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干部学习讲稿:国际礼仪的概念与基本原则
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做国际礼仪课的讲解,今天是第一节,作为第一节呢,我们也像许多课程那样,要从国际礼仪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入手,以这个呢作为开启国际礼仪之门的一把钥匙。
一、国际礼仪的概念 下面我们首先解释一下国际礼仪的概念,什么是国际礼仪?国际礼仪的含义是什么?首先我们看礼仪二字的礼字,这个礼字呢,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表示的是他人的敬意、尊敬、尊重,敬重等等。而这个仪字呢,它表示的是外在的形式、方式、样式、模式、式样,都是一个意思等等。那么礼仪二字,组合成的意思是什么呢?一句话,就是对他人表示尊重的方式,那么国际礼仪,国际礼仪呢,就是在国际场合,也就是国与国之间的人们相互表示尊重的方式、意识、形式等等。那么这种尊重他人的形式呢,是多种多样的,小到一句谦辞敬语,大到国家恢弘的仪式,都可以包括在内。咱们举一个例子,有一次周总理去见外宾,这个负责礼宾的这个负责人见到总理来了就说总理人们都到齐了,那么我这就去叫外宾进来吧,总理一听,这马上就觉得,你看你怎么能叫去叫外宾进来呢?应该是去请外宾进来,叫和请这就一字之差,但是他体现出总理对外宾的尊重,这就是国际礼仪。当然这是小的,那么说到大的,你比如说如果是国家元首来访问,那么这个国家就要举行恢弘的仪式了,那就不是说一句两句这个谦辞敬语了,你首先你就得铺红地毯,你就要升国旗奏国歌,还要鸣礼炮,还要检阅三军仪仗队等等,这都是比较大的仪式,另外你比如说大使到每一个国家去上任,他要递交国书,国书,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礼仪形式。那当然了,我们一般是讲前面说的这些小的礼仪形式,我们一般是给他说成是礼节,礼节,你像敬个礼、鞠个躬,问个好、握个手,这个都属于礼节,比较小的礼仪小事。那么大的像后面我们说的这些国家层面的这些仪式,一般我们才把它说成礼仪,礼仪。这是比较严谨的概念来说。从广义的说对所有的这一切都可以叫礼仪,狭义的,前面那叫这个小的叫礼节,大的才叫礼仪,就是这个意思。那么现代国际礼仪呢,他是源自近代的欧美国家,我们现在所说的国际礼仪,他是和古代的那些礼仪还是有区别的,现在是讲,现在适用于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是讲的现代国际。那么他是在欧洲国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通过改革、改造。
利亚的时候,也涉及到这个问题,那个叙利亚的这个外交礼宾礼仪规定,所有国家的客机,在叙利亚的领空航行必须要由叙利亚的战机、战斗机给护航,就是说你的飞机可以在我领空上飞行,但是必须有我们的战机护航,这一条规定让这个美国方面感到有点惊恐,他就想着这个是不是别这样,但是叙利亚那时候不干,所以后来只能这样。那到了空中以后,就发现什么情况,这个美国的这个空中一号,他就想以这个叙利亚的飞机拉开距离,或者说就想把这个战斗机给它甩掉,可是叙利亚的战斗机看他想跑,那也不行,就在后面猛追,就出现了这么一幕。这是我们说的第一个原则。
(二)对等原则
第二个原则是对等原则,对等,对等也称作互惠,就是指国家之间,相互给予相同的或者类似的待遇,表现为三点,一个是规格对等,一个是级别对等,一个是礼遇对等。那么这一条实际上是我刚才说的主权平等原则在国际礼仪里边的进一步体现,你要按照中国人的说法,那就是投桃报李,平起平坐,比如说你国你国家的总理来,我国家总理就去迎接你,你部长来,我部长去迎接你,反过来,我到你的国家去,你也这样对待我,就是这么个意思。相互对等,你比如说72年尼克松到中国访问,周总理是到机场去迎接他的,那有人可能会问了,这尼克松是总统,周总理是总理,这个对等不对等,这个问题涉及到美国的体制,美国呢他是个总统制国家,他这个总统和别的国家的总统还不一样,他是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他美国呢,就没有另外一个总理,美国的国务卿相当于外交部长,他这个国务院就等于是外交部,所以这个美国这个总统呢,他等于是又是总统,又是总理,一身兼二任,那么作为总理,我们周总理去接待他,去迎接他,另外双方还是对等的,就是对等的,就是这么个意思。你说到当时这个尼克松下飞机,还有一个细节,尼克松下飞机的时候,他问身边的工作人员,大冬天,他说外边挺冷的,说你看看去,看周总理是不是穿着大衣呢,后来那个工作人员说他的确周总理在下面穿着大衣呢,这回尼克松就赶紧的也穿大衣,穿上大衣,然后才下飞机,这个举动呢,按照尼克松的女儿说,这是为了表示相互的一种平等,其实呢,确切的说,这应该说也应该说的是一种对等。那么我们说有的时候,这个对不对等,还不是小的问题,弄的不好,有可能还会国家之间还可能会起摩擦,你比如说二战,德国的投降,投降仪式,当时曾经搞过两次,那么德国之所以搞过两次这个投降仪式的签字,这个部分原因也跟这个对等不对等有关系,那么第一次签字仪式是1945年5月7号,在法国兰斯这个地方搞的签字仪式,这个主持仪式是美国,美国这个战士的盟军的最高司令,就是欧洲战场盟军最高司令官是美国的五星上将(艾斯豪尔)将,他主持的,但是这次签字仪式呢,苏联方面表示不承认,为什么不承认呢,理由是参加签字仪式的苏方代表只是一名少将,而且是刚刚授衔时间不长的,而这个西方国家出席签字仪式的都是高级将领,你这个(艾斯豪尔)五星上将,史密斯级别也比苏方的少将要高的多,这是一个原因,而且呢,苏方说了,这个少将,苏方的少将去参加签字仪式,也没有得到苏联最高当局的授权,言外之意呢,既不对等也不合法,不对等,这个级别太低,另外苏联最高当局没有授给他权利,他没有这个权利。当然了,这个真实原因,不止一次,苏联反对的这个签字仪式,不是主要原因还不是这个,主要原因是西方国家当时是为了削弱苏联在这个第二次大战期间,尤其是欧洲战场,所起到的作用,这个主要作用。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一直反攻反攻反到了柏林,德国的首都,苏联是立了巨大的这个战功的。这个西方国家呢,他主要是为了削弱苏联的作用,他先搞了一个签字仪式,当然这个签字仪式德国方面呢,他是为了向英美国家首先投降,主动找到这个西方国家美国和英国,就是德国的这个诉求。所以苏方呢,认为这个他不能接受,但是由于当时战争还在没完全结束,还要继续打。所以他也没有想着也不需要马上把这个挑明或者美国、英国,把这个脸撕破,所以说苏方呢认为也承认这次签字仪式,但只是一个初步的签字仪式,不否认它,但是呢还必须再访一次正式的签字仪式,这是苏联的要求,这样在苏联的要求下,1945年5月8号就在德国首都柏林又搞了一次德国投降签字仪式,这次签字仪式的主持者是大名鼎鼎的苏联元帅这个朱克夫。这样两次签字仪式,由于这个二战时期,这两次签字仪式,所以有人说这个德国投降两次,由这个事情呢,也引出了后来苏联和西方国家关于欧洲战场胜利纪念日这一天究竟是哪一天,双方也出现了分歧。西方国家一般是5月7号和5月8号这两天,他们搞庆祝,苏联呢,他是5月9号,双方有这么一天的错位,这是我们所说的这个这个问题。但是我们说这个对等,它也不是绝对的,有的时候处于政治和外交的考虑,对外宾给予破格的接待,那么也是常有的事儿。你比如说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当时小平同志的这个级别是副总理,国家副总理,但是他到了美国呢,得到的却几乎是国家元首级的礼遇,卡特总统亲自去接待他,这是一个事情。再比如我们国家对待西哈努克前王,1970年西哈努克访问法国和苏联的时候,国内发动了政变,他的这个亲戚朗诺,朗诺和施里玛达,这两个人发动了政变。这朗诺是他的堂弟,也是他的亲戚,把他给推翻了,后来呢又判处,缺席审判嘛,判处这个西哈努克死刑,那么这些情况呢,西哈努克当时在访问法国,访问苏联的时候都不知道,那时候信息没有现在发达,只是他后来在他离开法国临上飞机之前,苏联总理柯西金才把这个情况告诉他,他非常吃惊,心情非常不好,那么到了飞机上,他就大哭一场,痛哭失声,就觉着这个怎么办,那么下一站就是中国,中国是什么态度,这个西哈努克他也不知道,就这样坐着飞机往中国飞,那么到了中国下飞机的时候,在机场上的一幕,令这个西哈努克是终身难忘,只见周总理率领中国叶剑英等一批高级官员在机场正在等候,他下飞机以后,总理就上前握着他的手说,说你仍然是柬埔寨的国家元首,我们只承认你,这个令西哈努克非常感动,那么这以后呢,这个西哈努克在中国一住就是好多年,一共住了有五年的时间,那么在这个期间呢,中国一直把它作为国家元首对待,由于这一个特殊的经历,这个西哈努克终身都致力于对华友好,这我们讲的第二个原则。
(三)平衡原则
第三个原则,平衡原则,平衡原则也叫做无差别待遇原则,不歧视原则,他说的是在国际交往中当你面对多个国家时,这个东道国,东道国作为主人这一方,在面对多个国家的时候,不能够毫无理由的特别的优遇某一国某一方,反过来呢,也不能冷落冷遇某一国某一方,就是这么个意思,就是大家这个待遇呢都应该是差不多的,一个级别的官员都应该坐一样的车、吃一样的饭,住一样的宾馆,大体这么个意思,按中国话说,就是你应该对这些客人应该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就这么个意思。那么有的时候,在现实中,这个国际事物他也比较复杂,这种无差别待遇,这种一视同仁有的时候不是简单的大家都坐一样的车的问题,有的时候,实际情况也比较复杂,你比如在70年代曾发生这样的事情,这个在北京,这个欢迎外国来宾的招待会上,招待会也邀请驻华的,各国驻华使节参加,那么在这种欢迎大会上呢,我们中国作为东道国经常也要发言致辞,那么那时候发言中呢,一般的要阐述你这个国家的外交政策,那么在阐述外交政策的时候,国家一般那时候要批判苏联、批判苏修,那么一批苏修的时候,这个时候作为苏联的驻华的使节,还有一些跟他友好的,比如说东欧的一些国家驻华使节,他就推旗了,表示抗议,就走了。那么这样的事情呢,发生以后,后来就汇报到周总理,周总理就觉得这个事情不太妥当,因为作为外交使节,同作为外交使节,你这个基本礼遇还是应该享受的,因为那个时候的招待会,他不是这个单纯的开会,他一般都管饭,是要吃饭,就一边吃饭一边开会。
第二篇:课堂教学礼仪学习讲稿
《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材料
课堂教学礼仪
各位老师,大家好!
上一学期,我们通过对礼仪教育的宣传、学生礼仪教育实验课题的开题和对课间礼仪、集队礼仪以及放学礼仪等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如早上进校,学生主动向老师问好,“老师好”、“老师早”。放学时,也能主动和老师说“再见”,课间操集队也很有秩序,并逐步形成习惯。二年级在课堂教学礼仪方面也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这一学期我们将进行课堂教学礼仪方面的实践与研究,为使我们这一研究取得预期的成果,使我们这一课题顺利结题,所以我们今天还要对礼仪教育来作进一步探讨。
今天我和各位同仁们共同探讨的主要内容:一是对礼仪作进一步的理解;二是课堂教学礼仪中的教师礼仪和学生礼仪。
一、对礼仪的理解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华夏祖先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讲礼仪是我们世代相传的美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礼仪不仅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开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成为国民素质高低的具体表现。
礼者,敬人也;仪者,形式也。“礼”由心生,表里如一。礼是尊重,仪是形式
礼仪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一种规范和表现形式。
成语字典解释中—礼仪: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待人接物的规范和行为方式。
二、我国礼仪的基本准则:敬、净、静、雅
敬:所有的礼仪,都包含“敬”的原则,甚至可以说,没有敬就没有礼。许多人甚至用敬来概括礼的精神。在“敬”的原则之下,人在正式场合的举止,也就有了种种的要求。《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材料
净:越是文明的民族,对住所、食品、衣服等等的卫生程度要求越高。中国人自古就讲究卫生,中国人在传统礼仪中,往往通过“净”来体现尊敬之意。
静:越是文明的民族,对住所、食品、衣服等等的卫生程度要求越高。中国人自古就讲究卫生,中国人在传统礼仪中,往往通过“净”来体现尊敬之意。
雅:一个修养很好的人,身上必有“静气”,神定气闲,沉静从容。
三、课堂礼仪的含义
课堂礼仪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与行为方式。
课堂礼仪与过去的课堂组织教学的区别。
课堂礼仪是建立在师生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如老师在讲台上讲课,一个同学在下面讲话。这个讲话的学生就是对讲课的老师不尊重。同样,由于他的讲话影响了他旁边的同学,也就是对他的同学不尊敬。我们就要这样地教育学生认真听课,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不是在强迫他认真听课,而是希望能得到他的尊重。这就体现了老师和学生之间平等互敬的关系。
过去的课堂组织教学是老师要求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含有命令与服从的意思。在学生的心灵中总有一种被强迫感。这样的教学难以使学生从心底里、自觉地认真听课。
课堂礼仪与过去的课堂组织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是一样的。但两者的教育理念是完全不同的。两者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老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用新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
四、教师礼仪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课堂礼仪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与行为方式。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教师礼仪就是教师在工作岗位上遵守待人接物的规范和行为表现。教师课堂教学礼仪分:
(一)教师语言 《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材料
1、书面语(板书)
要求:字形规范美观;书写流畅快捷;排版整齐合理
排版时注意:书体要适宜,大小要适中,轻重要适当,行列要平直
2、口头语 课堂语言通病 声音太小,吐字不清; 讲话太快,刮耳边风; 语病太多,语句不通; 语言平淡,催人入眠; 语音不准,方言特重。
3、体态语 体态语的分类
1、上肢体态语
手势: 拇指、食指、手掌
双臂: 倒背、交叉胸前(抱肩)、叉腰、插兜
2、头部体态语
眼睛:微笑、注视、环视 嘴部
消极体态语: 抠鼻孔 挠头皮 打哈欠 拍脑门 抖动腿部 瞪眼 漠视
总之,运用态势语的关键在于自如恰当,要切实配合教学内容。并 《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材料
精心设计,将哀乐形于色,集于目,并做到举手投足端庄大方,抬放自然,伸缩有度,挥洒自如.恰到好处。
(二)教师仪表
1、注意修饰——发型,面容,口腔, 手,服饰
2、注意表情——目光,微笑
3、注意举止——站姿,坐姿,走姿,手势
(三)教师目光 具体要求
①目光要亲切、自然、坦诚。②注视时间要适当。③注视的位置要得体。④注视的方向要合宜。课堂教学中:
A正确选择目光投放点(把目光中心放在倒数二三排的位置,并兼顾其它);
B加强目光巡视,消除“教学死角”; C用目光给予信号,控制学生分心;
D提问和课堂讨论时,对不同的情形采取不同的目光交流; E用目光制止学生的嬉笑打闹。个别谈话时
(1)相信我们的眼睛会说话,我们的思想及心态,正在通过眼神流露出来。
(2)要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对方。
(3)目光接触的时间保持适中,不要死盯不放,也不要左顾右盼。
(四)教师的微笑
微笑,是人类最美好的形象。因为人类的笑脸放射着温暖、自信、幸福、宽容、慷慨、吉祥等等。心理学家分析,当我们看到一张笑脸时,我们的大脑神经就受到指令,指挥面部肌肉展示微笑,因而,会以微笑来回馈对方。《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材料
(五)教师注意举止 站姿—站如松 坐姿---坐如钟 走姿---行如风 手势---恰当
1、正确的站姿
头正:双目平视,下额微收,表 情自然。肩平:两肩平整,微微放松,稍向下沉 臂垂:两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中指贴拢裤缝 躯挺:挺胸,收腹,立腰。
腿并:两腿立直,膝盖、脚跟相靠,两脚尖张开约60度。
2、正确的坐姿
A 双目平视,下颌微收。B 腰部挺起,上身正直。
C 两臂自然弯曲,双手可以十指交叉或一只手搭在另一只手背上,然后手心向下,平放在腿上或桌面上。
D 女士应双膝并拢,男士可少许打开双膝,但不宜幅度过大。
3、正确的走姿
①头要正,两眼向前平视,微收下颌。
②双肩平稳,双臂在身体两侧前后自然摆 动,手臂伸直,手指自然弯曲。
③膝盖正向前方,全脚掌着地。
五、学生礼仪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现在,我就重点介绍学生课堂礼仪。
学生课堂礼仪则是学校礼仪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许有的老师会问:课堂是学习的地方,为什么也需要讲文明礼仪呢?因为学校是文明的窗口,课堂则是学校生活最重要的地方;课堂还是个小社会,同学间 《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材料 的交往,师生间的沟通都离不开文明礼仪;此外还因为课堂活动是有秩序有组织的,它不仅关系到自己,还影响到他人,所以课堂需要一定的礼仪来规范它。
1.课前,学生要事先准备好学习用品、本节课所需课本、笔记本等,一律放在课桌左上角。教室黑板擦干净,讲台物品摆放整齐,无粉笔灰。
2.预备铃响,学生应迅速进入教室安静端坐,恭候老师上课;室外课(体育课、音乐课、信息技术课、活动课等)必须在教室外走廊排成两列队伍后,课代表在前、班长在后,带领学生有秩序地在预备铃响前到达目的地,保证正常上课。路上队伍整齐,不嬉笑打闹。3.上课铃响后,老师进教室,说“上课”,班长喊“起立”,全班同学立正,老师说“同学们好”,全体学生回应“老师好”。在老师说“请坐下”后,全班同学一起坐下,老师开始上课。向老师问好时,态度要诚恳,眼睛看着老师,面带微笑,声音要整齐响亮。
4.迟到的同学进教室要喊“报告”,经老师批准后方能回座位听课。
5.课堂上,学生坐姿要端正,注意力要集中,认真听讲,积极思维,勤于笔记,不随便讲话,不翻阅与本课无关的书籍。在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时,积极参与,不说闲话,保证课堂活而不乱。
6.回答老师提问时,要积极举手,经老师批准后,起立并用普通话回答,回答完毕,经老师准许方可坐下。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
7.上课期间,不吃零食,不喝饮料,不做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未经老师允许不得随意离开教室。
8.* 在课堂上学生要衣着整洁,姿势端正。夏天不能赤脚或穿拖鞋,不能穿无袖背心,也不能敞胸露怀,听讲时不能扇扇子。冬天课堂上不应穿大衣,戴帽子,戴手套或口罩,围围巾。课堂上不能随便下位子走动,吃东西,喝水,嚼口香糖,听录音机。
* 课上同学坐姿要端正,认真听讲,认真思考,有疑问提出或回 《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材料
答问题时,应先举半臂右手,经老师允许后起立发言,不应边举手边说话或坐在位上冲口而出。上课主动发问或要求回答老师提出的提问,应先举手得到老师的允许后,在原位处起立发问或回答提问,态度要严肃认真,姿势、表情要大方,不要故意做出松松垮垮或引人发笑的举止。说话声音要清脆,音量大小适中。点名回答问题时自己没把握,而偏偏被点到名,切不可有情绪抵触。应该大大方方地站起来,以抱歉的语调向老师解释。在其他同学回答提问时,不要随便插话。别人回答错了,或者回答不出,不可在旁讥讽嘲笑。回答老师问话,只说“是”或“不是”就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应该这样回答:“是的,老师。”或“不是的,老师。” 这是对老师的尊敬。
* 遵守课堂纪律,既是尊重老师的表现,也是尊重同学、集体的表现。为一节课,老师在课前都要花不少心血钻研教材,备写教案,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更多的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同学们。老师在上课时,如果学生的课堂纪律好,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发言,不窃窃私语,从而使老师沉浸在备受尊重的氛围中,其思路就会越讲越顺,教学水平也会随之发挥到较佳状态。反之,假如一些同学不遵守课堂纪律,思想开小差,爱做小动作,甚至旁若无人地交头接耳,就会扰乱课堂秩序,使老师感到缺乏应有的尊重,从而产生沮丧、失落之感,情绪低落,思路也随之被打乱,授课水平因而下降。课堂上,任何一个同学扰乱了课堂秩序势必都会影响其他同学的上课情绪。要么是爱搞小动作爱说话的同学影响到前后左右的同学听不了课,要么是老师不得不中断上课来批评提醒一些不遵守纪律的同学,这样不仅浪费了全班同学的时间,而且也打断了同学们听课的连贯性。正因为这样,每个学生都应遵守课堂纪律,这是对老师、同学的尊重,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知识和学业的尊重
* 对老师讲述的内容有异议时,最好下课后单独找老师交换意见,共同探讨。若非提不可时也要注意场合和方式。态度要诚恳,谦虚恭敬,不可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授课计划。课堂是没有得到允许是不能随便讲话的,更不能随意下座位和表现出一些粗鲁无礼的行为,一个缺乏礼貌 《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材料 的人是不会进步。
* 上课时要认真做好笔记,独立完成练习,不看与本课无关的书报或做其它与教学无关的事情。自习课上,同学应认真复习、预习独立完成作业。不做其它无关事情,更不能随便走出教室,要始终保持教室安静。
9.下课铃响,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老师宣布下课,全体同学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10.在公共教室上课,须听从指挥,爱护仪器设备,保持室内清洁,不得在桌、椅、墙上等地方乱涂乱划。班主任应安排学生离开时检查公共教室卫生。文明礼仪内容丰富,它包括学校礼仪、少先队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等。
老师们,让我以一个小案例来结束今天的学习:
小节的象征
一位先生要雇一个没带任何介绍信的小伙子到他的办公室做事,先生的朋友挺奇怪。先生说:“其实,他带来了不止一封介绍信。你看,他在进门前先蹭掉脚上的泥土,进门后又先脱帽,随手关上了门,这说明他很懂礼貌,做事很仔细;当看到那位残疾老人时,他立即起身让座,这表明他心地善良,知道体贴别人;那本书是我故意放在地上的,所有的应试者都不屑一顾,只有他俯身捡起,放在桌上;当我和他交谈时,我发现他衣着整洁,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指甲修得干干净净,谈吐温文尔雅,思维十分敏捷。怎么,难道你不认为这些小节是极好的介绍信吗?”
老师们,我们该有一个崭新的面貌挑起传承文明礼仪的使命,无愧于现在,无负于未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文明与我们同行,让课堂处处有礼仪。
下一步工作
• 每个教师拟定一份课堂教学礼仪实验计划。• 各班在本学期内上一堂课堂礼仪教学课。《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材料
• 学期结束前写出阶段性实验总结。(教学设计范例:小学生课堂礼仪的故事)
2011年3月28日
第三篇:干部学习讲稿: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干部学习讲稿: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课程前言
大家好,今天讲的专题叫“中国梦与中国精神”。有梦想,才有追梦的人。有人追梦,才有奇迹,才会创造奇迹。今天,当习近平同志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时,才会引起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强烈共鸣。因为近代以来的积贫积弱使中国人一次一次梦碎而一再陷入心力交瘁之中,中国人连做梦的权利都一再被剥夺。只有今天,中国人告诉世人,中国是一个有梦想的地方,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梦,中国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中国人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为了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创造活力。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为了实现文化强国之梦。中国精神是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凝炼而成的。所以,今天我们把中国梦与中国精神联系起来,就是要解开为什么会有中国梦,解开什么是中国精神,为什么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一、习近平提出中国梦
下面讲几个问题,第一个,习近平提出中国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以其通俗亲和的表达方式迅速赢得了中国社会的高度认同。
(一)什么是中国梦
第一个小问题讲什么是中国梦。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地阐述了中国梦。他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人民日报》,2012年11月30日第1版)习近平提出中国梦之后,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也许人们会说,我们已经有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为什么还要提出中国梦。我觉得这时提出中国梦有很深的意涵。如果说我们的发展目标体现了国家的发展战略,而中国梦一则体现了民族复兴之梦,一则体现了每一个中国人从脚下到未来的人生之梦。每一个人都能在中国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发展的愿景,从而将中华民族的梦与个人的梦融为一体。这就是为什么要提出中国梦的深刻意涵,每一个人的梦与中华民族的梦是连在一起的,每一个人的命运与整个民族的命运是连在一起的。
中国梦提出之后,引起世界的关注,人们热议中国梦,并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解读。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对中国梦做了进一步的阐释。他指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人民日报》。
梦是个人的富裕。较之中国,美国具有巨大的地理优势,三面环海,易守难攻,建国伊始就是一霸,历史上从未受到其他国家的侵略征服,倒是常常主动出击攫取他国资源。所以他们一直没有国家安全之忧,人民可以专心做自己发财致富的梦。但是,自古以来,中国周边的环境一直极为险恶,历史上与周边国家的征战从没有停止过,几次被其他民族征服蹂躏。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国家的富强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和保障,所以中国梦必须把“国家富强”放在第一位。
(2)中国梦的目的是民族振兴,美国梦的目的是个人成功
第二,中国梦的目的是民族振兴,美国梦的目的是个人成功。中国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统称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生于兹养于兹,患难与共,休戚相关,对这块热土具有十分深厚的感情。大家有一个共识,民族孱弱,任人欺凌,个人的尊严就会丧失,生命财产得不到保护,哪有幸福可言?美国的民族情况远比中国复杂,黑白两极对立,黑人长期受白人歧视,现在虽然法律上是平等了,但是骨子里的不平等是一时无法消除的,一件小事就可引起内部激烈的民族冲突。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人们没有乡土依恋,缺乏民族观念,自然也就只谈个人的成功。
(3)中国梦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实现,美国梦可以利用其他国家的人才资源达到 第三,中国梦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实现,美国梦可以利用其他国家的人才资源达到。“美国梦”的概念可以追溯到《独立宣言》,强调天赋人权,每个人都有同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美国梦”特别是强调,不管出身、不论阶级,每个人具有同等靠自己的能力和成就而获得成功的机会。这对那些阶级分明的欧洲小国的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诱惑他们、鼓励他们来美国冒险。历史上,美国多次利用其他民族的人民来发展自己的国家。比如早期从非洲引进大量黑人搞种植,十九世纪利用中国劳力修铁路,现在又大量吸收墨西哥、东欧的人从事各种各样的体力工作,很多白人成了有闲阶级,整日打高尔夫享清福。然而,中国是一个具有13亿人的大国,不可能靠大量引进外来人才发展自己,所以习总书记才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4)中国梦是群体的和谐幸福,美国梦是个人的自由和快乐 第四,中国梦是群体的和谐幸福,美国梦是个人的自由和快乐。中国人自古就有一个“家国”的概念,群体意识一直很浓,讲究的是“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之内,关系和睦,人人安康,自己才能幸福。所以中国人的幸福是群体意识的。在一个家庭内部,幸福是共享的;在一个国家内部,幸福也是共享的。所以,总书记用三个“共同”来描绘中国梦的愿景:“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然而欧美文化则强调的是个人主义,追求的是个人的自由和快乐。(5)中国梦具有纵深的历史感,美国梦只有现实的体验
第五,中国梦具有纵深的历史感,美国梦只有现实的体验。实现中国梦的自信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历史。中华民族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历史上多次强盛,曾是那个时期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最近这些年帝王连续剧的繁荣,反映的就是大众这种心态。西方一些国家担心中国崛起,其中一部分因素就是来自历史,因为他们相信中国人具有再现历史的能力。一个历史上从没有强盛过的小国家,你吆喝得再厉害,别人也只会把你当做笑话看。总书记这句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里就用了“复兴”这个词,其中就透露着乐观和自信。然而,美国只有两三百年的历史,自建国起,靠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和人才逐渐变成一个超级大国,所以它的梦是把现实延续下去,不让挑战他的力量出现,一直可以做自己的美梦。
(6)中国梦依赖群策群力,美国梦靠的是个性张扬
第六,中国梦依赖群策群力,美国梦靠的是个性张扬。实现中国梦,要凝聚大家的力量,人人给力,踏实勤干,利用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朝一个方向努力。它靠的是集体的意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一句话,中国梦要靠全民族强大的合力来实现。纵观历史,不难发现,中华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但是也是个喜欢折腾的民族,自毁力强大的民族,很多时候是发展一段,折腾一段,致使国家的发展可能不进则退。所以,现在要实现梦想,就必须统一大家的意识,明确一个目标,劲往一处使。然而美国自建国起就走的是一条务实的道路,就是简单追求个人富裕幸福,所以个人成功的合力构成了国家的强大。中国人可以办大事,但首先要统一意识。
(7)中国梦是为了民族光荣,美国梦是为了个人荣耀
第七,中国梦是为了民族光荣,美国梦是为了个人荣耀。自鸦片战争以来,领土被侵占,人民被蹂躏,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一次次大灾难,这都是民族的创伤。近代史上,多少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就是为了民族有尊严,国家有安全,人民可以安居乐业。“今天,我们的人民共和国正以昂扬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总书记这句话掷地有声。没有这种历史痛的国家是很难理解中国人的这种渴望。美国就没有这种痛,所以它也不会做这种梦,因而,美国梦强调的是个人的富裕、成功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最后,作者总结说,“中国梦”是根据“中国脚”量身定做的“一双鞋”。生活在中国,就专心做自己的梦,通过实干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人民论坛》2013年5月23日)这也是对习近平提出中国梦的一种解读,它是通过与美国梦的比较,来解读中国梦的内涵,它的特点、它的方向、它的目标。实际也是对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一种深度解读,解读得还是意义深刻的。
2、对中国梦的十大误解
另外一个教授,即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义桅发表文章,指出外界对中国梦的解读有十大误解。(1)误解一:中国梦就是中国的梦 误解一:中国梦就是中国的梦。受西方思潮影响,一些人有意无意地把人民与国家对立起来,认为中国梦就是中国的梦。一些外媒更是将“中国梦”翻译为chinas dream(中国的梦),而非chinese dream(中国人的梦),甚至认为中国梦的实现是以牺牲民众利益为代价的。其实,这就是对梦的狭隘理解,也是对中国的狭隘解释。(2)误解二:中国梦要取代美国梦
误解二:中国梦要取代美国梦。美国梦(american dream)是美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美国梦和欧洲梦都在褪色。中国梦的提出,自然给外界加强了中国软实力威胁的口实。尤其是,在将中美关系定位为老二与老大关系的错误理念下,担心中国梦要取代美国梦。其实,这是对中国包容性文化的误解。中国不会妨碍其他国家实现其梦想。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实现中国人民的幸福,是国家的强盛,是凝聚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是要让外界了解中国人在追求现代化过程当中的方向和目标,我们不是要取代谁,更不是威胁谁。(3)误解三:中国梦是一种新乌托邦
误解三:中国梦是一种新乌托邦。尽管在英文中乌托邦是褒义词,但是,在中国语汇里,乌托邦被描绘为无法实现的梦想。一些外国人从梦的佛教起源出发,污蔑中国梦是精神鸦片,麻醉中国人的变革意识,掩盖社会矛盾。其实,中国是世俗化社会,强调知行合一。中国梦兼顾理想与现实,绝非宗教安慰。中国梦是什么?它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特别是人民的幸福它涉及到每个人的生活。外界这种解读确实是错误的。
(4)误解四:中国梦表明中国抛弃共产主义理想 误解四:中国梦表明中国抛弃共产主义理想。一些外媒将中国梦与中国的国家身份联系起来,认为中国梦表明中国着眼于中国,抛弃共产主义理想。其实,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基本奋斗目标。中国梦不仅不排斥共产主义理想,反而更务实地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可以说中国梦也是中国各族人民、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富裕之梦。
(5)误解五:中国梦抛弃摸着石头过河 误解五:中国梦抛弃摸着石头过河。一些人将梦想与现实对立起来,认为中国梦的提出表明,中国更重视顶层设计,抛弃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路径。其实,梦在心中,路在脚下。中国梦不排斥改革开放的中国实践,反而是其系统化升华。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实际上并不矛盾,把两者对立是错误的。
(6)中国梦就是宪政梦、人权梦、民主梦等
误解六:中国梦就是宪政梦、人权梦、民主梦„„。中国梦是最大限度凝聚中国共识,包容各种合法、合理、合情的诉求。然而,一些人乘机将中国梦狭隘地等同于自己的主张,或将自身诉求通过中国梦加以强调,认为中国梦就是宪政梦、人权梦、民主梦„„这本身没有错,但单方面强调会以偏概全,或欲速则不达,反而曲解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中国梦是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依法行政等包含在中国梦里面,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它的全部。如果说是全面,那显然是不正确的。(7)误解七:中国梦就是现代化之梦
误解七:中国梦就是现代化之梦。现代化是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梦想。但一些人以现代化名义希望中国全盘西化。其实,现代化不足以概括中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无法描绘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巨大变化。中国梦不只是西方现代化模式、理念在中国的实践,而是中国结合自身国情,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四篇:干部学习讲稿: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
干部学习讲稿: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 崔丽娟
东方讲坛特聘讲师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崔丽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应用心理学副教授,上海市社会心理学学会副秘书长,先后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项目:《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与干预策略研究》等,编著出版了《当你十四岁出萌时》,《心理学是什么》《老年人心理与保健》等近20本心理学著作。
目前崔丽娟副教授在上海科学讲坛中作了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的演讲。她在演讲中阐述了心理健康与人生成功之间的关系,提出只有具备的健康心理素质,才能形成正常的心智,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为人生的成功奠下坚实的心理基础。前言:变革性是人类社会最根本的特征 我们是处在变化的社会生活当中,人类社会一个最大的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它的变革性,当然,人类社会的这种变革性对于我们在座的或不在座的每一个个体来说,有些社会变革,可能是必要的而有些社会变革可能是不必要的,而有些社会变革可能是强迫的,而有些社会变革可能是我们自愿的。但是不管这种社会变革是我们原意或不愿意接受的,或者说对人类来说,这样一种社会性质的动物来说,生活中的变革是永远存在的而且还在以加速度的形式超过我们人口膨胀的速度,在加速的发展着从而使我们现代生活中的现代人我们越来越难以对付它,应对它。
大家都知道,在以往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说25年一代人,但是几年前大家就知道,我们就知道多少年一代人啊?学者通过测算说,现在是3年一代人,大家都知道我们今天跟我们的孩子们亲子沟通是非常成问题的,因为我和我们的儿女们想看我们隔了多少代呢,所以现在亲子沟通也是我们代沟的问题,是我们心理健康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大家都知道80年代我们国家刚刚改革开放带来的大学生,刚刚毕业的那几届大学生有一张大学文凭在手,就已经非常高兴的了,天下的工作任他找,那叫天之骄子但是大家都知道,这几年我们的大学生,仅仅有张大学文凭是不足够了,每个大学生,在大学4年当中花很多的精力,花很多的钱去学,去买种种的证书,谁在找工作的时候不是厚厚的一打在包装自己,但是他们今天怎么样呢,我们大学生找工作难,已经是这几年,我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而且我们对我们的本科大学生,我们也重新定位了。大家都知道,把他定位于什么呢?他们已经不是天之骄子了,他们是普遍劳动者,这就是社会的变革。所以一个人类来说,它的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它的变革性。
那么这样一种社会适应能力表现在哪呢?体现在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地改革自己和重塑自己,大家请看一看,有关心理健康的指标当中,都谈到这儿为止了,只谈适应,只谈重塑。但是我认为大家会忽略它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在变化和重塑的过程中,我们是不应该去失去做人的基本原则的,这是非常重要,社会是在不断的变革,我们是要去适应这个社会,去应对这个社会,但是我们在随着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是不应该失去人类最美好的道德的美德的。要守住道德的底线,这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今天我们大家都知道,胡锦涛有一个讲话就是《关于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今天把道德建设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呢,就是因为我们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社会的变革的过程中我们大家变的都很快,重塑的都很快,但是我们忘了一个前提条件,守住人类的道德和美德,这是不应该放弃的东西,不管社会怎样变革,道德的底线还是要坚守的,所以人是社会的人,生存在社会当中个人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去适应社会、顺应社会,在顺应和适应的去学会应对社会然后找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自己的位置上把握机会再改革我们这个社会,所以这是我谈的第一个心理锻炼,在一个不断变革的人类社会生活当中,要去学会不断去适应和应对。所以我常在我们的教育界提倡我们的学校里面要不断地上了一年下来,然后第二年应该打乱班级,重新分班最好让我们老师也换一换。为什么?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学会,适应社会应对社会,跟不同的改变,不同的同龄人不同的老师,怎么样来合作共事,怎么样的友好相处,这都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决好的培养,这我是我谈的第一个心理锻炼。
(二)心理锻炼二:接纳自己、了解自己
第二个心理锻炼,接纳自己、了解自己。要学会接纳自己、了解自己。为什么要谈这一点?因为这一点和我们的一个心理的品质是紧密相关的,那就是自信心。大家都知道,我们有一句话“信心是成功的一半”。那么信心里来自哪里呢?在具体的生活中,怎么样让我们对自己有信心呢?这种锻炼怎么来呢?那就是要接纳自己、了解自己,为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这才能够建立起我们的自信心,才能使我们的成功拥有了一半。(15:30)
我们在教育当中说要因材施教,我们在管理当中,我们要因人而用,每个人都专注培养对自我的接纳,来找到自己的在社会生活中,他的长处是什么,他适合于干什么,喜欢做什么,我们今天科学的发展观是要以人为本,做到人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际上讲的都是在这个社会生活当中,要对自我接纳,找到自己在这个社会生活当中,适合干的,喜欢干的,和你擅长干的,只有这样你才能走向成功。我们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有句话说,精诚所至,所谓的精诚所至,也就是说有一件事,只要我真的拼命地去努力,我就一定会成功的,不是这样的,如果你不擅长你不喜欢,你不适合,你再努力恐怕也是失败。我想这一点我们用植物来做比喻,大家比较容易理解,我们大家都知道,玫瑰花非常的高贵,杜鹃花非常的绚烂,但是我一点要给玫瑰浇上杜鹃的养料,生长的条件,而给杜鹃提供玫瑰所需要的养料和生长的条件。大家一定都知道,等玫瑰和杜鹃成长起来以后,玫瑰既失去了自身的高贵,也不会拥有杜鹃的绚烂,而杜鹃它既会失去自身的绚烂,而不会拥有玫瑰的高贵,玫瑰就是玫瑰,杜鹃就是杜鹃,它有它自己的生长的条件,所以我想说的第二个条件,实际就是和我们的自信心密切相关的要想有自信心,那就要找到自己生命的潜在能量是什么。接纳自己为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
我在这里引用了经济学家兰斯博格的一句话,兰斯博格他给他的女儿写过十多条生活的忠告,其中有一条格外的重要在这条当中,他是这样对女儿说的,他说:“千万不要在你没有兴趣的领域追求成功,因为你得跟那些真有兴趣的人竞争,没有兴趣,你怎么比得过人家?”所以我们要进行的第二个心理锻炼,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去接纳自己,要去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在这个社会生活中你适合做什么,每个人到这个社会当中,我们自己到这个社会当中的独一无二的理由,找到你自己独一无二的理由,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所以大家都知道,今天在我们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拼命地让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就能成为专家学者,好象那才是成功的人生。结果导致了什么?结果导致了我们大多数的孩子不仅没有成为专家学者,而且在拼命地成为专家学者的道路上。最为可悲的是他们都失去了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快乐,何谈健康的心理呢?谈何成功的人生呢?所以我想谈的第二个心理锻炼就是接纳自己了解自己,在这个基础上来树立起作为我之所以为我的自信心,那你才能够找到最合适你成长的最适合于你走向成功的道路。人家成功的道路,不见得是适合你的。(19:50)
(三)心理锻炼三:拥有攀登山峰的良好精神状态
我想谈的第三个心理的锻炼,就是要拥有攀登山峰的良好的精神状态。如果把人生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如果我们把他比作爬山,在实际上说中说,你在整个人生过程当中是爬了一座又一座的高山。在攀登一座又一座的高山过程中,你是否到达了山峰的顶端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拥有怎样的攀登人生的山峰的积极的、良好的精神状态这才是最为重要的。那怎么样才能拥有这样的良好的精神状态呢?方法是什么呢?那个方法就是当你在攀登一座又一座的人生的山峰的时候,请你多关注你付出过程中的所得,不要老是关注你的所失,因为你只有关注你在攀登山峰过程中付出之后的所得的话,你才会怎样呀?快乐,你才会拥有动力。我们说人生有各式各样的目标,但是我想说的快乐的生活,应该是最为根本的人生的目标。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快乐,是我们活下去和愿意努力下去的最大的动力,在座的有那一位说的我这个人是为痛苦而努力而活着的,请给我痛苦吧越给我痛苦,我越愿意努力下去和活下去,不会的。因为在努力过程中我感受到快乐了,所以我才愿意再继续努力下去。没有人说我感到痛苦了愿意继续努力下去,是不是?所以快乐的体验是最为重要的,这才是我们人生努力的最大的动力。那怎么样去感受快乐呢?方法就是每当你努力过后请你关注一下你努力的所得。
举一个例子大家可以体验一下,比如爬20层的高楼我们爬啊爬,一鼓作气,累得一屁股坐在10楼,这个时候你往哪看啊?如果你往上看,你是重在所失的人,“我都累成这样了,怎么还有一半呀?”这样的人,虽然你爬到了20层,但是在你的体验当中,你一定觉得你这次努力的付出远远地大于你的所得是不值得的,这就像你去商店去花10快钱只买1块钱的东西,你还愿意去这样的商店吗?不愿意了。但是另外一个人他是这样怕的,当他一鼓作气,也累的一屁股坐标在10楼的时候,他往哪看,往下看,重在人生的所得,他说;“哎呀我这一下子就爬一半了,那我休息休息,待会儿,再上一层那不就超过一半了吗?”是不是,这个人呢?他就带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又爬上去了,四分之三了,15层了还剩5层了,到了最后一层的时时候,他一定是“哈哈,我就要胜利啦!”只剩最后一层了,是不是,这样的人。他觉得爬这20层是值得的,下次你不要他去爬,他自己怎么啊,自己都要爬,因为他觉得他的付出是值得的。
每个人生来就愿意有辉煌的人生,成为一个成功者,为什么在我们努力地跋涉过程中,我们很多人慢慢地不再努力了。就是因为在努力的过程当中,他关注所失,而不关注所得,所以每一次努力,他都觉得,哎呀,失去太多,与所得所比是不值得的。慢慢的他就不具有这种攀登山峰的良好的精神状态,他就放弃了自己,同时他也就放弃了成功的人生,所以这是我谈话的第三个心理锻炼,拥有攀登山峰的良好精神状态比是否达到山峰顶端更重要。(25:00)
(四)心理锻炼四: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第四个,我想跟大家说的第四个心理锻炼,那就是多给自己点积极的自我暗示。那生活当中不仅外人可以给我们暗示,我们自己也可以给自己暗示,那么这种自我暗示,这种暗示用我们生活当中的一句话就是——说鬼鬼就来。自我暗示经常发生的,比如今天晚上睡觉前,我们对孩子说,你晚上不要尿床哦,实际上你就给了他什么暗示啊?你是一个好尿床的人本来今天晚上不尿床,他也尿了,为什么?因为这句话,我如果不尿床,你告诉我干什么。这说明我好尿床嘛。所以说,这就是自我暗示的你的暗示的作用,这种暗示就转化成他对自己的自我暗示——哦,我是一个好尿床的人,结果他真的在行为上去实现了,就影响到了他的行为。有一副对联,其实用在我们对自己自我暗示上,就最恰当不过的了,那就是——说我行我就行为,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所以在生活当中,要多给自己一点积极地自我暗示,为了给自己一点积极的自我暗示。
我给大家讲一个方法,什么方法,我们经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我想说的是,在今天不是这七件事了,生活困难时我们讲这七件事,现在我们不讲这七件事了。现在我跟你说,从心理健康来说,你开门只有一件事,每天早晨起来的时候,对着镜子把自己妆修一下,在镜子里面让自己的头发,整整齐齐,衣服端端正正,在镜子里面给自己一个,给自己这样一个什么啊?我今天气色不错,精神挺好,你快乐美好的一天,就从这开始了。所以这了一个积极的自我暗示,做好你开门的第一件事,这是我给大家讲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我们的心理的锻炼。
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第二方面要给大家讲讲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为什么要谈这个方面呢?因为我刚才跟大家讲了,在我们所有的心理健康的指标中,各个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有两点是得到共识的。
第二点就是人与人之间良好的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而且我们也知道,科学的发展观,也讲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那这当中从某一个角度来说,也就是你有去适应社会,与社会协调,就是与周围的人与人之间的协调。
第五篇:干部学习讲稿:行政复议法
干部学习讲稿:行政复议法
课程前言
好,大家好,我们今天讲的主题是关于行政复议法,我们知道十几年以来,十几年前我们国家制定了行政复议的条例,后来上升为行政复议法,那么行政复议制度已经全面的建立和实践,那么这个制度到今天为止后来国务院又制定了一个关于行政复议法的实施条例,作为在实践当中这个制度不断地完善,无论从立法,还是从执法的角度。就现代行政救济制度而言,行政复议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也就是说我们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还有行政赔偿,这三大制度构成了我们所说的行政救济。那么行政复议最大的特点,因为无论是赔偿还是诉讼都是司法的,都是法院的那套制度。唯独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自身的,所以我们过去把它叫什么呢,叫行政的自我监督和纠错的制度。当然也叫行政纠纷的解决制度。那么这个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行政自身的这个救济和监督,所以它在成本上我讲当事人如果要通过这个方式去解决自己的权利保护问题,要去纠正违法和错误的行政决定的话,那么这个成本是最低的。另外一个,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什么,就是行政复议,从事行政复议的都是上级和下级的行政机关,也就是说大家都是内行,没有一个外行审查内行,内行糊弄外行的这么一个问题,所以它要纠正起来从业务上来讲它更具可能性,还有一个优势它是上级对下级的监督,通过行政复议来监督,你要么是通过人民政府要么是上级主管行政机关,那么它的权威性除了它的上下级关系,其实我们讲它的权威性和它的有效性比别的部门,比那个行政机关以外的部门应该说更能发挥作用。所以它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很奇怪的是行政复议制度我们实行了十来年,却发现有一个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就是什么呢,就是行政复议的案件数量并不多,没有我们预期或者想象的那么多,也就是说全国行政复议案件,大概每年按照前两年十来年的算法的话,每年大概就是八万件到十万件,甚至超不过行政诉讼的案件的数量。本来很多人都认为行政复议是最方便的,也是最快捷的,成本最低,时间最快,业务能力最强,最有纠错的这种功能性,但是后来实行的结果却发现很多人不走行政复议这条路,而走了别的途径,所以这个是我们在完善行政诉讼制度当中现在正在完善的一些重要的方向和点。我们今天在这个标题下我们讲既要顾及到现有的法律规定又要讨论一下关于完善的一些方向性问题。这样的话我们讲三个大问题。第一个就是申请行政复议的这个申请人资格问题。批到你的房顶上,批到你的房檐下,你不是这个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但是你的权利却被这个审批行为侵害。所以你虽然不是相对人但是你是利害关系人,所以我们把它称之为什么,叫其它非相对的利害关系人,所以两类,一类是相对人,一类是不是相对人但是同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那么它也能做行政复议的申请人,也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具体情况非常复杂,所以我们来讲几种具体的标准。第一,与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是你要告的那个行政行为,它涉及到相邻权或者公平竞争权,你就能做行政复议申请人,有什么权利呢,相邻权和公平竞争权刚才我举那个例子就是相邻权,张三要翻修他的房子,那么行政机关批准了它批准的这个图有一个角伸到了你们家院子里,那么它侵犯了你什么权呢,你的权力就叫相邻权,你和邻居的这个权利,但是被行政审批这个行为侵犯了,所以你能够当行政复议的申请人。这是一种。
第二种,公平竞争权,咱们大家都在一个程序里面去竞争一个权益,那么如果这个竞争的过程被行政机关的行为侵犯,导致不公平,你可以告它。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去告,比如我们来举个例子,行政机关搞的这个比如说这个出租车运营资格的这个审批或者是竞拍,是吧,出租车运营资格几十万一个,谁在卖,交通部门。那么你拿出来十个然后有一百个人来争,只有十个人能拿到,那么另外九十个人就没有,那九十个人都有资格来告你,那就叫公平竞争权。对吧,你比如说采矿许可权也是这样,这个矿,你也想要他也想要,来了十家企业大家都来竞争,然后政府通过筛选,投标,招牌挂等等这个过程都是政府干的,那么政府最后拍定给了那个企业,然后其它九家都不给,那么这九家可以以侵犯了你公平竞争权为由来申请行政复议。当然,能不能赢这场官司,政府是不是有违法违规,那是另外一回事,但至少它可以当行政复议的申请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它可以当原告。这是第一。
第二,与被诉的行政复议决定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或者在行政复议程序中被追加为第三人的,这是什么意思,本来你不在这个行政行为程序当中,但是行政复议却把你弄进去了,我们讲有两个行为,第一是行政机关最初的一个具体行政行为,然后有人不服就去告它,告了以后,好了,就开始了行政复议,对吧,那么在这个行政复议决定当中涉及到了你的权力,那当然你就要把它弄进来,你既然要申我的权利那我当然就有资格进来,这是第二。
第三,要求主管行政机关依法追究加害人法律责任的,也可以当行政复议申请人。当然这个是要依据法律的规定,什么叫要求主管机关追求加害人法律责任呢,张三欺负了李四,李四到行政机关去告,对吧,然后行政机关来查处张三,但是呢,这个李四认为行政机关的查处行为是偏袒张三的,他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告它。你比如说公安机关运用治安管理处罚法,是吧,张三打了李四,李四报警,警察处罚张三,但是,警察说他没什么事,算了,就不处罚了,那李四不干。或者,公安机关给张三一个警告处罚,或者比较轻的处罚,而李四认为不行。这是违法的。这不够,李四可以申请复议,要求公安机关严厉惩处张三,所以他也可以这是第三。
第四,与撤销或者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其它人,这是一个兜底规定。就是说,无论是哪种具体形式,你关键要看,你这个行政行为,就是被告的这个行政复议这个行为,是不是有各种各样的,我们没有预料到的种种形态的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如果有,那么他就能,这个受到影响的这个人,他就能作为行政复议的申请人。我给各位讲个例子,比如说,公安机关扣押了一个当事人走私的车辆,那么它扣押车辆的时候它有个扣押清单,这个扣押清单上写谁的名字,正常情况下你扣谁的你就写谁当然这是个公司,公司走私的汽车,那么你扣押了人家二十多辆车那你就写一个扣押清单,扣押清单的抬头就是这家公司,对不对,那么它不服,它可以告你,但是,我们有的公安机关不这么做,它扣押的时候它不写你这个公司的名字,它写谁呢,它写那个你车从另外一家公司买过来的,对吧,那么我写上一家公司的名字,这样的话,实际持有这个车的这个主人,它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查封扣押清单上面。所以你要去告,有的行政机关就说,我说我没扣押你的,我写的是那一家的名字,但是那一家又不会来告,为什么,因为你扣的又不是它的车,它告什么,所以形式和实质有时候会脱节。那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什么来认定,根据什么来认定行政复议申请人,就根据实质。你实际涉及到的是谁的权利,他就有资格告你,所以我们讲其实行政复议申请人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千条江河归大海,关键是要看谁的权利。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
二、审查标准
第二,行政复议的审查标准是什么,我们讲第二个问题,就是讲行政复议机关,它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过程当中,它要去评判,去审查一个具体行政行为,你合法呢,还是不合法,违法我就给你撤了,合法我就给你维持,对不对,那好,这个标准是什么,有哪几个标准,按照复议法法律的规定,有这样几个标准。
(一)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第一,行政机关的这个行政行为在法律上属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这就叫违法,这第一个标准,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那么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有这样几种情况,一,叫没有事实。压根就没有,至少它没写。就在决定文书上,就没写事实。你以为没有么,我们来举一个例子看看,有一个民航管理部门让一个航空公司的飞机停飞,你知道它怎么写么,它这样写,根据市政府什么什么函决定让你停飞。那么市政府那个函里面是讲了这个公司有什么样的问题,它讲了事实,但是那是市政府讲的事实,而不是你民航管理部门讲的事实,所以这个问题就来了。那么民航管理部门做出的这个让别人公司的飞机停飞的这个决定当然涉及别人的权利义务,航空公司靠什么挣钱,就靠飞机起降,它既不能起它当然就没办法降,它不起降它挣什么钱,所以这个决定很厉害,可以置一个航空公司以死地,那么这么大的一个事,它不写事实,我们不知道它是没有事实还是有事实没写,法律上结果都一样,这就叫什么,这就叫第一种情况没有事实根据。
第二呢,有事实,但是不正确。你认定了这个事实但是其实不是这么回事你说的是a其实事实上不是a而是b。如果我们认定,你认定错误了,不是这么回事,事实认定不正确,那这个决定就是违法的。这是第二。
第三,事实认定不清楚,什么意思呢,你行政机关做了这个决定,你写了事实,但是,你没把它搞清,你自己都没把它写清,你这一榔头那一榔头,东一榔头西一棒,到底是谁打了谁,你就没认定清,这一群人打了那一群人,那是谁打的,谁先动手的你认清了么,眉毛胡子一把抓,你没认清,那对不起,这个是上述三种情况,都属于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这是第一。这是我们讲审理行政复议案件的第一个标准,就是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因此,行政机关要求它的所有行政决定都要事实清楚、证据充足。
(二)超越职权
第二,超越职权。你不能越权,这个事归你管,但是你得在权限范围之内去做。如果你要超出权限在法律上就叫做越权。而越权的行为是无效,是违法的。所以这个决定在行政复议当中会被撤销。那越权在实践当中主要我们认为主要它有四种形态。
一种叫主管越权,这是第一,什么意思呢,这个事压根就不归你管,这个行业你都搞错了,你要来横插一杠子,我们比如说工商管流通,质监管生产,工商去管质监的事,质监去管工商的事叫不叫超越主管权限呢,对吧,公安机关可以处理治安案件,也可以处理刑事案件,但是你不能去插手民事纠纷。如果公安机关去插手民事纠纷,那就叫主管越权。对不对,这是第一种越权,主管越权。
第二呢,级别越权。级别越权就是指你处理的这个事情属于你这个行业管,但是对不起,不属于你这一级行政去管。因为上下行政机关的职权是有分配的,哪些案子归市级,哪些案子归省级,哪些案子归中央,哪些案子归县区。你有明确界限划分的你不能上蹿下跳。如果你僭越了这个,那我们认为这在法律上构成越权,叫级别越权。这是第二。
第三,我们叫手段越权。什么叫手段越权呢,也就是说法律上你有没有采取某种措施手段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