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舟山市打造体育旅游品牌助推旅游业转型升级.
舟山市打造体育旅游品牌助推旅游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舟山市积极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打造体育旅游品牌,推动海洋旅游业转型升级。一是引进国家级赛事,提升舟山旅游知名度。成功举办了首届两岸三地大学生环舟山群岛自行车赛,国内自行车最高级别的赛事——全国公路自行车锦标赛和全国公路自行车冠军赛将于11月在舟山举办;2008-2009赛季全国排球联赛,八一男排把新赛季的主场安在舟山。高规格国家级赛事的举办提高了海岛旅游的知名度。二是发展海洋特色体育运动,丰富海洋旅游产品。舟山群岛附近海域岛礁众多、鱼类资源丰富,适合开展矶钓、船钓等专业海钓运动,全国性的海钓大赛已在舟山连续成功举办了几届,舟山群岛国际海钓邀请赛暨全国海钓锦标赛成为海岛特色品牌赛事。优良丰富的沙滩资源有利于竞赛运动开展,全国沙滩足球锦标赛将在舟山连续举办五年,相关比赛内容还在央视体育频道上进行了录播。海岛自然旅游资源吸引户外运动的开展,全国首届海岛户外赛——2008首届中国舟山群岛·普陀海岛户外运动公开赛将于10月27日至10月30日在朱家尖举行。三是兴起大众休闲运动,推动旅游岛品牌打造。在舟山旅游岛品牌打造过程中,融合了各类大众休闲运动的元素,在白沙建设特色主题钓岛,积极扶持大众海钓游项目;在秀山岛兴建海泥主题公园,开展滑泥、攀泥、泥浴等运动项目;在朱家尖、桃花、嵊泗,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沙滩排球、沙滩足球、沙滩摩托车、沙滩滑翔伞等沙滩运动,让游客在健身的同时还可以细细地品味运动的快乐。
第二篇:以本土文化助推全域旅游业转型升级
以本土文化助推全域旅游业转型升级
海南作为全国独一无二的生态岛、旅游岛和健康岛,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不仅要有独特的自然景色,还要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深挖本土文化,助推旅游业转型升级,是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海南,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环境,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慢生活”节奏。这种慢节奏滋养了海南与世无争的“慢生活”。这种以休闲文化为底色的慢节奏地方文化特色,可以称之为“慢文化”。然而海南又是需要快节奏的。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起点是落后的,不加快就跟不上发展的脚步。但这种快节奏必须是稳步走的快节奏。2015年,海南被国家唯一授权为省域“多规合一”试点单位。坚持生态立省,划定生态红线,推进基础设施五网建设,确定六大类园区,集约发展十二大产业,其步伐无疑是快的。特别是2015年年底海南环岛高铁西段的开通运营,与海南环岛高铁东段实现连通。标志着全球首条环岛高铁全线贯通。
此外,一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三亚国际大型选美赛事,海口系列国际会务会展等活动,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海南省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一边是外来人员在海南对快节奏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当地“慢生活”的习惯。于是,在海南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面临这样的“快慢”冲突。然而,海南发展中的快与慢的冲突不是不可调和的,二者应是对立统一的,这种“慢文化”一定情况下可以转化为促进经济“快发展”的因素。这是需要深入破解的课题。
“慢文化”助推海南旅游业“快发展”
如何从“慢文化”中挖掘出自己独特的人文与经济价值?每所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模式,深圳有深圳的“快速度”,厦门与杭州亦有自己的“慢节奏”,但这些城市都实现了经济的较好发展。海南作为全国独一无二的生态岛、旅游岛和健康岛,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不仅要有独特的自然景色,还要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若只是自然风景独特,而全无文化内涵,那么其吸引力与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海南有着极为丰富的农业、海洋、矿产、旅游和文化等资源,如何立足优势、统筹兼顾,化资源优势为竞争效益是海南未来发展的重头戏。海南要认准自身发展的优势。海南的地理位置,在“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中位于关键,它连接着中国东南沿海和东南亚国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新加坡就是借助海上生命线马六甲海峡,迅速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与金融业的繁荣使之成为现今的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海南也可借鉴其发展模式,在自身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利用地理位置优势,抓住战略性机遇,实现外向型经济发展。
深度挖掘开发海南文化使其形成产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文化是不可复制的,是一个地区最有价值的资源。宜居的自然环境,加上恬淡平和的心态,闲适悠然的生活方式是海南人长寿的重要因素,海南也不可替代地成为我国长寿指数最高的地区,这样的社会氛围是发展度假养生产业的重要基础。英国的哲学家罗素曾经有一句话,说人类的最终极产品就是休闲产品。休闲养生产业是时代的必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生产方式的转变,交通条件现代化,国民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假日制度改革等有利条件的变化,也迎来了休闲时代。休闲养生产业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海南因其环境资源优势,自然是国内休闲养生的首选目的地,这是海南发展的一个机会。
海南发展休闲养生产业的基础是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旅游业综合性强、带动性大,涵盖着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涉及到农业、贸易、交通、服务等众多领域。近年来,海南积极打造以新产品、新效益为支撑的新形象,实现从以观光旅游为主向以休闲度假旅游为主的结构升级;从以低档次、低消费的旅游市场目标为主向高档次、高消费的旅游市场目标为主转变;从以规模扩张的初级阶段向以效益扩张的高级阶段发展?
从旅游收入接待游客数量来看,2013年以来,海南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16年,海南接待游客总数达到6023.5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9%;旅游总收入达到669.62亿元,同比增长16.97%;入境游客数量增长19%,旅游外汇收入增长45%。
在旅游环境改善方面,2013年以来,海南加快实施“国际旅游岛+”计划、进一步放宽离岛免税政策、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以及“多规合一”等政策效应持续放大,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有效投资力度。海南省相继推出十大旅游套餐,海南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设施逐步齐全,带动了海南旅游业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品牌影响力的扩大。
在旅游产品体系构建方面,2013年以来,海南大力发掘本土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相关旅游产品。乡村旅游、森林生态旅游、航天主题文化旅游、民族风情游、养生健康游等新的旅游业态和新的旅游产品蓬勃发展。目前正在统筹发展海洋旅游,深入开发休闲渔业、滨海度假等旅游新业态,加快构建多元化海洋旅游产品体系。此外还不断开发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及环保理念的旅游纪念品,包括:黎族织锦制品、黎族骨艺制品、椰壳制品等,既实现了旅游创收,同时也扩大了海南旅游业的影响力。这些都推动了“十三五”期间海南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升级与创新。
海南旅游业转型升级方向
海南旅游业关系海南的知名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同时还是拉动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的最直接的渠道。未来海南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有两个方向。
一是发展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是把一个行政区当作一个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的系统旅游。要求全社会参与,全民参与旅游业,通过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推动产业建设和经济提升。海南是国家批准的第一个全域旅游试验区,就要求各行业积极融入旅游优化升级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海南全省的旅游资源,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意义,追求的是旅游在人们新财富革命中的价值。
二是发展“全时旅游”。如果全域旅游是打破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分割,实现区域一体化,那么,“全时旅游”就是要打破旅游目的地的时间分割,实现旅游目的地价值实现的时际均衡,打破淡旺季反差,实现均衡旅游。为此海南要加强旅游产品层面的平衡发展。多年来,海南省旅游淡旺季反差大,每年一到旺季,游客蜂拥而来,一房难求;而一到淡季,人迹稀少,客房闲置。从供给侧来看,长期以来海南的旅游产品开发偏重于服务外来游客而忽略了本地居民,偏重于观光旅游而忽略了休闲度假旅游。所以,海南必须实现全时旅游,加强文化创意,从供给侧改革设计旅游产品,布局合理化的高中低档酒店比例,大力发展家庭度假、乡村旅舍、汽车营地、青年旅馆等大众休闲旅游产品。
为了通过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而大力发展休闲养生产业,海南还必须做好多方面的准备。首先,要努力提高海南教育科学文化水平,以更新观念,把握机遇。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取决于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的提高,关键在教育。教育形式应是多元的,大众文化担当的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通过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吸引大众,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还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媒体宣传工具,努力提高本岛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改变旧有的传统观念及落后的生产方法,生活方式,促进贫困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其次,加大力度引进人才,形成多元文化交融的建设群体。人口稀少不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规模效益。比如陆地面积是海南6%的深圳,人口几乎比海南多一倍,人口密度是海南的30倍。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要实现经济发展,通过外来人口的文化多元融合是必不可少的。上海是个移民城市,外来人口,使其从当年的渔村变成远东最大的金融中心;香港也是个移民城市,香港能成为四小龙之一,就是因为有大量的人力资源流入。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其中外来人口,功不可没。所以,海南需要引进大量的人才,然而遗憾的是,海南引进人才长期以来没有取得明显成效,但前景依然乐观,通过突出环境优势,特别是通过城市“双创”“双修”以及特色产业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来提升海南软环境的魅力,不断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积极塑造多元文化的融合来支撑海南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篇:转型升级 助推发展心得体会
“转型升级 助推发展”心得体会
—郭家湾工业园区管委会
刘泉
根据县委统一部署要求,郭家湾工业园区组织开展了本次“转型升级 助推发展”为主题的讨论学习活动。本次讨论学习活动对于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创先争优,进一步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具有重大的意义,非常及时,很有必要。
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把解放思想作为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工作开展的动力源泉和思想武器,通过扎实开展“转型升级 率先发展“活动,强化党员干部的发展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第一 全力加快转型升级
围绕工业园区,打造产业优势,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总量,扎实搞好招商引资及引进创新人才工作,转变招商引资的方式,在招大商、引巨资、引人才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坚定不移的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情,加强和改进企业服务工作,支持和鼓励企业搞创新、创品牌、上规模,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广阔,成长性好的骨干企业。第二 加强调整,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调整产业结构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发展和培育一批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改造和提升一批传统优势产业,把煤炭深加工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三是扶持和壮大一批重点企业,鼓励企业通过产品经营、资本经营、品牌经营相结合的道路,打造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企业。
第三 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一是科技创新,高度重视传统产业的科技创新与改造,加快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联,政府扶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制。二是供链创新,三是营销创新和积极运用网络等新兴的营销渠道,降低营销成本,增强竞争力。
第四 破解难题,努力强化企业要素保障 在土地方面,积极争取指标,合理安排用地,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一定的年限出租,探索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在资金方面,各银行要加大对企业的投入,通过组织存款,拆借资金等方式,使得贷款的资金空间较大,富有调剂余地,保证足量的信贷资金来源,在电力方面,加快电力项目建设,推进城乡电网改造。第五 齐抓共管,切实做好企业减负工作
给企业减负是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重要举措,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和当务之急,引导企业用好国家有关减免税收工作,制定优惠政策,放水养鱼,该减的减、该免的免,重点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支持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和行政执法监察行为,尽快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第四篇:打造“三学”品牌 推动学习转型升级的研究
打造“三学”品牌
推动学习转型升级
近年来,**市委中心组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目标,以推动学习转型升级为重点,以打造**特色的“三学”品牌为抓手,着力提升理念,创新方式,优化载体,积极探索“研学”、“选学”、“联学”新路径,在规范化、制度化、品牌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群众》杂志等对我市以“三学”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的做法给予了推介。
一、开展“专题式研学”,增强学习实效
传统的学习往往以书本为中心,以掌握知识为目标。而学习型组织建设对学习的要求是带着问题去学,以问题为中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近年来,我们坚持学用结合,学用相长,围绕“学经验、破难题、谋跨越”,开展专题式研学,形成了学习一个专题、调研一个课题、解决一个问题、推动一项工作的新模式。一是深入开展调研。去年,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梳理出事关发展全局的25个重点课题,分别由市委中心组成员牵头,从相关部门抽调力量,组成课题组,深入开展调研,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和做法,结合**实际,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高质量调研报告。二是注重成果转化。课题组拟定相关配套文件,提出调研成果转化方案。本着成熟一个落实一个的原则,市委召开专题会议逐个讨论研究,出台相关的政策意见,把调研成果真正转化为推动工作的长效机制。去年共有16个课题实现了成果转化。今年在继续抓好结转的9个课题基础上,又确定了推进沿江一体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深化一区四园体制机制改革等新课题。三是谋定发展目标。在认真调研、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市委中心组成员形成了推进我市科学、跨越、和谐发展的共识,在继续推进沿江开发和招引大项目、培育大企业、集聚大产业、建设大园区“四大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确立了“争进‘苏中五强’行列、紧跟‘全省十强’方阵、提升‘全国百强’位次”的奋斗目标,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专题式研学”,市委中心组成员深化了对市情的认识,找准了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明确了科学发展的思路,形成了科学发展的决策措施。为解决“发展不够集约、产业层次偏低、创新能力偏弱”的问题,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见》和《关于调整工业园区体制机制的意见》,对分散于各乡镇的工业小区梳理整合,重点打造经济开发区、虹桥工业园、城东工业园、黄桥工业园、农产品加工园为主体的“一区四园”,调整完善了园区体制机制,分别采取区镇合一、以区管镇、区镇并行、区镇共建等模式,同时完善了对园区的考核政策、分配机制,明确了各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及定位,推动了整体实力的提升。为深入推进文化**建设,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建设的意见》,全面实施“868计划”,启动建设城市规划展示馆、名人馆、博物馆,推进文化招商,开展了“世博**互动日”、“激情广场走进**”等活动,文化软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开展“自主式选学”,激发内在活力
信息时代,每个人都是自己学习的主人。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必须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围绕各自的需求开展有的放矢的学习,激发内在的学习活力。一是开展自学活动。中心组成员由市四套班子负责同志组成,大量的学习任务要靠自学完成。我们对中心组成员的自学提出明确要求,并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以提升能力、提升素养为主题的“好书季季读”活动,由秘书组定期推荐新书目,中心组成员根据自身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自学,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原动力。二是开展讲学活动。中心组成员根据学习内容,结合自身实际,围绕一个专题,在市委中心组集中学习时作专题辅导,人人有任务,个个上讲台,变传统的读、听、记“灌输式”学习模式为写、说、做“主动式”学习,以“讲学”来检验、展示、分享、深化学习成果。三是开展网络选学活动。拓宽学习的平台,在党政办公网设立中心组学习网页,及时上传学习资料和中心组成员撰写的心得体会、调研报告,供随时点击、下载,使学习变得方便、灵活、快捷。
在坚持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为避免学习变成应景式的短期行为,我们不断完善学习制度,对学习的责任分工、学习时间、次数、形式、考核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尤其突出“六个一”,即每月集中学习一次,每季度组织一次专题研讨,每个成员进行一次讲学,作一次重点发言,撰写一篇高质量调研报告,联学一个基层党委(党组)中心组,使学习由“软任务”向“硬约束”转变,由“抓活动”向“促常态”转变,提高了学习的科学性、制度性。开展“自主式选学”,进一步激发了领导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增强了干部自主学习的活力。
三、开展“共享式联学”,发挥示范效应
在充分发挥市委中心组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示范辐射作用的基础上,始终坚持把学习作为各级党组织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共同推进,在学习中实现整体提升、共同进步,形成了市委中心组与基层“共享式联学”的新机制。一是挂钩联学。市委下发了《市委中心组成员与基层党委(党组)中心组挂钩联学的意见》,每个中心组成员联学一个基层党委(党组)中心组,年初帮助联学单位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理清学习思路;年中旁听基层集中学习,对阶段性情况分析指导,解决学习难题;年末开展督查,总结学习情况。二是媒体导学。市委中心组集中学习,安排媒体报道,发挥导向作用;将学习计划、月度学习安排及时发布到**宣传网,共享学习计划;将中心组成员理论文章、调研报告通过专刊印发,共享学习成果。三是对口参学。市委中心组在围绕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等重大理论、重大决策部署举办高层报告时,安排乡镇、机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一并听取讲座;在围绕专业知识邀请专家辅导时,安排相关部门人员一起接受辅导;在研讨论证调研成果时,邀请相关乡镇、部门人员一起参加讨论、发表建议。
“共享式联学”,进一步放大了市委中心组的示范效应,激发了全民学习的生机和活力,推动了全市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为进一步巩固完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成果,市委年初下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将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一是加强学习的平台建设。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牵头打造新型学习的平台,定期举办“领导干部论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交流心得、提升自我。在**电视台开办《济川讲坛》、编印《市民文明礼仪读本》5000本,录制市民学礼仪光盘5000套,下发到全市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二是开展各类宣讲活动。整合全市理论骨干资源,组建了30多人的师资队伍,形成了六大板块54个教学课题,为全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提供“菜单式”教学服务。在机关组织开展“四讲”活动,即领导讲党课、专家讲理论、典型讲事迹、党员讲体会。组建“百姓名嘴”宣讲队,用“演讲、演唱、快板、脱口秀”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组织“**好人”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报告会,几万人现场聆听好人事迹,放大了典型示范效应。三是坚持寓教于乐。开展了社科普及宣传周、全民阅读月、农民读书节、百名专家社区健康行等活动,加强基层宣传文化中心、社区教育中心、农家书屋、农村文化中心户、社区阅报栏廊等阵地建设,形成覆盖全市的学习服务体系。积极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让广大干群在参与中接受教育,提升了学习活动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营造了全民学习的浓厚氛围。
第五篇:发展海洋经济助推转型升级
发展海洋经济助推转型升级
本帖内容转载于:浙江公务员考试论坛 ,原文地址:
海洋是沉睡的资产,海洋资源是沉睡的资源。开发海岛和海岸线、发展海洋经济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民企发展遭遇困境之时,在转型升级进入乏力之际,依托海洋资源发展经济,特别是新兴产业,其意义尤为重大而深远。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产业结构虽经频繁的变动调整,但基本面貌的变化却不明显,经济发展日趋呈现结构不合理、块状经济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民营企业在复杂环境中抵抗力较弱等问题。而另一方面,我省海洋资源非常丰富,沿海和海岛地区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并且海洋产业体系已经初具规模、比较完备。因此,我们应将发展的目光投向海洋,将转型的载体移到海洋。
其一、大力推进港航建设是必然选择。港口的功能不仅在于发挥货物集运输以及提供物流增值服务,还在于利用港口及腹地资源,建设一批国家级战略物质储运基地,以平衡价格大幅波动。要加快构建港口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集疏运网络和金融服务信息支撑体系。加快港口开发建设,拓展航运通道,深化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加快培育航运市场,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积极发展远洋运输,深化航运金融服务,完善航运物流信息系统,不断强化金融支撑和信息支撑。
其二、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是主要脉络。要依托交通干线,推动轴线上城市、产业区、交通节点的整体化和协同发展,形成先进制造产业带。要以临港工业、海产品精深加工、海洋渔业为重点,形成海洋产业带。要以绿色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休闲观光旅游、生态型工业为重点,形成以内陆山区小城市、中心镇为依托的生态型产业带。努力形成一个以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发达产业带动弱势产业的新格局。
其三、积极吸收民营资本参与是发展方向。浙商永远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要鼓励民资参与海洋经济开发,出台政策增加民企参与的机会。要通过减免税率的优惠政策扶持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加快建设强有力的民企金融支撑体系,提高民企的融资保障水平。加强对民企的引导,促进民企与跨国企业的合作,从而帮助企业步入一些需要特大资金、技术支撑的领域。
未来的浙江经济,必将以海洋资源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特色,以民营企业为重要力量,持续快速步入转型升级的快车道,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继续领跑。我们只有用更宽阔的视野来审视发展,用更开阔的思路来指导发展,用更富激情的活力促进发展,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早日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本帖内容转载于:浙江公务员考试论坛 ,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