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与鄂尔多斯发展的比较和分析

时间:2019-05-12 11:2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榆林与鄂尔多斯发展的比较和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榆林与鄂尔多斯发展的比较和分析》。

第一篇:榆林与鄂尔多斯发展的比较和分析

榆林与鄂尔多斯发展的比较和分析

-----------------------来源:决策咨询委 作者: 日期:2009-12-24 10:23:14 榆林与鄂尔多斯毗邻,同属大河套套内板块,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基础、文化传统有很大的相似性,过去同属贫困地区。从经济总量看,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两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总体上鄂尔多斯一直落后于榆林。1995年鄂尔多斯开始超过榆林,之后,以迅猛发展的态势,从总产值、财政收入、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居民生活水平、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同榆林拉开了很大的差距。国内有人称之为“鄂尔多斯风暴”,并认为其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作为毗邻同质的兄弟市区,榆林与鄂尔多斯的差距何在?通过调研和反思,我们初步认为,深层次的原因主要在于:文化背景和观念差异、政务环境和政策的差异、战略决策的差异和用人机制的差异。榆林要追赶鄂尔多斯,不仅要学习鄂尔多斯、缩小和消除这些差异,还要开发优势资源,壮大特色产业,制定比鄂尔多斯更高超的战略规划,出台比鄂尔多斯更有力度的政策,创造比鄂尔多斯更好的经济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法制环境和生态环境。

一、榆林市和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发展比较

(一)两市的基本市情比较

两市地处大河套流域鄂尔多斯盆地,同属农业经济和畜牧经济、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的过渡带,也同属全国罕见的资源富集区。从土地资源看,鄂市和榆林分别为8.7万平方公里和4.4万平方公里,前者是后者的二倍,两市沙漠地和丘陵高原地各占一半,鄂市的沙区比例比榆林大些。从矿产资源看,都蕴藏丰富的煤、气、盐。煤炭探明储量鄂市占全国六分之一,榆林占全国五分之一。天然气探明储量鄂市占全国三分之一,榆林占全国近三分之一。榆林的盐岩、石油储量大于鄂市,鄂市的天然碱、芒硝储量大于榆林。两市的水资源都较短缺,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比较丰富。从旅游资源看,由于河套屏障保护,鄂市保留了完整的蒙古族传统礼仪,也是著名的歌舞之乡,榆林保留了完整的汉民族黄土文化,是信天游、陕北秧歌和腰鼓的发祥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榆林要多于鄂市(13:5)。

(二)两市经济发展比较

1、四大经济指标比较(见图

一、图

二、图

三、图四):

由四大经济指标比较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鄂市的固定资产投资一直高于榆林,集聚的经济能量比榆林要早要大,1995年开始实现了经济起飞;在财政总收入相当的情况下,由于鄂市的税费政策更倾向于地区,本土民营企业比例大,地方财政收入大大高于榆林;同时,由于鄂市人口少,2008年在榆林GDP相当于鄂市62.9%的情况下,人均GDP仅为其27.8%。

2、产业结构比较(1)三次产业结构比较 2008年鄂市三次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57.7亿元、931.4亿元、613.9亿元,结构比为3.6:58.1:39.3;榆林三次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66.1亿元、793.03亿元、149.12亿元,结构比为6.5:78.7:14.8。榆林第一产业已超过鄂市,二产发展势头良好,有望在近年内赶超,但三产比鄂市低463.78亿元和23.5个百分点。说明鄂市一二三产结构好于榆林。榆林第三产业增加值2005年相当于鄂市的42.7%,2006年相当于32.8%,2007年为26.09%,2008年为24.3%,逐年缩小,成为两市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主要成分。(2)工业内部结构比较

2008年鄂市重轻工业增加值分别为701.9亿元和46.7亿元,重轻工业之比为93.7:6.3。榆林重轻工业总产值为747.6亿元和10.9亿元,比例为99.1:0.9。鄂尔多斯以汽车和重型机械为标志的机械制造业正在兴起,仅在康巴什新区北部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占地60平方公里,目前基地硬件设施投入18亿元,引进企业13家,其中投资超过50亿的企业有三家。榆林的机械制造业还是空白。

(3)三产内部结构比较

鄂尔多斯第三产业的主体是物流业、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物流业中东胜、康阿、树林召、大路、蒙西、乌审、前房子七大物流园区正在兴建,有的已经开始运营。而榆林的三产主体依然是传统的零售业和运输业,物流园区建设数量少、层次低、进展慢。榆林的旅游资源类型比鄂市要丰富多样,但鄂市的开发整合力度显然大于榆林,仅成吉思汗陵开发投资近4亿元,目前有五A级景区1个,四A级景区5个,大旅游的格局正在形成。榆林的五A、四A级景区空白,旅游总体收入是鄂市的二分之一。

(4)所有制结构和企业制度比较

鄂市2000年已经彻底完成国企改制,改制后组建民营企业,目前鄂市有一批全国知名和国际接轨规范运作的本土企业,有五个上市公司,国有经济在GDP中所占份额很少。榆林目前国企改制还远未完成,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远未建立。2006年,民营经济总量占全市GDP的57%,之后逐年下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还很明显。

3、经济增长速度比较

1978年——2008年鄂尔多斯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15.6%,榆林为12.0%。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分别为5.7%和8.1%,榆林快于鄂市,第二产业分别为18.2%和16.8%,鄂市快于榆林;第三产业分别为17.9%和10.9%,鄂市比榆林大七个百分点。2009年第一季度鄂市完成生产总值360.4亿元,同比增长20.3%,榆林完成生产总值182.9亿元,增长6.2%,显然,榆林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比鄂市大得多。

(三)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比较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比较

2008年鄂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9435元,同比增长19.8%,榆林为12197元,同比增长37.8%。同年鄂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7052元,同比增长15.2%,榆林为3402元,同比增长29.8%。榆林此二项收入过去欠账较多,2008年是特殊的增长年。

2、城市建设和城镇化比较 早在1996年,县级东胜市已是全国中小城市建设的典范,召开过全国中小城市建设现场会。目前鄂市康巴什新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其城市建设规划超前,建筑风格多样,城市设计立意高远,配套设施一应俱有,主题雕塑林立,体现了大气派、大手笔和战略眼光。榆林市城区建设的实质性起步是从2000年建立地级市后开始的,同东胜区和康巴什新区比较,不够大气、别致,还不能体现榆林特色。鄂市2008年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5%,比上年增长四个百分点;同年,榆林城镇化率仅为37.4%,比上年增长1.4个百分点。

3、教育、文化和科技发展比较

从历史上看,鄂尔多斯的文化教育水平低于榆林,但近年来发展速度迅猛。从高等教育发展来看,原来鄂市只有一所教师进修学院,2006年鄂市开始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采取市校合办的形式,动工建设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一本院校),占地1500亩,总投资4.2亿元,2008年已经建成招生。此外,占地900多亩的鄂尔多斯职业技术学院和地处准格尔旗占地800多亩的内蒙古工业大学矿业学院正在加快建设中。至此,鄂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从一类本科到职业技术教育的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些高校的建设,都是由鄂市政府无偿提供土地和建设资金,合作校方只负责学校教学业务工作。另外,鄂市境内许多大型企业都建有自己的员工培训商学院。

鄂市建设文化大市的步伐也很快,《森吉德玛》、《银碗》、《鄂尔多斯情愫》等民族歌舞剧、舞蹈先后获得国家“文华奖”和“五个一工程奖”。通过培养文化产业群、组建文化企业集团,打造文化品牌,鄂市已被国家认定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展览馆、民族剧院、图书中心、博物馆、新闻中心、会展中心、高尔夫球场等为代表的的文化设施已经启用,2009年8月,鄂市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可容纳6万人的体育场、1万人的体育馆和4000人的游泳馆正在兴建。包括影视基地等十多个项目的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超前、规模宏大,也在兴建。

榆林的文艺作品已有进入国家大剧院演出的《米脂婆姨绥德汉》,已成功举办过两届民歌艺术节,也有单个获得全国金奖者,但还没有一个大节目拿到国家级大奖,文化体制改革还未有实质性的进展,没有大手笔、大气魄的文化产业园区规划。

2007年,鄂市地方财政科技投资拨款1.13亿元,工业类科技计划项目投资27.8亿元。人才短缺曾是鄂市的瓶颈,2004年后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同时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的集聚效应明显,目前已成为人才净流入地。有博士后9人,博士100人,硕士1200人,人才总量净增5万人,硕士以上人才是2004年的100倍。引进人才就等于引进了管理和技术,目前鄂市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羊绒标准化基地、国家煤液化基地、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基地、国家新技术创新示范城市。鄂尔多斯集团可以制定国家羊绒技术标准,他们花重金聘入国际顶尖硅金专家,把有自主研发技术的硅金产业办成了世界老大。全市2001年以来转化科技成果186项,开发出10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高新技术产业21个,产值达66.9亿元。榆林2008年共有专业技术人才6.4万人,人才密度为194/万人,大大低于鄂尔多斯市303/万人的水平,更低于陕西331/万人和全国419/万人的水平。2001年以来,经组织推广,形成一定规模效益的科技成果180项。近年来,也加大了对科技的财政投入,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还较少。

4、生态建设及生态环境比较

2007年,鄂市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30%提高到75%,森林覆盖率由12.6%提高到18.07%,入黄泥沙减少了12.5%,没有一家企业向黄河排污。累计关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537户,消减烟粉尘68.7%,减少二氧化硫14万吨,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5天。榆林植被覆盖率为56%,森林覆盖率为30.7%,2008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12天。虽然也关闭了530户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但企业排污治理任务还很艰巨。

(四)区域形象比较

鄂市2008年人均GDP跃居全国333个地级市第三名,是中央确定的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十八个典型城市之

一、是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中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十佳休闲宜居城市、中国综合创新能力50强城市、最具创新环境和绩效城市,目前正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鄂市的定位是“赶苏州走进全国前列,学鲁尔走向世界一流”。鄂尔多斯有成吉思汗陵等国内知名旅游品牌,还有博源、鄂绒、亿利、伊泰等上市公司,2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榆林知名品牌很少,没有一家上市公司,全国有影响的只有神木煤、靖边气、九边重镇和信天游,这些又都是自然赋予的或祖宗留来的。

新闻媒体也是一个地区的窗口和外在形象,榆林的宣传力度、宣传技巧也同鄂市有很大差距,比如互联网,打开鄂市政府网,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更新很快,而榆林市政府网信息量少,更新缓慢。

二、榆鄂差距的成因分析

1、鄂市看事早、开发早、动作快、强政府、硬干预。看事早,如1980年鄂市人和自治区看到了羊绒这一“软白金”的潜在价值,在无资金的情况下,以补偿贸易的形式从日本引进第一条羊绒产品加工生产线,首开羊绒加工工业之先河。再如90年代中期,政府看到上市是融资和壮大企业的基本途径,力促鄂绒、伊煤、伊化、亿利改制上市。其中亿利当时实力很差,政府给注入资金支持上市,盈利后又逐年返还。开发早,主要指准格尔露天煤矿、当时亚洲最大的达旗电厂等大项目上马比榆林的同类企业早十年左右。动作快,比如鄂尔多斯机场,着手比榆阳机场晚,开航比榆阳机场早,而且一举开通了北京、上海、郑州、西安、深圳五大主要城市的航线。强政府、硬干预,主要指党委政府认定了的科学决策就不怕别人非议和反对、锲而不舍、矢志不移。比如,康巴什从伊旗划出,作为新区开发,当时阻力很大。实践证明,这一决策拉大了城市框架,增加了城市容量,树立了鄂市新形象,是正确的、有预见性的。

2、土地广阔,人口较少。如前所述,鄂市土地面积约为榆林的2倍,人口不及榆林的1/2。搞大工业、大物流、大文化、大旅游的园区选择空间大,拆迁、征地和农林补贴成本较小。

3、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主要指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支持以及审批项目、费税征收等方面的优惠。不过这些优惠政策在西部大开发以来有所淡化,而且近年来鄂尔多斯在自治区内已是财政净流出地区。

4、直接融入先进的京津和华北经济圈。历史上内蒙的主体就属于华北地区,同华北地区有深厚而广泛的联系,而京津所在的华北地区又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北方经济中心。鄂市作为自治区的一员,也大量接受了京津华北地区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鄂市还主动出击,不仅融入环勃海地区,也融入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武汉、沈阳、西安等其它先进地区。

5、超前的观念、超人的胆略和较先进的文化背景。观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据我们调查了解,内蒙自治区在每当中央有重大决策出台后,都要组织区、市主要领导集中较长时间学习提高,讨论思考如何吃透中央精神、解放思想、推动自治区的跨越式发展,市县(旗)党政部门也照此办理。一些大企业的主要领导每年都要至少集中一周时间统一思想、讨论和修订发展战略。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在这方面做得更为出色。在加强学习、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同时,还不断走出去,培育世界眼光。为了站在世界前沿,光是德国鲁尔这一世界资源转型典范地区他们就去了十多次。正因为观念超前、思想解放、吃透了中央精神、准确把握了市情,充分学习了国内外先进典型,才产生了正确的战略决策和坚毅果断的执行能力。超人的胆略,表现在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如世纪之交一些大企业的国有股实行零资产退出,当时有人反对和告状,而现在这些经改制的企业年利税都超过20个亿。还有把几十平方公里的资源划拔给本土企业家,现在这些企业都是利税大户,不仅好处留在了本地,还借此吸引了巨额外地投资。目前,鄂市获得了占煤炭区域总面积80%的探矿权。

鄂尔多斯的长时间快速发展和内蒙古连续7年增长速度居全国之首,其文化背景不容忽视。经过考察对比,我们认为可以作出以下基本结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草原文化比农耕文化更容易同市场经济对接。鄂市又好又快发展的文化原因在于:其一,保留了草原文化容易和市场经济相融合的旧优势。农耕文化恋土、保守、怕担风险。草原文化流动、大胆、坦荡、较易接受新事物,这些正是同市场经济相吻合的。榆林走到内蒙的人有个共同的感受是:这里的人豪爽、人际关系单纯、只要能干事就会被认可和重用。其二,形成了移民文化的新优势。大凡移民国家、移民城市、移民地区都有不排斥异文化的多元文化优势,文化习惯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创新优势,国如美国,市如深圳。现在鄂市和内蒙的汉民族人占大多数,大多来自山西、河北、陕西、山东、河南,他们不仅同草原文化发生融合创新,也在不同省区文化习惯的冲突和融合中产生创新,这样就形成了移民地区、移民城市的特殊优势。我们认为,鄂市和整个内蒙的崛起,与此联系紧密。

6、及时的彻底的企业转制和优良的政务政策环境。企业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普遍建立,微观经济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形成,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这已是被国内外无数事例和长期实践所证明了的真理。早在我国国企改革的初期,鄂尔多斯人就力顶“国有资产流失”的非议、冒着犯政治错误的风险、排解处置国企职工的各种难题,在西部率先进行了较为彻底的企业改制,对国有中小企业实行“资产一次脱钩、债务一次划定、产权一次买断,改制一步到位”的举措,从而使企业轻装上阵,有了同沿海地区甚至发达国家企业一样的体制和机制,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十多年来,多元的强有力的微观动力,不仅推动了鄂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也推动了内蒙古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在鄂市,纳税大户是民企,树立区域形象、区域品牌的是民企,融资主体是民企,科技创新主体是民企,生态环境建设主体也是民企。我们认为,企业改制不及时、不彻底、力度小、进度慢、从而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是榆林同鄂尔多斯的本质差异。

鄂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好于榆林,90年代,他们以清理行政审批、收费、政策文件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实行了“重砍三刀”的政策,削减了3/4的行政审批和一批行政性收费、政策文件,推行政务公开和“一站式”服务,实现政府职能从直接配置资源到创造发展环境的转变。在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方面,鄂市把原有的108个乡镇并成50个,重点予以扶持。城镇化有了基础,新农村建设有了龙头,两方面建设成效都十分显著。目前,全市有16个高规格、城镇化的精品移民小区做示范。

鄂市吸引外资、吸引外来人才和技术的力度一直很大,近二年为了实现结构转型,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现代物流业的政策也非常可行和有力。鄂市政府不仅及时推动了企业制度改革和自身改革,是一个明智的政府,还是一个强有力的硬政府,有人称之为“政府强势主导”,就是说,凡市委、市府作出的决策,全市都要不遗余力的执行,没有什么回旋余地。开始,也遭到了许多人的激烈反对,执行中也有反复,但政府矢志不渝、迎难而上,对认准的事不争论,不仅赢得了发展先机,也赢得了民心。这种作法与“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政府是守夜人”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一旦和好的经济体制结合起来,很可能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种最佳路径。我们认为,对于市场发育不健全、国企比重较大的西部地区,有普遍推广价值。鄂尔多斯人创造了一个政府强势主导和市场充分运作有机结合的典范,一个“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有机结合的典范,这也许是“鄂尔多斯之迷”的核心秘密。当然,这种强势主导必须以遵循法治、正确决策为前提,必须以“干预而有节制,强制而重民生”为基础。实际上也是党委、政府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两相比较,榆林尽管同鄂市有同样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企业微观活力不足,政府中观调控乏力,改革滞后,自然会拉下很大的差距。这一点从榆林有上百亿元资金和不少人才流入鄂市可以证明。一个榆林籍老板说,我在榆林报批一个项目,二年还没有批下来,到鄂尔多斯没用了两个月就办理完毕。我们认为,这不是个例。

7、正确而坚定的战略决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下放了不少经济管理权限,省市县有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发展自主权,这对地方领导的战略眼光和决策水平是个重大的考验。人们常说,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我们发现,各省市县发展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归结为决策。早在90年代初,内蒙自治区就看到了伊盟(鄂市的前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把呼包伊定为自治区重点发展的金三角地区,当时鄂市在自治区所有盟市中还处于后列。国家在鄂市上大项目,自治区也加大对鄂市的投入,为鄂市的经济起飞增加了外部推动力。而陕西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对陕北的人均投资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事实上把榆林列入全省重点发展地区也不过是在世纪之交之时,真正给榆林优惠政策则是近两年的事情。

市上的经济决策主要表现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而主导产业不等于支柱产业,它必须有较长期的导向作用且前景看好。就毛纺工业而言,榆林原有基础比鄂市强得多,但鄂市及时转产,及时引进国际领先生产线,及时转制,把鄂尔多斯羊绒产业做大、做强,成为了世界老大。80年代末,榆林由于没有预测到毛纺工业市场的急剧变化,没有引进国际最先进的技术,没有及时转产和改制,盲目新建厂子、扩大生产,结果很快全面亏损、一蹶不振。

十一五期间,鄂市提出的总体目标和思路为:要把鄂尔多斯建设成更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文明和谐,服务内蒙古、连接晋陕宁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面对金融危机,又提出“结构转型、创新强市、统筹城乡、集约发展”的新战略,而且快速付诸实施。比如,在结构转型方面,提出“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大力发展非能源经济。一产方面,西部最大的肉羊屠宰加工厂和生猪养殖产业公司分别在达旗和乌审旗建成。二产方面华泰特拉卡汽车已批量上市,机械大型压力容器、巨鼎煤机、三一重工、清洁柴油发动机等装备制造项目已落地在建。三产方面,物流业、旅游业已成气候,高等教育、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

客观地讲,榆林近10年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正确的决策,但同鄂市相比,学习力、决策力和执行力还明显不够。

8、相对稳定的领导班子、公正大胆的用人机制。一个地区主要领导频繁更换大大不利于发展。鄂市比较幸运,主要领导班子相对稳定,前任市委书记云峰由盟长到市委书记一干就是15年,对鄂市的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鄂市历届市委和市政府坚持科学执政,“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干到底”,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见事早、出招快、用策准、措施实,成为组织认可,人民拥护,干部信任的”核心和堡垒。

鄂市任用干部公正大胆、不拘一格。公正指用干部主要看能力、素质和政绩,从科级到副厅级,每二年要通过“一推双考”,即组织推选、考试(笔试、面试)考核,公开选拔一批干部。大胆主要指鄂市干部年轻化和敢于破格使用,市、旗(区)两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年龄多数在35-40岁之间,乡镇领导干部在30-35岁之间,绝大多数干部是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由旗委副书记越过旗长当上旗委书记者、由旗长越过旗委书记直接上副厅级的时有所闻。前些年,为了建设高层次干部队伍,鄂尔多斯市委规定硕士以上人才可以不受编制限制进入党政部门。现在的鄂市,党政机关单位都有高层次人才,这些人才同原有干部互学互帮、在实践中厉练,很快就成了业务骨干和领导干部后备力量。此外,对旗(区)领导实行“座位制”,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居前者重奖,最后的第一年降薪,第二年免职。由此,鄂市建成一支扎实肯干的干部队伍,打造了“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各级领导班子。在实践中锻炼成长起来一批懂经济、善管理,敢与高的攀,敢与好的比,敢与强得争的党政领导人才”,成为引领推动鄂市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有位著名专家说,不能用马车手开汽车开飞机。我们所接触的鄂尔多斯旗区部门领导不仅对本单位的基本情况、工作思路了如指掌,而且对全市的发展战略、工作进展十分熟悉、如数家珍。榆林的有些正确决策在执行中受阻,干部作风、干部素质是重要原因。

三、榆林追赶鄂尔多斯的主要思路

1、不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与时俱进。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是无止境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所以思想解放也是无止境的,要不断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新问题。人常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只有思想解放了,大趋势能预测了,才能看到机遇,敢抓机遇,从而以低成本快速进入。榆林人解放思想,首先要不断学习,要用新的信息、新的世界观、价值观打破思维定势。建议全市开展一次如何追赶鄂市的大讨论,各县区、各行业、各部门找差距、定措施并尽快付诸实施。其次,要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方面解放思想,要认识到,区域经济就是民营经济,除过少量战略性资源和公共产品必须国有国营外,全部改为民有民营。这是因为国有经济尤其是国营经济无论如何改制也无法同民营经济那样产权明晰、充满活力、富有动力。要做大做强本土企业唯一的选择是民营化、现代企业制度化。再次,要在大胆启用人才,在创新用人机制上解放思想。正确的战略和适当的政策要靠高素质的干部去执行落实,而高素质的干部又在好的用人机制中产生。提拔使用干部要突破旧的框框,大胆启用开拓型创新型人才。第四,要在提高政府调控力、执行力方面解放思想。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少数人的利益和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两对矛盾。所谓“亲民”就是,既要照顾老百姓的眼前利益、个人利益,更要坚持老百姓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在涉及到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园区化、城镇化建设上政府必须坚定不移。对只圈地不运作的空头项目要坚决予以清退。在城建拆迁、园区征地上对那些漫天要价、无理取闹的少数人要强硬一点。

2、坚决彻底完成国企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对市县142户未完成改制的国企,限时完成改制任务,力争一步到位、后来居上。对已完成改制的国企要“回头望”,检查了解其经营运作状况,找寻成绩和问题的原因。国有资产能退出的一次性全部退出,不能全部退出的至少做到国资不控股。要帮助这些企业建立完善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做大做强。要把发展民营经济做为榆林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重点和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尽快让民营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坐正席、当主角。

3、努力建设政府强势主导和市场充分运作相结合的新体制和机制。如前所述,这种体制和机制是鄂市成功的秘密,也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的秘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有的优越性。市场充分运作是政府强势主导的前提,政府强势主导是市场充分运作的保障,而政府强势主导必须建立在决策正确、政令畅通、廉洁高效的基础上,建立在时时处处替企业着想、为企业服务,不包办、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的基础上。强势主导的内容主要是主导企业转制、城镇规划建设、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引进人才项目、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市场充分运作的基础是市场主体必须明确、企业家队伍比较强大、企业制度规范、有一批大企业引领。从市、县(区)领导的角度讲,要建立这种新体制新机制,一是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尽快解决职能交叉、政出多门、权责不清,政企、政事、政社不分的问题,大大减少行政审批权和自由裁量权,进一步理顺市、县、区、开发区和部门之间的管理体制,责权利的关系。二是要大胆创新用人机制,要探索应用多种方式选拔人才,千方百计让那些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而不会或不愿买官、要官、拉关系的优秀干部有晋升的渠道。要大胆破格启用年轻有为的干部,注意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性格的人相互搭配,要多从异地和企业界、学术界引进干部。三是要在力促企业彻底改制的同时,力克官本位,弘扬商业精神,提倡全民创业,鼓励一流人才离开政府做企业家,强力支持中小企业完成原始积累,做大做强。四是要营造良好的政策、法治、服务和人文环境,打造亲商、安商、富商的发展平台。

4、着力发展非能源产业,尽快实现结构转型。丰富的资源可以使一个地区富裕一时却不能使其富裕永久,“一个地区的发展关键不在今天拥有什么,更重要的是明天会有什么,不在于先天的自然资源优势,更重要的是构筑和形成社会资源优势”。资源型城市都面临转型的问题,早转主动,迟转被动。鄂市为什么面临金融危机还能高速增长,其原因就在于转型早、动作快、结构好。榆林要趁现在各种矛盾还未充分显露、财力尚可的情况下大力发展非能源经济,实现结构转型。

一是积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主要目标是富民,进而推动农业产业化、工业化、三产化和城镇化。榆林农业人均耕地面积5.6亩,居陕西第一,水热同期、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积累。北部风沙草滩区地势平坦,适合规模化开发和机械化作业。继玉米、马铃薯大面积单产创全国纪录之后,绿豆、糜子等六类作物创12项全国高产纪录。以羊子、马铃薯、玉米、红枣等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建立,有积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良好条件。特色农业的重点应逐步从种植养殖转移到农副产品加工上来,在掌握国内外尤其是周边的生产能力及市场前景的基础上,使加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二是适度发展轻工业。榆林已失去做大做强轻纺工业的最佳时机,但并不意味着绝对不能发展轻工业,由于榆林劳动力较丰富,而轻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目的在于民生,尤其是为城镇下岗职工、待业人员解决就业问题。要广泛了解轻工项目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筛选适合榆林发展的项目,支持有意有志发展轻工业的企业家投资此类项目。

三是有针对性地发展装备造业。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标志,由于其资金密集、技术性强、产业链长、要求的配套产业多、所以难度较大。严格地讲,榆林目前还不具备大力发展的条件。但我们可以首先建立园区,建好基地和基础设施,用较优惠的政策吸引相关生产商,至于生产什么应该是由企业自己决定。

四是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旅游、休闲产业。文化教育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是榆林的优势,而文化、旅游产业是最有前景的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榆林应该在这方面做大文章。首是要做好大文化、大旅游和国民休闲的整体规划和园区规划。其次要选择几个好的园区,比如打造榆林城区九边重镇古文化休闲旅游园区,红石峡、红碱淖的生态休闲度假园区,白云山、佳州城的黄土、黄河、道教风情旅游园区,统万城的匈奴古都兼沙漠风情旅游园区,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红色旅游园区以及环城市休闲度假区。然后用政府货款或招商形式征地拆迁、完善基础设施。最后用市场运作方式将园区构建融合陕北文化的各具特色、相互连接的大旅游体系。

文艺演出单位要以文化产业化方向改制,着眼于全市,进行资源整合,人员组合,形成几个有地域文化特色且具有一流水平的演出单位,既能在市内演出,又能代表榆林去国内外演出,大旅游格局形成后还能成为重要的旅游产品。

教育发展的重点,一是城市中小学教育,二是职业技术教育,三是高等教育。可采用校市合办的形式吸引国内高校在榆林开办能源化工学院、物流学院,旅游学院,以培养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一线操作服务人才。五是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进程中最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是扩大劳动就业、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益的的必然选择,也是榆林提高三产比重的必然选择。榆林物流业才酝酿起步,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榆林要尽快组织物流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组建物流行业协会、出台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相关意见。要请一流专家做好物流业和物流园区规划,吸引一批物流专业人才,使现代物流业快起步、上轨道、上水平。初步设想是,形成榆林、神木、府谷、靖边、定边、绥德6大功能有别的物流园区,生产性和生活性两大物流体系和基础设施、信息、物流综合三大物流服务网络。要抓好物流业的主题招商,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来榆林设立分公司和区域配送中心,参与物流园区建设和物流资源整合。鼓励大中型工商企业将物流业务进行有效分离,支持现有物流重点企业进行资源整合,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组建现代物流企业集团。

六是主动发展生物产业、生态产业。由生物产业组成的生物经济将是本世纪最有前途的主导型经济形态,有专家预测它“将十倍于信息经济”。因为网络技术只能帮助人们把事情做得更好,而生物技术可以解决能否做什么的问题。因而它本质上是生态经济,有着不可估量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榆林可以利用榆林学院生命科学院博士群体以及市上农林牧方面科技人才的优势,在西部重点发展生物产业。建立白绒山羊、沙生药材、保健品等高层次的技术研发中心,条件成熟后以优惠政策吸引投资主体,使之规模化、产业化。

5、努力推进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实现经济社会集聚发展、集约发展。榆林城镇化进度远远慢于鄂市,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工业化水平,已成为制约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原因之一。首先,要加强中心城市建设,拉大城市框架,尽快在距城区20公里的范围内新找一块至少50平方公里的城市预留地。其次,要整合城镇建设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和各种社会力量,投入城乡一体化建设。第三,要推广神木县的做法,把境内区域划分为优先发展、限制发展、不发展的地区,各县要在城镇周围选取并建设1—3个城乡一体化的重点园区,搞好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吸引企业和居民进入,实行集聚发展。北六县(区)还可以至少各建一个精品移民小区,然后以各种生活、生态补贴、良好的文化教育和就业环境,吸引农民入住。这样,既能从根本上解决 “三农”问题,又能腾出大片的农居恢复生态,为后续生态产业打基础,还可以解决工业、物流、旅游、文化创意园区的征地难问题。

第二篇:榆林煤炭工业发展概况

榆林煤炭工业发展概况

www.xiexiebang.com

2006-09-0来源:榆林市人民政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朋友们、同志们:

今天隆重举行的“煤炭科技万里行——走进榆林”活动,是我市煤炭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市煤炭工业实施科技兴煤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我代表榆林煤炭工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向前来榆参加活动的各位领导、专家、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榆林煤炭工业的发展情况,分三个层面:资源概况、发展现状、需要解决的问题,向各位做一简要介绍。

一、榆林煤炭资源概况

榆林是煤炭资源富集区,是国家规划13个大型煤炭建设基地之一。全市含煤炭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54%,煤炭资源的预测储量为2800亿吨,探明储量为1460亿吨,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的86%,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2%,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按照规划分为神府矿区、榆神矿区、榆横矿区和吴た笄?BR>

榆林煤炭的形成是在漫长的地壳运动过程中,经历了三次聚煤作用,从而形成了三个不同地质时代的煤系,即石炭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煤田。石炭二叠纪煤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的府谷、吴堡一线,探明储量70.49亿吨,可采煤层11层,单层最大厚度15.47米。煤类主要为气煤、肥煤、焦煤。三叠纪煤主要分布在子洲、米脂一线,总储量为0.33亿吨。侏罗纪煤主要分布在榆、神、府、横四县区,含煤面积24561平方公里,探明储量1357.33亿吨,主采煤层5层,煤层单层最大厚度12.5米,每平方公里地下平均储煤1000多万吨。煤类主要为长焰煤、不粘煤和弱粘煤。煤质具特低灰(7-9%)、特低硫(小于0.8%)、特低磷(0.006---0.035%)、中高发热量(6800---8200大卡/千克)的特点,是优质低温干馏、工业气化和动力用煤,是理想的环保用煤,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竟争力。

二、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我市煤炭工业从“七五”起步,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辛努力,煤炭工业的开发与建设已具雏形,已形成1亿吨/年的生产规模。“八五”以来,煤炭工业产值和实现的税利一直占到全市GDP和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市煤炭工业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了具有转折性、标志性和历史性的五大突破:一是全市煤炭产量突破亿吨大关,2005年煤炭产量达到1.06亿吨,同比增长30%,占全省产量1.55亿吨的68.5 %;二是煤炭工业产值突破百亿,达到115.56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35 %;三是全行业实现税利费突破50亿,达到54.78亿元,纳入财政部分为42.43亿元,占财政总收入62.69 %;四是全市煤炭铁路发运煤炭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达到1102万吨;五是地方国有煤炭运销企业实现税利突破5亿,达到 5.21亿元,同比增长13.5%。

回顾煤炭工业发展的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煤矿建设成效显著。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在神府煤田的开发带动下,国家和地方共投入资金近300亿元用于我市煤炭资源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以大柳塔、榆家梁、榆树湾等现代化矿井为代表,大中小矿井齐全,国家、地方和个人联合开发的格局。目前,全市境内共有各类生产矿井395处,其中中央企业矿6处、省属企业矿2处、地方煤矿387处。“十五”期间,我们抓住西煤东运、西电东送和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有利时机,按照“高起点、新机制、大规模、现代化”的煤矿建设方针,集中力量规划建设了榆树湾、锦界、冯家塔、拧条塔、何家塔、三道沟、南梁、海湾、中能榆阳、杨伙盘等一批现代化矿井。特大型、现代化矿井前期1000万吨,后期4000万吨榆树湾煤矿,年底可建成投产。南梁煤矿和中能煤矿,为地方煤矿的技术改造树立了榜样,成为榆林煤炭工业发展史上璀璨明珠。

(二)煤炭产销趋于合理。我市通过铁路外运经营煤炭始于1982年,当年由2万吨起步,经过20多年努力,出口煤计划增加到120万吨,内销煤计划增加到565万吨。发运线路由过去的在山西庄阴线发运到现在的神朔、包神、西包三条线路发运。发运站点由过去在山西庄阴线借站上煤到现在的在神朔线上的新城川、黄羊城、孤山站;神延线上的凉水井、大保当、牛家梁、鱼河;包神线上的大柳塔石圪台、瓷窑湾等站上煤装车发运。全市经省政府批准的公路煤炭计量站点36处,其中出省、出市地界站点24处,县乡公路12处。截止2005年,全市国有重点煤炭运销企业通过铁路外发运经营煤炭计划量为3145万吨,实际发运煤炭4228.5万吨,实现税利费16.44亿元,出口煤创汇2.67亿美元。

(三)安全状况基本平稳。各级政府、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矿企业,重视安全程度普遍提高,深化煤矿专项整治,强化监管,加大投入,综合治理,促进全市煤矿安全状况总体稳定。2001年至2005年,全市地方煤矿原煤百万吨死亡率远低于全国全省水平,分别为1.72、1.23、1.16、0.81和0.90,总体呈下降趋势,未发生5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煤矿安全生产走在全国、全省前列,连续十六年被评为安全生产先进集体。

(四)结构调整有重大突破。“十五”期间,煤炭工业逐步实现了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由初级加工向深度加工、综合利用的转变,由资源粗放型管理向严格保护型管理的转变。

一是“三个转化”进程稳步推进。2003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推进三个转化,加快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开发与转化并重,把转化放在首位的方针,突出煤炭主业,实施项目带动,推动了一批涉煤转化项目的建设。着力走科技创新、项目带动、转化为主的路子。

二是标准化矿井建设成效明显。从2003年起,我们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累计投资2.04 亿元,建成标准化矿井68处,初步改变了地方煤矿小而散、脏而乱,无序竞争、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局面,促进了资源与生产、资金、技术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产品结构明显改善,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三是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十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1.53 亿元,完成3549.67 km2的煤田地质勘探任务,为后续规划发展创造条件。完成了神府、榆神、榆横矿区的总体规划,并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的评审。积极实施资源整合,关闭516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对45处地方煤矿实施了资源整合和技术改造,对86处乡镇煤矿进行了联并。全市累计投入2亿多元,用于小焦化厂的清理整顿,共关闭兰炭企业49户、焦炉78 台;累计投入1.6亿元,用于煤矿生产、生活区绿化,矿容矿貌得到了改观;共投入1.5亿元资金,对煤矿开采已形成的地表塌陷、水体泄露,植被破坏等进行了补偿和治理;累计矿区植树种草面积400多万亩,林草覆盖率较2000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组织专家开展因采煤造成地面沉陷的治理调查研究,制定了榆树湾矿井保水采煤实施方案;规划了六个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集中发展,环境集中保护,资源综合利用;新建煤矿实施环境保护与建设项目“三同时”;新建电力项目都采用空冷装置,同步建设了脱硫设施,并完善了节水环保工艺和设备。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榆林是煤炭资源的禀赋条件,特别适合大规模开采和就地转化。我市煤炭企业要实现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必须紧紧抓住国家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的有利时机,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按照“三个转化”的方针,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在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能源化工基地过程中,把发展大型、特大型煤电化、一体化项目作为主攻目标,打破产业界限,以多种形式推进煤电联营、煤焦化联营、煤路运联营,延长产业链,形成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循环经济的格局。

当前,我们要着力处理好以下我市煤炭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关系和问题。我市煤炭工业尽管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在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一些自身内部深层次体制性、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直制约着我市煤炭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由于我市地方煤矿技术人员缺乏,科技含量低,从而形成盲目开采,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比如在我市,集矿、路、港、电、航于一体的跨地区、跨行业的中央大型煤炭企业神华集团,单井单面产量、全员工效等多项指标创世界记录,是世界煤炭工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与地方煤矿落后的采煤方法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我们深信通过这次“煤炭科技万里行”活动,为我们榆林煤炭工业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为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下面,我就榆林煤炭工业发展中,急需研究解决的课题供各位领导、专家进一步研究。

一是要正确处理好跨越式发展和适度开采之间的关系。我市地方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市场需求旺盛拉动的结果,并不完全是行业自身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产量的增加很大程度是靠煤矿超能力生产;企业效益的增加主要还是依靠产量增加和价格提升。因此,要正确处理好跨越式发展和适度开采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榆林煤炭”、“平安榆林煤炭”。

二是正确处理开采与塌陷的关系。煤炭开采必然造成地表塌陷,据不完全统计,到2005年底,全市因煤炭开采形成的采空区面积达320平方公里,仅神木县采空区面积达99.12平方公里,现已塌陷44平方公里。煤炭开采造成的塌陷,已经产生了大量的社会问题,我们绝不能熟视无睹,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持在开采中治理,在治理中开采,力求把塌陷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绝不能再走山西、东北等老工业区的曲折道路。

三是正确处理煤炭开采和水资源保护的关系。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属重度缺水地区,水资源总量仅占全省的7.3%。现有的开采方式,已造成了水体泄露,这就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因此,在煤炭资源开放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煤炭开采和水资源保护的关系,积极探索保水采煤新技术。

四是采煤方法落后,资源浪费严重。全市现有地方煤矿普遍以炮采为主。高档普采、轻型综采和综采等先进的采煤方法没有得到普遍应用。落后的采煤方法,不仅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很大隐患,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不相适应,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必须应用煤矿先进适用技术,改革现有的采煤方法。

五是采空区治理已成为煤矿亟待解决的问题。受采煤方法限制,房柱式硐室开采导致工作面无法实现全负压通风,工作面空顶作业,顶板事故频发。随着开采力度的加强,采空区面积范围越来越大。近年来大面积冒顶次数不断发生,已经成为我市煤炭安全生产的心腹之患。

六是煤层自燃发火倾向严重,矿井防治水任务艰巨。我市榆神矿区、神府矿区属侏罗纪煤田,煤类主要为长焰煤、不粘煤和弱粘煤。煤层自燃发火自燃发火指数低,极易自燃。近年来,全市有多处煤矿发生井下煤层自燃,虽然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但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榆神矿区大部分煤矿采用竖井开拓方式,工作面离涵水层较近,极易发生透水。

七是煤炭产品结构单一,转化率低。我市现有给类煤矿395处,2005年共生产原煤1.06亿吨,原煤生产和输出的比重过大,大量原煤以直销为主。受资金、技术、人才诸多因素限制,全市原煤就地转化1330万吨,转化率仅为12.5%,煤炭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煤电、煤化工、煤建材、煤焦化、煤电铝、煤气化、煤液化等优势产业和项目建设进展缓慢,洁净煤项目建设和劣质煤、煤矸石、与煤共生伴生物的综合开发利用等接续产业的培育更是滞后,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经营粗放,煤炭产业经济运行质量水平和综合效益不够理想。

八是煤矿安全欠账多,技术装备落后。受历史条件限制,我市地方煤矿起点低、先天不足,矿井采、掘、机、运、通以及排水、供电系统等普遍缺乏先进技术装备,井下采用非防爆车辆运输,没有实现矿井全程电子监控,整体技术装备落后,安全基础薄弱,矿井防灾抗灾能力较差,影响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

同志们,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我国能源政策的调整,煤炭作为一次能源的作用、地位在今后会进一步加强,市场需求会进一步推动产量逐年提高。榆林作为全国产煤大市,既要做到产量有序增长,又要避免走过去长期形成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以及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装备煤炭企业,逐步提高我市煤矿安全技术装备水平。

这次煤科总院前来我市,秉承“立足煤炭、服务煤炭”的基本宗旨,坚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和优化煤炭产业,不断创新煤炭开采、洗选和安全防范技术、安全保障能力。这对于我市煤炭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是一次极好的机会,“煤炭科技万里行—走进榆林”,为我们加强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我们应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重点在资源勘探、采煤方法改革、中小煤矿技术改造、煤矿安全、洁净煤技术利用、产业延伸转化、保水采煤技术、采空区治理、环境保护、煤矿信息化、矿井标准化等领域加强合作交流。请参加会议的代表,要针对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寻找与煤炭科研单位对接的切入点,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为榆林煤炭工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建设西部经济强市,携手合作,共同奋斗!

衷心祝愿“煤炭科技万里行”活动在榆林这块圣洁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谢谢大家!

榆林市煤炭工业局局长——刘乃儿

第三篇:论鄂尔多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论鄂尔多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学专业:

姓名:叶晓波

学号:指导老师:马思睿08级旅游管理0086000

1论鄂尔多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引言

近年来,我市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力发展原煤生产和电力、煤化工等,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突飞猛进。我市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主要还建立在以煤炭为基础的原煤生产和电力、煤化工等煤炭后续工业上,一煤独大,经济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发展滞后等因素制约着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鄂尔多斯旅游 旅游文化 发展

在现如今鄂尔多斯经济突飞猛进的同时,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对调整鄂尔多斯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鄂尔多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劣势分析

鄂尔多斯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奠定了基础。

(一)资源优势:我市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区和民族特色。人文旅游资源和产品主要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河套人”文化遗址、古长城、秦直道、隋朝时期的十二连城遗址、草原敦煌阿尔寨石窟、藏传佛教寺庙准格尔召和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等;自然旅游资源和产品有以库布其沙漠和神奇的响沙湾为代表的大漠风光、七星湖和西鄂尔多斯草原、温泉及晋蒙黄河大峡谷等。现代工农业旅游资源和产品有鄂尔多斯绒纺城、神东煤海和恩格贝生态示范区等。同时,鄂尔多斯作为元朝的皇室封地,鄂尔多斯的歌舞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具有元朝宫廷文化的独特色彩,构成了我市浓郁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浩瀚的民俗风情。

(二)基础优势:我市旅游业的发展从1984年响沙湾、成吉思汗陵相继对外开放而起步。经过20多年发展,现已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31家。旅游交通较为便捷,民航通航城市达25个,铁路客车通至北京,包茂、荣乌高速穿过全境。建成高等级公路1000多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1.7万公里。市内已基本形成立体化交通网络,出入快捷方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有良好的交通基础。

(三)生态优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3%,植被覆盖率达到75%。经过多年努力,生态环境实现明显持续好转。

(四)资本优势:据测算,全市民间资本蕴藏量1000亿元左右,正在不断寻找新的投资渠道。

(五)品牌优势:一部电影《鄂尔多斯风暴》,一句广告语“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引世人瞩目的“鄂尔多斯经济现象”,已经形成“天骄圣地、大漠风光、民族风情”三大类旅游产品为主的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

当然,我市的旅游文化产业,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与周边地区同质性强,旅游旺季短,冬季旅游产品开发滞后等问题。与旅游文化产业发达的先进地区比较,存在着产品开发力度不够,竞争力相对较弱等问题,困扰着产业发展。

二、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在鄂尔多斯市经济结构调整转型中的重要的作用

旅游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综合性大众活动。旅游文化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和巨大潜力的跨行业的新兴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促进就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繁荣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旅游文化业关联度高,拉动力强,涉及交通、通讯、餐饮、住宿、商业、娱乐、教育、培训等行业,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可以有效拉动第三产业发展。

(二)增加社会就业。

随着工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农村规模化经营的推进,城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旅游文化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扩大、拉动、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的优势产业。

(三)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旅游文化产业是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结合,是一项综合性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带动作用。作为一个富民产业,开发一个景区,可带富一方群众,促进“双向城乡一体化进程”;作为一个新兴朝阳产业,有助于扩大开放,增加人流物流,促进地区交流与合作;作为一个“窗口”产业,能够充分展示和传播传承民族文化,体现地区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成为地区走向全国和世界的重要名片。

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要充分认识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调动方方面面力量,共同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理念,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一)要创新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观念。

任何事务的发展,必须坚持创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必须在坚持创新精神的引领下不断取得新突破。

(二)要强化大旅游的观念。

旅游文化产业是系统工程,直接或间接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并获得收益的,都是旅游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要以大旅游、大文化的观念谋发展,推动旅游文化产业与各产业融合,以大融合建设大产业,以大产业促进大发展。

(三)强化旅游文化产业观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珍稀的历史文化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基地。把发展旅游与发展文化产业有机融合,推进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链接和融合,才能实现历史文化向旅游资源和产品转化。

(四)要全力打造鄂尔多斯旅游知名品牌。

旅游知名品牌建设既包括基础设施硬件的开发,又包括形象、知名度等软件的定位和提升;既包括旅游线路的组合开发,又包括旅游活动、节庆会展等载体的营销策划和强势媒体的宣传。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在规划布局、资源配置、人才培养、宣传营销、制度管理等方面都需要认真分析研究。资源的整合、规划的制定、线路的设计、管理的加强、品味的提升、包装的美化、营销的策划等,都是打造旅游知名品牌必须经历的过程。打造鄂尔多斯旅游知名品牌,要以传统旅游产品为基础,加深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力度,不断提升软实力。

总结

总之要围绕旅游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加快旅游文化产业体系建设,切实抓好国家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和旅行社的建设,不断提升旅游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旅游企业文化层次和文明服务的水平,提高产业附加值,增加游客消费内容,提升游客消费水平要围绕游、购、娱三要素大做文章,做活文章,做足文章。依托我市优势旅游文化资源,围绕“成吉思汗长眠地,鄂尔多斯蒙古风”旅游总体形象,按照“天骄圣地、大漠风光、民族风情”三大类旅游产品类型定位,进一步加大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突显“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休闲名城建设的力度,着力打造成吉思汗文化、鄂尔多斯民族风情、遗址遗迹、城市风光四个系列文化类旅游产品。只有全面有效地实施各项有效策略才能不断提升旅游文化产业的层次,才能真正实现旅游文化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 杜梓.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鄂尔多斯现代化进程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0

[3] 乔明.《鄂尔多斯旅游:把握新机遇 奋战“十二五”》鄂尔多斯旅游局 2011.3

[4] 唐勇 杨忠华 旅游经济与区域文化和谐发展战略研究

[5] 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中国林业》2007年1A期

[6] 旅游业将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 来源:经济日报 2010-06-11

[7]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内蒙古社科院文献资料

第四篇:榆林兰炭发展调研

榆林兰炭产业发展状况调研

榆林是我国兰炭产业的发源地和目前最大的生产基地,兰炭产能达到4463万吨,兰炭与涉及兰炭产业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20%左右,成为煤基多联产和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榆林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榆林兰炭产业发展历程

兰炭又称半焦、焦粉,是以神府煤田盛产的优质侏罗纪不粘煤和弱粘煤为原料,采用中低温干馏工艺生产的一种高固定碳含量的碳素材料。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承接陕北地区原煤生产和煤化工、载能工业的重点产业。由于其固定炭高、比电阻高、化学活性高、含灰份低、铝低、硫低、磷低等特性,逐步取代冶金焦,广泛运用于化工、冶金、造气等行业。

(图1 兰炭生产基地)

榆林兰炭生产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其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3年以前。这个阶段的特征是“明火土法炼焦”,即原煤就地燃烧,然后用水浇灭,一般2.5吨原煤炼1吨焦,焦油、氨水等副产品不收集利用,全部就地排放。“土炼焦”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很快遍地开花,神府一带“村村点火、沟沟冒烟”,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严重,被称为“黑三角”。

第二阶段:1993年到2003年底。国务院环委会于1993年11月在榆林召开“晋陕蒙能源接壤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现场检查会”,对土法炼焦开始整治,“村村点火、沟沟冒烟”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到2003年底,全市形 成了以3万吨炉型为主,年产兰炭800万吨的生产能力。但是,由于生产规模较小、工艺落后和产业布局分散,被列为“五小企业”,面临全行业被淘汰的困境。

第三阶段:2003年底到2006年8月。国家开展了“保德-准格尔旗-府谷”黑三角整治,强制关闭规模以下污染严重的小土焦炉,积极引导荒煤气的综合利用,重点整治污染超标企业。通过综合整治,兰炭生产技术、企业生产规模都有了较大发展。

第四阶段:2006年8月到2011年8月。陕西省出台《贯彻焦化行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开展淘汰落后、建设“年产60万吨以上半焦试点”,推动兰炭产业整合提升,共关闭原有271户小兰炭企业,实现了园区化布局、60万吨以上规模化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达标排放,兰炭与电石、铁合金、金属镁等产业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2008年12月,工信部正式出台兰炭(半焦)行业准入条件,在《焦化行业准入条件》中对兰炭予以“正名”,标志着兰炭产业第一次获得了国家层面认可。

(图2 兰炭生产设备)

第五阶段:2011年8月以后。榆林市政府按照“珍惜资源、深度转化”的要求和“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废水处理和荒煤气脱硫等污染治理,实施“三个转化”战略,加快建设产业园区,进一步壮大兰炭产业,着力打造兰炭产业链,兰炭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榆林兰炭和涉及兰炭生产工艺的项目共有183个,兰炭总产能7674万吨,其中神木县4631万吨、府谷县2061万吨、榆阳区548万吨、2 横山县248万吨、佳县186万吨;已建成兰炭产能4463万吨(根据中国焦化协会统计122户企业),其中神木县2444万吨、府谷县1385万吨、榆阳区358万吨、横山县90万吨、佳县186万吨。在建项目23个,产能2803万吨;未建产能408万吨。截止2012年底,全国兰炭建成总产能8610万吨,榆林占全国总产能的51.84%,2012年兰炭产量1940.34万吨,2013年2237.11万吨(中国焦化协会数据),开工率46.7%。截至2013年底,淘汰兰炭落后产能955万吨,全市有2个项目已经进行了综合验收(神木天元化工,府谷三联煤电化)。

50004000总规模(万吨)已建成产能(万吨)3000200010000总规模(万吨)已建成产能(万吨)神木县府谷县榆阳区横山县463124442061***4890佳县186186(图3 榆林兰炭规模/已建产能地域分布情况)

二、榆林兰炭产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榆林兰炭企业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兰炭产业已形成相对完整的循环经济链,发展进入新阶段。

(一)兰炭产业已成为清洁高效的绿色能化工业

兰炭只有原煤污染物含量的10%到20%,特别是硫仅为原煤的10%,具有良好的环保属性。我国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烟尘和SO2,而烟尘的70%和SO2的84%都来自燃煤,在以煤基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不能转变的情况下,减少大气污染,兰炭是最佳的选择。兰炭工艺主要是将煤分类提取加工,1吨原煤产可生产0.6吨兰炭、0.06吨煤焦油和1000立方煤气,生产过程中将固、液、气全部合理利用,实现了闭合生产、吃干榨尽、就地转化。兰炭工艺热能转化效率高,达到80-85%,远高于燃煤发电的33-43%、间接煤制油的36-38%、煤制天然气的57-60%。兰炭工艺也是成本最低的煤转化路径,与煤液化相比,属于部分气化,不需要催化、空分、加氢、加压等,投资小,成本低,资源利用效高。目前榆林新建兰炭企业均实行了储焦、储煤场、备煤等生产区分割设臵,废水熄焦,水封闭循环,焦炉煤气全部综合利用,告别了氨水外排、煤气点灯的状况,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榆林兰炭产业已经走出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初级阶段,开始进入清洁生产、循环利 用的新阶段。

(图4 兰炭产业演进思路)

(二)兰炭产业已形成相对完整绿色循环经济链

兰炭在榆林能源化工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以兰炭为起点,榆林已构建起融合电石、铁合金、金属镁、焦油轻质化、水泥等产业的规模大、关联度高、循环链接的庞大产业体系。兰炭产业带动了煤炭、电石、铁合金、金属镁、煤焦油加工、聚氯乙烯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缓减了原煤外运的交通压力,成为上接煤炭开采,下连载能、化工、冶金,拉动物流、加工制造,广泛影响建材、服务等行业的支柱产业和关键环节。兰炭企业的废气变成了电力企业的“宝物”,避免了兰炭尾气的浪费和污染,提高了洁能发电的经济效益,提升了电石企业的竞争力。可以说,按照“园区大循环、产业中循环、企业小循环”的绿色循环体系建设理念,兰炭产业发展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大丰收。

(图5 兰炭循环产业链)

(三)兰炭产业是未来能源产业发展的理想路径

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是“富煤、少油、贫气”。目前,全国煤炭产业发展整体低迷,但对于油气的需求却越来越凸显。2013年我国进口原油2.82亿吨,同比增长6.8%,原油需求对外依存度达到58%,专业人士预计未来几年将突破60%,甚至可能达到70%。天然气进口量为53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到31.6%。油气需求将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点与难点。推进兰炭产业的发展,促进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转化,将是满足我国未来能源市场需求的一条理想路径。以兰炭产业中煤焦油加工和煤气利用为例,按照目前神木锦界工业园天元化工煤焦油加工模式,煤焦油加工柴汽调和油产出率在80%以上,每吨产值8000元左右,整体增值约4000元;煤气发电,每度电耗气2立方米,每立方气增值近0.175元。2013年榆林原煤产量达33854.89万吨,如果全部就地干馏,可生产出千万吨煤焦油,超过延长石油年总产量;生产出千亿立方煤气,超过陕京一、二线年天然气供气总量。

5(图6 煤各利用方案参数对比表,以吨标煤计算)

(四)兰炭产业已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撑

2012年全市兰炭产量1940.34万吨,实际转化原煤3235万吨,占原煤转化总量的33.8%;兰炭及下游电石、铁合金、金属镁产业共有从业人员29012人,实现产值182.11亿元,占到榆林市工业总产值的6.07%,上缴各项税费11.02亿元。兰炭及下游产业已成为产煤县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特别是神木、府谷两县,2012年兰炭及下游产业实现产值分别占到两县工业总产值的14.46%和5.33%。2013年榆林兰炭产量2237.11万吨(转化煤炭3764万吨),按照整合提升的要求,榆林183个兰炭及涉兰项目将整合提升为98个,兰炭总规模由7674万吨整合为7413万吨。榆林兰炭产业经过整合提升、淘汰落后、化解过剩产能,已实现集团化、集群化、节约化和园区化发展,逐步成为榆林重要的煤化工产业、民营经济发展和投资的重要平台,榆林经济发展乃至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五)兰炭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

省委、省政府对榆林兰炭产业发展十分重视,省委书记赵正永在榆林调研时强调,榆林以煤炭为基础的产业结构不可能立即改变,要围绕煤炭做转化、围绕转化做规模、围绕规模深加工,实现煤炭产业精细化和高端化发展,要把低碳循环发展作为根本路子,做大做强榆林兰炭产业,加强产业集聚,引导企业进园区,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省政府副省长李金柱多次专题研究榆林兰炭产业发展问题,提出在今后一段时期,要大力实施“11395”工程,这为榆林兰炭产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11395”工程具体内容为,树立“1个理念”,即煤基多联产发展理念;确定“1个目标”,即依托科技创新驱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独具特色的榆林兰炭经济体系,实现陕北煤炭深度转化目标;拓展“3大领域”,即加大兰炭在粉焦发电、喷吹炼铁、化工利用三大潜在领域应用力度;着力开展“9大攻关课题”,即突破粉煤流化床加压提取煤焦油技术、加快小颗粒煤热裂解技术攻关、解决煤炭分质多联产利用技术、研究实验利用粉焦发电技术、开展焦粉高炉喷吹工业化应用实验、加快干法熄焦技术攻关、研究实验焦粉造气技术、加快粉焦水煤浆利用技术研究、加快推进兰炭标准化体系建设;抓好“5项重点工作”,即组织对榆林兰炭产业开展调研、抓好兰炭下游产品市场开拓工作、大力开展兰炭多用途利用科技攻关工作、制定出台对兰炭产业财政金融支持政策、积极做好兰炭产业的知识普及和宣传工作。

三、榆林兰炭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虽然榆林兰炭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坚实的基础,发展前景广阔,但还面临一系列内外部的新挑战。

(一)行业政策亟需进一步创新

2008年,兰炭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列入产业目录。2009年,榆林市直接推动研究制定国家产业标准《兰炭产品技术条件》等3个文件,标志着榆林兰炭产业在国内外的领先地位。但早期兰炭企业类比焦化行业的标准进行项目建设,没有考虑其区别与传统焦化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兰炭环保设施建设普遍滞后,清洁生产水平低,环保方面的“先天缺陷”导致无法完成综合验收和国家备案。截止目前,榆林无1户企业通过综合验收,国家工信部又在修订准入标准,兰炭产业的政策性风险尚未解除。

(二)工艺技术亟需进一步突破

现有兰炭工艺对原煤粒度要求较高,客观上限制了产业的发展。随着煤炭开采机械化的普及,兰炭产业原料短缺的问题愈加凸显,面煤制兰炭的技术研发就显得尤其紧迫。面煤原料丰富,煤矿综采面煤占总产量70%以上,而面煤大量低价外销发电,既造成资源转化率低,又带来巨大交通压力,限制了产业的进一步扩大。同时,面煤价格低廉,目前为块煤50%左右,几乎是其中提取煤焦油的价格。榆林目前已进行了富油“大工法”、锦丰源“中科法”、金隅“成型干馏法”等3类面煤干馏实验,代表了国内最先进的工艺路线,但因具体工程技术存在缺陷,均遇到了程度不等的困难,亟需进一步攻关。

(三)产业水平亟需进一步提升

经过上一轮结构调整,榆林兰炭产业实现了园区化布局、集群化生产和循环利用,但目前的产业布局更多的还停留在企业空间上的聚集,即“企业集群”而非“产业集群”,尚未在园区内形成相对完整的循环产业链。焦炉煤气利用还停留在简单的燃料利用上,未能向下游延伸,产业链较短,附加值较低。目前,兰炭装臵的研发、生产尚无专业的装备制造厂家介入,各类装臵包括核心设备干馏炉均未定型,主要依靠企业现场组装,导致技术装备研发滞后,也难以保证达到设计水平。兰炭企业仍以兰炭产品为主,综合效益不高,尚未步入“以焦立足、以化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由此导致兰炭能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居高不下,面临着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亟需进一步提升产业水平。

(四)市场空间亟需进一步拓展

由于产品单一,产能过剩,现有市场很难消化已建成产能。兰炭传统市场为电石、铁合金领域,2012年全国电石产能达3000万吨,实际产量约1869.25万吨万吨,铁合金产能4300万吨,实际产量约3000万吨,产能饱和,过剩明显。兰炭用量,电石按照800公斤/吨计算,70%企业使用量(中西部省区)大约为900多万吨;铁合金按照1.2吨/吨(硅铁)计算,50%企业使用量(中西部省区)大约为1600万吨,两项合计市场需求量2500多万吨。另外,部分化肥企业使用兰炭,但用量少。目前,榆林兰炭和涉及兰炭产业总规模7674 7 万吨,实际年产量在1900-2100万吨之间,庞大的产能和相对狭小的市场使得兰炭产能释放率低,设备闲臵,重复建设凸显,兰炭市场萎缩。

四、促进榆林兰炭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推动榆林兰炭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坚定不移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使兰炭行业走上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良性轨道。

(一)创新理念,推动兰炭产业做强做大

对榆林兰炭产业发展,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兰炭产业不再是暴利行业,也不能再看作是初级和简单的煤炭加工行业,应将兰炭产业作为一个精细煤化工产业看待,从技术装备水平、目标市场定位、产业链延伸以及企业管理上深入研究,做到清洁化生产、精细化运营,产品差异化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应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原则,严格总量控制,提高企业准入门槛,严格控制兰炭新增产能,环保部门暂停审批兰炭和涉兰炭项目,对手续不全或未开工的项目一律暂停建设,以环评倒逼机制推动、培育和优化产业布局和污染治理技术水平,做大做强榆林兰炭产业。

(二)创新政策,做好兰炭产业支持服务

兰炭进入国家产业目录的时间较短,很多标准政策沿袭焦炭产业,不能完全符合实际。榆林作为兰炭产业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应制定兰炭产业升级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要积极争取中省决策层将兰炭放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产业、战略产业位臵来对待,加快完善产业管理制度,尽快确立行业标准,制订兰炭产业集群化、集团化、园区化方案,推进一批高标准示范企业建设,帮助企业通过省市验收,获得国家准入,引领产业健康发展。省级政府应积极协调兰炭产业与电力、电石、聚氯乙烯等产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在衔接产业准入等方面要创新政策,坚持“成熟一家、验收一家”原则,指导企业解决含氨废水处理、荒煤气脱硫等环保验收瓶颈问题。

(三)创新科技,开展兰炭工艺技术研发

榆林兰炭生产技术是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建立“政用产学研”新型长效机制,加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扩散,将技术创新与最终用户对接耦合,带动企业创新发展,完善产业链和创新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大项目、大企业、大投入引导,依托国家煤炭分质利用重点实验室,在加强研发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与集成。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相关科研院所和煤化工企业的支持,组织专家队伍,重点在煤焦油加氢工艺、煤制燃料油、煤炭分质多联产、粉焦发电、高炉喷吹、干法熄焦、粉煤造气、兰炭配煤、兰炭标准化制定等九个方面加大研发力度,解决目前存在的共性技术难题,尽快实现技术升级,为兰炭产业的高水平、精细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建议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联合组织研究清洁生产新工艺、新设备,8 推进荒煤气脱硫、尾气脱氮、废水处理、荒煤气回收利用的技术攻关,加大对煤干馏技术及装臵系统优化,提升整体技术水平,最大限度提高产品质量,强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实现兰炭产业节约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

(四)创新思维,挖掘兰炭产业潜在用途

进一步扩大兰炭用途,对于扭转当前经济下滑局面,特别是提振陕北民营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榆林近几年致力于兰炭替代焦炭进入钢铁冶炼的试验研究,谋划兰炭下游产业建设,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兰炭完全可以进入钢铁冶炼这个大市场。兰炭技术瓶颈一旦突破,将带来新一轮大投资,产能将会大幅增长,而现有的电石、铁合金以及将来的钢铁市场,对兰炭的需求空间依然有限,兰炭用途仍需进一步拓展。建议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兰炭深加工研发,创新产业链,重点以煤焦油收率最大化为导向,以煤热解干馏,兰炭气化、煤焦油加氢、煤焦油分离为基础,煤分质分级转化、综合利用煤基多联产项目为重点,推进兰炭产业二次跨越。

(五)创新工艺,突破兰炭面煤利用技术

突破兰炭发展中原料供应短缺瓶颈问题,必须在面煤利用技术上加大研究力度。各企业应联合科研院所大力研究面煤和籽煤干馏、兰炭烘干及兰炭改性试验。各级政府要鼓励兰炭产品向铸造焦转化,鼓励企业提升焦炉设备,加大回收和节能设施改造和研发力度,提高焦化资源回收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加大粉焦发电、化工造气等潜在领域的应用力度;先进技术经过专家论证后,积极开展试验示范,取得成功后加快推广使用;要完善市场营销管理,严格控制块煤出境数量或实行块末煤臵换方式保证兰炭的煤源供应。

(六)创新营销,加大兰炭市场开拓力度

兰炭产业要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除了先进的工艺流程和过硬的产品质量,也离不开完善的市场体系支撑。各级政府要注意理顺自身和市场的关系,在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兰炭市场开拓的支持。建议以北斗导航技术为统领,以新能源汽车为载体,打造铁路、公路、水路及煤炭产业相关企业共同参与的兰炭绿色物流体系,建立兰炭外运绿色通道,同时把兰炭列入铁路运输计划和大宗货物,增加外运能力,积极开拓兰炭出口贸易;探索电子交易、期货交易等现代贸易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促进产业发展;引导煤炭企业与兰炭企业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结对帮扶,建立兰炭客户系统,实现产销无缝对接,保障产品质量,维护消费权益;同时,加大企业的整合与重组,取长补短,形成集团式发展,提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着力打造“神木兰炭”金品牌,建设独具特色的陕北兰炭经济。

第五篇:关于发展榆林文化产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榆林文化产业的调研报告

-----------------------来源:决策咨询委 作者:决策咨询委员会 日期:2009-1-14 16:23:0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养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为了贯彻落实好十七大精神,促进榆林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现就如何发展榆林文化产业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榆林文化产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提出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绿色生态名市、特色文化大市的三大战略目标,在依托能源资源,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重视了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修复了榆林古城步行街和古城墙,维修了凌霄塔,再现了塞上榆林“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风采。新建了世纪广场、凌霄广场和火车站广场,以及全面展示榆林物产、资源、人文、历史的榆林市展览馆。全市各县普遍维修了文化馆、图书馆和影剧院,或者新建文化影视大楼,对境内有名的文物古迹镇北台、红石峡、统万城、白云山、二郎山、李自成行宫、杨家沟革命旧址等进行了有计划的维修,并正在建设榆林市文化艺术中心、新闻中心、科技馆等一批高水平的现代文化设施。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市文艺演出业、电影业、艺术培训业、文化娱乐业、民间艺术业(石雕、剪纸等)、网络文化业、文博旅游业、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书报业、广播电视业等文化产业产值收入4.78亿元,占全市GDP总值的0.7%。可见,目前我市的文化产业虽然较前有所发展,但还非常薄弱,尚处在起步阶段。

二、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一)文化产业没有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许多领导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没有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文化产业的发展经常摆不上位置。工作考核上,有计划生育、社会治安、信访、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党风廉政建设“六顶硬帽子”,文化产业建设实际上成了软任务。工作中一般号召多,具体落实少,投入严重不足,没有认真研究和作出一些大的策划和举措。

(二)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顺,宏观调控不力。我市文化产业管理部门涉及文化部门、广电部门、旅游部门、工商部门等,统一的文化产业领导与协调机制尚未建立,文化产业的管理机制及制度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有的政府部门在文化产业管理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事不分、管办不分、职能交叉、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现象,宏观调控乏力。有的职能转变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市场机制的形成,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文化产业缺乏整体规划。目前,我市虽然对“建设特色文化大市”作出了一些好的安排和设想,但还缺乏一个较为完备的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在全市“十一五计划”中也没有列出文化产业专条,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领域、重点目标、结构框架不够清晰,以致全市文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无序、盲目、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现象,文化资源优势、市场产业优势没有显现出来。

(四)文化产业政策不够完善,已有政策落实不到位。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需要法规、政策的有力支持。国务院2005年下发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下发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文化部先后下发了《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等。陕西省也下发了《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纲要》、《陕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陕西省财政厅、地方税务局、国家税务局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陕西省文化厅关于加快发展我省文化产业的意见》、《陕西省文化厅关于加快非公有制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但我市目前还没有出台任何针对文化产业的专门文件。对现行法规和政策,落实的力度也不够。在调研中,市广电局提出在广告方面没有任何扶持电台、电视台的扶持政策,相反有很多制约性的规定限制发展。广电网络公司提出现在推广的数字电视也缺乏政策支持。

(五)缺乏文化产业人才。由于种种原因,我市的文化人才整体上素质差、水平低。现有文化人才,特别是一些比较出色的文艺人才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有的甚至流到外地,而使榆林始终未能涌现出文化艺术的领军人物,直接影响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对加快发展榆林文化产业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形成一个全市上下抓文化的推进机制

榆林文化资源与榆林能源资源共同构成榆林区域的核心竞争力。能源作为有形资源,只会越挖越少,直至枯竭;无形而有神的文化资源,却会越挖越多,永续利用。榆林经济的跨越发展要持续,社会发展要和谐,必须聚合无形文化的隐性力量,以文化软实力支撑经济硬实力。从社会发展的本质上讲,抓文化也是抓生产力,抓发展。无论从榆林跨越发展,还是从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全局看,都不能不抓文化产业建设。各级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

抓文化就是抓生产力、抓发展,所以建议市上成立以主要领导挂帅的繁荣文化领导小组,根据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每年定期研究讨论几次文化产业工作;将文化工作纳入各级组织、各级干部的考评系统,落实项目,扛实责任,用抓经济工作的决心和举措抓文化繁荣,从而将文化产业扎扎实实地推向前进。领导小组下设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由市委宣传部一名领导担任组长,统筹协调和指导文化、广电、旅游、新闻传媒等各方面的文化产业工作。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依托市直文化产业部门、文艺团体、榆林学院等院校和相关协会尽快组建一个“榆林文化产业研发中心”,为市内各文化企事业单位提供人才培养、文化品牌设计、决策咨询、项目创意、文化产品推介等服务。同时,要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特色文化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榆林特色文化的知名度、影响力,推动榆林文化产业上台阶。

(二)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并推出榆林的文化品牌

文化产业的范畴较大,要重点制定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规划、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新闻传媒产业发展规划,并分别确定产业定位、产业布局、产业重点项目,以及实施对策和保障措施等,使榆林文化

产业尽快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总盘子,成为榆林发展的新亮点。

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规划,要以丰富多彩的陕北民间文化资源为根基,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着力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品牌。我们榆林有好些久负盛名的文化品牌,应在发展文化产业中作出规划,使其进一步彰显,走向市场。陕北民歌就是一个著名品牌。陕北民歌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全国各地乃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台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都有影响。一方面,可组建大型的陕北民歌演唱团,实行名人领办、自愿组合、市场运作、政府扶持,将陕北民歌演唱活动推向新的高潮,推向校园、工厂、社区、农村、饭店、广场、庆典等各种场合,推向全国以至国外;另一方面,可将陕北民歌资源打造成创意文化产业。如兰花花、三十里铺、五哥放羊等陕北民歌资源品牌,就可通过规划实施转化为产业品牌。陕北秧歌剧,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品牌,《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陕北秧歌剧在革命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今年排演的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也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可以形成文化产业。我们榆林还有榆林小曲、陕北道情、陕北二人台等文化品牌,都应规划并打造成创意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也要立足本土特色,围绕长城、黄河、黄土地做文章。我市境内有800多公里长城,镇北台与嘉峪关、山海关并称为“中国万里长城线上的三大奇观”,嘉峪关、山海关早已成为4A级旅游景区,镇北台也完全可以打造成知名旅游景区。统万城是全世界唯一的沙漠都城,也是全世界唯一的沙漠凶奴都城,所以应尽快规划开发。在黄河上应规划实施黄河飘流旅游项目。为充分展示我们榆林的黄土地特色和黄土风情,应规划实施“陕北民俗文化村”旅游项目。

新闻传媒产业规划,也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按照现代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分别制定规划。

(三)出台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行政法规政策

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出台《关于加快和促进榆林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对发展文化产业提出具体的目标、计划、措施等,并在规划建设、土地使用、税费征用等方面出台配套的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要求所有文化产业单位都要确定自己的项目、任务和目标,鼓励民营实体积极参与,可以实行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经营文化产业,努力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四)推进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曾指出,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在国内外文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早改革早主动,晚改革就被动,不改革就没出路。所以,我们榆林也必须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原则,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良好平台。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也要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方向,坚持走改革之路,不断增强活力和实力,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改革中要注意发现人才,推出人才,把那些突出的人才放在领导岗位或其他有利其发挥的重要位置,并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文化艺术人才队伍,使发展文化产业真正走上人才推动之路。

(五)加大投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如同搞经济建设一样,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也要加大投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当前,应重点抓好五个项目的实施:一是应确定实施镇北台旅游景区项目。应修复镇北台两侧的1.64公里长城,修复款贡城以及迎宾广场等配套设施,使其与红石峡植物园、古城步行街形成榆林旅游的第一大亮点。二是统万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国家文物局已提名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要立项申报,如能申遗成功并经过开发,其旅游产业效益将不亚于开发石油、天然气的效益。三是陕北民俗文化村项目。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该项目应定位在佳县白云山附近,使其形成像深圳的“中国民俗村”、西安的“大唐芙蓉园”那样的具有震撼力的旅游品牌。四是黄河飘流项目。按照现代人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特点,飘流距离不宜过长,应以神木县天台山景点为起点,以佳县白云山景点为终点,约需飘流2小时左右,定能吸引大量游客。五是创意文化产业项目。要组织精干力量,以陕西民歌为主,依据榆林的特色文化,推出能够引起轰动的文化艺术产业。

政府应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要列入市场机制,实行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参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行银行贷款贴息政策;开展无形资产评估质押贷款;还可由担保公司担保贷款。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金领办文化产业,或在文化产业入股、参股,真正形成政府组织引导、全社会兴办文化产业的生动局面。

下载榆林与鄂尔多斯发展的比较和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榆林与鄂尔多斯发展的比较和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发展榆林学前教育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榆林学前教育的调研报告------------------------------------------------------来源:决策咨询委作者:日期:2012-2-15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找准......

    关于发展榆林文化产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榆林文化产业的调研报告------------------------------------------------------来源:决策咨询委作者:决策咨询委员会日期:2009-1-14 16:23:03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

    榆林大厦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范文

    榆林大厦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分析 1 项目概况 榆林大厦工程项目位于市区,建筑用地面积3 408.6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516.89平方米,建筑高度为99.89m(屋面高度)。本项目按照建筑使......

    5榆林回迁房可行性分析报告

    开行拆迁区域回迁房改造项目 可行性分析报告 2012年1月 目 录 一、项目建设内容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类......

    鄂尔多斯通航企业申报可行性分析框架

    经营性通用航空企业经营许可登记 筹建成立的申报程序 筹建成立申请材料包括: 1. 筹建申请书 2. 筹建企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包括: A 鄂尔多斯地区通用航空市场的需求情况; 经......

    鄂尔多斯地区婚礼民俗与民歌

    内蒙古大学任选课程民俗与民族音乐课程论文 鄂尔多斯地区婚礼民俗与民歌 --以伊金霍洛旗婚礼民俗为例 [内容摘要]民俗音乐,作为中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媒体,主要是......

    网络学习与专业发展--榆林小语班 白靖

    “网络学习与专业发展”的心得体会 榆林小语(1)班 白靖 网络就象一个强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着我,影响着我。使我把它融入我教学工作之中。利用网络教学有助于构建新型的教学模......

    榆林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面临的难题与对策分析

    榆林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面临的难题与对策分析摘要我市地处陕西最北部,矿产资源富集,属能源重化工基地。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促进了我市农村经济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