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03:36: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

第一篇: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

【发布单位】广东省

【发布文号】粤府〔2008〕51号 【发布日期】2008-07-07 【生效日期】2008-07-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东省

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小水电建设议案的办

理情况报告》决议的通知

(粤府〔2008〕51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小水电建设议案的办理情况报告》,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人民政府 二○○八年七月七日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小水电建设议案的办理情况报告》的决议

(2008年5月29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小水电建设议案的办理情况报告》。会议批准省人民政府的议案办理情况报告,同意如期结案。

会议认为,自1996年以来,省人民政府认真执行省人大常委会的决议,高度重视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农村小水电建设议案的办理工作,议案目标任务得到有效落实,推动了水力资源开发,推进了节能减排,提高了上网电价,增强了小水电的发展后劲,增加了山区财税收入,促进农村脱贫致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议案办理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小水电电价仍然偏低、部分县小水电上网价仍未按省综合平均收购价调整到位、小水电安全隐患较多、管理跟不上以及拖欠小水电电费等问题。省人民政府的议案办理情况报告实事求是地反映了议案办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对下一步扶持小水电发展的措施也是可行的。

会议要求,加快农村小水电建设的议案结案以后,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小水电发展工作的认识,加强小水电建设的规划、论证、审批、监管、验收,新建设的小水电要从严把关,确保小水电建设质量和安全,做到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加强对小水电的管理,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责任。加快供电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农村电力市场;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规范管理部门、电网企业和小水电业主的行为,维护有关方面的合法权益。继续落实扶持农村小水电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对山区小水电技术改造和电气化县建设的扶持;落实小水电全额上网,切实解决拖欠小水电电费问题,认真执行小水电最低保护价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逐步过渡到同网同价,促进小水电健康发展。

关于加快农村小水电建设议案的办理情况报告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

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农村小水电建设的议案》,省政府从1996年开始组织实施。2002年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议案办理情况时,提出议案实施到2007年。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同意省政府的报告,并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扶持农村小水电发展的决议》。今年4月下旬,省政府组织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委、财政厅、水利厅、物价局、法制办,广东电网公司等单位,分赴韶关、河源、梅州、阳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等8个市,对议案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验收。省政府认为,实施议案12年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人大的大力监督支持下,通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议案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建议如期结案。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实施议案的总体情况

(一)组织实施情况。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小水电议案的实施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小水电建设。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议案实施期间,省政府明确由分管农口的副省长、副秘书长负责议案实施的组织协调工作,省水利厅安排一名副厅长负责具体组织,指定农电局负责承办,并明确了具体经办人员。二是加强检查督促。省政府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对议案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每年均听取省水利厅汇报年度办理情况,多次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议案实施情况。三是完善制度建设。省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认真贯彻执行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快农村小水电建设决议的通知》(粤府〔1997〕52号)、《印发关于扶持山区发展小水电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02〕86号)、《转发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关于广东省小水电议案省级资金及项目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粤府办〔2004〕96号)等文件,切实指导和规范议案实施工作。四是加强协调配合。各级政府把小水电建设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认真落实小水电议案各项政策,努力抓出成效;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充分发挥议案主办单位作用,认真组织,努力协调;各协办部门履行职责,相互配合,积极推动议案顺利实施。五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充分调动各方投资办电的积极性。

(二)有效落实议案目标任务。省政府在1995年和2002年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议案办理情况时,针对广东省小水电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案和措施。一是加强对小水电建设的领导和规划;二是理顺小水电管理体制;三是调整小水电电价;四是保障资金投入;五是实行优惠政策。通过议案实施,各项目标任务均得到有效落实,有力促进了小水电事业的迅猛发展。据统计,全省累计投入小水电建设资金约260亿元,其中中央电气化资金安排0.803亿元,省财政补助资金安排8.19亿元,地方自筹约251亿元,省财政补助资金按议案要求全额到位。小水电装机从议案实施前的234.23万千瓦增长到564.72万千瓦,年均新增装机30万千瓦,是议案提出的每年重点扶持新建小水电装机10万千瓦目标的3倍,完成技术改造装机约69万千瓦。小水电上网电价从0.176元/千瓦时(含税),提升到0.36元/千瓦时(含税)以上,其中省直管直供地区上网电价从今年8月1日起全部提高到0.3954元/千瓦时(不含税)以上。小水电的各项优惠政策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三)议案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1.推动水力资源开发,保障农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的扶持小水电发展政策,有效激发了社会办电的积极性,形成了政府、集体、个人和合资等多种办电形式,促进了山区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省已建农村小水电8894宗、装机564.72万千瓦,小水电已成为山区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全省大部分山区县(市)主要靠小水电供电,小水电遍布全省2/3的土地面积。小水电的开发,推动了山区供电电网建设,50个山区县(市)建成了比较完善的供电体系,供电网遍及千家万户,农户用电率达99%以上,电炊率达20%以上。“九五”期间全省有13个县(市)、“十五”期间全省有22个县(市)分别通过初级农村电气化县和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国家级达标验收。阳山县、乳源县被水利部评为“中国农村水电之乡”。

2.上网电价大幅提高,促进企业经营良性发展。

议案实施前,全省小水电上省网电价仅为0.176元/千瓦时(含税),远低于同期省网综合平均收购价(约0.41元/千瓦时)。电价过低,使小水电成本补偿和合理利润得不到保证,许多电站亏损严重,难以正常运转。议案实施后,各地根据省制定公布的省网综合平均收购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均调高了小水电上网电价。据了解,目前全省小水电平均上网电价已达到0.36元/千瓦时(含税),有些地方达到或超过了省网综合平均收购价0.3954元/千瓦时(不含税)。今年7月30日,省物价局根据广东省县级供电管理体制改革进展情况,进一步发文明确要求各地从今年8月1日起,严格执行小水电上网最低保护价政策。小水电上网电价的提高,救活了一大批小水电企业,使它们扭亏转盈,实现了自身的滚动发展,有效地增强了小水电的发展后劲。

3.增加山区财税收入,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各地以实施议案为契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小水电。小水电创造的税收占山区总财税收入10%以上,成为山区财税收入持续增长的有力保障。据统计,2006年全省农村小水电发电量约173亿千瓦时,发电收入约62.69亿元,上缴财税收入约5.78亿元。阳山县、新丰县2005年的小水电财政收入分别占县级财政总收入的23%和32%。小水电在山区县(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小水电发展为山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吸引了一大批优势产业转移到山区,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带动了山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壮大了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日趋合理。如乳源县利用优惠电价政策招商引资,于1998年引进的东阳光实业总公司,其化成箔规模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2005年销售收入为25亿元,上缴税收5000多万元。

4.增加基层组织收入,促进乡村脱贫致富。

农村小水电的发展,不断增强乡村集体经济,加快了乡村脱贫奔康步伐。据统计,全省山区30%乡镇、村委会的行政经费,主要来源于农村小水电。如乳源县14个乡镇,每个镇都有小水电;40个行政村,村村有小水电股份;240个自然村,村村分享小水电红利。乡镇集体经济的增强,使农民在教育、住房、医疗、交通、饮水等方面共享了小水电发展的成果。如陆河县8个镇每年小水电纯收入共984万元,平均每个镇政府小水电年纯收入120万元。位于陆河县最北端的螺溪镇,近年来通过兴建小水电站,全镇总装机约8400千瓦,年发电量2300万千瓦时,镇集体经济得到有效改善,各项工作走在全县前列。2004年,螺溪镇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固本强基工程省级示范点”,“广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和“汕尾市文明村镇”。

5.提供了清洁能源,改善了生态环境。

广东省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小水电功不可没。广东省小水电平均每年生产150亿千瓦时左右的清洁能源。小水电的发展为农村生活用电提供了保障,部分城乡居民实行以电代柴,减少了森林砍伐和有害气体排放,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形成了“以林涵水、以水发电、以电养水、以电保林”的良性循环,促进了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006年,全省8894座小水电站发电量约173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燃煤电厂发出相同电量条件下的煤耗量605.5万吨标准煤,同时相应减少煤耗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分别为908.25万吨和20.07万吨。2006年,电气化县以农村小水电代替燃料的用户占总户数的20%以上,森林覆盖率每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如连山县把农村小水电开发与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2004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2.4%,比2000年提高6.4%,成为全省四个生态县之一,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

通过议案的实施,促进了广东省小水电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部分代管县小水电上网电价未按省要求的省网综合平均收购价0.3954元/千瓦时(不含税)调整到位。特别是小水电较多的韶关、清远、梅州、河源和肇庆等市,小水电收购价还不到0.35元/千瓦时(不含税);二是电网企业拖欠小水电电费问题比较严重。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电网企业共拖欠小水电电费约6.7亿元,其中韶关、清远、肇庆等市比较严重,影响了小水电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生存发展;三是小水电安全管理形势严峻。农村小水电点多、面广、位置偏远,小水电企业投资主体变化很大,民营、私企大量涌入,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无法保证,同时出现了一批“四无”违规电站,部分电站设施、设备残旧老化,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

二、下一步扶持小水电发展的措施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省政府将进一步扶持农村小水电发展,建立科学有序的农村小水电开发建设秩序,推动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进一步提高对小水电发展工作的认识。

小水电作为山区支柱产业之一,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具有社会效益。小水电在能源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加快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经济腾飞,促进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广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3月,张德江书记对广东省小水电发展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广东省是小水电资源大省,发展小水电的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广东省小水电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要求省政府重点抓一下小水电发展问题。黄华华省长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张德江书记批示精神。李容根副省长就此专门召集有关单位对小水电的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精神符合广东小水电发展实际,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把小水电发展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措施,上下联动,通力合作,把小水电发展工作认真抓紧抓实抓好。

(二)继续落实扶持农村小水电发展政策。

1.议案结案后,我省农村小水电发展主要以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为载体进行。省财政原每年在省级水利资金盘子中安排的小水电建设议案资金4900万元,调整用于扶持我省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各级财政要按中央规定,支持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小水电安全生产的监管,同级财政要安排落实小水电安全监督工作经费。

2.加快落实省县级供电企业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50个代管县供电企业接管有关工作的通知》(粤经贸电力〔2007〕149号)要求,规范农村电力市场,尽快完成代管县供电企业接管工作。

3.继续对小水电上网电价实行最低保护价政策。由省物价局会同省水利厅、广东电网公司,按规定程序和广东电网各种电源上网价的加权平均水平制定公布,其标准一般不低于三峡水电输送到广东省的落地价,不高于广东省同期火电平均上网电价。

4.继续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国办通〔1996〕2号文关于小水电缴纳6%增值税的政策。电网企业要尽快解决拖欠小水电电费问题,电网企业拖欠电费的,应按规定缴纳滞纳金。

(三)进一步加强小水电管理。

1.严格基本建设程序,确保小水电建设质量。发展改革部门按分级管理权限负责小水电项目立项审批或核准,其中1000千瓦以上由省审批或核准,500千瓦-1000千瓦由市审批或核准,500千瓦以下(不含500千瓦)由县审批或核准。小水电水力资源开发权逐步实行业主招标,招标有关事项由发展改革部门按有关规定办理。

项目立项审批或核准后,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分级管理权限负责项目初步设计和开工报告的审批。其中2000千瓦以上由省审批,1000千瓦-2000千瓦由市审批,1000千瓦以下(不含1000千瓦)由县审批。为小水电配套的35千伏以上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由省水利厅审批。按照“初步设计谁审批、谁验收”的原则,加强验收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验收和办理并网手续。对工程未经验收擅自投运发电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责任。对不按规定进行审批的违规项目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责任,并不予发放取水许可证,电力不予上网,工商不予注册登记。

2.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四无”违规水电站清理整顿力度,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小水电站安全生产。

3.加快实现依法管理小水电站。由省法制办牵头会同省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抓紧起草有关加强小水电建设管理的规章,引导农村小水电站安全、有序、健康发展。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广东省人民政府 二○○七年十二月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快农村小水电建设的

【发布单位】81902

【发布文号】粤府办[1996]10号 【发布日期】1996-01-31 【生效日期】1996-01-3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快农村小水电建设的决议的通知

(1996年1月31日粤府办〔1996〕10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

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省小水电建设的议案(第3、28、49、58、84、92、94号),省人民政府提出了《办理方案报告》。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办理方案报告》,并作出了《关于加快农村小水电建设的决议》。现将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快农村小水电建设的决议》及省人民政府的《办理方案报告》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农村小水电建设的决议

(1996年1月12日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提出的第3、28、49、58、84、92、94号议案的办理方案报告》,会议同意此项议案办理方案报告。

发展农村小水电是我省电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重视小水电建设,切实贯彻执行关于发展小水电实行“自建、自管、自用”的方针,以及“谁建、谁有、谁管、谁受益”、“小水电要有自己的供电区”等政策。要理顺小水电管理体制,农村小水电归口水利部门管理。小水电与省电网并网的,由省网统一调度。小水电上省电网电价按省网综合平均收购价结算。增加小水电建设的投入要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落实。

关于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28、49、58、84、92、94号议案的办理方案报告

省人大常委会:

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省小水电建设的议案(第3、28、49、58、84、92、94号),交由省人民政府办理。省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到部分市、县进行了专题调查,广泛征求意见,经过反复研究,提出了办理方案。现报告如下: 水力资源是一种再生的且无污染的能源,是世界各国优先开发的能源。我省水力资源丰富,可开发量为666万千瓦,其中小水电可开发量为405万千瓦。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小水电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采取有力措施,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小水电建设,使我省小水电有了很大发展。据1994年统计,全省小水电装机221万千瓦,年发电量72亿千瓦时,供电变电站容量237万千伏安,配电变压器容量325万千伏安,高压线路5.5万公里,低压线路11.5万公里。小水电每年向省电网提供20亿千瓦时的电量。目前,全省绝大部分山区县主要靠小水电提供能源,小水电的覆盖面积占全省的三分之二。小水电与省大电网结合,使全省98%的农户用上了电。我省已有20个县建成为全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小水电的发展促进了山区经济的发展,小水电逐步成为我省山区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我省小水电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山区的脱贫致富带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小水电的电价长期以来偏低,小水电的成本补偿和合理利润得不到保证,部分小水电站亏损严重;对小水电建设投入的资金不足,不能适应发展小水电的需要;省支持小水电的政策没有完全落实,省委、省政府规定的优惠贷款没有坚持执行;小水电的管理体制有待于理顺等等。

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和省人大议案的要求,现提出以下解决办法:

一、一、加强对小水电建设的领导和规划

小水电是我省电力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开发山区水力资源,发挥山区优势,促进山区脱贫致富,实现沿海和山区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因此,各级人民政府,特别是山区市、县人民政府,要重视小水电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小水电的政策,切实加强领导。要认真抓好小水电的发展规划,大小电网交叉供电的地区,应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共同发展。发展小水电,应以流域为单元综合开发,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认真论证。优先安排有一定库容,单位千瓦造价低,发电利用小时高,成本低的小水电建设项目;优先支持老区、水利移民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乡村建设小水电站。

二、二、理顺小水电管理体制

我省小水电的建设和管理,继续按国务院的有关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的决定》(粤发〔1992〕16号)以及省政府批准的省水利厅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粤府办〔1995〕53号)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小水电继续执行“自建、自管、自用”的方针、“谁建、谁有、谁管、谁受益”和“小水电要有自己的供电区”的政策。

原有小水电和小水电独自形成的供电网络,仍由水利部门管理。今后小水电的建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推行企业法人负责制,归口水利部门管理。

小水电建成后,凡与全省电网相联的,按照并网协议,由省电网统一调度。但各级电力部门不要上收和变相上收由地方建设管理的小水电及其供电网络,不要强行将小水电纳入大电网统一管理。

三、三、调整小水电电价

各市、县人民政府要按照省物价局、省经委和省财政厅制定下发的《地方小水电站上网电价作价原则》(粤价〔1995〕50号),对本地的小水电上网电价进行一次认真的核查,凡没有达到该《原则》规定的作价要求的,要立即进行调整。

从1996年1月1日起,小水电各地方自用有余,并执行互抵政策之后,送上省网的电,凡没有达到省网综合平均收购价的,按省网综合平均收购价(不含核电差价)结算。其计算公式是:〔平均单位售电价(不含税)-单位供电成本-售电单位利润〕×(1-线损率)。

四、四、资金投入

从1996年起,每年投入1.47亿元支持小水电建设。其中:

1.省预算内基建投资继续每年安排100万元,省财政继续每年安排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费1000万元。

2.东深水费收入每年安排用于小水电的资金从现在的2600万元增至3600万元。

3.省电力发展基金每年安排2000万元,用于小水电建设的贴息补助。

4.省电力发展基金每年安排5000万元,省扶贫基金每年安排3000万元,用于新建单站装机容量1.2-2.5万千瓦的水电站的优惠贷款。

另外,“九五”期间,省电力发展基金计划安排16.49亿元,用于新建单站装机容量2.5万千瓦以上的水电站项目(其中投产41.4万千瓦装机容量)的优惠贷款。

五、五、继续实行优惠政策

1.小水电上网电量销售所收取的电力建设费,全额返还给地方政府,用于当地小水电还贷及更新改造。

2.小水电与大电网互供电量,仍实行在产权分界点按月互抵,互抵后的电量按各自的电价结算。拖欠电费应按规定缴纳滞纳金。

3.小水电自用有余的电量上网,电力部门优先收购。

4.新建小水电站,如需给予减征或免征所得税照顾的,可由电站提出申请,经当地财政部门或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按现行税收管理权限上报批准后,给予减征或免征1-3年所得税。

5.水力资源丰富且尚未得到较好开发的地区,不得再建小火电、柴油机组等发电站,以便把资金集中投入小水电建设。

6.各地银行要积极为小水电建设贷款。银行收回的小水电贷款,要继续用于支持小水电建设。

此方案由省水利厅负责组织实施,省计委、电力局、物价局协助。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的

【发布单位】81902

【发布文号】粤府办[1995]9号 【发布日期】1995-01-09 【生效日期】1995-01-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

加强耕地保护的决议的通知

(粤府办[1995]9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

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提出的《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第74号)、《保护耕地、做好征地工作》(第75号)议案,省人民政府提出了《办理方案报告》,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的决议》。现将省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和省人民政府的《办理方案报告》转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省国土厅为议案组织实施的主办单位,省计委、农委、建委、监察厅、省府法制局等单位要予以密切配合。

各级人民政府应在今年6月底前,把违法批地用地、闲置土地、高尔夫球场用地等非农建设用地的清理情况向省国土厅汇报,由省国土厅汇总向省人民政府报告。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一九九五年一月九日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的决议

(1994年11月17日

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74、75号议案的办理方案报告》,同意省人民政府报告所提关于加强土地管理、保护耕地的措施。由省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省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严肃查处乱占滥用耕地的违法行为,全面查清违法批地用地的宗数、面积和责任人,逐宗作出处理,对不如实报告用地情况、情节严重的重大违法案件,应依法追究主要责任人的责任,并将查处情况于明年第三季度向省人大常委会作专门报告。

要严格控制和强化对非农建设用地的管理,切实落实全省3000万亩基本农田的保护、管理和建设措施。非农建设用地应当坚持按落实的项目审批征用。对闲置的耕地,应分别不同情况,尽快组织复耕,征地单位对受破坏的水利等生产设施应予以修复。对可开垦的土地,应积极组织围垦、开荒。

省人民政府报告所提今后十年非农建设用地计划控制指标,应按照省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定。

关于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74、75号

议案办理方案的报告

省人大常委会:

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提出《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第74号)、《保护耕地、做好征地工作》(第75号)等议案,交由省人民政府办理。省人民政府成立了办案工作小组,多次召集省国土厅第17个单位开会,反复协商研究,并组织四个调查组先后到有关市、县开展实地调查,广泛征询了各市县的意见,提出了办理方案,并根据省八届人大第九次常委会和第二十五次主任会议的要求,又先后到惠州、中山和番禺等地,选择了开发区、房地产和乡镇集体用地等典型实例进一步开展了调查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方案进行了反复修改。经省人民政府审核同意,现报告如下:

一、一、我省耕地保护的基本情况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国民经济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阶段,各项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全省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外商来粤投资开发建设的项目逐年增多。在此情况下,我省对土地需求出现了急剧上升的趋势,耕地占用也相应增多。这是经济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占地过多,使用不合理,甚至大面积闲置浪费耕地的现象也确实存在。据1993年底统计,全省耕地总面积为3525.58万亩,其中水田2607.19万亩。1991年以来,全省非农建设占用耕地49.8万亩,重点工程已使用尚未完善手续的6万亩,农业建设占用耕地9.78万亩,城镇和开发区建设预征、统征60万亩,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143.8万亩,灾害毁地、充耕丢荒和其他占用77.5万亩,三年耕地共减少346.88万亩,与新开垦耕地79.8万亩相抵,耕地净减267.08万亩,平均每年净减89.03万亩。

为了有效地制止乱占滥用耕地,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省人民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如制定了13个有关保护耕地的法规和20多个行政规章,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强耕地保护,1990年至1991年曾出现耕地净增长的良好局面。但是,1992年全省又重新出现了“圈地热”、“开发区热”和“房地产热”。对此,省人民政府多次召开电话会议,认真部署贯彻国务院有关严格制止乱占滥用耕地的指示,省国土厅及时发布了《关于坚决制止违法用地和非法转让土地的通告》,两年来全省共查处各类违法用地5.8万宗,面积12.3万亩,并全面清理了开发区、房地产和在建工程,撤并了资金、项目不落实和不符合条件的开发区241个,面积58万亩。房地产用地比例压缩至占建设用地总量的23.4%,比调控指标25%降低了1.6个百分点。尽管这样,全省耕地仍然出现较大减幅。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是:

(一)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量过大。

一是城镇建设扩大规模占用耕地面积。近年来,全省已增设9个地级市,28个县级市,大部分市县和乡镇都扩大了城镇规模。1993年与1990年相比,城镇规划区面积增加2300平方公里(折合345万亩),三年城镇扩大新增用地66.5万亩,占建设用地总量的58%,平均每年新增22.2万亩,其中大部分为耕地。二是高尔夫球场等大型娱乐设施占用耕地面积。1991年省政府曾规定要控制上高尔夫球场项目。但实际执行中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目前,高尔夫球场的立项数已由1991年的12个发展到40个。其中经省批准立项22个,各市批准立项18个,规划占地总面积8万亩,其中耕地1万亩。这些项目均集中在珠江三角洲,最多的市达11个之多,显然密度过大,数量过多,布局不合理。三是开发区和房地产占用耕地面积。据统计,1992年前后,全省各类开发区315个。经过清理仍保留82个,开发区规划总面积234万亩,其中耕地82万亩;全省房地产公司从1991年的670家增加到1994年的4066家,使房地产用地需求急剧上升。

(二)闲置丢荒土地现象突出。

1991年以来,全省弃耕丢荒土地达21万亩,因非农建设造成闲置土地达34万亩,其中开发区闲置土地8万亩,房地产业闲置土地10万亩,城镇建设闲置土地16万亩。土地闲置有其正常原因,也有人为的主观因素影响。一些是建设周期和前期准备工作所需的合理闲置期;也有的是信贷收紧,资金不足,无力投资开发建设,造成推土后停工或缓建;还有些是地方政府为了筹集建设资金,或以地抵债,过多出让土地,超过实际开发能力所致。据统计,全省完全没有上盖的土地沉淀资金达247亿元。

(三)农业结构调整造成耕地减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向“三高”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占用一定比例的耕地是正常现象。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占用耕地缺乏总量控制,且改挖鱼塘占用耕地比重偏大。1991年以来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143.8万亩,占耕地减少总量的53.9%,其中改挖鱼塘占用耕地达78.2万亩,占结构调整总量的54.4%。

(四)管理上有法不依,违法批地、未批先用的现象突出。

近年来,各级国土部门注意依法查处企业和个人的违法用地行为,但对同级政府违法用地行为难以实行有力的执法监督。1992年《广东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修改后,由于地方政府土地审批权限相应扩大,全省大多数用地均由地方政府自行审批。一些地方政府未能正确行使用地审批权,往往采取化整为零、越权审批或以几套领导班子讨论决定等形式审批用地。一些地方以预征土地办开发区和高尔夫球场等大型项目为名,未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报批,变相越权批地。全省有一半以上的开发区未批先用、用而不报或用地手续不完备。此外,一些地方超计划用地情况比较突出。全省有11个市的耕地占用量突破了预定计划,其中有6个市突破的幅度较大。

(五)土地管理体制不健全,影响了耕地保护措施的落实。

坚持城乡土地统一管理,建立“五统一”的管理体制,既是成功的经验,也是法定的原则,对加强耕地保护意义重大。我省大多数地方已落实这一体制并取得较好成效,但有些地方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多头批地、多支笔批地、只批不保、乱占滥用耕地严重。有的地方将政府批地职能交给公司去办;有的地方将审批权下放给乡镇、开发区,甚至下放给一些临时协调机构。二是乡镇国土机构不健全,土地统管职能落实不到基层。由于乡镇国土所一直未列入政府编制序列,七成左右的乡镇国土员属农村户口的临时工。队伍不稳,人员素质较低,加上监察执法手段不力,一些政令和措施未能很好地贯彻到基层第一线。三是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这三者缺乏协调,城市规划也未很好体现农田保护的基本准则。四是由于行政区划和体制不断变化,而现行法律法规对县级市和开发区管委会的土地审批权限没有明确的规定,各地执行不一,也影响了土地管理的正常秩序。

二、二、耕地保护的基本目标和措施

根据上述存在问题以及省人大议案提出的要求,省人民政府决定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切实解决好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省政府将分两个阶段采取措施:第一阶段:从现在起用一年时间解决好当前非农建设用地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各地都要由政府牵头组织有关部门成立专门工作班子,重点对城市建设、高尔夫球场、开发区和房地产用地过多和政府领导违法批地等问题进行全面清理,并区别情况,依法作出处理。第二阶段:再用两年时间,全面落实第二期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并通过建章立制,完善用地计划管理,加强对各级政府审批用地行为的检查监督,解决好因土地引发的群众性矛盾,建立良好的土地管理秩序。通过上述两个阶段,以期达到四个基本目标:(1)1997年末全省耕地保有量3770.6万亩;各项建设占用耕地总量控制在94.4万亩以内,平均每年控制在23.6万亩以内;新开发耕地69万亩以上;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3000万亩(其中旱涝保收、产量较高的水稻田2000万亩)。(2)现有闲置土地大部分投入开发使用或组织复耕,违法审批和违法用地行为基本得以控制。(3)按计划指标控制好开发区和房地产用地,分别不超过用地总面积的25%。(4)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用地计划控制体系和较为规范的土地审批管理程序。

围绕上述目标,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严格查处违法批地用地,提高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自觉性。

结合闲置土地的清理,全面查清违法批地用地的宗数、面积和责任人,逐宗作出处理。要重点查处政府及其部门的违法批地行为。要追究领导责任,对以集体讨论名义违法批地的,也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对于屡犯不改或顶风违法的领导,要按党纪政纪严肃作出处理。对于以借办开发区、高尔夫球场以及连片开发土地为由,大面积未批先用的违法行为,不论是什么项目,都要重新审核,依法处理。对于乡镇、管理区和村委会等基层组织乱占滥用土地、非法转让土地行为,必须坚决收回土地,没收非法所得。对以上一些典型案件,应公开曝光,扩大教育面。

各级政府要通过查处违法案件和开展典型实例调查,增强依法管理土地的法制观念,真正落实耕地保护措施。当前,各地都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对开发区用地情况、城镇规划占用耕地情况、房地产及连片开发区用地情况、农村集体和个人用地情况以及高尔夫球场大型娱乐设施用地情况开展典型实例调查。要解剖典型,分析原因,吸取教育,开展土地省情、国策和法制教育。通过典型实例调查和剖析,要使各级领导正视前一阶段出现的土地管理上的问题,尤其是对前段违法批地、违法用地、乱占滥用土地对全省经济建设带来的损失和危害,以及对土地管理法规的执行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要有充分的认识,从中吸取教训,把依法审批、依法管理、强化保护耕地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要按照省人大的部署,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特别是要将土地执法作为责任制的重点,切实加以落实。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各级人大对政府、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社会对政府和部门四个层次的监督机制。

(二)继续全面清理闲置土地。各级政府要一级抓一级,集中力量,对城市建设、开发区和房地产用地过多等因素造成的闲置土地继续进行清理。清理工作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在年底前各地要在前阶段清理的基础上,对闲置地块逐宗登记,查清其面积、闲置时间及原因,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第二步在明年6月底前要根据清查结果逐宗处理完毕。凡征而未用尚未填土的,半年内无资金投入建设的,要责令用地单位退地复耕;已填土无法复耕的,且闲置已超过一年的要按地价总额20%收取土地闲置费,同时限期六个月内投入使用,逾期不用,由政府收回另行安排其他项目使用;征而未用超过二年的,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凡是闲置土地未妥善安排使用的地方,一律不得开征同类项目的新用地。各地要通过清理,制定整改措施,完善管理制度,严格制止出现新的闲置土地。

(三)进一步清理城镇建设、房地产、开发区和高尔夫球场项目用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逐级对现有的城镇规划和开发区规划进行一次审核,凡不符合耕地保护原则或规划面积过大的,应重新修编,修编后的规划在按程序上报时,要附有城建规划主管部门和国土部门的审查意见。对于前段时间城镇建设和开发区土地开发规模过于超前,造成土地征而不用的,应按闲置土地严格处理。对于房地产用地,除对土地闲置予以处理外,还要严格控制房地产公司数量,各级政府要继续抓好房地产公司的清理工作,凡是资质不实,不具开发能力的公司要撤销或合并,从根本上解决好房地产用地过多问题。对于高尔夫球场的清理工作,要重点解决好高尔夫球场审批手续不完备和布局不合理问题。凡未经省政府批准,资金项目不落实,尚未开工的,应予撤销;已落实资金项目正在施工而又未经报批的,应立即报批;规划用地以及选址布局不合理的,应重新核定。凡已有高尔夫球场建设项目的市一律不得再上新的高尔夫球场项目。

(四)完善计划控制体系,强化非农建设用地管理。

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务院最近召开的全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会议精神和江泽民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的要求,把土地基本国策作为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大事来抓,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

1.从三个环节加强用地计划控制。一是合理编制用地计划。从1995年开始,全省非农建设用地必须纳入用地计划、耕地占用计划、出让计划、开发区用地计划和房地产用地计划五个指标控制。用地计划必须根据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有关指标综合确定。全省平均每年用地总量控制在62万亩以内,其中耕地23.6万亩以内。二是加强对用地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自1995年1月1日起实行用地批文标准化管理,建立和完善用地批文上报备案制度。三是增强计划的约束力。要加强对用地计划执行的监督,并建立健全考核和检查制度。

2.加强城镇建设用地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城市建设用地标准的下限控制城市规划区面积。城市规划应与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城镇建设必须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按规划有步骤地实施。

3.按计划控制好开发区和房地产用地。开发区用地必须纳入用地计划,由地方政府统一审批。开发区和房地产用地总量分别不得突破用地总量的25%。鼓励与住房制度改革和“安居工程”直接相关的房地产项目。高级花园、别墅等用地要控制在房地产用地总量的20%以内。要按照粤府[1994]77号文件的要求,暂停审批成立新的房地产公司和开发区。

4.妥善解决因土地引发的群众矛盾。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广东省征地管理规定》,保障被征地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准打白条和私分、克扣、贪污、挪用集体征地补偿款。健全征地补偿款使用管理和监督制度。定期公布收支情况,接受群众监督。要通过发展集体企业,安排劳动就业,妥善解决被征地群众长远的生活出路。当前要尽快把征地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好,并加强信访工作,化解群众矛盾。

(五)全面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围绕第二期耕地保护目标,全力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1.完善考核制度。各级政府每年都应对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和考核,并向同级人大和上一级政府写出检查报告。对保护措施不力,完不成指标的,由上级政府给予“黄牌警告”,限期整改。在任期内不完成耕地保护责任制的领导,要追究行政责任。

2.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管理和维护。在全省按质按量完成3000万亩基本农田和2000万亩水稻田的划定任务之后,各级人民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要按《广东省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条例》的规定,高标准投入建设,严要求管理,维护基本农田保护区到2020年不变。各级政府应建立农田建设基金,落实资金来源。

3.加强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引导。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的调控。重点控制毁田挖塘,开挖鱼塘不得占用稳产、高产粮田。全省必须在稳定500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及350亿斤粮食的前提下进行农业结构调整。1991年以来,结构调整占用耕地已达耕地总面积2.5%的,原则上不得再占用耕地调整产业结构。

4.积极开发宜农土地。有关部门要做好土地开发基金的收、管、用工作,耕地占用税地方留成部分和土地垦复基金应主要用于开发新耕地,全省每年开发耕地总量不低于13.6万亩。

5.落实和兑现耕地保护的奖惩措施。由国土和农业部门牵头,每年对耕地保护进行一次检查评比,建立奖惩制度,落实奖惩措施。

(六)进一步落实土地统管体制,加强国土管理队伍的建设。

各级政府要全面贯彻城乡土地统一管理的基本原则,完善土地管理“五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和统一管理)体制。各级政府都要指定专人负责,“一支笔”批地,严格按法定权限审批用地;法定的土地审批权不得层层下放,已经擅自下放的,必须立即收回。要进一步完善开发区土地管理体制。开发区的土地要纳入地方政府统一管理,由同级政府按批准权限审批。开发区的土地管理机构在业务上要自觉接受地方政府、国土部门的领导。要加强乡镇国土所的机构建设和充实监察执法力量。要深入持久地抓好国土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纠正各种不正之风,清除腐败现象,培养一支业务精通、作风过硬、清正廉明的土地管理和行政执法队伍。

(七)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的法制建设。

加快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立法步伐,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近期拟定有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发区用地管理、商品房用地管理、城镇国有土地出让和转让监督管理、征地管理、土地纠纷调处、农村集体土地管理等方面的法规,以便依法加强耕地资源地规划利用和保护。同时修改充实《广东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县级市的土地审批权限。

以上意见,请予审议。

广东省人民政府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四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落实城镇侨房政策

【发布单位】81902

【发布文号】粤府办[1995]27号 【发布日期】1995-02-20 【生效日期】1995-02-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落实城镇

侨房政策工作的决议的通知

(粤府办[1995]27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

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提出《要求催促落实侨房工作》(第14号)、《加强全省落实城镇侨房政策工作》(第128号)议案,省人民政府提出了《办理方案报告》,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省政府的《办理方案报告》,并作出了《关于加强落实城镇侨房工作的决议》。现将省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和省政府的《办理方案报告》转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一九九五年二月二十日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加强落实城镇侨房政策工作的决议

(1994年11月17日广东省第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同意省人民政府《关于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4、128号议案的办理方案报告》。

会议认为,近三年来,我省落实城镇侨房政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进展还比较缓慢,任务仍很艰巨。落实侨房政策是关系团结广大华侨、归侨和侨眷,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参加我省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各级人民政府必须严格按照我国 宪法第 五十条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第十条的规定,切实维护华侨的正当权益。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本级人民政府如期完成落实城镇侨房政策的任务。

关于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4、128号议案的办理方案报告

省人大常委会: 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要求催促落实侨房工作》(第14号)、《加强全省落实城镇侨房政策工作》(第128号)等议案,交由省人民政府办理。对此,省人民政府成立了办理议案工作小组,多次召集省侨办、建委、计委、财办、财政厅、国土厅、税务局以及省建行、省法院等有关单位反复协商研究,广泛征询各方面意见,提出了处理意见,经省人民政府审核同意,现报告如下:

省委、省人民政府对落实城镇侨房政策工作是重视的。1991年6月,省人民政府召开了全省侨务工作会议,提出在“八五”期间集中力量解决好城镇侨房遗留问题。这是我省继基本完成落实“文革”挤占、“文革”接管、私改错改、非建制镇私改侨房政策后,紧接着全面铺开落实私改、代管、土改没收、土改农会拍卖等四类城镇侨房政策工作。1992年,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八五”期间加快落实城镇侨房政策工作的通知》(粤办发[1992]24号);省长办公会议还决定:“八五”期间省财政每年拨款1500万元,五年共拨款7500万元,作为落实城镇侨房补助款。三年来,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省侨务工作会议及粤办发[1992]24号文件的精神,侨务与房管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使我省落实城镇侨房政策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据统计,截至1993年底,全省共有私改、代管、土改没收、土改农会拍卖四类城镇侨房778万平方米,已退还了351万平方米,占应退总数的45%。由于落实侨房政策,争取了侨心,改善了投资环境,有力地促进了我省的经济发展。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省落实城镇侨房政策的任务仍然是繁重的,未退还的还有427万平方米。要完成这些任务,涉及巨额资金、大量地皮和房源、安置腾退户等许多困难。而我省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财政比较困难,无法拨出更多的专款用于落实侨房政策;少数地方领导对落实侨房政策工作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重视不够,采取的措施不得力;再加上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建房造价不断升高,退还使用权遇到困难,致使全省落实城镇侨房政策工作进展缓慢。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落实城镇侨房政策工作步伐,是难以在“八五”期间完成落实城镇侨房政策任务的。

根据上述存在问题以及省人大议案提出的要求,省人民政府决定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加大落实城镇侨房政策工作力度,力争在今明两年基本完成落实城镇侨房政策任务。具体目标是:(1)落实退还产权。对土改没收、私改、代管侨房,全省要在1995底基本完成退还产权任务。(2)加快落实退还使用权。对土改没收侨房的使用权,全省要在1995年底退还完毕;对私改、代管侨房的使用权,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3)妥善处理土改农会拍卖的侨房。对于土改农会拍卖的侨房,各市要根据有关规定,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作出处理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作出具体规定,原则要求在1996年底基本处理完毕。

为实现上述目标,省政府拟采取以下措施:

一、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城镇侨房政策,是争取侨心,引进侨资侨智,促进我省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省人民政府要求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领导,要把落实城镇侨房政策工作,作为增创广东经济发展新优势的重要举措来抓。要切实加强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要指定一位领导专抓此项工作,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把落实城镇侨房政策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委、房管、财政、国土、税务、计委、司法、银行等部门,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切实解决退房资金和建房用地等问题。

二、二、坚决贯彻“谁使用,谁腾退”、“谁拆谁赔”的原则。对侨房居住户,有单位的应作为无房户优先分配住房,无单位且经济困难的居住户应列入当地居民住房解困户范围解决。属于拆迁的侨房,应先退还产权,后拆迁房屋。对具有腾退条件和建房能力的住用单位和个人,要限期腾退侨房。所在单位已分配了房屋或其自身已购买了房屋,人均使用面积已超过当地人均居住面积的,原租赁的公房应由国家收回;对这类公房,各地房管部门要作为安排腾退侨房租住户之用,优先安排给无能力购房也无条件分得住房的侨房租住户。对已安排了住房而拒不迁出侨房的住房,华侨业主可向法院起诉,由法院采取法律手段,强制搬迁。

三、三、征地兴建腾退房,鼓励居住户购房腾退。由于腾退房是专用于落实城镇侨房政策安排居住户的房屋,各级政府要重视支持,可以采取财政补贴、单位资助、住户出资按比例适当分担的办法,适当加大住户出资比例。腾退房的售价逐步从补贴房过渡到成本房,再过渡到微利房;可以采取商品房与腾退房同时兴建,用商品房的盈利,填补腾退房的亏损等办法。

征地兴建腾退房,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建委、房管、财政、国土、税务、计委、司法、建行等部门都要积极支持、配合做好这项工作。

(一)各级计划部门应将兴建腾退房纳入计划范围。

(二)各级国土部门应根据土地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集中规划一定地段,划拨或减地价出让建房用地,用于兴建腾退房,把符合解困条件的腾退房建设列入城镇解困房建设计划;腾退房的用地指标,可从当年下达的非农建设用地指标中适当解决。

(三)各级税务部门对兴建腾退房的用地,从征用到房产交付使用期间,可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两年(即1994年至1995年)。

(四)各地建设银行应根据建行信贷规模和在资金可能的前提下,适当提供部分临时周转贷款。

四、四、切实贯彻落实“省补一点,市县(区)两级财政负责解决”经费的原则。“八五”期间省人民政府拨出专款7500万元用于落实城镇侨房政策,按退还使用权面积计算,每平方米只能补助30元,钱虽少,但省财政已经尽了很大努力。现根据代表们的建议和意见,考虑到各地新冒出应处理的侨房约有30万平方米等实际情况,为了加快落实工作的进度,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八五”期间财政核定每年下拨的落实侨房政策的补助款1500万元,再延长一年时间,即到1996年。各市、县(区)政府应根据本地区落实城镇侨房政策的任务,确定筹措资金的数额,落实安排好退房经费,分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并保证将预算资金按时到位。

五、五、注意分类指导,制定工作规划,加强检查督促。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在落实城镇侨房政策过程中,要注意区别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侨房情况,进行分类指导;要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妥善处理军队与地方部分房地产权属问题的通知》(国发[1988]46号文)要求,妥善处理军队住用华侨私房的问题;要积极总结和交流各地落实城镇侨房政策的经验与做法,把落实城镇侨房政策工作与解决城镇居民住房困难结合起来,与旧城区的改造工作结合起来。各地应根据全省的目标,结合本地的实际,制定与季度的工作规划,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奖惩制度,加强检查督促,以实现“八五”期间基本完成我省落实城镇侨房政策的任务。

以上意见,请予审议。

广东省人民政府

一九九四年九月三十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转发《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纪委、省监...

转发《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纪委、省监察厅〈关于茂名市部分党政领导干部年龄造假、办理虚假身

份证、生育多胎问题的情况通报〉的通知》的通知

各镇(办事处)中心学校、完(高)中、局直学校及幼儿园:

现将中共开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转发〈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纪委、省监察厅〈关于茂名市部分党政领导干部年龄造假、办理虚假身份证、生育多胎问题的情况通报〉的通知〉的通知》(开纪发[2012]4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并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要迅速组织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并对照文件要求立即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开展自查自纠并落实整改。落实每一位教职工认真填报。

二、镇属学校教职工以中心学校为单位,完(高)中、局直学校、幼儿园教职工以本校(园)为单位,填报《公职人员年龄造假、办理虚假身份证、生育多胎问题自查自纠和落实整改情况汇总表》及有反映个人存在问题的《个人自查申报表》,一并于2月16日前通过OA系统上报政教股劳创立同志,经过自查自纠没有存在问题的《个人自查申报表》,镇属学校由中心学校留存备查,完(高)中、局直学校和幼儿园以本校为单位留存备查。

以上请迅速落实。

附件:开纪发[2012]4号转发《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

公厅转发省纪委、省监察厅〈关于茂名市部分党政领导干部年龄造

假、办理虚假身份证、生育多胎问题的情况通报〉的通知》的通知

开平市教育局办公室

二○一二年二月十三日

下载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