时,移民法案的调整也将使得目前在美国的130万亚裔非常规移民更加便利和快捷地入籍美国;也使得约有180万亚裔亲属移民申请人更快地获得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2.我国应积极探索技术移民事业,加强引进国外智力
蓝皮书指出,随着中国的迅猛发展,中国面临的外国专家,乃至华侨华人、侨民、难民、非常规移民等国际移民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和越来复杂。解决这些问题,无论是法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单一学科,外国专家、公安部门、侨务部门、民政部门、外交部门等单一部门的力量都很难胜任。技术移民事业应运而生。技术移民事业是党和国家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吸引人才和资金,维护非传统安全,增进国际流动人员融合,保障国际流动人员合法权益的一项综合事业。当技术移民成为一种事业以后,便有了完善的组织机构、法律、规章制度、人员责任等,从而使其具有组织的严密性,活动的系统性,人员的规范性,评价的制度性,时间的秩序性等。
刘国福教授认为,加大引进国外智力力度,需要积极探索技术移民事业。探索技术移民事业,要认真规划技术移民工作格局,健全技术移民管理体制,推动政府部门技术移民治理的法治化和服务化。
刘国福教授建议,我国应尽快推进技术移民立法工作。技术移民法推广于21世纪初。最近10多年,英国、新加坡、法国、德国、日本、、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纷纷推出自己的技术移民法。中国必须在世界各国的移民法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否则,引进国外智力将在法制环境竞争先失一筹。
14.移民融入问题越来越引起移民接收国的关注,我国应加强移民融入服务和非常规移民的管理,提升国际形象
(1)移民融入问题越来越引起移民接收国的关注
蓝皮书研究发现,移民占发达国家总人口的比例大多超过10%,如美国为14.3%,加拿大为20.7%,英国为12.4%,德国为11.9%,澳大利亚为27.7%,新加坡为42.9%。移民对这些国家的作用日益受重视,“移民后时代”的移民融入问题,也成为这些国家的关注重点。新加坡在2009年4月建立了国民融合理事会,推动和促进新加坡人、外来新移民以及外国人三者之间的融合。法国总理埃罗于2014年2月提出了“支持移民融入与防止歧视纲领”的计划,内容涉及帮助移民学习法语,防止移民歧视等28条措施。并设立融入的“部际代表”职务,负责内政部、教育部、就业部等部门工作的协调措施的执行。2014年,美国部分大学也开始推出了面向中国学生的“移民桥梁计划”(IU Immigration Bridge Program),帮助中国留学生快速融入美国社会、帮助他们毕业后就业等。2010年12月,德国柏林出台《融合法》,为移民参与社会事务提供法律基础。
(2)我国应加强移民融入服务和非常规移民的管理,提升国际形象
蓝皮书研究及与会专家指出,需要加强移民融入服务和非常规移民的管理,提升国际形象。
随着中国在非洲的人员的增加,非洲人民对中国的印象开始发生变化,大量非洲人为中国所吸引,到中国来发展。由于广州等地的气候与非洲相近,数十万非洲人集聚广州。
蓝皮书指出,大量外籍人士(包括大量非洲非常规移民)进入中国,在为繁荣经济、促进中国城市国际化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社会稳定以及安全环境带来了挑战。蓝皮书建议我国应该正视国际移民带来的这一挑战。我国虽然还不算发达国家,但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越来越多的贫穷国家的移民将进入境内。因此,蓝皮书建议:
其一,正视移民给社会管理带来的挑战与风险,从思想观念和制度安排上,对外来移民及时做出相应的准备。
其二,对于合法、守法的外籍人士,以服务为主,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便利,增进国内公民与移民的相互理解,使其能尽快融入我们的社会,消除文化隔阂与排外情绪。
其三,借鉴国际经验,依法管理“三非”人员。治理“三非”外国人员和欢迎国际化人才并不矛盾。可借鉴其他国家处理“三非”的经验,分阶层对待“三非”人员,对工作时间短的“三非”人员依法遣返回国;同时加快完善外籍人才的管理,减少“运动式”地打击“三非”的活动,加强常态性管理。
第三篇: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5~2016)
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5~2016)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5~2016)》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常态,文化产业10多年来发展的“热运行”态势持续趋缓;“十三五”将是我国文化产业进入“新常态”的关键时期,我国亟须制定“对外文化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相配套,弥补我国全球发展战略中的“文化短板”;必须在国际领域提倡“可分享价值”以填补价值观缺位;并且以服务于“对外文化发展战略”为目标,以构建新型文化治理体系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一系列制约国内文化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根本性的解决方案。建议打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之间的通道,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为一体,加快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充分发挥文化装备制造业的支撑作用,高度重视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
我国文化产业终结10余年发展 “热运行”,回归“常态化” 蓝皮书指出,2015年1月2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年报,增加值为21351亿元,占GDP的3.63%。其中,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20081亿元,比上年增加2010亿元,增长11.1%,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1个百分点。相比较而言,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8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5%,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6.8个百分点,2013年文化产业的增速再次明显下降,几乎与同年GDP增速持平。现在看来,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长期地大幅超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增长是一种“非常态”,从我国的实际发展状况看,这种增长与文化体制改革,以及与改革配套出台的鼓励政策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政府提供的“外生动力”。随着改革告一段落,政策效应必将递减,产业发展动力必将从政府转向市场,发展速度必将下降,这种下降就是回归常态。因此,文化产业走进新阶段的首要特征是改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降低非常规的发展速度。我国文化产业正越来越融入实体经济,显示出与发达国家相似的景象
蓝皮书指出,当代文化产业是“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越来越从传统形态的文化产业发展为新兴文化产业。有两个典型特征日益凸显,即前端越来越强调内容创意,后端越来越从“产品”变为“服务”,融入一系列相关产业,使创意成为国民经济的普遍特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的突出特征是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于是主要的产出越来越转变为对相关产业提供的生产性服务,这使得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越来越与实体经济融为一体,演变为一种以“体验经济”为名的社会经济生活景象。这种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普遍的“互渗”性是文化产业成熟的表现,也是文化产业的常态化标志。
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成熟度低,除了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之外,生产性服务功能较差是一个突出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文化产业对于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支撑作用。在这里,突出的表现就是适应实体经济需求的“中间产品率”较低,产业关联度较低,带动性较差。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国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鼓励政策连续出台,宏观经济环境已经发生较大的变化。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融入实体经济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一个突出发展动向。2014年3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是一个新的开端,该文件对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发展、促进其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行了系统部署,明确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农业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任务,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我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创意创业作用已经越来越显示在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走上了与市场经济先行国家同样的常态化道路。“文化走出去”要以外宣创新倒逼内宣改革
蓝皮书指出,反思近年来我国在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时出现的问题,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以内宣模式做外宣”的结果,因此现在需要做的是“以外宣创新倒逼内宣改革”,这就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为指导,推进文化治理体系建设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命题,也是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有效服务于国家对外文化发展战略的关键。什么叫作“文化治理体系”?就是在政府“管文化”和具体文化单位“办文化”之间建立起一个具有协调功能的中间环节——第三部门。这个部门主要由非营利性的专业机构组成,对外可以以民间渠道探讨敏感问题,避免政府直接出面立场过于僵硬的不便,对内可以承接政府相当的管理职能,避免对文化价值做不恰当的是非判断。事实证明,建立“文化治理体系”既是国际上通行的成功的社会参与文化管理形式,也是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构建文化治理体系必将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找到新的突破口,使得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走出一条从“办文化”到“管文化”,又从“管文化”到“治理文化”的新型路径,开辟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全新局面。粤、苏、浙、鲁、湘、豫6省份文化产业就业规模都超过百万人,北京排名第七 蓝皮书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基础之上,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区域结构展开分析,北京、山东、广东、湖南、河南、江浙地区无论是文化企业数、法人单位数,还是年末就业人数,都排在全国前列;广东、江苏、山东、上海、浙江、北京6个省市的产出明显较大;而不同的省市自治区之间的集中度和产出能力的差异也很大。
蓝皮书指出,2013年末,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湖南、河南是全国6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超过百万人的省份,依次达到了3741879人、2267728人、1709299人、1587684人、1117868人、1055686人,它们所占全国文化产业年末从业人员数量的比重则依次为17.54%、10.63%、8.01%、7.44%、5.24%、4.95%,合计所占比重高达53.81%。如果再计入年末从业人员数量排名其后的北京、福建、安徽、上海4个省市,则当年年末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前10个省份合计所占全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的比重高达69.81%。新兴文化消费三低特征明显,用户付费意愿增强
蓝皮书指出,传统文化消费和新兴文化消费融合发展是现阶段文化消费的又一个结构性特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新兴媒体的发展及其和传统媒体的融合。面对不同的消费方式、消费渠道甚至是全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文化消费领域得到极大扩展。以互联网为例可总结出一些新兴文化消费的特点,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化消费现阶段的特征。
第一,消费群体年轻化。2013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用户规模达6.52亿,年轻人是主要的互联网使用群体。其中,24岁及以下的占31%,25~30岁的占29%,31~35岁的占18%。这种年轻化趋势体现在新兴文化消费的各个领域,主要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领域,其主要的消费群体都偏年轻化。
第二,学历偏低。新兴文化消费群体的又一大特征是消费者向低学历人群扩散的趋势继续发展。我国互联网网民的学历大多集中在高中/职高/中专/技校(占33%),本科占23%,大专占20%。在我国移动新闻资讯类应用网民中,毕业于高中/职高/中专/技校的占31%,而我国移动音乐类应用网民毕业于高中/职高/中专/技校的占35%,本科、大专、硕士及以上学历者总计约占总规模的40%,说明新兴文化消费群体的学历整体偏低。
第三,收入偏低。中国互联网用户收入统计显示,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23%,1000~1999元的占10%,2000~2999元的占20%,3000~3999元的占19%。消费群体主要为中低收入者。中国移动视频应用网民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25%,2000~2999元的占24%。中国移动新闻资讯类应用网民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28%,2000~2999元的占25%。中国移动音乐类应用网民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25%,2000~2999元的占24%。
第四,用户付费意愿增强。随着用户付费意识逐渐增强,政府加大对版权的保护力度,付费用户数量逐渐增多。以网络文学为例,中国网络文学用户愿意付费的比例明显提升,达到28.9%。但是实际上付费用户的比例仍然不足10%,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版权保护环境还有待改善。中国网络文学用户可接受的月付费额度也有所提高,尤其是较高额度的月付费用户占比有不同程度的提升。3~10元是用户可接受的主要付费区间,占比接近50%。互联网企业将主导中国电影市场 蓝皮书指出,2014年,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已经通过一桩桩的投资与并购案例,让中国电影市场充分领略了互联网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在BAT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下,电影投资方面出现了众筹的新模式,电影发行方面出现了视频网站平台或新媒体的模式,在电影购票方面更是出现了团购和在线选座的新模式。这些新模式的产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电影产业链,使之与互联网产业链相互结合。
第四篇:民营医院蓝皮书:中国民营医院发展报告(2017)
民营医院蓝皮书:中国民营医院发展报告(2017)
在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激励下,社会资本蜂拥“从医”,新业态不断涌现,民营医院持续、快速发展
一、发展规模逐步增大
(一)民营医院数量增长幅度近年来,我国民营医院数量持续增加,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民营医院达到1.64万家,相对于2005年的3220家,增加了4倍,并且与公立医院的数量拉开差距。2010~2016年我国民营医院的总体数量增幅达132.48%,平均增长率达到15.10%,2011年的增长率达到19.4%,并且2015年在数量上开始超过公立医院。相比之下,公立医院总体数量基本呈现负增长的势态,从2010年的13850家降到了2016年的12708家,降低幅度为8.25%。2015年民营医院数占比上升至52.63%,首次超过了公立医院数占比;2016年民营医院数占比更是达到56.39%,相对公立医院,民营医院数量优势愈加显著。
(二)新增民营医院地区分布
进一步分析新增医院的地区分布,在2016年新增加的1914家民营医院中,753家位于东部地区,629家位于中部地区,532家位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民营医院数量仍然最多,西部民营医院数量次之,中部地区民营医院数量最少,但增幅较大。
(三)民营医院规模增长幅度
虽然民营医院在数量上超过了公立医院,但是其规模普遍偏小。统计数据显示,超过80%的民营医院为一级或者未定级的医疗机构,开设床位数普遍小于100张。2016年,平均每家民营医院的床位数仅为75张,而同期每家公立医院平均床位数达到351张。
二、医疗服务能力逐年递增
(一)门诊诊疗人次2005~2016年,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门诊诊疗人次均呈逐年递增趋势。至2016年,公立医院门诊诊疗人次为28.48亿人次,占比为87.09%;民营医院门诊诊疗人次为4.22亿人次,占比为12.91%。民营医院门诊诊疗人次占比逐年增加,2010~2016年年均增加16.8%,尽管民营医院门诊诊疗人次逐年增加,但是对比同期民营医院数量增幅达132.48%,这就反映出一个非常严峻的事实,民营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数量增幅相比,差距非常大,而且同期公立医院门诊诊疗人次的增幅大于民营医院。因此,如何在患者中建立良好口碑、吸引患者就医,是民营医院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住院人次
2005~2016年民营医院的住院人次逐年增加,从2005年的208万人次增加到2016年的2777万人次,占比由4.07%上升到15.84%,略高于2015年的14.70%。尽管2005年以来公立医院住院人次占比徐缓降低了约10个百分点,但我们不能不看到,2016年公立医院住院人次占比仍达84.16%,说明民营医院的住院服务总量仍处在较低水平。
三、医务人员增长迅速
卫生技术人才是民营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医务人员流失、人才吸引难等问题制约了民营医院的长期、健康发展。2011年和2016年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总数分别为398.09万人和533.95万人,同期民营医院医务人员总数分别为54.61万人和120.26万人,仅占公立医院的13.72%和22.52%,民营医院医务人员总量仍处于较低水平。
伴随着民营医院的快速扩展,民营医院吸引到更多人才。从增长速度看,2011~2016年民营医院医务人员数增长率达120.22%,而同期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数增长率仅为34.13%。
四、医疗效率亟待提升
(一)床位使用率民营医院的床位使用率虽然从2005年的49.80%提升到2016年的62.80%,但始终维持在62%左右,而同期公立医院的床位使用率为91.00%。民营医院的床位数在持续增加,但是病床使用率变化不大,说明大量闲置床位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这说明民营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还没被社会公众广泛认可。
(二)平均住院日 2016年民营医院的平均住院日为8.6天,同期公立医院平均住院日为9.6天,说明民营医院在住院流程的各个管理环节协调上较为完善,同时也与住院患者病情较轻、较少为疑难疾病和危重患者有关。
五、民营医院的发展机遇
新医改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鼓励社会办医,2010年就提出“非禁即入”原则。“十三五”以来,实质性的政策不断出台,进一步破除社会办医隐形壁垒。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提出放宽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服务领域的要求,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健康服务。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推动社会力量办医疗机构水平提高。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儿科、精神科、老年病、长期护理、口腔健康、康复、安宁疗护等稀缺资源及满足多元需求的服务。
近年来,民营医疗在重塑医疗健康生态圈,利用互联网医疗等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模式与传统医疗模式融合的速度将加快。这将使传统的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模式出现较大的分化,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全面转型升级,部分坚守基层、低端服务,部分自生自灭。总体上,在互联网技术运用以及电商业务的发展阶段,医疗产业前期高投入和高风险特性对融入互联网和电商业务的医疗机构来说,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总之,国家卫生政策的利好为社会办医持续注入活力,民营医院必将蓬勃、健康地发展。
我国民营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普遍不高,资源投入匮乏,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信息化作为考察现代化医院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民营医院要面临的一大关卡。为了解民营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以便相关部门从政策和技术等方面对民营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给予更精准的支持和帮助,指导民营医院管理者科学合理地制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规划,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联合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2016全国民营医院信息化现状调查研究,现总结如下。1.参与调查医院基本情况
241家民营医院各项指标分布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以中东部地区为主;综合性医院、非综合性医院分布较平均;以营利性医院为主,年医疗收入大多小于5000万元,床位数基本小于500张,平均职工约270人,大多数医院已接入医保。2.信息化组织管理情况
(1)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医院信息部门主要承担的工作内容是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和医院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90%的调查医院有专门的信息化部门,且有分管信息化工作的院领导,仅有少数医院信息化工作由行政部门代管;近40%的医院有信息化整体建设发展规划,超过50%的医院制定了部分发展规划;信息部门总人数普遍为1~5人;信息化累计投入和整体预算水平均相对较低,绝大多数医院信息化投入小于300万元。
(2)医院管理层对信息化建设的认知:民营医院管理层基本重视医院信息化建设,9544%的民营医院管理层普遍认为医院信息化建设作用巨大,是现代医院管理的有效手段和必要工具;仅5家医院管理层认为信息化建设作用不十分明显,收效不明确;1家医院管理层认为信息化建设基本无用。(3)医院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调查结果显示,民营医院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缺人、缺钱、缺理念。93.33%的医院管理者认为医院信息系统最应解决的问题是提高临床业务效率,支持医院流程再造;50.0%以上的医院管理者认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最主要的障碍分别是信息化专业人力资源不足、缺乏充分的信息化资金支持及管理层缺乏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经验。3.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情况
(1)关键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将医院关键信息系统分为HIS、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收费系统、物资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EMR)、LIS系统、PACS系统和移动护理系统等,对各系统建设的全院覆盖率均不足80%。药品管理全院覆盖率居首位,移动护理系统全院覆盖率最低,为6.64%。4.信息系统建设相关性分析
医院床位数与2016年总收入呈正相关关系,即医院床位数越多,总收入越高。2016年总收入与信息化建设累计总投入,以及信息化建设累计总投入与2017年信息化建设预算的相关性呈正相关,即收入越高,2016信息化建设投入越多;2016信息化投入越多,2017信息化建设预算越高。民营医院信息化建设改进策略: 1.民营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亟待提高
民营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与公立医院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但民营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不必像公立医院一样,要充分借鉴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经验与教训,走出适合民营医院整体发展与未来规划的创新之路。2.民营医院信息化建设面临更多困难
(1)医院管理层对信息化建设的认知滞后。民营医院面临生存的压力,医院管理层首先关心的是医疗资源的配置和病源的吸引,因此部分医院管理层人员会认为信息化无用,甚至用处不大,还停留在对公立医院管理层十几年前的认知水平上。
(2)信息化建设资源投入严重不足。信息化投入超过千万元的民营医院寥寥无几,基本投入都在300万元以下,比照公立医院,其与大多数二级医院还有一定的差距。信息化人才队伍更加“捉襟见肘”,公立医院面临与供应商争抢人才的激烈竞争,而民营医院要面临来自供应商和公立医院双重的人才竞争压力。
(3)投资回报要求。社会资本大量投入民营医院,投资方对医院管理层有投资回报指标的要求,可以说民营医院的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而信息化建设并不是投资即见效、一蹴而就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需要长期持续性投入,而其成果与效果往往体现在为医院省钱而非赚钱上。因此,民营医院管理层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不仅需要有远见、有耐心、有信心,还要想办法说服投资方持续投入,难度颇大。3.民营医院具有赶超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可能 民营医院信息化建设虽然起步晚,但是可以说是站在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经验的肩膀上,可取其精华,充分参考、学习和借鉴其经验,配合新兴技术与产品的部署应用,以着重体现民营医院现代化管理或专科特色,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和就医感受。如果能实现这种效果,那么民营医院会比系统老旧、面临更新换代的公立医院更容易部署和实施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民营医院的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民营医院的特殊经营需求,需要考量每一分钱的投资效果,因此医院管理者和投资方是否愿意将资源投入信息化建设上是其面临的极大挑战。
“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民营医院带来挑战和机遇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另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方向是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至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蓝皮书指出,中国医疗有若干优势应当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需要的,中国民营医院不论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都具备品牌、技术和服务基础。1.中国医疗体系全面
中国具有庞大、全面的医疗体系,一线、二线城市的各级综合性和专科性医疗机构几乎涵盖了所有专科:从提供公民基本医疗服务的一级医院到诊治疑难危重疾病的三甲综合性医院,从综合性医院到专科医院,从公立医院到非公立医院。随着医改深入,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医联体建设推进使医疗体系更趋完备。2.在中国就医便捷即时
国外医院除了急诊外,门诊住院均采取严格的预约诊疗模式,许多患者并不是因为医疗水平问题,而是因为等待就医延误病情。而在中国几乎所有医院均可以做到门诊即时挂号就诊,近年网上预约挂号也大大缩短了患者门诊等待时间,各项大型检查的预约时间也远远短于国外医疗机构动辄数月的周期。
3.在中国看病性价比高
中国百姓观念中的“看病贵”主要是由政府对医院投入相对不足、患者支付能力相对低下造成的。其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医疗费用相比较,中国公民的医疗消费水平处于相对较低水平。4.中国医生临床经验丰富
临床医学技术是一种需要实践积累才能达到一定专业水平的技术,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为中国医生提供了数量最多、病种最全、病情复杂的临床实践机会,中国医师临床经验丰富,手术操作熟练,在国际医疗行业可谓有口皆碑。“中国医生临床经验丰富”亦可作为中国民营医院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亮点。
5.沿线国家并无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认知差距
民营医院在我国被边缘化,尽管民营医院已经占据我国医疗机构的半壁江山,但医疗服务规模、医疗服务总量远远不及公立医院,这与中国民营医院的发展历史有关。由于部分民营医院办院理念的问题,也由于部分投资者用错误的理念绑架了整个行业,迄今为止中国民营医院还在诚信认知度上挣扎。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公众并无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认知差距,可能还认为民营医院是高端、优质医疗服务提供者,因此,中国民营医院有可能以品牌定位为先导,开拓新的市场。
民营医院融资遇到困难
一、民营医院融资面临的困境
医院作为一个典型的高投入、长周期“产业”,其发展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持续投入。融资是缓解民营医院资金匮乏和解决医院发展困境的重要手段,但民营医院的自身特点导致其难以获得符合前述中所有条件的理想融资。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规模小且信用低
在我国,民营医院是近5年来逐渐开始活跃起来的医院,虽然发展迅速,规模日益扩大,但与公立医院相比,不论医疗服务体量还是床位数都差距较大。2016年,全国民营医院全年门诊诊疗人次累积4.22亿人次,只有公立医院的14.8%。床位数方面,截至2016年底,民营医院床位总数为123.36万张,而公立医院则有445.52万张,民营医院床位数只占全部医院床位数的21.68%。另外,大部分民营医院成立时间较短,仍处于初建期和扩张期,规模小且信用低。2.抵押担保责任落实困难
由于我国对于医疗卫生行业有规定,禁止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抵押医疗设施和公共卫生设施,所以民营医院可用于抵押的有效固定资产非常有限,加之医疗器械大多专业性强、变现率低,债权难以保障。3.投入高但回报慢
民营医院的投资往往投入高但资金回笼慢,回报最快的口腔诊所通常也需要用18个月才可能赢利,而口腔医院最快大概需要两年,骨科医院和妇产科医院大概需要近三年,肿瘤医院通常需要更久的时间,因此,投资者一般对民营医院的投资都比较谨慎,这就进一步限制了民营医院的融资渠道。4.财务风险较高
财务杠杆虽能有效提升资本效率、但财务风险也相应上升。初建期和扩张期的民营医院在经营上的不确定性较高,利用财务杠杆虽能有效提升资本效率、加快医院建设及扩张速度,但融资风险大大增加,一旦出现经营状况不佳、盈利能力下降、现金流量不足等,民营医院将面临财务危机。所以,有效提升资本效率,控制财务风险也是民营医院融资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
总而言之,通过抽样调查蓝皮书发现,虽然融资需求是巨大的,但是由于政府扶植力度不够以及融资成本较高等原因,目前中国大部分民营医院在融资能力和融资形式多样化上仍然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因此,蓝皮书认为未来民营医院应根据自身的业务规模及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再根据不同的发展战略制定不同的融资策略。在融资方式上应大胆尝试各种新型融资方式,在获得资金支持的同时引入资本方先进的管理理念,以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从而吸引更多资本的关注,实现良性循环。
第五篇: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综述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王辉耀
2000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3.9万人。2011年,这一数字增至33.97万人,增长了近8倍。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面对如此巨大的留学增长数字,其折射出中国怎样的留学现状和趋势,透过数字,我们看到的中国留学人数急剧上升内因和外因是什么。由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编写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揭开了中国百年留学历史,分析了21世纪以来中国留学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并对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10个热门留学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深度阐述,并提出许多新的见解和分析。
30年,中国留学“潮”涌世界100国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从1978~2011年,中国224.51万海外留学生分布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其中,绝大多数分布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法国、德国、新西兰和俄罗斯等发达国家。2011年,在美留学生为157558人,占美国海外留学生总数的22%。
目前有超过9万名中国学生在英国求学,约占英国全部海外留学生总数的20%。2011年,中国在澳留学生人数约16.7万人,占澳大利亚全部海外学生总数的30.3%。目前在日本大学就读的中国留学生已达87533人,占日本全部海外留学生总数的63.4%。
据加拿大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留学生进入加国的总人数为98378人,其中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人数增长明显,由2010年17718人增加至2011年的21812人,增长23.11%,继续保持在加国留学生人数首位。
除上述主要留学目的地国家外,法国、德国、新西兰、荷兰、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阿根廷等国家以及东盟地区也吸引不少中国留学生,中国海外留学生的分布呈现“广分散”。
截至2010年11月底,申请荷兰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约为5450人,中国已经成为荷兰第二大生源国。与此同时,中国赴东盟各国的留学生也在不断增长。2010年,中国在东盟留学生总数达7万多人,同时中国还是泰国和马来西亚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中国新时期留学新特点
蓝皮书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出国留学的经费资助渠道将由公费和自费渠道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留学也逐渐从精英教育演变成大众化教育,最典型的体现是自费留学的规模日益扩大和工薪阶层留学人数的增加。过去,中国的年轻人习惯大学毕业后出国深造,现在,更多的人开始从高中甚至是初中开始就选择出国留学,留学低龄化成为新特点。留学选择也越来越多元化,主要体现在目的地国家选择多元化、专业选择多元化、留学方式多样化、留学层次多样化等。此外,中国留学生回国人数大幅增长。总体来说,中国留学呈现六大特点:
大众化。留学逐渐从精英教育演变成大众化教育,最典型的体现是自费留学的规模日益扩大和工薪阶层留学人数的增加。目前,自费留学已经占总留下人数的90%以上。根据调
查,34%的自费留学生来自工薪家庭。
低龄化。美国国土安全部统计,2006年中国仅有65名赴美中学生,2011年赴美中学生人数增长100倍,达到6725人。2010年,中国出国留学学生中,高中及以下学历学生占19.8%,而2011年中国仅高中生出境学习人数就占中国总留学人数的22.6%。过去,中国的年轻人习惯大学毕业后出国深造,现在,更多的人开始从高中甚至是初中开始就选择出国留学,留学低龄化成为新特点。
目的地国家选择多元化。2009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前十位目的国为美国、澳大利亚、英国、韩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新西兰、法国和俄罗斯,到以上十国的留学人员总数占当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86.3%。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截至2011年3月,中国学生成为第二大在荷留学生群体,成为泰国和马来西亚的第一大留学生生源国。
选择专业多样化。21世纪以来,留学人员的专业从理工科为主转向以经济管理和人文学科为主,学生选择的专业越来越多样化。
留学方式多样化。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学生的留学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从直接出国留学到可以参加国内高中的国际课程、国内的预科、交换生、中外联合培养等多种留学项目。
留学层次多样化。如今出国的,不仅包括211院校的尖子生,越来越多的非211院校,自考、电大、远程教育、民办高校的学生也开始关注出国留学。
蓝皮书指出,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中国加入WTO,与国际接轨日益增多,许多人都把出国留学作为提升竞争力的必要过程,中国留学人员数量急剧上升,规模空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
中国连续两年超过印度成美国留学生第一大生源国
进入21世纪,留**在全球涌现,中国出国留学人数逐年增加。尤其,近几年中国赴美国留学人数激增,成为美国第一国际生源国。中美两国建交以来,美国成为中国开展教育对外交流最重要的国家。过去30年中,中国各类公派赴美留学人员约占公派体系内的一半以上。2008年,中国在美留学生总数为81127人,比2007年增长了13404人,2009年的人数增长了21.1%,在美留学生人数达98235人。2010年较之2009年增长了30.0%,在美留学人数达127628名。当年中国在美留学生总数首次超过印度,成为美国大学第一大国际生源地。2011年在美留学生总数为157558人,占美国全部留学生总数的22%以上。
蓝皮书指出,2008年以来,美国金融危机逐渐加深,人民币对外币大幅升值,而留美热潮却进一步加速。许多学生把美国作为第一留学目的国,有诸多的考虑因素:(1)美国有着世界领先的教育质量;(2)美国教育体制多样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创新能力;(3)美国留学生在就业方面颇具竞争力;(4)美元持续贬值,留学费用下降,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接受;(5)2005年起,美国政府放宽学生签证政策,美国院校也加大了在中国的招生力度,提供的优惠政策也较以往更具吸引力。因此2012年又将是留学美国的一个新热潮。
《2011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留美的学生仍以读研究生为主,达到76830人,占2011年中国留美人数的48.8%,较2010年增长16%;本科生为56976人,占36.5%,较2010年增长43%。
留学走向大众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留学逐渐从精英教育演变成大众化教育,最典型的体现是自费留学的规模日益扩大和工薪阶层留学人数的增加。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中国一年只有几千人出国留学,而且大部分是公费留学生。进入21世纪后,国家公派留学人数只是小幅攀升,而自费出国留学的人数则大幅增长。自2000-2011年,中国海外留学生总数为191.13万,自费留学人数占91.3%,达到174.57万人。自2001年开始,自费留学比例不曾低于89%,2009年自费留学生比例达到91.63%,2010年达到91.32%,2011年则达到92.67%。
从出国留学普查数据来看,2009年下半年,前几年出国并且已回国的中国留学生群体中,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的只占2%,而在2010年赴海外留学的学生中,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的比例占到了34%左右。随着人民币升值,中国人均收入在全球逐步提高,出国留学将越来越平民化,工薪家庭自费留学的比例还会增加。
中国留学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出国留学规模持续扩大。1872~1978年百余年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3万。1978~2000年22年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约为34万人。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中国加入WTO,与国际接轨日益增多,许多人都把出国留学当作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必要过程,中国留学人员数量急剧上升。2006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突破了百万大关。2000~2010年间有190多万中国人出国留学。1999年一年只送出2万多留学生,留学人员年均增长28.2%。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比上年增长19.32%左右,留学人数达33.97万人,达到历史上最大规模。
根据报告对教育部统计数据的研究,从1978年到2011年底,中国共送出了224.51万留学生,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留学生输出国。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占全球总数14%。在主要留学人员派出国家中,中国留学生数量高居榜首,2010年超越印度成为赴美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已经成为这些国家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
截至2011年底,中国224.51万海外留学生分布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其中,绝大多数分布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法国、德国、新西兰和俄罗斯等发达国家。除上述主要留学目的地国家外,荷兰、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阿根廷等国家以及东盟地区也吸引不少中国留学生,中国海外留学生的分布呈现“大集中、广分散”的格局。
留学“赤字”凸显中国教育尴尬
留学报告分析,2004年,中国在外国留学的中国学生42.7万人,来华留学11.08万人,存在31.62万人的“赤字”。2011年,中国在海外留学的学生人数达到110.88万人,而在华留学的国际学生人数仅有29.26万人,二者相差81.62万人。
这种“高输出”、“低输入”,造成了中国留学教育方面的“赤字”现象。伴随着留学热的出现,这种“赤字”将会越来越明显。2011年,中国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新西兰等国的第一大留学生生源国。这一年,中国赴美国留学的学生约16万人,占中国全部出国留学总数的45%左右,而同年美国来华留学生只有1.46万人,只占当年美国出国留学人数的5%左右,不足中国赴美留学人数的十分之一。
英国2011年的国际留学生占全国大学生比例为17%,法国2010年的国际留学生占比达到12%,日本虽是非英语国家,2010年这一比例也达到3.8%。而看中国,2011年在华留学
生仅占中国2800多万在校大学生的0.425%。从这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国际教育市场中的尴尬地位。
实际上,国内教育质量难以保证、专业资质的国际知名度和认同度不高、缺乏能够吸引留学生的强势学科、能开设英语国际课程的高校数量少等是来华留学教育存在的部分问题与不足。我们可以在全国3000多所大学里面都开设国际学院,吸引大量的优秀海归师资回国任教,提升留学人员的回归率,增加中国大学的生源,参与国际竞争,给中国创造可观的外汇收入和提高海归的就业率,还能争取留下外国来华留学生中的优秀人才在中国工作,给他们绿卡。中国可以放宽外来人才制度、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估体系、建立外国优秀留学生留在中国的绿卡制度,加大中国国际化人才的范围和比例。
国际化教育提升国际化人才
中国的留学热和留学“赤字”,主要原因是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的缺失。一方面是社会上迅速增长的国际化人才需求和家长学生追求国际化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中国优质高等教育的匮乏和海外国际化教育市场愈加宽松的政策环境吸引中国学生。这些无不凸显了中国高等教育院校面临激烈的生源竞争,也反映了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能力还亟待提高。那么,中国如何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能力?
综合国外经验,结合中国现状,中国未来提升人才国际化能力的途径主要包括: 大力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一方面可以吸引一部分希望接受国际化教育,但又希望承担尽量减少费用的学生留在中国,这样既防止中国教育资金的大量外流,又可以减少中国优秀学生的大流外流。同时,还可以吸收中国大量海归回国,庞大的归国人群中,不乏希望从事教育科研的优秀人才。
提升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既要引进外籍教师,也要培养本土国际化教师。可以考虑实施“教师国际化培养计划”,通过教师外语培训、中长期国际学术交流、国外进修、建立海外培训基地等措施,培养拥有熟练使用外语、读写外语文献等技能的教师队伍,并带动全国效仿实施。
实施吸引留学生的专项计划和示范工程。可以仿照日本的Global30计划,挑选国内重点大学,建立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工程,资助目标院校增加吸引留学生的教学和生活硬件设施、引进外籍教师、开设全英语教学课程等。
逐步开放教育市场,引入外资。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领域,都以私人教育为主,公立教育为辅,美国的私人教育机构占比达到50%以上,日本和韩国都已超过70%。发达国家实践证明,民办教育的发展形成竞争机制,可以提高整体教育水平。通过引资办学,既可以缓解中国当前教育资金不足,又可以把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引进中国,对于中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供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利用海归力量促进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需要国际化的管理人才和国际化的师资力量。熟悉国际商业管理、国际先进管理模式、跨国并购等管理的海归精英,可以帮助中国高校跨境办学、实施国际化管理,成为推动中国高教改革的重要力量。
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强,中国的经济发展快速发展,急需大量具有国际化视野、掌握着良好外语和跨国文化的人才,这些人才较国内同等教育水平的人才更受到重视、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丰厚的薪酬和待遇,所以越来越多的准留学生以增强职业综合竞争力为目的。
中国国内既然存在巨大的教育贸易逆差,说明国内教育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来满足国内学生和国际学生的国际化教育需求。可以预见,如果中国的教育改革能真正深入,中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能得到提升,将会有大量的学生选择在国内接受教育,将会吸引更多海外学生来中国留学,实现中国教育从留学“赤字”到“收支平衡”。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是由中国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发起,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国务院侨办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会、中国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学会、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研究学院以及香港科技大学中国跨国关系研究中心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的智库型非盈利的研究机构。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致力于研究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重要课题,为中国的进步与发展提供战略性、可行性、及时性的建议和政策研究。作者简介:王辉耀,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院长,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