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湖北省人大散居少数民族法规执法检查报告

时间:2019-05-14 04:30: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8湖北省人大散居少数民族法规执法检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8湖北省人大散居少数民族法规执法检查报告》。

第一篇:2008湖北省人大散居少数民族法规执法检查报告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散居少数民族法规实施情况的报告

——2008年11月26日在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执法检查组副组长 蒋大国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为了进一步推动《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和《湖北省散居少数民族工作条例》(以下简称三个条例)在全省范围内的贯彻实施,更好地依法维护广大散居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散居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根据《湖北省人大常委会2008年度工作要点》的安排,经主任会议研究决定,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了由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周坚卫任组长,常委会副主任蒋大国任副组长,常委会和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委员会部分组成人员及部分省、市人大代表组成的执法检查组,采取自查与实地检查、听取汇报与座谈、口头汇报与书面汇报、视察与个别走访相结合的方式,于7月下旬至11月初对全省贯彻实施三个条例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在省政府及省直30个部门、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和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人大常委会认真组织开展自查的基础上,10月6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大国主持召开了执法检查组全体会议,听取省政府及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等省直10个部门自查情况的口头汇报和20个部门自查情况的书面汇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周坚卫作了重要讲话,就如何切实搞好这次执法检查和散居少数民族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10月7日至9日、10月29日至11月2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大国、省人大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德怀分别率领两个执法检查小组先后赴咸宁市及赤壁市,武汉市,宜昌市及宜都市、枝江市,荆州市及沙市区、荆州区、洪湖市进行了实地检查督办,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执法检查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实施三个条例的主要成效

据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统计,全省现有散居少数民族人口36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282.25万人的12.8%;有散居少数民族成份53个(除德昂族、乌孜别克族外),其中回族、土家族、侗族、白族人口最多,主要居住在武汉、荆州、宜昌、襄樊、十堰、神农架等市、州、林区。全省共设有12个民族乡(镇),其中有5个回族乡(镇)、3个土家族乡、3个侗族乡和1个白族乡;还有20个民族村(街)和若干个少数民族聚居点;另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10万人,高峰期达20万人。近年来,在全省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全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散居少数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和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散居少数民族法制宣传教育,健全配套法规政策措施,扶持散居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改善散居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条件,强化散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使三个条例逐步深入贯彻落实,促进了散居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一)加强领导和法制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省政府始终把散居民族工作纳入全省民族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年度计划,统筹安排,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近年来,省政府多次召开全省民族乡(镇)工作座谈会,专题研究、部署民族乡(镇)工作。武汉市政府将民族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范围,武汉、宜昌、十堰、荆门、恩施、咸宁、仙桃等市州党委常委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多次专题研究散居民族工作,并将民族乡(镇)、民族村(组)优先纳入“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或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优先实施。二是强化宣传教育,努力营造舆论氛围。全省各地将三个条例分别纳入了“三五”、“四五”、“五五”普法内容,采取专题讲座、培训班、座谈会、现场会、知识竞赛、法律咨询及新闻媒体、网络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学习、宣传和教育,逐步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民族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三是健全网络机制,努力形成工作合力。省及武汉市政府设立了民族事务委员会,16个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和102个县(市、区)政府设立了民族工作机构,大多数市、县(市、区)成立了少数民族民主管理组织,宜昌、荆州、襄樊、十堰等市还成立了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全省上下逐步建立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散居民族工作社会化网络。各地还积极探索、创新城市民族工作思路、方法和机制。武汉市大力推行民族执法责任制,建立了“472”城市民族工作模式;宜昌市创造了城区民族工作“123”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城市民族工作的水平。四是完善法规政策,努力提供法治保障。2007年9月,省人大常委会结合我省实际,修改了《湖北省散居少数民族工作条例》。2006年4月,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鄂发〔2006〕3号文件),就加强城市和散居少数民族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武汉、宜昌等市、县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相配套的办法、措施,将三个条例的各项原则规定进一步具体细化、完善。省和各地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执法检查、专项工作汇报和审议、专题调研和代表视察及议案、建议办理等,为三个条例的贯彻实施提供了法治保障。

(二)严格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散居少数民族各项平等权利。一是依法保障了散居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近年来,全省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依法保留了民族乡(镇)的建制,并明确了民族乡(镇)长由本民族的公民担任;各民族乡(镇)也都配备了相应的少数民族干部,为少数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奠定了基础。二是依法保障了散居少数民族参政议政的权利。在历届省、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县(市、区)人大和政协中,全省各地都依法安排了适当的散居少数民族的代表、委员。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中,安排了散居少数民族人大代表30名,占省第十一届人大少数民族代表总数52名的57.69%,超过了散居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12.8%比例,为散居少数民族参政议政创造了条件。三是加强对散居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武汉市制定了少数民族干部培训规划,建立了少数民族干部人才库,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培训、推荐安排和跟踪培养,全面提高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壮大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四是依法保障了散居少数民族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各级政府及财政、教育等部门加大了对散居地区民族中小学校建设的投入,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民族大学、中专、职业学校、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民族教育体系日趋完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散居少数民族考生参加高考、中考分别享受加10分、5分或降低0.4个位置值投档录取的优惠,并对特困散居少数民族学生实施助学帮扶工程,对流动少数民族人员子女入学等予以优先,使散居少数民族子女都能平等优先接受教育。同时,还加强了侗族、白族等散居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挖掘、整理和弘扬。

(三)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促进散居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一是加大对民族乡(镇)的投入。2006年以来,省政府及省财政对每个乡(镇)设立了20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并在乡(镇)庆典时专项补助50万元,由各有关部门对口加强项目建设;武汉市政府及财政从2007年起设立了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清真牛肉生产经营补贴;部分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县(市、区)根据自身财力状况,适当安排了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少数民族事业费等;设有民族乡(镇)的市(县)大都对民族乡(镇)实行了优惠扶持政策。二是强化对口帮扶。省政府于2007年启动了省民委委员单位“1+1”对口帮扶民族乡(镇)工程,各委员单位都建立对口帮扶民族乡(镇)联系点,落实了一批对口帮扶民族乡(镇)发展项目,扶持资金近4000万元。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也相继落实了对口帮扶民族乡(镇)措施。仅2005年,宜昌、宜都市两级政府及部门共落实潘湾土家族乡发展项目21个,资金达1280万元。三是加强社会帮扶。2005年以来,省、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县(市)三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为7个民族乡(镇)筹集各类资金达3000多万元,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及民营企业也纷纷捐资捐款。各民族乡(镇)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7年底,全省12个民族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76元,比2006年增长了36.37%;基础设施及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逐步加强,散居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各民族村(街)经济社会也取得了较大发展。

(四)充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着力改善民生。一是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全省回族等少数民族较多的地方,特别是回族乡(镇)、村(街)逐步修建了清真寺,截止目前,全省已修建了64座清真寺,各寺都聘有阿訇,并对阿訇给以必要的生活补助、救济等,保障其基本生活,基本适应了广大穆斯林群众的宗教生活需求。二是合理布设清真“三食”(即:清真肉食、副食、饮食)网点。各地在少数民族群众居住较集中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较多的地方,设置了必要的清真“三食”供应点;部分高等院校设立了清真食堂或清真灶;部分市、县财政安排了清真肉食专项补贴资金。武汉市财政补助110万元,建立了肉牛养殖基地,并通过这次执法检查,对清真“三食”供应点、清真寺合理布局、回族等牛肉补贴,尤其是为保证清真牛肉供应市财政确定养殖1头肉牛补助600元,阿訇生活保障、民族学校建设及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使用等,进一频落实措施,有效地保证了清真牛肉市场价格的稳定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三是妥善安排少数民族丧葬墓地。目前,全省已安排了43处回民墓地,其中武汉市政府投资近500万元,征地93.06亩,兴建了园林式的回民公墓及回民殡仪馆,基本满足了回族等具有特殊丧葬习俗的少数民族的殡葬需要。四是加强对散居少数民族特困户的帮扶。近5年来,宜昌市结对帮扶民族乡特困户155户,落实帮扶资金6.24万元。沙市区多次为迎喜回族街下岗、待业少数民族群众举办专场人才招聘会,及时为75户特困少数民族家庭建立了低保。

(五)加强服务协调管理,促进民族团结和谐稳定。全省各级政府及民族等部门,始终把民族关系的协调作为全省散居和城市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健全城市民族关系协调处理机制。省和武汉市建立了民委委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年初统一部署安排,年中检查督办,年末无记名集中投票测评。各地相应建立了信息报送、突发事件协调沟通和应急处理机制及少数民族代表人士联系等机制。二是加强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各地采取得力措施,积极为进城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就业、就学、就医和发展经济提供综合服务。武汉市建立了少数民族联系点,成立了少数民族法律援助中心,免费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工商、税务等部门还先后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进场(集贸市场)、进店经营;教育部门规定所有公办学校都不得拒收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子女。三是加强涉及少数民族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多年来,全省上下坚持开展民族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依靠居委会、村民小组等基层组织及时化解、调处;坚持以教育、疏导为主,及时消除隔阂,妥善化解矛盾,正确处理不同性质的矛盾,把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及时解决在萌芽状态。四是严格依法处置民族突发事件。2006年以来,全省先后制定、完善了民族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进一步健全了机制,明确了职责,完善了系统,规范了流程,并进行了演练。由于信息反馈及时,反应快速,处置果断,我省近年来没有发生一起严重影响民族团结的突发性事件,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贯彻实施三个条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三个条例的贯彻实施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历史原因、民族风俗习惯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我省散居少数民族“大分散、小聚居”特点十分明显,加之我省财力有限和少数领导对散居少数民族工作缺乏应有的认识,导致三个条例贯彻实施中面临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散居少数民族政策法规学习宣传的力度不够。从检查情况看,三个条例的学习宣传停留在民族工作系统“自弹自唱”的现象仍然存在,宣传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不够,少数领导对三个条例的内容了解不多,对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影响了散居少数民族政策法规的贯彻实施。

(二)散居少数民族政策法规的执行不到位。一是已有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部分市、县还没有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扶持政策及措施,对民族乡(镇)应列入财政预算的民族事业费、民族扶持资金等财政政策和对清真“三食”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等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市州之间、部门之间落实散居少数民族政策法规工作不平衡。二是新的改革措施与民族政策法规相脱节。如:曾实行的民族乡(镇)干部生活补贴、回族等清真伙食补贴政策与工资改革政策衔接不够,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反映强烈。三是清真“三食”难以保障,监管难度较大。由于清真“三食”受顾客有限、需求不稳定、服务水平低、品种单

一、成本较高等因素影响,部分供应点随时可能转向或关闭;部分省属高等院校还存在应设而未设清真灶的现象;全省大多数地方清真牛羊肉定点屠宰的问题没有落实到位;清真“三食”质量监管难度较大,市场上还存在猪牛肉混杂、牛肉注水等“清真不清”和清真牛肉价格偏高、少数民族群众消费不起等现象。

(三)散居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由于多数民族乡(镇)地处偏远,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仍然较低,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呈拉大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7年底,12个民族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876元,与全省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3997元相差1121元,低28.05个百分点;197个行政村中,仍有111个占56.35%的行政村未能用上自来水;46个占23.35%的行政村未通电话;33个占16.75%的行政村未通邮;6个占3.05%的行政村未通公路。特别是全省血吸虫病重灾区洪湖市老湾回族乡、省级贫困村荆州区新垸回族村、沙市区迎喜回族街等少数民族生活水平较低,居住环境较差,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四)散居少数民族人才极其缺乏。由于“小聚居”,少数民族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工资待遇较低,加之特殊的民族习俗及基层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力度不够,外地人才引不进,致使散居少数民族干部青黄不接,后备干部严重不足;民族乡(镇)教育、医疗、卫生等专业技术人才极其缺乏,严重影响了民族乡(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五)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亟待规范、加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流动人口的逐渐增多,散居少数民族的矛盾纠纷呈上升趋势。据统计,近3年来,我省发生影响较大的民族矛盾纠纷2005年有5起、2006年有7起、2007年有18起。这些矛盾纠纷类型多样,内容复杂,涉及经济利益纠纷、治安案件、城市管理、司法诉讼等多方面,且群体性特征明显,矛盾更易激化,处置难度更大,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点和难点。

三、贯彻实施三个条例的主要意见和建议

民族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做好民族工作,是各级党政领导及社会各方面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一)深化认识,转变观念,增强做好散居民族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民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国家的消亡而消亡,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国际性等特征,是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做好散居民族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当前,一是要强化民族政策法规学习宣传,增强民族工作意识。全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将三个条例的学习宣传教育纳入各地各部门“五五”普法和各级行政学院主体班教学内容,继续运用多种形式,加大学习宣传教育力度,尤其是要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各部门、各行业负责人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各级、各部门、各行业的领导干部对民族工作长期性、复杂性、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做好散居等民族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和自觉性。二是要正确把握散居少数民族新特点、新趋势,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要根据散居少数民族“大分散、小聚居”和民族问题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等特点,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消极等待、任其自然发展,而应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坚持正面引导、优惠扶持、依法管理,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二)着眼长远,健全机制,构建社会化工作格局。一是要加强领导,健全科学管理机制。民族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机制。二是要落实职责,健全协调配合机制。要进一步明确落实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职责,健全民族关系协调处理机制、流入地与流出地协调机制、民族工作部门与公检法司部门协调机制和民委委员单位的联系协调机制,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三是要加大投入,健全保障机制。省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进一步完善散居少数民族法规;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健全落实民族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倾斜,为散居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机制。四是要整合资源,健全多元一体综合监督机制。要进一步加大人大执法监督检查、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审计和监察部门专项监督检查的力度,督促周郎嘴民族镇尽快落实管理体制,确保三个条例的全面贯彻实施和散居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三)完善政策,落实措施,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一是要统筹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全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散居少数民族工作的领导,将散居少数民族和民族乡(镇)、村(组)、街的发展优先纳入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从人力、物力、财力和项目上加大投入,切实改变其发展滞后的现状。二是要适应发展,健全民族政策。省政府应组织省直有关部门,专题对散居少数民族和民族乡(镇)、村(街)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对散居少数民族政策法规落实尤其是对照中发〔2005〕10号文件、鄂发〔2006〕3号文件和三个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专题检查,结合我省实际,进一步健全政策和措施,狠抓落实。三是要加大力度,完善促进发展的帮扶措施。要适应我省散居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湖北的需要,建立散居少数民族专项发展资金;优先解决民族乡村通路、通邮、饮水安全等困难和问题,并在水利建设、土地平整、扶贫脱困等重点项目安排上重点扶持;优先将民族乡(镇)、村(街)少数民族纳入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医保、社保和低保范围,尤其在乡(镇)、村(社区)卫生院、卫生室改造等方面优先安排,并将洪湖市老湾回族乡优先纳入血防工作综合治理、整体推进范围;健全完善对口帮扶措施,加大对口帮扶民族乡(镇)力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第二篇:双峰县散居少数民族生存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双峰县散居少数民族生存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了解散居少数民族生存发展现状,2010年5月11日至12日,双峰县民宗局全体干部深入县疾控中心、邮政储蓄银行双峰支行、青树坪镇、蛇形山镇等地,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发放调查表等多种方式,对该县散居少数民族生存发展状况展开调研,从中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双峰县散居少数民族生存现状

目前,双峰县共有苗、侗、土家等28个少数民族,1800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19%。其中苗族670余人,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的37.2%,主要散居于蛇形山镇、洪山殿镇和走马街镇。从调研反映的情况来,该县散居少数民族存在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一是少数民族数量、族别呈逐年增多趋势。根据2000年“五普”数据,我县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为859人,27个族别,但此次对个别乡镇数据抽查,仅蛇形山镇少数民族人口就达到了300-400人之多,比2000年统计的210人翻了近一倍,而且有新的族别发现。少数民族数量和族别的快速增加,给该县贯彻少数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信仰,有效管理少数民族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婚迁流入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于该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外招劳动力逐年增多,流入该县的少数民族与当地居民通婚者增多,同时由于该县一直以来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外出务工者素质较高,在民族地区务工期间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者也逐年增多。据该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初步统计,近年来,涉少数民族婚姻登记100余起。其中85%为少数民族女性嫁入该县。

三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断增多。近年,赴双峰县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群众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初步估计约有3000人次。主要从事行业有煤炭采掘、烧烤、哈蜜瓜销售、制糖业、药材贩卖、银饰销售等。涉及苗、侗、土家、维吾尔、藏、回等多个少数民族。他们来自各民族地区,从业繁杂,流动性强,大都文化不高,素质参差不齐,加上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文化认同上的差异,使他们与当地群众产生了心理上的双向不适应,管理服务的难度大。

三是居住、生活条件呈现两极分化。一批有知识、有素养的少数民族群众婚迁入该县后,积极发展生产、发家致富,居住在交通方便、环境较好的中心乡镇周边,家庭富裕,生活舒适。同时,有些边远山区的群众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在当地找不到合适的配偶,通过牵线搭桥,迎娶了相当一批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来自边远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女性。由于夫家条件不好,这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相当困难。流入少数民族人口,有一技之长、素质高的,暂住条件、生活条件相对较好,而文化水平不高,从事采掘、烧烤等行业的,居住条件、生活条件相对较差。

四是散居少数民族民族意识非常强烈。从发放的调查表统计,有90%的调查对象,要求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要求加强县内各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交往,要求加强对少数民族培养、教育力度,切实尊重少数民族参政议政的权利。五是少数民族干部、职工的生存发展状况良好。该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少数民族干部、职工给予了优待,在干部提拔、岗位选择、生活条件等各方面严格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妥善解决少数民族干部、职工遇到的各种困难,得到了少数民族干部、职工的高度肯定。目前,双峰县共有少数民族干部、职工18人,其中正科级1人,副科级1人,正股级6人。少数民族干部积极参政议政,任县政协委员1人。

二、双峰县散居少数民族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双峰县散居少数民族总数不多,居住分散,党委、政府对此关注不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散居少数民族贫困面还较多。婚迁进入该县的少数民族女性,仅15%居住在县城,其余分布在全县15个乡镇,其中30%嫁入地处偏远、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经调查,约5%人均纯收入仅2000元。10%住房条件在居住地处于最差或较差状况。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改善。双峰县98%的村修通了通村公路,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村民小组,地处偏远,不通路,未通电,收看不到电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嫁入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难度大。

三是教育发展存在隐患。由于经济条件制约,相当一部分散居少数民族家庭,受教育程度偏低,初中毕业居多。由于大专院校毕业生不再分配工作,受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影响,部分少数民族家庭子女在初中毕业后即缀学务工、经商。四是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存在困难。由于少数民族干部进入渠道不畅,现在双峰县各级各部门中的少数民族干部有80%是4050人员,20-40岁之间的少数民族干部屈指可数。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进入机制,没有建立有效地提拔任用机制,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很难进入有效操作层面。

五是乡镇对少数民族工作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双峰县散居少数民族分布不均,以蛇形、洪山、青树坪居多,但多年来,由于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不多,民族工作常常因当地党政领导的重视程度而出现差异。相当一部分乡镇的散居少数民族工作,处于被遗忘的角落,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改善散居少数民族生存发展状况的对策

(一)大力加强散居民族工作的领导

当地党委、政府对民族工作的重视,是解决好少数民族发展问题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健全和完善定期研究民族工作的机制。进一步强化党委、政府责任机制,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推进机制,强化散居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成员单位作用,层层落实责任,加大对少数民族流入较多乡镇的支持力度。其次,要把散居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居住乡镇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进行统筹考虑,着力解决民生发展问题。

(二)逐年增加对散居少数民族的投入

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政府的政策性投入的基础上,县本级要逐年加大对散居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的比例,帮助相对集中居住地改善交通、居住等基础设施,解决当地群众关注、关心的民生问题。要逐年增强财政在民族工作上的投入,全额保证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民族工作经费。

(三)大力改善散居少数民族相对集中地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

县级政府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力度,优先解决通乡、通村公路问题。重视跨区域公路的建设和改造,切实改善边远地区和周边县、乡的交通状况。切实解决饮用水困难问题,通过改水改厕,倡导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快电网改造步伐,对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点,实行电价补贴政策。

(四)鼓励支持散居少数民族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 散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与当地有所不同,政府要引导他们将本民族特色风俗物化为生产力。在农业开发和扶贫开发时,适当向散居少数民族地区倾斜,以项目开发带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信贷部门要给予少数民族优惠的融资政策,提高散居少数民族资金筹措能力,增强发展生产的信心。农业部门要大力支持散居少数民族发展农林牧产业。扶贫办要加大对困难少数民族的帮扶力度,对就地扶贫成本过高,不适宜居住的地方,政府可引导、支持村民整体搬迁。

(五)不断提升散居地的社会事业水平

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完成乡镇卫生院改造;增设少数民族群众医疗费的减免政策。建立乡镇、村民族文化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各地义务教育质量,改善办学条件;县重点中学初、高中招生,可给予少数民族考生特殊政策和专门招生名额。

(六)加大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力度

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要常态化、制度化,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要拓宽少数民族干部来源渠道,降低少数民族干部录用门槛。如加大对外招考少数民族干部的比例,争取从大专院校优秀少数民族干部中选拔进入我县公务员队伍;县乡公务员招考时,增加少数民族单列指标。创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机制,落实优秀民族干部双向挂职锻炼措施,快速提升少数民族干部素质;开办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学习班、培训班,不断提高民族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第三篇:吉林省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

吉林省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

(2001年12月1日吉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保障散居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散居少数民族,是指本省行政区域内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以外的少数民族和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但不是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族事务主管部门,主管其行政区域内的散居少数民族事务,负责本条例的贯彻实施;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有关散居少数民族的各项工作。

第五条 散居少数民族公民的民族成份,以国家确认的民族称谓为准。

民族成份的恢复或者改正,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族事务主管部门会同公安、人事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规定办理。

第六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等单位,在工作中涉及散居少数民族重大或者敏感问题的,应当征求当地民族事务主管部门的意见。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其他传播媒体,在宣传报道中涉及散居少 1 数民族重大或者敏感问题的,应当征求当地民族事务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七条 禁止民族歧视,禁止任何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禁止使用、制作带有侮辱、歧视少数民族和损害民族团结内容的语言、文字、图片、广告、广播、电影、电视、美术作品、音像制品、网络信息等。

禁止使用带有侮辱、歧视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和地名。

对历史遗留下来的带有侮辱、歧视少数民族性质的碑碣、匾联等,应当由文物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八条 散居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散居少数民族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有反映、检举、申诉和控告的权利。在反映、检举、申诉和控告时,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维护社会秩序,尊重其他民族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九条 散居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散居的少数民族应选当地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每一代表所代表的散居少数民族人口数可以少于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

散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方,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以及所属部门的工作人员中,应当有少数民族公民。

第十条 散居少数民族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第十一条 散居少数民族享有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散居少数民族公民参加本民族的重大节日活动,其所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假期和支付工资。

第十二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加强散居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录用人员时,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录用少数民族公民。

直接为散居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服务的企业,在招工时,应当优先招收相关的少数民族公民。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吉林省少数民族教育条例》做好散居少数民族教育工作。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帮助散居少数民族发展科学技术事业。

安排科技发展项目时,应当优先照顾民族乡(镇)和少数民族聚居村,为其推广、应用科学技术提供服务。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帮助散居少数民族发展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

加强对散居少数民族文物的保护,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开展健康的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培养散居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和体育人才;实现民族乡(镇)广播电视全面覆盖,办好文化馆(站)、图书馆(室)等文化场所。

组织散居少数民族参加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文艺汇演。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帮助散居少数民族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安排专项经费时,帮助和扶持民族医院以及民族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培养医务人员,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开展妇幼保健工作,加强对地方病、多发病和常见病的防治,搞好计划生育和优先优育。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保护外来少数民族人员依法兴办企业和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合法权益。

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应当服从当地有关部门的依法管理。

第十八条 省、市(州)人民政府在编制财政预算时,应当安排必要的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用于解决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以及发展经济中的困难。省财政部门,应当逐步增加每年安排给民族乡(镇)的补助费;市(州)和县(市、区)财政部门,应当逐步加大对民族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县(市、区)和乡(镇)财政部门,应当对少数民族聚居村给予适当照顾。

第十九条 民族乡(镇)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要不断完善财政体制,将应下放给民族乡(镇)的收支全部下放,逐步实现财权与事权统一。

第二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民族乡(镇)所办企业的发展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积极扶持。

省财政部门、市(州)和县(市、区)财政部门应当安排必要的贴息资金,对民族乡(镇)所办企业的技术改造、结构调整和高新技 术产业化给予适当的贷款贴息。

民族乡(镇)和少数民族聚居村新办的企业,从投产之日起可免征所得税三年。

第二十一条 散居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30%以上的乡,可以申请建立民族乡;特殊情况下,人口比例可以略低于30%。

已经建立的民族乡(镇),一般不得撤销、合并或者变更区域界限。确需撤消、合并或者变更区域界限的,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办理,不得损害其利益。

民族乡(镇)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地方名称加民族名称确定。

第二十二条 民族乡(镇)的名称中包括两个少数民族名称的,其顺利按照人口比例由多至少排列。

第二十三条 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应当有适当比例的建立乡(镇)的民族和其他散居少数民族的代表。

民族乡(镇)的乡(镇)长,由建立民族乡(镇)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

民族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中,应当有建立民族乡(镇)的少数民族公民,其比例应当逐步与建立民族乡(镇)的少数民族在乡(镇)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相适应。

第二十四条 散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乡(镇)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和工作人员中应当有散居少数民族公民。

第二十五条 散居少数民族人口达到30%的村,由村民委员会申请,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确认为少数民族聚居村。

第二十六条 偏远、贫困地区的散居少数民族农户,在规定用地标准以内新建住宅纳税有困难的,经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减征或者免征耕地占用税。

第二十七条 民族乡(镇)和散居少数民族较多的地方,应当依法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作出贡献的,应当予以表彰、奖励和补偿。

在民族乡(镇)和散居少数民族较多的地方,开发资源或者进行其他工程建设的,开发建设单位应当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等方面给予补偿。

在民族乡(镇)和散居少数民族较多的地方,依法设立自然保护区的,有关部门应当照顾当地利益,妥善安排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长期在偏远、贫困的民族乡(镇)工作的机关工作人员、教师、医护人员和科技人员,应当给予优惠待遇。

第二十九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保持伊斯兰教丧葬习俗的散居少数民族统一安排土葬墓地。

乡(镇)和散居少数民族较多的地方参照前款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尊重散居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照顾散居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

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设立和举办少数民族敬老院、老年公寓和幼儿园以及清真餐饮业等。

第三十一条 散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城市街道办事处,领导成员中应当有散居少数民族公民。

第三十二条 镇的散居少数民族工作按照城市散居少数民族工作的有关条款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清真饮食服务企业和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应当有专用的运输车辆、计量器具、储藏容器和场地,关键岗位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必须是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成员,其他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清算饮食制售规程。

申请开办清真饮食服务企业和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经当地民族事务主管部门登记备案、核准资格,工商、税务等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办理有关证照,并领取和使用民族事务主管部门统一核发的清真标识后,方可营业。

出租、出兑、出售或者发生其他形式转让的,必须征求当地民族事务主管部门的意见。未改变清算性质的,必须重新核准资格,方可转让。改变清真性质的,必须交回清真标识。

第三十四条 禁止出租、买卖、借用清真标识,经营非清真食品的不得使用清真标识。

第三十五条 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散居少数民族公民较多的单位,应当设立清算食堂或者清真社;未设立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发给伙食补助费。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的,由当地民族事务主管部门会同工商等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收回清真标识,并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的,由当地民族事务主管部门会同工商等有关部门,收回清真标识,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其他规定的,由当地民族事务主管部门会同工商等有关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直接责任人,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如何加强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工作

如何加强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工作

我国的少数民族,除了大部分聚居在边疆和民族自治地方外,还有回、满、蒙古、苗、彝、瑶等民族约2000多万人散居、杂居在全国的城镇和农村。“大杂居、小聚居”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特点。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随着人口流动的规模和速度不断加大,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群众越来越多。同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动中,各民族间交往日益频繁,由经济利益等原因引起的磨擦和纠纷增多,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工作。特别是胡锦涛同志在这次会议上强调:“要认真做好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工作,加大服务和管理力度,依法保障他们的正当权益”。这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做好这项工作,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帮助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些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群众在生产、生活等方面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压力。各级党委和政府应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采取保护性措施,提供优惠条件,以帮助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群众排忧解难、改善生活、加快发展。要培养选拔那些不仅能自己致富,而且能带领群众致富的经济能人进入散居地区领导岗位,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帮助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成员尽快走上富裕之路。

第二,要切实保障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群众的各项权益。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相比,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群众居住分散,民族种类多样,他们的具体利益、实际困难往往容易被忽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落实好有关方针政策,充分保障他们的各项平等权利,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避免和坚决制止伤害民族感情和民族权益的事情发生。

第三,要在散居地区和城市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群众与汉族群众接触机会较多,发生磨擦、产生误会的因素会随之增多。要加大宣传和落实有关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力度,使散居地区群众都能认识到,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当地的长远发展,从而在交流联系中增进理解、消除隔阂,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第四,要建立健全散居和城市民族工作网络和机制。要加强对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工作的领导,把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工作与所在地区和城市的整体工作结合起来,与聚居地区少数民族工作结合起来,逐步建立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灵活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管理网络,及时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突发事件,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第五篇:广东省杂散居少数民族工作若干规定

【发布单位】81902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89-11-22 【生效日期】1990-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东省杂散居少数民族工作若干规定

(****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

第一条第一条 为保障杂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促进杂散居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第二条 少数民族人口达到总人口30%以上的乡,可建立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达到总人口30%以上的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可建立民族村(居)民委员会,特殊情况可低于这个比例。民族乡的建立,由所在县、市人民政府审核,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民族村(居)民委员会的建立,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市人民政府批准。

民族乡乡长由建乡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民族乡人民政府配备工作人员,应照顾到本乡内各民族,建乡的少数民族工作人员的比例应不低于其人口比例。

民族乡的工作人员编制,可略多于同类规模的一般乡。

第三条第三条 辖有民族乡和杂散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市、县(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中应有少数民族公民。

第四条第四条 辖有民族乡和杂散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或者民族工作任务较重的市、县(区)人民政府,可设置管理民族工作的机构和配备民族工作干部,安排专项民族工作经费。

少数民族聚居的乡、镇、街道办事处的领导成员中,应有少数民族公民。与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部门,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并注意选配少数民族干部参加领导工作。

第五条第五条 辖有民族乡和杂散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市、县(区)在招干、招工中,应招收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公民,其比例应不低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

各级人民政府应重视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种专业技术人才;要有计划地选送他们到各级干部学校,大专院校和各类专业学校进修、培训。

第六条第六条 辖有民族乡和杂散居少数民族人口的市、县(区)人民政府,在编制财政预算时,应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

辖有民族乡的市、县(区)在核定民族乡的财政收入基数时要留有余地。乡财政超收部分,全部留给当地。

第七条第七条 为帮助杂散居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要在资金、物资、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提供优惠条件,在生产资料特别是良种、化肥、农药、柴油的分配,给予优先照顾。林业部门与民族乡或少数民族公民签订联合经营林业生产合同时,应在利益分成方面给予优惠。银行部门对少数民族用于适度的生产建设、资源开发和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的贷款应优先安排,并应在贷款额度、还款期限和利率方面给予适当照顾。

要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发展交通、能源事业,尽快使少数民族的乡、村通公路、通电。

第八条第八条 少数民族新办的企业,除国家明确规定不得减免税外,纳税有困难的,可向当地税务机关提出申请,按现行税收管理权限审批,给予定期减免产品税、增值税和营业税照顾。对开办初期纳税确有困难的企业,报经县一级税务局批准,可给予两年免征所得税的照顾。免税期满后纳税仍有困难的,经市税务局批准,可再给予一年免征所得税的照顾。

第九条第九条 要扶持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对申请工商登记的少数民族公民,凡符合政府有关政策规定开办的企业,有关部门在核发营业热照、提供经营场地、原材料、货源、能源、交通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对经营有民族特色,符合民族生活习惯的行业,应积极扶持和帮助。

第十条第十条 上级国家机关在民族乡和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区域内开发资源、兴办企业时,应照顾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有利于当地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利润要有一定比例留给当地。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民族乡和杂散居城镇、农村中生活无依靠,丧失劳动能力的少数民族鳏、寡、孤、独和残疾人员,民政部门应优先安置和给予必要的救济。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因市政建设征用、拆建城镇少数民族自有业房和集体所有房屋,建设部门应严格按民族政策和城建有关规定,在临迁和回迁时妥善安置。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民族乡和杂散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村委会,应按照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设置初级小学。乡、镇一级要办好中心小学。交通不便的山区和地广人稀的边远山区,可采取多种形式办一些寄宿制学校(班)。

辖有民族乡和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市、县,应办好民族中、小学和其他学校中的民族班。同时根据实际,提供办学条件,发展多种形式的初、中级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文化技术教育。

对家庭生活有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经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可减免学费。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辖有民族乡和杂散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市、县,对民族乡及民族学校的教师待遇可予以适当照顾。对民族乡和民族学校的民办教师,经考核合格后可优先照顾转为公办教师。

辖有民族乡和杂散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市、县,在安排教学经费、教学设施和基本建设投资时,对民族乡及民族学校、民族班应给予适当照顾,拨给专项民族教育补助费。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普通中学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应适当降低十至二十分。

各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招收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应按自治地方的政策待遇给予降分录取;对杂散居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市、县所属的中等农业、林业、师范、卫生、水电等学校,每年应安排一定名额录取本行政区域内的少数民族考生。

中等学校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少数民族学生可免收学费。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民族乡和民族村民委员会的少数民族要实行计划生育,提倡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其生育政策按广东省生育条例第八条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对到杂散居少数民族地区搞科技扶贫的科技人员要给予支持和鼓励,并在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照顾。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各级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应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保障各少数民族公民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的有关工作部门,应做好清真饮食、肉食和其他民族特需商品的生产和供应工作。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按规定由当地政府安排放假。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在民族地区工作的国家干部、科技人员、教师、医务人员、职工、享受民族自治地方的民族地区补贴。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O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2008湖北省人大散居少数民族法规执法检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8湖北省人大散居少数民族法规执法检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省人大安全生产法 执法检查汇报材料

    省人大执法检查汇报材料 来源: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06-06-28 阅读次数: 1723 (2006年6月23日) 尊敬的文升副主任及检查组的各位领导: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

    执法检查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蒙古语文工作条例》贯彻落实情况的 执 法 检 查 报 告 按照年初工作安排,2011年6月14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我县部分人大代表对《杜尔伯......

    执法检查报告

    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执法检查报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通知精神,我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

    湖北省散居少数民族工作条例(2007修正)(1996年9月21日湖北省第八

    【发布单位】湖北省 【发布文号】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8号 【发布日期】2007-09-29 【生效日期】2007-09-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

    市农业局关于省人大对农业法执法检查落实情况汇报

    市农业局关于省人大对农业法执法检查落实情况汇报省人大常委会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对农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以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

    新时期少数民族散居县正确处理民族矛盾纠纷的思考范文大全

    新时期少数民族散居县正确处理民族矛盾纠纷的思考县县委统战部 丁家军 民族和谐是国泰民安的重要标志,正确处理民族矛盾纠纷则是民族和谐的重要保证,少数民族散居区尤显重要。......

    未成年人保护法执法检查报告

    横山区人大常委会 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是......

    农业法执法检查报告

    农业法执法检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