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少数民族散居县正确处理民族矛盾纠纷的思考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3 20:04: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时期少数民族散居县正确处理民族矛盾纠纷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时期少数民族散居县正确处理民族矛盾纠纷的思考》。

第一篇:新时期少数民族散居县正确处理民族矛盾纠纷的思考

新时期少数民族散居县正确处理民族矛盾纠纷的思考县县委统战部

丁家军

民族和谐是国泰民安的重要标志,正确处理民族矛盾纠纷则是民族和谐的重要保证,少数民族散居区尤显重要。澧县共有16个少数民族,约7000人,其中,回维民族聚居村6个,属于少数民族散居县。近几年来,澧县认真探索新时期少数民族散居区民族矛盾纠纷的新特点,积极创新正确排解和消弥民族矛盾纠纷的新机制,实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团结进步。本文结合澧县的实践,对

新时期少数民族散居县正确处理民族矛盾纠纷提出如下思考意见。

一、新时期少数民族散居县民族矛盾纠纷凸现出新的特点

1.矛盾纠纷往往因跨越民族区域务工经商的流动性而滋生,呈复发性特点。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少数民族群众外出务工经商日益增多,羊肉串、拉面馆、清真食品,等等,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餐饮、服饰广受青睐,而新型城市化建设,城市管理规范化的要求日渐清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摆摊设点与城市管理划行归市的矛盾纠纷锐增,包括羊肉串烧烤架、佩刀和哈密瓜地摊等,即使有“严管街”标识,只要人气旺,便无视划行归市要求而霸蛮摆摊设点,遣散一批,再来一批,事不同日,日不同人,一拨一拨,反反复复,此类纠纷,占矛盾发生总量的90%左右。

2.矛盾纠纷往往因民族之间的差异性而滋生,呈障碍性特点。各民族之间客观存在着诸如文化理念、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差异,并以此导致

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其差异对于民族之间交往联谊客观上形成一种现实性障碍,包括心理、语言、习俗、宗教信仰等障碍,比如:新疆维民在内地摆摊售卖刀具,维民认为只是售卖了装饰佩刀,而内地公安则认定出售“管制刀具”,违反了“治安管理”法规;回维群众在内地开办“兰州拉面馆”,内地汉民进馆点“猪肉拉面”,汉民认为只是点了一种食品,而回维群众则认定亵渎了民族的“神灵”,等等,此类纠纷不胜枚举,成为民族矛盾纠

纷发生的导火线。

3.矛盾纠纷往往因民族主义的狭隘性而滋生,呈抱团性特点。“民族工作无小事”已经为各级党政领导所重视,处理民族矛盾纠纷如履薄冰,部分领导为免究责而缺乏担当,谨小慎为甚至姑息放纵,给少数民族极端分子以可乘之机,尤其是2010年“7·5”事件之后,少数民族极端分子作为“幕后推手”,极力将一些常态性误会推波助澜扩大成群体性事件,利用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的狭隘民族主义观念,诱惑、鼓躁、谋划、推动事态演变,有些个体性纠纷,本已达成调解处理协议,但在少数别有用心者的操纵下,往往一夜过去,又会提出不可理喻的要求,甚至激化成群访,这是近几年民族矛盾纠纷表现出

来的新特征,更是需要高度警惕并理性重视的新现象。

二、澧县的实践

1.建立机制。成立澧县县委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统战部、民宗局、民政局、财政局、工商局、公安局等职能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做到有机

构管理民族工作;制定民族矛盾纠纷应急处置流程,明确相关职能部门职能,要求第一责任人、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处理矛盾纠纷,做到有章可循;每年召开全县民族工作会议,各乡镇政府、县直相关单位行政负责人与县人民政府签定民族工作维稳责任状,做到民族工作主管部门主动作为,责任目标分级落实。与此同时,民族工作纳入了县委常委会议和政府常务会议的议题,民族政策法规纳入了县委学习中心组和全民普法内容,民族工作任务纳入了各级党政组织

岗位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从而,形成全党抓民族工作的格局。

2.构建平台。精心设计“民族团结进步行动”,以此为平台,着力推进少数民族群众全面奔小康的步伐。一是聚合项目优势资源,支持民族村硬化“基础”促发展。落实民族政策,“惠民项目”向民族村倾斜,相继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为民族村硬化“通村公路”,新修和改造机埠,开挖饮用水井,修建新能源沼气池,提升生产生活质量;投资120万元翻新和恢复修建2座“清真寺”,为回维民族群众正常宗教生活提供保障;投资65万元对“澧县民族完全小学”进行教学楼维修,200多名少数民族学生改善了在校读书学习的环境。二是聚合产业优势资源,支持民族村优化“结构”促发展。组织盈成油脂、农康园艺、张公特色食品等涉农龙头民营企业,项目联建模式对接6个民族村,分别建立了谷鸭、草鹅养殖基地,以及葡萄、蔬菜、双低油菜种植基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集约化生产,增加回维民族群众务农收入;帮扶回维群众传承发掘和打造“清真餐饮文化”品牌,兴建集餐饮、垂钓、休闲为一体的“农家乐”庄园21个,增加回维民族群众务商收入;鼓励7家规模民营企业落户民

族村建厂置业,就近就地转移消化富余劳动力就业近800人,增加回维民族群众务工收入。三是聚合社会优势资源,支持民族村美化“环境”促发展。倡导“华安房产”、“澧县三建”等27个建材建筑行业的民营企业,专项捐款,资助民族村实施“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工程,加强水、电、路、渠建设,推行改水、改厨、改厕、改浴,营造舒适的生态环境,并定员结对、定期捐赠、定责脱贫,在民族村援助老干部、老党员、老英模贫困家庭,救助普通群众贫困家庭和贫困学生,捐助民族村实现了农村低保、社保和

医保的全覆盖。

3.培育队伍。指导建立“澧县伊斯兰教协会”,政治安排19名少数民族代表人士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特约监督员”,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特殊身份”的优势,介入民族矛盾纠纷处理过程,协助化解和消除矛盾,成为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化解民族纠纷的助手、带头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表率,在实践中提升影响力,彰显作用力。同时,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带动少数民族群众整体素质的提升,组织民族村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结穷亲”,培育民族村“草根性”科技带头人,基本形成回维民族共产党员为主导、代表人士为辅助、科技示范户为补充,支撑民族村科学发展的“人才

格局”。

三、思考建议

1.树立“民族工作无小事”的理念。民族问题是政治敏感区,也是社会的关注点,尤其是当前,一方面,市场经济活跃,人口流动及民族之间通婚,民族群众之间超越区域交往交流频繁,误会性矛盾纠纷发生的概率扩大;另一方面,现代传媒发达,信息更加透明开放,稍有风吹草动,则会躁动天下;再一方面,敌对势力的渗透加剧,幕后操纵无孔不入,为民族和谐稳定工作增加了工作量。这些情况是新时期发生的背景变化,使民族工作倍显重要,处理民

族矛盾纠纷更应倍加谨慎。

2.提升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认知。民族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民族群众的共同参与,沟通理解、相互尊重是民族和谐的内生动力。因此,加强民族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以及民族习俗信仰的宣传阐释,纳入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内容,通过政府行为推进各民族之间的思想融合,沟通中理解、尊重中互助,以此降低民族矛盾纠纷的发生率和对抗性,提

升自觉维护民族和谐关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坚守正确处理民族矛盾纠纷的原则。各民族之间客观存在差异性,则不可避免会滋生一些矛盾纠纷,总结澧县的实践经验,正确处理民族矛盾纠纷,务必把握和坚定原则性,一是法制原则,对矛盾纠纷进行定性分析,涉及治安刑事矛盾纠纷的处置要依法办事,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尤其对于“幕后”操纵者,务必依法严惩;二是公平原则,处理民族矛盾纠纷,对其当事人,做到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不能掺杂任何民族主义情感,因同种同族而偏袒,或因少数民族而迁就,都是导致矛盾纠纷事态扩大的诱因;

三是包容原则,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民族纠纷,实行人性化处理,帮助调整心态、包容误会、增进理解,达到“和为贵”的境界;四是透明原则,人群聚居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时常发生一些摩擦是正常的事情,尽可能不要与民族成分发生链接,一旦有所牵连,要敢于担当,矛盾纠纷处理流程及结果及时公开,让社会了解真象,使谣言止于公开;五是发展原则,由于历史等错综复杂因素,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这也是民族矛盾纠纷滋生的根本原因,所以,发展才是有效解决民族矛盾纠纷的根本途径,要把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作为“惠民工程”的重点任务,照顾好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扶持少数民族聚居区增强“造血”功能,充分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提

升生产生活质量。

4.建立少数民族代表人士队伍。把少数民族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作为民族和谐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注重在少数民族群众中选拔先进人物,纳入统战工作视野,着力加强培养,尤其是新生代后备力量,坚持“使用也是培养”的理念,在处理民族矛盾纠纷的实践中,充分发挥代表人士作用。以少数民族团体组织为主体,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实行登记备案制度,并借鉴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加强流出地与流入地的紧密联系,坚持对流动务工经商人员进行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观念教育,以及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意识教育,推进民族自律

自治。

第二篇:如何加强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工作

如何加强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工作

我国的少数民族,除了大部分聚居在边疆和民族自治地方外,还有回、满、蒙古、苗、彝、瑶等民族约2000多万人散居、杂居在全国的城镇和农村。“大杂居、小聚居”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特点。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随着人口流动的规模和速度不断加大,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群众越来越多。同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动中,各民族间交往日益频繁,由经济利益等原因引起的磨擦和纠纷增多,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工作。特别是胡锦涛同志在这次会议上强调:“要认真做好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工作,加大服务和管理力度,依法保障他们的正当权益”。这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做好这项工作,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帮助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些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群众在生产、生活等方面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压力。各级党委和政府应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采取保护性措施,提供优惠条件,以帮助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群众排忧解难、改善生活、加快发展。要培养选拔那些不仅能自己致富,而且能带领群众致富的经济能人进入散居地区领导岗位,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帮助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成员尽快走上富裕之路。

第二,要切实保障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群众的各项权益。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相比,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群众居住分散,民族种类多样,他们的具体利益、实际困难往往容易被忽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落实好有关方针政策,充分保障他们的各项平等权利,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避免和坚决制止伤害民族感情和民族权益的事情发生。

第三,要在散居地区和城市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群众与汉族群众接触机会较多,发生磨擦、产生误会的因素会随之增多。要加大宣传和落实有关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力度,使散居地区群众都能认识到,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当地的长远发展,从而在交流联系中增进理解、消除隔阂,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第四,要建立健全散居和城市民族工作网络和机制。要加强对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工作的领导,把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工作与所在地区和城市的整体工作结合起来,与聚居地区少数民族工作结合起来,逐步建立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灵活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管理网络,及时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突发事件,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第三篇:**镇民族矛盾纠纷会议制度

海拉镇民族矛盾纠纷会议制度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矛盾纠纷工作方针、政策,加强对全镇民族矛盾纠纷工作的领导,提升全镇民族矛盾纠纷工作水平,积极推进和谐海拉镇建设,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民族矛盾纠纷工作联席会议的组成联席会议由镇党委主持召开,由镇民政所、镇教育管理中心、镇妇联、镇派出所、镇市场监管、镇整治办等部门组成。视工作需要,可邀请镇直相关部门参加会议。

二、民族矛盾纠纷工作联席会议的工作职责

负责研究、协调、处理全镇民族矛盾纠纷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加强工作指导,信息沟通。具体包括:

1、组织学习和宣传党的民族矛盾纠纷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传达学习上级民族矛盾纠纷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文件,研究确定贯彻落实的措施。

2、负责对民族矛盾纠纷工作进行政策性指导和综合协调。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和情况交流,了解和掌握全镇民族矛盾纠纷工作动态,研究工作对策和预防措施,向镇委提供政策性建议。

3、负责研究、协调、处理全镇民族矛盾纠纷工作中出现的重大突发事件。

4、完成中央、省、市、镇委交办的关于民族矛盾纠纷领域的重要工作。

5、研讨其它与民族矛盾纠纷工作相关的议题。

三、民族矛盾纠纷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

1、镇党委:负责民族矛盾纠纷方面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协调,在重大方针政策上把好关,并做好民族矛盾纠纷界代表人士的工作。

2、镇派出所:要及时掌握民族矛盾纠纷方面违法犯罪活动和境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矛盾纠纷进行渗透活动的信息和动向,依法严厉打击利用民族矛盾纠纷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和境外民族矛盾纠纷渗透活动,查处非法矛盾纠纷活动,坚决查禁封建迷信活动。一要注意发现掌握与敌对势力有联系的境外民族矛盾纠纷组织、个人的背景和活动情况,密切掌握敌对势力利用矛盾纠纷进行渗透活动的策略及动态,并对其利用矛盾纠纷从事危害我国安全的活.动进行有效防范和坚决打击。

3、镇民政所:负责本镇内民族矛盾纠纷工作,依法管理民族矛盾纠纷事务,维护矛盾纠纷团体的合法权益。负责做好民族矛盾纠纷工作干部和民族矛盾纠纷界人士的培训教育工作,抓好“两支队伍”建设。积极稳妥地处理好民族矛盾纠纷问题所引发的重大问题、突发事件。制止非法矛盾纠纷活动,抵御境外矛盾纠纷渗透,拒绝邪教。

4、镇教育办:负责做好少数民族教职工、学生及信教职工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5、镇妇联、镇团委:负责做好各自所联系群体少数民族、信教人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6、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互通信息,加强协调,充分发挥本单位在民族矛盾纠纷工作中的作用,努力形成各负其责、紧密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

四、民族矛盾纠纷工作联席会议的工作制度

1、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2次,亦可根据工作需要和成员单位的要求适当增加。

2、报告制度。每年要将全镇民族矛盾纠纷工作情况向镇委常委会汇报一次,并向镇人大、镇政协进行通报。

3、交流制度。各成员单位要加强民族矛盾纠纷工作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涉及敏感性的、重要的工作情况应及时提供给联席会议交流与研究。

4、调研制度。根据工作需要,组织成员单位就全镇民族矛盾纠纷领域的重点工作进行联合调研,了解、分析情况,提出建议,为镇委决策提供参考。

5、协调制度。对于涉及民族矛盾纠纷工作的政策性问题,积极沟通、协调镇直有关部门提出具体的处理意见和措施。

五、民族矛盾纠纷工作联席会议的日常机构海拉镇镇民族矛盾纠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

按照镇民族矛盾纠纷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的要求,加强协调,开展好常规性工作。要认真做好会议记录,重要事项要形成会议纪要;做好相关文件材料的起草、保管;领导批示、重要工作情况要及时落实和反馈。

第四篇:新时期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思路探索

新时期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思路探索

李志刚 姚达武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会明显增多,有的还会日益突出起来,这是新时期的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正确解决的重要政治课题。” 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精神,要求我们在做好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正确认识新时期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新特点、新变化,进一步探索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新思路、新方法,统观全局,精心谋划,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随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推动我区法制环境踏上新台阶。

一、福田区人民群众矛盾纠纷工作基本情况

当前,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司法、公安、街道、社区等各部门积极行动,加大社会综合治理力度,我区大的恶性刑事案件大幅下降,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然而,基层各类群体性矛盾时有发生,涉及社区群众日常工作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给社区稳定和发展带来了诸多隐患。为及时化解矛盾,将各种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我局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组织各辖区司法所、调委会、广大调解员,开展了大范围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做到了“抓早、抓小、抓苗头”,有力地维护了我区的社会稳定。

今年第一季度,我区司法局在各街道司法所、调委会和广大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耐心细致的调查了解,共排查出矛盾纠纷132宗,成功调处104宗,调解成功率达到78.8%。其中,成功调解婚姻家庭纠纷37宗,邻里纠纷36宗,赡养抚养纠纷1宗,继承纠纷2宗,房屋宅基地纠纷4宗,劳务劳资纠纷5宗,物业管理纠纷8宗,房屋租赁纠纷4宗,业主委员会选举纠纷4宗,市政建设引发的纠纷2宗,其它纠纷29宗。其中群体性纠纷13宗。对一些重大的纠纷隐患,各基层调委会人员做了及时调处和汇报,司法局领导经常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参与调解,有效防止了纠纷的激化。

在排查调处期间,我局还开展了处理涉法上访问题的专项行动,对排查出的纠纷隐患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领导挂案督办,效果非常明显,其中处理了香梅北片区居民因不满市国土局修建立交桥而多次上访示威的案件,福田街道天泽花园、黄洲、皇城小区业主委员会选举的纠纷,新大好、大百汇商场、华强北创景名店坊等商业城的租赁合同纠纷,福民新村、下梅林股份公司业主(股民)与管理处(股份公司)之间的纠纷等多宗矛盾纠纷。

在基层街道办事处、司法所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有些矛盾纠纷已经成功化解,如新大好、大百汇商场的租赁纠纷已基本解决,其它纠纷也在进一步的跟踪处理中。

二、新时期福田区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新特点及原因分析

(一)新特点

1.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新政策时考虑不全面或不完善,对相对人利益造成一定冲击,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

随着社会各项改革逐渐深入,各阶层存在利益再分配和平衡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在出台新政策和行政行为实施前应充分考虑各阶层的利益,尽最大可能照顾到各方的利益,尤其是涉及到群众的利益,该补偿的要补偿,有的事情一时办不到要及时解释清楚,以免产生不利影响,及时安抚群众稳定民心。因此,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措施,在实施这些政策和方案时,对相关人的利益造成冲击是难免的。如香梅北片区居民反对修建香梅立交桥事件警示政府的行政行为应更加缜密。

2.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城市建设引发的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改造带来了大批建设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给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如噪音扰民等,从而在居民和建筑单位之间造成了不少纠纷。因房屋拆迁安置带来的纠纷、居民因购买商品房发生的纠纷、居民与物业管理部门的纠纷也越来越多。比较典型的是天泽花园业主委员会选举纠纷、下梅林股份公司股民与股份公司因管理和分红问题而引发的纠纷、香梅北片区业主反对修桥事件,这些事件中涉及到诸多利益纠纷问题,解决起来有很大的难度。

3.城市居民收入两级分化,造成特困低保人员上访情况严重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政策不完善,一些特困低保人员上省进京上访情况比较严重。市三建公司职工王治平、陈芳红夫妇在全国“两会”期间,偷偷跑到北京上访,后被劝回的事件,反映出一些困难群体,当其利益受到侵害时,往往在信上不信下、信大不信小、信多不信少、信闹不信息,闹大事态,甚至专门挑选“两会”和其他重大政治活动期间进行,故意制造不良政治影响,以期得到上级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解决。据调查,我区目前有特困户、低保户328户,户数比往年有所增加,因此需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生活的帮扶,实施关爱工程,司法部门要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让法律的阳光覆盖到弱势群体。

4.矛盾纠纷程度增强、性质加剧

随着人民群众矛盾纠纷从隐蔽到显露,矛盾纠纷程度增强已成为当前群众矛盾纠纷的一大突出特点。从信访情况看,过去上访的群众大多情绪比较温和,多数只在本企业、本系统、本社区反映情况或静坐等,现在则多是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不少人认为“找企业不如找政府,找政府不如堵公路”,“小化大”,动辄封桥堵路,冲击党政机关,要挟党委和政府,甚至出现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行为,意在把矛盾推向社会,扩大事态,以引起上层关注,其性质在逐渐加剧。

5.经济性矛盾纠纷日益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在资源分配、市场占有、土地合作经营、生产经营、劳务关系分配收入等方面的经济矛盾纠纷逐步显现出来。由于旧的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而新的市场经营体制还不成熟,法制不健全,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市场管理方式落后、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等原因,致使矛盾纠纷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深层的经济利益关系上来。

6.人民群众矛盾纠纷主体的外延进一步扩大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在政治领域,思想领域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一些实发性矛盾纠纷事件的参加主体由改建旧城把农民转为城市居民、离退休职工、下岗职工,逐步扩大到在职职工,个体业主、退伍军人,甚至还有干部、教师、学生等;相近的血缘和地缘,共同的利益和情感往往将相关群体聚集起来;现代化的通讯联络手段容易将不同地域的人联系起来。如近来,团体聚集上访,家族势力死灰复燃,甚至开始插手和干预基层组织的政务活动。种种迹象表明,人民群众矛盾纠纷主体的外延在扩大。

7.人民群众矛盾纠纷与其它矛盾纠纷进一步交织

近年来一些具有“帮派”特点的社会势力与政府中某些掌权人物勾结起来,形成一种对社会的控制力量——社会恶势力。他们为非作歹,严重扰乱社会治安,使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受到严重影响,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这方面的案例在新闻媒体上已经屡见不鲜。另一个突出表现是一些勾结内外敌对势力利用人民群众的矛盾纠纷如民族宗教问题,人权问题等等,煽风点火,造谣中伤,混淆是非,甚至台前幕后策划,意在造成社会**,从中渔利。

8.待业、下岗职工引发的纠纷和外来务工人员与雇主的纠纷日益增多

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很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很不好,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乃至破产;还有很多企业为了片面增强竞争力,纷纷改制、减员增效。因此,下岗职工日益增多,再就业的难度也很大。同时,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完善,不少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有些在岗职工也因为拖欠工资导致生活水平的下降。从而,职工与企业的纠纷,下岗职工的婚姻家庭纠纷都大量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农村来深务工人员的增多,务工人员与雇主之间的经济纠纷也愈来愈多,如工资纠纷、工伤纠纷等。

(二)原因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社会转变型加快,社会经济结构的不稳定性导致矛盾纠纷发展的趋势更加复杂多变。各种群众性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往往既有历史原因、政策原因、经济利益原因,也有处理方法不当的原因;既有群众要求合理的一面,也有群众对党和国家政策不了解,不理解的一面;既有基层干部素质较差、管理方式落后、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的一面,也有群众要求过高、不顾大局的一面;既有传统法制积淀与现代法制意识冲突的面,也有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思维定势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建设不适应的一面。各种矛盾纠纷成因交织在一起,加重了当前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复杂性。我们认为,总的来看,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居民法制意识淡薄

目前,从福田区的主要居住人群来看,一部分是当地的农民和渔民,一部分是外地迁移来的农村人口,一部分是原工程兵及其家属,还有一部分是外来的务工人员,这些务工人员也大部分是外地农民,因而社区居民法制意识比较淡薄,比较容易形成群体性事件和对抗性矛盾。

2.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在资源分配、市场占有、生产经营、劳务关系、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矛盾纠纷逐步凸现。旧的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新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法制不健全,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使各种矛盾纠纷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民主法制建设的深层次原因上来。

3.收入分配不公,造成居民收入两极分化

分配不公是当前我区经济领域人民群众矛盾纠纷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民群众内部的物质利益矛盾纠纷突出地体现为“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分配不公。在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和“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下,出现了一些新的不公平和矛盾纠纷,高低收入人群差距悬殊。

4.干群关系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某些干部的素质较低、思想工作乏力、政务公开的透明度不高等,党群之间、干群之间的鱼水关系、血肉关系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有关系紧张、矛盾增多的趋向,突发性事件屡屡发生。有些干群纠纷完全是因为一些干部以权谋私,办事不公,缺乏民主作风,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甚至滥用职权、以权代法造成的。

5.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特别是当地农民和渔民转为城市居民后,一些居民由于房屋拆迁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还有一些公司,如原建设兵团职工的子弟在中学毕业后,由于文化素质上的原因,一时找不到工作,整天就在社会上东游西荡,容易误入歧途,据调查,象这样的情况,在香蜜湖街道就达120多人。目前,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对这些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不够。

6.司法信息工作不畅通

目前,我区司法局的信息工作启动的时间不长,司法信息员的队伍还在建设之中,也只仅落实到街道司法所这一级,还没有拓展到各个社区之中去,信息网络体系还很不健全,社区的群体性事件难以得到及时的反映,影响了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及时、迅速解决。

三、新时期正确处理福田区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思路

新时期的人民群众矛盾纠纷调处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正确处理这些矛盾纠纷要综合考虑,标本兼治;既要坚持原则,也要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针对不用矛盾纠纷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

(一)处理原则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关系的调整,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种矛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变化。这些新情况和新变化体现居民间纠纷上,就表现为纠纷类型的复杂化、纠纷主体的多元化等。若不能正确、及时地化解和处理,势必会激化社会矛盾,造成群众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增多以及民转刑案件的增加,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和深圳经济的发展。

首先,我区应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调解工作真正成为化解民间纠纷的坚实可靠的“第一道防线”,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努力探索人民调解工作制度的创新,促进人民调解工作的改革发展,扩大调解工作领域,完善调解组织网络,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科学的调解工作体制和机制,不断提高司法系统的工作水平。

其次,在基层街道党工委和司法所的指导下,各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每个人民调解员要深访调查,了解分析新时期人民群众纠纷的新特点及产生原因,区别不同情况,寻求解决纠纷的有效办法,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认真妥善地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群众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尽最大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再次,在排查工作中要突出重点,注重对社会上一些深层次的较复杂的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特别是要做到“两个加强”(加强对重点部位的排查,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排查)、“四个防止”(防止自杀事件,防止刑事案件,防止群众械斗,防止群体性上访)。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毛泽东同志在创立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时,将解决人民内部的思想是非争论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归纳为一个公式,即“团结——批评——团结”。在新形势下,在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的“三讲”教育,取得了很好的经验。我们要善于把这些成功经验运用到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去,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特别是要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有效办法。

(三)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关键在于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事实充分证明,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如果干部素质不高,不仅不能有效地化解群众之间矛盾,而且自身也会成为矛盾产生的根源。只有广大党员干部的素质提高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才能有根本保证。这是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根本条件。

(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大特点,就是提倡民主法治,实行依法治国。一个国际化城市,必然也是一个文明法治的城市。深圳只有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才能建立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按照国际标准打造城市新形象,提升城市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建立文明的法治城市,要求我们城市的每一位市民人人知法,人人自觉守法。社区是现代城市的细胞,只有抓好法律进社区工作,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营造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社会。

我们认为,我区一方面应以法律进社区为契机,加强法制宣传,认真做好各辖区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的思想、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做到法律知识宣传进户,法律服务进家庭,法律咨询进社区成员单位,在理念上、机制上、重点对象上、依法治理上、法律服务上和文化上有所突破,在全区欣起一个爱法、学法、守法的新高潮,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促进依法治社工作;另一方面,应以营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为契机,增进基层法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能,充分发挥人民调节的作用,切实解决辖区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扩大调解工作的覆盖面,努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纠纷,防止矛盾纠纷升级和激化,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依法维护企业和居民的合法权益。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才是新时期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治本之策。

(五)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和依法行政工作

依法治区要从基层做起,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只有化解在基层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并要求我们在依法治区过程中大力推广成熟的经验,从而使人民调解工作由传统调解向制度的法制化,规范化转变。这是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基本方略。

(六)进行体制创新,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充分保障社会主义人权

20多年的改革实践为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现在要求我们必须拿出一往无前的勇气,大胆探索,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在法制体制改革上和创新上下功夫。我们要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自已的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创造人民自己的幸福生活。针对我区的生产生活的实际,作为基层组织,我们要让广大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分开,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这是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重要途径。

(七)加强与市人大、市政府的立法协调工作,进一步改进区政府各部门的政策制定工作

我区司法局要在解决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具体实践工作中,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将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工作经验整理成具体的立法建议,提供给市人大、市政府、市司法局作为制定新的地方法规和完善现有法规的实践性依据。同时,要加强与区政府各部门的有机联系,从法律角度积极指导各部门的政策制订和修订工作以及行政行为执法工作,促进政策和行政行为充分考虑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减少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发生和事态的扩大,从而大大减少政府工作上的纰漏和失误。

(八)进一步完善组织建设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城市改革的深化,街道社区党的建设越来越重要。原来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承担的许多社区服务,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功能,逐渐转到社区上来。各种社会组织在社区落户,离退休人员、待业人员、外地务工人员大理涌入社区。因此,完善社区组织制度就成了解决处理群众内部矛盾的首要问题,这要靠大力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行,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党的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这是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重要保证。

(九)妥善协调人民群众经济利益方面的关系

要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以下两个角度做起:

1.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社会就业,缩小贫富差距

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两个根本性转变,保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努力迎接WTO的挑战,增进国际竞争力,不但是我们在新世纪之初经济发展的大思路,也是我们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坚实的经济基础。我们认为,我区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规模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具体做法是,一是发展新的高科技产业,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二是发展带有高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规模增加社会就业能力,缩小贫富差距,解决广大弱势群体的经济利益和生活困难,实现经济自救;三是加强下岗、失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以便他们能够尽快转移到新的行业、新的工种之中去,适应新的工作,开拓新的工作机会。

2.促进进一步完善我市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安全的“稳定器”、经济正常运行的“喊震器”和现实社会公平的“调节器”,是社区稳定、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的根本大计。我局一方面要借助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协助市司法局,积极与市民政部门和社保、劳动等部门沟通,将我区人民群众社会保障需求及时如实上报,推进我市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政策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我区各街道的社会保障所的服务窗口的建设,完善社区保障服务窗口程序,实施“费随事转”的有效办法,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作用,将社区服务窗口电脑与街道、区司法局联网,接受企业退休人员和失业人员的档案,促使员工尽快由“企事人”向“社会人”转变,缩小社会保障服务的时间差,实现离退休人员、下岗人员的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也为社区内的其他参保职工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便利服务,进一步完善基层社区的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性保障服务体系。

(十)建立和完善司法信息工作体系、突发性事件处理机制

司法信息工作体系和突发事件处理机制是使人民群众矛盾纠纷得以及时、有效解决的可靠保证。我局应建立区司法信息中心,健全司法信息网络体系,加强司法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区司法局、街道、社区三级司法信息体系,要将司法信息员落实到全区每个社区,强化信息的搜集和研究工作,建立灵敏高效的预警机制。我们应建立覆盖社会面的情报信息网络,广泛收集影响社会稳定的社情动态,及时发现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隐患和苗头,切实提高综合分析、查证、甄别和利用情报信息的能力,对群体性事件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化解。

同时,我局还应建立突发性事件处理机制,健全信息反馈网络、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是预防和处理突发性事件的有力保证。我局应考虑设立突发性事件应急小分队,与各街道司法所、各社区形成联动机制,一旦接到纠纷消息,要排除一切不利因素和干扰,不顾疲劳和恶劣天气条件,立即行动,尽快赶到纠纷现场,面对险情,临危不惧,挺身而出,控制事态发展,稳定当事人情绪;当场处理完纠纷,仍要做好回访工作,防止纠纷出现反复。

今年是我区进入“三大”落实各项工作的实干年、关键年。我们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江泽民同志讲话精神为指导,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牢把握大局,与时俱进,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不断研究和探索新时期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新特点,坚持“两个务必”和“五个力戒”,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创新思路、推动工作、提高水平,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保障社会的繁荣稳定和长

第五篇:广东省杂散居少数民族工作若干规定

【发布单位】81902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89-11-22 【生效日期】1990-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东省杂散居少数民族工作若干规定

(****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

第一条第一条 为保障杂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促进杂散居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第二条 少数民族人口达到总人口30%以上的乡,可建立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达到总人口30%以上的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可建立民族村(居)民委员会,特殊情况可低于这个比例。民族乡的建立,由所在县、市人民政府审核,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民族村(居)民委员会的建立,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市人民政府批准。

民族乡乡长由建乡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民族乡人民政府配备工作人员,应照顾到本乡内各民族,建乡的少数民族工作人员的比例应不低于其人口比例。

民族乡的工作人员编制,可略多于同类规模的一般乡。

第三条第三条 辖有民族乡和杂散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市、县(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中应有少数民族公民。

第四条第四条 辖有民族乡和杂散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或者民族工作任务较重的市、县(区)人民政府,可设置管理民族工作的机构和配备民族工作干部,安排专项民族工作经费。

少数民族聚居的乡、镇、街道办事处的领导成员中,应有少数民族公民。与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部门,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并注意选配少数民族干部参加领导工作。

第五条第五条 辖有民族乡和杂散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市、县(区)在招干、招工中,应招收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公民,其比例应不低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

各级人民政府应重视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种专业技术人才;要有计划地选送他们到各级干部学校,大专院校和各类专业学校进修、培训。

第六条第六条 辖有民族乡和杂散居少数民族人口的市、县(区)人民政府,在编制财政预算时,应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

辖有民族乡的市、县(区)在核定民族乡的财政收入基数时要留有余地。乡财政超收部分,全部留给当地。

第七条第七条 为帮助杂散居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要在资金、物资、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提供优惠条件,在生产资料特别是良种、化肥、农药、柴油的分配,给予优先照顾。林业部门与民族乡或少数民族公民签订联合经营林业生产合同时,应在利益分成方面给予优惠。银行部门对少数民族用于适度的生产建设、资源开发和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的贷款应优先安排,并应在贷款额度、还款期限和利率方面给予适当照顾。

要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发展交通、能源事业,尽快使少数民族的乡、村通公路、通电。

第八条第八条 少数民族新办的企业,除国家明确规定不得减免税外,纳税有困难的,可向当地税务机关提出申请,按现行税收管理权限审批,给予定期减免产品税、增值税和营业税照顾。对开办初期纳税确有困难的企业,报经县一级税务局批准,可给予两年免征所得税的照顾。免税期满后纳税仍有困难的,经市税务局批准,可再给予一年免征所得税的照顾。

第九条第九条 要扶持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对申请工商登记的少数民族公民,凡符合政府有关政策规定开办的企业,有关部门在核发营业热照、提供经营场地、原材料、货源、能源、交通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对经营有民族特色,符合民族生活习惯的行业,应积极扶持和帮助。

第十条第十条 上级国家机关在民族乡和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区域内开发资源、兴办企业时,应照顾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有利于当地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利润要有一定比例留给当地。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民族乡和杂散居城镇、农村中生活无依靠,丧失劳动能力的少数民族鳏、寡、孤、独和残疾人员,民政部门应优先安置和给予必要的救济。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因市政建设征用、拆建城镇少数民族自有业房和集体所有房屋,建设部门应严格按民族政策和城建有关规定,在临迁和回迁时妥善安置。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民族乡和杂散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村委会,应按照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设置初级小学。乡、镇一级要办好中心小学。交通不便的山区和地广人稀的边远山区,可采取多种形式办一些寄宿制学校(班)。

辖有民族乡和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市、县,应办好民族中、小学和其他学校中的民族班。同时根据实际,提供办学条件,发展多种形式的初、中级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文化技术教育。

对家庭生活有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经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可减免学费。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辖有民族乡和杂散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市、县,对民族乡及民族学校的教师待遇可予以适当照顾。对民族乡和民族学校的民办教师,经考核合格后可优先照顾转为公办教师。

辖有民族乡和杂散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市、县,在安排教学经费、教学设施和基本建设投资时,对民族乡及民族学校、民族班应给予适当照顾,拨给专项民族教育补助费。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普通中学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应适当降低十至二十分。

各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招收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应按自治地方的政策待遇给予降分录取;对杂散居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市、县所属的中等农业、林业、师范、卫生、水电等学校,每年应安排一定名额录取本行政区域内的少数民族考生。

中等学校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少数民族学生可免收学费。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民族乡和民族村民委员会的少数民族要实行计划生育,提倡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其生育政策按广东省生育条例第八条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对到杂散居少数民族地区搞科技扶贫的科技人员要给予支持和鼓励,并在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照顾。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各级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应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保障各少数民族公民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的有关工作部门,应做好清真饮食、肉食和其他民族特需商品的生产和供应工作。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按规定由当地政府安排放假。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在民族地区工作的国家干部、科技人员、教师、医务人员、职工、享受民族自治地方的民族地区补贴。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O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新时期少数民族散居县正确处理民族矛盾纠纷的思考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时期少数民族散居县正确处理民族矛盾纠纷的思考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吉林省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

    吉林省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 (2001年12月1日吉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保障散居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

    新时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研究(定稿)

    摘要 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政治课题,对这个贯穿于社会主义始终的历史性的重要课题必须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

    2008湖北省人大散居少数民族法规执法检查报告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散居少数民族法规实施情况的报告 ——2008年11月26日在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执法检......

    少数民族代表对化解民族矛盾的影响作用

    少数民族代表对化解民族矛盾的影响作用 针对民族的问题,相关才子表示: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在化解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纠纷工作中具有杠杆作用。由于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构成,......

    新时期农村土地纠纷初探

    新时期农村土地纠纷初探 年轻干部联谊会第六课题组近年来,农村土地矛盾一直呈多发态势,目前已居农村各类矛盾之首。这类矛盾发生时间长,调处难度大在,容易引发上访和群体性事件,......

    双峰县散居少数民族生存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双峰县散居少数民族生存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了解散居少数民族生存发展现状,2010年5月11日至12日,双峰县民宗局全体干部深入县疾控中心、邮政储蓄银......

    新时期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思考(优秀范文5篇)

    调处人民内部矛盾,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不仅是构建和谐**、推进平安建设的要求,更是体现执政者的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镇地处县城中心,历史和现实的矛盾交织......

    对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的思考

    对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的思考 ( 2010 年 8 月 2 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党的农村政策深入贯彻,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出现了新的特点,呈现的群体性纠纷的倾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