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必修3第二单元第四课课后达标检测
[学生用书单独成册]
一、选择题
1.2014年9月2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联盟成立大会在杭州良渚举行。在会上,联盟成员达成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联盟良渚共识》,承诺将坚持依法保护,努力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我国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是基于()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因,②④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①中的“基础”表述错误。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不能等同,③说法错误。
2.中国古代提倡“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在践行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这表明()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传统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④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在践行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②④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目主旨。③观点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因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具有双重性质。
3.“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中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这体现了()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传统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解析:选A。“每逢中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表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干肢不符。
4.文化大师张岱年指出:“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民族的自信心与自尊心,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其思想基础,即对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可见()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继承性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滞后性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解析:选C。材料强调的是优秀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作用,C项符合题意且观点正确。A、D两项与题意不符,B项说法不科学。
5.《三字经》是古人留下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里面很多做人的道理对我们现代人仍然适用。但其中也有一些诸如“君则敬,臣则忠”等带有强烈封建色彩的句子。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需要()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②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③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选②④。①是发展大众文化的方针,③是对待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不符合题意。
6.2014年8月23日,26名少男少女身着汉服在长春文庙完成了成人礼,通过行跪拜礼、加冠加髻、献礼等“复古”流程,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的礼文化的同时,也明白了自己肩上所承担的家庭、祖先、祖国授予的人生使命。由此可见,传承古代文化必须()①剔除传统道德中的糟粕 ②扬弃传统道德中的合理成分 ③为道德规范增添时代精神 ④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通过传统的成人礼,使少男少女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的礼文化的同时,也明白了自己肩上所承担的家庭、祖先、祖国授予的人生使命,可见,传承古代文化必须剔除传统道德中的糟粕,为道德规范增添时代精神,①③符合题意。②观点错误,④不合题意。
7.“中国是个书法大国,拿起鼠标以后,也不能忘了笔杆。”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完全继承
B.优秀传统文化是财富,应加以继承和发展 C.中国书法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D.书法艺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手段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材料强调要传承我国的书法文化,故选B项。A项错误,对待传统文化应批判继承;C项错误,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D项错误,书法艺术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不是传播手段。
8.诵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是“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需要,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强调要“诵读经典”,是因为()A.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 B.文化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C.只要继承了传统就必定能实现发展 D.只有发展才体现继承
解析:选A。题干强调继承传统文化,B、D两项不符合题意;C说法错误,故答案选A。9.战国时期韩非子推行法治,其思想的实质是使法律成为君主统治天下的工具;如今,我国也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这一变化说明()①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②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传统文化会因时而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我们现在所说的依法治国与古人的“法治”,其实质已发生了根本变化,说明今天的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批判继承,②③④正确,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0.在广大乡村,历朝历代的村民们以“村规民约”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以同样的标准评判乡邻的行为。可以说“乡规”“村规”“族规”起着维护乡村文化传承和秩序的“习惯法”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在乡村传统习俗的改革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入新社会的新精神,逐渐形成了以“村规民约”为规范的新习俗。上述材料说明()A.传统文化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解析:选C。“乡规”“村规”“族规”注入新社会的新精神,逐渐形成了以“村规民约”为规范的新习俗,说明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故应选C项。A、B两项与材料联系不密切,D项说法错误。
11.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各类电子书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但也有人认为,对于真正爱书的人来说,读纸质书才能让人享受慢慢思考的乐趣。这说明()①纸质书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②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③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电子传媒取代印刷媒体已成为必然趋势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B。“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各类电子书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说明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②符合题意。同时,真正爱书的人读纸质书才能让人享受慢慢思考的乐趣,③符合题意。①观点错误。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④观点错误。
12.习近平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之所以要重视发展教育,这是因为()①教育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战略性支柱产业 ②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作用 ③优秀人才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培养 ④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重视发展教育的原因。①错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②正确表明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③说法片面;④正确表述了教育的功能。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13.近年来,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原本乡土文化气息浓重的古村落逐渐出现“空心”现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4年8月20日,中国文化部召开的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表示,文化部将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城镇化进程中非遗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对城镇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保留村庄原始风貌,“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发展的知识,说明应如何“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解析:第(1)问,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有利于人们认识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文化多样性发展。第(2)问,如何“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实际就是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调动教材相关知识,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保护古村落有利于人们感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认识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村庄寄托乡情乡思,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④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有利于文化多样性发展。
(2)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或剔除。②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才能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14.材料一 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婚礼备受年轻人的重视。有人用豪华车队迎亲,以奢侈喜宴祝贺;而更多新人则选择了利用传统婚礼礼仪举办自己的婚礼。这种传统婚礼礼仪既时尚又节俭,还让现代的城市人目睹了久违的传统婚礼场面,很有意义。
材料二 前任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说:精美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母亲文化,是我们的根。留住祖先的记忆,非常重要。但我们又必须赋予她新的时代精神。
(1)请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今天许多年轻人愿意采用传统的婚礼习俗来举办婚礼。
(2)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我们应如何留住“祖先的记忆”和“民族的根”?
解析:第(1)问以传统婚礼习俗为切入点,考查传统文化的有关知识,可从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传承方面分析。第(2)问要求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可从文化继承与发展两个方面作答。
答案:(1)①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今天许多年轻人愿意采用传统婚礼习俗举办婚礼,体现了传统文化在今天依然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今天许多年轻人愿意采用传统的婚礼习俗来举办婚礼,展现了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特征,又能够因时而变,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文化传承是一个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的过程。今天许多年轻人愿意采用传统婚礼习俗来举办婚礼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2)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内容,要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②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出既具有时代精神,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新形式。
第二篇:必修2第四单元第八课课后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针对某国对我国在南海赤瓜礁填海造地的指责,中国外交部表示,赤瓜礁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方进行什么建设,完全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由此可见()①领土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②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和自卫权 ③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和管辖权 ④主权国家处理内部事务不受他国干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D。“赤瓜礁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方进行什么建设,完全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这是我国行使独立权和管辖权的体现,不受他国指责和干涉,③④符合题意。①错误,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材料未涉及平等权和自卫权,②与题意无关。
2.2014年5月19日,中国派出四艘客轮接运3 553名在越南暴力事件中受冲击的中国企业员工。中国派船撤侨体现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的()A.独立权
B.管辖权 C.平等权
D.自卫权
解析:选B。本题考查主权国家的权利。中国派船撤侨,接运在越南暴力事件中受冲击的中国企业员工,体现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管辖权,应选B项。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3.2014年,美国国务院发布的《2013人权国别报告》再次点名批评了俄罗斯、中国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份报告中,美国不改以往的傲慢与偏见,对中国的人权状况说三道四。美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指责,说明其()①没有认真履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 ②侵犯了其他主权国家的权利
③没有做到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④积极承担推动人权进步的国际责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美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指责,说明美国在干涉他国内政,也就是没有认真履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侵犯了其他主权国家的权利,①②符合题意。③与题意不符,④说法错误。
4.2014年11月12日至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邀出席在缅甸内比都举行的第十七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十七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九届东亚峰会,这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一次重要行动。东盟(即东南亚国家联盟)属于()A.世界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B.世界性、非政府国际组织
C.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D.区域性、非政府国际组织
解析:选C。本题考查国际组织的分类。东盟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区域性国际组织,故选C。
5.2014年10月21日,中国政府为应对埃博拉疫情,向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捐款200万美元,用于支持该组织实施对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和几内亚三国的疫情应对计划,这是中国政府响应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呼吁,第三轮抗击埃博拉的援助举措。这表明()①解决国际问题必须通过国际组织 ②国际组织是国际合作的纽带 ③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为应对埃博拉疫情,中国政府响应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向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捐款,体现了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说明了国际组织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③说法错误,应排除。
6.针对乌克兰问题的不断升级,联合国积极促使俄罗斯与乌克兰当局展开对话,为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危机提供协助。这说明()①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②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是联合国的宗旨之一 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乌克兰问题的主要障碍 ④国际组织在调解国际争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材料强调的是联合国在解决乌克兰危机中的积极作用,体现了联合国的宗旨,②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③不符合题意。
7.2014年11月9日,中俄双方就如期推进东线天然气管道建设,启动西线天然气项目,积极商谈油田大项目合作,探讨核电、水电合作新项目达成一致,并同意加强高铁、高技术、航天、金融等领域合作。这表明()A.国际关系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 B.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C.国际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D.竞争与冲突已为国际合作所取代
解析:选A。中俄加强能源、高铁、航天等领域的合作,符合双方的国家利益,表明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应选A项。B项不符合题意;C、D两项说法错误。
8.2014年11月12日,中美两国元首在北京会晤,双方达成合作减排、加强两军交流、加快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联合反对恐怖主义、联合反腐、作出签证互惠安排等27项共识和成果。这说明()
A.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B.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C.中美两国之间的分歧已经消失 D.共同利益是外交活动的出发点
解析:选A。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A项正确。中美两国的国家性质、对外政策不同,根本利益不可能一致,分歧也不可能消失,B、C两项说法错误;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D项错误。
9.漫画《口水仗》反映的政治生活道理是()①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③各国口水仗旨在维护其共同利益 ④世界和平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以色列、美国就伊朗核问题与伊朗发生口水仗,反映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也说明世界和平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②④符合题意。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①错误。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③错误。
10.2014年8月21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印度的进口特丁基对苯二酚实施反倾销措施。经调查,原产于印度的进口特丁基对苯二酚存在倾销,中国国内产业受到实质损害,而且倾销进口产品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表明()A.我国政府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B.我国尊重其他国家的正当国家利益 C.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竞争日益激烈
D.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解析:选A。对原产于印度的进口特丁基对苯二酚实施反倾销措施,有利于保护我国民族产业,表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故答案选A。B、C两项不符合题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D项错误。
1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统筹协调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突显了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之所以建立这一机构,是因为()A.国家安全是我国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 B.国家安全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 C.国家安全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D.维护国家安全是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解析:选A。国家安全是我国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建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需要,A项正确。主权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主权、政权、领土、人口,国家安全不是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B 项说法错误;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C项说法错误;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D项说法错误。
12.2014年7月2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就美国国务院一发言人对香港“七一游行”发表言论表示,香港政制发展是中国的内政,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方式干涉,希望有关国家停止对香港内部事务说三道四。这表明()①主权国家应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③中国坚定地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美国发言人的言论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违背了主权国家应履行的国际义务,应选①;中国外交部的立场表明我国坚定地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应选③。②错误,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④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2014年11月13日,李克强总理出席第十七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并发表讲话指出,中国与东盟友好合作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东亚区域合作的一面旗帜。中国政府始终把东盟作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与东盟国家拓展各领域务实合作,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经历了“黄金十年”,正步入起点更高、内涵更广、合作更深的“钻石十年”,必将给双方人民带来更多红利,在地区乃至世界发出和平、发展、合作的耀眼光芒。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说明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基础。
解析:本题以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为背景材料,考查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回答时可围绕“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这一核心,从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外交政策等方面分析说明。
答案:(1)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既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也有利于维护东盟各国的共同利益。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顺应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必将给双方人民带来更多红利。
(3)我国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我国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将为促进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与合作发挥重要作用。
14.南海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但近年来,随着南海领域丰富油气资源的发现,周边某些国家对我国的这一领域垂涎欲滴,南海领土纷争日趋激烈,美日印也相继插手南海问题图谋使争端国际化、复杂化。中国政府明确表态,南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坚持南海争议应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并同东盟国家协商就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后续行动指针达成一致。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对南海问题的态度和主张的正确性。
(2)南海问题涉及我国的核心利益,我国应如何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
解析:本题以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和主张为背景,考查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第(1)问要求分析我国对南海问题的态度和主张的正确性,可依据材料信息,联系教材知识,从主权的重要性、我国国家利益、当今时代的主题、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我国外交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考查我国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的措施,可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增强综合国力等方面回答。
答案:(1)①主权作为一个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我国作为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以及对南海领土的管辖权。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政府对南海问题的态度和主张表明我国政府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政府对南海问题的态度和主张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④我国政府对南海问题的态度和主张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体现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①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②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③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④努力发展经济、科技,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第三篇:必修4第三单元第七课课后达标检测
[学生用书单独成册]
一、选择题
1.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A.画饼充饥
B.唇亡齿寒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解析:选D。A项夸大了意识对物质的作用,属于唯心主义。B、C两项体现普遍联系的观点,但体现不出发展的观点。D项既体现了事物前后相继的联系,也体现了事物是向前发展的。
2.2014年10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席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非正式会议时指出,当前,武装冲突、恐怖主义和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等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仍然突出,各国均不能独善其身。这是因为()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 ④物质决定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各国均不能独善其身”,强调了世界存在固有的内在联系,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不符。
3.近年来,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巨大,同时面临各种来自社会应酬、家庭关系、子女教育等等各方面的复杂挑战,中国数量庞大的城市职业人群成为想睡而睡不好的都市“失睡族”。“失睡族”的产生说明()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人们能够认识和把握事物固有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们在实践中无意创造的 ④联系具有多样性,人应根据需要调整原有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失睡族”产生的原因,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也说明人们能够认识和把握事物固有的联系,①②符合题意。③否定了实践的能动性,④否定了联系的客观性。
4.我国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在医学上,他们被称之为“药源性致死”,也就是说,他们不是病死的,而是吃药吃死的。这当中,40%死于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可以挽救人的生命,而不合理的滥用却助长细菌产生耐药性。这说明()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人们无法改变 B.事物间联系的条件不同,事物状态也不同 C.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D.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对此无能为力
解析:选B。“抗生素可以挽救人的生命,而不合理的滥用却助长细菌产生耐药性”,说明事物间联系的条件不同,事物状态也不同,故答案选B。A、D两项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项否定了联系的条件性,均应排除。
5.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表示,文艺批评家要像鲁迅所说的那样,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这是基于()①联系是普遍的,事物之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③联系是无条件的,任何事物间都存在联系 ④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A。做“剜烂苹果”的工作,只有把烂的剜掉,才能防止苹果继续腐烂,最大限度留住好的部分,这说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①②符合题意。③否定了联系的条件性,观点错误。④干肢不符。
6.原产于美洲的巴西龟引入中国后,被不少人当成宠物饲养,然而,研究发现,繁殖力和捕食能力都很强的巴西龟一旦进入野生环境,就会掠夺本土龟类的生存资源,使本土龟类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世界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物种之一,呼吁人们警惕巴西龟的侵害。这警示我们要()①尊重自然固有的客观联系,不能人为地干预生物的生存条件 ②保护本土生物的生存环境,应防备和消灭最危险的入侵物种 ③认识环境的具体联系,尊重生物原有的生存条件和环境 ④认识生物间的制约关系,不要人为地改变自然界固有的生态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D。材料强调的是外来物种入侵对我国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③④是其应有的启示。①②与题意不符。
7.从哲学上看,漫画《包办》中某厂长背离了()A.联系的普遍性 B.联系的主观性 C.联系的多样性 D.联系的客观性
解析:选D。漫画《包办》反映了某厂长割裂生产与安全的相互联系,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D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与题意不符,B项否定了联系的客观性,均应舍去。
8.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其()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某公司根据我国秸秆资源利用状况,研究秸秆材质特性,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是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结果,也是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的表现,②④正确。①③干肢不符,应排除。
9.2014年10月16日,李克强总理在会见韩国总统朴槿惠时指出,中韩经济合作不仅有利于双方,而且有利于东亚的发展与繁荣。中方愿同韩方保持高层交往,深化务实合作,加强人文交流,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更大发展。这表明()①我国重视分析和把握国家发展的有利条件 ②我国重视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观意识的作用下形成的 ④我国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中韩两国对于东亚来说是关键部分,因此,李克强总理的话不仅强调了关键部分对整体的意义,也强调了密切中韩内在联系的意义,①②④符合题意。③否定了联系的客观性,观点错误。
10.“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林希的短诗《土》蕴含的哲理是()①整体与部分是对立的 ②整体离不开部分 ③整体与部分是统一的 ④部分离不开整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B。引文强调的是部分离不开整体,③④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②不合题意,应舍去。①观点错误。
11.为进一步推动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国务院批准由环保部、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门组成全国大气污染防治部级协调会机制。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这样做是基于()①部分以优化合理的形式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决定整体的功能 ③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建立全国大气污染防治部级协调会机制,能够使各部门协调开展工作,达到整体功能的最大化,体现了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最优目标,①③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正确指出了其哲学依据,符合题意。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会决定整体的功能,②说法不准确。④不符合题目知识限定。
12.当代信息技术前沿呈现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宽带、三网融合“五朵金花”绽放的局面,基于宽带的移动互联网支撑物联网计算机的协同和融合,要引导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这表明()A.综合思维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B.运用系统优化方法优化事物内部结构 C.整体设计就能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D.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关键环节
解析:选B。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这是运用系统优化方法优化事物内部结构,能够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B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国家战略,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要深化研究论证京津冀区域和三省市功能定位,科学合理确定在国家和区域发展大局中的“角色”和“职责”,合理分工,优化配置,并和环渤海地区发展协调衔接。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分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理由。(2)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说明应如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解析:第(1)问,首先要明确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点的具体内容,然后据此审读材料,找出各自对应的有效信息,再观点统率材料,说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即可。第(2)问,本问是措施类试题,答题时要注意从整体和部分关系的方法论角度切入,一方面应说明相关部门应如何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科学合理确定在国家和区域发展大局中的“角色”和“职责”,另一方面应说明京津冀三省市应如何各司其责,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答案:(1)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尊重了联系的客观性。③部分以优化合理的形式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深化京津冀共同发展。
(2)①相关部门应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科学合理确定在国家和区域发展大局中的“角色”和“职责”,合理分工,优化配置,实现国家和区域发展最优目标。②京津冀三省市要根据各自在国家和区域发展大局中的“角色”和“职责”分工,各司其职,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14.十八大以后,中国改革进入了攻坚克难的阶段,有些困难是中下层无法解决的,需要顶层推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强调要坚持改革开放成功实践经验的同时,特别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要求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改变原来经济体制改革“单兵突进”的局面,政治改革、社会改革、文化改革等各方面改革要统筹考虑,全面推进。其中文化改革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分析中国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系统优化方法的具体要求,然后结合材料中我国改革对顶层设计的要求,具体说明应如何做即可。
答案: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顶层设计遵循了系统优化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的要求,统筹考虑改革与发展的全局;顶层设计贯彻了系统优化方法注重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的要求,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顶层设计遵循了系统优化方法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要求,协调各利益群体,实现系统的最大功能。
第四篇:必修4第四单元第十二课课后达标检测
[学生用书单独成册]
一、选择题
1.人们常说,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但是发光的金子也需要人们发现和使用,它才会具有价值。这说明了()①价值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 ②只要客观事物的属性存在,就有其价值 ③主体需要与客观事物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④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价值是指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因此②说法错误,并不是所有的客观事物都具有价值,应该排除。
2.“作为一名工人,我只是完成了本职工作;作为一个公民,我只是践行了道德规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只是履行了在党旗下的誓言。是雷锋这一光荣而伟大的名字,赋予我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人生价值。”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的“幸福观”表明()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人们社会实践水平的广度和深度是人们价值选择的基础
③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时因人而异没有客观标准 ④辛勤劳动、努力奉献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D。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因奉献而快乐,体现了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也说明辛勤劳动、努力奉献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①④正确,故答案选D项。②③观点错误,应排除。
3.33年来,他接手的孕产妇、新生儿没有出现一例重大事故甚至死亡;33年来,他负责的长坪乡土墙坪村、春溪沟村的病人从没因抢救不及时而病逝。“背篼村医”李朝安用27个背篓背出山民的健康,再次说明()A.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精神贡献为主 C.人的价值在于得到社会尊重和认可
D.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解析:选A。用27个背篓背出山民的健康,体现了“背篼村医”李朝安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故答案选A。人们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物质贡献,也包括精神贡献,具体到某一个人则因人而异,B项错误。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C项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4.顾客遗忘的物品,他主动联系,如数归还。收到多发的货物,他联系物流,如数寄回。所售商品,绝不以次充好,低价高卖。透过2014年9月“中国好人榜”入选人物钟家元的事迹,我们感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B.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C.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D.是对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
解析:选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钟家元“顾客遗忘的物品,他主动联系,如数归还。收到多发的货物,他联系物流,如数寄回。所售商品,绝不以次充好,低价高卖”,体现了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诚信的价值准则,C项符合题意。
5.“对于一个手中只有榔头的人,他所看到的问题都是钉子。”这是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说过的一句名言。这告诉我们()①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③价值观是对社会存
在的反映 ④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我们知道榔头的作用就是楔钉子,因此题中观点告诉我们办事情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正确。榔头与钉子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题中观点体现了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②正确。“对于一个手中只有榔头的人,他所看到的问题都是钉子”,也可以看出人们认识问题的方法受其价值观影响,④正确。③不符合题意。
6.右面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要发挥正确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引导作用 ③必须在价值选择基础上进行正确价值判断 ④为维护他人利益要善于牺牲个人一切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A。漫画反映了当前由于诚信缺失而导致“血荒”,这启示我们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发挥正确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引导作用,①②符合题意。③颠倒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关系,④忽视了个人正当利益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观点均错误。
7.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时期,孝亲意识衍生出忠诚精神,把对家庭的爱上升为对民族、对国家的爱。“孝”的变迁说明()①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做出的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历史性特征 ③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特点 ④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新旧时期“孝”的不同内涵,说明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特点,也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②③正确,故答案选C项。①颠倒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④把人生价值与个人正当利益对立起来,观点均错误。
8.2014年10月17日,在靖国神社秋季例行大祭的第一天,远在意大利米兰出席亚欧峰会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以“内阁总理大臣”名义向神社献上被称做“真榊”的祭品,另有110名日本国会议员集体参拜了神社。对于政客再次集体“拜鬼”,日本各界表示担忧,也招致中韩两国强烈反对。这表明()①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②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主体差异性
④意识活动的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由于对日本侵略历史认知不同,安倍内阁、日本各界和中韩对待供奉在靖国神社中的战争罪犯态度不同,这表明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也表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主体差异性,①②③符合题意。④材料体现不出。
9.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非常关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其实,只要能以恰当的方式和剂量使用它,是不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这表明()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③价值判断应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客观依据 ④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只要能以恰当的方式和剂量使用它,是不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说
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也说明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①②④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价值判断应以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客观依据,③错误。
10.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奉行“加法”的时代,很多人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无休止的加法,往往让人不能承受之重。其实人生可以化复杂为简单,化多为少,这就是一种“减法”哲学。减法哲学告诉我们:减出轻松,减出健康,减出快乐,减出幸福。这表明()①“加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减法”转化 ②要调控好“加法”和“减法”的度,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③“减法”作为关键部分,其功能关系人生整体的轻松和自在
④“加法”与“减法”同等重要、不可或缺,都能让人生更幸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人生可以化复杂为简单,说明“加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减法”转化,①正确。“加法”和“减法”都各有利弊,关键在于适度,②正确。“加法”和“减法”是人生同时存在的两个方面,说“减法”是关键部分或“加法”和“减法”同等重要,都不准确,排除③④。
11.萍乡市安源区南台小学54岁的女教师段利萍在不幸痛失右手四指及大部分手掌后,凭着顽强的毅力刻苦练字,并用左手完成板书和批改作业等工作,在教学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不仅如此,她还用左手和爱心为留守学生撑起温暖的家。这说明()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社会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④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段利萍在不幸痛失右手四指及大部分手掌后,凭着顽强的毅力刻苦练字,在教学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一方面说明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另一方面也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①③正确。②不合题意,④说法过于绝对,均应舍去。
12.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设立至今已有22位科学家获得此项殊荣。翻阅历届科学大师的先进事迹,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惊人的一致:坚守理想、钟情事业,耐住寂寞、拒绝浮躁。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追求个性的发展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 B.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C.追求真理需要远离社会生活、注重自我修养 D.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指引
解析:选D。“他们的成功惊人的一致:坚守理想、钟情事业,耐住寂寞、拒绝浮躁”,体现了他们实现人生价值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指引,D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2014年9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首届中国质量(北京)大会上指出,质量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反映,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关乎亿万群众的福祉。中国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推动各方把促进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经济质量效益上来,把注意力放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上来,牢固确立质量即是生命、质量决定发展效益和价值的理念,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的正确性。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是什么,然后结合材料说明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是如何符合这一标准的即可。
答案:(1)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事物发展规律。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质量较差的产品必然造成资源浪费,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2)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质量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反映,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关乎亿万群众的福祉。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90岁高龄的吴冠芸老人生活一向简朴,从2003年开始利用自己的工资参加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资助特困大学生项目,11年来,已扶助贫困大学生50多人,捐助几十万元,受助的学生已有30人本科毕业,其中近半数考取了研究生,目前仍本科在读的学生有15人。吴冠芸老人除了在经济方面给予受助学生支持之外,还经常与他们写信沟通,对他们进行思想品质和心理方面的引导帮助,这些年累计通信信件达400多封。吴冠芸老人对贫困大学生坚持不懈的帮扶,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她先后荣获“续捐时间最长爱心个人”、“首都慈善明星”等荣誉称号。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人生价值的理解。
(2)运用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分析吴冠芸老人是如何创造与实现人生价值的?
解析:本题考查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第(1)问,可以从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什么、它表现在哪些方面、评价人生价值大小的标准等方面组织答案。第(2)问,首先要回顾教材价值实现的途径和方式是什么,然后据此审读材料,找出相关有效信息,再观点统率材料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答案:(1)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吴冠芸老人长期坚持扶危助困,为社会作出无私贡献,实现了她的人生价值。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吴冠芸老人对贫困大学生坚持不懈的帮扶,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社会的褒奖。③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社会对吴冠芸老人尊敬和褒奖,主要是因为她对贫困大学生坚持不懈的帮扶,对贫困学生进行思想品质和心理方面的引导帮助。
(2)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吴冠芸老人长期参与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资助特困大学生项目,为社会作出无私贡献。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吴冠芸老人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③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吴冠芸老人坚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续捐时间最长爱心个人”、“首都慈善明星”。
第五篇:《好卷》第二单元 达标检测卷
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
第二单元 达标检测卷
一、鸟 隹 鸟 隹 鸟
二、1.2.串 行 册
颗 棵 本
三、1.杨树 枫树 木棉
高 红 南
2.手掌 示例:(1)针
(2)小扇子
3.(1)②
(2)①
(3)③
四、采桑 插秧 收稻 打谷
五、1.⑤ ④ ② ① ③
2.(1)③
(2)①
(3)②
六、1.②
2.①
3.③
七、1.群 座
2.隹 反
3.小猴子在大猴子尾巴上荡秋千,雄猴子追雌猴子,搔弄它的脸孔。
八、1.A D B C F E
2.风 懒
3.银杏树√ 松树×
梧桐树√ 柏树×
4.示例:小松鼠,你过冬的食物都准备好了吗?
青蛙 小青蛙,你快去冬眠吧!等你睡醒了,春天就到了。
九、例文:从前有一只小猫,它特别喜欢吃鱼。有一天,小猫在钓鱼回来的路上,看到农民伯伯在果园里摘果子,小猫心想:“如果我把鱼种在土里,不就有吃不完的鱼了吗?”
想到这里,小猫就用工具在地上挖了一个坑,把鱼种在里面。小猫想:说不定明天鱼就长出来了。钓鱼多累呀!太阳晒得我头昏眼花,有时候下雨,把我淋得像从水里捞出来似的,有时候钓几个小时都没有一条鱼上钩。现在我不用愁这件事了。想着想着小猫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