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法腐败及其治理[范文]

时间:2019-05-14 21:19: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司法腐败及其治理[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司法腐败及其治理[范文]》。

第一篇:论司法腐败及其治理[范文]

论司法腐败及其治理

【摘要】司法是维护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司法的廉洁与公正是全社会的希望所在,也是建设法制国家的必备条件之一。司法公正,国家法制才能具有权威,社会才能稳定,人民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司法腐败,则毁灭了人民的权利与自由受侵犯时的最终救济手段,理无处说,冤无处伸,从而使人民丧失对国家、对法律的信任,人心背离,社会动荡。在我国,司法腐败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问题,实际上,自从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司法活动,司法腐败就伴随左右。消除司法腐败,净化社会环境和司法环境,维护与创建稳定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进一步建立健全制约机制和强化监督职能已是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司法腐败、公平正义、治理对策

腐败的泛滥,对政权的稳固、执政党的地位的维系、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安全、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维持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所有的腐败中,司法腐败是对民众法治信心打击最大的腐败,对社会公平正义危害最为严重的腐败。司法是保障公民权利受到非法侵犯后得以救济的最后一道屏障,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一环。公正是司法的灵魂,而司法腐败正是违背了司法的根本要求。

一、司法腐败的含义及概念分析

司法腐败是指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司法活动中,为了谋求或保护不正当的个人利益、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利用司法职权进行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情交易、权色交易,以至司法不法,司法不廉,司法不公,从而损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其本质是司法权的异化和司法权的滥用。

对司法腐败的透析应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首先是表象层次。司法腐败表现为枉法裁判,不顾事实,扭曲事实,无视法律,曲解法律,袒护一方,施冤一方,久拖不决,决而不公;也表现为司法权的滥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索贿受贿;还表现为司法地方保护主义,想方设法偏袒本地,千方百计为难外地,明里司法协助,暗里设障拆台。一言以蔽之,司法不法,司法不廉,司法不公即为司法腐败。

第二个层次表现为司法权行使的行政化、官僚化、地方化、工具化与功利化。我国目前的司法体制,就法院而言,包括审判机构的设置,审判机构与党委政府人大的关系,法官的进出、审判机构内部组成单元之间的关系、审判程序的启动、运行与终结等环节,基本上是以行政命令一以贯之的,或者说就是行政模式的翻版。与这种司法权力行使的行政化现象相伴生的,是司法权的官僚化。官僚化作为一个中性概念,是指将进入官僚体系中每个人的法定权利、责任和义务,排定职务高低顺序,从而建立起依据命令与服从关系进行权力运作的一种方式,是当代行政权的典型特征之一。司法权的工具化主要是指司法权对法律之外的权力与权威的依附性。司法权是自足性权力,它的权力来自于法律。如果司法权接受来自法律之外的权力与权威的命令而行动,就变成了这种权力的奴隶和工具了。司法权的功利化是司法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新趋势,其典型形式是凭借司法权从事创收活动,是否受案以有无利益可图为标准;案件如何裁判以当事人意思的多少为标准;审理案件的快慢,以当事人与法官之间关系的亲疏为标准。在司法人员的财源源于立法机关的不时施舍之下的制度下,司法权地方化日益严重。而使个别司法机关沦为地方的司法机关,而不是国家在地方设立的司法机关。

司法腐败的第三个层次表现为司法权的异化。司法权有六种特性:其一,被动性,即司法只可被动行使,所以提前介入、送法上门都是有违其性质的。其二,程序性,即司法只服从于法律而不服从与指挥,对司法权只能行使监督而不能进行领导。法官如果按照领导意图办案,接受上级指挥,他就不是法的守护神,而变成斗士了。对法官来说,唯一能使他们服从的东西就是法律,而不是无论什么人的意图或命令。其四,中立性,即司法权只判断是或不是。法官如果帮助民事案件的一方当事人调查取证,那他此时就成了该方的代理人了。而这种情况下难以保证司法的中立与公正。其五,审查性,即司法权有权判决立法的不法与执法的不法。立法的不法与立法权限内是难以得到纠正的,执法的不法又总是受到行政权的袒护,惟有司法的合宪性及合法性审查与判决才可除去这两个痼疾。其六,终极性,即司法权是国家最后的权力,是法治的最后一道防波堤。司法权的终极性体现于它对各种制度的最终保障上,如果司法不能遏止违法,则这个国家就不再有秩序可言了。一切违背司法权上述六种特性要求的现象与行为,皆为司法腐败。

因此,要理性、冷静地看待司法腐败。不能因为司法领域几人违法犯罪,就认为整个法官群体、整个司法机关都有问题,甚至比其他领域更严重;不能因为少数人司法腐败,就否定司法改革的成果,走回头路,以为司法腐败是司法独立所致,认为不要法官专业化职业化,违背司法规律,搞司法民粹主义,矫枉过正。但是,司法腐败也给我们以警示,中国正处于从人治、半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轨的关键时期,法律制度对于市场经济、政治体制、公民社会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民众权利意识的觉醒和法治作用的增强,人民对司法的要求和需求必然越来越高,这就对我们法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治理司法腐败的对策

司法腐败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它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这决定了清除和治理腐败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全党、全社会、全体人民积极参与,形成一种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的工作格局。要根治司法腐败问题,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司法人员素质

要预防司法腐败,首先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好司法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预防司法腐败的首要和基础性工作,是解决好司法人员思想根源的重要途径。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有些人将手中权力加以商品化,淡化了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以,必须坚持和加强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广大司法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高他们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深入开展反司法腐败斗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强化廉洁奉公、廉洁执法的公仆意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立身为人之道,是当官为政之本。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思想和素质,对于防止和抑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有效地进行反腐败斗争都是至关重要的。另一方面,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广大司法人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要建立司法人员的选拔和定期培训制度,加强对司法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司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司法人员的新要求,从整体上不断提升司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司法人员的素质高,就能够廉洁自律,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而司法人员的素质低,即使法律和制度完善,也会有人以身试法,铤而走险。

(二)完善制度和体制

1、加强立法工作,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为司法公正提供法律依据。立法存在的弹性,在实践中会给司法人员过多的自由裁量,使得相同的事会有不同的处理结果。因此必须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司法解释,增强法律实施的同一性,使执法者和违法者都明了触犯了什么法,就应当给予或受到何种处罚以及处罚到何种程度是公正的统一标准。这有利于消除执法不严、不公的漏洞,防止司法人员利用法律上的空子来进行腐败活动。社会的变化以及司法实践中发现和产生的问题是层出不穷的,应该及时对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法律条文进行修改,而对一些重要法律的修订也应当定期进行,从而使法律适应现代化司法工作的需要。

2、加大依法治腐力度,各级司法机关对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司法腐败分子要给予严厉打击,做遏制腐败的主力军,对那些贪污、收贿数额巨大的腐败分子,该杀要杀,绝不手软。

3、司法机关内部应当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权力的合理配置、分解、限制。公开司法人员的职权责任范围、办案程序、纪律要求、办案结果以及公众举报的措施和程序等,增加司法活动的透明度。

4、目前,司法人员的工资待遇相对偏低,这就造成了司法人员的消极情绪,挫伤了司法工作人员的工作使命感和积极性。因此,各有关部门应当借鉴国外高薪养廉的办法,提高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地位,切实改善司法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生活水平,给司法人员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工作生活环境,切实解除其后顾之忧,使司法人员不想贪、不愿贪,减少腐败的发生。

5、在我国走向法治社会的今天,全面树立法制观念已成当务之急。必须大力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全民的守法意识和法律水平,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法治要求的法律价值观念、法律思维方式和法律行为模式,培养崇尚法律的信念、法律至上的观念和依法办事的习惯,能使得广大司法人员能严格依法办案、秉公执法,减少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行为的发生,同时也可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认知能力,使其能自觉守法,遇到需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时不向司法人员送礼行贿和请吃、请喝、请玩,避免和减少司法腐败的发生。

6、确保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不受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的干涉,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出发,保持司法工作其应有的独立性。一是在财政方面,实行独立预算,不受地方政府的制约和干涉。在经费上有了保障,创收和三乱等现象就可得到有效遏制,司法机关大胆、独立、公正的执法就有了更多的保障,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司法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二是在人事制度方面,改变目前地方权力机关选举、委任或罢免司法行政人员的现状,消除仅凭地方领导意志和好恶决定后报人大任命的做法,确保司法机关在录用、选任上的自由权,从而可以对司法人员的个人品格、工作业绩、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整体考核,不断提高司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健全监督机制

使监督法制化,相关法律应对监督者的地位、权限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充实监督力量,完善监督程序,加强监督手段,加大监督力度。强化党政、人大、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使其真正发挥作用,让监督日常化健全司法机关内部监督机制,推行有效的错案责任追究制,办案责任制等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推进政治民主,加强人民群众对司法权力的监督,为人民群众的监督创造条件,发动群众敢于向腐败行为作斗争,要积极疏通和拓宽群众举报渠道,建立健全党内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监督制度让新闻媒体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排除各种干扰,允许新闻媒体进行深度报导,增加司法工作的透明度。

总之,要创造各种条件,使司法权利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让司法腐败无藏身之处。

三、结语

有司法,就有司法腐败。这就注定遏制司法腐败是一个连续的、持久的过程,意欲通过几项措施或几次突击一劳永逸地清除司法腐败现象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应该把司法腐败放在个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去考察研究它,进行综合治理,力求建立一个广泛的、有效的预防和惩治司法腐败的社会机制,从根本上遏制司法腐败。

第二篇:论司法腐败的防治

论司法腐败的防治

赵威

内容提要: 司法腐败的问题一天不解决,反腐败就是一句空话。司法腐败不仅侵犯了普通公民的合法权益,严重危害党和国家的形象,而且更加影响法院、检察院和法官、检察官的公众形象。对怎样防治腐败特别是“司法腐败”是众所纷纭,各有所长。在众多防治司法腐败的手段中,‘监督’是大家比较认同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是通过对“司法腐败”根源性的解析,将现代科技和通信技术融合到审判过程中,从技术角度出发,建立一个平台——视频法庭系统,来论证“司法腐败”的防治思路和看法。

关键词:视频法庭、视频法庭系统、法官审案视频室、远程审案平台

什么是司法腐败?腐败是指“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的利益”。这里,腐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利用公共权力或职权;二是非法或不正当地牟取私利。把这两层含义适用和限定在法院的审判领域和检察院的检察领域就形成司法腐败。即司法腐败是司法人员或司法机构利用司法权谋求私利的行为。在中国走向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司法腐败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目前我国司法腐败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四大类:一是贪赃枉法,索贿受贿,暗中收取好处费保护非法经营活动等,当事人、律师与法官相互串通进行权钱交易,又称办“金钱案”;二是徇私舞弊,办“人情案”“关系案”;三是滥用司法权进行创收活动,包括乱收费、乱罚款、乱拉赞助,经商办企业,搞有偿服务和变相收费,如法院办律师事务所等;四是司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为了保护本地利益而不惜枉法裁判、公然偏袒本地当事人或有意刁难甚至阻挠外地司法机关执行判决等。如果说司法腐败的前两种形式在世界各国尚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的话,后两种形式则是中国转型期特有的司法腐败形式。司法腐败的问题一天不解决,反腐败就是一句空话。司法腐败不仅侵犯了普通公民的合法权益,严重危害党和国家的形象,而且更加影响法院、检察院和法官、检察官的公众形象。对怎样防治腐败特别是“司法腐败”是众所纷纭,各有所长。这篇论文从另一角度,通过对“司法腐败”根源性的解析,将现代科技和通信技术融合到审判过程中,从技术角度出发,建立一个平台,来论证“司法腐败”防治思路和看法。

一、司法腐败根源的解析

20世纪末,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人,人们已经意识到司法腐败是所有腐败中最大的腐败,为一切社会腐败的“保护神”。在我国大多数腐败是由于权力者的权力过于膨胀,缺少制约机制,缺乏有效监督,存在那些希望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不当利益的群体,权利被这些人滥用所致。虽然,有时候某些腐败不是因为权力者自身的内在腐败,而是权力者的权力被其他腐败了的权力所左右或架空,使得该权力无法正常行使去制约其他权力的腐败,无法实现设置该权力的预期作用,而其他腐败了的权力通过控制该权力者使被控制的权力也卷入腐败旋涡,从而形成“权利腐败的循环”。而这一切一切的“权利腐败的循环”,大都应归结于希望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不当利益的群体的存在,是他们为了获得不当利益,想法去接近权力使其腐败从而达到自身目的,同时也就形成——腐败。当然,我们也承认在不少的腐败中也不乏那些权力者因自身原因和贪心而主动的腐败。而且,当前的司法队伍中确实存在少数自身腐败了的法官,利用审判权以权谋私主动索贿。然而我们透过表象看实质,在被确认明显的不公正裁判中,绝大多数都是由于司法权被其他各种权力关系所控制,司法者无法自主地决定案件结果所致,况且即便是那些少数自身腐败了的法官当初他们是如何进入司法队伍的?恐怕也不是司法机关所能决定的。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所谓的“司法腐败”,有时并非真正是司法的腐败,而是司法的无奈,是司法不独立的后果,也可以说,正是因为司法不独立才成为很多“司法腐败”表象的内在根源。在司法不独立、司法权被其他各种权力网所控制的时候,说“司法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倒是“抬举”司法机关了。当司法机关在权力配置上没有获得“最后防线”性质,并可独立行使其权力的时候,在责任承担上却被认为其腐败是 “最大的腐败”,这对司法机关本身也显不公平。在此情况下,杜绝“司法腐败”也决非司法机关自身完全做得到的。所以,已有学者提出“权力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权力在哪里最集中,哪里的腐败就是最大的腐败。司法权设置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作为“最后防线”去制约那些更容易集中、膨胀的权力,而这种“最后防线”功能的发挥是以司法独立为前提的。但是在我国司法权又是国家权力中最弱小的,极易受到其他权力的制约,当司法的独立性动摇或丧失时,制约者也就反被制约了,司法权也就无法摆脱那些更容易集中、膨胀的权力的控制,使那些更容易集中、膨胀的权力变得更容易腐败,而且这种腐败有时可通过司法裁判的形式转嫁为 “司法腐败”。

在我国,历史上就没有强调司法独立的传统,目前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状况也不理想,但司法独立是现代法制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国际社会评判法治程度的重要标准。在我国日趋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今天,实现真正的司法独立是我国体制改革的一项目标。虽然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循序渐进,道路也注定曲折不平,但司法独立的大方向是不能动摇的,不能再背道而驰。本人并非要推崇西方的“三权分立”制,我国的司法权仍然有必要接受党的领导和来自人大的监督。当前司法体制和队伍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司法机关的“内功”还不是很过硬,而且我国现阶段的任务是尽可能将各种力量团结到党的周围,以统一的意志和行动把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搞上去。如果像西方搞“三权分立”,势必导致各种权力的互相挚肘,其成本就我国现实情况是花不起的。

所以,本人认为根据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要防范“司法腐败”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和通信技术,把他们融合到审判过程中,从技术角度出发,建立这样一个平台—— 远程审案平台即视频法庭系统,去阻断司法权力者与地方权力者及希望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不当利益的群体的直接接触,从而防治“司法腐败”。这样的思路或方案,50年前是天方夜谈,即使是10年前也是可欲不可求,不仅成本高而且操作性差;而现在(21世纪),这一思路或方案确是可以实现,不仅成本低,技术成熟,操作性强,而且这种技术在其他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采用这样的平台审案,不但可以实现司法权的相对独立(相对地方政权),而且可以阻断司法权力者与行贿群体的直接接触,提高司法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党和国家对司法权的统一领导和监督。

二,远程审案平台—视频法庭系统

(一)什么是视频法庭系统

我这里所设想的视频法庭系统,实际上是借鉴目前世界上技术成熟,应用范围已相当广泛的“视频会议系统”。那什么是视频法庭系统?设想一个问题:如果有那么一天,党和政府下决心要采取用阻断审判人员和当事人的庭外接触和避免审判过程受地方行政权力的干扰的方式来防治“司法腐败”,合议庭组成人员将采取随即抽取,异地审案的方式。那么,各地的法官们将是接到通知,匆匆收拾行囊,花上一大笔钱,在飞机、火车或汽车上呆上十几小时,去审一到两天的案。换来的只能是高成本,低效率和满身的疲劳——。

如何快速、高效、经济地解决,合议庭组成人员随即抽取,异地审案这一问题?在过去不可能,而现在答案就是——使用视频法庭系统。只需审案的每个法庭安装一套视频终端,接上电视机、摄像头、麦克风等附件,再接入相应的宽带网络如IP、ISDN、E1/T1等,即可实现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传送,从而做到法官、检察官、律师、被告、当事人天涯共一庭的梦想。随着现代视频压缩技术,尤其是宽带网络的日益完善和发展,实时视频通讯已成为宽带网络中除电视、数据之外的第三大服务内容。

如果有这么一套视频系统,那么全国各地的法官只需坐在当地的法官审案视频室即可审理全国各地的案件。全国各地的法庭审理现场也可根据需要,将审理现场实时的传到相关的监督机构,便于实时监督。这种不受地域限制、建立在宽带网络基础上的双向、多点、实时的视音频交互系统就是我所设想的远程审案平台—视频法庭系统。

(二)采用远程审案平台—视频法庭系统的优势

1、可以阻断审判人员与行贿群体及裙带关系的直接接触

现实生活中人们都生活在亲朋好友、利益、权利等相互混杂的社会里,法官也不例外。在我国法制社会还未健全的国度里,司法体制和队伍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司法机关的“内功”还不是很过硬,法官们难免会经常遇到亲情、友情、利益、权利等与法律发生冲突的时候,法官们要从中作出选择是很难的。而采用视频法庭系统却可以阻断法官与行贿群体及裙带关系的直接接触。该系统里的法官是由国家统一的机构,按照高要求、高标准选拔出来的,审理个案的法官是随机选择的,审案是异地远程审案。这就从形式和实质上阻断了审案法官与行贿群体及裙带关系的直接接触,最起码在时空上给这种接触设置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2、能够避免法官在审案过程中过多地受地方行政权力的干扰

司法权设置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作为“最后防线”去制约那些更容易集中、膨胀的权力,而这种“最后防线”功能的发挥是以司法独立为前提的。但是,在我国司法权又是国家权力中最弱小的,极易受到其他权力的制约,而当司法的独立性动摇或丧失时,那么制约者也就反被制约了,司法权也就无法摆脱那些更容易集中、膨胀的权力的控制,使那些更容易集中、膨胀的权力变得更容易腐败,而且这种腐败有时可通过司法裁判的形式转嫁为“司法腐败”。而当法官手中的权力被其他腐败了的权力所左右或架空时,司法权力就变得太弱小了。这些其他腐败了的更容易集中、膨胀的权力往往就来自法官们生活工作的地方行政权力。以我国现在的体制,要做到司法独立避免行政权力的干扰(特别是地方行政权力的干扰)任重而道远,而采用远程审案平台—视频法庭系统,则可以做到司法权相对于地方行政权力的独立,从而避免法官审案过多地受地方行政权力的干扰。

3、远程审案平台—视频法庭系统成本低效率高

要做到阻断法官与行贿群体及裙带关系的直接接触,避免法官在审案过程中过多地受地方行政权力的干扰,无论是采取当事人将就法官,还是法官将就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法官到第三地去参加案件审理,这无疑会大大增加当事人和司法机关的成本,而且也是很不现实的。然而,远程审案平台—视频法庭系统却能轻易地做到这一点。在这个系统中,无论是法官还是当事人都可以把在路途上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对案件的研究和审理上,做到即节省时间费用又提高了效率。

(三)远程审案平台—视频法庭系统的组成

远程审案平台—视频法庭系统的设想是由:全国法官库、全国实时视频法庭和法官审案视频室(法官异地审案时用)、全国各地法院、全国法官库管理机构四部分组成。

1、全国法官库

在这里全国法官库设想为,由国家指定(或委托)的全国法官库管理机构(如:最高人民法院),依据法官法和法官的执业道德标准及业务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业务水平高、执业道德、办案经验都非常优秀的老中青结合的法官组成;该法官库的法官由国家指定的机构负责管理、组织、调配。法官审案,不提前介入,由管理机构在开庭前统一随机安排。

2、全国视频法庭和法官审案视频室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相互在千里之外“面对面”的交流已不在是梦想。视频会议系统就是支持人们远距离进行实时信息交流、开展协同工作的成熟的应用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实时传输视频与音频信息,使协作成员可以远距离进行直观、真实的视音频交流。另一方面,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帮助使用者对工作中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如共享数据、共享应用程序等,从而构造出一个多人共享的工作空间。远程审案平台—视频法庭系统就是基于这样的一种现代化的审案系统,它不仅可以把不同地点任一法庭实时的现场场景和语音互连起来,同时也可以向法官、书记员、检察官、律师、当事人等提供分享听觉和视觉的空间,使法官、书记员、检察官、律师、当事人等有如“面对面”交谈的感觉。目前这种视频系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如:现时网吧中的QQ聊天,E话通聊天等等),同时对其视频音频质量、数据共享、灵活性以及易用性、可靠性和易管理性的要求也越来越完善和严格。视频法庭和法官审案视频室的组成也非常简单,它由两个平台组成:全国法官库管理机构服务器平台和全国实时视频法庭和法官审案视频室(法官异地审案时用)客户端平台。

(1)、全国法官库管理机构服务器平台

服务器平台根据系统的应用规模和需求不同,可部署一台或多台服务器来承担全国范围内的视频法庭和法官审案视频室的服务端应用。视频法庭和法官审案视频室服务器的系统根据需求配置。

(2)、全国实时视频法庭和法官审案视频室(法官异地审案时用)客户端平台

客户端平台,各地法院视频法庭和法官审案视频室(可先在中级法院和高级法院)可运行IE等浏览器工具以WEB的方式访问视频法庭服务器来实现网络视频审理案件,并可自动下载程序插件、自动辨识并升级版本。全国各地基层法院,中院,高院的视频法庭和法官审案视频室作为客户端配备网络设施:摄象头、扬声器,传声器和显示器等。

(3)、全国各地法院

目前全国各地的基层法院、中院、高院等仍然保留现状,他们负责除审理案件外的,对当地(即管辖地)的民事、刑事、经济等案进行立案、必要的证据调取、开庭前的准备、维持法庭次序等基础工作。其管理模式和经费开支来源均可以保留现状。

(4)、全国法官库管理机构

该机构应该是一个非常超脱的机构,可以是只对全国的权力机关—人大负责,负责对全国法官库中的法官进行管理(如:人事、工资待遇等),而全国法官库中的法官也只对全国法官库管理机构负责。

(四)远程审案平台—视频法庭系统的应用

我们设想这样一个件案。在甲地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当地公安机关迅速立案进行侦查,律师也依法提前介入;由于该案在当地涉及面很广,在侦查过程中出现了当地的行政权力的干预和一些行贿受贿和不公正的现象,该案经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到了法院,当地法院经过初步审查后将案件资料通过视频法庭系统传输到法官库管理机构,该机构经过复审后,确定开庭时间通知当地法院并于开庭前一天从法官库中随机抽取了乙地法官-

1、丙地法官-

2、丁地法官-3三名法官组成合议庭,并指定1为审判长,2、3为审判员;到开庭当天,该案书记员、公诉人、辩护律师按时到达当地的视频法庭,被告也被法警带到了当地视频法庭;法官1、2、3也按时到达乙地、丙地和丁地的法官视频室,书记员打开视频法庭系统,法庭的正上方宽大的显示器上法官1、2、3端坐在上;与此同时,在乙地、丙地、丁地三地的法官视频室里,显示器上出现甲地视频法庭的现场画面。书记员宣布开庭,一切都象真实的法庭,公诉人宣读起诉书,被告陈述,公诉人举证,被告辩护人质证-——,这一切的一切不仅有书记员的记录,同时还有视频法庭系统的现场录音录象;辩论结束,双方作最后的陈述,审判长宣布休庭,审判长打开合议系统法官 1、2、3和书记员开始对本案合议,最后宣判或定期宣判。这一切都显得非常的真实和公正,公诉人依法指控,用事实证据说话,辩护人依法辩护维护被告的合法权益。

再设想,在甲地有一民事纠纷,原告方为弱势群体,原告方因为被侵权而将被告方告上法庭,甲地法院在将案件材料通过视频法庭系统传给法官库管理机构后,法官库管理机构确定开庭时间,在开庭前利用系统随机选择了乙、丙、丁三地的法官组成合议庭。到了开庭日原告、被告双方及其代理人按时来到当地法院视频法庭,乙、丙、丁三地法官也按时来到当地的法官审案视频室,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自然,书记员宣布开庭,原、被告双方在审判法官的主持下,依次陈述、举证、质证和辩论,无论你是强势还是弱势,无论你在当地有多大的关系网一切都无法施展,双方都在平等的条件下论辩,法官都表现的非常的超脱。

上述情景,在视频法庭系统实现的社会将是非常的自然。前面已述,司法权设置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作为“最后防线”去制约那些容易集中、膨胀的权力,视频法庭系统使其变得非常的自然。而这种“最后防线”功能的发挥将使我国的防治腐败的斗争走向良性循环,百姓的合法权益将得到更好的保护,社会将显得更加的公平和公正,腐败行为将受到有效遏止。

三、司法腐败的综合防治

司法腐败的防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无论是从制度上、体制上还是从技术上都不能将其孤立起来,而应将他们结合起来,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在现实的司法腐败防治中结合实际共同并举,方可达到良好的防治司法腐败的效果。另外我们的司法系统还应该加强自身“内功”的提炼,完善内部监督奖惩制度、改革现有体制中不合理的制度、加强外部监督、摆脱外界金权控制、加强司法队伍建设。

1.健全司法机关的内部监督奖惩机制改革不合理的制度

在司法系统内部,除严格执行诉讼法中有关审判监督程序和法院、检察院组织法、法官法、检察官法、相关法律法规对司法人员的职责和禁止性规定(如法官法第 30条中列出的13种禁止性行为)以及刑法中有关针对司法犯罪行为的规定外,我认为还应逐步制订并保证实行一些具体的监督奖惩制度,如错案追究的具体细则、定期法官错案公示制度等等。取消审前先向上级法院请示的“先定后判”的作法和司法机关审理涉及本地的案件须先经党政机关同意等违反法治原则的作法。进一步完善办案人员与当事人的隔离制(办案人员不得一人单独与当事人接触,或在另一方当事人不在场的情况下,与一方当事人接触)、改革现行陪审制,建立专家陪审制,实行违法审判责任追究等。

2.加强外部监督

防治腐败,监督手段特别是外部监督非常重要,在最高法院设立法官惩戒委员会;制定法官道德法;设立办案人员违法投诉中心、举报中心;设立案件质量评查制;聘请廉政监督员;设立廉政执法监督咨询委员会;实行院长接待日;重点岗位人员轮换制;宏扬和发展媒体舆论对司法的监督等等。

上述这些制度与措施包括本文论述的视频法庭系统的推行,对于防腐倡廉,促进司法公正,可以起一定作用。但是关键在实行,不要虚设。制度的合理性、合法性、可行性以及利弊,都只能在实践中才得到检验。

3.摆脱外界金权控制

司法不公、司法腐败除了司法体制上的原因外,司法机关与司法人员受制于外来的权力与金钱的控制、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可以要求司法人员在金、权面前 “威武不屈,贫贱不移”,但道德的要求不能代替物质的抗力。现行体制中,司法机关的财政开支,仰仗于政府的钱袋,就难以抵制行政权的干扰。司法机关的经费短缺,司法人员的待遇菲薄,就不能不受“利益驱动”去自行“创收”,以致卖法换钱,腐败由之丛生。救治之道,在于给司法机关“进补”:一是改变司法经费依附行政机关的体制,实行司法经费由国家财政单列;一是较大幅度增加司法机关的经费和法官、检察官薪金,使司法机关不要靠“创收”来弥补开支,加强司法机关的“硬件”建设;使司法人员不必羡慕社会上的“大款”,而能在社会地位与生活待遇和职业保障上“养尊处优”,提高其对职业的珍惜感、荣誉感与敬业精神。与此相适应,要大大提高司法机关与司法人员特别是法官和检察官的权威地位,排除外来权力(政治权力以及金钱权力等等)的干扰。法院和法官、检察院和检察官既掌握国家与社会各种纠纷的最终裁判权和司法检察权,又是社会公正、公道的最后一道防线,理应享有令人敬服的权威和信誉。这有赖于法院和法官、检察院和检察官的自律与自重,也要求国家与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4.加强司法队伍建设

司法机关的权威与司法公正,直接有赖于司法人员的素质。所以,应该加强司法队伍的建设,对法官、检察官的选拔应严格按照法官法和检察官法的要求来办,确实做到高标准,高要求;进一步完善司法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此外还应注意后续人才的培养,如在高校法学教育中就注重素质教育,不但要着重法律专业知识的训练,而且要注意对未来的法官、检察官,还有律师的司法道德品质、政治操守培养与教育。

综上所述,司法腐败的问题一天不解决,反腐败就是一句空话。司法腐败不仅侵犯了普通公民的合法权益,严重危害党和国家的形象,而且更加影响法院、检察院和法官、检察官的公众形象。我们必须详细的探究司法腐败的形成机制,并且找出防治司法腐败的理论指导,从而解决我国司法腐败问题。参考文献:

[1]贺志明。司法腐败的本质及其成因[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1)。[2]贺志明。建设法官道德实现司法公正[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06)。[3]罗旭。论司法腐败的道德成因与法律人职业伦理教育[J].经济师,2008,(06)。[4]参见贺卫方:《司法:走向清廉之路》 法学家,1998,(1).[5]郭道晖:《实行司法独立与遏制司法腐败》法律科学,1999(1).[6]张卫平:《司法腐败:我们如何面对?》《法学家茶座》2009年6月 [7]何家弘:《司法腐败:我们如何防范?》《法学家茶座》2009年6月 [8]付子堂:《法理学初阶》2009年6月第3版 [9]周作斌、史渭华:《司法腐败的成因及防治对策》社会学论文典藏库

第三篇:治理司法腐败是反腐败重中之重

让腐败远离我们身边

一、治理司法腐败是反腐败重中之重

任何社会,司法是保障社会正义最重要、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关乎人民的财产与生命,任何形式的腐败只要被查处,最终都将受到司法惩罚,一旦司法失守,社会公正和正义就会荡然无存;司法也是日常社会生活,不同社会角色之间互动的中间或者缓冲地带。对执政者来说,司法更是社会和政治秩序的根本。法就是秩序,对任何统治者来说,对司法的信任是一个社会的最基本面,也是最后一根“稻草”。道理很简单,一旦社会失去对司法的信任,怀疑司法,这个社会就必然出现形式多样暴力和腐败横行的局面,所以司法腐败是社会乱源,一个社会腐败,首先是因为司法腐败,司法腐败比其他腐败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更恶劣。司法腐败最根本的表现是置法律法理、公平正义、社会道德、天理良心于不顾,把权利和金钱做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在每每遇到和权利、金钱相牵连的案件时,不加思索地将法律的天平向权利和金钱一方倾斜。司法就象一个风向标,它会引导着社会风气向好的或坏的方向发展。健康的司法是惩恶扬善,引导社会风气向好的方向发展;腐败司法结果是惩善扬恶,它将引导社会风气向坏的方向发展。司法腐败是导致社会道德堕落,社会风气恶化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司法腐败使得的社会正义无处伸张,人们有仇无处报,有冤无处伸。让人们对社会的感觉是一片黑暗。在司法腐败的背景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层出不穷。正因为如此,任何一个法治社会都会动用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不惜成本来保障司法的公正和司法的尊严,只要司法公正,社会上各种腐败和犯罪将无处藏身。

司法腐败根源在于缺少强有力监督惩罚机制,这样必然产生各种腐败的现象,即使腐败分子最终被绳之以法也给社会造成极坏的影响。公检法等权力部门一部分人之所以敢不依法行事,办关系案、人情案、收受贿赂、以权谋私,他们为什么敢明目张胆一错再错?我想主要因为权力部门没有一套行之有效对权力实施人员的监督机制和惩罚措施,错判对他们没什么影响,或者即使承认是错判也可堂而皇之找个理由解释一下,又不会扣工资,又不会处分,利益上没损失,反正是铁饭碗,干好干坏没多大区别(这要是在企业设计人员设计一个产品出现问题给企业带来损失,企业会追究设计者责任,扣除工资,严重的将会被开除)。由于存在这种现状,所以眼下在中国打官司或者犯着什么事到了权力部门处理时首先就是要找人,还要找到关键的人,如果双方都去找人,就要看哪一方找的官大(你若不信你去问一问你周边人),如果要找不到相关的人,那只能听天由命,如果要遇到秉公执法的,那你就走运,这样很多现实中无法解决的事,想到执法机关依法公正裁决,最后大都变成是找人、托关系竞赛,最终演变成以权谋私腐败的寄生地。所以将公检法等权力部门管理好,腐败将远离我们身边。

我们中央领导都认识到反腐是当务之急,因为腐败已经成为导致社会不满的一个主要因素,在电视和新闻上几乎天天讲,要反腐倡廉,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和谐,中央对反腐倡廉是坚决支持的,我觉得关键还是底层很多执行部门缺少行之有效的具体执行措施,制定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对各级权力实施人员的监督机制和惩罚措施是反腐倡廉成功与否的根本。从我身上发生的事情,我的感受很深,打了十多年官司,对法院等一些执法机构的管理和执行措施有些了解,我们的很多底层执法人员本质上都是好的,素质也是很高的,都不愿意去做违背法律和良心的事,但就是缺少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惩罚和奖赏措施被一些人钻了空子,把本来很容易解决的纠纷变得复杂化,给社会造成很坏影响。

二、治理腐败要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和惩罚措施

时下老百姓对腐败痛恨不已,有的人片面认为主要是缺少民主体制,其实腐败存在于任何社会体制,有的认为主要缺少监督,又没有具体实施措施。能否让形形色色的腐败远离我们,做到防患于未然,我认为仅仅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考试、提高素质(其实他们素质都很高)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对各级权力实施人员的监督机制和惩罚措施,必须要在防和制两方面都要做足文章,并将这些措施尽量实现信息化管理,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影响,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议措施:

1、引入淘汰机制

引入淘汰机制彻底打破铁饭碗,每年淘汰5%左右的不适合人员,从外面再吸收一批新鲜血液。(现假设淘汰5%)执法部门每年要淘汰一批道德败坏的、以权谋私的、明显错判误判的、业务能力最差的,从外面再吸收一批新鲜血液充实进来,这样长期逐步下去我们的执法部门将会拥有大量的业务能力强的秉公执法人员,执法部门根本不用担心找不到合适的优秀人员,每年都有大批把头都能挤破想进入的人员。

现实情况是没有采取淘汰机制的铁饭碗,让一些本来有积极向上的人逐渐被磨练成得过且过的人,很多人工作效率非常低、业务素质能力差,有的意志力比较差的甚至就会堕落,即使做出道德败坏、以权谋私的事,只要不要犯重大失误即使被发现因为有铁饭碗而不用担心。只有每年淘汰一些的不适合人员这样才能让每个人员都有紧迫感、危机感,必须努力学习充实自己,必须秉公执法使自己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这样才不会被淘汰。对于淘汰人员实行信息全国、全省联网,要让他知道是为何被淘汰的,让他心服口服,更要让因道德败坏的、以权谋私人员永远不能从事此职业,造成严重影响的甚至要绳之以法。对执法人员犯法要有比普通人有更大的惩罚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对一些试图图谋不轨的人在做坏事之前要认真考虑是否风险太大?是否值得?

2、实行绩效考核制度

将工资分成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年终奖几部分,每月发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要彻底打破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要让工作比较出色的人员得到较多利益。

实行信息化管理可以很轻松知道每个执法人员接了多少案件,每件案件做到什么程度,案件是否正常审理,是否延期,延期是否办理正常手续,还存在什么问题等,计算机根据复杂案件、典型案件、普通案件等综合因素每个人打工作绩效分,作为绩效工资分发依据,一年累计的工作绩效分作为年终奖分发依据,工作绩效分也是提拔干部任用的参考。目前状况一些执法人员的办事效率太低。通过计算机就可以很容易统计出来,干多干少(处理案件多少),干好干坏(处理案件满意度,是否有争议,是否有上访)。

3、实行回访制度

采用电话回访、短信回访、人员回访相结合 实行回访制度对于预防腐败有很大威慑和监督作用。

案件结束后,可以采用电话回访、短信回访、人员回访相结合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信息回访;

1)对案件审理判决的满意度(满意、一般、不满意)调查。只要执法人员对案件双方人员有理有据的解释引导,依照法律判决,一般最终都会接受。在我的案子里07第二次上诉后判不离,法官依法解释有理我也满意,上访高院虽然没给我解决问题,但我也心服口服,对其它几次法院判决我都不满意。

2)案件判决后,对案件审理法官廉政表现(满意、一般、不满意)调查。法官人品能力调查包括法官是否受贿、当事人是否找人托管系调查。这项调查搞得好会大大减少腐败,是对心存侥幸的人极大震慑,你想如果收了贿赂肯定怕事后哪天被人揭发,即使是别的领导打的招呼也怕那一天被人揭发。

这方式我们这里一个驾校里在用,驾校对毕业的学员进行短信回访,其中不满意是针对教练收受学员贿赂,如果一个教练一年当中被学员打了两个不满意,教练的年终奖将全扣,如果超过三个不满意将被开除,这个驾校风气一直很好,想进入学驾驶的人太多很难报上名,其它驾校风气差,一般不送上几百元礼是不行的,我想你周围也有很多这种现象。所有必须有揭发腐败行为灵活的通道机制。

4、真正让信访工作发挥实效,实行异地公开联审制,建立网络透明监督机制

很多信访案件,不管是严冬和酷暑信访者之所以不提辛苦坚持信访,起早去排队信访(你不信?事实就是这样,我建议信访部门最好安装一套类似银行的排队机),因为他们绝大部分身正不怕影子歪,一般都是有问题的,实行公开联审制,实现社会公开监督这样案件,主审他就会好好考虑不敢乱来。现实情况是很多案件即使明明是错判也不会纠正,因为这里面同一个地方司法部门大都熟悉、是同事、上下级关系,不可避免官官相护;另外如果错判达到了纠正就等于承认司法部门或某个司法人员的过失,影响到相关人员的利益,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信访有实效吗?所以很多上访人在这里被一些接访人员玩弄于法律法规变通和解释之中,同样的行为,下可以是行政拘留处罚,上可以是无期徒刑直至杀头。中国出现这么多腐败,就是因为什么法律、什么章程都可以恣意的解释、恣意的变通,法律法规变成了弹簧。实行信息化管理,对于一些复杂的、久拖不决的、特别是信访要求重审案件全部进行信息公开,这些案件一般社会影响坏,实事求是将案件主要情况公开在网络上,建立网络透明监督机制,将案件分类,全国或全省建立相关法律专家库,随机抽取异地的相关法律专家发表裁决意见,进行评审,对于错判的案件要查明原因坚决纠正,如果不纠正就会纵容腐败。真正让信访工作发挥实效,反过来就是对司法部门一个很好的监督,所以一定要重视信访工作。实行异地公开联审,避免在同一个单位,由于案件是同单位的同事审理的,而不好发表不同意见得罪于他,现实情况一般是进行包庇,以致很多信访要求不了了之,只是走个形式过场。很多信访案件开始只是一个小案,就是因为司法机关处理不公,最后矛盾激化变成疑难案件,到处上访,有的坚持很多年上访,实在给社会造成很怀影响,所以司法机关不能只抓大案要案,不抓小案,其实大要案都是从小变大的,这和一个人生病一样,小病不治变大病就不好治了。

5、建立案件办理负责制

建立案件办理负责制,将案件由专人审理负责,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本单位领导、外单位领导、或案件其它人打招呼、说人情一律不予理会,必须要有相关人署名的书面材料说明理由,并将这些材料记录在册,以供以后查阅。这样案件办理人就可以专心办案,不必理会其它外界干扰,如果案件办理完出现问题,就很容易追查责任,对打击办关系案、人情案等腐败行为起到很大作用。

6、实行上、下级之间相互打分制

每个季度和年终实行实行上、下级之间相互打分制,下级对上级分别在工作能力、领导能力、廉政状况等进行无记名打分,上级对下级分别在工作能力、敬业精神、廉政表现等进行打分,分别作为季度奖、年终奖发放依据,也作为绩效分计算,这样全年的总绩效分最低的领导和部分职工将被淘汰。

实行打分制使领导和职工相互监督,这样领导就不敢轻易为私利为某个案件对下面打招呼,办案人员也是如此。这样对选拔优秀人才有很大好处。现在有很多好企业都实行了打分制。

7、立重罚规定惩处司法犯罪

本来司法人员知法犯法就应该罪加一等。只有对司法犯罪有严厉的刑罚,司法官员才能望而生畏,不敢贪污腐败,做到公正廉洁。

8、司法机关要在人大领导下真正独立

司法部门工作不受地方任何部门干涉,司法部门的一把手由人大任免的有业绩、作风正派、有领导才能的司法专家。其他内部领导实行绩效分评比、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任前公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职试用期等制度。加强人事管理和监督方面的制度建设,逐步形成相互配套、约束有力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和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

9、司法官员任职前、后要公开财产,公开家庭成员情况

司法官员(应该是所有公务员包括所有的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任职前、后要公开财产,公开家庭成员情况。

10、建立激励人民群众举报机制

1)按贪污受贿官员被查处金额的百分比(假设百份之五十)奖励给举报人 按贪污受贿官员被查处金额的百分比(百份之五十)奖励给举报人,[也许有人说奖励太多,我认其实不多,如果没举报人的举报,大部分贪官污吏是很难被发现的,且举报人是担着被打击报复风险的],另外,做好保护反映真实情况的举报人工作,对保护举报人不当的司法人员要从严惩处,还要规定接受举报的司法机关应直接去查处,不能当中转站,转到当地去查处,转来转去往往又转回到被举报人手里去了,接受举报的司法机关一定决不能犯官僚主义,当然如何细化执行要制定一系列措施规定,搞得不好也会冤枉一个好人,避免犯文革时冒进错误。

2)自首及配合司法机关调查的行贿人要免于处罚,并给予适当状励。对自首的行贿人及配合司法机关调查的行贿人要免于处罚,按一般的举报人对待并给予适当状励。对不配合司法机关调查的行贿人要与受贿人同罪对待。此举是解决行贿受贿问题的最有力措施。最了解受贿人就是行贿人!现在对行贿人的处罚比受贿人还严厉,简直就是逼着他们结盟!行贿人举报若无罪,受贿人就会自危,怕行贿人过河拆桥而不敢受贿,行贿人也就无处行贿了,行贿受贿被斩断一角,行贿受贿问题也就很好解决了,50%的腐败不攻自破。

三、反腐败关键看决心

由上所述反腐败是有很多办法的,关键看决心和基层落实,有的措施可以立即实行,我想只要有中央强有力领导,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有正确的战略战术,大家都来想一些好的点子来反腐败,就会形成更多、更成熟、更有力的反腐败措施,铲除腐败生存的土壤。以上一些措施是我十几年打官司亲身经历有感而发,逐渐完善一套专门针对司法部门监督和管理机制不是难事,而且不需投资多少,我们要真正让监督和被监督成为自觉习惯,成为一种民主机制!别忘了反腐败重点在于治理司法腐败,任何形式的腐败最终都要在司法部门处罚,司法公正至关重要,司法若是腐败了,搞出错案冤案,社会影响更坏,如何更好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监督和管理我们的执法部门是当务之急,如果司法腐败被治理好,我敢说执法部门将会涌现出无数个铁面无私的包青天,不发分子将会战战兢兢,无处藏身,形形色色的腐败就会远离我们,社会风气将会大大好转,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同样一些好的监督机制也可应用在国家相关机关部门,果真如此的话我们国家想不发展和壮大都难。

请支持此E政案第9952号人大提案请进,进入下面地址点击联署签名,谢谢!

http://ezheng.people.com.cn/proposalPostDetail.do?id=264321&boardId=1&view=1

第四篇:司法腐败

2006-11-30

关于司法腐败现象透视及对策

——武汉市汉南区地方人大研究会会长 吴大新

一些司法部门和司法人员中确实存在着司法不公、司法腐败问题。它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加以治理?笔者谈点一孔之见。

司法腐败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既有社会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也有现时的经济因素和体制因素。具体地讲:

一、司法权力本质上不属于社会资源的范畴,但它可能成为一种用来交换的社会资源。司法权力又称为国家最后的权力,这种权力具有权威性、排它性、强制性,其设置的本意是用于管理国家和社会,本质上是为公众服务的,不属于社会资源的范畴。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竞争原则、效益原则等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对司法权力主体的思想观念也构成了巨大的冲击。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对某些国家司法机关公职人员产生了极大的诱惑力,于是,少数司法权力主体便将人民赋予的司法权力作为商品交换的资本,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司法权力谋取私利和小团体利益。这种情况下,司法权力就异化为可以交换的社会资源,司法权力主体由执法者异化为卖法卖权,进行权钱、权色交易的经营者。

二、司法权力“人命关天”,存在着强劲的买方市场和便捷的交换渠道。司法权力的运用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权力主体有权以国家的名义,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生命权、人身自由权,也可以调整当事人之间的人身和财产等民事法律关系。可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因此,当事人出于自身利害关系的需要,总是希望司法人员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裁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不少当事人通过各种渠道和关系,直接或间接拉拢和腐蚀司法人员,于是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司法人员抵挡不住金、钱、美色等诱惑而贪赃枉法、徇私舞弊,也有极少数司法人员主动索贿、卖权卖法。

三、.司法权力的交换价值大于自身劳动力价格,存在着一定的“剪刀差”。目前我国公务员实行低工资制,司法人员除了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补贴外,没有其他额外收入,即使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司法人员年工资收入也在一万多元这个水平。这与案件中部分厂长、经理和个体大老板及律师的收人相比,形成较大的反差,而且司法权力主体在行使权力时,涉及当事人的经济利益,多则几十万、上百万,甚至上千万上亿。有的案件还涉及当事人的生命权、人身自由权等,当事人更会不惜重金向司法人员行贿,这样权力资本带来的高额利润对权力主体产生巨大的诱惑力,于是少数司法人员为了获得司法权力资本而不择手段,铤而走险。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时看到和听到:有的人进入司法机关后又竞争热点部门和热点岗位,其目的并不都是为了工作,有的就是为了获得司法腐败的权力资本。这部分人掌握司法权力后,立即表现出极大的贪婪性,迫不及待地运用司法权力谋取私利。

四、司法权力监控乏力,司法腐败有一定的生存土壤和活动空间。目前由于立法滞后和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客观上造成司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人治问题难以根除。于是,有的司法人员随意解释法律,钻法律空子;有的主观臆断,枉法裁判。而对这些现象内外部监督又不够严格有力。公、检、法、司几大机关,虽然内外上下都有监督机制,内部有内设监督机构监督,相互间有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还有人大和上级机关的监督。按理来说,能有效地防止司法腐败。但目前的现状是:内部监督怕痛护短,相互监督怕影响关系,人大和上级机关监督又怕影响独立司法权,挫伤办案人员积极性等,致使监督不到位、不得力。治理司法腐败,确保司法公正,既是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唤,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1998年以来,反对司法腐败,深化司法改革,强化司法监督,被提上中

共中央、全国人大的重要议事日程,高法、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维护司法公正、遏制司法腐败的重要措施。从队伍整顿人手,延伸到改革司法制度、机构等方面,动了真格,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治理司法腐败,仍旧任重道远,必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尤其要注意抓好这样几个方面:

一、正视现状,坚定信心,多管齐下,着力提高司法队伍整体素质。

首先,对司法队伍的总体估价,要坚持两分法。既要看到主流——绝大多数政法干警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爱岗敬业,为保障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是完全值得信赖的。但又要看到支流——极少数“害群之马”违法乱纪、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贪赃枉法、欺压百姓、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不清除不足以平民愤。对主流、支流,我们要综合起来看。看到主流,我们才会增强信心;看到支流,我们才会下定决心。只有正确分析现状,才能打好治理司法腐败的总体战。其次,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司法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司法腐败,说到底是人的素质问题;而人是可以教育转化的,不能“不教而诛”。各司法机关要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队伍建设的新情况、新特点,有的放矢地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地进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公仆意识、法制意识、奉献意识教育,理想宗旨、艰苦奋斗、勤政廉政教育等,通过教育,解决为谁执法、怎样执法等基本问题,争做人民满意政法干警。再次,要加大司法腐败的查处力度。各司法机关对清除司法腐败不能喊在嘴上,写在纸上,停留在会议、文件上,要从已发现的违法纪乱案件人手较真,不要怕家丑外扬,凡是发现滥用司法权力进行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应一律清除出司法队伍,并依法从严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在经济上也要给以重罚,直至倾家蔼产,身败名裂。要营造一种气氛,司法人员必须公正司法,否则不仅会失去公职,而且要受到比一般国家公职人员更加严厉的惩罚。这样通过增加司法腐败的成本,提高付出的代价,最终使妄图搞司法腐败的人望而怯步,不越雷池半步。

二、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分步推进,切实抓好司法改革措施落实。

解决司法腐败问题,根本的出路还在于深化司法改革,铲除司法腐败赖以生存的土壤。根据党的十五大关于推进司法改革的总体要求,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先后出台了各自的改革纲要和具体实施意见,在政法系统内外产生了较好的反响思路可谓确定,现在关键是抓好落实。首先,要突出重点。不同的司法机关改革的重点不一样,如法院系统改革着重点主要是:以落实公开审判原则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深化审判方式改革;以强化合议庭和法官职责为重点,建立符合审判工作特点和规律的审判管理机制;以加强审判工作为中心,改革法院内设机构,使审判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的力量得到合理配置;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法院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法官队伍。检察院系统改革着重点主要是:改革检察业务工作机制,突出法律监督的地位和作用;改革检察机关的机构等组织体系,加强检察机关上下级之间的领导关系;改革检察官办案机制,全面建立主诉(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人事制度,实行检察官、书记员、司法警察、司法行政人员分类管理,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等。公安系统、司法系统也有各自的侧重点。如果各司法机关偏离这些重点,改革就将失去方向,也极容易流于形式走过场,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些重点来深化司法改革。其次,要攻克难点。司法改革和其他改革一样,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不可能没有“阵痛”。遇到“阵痛”,各司法机关不能“绕道走”。如政法干警的“进门出门”问题,就需要通过公开招考制度把好“进门关”,通过考核淘汰制度把好“出门关”,彻底改变“进门容易出门难”的状况。不管是谁,一律平等,公开、公正、公平。又如推行错案责任追究制、执法违法责任制,就要做到不论职务高低,一旦认定是错案或违法,就要分清责任,实施责任追究。这样,才能加强政法干警严格执法、秉公办案的责任感和自觉性,预防和减少错案的发生,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执法水平,确保宪法和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再次,要注意分步推进。司法改革涉及到司法观念、工作方法、管理机制、司法制度等各个方面,是关系政法工作全局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实施改革方案过程中,要坚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广泛听取各界群众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广开言路,择善而从。要立足当前,考虑长远,抓好分步实施。

三、履行职责,加大力度,求真务实,努力增强司法监督实际效果。

司法腐败的产生、蔓延,原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还是司法监督没有到位。我国现行的监督体系不能说不完

备,就司法系统监督而言,有政党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还有各个司法机关系统自身的内部监督。在走向依法治国的今天,人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相关的机关、部门和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共同行动起来,履行各自的监督职责,司法腐败就没有藏身之地。这里,特别要提及的是作为最权威的监督体制——人大监督问题。

人大的监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法定的权威性、权力制约的有效性。作为权力机关的人大,在国家体制中居于核心地位,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就是说,人大同行政、司法机关的关系,不是资本主义的主权制衡所谓鼎立关系,而是决定和执行、监督和被监督、制约和被制约的关系,它有法定的权力和手段能遏制司法腐败问题。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加大监督力度,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提高司法监督的实际效果。首先,要敢于监督,维护法律权威。其次,要善于监督,突出监督重点。再次,要乐于监督,不负人民重托。人大机关从事具体司法监督的人员,更要以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态度,做好基础性工作,处理好每一件人民群众的来信来。同时,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监督工作的水平,向时代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为治理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作出应有的努力。

第五篇:解决司法腐败

正如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所阐述:“权力不受监督,必然导致腐败,要防止掌权者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去制约权力。”腐败来源于权力滥用,从司法自身的角度来看,更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还在于进一步加强对于司法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1、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从法律上保证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国家必须实行由中央政府对司法机关的人财物予以单独立项、单独调配,制定相应的制度,保证司法机关人事安排、办案经费等方面的独立性,以摆脱司法机关对地方财政的依赖关系。当然,司法改革也必须置于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中来进行,脱离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大背景来进行司法改革,只能是一厢情愿,孤掌难鸣。立法、行政、司法是国家的三种政治权力,三机关紧密配合而各有分工,任何一方权力的增势必意味着另两方面权力的减弱,反之亦然。同时,三机关都必然要接受的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在现有体制下会有不同的方式,对各方的侧重也有不同。司法机关的改革,势必影响到党对三者领导方式的变革,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种情况下,司法改革只有与政治体制改革一同推进,方能从政治和法律等方面同时得到支撑,从而比较好地弥补现行司法体制的漏洞及司法制度的缺陷,最大限度地减少司法腐败的可能性。

2、重视并提高基层审判人员素质,尤其是业务素质。为了使司法权得到正确、合法、及时、有效的行使,司法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业务素质。要建立严格的任用制,确保司法人员进入时即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3、加强司法人员的职业保障,提高其社会地位。这可以迫使司法人员在试图用司法权换取个人利益时,慎重考虑其得与失、成本与收益,这是保障司法公正和廉洁的根本所在。实行职业保障的目的在于免除司法官员受免职和调离等的威胁,使其能独立地依据法律进行审判或其他司法工作,确保司法公正与廉洁。

5、建立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公开司法活动。监督是防范腐败、源头治腐最有效的措施。法院可从四个方面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一是邀请人大代表协助案件调解,搭建主动接受监督的平台;二是聘请执法监督员,不断完善长效监督机制;三是实行信访听证制度,疏通监督渠道;四是改进院长接待日方式,加强院领导与当事人的沟通,便于当事人对审判或执行结果意见的直接诉说。

6、加大惩处违法违纪的力度,减少司法腐败。司法腐败现象日趋严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查处不力、治“官”不严。惩治有力,才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约束力和监督的威慑力。

吴英案还没有终结,最高人民法院偿在对其死刑核准中,吴英仍有希望活下来,这说明是司法正义尚未窒息,而我们关心的不仅仅在于吴英是否能活下来,我们关心的是司法腐败有多少矫正的可能,还记得两会期间崔永元说:“,对法律失望,再也不打官司了!”若是社会大众都这么想该有多悲哀!

下载论司法腐败及其治理[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司法腐败及其治理[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当前中国司法腐败的成因与防治

    论当前中国司法腐败现象的成因与防治近年来,媒体报道的重大司法腐败案件,如重庆法院执行窝案、最高院前副院长黄松有涉嫌受贿案、湖南省高院前院长吴汉振受贿案、辽宁省高院......

    司法腐败案例1

    美女企业家遭书记强奸笔录泄露之谜 2010年11月15日11:01南方周末黄秀丽 周华蕾我要评论(422) 字号:T|T 丽平赶回曲周,发现政府宾馆栏杆、河边电线杆、砖头上,到处贴着整整7页的......

    司法腐败的社会后果

    司法腐败的社会后果 安立志 北宋末年,山东似乎还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即以老虎为例,不仅武松在鲁西南的阳谷县打死一只老虎,李逵在鲁中山区的沂水县还消灭过一个老虎家庭。本......

    上海法官嫖娼案——司法腐败

    上海法官嫖娼案——司法腐败 1、事件: 简介:2013年8月1日有网友上传视频,爆料‘上海高院副院长陈雪明’等5人在某度假夜总会娱乐”,在网络引起轩然大波,3日爆料者来到上海市纪委......

    论企业采购治理

    《加 强 企 业 采 购 管 控》 加强企业采购管控 引 言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和规范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已成为突出问题。企业的物资采购既直接关系到企业的......

    司法腐败是市场腐败之源

    司法腐败是市场腐败之源 叶檀 中国当前处于实体经济转型期,各类破产、并购案例层出不 穷。曾经与一个长期在政法领域的朋友探讨,被告知了一连串案件:司法部门是如何通过低价......

    改革司法体制根治司法腐败

    司法公正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 社会 话题。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着许多执法不严、有法不依、司法腐败的现象, 影响 了我国的司法公正,笔者就根治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谈......

    “司法腐败”现象的一种解读

    内容摘要: 将“司法腐败”置于严格限定对象和语境之内,并引入“司法腐败发生于其中的小环境”作为辅助性的概念工具进行解读,它包含着因“个人利益”与“对审判的影响”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