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英语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时间:2019-05-14 20:10: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中学生英语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中学生英语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第一篇:浅谈中学生英语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浅谈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湖北省保康县一中

王荣

内容摘要:新教材对高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式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当务之急.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出了几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关键词:新教材、演讲、标题、彩色插图、多媒体、课外活动

随着全球信息的一体化,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国家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个人来说,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对未来的就业也有很大的实际意义。语言的基本功能即是运用,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如何在新形式下,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离开书本,敢说,会说,从而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势在必行。特别对于我们山区的孩子,这一点尤其显得有必要。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利用“free talk”.充分利用课前的二三分钟时间,给学生创造一个练习英语的平台。学生在课前要事先准备好演讲稿,主题是与每单元的话题有关的,也可以自由发挥,不受本单元的限制。如果是新学年开始,学生互不相识,也可以作自我介绍。总之,本着人人参与的原则,可以按当天值日打扫卫生的顺序,也可以

按名册上的名单顺序来发言。发言完毕,全班鼓掌,老师再做最后总结。一节课就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开始了。只要这样坚持下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定会逐渐提高。

二、充分利用教材

(1)利用每单元的标题

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设置了若干版块,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展开听说读写训练。话题广泛新颖。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是实施者,也是参与者。教师的参与作用首当其冲表现在是“指导者”。要抛开一人唱独角戏,“一言堂”的局面。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入手,首先激发他们想用语言表达的欲望,给予学生表达所需要的语言提示。提示可以是二、三个句式,也可能是几个词组,甚至仅仅是一两个单词,这样帮助学生克服不敢张口,怕出错的畏惧心理。新教材必修3 U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这个单元标题很宽泛,学生可说的内容较多,可能一下子又不知从何说起。上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我问学生,“How many festivals do you know?”这个问题简单而且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熟悉有话可说,一上来课堂气氛就很活跃。不一会我又抛出第二个问题“How many festivals do you know in the foreign countries ?”“Easter.”“Christmas Day”Valentine’s Day” “……”学生七嘴八舌,兴致很高。我趁此启发学生“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festivals in our country? which one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因为刚过完春节,学生就更有话说了,一个个眉飞色舞的。我让他们跟同桌讨论,自己板书“吃团年饭”、“放

鞭炮”“走亲戚”“压岁钱”等词语。几分钟过后,我叫学生主动到讲台上说说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大家都争先恐后。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并不是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那么家庭作业就有了,让学生在课外写一篇相关的作文。无形中,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有所锻炼,真是一举两得呀。(2)利用文中彩色插图

高中英语新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有好几幅插图。老师在导入新课时,从图画入手,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其口语交际能力。

对照图画,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口语活动,可以是“师-生双边活动”;也可以是“生-生互问互答”。当然让学生扮演画中人物角色,自由发挥,设计台词,有多个学生参与就更好了。要做好这一环节的教学,必须事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组为单位,指导学生课外稍加准备。课堂上让学生到前面表演,随机抽查几组学生,让大家来评比。这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多种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三、充分使用多媒体。

新教材的出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转变以自己为主体的课堂角色,让全体学生当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另一方面自己也要不断地充电,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多媒体的正确运用就是一个例子。用课件上课对传统教育是一个挑战。我们山区的教学条件有限,整个学校只有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如今还有一些老师觉得做课件到多媒体上课是浪费时间,而我却不这样认为。自从用了新教材,我每单元的课都是在多媒体教室里进行的。实践证明,多媒体是一种有效的直观的教学辅助手段。对学生的语音,语调及语速都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英语演讲会、故事会、英语歌曲演唱赛,诗歌朗诵会,英语角。只要稍加用心,就能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口语交流环境,从而培养学生口语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技能。

“听、说、读、写”是英语教学中四项基本技能,每一种能力的培养都不是孤立进行的。这四项能力又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英语教师,只要本身拥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对教学怀有十分的热忱。我相信,学生能操一口流利的英语将指日可待。“Put your heart into it ,nothing is impossible!”,

第二篇:口头语言表达能力Microsoft Word 文档

谈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近几年来,由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即“说”的能力的训练培养得到了重视。但受过去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还没真正意识到学生“说”的重要性。

“说”是否重要?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德国大诗人海涅也说:“语言(含书面的和口头的)可以把人从墓中叫出来,也能把活人埋入地下;可以把侏儒变成巨人,也能将巨人彻底打倒。”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当今开放的社会已不再把说话隐讳曲折、谈吐文绉绉、出语细声奶气公认是一种美德了。被待为座上客的是那些说话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得体大方、条理清楚、中心明确的口才大师。

因此,“说”本身的重要性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要对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倾注感情。唯有了情,我们教师才悉心去研究,学生的“说”的能力才有可能得到提高,因为,“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育学》)。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说”的能力的训练培养,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要有个“序”。“没学会走先学跑是不行的,不但跑不快跑不好,而且要摔跟斗,反倒停滞不前。”(我国现代京剧表演艺术家苟慧生《演剧散论》)。

这个“序”包括:“说”的内容的序和“说”的要求的序。从初中到高中,“说”的内容和要求的序大体是:

初一:内容――自我介绍、回答问题、讲述见闻等;要求――用普通话、语音清晰、态度大方等。初二:内容――介绍课文、介绍内容简单的读物和影视剧等;要求――有中心、有条理等。初三:内容――扣住话题发表意见等;要求――观点清楚,有一定的说服力等。高一:复述比较复杂的事情(要求有中心有详略、有顺序);采访时的提问和交谈与被采访时的答问(要求看对象、场合能说得体的话,能直言或婉言)高二:讨论(要求与听结合,有中心);演讲(要求观点正确、材料充实、语言生动形象、注意语调、语态)辩论(要求观点鲜明、思路清晰、论据充分、有说服力);高三:口头报告(要求开门见山、讲得通俗、注意听众反应);即席讲话(要求注意场合、对象、目的,边想边讲,简洁生动,富于感情色彩)

不难看出,上述“说”的内容是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的。“说”的要求也是由低到高,由单一到多方面的。比如初一的“讲述见闻”和高一的“复述”虽然都是“述”,但前者“述”的内容是涉及一时一地一两个人的见闻,要求也很低。而后者则是讲不同时间、多个地点、多个人物等比较复杂的事情,要求也多了;除了用普通话、语音清晰、态度大方外,还要有中心、有详略、有顺序。

又比如,“发表意见”是一般性的说,而“演讲”、“即席讲话”则注意语调语态、生动形象、富于感情色彩;“发表意见”要求观点清楚,而“辩论”要求不仅观点清楚,还要更进一步――观点正确鲜明;“发表意见”可只顾自己说,而“讨论”和“辩论”还需听,“演讲”和“口头报告”还需注意听众的反应:“发表意见”可事前有准备,怕席讲话”则是边讲边想,随机应变,临场发挥。

课堂教学中,学生“说”的能力的训练培养最重要的一环是掌握和运用有效的、多种多样的做法。否则,就难以取得好效果。这正如毛泽东同志听说的: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做法是:

一、提高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进行“说”的能力的训练培养是: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八二)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自我推销,显示自己才华的需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搜集古今中外精彩的对话、辩论、说理等故事介绍给学生;

(二)适时的搞一些小型的“说”的活动,使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如讲故事、演讲、辩论等;

(三)让学生经常感到有成功的乐趣。如每当学生“说”有进步时,教师就及时给予夸奖表扬;

(四)增加学生“说”的内容:由课内扩展到课外,由语文科扩展到其他学科……

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飞向理想王国的“神天使”,是干好任何事情的原动力。进行“说”的训练,更是离不开它。怎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要学生直抒胸臆,自我表白。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就是这样:要学生在上课前或进行“说”的训练前大喊三声“我能成功!”我们从中应该得到一些启示。

(二)对学生进行称赞、鼓励、肯定、表扬

因为称赞,学生有了受重视被认可的满足感、愉悦感,从而在“说”时表现出非同一般的大胆和尽力。有一次,我在一个高一班上课提问一个较难的问题,在三个同学都没能回答的情况下,我点了一位刚当选校学生会副主席的同学的名:“你能行!竞选学生会干部时你过五关斩六将,竞选发言时你很沉着冷静,言之有理。现在这个问题绝对难不倒你”,这么一称赞再加上提示,这位同学大胆并较正确地作了回答。试想,在这时候如果不对这位同学加以称赞,就有可能出现和前三位同学一样的情形。

在进行“说”的训练中,鼓励、肯定、表扬同样不能少。学生“说”卡壳时和“说”不沾边时,要鼓励:“可能太紧张了或者考虑不成熟,可以继续思考或听别的同学说……”;“说”出不同意见时,如划分结构、分析有多重性格的人物的性格等,要鼓励;……

用自己的话“说”虽不合标准答案,但只要意思对,要肯定;……

“说”得好时,要表扬,“说”得不合答案,但积极大胆、声音宏亮,也要表扬;……

三、加强思路的诱导和关健处的点拨

思路诱导得好,关键处点拨得清,学生“说”时就会少走弯路,减少盲目性和错误。

如:复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时,只要诱导学生抓住“(鲁提辖)问(金氏父女)――(鲁提辖)救(助金氏父女)――(鲁提辖)打(镇关西)――(鲁提辖)走”这个思路,复述就能较顺利的进行。

又如;讲述见闻和复述故事时要点拨的关键是: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介绍事物时的关键处是:注意顺序、重点、数据等。

四、形式多样化

(一)课堂上“说”的训练,当然以课堂上训练为主,但也可以与课外相结合:课堂上布置任务…课外完成――课堂上检查改进。如采访、演讲、辩论、口头报告等可用此形式去训练。

(二)课堂上的“说”的训练可在上课当中穿插进行,也可用一节或几节课作较系统的强化深化训练。

五、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活跃气氛。

比如,教师要态度和蔼;上课或进行“说”的训练前教师讲一个故事或让学生唱一首歌、或背一首诗、或猜一个谜等。

除了上述五种做法,还可以在进行“说”的训练前要求学生多听多读多写。因为听说读写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象于满、程翔等全国有名的语文教师都非常注意这一点;还可以要求学生多走上社会看看听听各行各业不同层次的人是怎样“说”的,从而提高自己“说”的能力等等。

以上介绍的几种做法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所以,要想在训练学生“说”的能力时取得好效果,只依赖其中的一种做法是不明智的,而应该根据实际选择和综合运用多种做法,做到多种做法的最优结合。

总之,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说”的能力的训练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大功告成的,它是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所以在训练培养过程中除了要做到有情、有序、有法,还要做到有恒一师生双方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尽可能每堂课或多或少的进行训练。否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生不仅因此淡化了兴趣,而且会影响以前取得的效果的巩固。

对中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的思考

叶圣陶先生说过:”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言语是思维和信息的外壳,是思维和信息的载体。”说“与”写“作为信息输出方式在人类语言交流中分别占30%和9%,显然”说“的方式表情达意,比”写“的使用频率大得多。从语文的社会功能来说,所有能力的归宿点就是一个:交际,而其关键即是“说”。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尽管信息的表达、传输方式很多,但人与人的交际、沟通最主要、最便捷的还是“说”。因此,现代社会对人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更高的要求,它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从生意场上的成败得失到政治场上的升降沉浮,无处不显示着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很难想象,一个纳于言、止于口,说话吞吞吐吐、无条无理的人能为现代社会所容纳所接受。难怪有人提出“语言就是力量”的口号。

《语文教学大纲》(92年版)把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摆在与读、听、写同等的地位,并明确提出了训练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地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又进一步提出了“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的要求。

而在观摩各种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口头表达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反应迟钝、内容空洞、词汇贫乏、条理不清、口头语多、吞吞吐吐、语音不标准等等。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综合起来有这样几点:

1、应试教学的影响。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学改革一直在高考、中考指挥棒的指挥下进行。虽然“说”也可达到检测学生语文水平和能力、功底的目的,而且直观性强、可操作性强、反馈速度快。但只可惜高考、中考的检测条件有限,只笔试,不口试。因此,不少教师不敢越雷池半步,考什么,讲什么,怎么考就怎么讲。平时按考题形式讲课文,复习时按考题形式做练习,一个劲儿地训练知识点,不考的就不教不训练,“说”的教学形同虚设。这种疲于应试的教与学,长此以往,便造成了语文教学重读写轻听说,只重“文”,而忽视“语”的现象。忽视口语的训练,必然造成学生口头表达的短腿,进而恶性循环,最终造成学生语文整体素质低下、水平不高的恶果。

2、填鸭式教学的影响。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确定。不少语文教师的教学既无传统特色,更无教改气息,教学模式与方法陈旧单调,仍陷在烦琐分析、满堂灌、形式主义泥淖中,这就使学生没有机会发言。有时学生好不容易捞到一个发言的机会,但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表达的闪光点缺乏热情和肯定。若学生口头表达中出现缺点问题,不合老师的意,不要说鼓励、点拨,甚至会迎头一盆冷水,遏制学生表达的欲望,因而造成学生想说但怕说,不敢说,导致不“会”说,不“能”说。

3、学生缺乏口头表达的良好氛围。学生口头表达的最佳氛围是“轻松、活泼、融洽、自然。而现在应试教学的结果必然带来课堂教学形式上的僵化,内容上的单一,氛围上的沉闷、严肃、紧张、做作。长期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哪有”说“的欲望呢?再说,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考试的压力,分数第一的影响,学生丰富多采的课余活动近乎空白,学生自我组织的班会、团队活动等已不多见,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文艺活动、辩论比赛、演讲比赛等几乎被挤出校园,学生”说“的权利无疑被部分或大部分地剥夺。这样,学生缺乏口头表达的良好氛围,缺乏应有的口语能力训练的环境,没有一定的活动形式作为口头表达能力形成的载体,要想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等于一句空话。

4、学生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从学生年龄看,一般小学到初中一年级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害羞的心理不突出,发言、说话的顾忌不很多,相对来说比较踊跃,而这一阶段恰恰是口语训练的起步、发展阶段。而大多学生到初二以后的年龄段时,生理、心理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步入青春期的害羞心理随之而生,”怕说“更成为普遍现象。长期”怕说“下去,就失去了口语训练的黄金时光,最终导致不”会“说了。

以上问题的存在,造成学生口头表达的短腿,进而恶性循环,导致学生语文整体素质低下。可喜的是自2004年以来,在中、高考中考察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已成为热门话题,“语文综合实践”题或“语文活动”题的比重越来越大,分值也越来越多。可见,口语交际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语文教师更应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是适应社会的需要。口头表达是人们进行交际的重要形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对人的口头表达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口头表达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终生受用的语文能力,关系到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我们应抱着对社会、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把口语训练摆到素质教育应有的地位。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当成一项基本功来训练,做到读写与听说齐头并举,相互结合,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其次,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能发展学生思维。语言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它跟思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人说话,都是通过思维把语言按规律组织起来以表情达意的过程。训练学生的思维,对于他们学好各门功课“善莫大焉”。在语文教学中,学好语言能更有力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口头语言不同于书面语言,它没有充分酝酿思索的过程,也没有反复推敲的余暇。口头语言从构思、选词到转化为语言的过程很短促,它一旦转化为语言就是最终的形式,转瞬即逝,不能修改。这一特点决定了说话人必须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判断准确,要善于调动全部的语言资源,马上找到恰当的词,立刻脱口而出。人们在进行口头表达的时候必须同时进行紧张的思维活动,如思考说话的内容、层次、措词甚至语言的运用技巧,等等。因此,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对培养思维能力具有特殊作用。

语文教学要完成口语交际教学的任务,必须重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走出重读写,轻听说的误区,把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摆在重要位置,并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提高说话能力。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呢?本文旨在就这个问题展开探讨。

一、营造学生口头表达的氛围。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有口头表达的实践机会。学生口头表达氛围的营造,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语文课内的挖潜,让学生在在活动中“说”起来。课堂教学本身离不开“听”和“说”,但这里讲的“说”,不仅仅是课堂上简单的回答问题的“说”,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有评价的经常性的“说”的训练。“说”与“读”与“写”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多让学生朗读、背诵,打好学生口头表达的基础。学生朗读多了,背诵多了,一方面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一定的书面语言,另一方面也把胆量给培养出来了。多让学生口头复述课文内容。可先按段落内容复述,逐步过渡到复述整篇内容。特别是内容比较复杂的课文,更应该分段进行,企图一蹴而就是不行的。多让学生评析文章。学完一篇课文后,让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说出来就行,有多说多,有少说少,不要求全面系统的评价。经过比较长时间的训练后,再要求学生就文章的思想内容或表现形式做比较全面的分析、评价。多让学生讨论和辩论。教学中的焦点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可以放手交给学生,把学生按照成绩和能力的搭配分好组,安排、指导他们搜集整理资料,让他们通过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加深理解,共享成果,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多让学生口头作文。这种形式不能多用,因为花时间很多,一学期搞

一、两次为宜。要预先布置题目,或提供材料,让学生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准备,然后分组进行,最后把各组中最优秀的文章集中起来,在班上宣讲,让同学们点评,尽量找出文章的优点来,目的在于鼓励那些口齿清晰思维敏捷的学生。不过要注意,不要让学生写好后来读,那就达不到训练口头表达的目的了。二是课外的实战演练。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课堂教学的引导,更需大量的课外实践。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了解风土民情,从现实生活中学习生动、鲜活的语言,让他们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学会表达自已的观点和意见。另一方面,教师还要精心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寓口语表达训练于活动之中。如经常组织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组织社会热点问题讨论会、故事会,介绍生活小常识,模拟导游、模拟主持人,组织参观、访问活动等,尽可能地给学生增加口语表达并相互交流的机会。课外口语训练是课堂口语训练的延伸和补充,是口语训练的重

要的组成部分,绝不能被忽视掉。语文新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这一内容,我们可以根据“口语交际”这一环节,在课外适时地组织形式多样的故事会、交流会、辩论赛、演讲赛等,让学生在参与中自觉锻炼说话能力,提高口头表达水平。

二、建立口头表达训练激励机制。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要从多渠道、多形式中循序渐进地求得提高,这就必须建立科学的口语训练激励机制。学校要严格要求学生讲规范的普通话,让学生有一个适宜他们施展口才的良好的语言环境。教师对学生的“说”,要有明确要求,要求学生发音一定要清晰、准确,没有口头禅,没有方言、重复罗嗦等口语“杂质”;语调适中,注意节奏和重音;语态自然,语气、语速、表情要能体现不同的情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

课堂教学教师要努力精讲,腾出较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说”的训练;教师对于学生的口头表达要及时讲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对其进步应给予表扬鼓励,适当的赞许,让他们敢于表达,乐于表达,让学生感受到表达的喜悦。对其口语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要善于引导,热情帮助。特别是对待内向、害羞的学生更应该鼓励其开口,激发“说”的兴趣,这是口语训练必不可少的一步,如果没有说话的欲望和胆量,口语能力就无法提高。教师在对待口语表达水平层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年级,应有不同的要求,要注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脚踏楼梯“步步高”,不宜操之过急,教师要铺设台阶,让学生逐步“升级”,向更高层次迈进。

三、重视语文教师的示范作用。语言是语文教师的生命,要使生命充满活力,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语文教师就必须以渊博的学识来丰富自己的语言,以饱满的热情去飞扬自己的语言。“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物,最感人的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语文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是教师修养和教学艺术的重要体现。语文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语言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作为语文教师,应是语言运用的典范。其课堂教学语言,不但要力求规范清晰,而且要准确严密。我们应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用丰富、动听、优美的语言影响学生,熏陶学生。

当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经过一番勤奋的浇灌:从发音练习到词汇积累,从语言修养到文化积累,从知识铺垫到道德涵养,从表达技巧到人格完善,每一步都要扎扎实实。

四、丰富学生的话语资源。当下的初中学生课业负担重,语文基础薄弱,口语表达能力方面更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有的一开口就面红耳赤、词不达意,有的说来内容空洞、言词干瘪,有的直接无可奉告、面对话题不开口。造成这种困境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口语中语源的短缺,致使他们“无米之炊”难为。这一方面与他们年龄小,接触世面少,生活阅历肤浅等有关,另一方面,就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育退化到标准化试题和模式化文章的怪圈中,学生一天到晚死啃教课书,致使他们的知识面限制在狭窄的教科书范围内,造成严重的知识短缺。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智力的发展取决于阅读能力”。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在学好课本的同时,应抽出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有计划的进行课外文学阅读,以此来丰富自己的语源,这样在口语交际表达时,才能后积薄发,言之有物。

五、学习掌握相应的技能技巧。口头表达时,要努力做到:

(一)准备充分,写出讲稿或腹稿,又不照本宣科。

(二)以理服人,观点鲜明,内容充实,论据充分;或是以情感人,充满信心和激情。

(三)言之语序,条理清晰,层次、角度分明。

(四)注意概括,力求用言简意赅的语言传达最大的信息量。

(五)协调自然,恰到好处地以手势、动作,目光、表情帮助说话。

(六)表达准确,吐字清楚,音量适中,声调有高有低,节奏分明,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七)幽默生动,恰当地运用设问、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及谚语、歇后语、典故等,使语言幽默、生动、有趣。

(八)尊重他人,了解听者的需要,尊重听者的人格,设身处地为听者着想,以礼待人,不带教训人的口吻,注意听众反应,及时调整讲话。

此外,仅口才论口才是远远不够的。君不见那些伶牙利齿的“巧舌媳妇”,尽管能说会道,但却登不了“大雅之堂”。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其实是由多种内在素质综合决定的,它需要冷静的头脑、敏捷的思维、超人的智慧、渊博的知识及一定的文化修养。为此,可努力学习有关理论及知识、经验。如学好演讲学、逻辑学、论辩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总之,培养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的探索、创新,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变换方法,引起学生说话的兴趣,激发他们想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的愿望,力争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现代化社会人”。

第三篇:中美教育差异:我们需要加强孩子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中国孩子和美国有什么不同吗?当然有了。首先,他们长得就不一样。中国孩子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美国孩子则是蓝眼睛黄头发白皮肤。说实话,当我们比较任何两个不同的人或事时,既身处其中又远观细玩,这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大有相似之处。表面的不同很容易分辨,而骨子里的差异则不太容易区别。

假如你要问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我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就像比较猪肉和牛肉到底哪个好吃一样,不同口味的的人一定会有不同的观点。世上没有绝对的事物,也没有绝对的比较。本文因故属于抛砖引玉类的探讨。

根据笔者在美国生活十余载的生活经历,在我眼中,我能看到的中美孩子有两大不同:中国孩子比美国孩子用功,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会白话。

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就这个问题,我特意走访了几位美国重点学校的中国学生。出乎意料却又在意料之中,孩子们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中国孩子比美国孩子用功。” 的确,在孩子的眼里,中国孩子总是比同龄的美国孩子要忙。一大堆的课外功课和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几乎占满了中国孩子们的课后时间。我女儿六岁时,我们第一次买房,也是第一次和美国人民做邻居。每天孩子放学后,在我们小区,户外是跑跑跳跳的美国同龄儿童,屋内则是学中文练钢琴补算术的女儿。每当美国小朋友上门找我女儿玩儿时,小丫头总会无可奈何地说,对不起,我要写作业,然后我还要练钢琴呢。我站在孩子身边,看到了美国孩子的一脸失望和我家孩子的一肚子不满。说实话,我心里也不是滋味。

也许你会问,美国的中国孩子为什么非要这么用功呢?我本人在美国的三个州生活过,见识过许许多多的华人家庭。我家女儿的无奈,在很多华人家庭里,都可以看到类似的影子。你信不,即使是美国学校里最优秀的中国孩子,回到家里,还是离不开课外功课。也许你又会问了,中国孩子本来就不错了,为什么还要课后给他们加码呢?

我在美国中部城市圣路易斯生活时,结识一位来自广州的博士妈妈,她的育儿观点应该很有代表性。她说,美国小学课外时间这么多,我看到孩子在家里没事晃来晃去的,我心里闹得荒。如果不给他们加些课外作业,我觉得对不起他们啊。

这就是望子成龙的中国妈妈,这就是中国妈妈的育儿观。这也是解释为什么中国孩子要比美国孩子用功的一大原因。

记得多年前我在国内读初中时,背过英文课本里的几句话,good,better,best.Neverletitrest.这就是说,好了还要更好。当年我在国内接受的教育理念,正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对孩子们今天在美国的教育。我和那位广州妈妈一样,也见不得孩子们在放学后无所事事的样子。孩子们哪,对不住了,不管你在学校怎么样,你还是要继续加油,好了还要好上加好,懂吗?不用功,你能最好吗?

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在我美国三个州的十几年移民生活中,我在观察自己和其它华人孩子的成长过程时,我发现,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还有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区别,那就是公众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问题。

先以我们成人为例。旅居美国的中国人在谈论他们的美国同事时,时常会这样说,我们单位的那个美国人没什么真本事,就是会白话。靠那张嘴,他把老板哄得团团转。会白话的人吃香,这世界太不公平了。上面这样的牢骚在美国的大学,医院,公司里都可以听得见。这里所谓的白话,就是我想说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早在我家孩子上幼儿园时,我就看到了美国和中国小朋友在这方面的不同。每天接送孩子时,我总能听到美国孩子和老师在滔滔不绝地讲东讲西。比如,家里的小狗,路上的汽车,公园的湖水,美国孩子总能没事找事地说得条条是道儿。可班上的中国孩子们呢?中国孩子大多是当听众啊,或者是躲在妈妈的身后,安静地四处张望着。是我们中国孩子天生不会表达?肯定不是。比如,林妙可这小姑娘,她不仅会表达,还表达到奥运会上去了。是美国孩子的过份自信压制了中国孩子的表达欲望?这很值得探讨和深思。

幼儿园里的中国孩子,大多来自双职工家庭。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妈妈把孩子往托儿所一扔,马上就会匆匆赶去上班。相比之下,那些和老师特别爱说的美国孩子,除了他们的语言天赋因素,他们的全职妈妈肯定也给了他们更多无形的鼓励。比如,我儿子班上有一个叫托米的男孩。每天,他妈妈总会在学校和老师有意多聊一会儿。日子久了,托米在托儿所变得越来越爱说,最后变得和他妈妈一样地健谈。

众所周知,美国妇女做全职妈妈的比中国妇女要多得多。妈妈全职在家里,直接的受益者就是孩子。很多美国全职妈妈,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尽早地接触群体,她们通常会把孩子送到半天制的托儿所里。比起全职工作的中国妈妈来说,这些美国全职妈妈的时间会富裕得多。她们不仅会在接送孩子时,和老师悠哉悠哉地闲扯,还会去托儿所做义工帮忙。按照简单的推理,有妈妈在托儿所里帮忙,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大增。有自信心的孩子,肯定就爱说。越说越自信,越自信越爱说。这种正反馈,会让那些美国孩子越来越会白话,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美国男孩托米一样。

和全职妈妈起类似功效的,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美国的中小学里,都有由学生家长自愿组建的家长会(PTA)。这些家长会,主要负责学校内部各种活动的协调和管理。笔者做过一个有趣的观察,我发现,活跃在家长会里的成人们,大多是美国人。虽然有少量的中国人介入其中,但中国人所起的作用可谓是冰山一角。可想而知,美国孩子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学会了他们父母的管理能力,也学会了怎么与人沟通,怎么口头展示自己的本事。

笔者在俄亥俄大学读博士时,也亲身体会到了中国同学的用功和美国同学的会白活。当时,在我们的生化课上,书面考试得A的几乎全是中国学生,而课堂口头报告名列前茅的,几乎都是美国人。这种巨大的反差,其实也就是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的主要区别。除去第二语言的因素,我们中国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如美国同学,和我们所受的教育大有关系。

记得我在国内受中小学教育时,除了啃书本念课文,我几乎没有过课堂表达的其它机会。而在美国小学,从三年级时起,孩子们就有读书报告的机会。可以想象,当孩子怯生生地第一次站在讲台前,害羞是难免的。但这样的语言能力训炼,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则是十分宝贵的。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只要用功啃书本,得A的机会就会大增。但那种夸夸其谈的口头演讲并非一日之功,绝对是个临阵磨枪磨不出来的硬功夫。

最近,我在和美国马里兰州唯一的华裔小学校长孙凤仪博士访谈时,这位深谙美国中小学教育的孙校长,也提醒华人孩子一定要在美国学校加强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她重点提出,在我们中国文化中,大人们常常会教育孩子要三思而行,不要中断或者打扰别人说话。她说,如果我们让孩子刻守这样的古训,在美国日后的成长中,华人孩子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时一定会有挫折感。当然,如何使用技巧,如何让自己融入对方的交谈,则是门很大的学问。

以我家自己的孩子为例,我再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我家的三个孩子,功课都不错,但他们的公众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待加强。有时想想,公开站在众人面前讲话,即使是我们成人,都会觉得紧张,甚至会害羞,更不用说是孩子了。为了祢补孩子在这方面的不足,对家里的小学生,我会尽量抽出时间去学校做义工。每次我去学校帮忙,我六岁的儿子总会自豪地告诉同学,瞧,那是我妈妈。然后,儿子还会和同学们哇拉哇拉顺便讲讲其它杂事。对我家的中学生,我则鼓励她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班,有意锻炼孩子在公众面前的表达能力。这种训练班通常每周二活动一次,周末会有一整天的演讲训练。虽然大人和孩子都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我却觉得很值。理由就像前面提过的孙校长所讲的那样。

美国著名的演讲大师戴尔·卡内基在他的那本风靡全球的“语言的突破”书中前序提到,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取决于他本人的智力和技巧,而另外85%则取决于沟通的能力,讲话的技巧以及说服他人的能力。由此可见,“会白话”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假如我们能把中国孩子的用功和美国孩子的“会白话”结合在一起,那培养出来的孩子该是什么样呢?不用说,这样的孩子一定会很棒!乐观地想象一下,左手用功,右手会白话,这样的孩子,只要一出手,说不定就是打破天下无敌手啊。(

第四篇:复述—提高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

复述—提高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

湖南省祁阳县潘市镇二中 李湘辉

在语文教学中,复述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实践,我对这一问题有了一些体会和感受。现介绍如下。

一、复述是调动学生多元思维的最基本练习

语文教学当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以读为主。在读的过程中识记生字,理解词义,体会主旨,思忖结构特点。而要读有所得,就必须在读懂、读熟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字词句章、理义情法达到心领神会、融会贯通。读是基础,熟是关键。这样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 生的记忆、思考、说话能力,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综合训练。

记忆是复述的准备阶段。要记住一些重要的词语、过渡性的语句和段落、写作要素,这就迫使学生逐句地用心去细读,树立口脑并用、扎扎实实的良好学风。学生反复读、反复记就为复述做好了准备。

思考是复述的创造阶段。复述并不是 要求学生被动地搞文字搬家。它既不同于课文背诵,又不同于介绍课文大意,它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不同文体的课文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对课文的 内容进行综合概括、取舍和联想思维,并认真择词造句,组织安排材料,通过自己 的口把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观点生动 地复述出来,做到中心突出,主次分明,语言清楚流畅,动作协调,仪态大方。这是在记忆的基础上的一种再创造,它进一步强化了记忆。我在讲授每一篇课文时,都重视对课文的复述,如复述“武陵打渔人进入桃花源”这个题目时,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一定考虑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渔人在桃花源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后来又是怎样离开桃花源的?离开桃花源后又做了些什么?在这一连串内容中哪一个是重点?学生思考的结果一定是渔人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所感,在复述时对这些问题会想得更详细具体,同时对作者虚构这样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王国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作者的政治主张的理解也就落到了实处;而对离开桃源后的情节就尽量简化。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多元思维,使他们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说话是复述的操作实践过程。复述的最大特点是用口说。复述训练坚持得好,就能够培养学生敢于张口的习惯,克服那种在众人面前说话张口结舌、羞涩局促、语无伦次的毛病,逐步提高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说会道,而且有利于他们围绕中心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与表达协调一致的能力。

二、指导学生复述应该重视的几个环节

通过课文复述,稳步提高学生口语能力,是语文教学一项长期的训练工作。它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效益。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抓住学生的课文复述这一重要环节呢?

(一)要明确复述的中心,不要面面俱到。例如《我的老师》

这篇记叙文,按照“回忆一依恋一思念”的感情线索,第一大段写难忘老师。第二大段写作者儿童时代生活在老师身边的几件小事,在叙事中融会了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情,表现了 “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这一主题;第三大段写别后思念。以上内容,如果不分主次地都要求学生复述,一方面由于课文较长,要求记忆的内容多,势必会加重学生课堂负担; 另一方面平均分配力量也会冲淡主题,效果不一定好,也不符合精讲多练的要求,更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因此,我就紧紧抓住“梦中寻师”这一情节,要求学生复述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学生既深深地把握了记叙的六个要素,而且还把握了作者对老师思念的纯真亲情,在感情上产生了共鸣。有些课文内容非常丰富,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确定复述的中心。如《故乡》重点让学生复述中年闰土的形象,让学生领会什么原因使 一个少年英雄到中年变成木偶人,从而加深对造成中国农村经济日益凋弊、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根源的深深思索以及对鲁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强烈愿望的理解。《死海不死》可以让学生复述“死海” 的死,也可以复述“死海”的“不死”,还可以复述死海的前景和未来。这主要看你的教学目的怎样定,但不论复述哪方面内容,都应紧紧抓住科普说明文语言通俗、准确、生动的特点和常用的说明方法。

(二)根据文体特点,复述要形式多样,不要千篇一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和特点确定复述的形式。一般来讲,复述的主要形式有全文复述、片断复述、场面复述、人物形

象复述、提纲式复述、对话式复述和创造性表演复述等。我在教《狼》时,就让学生全文复述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全过程,理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的主题。教《一件珍贵的衬衫》,让学生片断复述衬衫的来历,学习记事文可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组织材料的写法。教《分马》,让学生重点复述老孙头相马、牵马、夸马、骑马、打马的场面,理解翻身农民分到胜利果实后的喜悦心情和他自身存在的难以克服的缺点。教《一面》,让学生复述对鲁迅肖像三次由远到近的观察描写,体会细节描写衬托人物形象的作用。教《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让学生列提纲复述书的演变过程。教《刘胡兰慷慨就义》,让学生分 不同的角色通过对话复述表现刘胡兰英勇不屈、大义凜然的精神。教《皇帝的新装》,让学生分角色复述骗子行骗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根据内容既模仿他们的动作、表情、言行即兴表演,还要表述各自的内心活动,并进行课堂评议。运用这些灵活多样的复述方 法,使学生感到趣味横生,参与意识增强,课堂中人人都想跃跃一试,一展风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复述的练习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我在讲授《我的小桃树》这篇文章时,预习时要求学生全文复述,并提出了几点要求:为什么说它长的不是地方?为什么说它长得很委屈?为什么一再说它长得瘦小?为什么着重写它在风雨飘摇中受摧残的情景?原来估计,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复述是满有把握的,可是课堂上一试全乱了套,只好边读边引导边复述,整整一节课才将课文寓意弄懂。

课后细细一想,原来犯了急于求成的毛病。一些表面上看来很简单的问题,其实包含了很丰富的内容。教师要想让学生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那是不切实际的。在后来的复述练习中,我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开始搞一些小范围的记忆性复述,让学生尽量使用课文中的语言;后来逐渐引导学生大范围的复述,学会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边读边对课文内容有目的地取舍,并在小本子上记下复述的要点,尽量用自己的话去说;然后再增加一些创造性的复述方法,如倒叙变为顺叙,第三人称换为第一人称,特别是上文提到的让学生上台表演复述,台下评议等方法,在这些训练中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和语文水平。

(四)复述的练习要从长远计议,不要半途而废。复述是调动学生记忆、思考、模仿的最基本的语言训练,一定要有长远的规划,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分阶段、分年级确定语言训练的重点,抓实在的东西。对于确定的训练目的一定要坚持达到,一次不成,可以二次三次,直至学生掌握。建议今后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测试,要将复述溶入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检测内容。要听学生普通话发音是否准确,读音是否清晰流畅,语言表达是否准确、完整、生动、简明,语态是否自然和谐,有无语病,思维是否敏捷等。只有从以上诸方面全面去衡量,才能使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发展。

第五篇:掌握口头语言表达技巧(共)

掌握口头语言表达技巧

口头语言表达是领导者思想观点、学识理念等的直接体现。领导者要有效地开展领导活动,必须善于运用口头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传播信息。这就要求领导者掌握口头语言表达的规律和技巧,努力做到善说与会讲。讲究口头语言技巧,实际上就是强调领导者口头语言的“五性”。

针对性。领导者运用口头语言应当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引人入胜的话题、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领导者讲话时所身临的不同场境对口头语言表达是有不同要求的,采用的语言表达方式一定要符合具体场景的要求,否则,就可能闹出笑话。

多样性。领导者口头语言技巧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如幽默法、委婉法、暗示法、模糊法等。而且,每一种具体方法又有多种使用类型。模糊法就分为宽泛式、回避式和选择式三种类型。宽泛式是用含义宽泛、富有弹性的口头语言传递主要信息;回避式是用不明确的口头语言避开确指性内容;选择式是用具有选择性的口头语言来表达不确定的行为。

恰当性。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经常需要对交往者提出建议或劝告,注意口头语言措辞的恰当性很有必要。一般来说,许多领导者的建议或劝告用词比较直接,常常是“应该”、“不应该”、“要”、“不要”一类词,在关系密切的人之间更是如此。可这在老百姓看来未免太武断,也太多教训味了。为了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领导者对普通群众提建议或劝告,措辞应更加委婉。

情感性。情感是有声语言表达的核心支柱。所谓“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映。有声语言始终伴随着情感。在有声语言表达中,声音靠气息的支撑,情感是气息的动力,气随情动。领导者的口头语言应当具有很强的情感性,因为不具有情感性的语言不具备感染力和鼓动力。领导者口头语言的情感性还要与思想性紧密结合,空洞的不具有内容和思想的情感性语言也是不能打动公众的。情感性的口头语言应该真诚、质朴,切忌渲染和夸张。

丰富性。对公众吸引力强的领导者口头语言具有丰富性。(1)词汇丰富。领导者口头语言要力求运用描绘性的、富有表现力的、准确而生动的词汇,娴熟使用专业词汇、成语、俗语,这样才能激发公众的热情,唤起公众的想象,并得到公众的信赖。(2)句式丰富。为了加强口头语言表述效果,领导者口头用语应注意句式的变化,可用单句,也可用复句;可用陈述句,也可用感叹句;可长短句交错,也可倒装、前置。句法参差有致,听起来就自然和谐。(3)修辞丰富。领导者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增强口头语言的形象性。贴切的比喻能启发别人的联想;精当的设问、反问能造成悬念;气势流畅的排比能激发公众感情的波澜;适时的反复和强调能加深他人的印象。(4)节奏丰富。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语音,能给公众以美的享受。领导者与公众对话或发表演讲,应当注意音量、音质、音色的变化,有时舒缓徐慢,有时高亢激奋,有时停顿间歇,有时一泻千里,这样才能牵动公众思绪,扣击公众心弦。

下载浅谈中学生英语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中学生英语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提高农村小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校本研修计划(xiexiebang推荐)

    关于提高农村小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校本研修计划 当前,许多小学生都缺乏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农村孩子们来说,在口语交际能力方面更是存在很多的困难。年级越高学生越不......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探索5篇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探索衢州中等专业学校郑晓珍***【摘要】培养和提高中职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中职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中职......

    演讲是一种口头语言表达为主(合集五篇)

    演讲是一种口头语言表达为主,态势语言表达为辅的,通过面向听众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以达到感染人、说服人、教育人为目的的艺术化的语言交际形式。具有鼓动性、针对性、适应性......

    口头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水墩中学李万广 摘要:听、说、读、写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四项基本能力,但是在素质教育实际教学中仍常常被忽视,导致多数学生语言能力严重......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头表述能力培养(5篇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头表述能力培养课堂教学是认知与情感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新课程要求,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旺盛的求知欲、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愉悦的情感体验......

    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王家河中学占春明近几年来,英语阅读在中考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难度也有所增加,而学生却是越来越怕做英语阅读.如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摆在......

    管理者如何提升语言表达艺术(准确率100%)

    学习课程:管理者如何提升语言表达艺术 单选题 1.对于中层的管理者来说,要获得持续的影响力,树立权威,就要注意避免的是:回答:正确 1. A不懂得沟通的技巧 2. B力量型领导之下的一言......

    英语口头演讲稿 关于城堡

    What do you think of when you hear dungeons and dragons, ghost and goblins or kings and queens? If you said castles, you are not alone sire. Some of these le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