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报告论文——材料1003班闵杰(5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04:02: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术活动报告论文——材料1003班闵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术活动报告论文——材料1003班闵杰》。

第一篇:学术活动报告论文——材料1003班闵杰

材料化学学术报告的收获及感想

材料1003班 0607100313 闵杰

众所周知,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材料。材料用途广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本次的学院组织的专业报告会,我受益匪浅,不仅从中了解当今国际材料科学发展的状况,更坚定了我立志学好材料科学这门前沿学科,遨游于无限的新材料探索领域。

材料按成分分类: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按用途分类:结构材料(如机械零件、工程构件)、工具材料(如量具、刃具、模具)、功能材料(如磁性材料、超导材料等)。按领域分类:机械工程材料、建筑工程材料、能源工程材料、信息工程材料、生物工程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系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研究的学科。

学科的性质要求我们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学习与掌握材料的制备、组成、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接受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先进材料的制备、性能分析与检测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材料设计和制备工艺设计、提高材料的性能和产品的质量、开发分析与检测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材料设计和制备工艺设计、提高材料的性能和产品的质量、开发研究新材料和新工艺方面的基本能力。从此可以看出,作为材料学子,我们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还需在生活中积累经验,提升动手的能力。

我们学院开设了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等国家重点学科,教师团队强大,杰出学友遍天下。我们材料1003班的发展方向是材料化学,也就是说材料的制备是我们这个方向的重点。材料化学的研究方向便是当今世界及国家重点发展的目标。随着金属矿藏的不断开发及利用,世界的资源面临枯竭的现状。随着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发现寻求新能源、新材料来替代不断耗尽的金属材料。针对这点,本次的讲座请来了4位在材料化学方向有着卓越成就的教授。他们为我们剖析了纳米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及能源材料等注重于化学研究的材料发展状况。

本次的讲座分四个专题部分,分别为:新材料——材料学子的选择与伙伴、高分子材料与诺贝尔奖、电子信息功能材料的发展现状及纳米材料科技进展。

第一堂课由李衡峰教授讲授新型材料的国际发展情况。新材料是指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有的优异性能的材料。它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光电、超导材料;生物功能材料;能源材料和生态环境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及新型工程塑料;粉体、纳米、微孔材料和高纯金属及高纯材料;表面技术与涂层和薄膜材料;复合材料;智能材料;新结构功能助剂材料、优异性能的新型结构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包括新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和技术装备。与传统材料相比,新材料产业技术高度密集、更新换代快、研究与开发投入高、保密性强、产品的附加值高、生产与市场具有强烈的国际性、产品的质量与特定性能在市场中具有决定作用。新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他从宏观的方面介绍我们材料化学的发展动向,并结合我们的当前的就业形势分析了我们这个专业的优势。

第二堂课由郑峰教授讲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动态。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高分子化合物或高分子,又称高聚物。是衣、食、住、行和工农业生产各方面都离不开的材料,其中棉、毛、丝、塑料、橡胶等都是最常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高度发展的今天,近代化学化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创造了许多自然界从来没有过的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对满足各种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综上可以发现,高分子材料已经成为继金属材料后的又一新兴的高新产业。

此外,郑老师还要求我们在IQ发展的同时,提高我们的EQ,做到全面发展。第三节讲座是段学臣教授介绍纳米材料的发展。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由于它的尺寸已经接近电子的相干长度,它的性质因为强相干所带来的自组织使得性质发生很大变化。并且,其尺度已接近光的波长,加上其具有大表面的特殊效应,因此其所表现的特性,例如熔点、磁性、光学、导热、导电特性等等,往往不同于该物质在整体状态时所表现的性质。

尤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李志成教授介绍的陶瓷材料及能源材料。陶瓷材料分为普通陶瓷(传统陶瓷)材料和特种陶瓷(现代陶瓷)材料两大类。

这堂课我纠正了对陶瓷材料的理解。所谓的陶瓷就是指陶器和瓷器的通称。也就是通过成型和高温烧结所得到的成型烧结体。传统的陶瓷材料主要是指硅铝酸盐。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对硅铝酸盐的选择要求不高,纯度不大,颗粒的粒度也不均一,成型压强不高。这时得到陶瓷称为传统陶瓷。后来发展到纯度高,粒度小且均一,成型压强高,进行烧结得到的烧结体叫做精细陶瓷。接下来的阶段,人们研究构成陶瓷的陶瓷材料的基础,使陶瓷的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陶瓷内部的力学性能是与构成陶瓷的材料的化学键结构有关,在形成晶体时能够形成比较强的三维网状结构的化学物质都可以作为陶瓷的材料。采用高纯度人工合成的原料,利用精密控制工艺成形烧结制成,一般具有某些特殊性能,以适应各种需要。根据其主要成分,有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金属陶瓷等;特种陶瓷具有特殊的力学、光、声、电、磁、热等性能。

性能特点:

力学性能:陶瓷材料是工程材料中刚度最好、硬度最高的材料,其硬度大多在1500HV以上。陶瓷的抗压强度较高,但抗拉强度较低,塑性和韧性很差。

热性能:陶瓷材料一般具有高的熔点(大多在2000℃以上),且在高温下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陶瓷的导热性低于金属材料,陶瓷还是良好的隔热材料。同时陶瓷的线膨胀系数比金属低,当温度发生变化时,陶瓷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电性能:大多数陶瓷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因此大量用于制作各种电压(1kV~110kV)的绝缘器件。铁电陶瓷(钛酸钡BaTiO3)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可用于制作电容器,铁电陶瓷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还能改变形状,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具有压电材料的特性),可用作扩音机、电唱机、超声波仪、声纳、医疗用声谱仪等。少数陶瓷还具有半导体的特性,可作整流器。

化学性能:陶瓷材料在高温下不易氧化,并对酸、碱、盐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

光学性能:陶瓷材料还有独特的光学性能,可用作固体激光器材料、光导纤维材料、光储存器等,透明陶瓷可用于高压钠灯管等。磁性陶瓷(铁氧体如:MgFe2O4、CuFe2O4、Fe3O4)在录音磁带、唱片、变压器铁芯、大型计算机记忆元件方面的应用有着广泛的前途。

我们班导老师主要是研究陶瓷的性能,生动的将压电和铁电材料解释得淋漓精致。锆钛酸铅是良好的压电材料,并且该材料的应用广泛是重要的机电能转换装置。

能源材料则是指能源工业及能源技术所需的材料能源材料的分类在国际上尚未见有明确的规定,可以按材料种类来分,也可以按使用用途来分。大体上可分为燃料(包括常规燃料、核燃料、合成燃料、炸药及推进剂等)、能源结构材料、能源功能材料等几大类。按其使用目又可以把能源材料分成能源工业材料、新能源材料、节能材料、储能材料等大类。为叙述方便也经常使用混合的分类方法。

学完后我的感想颇深: 第一,增长了知识,开拓了科学的视野。从初中时就开始结束化学这门科学,但是对材料的认知能力还有有所欠缺的。学习了这门课程后,才发现材料的世界里,化学材料只是冰山的一角。材料的世界可以说是个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样的课程是我们能打开眼界,将获取知识的触角伸向不同的领域。现在的社会需要的将不再是专才,而是多方面的实用性人才。第二,学习了工程材料这门课程,是我们对生活中的材料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其实我们都是一知半解的,但是上完工程材料这个课程后,对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现象,我们都能给出一个科学的解释了。这是上这个课程最大的收获,因为人活在混沌的世界里是迷茫的,现在的我们已经能慢慢学会弄懂一些材料的属性和用途了。

第三,学习了这门课程,令我对工程材料这一学科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以前听别人说在学习这个专业,而我只是模糊地点点头,因为根本对这样一个专业不了解,但是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是我明白了,原来工程材料专业是一个很实用的学科。学习这个学科要求学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学习与掌握材料的制备、组成、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受到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先进材料的制备、性能分析与检测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材料设计和制备工艺设计、提高材料的性能和产品的质量、开发分析与检测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材料设计和制备工艺设计、提高材料的性能和产品的质量、开发研究新材料和新工艺方面的基本能力。

该讲座让我有了涉及我极少了解的材料新领域,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对工程材料有了更进一层的了解。以后,我会多加留心身边有关的材料,尽量学以自用,丰富知识。总的来说,这几天的材料化学学科讲座让我对材料学科有了充分的认识,我相信我会在这一方面不断努力,争取在这些方面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学术活动报告

学术活动总结报告

各种学术的活动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这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从各个方面学习知识,随着研究范围不断拓展和深化,需要我们更加努力的学习。为了帮助我们研究生开阔视野、培养开放型思维、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去迎接今后的科研,避免学术不端行为,我校特地举行了第十二届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不仅营造了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术氛围,更是邀请了许多海内外知名的教授到我学开展各种学术讲座,在他们渊博的学识、精湛的研究技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断熏陶下,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这些学术活动有跨区域、跨校、跨院系层次之间的交流与研讨,还有不同学术背景的知识观点、思想相互碰撞与融合,在激烈的碰撞之下,许多学术观点得到了升华和丰富。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在我校开展。各色各类风格迥异却又同样精彩的讲座成为了校园里最亮丽的风景,没有之一。这些学术活动不仅拓宽学术思路,更能激发创新激情,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第十二届研究生创新学术开展期间由于还有比较多的课程,一共听了四场学术报告。以下是我参加“第十二届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学术活动的一些笔记总结和心得体会。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样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

1、学术活动之一:龙思会教授,«Petidomimetics:Mimicking and Emulating Mother Nature»学术报告

来自武汉工程大学的特聘教授龙思会给我们介绍了基于自然的生物合成具有具有同生物功能的生物蛋白质。龙思会教授最先给我们讲解了电子等排理论及其电子等排理论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通过模仿自然界中已用的药物分子,找出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可能性,以便合成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型药物。药物分子一般为具有特殊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具有一、二、三级结构。在药物使用的过程中,人体会对药物有抗性,即病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最终病菌将能经受住某种特殊药物,使其丧失对该种病菌的作用效果。龙思炎教授给我们举瓜蟾素这个例子,这种药物是模仿天然多肽,然后对结构进行改性,使它具有一定的功能,能够抵抗超级病霉菌,这种物质是从瓜蟾中提取出来的,叫做瓜蟾素。它是一种蛋白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特异性。除此之外,对基本氨基酸的结构进行修正,能够改善氨基酸、蛋白质的性能,如,使柔性连变为刚性连和延长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链等等。龙思会教授还给我们将了在做实验期间的一个小插曲,合成一个反应中间体,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告诫我们,在做科研期间切勿心浮气躁,实事求是,努力寻找解决方法。

2、学术活动之二:杨浩教授,«功能界面材料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学术报告

杨浩教授来来自武汉工程大学食品工程,他给我们介绍了几个油水分离造福人类的例子:荷叶的超疏水性应用于服装上,使衣服具有自我洁净的功能;具有超疏水性的海绵漂浮在水面上以及以及海绵吸收水里面油以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特殊的功能键具有使油水分离的功能,譬如我们比较熟悉的亲水基团:羟基、羧基。这些基团均能与水形成氢键,因而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具有超亲水性与超疏油性的材料能够自动清洁材料上的油渍。全氟化合物具有疏水、疏油两大功能,但是,含氟化合物会造成臭氧层空洞,近年来逐渐在开发具有着两大功能不含氟的化合物。如今,纳米工业快速发展,具有微纳米结构的材料能够大大提高润湿性,通常将SiO2引入到纳米材料中对纳米材料进行改性。例如,将SiO2引入到树脂中可以用于制作粗糙度更大的涂料,这就扩大了涂料的适用范围。

3、学术活动之三:刘根炎教授,«Competitive antagonists of -aminobutyric acid receptors »

来自武汉工程大学的留日博士,特聘教授刘根炎,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分子设计、合成与筛选。他给我们介绍了γ-氨基丁酸及其受体GABARs)。γ-氨基丁酸及其受体(GABARs)间接快速抑制联合传送装置,也能用作靶向药物和杀虫剂。为了更好的理解GABARs分子的相互作用,我们需要检测4-芳基l/芳烷基-5-(4-哌啶基)-3-异噁唑基,4-芳基-5-(4-哌啶基)-3-异噁唑基,和5-芳基-4-(4-哌啶基)-1-羟基吡唑来得到它们的抗性,这被视为接受GABARs的三种昆虫。4-(3-联苯基)-5-(4-哌啶基)-3-异噁唑基获取普通的GABARs显示了最好的抗性,分别在3.4和10.2µM时都能得到IC50值。相比于两大GABARs的抗性,它的化合物显示了可能获得的小的褐飞虱GABARs激素反应点,在31.3µM时有一个EC50值。刘根炎教授着重讲解了药物分子的作用位点,基团间的竞争性即引入基团的作用和对引入基团进行表征。药理学的分析的方法,如:FMP和TEVC。还着重强调:添加酚香环的作用,离子通道的结构、烷基旋转增加柔韧性以及双重突变等文章要点。

4、学术活动之四:靳晓芸博士,«基于毛细管电泳的阳离子聚合物的疏水性表征»

靳晓芸博士毕业于法国蒙彼利埃大学,主要致力于毛细管电泳技术对基因药物载体的分离及物理化学表征、生物材料的细胞毒性及遗传毒性的研究。靳晓芸老师从基本知识出发,介绍一种创新的方法,从改善耐氨酸的疏水性和测定聚合物的亲水性开始。介绍用胶束动电色谱(MEKC)和微乳动电色谱(MEEKC),根据电泳/色谱滞后时间不同得到不同阳离子聚合物在pH=7.4时的疏水性(logD),包括logD峰值及logD分布的方法。电解质Tris缓冲液,中性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23)月桂醇醚(Brij35)以及戊醇,以便形成胶束或微乳。

5、学术报告对我的影响

作为一名工科研究生,经常参加学术活动,了解自我研究方向的前沿领域,对自身的成长学习非常重要。聆听这些学术报告,了解教授、老师们的科研经历扩宽知识层面,不仅能开阔视野,陶冶自我情操,更能教我怎如何去做一名优秀的研究生,以更高效的方式度过接下来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教授们的严谨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无私的奉献精神将使我深受启迪并且终生受益。

最后再次感谢武汉工程大学给我们广大研究生提供这么优越的物质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愿参与此届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的老师们和同学们在科研的道路上走的更远,取得更大的成就,工作学习顺利,阖家欢乐。

第三篇:学术活动报告总结

参加学术活动总结报告

从2012年9月入学到现在,来到重庆师范大学学习已经两年了。在此期间,学校为了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开展了丰富的学术报告与讲座活动,让我们尽可能多地接触学科前沿,并在学术交流和学术碰撞中拓展视野,碰撞出智慧火花。专家教授的精彩演讲,带给我们深刻的思想启发与引导。下面我就参加的部分学术讲座作简要的回顾和总结。

学术活动之一:《重读鲁迅:从文学史与批评理论的角度看》学术讲座

2012年10月18日下午,美国纽约大学(NYU)比较文学系和东亚研究系教授、重庆大学人文社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著名翻译家张旭东教授莅临我校讲学,在集贤楼312教室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题为《重读鲁迅—从文学史与批评理论角度看》的学术报告。报告中,张旭东教授简述了《阿Q正传》从语言、形式、叙事和寓言的层面上来讲,某种意义上是中国文学最大的作品,因为阿Q就是中国,不是隐喻上的,阿Q就是中国,就是“中国的传”,是对中国人集体传记在语言和叙事形式上的不可能性和可能性的寓言性探索。以前我们说里面有民族性、落后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其实还可以读出别的东西来,这就使整个中国文化作为“命名系统”的“不可能性”,“传”的“不可能性”被《阿Q正传》写出来了,从而把意义的命名行为、价值和“难堪状”在各个层面上给“再现”出来了。这要比电视剧式的叙事更具有文学性,像《闯关东》、《金婚》这样的情节剧,一写几十年,好多故事,反而小了。这样的作品再怎么“大”不如《阿Q正传》大,因为《阿Q正传》不是写实的小说,不是现实主义的小说,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章回小说,什么“体”都套不进,完全是个边缘的、“次要的”、讽刺性的东西,但它却具备一种文学写作的张力和寓意能力,具有一种语言内部的激进性和艺术体制内部的颠覆性。这种内在的张力同作品外部环境形成一种对应或呼应关系,由此而确定了《阿Q正传》的伟大意义。张旭东教授借助四个“假设”,从主人公“阿Q”在中国文化系统所体现的符号性、整体性、病毒性以及对阿Q的命名危机等方面着重讲述了《阿Q正传》的文学意义,他提出,《阿Q正传》的秘密在于鲁迅对中国文学的再思考,体现了《阿Q正传》中关于新文化的呐喊,揭示了中国文明系统的崩溃和混乱。

此外,张旭东教授还提到鲁迅杂文的文学启示就是把我们带到了文学与非文学的边缘。

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都积极的向张教授提问,氛围活跃。张教授鼓励大家想要学好外语需要阅读文学作品原著。

学术活动之二:《学术论文的写作》学术讲座

为指导研究生论文写作,2012年12月6日下午,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陈忻教授为我们讲授题为“学术论文的写作”的讲座。

讲座上,陈忻教授对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了详尽地讲解,提出了写论文的五点宝贵建议。第一、论文题目要有特色与个性,从小的点切入,论文题目不宜太大太空泛,需要自己有所感触。第二、题目应当简明、具体、确切地反映出本文的特定内容,论文的小标题要以最简练的文字清晰的呈现主要内容。她指出,作为论文的起步,最好有小标题,以突出重点、展示清晰的逻辑思维与层次。第三、论文主体部分要紧密围绕论点进行论证,注意论证过程,举例要有真实性、典型性。同时,要将文学与历史、哲学联系在一起,使论文有厚重感。第四、论文文字要具有学术性、逻辑性,不要文学化、散文化。第五、注意论文写作的格式,规范注释、参考文献。

讲座后半段,同学们向陈忻教授提了一些关于学术论文的困惑以及关于论文发表的问题,陈忻教授都耐心得作了解答。此次讲座对于我们以后写论文有很大的帮助。

学术活动之三:《语文的目标与内容探究》学术讲座

2013年5月9日下午重庆八中特级教师、研究员、重庆市首批“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全国中语会理事、重庆市中语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张泽勇老师来到文学院集贤楼312会议室为文学院研究生们带来了名为《语文的目标与内容探究》精彩讲座。

本次讲座分为四部分:语文老师的责任、阅读教学实际操作、经典散文解读、教学目标的设计。张泽勇老师首先从宏观角度对语文教师这个职业进行分析,他认为语文教师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他指出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非常重要,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兼济天下的情怀、广阔的理想以及坚守原则的信念。他认为当今语文教育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考试化、教学地位边缘化和语文教育低效化等弊端,而教师为适应考试而采用的“掠夺式教育”方式和急功近利的教学心态是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对此张泽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一是再谈因材施教,主张教育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结果;二是提倡为未来打底,希望通过语文教育,使孩子能够使用语言细腻地表达内心情感,为其未来的生活提供便利;三是教师应该给孩子自由发展、陶冶情操的机会。张老师还与大家分享自己对语文教育看法,他认为语文教育应起到丰富情感、深邃思想的作用。

随后,张泽勇老师从微观角度与同学们探讨语文教育的目标与本质。他强调激发人们对语文、对母语的热爱和使人能够自由运用语言是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而其本质则是锻炼人们的文字使用能力和思维能力,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其可以将语文与自己亲身经历结合起来。最后,张老师对在座的即将走向讲台的的老师提出希望,他希望新老师们能不断提高自己文本细读能力,以培养学生的文学敏感力为己任,为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做好准备。

学术活动之四:《吴朗西、巴金和文化生活出版社》学术讲座

2013年9月5日星期四下午,日本早稻田大学特聘研究员,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理事,现代著名编辑家、出版家和翻译家吴朗西先生之子吴念圣教授应邀做客我校,为我校师生带来一场名为“吴朗西、巴金和文化生活出版社”的讲座。本次讲座在集贤楼312会议室举行,文学院靳明全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开始,吴念圣教授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文化生活出版社的诞生历程与创办理念。他指出,文化生活出版社的成立,与吴朗西、巴金、陆蠡等文人的携手奋斗密不可分:吴朗西先生在《文化生活出版社的创建》一文中指出当时的出版社不大出单行本,文生社就是要填补这个空缺,出版外国的文艺书。而巴金先生也指出要“建立一个民众的文库”,这也成为了出版社一直贯彻的宗旨,目的是让更多普通人民大众有机会阅读文学著作,丰富其精神生活。在讲座过程中,吴教授还穿插了很多与出版社有关的奇闻趣事。在随后的提问环节里,吴教授耐心回答了大家的问题,并与同学们分享了他对日本的看法,简单地介绍了早稻田大学的基本情况。

学术活动之五: 《词汇的外围成分》和《句法层面的语序与句子层面的语序》学术讲座

2013年10月25日晚,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俞理明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张谊生教授应邀到我校讲学,在集贤楼312会议室为文学院学子们带来题为《词汇的外围成分》和《句法层面的语序与句子层面的语序》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文学院党委书记王于飞教授主持。

报告开始,俞理明教授简述了词汇的分类,指出词汇的变化非常快,新词往往会挤占旧词的地位。接着,俞理明教授主要谈了局域词和边缘词。在谈到词汇的边缘词时,俞理明教授认为词汇中的“生造”和“新造”之间没有明确可辨的界限,关键在于人们的主观态度。他提出边缘词还是有它存在的意义的。俞理明教授讲学风格诙谐幽默,他举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词汇实例与大家进行交流探讨,讲学内容贴近实际生活。

随后,张谊生教授为大家介绍了语序的三个层次:语言类型的固定性语序、句法结构的习用性语序、语用表达的可变性语序。张谊生教授具体阐述了静态结构与动态结构,短语结构与句子结构,并以幽默的例子加以分析,使得现场氛围十分活跃。

在互动环节中,俞理明教授和张谊生教授对学生的问题一一作答,并寄予了他们对学生的厚望——希望学生在学习时,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要在学术的道路上走得更深更远。两位教授不仅把学术知识教给我们,更教会我们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此次讲座,令在场的师生收获颇丰。

学术活动之六:《文学思潮的符号学分析》学术讲座

2013年12月5日下午,四川大学文艺学博士生导师冯宪光教授做客我校文学院,为文学院的研究生带来了题为《文学思潮的符号学分析》的讲座。冯宪光,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国家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组文学组成员、全国马列文论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文艺理论研究学会会长、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兼职教授、国家级重点学科文艺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讲座开始冯教授先提出了文学思潮是什么、文学思潮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等问题,引出论文观点。随后冯教授讲述了他此篇论文是根据詹姆逊的著作《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为蓝本,来进行文学思潮的符号学分析。冯教授的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是詹姆逊对文学思潮的社会学分析,第二是詹姆逊对文学思潮的符号学分析。而后他展现了詹姆斯的核心观点:文化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分期可以根据曼德尔所说的生产方式的三个阶段来划分。不同阶段对应于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符号学意义。冯教授利用图表形式,引用了索绪尔的能指与所指的符号学观点和多部具体作品,更加形象和具体的体现了詹姆斯的观点。同时,他提出对詹姆斯的思考和质疑,并且经过层层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学术观。在提问环节,冯教授仔细的回答了学生的问题,并再次强调了马克思主义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存在的变化导致了感受的变化,形成作家不同的创作形式和内容。

冯教授借助詹姆逊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来进行文学思潮的符号学和社会学的分析,让在场的学生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语言学和符号学知识,也学会了文本解读和研究的方法,受益匪浅。

总结:通过聆听众多专家教授的学术报告与讲座,既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来自学术前沿的新思想。从这些的学者身上,我看到每个人要想在自己的学术领域里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必须坚持不懈、脚踏实地地去做研究,不断去追求真理,为自己的事业终生奋斗。还要学会与人沟通,彼此交流,共同学习。要懂得学习与做研究的方法,勇于去实践,即使失败,也要再次站起来重新开始直至成功。最后要结合自己的专业,联系我们的社会实际,实现自我超越。

第四篇:研究生学术活动报告总结

学术报告总结

S09040735 在研一期间,我们听了许多有丰富经验学者的学术报告,内容涉及广泛。听了这些学术报告,我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这对我们以后的发展和学习生活起到指导作用,获益匪浅。

在《燃气轮机的应用及研究现状》的报告中,崔玉峰博士给我们介绍了燃气轮机的原理和主要应用领域,还讲了重型燃气轮机的发展,重点介绍了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这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国家的差距,目前形势严峻,面临巨大挑战,但也存在机遇,我们要加快步伐,发展自己。

徐葆华老师给我们作了《文化背景对理工学习的支持》的讲座,“打开一扇窗,总会有世界”,我们要体悟生命运作之道,除了饮食钱财之外,还要之道生活是增长所有美好事物的喜悦,要学会发现美、欣赏美。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通人通儒学,不应将文理对立,要和谐为人。作为一名研究生更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尤其是文科知识。

在李增亮教授的《石油开发与作业新技术及装备简介》中,我们了解到了许多石油开发过程中用到的新技术及设备,比如,井下油水分离同井采油冷水新技术、井下直线电机驱动抽油泵新技术、电潜双螺杆泵新技术和水力驱动单螺杆泵装置新技术等,这让我们了解了许多前言知识,收获颇多。

2010年5月27日,刘永红教授给我们作了题为《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的报告,给我们讲了许多经典的创新案例,使我们从中得以学习。我们还学习到了实现创新的方法有:解放思想;不要盲目崇拜权威;要有需求,因为需求是创新的源泉;问题是创新思维的起点;分析是创新的钥匙;综合是创新的途径;加强学术交流;加强文献资料查阅与分析、综合;要具有吃苦耐劳、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要合理利用计算机资源,坚信实践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要彻底摒弃替老师打工的想法等等。这对我们以后的创新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我们还听了好多其他的学术报告,听了之后,我们实实在在地学到了很多东西,它比书本上的学习更加生动,更容易让我们理解。通过这一年参加的学术活动,不仅在知识层面上进行了有效的扩充和深化,也在自身的学术能力上有着显著的提高,获益匪浅。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切实提高我们的学术研究能力。我在今后要更加努力地去奋斗。

第五篇:研究生学术活动心得体会报告

研究生学术活动心得体会

社会同情与公民形成

这次学院请到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石中英教授给我们做了一次精彩的讲座,报告的主题是社会同情与社会公民。石中英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部长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教育学原理专业教育基本理论方向学科带头人,故他的讲座对我们教育学原理专业的同学来说绝对是一场受益匪浅的盛宴。石教授此次报告的主体——社会同情与公民形成,也是他一直以来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他在短短的几个小时的讲座已经让我们对这一研究主题有了深刻的印象,更为清楚的认识。他的此次讲座旨在对社会同情与公民形成之间的关联进行专门的分析,以期丰富目前有关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并有助于开展更加有效的公民教育实践。

社会同情是民主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理解的条件,社会责任的基础,也引导着人们的积极社会行动。社会同情的培育指向良好公民的形成,有助于防止和消解社会加速分化可能带来的社会冷漠、排斥和不正义。作为一种比起个体同情来说更加高级和复杂的同情类型,社会同情心的培育可以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加强人文和艺术教育、社会角色体验或扮演、开展人类基本教育等途径和方法来实施。

社会同情是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的共同遭遇或感受在情感上所发生的共鸣,与个体同情或人类同情相区别。社会同情是民主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理解的条件,社会责任的基础,也引导着人们的积极社会行动。社会同情的培育指向良好公民的形成,有助于防止和消解社会加速分化可能带来的社会冷漠、排斥和不正义。作为一种比起个体同情来说更加高级和复杂的同情类型,社会同情心的培育可以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加强人文和艺术教育、社会角色体验或扮演、开展人类基本教育等途径和方法来实施。

石教授首先向我们讲解了同情与社会同情的基本释义。基于同情对象的不同类型,同情可区分为“个体的同情”、“社会的同情”和“人类的同情”三种基本类型。社会的同情是一种比较复杂、高级的同情类型,建立在对某一特殊社会群体之中的个体同情基础之上并自始自终包含丰富的个体同情。但是,社会的同情又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对某一群体中个体的同情。石中英教授向我们讲解了社会同情作为民主公民的核心素质。社会同情有助于良好社会关系的建构,有助于帮助同情主体建立起与他者之间的密切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为共同目标的达成或相互之间经验的交流搭建良好的平台。在这个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民主社会和和谐社会,就必须在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同时,通过教育的途径,培育未来公民的社会同情心,以防止和消解会加速分化带来的可能的社会冷漠、排斥和不正义。

第三部分则是社会同情心的培育与公民的诞生。公民的诞生为社会同情心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同情产生的机制指示了社会同情心培育的基本途径与方法。首先,开展社会调查是一种基本的途径与方法。其次,通过加强人文和艺术教育来培育社会同情。许多研究表明,想象力在同情的产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行为主体对某一行为及其可能社会后果的想象是促使行为主体产生社会同情、选择适宜社会态度和行为的重要条件。再次,社会角色体验或扮演也是唤醒社会同情的一种基本途径和方法。如前所述,比起个体同情或自然同情来说,社会同情是一种比较复杂、也更加高级的同情类型,青少年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要在他们身上培育起来这种同情品质确属不易。最后,信奉“博爱”、“仁爱”、“平等”、“人权”等一些核心价值的宗教、政治、文化或伦理学说也有助于唤醒人们内心的社会同情,并为社会同情的进一步发育提供情感的、理性的和信念的支持,有助于促使人们将社会同情进一步转变为社会责任和社会行动。

在演讲结束后,石中英教授还接受我们了的提问,并耐心给我们做出了详细的解答,让我们对社会同情与公民形成这一主题,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与深刻的认知。

下载学术活动报告论文——材料1003班闵杰(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术活动报告论文——材料1003班闵杰(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术活动周报告[模版]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学术活动报告一、前言 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课堂上的教给我们的只能是最基本的东西,对我们这些处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的当代大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研究生学术活动报告讲稿

    附件2 研究生学术活动报告讲稿 学 院: 专 业: 学 号: 研究生姓名: 攻读学位: 导师姓名: 报告题目: 报告时间: 报告地点: 导师签名:日期:......

    张杰论文

    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促进小学教育良性发展 白马小学 张杰 一、问题的提出: 我是小学老师,对小学教学现状了解较为熟悉。通过对目前各小学教学的现状观察,发现小学生课业负担很......

    论文(王红杰)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巧妙识记单词 霸州市第十七中学王红杰 摘要:词汇的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近几年考试的各个题型无不与词汇紧密联系在一起,本文根据学生......

    五四运动论文 包杰

    五四运动论文 院系:理 工 系 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班级:机械(2)班 姓名:包 杰 学号:07031102035 论五四运动 当我们谈及“五四”运动时,通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即五四爱国运动,在运......

    钟杰论文定稿

    试析魏、吴屯田制对三国时期 长江一线军事格局的影响 钟杰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华学院 指导教师:邓欢 摘 要:赤壁之战后,曹魏、孙吴在长江一线广泛推行屯田制,为军队提供了充足而......

    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报告[大全5篇]

    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报告 姓名:学号:院系:学科: 土木系 建筑与土木工程 1、2016年02月24日何善衡楼201 Ming Lu 题目:Turning Art into Science through Collaboration in Infrast......

    督导论文郭惠杰

    走近学生实际,让拼音学习充满情趣 昌邑市卜庄小学 郭惠杰 一年级的学生好说、好动、好玩,注意力易分散,而汉语拼音又是那样枯燥无味,这就使拼音教学加大了难度。为了让刚入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