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书卷多情似故人
书卷多情似故人
同学们,相信“多读书,读好书”这里六个字大家已经听了成千上万遍了吧,但有多少人曾想过,什么是好书,什么是经典呢?是快餐文化式的杂志吗?是“精神鸦片”式的小说吗?都不是。中华文化传承千年,到如今却落了个在角落里蒙上灰尘,无人问津的悲惨下场,沉醉于现代文化狂欢里的我们是不是该放下手中的文化快餐,去体会一下千载文人墨客那般别样的心绪呢?
走进中华古典文学当中,翻开一本书,捧起一首诗,就是一段历史,就是一种韵味。炎炎夏日。捧一首《夏日绝句》,吟一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一股清凉由心而生,似乎能从空气中嗅出那丝丝缕缕的蔷薇花香。秋风萧飒,金菊怒放,念一首《赋菊》献予黄巢,那个奋不顾身,率军起义的男子,也许在千百年前曾和你一样,欣赏着那独傲秋后的高贵,花如其人。百花齐放,娇艳于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闭了眼,关不住的春色,带你置身一片花海,远离城市的车马喧嚣,留一片淡薄宁静。入冬腊梅上枝头,“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辨出是花,只因香游花动,远看似雪,更因那一身的素白和与生俱来的高冷。无论春夏秋冬,诗句总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给你朴实平和的人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给你优美柔和的风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给你愉快欢乐的景中之人,一个“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乐”的老头。
《滕王阁序》告诉你初唐的繁荣,《岳阳楼记》让你体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臣子贤明。
无论是“夜阑卧听风吹雨吗,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豪放,还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的婉约,都是一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是悠悠历史兴亡的见证!
书卷多情似故人,与一位阔别多年穿越千年的老友相见,亦或是你与书的际遇,愿你们相谈甚欢,有所收获。
2015年5月10日
第二篇: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当中心校的刘校长提到推荐给全镇老师一本书名字是《你幸福了吗》,作者是白岩松,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你幸福了吗》读后感。呀,不是教育专著,心中轻松了不少,当时我就被这个书名深深的吸引住了。是呀,我幸福了吗?什么是幸福呢?有父母的关爱,有亲人的疼爱,有朋友的帮助,难道还不幸福吗?后来从学校图书室接了这本书,我翻阅了整本书,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白岩松的人生经历来展开的,以此点出种种幸福。正所谓经历的事情多了,有些事情才会看淡、看真,幸福其实就在身边--珍惜身边的一切。白岩松,作为央视名嘴,他一直给人以正直,聪慧,儒雅的形象。我感觉白岩松就很幸福,因为他岗位独特,有幸亲历重大历史事件;因为他能接触国家领导,当面向领导谏言;因为他去过美、日和台湾,留下许多观感;因为他采访过许多的名人,耳闻不如眼见;因为他痛并快乐着,思考写作是他的习惯;因为他身在名利场,却从不惧怕各种考验;因为他立足本职,思考着昨天今天和明天;因为他广交朋友,受到普遍的信任和喜欢;因为他敢讲真话,敢于把实情写进书里边;因为他总是怀着一颗平常心,平静地向前!这就是他,一个我喜欢有个性的央视主持人。同样很喜欢白岩松送给他自己四十到五十岁的十二个字,那就是“捍卫常识,建设理性,寻找信仰。”如何寻找幸福和信仰?幸福和信仰之间又是怎样的关联呢?这是对当下光怪陆离社会的质问,也是对人们久经炎凉而日益麻木的心灵的一种呼唤。这个问题我无从去思考,也无暇去思考。而让我去就怀不清的是,作为教师的我幸福吗?这也是一直困扰我问题。从90年师范毕业,就开始了教师的生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整日的备课,上课,作业。和学生在一起,感叹于他们取得的每一分成绩,感慨自己在这种不息的工作中老去,以至于放弃了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梦想,也忘记了从前那个爱做梦的我。把《你幸福了吗》拿在手里,做为教师,我幸福吗?从教这21年,我幸福吗?这个问题萦绕着我,久久的沉思其中。慢慢的理出头绪,是的,我是幸福的。我的幸福感主要来自于我对这个职业的热爱,而这个热爱的前提只有把自己沉浸于其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读后感《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你幸福了吗》读后感》。人们倡导“爱和责任”的核心价值观,不就是让我们把“爱”付诸于行动之中吗?这不也是作为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吗?是呀!我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都生活与这个变化无端、浮躁繁华的社会之中,但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该无悔的去做,无悔的去付出,因为这是自己的选择。所以,如果你是男教师,可以将你男性的魅力注入课堂之中;如果你是女教师,可以把特有女性细腻带到貌似平淡安然日子里;如果你年轻,青春、活力、热情正是与学生自然亲近的源泉;如果你从教数年,多年积累的经验正是处变不惊、沉着冷静可以抚慰学生心灵;如果你年岁渐长,和蔼可亲的目光会带给学生长辈般关爱;如果你已为人母,对学生微笑时会自然地放射母性光芒;如果你已为人父,你立于讲台上的身影也会透出父爱的伟岸;如果你博学,举手投足间便散发出学者的智慧和教者的风范;如果你多才,言谈举止中也会向学生传递自信魅力。这不就是我们除了教授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之外,用我们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他们吗?而这也是对他们的爱和教师的责任之所在。我们的工作烦琐又有挑战性,每天要面对的是几十个个性差异很大,生活成长环境不同的孩子,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发展、进步,同时还要面临着付出与回报不平衡境况。那么如何实现身心和谐获得幸福感呢?那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有淡薄名利心境。教师本身是个奉献型的职业,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为国家建设做“嫁衣”。自然不能与一些其他的职业所产生出来的金钱价值作比较,但要多想想和孩子在一起的快乐,想想受到他人尊重时的自信,想想人生价值的体现,渐渐地心境便会开朗,心胸也会变得宽阔。而所谓幸福感,就是发自内心感觉的不同,如果把教书当作职业,可以享受课堂带来亲切感,感知学生目光中求知欲,体会童心未泯快乐;如果把教育当作事业,可以感受学生成才的光荣感,体验教书育人成就。这不就是作为教师的幸福吗?我真的幸福吗?曾经不知多少次问过自己,读了白岩松的《你幸福吗》,沉念于此,终于有了新答案--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蓝;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绿;阳光的幸福如钻石般耀眼;落日的幸福留下最后美丽;我幸福的用心去采撷每一份亲情、友情,每一丝快乐、每一片希望、每一线阳光,在平凡人生旅途中静候幸福之花绽放。这就是我,一名不同的教师,一个平凡的人的幸福观。丽时光、匆匆流年、似水岁月也让我明白了许多以前不曾明白的东西:人生本来充满荆棘和坎坷,在这漫漫长途中,自己要给信心、希望、勇气、给自己点一盏灯去寻找属于那份自己的幸福。幸福就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的那种惊喜;福就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丛中笑”的那种欣慰;福就是“海内存知己”,“千里共婵娟”的那种温馨;幸福就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那种惬意;幸福就是“会当凌绝顶”,“阅尽人间春色”的那种豪迈;福就是“吹面不寒杨柳风”,“万紫千红总是春”的那种美感;幸福就是“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萧”的那种和谐。
第三篇: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原文及赏析
《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牧。古诗全文如下: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前言】
《赠别二首其二》是唐代诗人杜牧为一位红颜知己而作,从同题另一首(“多情却似总无情”)看,彼此感情相当深挚。不过那一首诗重在“惜别”,这一首却重在赞颂对方的美丽,引起惜别之意。
注解
1、多情句: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只能无言相对,倒象彼此无情。
2、尊:酒杯。
【翻译】
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象无情;只觉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声。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鉴赏】
这一首抒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的心情。齐、梁之间的江淹曾经把离别的感情概括为“黯然**”四字。但这种感情的表现,却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这种感情本身,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杜牧此诗不用“悲”、“愁”等字,却写得坦率、真挚,道出了离别时的真情实感。
诗人同所爱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感情是千头万绪的。“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多情,偏从“无情”着笔,著一“总”字,又加强了语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诗人爱得太深、太多情,以至使他觉得,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现出内心的多情。别筵上,凄然相对,象是彼此无情似的。越是多情,越显得无情,这种情人离别时最真切的感受,诗人把它写出来了。“唯觉樽前笑不成”,要写离别的悲苦,他又从“笑”字入手。一个“唯”字表明,诗人是多么想面对情人,举樽道别,强颜欢笑,使所爱欢欣!但因为感伤离别,却挤不出一丝笑容来。想笑是由于“多情”,“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不忍离别而事与愿违。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态描写,把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得委婉尽致,极有情味。
题为“赠别”,当然是要表现人的惜别之情。然而诗人又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诗人带着极度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就都带上了感伤色彩。这就是刘勰所说的:“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蜡烛”本是有烛芯的,所以说“蜡烛有心”;而在诗人的眼里烛芯却变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在诗人的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的离别而伤心了。“替人垂泪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到天明”又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诗人用精炼流畅、清爽俊逸的语言,表达了悱恻缠绵的情思,风流蕴藉,意境深远,余韵不尽。就诗而论,表现的感情还是很深沉、很真挚的。杜牧为人刚直有节,敢论列大事,却也不拘小节,好歌舞,风情颇张,此诗亦可见此意。
第四篇:多情柳永
多情柳永
关键词:
柳永
多情
离情别苦
婉约词
中文摘要:柳永是婉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一生之中创作的很多词都体现出了离情别愁的感情,将一个个离别的画面生动灵活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仕途的坎坷、生活的潦倒,使柳永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进而沉溺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从此以后他不断地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找寻寄托,这也成就了今天如此多情的柳永。
柳永是婉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一生之中创作的很多词都体现出了离情别愁的感情,将一个个离别的画面生动灵活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词达人意,意现于词。这种感情主要体现在柳永最著名的词《雨霖铃》中。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柳永在这一句中采用铺叙衍情法,将整个送别的场景、过程,以及别前、别时、别后的环境氛围和人物的动作、情态、心绪,都细致的描绘和刻画出来。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即景言情,情由景生,抒情中含有叙事情和隐约的情节性,这种特点在他的很多词中都有具体的体现。
这首词的下片中讲到:“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深刻的道出了柳永对于离别的苦涩之情。自古多情的人便多愁善感,离别更搅动他们心中的哀伤,更何况恰恰又正值冷落索然的清秋时节,自始就敏感多情的柳永怎么能够承受的了心中的这般痛苦折磨?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与歌妓的深切的朋友情谊,将离别的场面刻画的更加淋漓尽致。词人此时满心的伤怀,唯有借酒消愁,可是自古李白就有“借酒消愁愁更愁”的体会,今天的柳永又怎么会不了解这样的事实呢?尽管酒醒以后还是要面对残酷的现实。
一丝杨柳,更能够看出柳永是多么的不舍,而此时天上的月亮就像地下的人一样,不能两全,岂不更令人满心悲伤?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知己永远都是知己,尤其是红颜知己,甚至是富含了很浓的感情的知己,柳永与这位歌妓之间的感情,已经很深了,所以柳永一直想如果到了远方,如果没有这样一位知己在自己的身边,那么又有谁能够了解自己心中的喜怒情感呢?可见,此去实在是令柳永一时无法接受。
《雨霖铃》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柳永这种落魄文人的痛苦,非常的真实感人,他以严肃的态度,唱出不忍的离别和难收的归思,极富感染力。
从表面上来看,柳永对于功名利禄不无鄙视,很有叛逆精神。其实这只是他失望之后的牢骚话,其实他的骨子里还是忘不了功名,他在《鱼如水》中,一方面说“浮名利”;另一方面却又自我安慰说“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因此,他在科场初次失利后不久,就重整旗鼓,再战科场。
但是再度的失败,使得柳永真的有些愤怒了,于是他干脆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从此无所顾忌地纵游妓馆酒楼之间,致力于民间新声和词的艺术创作中。官场上的不幸,反倒成全了才子词人柳永,使他的艺术天赋在词的创作领域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
本身就是婉约派的柳永,似乎更加不断的运用自己的专长,屡屡创作出婉约派的经典之作。柳永是婉约派的四大旗帜之一,在四旗中号“情长”,可见柳永在词坛的多情已经是很有名的了,之后又有“豪苏腻柳”之称,柳词当时柳永的词就像江南二八少女,清新婉约,细腻独到。
虽然柳永的词凄婉缠绵,常常描写儿女情长,但是却不靡靡。他的构词意境脱俗,豪放不羁,以至于“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虽然有花间词派遗风,却更加的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柳永扩大了词境,佳作很多,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
他在《蝶恋花》中写道:“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危楼上的柳永,由近及远,本身多情的他,在感受着春风的那一刹那,突然生出一缕难言的春愁,凄然之感顿时涌上心头。“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孤独的远眺,默默的等待,无人理会的无奈。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这一句和《蝶恋花》中的愁苦解脱的方法是相同的,古人爱好借酒消愁,似乎只有酒精才能够使得眼前的失意暂时隐藏,他们也宁愿得到这暂时的解脱,先不去理会酒醒以后的状况如何。
最后柳永用这首诗的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词郑重的点出了这首词的重点,也是柳永写这首词的目的“为伊消得人憔悴”,原来还是只为“伊人”,所以自己内心才会有无限的感伤,但是虽然明知希望不大,但是还是坚持不懈。
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众多诗人词人中唯一一位肯为妓女歌姬写词的人,也正是有了和这些女歌妓的深厚的感情,于是才有现在的多情词人。
诗词文坛的作者都各有千秋。柳永的多情在宋词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多情的柳永,将婉约诗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参考文献:《中国古代文学》郭兴良,周建忠主编;
《宋词的美丽读法》徐磊著;
《宋词赏析》沈祖棻著;
柳永词赏读作者:(宋)柳永 著;谢桃坊 导读,柳永赵长征 编著
第五篇:幽幽书卷香
幽幽书卷香
书的气息,淡淡的,幽幽的,落下一地芬芳,萦绕心头。一缕一缕,一丝一丝,编织成长的路,沉淀青春的画卷。
——题记
孩提时,我会抱着童话书乖乖地坐在妈妈的身边,听妈妈讲故事书中的童话。静静地聆听着,沉醉着„„我看到了灰姑娘的善良,丑小鸭的执着,坚信丑小鸭终会一跃成为高贵的白天鹅,我为小克劳斯的聪明喝彩„„
孩提时,书香于我而言是富有神话色彩的,淡淡的。
六年级,我站在历史的海岸,看着历史的浪花拍击着海岸。我看到了昭君在匈奴帐中对月抚琵琶的无奈、幽怨;我看到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执意魂归江河的高尚节操;我看到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来自我安慰;我听到了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真诚呼唤„„李清照“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愁思,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杜甫“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忧国思家,这一切,都在书的诠释下完美地展现在世人的眼前。六年级时,书香于我而言又多了几分成熟的气息,令人心醉。
现在的我,在书的海洋中更加自如地遨游。在书香满溢的世界里,我能够尽情地奔跑在文字的草原中,我能够无所顾忌地飞翔在文学的天空中,我能够洒脱地写出我内心的世界、放逐我的梦。
是书,给了我这个自由自在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我有着“望月生情,见花落泪”的细腻,会怜惜黛玉“冷月葬花魂”的愁情;在这个空间,我有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豁达态度,会看到保尔面对困境的乐观,在这个空间,我尽情释放自我,会敬佩维特超然的生活态度„„
唐诗宋词的洗礼,名著里的动情世界,感人至深的情节,字字珠玑的见解„„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吸引人心,而这一切,只有书才能饱蘸浓墨,恣意抒写。
幽幽书卷香,蕴含人生百态。
幽幽书卷香,充溢精神世界。
一缕一缕,编织成长的脚步,成长的途中,芬芳的书香飘溢。
一丝一丝,沉淀青春的画卷,青春的卷中,淡淡的书香充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