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章伤害流行病学-讲稿

时间:2019-05-14 20:1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3章伤害流行病学-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3章伤害流行病学-讲稿》。

第一篇:13章伤害流行病学-讲稿

第十三章 伤害流行病学

讲稿 吴云凤

各位同学,今天给大家介绍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伤害流行病学。我们都知道流行病学的内涵十分丰富,因此其研究层次也已经扩大,包括疾病、伤害和健康。伤害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给社会经济、家庭和个人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它与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一起构成了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负担,其预防和控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什么是伤害流行病学,它研究什么?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定义得出答案。伤害流行病学是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描述伤害的发生频率及其分布,分析伤害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提出干预和防制措施,并对措施效果进行评价的一门流行病学分支学科。接下来给大家介绍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1)了解研究伤害流行学的意义;

(2)掌握伤害流行病学的概念、分类、测量指标、分布特征;伤害发生的条件;预防策略与措施。

第一节 概述

生活中伤害无处不在,我们可以随意举出很多例子“大到人类面临的死亡、小到感冒发烧、手指破了等等”。首先看一下伤害的定义:

伤害是指凡因能量(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等)的传递或干扰超过人体的耐受性造成组织损伤,或窒息导致缺氧,影响了正常活动,需要医治或看护,称之为伤害。

我国的伤害诊断标准

(1)经医疗单位诊断为某一类损伤(2)因损伤请假(休工、休学、休息)一日以上

伤害的分类:

(1)按照造成伤害的意图

a)故意伤害:有目的有计划地自害或加害于他人所造成的伤害 b)非故意伤害:无目的(无意)造成的伤害(2)按照伤害的性质,详见课本P229-P233 a)国际疾病分类 :ICD-10 b)国际伤害外部原因分类 :ICECI c)中国疾病分类 :CCD 伤害的种类很多,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下面我们看一下伤害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尽管伤寒的类型很多,预防和控制措施也不同,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致病机制---伤害能量交换模型。该模型源自流行病学的三角模型,因此,伤害发生的原因包括能量、宿主和环境三个方面。

(1)致病因子:包括动能、热能、电能、辐射能、化学能

(2)宿主:即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宿主对能量交换的耐受性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人口学特征、心理行为特征、其他如疲劳、疾病等。

(3)环境:十分复杂,主要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

第二节 流行特征与研究现状

我们看一下伤害的流行特征,实际上是描写伤害的三间分布。(1)全球流行特征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全球伤害造成的死亡约500万人,1500万人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800万人终生残疾。2008年的资料显示,全球伤害总死亡率约为76.1/10万。

a)地区分布:总体上来说,发展中国家的伤害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b)人群分布:伤害的发生有年龄依赖性,表现为0~14岁伤害发生率较低,15岁以后伤害死亡率攀升,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65岁以后伤害死亡率则再次攀升。其中0~14岁的儿童期,伤害死亡率变化规律呈现反向趋势,即0~1岁最高,伤害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c)时间分布:发达国家有下降趋势。(2)我国的流行特征

a)地区分布:在城乡分布上,城市与农村的伤害死亡均排在死因顺位的第5位,农村高于城市。城市人群伤害死亡的原因依次为:交通事故、自杀、意外坠落、中毒、他杀、溺水、火灾和烧伤;农村人群伤害死亡的原因依次为:自杀、交通事故、溺水、意外坠落、中毒、他杀、火灾和烧伤。

b)人群分布:除自杀外,其余死因均是男性高于女性。以交通事故致死的差别最大,农村和城市男女性别比分别为2.93∶1和2.56∶1。女性的伤害死亡率以自杀为首位,农村和城市分别达12.64/10万和11.13/10万。不同年龄阶段,主要的伤害致死原因各异。

c)时间分布:1995-2008年间中国伤害死亡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以自杀率的下降比例最高;中国前5位伤害死因排序为道路交通伤害、自杀、跌落、溺水和意外中毒。

(3)伤害流行病学的重要性

a)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全球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伤害 b)威胁劳动力人口健康与生命的主要原因

c)具有常见、多发、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

d)其中自杀对社会的危害比较大

(4)伤害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有关伤害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叶。全球范围大规模的开展伤害流行病学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

近年来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由个别发达国家扩展到世界各国,预防与控制

正在由专家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

(2)建立各类各级监测系统(3)研究呈现一般死因分析和伤害描述扩展到各类伤害研究的趋势(4)多学科交叉(5)开展社区伤害研究 我国伤害流行病学的进展:(1)萌芽期(1986-1998年)

(2)形成期(1999-2005年)

(3)发展期(2006-至今)

第二节 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

与其他流行病学研究一样,伤害的研究同样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首先,收集资料,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收集的资料包括死亡资料和发病资料。其次,选择适当的测量指标。测量指标包括伤害发生频率的测量指标如伤害发生率和伤害死亡率和造成损失程度的测量指标如潜在减寿年数和伤残调整寿命年。最后,进行伤害的监测。

伤害监测是指长期不间断地收集不用人群伤害发生、死亡、伤残和经济损失等资料,目的是寻找环境、人群和成本-效益相关的伤害预防与控制方法,确定与三间分布相关的伤害类型,结合Haddon模型对伤害进行系统评价,从根本上减少伤害的发生。

伤害的监测除了伤害监测外,还包括伤害监测系统,两者不同。伤害监测系统的目的: a)提供病因分析资料

b)观察暴发或聚集的发生趋势

c)提供干预成功资料

d)确认伤害发生最危险度的人群

e)进行预防活动的指导

研究方法应用:

在伤害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研究中,最常用的还是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随着方法学的发展,近些年来一些新的流行病学方法开始被用于伤害研究领域。① 病例交叉设计

② meta分析

③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④ 捕捉-标记-再捕捉法(CMR)⑤ 伤害的社会经济学研究

第三节 伤害的预防与控制

通过对伤害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的认识,人们逐渐认识到伤害是能够预防的。预防伤害可以可以减低伤害的严重性、预测伤害的发生以及对所有危险因素的积极控制。

伤害的因子通常是可知且可以被测量,能量由环境到宿主的转换机制也可以被描述,某些特殊的例子除外,因此伤害控制的主要步骤是明确促使伤害发生的能量形式和人类的暴露机制,在伤害的自然史中详细定位干预措施,并对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

接下来我们重点介绍伤害的预防策略和预防措施。

(一)预防策略(1)三级预防

① 一级预防:伤害发生前,预防其发生。包括全人群策略、高危人群策略、健康促进策略。

② 二级预防:伤害发生时,减少伤害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

③ 三级预防:伤害发生后,控制伤害的结果。(2)主动干预与被动干预

(3)Haddon伤害预防的十大策略 ① 预防危险因素的形成② 减少危险因素的含量

③ 预防已有危险因素的释放或减少其释放的可能性

④ 改变危险因素的释放率及其空间分布 ⑤ 将危险因素从时间、空间上与被保护者分开 ⑥ 用屏障将危险因素与受保护者分开

⑦ 改变危险因素的基本性质

⑧ 增加人体对危险因素的抵抗力

⑨ 对已造成的损伤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⑩ 采取有效的治疗及康复措施

(4)“5E”伤害预防综合策略

a)教育预防策略 b)环境改善策略

c)工程策略 d)强化执法策略 e)评估策略

(二)预防措施

(1)四步骤公共卫生方法 ① 搜集数据

② 确认问题的原因及修正风险因素

③ 设计、实施、监控和评估干预措施 ④ 更大规模上实施评估干预措施(2)Haddon模型

① 根据伤害发生的阶段,Haddon提出按伤害发生前、发生中和发生之后三个阶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

② 根据发生的不同阶段,针对致病因子、宿主和环境开展针对性的预防。

(3)安全社区

定义:具有针对所有人、环境和条件的积极的安全和伤害预防项目,并且作为国家制定的包括政府、卫生服务机构、志愿者组织、企业和个人等共同参与的工作网络的地方社区。

宗旨:为了整合社区资源,开展各类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活动,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类伤害的发生。

创建安全社区、积极开展安全社区活动能够通过创建安全的生活、工作环境从根本上消除发生伤害的隐患。

下面看一下我们对待伤害的一些政策方针。(1)伤害预防控制的政策法规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④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⑤ 《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

(2)伤害预防控制具体措施

①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从公共卫生的角度积极预防伤害的发生 ② 进一步加强对伤害预防控制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

③ 加强伤害预防有关的社会动员,提高全社会预防伤害的意识

④ 伤害预防与医疗急救、康复和社区卫生服务等工作结合起来,形成伤害防治网络

(3)我国伤害预防控制存在的不足

① 认识不足

② 无独立的组织机构,专业队伍缺乏,经费投入少

③ 部门间没有建立相互协作关系

④ 理论与实践脱离,学术研究的成果很难应用于现实工作中

⑤ 救治体系不完善

第二篇:12章传染病流行病学讲稿

第十二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3学时)

讲稿 吴云凤

学习流行病学的发展简史后,我们知道,流行病学是在与传染病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染病曾经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最严重的一类疾病,例如鼠疫、霍乱、天花以及流感等传染病曾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随着社会的发展,传染病对人们构成的威胁已逐渐减弱,但是近些年来老的传染病死灰复燃,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也给全球公共卫生提出新的挑战。

首先给大家介绍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传染病流行史简介、影响流行过程的两个因素;

(2)掌握新发传染病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疫源地、自然免疫地及自然免源性疾病等概念、传染病的防治和计划免疫及其评价。

第一节 概述

(一)传染病的定义

传染病流行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流行过程和传播规律,探讨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制定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策略与措施的一门学科。

(二)流行概况

(1)全球传染病流行概况

① 传染病仍然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全球死于传染病的人口约占总死亡人数的25%。

② 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约有40多种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新的传染病被发现。

(2)国内传染病流行概况

① 艾滋病危害严重,艾滋病毒感染模式正在发生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播散的变化 ② 病毒性肝炎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发病率虽有下降但仍不乐观,控制的难度仍然较大

③ 耐药性结核病流行卷土重来

④ 新发、突发传染病流行不断发生,在全球出现的40种新发传染病中,在我国出现近20种

⑤ 流感、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常见传染病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第二节 传染过程

首先看一下什么传染过程? 传染过程是病原体进入宿主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亦即传染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整个过程。

[1] 病原体

1.与致病相关的主要特征:

① 传染力:病原体引起易感宿主发生感染的能力。传染力大小可通过引发感染所需的最小病原体的数量来衡量,也可通过人群中二代发病率(secondary attack rate)来评价。

② 致病力(pathogenicity):病原体侵入宿主后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

③ 毒力(virulence):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引起严重病变的能力。可用病死率和重症病例比例来表示。

④ 抗原性(antigenicity)或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病原体的抗原作用于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T细胞受体、B细胞受体),促使其增殖、分化,并产生免疫效应物质(特异性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2.病原体的变异

① 抗原性变异 ② 耐药性变异

③ 毒力变异

3.病原体在宿主体外的生存力

① 外环境中的诸多因素对病原体的生长不 ② 大部分病原体在体外的生存力较弱 ③ 少数病原体在外界生存力较强,如能形成 芽孢的细菌、乙肝病毒等。

[2] 宿主:能被传染性病原体寄生的人或动物

1.宿主的各种防御机制 ① 皮肤粘膜屏障

② 内部屏障:吞噬作用、正常的体液屏障作用 ③ 特异性免疫反应: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2.宿主的遗传易感性

① 宿主的个体遗传因素也与传染病的感染有关 ② 已证实7个麻风病的易感基因

③ 艾滋病、肝炎、结核、脑膜炎等传染病的易感基因也陆续被发现 ④ 传染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有望从基因水平揭示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传染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3] 传染过程的结局 感染谱或感染梯度:

1.定植:病原体存在于体表,组织未受侵害

2.感染:亚临床感染或无症状感染,病原体侵入宿主组织,但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也没有组织损害的实验室证据。

3.持续感染:慢性感染、携带状态、慢性携带状态、不迅速引起发病或痊愈的感染状态

4.隐伏或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无症状感染(病原体侵入宿主组织,但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也没有组织损害的实验室证据)。

5.疾病:临床疾病、有症状感染(病原体在宿主组织中繁殖,出现临床体征、症状与组织损害的实验室证据、临床疾病又分为轻症、重症和死亡)。6.痊愈:组织中的病原体被消灭。

第三节 流行过程

流行过程:是传染病在人群中连续传播的过程,包括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的整个过程。

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病人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传染期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病程可分为三期:

① 潜伏期: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出现这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

a)判断患者受感染的时间,借此追踪传染源,寻找传播途径。b)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 c)确定免疫接种时间。d)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e)潜伏期长短还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一般潜伏期短的疾病,常以暴发形式出现。

② 临床症状期:出现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期,病原体数量多,临床症状又有利于病原体排出和传播,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

③ 恢复期:病人的临床症状消失,开始产生免疫力,对大多数传染病来说,机体内的病原体被清除,不再具有传染性。

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是带菌者、带毒者和带虫者的统称。包括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携带者的类型、排出病原体的数量、持续时间、携带者的职业、生活行为、活动范围、环境卫生状况、生活条件及卫生防疫措施等。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的动物包括家畜、野生哺乳动物、家禽及野禽等。人畜共患疾病是在动物和人之间传播,并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的。可分为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病、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真正的人畜共患病。

(2)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传播因素包括空气、水、食物。传播形式有垂直和水平两种。

传播途径的种类有七种:

a)经空气飞沫传播 b)经水和食物 c)经接触传播 d)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e)经土壤传播 f)医源性传播 g)垂直传播

(3)人群易感性: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

 可引起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  新生儿增加  易感人口迁入

 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  免疫人口死亡

 可引起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包括:  计划免疫  传染病流行 疫源地:

形成疫源地的条件:传染源的存在和病原体能够持续传播

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因病种而异,主要取决于传染源的存在时间和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以及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1.疫源地消灭的条件:传染源被移走或不再排出病原体;传染源排于外环境的病原体被消灭;所有的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而未出现新病例或证明未受感染。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与类型:

(1)同源传播也称共同传播载体传播,指由共同传播因素引起的暴发

a)单次暴露:易感者同时暴露于某传播因素而发生的流行,流行曲线呈单峰型。

b)多次暴露:易感者分批受感染,病例可分批出现,每批病例表现为流行曲线上的一个高峰,流行曲线呈多峰型,流行时间超过两个潜伏期。

(2)非同源传播,亦称为连续传播或连锁式传播。病原体在受染的人、动物、与易感者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潜伏期长的疾病,病例增长缓慢,流行过程持续时间长,下降也缓慢。潜伏期短的且易传播的疾病,病例增长快,持续时间较短,但至少超过一个潜伏期。非同源性传播的流行曲线往往不规则。

流行过程的影响因素: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它们相互联系共同发挥作用,但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会影响传染病的流行和消长。三个环节本身及它们之间的链接都收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自然因素

a)对传染源的影响 b)对传播途径的影响 c)对易感者的影响

2.社会因素:包括人类的一切活动

第四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

(一)策略 1.预防为主 2.传染病监测 3.全球化控制

(二)措施 1.疫情管理

2.针对传染源采取措施,例如病人、病原携带者、接触者

3.针对传播途径采取措施,主要是消毒、杀虫以及灭蚊、绳、蚤等。4.针对易感人群采取措施,免疫预防、药物预防、个人防护

(三)传染病暴发的应急措施

1.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活动 2.停工、停业、停课 3.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4.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 5.控制或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 6.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第五节 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

(一)预防接种

1.人工自动免疫:有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及类毒素等免疫制剂。2.人工被动免疫:有免疫血清、人免疫球蛋白制剂等。

3.人工自动被动免疫:使机体迅速获得特异性抗体和持久免疫力

(二)免疫规划

(1)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实行“四苗防六病”,即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和麻疹疫苗,预防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

(2)1992年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范畴,使基础免疫的内容改变为“五苗防七病”。(3)2007年12月29日将甲肝、流脑等15种疫苗有效预防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其内容包括:

 在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等6种疫苗基础上,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将甲肝、流脑、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 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发生炭疽、钩端螺旋体疫情或发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时,对重点人群进行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应急接种

(三)预防接种的效果评价 1.接种率的监测与评价  评价内容包括:  是否有常规接种率报告;

 根据出生率推算接种率,并与报告接种率比较; 近年来本地区或邻近地区病例发生情况及分布;

 必要时开展抽样调查。

 评价的主要指标:建卡率、累计接种率。

2.免疫学效果评价:人群抗体阳转率、抗体平均滴度和抗体持续时间。

3.流行病学效果评价:疫苗保护率个疫苗效果指数。

第六节 新发传染病

首先大家了解新发传染病的定义:

由新出现(发现)的病原体,或经过变异而具有新的生物学特性的已知病原体所引起的人和动物传染性疾病。

突发性传染病: 是指突然出现的传染病爆发。

其次,重点介绍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不确定性 即不知道会在何时何地发生何种新发传染病,给防控的准备工作带来困难

(2)缺乏特效治疗和免疫预防

(3)容易造成医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对医务人员造成直接伤害

(4)动物源性: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在新发传染病中75%为动物源性的(5)人群对新传染病缺乏免疫力

(6)新的病原性微生物带来的传染是全球性的,而非局部的独立的事件

(7)在疫情发生初期,不能充分认识,大众得不到有效的宣传和教育,恐慌心理严重,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8)新发传染病的生物学性状、传播因素及传播规律等方面尚缺乏足够的认识,传播迅速、易形成爆发或流行、病死率高

最后带大家看一下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

1、三级预防策略

(1)一级预防:生态学预防(改善环境,防止污染)(2)二级预防:加强监测与国境卫生检疫

(3)三级预防:流行的控制

2、防控措施(1)加强政府领导

(2)提高对突发急性传染病暴发的早期预警能力,建立突发急性传染病预警体系。

(3)建立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联防联控机制(4)搭建突发急性传染病科研攻关的技术平台

(5)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置能力,成立突发急性传染病咨询专家组,建立突发急性传染病专家库,组建应急反应队伍。(6)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公众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 认识和防范能力

第三篇:学校意外伤害讲稿

学校意外伤害事故讲座稿

当前全国在校小学生13547.96万人,在校初中生5811.65万人,在特殊学校的残疾儿童37.16万人,据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溺水、食物中毒、建筑物倒塌等意外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校园意外伤害毫不留情地成为威胁青少年安全的“头号杀手”。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学校意外伤害。

一、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种类分析:

从已发生的事故看,校内易发生危险的有10个重点部位,包括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播音室的主控室、图书馆的书库、财务室、食堂、宿舍、传达室等地。容易发生以下类型的事故。

1、拥堵挤压,主要集中在楼道、通道、台阶、厕所、校门等处。校园内的栏杆、围墙、水泥地面等也可能成为“隐性杀手”。

2002年9月23日,内蒙古丰镇二中发生一起严重的校园安全事故,因楼梯栏杆倒塌且无灯,导致在黑暗中挤死21名学生、挤伤47名学生。

2005年10月25日晚8时许,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小学四至六年级寄宿制学生晚自习结束后,在下楼梯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8名学生死亡,45名学生受伤。

2、运动伤害:跑、跳、投过程中的意外伤害,或因运动器械管理不善造成的伤害。

体育活动中,学生踢足球踢坏眼睛,练习跳箱摔断胳臂,甚至突发疾病被夺去生命的意外事故令人防不胜防。2001年,广州市同和镇启明小学一名四年级女学生,在上体育课时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死亡。东山区某小学一男生把篮球打出了围墙,男生翻墙捡球,不幸摔伤手臂。

3、学生之间互相嬉戏、玩耍造成的打斗伤害:徐某与蔡某是浙江温州市双屿镇双岙小学同班同学。1998年12月17日下午第2节课上,徐某与蔡某互做小动作,结果导致徐某受伤。经鉴定,徐某右眼穿孔伤,视力下降为0.3,属10级伤残。

4、食物中毒;中毒事故涉及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夏季为多发季节。发生在校内的占81.3%,其中发生在学校食堂的占61.5%。中毒原因多为扁豆(四季豆、无筋豆)未炒熟、空心菜等易发虫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外购食品变质、购买无证摊贩有毒米粉等,还有食堂条件差、不按有关要求操作等原因,也有个别投毒事件。2003年,辽宁省海城近3000名学生由于饮用有问题的豆奶导致集体中毒;2003年3月19日,茂名市技工学校学生因吃了学校食堂的青菜、猪肉、面条、河粉、鸡粥、黄豆后普遍出现肚痛、腹泻、头晕现象,先后有208名学生食物中毒。

5、学校的教学、生活设施质量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的:2003 年1 月21 日下午,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德新镇金玉村小学校发生校舍垮塌事件,在教室内玩耍的小学生被垮塌下来的房顶砸伤,1名学生当场死亡,另有18人受伤。2003 年1 月21 日下午,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德新镇金玉村小学校发生校舍垮塌事件,在教室内玩耍的小学生被垮塌下来的房顶砸伤,1名学生当场死亡,另有18人受伤。

6、校园交通事故;哈尔滨市道里区工农小学9岁的女孩许悦,被一辆由校内开出的大货车无情地挤死在了校门的门柱上;某市组织一群学生参加体育加试,由于汽车严重超载,导致车祸,掉下深山的孩子多数无法生还;2005年10月7日凌晨5时50分,重庆市奉节县一无牌无证客货两用车在私自运送27名学生返校途中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车辆翻坠于40米下的高坡,造成奉节县吐祥中学、龙泉中学共5名学生死亡,3名重伤。2005年11月14日,山西沁源二中学生在校外晨跑过程中,发生了21人死亡的特大交通事故。

7、社会滋扰产生的事故等等。抢劫、绑架、杀人、毒品、勒索等社会性侵害或校园内暴力威胁着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2004年10月24日中午,四川省彭州市蒙阳中学三

(四)班教室里突然冲进14名歹徒,对正在上课的男生用刀捅、凳砸,5名学生被打成重伤,其中1名学生受伤后生命垂危,2 名教师受伤。2004年11月26日河南省汝州市风穴街道办事处焦洼村村民。持刀闯入汝州市第二高中行凶,致多人死伤。警方赶至现场勘查发现,有八人被砍杀死亡,四人受伤

8、地震、雷击、洪水、泥石流、山体塌方、台风、海啸、冰雹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意外伤害:2005年6月20日黑龙江沙兰水害造成106名小学生遇难

9、学生自杀、自残的;2005年1月5日,山东省某工业学校进行期末考试。一女生作弊被监考老师发现,老师即按规定在其试卷上写下“作弊”二字。该女生见状哭着跑出教室,跑回宿舍后在一张纸上写下“再见了,同学们,我无脸见人了”,然后,爬到四楼楼顶跳楼身亡。

10、因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的人身伤害:

辽宁省黑山县西关小学体育教师董某在上体育课时,学生李某没有听到老师口令,体育教师董某踢了学生李某,并打他耳光,造成该学生阴茎海绵体挫伤。

2001年11月9日下午,自然课老师甘某 对9岁男孩刘帅大骂“笨得跟猪一样。”一边说“教你都教不会。”一边用左手在孩子的脸上连扇5下,然后翻开测试题,指着刘帅没有填写的一道题让他看,并又是3记耳光。导致刘帅耳膜穿孔。

11、校园性侵害。“校园性侵害”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北京一位姓陈的数学老师利用担任教师的便利条件,经常在上课时间把女生单独叫出去,拉到学校小卖部旁的一间小黑屋里,或以补课为名在放学后将女生单独留下,对其进行猥亵。

浏阳市七宝山乡宝山小学的原校长刘桂秋,是一个有着28年教龄的老教师,然而,就是这位备受村民尊敬的刘校长,却先后至少猥亵过11个女学生,最小的只有10岁,最大的也不过13岁。

吉林省通化市某农村小学26岁男教师栗锋在从1998年开始的4年间,竟在教室、备课室、水房甚至自己家里,先后对自己所带班级里的19名女学生进行数十次强奸和猥亵„„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然而,随着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变化,由各类灾害、人为暴力等导致的校园意外伤害致使近年来青少年受伤害人数急剧上升,给本人、家庭带来痛苦和灾难,给学校、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重复的情节和重复的事故该引起怎样的反思?

二、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造成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缺乏安全防卫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自我保护能力差。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不强,而背后的现实则是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对青少年安全问题的忽视,对安全教育的相对忽略。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在生存过程中,我们往往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各样始料未及的考验,例如天灾。学会怎样生存,珍视生命,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严肃问题,对此,由于阅历和能力等原因,成人也许要好些,如初生牛犊的未成年人就不同了。我们的家长和学校长期以来只重视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大大缺乏对他们的生存教育训练,以致他们在遇到一些紧急情况时常常手足无措,无所适从,如有的孩子遇到火灾,竟天真地往电梯里面逃,他们以为在电梯里面大火怎样也烧不着、熏不着自己;有的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常常是逞一时之勇,奋不顾身就跳下水去救人,而对于自己的体力与水性不加考虑,有时没救着人,倒让自己也成了要救的人,甚至牺牲生命,这样虽然光荣,却有点残酷,并不值得提倡。

教师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成人化的倾向严重,往往忽略未成年人生命个体对积极生存、安全自护知识的需求,教师未能将未成年人生存保护教育提高到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层面上来认识,这是造成他们生存保护教育弱化的主要原因,并且缺乏有效的教育内容、途径、方法。

此外,家长在安全教育上出现盲区。由于家长片面追求孩子智力发展,忽视孩子生存需求,对孩子溺爱有加,造成孩子娇气重,生存依赖性大,心理素质差,面对困难坚持性不够、主动求助少,多是被动依赖成人解决问题;面对危险勇敢精神少,缺乏积极主动的交往能力,积极生存能力差,使人类深切的同情心、勇敢、关爱、宽容等人文精神在家庭教育环境中悄然退化。

2、安全责任制未得到深入落实,管理上还有明显漏洞。存在着漏管现象,安全隐患不能及时被发现,以至不能及时排除隐患,不能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一级抓一级,一抓到底的责任体系不健全,有脱节现象。

3、安全检查形式化、走过场,缺乏一丝不苟、滴水不漏的严谨作风。

4、安全防范上还存在漏洞。有的学校安全防范设施不齐备,个别学校还不具备教育教学管理的一些基本条件,技防不足、人防不严。

5、对间接的、隐性的安全隐患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个别学校消防器材还不符合配置要求,师生尚不能正确使用;活动器械陈旧老化,存在安全隐患;食堂、小店一包了之,校方监督不力;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在机动车道内骑自行车的现象比较严重;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师生缺乏必备的安全常识等等。

6、中小学的安全状况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联,整个社会的道德伦理状况、学校所在区域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尤其是社会风气、校园周边地区社会治安的质量等,都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的安全保障水平。另外,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大幅上升,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等外部因素,都可能成为引发学校不安定的因素,学校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日益显现。

李岚清同志曾讲过:“每见到一份事故报告,都要引起我一阵阵心疼。尽管许多事故最终都能依法查处并追究责任,但人死不能复生,亡羊补牢,毕竟为时已晚,人死了,还谈什么教书育人?生命不保,何谈教育!”李岚清的话一语中的,发人深省,那么该如何有效避免校园意外事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呢?

三、校园意外伤害的现状及其特点:

1、发生率越来越高,且多集中于体育课或课外活动时发生;中小学生发生率远远高于大中专院校学生;城镇学生发生率高于农村学生。

2、责任难以分清。对于此类事件,目前法院判定责任归属主要依据《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受到伤害或伤害他人,单位有过错的,可责之单位给予适当赔偿”一款。由于在校的中小学生通常尚未成年,判断标准不统一,责任难以明定,导致一些法院自由裁量度过大,这对于校园意外伤害的妥善解决造成了一定困难。

3、学校属于被动地位。学校究竟算不算是监护人?是不是在校园范围内发生的事故都由学校来承担责任?社会舆论又在一种同情弱者的心态下早早作出了判断,学校往往成为众矢之的,陷入被动地位。

4、素质教育受到不利影响。频频发生的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和责任的难以分清,令学校产生了惹不起,躲得起的心理。有些学校为了避免承担高额赔偿的风险而刻意回避正常的课外活动,取消了对抗性强,有风险的活动。像跳山羊,翻单杠都被排出体育课之外。还有的学校不到上课时间不准学生到操场。在广州、甚至有的学校禁止学生外出参加学习,有的学校不允许提前到校,要求学生放学后尽快离校,可谓用心良苦。学校对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惧怕和作出的以上种种预防措施极大地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开展。有专家指出“以牺牲许多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益的活动来避免个别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总让人感到得不偿失,从个人的角度看没有什么,但是我们对现代青少年一代提倡的创新精神和个性发展则无从谈起”。

四、关于学生伤害事故中的责任定位问题

目前,发生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后,学校是否要承担责任、承担哪些责任这是问题争论的焦点。而焦点中的焦点是“学校是否是学生的监护人”。当前流行的说法有两种:

A、学校应该承担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其理由是:

● 学校是未成年人在校期间的监护人。学生到了学校,就是学校的责任。学校不管,谁管?只要在校、只要在上学期间发生的事故都应该是学校的责任。这种说法目前占据了主导地位。

● 学生是未成年人被委托的监护人。家长交了钱(特别是像我校这种全寄宿学校),就是委托学校对孩子进行全方面吃喝拉撒管理,学校当然应该负有责任。

● 学校是家长的代理监护人.未成年人,特别是不满十周岁的孩子,缺乏辨认依据,缺乏判断能力,需要有人监护,在家,在学校不能出现真空,到了学校监护的责任自然就转化为学校。

● 学校是未成年人的合同监护人。学生被送到学校,家长和学校之间就建立了一种合同关系。(根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B、学校不应该承担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其理由是: ● 这种说法缺乏法律依据。“民法通则”第16条指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是其父母,如果父母去世或缺乏监护能力,则应按祖父母—兄弟姐妹—其他朋友亲属—由父母的工作单位—居委会村委员会的顺序,在这当中,根本没有学校。● 对“学校是未成年人的合同监护人。学生被送到学校,家长和学校之间就建立了一种合同关系”的说法也不成立。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合同双方应签署合同方能有效,到现在为止,没有哪家学校和家长签定了合同。

●根据“教育法”的规定,学校最基本的职责是教育而不是监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具有“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人生安全职责,这种“保护”职责是一种“派生”职责,而家长的保护管理是“全部”。保护不等同于监护。

●监护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家长只把监护的义务给学校,而不把权利给学校,违反法律“公平”的原则。

●监护的职责具体内容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照顾生活、管理保护其财产、对被监护人管理和教育,、代理民事诉讼,而学校保护主要是保障未成年人在学校期间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尊重其人格健康,不侵犯其人身权和财产权利。

● 家庭履行监护是1:1或N:1的形式,而学校只能是1:N的形式,客观上无法等同。

综上所述,很显然,发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后,学校不承担监护的责任,这一条,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决定着发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后的处理。

五、关于中小学生伤害事故中的责任认定问题

如果说,第四部分阐述的理论依据,那么这一部分则是实践操作。发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后,谁来负责?负多大责任?家长和学校可能都各执一词。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 民法中规定,判断责任有四个原则,也就是“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 根据民法第160条规定:“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经济赔偿。”也就是说,判断单位有无责任,就看单位有无过错,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单位有过错,就负责,无过错,就不负责。

● 当然,如果学校和家长都无过错,还可以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简言之,也就是学校出于同情和人道主义,给予家长适当经济补偿。请注意,这里只能用补偿,而不是赔偿。赔偿就是有过错,而补偿是学校无过错。公平责任原则的应用是有严格条件的,比如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必须在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受害者家庭经济困难,难以承担费用等等。

这里,就牵涉到认定过错的问题,“民法”规定,认定过错必须有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具体就是:

● 必须有损害事实 ● 必须有加害行为的违法性

● 加害人的违法行为必须与事实损害有因果关系 ● 违法行为人的主观态度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教育法”中规定的学校的责任是“安全教育是否到位、管理是否适当、措施是否落实”。发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后,判断学校有无过错,主要就是从以上‘三个是否’来看。学校应该分清明显帐,比如在这次事故中,学校是承担全部还是部分、直接还是间接、有意还是无意中的哪一种。以此来确定责任的大小。

六、学校对校园伤害事故承担的范围 这个问题的焦点是:哪些情况应赔偿、哪些情况不赔偿。目前,全国还没有出台统一的法律。比较难以判定。但是我们可以参照上海校园意外伤害事故条例来灵活处理。具体是:

学校应当承担责任的

1、学校使用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和安全标准。

2、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等维护管理不当的。

3、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未按规定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4、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5、学校向学生提供的食品、饮用水以及玩具、文具或者其它物品不符合国家卫生、安全标准的。

6、学校对特殊体质的要特殊照顾,未采取特殊保护措施的。

7、事故发生后,学校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致使伤害扩大的。

8、教职员工侮辱、殴打、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的。

9、教职员工擅离工作岗位,或虽在工作岗位,但未履行职责或者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的。

10、应当由学校承担责任的其它情形。学校不承担责任的。

①、学生自行上学、放学途中发生的 ②、学生擅自离校发生的,③、学生自行到校活动或者放学后滞留学校期间发生,学校管 管理并无不当的。④、学生突发疾病,学校及时采取救护措施的。⑤、学生自杀、自伤,学校管理并无不当的

⑥、学生自身或者学生之间原因造成,学校并无管理不当。⑦、学校和学生以外的第三人造成,学校管理并无不当的。⑧、教职员工在校外与其职务无关的个人行为引起的。⑨、不可抗力造成的

⑩、不应当由学校承担责任的其它情形。

总之,学校责任不在于时间和空间,而在于事实和学校责任的大小;不在于事情的重和轻,而在于学校承担过错的大小。(主要、次要、附带等等)

七、学校对校园伤害事故采取的对策 ● 当场处理应该采取的措施

1、现场即使抢救,及时送医院。要注意,送的医院一定要送当地的条件比较好的大医院,不要怕麻烦,否则,一些隐性病(如大脑、五脏内部)查不出来,将来诉诸法律学校要吃亏。

2、及时将真实的情况通知家长,当然,这需要一点艺术性。有待于学校老师、领导细细揣摩。

3、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情况。如果是一般事故,应在24小时以内,如果是重大事故,应当立即报告。

4、学校及时成立事故处理领导小组。一般情况下,一把手领导可以不出面,这样可以有回旋的余地。学校可以安排一位副职校级领导来处理,当然,重大事项必须向一把手请示。

5、学校及时调查事故的原因、经过,调查取证,为事故的处理提供依据。这一点注意不要忽视,很重要。

● 善后处理应该采取的措施

6、分清事实,尽量协商和解,和解应该在双方志愿的基础上。

7、处理要抓紧时间,以免事态扩大。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如果家长采取闹事,学校应该及时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由公安部门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行处理。

8、处理要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客观公正,如果双方调解不成,再采取法律起诉的方式。当然,学校也不要怕采取这种方式,只要事实清楚,该负的责任学校负,不该负责的也不要负。

八、关于赔偿的形式

1、赔偿的经费类别

● 一般事故:主要赔偿医药费、营养费、误工补助费、护理费、交通费

● 伤残类事故:除了上述的费用,还包括伤残用具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补助护理费

● 死亡类事故:除了包括一般事故类别的费用外,还包括丧葬费、死亡补助费

2、处理赔偿经费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 住院费:住院的票据只能是事发地附近医院,如果中途转院,应该经原来的医院同意,确定出院的要及时出院,不得拖延。

● 医药费:请专家和法医作出医药费认定,列出所有药品处方,鉴别哪些与治疗有关,有关伤情证明的记录、诊断书、病历,处方等,应该严格甄别。

● 注意是否在保险公司索赔,如果已经索赔,则不能重复计算。● 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等有专门的计算公式。● 未来再次手续费:这是个大头,不可忽视。要有原来的诊治医师的批准意见。

● 精神抚慰金:只有残疾的、死亡的才有此项。其余都没有。要出示司法鉴定。

九、发生学生校园伤害事故后应采取的对策预防

a)学校应该经常性的检查校园教育教学的设备设施,如果因为这个原因而导致学生意外事故的,学校无条件负全部责任。学校应引起高度重视。

b)建立安全网络,建立安全责任制度,一层对一级负责。c)对食品、用水、用奶、玩具、文具要查进货渠道、查生产商、供应商,不让校园外的食品进入校园。

d)体育活动上的强度不能超过学生的承受力。

e)对有特殊体质的学生要有告知义务,要进行特殊照顾。f)制定学校责任追究制度。特别是在校园意外伤害事故中负有责任的老师,在事故处理完后可以由学校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并让其进行适当的经济赔偿。但要注意经济赔偿不可以完全由教师承担。

g)建立校园申诉制度。让学生对困扰他们的烦恼有一个申诉的地方。比如被人敲诈、被人欺负等等。这也是“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落实

十、具体案例

1、程维娜今年14岁,是某市第二十八中学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她性格外向,能歌善舞,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她的生活里充满了明媚的阳光,从没有过忧伤与烦恼。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次课间活动发生的一个意外,改变了这个天真烂漫花季少女的命运。

这天下午,第三节课下课铃声刚刚响过,同学们纷纷拥出教室,直奔体育器材室。程维娜和同班另一名女同学马静借了一副崭新的(尚未使用过的)羽毛球具。此时的操场上,打篮球的、玩跳绳的、踢毽子的应有尽有,一派欢快的、充满活力的场面。正当程维娜和马静玩得起劲时,马静手中的羽毛球拍突然与手柄分离,箭一般地飞向程维娜。这一切来得是那么突然,速度是那么快,只听“啊呀”一声,羽毛球拍的金属杯已直刺进程维娜的左眼中。闻声赶来的同学们立即将程维娜送到市人民医院。经检查,程维娜的左眼失明。在两个多月的治疗期间,共花去医治费用1.5万余元。

正当程维娜的父母为1.5万余元医疗费发愁时,有人提醒他们,这笔费用应主要由二十八中学承担。但是,当程维娜的父母与校方交涉时,却遭到了拒绝。那么,对于程维娜受到的伤害,谁应该负责呢?

本案中,如果马静、程维娜从学校体育器材室借出的是一副旧羽毛球拍,那么,学校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因为学校是教学场所,根据《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学校应当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设“学校保护”一章,其中规定,学校应为学生提供符合安全规定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学校对校内供学生使用的教学设施应该经常检查,排除危险隐患。如果学校没有履行这一职责,教学设施伤害了学生,那么学校就应承担民事责任。

但是,马静所借羽毛球拍系学校刚刚从商场购买的,在此之前未曾使用过,因此,这起伤害事件实际上是属于商品质量事故。也就是说应由这只羽毛球拍的生产者承担责任。学校可以先行承担程维娜的医疗费,按照法律规定向羽毛球拍的销售者或生产者追偿。

当然,如果马静和程维娜借到羽毛球拍后,并没有打羽毛球,而是互相追逐打闹,导致程维娜左眼受伤,那么,学校和羽毛球拍的生产者均没有责任,而是由学生自己负责了。2、2005年9月6日放学后,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某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在学校院内按乘车路线排队,然后进教室等车。小湘与小鑫正好在同一教室候车。期间,小湘想上厕所,于是爬上靠近窗户的桌子,准备从跳窗出去。正要跳窗时,小鑫从后面推了小湘一把,小湘跌倒在窗户之外,造成左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小湘为此两次住院,共花去医疗费等相关费用7千余元。后经鉴定,小湘的伤势构成十级伤残。

事发后,学校为小湘支付了部分医疗费及生活费用。2005年11月29日学校起草了一份处理报告,提出双方学生及学校都承担部分责任的解决方案,但遭到双方父母的否决。为此,小湘于2005年12月5日向鄞州法院起诉,要求学校及小鑫赔偿损失共计3万余元。

法院经审理查明,学校于开学初即向学生分发《学校校内活动十不准》、《学生安全三字歌》,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事发前五分钟,小湘在爬自己班级教室窗户时,被其班主任发现,即予以制止教育。

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的起因是小湘爬窗上厕所被小鑫推倒,小鑫的行为与小湘跌落窗外受伤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应当赔偿小湘由此造成的损失。但小湘爬窗户上厕所明显违反了学校规章制度,其自身对伤害的发生也存在一定过错,故可适当减轻小鑫的责任。学校平时对学生已经进行了安全教育,并且事发前五分钟,小湘同样因爬窗户被其班主任制止教育,所以应当认定学校已经尽到教育管理责任,不用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最终判决小鑫赔偿小湘医疗费等费用合计2.9万余元的60%即1.7万余元,同时驳回了小湘要求学校赔偿的诉讼请求。

3、王某和陆某是某小学六年级同班同学。某日下午放学前的自由活动时间,在教室里的王某因数学老师要他订正作业,就从自己座位走上讲台拿作业本,在经过坐在前排的陆某身边时,陆某伸了个懒腰,手中的铅笔尖正巧戳进了王某的左眼。当时,王某因痛揉了揉眼睛,没在意,回去也没告诉家人。第二天上课时,班主任发现王某频繁揉眼睛,问了问王某得知他左眼被戳的事,但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次日晚上,王某爸爸在家发现王某左眼红肿、流泪,一问才知真相,即带儿子到医院治疗。经手术治疗后,王某双眼又并发交感性眼炎,视力急剧下降。医院鉴定王某的左眼视力为0.06,右眼视力为0.2,且不能矫正,左眼角膜裂伤,外伤性白内障,双眼交感性眼炎,已达六级伤残。王某病情虽稳定下来,但随时可能发作,最终可能导致双目失明。王某在索赔无果的情况下,将同学陆某和学校告上了法庭,要求两被告赔偿11.9万余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学校和致害学生对王某受伤均有过错,判决两被告赔偿受伤人王某各项损失74200元,其中陆某承担90%的责任,学校承担10%的责任。

【评析】

本案中,该小学对事故的发生并没有过错,因为事情发生在下课自由活动时间,且事件的发生纯属意外。但学校在知情后善后处理不当,存在过错。作为一个老师,应当意识到铅笔尖扎进眼睛后可能会产生的严重后果,听到学生的反映后,应当立即送受伤学生到校卫生室由保健医生检查后视情况进行救治,同时应当通知家长请家长协助。但该学校老师在得知王某眼睛受伤后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仅仅过问了一下却没有采取措施,客观上延误了受伤学生治疗的时间。学校作为正常管理人,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发生的有关情况具有注意和及时向监护人报告的义务。学校在王某眼睛被戳事故发生后的第二天就知晓王某眼睛受伤,却未及时将事故告知双方监护人,也没有当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致使王某因未及时就诊而使病情有所加重,对治疗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该小学要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

4、李某(女,16岁)与张某(男,17岁)均为某中专二年级学生。某日晚自习前,张某将一条蛇带到学校玩耍。张某出于恶作剧,将蛇放在李某的手臂上,李某当场就吓得尖叫着跑出教室,被课桌绊倒。同学将其扶起,李某大哭着跑出了教室。老师点名时发现李某不在,便向同学询问,得知李某被蛇吓后跑出教室一直未归,即刻通知其父母一起寻找。次日凌晨,才找到无目标游走的李某。后经某医科大学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李某患了心因性精神障碍,其发病与被惊吓直接相关。为此,李某用去医药鉴定费用6000元左右,李某监护人起诉到法院,要求张某和学校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1、本案例的责任应该由谁负担? 甲…….已………丙…… 2:【评析】

本案某中专学生张某违反学校规定,将具有危险性的动物带进教室并以恶作剧方式吓着学生李某。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张某应当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对造成李某精神疾病的后果承担主要责任。而事发时值晚自习之前,老师不在教室不属于脱离岗位的渎职情形。晚自习时教师点名发现受伤学生不在教室,当即过问并马上联系家长一起寻找。因此,学校在对学生的管理以及善后处理上均无过错

5、某中专学校举办春季运动会,一年级学生俞某与其他同学一起观看铅球比赛。李某是参加这次铅球比赛的运动员。在李某之前的运动员投掷完毕后,担任裁判的教师到铅球着落地点丈量投掷距离,俞某等几位同学随该老师进入落地区内观看丈量结果。在老师和观看的同学尚未撤离运动区域时,李某接着投掷出的铅球,砸中尚未退出运动区的俞某的头部,致其头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右额额部硬膜外出血。因治疗费用协商未果,原告诉至法院。【评析】

1.本案学生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出于好奇或是看热闹而随老师进人铅球运动区,这一行为本身不能说明其主观上有过错。

2.被告李某在参加铅球比赛时,未满18周岁,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他所参加的运动会是由学校组织举办的,他在投掷铅球的指定区域内投掷铅球时,在场的该项目的裁判老师既未将场内的非运动员劝离至安全区,又未对铅球这一运动器械作必要的控制,更未制止李某在赛区有闲人的情况下投掷铅球。因为裁判员是学校的老师,又是在学校的授权下负责该项目的裁判和安全工作的,所以李投掷铅球致伤他人的责任应由学校负担

3.学校应承担民事责任,作适当赔偿。基于学校这个主体具有公益性、非营利、资金有限等特殊性考虑,适当是指与其履行能力相适当

第四篇:《国际公法》讲稿(1-3章)

《国际公法》

编写:周振春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第一章 绪论

教学要求:

一、了解国际公法的形成与发展,国际公法主体的概念和类型,以及国际公法的编纂。

二、理解国际公法的定义、特征和效力根据,国际公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三、掌握国际公法的渊源和辅助资料;国际公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各项基本原则。教学重点:国际公法的性质、效力、渊源。

一、国际法的含义与性质

(一)国际法的定义:

法律部门的划分:调整对象、调整方法

关于国际法的定义,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是:把国际法视为国家认为对它们有拘束力的法律规则的总和;(《奥本海国际法》第八版观点)

二是:认为对国家有拘束的法律。(《奥本海国际法》第九版观点)

王铁崖“把国际法看作主要调整国际之间的关系的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王铁崖 主编《国际法》 法律出版社 1995年版 P2)

周鲠生对国际法所下的定义是“国际法是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形成出来,各国承认的,表现这些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在国际关系上对国家具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规范,包括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周鲠生 《国际法》,1981年版 P3)此观点把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包括在内,是受到前苏联国际法学界流行的观点的影响。

本人观点:

国际法是以国际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国际法:调整对象——国际关系;调整方法——不同于国内法的特殊的强制实施方式 主要理由:

既注重历史有关注国际法的发展; 国际关系的含义在发展变化;

有利于融合更多的新兴的领域的问题的研究。

(二)国际法的特征

与国内法相比,国际法具有如下一些特征:(王献枢 主编《国际法》P2)第一、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调整的关系主要是国家之间的关系。第二、国际法是国家之间以协议的方式制订的。第三、国际法的效力及于整个国际社会。

第四、国际法采取不同于国内法的特殊的强制实施方式。

(三)国际法的法律性质

1、国际法的“非法律论”:由于国际法具有不同于国内法的特征,早期的某些西方法学家 曾经否认过国际法的法律性质,认为国际法不是真正的法律。19世纪的英国法学家奥斯汀(Austin)把国际法称为“实在道德”,对国际法采取否定的态度。他认为,法律是“主权政治权威制订和执行的人类行为规则的总体。”而主权国家之上并没有一个能够制订和执行这些规则的主权政治权威,所以国际法不是法律,而是“实在的国际道德”(Positive international morality),类似于约束社团的那些规则。这种观点显然是片面的,国际法的法律性质是不容置疑的。奥斯汀的错误主要在于把国内法上的概念作为法律的一般概念,并以此为公式,生搬硬套于国际法,由于国际上不存在一个制订和执行国际法的“主权政治权威”,所以就认为国际法不是法律。另外,奥斯汀认为国际法是“实在道德规范”。也混淆了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规范。

2、国际法的法律性质:

理由:第一、国际法普遍存在于国际社会,并以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作为其表现形式,它们为国家及其他国际法主体规定了一套调整其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为国家规定了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第二、国际法是由作为国际法制订者的众多国家依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第三、国际法的效力已为国际社会普遍承认。《联合国宪章》和一些重要的国际条约都明确肯定了国际法的法律效力。第四、国际法与一般法律一样具有强制性。只是事实方式不同罢了。(王献枢《国际法》P4)

对于国际法的法律性质问题,王铁崖认为,“关键在于:国际法是否作为法律为国家所遵守?”事实给予了正面的回答。第一、世界各国政府毫无例外地都承认国家法是对国家有拘束力的法律。第二,在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是经常被遵守的,而如果不这样遵守,国家之间的关系就无法维持,特别是在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越来越广泛的时候,国际法的遵守更具有迫切的需要。第三、国际法遭到重大的破坏,例如武装侵略或侵略战争,只是少数的例外,虽然是引人注目的例外。在国际法上,对于违法行为,违反的国家不仅应负法律上的责任,而且还可能受法律的制裁,即使制裁不是强有力的和另人满意的。(王铁崖 主编《国际法》P7)

国际法的特殊性在于: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国际法的制订者主要是国家;在国际上,不存在有组织的超越国家之上的强制机关,而国际法的强制实施主要靠国家本身或通过国家的行动。

3、国际法的“软法论”(Soft law):

国际法的法律性质已为国际法的学说和国际实践作了充分的肯定。现今已没有人对国际法的法律性质加以否定了。但是有人提出:国际法虽然是法律,但是在强制执行方面不如国内法有效,因此是一种“软法”(Soft law)或者称为“弱法(Weak law)。

本人认为此问题在国际法学体系上是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传统的观点一般认问不应该强制实施的外力的强弱作为依据而把法律分为“强法”与“弱法”。(参见(王铁崖 主编《国际法》P5)但是国际法体系中尤其是国际经济法的发展来看,“软法”的现象是很明显的。

二、国际法效力的根据

1、问题的提出:

法的效力即各种法的约束力的通称。凡具有法的约束力的事物即具有法的效力。法理学所称法的效力,通常指正式意义上的法的形式或渊源尤其是规范性法文件的一般法的效力,即在适用对象、时间、空间三方面的效力范围。(张文显《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P64-65)。但是法的效力来源于哪里呢?——即法的效力的根据是什 3 么呢?法理学的教材似乎没有讲清楚。个人认为,其实就是国家的权威性,更进一步讲就是国家主权的至高无上性。

国际法的效力及于整个国际社会。但是同样的问题其效力的根据是什么呢?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是国际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是指国际法何以具有法律拘束力的问题,亦即国际法依据什么对国家具有拘束力的效力。

2、关于国际法效力根据的主要理论学派简介:

自然法学派、实在法学派、折衷法学派。其后产生新自然法学派(主要有社会连带法学派和规范法学派)、新实在法学派(又称新现实主义学派,比较流行的有“权力政治学说”和“政策定向学说”)。

☆(有关近代国际法学主要理论学派观点可详阅杨泽伟《宏观国际法史》一书第二章第十节“近代国际法学”P134-190)

自然法学派:自然法学派是指那些否认有任何实在国际法,而主张国际法只是自然法的一部分的作者。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德国海德堡大学自然法和国际法教授普芬道夫(Samuel Pufendorf,1632-1694)。由于神学的影响,自然法学派曾经在国际法上占有优势。自然法学派否认有任何实在的国际法,认为一切国际法规则都只是自然法的一部分。国际法效力的根据就是自然法,他们提出所谓人类良知、人类理性、人类法律意识等一些抽象的自然法概念,作为国际法效力的根据,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共同法律意识”是造物主赋予的,这就使国际法趋于神化了。

实在法学派:实在法学派是指那些主张国际法效力根据不是抽象的人类理性,而是现实的国家同意或共同意志的学者。代表人物是17、18世纪荷兰法学家宾克舒克(Bynkershok,1673-1743)。实在法学派否认从自然抽象出来的抽象概念作为国际法效力的根据,认为国际法效力的根据不是自然法学派所说的“理性之所命”,而是由于国家的承认;国际法的规则不是依推理的程序来发现,而是用归纳的方法从国际交往史上去推求;“公认”是国际法的唯一基础。

折衷法学派:(又成为格老秀斯学派):是指那些接受格老秀斯学说的学者。格老秀斯一向被誉为近代国际法的奠基人,著有《战争与和平论》(On the Law of War and Peace),被称为“国际法之父”(The “Father” of International Law)。按照格老秀斯的学说,国际法效力的根据为自然法和国家的同意。他认为国际法大部分之所以对国家有拘束力,是依据自然法,出于理性;另一部分之所以对国家有拘束力,是依据各国的公认。该学派承认了协定是国际法效力的根据之一,但是采取了折衷主义立场,认为“人类理性”也是国际法效力的根据,结果还是不能正确地说明国际法效力的根据的问题。

新自然法学派:

●新自然法学派分为社会连带法学派和规范法学派。社会连带法学派的理论创始人是法国公法学家狄骥(Duguit,1859-1928),他反对国家主权观念,认为一切法律的根据在于社会连带这一事实,通过人类法律良知,社会规则实现为法律规则,而对社会的个人具有强制性。他的社会连带学说被当时的国际法学者波利蒂斯(Politis,1872-1942)和巴黎大学教授塞尔(Scell)所阐扬。波氏认为,国际法的根据只有一个,就是各民族的法律良知,它给予他们的连带关系所产生的经济的道德的规则以约束性。但是“各民族的法律良知”仍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仍然将国家法建立在抽象概念之上,所以称之为“新自然法学派”。

●规范法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美籍奥地利法学家凯尔逊(Kelsen,1896-1973)。奥地利著名 4 国际法学者菲德罗斯(Verdross)也属这一学派。由于凯尔逊是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倡导纯粹法学说,故这一学派又被称为维也纳学派或纯粹法学派。他们也反对国家主权观念,否认国家意志创造法律之说;认为一切法律规则的效力都出自于上一级法律。认为一切法律规则不论是国内法规则还是国际法规则,都属于同一法律体系,在这一法律体系中,法律规范分为各种不同的等级,每一等级的规范是上级规范所创造的,其效力的依据在于上级规范。而整个法律体系的最上级是国际法规范,它的效力来源于一个“最高规范”或称“原始规范”,即“条约必须遵守原则”。这个所谓“最高规范”或“原始规范”的效力根据是什么,他们认为,“最高规范”或 “原始规范”本身既是法律规范又是伦理规范,于是他们就提出这个规范的效力的根据是所谓人类的“正义感”或“法律良知”,有陷入了抽象的概念了。因此仍然摆脱不了自然法学派的旧论,故也称为“新自然法学派”。

新实在法学派:又称为新现实主义学派。这一学派有各种不同的学说,比较流行的有以下两种:权力政治学说和政策定向学说。权力政治学说认为,国际政治支配着国际法,而国际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权力。因此,他们认为“势力均衡”是国际法存在的基础,也就是国际法效力的根据。国际政治与国际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如果把权力作为国际法效力的根据,势必混淆了国际法与国家权力、国际法与国际政治。按照此学说,必将在国际法中实行“强权即公理的原则”。这一学说的最杰出代表是20世纪美国政治学者汉斯·摩根索,著有《国家间政治:争强权求和平》(Politics Among Nations: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另一种学说是政策定向学说,也是以权力为国际政治和国际法的核心。这一学说认为,权力的表现是政策,因此,政策是决定因素。而国际法又是国家对外政策的体现,所以,国际法的效力取决于国家的对外政策。虽然,国际法与国家政策有密切关系,国际法的发展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但是,国际法与国家政策是不同的,国家政策是一国之政策,由一国制订,在一国范围内执行;而国际法是国际法主体间的法律,由各国共同制订,适用于国际关系。因此,一国对外政策不能决定国际法的存在与发展。

3、国际法效力的根据:

以上理论均未能说明国际法效力的根据,那么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是什么呢?

由于国际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国家受国家法的拘束,同时又是国际法的制订者,因此国际法效力的根据应在于国家本身,在于国家的意志,也不能说是各国之间有“共同意志”,而是指“各国的意志之间的协议”。条约之所以对国家有拘束的效力是因为条约是国家之间的协议;国际习惯的效力拘束的效力在于它是各国的重复类似的行为,而且是被各国所认为具有法的拘束力;即使是作为国际法渊源的一般法律原则也是“文明各国所承认”。因此各国之间的协议,或者说各国的意志之间的协议,构成了国际法效力的根据。国家之间之所以达成协议,形成支配国家之间的关系的原则、规则和制度,是因为这些原则、规则和制度是国家在彼此交往中有这样的需要。在法律上,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是国家意志的协议,而在法律之外,国家意志的协议是受国家之间来往关系的需要支配的。(王铁崖 《国际法》 P9)

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是国家之间的协议。这是因为:(1)国家间的协议反映了各国的协调意志。(2)各国达成的协议是各国作为国际法的制订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共同制订的法律文件,因此,这些协议成为对各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律规范。(3)各国之间的协议是各国强制执行国际法的根据。国际法的强制性是国际法效力的本质表现,国际法是依靠国家单独或集体的力量来强制实施的,而这种强制实施的根据是各国之间的协议。国家之间的协议是国家之间斗争和合作关系发展的产物。国家之间需要达成某些协议,制订某些彼此都必须遵守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以维护和促进国家之间的正常关系。国家间的协议,是在国家斗争与合作过程中达成的,它体现的是各国的要求和利益,而不是一个国家的利益和要求。5(王献枢 《国际法》P10-11)

三、国际法的渊源

(一)概述

法律渊源一般是指法律原则、规则和制度第一次出现的地方。一般来说,国内法的渊源是立法、习惯和法理,国际法的渊源是条约、习惯和一般法律原则。但是两者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一些国际法学者将国际法渊源分为形式渊源和实质渊源。形式渊源是指产生在法律上有拘束力的普遍适用的规则的法律程序和方法;实质渊源是指提供证明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普遍适用的规则已经存在的证据。由于国内法形式渊源是造法的宪法机构,有宪法确定法律规则的地位,而国际法没有造法的宪法机构,因此,国际法不可有所谓的形式渊源,因此没有形式渊源和实质渊源之分。(王铁崖 《国际法》 P10)

关于国际法的渊源,中外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指国际法作为有效法律规范所由形成的方式;其二,国际法渊源是指国际法规范第一次出现的地方。从严格意义上说,前一种意义的渊源才是国际法的渊源,后者只能说是国际法的历史渊源。(王献枢 《国际法》P21)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国际法的表现形式,对各国具有法律约束力,后者的历史渊源除国际条约和习惯外,还有其他的来源,并不都具有国际法的效力。《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规定了法院裁判案件所应适用的法律,被认为基本上确定了目前国际上认同的国际法的渊源。该规约第38条规定: “

(一)法院对于陈述各项争端,应依国际法裁判之,裁判时应适用: a)不论普通或特别协约,确立诉讼当事国明白承认之规条者; b)国际习惯,作为通例之证明而经接受为法律者; c)一般法律原则为文明各国所承认者;

d)在第59条规定之下,司法判例及各国权威各国之公法学家学说,作为确立法律原则之补助资料者。

(二)前项规定不妨碍法院经当事国同意本‘公允及善良’原则裁判案件之权。” 根据这条规定,国际法院裁判案件时所适用的法律的范围,从国际条约、国际习惯、一般法律原则,直到作为确定法律原则补助资料的司法判例和权威之公法学者学说。此外,经当事国同意,还可本着“公允及善良”原则进行裁判。

这个条文常被认为,不仅是为国际法院规定应适用的法律,而且也是“国际法渊源的权威性说明”。由于本条文没有直接指明“渊源”所以学者们对这条条文产生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前三项是渊源,后两项是补助资料;有的认为只有条约和国际习惯两项是渊源等。但是可以基本肯定的就是都认可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是国际法的渊源。

一般认为,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是国际法的主要渊源,其他各项是其他渊源或补助资料。不过,这条规定并不是国际法的渊源的详尽的规定,随着晚近的发展,国际组织的决议、特别是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决议,在国际法的渊源中处于什么地位,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讨论。

(二)国际法的主要渊源

1、国际条约:

国际条约是国际法的最主要的渊源,现代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主要规定于国际条约,国际社会也主要采取国际条约的形式规定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条约必须遵守”和“条约只拘束缔约国”是条约法的基本原则。并不是所有的国际条约都是一般国际法的渊源。从国际条约的内容和宗旨来看,条约可分为造法性条约和契约性条约。前者指有关确立或更改一般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多边国际条约或国际公约,如《维也纳外交关系公 6 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后者是指两个或几个国家就某些特定事项规定缔约国间具体权利和义务的条约,如两国间的边界条约、贸易协定、司法互助协定等。一般认为造法性条约以确立或更改国际法规范为内容,参加国多,具有一般国际法效力,是国际法渊源;契约性条约只对少数缔约国有效,不是一般国际法的渊源。

2、国际习惯:

“习惯”与“惯例”常相混。“惯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惯例”专指“习惯”,广义的“惯例”包括“习惯”在内。“习惯”是具有拘束力的。

国际习惯是各国在国际反复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不成文的行为规则,是国际法的主要渊源之一。《国际法院规约》38条规定:国际习惯,作为通例之证明而经接受为法律者。国际习惯由两个因素组成:一是各国的重复行为,即“通例之存在”,这是“客观因素”或称“物质因素”;二是被认为有法律拘束力,即所谓的具有“法律之确信”,这是“主观因素”,或称“心理因素”。国际习惯是“物质因素”和“心理因素”两者的统一,所以国际习惯也可以说是具有法律拘束力的通例。

国际习惯的形成是个长期过程,需要各国重复类似的行为,并形成某项规则,又需要各国逐步认为该项规则具有法律拘束力。如不干涉原则,经过200多年才被确认为国际法基本原则。

国际习惯的查找。由于国际习惯的“不成文法”,没有一个国际法律文本来表现国际习惯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必须查找证据了来证明某项国际习惯的存在。国际习惯在国际实践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的资料查找:(1)国家间的各种外交文书;(2)国际机构的决议和判决等;(3)国内立法、司法、行政方面的各种文件等。

(三)国际法的其他渊源——一般法律原则

多数国际法学者对于“一般法律原则”作为国际法的渊源是持肯定态度的。但是对于什么是“一般法律原则”,有不同的争论。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见解:

第一种见解认为,一般法律原则是国际法的一般原则或者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种见解把一般法律原则视为“一般法律意识”或者所谓“文明国家法律的良知”所产生的原则,认为国际社会象国内社会一样有一种共同的法律意识,可以从这种共同的法律意识引申出来一些原则构成一般法律原则; 第三种见解主张,一般法律原则是各国法律体系所共有的原则。(王铁崖 《国际法》 P15-16)

把“一般法律原则”理解为各国法律体系所共有的原则,是比较可以接受的观点。“一般法律原则”虽然可以作为国际条约、国际习惯的补充,但是在国际法上并不占有重要地位,实践中也很少适用。

(四)确定法律原则的辅助资料:

《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规定,在第59条规定之下,司法判例及各国权威各国之公法学家学说,作为确立法律原则之补助资料者。

司法判例主要指国际法院和国际仲裁法庭所做的判例。

国际法学说概括和阐明了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可以作为确定这些原则、规则和制度的补助资料。

另外,随着国际实践的发展,普遍性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决议,也是应该可以作为确定法律原则的补助资料。

四、国际法的编纂

(一)国际法的编纂(codification):即国际法的法典化,是指把国际法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系统地用类似法典的条文形式制订出来。

国际法的编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把整个国际法编纂为一个法典,成为全面的国际法编纂;另一种是把国际法的部分分别编纂为法典,称为个别的国际法编纂,国际上采取的形式是个别的国际法的编纂。

从编纂者看,还可以分为私家编纂(包括私人个人、私人团体)和政府间国际法的编纂。从编纂范围看,还可以分为全球性的国际法的编纂和区域性的国际法的编纂。

(二)国际法编纂的发展:18世纪末开始,始于英国哲学家、法学家边沁。随后一些国际法学者发表《国际法法典》、《现代国际法法典》、《国际法典大纲草案》等著作;1856年《海战宣言》;1899年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一战后1919年《国际联盟盟约》、《国际常设法院规约》;1928年《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条约》、《巴黎非战公约》;1927年开始有关国籍、领水、国家对外侨生命财产损害的责任等方面国际法的编纂。1930年在国联主持下召开海牙国际法编纂会议。这是国际法编纂的历史上的第一次国际编纂会议,通过了4项公约和议定书;1928年美洲也在进行国际法的编纂工作。

(三)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与国际法的编纂:

1、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及《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章程》

2、国际法委员会的工作:发展国际法和国际法的编纂

3、国际法委员会成立以来的国际法编纂工作与成就

五、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一)、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的理论:主要有一元论(又分为国内法优先说和国际法优先说)和二元论(平行论)

1、一元论——国内法优先说:这一学说是19世纪末以德国学者耶利内克、佐曼、考夫曼等为代表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国际法与国内法同属于一个法律体系;国际法的效力来自国内法,国际法只有依靠国内法才有法律效力,在统一的法律体系中,国际法处于国内法之下,从属于国内法,是次一等的法律。这种学说是强权政治在法律上的反映,不符合国际实践的要求。

2、一元论——国际法优先说:这一学说的代表主要有奥地利学者凯尔逊(Kelsen),还有社会连带学派的波利蒂斯等。这一学说认为,国际法和国内法不是两种不同的法律体系,而是属于同一法律体系,在这个体系内,国际法位于国内法之上,在国际法之下有许多并立的国内法;国内法的效力是国际法赋予的,而国际法的效力则来自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最高规范“条约必须遵守”。因此,国际法优先国内法。

3、二元论:(平行说、对立论)这一理论为19世纪末德国法学家特里佩尔(Triepel 1868-1946)首倡。还有德国的安吉洛蒂以及著名的国际法学家奥本海。特里佩尔在其《国际法与国内法》著作中认为,国际法与国内法是两种不同的法律体系,因为(1)它们的调整对象不同(2)它们的法律效力根据不同(虽然都来自国家意志,一个是一国之意志,一个是国家之共同意志)。因此国内法与国际法是两个不同的法律体系,它们调整的关系不同,法律效力的根据不同,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从属关系,而是一种平行关系。它们各自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国内法适用于国内,国际法适用于国际,国际法不能适用于国内,若要使国际法适用于国内,必须通过国家行为将其转化为国内法。

(二)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国际法与国内法在主体、调整对象、制订方式、渊源、效力范围、强制实施方式等方面,都是有区别的,这些区别使之构成两个独立的法律体系。但是这两个法律体系在产生和发展及 8 实施过程中又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它们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它们的联系性体现在它们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法的一些原则和规则来自国内法,国内法的一些原则和规则来自国际法;

2、国际法作出原则规定,国内法为了实施国际法需要作出具体规定;

3、国际法不能干预国家按照主权原则所制定的国内法,国家也不能用国内法的规定改变国际法的现行原则、规则和制度。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联系性的原因在于: 第一、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制订者都是国家;

第二、国际法调整的国际社会关系和国内法调整的国内社会关系存在密切的关系。

(三)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实践:

主要是国际法在国内的适用问题和国内法在国际仲裁中的作用的问题,各国有其不同的态度和做法。

英国、德国、美国、法国、意大利、荷兰、其他国家以及中国的实践。

六、国际法的历史与发展

(●有关国际法的发展史详阅

杨泽伟 著 《宏观国际法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一)国际法产生与发展

1、国际法产生的条件:(1)若干国家同时并存(2)这些国家进行交往与协作而形成各种国际关系。

2、国际法的发展历史:

a)古代国际法:结盟条约、通婚条约、边界条约、一些外交使节规则、战争规则等。罗马法的“万民法”。b)中世纪国际法:中世纪欧洲曾经被认为开始形成了国际法,但是这个时期的一些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可以说是封建国际法。主要有外交制度、条约、领土制度。仲裁制度出现。海洋法雏形:7世纪的《罗得海上法》和14世纪的《海事法集》,表明关于海洋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已经开始形成。c)近代国际法:欧洲30年战争(1618-1648年)根本上改变欧洲政治版图。结束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公会(1843-1848)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在国际关系史上是划时代的事件,标志着国际法发展的新阶段——近代国际法的形成。“主权国家”的建立和“主权原则”的确立;“国家权利与国家义务”;海洋自由原则;条约神圣不可侵犯原则;战俘的人道待遇原则,近代战争法的基本原则;1814-1815维也纳会议;1856年巴黎会议;1878年柏林会议;1899年和1907年两次海牙和平会议;1909年伦敦会议通过《海战宣言》;这些会议和会议所签定的各种公约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

d)现代国际法:现代国际法是一战之后形成的。《国际联盟盟约》、《国际常设法院规约》、《巴黎非战公约》。国际法的编纂也开始进行,传统的国际法开始变革,现代国际法开始形成。二战后,联合国及其《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四项宗旨和七项原则,规定了一系列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制度,根据宪章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联合国,标志着国际法的新发展。此后,尤其在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的努力下,国际法在各个领域都有长足的发展:第一、确认了一系列指导现代国际关系的新的国际法基本原则;第二、国际法调整的对象和范围扩大;第三、国际法的内容更新;第四、国 9 际法系统化、法典化;第五、国际法又有了许多新的分支。

3、中国与国际法:

封建社会中国没有发展国际法的基础

封建帝国的统一形成一个传统的世界秩序的概念,与周边国家存在特殊关系——朝贡关系。在中国的传统的世界秩序中,中国的国际关系是在朝贡制度内进行。

近代国际法是在19世纪中叶正式被介绍到中国的。著名的丁韪良将惠顿(Wheaton)的《国际法原理》译成中文,称为《万国公法》,介绍给清朝。近代中国被迫与列强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

现代以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国际法的关系发生根本改变,并且对国际法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提出并积极倡导和维护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本章推荐阅读文章:

1、张英《<奥本海国际法>(第9版)与国际法的发展》,在《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4

2、杨和平《20世纪:战争、和平与国际法》,《历史教学问题》,2000.1

3、王勇亮《论国际法渊源中“一般法律原则”的法律性质》,《政治与法律》1995.2

第二章 国际法基本原则

教学要求:了解国际公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各项基本原则。教学重点:国际法基本原则及其形成过程。

第一节、概述

一、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与特征

法的基本原则或者基本法律原则是指体现法的根本价值的法律原则,它是整个法律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构成法律体系的神经中枢。(张文显《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P75)。

每个法律体系都必须有某些最后原则,从而引申出所有其他原则,这些原则就是基本原则。它们的作用是作为整个法律的基础并被认为是解释、执行和发展各种法律规定的指引。著名民法学者徐国栋在其《民法基本原则解释——成文法局限性之克服》一书认为,“民法基本原则是效力贯穿民法始终的根本规则,是对作为民法主要调整多乡的商品关系的本质和规律以及立法者在民事领域所行政策的集中反映,是克服法律局限性的工具。(P8)

一般认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指那些被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适用于国际法的一切效力范围的、构成国际法基础的法律原则。国际法基本原则具有一些特征:

1、各国公认: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都是各国公认的,而国际法基本原则特别强调这一点,以别于仅为部分国家承认的原则。不过,这里的“各国“不是所有国家,而是大多数国家或绝大部分国家。

2、具有普遍意义:它们超越国际法各个领域的全局性原则。

3、它们是适用于国际法一切效力范围的,包括国际法的属地、属人和属时的效力范围。

4、构成国际法的基础:它们在国际法范围内是超越一切的,其他原则和规则都不能违反的。

还有学者认为国际法 “具有强行法的性质”。强行法即必须服从和执行的法律。根据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53条规定:一般国际法强制规律指 国家之国际社会全体接受并公认为不可损抑且仅有以后具有同等性质之一般国际法规律始得更改之规律。国际法基本原则完全具有公约规定的一般国际法强制规范的一切条件和特征,即国际社会全体接受、公认为不可损抑、仅有以后具有同等性质之原则始得更改的特征。(王献枢《国际法》P47)

第二节、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历史发展

一、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历史发展。

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在国际关系的发展中产生、发展和确立起来的。近代国际法产生之后,就提出了一些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如国家主权原则、国家平等原则、不干涉原则等。

《联合国宪章》的产生标志着国际法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宪章第一次全面系统地确认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宪章第2条规定了七项联合国会员应遵守的原则:

1. 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原则;

2. 各会员国应善意履行宪章义务原则;

3. 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其国际争端原则; 4. 各会员国不得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原则;

5. 各会员国对联合国依宪章采取的任何行动,应尽力给予一切协助的集体协助原则; 6. 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必要范围内,应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7. 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事项的原则。

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原则不断在联合国的文件和决议出现并且不断发展。197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简称《国际法原则宣言》使联合国确立的国际法原则更加系统化。宣言强调各原则在解释与实施上相互关联,每一原则应参酌其他各原则解释,这体现了各项国际法基本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原则体系。这些系统的基本原则包括有:

1. 相互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原则; 2. 互不侵犯原则; 3. 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4.平等互利原则; 5. 国际合作原则; 6. 民族自决原则;

7. 忠实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8.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1974年,联合国大会相继通过了《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行动纲领》和《各国经济权利与义务宪章》三个国际法律文件。《各国经济权利与义务宪章》第1章标明“国际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列举了下列十五项原则:(1)各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2)所有国家主权平等;(3)互不侵犯;(4)互不干涉;(5)公平互利;(6)和平共处;(7)各民族平等权利和自决;(8)和平解决争端;(9)对于以武力造成的、使得一个国家失去其正常发展所必须的自然手段的不正义情况,应以补救;(10)真诚地履行国际义务;(11)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12)不谋求霸权和势力范围;(13)促进国际社会正义;(14)国际合作以谋发展;(15)内陆国家在上述原则范围内进出海洋的自由。这些原则是指导各国间经济关系的原则,也就是一般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王铁崖《国际法》P57)

中国和印度、缅甸三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也被世界各国接受和国际组织所确认,成为指导现代国际关系的国际法基本原则。美国国际法杂志刊登文章评论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为世界上许多政府所接受,成为现代最受称颂的概念之一。(美国国际法杂志第52卷,英文版,第505、508页,来自端木正《国际法》第53页)

二、国际法基本原则

综合联合国七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法原则宣言》7项原则和《各国经济权利与义务宪章》十五项原则,可以提出如下一些国际法基本原则:

1. 相互尊重主权原则; 2. 相互尊重领土完整原则; 3. 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4. 互不侵犯原则;

5. 不使用武力或武力相威胁原则; 6. 民族自决原则; 7. 公平互利原则; 8. 和平共处原则; 9. 国际合作原则;

10.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原则; 11.诚实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12.和平解决争端原则。

随着国际关系的演变和国际法的发展,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内容还会进一步发展,新的国际法基本原则还会产生。

本章推荐阅读文章:

1、尚颖、张丽东 《对国际法中民族自决原则的重新认识》,《浙江社会科学》2000.3

2、王玫黎 《国家主权原则始终是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础》,《现代法学》 1998.113

第三章 国际法主体

教学要求:了解国际法上的主要的行为主体及其新发展

了解国际法有关承认和继承的规则

教学重点:国际法主体、国家和政府承认、国家继承

第一节 概述

一、国际法主体的概念

国际法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参与国际关系并直接享受国际法上的权利承担国际法上的义务以及具有独立进行国际求偿能力者。国际法主体应具有三个要件:

1. 独立参与国际关系的能力 2. 直接承受国际权利和义务

3. 独立进行国际求偿的能力。国际求偿能力或“国际程序能力”,是指在国际权利遭受侵害或国际法遭到违反时,在国际机构有提出申诉的能力。

二、国际法主体

1、国家是国际法的主要的、基本的主体。

(1)国家作为当代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与义务,是国际法主要的、基本的主体。国家是国际社会中直接、独立和全面地参加国际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社会等关系并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实体。根据《国际法院规约》规定能够在国际法院提起诉讼的只有国家。

(2)构成国家的基本因素:四个要素:定居的居民;确定的领土;政权组织(政府);主权。(3)国家的类型:单一国和复合国(联邦和邦联、身合国和政合国);独立国和附属国;永久中立国。

(4)国家是国际法基本和主要的主体的原因:国家在国际法中的地位是由国家的特性、国家在国际法律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国际法的特点决定的:第一、从现代国际法律关系的基本结构来看,国家在现代国际法律关系中仍然处于最主要的地位和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第二、从国家的权利能力来分析,国家具有完全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第三、从国际法的调整对象来分析,国际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它的调整对象主要是国家之间的关系。

2、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资格:这里主要只国家间或政府间的国际组织。1949年国际法院作出“关于为联合国服务而受损害的赔偿问题”的咨询意见之后,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资格逐渐得到一般的确认。国际组织已具备国际法的主体资格:它们与国家并在它们之间签订条约和协定;它们的官员在第三国领土内享有与外交代表基本相同的特权和豁免;当它们的权利遭到损害时,有能力在国际上提出赔偿要求。

3、“争取独立的民族”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已得到确认,一般认为,它们获得国际法的主体资格的法律依据不是对领土的控制而是“民族自决原则”。

4、个人、跨国公司等的国际法主体资格的争论:一种认为个人是国际法主体,晚近人权组织的发展,个人可以在一些国际人权机构享有申诉权。一种仍旧认为个人不是国际法主体,他们受到国际法律机构的惩处恰恰说明他们不是国际法主体而是客体。我们一般坚持个人不是国际法主体的观点和主张。同样跨国公司的发展也引起其作为国际法主体资格的争论。

第二节 国际法上的承认

一、承认的概念和性质

1、概念:广义的承认是指国家对于在其对他国的关系中产生的任何事实和情势的一种接受。国际法上的承认包括国家和政府的承认。就国家和政府的才承认而言,承认是指一个国家对于一个新国家或一个新政府的出现以某种形式表示接受的政治和法律行为。承认是国际法上的重要制度,是国家所作的行为,产生一定的政治和法律后果。

2、承认的分类:从对象看,除了对新国家和新政府的承认外,还包括对交战团体和叛乱团体的承认;从承认的形式和种类看,可分为明示承认和默示承认、法律上承认和事实上承认、单独承认和集体承认。

3、承认的法律特征:第一、承认是既存国家(承认国)对新国家或新政府等(被承认者)所作的单方的行为;第二、承认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指承认国对新国家或新政府出现这一事实的确认;二是指承认国表明它愿意与新国家或新政府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第三、承认引起一定的法律效果,承认一经宣布就在承认国与被承认国之间奠定了全面交往的法律基础。(1)承认为建交奠定基础;(2)被承认国作为国际法主体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得到承认国的尊重;(3)对新政府作出法律承认就意味着对旧政府的承认的撤消;(4)承认具有追溯的效果。

4、不承认制度:“不承认”已被接受为在国家的承认实践中产生的重要原则,是国际法上承认制度的组成部分。

5、承认的性质:主要有两种学说:“宣告说”和“构成说”。“宣告说”认为,新国家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取决于其成为国家的事实,现存国家的承认仅具有宣告或确认的性质。“构成说”主张没有现存国家的承认新国家就不能成为国际社会的成员,没有国际法主体资格,因而承认是构成新国家国际主体资格的要件。实际上,承认既是对被承认过存在的事实的一种宣告,也构成被承认国与承认国之间进行双边外交关系的前提。

二、对国家的承认 在国际法上,一个政治社会只要具备国家的要素,它作为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存在就成为事实。既存国家对新国家的承认是对这一事实的一种宣告。它同时意味着在承认国看来新国家已经具备国家资格,成为国际人格者并承担国际法上的一切权利和义务。产生国家承认的情形有:(1)独立;(2)合并;(3)分离;(4)分离。

三、对政府的承认

新政府的出现一般有两种情况:正常的、依据宪法程序进行的政府更迭而产生的新政府和通过非宪法程序夺取政权,如通过革命、政变等建立的新政府。前者一般不发生政府承认的问题。对政府的承认主要发生在因政变合伙革命产生新政府的情况。在国际实践中,对这类新政府的承认对承认国来说,选择承认的时机非常重要,因为只要新政府在本本国领土内建立了实际的控制和有效的权力,现存国家一般都会本着“有效统治原则”作出承认的决定,而不必考虑新政府的政权起源和法律根据。

现存国家对新政府的承认趋向于采取默示承认而非公开宣布的方式。1930年墨西哥外交部长艾斯特拉达曾宣布,墨西哥今后仅限于保持或不保持与外国政府的关系,而不作出明示的承认,即所谓的“艾斯特拉达主义”。

四、对叛乱团体和交战团体的承认

1、实际上,对叛乱团体的承认是第三国为保护本国商务或侨民利益作出的行为,仅表示承认国对叛乱团体的武装斗争保持中立的立场,目的是保护承认国上午或侨民的利益。

2、对交战团体的承认,实际上是第三国对交战团体的国际地位的确认。因为对交战团体的承认的主要法律效果是战争法规则的适用,所以判断内战的存在是非 15 常重要的,具备如下条件可认为达到内战的程度:(1)叛乱在一定的政治和军事组织的领导下进行;(2)叛乱者遵守有关的战争规则;(3)叛乱团体已经实际占领该国一部分地区,并已实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对交战团体承认产生一定的法律效果,除要求交战团体适用有关的战争法规外,还要求它对其所控制的地区内发生的国际不法行为负责;承认国将承认交战团体在其控制领土上的权力,不在把他们的行为视为个人行为,并与他们保持一定的关系以保护本国和本国侨民的利益。

五、不承认原则 依主权原则,对新国家和新政府的承认是既存国家根据本国政策自由决定的,一般认为国家在国际法上不承担承认的义务。但是国际法却要求国家在某些情况下承担“不承认”的义务,这就是所谓的“不承认原则”。对不承认国来说主要理由有:一是如果承认某新国家或新政府就违背该国承担的某项具体的国际义务;二是某新国家或新政府或其他情势的出现是由违反一般国际法的行为产生的结果。

第三节 国际法上的继承

一、概述

国际法上的继承是指国际权利和义务由于一个国际人格者发生某些变化而从该国际人格者转向另一个国际人格者的法律关系的转移。

国际法上的继承的主体主要有国家和政府,还有国际组织。

国际法上的继承的对象主要是对条约的继承、对国家财产、国家债务、国家档案等事项的继承。

二、国家继承

国家继承是指当一国在国际关系上对其领土内所享有的国际权利和承担的国际义务被另一国取代时产生的一种法律关系的转移。发生国家继承的情形有:(1)领土的转让或交换;(2)合并;(3)分离或解体;(4)新独立国家。

规范国家继承的两个未生效的国际公约:1978年《关于国家在条约方面的继承的维也纳公约》和1983年《关于国家对国家财产、档案和债务的继承的维也纳公约》,都是在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主持下起草的,是当前国际上较全面规定国家继承各主要方面的国际法律文件。

(一)条约的继承:条约的继承是指被继承国的条约对继承国是否继续有效。

一般认为,继承国以一个国际人格者的资格签订的纯属政治性的条约,如和平友好条约、友好同盟条约、仲裁条约或中立条约等,都不属于继承的范围。这类条约,一般称为“人身条约”,随着缔约国的存在而存在,随着缔约国的消失而消失。那些“非人身条约”或“处分性条约”如划界条约、边界河流或湖泊的管理条约和其他与陆地、河流、公路、铁路有关的条约,都应该继承。对于被继承国签订的商务、引渡及其他类似条约对继承国是否继续有效,这个问题在国际法上没有统一的认识。条约的继承有如下几种情况:(1)部分领土变更情况下的条约继承;(2)国家合并情况下的条约继承;(3)国家领土分离或解体情况下的条约的继承;(4)新独立国家的条约继承:“白板规则”。新独立国家对条约的继承适用特殊的规则,这主要是由新独立国家与被继承国之间的特殊关系决定的。一般认为,它们不受原宗主国签订的所有条约(包括适用于或专门适用于继承所涉领土的条约)的拘束,这种主张从头开始的观点,后来发展成为所谓的“白板规则”(the clean plate rule)。1978年公约第16条规定: 16 “新独立国家对于任何条约,不仅仅因为在国家继承日期该条约对国家所涉领土有效的事实,就有义务维持该条约的效力或者成为该条约的当事国。”这就是说,新独立国家对于这些条约有权决定是否继承。

(二)国家财产的继承:就国家的继承而言,国家财产是指国家继承发生时,按照被继承国国内法为该国所拥有的财产、权利和利益。国家财产继承是指被继承国的国家财产转属继承国的法律关系。

国家对国家财产的继承的一个标准是:被转属的国家财产与领土之间的关联性。从这个标准引申出两项原则:一是国家财产一般岁领土的转移而由被继承国转属继承国;二是关于国家继承所涉领土的实际生存原则。

上述标准和原则在适用于不同的领土变更类型的国家财产继承时,因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1)一国将一部分领土移交另一国的财产继承;(2)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合并成为一个新国家的财产继承;(3)一国领土的一部分或几部分分离而组成一个新的国家,或一国解体而分裂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新国家的财产继承;(4)新独立国家的财产继承:新独立国家财产的继承适用特殊规则。新独立国家有关财产继承的规则是:(1)原属国家继承所涉领土所有,而在该领土成为附属地期间成为被继承国的国家动产,应转属新独立国家;(2)与所涉领土的活动有关的宗主国、保护国等被继承国的国家动产,应转属新独立国家;(3)即使不属于原所涉领土所有和与所涉领土活动无关的被继承国的动产,由于附属度人民对创造该财产曾作出过贡献,应按附属地人民所作出的贡献,按比例转属新独立国家;(4)如果被继承国与作为继承国的西独立国之间不执行以上各项继承规则,而另订协定,这种协定不应违反各国人民对其财富和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的原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

(三)国家继承的其他方面:

1、关于国家债务的继承:就国家继承而言,“国家债务”是指一国对另一国、某一国际组织或任何其他国际法主体所负之任何财政义务。从国家继承的意义上,国家债务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整个国家所负的债务,称为国债;另一类是以国家名义承担的而事实上用于国家领土某一部分的债务,称为“地方化债务”;还有一类是由地方当局承担并由该地方当局使用于该地区的债务,称为“地方债务”。按照国际法,国债和地方化债务都属于国债,地方债务不属于国家债务的范围。至于“恶债”,是指被继承国违背继承国或转移领土人民的利益,或违背国际法基本原则而承担的债务,如征服债务和战争债务等。从形式上看,“恶债”似乎上国债,但是由于这种债务是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所以不属于国家继承的范围。国家债务继承是指被继承国的国家债务转属继承国。继承国并不是无条件地继承被继承国的一切国家债务,国际法上的国家债务继承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处理被继承国的国家债务。国家继承的效果是:被继承国的国家债务转属继承国,由此而引起被继承国义务的消灭和继承国义务的产生。国家债务继承的原则:(1)一国部分领土移交给另一国,或一国的一部分或几部分领土分离出去而组成一个新国家或与另一国合并的情况下,被继承国的国家债务转属继承国的问题,应按照双方之间的协议;如果无协议,则应按照公平的比例转属继承国。(2)被继承国解体而其领土分裂为数国时,由于存在数个继承国,所以除被继承国与各继承国之间另有协议外,应在各继承国之间按公平比例转属。(3)在国家合并的情况下,根据“债务随财产一并转移”的规则,被继承国的国家债务应转属继承国。(4)新独立国家的债务继承。实质上就是作为继承国的新独立国家应否承担前宗主国和殖民国家的债务问题。根据促进新独立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减轻或免除他们的债务负担的原则,被继承国的债务原则上不应转属新国家,但不排除有关双方依协议来合理解决债务的转属问题,但这种协议不应违反各国人民对其财富和自 17 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的原则,否则,就会损害新独立国家的经济平衡发展。

2、关于国家档案的继承:根据1983年公约,国家档案是指为执行国家职能而编制或收集的,而且在国家继承之日按照被继承国国内法的规定,并出于各种目的作为档案直接保存或控制的各种日期和种类的一切文件。1983年公约规定:除有关国家另有协议或某一有关国际机构另有决定者外,国家档案从被继承国转属继承国时不予补偿;位于被继承国领土范围内的第三国国家档案不受档案继承的影响;被继承国有义务采取一切措施防止被继承的国家档案遭受损害或破坏。国家档案具有单独的完整性不可分割的特点,但是可以复制,所以国家档案的继承问题比较容易解决。

三、政府的继承

政府继承是指前政府在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转给新政府的法律关系的转移。并非所有政府变更都发生政府继承,只有在新政府是以非宪法程序取得政权的情况下才发生政府继承问题。

政府继承与国家继承相比,有两点不同:一是发生继承的原因不同,国家继承是由于领土变更的事实而引起的,而政府继承则是由于革命或政变导致政权更迭而引起的;二是参加继承关系的主体不同,国家继承关系的参加者是两个不同的国际法主体,而政府继承是在同一个国际法主体继续存在存在情况下的新政权和旧政权,即旧政权的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为新政权所取代。政府继承的内容:

1、条约的继承:从国际实践来看,新政府一般根据条约的具体内容作出是否继承的决定。比如新中国的实践。

2、国际组织的代表权的继承:新政府作为其本国的唯一合法代表取代前政府在国际组织的代表席位是理所当然的。

3、国家财产的继承:旧政府的国家财产,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无论在继承日期处于国内还是国外,都应转属新政府。新中国对这类问题多次发表声明。中日“光华寮案”问题。

4、债务的继承:前苏联的实践是一律不继承。新中国有选择的继承,但对“恶债”实行“不继承原则”。“湖广铁路债券案”

四、国际组织的继承

当某个国际组织因某种原因解散而为另一个国际组织所取代,或两个国际组织合并成为一个国际组织时,如何处理前国际组织的职能、财产、债务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就是国际组织的继承问题。

国际组织的继承主要是职能的继承,原则上必须签订特别协定或有关国际组织通过决议,明白地将原国际组织的职能转移于新成立的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的财产、债务和文书档案等方面的继承,通常也是依照特别协定或决议来解决的。

本章推荐阅读文章:

1、赵伯祥 《论个人的国际法主体地位》,《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4

2、黄世席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资格探讨》,《当代法学》2000.5

3、张磊 《跨国公司的国际法主体地位分析》,《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1.4

第五篇:安全培训讲稿(四不伤害)

“四不伤害”

1、我不伤害自己。

我不伤害自己,就是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能由于自己的疏忽、失误而使自己受到伤害。它取决于自己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对工作任务的熟悉程度、岗位技能、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精神状态、作业行为等多方面因素。要想做到我不伤害自己,应做到以下方面:

①我是否了解这项工作任务,责任是什么?我具备完成这项工作的技能吗;

②这项工作有什么不安全因素,有可能出现什么差错,出现故障我该怎么办。

应该如何防止失误: ① 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 ② 懂工作程序,严格按程序办事; ③ 现问题时停下来思考,必要时请求帮助;

④遵章守规,谨慎小心工作,切忌贪图省事,干起活来毛、草、快。

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有效措施。身体、精神保持良好状态,不作与工作无关的事;劳动着装齐全,劳动防护用品符合岗位要求;注意现场 的安全标志;不违章作业,拒绝违章指挥;对作业现场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充分辨识。

2、我不伤害他人。

我不伤害他人,就是我的行为或行为后果不能给他人造成伤害。在多人同时作业时,由于自己不遵守操作规程、对作业现场周围观察不够以及自己操作失误等原因,自己的行为可能对现场周围的人员造成伤 害。

要想做到我不伤害他人,我应做到以下方面:

① 己遵章守规,正确操作,是我不伤害他人的基础保证; ② 人作业时要相互配合,要顾及他人的安全;

③ 作后不要留下隐患;检修完机器时,未将拆除或移开的盖板、防护罩等设施恢复正常,就可能使他人受到伤害;

④高处作业时,工具或材料等物品放置不稳妥,一旦坠落就可能砸伤到他人;动火作业完毕后现场未清理,残留火种可能引发火情;

⑤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未经允许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如果其他人误触开关,就可能造成伤害等;⑥拆装电气设备时,如果线路接头没有按规定包扎好,他人就有可能触电;

⑦起重作业要遵守“十不吊”,电气焊作业要遵守“十不焊”,电工作业要遵守电气安全规程等。特别提示:

每个人在工作后作业现场周围仔细观察,做到工完场清,不给也人留下隐患。

3、我不被他人伤害。

我不被他人伤害,即每个人都要加强自我防范意

识,工作中要避免他人的错误操作或其他隐患对自己造成伤害。①拒绝违章指挥,提高防范意识,保护自己。

②对作业场地周围不安全因素要加强警觉,一旦发现险情要及时制止和纠正他人的不安全行为并及时消除险情。

③要避免由于其他人员工作失误、设备状态不良或管理缺陷遗留的隐患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如发生危险性较大的中毒事故等,没有可靠的安全措施不能进入危险场所,以免盲目施救,自己被伤害。④交叉作业时,要预见别人对自己可能造成的伤害,并做好防范措施。检修电气设备时必须进行验电,要防范别人误送电等。

⑤设备缺乏安全保护设备或设施时,例如旋转的零部件没有防护罩,员工应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⑥在危险性大的岗位(例如高空作业、交叉作业等),必须设有专人监护。特别提示:一旦发现“三违”现象,必须敢于抵制,及时果断处理险情并报告上级。如果想着“事不关己”,不及时制止,上于发生重特大事故,自己就有可能被伤害。

4、我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任何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是团队中的一分子,要担负起关心爱护他人的责任和义务,不仅自己要注意安全,还要保护团队的其他人员不受伤害,这是每个成员对集体中其他成员的承诺。我要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发现任何事故隐患都要主动告知或提示给他人。

提示他人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提出安全建议,互相交流,向他人传递有用的信息。视安全为集体荣誉,为团队贡献安 全知识,与其他人分享经验。关注他人身体、精神状态等异常变化。一旦发生事故,在保护自己的同时,要主动帮助身边的人摆脱困境。特别提示:也许你的一个提示就能挽救一个生命。能及时纠正你违章作业的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

5、“四不伤害”的延展。

对于立体交叉作业,涉及的人员较多、单位较多、工种较多、危险作业较多,各施工单位之间的“四不伤害”由个体行为扩展到组织行为尤其重要。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杜绝事故,保证现场所有作业人 员的健康安全,必须做到各个作业单位之间的“四不伤害”:

每个作业单位自己人员要保证安全;每个作业单位要保证不伤害其他施工作业单位的人员;每个作业单位人员不被其他作业单位伤害;每个作业单位都有责任保护其他作业前段时间人员不受到伤害。为了有效落实“四不伤害”原则,强化安全管理,有效避免人身伤害,各前段时间应做到:签订安全协议,进行安全交底,把各自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充分辨识并作为安全交底的一项重要内容,各自落实安全措施和安全责任。①危险危害因素辨识;②签订安全协议;③ 进行安全交底(先知);④交纳风险抵押金;⑤现场施工经常进行沟通、协调;⑥现场施工进行统一指挥。

6、规范岗位作业行为从我做起。

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直至“我会安全”,这个过程需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广泛学习安全知识,熟练掌握安全技能,把正确的安全操作行为变成一种安全行为习惯,才真正形成了一种安全文化,才达到了“四不伤害”

受训人员签字:

下载13章伤害流行病学-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13章伤害流行病学-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关于××学校聚集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发病情况的初步调查报告 2004年2月25日上午10时30分,我区疾控中心接到××儿童医院医务科电话报告:“该院发热门诊接诊一名××学校的学生......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范文大全

    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的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和促进健康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Incidence:发病率,指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占同期......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

    预防医学专科教学大纲汇编 1.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 2. 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3. 微生物学及寄生虫学教学大纲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C2707908 课程名称:流行病学 课程英文名......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关于××县××镇××中学一起疑似流感的流行病学 调 查 报 告 ××年6月12日17点20分,我中心疫情室接到××镇中心卫生院××同志电话报告:××中学八(5)班有疑似流感病例15例......

    流行病学考试重点

    09临床C班流行病学考试复习重点整理:成玄璇 结语:以下内容为老师在最后一次课上强调的内容加之前上课所讲的重点。本科目考试为本学期最后一门考试,至此我也为各位完成了总共六......

    临床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是在临床医学的领域内,引入了现代流行病学及统计学等有关理论,创新了临床科研的严格设计、测量和评价的临床科研方法学,用宏观的群体观点及相关的定量化指标,从患者......

    流行病学本科重点

    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疾病的分布:指疾病的人群现象,......

    流行病学试题题库简答题

    (完整版)流行病学试题题库(3)简答题简答题1.简述流行病学定义的基本含义。2.流行病学的用途。3.流行病学的特点。4.病因的概念及病因因果判定标准。5.移民流行病学的概念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