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客车小件快运运营实践及发展策略研究
客车小件快运运营实践及发展策略研究
山东交运集团是国内较早发展公路客运快递业务的专业运输企业,自1998年12月1日兔兔快运开始运营以来,依托于济南长途总站充足的运力,密集的客运网络,以科学的管理及先进的物流技术,主动超前的服务意识开辟出独具特色的快运业务,树立了充满活力、真诚可信的“兔兔快运”品牌,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年营业收入在2300万元以上,省内外多家媒体比如《厂长经理报》、《齐鲁晚报》都曾进行过报道,山东省内的其他十六地市以及长沙、武汉、湘潭、石家庄、沧州、保定、新疆喀什等地的同行,都曾来我们兔兔参观考察。
一、兔兔快运的成长历程和主要做法
1998年,济南长途汽车总站客运事业蓬勃发展,当年凭借旅客发送量、发车班次、售票收入三项指标,被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认定为中国企业新纪录,一举夺得“中华第一站”桂冠。当时,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货运市场已经成为一个蕴含着巨大潜能的市场。然而总站行李房的收入每月不足3万元,成为发展的瓶颈。一旦放弃,失去的将不仅仅是几百万、几千万元,而是更多的客户、信息和发展空间。为此,集团组成专门领导小组,迅速组织人员展开调研,并聘请山东大学等多所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进行咨询调研,探讨市场发展方向、行包托运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拓宽货运领域等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国外快运企业的成功经验,吸收专家意见,提出了适合总站实际的快速货运发展规划,希望立足“中华第一站”的客运优势,做活快运这篇大文章。当时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拓宽了货物托运范围,大到班车行李舱能够容纳的物品,小到一个零件一枚针,只有能够保证行车安全,都可以承运;二是取消了货物必须跟车随人的限制,客户直接交给车站快运中心,由车站办理相关手续后即可托运货物;三是配备了相应的硬件设施,调整了人员,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这些举措大大推动了“兔兔快运”的发展,到1999年10月份,货运月收入已达到20余万元,逐步走上扭亏为盈的发展道路。
兔兔快运在实践中求发展,探索出一套完善的经营模式。2000年,总站为满足广大市民在市区内进行小物件的快递而专门推出了“情感传递”服务项目,提出“您无暇顾及的心愿,交给兔兔快运去办”,使寄托爱心的礼物和用品可以进行24小时不间断门到门服务。兔兔快运以速度和主动超前的服务传递了人们的情感,给人带来便捷和愉悦的体验,成为泉城街头一道风景。
现在经过近八年的发展,兔兔快运已成为集市内配送、城际干线运输、班车捎载、仓储、货运出租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快运公司。目前兔兔快运在济南市内建有营业网点17处,拥有各类配送车辆50余部,服务网络东至青岛烟台,西到西安银川,南到苏州上海,北至沈阳长春。2005兔兔快运营业收入达到2300万元,比2004年提高了17%,日最高发货额达到9.2万元,日均发货额6万余元,过去一个月的发货额不足现在的一天。兔兔快运已成为快件运输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品牌,为公路运输事业书写了一个新的发展篇章。总结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以速度作为发展快运的基准点。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是一个速度的社会。高效快捷的货运速度,一
方面是兔兔快运创业起飞的出发点和支撑点,另一方面,也是发展客户、与客户实现共赢的结合点。我们的兔兔快运核心服务就是“快”,从货物落地到货物中转再到送货上门,除个别大件货物外,基本上可以实现准时衔接,不必进入仓库长时间停放。在提供快速服务的同时,无疑也节约了大笔仓库租赁和货物看管维护等费用,降低了运营成本支出。
在运输时限上,兔兔快运率先在同行业中作出以下承诺:承运的货物市区(济南市二环路以内)2小时以内到达,省内24小时以内到达,跨省1000公里以内24小时,2000公里以内36小时到达。同时,快速便捷的服务不仅满足了客户的需求,也为发展“情意速递”等新颖的人性化服务提供了保障。
为了确保以速度取胜,我们在企业内部流程上作了大量改革。我们从山东大学等科研机构聘请数位专家教授进行现场调研,分析我们的企业流程,找出了我们的弱势所在。发现随着快速货运事业的发展,原有的运作方式如手工填单、工序之间无序衔接、信息无法及时反馈等渐渐成为限制其发展速度的“瓶颈”。于是我们改革和简化作业流程,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发了微机管理系统,节省了信息录入的时间,依靠信息化大大提高了兔兔整体的运转速度。
第二,挖掘现有资源,“以客代运”成为一大创新点和竞争优势。
“兔兔”在长途快运中主要使用“以客代运”的方式,利用客车行李舱的空余来承担货运任务。这种快运方式属于典型的成本“交叉补贴”方式,即一次长途快运过程中,快运的运输成本已经被享受客运的旅客所承担。这就是在长途快运中,“兔兔”区别于市场中其他快运的核心成本优势。这种“以客代运”所带来的另一个优势是:随着客运发车班次的增加在客运范围之内的快运速度也越来越快,从这一点来看,“以客代运”既带来成本上的优势,也带来服务质量上的优势,即低成本和高时效。
成本和速度,是影响运输合理化的重要因素,也是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运费在全部物流成本中占很大比例,运费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物流系统的竞争能力。以班车捎载为主的公路客运快递是兔兔快运发展物流业务的一个特色,对于小批量及零散货物运输提供了低成本高利润的解决方案。速度则在提高兔兔信誉和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快了资金运转速度,进一步加快了兔兔的成长。
第三,全方位的服务和强烈的服务意识。
当今经济发展为需求“拉动式”经济,如何满足顾客需求,赢得更多地客户和市场份额成为取胜的关键。提供个性化服务,成为增值的关键环节。
现在我们的兔兔快运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同城、异地快速货运;情感传递;异地中转、对方付款;24小时热线咨询服务;24小时上门接达、站内收取货物,上门接取、仓储、分拣、包装、派送、货到通知一条龙等。我们兔兔快运承诺最大限度地为客户节约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最快的情感传递。同城、异地快速货运不仅赢得了想运送物品的普通客户而且也接受邮政快递、民航快递、中铁快递等的业务委托。随着业务的拓宽,我们还建成了兔兔洛口物流中心,发展成为集仓储、运输、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为一体的综合物流体系。
服务的增值是价值链中极具潜力的一环。从兔兔员工手册“客户来了就是希望享受到一个舒适方便的环境,希望能得到热情周到的服务”的条目中,处处洋溢着一种朴素自然的服务精神。每年暑假毕业生城市间流动量最大,我们兔兔快运到各高校设立服务点,省去了毕业生很多精力和财力,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在
为济南华客花卉基地托运鲜花时,考虑到鲜花保鲜期短,运输要求较高,“兔兔快运”便专门安排一名有经验的同志给予接待,有时送来的时间太晚,他便一箱一箱地把鲜花搬到楼上温度低、通风好的地方精心照料,在最短的时间内优先发出。兔兔快运的“情意速递”服务打出“您无暇顾及的心愿,交给兔兔快运去办”的标语,为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柔性化的服务,一瓶牛奶,一束鲜花,一盒蛋糕,一张车票„„一件件特殊的礼物伴着我们可爱的“兔兔”、奔跑着的“兔兔”走进千家万户,一份份非常的关爱拉近了亲人、友人、爱人之间距离,也拉近了我们兔兔与广大客户的距离。
第四,对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视和探索。
兔兔十分注重客户关系管理,建立起以顾客满意为导向的全员服务创新体系。顾客是上帝,客户是需求的主体,赢得客户首先要对客户进行调研分析,我们建立了“大客户档案”,“回访制度”,了解客户最新需求、最新意见。培育稳定了大批的客户群体,与新华书店、大通国际、东港印务等诸多城际速递需求量大的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实施包厂运输业务及货运代理业务后,引入并加强了与将军集团济南卷烟厂、重工股份、发电设备厂、机床四厂等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合作关系。善于利用丰富的客户信息资源,通过先进的数据挖掘,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客户进行分类,预测客户的需求,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巩固和扩大了总站客户群,对企业的其他环节如调度、营销等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使兔兔快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竞争力。
第五,不断扩展网络,实现规模经济。
兔兔的网络扩展和规模扩大,主要表现在济南市内和市外两大部分:在济南市区,我们兔兔快运立足于站内经营,并在各主要物资集散地成功开辟了17个代办网点,占据了各个货物集散市场相当大的份额。
在济南市之外,兔兔快运与省内十六地市成功签署服务协议,建立起运输网络,并延伸至上海、武汉、天津、石家庄等国内大中等城市汽车站,为“兔兔快运”由点到面,由省内到省外,逐步覆盖全国,做好了铺垫。
经过七年多的发展,兔兔快运已实现了七个方面的统一:即统一经营管理体系、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运价结算、统一货物受理、统一车辆调度、统一信息网络、统一品牌形象。下一步我们希望将兔兔快运的品牌推往各地,将这一品牌逐步做大做强。要在全国主要地市都形成或完善“兔兔”分支机构,在全国形成密集型、高效性的货运网络,全方位树立“兔兔”名牌,使“兔兔”走向全国。
二、兔兔快运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分析
公路客运快递主要包括快运货物受理及取货服务、发货站装卸分拣作业、客运班车捎载、收货站装卸分拣作业、送货服务及货物送达等五个业务环节。根据业务环节的控制权属关系,兔兔快运目前的业务环节主要分为两大部分(见下图):一是自己完全控制的业务环节;二是通过联营客运站延伸控制的业务环节。对于兔兔快运自己控制的业务环节,兔兔快运可以通过人员培训、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确保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但是,对于外地车站(客运公司)控制的业务环节,兔兔快运只能借助合同协议约束对方的行为,实际上难以对货运承运进行有效监控,服务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备注: 代表兔兔快运控制的业务环节
代表联营客运站控制业务环节
兔兔快运生产运作模式
由于合作方水平的限制,目前兔兔快运与对方客运站(客运公司)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1、与对方车站签署了联营协议,可以为客户提供全程服务。包括济南市区和对方车站所在城市的上门收取、送达及货物储存、中转等一条龙服务,能够满足客户门到门服务需求。比如山东省内济南至烟台、聊城、威海、淄博、潍坊、德州、青岛等快递线路。
2、在对方车站只能提供货物寄存的线路上,为客户提供到站提货服务。货物在我方车站托运上车后,即通过兔兔快运服务人员电话通知客户,告知客户的班车到达时间、停靠站点、车号、驾驶员姓名等信息,要求客户在通知时间内自己到站提取货物。比如济南至荣城、石岛、乳山、莒县、临清、阳谷、莘县、东阿等线路。
3、在对方车站无货物存放仓库的线路上,客户只能按照兔兔快运的电话通知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提取货物。此种情况下,客户必须按照通知要求取货,否则货物将无法顺利送达。
4、承揽的大批量货物或我方车站无法承运,只能通过社会快运公司进行转包运输。
从实际的运营效果来看,无论是我们快运企业,还是客户,都倾向于第一种服务方式,这是目前公路客运快递企业之间比较理想的一种合作方式。综合分析,目前公路客运快递企业主要面临以下挑战和问题:
(1)班车捎载站到站运输与客户门到门需求之间的矛盾。客运车辆运行的线路就是站到站,上门接收、送达货物就属于延伸服务,但各地客运站(运输企业)由于认识的不同、操作水平的高低,将决定合作方不可能在短期内满足客户门到门的需求。
(2)班车捎载对货物数量、体积、品种等的制约性。公路快递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在承揽货源时,不可避免地会承揽到一些自己无力承运的货物,对一些
批量大、体积大的货物如何运输,也是公路客运快递企业经常面对的问题。
(3)班车捎载网络的拓展性与可控性问题。这种网络的拓展不仅仅取决于我方企业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对方企业(客运站)的水平,对方客运站到底能不能从事这种快递合作业务。同时,我方除了与对方签署协议,进行合同约束外,还能不能进行更有力的控制。
(4)各地服务项目的划分和收费标准问题。公路客运快递在提供的服务中,目前主要包括落地费、中转费、上门接取送达费、储存费等,但是需要从行业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明确划分收费项目,制定收费标准,避免费用收取的混乱。
(5)因代收运费、代收货款等产生的资金结算问题。在具体运营中,客户由于与货物是分离的,所以产生了为客户代收运费、代收货款等延伸服务项目,目前兔兔快运主要是通过驾驶员(经营业户)代为收取,尽管在代收运费、代收货款时,要支付给驾驶员(经营业户)一定的服务费用,但驾驶员(经营业户)出于资金安全的考虑,还是不太愿意携带大量现金。
(6)信息系统的建设问题。由于不同地区的公路客运快递业务大多属于不同的运输企业经营,所以信息系统基本没有实现联网。目前公路客运快递企业(包括兔兔快运)所开发的信息系统主要用来进行货物受理、单据打印、业务汇总等相关服务。功能比较单一,不同企业之间的结算问题不能借助信息系统予以解决。
(7)货运仓储设施的配套问题。大多数客运站在建站设计时,只是考虑了旅客寄存货物的简单需求,没有预留足够的货物仓储空间,所以现在各客运站的货运仓库都是临时开辟的,拥挤狭小,难以满足今后业务的发展需求。
山东大学的博士专家课题组曾对兔兔以及我们所处的物流行业进行过调研咨询,他们一致认为兔兔快运的盈利模式是先进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在行业环境SWOT分析时,他们指出目前我们所面对的主要外部威胁就是外国技术先进、经验丰富、资金雄厚的物流企业的进入,主要的内部劣势就是市场的混乱,市场覆盖范围太狭窄,在全国的知名度不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中,除了一些技术性的细节之外,关键的解决途径就是尽快扩大规模,加快在全国范围的网络布局,尽快把兔兔做成全国性的强势品牌。
(二)相关的解决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和协会组织从培育发展公路客运快递行业的角度出发,积极推动相关行业问题的解决:
1、大力加强公路客运快递的行业标准化建设问题。综合国内典型企业的运作经验,制定相关的服务标准、服务流程、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提高行业整体操作水平,降低企业协调成本。
2、加快培育区域甚至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公路客运快递企业,充分发挥大企业集团的典型示范作用。以优势品牌企业带动为突破口,重点推进区域运输市场的一体化建设,尽快改变公路客运快递市场分割的不利局面。
3、做好公路客运快递与货车干线运输的衔接工作。公路客运快递主要服务于小批量、多批次、体积小、重量轻的货物,与之相对比,货车则对货物的限制要少得多。各地可以利用公路客运快递培育市场,随着对货源尤其是回程货源控制的加强,可以积极发展货车专线快运业务。
4、可以吸收借鉴客运收入结算的成功经验,推动快递运费结算工作,以及与之相关的代收运费、代收货款等工作,在保证货物快速流动的同时,也保证资金的快速流动。
5、建议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在制定公路客运站的建设标准时,也要充分考虑
快速货运的发展需求,要求客运站在建设时预留足够的仓储空间,配备必要的作业设备。
三、公路客车小件快运市场形势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
(一)公路客车小件快运面临的市场形势
公路客运快递只是现代物流业的一个分支,它的发展必然受国内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的限制。在国内物流行业内部,目前还存在着若干不足:一是当前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例较高,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在18%左右,与世界上有关国家相比,大约高8~10个百分点,而且下降也较为缓慢,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物流效益整体水平仍然较低的缘故;二是物流总值的规模和速度大大高于物流增加值,这主要是由于当前我国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发展相对缓慢所造成;三是物流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仍处在粗放扩张阶段,从投资率(固定资产投资与增加值的比率)来看,在“十五”时期,物流投资率大大高于国民经济投资率。第四,也是最重要的——行业市场混乱。我国的物流业已初具规模,但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管理,宏观调控的不力导致了一些诸如市场混乱、竞争无序的现象,一些私营货运或货代公司在一夜之间摇身一变成为物流公司、快运公司,但服务质量却跟不上,也因而导致大批客户对我们整体行业的怀疑和不信任。济南快运市场就曾发生多起快运公司携带客户货款逃跑的事件。
与国内行业的混乱与不规范相比,更应该引起我们警惕的是来自国外的威胁。2005年底,根据入世的进程,中国的物流市场对外开放,联邦快递等国际快递、快运企业将逐步的进入中国市场。一方面,国外跨国巨头通过三年时间的中外合资合作,已初步克服“水土不服”,外资将向控股、独资方向发展。过去外方与中方合资,股份不超过50%,是出于无奈,也是为了考虑本身的长远利益。但“结婚”是为了条件成熟时“离婚”,这是一种必然趋势。另一方面,资金雄厚的国际巨头要进入物流行业很简单,只要有车队和仓库就可以。他们在中国物流市场大投入、做大手笔,特别是世界排名前20名的公司在气势上占了上风。比如荷兰天地(TNT)到2010年在华分支机构将从目前的25家增至100家,为中国1000个城市提供物流、快递和直邮服务,员工增至3万人,仓库面积增至325万平方米,将组建拥有2500辆车的运输车队。美国联邦快递(FedEX)、美国联合包裹公司(UPS)、德国邮政(DHL)、丹麦马士基(Moeller)、美国总统轮船(APL)、日本日通(NIPPON EXPRESS)、英国英运(EXEL)、新加坡海皇(NOL)等等,都在中国有大动作。世界著名的物流装备生产厂也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如德国西门子、林德,日本丰田,大宇重工,瑞典沃尔沃,美国巴特勒等等。
作为国内货运巨头,比如中铁块运、中国邮政、中储物流等,也在纷纷变革,他们尽管也面临着很大的阻力,但与我们相比,具有明显的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而公路客运快递则不同,经营主体多、小、散、弱,缺乏大的主导企业和优势品牌企业。
(二)公路客车小件快运发展优势展望
1、更符合我国建设环保型、节约型新社会的号召
在能源供应紧张、油料价格不断上涨的大背景下,举国上下都在致力于建设环保节约型的新社会,我认为这也应当成为我们各行各业的努力方向。在做客运的同时兼作快件运输,实行班车捎载、“以客代运”,无论从经济的角度还是从节约能源、环保的角度考虑,无疑都是值得大力推广的。因为从中节约的燃油和运费是巨大的,也提高了车辆的实载利用率,充分利用了运输工具的额定能力,是一项不折不扣的利国利民之举。
2、使运输合理化,与绿色交通理念相契合
绿色交通是建设部、公安部继“畅通工程”之后,于2003年8月提出的交通新理念。出发点是减少交通拥挤、降低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公平、节省运输费用,以追求交通的通达和有序、安全和舒适、低能耗和低污染。在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的今天,蕴含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绿色交通必取代传统交通理念,成为指导交通总体规划的总方针。
我们实行班车捎载、“以客代运”,目的就是要将客流、货流在信息流的扶助下高效率的运输,使交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显然是与发展智能交通所倡导的绿色交通理念相契合。
3、更利于车辆运行安全
正如我们所熟知的,车辆的重心低,行进的过程中就会更稳定。现在的客车为了增加乘坐的舒适感,扩大内部空间,车体做得越来越高,车辆重心无形中也在提高,增加了车辆高速行驶尤其是转弯时的安全隐患。而客车的行李厢中载入货物之后,使得客车的重心下降,底盘变重,更有利于保障旅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是我们客运服务部门为顾客着想的具体体现。
4、更加便民利民
目前国内开展的货物快递业务的公司或组织,缺点都比较明显,很难真正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飞机运输成本太高,铁路运输设计网点太少,各个物流公司的运输时间长、收费高且缺乏信誉。我们的快运恰恰能很好的弥补这些缺点:网点密布,只要有公路的地方几乎就会有客车客运的存在,耗时短,收费也相对低廉,而且信誉至上。
5、成本低廉,利润丰厚
这是极为重要的一点。我们“兔兔”主要使用“以客代运”的方式,即利用现有的客车和客运能力进行货物运输,绝大多数的快运成本已经被旅客所承担,我们自身的投入很少,但是所得的回报却稳定而丰厚。与传统货运不同的是,我们并不需要另外投入运输车辆,从而节省了与之相关的车辆成本、燃料支出和驾驶员工资,新增成本支出很少,所以能够为客户提供价格低廉的服务。
6、公路网日趋完善和发达,为发展公路快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到“十一五”末,全国公路总里程将达230万公里,五年增加38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6.5万公里,五年增加
2.4万公里。继续完善国省干线公路网络,提高技术等级,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45万公里,五年增加13万公里。县乡公路达180万公里,五年增加30多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20万公里。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东部地区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形成较完善的城际高速公路网。道路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改善,为道路客运企业发展公路客运快递,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切实保障。
四、做大做强快运品牌和促进公路客车小件快运市场整合的具体建议
可以预测,现有中小型的货运企业的生存压力将进一步变大,行业洗牌将慢慢来临,冲出困境之路只有一条道路可走——联合谋求发展!所以在此,我们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那就是希望我们全国的长途汽车客运站都联合起来,大家共同努力,一起把兔兔这个成长着的品牌做大做强!
按照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告诉我们,企业之间进行联合,达到规模化、集团化,可以更好的降低组织之间的交易费用,降低交易各方的风险和过度竞争,形成优势互补。跳出单个企业的角度,站在更高的层次看,企业联合,企业规模化,企
业集团化,可以更好的提高国家产业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力,与先进国家在传统领域一争高低,打破发达国家的壁垒,更好应对国外企业的挑战。我国一直希望扶持几家企业做大做强,冲击世界五百强,希望每个行业都能涌现出一到两个超大型的航母企业,一定程度上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一)加强企业联合,共同作大做强兔兔快运品牌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大家共同做兔兔这个品牌,除了能够利用兔兔现有的品牌知名度,能够享有我们前面分析的诸多优势之外,至少还可以给我们大家共同带来以下几点优势:
1、有利于全国交通资源的整体优化。一方面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交通工具的额定能力;另一方面,扩大原有快运服务单独某省的覆盖范围,对远程运输采用中转运输,并通过全国客运的强大网络和综合信息平台的共享为物流高效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可以实现运输的衔接保障以及货物流通的准确和速度,进一步加快货物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而且,在形成全国范围的网点后,各个客运总站通力协作,优势互补,发展综合运输体系,便于利用线路优化获得最短时间,最少装卸环节,最小代价的配送运输。因此,将我们兔兔快运成熟的经营模式和丰富的技术管理经验应用到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客运站,将使得各地客运站在分享整体优化产生的增值利润的同时,促进公路客运快递行业的发展。
2、目前兔兔快运与成熟的全国性物流企业存在的主要差距,就是缺乏规模和全国性的网点,如果能够在全国铺设网点,再加上兔兔快运“以客代运”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和密集的物流网络,我们就将获得更加强劲的竞争优势。
3、可以更好更广泛的提供点对点上门服务,满足顾客需求。兔兔快运目前依然是一个山东省地区性的物流企业,由于客运的特点,“兔兔”只能将货物运送到目的地,却不能上门送到接货人手中,因而在济南市外缺乏点对点上门服务,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4、可以更好的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通过与世界上有关国家物流成本的比较,我国的物流成本大约高出8~10个百分点。
5、可以通过企业联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不仅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而且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主要驱动力。对于游离的单个中小企业而言,其拥有的资源十分有限,限制了核心竞争力的构造和提升。但众多的企业联合之后,可以利用“群体效应”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蕴藏于企业整体长期学习和经验积累之中,体现企业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有机结合是企业一个学习过程。联合有利于中小企业学习能力的培养并激发创新。这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国家整个行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二)利用“兔兔快运”品牌联合发展的具体解决方案
1、紧密型(组建合资子公司)
即由集团与有合资意向的兄弟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合资快运公司。各地客运站可以将经营场地入股,同时兔兔的品牌也将进行价值评估,折算为货币入股,各方以出资货币单位作为基础,折算股本,并按股份比例分享利润和承担风险,并以出资为限承担有限责任。新的合资公司使用兔兔品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由所有出资人(股东)共同选举出董事会和总经理,实行单一的董事会领导下总经理负责制。合资企业期满和终止时,成立清算委员会进行清算工作,然后按各方比例分配剩余资产。
在这种合作方式下,由集团公司向合资公司提供培训等服务。合资公司对各地分支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合资公司的运行标准(如接货、发货、配送、宣传等)
由合资公司经营层统一制定,各地客运站参照标准统一执行。
2、联盟型(签署联营协议)
即由集团发起设立联盟,以集团作为公司总部和龙头,并在公司总部的指导下共同经营。各加盟者(货运站集团)的独立法人地位不变,各自的资产所有权关系不变,仅使用共同的兔兔品牌,与集团订立有关接货、发货、配送、宣传等方面的合同(联营协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均双方自愿协商,以书面合同形式约定,并按合同开展经营活动。具体场地、设施、车辆等是属于加盟者提供和所有,而运作技术及兔兔品牌则归总部持有。联盟通过统一经营行为创造规模效益。联盟可以采用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联合管理制或委托管理制等多种经营方式。在合同规定的范围之外,各加盟者可以自由活动。根据自愿原则,各加盟者可自由加入联盟体系,也可自由退出。这一方式的特点就是:志愿加入联盟体系的加盟者,原已存在的加盟者的所有权、经营权和核算是独立的。联盟的经营形式也可以协商决定,或自愿归于联盟组织和管理中心领导。
3、品牌授权经营(特许加盟)
即集团将所拥有的兔兔商标、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模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我集团是转让特许权方,特许店是接受方,一对一地签订特许合同使二者关系成立,形成统一的组织。由拥有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我集团作为总部,并负责指导传授加盟店各项经营的技术、经验,授予店名、商标、服务标志在一定区域内的垄断权,控制并指导特许店的经营;特许店遵守契约,在一定的时期和地点享有总部给予的特许权,从事相应的经营活动。合同终止后,集团有权收回特许店的一切特许权,特许组织关系废除,特许店还原为独立单位。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集团负责经营事务,而所有权分属各个特许店。各个特许店不发生横向关系,仅与总部保持纵向关系;同时集团郑重承诺品牌授权经营费用为零,仅要求各特许店将部分利润拿来做发展业务之用。
第二篇:电信运营企业专利申请策略及实践探讨
电信运营企业专利申请策略及实践探讨
冯 明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技术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邓佳佳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产品开发工程师 熊小荣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知识产权经理
近些年,随着市场竞争格局的快速转变和企业转型的不断深入,电信运营企业在关注语音、宽带等传统通信业务的同时,也开始更加重视综合信息服务业务的提供。由此也引发了电信运营企业内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的变革。专利作为企业创新成果最直接的体现形式,是检验一个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内外电信运营企业近几年在新兴技术和业务上的创新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在诸如智慧城市、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领域都申请了大量专利。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新技术、新业务会不断的涌现,电信运营企业技术研发的方向会越来越广,其申请的专利也必然越来越多,如何确定专利申请的方向,如何提高专利保护的质量,如何保证专利与企业发展诉求的一致性,值得去研究和探讨。本文从电信运营企业专利保护的基本特征出发,分析电信运营企业专利申请的主要类型及不同专利申请角度的相应策略,并探讨其典型的实践案例,为电信运营企业乃至信息服务相关行业的企业,在研究制定企业专利申请策略时提供借鉴。
一、电信运营企业专利保护的基本特征
在分析电信运营企业专利保护基本特征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电信运营企业在整个信息服务产业链中的定位及研发的方向。电信运营企业直接面对的客户是最终用户,其为最终用户提供的产品是全方位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服务。在整个产业链结构中,电信运营企业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还需要终端设备商、应用软件商、内容提供商、第三方系统集成商等不同机构的相互配合,才能为最终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所以,电信运营企业的科研创新,不仅要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还要借助于整个产业链优秀的研发成果,更重要的是,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研发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信息服务产品。因此,电信运营企业的专利保护要与企业的定位和研发的方向保持统一。
电信运营企业专利保护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1、专利保护以防御为主。由于行业的特点,电信运营企业对产业链的依赖性比较强,很多新业务、新产品的研发往往需要借助产业链各方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电信运营企业一般采取防御性保护策略,通过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的保护,避免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受到侵权的威胁。
2、注重集成创新。电信运营企业在做产品创新时,应着重关注用户的信息化需求,努力提高用户的服务体验,为用户提供成熟高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因此,电信运营企业在进行专利保护时,不一定要非常关注最基础的原始创新,而更多的是要去关注如何利用好各种现有的技术,在它们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改进,去解决用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从而达到一定的效果。这个过程,不是对现有技术简单的叠加,而是要进行系统的创新和协同。
3、关注专利的实用性。电信运营企业的行业定位,决定着其所研究的技术及产生的专利成果必须能够应用到实际场景中去。如果企业所申请的专利缺乏一个良好的应用前景,不能和企业相关业务进行关联,那么这项技术最终会被束之高阁。同时,电信行业技术和产品的更新变革速度非常快,如果一项专利技术不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那么它也会很快地被淘汰,从而造成企业研发资源的浪费。
二、电信运营企业主要关注的专利类型
对电信运营企业来说,保护价值最高且申请数量最多的无疑是发明专利。由于电信运营企业特殊的行业特征,一方面要对技术和产品创新进行全方位地专利保护,以发挥专利防御的作用;另一方面,该行业相关技术积累的过程一般都比较漫长,且涉及大量的业务创新和系统集成,所以真正首创性的基础发明专利相对较少,一般以技术改进、集成创新,以及应用创新为主。电信运营企业主要的专利申请类型一般包括以下三种类型:改进型发明、组合型发明、应用型发明。下文分别对这三种类型的发明专利进行介绍。
1、改进型发明
电信运营企业申请的发明专利大部分属于改进型发明,这类专利主要依托现有技术,在其基础上,通过技术优化,改善其基本性能,使之产生新的改进效果。比如,“一种移动终端数据传输优化的方法和移动终端(C N200910223564.0)”、“ 移动终端与服务器通信优化方法及系统(CN201010264334.1)”等专利,都是基于既有的数据传输或通信的机制基础上,进行局部的方法优化,产生明显的改进效果。
2、组合型发明
组合型发明也是电信运营企业中经常申请的一类专利,这类专利是将现有的几种相关技术进行融合创新,使之成为一个新的解决方法,解决过去单个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电信行业涉及大量的技术和应用,不同的技术和产品很难孤立开来,将不同的技术和产品重新巧妙地组合起来,往往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一种基于安防告警和视频监控的联动控制方法与系统(CN201010251791.7)”、“一种通过移动通信网络P S 域发送短信的方法和系统(CN200710140993.2)”等专利,都是巧妙的将几个相对成熟但又相对独立的技术融合在一起,演变成为一个新的方法和系统。
3、应用型发明
应用型发明也是电信运营企业非常关注的一类专利,这类专利离产品化最为接近,它是将某个传统领域里的关键技术,应用到一个新的领域而产生的一种别样的新效果,表现出明显的创造性。比如,“应用于移动视频监控的云镜控制方法、系统和设备(CN200810182430.4)”、“应用于云存储的快速文件更新方法及系统(201110415882.4)”等专利,都是将某个传统的技术应用到一个新的领域,产生新的显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
三、电信运营企业专利申请角度及相应策略
上文对电信运营企业主要专利申请类型进行了梳理分析,从总体上可以确定电信运营企业在专利申请和技术创新过程所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而更具体地,电信运营企业在对技术和业务研发过程产生的优化改进、集成创新、应用创新等成果进行专利申请保护时,主要的专利申请角度和相应的申请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从系统角度进行专利申请保护 电信运营企业在技术和产品创新中,经常会涉及到研发一个全新的产品或系统。如果这个新的产品或者系统,具有系统层面的创新,那么就可以从系统角度进行专利保护。这类专利可以是一个全新的新系统,也可以是对原有系统的改进,还可以是结合不同系统优势进行融合的创新。比如,在网络系统,通过增加新的网元和新的交互手段达到显著的改进效果;在应用系统中,提出一种新的系统架构,实现创新的业务模式等等,都可以从系统角度进行专利保护。
系统角度申请的专利一般范围较大,专利权利的要求多集中在对整个系统架构的描述上。由于电信行业所涉及的各类软件系统、硬件系统、网络系统都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一般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成熟度。因此,如果从系统角度进行专利保护,一定要保证该系统确实具备较好的创造性和新颖性。
从系统角度出发申请的典型案例是“运营级网络视频监控系统(C N200510110364.6)”,该专利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新的可运营的视频监控业务模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该专利出现在国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大规模发展以及电信运营企业大规模运营网络视频监控业务的早期阶段。在当时的技术背景下,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因此从系统层面保护获得成功。但需要注意的是,除非较早的涉足某个新的技术或业务领域,对电信行业一些相对成熟的技术,单独从系统角度申请发明专利其实是比较困难的,该类专利申请的成功率相对会比较低。在系统设计角度有创新性的技术,可以将其中若干个创新技术点拆分开来,每个专利聚焦某一个关键技术点,结合方法或装置等角度进行申请,围绕该系统形成若干个专利组成的专利群。
2、从方法角度进行专利申请保护
从方法角度进行专利保护,是比较主要的专利申请保护的角度。一般情况下,电信运营企业的大部分专利都是从这个角度提出申请的。这类专利一般是方法层面的创新,可以是为制造某个产品或者解决某个技术问题而创造的新的操作方法和技术过程。比如,通信方法、图像处理方法、加解密方法、控制方法等,这类专利通过提出新的方法或对现有方法改进,可以达到明显的效果。
方法类的专利的权利要求一般会表现在该方法的创新流程上,而有些方法流程的专利可能来源于某个软件或算法,在申请的时候就需要注意从描述方法的角度来描述,尽量避免进行软件实现层面的描述,例如涉及到的某个具体函数设计方式、代码等都不适合申请发明专利。
从方法角度出发申请的典型案例是“实现语音导航的方法(CN200610129109.0)”,该专利是一篇典型的改进型专利,它提出了一种通过电话或互联网实现交互式语音应答的方法,实现了更优化的语音导航功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该专利的价值在于其利用了现有的通信技术,在其基础上结合电信用户的切实需求进行了技术改进,解决了传统语音导航设置不灵活,无法根据用户需求自定制导航目录且移植困难等问题,具有创新的应用效果。在申请这类方法角度创新专利的时候需要注意,专利方法类专利势必会包含有一些实现的流程,但是不能仅仅以一个新的流程就作为创新的依据,应当突出表现解决的某个技术问题,采用的某个新的技术手段,且产生了一定技术效果。同时,也应该注意,电信行业涉及大量的智力活动规则,诸如协议、规则等不能作为新的方法申请专利。
3、从装置角度进行专利申请保护 电信运营企业在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过程中,离不开终端设备作为信息的载体。因此,电信运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必然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装置的创新。从装置角度进行保护的专利一般是装置设备层面产生了组成结构、内部单元、设备交互控制等方面的创新。比如,可以对某个产品所涉及的硬件结构、软件模块、终端交互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达到优化改进的目的。
装置型的专利在申请的时候需要注意描述清楚装置具体的技术创新点,仅仅描述装置的功能和使用方式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写明该装置实现的技术细节,例如装置软、硬件组件的创新逻辑等。
从装置角度出发申请的典型案例是“通信装置和CDMA终端(CN200910249745.0)”,这篇专利提出了一种新的通信装置,结合现有的终端技术和中间件技术,实现通信装置与M2M系统平台的互连互通,且具备更灵活的开发配置和接入能力。该专利对现有技术进行组合优化,产生明显的改进效果。在信息服务行业,各类新型设备/装置相关的技术创新,很多利用到了技术的组合。这类专利往往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但也有一部分被认为创造性不足而被驳回。这些专利被驳回的主要原因是这些新的装置是传统技术或装置的简单、常规、可预见的组合。所以申请时需要注意,新装置的构成组件不能是简单的叠加,在功能上要相互支持,最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才能为一件优秀的发明专利。
第三篇:农机机械化发展策略研究
农机机械化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为了保证农机发展的效果,应认识到农业机械在促进农业体系发展中贡献力量,并能结合农业种植需要以及农机设备特点,制定科学的农业机械发展应用策略。本文就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相应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业;机械;发展;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S9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6-0231-01
在现代的农业生产领域中,农机设备无疑贡献了强大的生产力,在粮食生产以及粮食种植等方面为农业工作者提供了强大助,促进了农业生产领域各种作物产量的提升。而农业领域的机械化发展也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从而通过农机的发展推动农业的发展。
农机技术先进国家当中农机发展现状
农机发展程度往往和相应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成熟度成正比,也有较多地区将农业机械的发展水平作为主要的标志。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农业的时候也将重点放到了农业机械的升级优化方面,而这种发展模式也值得参考,让我国农业机械发展更具科学性。
1.1 劳动力较少、耕地多类型地区的农业机械发展
这些地区的农业基本以大面积的农场和牧场作业为主,其耕作、播种、施肥、喷药、灌溉、收获、加工等环节已全面进入机械化、自动化、社会化的阶段。当前正向着精准农业方向发展,主要研究拖拉机等农机的无人驾驶、自动操作和自动监控技术,并将3s技术应用在农业机械作业中,实现农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与估产、土壤水分和养分测定、农业灾害监测、生态环境监测、农业资源调查等功能。
1.2 劳动力富足、耕地少类型地区的农业机械发展
其农业规模虽小,但机械化程度很高,主要发展小规模精细农机设备。这些国家十分重视集约化生产和机械化耕作,90%以上的农业作业实现了机械化。
1.3 土地资源以及劳动力比较均衡的地区
这些地区既重视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推行规模集约机械化模式。纵观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程,虽然各国在建设现代农业的道路和技术路线的选择上有所不同,但却无一例外地先实现农业机械化,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发展分析
2.1 农机化应用范围
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在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中,农业机械的作用尤为突出,如水稻育秧、移栽以及收割机械化效率较人工均提高10倍以上。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该市农业机械化走向了畜牧、水产、蚕桑等特色农业领域,引进了规模畜禽养殖场消毒防疫装置,油菜种植收获机械,大棚耕作、植保机械,鱼塘高效微孔增氧机,桑园耕作植保机,桑树修剪机,枝条粉碎机,果蔬保鲜库等特色农机,用新的科技成果装备农业,提升了特色农业的科技水平。
2.2 农机作业效率
农业机械突出的特点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力,更重要的是直接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粮食生产方面,通过应用水稻、小麦全程机械化标准化生产等技术,减少了人力作业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土地产出率,确保农业丰产丰收,增加农民收入。据专家测算,使用先进的农机化技术对于增加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可达到20%。
促进农机机械化优化发展的措施
3.1 结合不同地区实际需要进行推广
目前农业机械的规格、型号较多,不同类型农机设备在其特点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农机也根据不同农作在种植、培育等方面的特点实现了细化的优化,在提升了针对性的同时也让农机性能得以??化。而在农机深化发展的阶段中,要能注意到不同地区的实际需要,只有以当代的实际需要为引导,才能真正实现农机其机械化发展的落实。其次,在向相应地区引入机械设备的时候,还要能实现成体系的发展,建立起以某种作物为核心的粮食种植产业。
比如,某地以粮油生产加工为主,则在实现农业发展的时候,就可以引入相应的农业机械,让农业生产的质量能得到保证。而且相应的农业生产环节融入农机设备的时候,要能放眼整个农作物生产环节,让农机的力量得到充分展现,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全面提升。
3.2 注意设施农业的重要性
在众多农机机械当中,设施农业是当代农业朝向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且设施农业有着其他农机机械不可比拟的优,比如钢制大棚的运用就能实现植物生长环境的优化,延长植物种植的时间,让植物即使在寒冬也能成功的种植,并有良好的产量以及成活率。但这种钢制大棚从结构方面来看,依旧是采用了过去普通大棚的结构以及模式,因此在对大棚内光照条件调整、大棚管理方面有加大的发展空间。而这也是智能化类型大棚的优势,在推进农业机械发展中,智能大棚一类的设施能更有效的保证植物的生产效率。现代新型的农机设备往往具备一定智能化,比如智能大棚就能更为有效的对大棚内空间环境的温度情况、光照情况进行调整,为植物创造出最佳的生长环境。
另外,由于设施农业机械在结构以及规格方面的特点,也使得这些设施农业机械在组成中更容加入节水、节能等类型技术。
3.3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机械化
产后保鲜加工是提高农产品效益的关键,也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农产品短缺时代的结束,产后保鲜、加工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显露。应积极探索农产品产后加工升值的机械化发展路子,加速冷藏保鲜技术和真空包装技术的推广应用,引进果品清洗、分级处理、打腊包装、蔬菜脱水加工等产品加工机械,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4 大力发展特色板块产业机械化
近几年该市蚕桑产业逐渐萎缩,需要从农业机械化角度促进其发展。应积极引进桑园全程管理机械、小蚕自动饲育装置、大蚕条桑喂育机具,积极引进畜禽、水产养殖及饲料加工机械,提高特色板块种养业的装备水平,加快推进特色产业机械化。
3.5 不断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和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推广、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提高农机利用率,促进农机服务社会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增强服务功能,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品牌,促进农民增收。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农业机械化公共信息平台。
结束语
大力促进农机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发展农机化,必须注重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农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不断满足农民对先进农业生产工具的需求。尤其要集中力量解决紧缺农机产品的关键技术装备,加大农机装备更新改造和升级换代力度;加强农业机械技术质量监管保证工作,提高农机产品质量、性能和安全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孙龙,李树启,乔振玲.东海县农机化发展对策研究[J].江苏农机化,2016(6):53-54.[2] 朱茂林.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6(8):21-22.[3] 李平.海岛丘陵地区农机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以舟山市为例[J].现代农机,2016(6):9-11.[4] 方承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J].时代农机,2017,44(3):5-6.
第四篇:形象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形象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总结了我国形象设计高等教育十年的建设成果和经验,借鉴国外形象设计教育的优势,提出从精简培养方向、挖掘专业内涵,到改革课程设置、与市场融合等一系列方法,进一步促进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形象设计;美容;化妆;培养方向
形象设计是“美学、美容、化妆、美发、美体、美甲、服饰装扮、体态语等综合于一体,运用造型艺术手段,通过美容化妆、发型、服装服饰、言谈举止等综合营造,设计出符合人物身份、修养、职业、年龄的个性形象,是对一个人由内到外的整体包装设计,以达到人物内在素质与外在形象的完美结合”[1]。其中,化妆、美容、发型、服饰搭配是该专业的主要技能,美甲、形体礼仪、摄影、展会策划等是其辅助知识,它们共同构成全方位的人物形象设计知识技能体系。国外形象设计教育调研
1.1 韩国
化妆与形象设计专业在韩国有本科四年和专科两年制的设置,以专科或职业教育为主,此专业的主干课程有:化妆造型、装扮艺术、美甲、美发造型、摄影、皮肤美容、首饰、时尚服饰设计等[2]。
1.2 美国
在美国,化妆教育主要是以培训班的形式存在,培训时间从几个月到1年不等。享誉全球的好莱坞大片的化妆设计,由各个著名特效化妆工作室完成,而这些工作室的从业人员,大多数没有高等教育背景,只是一些培训学员。
1.3 日本
日本的化妆美容教育以职业教育为主,两年或两年以内学制,培训内容主要是美容美体、化妆品学、化妆技术等。例如:著名的山野美容艺术短期大学的培训内容是:“学习从头皮到剪发、化妆等知识和技术,并培养丰富的想象力”“从香味化妆品科学、心理学到艺术,从基础学起涉及美容的各种知识,由此所掌握的技艺和想象力将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源泉。在此基础上增强客服管理能力和交流能力,并且将积累社会人应有的教养和经验。由此将培养客人以及沙龙的同僚所信赖的品性”[3]。我国形象设计教育调研
化妆、美容行业的技能教育在我国一直是以职业教育、培训为主,只有少数影视戏剧院校设有化妆专业本科教育。2002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西艺术学院整合原有服装、化妆教育资源,创立了形象设计本科教育。如今,已经有十多所高等学府设立了形象设计本科教育(见表1)。其他的教育类别有:高校三年制专科、职业教育、短期培训班等。从数量和行业从业人数上看,依然是以职业、培训教育为主体。
作为新兴学科,形象设计专业特色鲜明,有自己的独特教学方法和目的。(1)它的培养目标是“动态型”的[4],意即对学生培养的方向和教学内容要根据或者参考市场的发展趋势做出一定调整,顺应乃至引领市场的相关行业发展。(2)教学方法。形象设计教育以实践教学为主,具体方式以“情景教学”、工作室教学、综合性专题教学等手段为主要形式,强化操作技能,培养扎实技术功底。(3)加强产学合作,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5]。(4)提倡学生“双证制”与教师“双师型”。学生在毕业前取得“双证”书,即“毕业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6]。而教师则要取得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和其他职业资格证书[7]。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以艺术素养教育,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形成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和探索,我国形象设计教育初具规模,渐成体系,并获得了一定教学成果,对社会有相当影响。
从以上形象设计教育调研可以看出,形象设计教育多以职业教育为主,本科教育较少。课程内容以化妆为核心,有的侧重影视化妆,有的以美容知识为另一主要教学模块。学生反馈市场信息
3.1 形象设计市场
形象设计涉及与化妆、美容、发型、服饰搭配相关的社会部门,这些部门既是形象设计专业产生的社会基础,也是该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部门,它们的生存状况、发展趋势、收入情况都与形象设计教育息息相关。
形象设计市场包括美容市场、化妆市场、形象设计服务机构、化妆品公司、发型市场,还有少量形象设计教育单位等。
3.1.1 形象设计服务机构
形象设计服务机构是指:对人开展化妆、发型、服饰、仪态等全套形象设计服务的机构,这类机构在国外有一定数量,但是在国内十分少见,其中最具规模的就是“西蔓色彩”。著名的西蔓四季色彩诊断服务以培训为主,真正针对顾客进行的色彩设计服务较少。香港晶彩女子书院曾在广州设立形象设计培训机构,从事发型、化妆、色彩的个人形象设计培训,其培训讲师的收入在每月3 000元左右。但是由于生源有限、利润不高而最终倒闭。实践证明,这一市场在国内还有待进一步培育发展,其从业人员需承担一定风险。
3.1.2 美容市场
美容市场主要包括各类美容院。据中国行业咨询网2009年报道,2007年,我国美容服务业实现产值3 000亿元左右,行业从业人员超过1 200万人。行业年平均发展速度呈30%以上的增长态势,而上游企业的销售更是以每年50%的增长率迅猛发展。
美容院以脸部美容、全身美容、化妆等服务为主,有的涉及中医调理、按摩等服务。而美容院的盈利主要靠服务过程中销售美容产品。因此,美容院的工作除了美容技术之外,与顾客的沟通能力和销售能力非常重要。形象设计专业学生在美容院中主要担任彩妆导师、美容导师,教授销售人员,即美容师化妆、美容基本技巧。根据业绩的不同,毕业生的每月收入在2 500~8 000元。形象设计本科毕业生凭借学历及较好的综合素质,多数很快成为中层或高层管理人员。
3.1.3 化妆市场
化妆市场比较分散,包括影视化妆、影楼化妆、戏剧院化妆,还有游离于各种零散舞台的化妆、车展化妆、杂志大片化妆等不固定的自由职业。影视化妆收入较高,每月3 000~7 000元,但是没有公司,没有底薪,所需人数少,属于圈内行为,一般在其中工作的人较为固定,不能够吸纳大批人员就业。它只能像金字塔尖一样,成为一个行业标杆。同样,戏剧院化妆也类似,人少而固定。影楼化妆、杂志化妆以及各类化妆工作室人数较多,但是规模较小,亦不稳定。例如:著名化妆师毛戈平、吉米的化妆工作室主要服务于影视化妆、时尚杂志摄影化妆。这类化妆师的月收入在3 000~5 000元,且在其中工作的人员参差不齐,本科、专科、职教、培训班毕业的学生都可以胜任,随着形象设计专业学生的逐年增多,竞争越来越激烈,收入报价也就越来越低。针对普通人群的日常化妆服务主要在美容院里。
3.1.4 化妆品市场
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化妆品市场零售规模超过1 400亿元,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化妆品市场。近两年的数据也证明了我国化妆品市场的回暖趋势。预计到2015年,中国化妆品零售市场规模将超过2 200亿元。各大化妆品公司,尤其是日化线的化妆品公司(如玉兰油、旁氏等)是形象设计就业领域里相对规模较大,工作较稳定的部门,形象设计师在其中主要从事产品研发工作以及销售、化妆培训等工作。每月收入3 000~5 000元。
3.1.5 发型市场
本科学历的学生从事专业发型工作的较少,大部分从业人员为学习并掌握剪发技能的专科毕业生或培训机构毕业的形象设计学生,他们工作于各大、中、小发廊。发型设计领域大型企业较少,而且其经营范围不仅限于发型设计,例如:美国威娜公司以研发各类发型制作产品和器材销售给发廊为主要经营模式,只有很少数毕业生能够进入这样的大公司工作。
3.1.6 形象设计教育机构
国内的形象设计本科、专科、职业教育、培训班等教育机构数量较多,可以吸纳少部分形象设计学生在其中从事教师工作。
3.2 形象设计市场主要特征
根据以上对行业内不同领域市场状况、产业规模、从业人员、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形象设计市场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3.2.1 收入较高
形象设计学生以化妆、美容作为主要技能,就业范围宽广,收入差距大,但总体来说,一个形象设计专业的毕业生的每月收入在2 000元以上,在5 000元左右也不奇怪。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市场之中,相比大部分同学历毕业生,收入属于中高等。
3.2.2 工作不稳定
形象设计行业没有实力雄厚的大型公司,也就没有像公务员、教师,甚至高级白领那样旱涝保收的稳定岗位。多数毕业生都将成为自由职业者。工作的不稳定和前途的不明朗是该专业的软肋。据中国美容美发行业发展2007年分析,美容服务型机构的从业人员平均年龄为25.7岁。人员更新很快,到30岁以后如果不能做到管理层,就意味着要转行。从业多年积累的技术知识与经验并不宝贵,相反,这个职业通常体力消耗较大,年龄大了就无法继续从事第一线的工作,基本上属于青春饭,前景不容乐观。
3.2.3 从业人员学历低
美容行业从业人员大多学历不高,年龄偏小,主要通过内部的职业培训来完成技能教育,由图1可以看出,本专科学历人员的素质优势明显,可以轻松晋级管理职位。这也为我国的形象设计高等教育提供了市场。
总体来说,形象设计行业从业者起点低,行业服务水平低,而利润高,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为各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余地。国内形象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4.1 培养方向杂乱
我国形象设计专业的培养方向主要有: 影视化妆、时尚化妆、美容、医学美容、发型、化妆品学、展会策划、企业形象、产品营销、服装表演、服装设计等。其中开设课程多以化妆为主,其他课程则根据学校自身情况不同而有所侧重(见表2)。
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一般开设2~4个培养方向。方向多对于就业有一定好处,但是在教育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每个方向的教学大约需要4~5门专业课,各个方向之间自成体系,相互之间联系较小。化妆类专业课有:化妆设计基础、化妆造型设计、角色塑形设计、毛发制作、形象设计专题。服装方向课程较多:立体裁剪、平面裁剪、服装史、服装工艺、服装材料学、服装设计专题等。美容方向课程有:美容设计A、美容设计B、化妆品学、营养学等。如果开设3个方向,则最少需要12门专业课,课时量在500学时以上,再加上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其课时量远超国家规定学时量。因此造成了形象设计专业课多不精,浅尝辄止,学生学习十分疲惫的局面。
在就业中,所学不能致用也是普遍问题:一般来说,形象设计学生就业以后如果从事美容工作,则服装方面的课程几乎无用武之地,如果进入化妆行业,则美容知识也就没有多少用处。如果学校开设了2~3个方向,学生毕业后从事其中一个方向的工作,则上学期间一半以上的课程是没有用的。这种学业知识的浪费在过去的高等教育中是十分罕见的。
4.2 专业内涵较浅
形象设计各个方向的课程之间内在联系很小,独立性较强,无法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和强劲的专业实力。例如:美容课与化妆课在所用设备、理论学习、技能手法等方面少有重叠,服装与化妆方向也是如此,而其他传统专业,如服装设计,它的裁剪理论、设计理论、面料理论等课程内在联系紧密,相互补充,从而形成合力,增强实力,共同形成一个体系完备的专业。由此,形象设计专业每个方向的知识体系都薄弱,各个方向弱弱联合,却各自为政,不能造就强势。这种状况就使得形象设计专业的知识体系一直停留在肤浅的职业教育层次,无法具有学术深度,也无法形成专业内涵。
该专业实践性强,学术性弱,学术深度难以挖掘。形象设计专业的各个方向:化妆、美容、发型都是以实践为主,在操作中提高技术水平,在重复中渐成高手。例如:化妆技术在学习了基本的少量理论知识后,剩下的就是练习,练的多,化得好,练的少,化得差。艺术修养的不同虽然能够带来作品审美档次的差距,但是在就业中这种差距并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由此延伸出来的学术深度也是实践性的。例如:化妆领域的最高技艺是影视特效化妆,而非理论研究。理论研究对化妆技艺的提高作用较小。
专业内涵不足对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有深刻影响,对学校的专业发展前景更不利。从国外形象设计教育中可以看出,很多国家的形象设计教育是以职业教育培训为主。许多培训班学员,没有美术基础,没有艺术素养,也可以成为专业化妆师,而且这样的化妆师占了行业从业人员的多数。随着职业教育、培训班等的不断增加,形象设计学生人数逐年增多,该行业的竞争也随之增强,本科学生的收入水平随之下降,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作为一个高等教育专业,形象设计教育如何高于培训班水平,如何挖掘专业内涵,使之达到本科层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形象设计行业机遇与危机并存,现状暂时乐观,前景尚不明朗。我国的形象设计教育需要从培养方向、课程建设、专业规划等方面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竞争实力。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法
5.1 精简培养方向,突出核心方向
形象设计教育应当以一个方向作为主要培养方向,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个与此主要方向联系紧密的辅助方向,让两个方向形成合力,打造精悍的专业体系,凝固结实的专业实力。这种方向之间的联系应当既体现在学术方面,也体现在实践方面。例如:美容与化妆的就业联系较为紧密,大多数美容院有美容、化妆两种服务,设有美容导师、彩妆导师两个职位。针对这种市场需求,可以设立美容化妆方向的形象设计专业。
美容与化妆品、医学美容联系紧密,在学术理论和操作实践上都密不可分,能够形成完备的专业体系。因此,可以建设医学美容方向或者美容与化妆品方向。
发型与服饰有一定联系,形象设计专业的服装方向是风格设计与服饰搭配,而人的发型设计对风格、服饰影响很大。从学术角度看,发型设计是人物日常形象设计的最主要因素,从行业分类看,发型设计与形象设计服务机构都以店面形式营业,较容易形成联合。因此,可以建设发型服饰方向。
化妆与色彩知识联系紧密。色彩设计是化妆技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在化妆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可以将服饰搭配,风格设计、色彩设计等知识作为辅助方向,而不需要设立面料学、裁剪、工艺等十分专业的服装工程类课程。
展会策划、店面设计等方向与空间设计、营销策略、企业形象设计等内容相关,与美容、服装等知识相距甚远,不适于相互搭配,形成一个完整专业。有些形象设计专业设立了会议服务策划课程,这类课程看似与展会策划类似,其实它主要涉及形象设计专业中的礼仪仪态内容。形体礼仪课程最适合服装表演方向的形象设计专业开设。此外,对人的日常形象设计中有形体礼仪、色彩诊断、风格设计、服饰搭配等内容。
注重培养方向之间的内在学术联系和就业联系是确定培养方向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够建设系统完备、实力雄厚的专业体系。培养方向的精简和明确,可以使每个方向的教学都得到深化,让学生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超出培训水平的专业技能。
5.2 专业内涵“深度挖掘,宽度延伸”
专业内涵建设是形象设计专业建设的根本所在,搞好专业内涵建设,教学质量自然提高,学生就业后的竞争能力也会增强。从国外形象设计教育调研中可以看出,形象设计教育多以职业教育为主,其专业内涵建设是一个难点。在专业知识内涵不足,相关知识较少的情况下,内涵建设要在“深度挖掘,宽度延伸”两个方向上进行,达到高等教育应有的高度,引领而非跟随市场发展。
化妆方向要超越日常人物化妆水平,达到影视化妆水平。化妆设计方向从工具、技法、理论、操作、审美、综合等方面都以影视化妆为最高技艺。影视化妆中的毛发制作,角色塑形、翻模制作等技术是化妆设计的最难点,影视化妆中不同美术效果的制作也深刻考验化妆师的历史、色彩、造型功力。相比影视化妆,日常化妆的内在技术和艺术含量远远落后。同样的,如果能够胜任影视化妆,日常化妆则非但不在话下,而且能轻松达到较好效果。因此,作为一个本科专业,要以影视化妆的高超技术和艺术水平引领时尚化妆的行业发展,而不是跟随市场潮流。
美容方向要高于美容院美容服务水平,从多个方向提高服务层次。在专业深度的挖掘方面,应当全面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例如:从所使用的化妆品上,深入研究化妆品学,开发引进高品质产品。在美容技术上,应当超越一般皮肤护理,进入中医养生高度,使美容服务达到内外兼具的,甚至内大于外的程度。中医养生是美容服务的一大趋势,大连医科大学开办的形象设计专业就是依托本校的医学基础,培养既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整体人物造型设计,又了解基本的人体美容与饮食营养、自我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将人的外在设计和内在身体健康、营养调理集于一体的形象设计与咨询专业人才[8],在美容教学方向挖掘了专业深度。在专业宽度拓展方面,美容可以科学结合其他相关服务,如将传统皮肤护理结合按摩、科学饮食、健身建议等相关知识,形成全方位、科学系统的美容服务。这样,亦能够开发产品销售之外的多种营销手段。
发型方向的专业内涵挖掘要首先了解这一方向的相关知识:影视化妆主要使用的发型设计是盘发;日常发型设计,也就是理发店主要使用的技术是剪发技能。这两者用途不同,在实际使用中相互交叉,各有侧重。如果以发型设计作为主要培养方向,就要掌握这两种发型技术,在此基础上需要学习人物风格设计、色彩诊断、场合着装等日常人物形象设计内容,在服务宽度和审美深度方面加强设计师的技能和素养,能够提高发型设计水平和人物形象设计水平。
服装方向的教学一定要区别于现有服装设计专业,其教学内容包括服饰搭配、色彩诊断、人物风格设计、流行趋势研究与应用、场合着装与形态礼仪等,形成形象设计专业特有的一套服饰课程,而非学习面料、裁剪等传统服装设计技术。在教学形式方面,倡导工作室形式,创造“情景”化形象设计服务,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设计水平,总结专业知识。形象设计中的服饰设计与服务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在市场上很少有这样的机构,在教育领域就更是新事物,在这个方向的教学中要大胆尝试,勇于探索。以扎实的美术、时尚基础知识尝试各类新形式的设计服务,开拓如商场导购、时尚买手等新型就业方式。
化妆综合课程开发是指在传统化妆项目,如新娘妆的基础上进行人物整体综合设计:在新娘妆这一项目的设计中,由化妆、发型、服装、摄影、计算机几位教师共同轮流辅导,让学生进行从化妆、发型设计,到服装设计、制作,再到婚纱摄影、宴会礼仪设计,直至摄影的计算机修图的全方位设计与服务。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将各方向技术结合,塑造婚礼全过程的人物造型,可以使作品更有整体感,更有内涵。也便于将不同课程教师的个人能力相结合,形成合力,共同提高学生的技术与审美水平。
形象设计综合设计的内容可以是对一个人物进行日常造型设计,其中包括发型设计制作、化妆设计制作、色彩诊断、服饰搭配、风格设计、场合着装以及仪态礼仪等内容。这些内容在过去的课程中都是分别进行的,在综合设计课程里可以将这些知识联合起来,在一个模特上进行改造,将这些设计内容,先以设计图的方式表达,通过与模特的沟通探讨,修改图纸,再进行实际操作,并进一步修改,定稿后,完成操作并拍照,修图,以画册形式结课。
综合课程能够促进理论课程和技能课程的结合。通过这些综合课程开发,能够检验技能课程的漏洞所在,充实理论课程的内容,使理论课与实践课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综合课程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综合课程的完成作品是全方位的知识综合,其展示的人物整体造型设计,展示了从服装到化妆、发型,直至礼仪的全方位设计,是单纯的化妆设计所不能相比的。因此,综合设计所完成的设计在教学质量,设计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艺术表现力方面都有很大的表现空间,也有利于学生就业后从事全面设计,引领行业发展。
5.3 提高教学质量,教育引领市场
形象设计专业来自于市场,也要跟随市场发展而发展,这是众多形象设计从业人员和教育人士的共识。“形象设计这一全新的专业方向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市场需求是它发展的根本,所以在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方面,要通过市场预测分析行业发展趋势,运用经营的策略,创造性的理念,以“教育先行与生产”的观念为出发点,制定超前的规划、设计,根据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预测等,寻求专业生存与发展的更广阔空间。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形象设计专业建设不应该仅仅跟随市场发展,满足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制定课程等,而是应该超越市场,做到引领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形象设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目标。
相比形象设计、美容、化妆市场的从业人员,作为本科专业的形象设计学生,在除实践经验之外的学历、素质、技能、修养诸多方面超出市场从业人员,而且差距很大。而作为形象设计专业建设者的高校教师和高校团体,也有责任建设一个具有本科水准的形象设计专业。因此,形象设计专业建设要在关注市场的基础上,以自身专业深度建设和外在行业宽度拓展为基点,引领行业发展。具体措施有:
5.3.1 鼓励学校对外宣传,提高高校在行业内的知名度
参加专业比赛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是提高高校知名度的有效方法。形象设计专业不像理工科专业那样可以申请发明专利,获得教学成果,也不像服装设计等传统艺术类专业那样有成熟的比赛市场。形象设计专业在圈内有一定影响的赛事为数不多,有香港举办的亚洲发型化妆大赛,全国发型化妆大赛、中国国际时装周彩妆造型设计大赛等。有些高校,如上海戏剧学院、中原工学院等高校参加了这些比赛并获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这些比赛的大部分参与者依然是培训学校的学生,因此,高校应当增加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参加行业比赛,与行业高端人士接触,宣传自己,检验自己,提高自己。
建设网站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方法,尤其是形象设计这样一个与市场结合紧密的专业,更是应当拥有自己的专业网站,能够及时与市场沟通,向市场展示教育成果,拓展行业影响力,引领行业技能、审美、服务等一系列发展。
5.3.2 以与市场融合的方式,观察市场动态,引领市场发展
开办校办产业,将形象设计服务对外,实现教育与市场的零对接一直是众多形象设计教育院校的目标之一,建立对社会开放的“形象设计工作室”等实训室,让学生直接面向市场,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增强专业技能和才干[9]。
组织社会培训,把握培训教育层次,扩大学校影响力。例如:浙江杭州市拱墅区职业高中的形象设计专业自2005年被定为拱墅区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以来,已经进行了四期形象设计短期职业培训,通过对外短期技能培训,扩大了知名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也于2012年承担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发型与形象设计’国家级培训”,这些培训活动增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扩大了学校知名度,也让社会形象设计技能知识与学校知识相互交流、促进,取长补短。这样的培训,也是学校知识影响市场发展的一个手段。结束语
综上所述,形象设计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它具有实践性强,与市场联系紧密,专业内涵不深,市场潜力巨大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高等学校的形象设计教育应当从专业深度和市场宽度两个方向着手建设该专业。明确培养方向,深化教学内涵,加强专业宣传,引领市场发展,让这一新型专业依托巨大的市场潜力,开辟广阔的专业前景。
参考文献
[1] 周生力.形象设计专业的特点及教学原则探析[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7(2):59-61.[2] 赵炜璐.装扮的艺术[J].设计艺术,2006(1):76-77.[3] 山野美容艺术短期大学官网[EB/OL].http://.
第五篇: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团队建设策略实践研究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团队建设策略实践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柳江区教育幼儿园课题组
【内容提要】
“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没有好的教师团队,所有教育目标都是空谈.而学前教育发展不仅要建设一批坚实安全的幼儿园,更需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只有从幼儿园自身实际出发,立足园本教师队伍建设,构建有效的教研培训模式,在“教研训一体化”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依据,以建立专业化的教研团队为核心目标,开展基于以园为本的行动研究,让每一个教师关注自己的教育行为,带着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进行团队的教研,形成开放、民主的教研机制,才能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园开展了《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团队建设策略探究》课题研究,遵循“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一日活动组织为载体,以教学问题为对象,以反思提高为特征,以团队同伴互助为宗旨,以专家引领为契机”的工作思路,探索有实效的教师团队研训模式.促进整个教师团队的专业成长.【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团队建设
策略
研训模式
研究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一)本课题国内外及区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研究现状述评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贯彻实施,各地第一个,第二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纷纷出台,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正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学前教育发展不仅要建设一批坚实安全的幼儿园,更需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幼儿园教师队伍。要实现“基本普及”的战略目标,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热切需求,不仅仅意味着入园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而其中的关键与核心便是教师队伍质量的提升。
国际经验也表明,幼儿园教师质量决定着学前教育的质量,高素质专业化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和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为提升幼儿教师师资队伍质量,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以及《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重要政策文件,这为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提供了方向与有力保障。同时,为提升学前教师教育的质量,很多国家均大力加强教师教育“转型”研究,在近年来开展了大规模的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与质量建设。因此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层面,均对学前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跨入了新的时期。那么,如何更好的开展学习型团队建设,引领和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无论对当下还是长远的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亿万幼儿的健康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
我园新公招的年轻教师逐年增加,她们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较高的职业愿景,但缺乏实践经验,需要快速培养新手教师尽快成长,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步伐,实现职业愿景。
2.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课题研究的意义
教师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教师专业发展是实施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在现代社会中,教师单凭个人力量及资源所进行的专业发展已无法满足其发展需要及其对快速发展形势的应对。因此,建立教师学习型团队是教师专业成长主要的现实诉求。幼儿教育作为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教师整体的专业化水平对幼儿教育质量以及个体的终身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课题研究价值:
在正确认识学习型团队的内涵与价值、把握学习型团队的基本特征和厘清幼儿园学习型团队构建困境的基础上,探讨构建学习型团队的有效策略,以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幼儿教育质量。鉴于此,本课题研究充分吸收波斯纳和朱永新教授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从教育实践中开展行动研究,激发教师生命成长的内在需要,是一项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的研究。所以,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不在于理论,而是行动研究,重在实践,记录过程,积累经验,形成长效机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引领,构建一所幼儿园理想的教育生态。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教师需求出发,围绕教学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设置培训内容和探索培训的最佳途径。
(2)寻求和创新团队建设和研讨方式的有效策略、途径和方法,通过园长作用的调整,促进教师自主性发展;通过教学改革进程,促进教师思考性发展;通过班级团队建设,促进教师合作性发展。
2.研究内容
(1)立足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不断激励、支持教师的日常探索实践,培养教师求真务实的思考实践能力。
(2)通过突破传统的管理方式、教研方式,在园本教研中渗透团队建设的理念,以达到促进幼儿教师团队成长的目的,最终促进教师个人和幼儿园的共同成长。
3.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我们围绕这个核心,结合幼儿园课程领导力----校园“乐”文化的建设,让教师“乐思善学、乐教善育”。抓好了教研组的学习、培训、研究,做到了研训一体化。
(2)本课题提出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课堂教学行为,发展创新潜力等各方面获得提高,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和园本研究,如果抛开幼儿园去谈教师的发展或成长,那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石,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具体的实践中,在对自身实践的不断反思中和在园本研训中才能完成。
二、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1.加强理论学习,以团队建设为核心,提升团队执研能力;
2.制定课题研究制度和计划,明确分工,保证研究经费,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3.围绕课题,以尊重教师愿景、研训一体、研究专题化、交流多向化、考评多元化来开展各类研究活动,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如:一日教育教学活动、区角活动、主题研讨、师徒互助、集体研修、家园亲子活动、参加社区、社区学校活动、节庆活动等。
4.定期召开课题例会,开展观摩和经验交流及教学论文、案例的系列评比,进行阶段性总结,不断提升执研能力,促进课题研究的稳步发展;做好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编印课题实验简报,物化实验成果,不断促进幼儿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今后的课题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应用于课题准备阶段和课题实施全过程中。从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学者论著中吸取
营养和材料,借鉴优秀的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方法,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查阅中外有关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观察记录法
在幼儿园里观察记录,了解目前幼儿教师的授课情况以及相关培训。主要应用于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通过具体的“三专”活动的开展观察教师对此的兴趣,记录教师思想、行为上的变化。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和分析,组织全体教师参与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学习研讨与工作实践等活动,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
3.调查法
针对当前教师的思想状况,开展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园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应用于课题开始阶段。
4.访谈法
通过对教师的访谈,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及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分析和愿景。
5.行动研究法
结合一日生活、课堂教学实践、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区域活动的建构等活动,在实践中,共同探讨研究,推广有价值的学习,探索指导的策略和方法,解决教师的困惑,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6.案例剖析法
围绕“团队建设”这一重点,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解剖和分析,提炼总结有效的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交流,从中发现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方法。促进了团队教研工作不断进步。
7.经验总结法
主要应用于课题总结阶段。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新经验,探索出一条全新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应用于实际学校管理工作当中。
(三)技术路线
1.聘请市、区教科室专家引领
2.教研室领导、幼教教研员支持和指导
3.区“手拉手”姐妹园的帮扶指导
5.尽可能运用信息技术
三、完成本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以罗晓燕园长负责课题全面工作,何红妤副园长主持具体实施,在两位领导的带领下,我园以完成过两个课题的研究任务,并顺利结题,积累了一定的课题教研经验。参与课题实验的教师中以经验型教师带青年教师,具有独立操作、总结、分析及撰写能力,以教研组的形式互助学习,以师徒结对教学大赛的形式为载体丰富教学中对幼儿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活动、名家讲座提升教师素质。
为了提升科研的质量,幼儿园十分注重教师的自我学习,注重教师自身能力素质提高,在承担了课题期间,多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和学习,在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中,改变了以往单一被动的传授式学习方式和“一言堂”的做法,注重创设和谐的研究环境,营造宽松民主的研究氛围,在形式上变教师的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问题学习、分享式学习。
在教研组内开展了“每周一问”、“每周一研”、“经验一谈”等固定的学习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们结合每周的研究主题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获得的经验进行交流、分享和研讨,取得了良好的内培效果。保证每周三下午3点--5点为课题的探究、讨论、分享时间,以保证课题的深入开展和有效解决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确保课题的顺利进行和有效性。
幼儿园保育教育经费优先用于课题的物质需求和课题组成员的人员培训,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本课题将以研究报告、物化资料等形式评价课题成果。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7年9月—2017年11月)
主要任务:
1.做好课题的选题、申报及立项、论证等工作。
2.做好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和理论学习工作。通过调查、学习、讨论、等形式,使教师对自身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分析并确定自我专业成长愿景。
3.制定具体方案。
4.明确课题组分工,健全课题组交流制度。
5.组织课题开题,再次对课题进行论证,提高对本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明确研究目标,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
(二)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2017年11月—2019年5月)
主要任务:
1.按课题研究方案组织研究,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2.定期召开课题例会,到各教研组开展课题专项检查指导,抓好了教研组教师个体学习、培训、研究,做到了研训一体化。
3.定期开展各教研组的汇报交流、联组教研、案例研究活动,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对各教研组一学期工作的绩效进行考核。
4.举行课题教研组开放、主题活动展示、课题阶段成果展示活动。
5.组织参加论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等系列评比活动
6.课题研究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调研,制定改进措施。开展简报、出版研究文集等多种形式交流活动,让教师在实践中深入研究,认真反思,及时积累,形成成果。
(三)总结阶段(2019年6月—2019年9月)
主要任务:
1.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研究报告和课题总结报告。
2.将专题、案例、论文汇编成集,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3.开展实验研究成果展览。
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具体开展行动,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的体系2017年11月—2019年5月)
1.制定教研(备课)组长职责,将教研组建设工作纳入幼儿园发展规划,每学期工作计划中都有详细的教研组建设内容及举措。
2.精心选派业务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教研组长,确保教研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在关注个人自修——反思的基础上,更注重合作学习、群体反思和团队建设,注重发挥学习型组织的作用与功能。
3.围绕教师专业发展这个核心全面开展课题研究,抓好了教研组教师个体学习、培训、研究,做到了研训一体化,促进教师自身教学风格与特色的形成。
4.加强幼儿园教研组之间的交流。定期开展各教研组的汇报交流。以教研组为单位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进行具体实验,通过个案追踪与访谈、理论研讨、指导与培训,推广成功经验等。促进教研团队专业化成长。
5.对各教研组一学期工作的绩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选优秀教研组和优秀教研组长的依据。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教研组教研活动的质量,彰显教研组团队特色。
(三)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2019年6月—2019年9月)
具体工作:
1.多角度整理、分析课题资料。
2.整理课题组成员的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论文、反思、随笔等。
3.进行总结提炼,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组建课题团队,制定研究方案
为做好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成立了以教研室教研员、各课题园园长及幼儿园骨干教师组成的课题研究团队及研究人员,确立了课题实施负责人为幼教教研员,主要负责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工作总结的撰写,资料收集组为各实验研究基地幼儿园主要参与人员,教研室语文、数学教研员、各实验研究幼儿园园长为课题联络人,主要负责课题研究中各项工作的策划、各项资料的整理等。课题组编写了课题文献汇编、课题实施方案、课题开题报告等。同时,各课题园也成立相应的机构并根据课题要求制定研究方案和制度。
(二)加强课题管理,促进课题研究
1.开题引路,明确研究方向。我们于2016年3月3日在教育局四楼会议室举行了课题开题会,本课题的主要参加人员、本课题实验研究基地幼儿园的负责人参加了本次的开题会。课题负责人教研室韦秀鲜老师作开题报告,并对本课题5个课题实园的工作和研究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会后,5个课题园也相继在幼儿园举行了面向全体教师的子课题开题会,使课题研究进入良好的状态。
2.加强学习,提高执研能力。一是加强理论学习。课题组对相关理论书籍、杂志及网络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在课题工作例会上进行介绍,并将收集到的这些文献资料放在柳江区“幼小衔接”课题工作微信群中,让各课题园组织广大执研教师认真学习。二是组织参加市、县级科研课题培训会。组织课题主要参加人员、幼儿园执研教师60人次先后参加市教科所所长刘明、副所长唐丽,科研室主任李红文等作的有关课题的专题讲学;2015年5月21日组织参加柳州市幼儿园科研骨干培训活动;2016年12月18日组织参加“柳州市2016年学校课程领导力培训暨教科研颁奖会”活动;2016年12月28日组织参加了《“168”教学改革模式实验研究》柳江区子课题开放日活动;2017年8月17日—26日选派课题主研人员参加“2017年‘国培计划’—广西柳州市统筹项目柳江区工作坊坊主研修班”培训活动等,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很好的导向作用。
3.召开例会,实现互动交流。一是每学期开学初,我们召开课题工作会,总结上学期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讨论、研究、布置本学期课题研究的重点及研究策略,明确研究的目标;二是每月召开一次课题工作研讨会,汇报交流本课题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各实验研究基地幼儿园也定期召开课题例会进行理论学习。
4.加强督查,规范课题研究。为不断推进课题研究,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我们狠抓实验研究过程的督查指导工作。一是开展课题实验的专项督查指导。2017年1月,由区教研室副主任和本课题负责人组成的督查组,分别到5个课题园开展课题工作专项督查,先听取各园负责人汇报课题研究工作进展情况,然后到实验班级听课、观察实验教师开展研究的状态,最后召开实验教师座谈会,讨论、研究各园在开展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是在课题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每学期本课题负责人都到课题园参与研究活动并进行随机检查,了解课题实验进展情况,结合活动情况指导课题园更好地将课题研究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并注意做好课题资料的分类收集和整理等工作,促使课题园认真规范地开展研究。在课题实验的后期,课题负责人深入到各课题园开展课题结题工作检查,检查各课题园结题工作准备情况,对幼儿园和实验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困惑给予解答和指导,督促幼儿园按时保质地做好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通过对课题园的督查,不但对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体评价,还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的方向。
5.加强研讨观摩,推广课题成果。两年来,本课题组先后举行了课题研讨活动和课题开放日活动。2016年6月23日、30日分别在机关幼儿园、教育幼儿园举行课题研讨活动,主要是针对课题中幼儿一日活动各环节中幼儿园与小学之间无缝衔接的方法与策略进行研讨。2016年12月29日在教育幼儿园成团渡村分园举行课题开放日活动,主要是针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衔接方法与策略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的展示。2017年5月—6月,5个课题园先后举行了课题开放日活动,旨在探索城区小学与城区幼儿园、中心小学与中心幼儿园、村级小学与村级幼儿园三级小学与幼儿园之间无衔接的方法与策略。通过活动,各课题园教师全员参与,非课题园教师及小学一年级教师、小学的教导主任等参与学习和观摩,通过实验教师与实验教师之间、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之间、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之间、学校管理者与班级管理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全区小学、幼儿园的管理者、广大教师更明确了小学与幼儿园之间无缝衔接工作的方向,也掌握了小学与幼儿园之间无缝衔接的基本方法与策略。
6.开展评比表彰,深化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期间,我们先后举行了《农村地区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实践研究》课题实施阶段成果评选活动和课题实验简报、板报评比评比活动。在课题实施阶段成果评选活动中,课题优秀成果获一等奖11篇,二等奖19篇,三等奖26篇。在课题实验简报、板报评比评比活动中,获集体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展出课题板报35块。评比表彰活动有力地促进了课题的深入开展。
7.编印课题简报,加强交流与共享。本课题实施以来,我们共编印了《农村地区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实践研究课题简报》(4期)、《农村地区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实践研究文集》、《农村地区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实践研究论文集》等课题刊物和专辑,及时物化阶段性成果,并发放到全区课题幼儿园,加强了课题园和实验教师的交流与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