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满洲里市畜牧业发展分析与建议(精选)
满洲里市畜牧业发展分析与建议
满洲里畜牧业在维持城市良好生态、生活功能,为当地居民提供安全畜禽产品的同时,也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必要补充。然而,随着满洲里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满洲里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速度却相对落后。如何促进我市畜禽养殖业朝着现代化城市农业方向发展,走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循环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前我市畜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现结合我市畜禽养殖业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满洲里市畜禽养殖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市畜牧业也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优化畜禽品种结构,推广普及科学实用技术,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但发展速度较慢。
目前全市生猪存栏3.2万口,有规模养猪场4个;鸡存栏13万羽,规模养鸡场1个;牛存栏2100头,2个规模肉牛养殖场;羊存栏33000只;基础母狐6000只,种貂13000只,1个狐貂养殖基地;有4个家庭式狐狸改良点,3个家庭式奶牛改良点;牛羊的饲养仍以传统的放牧为主,受气候影响较大。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养殖规模偏小,产业化程度低
规模养殖整体发展不足,还没有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养殖基地。在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连接上缺乏有效对接,在建立利益共同体这个实现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上 1
差距较大。同时,畜禽产品以原始产品出售,缺乏深加工增值环节,没有形成品牌产品。家庭养殖、粗放经营仍是我市畜牧业发展的主流。
2、畜禽品种落后,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市畜禽品种相对落后,没有自己的良种繁育场,大部分种猪、种鸡、种狐、种貂及优良的奶牛品种,都需要从外的引进。由于种畜禽调运管理不严,养殖户不按规定进行报检,给我市动物疫病传播造成很大隐患。
3、科学饲养水平低,防疫意识差,疾病发生率高。
我市畜禽养殖业,多为散户家庭式饲养,规模化水平低,饲养技术落后,养殖户防疫意识差,人畜禽共住,除进行简单的消毒外,出入圈舍时无必要的防护措施,人畜禽直接接触频繁,加之缺乏防疫知识,疫情隐患很大。另外因注射疫苗存在一定的疫苗反应,部分养殖户不愿接受防疫,造成防疫工作不能全面有效的开展。、畜牧业扶持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
在资金投入上,对畜牧业的倾斜和扶持不够,我市畜牧业仍处在自发的发展状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尽管在一些养殖领域初具规模,饲养量、交易量较大,但全市没有一个专业的固定的畜禽产品交易市场,大多数养殖户只能东奔西走找市场,零敲碎打搞交易。还有一部分养殖户由于受传统观念和资金短缺双重制约,在扩大规模、扩大生产上只能靠自身积累来完成,无外援资金帮助和扶持,只能小规模经营,经济效益低下,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企业普遍存在发展资金困难的问题,银行信贷难的现
象较突出。
5、动物防疫和动物防疫监督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经费保障不足。
近年来,我市动物防疫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基础设施虽有了较大改善,但动物疫病防控、监测、动物检疫技术手段依然落后,很难保障畜禽及其产品的安全;基础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还存在自收自支编制,人员工资和经费都很难保证,更谈不上技术更新、人员培训、以及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投入了。
三、满洲里畜牧业发展对策
1、发挥资源优势,逐步扩大畜牧业规模。
加强畜牧业发展规划计划工作,做好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畜牧业生产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大力推广现代化养殖技术,逐步淘汰分散饲养、粗放经营的传统模式,提高饲草资源转化利用率,降低畜牧业生产成本,逐步扩大畜牧业规模,走优质、高产、高效的畜牧业发展道路;充分利用地方气候因素,大力发展狐貂特色养殖业,以特色养殖基地为基础,带动全市养殖业逐步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2、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立足地方优势和特色调整畜种结构,加快新品种改良步伐,提高畜牧产业的经济效益。通过项目支持,大力发展我区良种繁育体系,加大对选种、培育、规模生产技术、高效养殖与规范化饲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集约化,全面提高我市畜牧业科技水平。、提高科技含量,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高畜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要大力提倡科学饲养、科学管理和市场化经营的全新理念,注入先进的、前沿的科学技术,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效益。一是依托企业,加大对良种畜禽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工作。二是借鉴外地兴建养殖示范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通过争取项目,兴建一批养殖示范小区,帮助和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养殖业。三是加大对基层广大养殖户的培训力度。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让畜牧技术干部走出机关,服务群众,切实发挥好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同时结合“三下乡”、“科普之冬(春)”等活动,不断加大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养殖技能和水平。
4、加大龙头企业建设力度,做深畜产品后续加工。
一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培育各种龙头、建设稳固基地、发展加工增值等途径,使小规模分散饲养与大市场进行有效连接,使养殖户在加工和流通领域得到收益,形成良性循环。加快农村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加大扶持,增强服务功能,提高养殖业的组织化程度和经济地位。规范产业化各利益主体之间的行为准则,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机制,保护养殖户的合法权益。、大力实施疫病防治工程,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要进一步加大对《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按照“预防为主,科学免疫,重点防治”的原则,以牲畜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为重点,加大防疫工作力度。落实防疫员分片包
干制度,积极探索畜禽防疫工作的有效机制,使全市动物防疫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在保障基层防、检疫人员工资费用的基础上,加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动物卫生防疫监督所基础设施建设,为畜牧业大发展提供保障。
6.加强咨询服务体系建设:
行业协会应当充分发挥作用,加强行业协会的服务、自律、协调、监督作用。同时为企业做好服务,为企业建立咨询服务体系,提高企业疫病防控能力及管理能力,通过企业、协会、政府的共同努力为满洲里畜牧业良性发展做出贡献。
7、制定扶持政策,努力增加畜牧业发展投入
一是要发挥农民的投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把闲散资金投向畜牧业发展。二是要将国家关于农村小额贷款的政策用好、用足,争取银行贷款。三是要围绕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和培育支柱产业,坚持以项目为抓手,积极向上争取国家和市级农业开发项目资金。四是要加大畜牧业招商引资力度,以鲜明的特色、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外来资本、工商资本、民营资本投入畜牧业。
第二篇:畜牧业发展建议(范文模版)
我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诹议
我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诹议
农林组 萧兵
(区委书记刘治金阅批:从畜牧业的现状分析入手,就畜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建设、科技推广、依法管理等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意见,针对性强。)
畜牧业作为我区的传统产业,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九.五”实行城乡一体化管理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2001年全区畜牧业产值8867万元,占农业总值52.83%,撑起了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然而在畜牧产品短缺时代结束、买方市场到来,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又要面对入世带来的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形势下,如何按照去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畜牧业做成大产业”的要求,推进我区畜牧业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这是值得内存工作者特别是畜牧工作者思考与探索的问题。依愚之见,遵循市场规律、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改进管理、推广先进生产技术、走产业化之路,是实现我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现就我区畜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谈点初浅看法。
一、现状分析
(一)纵向分析,我区畜牧业发展很快
“九.五”期间特别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以来,我区全体农村工作者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制定的“调整农业结构,突出重点发展畜牧业”的农村工作战略方针,有效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据统计年报,2001年全区各类畜禽饲养总量折合黄牛单位57111头,比建区初的1997年29496头,增加93.63%。其中:发展家禽349.2万羽,其中已出栏肉禽266.5万羽,分别比1997年增长254.35%和270.21%;饲养生猪19.47万头,其中已出栏14万头,分别比1997年增长111.63%和135.29%;养牛1.19万头,其中已出栏0.64万头,分别比1997年增长111.37%137.04%;羊、兔和业主、山鸡、珍珠鸡等特种动物都有较大程度的发展。全区实现畜牧业产值886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83%,比1997年提高9.88个百分点。分析我区畜牧业生产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规模饲养发展快。为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全区上下按照专业化经营的思路,大力提倡和扶持农户发展专业化、规模化畜禽饲养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1年全区各类专业化、规模化畜牧经营户1830个,饲养生猪10.52弯头,占全区生猪饲养总量54.03%,饲养家禽308.7万羽,占家禽饲养总量的88.42%,养牛0.19万头,占养牛总量的15.97%;二是生产水平和质量有较大程度提高。通过引进推广有两品质和杂交组合以及先进科学的管理技术,科技含量、生产水平和商品畜禽质量有较大提高。生猪生产上饲料报酬有所提高,每公斤增重的耗料量由3.5公斤降至3.2公斤,优质三元杂交瘦肉型猪比重达到47.86%,肉鸡生产方面每公斤增重的耗料量由2.5公斤降至2.1公斤,培育优质仿土鸡比重达到70%;肉牛方面推广短期易地育肥技术,优质肉牛比重不断增加。
(二)横向比较,我区畜牧业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较大
1、生产力水平低。一是猪牛酮体重低,出栏肉猪屠宰的酮体重只有67公斤,低于全国平均75.9公斤和世界平均76公斤,若以全国和全世界平均水平计算,2001年全区实际出栏为12.35万头,减少1.6万头;肉牛酮体重为103公斤,世界平均水平为199公斤,我国为147公斤,若按全国水平计算,2001年实际出栏为0.45万头,若按世界水平仅为0.33万头。二是饲料转化率低。根据调查测算,我区肉猪每公斤增重耗料为3.2公斤,肉鸡为2.1公斤,与丹麦猪2.6—2.4公斤、美国鸡1.7公斤以及国内先进地区比较还有
很大差距。
2、优质品率仍很低。猪肉仍以土、良二元杂交猪为主,外三元优质瘦肉型猪不到一半,而且由于饲养管理方式及饲料营养等问题,酮体瘦肉率仍较低;屠宰的均以老残、淘汰役牛为主,年龄大都在5岁以上,18月龄以下,体重达到450—500公斤优质改良肉牛极少。
3、禽畜死亡率高,劳动生产率低。一些畜禽疫病在我仍很严重,每年损失数百万元;发达国家每个农业劳动力年产肉类2192公斤,禽蛋402公斤,奶类7552公斤。我国分别为101公斤、30公斤、17公斤;我省为126公斤、13.4公斤和0.32公斤;我区为175公斤、8.56公斤、3.63公斤。
4、结构不合理,草食动物比重太低。2001年全区肉类产量中猪、鸡占93.96%,牛、羊、兔肉仅占6.0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6个百分点,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6.26个百分点。这种猪鸡为主的畜牧业结构一方面要耗用大量的租金用于引进饲料粮;另一方面本地大量的农作物秸秆、牧草、酿造业的谷、啤酒渣等副产品被废弃。
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畜牧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服务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求,农民素质差、科技入户率低。这些既说明我区畜牧业的生产存在落后的一面,同时也说明我区畜牧业的发展潜力较大。
二、实现我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我过已正式成为WTO成员,这对我国畜牧业来说既赛来了机遇,也面临挑战,在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形势下,我区发展畜牧业的指导思想应是: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注重质量、调整结构、稳步发展禽畜,大力发展草食动物,适当发展特种动物,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整体生产水平和经营效益,推进畜牧业现代化进程,实现畜牧业的可能持续发展。力争“十.五”末畜牧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明显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或接近日本60%的水平。
(一)进一步推进畜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1、大力发展以肉牛位置点的草食动物生产,调整优化畜种结构。我区农区面积125.06平方公里,有耕地6.8万亩,各类草地2万余亩,理论载畜1.8万头牛,加上城市酿造业的谷、啤酒渣等,可满足2万头牛的水平,仅按农区面积,我区可常年存栏牛2.01万头,而目前常年存栏牛量不到0.6万头,资源利用率不到三分之一。建议今后要在稳定猪禽生产,提高个体生产水平的同时,大力发展以肉牛位置点的草食动物生产,鼓励投资者创办集约化、规模化的肉牛易地育肥专业场,利用猪鸡利用率低的农作物秸秆和城市娘再也的谷、啤酒渣等资源,购入青年架子牛,通过120天左右的短期育肥来生产优质商品肉牛。要引导肉牛育肥经营户与繁殖经营户以合同形式建立长期的架子牛买卖关系,实现纵向联合,形成育肥经户繁殖经营相分离的生产格局和“分散繁殖、集中育肥”的经营模式,争取“十.五”末肉牛饲养实现2.5万头,其中出栏肉牛1.5万头。同时,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发展奶牛和鹅、羊、兔等草食畜禽。
2、抓品种改良,调整优化品种结构。畜群生产力和畜产品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基因,即品质的优劣。不同品质表现出不同的生产性能。如不同瘦肉型猪品质(品系)或杂交组合,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优质者日增重达800克,每头出栏猪纯收入在100元以上。而一般品种日增重仅500—600克,每头出栏猪纯收入低于50元,甚至亏本。又如有两的仿土鸡50日龄可达出栏体重,一般品系70-80日才能出栏。为使我区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畜产品跟上品种更新换代与消费者市场变化步伐,应把畜禽品种改良作为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生猪生产方面要引进双肌臀新品系,扩大推广外三元新组合,以提高商品猪的瘦肉率和肉的品质;饲养肉牛要推广西门塔尔、安格斯、夏洛克、皮埃蒙特为父本的杂交改良牛;奶牛要推广优质高产纯荷斯坦牛;肉羊要引进成都麻羊、皮尔山羊来改良本地山羊,提高个体生产水平和改善肉质;肉鸡要推广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仿土鸡,同时,发展是个ihebendi消费者风味飞
本地纯土鸡。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
畜牧业产业化就是把生产、加工、销售诸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尽量拉长产业链,实现产、加、销科工贸一体化经营,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使养殖单位获得整个链条的平均利润。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我区的畜牧业都以独立经营为主,既形不成规模,又难于管理,各种先进技术推广难。很有必要引导其联合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之路。加快我区畜牧业产业进程,重点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1、抓龙头企业建设。加工落后、缺乏具有一定规模和高起点的畜产品加工企业。这是制约我区畜牧业发展的瓶颈。今后要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畜牧业产业化的重点。一是扶大扶强有发展潜力的现有企业。如双清区肉类批发部是我省仅有两家取得供沪动物产品认证资格注册登记证书的企业之一。该厂分割猪牛肉在上海南大桥市场十分畅销,在沪新加坡业界商人很想运销其分割牛肉到新加坡;三杯乳业公司要趁“学生饮用奶计划”和湖南省尚无“学生奶”定点生产企业的机会,增加产品推销和引导消费的宣传力度。二是社会资金创办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企业。如肉禽加工、鹅绒裘皮及鹅肉系列产品加工等。三是联系动员辖区内的市属企业到我区就近收购加工原料,如市肉联厂的乳、中猪分厂,目前加工用的原料中,乳猪主要购自洞口、武冈等地,产品长期供应港、澳,利益联系、动员争取其到我区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使其成为我区生猪加工龙头企业,来带动我区养猪业的发展。政府要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
2、抓规模饲养户的发展。一家一户小规模饲养的传统方式,吸收先进科学技术的能力十分有限,可以集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先进工艺、现代化管理于一身,可显著提高生产水平。同时有利产品形成规模优势,提高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政府要鼓励和扶持规模饲养户的发展,要改变目前蓄禽舍与住房混建、人畜同院的习惯。今后凡新建畜舍要以村组为单位,统一集中在一个地方,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标准,分户建栏、分户经营原则建设畜牧小区或专业场。这样既有利提高畜牧业的整体水平,特别有力药物残留和疾病的控制,也有力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争取“十.五”末规模场(户)或畜牧小区的饲养量达到全区总饲养量的70%以上。
3、扶持培育产业组织,提高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发展畜牧产业化,需要有完整的产业组织体系。我区虽成立了包括畜产品在内的农产品销售协会、养猪协会、养鸡协会等,但组织体系很不完善,组织与会员的联系十分松散,经营者缺乏协作精神,微观决策高度分散,经营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无法适应日益多样化、复杂化消费者续期的发展,影响了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为提高我区畜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畜牧业的组织水平,要引导和鼓励经营者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从畜牧业的饲养户、加工户、流通户组织起来,建立真正的产业协会,以发挥他们信息灵通、准确了解市场竞争情况的优势,由产业组织内部传递信息、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开拓市场,协助政府知道相关政策,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样可以较大限度地降低因市场价格变化,而给生产带来波动,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过去我区在畜牧科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生产力水平有较大层厚度的提高。但是较国内外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畜牧经济的增长方式仍停留在量的增长上。今后要在充分发挥现有技术力量和技术设备的基础上,引进推广有价值的高新技术,来提高我区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及科学对畜牧业的贡献率。推进我区畜牧经济由数量型增长和生产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增长型转变。
要加强畜牧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我区畜牧科技推广机构设备陈旧、老化,人员素质差、知识老化、观念旧,经费不足,区级推广机构有钱养兵,无钱打仗,乡镇畜牧兽医推广人员工资没有来源,兽医防疫人员“以病养医”思想严重。建议政府把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增加对畜牧科技工作的投入,扶持推广机构添置必要的设备畜牧部门要加强对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帮助推广人员
更新知识,提高技术。
2、要根据实际引进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一是继续扩大瘦肉型猪高效生产综合配套技术,提高肉猪的塑料利用率和出栏体重,改善酮体品质。二是以提高配种受胎和母畜繁殖率为重点,大力推广草普及猪牛技术人工授精。三是推广种草养畜新技术,要在引进推广优质高产牧草新品种的同时,大力推广喜寒性和喜温性牧草的轮作、粮草轮作、越年生和一年生牧草套种及冬闲田种草等新技术、新模式;四是推广普及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技术。五是推广肉牛易地育肥高
产技术。
3、要加强对畜牧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更新观念,增强科技意识,提高其接受并应用序幕先进生产技
术能的力。
(四)加强法制管理,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安
全。
随着科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安全问题,国际间畜产品贸易的技术壁垒越来越高,对动物疫病、药物、激素的残留控制越来越严。为控制疫病和药物残留,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安全,须进一步强化牧业执法监督管理力度。一方面要要加强牧业行政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教育辖区从事畜牧业的生产经营者,增强法制观念,遵守法规,自觉接受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管理,做到依法防疫,不使用违禁药品,不制售假劣药品及饲料添加剂。另一方面要加强序幕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人员的教育和管理,提供执法水平。一要依法治疫,加强对畜禽防疫工作的全程控制。按照《动物防疫法》,国务院(2001)14号、湖南省政府(2001)28号文件精神,坚决落实强制计划免疫,实行免疫标识制度,进一步强化检疫工作,同时按照中央、证、市政府要求,将动物防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疫苗、药品储备和扑疫工作的正常支出。二要切实执行《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兽药管理条例》,严厉打击、坚决取缔制售和使用假劣产品和违禁药品的行为,实施对饲料安全、兽药残留的有效控制,保证畜牧业产前投入品的质量。三要加快牧业生产标准化步伐,强化牧业生产的全全程监控和行业管理,为生产安全、合格的畜产品创造社会环境,努力提高畜产品质量,增强我区畜产品的竞争能力。使之冲破国内省市间的准入证zhi度和国际间技术壁垒是限制,增加国内外市场份额。
第三篇:对平关镇畜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对平关镇畜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作者:李成平任广东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8期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平关畜牧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了影响和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发展规模化养殖,提高科技含量等改进措施。
【关键词】 畜牧业;养殖;科技;生产
平关镇地处贵州盘县西部,与云南省富源县接壤,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土地总面积114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8%,其中宜林、宜牧地面积为8771亩,具有丰富的农作物桔杆及块根,块茎类饲料,平关镇海拨2060米,年平均气温为14.3摄氏度,气候温和湿润,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平关镇畜牧业基本情况
平关镇现养殖业主要从家庭养殖为主,人们满足于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以“养鸡为吃盐、养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的传统习惯。在生产方式上不能破除“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生产方式,没有形成生产方式专业化。生产者没有先进的养殖技术,没有采用科学的方法进品种改良,疾病的防治及饲养管理。这就使得生产成本较高,饲养饲料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没能争取用尽可能少的饲料,得到尽可能多的肉、奶、蛋高效益的发展畜牧业生产。
养牛以役用、多种牲畜深坑圈混养,全牧饲养为主,在繁殖配种上以野交乱配为目的,不能改变衰老死亡自然淘汰为适龄育肥屠宰肉食或出售。养猪养肥肉型一至二年的大猪,采用“呆架子”方式进行养殖,采用单一饲料饲养。对羊群不采取优胜劣汰方式,对繁殖母羊不加以合理的饲养管理,对春产羊羔在放牧的基础上不补饲精料,强化肥育使之不能当年出栏。不定期给羊群进行预防注射和投药驱虫。在养鸡上专养老品种本地鸡“长寿鸡”,粮食囫囵撒养,不能定期采取预防措施。
二、平关镇畜牧业存在问题
由于平关镇大部分行政村都远离城镇,造成人们生活文化素质的落后,信息不灵、人口增长过速、土地贫脊、栽培、养殖、管理技术落后、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等现实条件下,畜牧养殖必然走向恶性循环。农户把各种家畜深坑圈混养,牛、羊用全放牧、干粗料饲喂,猪以肥肉型、吊架子后催肥为主,这样生产成本相对提高,造成养猪不挣钱,养牛为耕田的意识;各种秸杆内、藤薯类饲料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饲养水平较低,以传统的养殖方法为主,要在科技推广上下功夫,积极认真地推广“四良、四改”三提高。各种淘汰的种猪育肥后都是卖给屠户,进入市场,大部分效益被别人拿走。信息不畅,生产产品不与市场接轨,经济效益差。
三、平关镇畜牧养殖前景分析
虽然平关镇在养殖上存在着诸多因素,制约着我们的发展,但仍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其表现为:政策优势。我县对畜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各级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市场优势。平关镇与云南接壤,平关镇农村养生猪的市场占有率只占35%左右,65%的市场被川猪、云南大河的新品种猪所代替,应通过结构调整,挖掘潜力,提高我镇畜牧业的发展。我镇拥有占年产30万吨的大型煤焦化厂和洗煤厂等各种货场,需求量大,具备一定的市场潜力,对外可向云南省出境。资源优势。我镇剩余劳动力多,为发展养殖业提供情了稳定的人力资源,市场竟争优势比较明显。平关镇是农业大镇,具有充足的秸杆、块根、块茎类饲料资源,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四、平关镇畜牧业发展对策
按照盘县提出的把建成贵州省畜牧大县要求,实现年存栏大牲畜35万头匹,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0%以上的战略目标,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采用政策优势、资金扶持、技术指导、行政服务等措施,加快我镇畜牧业的发展。
1、发展规模化养殖,加强品种改良。
平关镇现具有种牛品改点到为3个,年平均配种新品种黄牛350头左右、猪品改点7个,存栏能繁母猪1049头,年配种率达96%左右、羊品改点4个。我镇现引进新品种,种羊200只、能繁母羊3200只,现配种率达87%左右,现有规模养殖场7个。当前要重视对各场带头人和当地农户的技术培训,着力在推广科学适用技术,指导农户搞畜圈改造,科学饲养、人工管理、防疫等工作上下功夫,让当地农民能掌握对品种的鉴定,人工授精等繁殖技术的操作,劣种淘汰等常规技术的运用,使农户真正学到并能规范应用科学养畜配套技术。
2、建立专门从事防疫工作队伍。根据盘党发[2003]28号文件精神,在全县每个行政村设置一名村级畜兽医人员,专门从事本村的治疗、疫病防治、统计、疫情监测等工作事项。这样一来,既充实了平关镇村风防疫队伍,又使畜牧部门与村一可以随时联系,便于掌握各村畜禽发展动态,有利于制定有效可行的畜牧发展规划。
3、改变深坑湿圈饲养为“畜、沼、厕”三结合建干平圈饲养。改变一至二年杀大猪为养七、八月杀“小猪”。
平关镇只有畜牧业发展起来,农民才能真正得到实惠,才能真正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要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将畜牧业打造成为实现全镇人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撑,促进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我国畜牧业区域布局与调整目标[J].肉品卫生.2003(06)
[2] 方琳.乡镇如何开展畜牧科技培训工作[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5(06)
[3] 杜学勇,刘朝旭.河南畜牧科技发展战略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5(10)
[4] 罗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影响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09)
第四篇:畜牧业发展
中国畜牧业发展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畜产品的消费需求还将继续增加,国内市场仍有较大的消费潜力。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一家一户的饲养模式,在畜产品质量和数量上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的发展需要,规模化养殖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饲养方式、健康安全、标准化规模化、市场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稳步发展,无论是畜禽的饲养量,还是畜牧业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4%。
正文:
一、畜牧业发展现状
析全国人大常委、农委副主任尹成杰介绍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畜产品总量大幅增加,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4%,畜牧业发展快的地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中国畜牧业在保障城乡食品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地方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大批畜牧业优秀品牌不断涌现,为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他指出在畜牧业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总的来看,中国的畜牧业仍处在传统饲养方式与现代化饲养方式并存、传统养殖方式占支配地位的阶段。规模小、品种杂、人畜混居、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同时一些地方投入不足、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加工有隐患、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饲养条件和生产条件相对落后、重大动物疫病形式严峻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1.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恶化。
2.扩大再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约束。
3.畜产品质量问题的突出。
4.小生产和大市场矛盾。
5.疫病防止困难。
6.难以抵御市场波动风险。
二、畜牧业发展趋势
小型规模化农户从事的是社会化商品生产,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采用的也是良种良料良法等现代技术,不是传统的土法上马,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规模化,是中国特色的现代畜牧业。
1.规模化种养结合模式,同农户手中的资源相匹配。在我国现行的政策
制度下,农户手中拥有土地资源(耕地、林地、草地等),可以用来种植饲草和饲料。它们手中还拥有棚圈等饲养设施,部分农户还拥有基础母羊母牛等生产资料,可以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进行养殖活动,有些农户家庭中还有剩余劳动力,可以投入到畜牧业生产当中,这些资源要素农户都能够自主支配。由于是小型规模化,它手中拥有多少资源,就力所能及地搞多大规模。不贪大求洋,不大兴土木,不大量举债。由于是种养结合,种植与养殖互相配套,农户根据自己所掌握资源的数量与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安排组合。农户有了支配权,有了选择权,有了组合权。可以看菜吃饭、量身裁衣,充分发挥微观经营主体的作用。
2.业的经营规模与经营形式紧密相关。美国模式的大型规模化,需要采
取企业化经营方式,中国特色的小型规模化,适合农户家庭经营。农户家庭经营与企业化经营相比较,具有内部组织成本低、沟通协调成本低、内部环节少、运行费用省等优势。农户家庭经营机制灵活,适应市场波动变化的能力强。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管理层次简单,责权利集中统一。不需要庞大的管理机构,也不需要众多的管理人员。适合农民的管理素质和驾驭能力。
3.家庭经营门槛低,关卡少。与小额信贷等农村金融政策相配套。农户
内部与农户之间,靠亲缘关系进行沟通协调,互通有无互相帮助,信用成本低。在家庭成员之间传承技艺,技术培训成本也最低。我国农村“家文化”历史沉淀深厚,但现代企业制度文化基础却十分薄弱。如果采取企业化组织形式,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董事会、监事会等,在农村中往往会形同虚设,最后会跑调走样,被家族化、家长制、亲戚网所取代或发生变形。
三、畜牧业发展前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各地大量散户养殖户占相当大比重的前提下,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非常重要。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学好、用好养殖技术知识。养殖实用技术的普及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方面是政府主管部门要重视养殖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工作,有计划地组织各种不同层面的养殖实用技术传授,举办各种培训和学习班。另一方面要转变养殖户的观念,只有转变养殖户传统的养殖观念,学习专业的养殖知识和技能,才能实现整个畜牧养殖业的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结构转变。
大规模的养殖企业需要科学规范的管理,我国农业企业普遍存在管理环节薄弱的弊病。畜牧养殖生产需要科学严谨规范的方法和态度,现代化的养殖企业首先要树立科学管理的观念,建立起一整套规范有效的科学管理、标准化生产经营和疫病防控管理体系,是推进现代畜牧业规模健康养殖的关键所在。通过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实现现代化的畜禽养殖。
在我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城市郊区畜牧业和农业专业户的发展对畜牧业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城市郊区畜牧业是伴随城市经济的发展,从农区畜牧业分化出来的、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畜牧业,最初的目的是为解决城市畜产品供应问题,随着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其发展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此外,2O世纪8O年代初,在广大农村涌现出一大批畜禽饲养专业户,把畜禽饲养从家庭副业转为专业饲养。畜禽饲养专业户的出现和增加成为农区畜牧业发展的亮点。目前,在农区建设养殖小区、实行标准化生产已经成为当地畜牧业发展的重点,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方式已经成为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实现现代化畜牧业的必然趋势。
结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都归根于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我国生产力的提高,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农业土地的流转,势必造成第一产业的规模化与劳动力的城市化,从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在短短三十年内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路,可以说是真正的日新月异,中国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本身。中国的额畜牧业更应该积极顺应神色会发展趋势,利用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突破行业养殖发展瓶颈,整合价值链,合理分配资源,为社会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借以发展自身,真正为社会提供最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乌.普.道姆拉切夫著 崔少轩译 《国营农场乳肉畜牧业的发展/》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1955.4
2.(美)Merle Cunningham,(美)Mickey A.Latour,(美)Duane Acker编著 张沅、王楚端主译、《动物科学与动物产业》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8
3.张存根...[等] 主编《畜牧业经济与发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2
4.张存根著 《畜牧业经济与发展》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2
5.北农学院主编 《畜牧业机械化》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1
6.水生, 张志华主编 《畜牧业》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7.张存根著《畜牧业经济与发展:2000-2005》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1
8.卢良恕,刘志澄主编《畜牧业生产结构与发展前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6
9.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编 《畜牧业发展战略与科技对策》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0
10.乔娟, 潘春玲主编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第2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11.李伟前, 孙志强编著 《畜牧业创新经营模式》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9
第五篇:高县工业发展分析与建议
高县工业发展分析与建议
近年来,高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立足本地优势资源和产业特色,突出项目驱动,打造园区平台,强化招商引资,营造发展环境,全县工业发展成效显著,工业经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强力引擎和重要支撑。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十二五”的新要求相比,我老秘网县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我老秘网县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已是摆在我老秘网县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高县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生产总量不断扩大。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2.5亿元,同比增长55.34%,比2005年增长了6.9倍;工业增加值37.2亿元,同比增长46.46%,比2005年增长了5.1倍;实现销售收入98.55亿元,同比增长62.2%,比2005年增长了5.27倍;完成工业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61.9%,比2005年增长5.4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个,比2005年增长2.39倍;亿元规模以上企业22个,比2005年增长7.3倍。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8.7%,比2005年提高23.8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强势崛起的重要支撑。
(二)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产品体系逐渐成熟。通过近年来的发展,高县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个,其中,能源企业24户(其中,煤炭企业23户),化工企业6户,食品企业7户,轻纺企业7户,建材企业10户,机械制造企业3户,初步形成了以电、煤为主体的能源工业,以电石、甲醇、化肥、造纸为主体的化工工业,以白酒、茶叶、粉丝等为主体的食品工业,以茧、丝、绸为主体的轻纺工业,以水泥为主体的建材工业及以机械制造为主体的制造工业。
(三)工业园区发展强劲,聚集效应逐步显现。自2005年以来,我老秘网县聚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着力打造福溪工业集中区和庆符—文江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园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福溪工业集中区共入驻福溪电厂、普什铸造、天顺水泥、金叶茶业等19户企业,2010年福溪工业集中区产值实现10.63亿元,占全县工业生产总值17.05%,已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庆符—文江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一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也是宜宾市唯一一家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2010年,园区农业产值4.59亿元,占全县农业产值的20.9%;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7.17亿元,增占全县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的95.07%,园区已成为高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涉农工业集中发展区。
(四)财政贡献不断加大,支撑能力日益增强。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62.34亿元,其中第二产业36.25亿元,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78.9%。全县工业从业人员2.1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6.6%,占城镇从业人员的55%,工业通过税费由财政直发工资补贴和企业直接向员工发放工资全年达5亿元,工业对城镇居民收入的贡献率达70%以上。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不仅统筹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城乡变化,而且缓解了社会矛盾,更新了思想观念,鼓舞了全县上下的昂扬锐气,有效激发了全县人民的创业激情,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支撑作用。
二、高县工业结构分析
(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相对滞后。2010年,高县三次产业的产出结构为23.6 :58.2 :18.2,第二产业占绝对主导地位,对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81.7%,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总量均小。我老秘网县三产结构与全国三产结构10.1:46.9:43.0相比,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比全国高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比全国低25个百分点,说明我老秘网县还没有完全摆脱低劳动生产率的农业经济的影响,特别在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业、商贸比重较大,而城市公用事业、教育卫生、金融、社会中介等服务行业投资明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县一、二产业的发展。
(二)工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工业亟待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业结构不优。全县工业行业门类少,主导产业仍然是以资源开发为依赖的食品、能源、建材等传统行业,同时,部分项目存在同构化倾向,同类生产企业分布零散,上下游衔接配套较为缺乏,行业资源难以有效整合,制约了规模经济和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二是企业结构不优。尽管近几年我老秘网县工业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总量增长较大,但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弱的局面依然没有改观。全县5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无大型企业,中型企业6户,占10.71%;小型企业50户,占89.29%,对工业经济起支撑和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少。根据抽样数据调查,我老秘网县的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企业个数占企业总数的比重分别为70%、26.7%和3.3%,这既表明我老秘网县的工业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产业整体素质偏低,也说明了我老秘网县技术密集型产业已初具规模,可成为今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三)产品结构层次低,缺乏知名品牌。目前,我老秘网县多数工业产品都是对原材料的简单加工,以初级制成品的形式直接面向市场销售,产品大都是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耗能较高的“两低一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除了高洲酒业、早白尖、川红等企业产品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外,其它企业产品多为优而不名,大而不强,这些企业不仅缺乏创建品牌勇气,更缺乏全国名牌和国际知名品牌战略,限制了企业做大做强。
三、高县工业发展对策
(一)在提升传统产业中调整结构,力促工业发展层次由“低”到“高”。一是努力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转型支撑力。在做大做强现有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加强下游企业的培育和引进,特别是要加速能源化工、酒类食品、轻纺的下游产业链培养,实现内部资源有效整合。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对产业发展的拉动和支撑作用,引导企业将投资“触角”伸向与主导产业相关的下游产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增强综合竞争力。依托福溪工业集中区和庆符—文江农产品加工园区,以福溪电厂、高洲酒业、立华蚕茧等企业为核心,引进一批关联度配套高、产业链条长、就业拉动力大的工业项目入驻园区,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横向成集群、纵向成链条的工业企业新格局。二是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增强产业转型发展力。完善资源循环利用有关考核办法,通过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等政策倾斜,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工艺,鼓励发展循环经济,降低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和工业增加值污染物排放强度。积极引导企业间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今年,我老秘网县先后成功引进了四川宜宾中电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石灰石制粉项目、四川嘉阳集团公司粉煤灰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和重庆长江造型材料公司铸造废砂再生资源化项目,既充分利用了福溪电厂、普什铸造的废弃物,又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严格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坚决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引导企业走优质、高效、低耗的路子。目前,我老秘网县已被确定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县,华盛纸业正在申报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三是注重科学技术创新,增强产业转型竞争力。县财政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我老秘网县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方向为主攻点,在抓好技术创新中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不断创造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完善支持和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措施,重点引导高洲酒业、川红集团、早白尖公司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着力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在巩固高洲酒业、早白尖茶业2个省级技术中心的基础上,力争3年内再创建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狠抓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密切地方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国内大企业的合作,引导企业加强同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技术开发合作,推进校所的技术资本、人才资本与全县企业资本优化组合。
“小”到“大”。一是抢抓机遇,分门别类承接转移。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主动融于成渝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立足我老秘网县资源、区位、劳动力等比较优势,从三个层次抓好产业转移工作。第一层次是利用综合成本优势,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家电制造、机械配件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以此带动城镇化发展,促进“两化”互动;第二层次抢抓宜宾城区食品、化工、造纸、制造等产业向郊县扩散或转移的机遇,借助福溪工业集中区距城区仅10公里的优越位置条件,吸纳市内企业退城入园;第三层次是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在农产品深加工和煤电化上做文章,千方百计吸引企业投资兴业。二是打造园区,夯实平台承接转移。抓科学规划,在完成福溪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集中区环境保护、土地利用、交通建设等配套规划,同时,结合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完善庆符—文江农产品加工园区规划,以规划主导产业和园区布局有重点、有选择的承接产业转移企业。抓基础建设,启动福溪工业集中区石桥片区骨干道路和供排水配套设施建设,加速集中区110KV变电站和骨干电力线路建设,加快推进庆符—文江农产品加工园区标准化厂房、仓储设施、集中治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善企业和项目入驻条件。抓优质服务,继续对园区企业实行县级领导负责制,对有合作意向的项目明确专人跟踪服务,全程协助帮办项目审批等工作,对在建项目实行定期汇报制、督查考核制等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让入驻企业来一个、办好一个、发展一个。三是保障要素,提升基础承接转移。破解用地难题,一手抓增量供给,利用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积极争取用地指标的倾斜,储备好工业用地指标,为承接转移提供基础;另一手抓存量盘活,对那些圈而不用的土地,明确时间限期开发,过期严格依法收回,同时,严格执行土地投资强度、经济密度等指标要求,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强化金融支持,继续加大金融协调服务力度,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入驻高县,支持各类小额贷款担保公司加快发展,全力帮助入驻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争取金融贷款老秘网
(三)在强化人才支撑中调整产业结构,力促工业人才资源由“少”到“多”。一是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实行柔性人才政策,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根据我老秘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对能源化工、酒类食品等重点领域所急需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经营管理人员,打破身份、地域、行业等“体制壁垒”,设立岗位,开辟通道。同时,按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选用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帮助企业加快职业经理人的选聘步伐,建立有效的广纳人才、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二是加强技术人才培养教育。依托高县职业技术学校,探索开展“订单式” 技术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享校企智力资源等形式,实现人才培养的入口、过程、出口诸环节全部与行业企业零距离接轨,培养企业急需适用人才。依托企业技术岗位,积极引导企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把培养造就一批高技术工人伍摆在重要位置,制定培训计划,通过技术比武、以师带徒、外出培训等形式,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三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每两年一次的高县工业管理杰出人才、工业技术能手评选奖励制度,对评选出的杰出管理人才和技术能手给予一定特殊津贴。积极推荐优秀人才、拔尖人才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各类人才在全县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中进行技术攻关、科研开发等方面获得市级以上科学技术杰出贡献类、科学技术类奖和国家专利授权的,给予重奖。加大税收优惠、财政贴息力度,支持各类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鼓励企业积极探索按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新机制,真正体现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一流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