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困惑

时间:2019-05-14 02:42: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区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困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区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困惑》。

第一篇:山区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困惑

山区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困惑

(陕西省紫阳县向阳镇中心学校胡齐林 联系电话***)

关键词:城乡教育差别,农村教育成本提高,农村教育管理要切合实际,启蒙教育不能忽视,留守儿童,教师的收入分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万丈高楼平地起,百年树人,基础教育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山区农村的发展和稳定。现就山区农村义务教育浅谈自已的几点所感:

一、城乡教育差距加大。多年来,党和国家大力提倡给学生减负,禁止给学生补课,要实施素质教育,可城市的学生从学前班开始就用各种途径搞补习。差生家长告状,媒体曝光和上级禁止披露的都是县镇级学校,形成了农村、城镇、城市教育三重天,全国大学生占总人口8%,可山区大学生只占当地农村人口的0.2%---0.5%,造成了现代山区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差。加之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就业难,新时期的读书无用论使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心灰意懒。

近年来,国家为了整合教育资源,撤并农村教学点,兴办寄宿制学校。可是基层操作都形成了盲目性和片面性,寄宿制尚未兴起,就盲目把学校撤并了,一所乡、山村小学的服务半径高达20余公里,很多边远山区农村的学生家长为了送一个孩子上学前班,上小学从几十里外到集镇租房陪读,房租费、陪读的误工费等,远远超过了一个大学生的费用,略算细账,边远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成本高得不堪设想,多少农民因教育至贫,背井离乡,很多优惠政策又不能重点倾斜给上学路途遥远的边远农村学生。生态移民和扶贫式移民安置点,存在许多迁移户远离自家资源,孩子上学还是照常不便,诸如此类农民负债累累建造的房屋一年四季关门闭户,锁子看门。要解决边远山区 的民生问题,是一件复杂细致的工程,是一件科学性很强的工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应尽量减少发展进程中的盲目性,扶持农村建设集中安置点首先要考虑好农民的幼童受教育问题,安置点上才会有人气。

二、基础教育存在危机。有些“教育专家”和脱离教学一线的领导们曲解了《义务教育法》和素质教育,否定了教育的强制性,忽视了基础教育,造成了不可收拾和弥补的教育缺陷。一个初中教师对某镇近三年入学的初中学生作了调查,有60%的学生握笔姿势不正确,手距笔尖多远,笔与纸面成多大角度,写字的坐姿和脚姿都全然都是乱七八糟,我行我素;姓张的学生只有20%的能写对“张”字的笔画笔顺,也难怪,有个别高职称的教师写字还不如一个小学生;有50%的学生抄写时眼睛只盯着原文,手的动态不能控制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因此抄写速度慢,照猫画虎的字也叫人认不到;有70%的学生不能灵活运用加法口诀和乘法口诀,几乎失去了心算能力,到中学了运算两位数还寸步不离计算器,学代数、几何便是混场合,或者干脆不学,学不到,坐不住,就只有扰乱课堂秩序;五六十人的一个大班难找到几本字典,到了初中了不会写的字还在用拼音和别字代替,若要求统一买工具书,社会上立即给老师扣上乱收费的帽子,要求学生自己买,相当一部分学生会把家长给的钱转移用途去买《教材全解》或小吃„„老教师们异口同声地强烈呼吁:传统的养成教育和基础教育坚决不能丢!长此以往,山区的教师们就是在现代化的课堂上开历史倒车,搞无效劳动。

三、基础教育教学管理不求实际。年年都在喊教师代课成绩末 位淘汰制,可学校管理人员却是终身制,只能上不能下,在某个地方误人子弟或摆了烂子,可以迁升到异地继续当管理人员。每个乡镇的教育机构都很建全,各项管理人员一应齐全,统一领导,各行其事,但都忙于应酬,苦于汇报,不能发现具体问题,更谈不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校领导成了上传下达,掩饰问题的机器。例如:专业的教研人员和单位从不深入第一线征求意见,了解当地的教育教学情况和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把研究变成了讲究。每逢教研活动,都是一种完成任务,找几个关系户在讲台上作作秀,评课时似如塑造“宠物”,喝一场酒,打一场牌,存一份记录,发一份报导,拉扯一些爬格子唱高调的论文发表,始终如此循环。从表面看,一年四季轰轰烈烈。但管不到点子上,研究无实际资料,改革只是随身呼和,只是上面发起运动,下面忙忙碌碌应付检查过关而已。

四、启蒙教育被忽视。千层之阁起于垒土,启蒙老师决定一个学生的成长命运,近几年各地纷纷重奖高考好的学校和教师,把启蒙教育搁置九霄,启蒙老师既令人瞧不起,又断代了---好的启蒙老师几乎都退休了。1989年后毕业的师范生实习,只要实习表上有某学校的印章就算实习过关了。乡村教师的录用、聘用,分工全是金钱人际关系,搞启蒙教育都嫌麻烦,只有在小学搞教学工作大循环,启蒙教育轮流坐桩。尤其边远山区的教学点可谓全是启蒙教育,但每个教学点的生活条件远远不如当地村民的生活条件,老师不教跑跑学跟本无法在校生活。教学条件就更原始了,经费又不能向教学点倾斜,那怕

是十几个学生的教学点,也要从公拨经费中照样抽成,还要强行订报刊杂志,甚至办公电费就得老师个人掏腰包。在边远山区教学点工作的老师只有如下几种人:一是教师本人自量力,家距学校又很近的,只把教书当作搭头,可利用主要精力大兴家业;二是教师本人不求上进,又加之身体原因,的确不适应大班教学的;三是正直、无私无畏,又无力迁升的。就连志愿者支教也不得到教学点上去,新聘的教师到教学点上更是免谈。有些教学点的撤并也是无赖之举呀!

五、山区县级以下的镇村学校管理不能因地适宜。校长是上 级派命的,对错上级说了算,例如:某校师生千余人,学生课间10分钟上厕所,上坡下坎二三百米,男女厕所总共不足30个蹲位,学生们为厕所争、抢、挤、占、等一大片。若遇学生身体有问题或教师延堂,时而就有学生把大小便拉在裤子里。学生扫地要把水从地面提上顶楼,这样的不方便,考虑到了的不起作用,起作用的又不朝这方面考虑。一所村级完全小学,学生多,教师少,想要请个炊事员,要求了几年,就不能实现。某学校凡沾一点领导头衔的,一人玩一台计算机,可课堂教学上的设备空缺便是永远空缺,口喊一切以教学为中心,经费真正用于教学上的却是残汤剩羹洗碗水。

新教材的知识量比传统教材少得多,但为了考察学生的能力,考题可是五花八门,客观现实决定光以本为本教书不行了,没有教辅资料的辅助练习,学生就无法适应现代考试,教师的绩效工资十拿九稳要扣个精光。

自恢复高考制度以后,中小学各类教铺资料,都是书店统一配售,层层回扣,按定价销售给学生。最令教师们气愤的是有些教铺资料与教材不配套的、不适合学生年级特征的教铺资料也要强行搭售,学生做不到,老师不可能随教辅资料以讹传讹装腔作势地去辅导,空白留多了,家长有意见,校方要扣绩效工资,老师成了左右为难的受气筒。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价格监管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 革委员会,发改价格(2012)975号】,价格监管只关系到广大中小学生的一点经济利益,更重要的还要质量和内容上的监管与更新,才能使广大中小学生借助教辅资料学有所获,练在点子上,考试时才会得心应手,称心如意。

六、留守儿童问题给基础教育带来难度。家庭作为小学生成长 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必将对学校教育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作为一个留守儿童根本就无法受到家庭教育的熏陶,由于农村小学的种种原因也无法去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并且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也愈演愈烈,还有个别家长把中小学校当作了托儿所,孩子学好学坏是不管的,老师是更是不敢说,不敢摸的,一些问题学生有《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做保护伞。农村大约40%的“留守儿童”及隔代教育管理的出现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这需要教师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学校应当要求教师根据“留守儿童”档案,随时跟踪调查,全社都要来切实地关注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困难的“留守儿童”要实实在在地进行帮助。同时,由于农村学生家长的文 5

化素质不高,对子女的教育认识不够或存在误区,而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教育的好坏影响到学生人格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 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宋庆龄有言:“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之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却是家庭。”

山区农村育龄妇女都无固定收入,为了家庭生活水平与时代发展同步,有相当一部分育龄妇女,在外打工怀孕,回家生产后又外出打工,把育儿的重任交给爷爷奶奶或亲友,这种留守儿童往往在10岁以后,家长管不住,学校更是没法管,步入初中就成了无可救药的问题学生了。计生、妇联、共青团等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育龄夫妇的孕育、养育、培育相结合的育人责任感的宣传教育。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使农民工的子女在异地就学也能享受到优惠和扶持就好了。

提高家长素质,让家长学会科学指导。家庭的第一任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在某种情况下,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家庭教育必将对学校教育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呢?家长对子女要严爱结合,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子女只养其身不育其人,不注重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家长始终甘为孩子的卫星,子女身材比父母高大了,还寸步要家长伺候。别说学习文化课,就连基

本的生活常识也没有,没想到野兽育子也还有扑食训练,家庭特别宠护的学生要是学校施加教育,准会产生逆反心理。

父母对子女要有激励机制。例如:一个孩子出生在大款家庭,尽是有头有脸或者有钱的人经常到家里来打麻将,吃喝谈论,孩子在一旁认真学习。这孩子在上小学是同级几百人之中的优等生。可是一进入初中,孩子在家的时间少了,在校内校外就成了“百事通”、“孩子王”,老师管不住,家长管他嫌烦,在课堂上影响他人。家长经常凭人际关系疗窟窿,一学年换了三所学校,不到学年末,学校又把孩子交给家长了。这样的孩子是自身优越感严重,任何事都绝对依赖家长,缺乏自我教育,缺乏自我激励,也就缺乏自制力了。

家长素质低,误了自己的子弟。较为普遍的言论是:农村人,人老几辈树老几层都是靠体力劳动磨骨头养肠子,孩子上学只是跟形势,尽义务,到了能自食其力了就外出打工;若是女孩更好办,只要九年义务满了,反正要嫁人的,即使学习好,家长也不支持。把学校当作托儿所,只是让孩子年龄混大,这类孩子具有三种可能:个别意志力强的,自我奋发努力,学习始终拔尖,考入了好学校,大有作为;有的默默学到初三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学校;最难缠的是把上学当作一种休闲消遣,赖在学校里不学也不走,大事不犯小事不断,家长只顾给钱就是不管其行为,搅得全班全级乃至全校不得安宁,学校老师为之头疼。

有一个街道上的孩子,家境很好,上小学成绩不错,上初一时学习也还好,谁知这孩子节假日迷上了网吧,老师要求家长制止。家长

于是买了一台计算机并连上网线,不到一年功夫,打游戏把键盘上的字都按掉了,可是这孩子呢?有的老师说像泥塑木雕了,还有的老师说像一尊佛。一个老师在编写《三句半》中写得好,“如今网络传信息,正确运用了不起。邪恶诱惑多的是,抵制!”

一个学生耍赌博,老师把家长叫到学校来,家长对老师说;“我那个娃儿,在家里勤快、听话、时刻都在看书(不健康的书),避过大人就是爱打牌。我那娃儿还是服软不服硬的,有了错要讲好话给他说,不能伤他的面子……”

一个学生用手机看不应该看的被老师抓到了,家长到学校对老师说,我那个娃呀!回家表现很好,我们农村单家独户没什么玩的。他爱玩手机,我就只好叫他玩了。还有离异的男女为孩子上学淘气,在学校的集体办公室里用电话吵起来了。还有学生犯了事,有意把八九十岁的老太太支到学校来给孙子挡祸。还有的家长把孩子三五成群地走东串西,误认为他的孩子人员广。还有的家长风趣地说我那孩子能钓个女娃子就更称心如意了。相当一部分家长在会上说,老师是好的,老师说话孩子听,家长说话他不理……

为此,学校在扮演教育学生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扮演好引导家长教育孩子的角色。学校工作要把创建好家长学校作为重点,不可忽视家长学校的重要性。学校应当通过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家长的培训工作,使家长懂得党的教育方针和各种教育政策,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理解学校的治校策略,掌握科学育人的方法,明确家庭的责任,实现家庭、社会与学校合力育人。特别是在农村,家长们

更需要学校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家长们也要多学习现代的教育理念,让自己的思想和时代同步。

由于农村学生缺少家庭辅导,农村家长大多文化素质低,或者是忙于生计没时间,现在的学生要达到现代教育的水平,没有大量的课外辅导练习是难跟上步伐的,城市小学生的教辅练习都要家长审阅签字,可镇村学校就办不到。看来只有随着寄宿制的兴起和完善,对农村家庭教育的不足进行必要的补充,才能尽可能缩小基础教育的城乡差别。

为此,学校在扮演教育学生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扮演好引导家长教育孩子的角色。学校工作要把创建好家长学校作为重点,不可忽视家长学校的重要性。学校应当通过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家长的培训工作,使家长懂得党的教育方针和各种教育政策,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理解学校的治校策略,掌握科学育人的方法,明确家庭的责任,实现家庭、社会与学校合力育人。特别是在农村,家长们更需要学校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七、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收入分配差别过大,严重挫伤了普通 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师晋级只有以下几种人:一是早年的机遇,为数不多的,瞎猫碰个死老鼠的普通教师;二是当领导的;三是有钱的;四是有过硬的社会背景的;五是有姿色的女性;还有最可恶的是工作借调出去了,把晋级的指标也一同带走了!除开上述教师就永远是初级职称,即使累断筋骨也是寒酸一辈子。

还有的教师长期干油水活饱肥了私囊,同等工资收入,同等家庭状况的教师,干的差事不同,家中财产状况和生活水平也就天渊之别。长期以来社会上都认为学校是吃国家财政的,是清水衙门,这种偏见和市场经济中的潜规则给学校经费流失广开了绿灯,加之纪检审计部门对学校经费支出的监管只看表面现象,不溯本求源。例如:票据与实物不相符,豆腐渣工程层出不穷,教学仪器不能使用等现象都无人问津。

八、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著名教育 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这说明“养成教育”中,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一项主要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塑造人的基础工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培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实在是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重要得多,从这个角度说,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实际上就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光空泛说教是不可能的,我认为要具体做到以下三点:

(一)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要贯穿始终,是各科教师各学 段的教师在每一节课中义不容辞的重任。教师首先要从匡正自己的师表言行点点滴滴做起,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为人师长者首当其冲的行为准则。

(二)劳动教育不能丢。“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的发展史证明了劳动的重要性,劳动教育是学校任务之一。据目前独生子女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90%的独生子女从未做过或很少做家务劳动,佷多孩子都是小胖胖。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可以使肌肉和关节的神经感受器发生运动,并传到中枢神经系统,这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另外,劳动和运动能促进和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使大脑得到充分的营养物质和氧,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正常功能。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可以说智商低的只有千分之几,但在山区农村仍然是学如牛毛成如麟角,一个字“懒”!往往学习好的就是品学兼优的,学习差的什么事都懒得办。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广大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幼童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指路明灯,是走向社会从事各个行业的坚实基础,要从自我服务教育开始引导,开始抓起。

山区农村义务教育一直就是在落后中步履蹒跚的前进,虽然国家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来扶持羸弱的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但是农村的小学教育问题任重而道远,并不是片刻时间就可以完全解决的。这要依赖于全社会的帮助扶持。作为一个山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工作者对未来充满了期盼。

第二篇:山区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困惑

山区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困惑

关键词:城乡教育差别,教育成本提高,农村教育管理要切合实际,启蒙教育不能忽视,留守儿童,教师的收入分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万丈高楼平地起,百年树人,基础教育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山区农村的发展和稳定。现就山区农村义务教育浅谈自已的几点所感:

一、城乡教育差距加大。多年来,党和国家大力提倡给学生减负,禁止给学生补课,要实施素质教育,可城市的学生从学前班开始就用各种途径搞补习。差生家长告状,媒体曝光和上级禁止披露的都是村镇学校,形成了农村城市教育两重天,全国大学生占总人口5%,可山区大学生只占当地农村人口的0.2%---0.5%,造成了现代山区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差。加之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就业难,新时期的读书无用论使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心灰意懒。

近年来,国家为了整合教育资源,撤并农村教学点,兴办寄宿制学校。可是基层操作都形成了盲目性和片面性,寄宿制尚未兴起,就盲目把学校撤并了,一所乡村小学的服务半径高达20余公里,很多边远山区农村的学生家长为了送一个孩子上学前班,上小学从几十里外到集镇租房陪读,房租费、陪读的误工费等,远远超过了一个大学生的费用,略算细账,边远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成本高得不堪设想,多少农民因教育至贫,背井离乡,很多优惠政策又不能重点倾斜给上学路途遥远的边远农村学生。生态移民和扶贫式移民安置点,存在许

多迁移户远离自家资源,孩子上学还是照常不便,诸如此类农民负债累累建造的房屋一年四季关门闭户,锁子看门。要解决边远山区的民生问题,是一件复杂细致的工程,是一件科学性很强的工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应尽量减少发展进程中的盲目性,扶持农村建设集中安置点首先要考虑好农民的幼童受教育问题,安置点上才会有人气。

二、基础教育存在危机。有些“教育专家”和脱离教学一线的领导们曲解了《义务教育法》和素质教育,否定了教育的强制性,忽视了基础教育,造成了不可收拾和弥补的教育缺陷。一个初中教师对某乡镇近三年入学的初中学生作了调查,有60%的学生握笔姿势不正确,手距笔尖多远,笔与纸面成多大角度,写字的坐姿和脚姿都全然都是乱七八糟,我行我素;姓张的学生只有20%的能写对“张”字的笔画笔顺,也难怪,有个别高职称的教师写字还不如学生;有50%的学生抄写时眼睛只盯着原文,手的动态不能控制在自己的视力范围内,因此抄写速度慢,照猫画虎的字也叫人认不到;有70%的学生不能灵活运用加法口诀和乘法口诀,几乎失去了心算能力,到中学了运算两位数还寸步不离计算器,学代数、几何便是混场合,或者干脆不学,学不到,坐不住,就只有扰乱课堂秩序;五六十人的一个大班难找到几本字典,到了初中了不会写的字还在用拼音和别字代替,若要求统一买工具书,社会上立即给老师扣上乱收费的帽子,要求学生自己买,相当一部分学生会把家长给的钱转移用途去买《教材全解》或小吃„„老教师们异口同声地强烈呼吁:传统的养成教育和基础教育坚

决不能丢!长此以往,山区的教师们就是在现代化的课堂上开历史倒车,搞无效劳动。

三、基础教育教学管理不求实际。年年都在喊教师代课成绩末 位淘汰制,可学校管理人员却是终身制,只能上不能下,在某个地方误人子弟或摆了烂子,可以迁升到异地继续当管理人员。每个乡镇的教育机构都很建全,各项管理人员一应齐全,统一领导,各行其事,但都忙于应酬,苦于汇报,不能发现具体问题,更谈不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校领导成了上传下达,掩饰问题的机器。例如:专业的教研人员和单位从不深入第一线征求意见,了解当地的教育教学情况和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把研究变成了讲究。每逢教研活动,都是一种完成任务,找几个关系户在讲台上作作秀,评课时似如塑造“宠物”,喝一场酒,打一场牌,存一份记录,发一份报导,拉扯一些套格子唱高调的论文发表,始终如此循环。从表面看,一年四季轰轰烈烈。但管不到点子上,研究无实际资料,改革只是随身呼和,上面发起运动,下面忙忙碌碌应付检查过关。

四、启蒙教育被忽视。千层之阁起于垒土,启蒙老师决定一个学生的成长命运,近几年各地纷纷重奖高考好的学校和教师,把启蒙教育搁置九霄,启蒙老师既令人瞧不起,又断代了---好的启蒙老师几乎都退休了。1989年后毕业的师范生实习,只要实习表上有某学校的印章就算实习过关了。乡村教师的录用、聘用,分工全是金钱人际关系,搞启蒙教育都嫌麻烦,只有在小学搞教学工作循环,启蒙教育轮流坐桩。尤其边远山区的教学点可谓全是启蒙教育,但每个教学点 的生活条件远远不如当地村民的生活条件,老师不教跑跑学跟本无法在校生活。教学条件就更原始了,经费又不能向小学校倾斜一点,那怕是十几个学生的教学点,也要从公拨经费中照样抽成,还要强行订报刊杂志,甚至办公电费就得老师个人掏腰包。在边远山区教学点工作的老师只有如下几种人:一是教师本人自量力,家距学校又很近的,只把教书当作搭头,可利用主要精力大兴家业;二是教师本人不求上进,又加之身体原因,的确不适应大班教学的;三是正直、无私无畏,又无力高调的。就连志愿者支教也不得到教学点上去,新聘的教师到教学点更是免谈。有些教学点的撤并也是无赖之举呀!

五、山区县级以下的镇村学校管理不能因地适宜。校长是上 级派命的,对错上级说了算,例如:某校师生千余人,学生课间10分钟上厕所,上坡下坎二三百米,男女厕所总共不足30个蹲位,学生们为厕所争、抢、挤、占、等一大片。若遇学生身体有问题或教师延堂,时而就有学生把大小便拉在裤子里。学生扫地要把水从地面提上顶楼,这样的不方便,考虑到了的不起作用,起作用的又不朝这方面考虑。一所村级完全小学,学生多,教师少,想要请个炊事员,要求了几年,就不能实现。某学校凡沾一点领导头衔的,一人玩一台计算机,可课堂教学上的设备空缺便是永远空缺,口喊一切以教学为中心,经费真正用于教学上的却是残汤剩羹洗碗水。

新教材的知识量比传统教材少得多,但为了考察学生的能力,考题可是花里胡哨,客观现实决定光以本为本教书不行了,没有教辅资料的辅助练习,学生就无法适应现代考试,教师的绩效工资十拿九稳

要扣个精光。

自恢复高考制度以后,中小学各类教铺资料,都是书店统一配售,层层回扣,按定价销售给学生。最令教师们气愤的是有些教铺资料与教材不配套的、不适合学生年级特征的教铺资料也要强行搭售,学生做不到,老师不可能随教辅资料以讹传讹装腔作势地去辅导,空白留多了,家长有意见,校方要扣绩效工资,老师成了左右为难的受气筒。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价格监管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 革委员会,发改价格(2012)975号】,价格监管只关系到广大中小学生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还要质量和内容上的监管与更新,才能使广大中小学生借助教辅资料学有所获,练在点子上,考试时才会得心应手,称心如意。

六、留守儿童问题给基础教育带来难度。家庭作为小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必将对学校教育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作为一个留守儿童根本就无法受到家庭教育的熏陶,由于农村小学的种种原因也无法去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并且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也愈演愈烈,还有个别家长把中小学校当作了托儿所,孩子学好学坏是不是不管的,老师是更是不敢说,不敢摸的,一些问题学生有《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做保护伞。农村大约40%的“留守儿童”及隔代教育管理的出现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这需要教师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学校应当要求教师根据“留守儿童”

档案,随时跟踪调查,全社会都要来切实地关注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困难的“留守儿童”要实实在在地进行帮助。同时,由于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子女的教育认识不够和存在误区,而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教育的好坏影响到学生人格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为此,学校在扮演教育学生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扮演好引导家长教育孩子的角色。学校工作要把创建好家长学校作为重点,不可忽视家长学校的重要性。学校应当通过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家长的培训工作,使家长懂得党的教育方针和各种教育政策,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理解学校的治校策略,掌握科学育人的方法,明确家庭的责任,实现家庭、社会与学校合力育人。特别是在农村,家长们更需要学校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七、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收入分配差别过大,严重挫伤了普通 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师晋级只有以下几种人:一是早年的机遇,为数不多的,瞎猫碰个死老鼠的普通教师;二是当领导的;三是有钱的;四是有过硬的社会背景的;五是有姿色的女性;还有最可恶的是工作借调出去了,把晋级的指标也一同带走了!除开上述教师就永远是初级职称,即使累断筋骨也是寒酸一辈子。

还有的教师长期干油水活饱肥了私囊,同等工资收入,同等家庭状况的教师,干的差事不同,家中财产状况和生活水平也就天渊之别。长期以来社会上都认为学校是吃国家财政的,是清水衙门,这种偏见和市场经济中的潜规则给学校经费流失广开了绿灯,加之纪检审计部 6

门对学校经费支出的监管只看表面现象,不溯本求源。例如:票据与实物不相符,豆腐渣工程层出不穷,教学仪器不能使用等现象都无人问津。

八、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著名教育 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这说明“养成教育”中,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一项主要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塑造人的基础工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培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实在是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重要得多,从这个角度说,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实际上就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光空泛说教是不可能的,我认为要具体做到以下三点:

(一)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要贯穿始终,是各科教师各学 段的教师在每一节课中义不容辞的重任。教师首先要从匡正自己的师表言行点点滴滴做起,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为人师长者首当其冲的行为准则。

(二)劳动教育不能丢。“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的发展史证明了劳动的重要性,劳动教育是学校任务之一。据目前独生子女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90%的独生子女从未做过或很少做家务劳动,佷多孩子都是小胖胖。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可以使肌肉和关节的神经感

受器发生运动,并传到中枢神经系统,这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另外,劳动和运动能促进和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使大脑得到充分的营养物质和氧,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正常功能。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可以说智商低的只有千分之几,但在山区农村仍然是学如牛毛成如麟角,一个字“懒”!往往学习好的就是品学兼优的,学习差的什么事都懒得办。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广大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幼童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指路明灯,是走向社会从事各个行业的坚实基础,要从自我服务教育开始引导,开始抓起。

山区农村义务教育一直就是在落后中步履蹒跚的前进,虽然国家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来扶持羸弱的农村现状,但是农村的小学教育问题任重而道远,并不是片刻时间就可以完全解决的。这要依赖于全社会的帮助扶持。作为一个山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对未来充满了期盼。

第三篇:浅谈农村基础教育

浅谈农村基础教育

李鹏飞

[摘要]农村基础教育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村发展状况的重要表现,其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在财政和农村经济状况变化的影响下,面临着种种严重的困难,东西部及城乡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种现状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关键词]农村 基础教育 现状 财政 两免一补 农村基础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普及程度和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着全国教育的进程。

1.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内地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5%,文盲和半文盲人口2.19亿,在农村就业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5.9%,小学文化程度占37.2%,每万人中大学生仅为4名。

到2005年,全国共有小学394183所,其中城市23445所,县镇33420所,农村337318所,分别占全国的5.94%、8.48%和85.57%;小学在校学生有21351726人,其中城市3028051人,县镇3762044人,农村14561631,分别占总人数的14.18%、17.62%和68.20%;初中学校63060所,其中城市8747所,县镇16218所,农村38095所,分别占全国的13.87%、25.72%和60.42%;在校学生20703868人,其中城市3616176人,县镇6935778人,农村10151914人,分别占总人数的17.47%、33.50%和49.03%。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如果没有农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就谈不上我国教育的现代化乃至高等教育也只能是对少数人的教育。

在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的要求下,全国“普九”人口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到2000年底,全国“普九”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了85%,“普九”验收的县(市区)总数到达2541个(含其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156个)。这无疑为农村的基础教育带来了一股新的活力。

2.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困难

在我国2005年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之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基本上是由县乡政府和农民共同承担,教师工资由县乡政府和农民交纳的农村教育费负担,学校建设和设施由农民集资,学校公用经费向学生收取杂费。但直到现在,部分地区的学校建设费用等还是由农民承担。比如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某村的学校,在建设新学校的时候,村委会就是向农民摊派了建设费用。

到2005年底,小学理科实验设备、教学分组实验和图书达标学校占小学总数的比例分别是45.13%、39.93%和65.22%;普通初中理科实验设备、教学分组实验和图书达标学校占初中总校数的比例分别是72.74%、69.65%和75.15%。根据城乡教育存在的明显差距不难推断农村基础教育设施的现状。就算是有图书馆的农村学校,其图书大都是其他地区捐赠去的过时图书,大都不适合阅读,而且好多的图书馆完全就是形同虚设,更不用说那些价格昂贵的实验设备了。仅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瑞安希望小学为例,根据笔者2007的调查,本校的体育器材只有一个篮球,这能满足100多学生的体育教学需要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像这样的现象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好多偏远地区的农村是相当普遍的,而城市中大多学校已经建设起了超标准的健身房。游泳馆等豪华设施。

乡村学校教师没有办公室办公,学生不得不挤在缺少课桌的危房里面上课。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张街完全小学为例,在2007年初,学校老师的办公室就在教室里面,他们不是没有时间办公,而是根本就没有办公的条件,没有课的时候,其他老师又在教室里上课,根本就没有时间备课、批改作业,只能是等到放学以后再做,学校的厨房和库房,还是8个老师自己集资盖起来的,老师在中午连一张休息的床都没有,就是到目前为止,还是8个老师挤在一个小办公室里面办公。

城乡经济和收入水平的差距较大,导致农村大多骨干教师大量流失,这无疑是给农村的教育发展雪上加霜。面对这种形势,使得农村不得不聘请工资较底的代课教师。这些代课老师所代的课程和其他公办老师的一样或者有些时候还比他们多,但是每个月,的工资却少的可怜。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武威市和白银市的部分地区为例,这些代课教师的工资每个月只有200——300元。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农村教育仍将不断滑坡,并将失去持续发展的条件。

再加上农村大多数教师的相对年龄都比较大,接触并掌握新事物的时间相对较慢,采取的大都是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在笔者的走访过程中,好些小学配备的远程教育系统根本就没有用过,问其原因,都是不会,这一点不能不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部分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教师的调用也过于频繁,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张街完全小学为例,该校某班曾在一个月之内连续调换了数名班主任,并导致该班在一周之内没有老师上课,但是主管部门却只要的是学校的考试成绩。

大多地区的农村是以散居为主,这就给学校选址带来了一个新的挑战,而部分地区不注重规划,使得最终受罪的还是学生。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张街完全小学为例,该校有1/3的学生中午都不回家,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在他们中大多孩子要走1.5小时左右才能回家,有的还要更远,早上到校的时候只能是从家里带一些馒头,中午放学后随便吃一些,营养根本就没有办法保证,这对于正处于长身体阶段的他们来说是相当严重的一个问题。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农村教育仍将面临很多问题,诸如危房改造、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初高中教育发展的校舍建设高峰、代课老师问题、以及现代化设备的投入,还将需要大批的资金,相关部门必须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分配。

3.对于基础教育的相关建议

3.1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学校的经费申报从严审批

“两免一补“政策实施以后,无疑从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村家庭的负担,可谓是深得民心。但是,与此同时,这也使得学校负责人失去了手中的部分权力,尤其是在教育经费方面。迫使部分人原来的习惯不得不彻底改变。甘肃省教育厅的某位领导与笔者谈及此事时,就说他在下面调研的时候,就有部分校长向他反映经费紧张,他就明确的告诉他们“那是因为你们以前的某些所谓的权力被限制了吧?”这就说明了教育主管部门在经费审批方面的重要性,必须要保证每一笔经费都能够用到该用的地方。

3.2各级政府采取一些相应措施,解决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突出问题

虽然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已经落到了实处,但是在一些相对居住比较分散的地区,学生上学仍然是非常困难的,像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张街完全小学这样的学校太多了,而且比这样的学校更突出的学校也是有的。对于这样的情况,国家应该与各级财政联合在乡镇建设九年一贯制的寄宿学校,不再让孩子每天都长途跋涉,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学条件。

3.3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城乡教育交流与互动,进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政府的教育经费不应只局限或者集中于某一地区或学校,要有公平性,并可适当照顾西部贫困地区,不能只顾一味的建设所谓的“示范性学校”,应更多的关注农村薄弱学校的建设。可以规定城市青年教师要有在农村学校任教的经历,才能晋升职务或职称。我国2007年初已确定六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从2007年秋季开始进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规定他们有义务在毕业后到西部农村进行一定年限的工作,我们对于这一政策的落实情况拭目以待。另外,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进行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最终实现双赢。

3.4各级政府应组织形式多样的“一对一”帮扶,并加强管理机制 发达地区给予欠发达地区、省市县给予乡村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育的这种尴尬现状,但一定不能“锦上添花”,而应“雪中送炭”。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为例,该市就实行了“一对一”的帮扶,由市上各相关部门分别负责一个贫困地区的扶贫,该市农牧局就为平时仅有三个人办公的张街村村委会捐赠了大量的沙发、办公桌椅、床等办公用品,但与村委会一墙之隔的张街完全小学的教师却挤在一间小办公室办公,连一张休息的床都没有。这种情况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深思。

3.5加快农村基础教育的信息化步伐

中小学远程教育系统已于2006年基本在西部地区完成安装,这对于农村的基础教育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增强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意识,让他们学会应用信息技术,接受现代科技。

3.6以新课改为契机,加强学生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扬长补短、不断完善、稳步推进的过程。因此,它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必须确立,而这又更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但绝对不是那种“填鸭式”的教育。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握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等方面,让学生既能走出课堂,又能学到知识,知识永远都不是“第二位”的。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第四篇:浅谈山区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浅谈山区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摘 要] 作文难教,作文难写,这是长期困扰着山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针对新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结合当前山区中学生的写作实际,现就山区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以及相应的对策作点探讨。

[关键词] 山区 初中 作文 教学 困惑 对策

俗话说:语文是百科之母。语文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其地位更为凸显。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同样显得格外重要。“阅读课要培养学生‘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能力,写作课就要培养学生‘一千个作者便有一千个莎士比亚’的能力”然而,作文难教,作文难写,这是长期困扰着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在山区其难度就更大了,由于山区学生生活涉历面窄、山区学生语文层次低、山区学生与城市学生接受的教育不公平、山区教师工作复杂性等特点,山区作文就更难。而新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又相当高。面对这个矛盾,我们苦苦探索多年,略有收获。现笔者把自己对作文教学的意义要求的理解、当前山区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以及相应的对策做的探讨汇报如下。一 作文教学的意义与<<新课改>>对作文教学的要求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操,陶冶性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一种重要途径,对社会、对国家的兴衰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这一见解,强调了为文之道在于实用。实用在今天的意义一方面是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和应用性,另一方面最大的作用是教会学生写好应试作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对七到九年级作文教学也做了明确规定:“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0万字,其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 600字的习作。”综上所述,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二 当前山区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困惑

当今的山区初中生,十之八九害怕写作。要他们写一篇出色的作文,真是难于上青天。那种会笔下生花,写起作文来如行云流水,且能把写作当乐趣的学生只是凤毛麟角。“欲说写作好困惑”的现象恐怕相当普遍,在山区则尤其突出。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下列几种。1、作文与山区学生局限性生活断轨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因此,许多阅历丰富的作家创作时都要去体验生活的。如著名散文家魏巍如果没有朝鲜战场的生活经历,就写不出《谁是最可爱的人》等名篇。可是,当今山区的初中生年龄小,生活范围极其狭窄,每周在校五天,很少接触社会。即使偶尔进城,多半也是买了东西就回家,城市生活很少插足。所以只是除了大山 还是大山,这样的生活,叫他们去哪里找写作的素材,又怎么会获得写作的激情呢?因此,写起作文来,内容枯燥,千人一面。在这种除了课本还是课本学习模式下,很少有学生对生活特别富有观察力,大多数学生对生活抱冷漠的态度。他们觉得除了分数什么都“没意思”,什么都与自己无关。这样,学生写作和社会生活断轨,自然是无法积累写作素材的,也根本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的。

2、作文与山区学生语文层次的脱节

平心而论,我们现在使用的 语文版初中语文书,选篇都是精品,特别是现代名家名篇,更是美文,令人赞叹不已。教材的单元合成也具有一定科学性。然而遗憾的是,那些精美绝伦的文章离我们山区的中学生生活实际太远了,学生不能体会其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更不必说揣摩写作艺术了。朱自清的《背影》,把父子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是散文中的精品。然而,现在的中学生没几个为它感动,父亲“买橘子”能把朱自清感动得潸然泪下,但却不能感动了当今时代的中学生,在当今的农村中学生看来那是天经地义的。至于扬州的风俗买橘意味着走局的说法,那就更不可能去探究了。自然,父亲殷殷关切之情也就领会不到了。他们作文时也就根本不会去学朱自清细腻的描绘了。再如,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的祥子拉车情景能够体会到的又有多少学生,即使用了多媒体,他们也难以体验那种旧社会的都市生活。那中间的多层次写景手法也会被学生的浮躁置于一边。即便是学习富有现代气息的美文《都市精灵》,学生也只是读读而已,不会为都市的精灵去呐喊。因此,任何一个语文教师,只要他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课文的态度是:你尽管写得好,我可是不愿学。俗话说学习贵在“举一反三”,可从实际看,语文课本的“例子”作用是得不到体现的,这又是使人深深感到遗憾和困惑的。3、作文与山区学生教育不公平抵触

目前,山区初中,尤其是我们 中西部农村初中虽然得到政府的支持,搞了两免一补,教学条件改观不小。但山区初中师资不配套,小科没专职老师,史、地、生、音、体、美等学科总是拉郎配,学生不能接受全部学科系统教育。因此,学生生活难免单调乏味,知识结构不健全,到作文时候也就没有话说,教育的不公平又给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带来障碍。

4、作文与山区教师工作复杂性矛盾

写作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写作不仅需要学生努力去写,更需要教师认真的批阅。可以说,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教师的精心批阅,每个教师都希望把自己学生的作文改好。然而,如今的学生大大地不走运,教师大都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由于山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一个语文教师,正常教两个班的语文,一个班的人数假设为50,这一项大大超出教师工作量的工程,使教师不可能做到每篇文章都精批细改。更重要的是,我们山区农村由于教师专业化建设不够,不少同志跨文理、跨多学科,上学期我们单位一同志就教初二地理,初三化学和初一生物共三门学科,语文老师往往也是兼教几门,如政治、历史、地理、美术甚至包括生物。这样,教师的精力远远不能满足教学之需,也就必然带来写作与批阅的矛盾了。三 走出作文教学困境的设想与对策

尽管作文难教难写,然而作文还是要写的,写作教学也还是要坚持下去的。它毕竟能反映学生的语文学科的全面素质,据说有地方试验过中考就写一篇作文,可见作文何等重要。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怨天尤人、唉声叹气是无益于事的,关键在于如何带领学生走出困境,闯出一条血路,走向写好文章的彼岸。在此,笔者就自己 二十六年的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摸索,以及在吸取其他老师的教学实践精髓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几点尝试,并以此与同行们一道探讨。

1、因地制宜创设文化情镜 充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目前中学生学习紧张,加之山区生活较之丰富的城市生活要枯燥多了,这恰恰又是写作的一大忌,因为紧张压抑思维,写作需要生活。那么我们有怎么因地制宜创设文化情境,营造轻松的写作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我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做法:一是图文结合创设情境。为了丰富作文课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我常常费尽心机地点缀课堂,把作文课上得生动而有趣。比如在教学《与朱元思书》时,我们先让学生看课文想象写景,再看视频理解文字,然后在悠扬音乐中诵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最后组织学生读课文想画面,再听音乐回忆课文。下课时还布置学生将其改写成写景散文。二故弄玄虚求异创新。一般情况下,学生的习惯性思维,认为上课就那程序,对连续教他们几个学期的教师的细节,就没有新鲜感,激不起兴趣。据说有个老师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出现,他常在上课(尤其是写作课)时故意作些一反常态的举动,使学生在惊讶之余产生写作的冲动。他向来比较注重板书,特别爱把字写得比较大以使后排的学生也能看清。可是有一天,他却故意把一些字写得很小,许多学生直吵着说看不到,但他并不予以理采,依然故我地写着小字,直到最后亮出作文题目——谈谈近视眼,学生才恍然大悟。在那篇作文中,学生对近视眼的危害性谈得真切具体,而且很是深刻。三是就地取材拓宽视野。我们远离市镇,只好因地制宜常组织学生街道、车站等场所参加当地的社会公益活动。这样也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生活范围,增加情感体验。当然,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还有许多其他方法,这里不一一列举。

2、积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鼓励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新课标规定:“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为此我们要加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鼓励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其实,在进行教学、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进行随机观察训练,也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有价值的信息,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这些机会,进行随机观察和写作训练。曾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进行随机观察训练的:一天上午的第一节课,铃声响过,他推开门走进教室,师生互致问候之后,学生坐好,他准备上课。这时,他看到学生精神集中,等待老师讲课。但他却没有讲课,而是提出一个问题:谁看到老师是怎样走进教室,走上讲台,准备上课的?这个问题,出乎学生的意料,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于是学生便认真的回忆,有的还互相看看,好象要从对方的目光中寻找答案,很快学生们便一个个高高的把手举起。其中一位学生是这样说的:“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过之后,马老师轻轻地推开教室的门,回转身,又轻轻地把门关上,手拿蓝色备课夹,面带微笑,健步走上讲台。我们全体起立,齐声向老师问好。老师向我们鞠躬,亲切地答礼:‘同学们好!’这时,他扫视了我们一眼„„”这位教师灵活机动地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要想写出有新意的文章,还必须做到对生活要有独到见解、新的看法,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特别是求异思维和批判思维。例如,多数老师教学《愚公移山》时都会让学生去评论愚公到底“愚不愚”。学生自然会从环保、工效等多角度展开论述,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再如,原苏教版初三年级下学期的语文课本上有篇作文题目叫《良药未必都苦口》,我们农村的学生拿到题目很快就从大山渣治病不苦口开题了。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其意又不都是单一的,思想大于形象,因此观点相左的文章是可以写的,只要言之有理就行。这样的作文,变换角度,确定多个重点,思维开阔多了,坚持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日新思维能力大有益处、努力加强美文赏析指导 坚持做到读写结合训练

针对目前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的缺陷,我采用适时提供时文以供学生赏析的做法。在每周周记训练中总要精选几篇文章让他们欣赏。由于这些文章比较贴近现代生活,较能引起中学生感情共鸣,读后不但能留下较为长久的记忆,而且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初三学生欣赏完《林中小溪》之后,大部分都被小溪那坚忍的品格、团结力量和永不停步奔向大洋精神所折服。而这折服,又化为一种动力,使他们产生一种跃跃欲试、不吐不快的感觉,于是,一篇篇略带模仿痕迹但却形质兼美的感悟自然的文章相继出现了。另外,俗话说:“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海。”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积累知识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不多的知识积累就少,想写出好文章,那近似于痴人说梦,因此,广泛的阅读丰富的积累是创新作文的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言而喻,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广泛的阅读包括文学作品、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报刊杂志等多种读物,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对读过的读物,做出读书卡片,写出读后感,交流读书心得。这样在广泛阅读、丰富积累和不断练笔的基础上,就不愁学生写出具有新意的作文了。这样读写结合,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渐渐地调动起来,写作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强化课内课外作文训练 悉心指导学生作法技巧

针对当前中学生作业多,时间紧的具体情况,我采用了灵活多变的训练方法。即每学期除了写若干篇大作文外,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小作文、周记、甚至杂感、语丝上。课内作文自不必说了,我还非常重视鼓励学生到我们农村的乡间田头捕捉瞬间的灵感写成文章,不求篇幅,只求富有内涵和生活情趣。只要写得生动活泼,哪怕不成文不成章,只有三言两语也给予鼓励。这样做学生摆脱了“写作文”这个框框的束缚,能够轻装上阵、畅所欲言。许多文章虽短但却相当精美。

5、切实改进作文批阅方案 提高教师作文教学效益

改进作文批阅方案,培养学生自己批阅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的又一有效措施,也是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师工作效益的有效途径。新课标写道:“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能平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四 结束语

“文有法而无定法贵在没法。”文章怎样写,没有固定的法则,可贵之处在于不效法别人的老路走,有自己的创新。作文教学也一样,只要能切实提高我们山区中学学生的写作水平,减轻山区中学教师学生教与学的负担,就是可取的。上述拙见旨在抛砖引玉,敬请专家同仁批评指正。

第五篇:边远山区基础教育调研报告

边远山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和平小学 提供

一、现状与原因分析:

和平小学地处瑞昌西南边远山区,地理条件差。辖区内学生99%以上是农村户口。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落实;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大量人口流入城镇,学校的生源出现了匮乏现象,学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小。目前,原有的大坑教学点现已不存在,和平中心小学下辖三个教学点:和平村教学点、杨塅教学点、程家教学点,生源极为匮乏,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和平教学点一个班,1个学生;杨塅教学点一个班,1个学生;程家教学点一个学前班、一年级一个班,两个班共4人。中心小学开设了学前班、三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共4个教学班,学生13人。通过深入分析调研这种现状,主要原因是:

1、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日趋薄弱。城镇学校的办学力量较为雄厚,名校令人瞩目。许多年轻的教师向往城市,都往城市靠拢,于是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在逐年减少,教师队伍出现严重老龄化,学校的教育教学氛围在逐渐弱化,教育教学质量下滑,令人不满意。学校在学生、家长、社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小。

2、由于办学经费少,村级投入极其有限,教学点的校园、校舍建设差。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校园环境的美化、净化和

绿化程度,校园的人文文化环境,安定和谐环境。和平、杨塅教学点的教学楼还是D类

3、受人口居住变动情况的影响。由于学生家长在城里务工或家庭搬迁到城里,学生就被转到城镇小学就读。

4、受旧观念等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有部分家长的心目中总是抹不去对学校以前和近几年的印象,尽管学校曾经有过辉煌,许多家长还是认为孩子在农村读不好书,到了城镇小学就能把书读好。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家庭富裕了,生活更加无忧了,于是他们“望子成龙”更心切,一心只想城镇学校才是孩子放飞梦想的地方。

二、思考与对策:

(一)出现生源外流的情况,首先是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师资问题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受到办学条件和师资问题的影响,从而带动着生源的外流问题。为了稳定农村小学的办学根本,让农村小学的办学有着同样的生命力,促进城乡学校、大校和小校间教育教学质量趋向均衡,师资问题值得关注。

1、教师编配应合理搭配教师的年龄。城镇学校办学力量较为雄厚,名校令人瞩目,年轻教师向往城市,都往城市靠拢。近几年来,城乡之间、各中心小学之间(学区)的教师平均年龄差异明显。尽管有些老教师有敬业精神,但走进新课程需要有创新的理念,创新的劲头。接触新事物,除了要有时间的投入,还要

有精力的投入,工作要有力度。何况部分老教师还有厌教情绪,无上进心,教育教学不能更新理念。这样,每一所学校需要熔入一些年轻的教师,才能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小学。

2、教师编配要考虑各科教学能力的合理的搭配。教师的编配不仅在年龄上需要趋向合理,在思想素质方面、语文、数学教学以及其它各科教学能力等方面也需要进行统筹。不仅在大范围上需要这样,在中心小学(学区)内也应合理搭配。

3、应适当考虑按班科比例编配教师。农村小学的学生数较少,而目前的教师分配是按学生数编配,而不是参照班科比例。虽然农村小学的办学规模较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样要有六个班级,一样要开全所有的科目。而按学生数编配下来的教师数少,教师的功课负担重,不是跨班教学,就是任教好几个科目。上班时间,不是上讲台,就是批改学生的作业。再没有时间去搞业务学习、教学探讨,教学反思、撰写教学体会和教学论文了。就是做了,只是为了应付完成任务而已,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

4、在教师的继续教育方面应加大力度。由于农村小学的学生数少,办学规模小,教师老龄化尽管学校的领导都期望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但由于老教师多,他们大部分不求上进,得过且过。继续教育就成了走过场,没有起到有效作用。

(二)让农村小学的办学富有生机,还在于要加强学校本身的建设,提升学校的影响力,使成为学生、家长和社会信得过的学校。

1、必须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有部分教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逐步改变,“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形象在逐步暗淡。教育是要靠良心的,而他们连这一点都没有了,更谈不上理想信念了。学生得不到健康地成长,家长看不到希望,社会看不到成绩。但家长对孩子总是抱着希望的,他们只好把孩子转到其它的学校就读。因此,“师德师风”的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有了它,就有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就能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信任。

2、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师既要关注教育的结果,又要关注教育的过程。而家长,更多的只是关注教育的结果:孩子考几分了?在班上排几名?„„因此,好的教学质量将更直接地呈现在学生、家长、社会的面前,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学校的看法。不管教育理念怎样改变,提高教学质量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

3、抓特色。一种特色,就是一种精神,就是一面旗帜。它会影响到一代又一代的人,对教师它会凝聚起一种战斗力。

4、与名校“结盟”。和办学效果较好,社会影响较大的学校结对子,形成互动,可以借鉴先进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经验,在教育资源的某些领域里获得丰富的营养。

下载山区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困惑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区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困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小规模初级中学校长面临的困惑及其管理策略

    农村小规模初级中学校长面临的困境及其管理策略 黄港镇中学 邹盛生近些年来,由于我县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取得的成效和县城区域的迅速发展,加之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使农村在校......

    村民委员会面临的困惑探析

    村民委员会面临的困惑探析 根据我们对村委会状况的一些调查,笔者感到,村民委员会要依法实行自治,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困惑,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困惑之一:在很多地方村委会和村党支......

    初中英语教师面临的困惑

    初中英语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惑 新的课程改革后,教师比以往更加好学了;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得到越来越多的......

    大学生求职面临十大困惑[定稿]

    四年前,[大学生励志网 ]我也与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一样,开始担心自己的前途。虽然在大学期间修读了教育学与管理学两个学位,也有一些社团工作经验,但对于未来要做怎样的工作,要......

    新员工面临的五大困惑

    新员工面临的五大困惑新员工在试用期会面临哪些困惑呢?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五种:其一,是否会被群体接纳?每个人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时,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是否自己会被这个群体接纳?曾......

    农村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农村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农村问题是国家制定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明确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

    农村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贫困山区基础教育情况现状与出路 ——基于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水门乡的调查 电气1203潘林沛 摘要:从学校,学生,学生家庭三方面分析了一些贫困山区基础教育情况。从中发现,山区主......

    农村基础教育调研

    农村基础教育调研”调研报告 系部名称:电力工程系专业:输电 年级:大一班级:输电1112姓名:冯鼎学号:201101090213 实践单位:村居委会 实践时间:2012年2月4日 实践目的:了解农村基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