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兰炭发展调研

时间:2019-05-14 03:41: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榆林兰炭发展调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榆林兰炭发展调研》。

第一篇:榆林兰炭发展调研

榆林兰炭产业发展状况调研

榆林是我国兰炭产业的发源地和目前最大的生产基地,兰炭产能达到4463万吨,兰炭与涉及兰炭产业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20%左右,成为煤基多联产和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榆林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榆林兰炭产业发展历程

兰炭又称半焦、焦粉,是以神府煤田盛产的优质侏罗纪不粘煤和弱粘煤为原料,采用中低温干馏工艺生产的一种高固定碳含量的碳素材料。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承接陕北地区原煤生产和煤化工、载能工业的重点产业。由于其固定炭高、比电阻高、化学活性高、含灰份低、铝低、硫低、磷低等特性,逐步取代冶金焦,广泛运用于化工、冶金、造气等行业。

(图1 兰炭生产基地)

榆林兰炭生产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其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3年以前。这个阶段的特征是“明火土法炼焦”,即原煤就地燃烧,然后用水浇灭,一般2.5吨原煤炼1吨焦,焦油、氨水等副产品不收集利用,全部就地排放。“土炼焦”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很快遍地开花,神府一带“村村点火、沟沟冒烟”,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严重,被称为“黑三角”。

第二阶段:1993年到2003年底。国务院环委会于1993年11月在榆林召开“晋陕蒙能源接壤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现场检查会”,对土法炼焦开始整治,“村村点火、沟沟冒烟”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到2003年底,全市形 成了以3万吨炉型为主,年产兰炭800万吨的生产能力。但是,由于生产规模较小、工艺落后和产业布局分散,被列为“五小企业”,面临全行业被淘汰的困境。

第三阶段:2003年底到2006年8月。国家开展了“保德-准格尔旗-府谷”黑三角整治,强制关闭规模以下污染严重的小土焦炉,积极引导荒煤气的综合利用,重点整治污染超标企业。通过综合整治,兰炭生产技术、企业生产规模都有了较大发展。

第四阶段:2006年8月到2011年8月。陕西省出台《贯彻焦化行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开展淘汰落后、建设“年产60万吨以上半焦试点”,推动兰炭产业整合提升,共关闭原有271户小兰炭企业,实现了园区化布局、60万吨以上规模化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达标排放,兰炭与电石、铁合金、金属镁等产业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2008年12月,工信部正式出台兰炭(半焦)行业准入条件,在《焦化行业准入条件》中对兰炭予以“正名”,标志着兰炭产业第一次获得了国家层面认可。

(图2 兰炭生产设备)

第五阶段:2011年8月以后。榆林市政府按照“珍惜资源、深度转化”的要求和“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废水处理和荒煤气脱硫等污染治理,实施“三个转化”战略,加快建设产业园区,进一步壮大兰炭产业,着力打造兰炭产业链,兰炭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榆林兰炭和涉及兰炭生产工艺的项目共有183个,兰炭总产能7674万吨,其中神木县4631万吨、府谷县2061万吨、榆阳区548万吨、2 横山县248万吨、佳县186万吨;已建成兰炭产能4463万吨(根据中国焦化协会统计122户企业),其中神木县2444万吨、府谷县1385万吨、榆阳区358万吨、横山县90万吨、佳县186万吨。在建项目23个,产能2803万吨;未建产能408万吨。截止2012年底,全国兰炭建成总产能8610万吨,榆林占全国总产能的51.84%,2012年兰炭产量1940.34万吨,2013年2237.11万吨(中国焦化协会数据),开工率46.7%。截至2013年底,淘汰兰炭落后产能955万吨,全市有2个项目已经进行了综合验收(神木天元化工,府谷三联煤电化)。

50004000总规模(万吨)已建成产能(万吨)3000200010000总规模(万吨)已建成产能(万吨)神木县府谷县榆阳区横山县463124442061***4890佳县186186(图3 榆林兰炭规模/已建产能地域分布情况)

二、榆林兰炭产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榆林兰炭企业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兰炭产业已形成相对完整的循环经济链,发展进入新阶段。

(一)兰炭产业已成为清洁高效的绿色能化工业

兰炭只有原煤污染物含量的10%到20%,特别是硫仅为原煤的10%,具有良好的环保属性。我国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烟尘和SO2,而烟尘的70%和SO2的84%都来自燃煤,在以煤基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不能转变的情况下,减少大气污染,兰炭是最佳的选择。兰炭工艺主要是将煤分类提取加工,1吨原煤产可生产0.6吨兰炭、0.06吨煤焦油和1000立方煤气,生产过程中将固、液、气全部合理利用,实现了闭合生产、吃干榨尽、就地转化。兰炭工艺热能转化效率高,达到80-85%,远高于燃煤发电的33-43%、间接煤制油的36-38%、煤制天然气的57-60%。兰炭工艺也是成本最低的煤转化路径,与煤液化相比,属于部分气化,不需要催化、空分、加氢、加压等,投资小,成本低,资源利用效高。目前榆林新建兰炭企业均实行了储焦、储煤场、备煤等生产区分割设臵,废水熄焦,水封闭循环,焦炉煤气全部综合利用,告别了氨水外排、煤气点灯的状况,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榆林兰炭产业已经走出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初级阶段,开始进入清洁生产、循环利 用的新阶段。

(图4 兰炭产业演进思路)

(二)兰炭产业已形成相对完整绿色循环经济链

兰炭在榆林能源化工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以兰炭为起点,榆林已构建起融合电石、铁合金、金属镁、焦油轻质化、水泥等产业的规模大、关联度高、循环链接的庞大产业体系。兰炭产业带动了煤炭、电石、铁合金、金属镁、煤焦油加工、聚氯乙烯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缓减了原煤外运的交通压力,成为上接煤炭开采,下连载能、化工、冶金,拉动物流、加工制造,广泛影响建材、服务等行业的支柱产业和关键环节。兰炭企业的废气变成了电力企业的“宝物”,避免了兰炭尾气的浪费和污染,提高了洁能发电的经济效益,提升了电石企业的竞争力。可以说,按照“园区大循环、产业中循环、企业小循环”的绿色循环体系建设理念,兰炭产业发展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大丰收。

(图5 兰炭循环产业链)

(三)兰炭产业是未来能源产业发展的理想路径

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是“富煤、少油、贫气”。目前,全国煤炭产业发展整体低迷,但对于油气的需求却越来越凸显。2013年我国进口原油2.82亿吨,同比增长6.8%,原油需求对外依存度达到58%,专业人士预计未来几年将突破60%,甚至可能达到70%。天然气进口量为53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到31.6%。油气需求将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点与难点。推进兰炭产业的发展,促进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转化,将是满足我国未来能源市场需求的一条理想路径。以兰炭产业中煤焦油加工和煤气利用为例,按照目前神木锦界工业园天元化工煤焦油加工模式,煤焦油加工柴汽调和油产出率在80%以上,每吨产值8000元左右,整体增值约4000元;煤气发电,每度电耗气2立方米,每立方气增值近0.175元。2013年榆林原煤产量达33854.89万吨,如果全部就地干馏,可生产出千万吨煤焦油,超过延长石油年总产量;生产出千亿立方煤气,超过陕京一、二线年天然气供气总量。

5(图6 煤各利用方案参数对比表,以吨标煤计算)

(四)兰炭产业已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撑

2012年全市兰炭产量1940.34万吨,实际转化原煤3235万吨,占原煤转化总量的33.8%;兰炭及下游电石、铁合金、金属镁产业共有从业人员29012人,实现产值182.11亿元,占到榆林市工业总产值的6.07%,上缴各项税费11.02亿元。兰炭及下游产业已成为产煤县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特别是神木、府谷两县,2012年兰炭及下游产业实现产值分别占到两县工业总产值的14.46%和5.33%。2013年榆林兰炭产量2237.11万吨(转化煤炭3764万吨),按照整合提升的要求,榆林183个兰炭及涉兰项目将整合提升为98个,兰炭总规模由7674万吨整合为7413万吨。榆林兰炭产业经过整合提升、淘汰落后、化解过剩产能,已实现集团化、集群化、节约化和园区化发展,逐步成为榆林重要的煤化工产业、民营经济发展和投资的重要平台,榆林经济发展乃至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五)兰炭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

省委、省政府对榆林兰炭产业发展十分重视,省委书记赵正永在榆林调研时强调,榆林以煤炭为基础的产业结构不可能立即改变,要围绕煤炭做转化、围绕转化做规模、围绕规模深加工,实现煤炭产业精细化和高端化发展,要把低碳循环发展作为根本路子,做大做强榆林兰炭产业,加强产业集聚,引导企业进园区,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省政府副省长李金柱多次专题研究榆林兰炭产业发展问题,提出在今后一段时期,要大力实施“11395”工程,这为榆林兰炭产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11395”工程具体内容为,树立“1个理念”,即煤基多联产发展理念;确定“1个目标”,即依托科技创新驱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独具特色的榆林兰炭经济体系,实现陕北煤炭深度转化目标;拓展“3大领域”,即加大兰炭在粉焦发电、喷吹炼铁、化工利用三大潜在领域应用力度;着力开展“9大攻关课题”,即突破粉煤流化床加压提取煤焦油技术、加快小颗粒煤热裂解技术攻关、解决煤炭分质多联产利用技术、研究实验利用粉焦发电技术、开展焦粉高炉喷吹工业化应用实验、加快干法熄焦技术攻关、研究实验焦粉造气技术、加快粉焦水煤浆利用技术研究、加快推进兰炭标准化体系建设;抓好“5项重点工作”,即组织对榆林兰炭产业开展调研、抓好兰炭下游产品市场开拓工作、大力开展兰炭多用途利用科技攻关工作、制定出台对兰炭产业财政金融支持政策、积极做好兰炭产业的知识普及和宣传工作。

三、榆林兰炭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虽然榆林兰炭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坚实的基础,发展前景广阔,但还面临一系列内外部的新挑战。

(一)行业政策亟需进一步创新

2008年,兰炭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列入产业目录。2009年,榆林市直接推动研究制定国家产业标准《兰炭产品技术条件》等3个文件,标志着榆林兰炭产业在国内外的领先地位。但早期兰炭企业类比焦化行业的标准进行项目建设,没有考虑其区别与传统焦化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兰炭环保设施建设普遍滞后,清洁生产水平低,环保方面的“先天缺陷”导致无法完成综合验收和国家备案。截止目前,榆林无1户企业通过综合验收,国家工信部又在修订准入标准,兰炭产业的政策性风险尚未解除。

(二)工艺技术亟需进一步突破

现有兰炭工艺对原煤粒度要求较高,客观上限制了产业的发展。随着煤炭开采机械化的普及,兰炭产业原料短缺的问题愈加凸显,面煤制兰炭的技术研发就显得尤其紧迫。面煤原料丰富,煤矿综采面煤占总产量70%以上,而面煤大量低价外销发电,既造成资源转化率低,又带来巨大交通压力,限制了产业的进一步扩大。同时,面煤价格低廉,目前为块煤50%左右,几乎是其中提取煤焦油的价格。榆林目前已进行了富油“大工法”、锦丰源“中科法”、金隅“成型干馏法”等3类面煤干馏实验,代表了国内最先进的工艺路线,但因具体工程技术存在缺陷,均遇到了程度不等的困难,亟需进一步攻关。

(三)产业水平亟需进一步提升

经过上一轮结构调整,榆林兰炭产业实现了园区化布局、集群化生产和循环利用,但目前的产业布局更多的还停留在企业空间上的聚集,即“企业集群”而非“产业集群”,尚未在园区内形成相对完整的循环产业链。焦炉煤气利用还停留在简单的燃料利用上,未能向下游延伸,产业链较短,附加值较低。目前,兰炭装臵的研发、生产尚无专业的装备制造厂家介入,各类装臵包括核心设备干馏炉均未定型,主要依靠企业现场组装,导致技术装备研发滞后,也难以保证达到设计水平。兰炭企业仍以兰炭产品为主,综合效益不高,尚未步入“以焦立足、以化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由此导致兰炭能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居高不下,面临着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亟需进一步提升产业水平。

(四)市场空间亟需进一步拓展

由于产品单一,产能过剩,现有市场很难消化已建成产能。兰炭传统市场为电石、铁合金领域,2012年全国电石产能达3000万吨,实际产量约1869.25万吨万吨,铁合金产能4300万吨,实际产量约3000万吨,产能饱和,过剩明显。兰炭用量,电石按照800公斤/吨计算,70%企业使用量(中西部省区)大约为900多万吨;铁合金按照1.2吨/吨(硅铁)计算,50%企业使用量(中西部省区)大约为1600万吨,两项合计市场需求量2500多万吨。另外,部分化肥企业使用兰炭,但用量少。目前,榆林兰炭和涉及兰炭产业总规模7674 7 万吨,实际年产量在1900-2100万吨之间,庞大的产能和相对狭小的市场使得兰炭产能释放率低,设备闲臵,重复建设凸显,兰炭市场萎缩。

四、促进榆林兰炭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推动榆林兰炭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坚定不移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使兰炭行业走上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良性轨道。

(一)创新理念,推动兰炭产业做强做大

对榆林兰炭产业发展,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兰炭产业不再是暴利行业,也不能再看作是初级和简单的煤炭加工行业,应将兰炭产业作为一个精细煤化工产业看待,从技术装备水平、目标市场定位、产业链延伸以及企业管理上深入研究,做到清洁化生产、精细化运营,产品差异化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应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原则,严格总量控制,提高企业准入门槛,严格控制兰炭新增产能,环保部门暂停审批兰炭和涉兰炭项目,对手续不全或未开工的项目一律暂停建设,以环评倒逼机制推动、培育和优化产业布局和污染治理技术水平,做大做强榆林兰炭产业。

(二)创新政策,做好兰炭产业支持服务

兰炭进入国家产业目录的时间较短,很多标准政策沿袭焦炭产业,不能完全符合实际。榆林作为兰炭产业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应制定兰炭产业升级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要积极争取中省决策层将兰炭放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产业、战略产业位臵来对待,加快完善产业管理制度,尽快确立行业标准,制订兰炭产业集群化、集团化、园区化方案,推进一批高标准示范企业建设,帮助企业通过省市验收,获得国家准入,引领产业健康发展。省级政府应积极协调兰炭产业与电力、电石、聚氯乙烯等产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在衔接产业准入等方面要创新政策,坚持“成熟一家、验收一家”原则,指导企业解决含氨废水处理、荒煤气脱硫等环保验收瓶颈问题。

(三)创新科技,开展兰炭工艺技术研发

榆林兰炭生产技术是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建立“政用产学研”新型长效机制,加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扩散,将技术创新与最终用户对接耦合,带动企业创新发展,完善产业链和创新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大项目、大企业、大投入引导,依托国家煤炭分质利用重点实验室,在加强研发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与集成。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相关科研院所和煤化工企业的支持,组织专家队伍,重点在煤焦油加氢工艺、煤制燃料油、煤炭分质多联产、粉焦发电、高炉喷吹、干法熄焦、粉煤造气、兰炭配煤、兰炭标准化制定等九个方面加大研发力度,解决目前存在的共性技术难题,尽快实现技术升级,为兰炭产业的高水平、精细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建议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联合组织研究清洁生产新工艺、新设备,8 推进荒煤气脱硫、尾气脱氮、废水处理、荒煤气回收利用的技术攻关,加大对煤干馏技术及装臵系统优化,提升整体技术水平,最大限度提高产品质量,强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实现兰炭产业节约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

(四)创新思维,挖掘兰炭产业潜在用途

进一步扩大兰炭用途,对于扭转当前经济下滑局面,特别是提振陕北民营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榆林近几年致力于兰炭替代焦炭进入钢铁冶炼的试验研究,谋划兰炭下游产业建设,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兰炭完全可以进入钢铁冶炼这个大市场。兰炭技术瓶颈一旦突破,将带来新一轮大投资,产能将会大幅增长,而现有的电石、铁合金以及将来的钢铁市场,对兰炭的需求空间依然有限,兰炭用途仍需进一步拓展。建议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兰炭深加工研发,创新产业链,重点以煤焦油收率最大化为导向,以煤热解干馏,兰炭气化、煤焦油加氢、煤焦油分离为基础,煤分质分级转化、综合利用煤基多联产项目为重点,推进兰炭产业二次跨越。

(五)创新工艺,突破兰炭面煤利用技术

突破兰炭发展中原料供应短缺瓶颈问题,必须在面煤利用技术上加大研究力度。各企业应联合科研院所大力研究面煤和籽煤干馏、兰炭烘干及兰炭改性试验。各级政府要鼓励兰炭产品向铸造焦转化,鼓励企业提升焦炉设备,加大回收和节能设施改造和研发力度,提高焦化资源回收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加大粉焦发电、化工造气等潜在领域的应用力度;先进技术经过专家论证后,积极开展试验示范,取得成功后加快推广使用;要完善市场营销管理,严格控制块煤出境数量或实行块末煤臵换方式保证兰炭的煤源供应。

(六)创新营销,加大兰炭市场开拓力度

兰炭产业要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除了先进的工艺流程和过硬的产品质量,也离不开完善的市场体系支撑。各级政府要注意理顺自身和市场的关系,在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兰炭市场开拓的支持。建议以北斗导航技术为统领,以新能源汽车为载体,打造铁路、公路、水路及煤炭产业相关企业共同参与的兰炭绿色物流体系,建立兰炭外运绿色通道,同时把兰炭列入铁路运输计划和大宗货物,增加外运能力,积极开拓兰炭出口贸易;探索电子交易、期货交易等现代贸易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促进产业发展;引导煤炭企业与兰炭企业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结对帮扶,建立兰炭客户系统,实现产销无缝对接,保障产品质量,维护消费权益;同时,加大企业的整合与重组,取长补短,形成集团式发展,提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着力打造“神木兰炭”金品牌,建设独具特色的陕北兰炭经济。

第二篇:兰炭调研报告

神木府谷地区兰炭厂家调研

陕蒙宁晋地区半焦(兰炭)生产原料煤是神府、鄂尔多斯和大同地区特有的长焰煤、不粘煤和弱粘煤,通过中低温干馏,所产半焦(兰炭)灰低、硫低、磷低、活性高、固定碳含量高、比电阻大,在电石、铁合金、化工造气等行业作为生产原料能完全代替焦炭,且能起到节能降耗、提高下游产品品质的作用,是一种物优价廉的碳素材料。半焦(兰炭)产品主要运用于电石、铁合金和建材等行业,半焦(兰炭)大块料(32mm以上)主要运用于化肥厂,中(18-32mm)小(8-18mm)料主要运用于生产电石、硅钙和铁合金冶炼,焦粉主要用于民用无烟燃料和铁矿石烧结,煤焦油目前主要用于工业燃料,尾气可以为金属镁厂提供煤气,也可发电。产品主要销往内蒙、甘肃、宁夏、河北、河南、山东、四川等地。

此次调研主要是针对兰炭的主产区神木和府谷两县,通过实地考察,对厂家的生产规模、产品质量,价格、运输等进行了全面了解,具体厂家情况如下:

1莱德莱德兰炭厂是神府地区公认的质量最好的厂家之一,60万吨的规模,采用的原煤是露天煤,价格要比其他厂家高30元左右,中料价格在900元/吨左右,粒度分得很均匀,固定碳在85以上,灰分在7左右,挥发份在8以下,但是水分比较高在20-22。付款方式为预付款,承兑现汇一个价,运输为自提,厂家不负责。2恒源恒源兰炭厂位于赵家梁,该处煤质优良,产品质量较为稳定。60万吨的规模,固定碳在85以上,灰分6-8,挥发份在7

左右,水分夏天在14-15,冬天在17-18,中料价格在880元左右,小料在800元左右,可根据需求加工10-32mm的料,价格在850元每吨,先款后货,承兑现汇一个价,运输为自提,厂家不负责。3 同得利该厂为60万吨的规模,固定碳85以上,灰分8左右,挥发份6左右,中料价格在860元/吨,水分在20-22,付款方式为预付款,承兑现汇一个价,运输自提,厂家不负责。祥荣该厂为60万吨的规模,固定碳84以上,灰分5,挥发份在9左右,水分13-14,中料价格在850元每吨,付款方式为预付款,承兑现汇一个价,运输自提,厂家不负责。五洲该厂是柠条塔片区最大的兰炭厂,规模为90万吨,采用陕煤大矿质量较好的五二煤,由固定碳在83左右,灰分在7左右,挥发在9左右,水分在16-17价格在850元每吨,付款方式为预付款,承兑现汇一个价,运输自提,厂家不负责。江泰该厂也在柠条塔工业园区,规模为60万吨,固定碳在83-84,灰分在7-8,挥发份在7-8,付款方式为预付款,承兑现汇一个价,运输自提,厂家不负责。联泰 60万吨的规模,现只开了30万的产量,固定碳中料85左右,灰分在7-8,挥发在7-8,水分在18左右,价格在880元每吨。付款方式为预付款,承兑现汇一个价,运输自提,厂家不负责。德润 德润为80万+60万的规模,固定碳在84-85,灰分在6-7,挥发份在7-8,水分在18左右,价格在850元每吨,主要发往甘肃和宁夏地区。付款方式为预付款,承兑现汇一个价,运输自提,厂家不

负责。精原 精原为60万吨的的规模,采用和莱德一样的露天煤矿,中料价格在870元/吨左右,固定碳在84以上,灰分在7左右,挥发份在9以下,但是水分比较高在20-22。付款方式为预付款,承兑现汇一个价,运输为自提,厂家不负责。宇帆商贸 该厂规模不大,固定碳在84以上,灰分7-8,挥发份5-6,水分在14-15,850元含税/吨,现金和承兑差价10元,在840元/吨,付款方式为预付款,运输为自提,厂家不负责。腾远 60万吨的规模,固定碳在84以上,灰分6-7,挥发份5-6,水分在16-17,中料在870元每吨,10mm以下的焦面在500元/吨,先款后货,承兑、现汇一个价,运输为自提,厂家不负责。万源 60万吨的规模,位于府谷老高川,该处较为偏僻,堵车较为严重,司机一般不愿到这边拉货,该处黑煤窑较多,兰炭较其他地方要低,固定碳83-84,灰分8左右,挥发份在8左右,价格在780元每吨含税。万鑫二厂 60万吨的规模,位于府谷老高川,该处较为偏僻,堵车较为严重,司机一般不愿到这边拉货,该处黑煤窑较多,兰炭较其他地方要低,固定碳在83-84,灰分在6左右,挥发份在9左右,水分夏天在11-12,冬天在14-15,670元不含税,可以开14%的增值税。承兑、现汇一个价,运输为自提,厂家不负责。宇超 60万吨的规模,位于府谷老高川,该处较为偏僻,堵车较为严重,司机一般不愿到这边拉货,该处黑煤窑较多,兰炭较其他

地方要低,固定碳在83-84,灰分在6左右,挥发份在9左右,水分夏天在11-12,冬天在14-15,670元不含税,可以开14%的增值税。承兑、现汇一个价,运输为自提,厂家不负责。

15漠源 60万吨的规模,位于府谷郭家湾,固定碳在84以上,灰分在8以下,挥发份8以下,水分在15-16,价格为840元/吨,承兑、现汇一个价,运输为自提,厂家不负责。众鑫 该厂说由60万吨的规模,我感觉规模就30万吨的规模,管理比较混乱,固定碳84,灰分在8,挥发份在9,水灾18-19。价格在845元/吨含税。先进低10元,运输为自提,厂家不负责。恒升 60万吨规模 暂停停产东源 60万吨规模 暂停停产鑫磊鸿盛 60万吨的规模,位于马镰湾,刚建成的,暂停生产。20 昊田 60万吨规模,位于府谷兴永 60万吨规模,位于神木永兴。

普煅煤是用低灰、低硫的精洗无烟煤(粒度为10-30mm,0.9-15mm),在煅烧过程中经过1250摄氏度左右高温煅烧后出来的产品,是生产电极糊、炭砖、炭块的主要原料.在电石中运用主要为了提高含碳量增加炉温,常用指标为灰分9以下(%)挥发分1。5以下(%)比电阻1300以下。固定碳90以上(%),水分1以下(%),平罗现在的价格为1200/吨,不含税。运输可以采用火运。在电石密闭炉中与兰炭以1:2的比率混用,生产出的电石品质更优良。

第三篇:兰炭产业发展报告

兰炭产业发展报告

为了及时了解掌握我县及周边地区兰炭产业发展情况,应对国家可能进行的兰炭产业政策调整,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最近,县经济发展局对毗邻我县的内蒙古伊旗、准旗、陕西府谷以及我县兰炭工业集中区兰炭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区域兰炭产业发展情况。目前兰炭企业主要分布在晋、陕、蒙、宁四省区交界地带,以我市神府地区和内蒙古伊旗、准旗最多。伊旗境内现有兰炭企业105户、162座兰炭炉,年生产能力为兰炭560万吨,焦油56万吨。准旗境内现有兰炭企业38户,52台兰炭炉,年生产能力为兰炭170万吨,焦油17万吨。榆林市的神木、府谷、横山和榆阳区共有295家兰炭企业、620台兰炭炉,年可生产兰炭2000万吨,焦油200余万吨。神木县境内的兰炭炉共有140户、289座,其中3万吨炉232座,5万吨炉57座,主要分布在孙家岔、西沟、大柳塔、麻家塔、永兴等乡镇(办事处),生产能力达年产兰炭1000万吨,煤焦油100万吨。目前,神木、府谷、横山、榆阳区大部分兰炭企业生产经营正常,效益良好。兰炭产品目前市场价格为中料260元/吨,铁合金用小料240元/吨,化肥用大料240元/吨不等,煤焦油价格为轻质油2450元/吨,重油2310元/吨左右。近期煤焦油价格在高位稳定维持两个月之后,略有下滑;兰炭产品销售基本正常,价格下滑明显。内蒙伊旗兰炭企业已停产两月有余,目前仍全境停产,部分企业已开始拆除生产设施。内蒙准旗最近也已出台兰炭企业取缔政策,部分企业已停产。

兰炭作为我县的一项重要产业,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去年兰炭产量达到600多万吨,焦油60多万吨,转化原煤1200多万吨,实现产值27亿元,上缴税费2.3亿元,解决了4000多人的就业问题。同时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经济收入相对丰厚的民营企业家。为我县经济发展积累了资金,培养了人才,为财政收入增加做出较大的贡献,带动了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兰炭产业是依托我县地方煤炭产业的发展迅速成长起来的新兴产业,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县煤炭产业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兰炭产业的发展使我县地方煤矿的选块煤几乎全部实现了县境内转化增值,已经逐渐成为影响我县地方煤炭产业的主要因素。此外,依托兰炭这一优势资源,我县已累计投入7亿多元,建成电石企业35户,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兰炭作为电石生产的主要原料,对电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兰炭产业逐步成为我县工业经济的支柱型基础产业,对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保护和发展兰炭产业是保持县域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我县兰炭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兰炭企业污染环境、浪费能源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2004年“五小”企业清理整顿前,兰炭生产企业没有规范性的要求,绝大多数企业都随意建设、布局零乱、管理混乱、生产无序、基础设施薄弱、浪费能源、环境污染严重。2004年榆林市出台了焦化企业环境保护治理标准,所有兰炭企业都按标准进行了整改,兰炭企业的环保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污染环境、浪费能源的现状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观。一是原煤场没有进行有效的防尘处理;二是原煤和兰炭的筛选、输送作业露天进行,扬尘污染严重;三是炉区跑、冒、滴、漏现象普遍;四是生产废水处理不力,氨水偷排现象时有发生;五是氨水池、焦油池防渗漏措施简单,潜在污染隐患较大;六是兰炭产品露天堆放,成品区地面硬化标准不高,脏、乱、差、污染严重;七是场区硬化、绿化、美化等环境综合治理措施不力,环境严重恶化;八是工人劳动保护和生产安全措施不力,生产工人安全和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九是炉体尾气未能回收利用,资源浪费相当严重。

2、国家可能进行的产业政策调整,必将给兰炭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五小企业”清理整顿后,国家对兰炭产业一直未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等规范性文件,兰炭企业的整改工作也一直未得到国家的明确认可。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仍然是悬在兰炭企业头上的利剑。产业政策的不确定性给兰炭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政策风险。

最近,国家发改委产业司、省发改委产业处、市发改委产业科以及上级有关领导到我县调研兰炭企业的产业政策,在组织参观了几户兰炭企业后,与县政府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同志进行了座谈。国家发改委产业司侯世国调研员就国家对本区域兰炭企业的产业政策研究情况进行了通报。在充分肯定兰炭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对无环保设施,生产工艺落后,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严重浪费能源的小型兰炭生产装置要进行取缔。兰炭产业要向大型化方向发展,鼓励进行单条大规模生产线和通过现有炉型的组合整合扩大生产规模的试点。同时要进行生产工艺的改造,实现洁净化生产,参照现有焦化企业配套建设环保设施,妥善处理生产用水,有效利用尾气和余热等可利用能源。通过建设大规模高标准的兰炭生产企业,来实现兰炭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从而有效避免产业政策调整给地方经济带来的损失。

三、兰炭产业的发展空间分析

我县的兰炭企业生产的兰炭产品广泛用于电石、铁合金生产、化肥造气、生铁冶炼、高炉喷吹等生产领域及城市生活用洁净煤。目前,由于全国电石、铁合金市场供大于求,许多电石、铁合金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受其影响,兰炭中小料供需状况相对稳定。化肥企业造气是目前兰炭大料的主要使用途径,随着化肥产业的发展和兰炭造气工艺的不断推广,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兰炭的高炉喷吹在首钢、宝钢等大型钢铁企业进行了试点,效果良好,每吨钢材可以节约成本达300多元,经济效益明显,但由于兰炭产品的强度较低,大面积用于高炉喷吹需要进行技术攻关。去年我国的高炉喷吹用无烟煤3000万吨,预计到2020年,全国用量将达到1.2亿吨,潜在市场巨大。化肥造气和高炉喷吹的推广必将带来兰炭产业的革命性变革。

煤焦油作为燃料油的替代产品,主要用于建筑用陶瓷和燃油发动机的添加用油等领域。我国是燃油的主要进口国之一,2005年,全国燃油进口达3000万吨,缺口巨大。通过煤的干馏炼油是继煤的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技术之后,又一条重要的煤变油途径。今年年初我县三江公司在北京召开了由三位工程院资深院士和国内知名煤化工科研机构、大专院校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等27人参加的煤干馏炼油综合利用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对通过煤干馏炼油技术取得了共识。煤焦油也是继石油后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通过煤焦油加工酚、萘等基础化工产品和成品油也是目前煤焦油的重要用途之一。随着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的持续走高,国内成品油紧缺的现状不断加剧,煤焦油深加工转化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

根据本次调研的情况来看,内蒙伊旗、准旗两地彻底取缔兰炭企业已成定局,由此带来的市场空间,必将给我县兰炭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适时抓住机遇,占领市场,也已成为当务之急。

政府在组织进行新型兰炭炉研发的同时,做好配套项目的审批立项等前期工作。并迅速组成专门机构,协调国家、省、市有关部门,为我县兰炭产业转型换代争取更加充足的时间和政策支持,保持市场的稳定。

第四篇:关于发展榆林文化产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榆林文化产业的调研报告

-----------------------来源:决策咨询委 作者:决策咨询委员会 日期:2009-1-14 16:23:0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养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为了贯彻落实好十七大精神,促进榆林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现就如何发展榆林文化产业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榆林文化产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提出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绿色生态名市、特色文化大市的三大战略目标,在依托能源资源,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重视了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修复了榆林古城步行街和古城墙,维修了凌霄塔,再现了塞上榆林“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风采。新建了世纪广场、凌霄广场和火车站广场,以及全面展示榆林物产、资源、人文、历史的榆林市展览馆。全市各县普遍维修了文化馆、图书馆和影剧院,或者新建文化影视大楼,对境内有名的文物古迹镇北台、红石峡、统万城、白云山、二郎山、李自成行宫、杨家沟革命旧址等进行了有计划的维修,并正在建设榆林市文化艺术中心、新闻中心、科技馆等一批高水平的现代文化设施。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市文艺演出业、电影业、艺术培训业、文化娱乐业、民间艺术业(石雕、剪纸等)、网络文化业、文博旅游业、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书报业、广播电视业等文化产业产值收入4.78亿元,占全市GDP总值的0.7%。可见,目前我市的文化产业虽然较前有所发展,但还非常薄弱,尚处在起步阶段。

二、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一)文化产业没有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许多领导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没有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文化产业的发展经常摆不上位置。工作考核上,有计划生育、社会治安、信访、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党风廉政建设“六顶硬帽子”,文化产业建设实际上成了软任务。工作中一般号召多,具体落实少,投入严重不足,没有认真研究和作出一些大的策划和举措。

(二)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顺,宏观调控不力。我市文化产业管理部门涉及文化部门、广电部门、旅游部门、工商部门等,统一的文化产业领导与协调机制尚未建立,文化产业的管理机制及制度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有的政府部门在文化产业管理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事不分、管办不分、职能交叉、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现象,宏观调控乏力。有的职能转变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市场机制的形成,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文化产业缺乏整体规划。目前,我市虽然对“建设特色文化大市”作出了一些好的安排和设想,但还缺乏一个较为完备的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在全市“十一五计划”中也没有列出文化产业专条,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领域、重点目标、结构框架不够清晰,以致全市文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无序、盲目、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现象,文化资源优势、市场产业优势没有显现出来。

(四)文化产业政策不够完善,已有政策落实不到位。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需要法规、政策的有力支持。国务院2005年下发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下发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文化部先后下发了《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等。陕西省也下发了《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纲要》、《陕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陕西省财政厅、地方税务局、国家税务局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陕西省文化厅关于加快发展我省文化产业的意见》、《陕西省文化厅关于加快非公有制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但我市目前还没有出台任何针对文化产业的专门文件。对现行法规和政策,落实的力度也不够。在调研中,市广电局提出在广告方面没有任何扶持电台、电视台的扶持政策,相反有很多制约性的规定限制发展。广电网络公司提出现在推广的数字电视也缺乏政策支持。

(五)缺乏文化产业人才。由于种种原因,我市的文化人才整体上素质差、水平低。现有文化人才,特别是一些比较出色的文艺人才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有的甚至流到外地,而使榆林始终未能涌现出文化艺术的领军人物,直接影响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对加快发展榆林文化产业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形成一个全市上下抓文化的推进机制

榆林文化资源与榆林能源资源共同构成榆林区域的核心竞争力。能源作为有形资源,只会越挖越少,直至枯竭;无形而有神的文化资源,却会越挖越多,永续利用。榆林经济的跨越发展要持续,社会发展要和谐,必须聚合无形文化的隐性力量,以文化软实力支撑经济硬实力。从社会发展的本质上讲,抓文化也是抓生产力,抓发展。无论从榆林跨越发展,还是从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全局看,都不能不抓文化产业建设。各级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

抓文化就是抓生产力、抓发展,所以建议市上成立以主要领导挂帅的繁荣文化领导小组,根据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每年定期研究讨论几次文化产业工作;将文化工作纳入各级组织、各级干部的考评系统,落实项目,扛实责任,用抓经济工作的决心和举措抓文化繁荣,从而将文化产业扎扎实实地推向前进。领导小组下设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由市委宣传部一名领导担任组长,统筹协调和指导文化、广电、旅游、新闻传媒等各方面的文化产业工作。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依托市直文化产业部门、文艺团体、榆林学院等院校和相关协会尽快组建一个“榆林文化产业研发中心”,为市内各文化企事业单位提供人才培养、文化品牌设计、决策咨询、项目创意、文化产品推介等服务。同时,要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特色文化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榆林特色文化的知名度、影响力,推动榆林文化产业上台阶。

(二)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并推出榆林的文化品牌

文化产业的范畴较大,要重点制定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规划、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新闻传媒产业发展规划,并分别确定产业定位、产业布局、产业重点项目,以及实施对策和保障措施等,使榆林文化

产业尽快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总盘子,成为榆林发展的新亮点。

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规划,要以丰富多彩的陕北民间文化资源为根基,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着力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品牌。我们榆林有好些久负盛名的文化品牌,应在发展文化产业中作出规划,使其进一步彰显,走向市场。陕北民歌就是一个著名品牌。陕北民歌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全国各地乃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台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都有影响。一方面,可组建大型的陕北民歌演唱团,实行名人领办、自愿组合、市场运作、政府扶持,将陕北民歌演唱活动推向新的高潮,推向校园、工厂、社区、农村、饭店、广场、庆典等各种场合,推向全国以至国外;另一方面,可将陕北民歌资源打造成创意文化产业。如兰花花、三十里铺、五哥放羊等陕北民歌资源品牌,就可通过规划实施转化为产业品牌。陕北秧歌剧,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品牌,《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陕北秧歌剧在革命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今年排演的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也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可以形成文化产业。我们榆林还有榆林小曲、陕北道情、陕北二人台等文化品牌,都应规划并打造成创意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也要立足本土特色,围绕长城、黄河、黄土地做文章。我市境内有800多公里长城,镇北台与嘉峪关、山海关并称为“中国万里长城线上的三大奇观”,嘉峪关、山海关早已成为4A级旅游景区,镇北台也完全可以打造成知名旅游景区。统万城是全世界唯一的沙漠都城,也是全世界唯一的沙漠凶奴都城,所以应尽快规划开发。在黄河上应规划实施黄河飘流旅游项目。为充分展示我们榆林的黄土地特色和黄土风情,应规划实施“陕北民俗文化村”旅游项目。

新闻传媒产业规划,也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按照现代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分别制定规划。

(三)出台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行政法规政策

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出台《关于加快和促进榆林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对发展文化产业提出具体的目标、计划、措施等,并在规划建设、土地使用、税费征用等方面出台配套的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要求所有文化产业单位都要确定自己的项目、任务和目标,鼓励民营实体积极参与,可以实行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经营文化产业,努力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四)推进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曾指出,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在国内外文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早改革早主动,晚改革就被动,不改革就没出路。所以,我们榆林也必须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原则,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良好平台。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也要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方向,坚持走改革之路,不断增强活力和实力,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改革中要注意发现人才,推出人才,把那些突出的人才放在领导岗位或其他有利其发挥的重要位置,并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文化艺术人才队伍,使发展文化产业真正走上人才推动之路。

(五)加大投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如同搞经济建设一样,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也要加大投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当前,应重点抓好五个项目的实施:一是应确定实施镇北台旅游景区项目。应修复镇北台两侧的1.64公里长城,修复款贡城以及迎宾广场等配套设施,使其与红石峡植物园、古城步行街形成榆林旅游的第一大亮点。二是统万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国家文物局已提名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要立项申报,如能申遗成功并经过开发,其旅游产业效益将不亚于开发石油、天然气的效益。三是陕北民俗文化村项目。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该项目应定位在佳县白云山附近,使其形成像深圳的“中国民俗村”、西安的“大唐芙蓉园”那样的具有震撼力的旅游品牌。四是黄河飘流项目。按照现代人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特点,飘流距离不宜过长,应以神木县天台山景点为起点,以佳县白云山景点为终点,约需飘流2小时左右,定能吸引大量游客。五是创意文化产业项目。要组织精干力量,以陕西民歌为主,依据榆林的特色文化,推出能够引起轰动的文化艺术产业。

政府应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要列入市场机制,实行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参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行银行贷款贴息政策;开展无形资产评估质押贷款;还可由担保公司担保贷款。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金领办文化产业,或在文化产业入股、参股,真正形成政府组织引导、全社会兴办文化产业的生动局面。

第五篇:关于发展榆林学前教育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榆林学前教育的调研报告

------------------------------

------------------------

来源:决策咨询委作者:日期:2012-2-1

5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找准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研究制定今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根据安排,我们组织人员深入实际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1年秋季,全市共有各类幼儿园 519 所,有公办58所,占11%,民办461所,占89%,在园幼儿100375 人,其中幼儿园小班17912人,中班 25801人,大班38687人,小学附属学前班17975人。校内外适龄幼儿 126408人,其中三岁幼儿37339 人,四岁幼儿41765 人,五岁幼儿47304 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9%,学前一年毛入园率120 %。现有幼儿园教职工4068人,其中园长392人、专任教师2759人、保育员353人、其他人员564人。园长中具有本科、大专、高中阶段及以下学历的教师分别达到54人、209人和129人、所占比例分别达到13.8%、53.3%和32.9%。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大专、高中阶段及以下学历的教师分别达到259人、1442人和1058人、所占比例分别达到9.4%、52.3%和38.3%。目前,全市幼儿园占地总面积达到50.7万平方米,园舍建筑总面积25.9万平方米,户外活动场总面积15.4万平方米。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努力下,以及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学前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重视,保障措施比较有力。近年来,根据中、省就发展学前教育的有关要求,我市结合实际,建立了“市级统筹、布局规划、以县为主、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健全了政府统筹、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了《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和《榆林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等有关文件, 全面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惠民政策,各县区也积极落实学前教育配套政策,均制定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从而推动幼教事业出现可喜局面。其中府谷县城及乡镇公办幼儿园大都建筑新颖、整洁、明亮,院子均已绿化、软化,老师们爱岗敬业、积极向上,孩子们生龙活虎、喜笑颜开,幼教事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神木、府谷两县,今年秋季开学已率先实施学前三年免费教育。

2、增加投入,幼儿园建设步伐有所加快。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并将学前教育推进工作纳入“百亿教育强市工程”。按照计划安排,全市一批高标准、高规格、设计理念超前的幼儿园正在建设之中。今年计划新建县城标准化幼儿园4所,新建、改扩建乡镇中心幼儿园45所。目前,新建的4所城区幼儿园中,米脂县育稚幼儿园主体封顶,预计10月份投入使用;府谷县第五幼儿园、榆林高新区尚郡幼儿园正在主体建设阶段;横山县第二幼儿园正在施工。新建、改扩建的4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府谷县哈镇一学区幼儿

园等9所幼儿园已投入使用,横山县高镇中心幼儿园等7所幼儿园主体工程完工,其余29所幼儿园主体工程过半,年底完工。

3、典型示范,办园水平初步提升。近年来,全市积极开展幼儿园分级定类工作,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12所幼儿园接受了分级定类,其中一级园19所(含待审批10所)、二级园113所、三级园80所。大力推进学前教育骨干体系建设,引导榆林一幼、府谷县童爱幼儿园等4所幼儿园建成省级“示范幼儿园”,榆林二幼、神木二幼建成市级“示范幼儿园”,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全市的幼儿园都在提升办园水平。

4、注重培训,师资素质有所提高。近年来,认真实施园长教师培训制度,全市有60%以上的幼儿园园长(副园长)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园长任职培训和岗位培训。今年上半年选派98名幼儿骨干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18名园长参加园长高级研修。2005年以来,获得市、县级“教坛新秀”称号的幼儿教师达60余人。今年4月份,我市选派24名幼儿教师参加“陕西省第二届幼儿教师基本功大赛”,有14名教师获奖。

二、存在问题

从整体上看,近年来,全市学前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相比,与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提出的发展目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总体讲全市学前教育存在“上不上、上不起、上不好”的“三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前教育认识不到位。近几年来,我市学前教育事业虽然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仍有部分县区、乡镇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对学前教育的社会公益性、普惠性认识不足,对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研究的不够,落实的不及时、不到位,在经费投入、管理服务等方面缺乏保障机制,将幼儿园推向市场,造成学前教育领域没有规划、自由办园、管理无序的局面,阻碍了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2、公办幼儿园数量太少,入好园更难。目前公办园58所,仅占11%,有7个县仅有1所公办幼儿园,有的县竟连1所公办幼儿园也没有。这与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部门和社会力量办学的格局要求相差很远。从全市来看,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户籍政策放宽,大量农村学龄人口涌向城区,而城区公办幼儿园布点少、总量不足、班额过大、在园幼儿过多。如榆阳区城区公办幼儿园仅有2所,子洲等县城区公办幼儿园仅有1所,群众“入好园”的愿望远远不能满足。加之,城区新建公办幼儿园的征地费用很高,选址、建设工作难度很大,部分开发商在房地产开发时,不按政策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在居民区中形成了学前教育的“真空区”,给城区少有的公办幼儿园形成了很大压力。

3、学前教育管理不规范。目前,全市多数幼儿园缺乏内部管理制度和保教计划,加之地方政府对这些幼儿园承办者的资格、办园条件、教师资格、登记注册、收费标准、办园质量与督导评估等都还缺乏有效的规范管理,城区和广大农村存在着大量的无证幼儿园。据调查了解,许多民办幼儿园存在着缺少户外活动场地、保教设施设备短缺、未按规定配备“两教一保”(每个班级配备两名教师一名保育员)等问题。同时,也出现收费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公办幼儿园收费较为合理,大部分民办幼儿园收费偏高,有的民办幼儿园条件虽好,但收费“天价”,甚至月收费3000多元,一般家庭上不起。

4、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不完善。尽管全市近年来用于学前教育的经费在整体上有所增长,但政府财政资金投向比较单一,主要用于在编教师的人头费和公办幼儿园的基建项目,而用于内部设施改造、教玩具图书配备、教师培训等方面的经费捉襟见肘。因此,经费投入总量不足依然是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5、学前教育严重小学化。目前,在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和相当一部分公办幼儿园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听话;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做小动作、说话,坐姿要端正,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要求幼儿尤其是即将升入小学的读大班孩子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习。不少幼儿园不注重开启幼儿的天性和智慧,不是组织幼儿做游戏和手工,并从游戏和手工中学习和想象,而是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做作业,讲课则一味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游戏。

6、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由于就业环境、工资待遇等方面与中小学教师存在明显差距,因此报考幼师专业的初、高中毕业生很少,回原籍任教的幼儿教师更少,造成专业幼儿教师短缺。在全市公办幼儿园中,只有少数教师为幼师专业毕业,其余多数均为普师毕业。以靖边县第一幼儿园为例,全园有教师50名,幼师毕业仅有12名,占全园教师24%;普师毕业13名,占全园教师26%;非师范类25名,占全园教师50%。公办幼儿园教师老龄化趋势凸显。民办幼儿园的教师专业水平和合格率更低,很大一部分教师为高中或初中毕业,绝大多数教师没有资格证、没有职称、也没有普通话证书,这些教师不懂幼儿发展规律,对幼儿教育的正确目标、任务知之甚少,只会模仿小学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呆板、枯燥。

幼儿教师参评职称列为小学序列,由于整体人数偏少,每年能参评的指标很少,晋升职称的周期较长,严重挫伤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民办幼儿园之间竞争激烈,每月薪酬往往成为教师“跳槽”的主要动因,再加之现有职称评定过程中履行审编审岗政策只能用于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教师无法评职称,造成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极不稳定。

三、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将学前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学前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工程,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并大力宣传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围绕贯彻落实《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和《榆林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支持幼教事业,形成合力和良好的社会氛围。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有关部门要细化对学前教育的目标要求,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引导各县区、各幼儿园提高对学前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适应学前教育发展趋势,督促各级各类幼儿园端正办园思想,努力实现由学前一年教育向学

前三年教育转变、由办班向办园转变、由办园随意性向规范化转变。在此基础上,统筹城乡幼儿园布点,要像建设中小学一样,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

2、狠抓落实,加大建设幼儿园的力度。要以普及学前教育为目标,在全市开展大办园活动。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规模适度、稳步推进”的原则,根据《榆林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加快建设公办标准化幼儿园,鼓励优质幼儿园兴办分园或合作办园,支持行政村、街道(社区)创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建设,并建立民办幼儿园补助制度,对园舍达到标准化要求的民办幼儿园给予一定补助,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面向大众的普惠性幼儿园。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新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设用地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如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其规划不予审批;已经审批规划而没有安排幼儿园建设用地的,要重新调整规划。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管理服务部门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和管理范围,积极为幼儿园建设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和保障机制,全力加快推进我市幼儿园建设进程。到2013年底,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44所,幼儿园覆盖全部城镇、行政村,全市幼儿园基本达到省颁标准,全市学前一年、两年、三年教育毛入园率分别达到90%、85%、75%以上。

3、加大投入,建立幼儿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事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学前教育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首先显现的仍然是经费投入不足。建议市政府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大幅增加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投入,全力保障市、县区公办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工程、学前免费教育、示范幼儿园创建和园长、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

4、强化培训,建设良好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一是实行转岗培训,随着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的加快,小学富余教师数量不断增加,对富余的小学教师,年龄在35周岁以下者采取自愿参训的原则,由政府统一安排,参加幼儿教师转岗脱产培训。同时,协调省教育厅组织相关人员编写转岗培训教材,或为各市培训一批负责转岗培训的培训者,确保转岗培训落到实处。二是建议在榆林学院、榆林师范、绥德师范等院校设立学前教育专业,为全市学前教育的持续发展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三是市上向省上建议尽快组织幼儿教师考试录用工作,吸收一批懂专业、有朝气、热爱幼儿教育的教师,切实解决幼儿专业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四是设法解决公办幼儿园中教师老化问题,必要时可采取竞争上岗等方式,让老年教师和非专业人员离岗、换岗,空出位置补充年轻专业教师。五是吸收一部分有志于幼教事业的男教师进入幼儿教师队伍,促使幼儿全面成长。六是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国内、省内知名教师、教授来我市进行培训;或选派园长、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提升其业务素养;或通过公办和民办幼儿园之间帮扶结对,实现公办和民办之间、城区和城区之间、城区和乡村之间互相帮扶、互相交流学习,进行本土培训。七是建议编制部门按照幼儿园教师配置标准,积极为各公办幼儿园教师设立编制,保证幼儿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享有同等待遇。

5、加强管理,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一是要加强日常督导与检查。要积极发挥教育督导部门的职能作用,定期与不定期地开展幼儿园专项检查与督导工作,逐步规范幼儿园的办园行为,切实扭转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不良倾向。二是完善制度建设,结合《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有关要求,健全完善各幼儿园的家园联系制度、安全卫生制度、园本教研制度、教师培训制度、幼儿成长档案制度,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三是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办园管理扶持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在审批登记、分级定类、评估指导、资格认定、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评优树模等方面,确保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同等对待。而对那些管理不规范、安全隐患大且无证经营的个体幼儿园要坚决取缔。同时,要严格办园审批准入制度,不合格者一律不予注册登记。四是制定幼儿园等级标准和幼儿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将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放在同等评价体系中进行等级划分;物价部门可根据幼儿园的等级拟定收费标准,既要抑制高收费现象,又要兼顾市场对幼教服务的不同档次需求。五是进一步完善评价制度,并将教师课堂教育教学及幼儿综合能力测试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对幼儿教师进行总体评价。

下载榆林兰炭发展调研word格式文档
下载榆林兰炭发展调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发展榆林文化产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榆林文化产业的调研报告------------------------------------------------------来源:决策咨询委作者:决策咨询委员会日期:2009-1-14 16:23:03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

    榆林市兰炭企业管理实施意见

    榆林市兰炭企业管理实施意见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兰炭企业生产和经营秩序,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兰炭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我市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第二条:本......

    燃煤锅炉改造兰炭锅炉方案

    自主研发名牌产品 国家专利 燃煤锅炉改造兰炭锅炉方案 一、兰炭概述 兰炭又称半焦、焦粉,是利用神府煤田盛产的优质侏罗精煤块烧制而成的,作为一种新型的炭素材料,以其固定炭高......

    赴内蒙古、陕西考察兰炭情况汇报

    赴内蒙古、陕西联合考察兰炭情况汇报2011年3月10日,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开拓新的燃料资源。原料处、质量管理部、技术中心、炼铁厂一行4人,根据薄总关于“组织好兰炭试验”的......

    新疆碳素兰炭沥青2011年工作总结

    为建设特色而秀美的新疆信发而努力奋斗 ——2011年新疆农六师碳素、兰炭、沥青建设工程总结发言 尊敬的张书记 刘总、贾总、张刚经理及集团各位领导、职工同志们: 新年好! 201......

    推动榆林物流业跨越发展的调研报告

    推动榆林物流业跨越发展的调研报告------------------------------------------------------来源:决策咨询委作者:日期:2011-10-8根据市决咨委的要求,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我们......

    关于推进榆林跨越式发展有关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榆林跨越式发展有关问题的调研报告 ------------------------------ ------------------------ 来源:决策咨询委作者:决策咨询委员会日期:2007-3-24 10:39:14 市决......

    榆林煤炭工业发展概况

    榆林煤炭工业发展概况 www.xiexiebang.com 2006-09-04 来源:榆林市人民政府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朋友们、同志们: 今天隆重举行的“煤炭科技万里行——走进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