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报告2011
2011年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报告
一、发展情况综述
2011年学校对教育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全年共投入了380万元的专项建设资金,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约340万,信息资源建设近40万,使得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又有了较大发展。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2011年投入各类服务器硬件建设近20万元,组建学校的虚拟服务器群,同时更新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平台;新建了部分无线点,使全校300M带宽的无线节点数达到460个;学校还继续扩展了校园网出口,新接通联通宽带,基本解决了校园网和国内各主要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学校本年度重点更新了办公用计算机、更新和建设了计算机房,此项投资超过250万元,彻底解决了教师和学生应用信息化的硬件环境的限制,为学校下一步信息化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
2、信息系统及信息资源建设
到2011年年底,全校已经建成八大类信息系统近30个子系统,形成能够对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起作用的综合框架,信息系统范围涉及招生、学工、教务、办公、财务、教学、图书和安防等。其中教务管理系统全面更换,充分满足了学校学分制改革的要求。年内还新建了学工系统,使学生管理工作迈入了信息化时代。此外电子资源通过多年积累也具有相当规模,拥有网上教学课程近700门,电子资源35T,中外电子资源库八大类,可实现网上自学、网上教学、网上答疑、网上考试、文献检索、科技查新等教学科研活动。
3、信息化人才培养
2011年学校定期组织网络使用技巧、计算机课件制作、电子资源检索、办公系统应用等相关信息化培训工作,培训工作全面提升了学校师生运用信息化的能力,实现了学校信息化发展的良性互动。目前全校师生在校园网运用各类信息化系统已没有障碍,教师的课件制作和电子资源的检索能力也不断提高。
目前全校相关信息化专业共有7个,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和电气自动化工程学院,分别培养计算机软件、硬件以及计算机自动化方面的信息化人才,教育学院和艺术设计学院培养具有信息化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全校还组织学生参加江苏省组织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极大提高了学生信息化运用能力。
为保障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培训工作,组织网络技术人员参加相关系统培训,组织应用建设人员参加数据库和系统开发相关培训,并在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内部坚持每月一次内部培训工作,全年发表论文四篇,完成教学科研项目一项。
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培训和科研,信息化工作者的知识水平与技术能力稳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所有这些均为我校信息化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建设经验及存在问题
建设经验:信息化建设还要通过改革和创新,探索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管理体制;信息化建设模式要求务必结合学校实际,选择最有利于学校的方式进行。学校必须强化信息化建设机制,明确信息化建设的归口管理部门,促进各部门在建设过程中的相互沟通和协调,统一领导信息化的建设。信息化建设要从实际需要和长远发展出发,总体上进行科学规划,有计划、分阶段、科学合理地进行构建。
存在的问题:目前学校30多个管理信息系统基本都是各部门独立运行,成为学校内部的信息孤岛,需要在今后建设时统一规划,并以建设数据中心为契机,整合学校所有信息系统相关数据。
二、2012年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计划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学校数据中心基础平台,完成相关应用虚拟化服务,为学校建立私有云做好技术准备;继续做好各运营商网络和校园网的互联互通问题,适时开通下一代互联网的实际应用。
2、信息系统及信息资源建设
全面建成一卡通系统,完成学生图书借阅、上机上网认证、校内各类消费的一卡通用功能;初步建立学校数据中心,完成财务、教务、学工等主要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建成迎新和离校系统,完成较为完善的报到、缴费、注册、学习、消费、离校等信息化管理体系。
3、信息化人才培养
进一步增强教师及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继续加强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教研活动,提高信息化对创新教学模式和深化教育改革的作用。
第二篇: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经验交流
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经验交流【篇二】
近几年来,我市教育系统抢抓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教育发展的机遇。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制高点,加快建设,强化应用,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使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入快车道,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加强领导,强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
随着XX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仍存在着南北、城乡、校际之间发展差距。如何让教育快速发展,实现弯道超车,在20XX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教育信息化突破了不同地域在师资水平和办学条件上的差距,用较低的成本高效便捷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20XX年,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会上确立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在陕西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把教育信息化列入“百亿教育强市工程”八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中。市教育局按照整体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制定了“国内一流,省内领先”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先后编制了两期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协调有关部门将市电教馆建制由科级升格为副处级,明确教育局、电教机构、学校的工作任务,积极构建“全市一盘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20XX年和20XX年,市教育局先后两次召开教育信息化现场推进会在全市产生了积极反响,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发展态势。榆阳、靖边、子洲等县区先后召开了信息化现场会,全市教育信息化工程快速推动。
二、加大投入,大力改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基础设施建设是首要条件,经费投入是基本保障。我市先后出台《X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的意见》、《XX市教育局XX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投入12.2亿元,完善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通过大手笔投入,我市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大幅改善。一是实现了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化。全市596所中小学全部接入互联网;295个教学点有261个接入互联网。在继续用好农远工程设备的基础上,又为31个教学点安装了数字教育资源接收播放设备,使全市中小学和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到96%,数字教育资源覆盖率达到99.7%。二是实现了主要教学场所多媒体化。一期行动计划中,全市共更新教学计算机4.5万台,生机比达到7:1,师机比达到1.4:1;装备触控一体机(电子白板)9922套,10个县区实现“班班通”全覆盖,教室和主要功能部室普及率达94.4%,实现了“宽带网络进校园,优质资源进教室”,为“人人通”实现奠定了基础。三是实现了教育管理和教学研网络化。市财政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用于市直学校、薄弱县建设奖补和实施XX教育云工程,建成OA综合办公平台、同步教学资源平台、在线教学研平台、微课平台、实验教学管理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使教育管理者和广大师生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开展管理、教学、学习、办公等活动。
三、强化管理,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常态应用
需而不建是失职,建而不用是浪费。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建设是基础,教师是重点,应用是关键。我市坚持“建设为先、管理为本、应用为重”原则,市县先后出台《XX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常规管理基本要求》等28个管理文件,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相融合。我们主要做法是:一是抓重点,提升教师应用水平。为了让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常态化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几年来,市县两级采取送培到县、到校的方式,逐校、逐人开展应用培训,累计培训教师4万多人次,实现了人均一轮培训,使每一位教师基本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二是重活动,强化教师常态应用。全市深入开展
“六个一”活动。即50岁以下所有教师注册“人人通”空间,每年参加一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每名教师在教学研平台上传一份校本研修成果;每名教师每学期制作一个微课;每名教师每学期上一堂新媒体新技术应用示范课;中青年教师三年内至少参加一次新媒体新技术竞赛活动;每名教师课堂使用新媒体不低于80课时/学期,并进行一次考核。通过开展“六个一”活动,形成了“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良好局面,我市教师应用技术水平也得到提高,在全国各类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大赛中先后126人获奖。三是建资源,为师生数字化学习提供支撑。我市积极构建以录播教室为基础的视频采集、制作、应用体系,通过各类竞赛,评选优课、微课加强本地生成性资源建设,市级资源平台通过自建、购买优质教育资源达到80T,并以“人人通”空间等形式,为学校数字化管理、师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环境支撑。四是重管理,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我市通过OA办公平台、实验教学管理平台、考试管理平台、“三评一访”等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实现了管与教、教与评、教与学的高效互动。
四、立足创新,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抓好常态应用的同时,我们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促进教学形式、学习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新的模式不断呈现。一是课堂教学涌现新模式。我市积极鼓励教师开展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教学创新活动,翻转课堂、名师专递课堂、慕课、晒课、VR等教育教学新模式已在各学校不断涌现。XX十一中
“网络学习空间”和“翻转课堂”应用模式、XX一中VR教学模式、XX一中“互联网+智慧课堂”、XX小学“互联网+社团”、XX特校智慧教室常规教学应用等超过百所学校教学模式已在全市产生影响。二是均衡发展得到新提升。我们积极推进城乡学校网络结对工作,先后有106所学校开展了网络结对工作,在各学科开展网络同步课堂互动教学,帮助乡村学校开齐开足课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例如,X镇中学和XX七中结为学校发展共同体,积极开展在线集体备课、在线教学、在线教研等活动,实现了共同提升。XX小学原是规模较小的村办教学点,交通不便、条件落后,通过同步课堂,生源逐年增加,学生达到了280多名。三是特色办学出现新亮点。各学校通过建成的智慧教室、虚拟实验室、创客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3D打印等,积极开展新技术新设施创新应用,构建个性化、多元化的智能学习环境,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实行特色办学,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平台。XX十中、X镇中学等80多所学校的3D打印、数字星球、机器人实验制作等在全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X中学等14所学校参加全省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在九个项目比赛中,8人获得第一名。X完全中学在澳大利亚国际机器人大赛中获得“最佳新秀奖”,两名学生被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免试录取,并获得奖学金。通过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我市教育现代化和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实现新跨越,也得到了上级、同行及群众的肯定。市教育局被国务院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集体”。市政府、市教育局先后4次在省上相关会议上介绍了经验,成都、银川、吴忠、鄂尔多斯等地市的教育同行相继到我市考察。《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和陕西广播电视台等中、省媒体也宣传报道了我市教育工作亮点。在省委考核办组织的社情民意调查中,群众对我市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连续4年名列第一。
我市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中、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对比兄弟市区工作现状来看,我们还有差距、有不足。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我市教育信息化再上新水平,为构建“智慧XX”、建设教育强市,早日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教育信息化发展行动计划
● 普陀区教育信息化发展行动计划
普陀区教育信息化发展行动计划
(2011—2015年)
根据《普陀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普陀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推进普陀区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网络环境优化为基础、以信息化综合服务体系打造为保障、以评估机制创新为驱动、以网络与课程有效整合为目标,聚焦应用,开展数字化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变革探索实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行动目标
1、建立开放共享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体系,各类信息数据库和服务平台不断完善,促进区域内信息资源的共享。
2、增强教师及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深化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与实践,提升应用效益。
3、加强网络技术为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及学习型城区建设服务,逐步形成区域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数字化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变革探索实验
1、以“数字导学”网络课程平台建设为突破口,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
以教师指导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由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逐步推进学校课程管理和创新,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形成基于网络开放、互动、共享的信息化教育模式,促进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2011年项目启动,2013年平台上线试运行。
2、以“网络服务教育行动”为保障,支持“数字导学”网络课程平台的有效应用
(1)“校校通”网络带宽能级提升行动。研究和制定城域网带宽升级方案,消除信息传输瓶颈,优化网上教研、视频点播、远程交流、视频会议、学校监控、校园技防等项目应用环境。2011年完成网络升速工程第一期项目,2013年启动第二期。
(2)校园统一无线认证行动。实施校园无线网络全区统一认证接入项目,合理布局、分段实施、逐步覆盖,为校园打造一个绿色、安全的无线上网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便捷的学习环境。2011年完成项目调研工作,部分试点学校完成施工,2015年之前所有学校完成无线网络覆盖。
(3)“学分银行”建设行动。依托市电子学籍卡实施项目,实施普陀区学分银行建设项目,支撑数字化课程建设,为全区中小学提供创新课程资源和教学专业支持环境,形成集课程介绍、学生选课、过程评价、学分认定等功能于一体的管理平台,提高创新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4)“知识管理社区”开源行动。建设“普陀区教育信息化知识管理社区”网络平台,为全区师生提供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专业知识服务。依托“家校互动”平台,构建面向学生数字化学习资源资源库。依托“中国基础教育文献资源总库”平台,构建面向教师专业发展所需的数字化科研成果资源库。依托“普陀区基础教育信息公开”平台,构建面向家长需求的“普陀教育门户网”资源库。建设“普陀区教育视频播客”网络平台,整合“实时录播教室”等优质教育视频资源。基本实现基于视频教学(会议)系统的远程合作交流项目的常态化运
行。2011年项目启动,2012年平台上线试运行,2015年项目全面完成。
(二)创新机制和评估标准体系建设
1、完善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以及评估体系
修订《普陀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和《普陀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评估体系》,并将教育信息化评估工作纳入区教育督导体系,形成推进机制。2011年完成标准建设。
2、制定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标准和评价体系 立足区域特点,引领和指导学校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2011年启动调研工作,2012年形成正式文本。
3、制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和评价体系
以深化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为抓手,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的能力。2011年启动调研工作,2012年形成正式文本。
(三)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综合服务体系
1、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服务
研究和制定统一数据标准,建立区域性数据交换平台。加强区域性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研究。2011年开放普陀教育通行证用户库标准接口,2012年基本实现区域性主要门户网站的用户库统一认证,2015年全面实现以“普陀教育网”为核心的教育资源平台共享服务。
2、信息技术保障服务
一是开展新一轮教师信息能力培训项目。以转变应用观念、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基本技能、拓展应用能力为基本目标,拓宽教师的信
息化视野,增强信息化思维能力,提升信息化创新和拓展能力。二是启动网上阅卷及质量分析系统建设项目。加强考试工作的数字化管理项目的调查研究,提升考试管理效益,为校长和教师的科学决策提供针对性服务。三是实施信息化设备和网络运维服务项目。以学校自主维护和公司托管维护相结合,加强对基层学校信息化设备的使用管理、预算管理和报废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加强城域网中心机房的网络管理,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确保网络稳定、安全运行。2011年启动预拨公用经费专项预算计划,实施新一轮教育局统一招标外包运维服务项目,2015年全面提升信息化设备和网络运维服务的效益。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区教育信息化业务和服务体系。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业务职能,为区域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二)经费保障
在软件应用、信息化标准制定、师资培养等方面予以和硬件投入相匹配的经费。逐步确立竞争机制,将资金向应用价值大的项目和应用成果好的学校及个人倾斜,促进信息化特色发展。
(三)队伍保障
加强教育信息专业技术应用和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力度,关注学校领导和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重点建设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教育信息化先进理念和前沿技术的师资队伍,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四)机制保障
健全教育技术应用激励机制。搭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交流平台,做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评审的评定工作,发挥实验学校在教学应用、指导学生、课题研究及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五)评估保障
制定区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检查办法,将教育信息化评估工作纳入区教育督导体系。由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会同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等部门,组织相关信息技术教育专家,定期开展教育信息化专项检查。
(六)安全保障
综合采用物理安全措施、网络安全策略、设备安全策略以及数据安全策略,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安全保障机制,保障区域教育网络的安全。
第四篇:民政局政务信息化发展报告
001
山西省政府文件
晋政发[1999]2号
民政局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报告 省政府政务信息化办公室:
1999年以来,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克服了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我市就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和整改措施报告如下。
一、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情况
在主动公开信息中,为了方便群众了解信息,通过多种方式发布信息。一是选用信息化手段,在长治市政府信息网上开设专栏进行发布;二是通过电子信箱、传真电话和函,作人工答复;三是依托县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查询服务,受理投诉、咨询申请服务;四是通过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等途径进行发布。
二、工作机制和制度建设的情况
为了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的起步工作,1999年以来先后建
立完善了:
1.长治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2.长治市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3.《长治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暂行办法》;
4.《政府信息公开社会评议办法》;
5.《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办法》。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制定完善了“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建立长治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程序。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根据市政府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安排部署及要求,下半年我们作的力将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工度。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落实目标责任制.(二)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内容。
(三)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建设工作。
(四)建立长效机制。
山西省长治市政府
一九九九年一月一日
第五篇: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三大趋势
链接: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三大趋势
黄桂晶 黄荣怀 张进宝 江新 发布时间:2007-10-29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教育信息化从基础设施、数字资源、人才培训、关键技术及标准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较高的发展平台。应用能力建设与投资效益提高、缩小数字鸿沟、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等是教育信息化发展正面临的挑战。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期,将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趋势。
一、当前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我国将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作为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的重要举措。“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以人为本、均衡发展”等理念,已经成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各类重大战略方针的指导原则。以教育信息化为龙头,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全面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如果说“校校通”工程、“普及信息技术课程”、“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等只是国家在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方面的起始工作,那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等具体措施的出台,则是国家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具体表现。
随着不同类型教育信息化成功案例的逐步丰富,我国教育信息化在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已经有了众多经验。对于教育信息化必要性与需求的理解也日益深人人心。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信息时代更高的教育目标,形成信息时代学与教的新方式,促进学校组织的变革和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是来自教育系统内部最强大的需求。而政府组织、学术团体与工商业三种强大的外部推动力,也造就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难得的机遇。
尽管教育信息化已经在各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与人们的预期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
1.持续提升应用能力与效益的挑战
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其直接需要面对的问题是来自各方对“高投入、低产出”教育信息化的质疑与不满。
经过几年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大量投入,我国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信息基础设施都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很多学校设备采购速度大大超过实际应用需求;高性能计算机只被用于简单办公需求,更多时间则是被用于娱乐;价值昂贵的服务器资源仅用于支持极少的访问量,而且管理极为不完善;先进的网络交换机每日流量很低,并经常处于故障状态;学校各自为政,缺乏协调与合作,信息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缺乏统一标准;信息安全、病毒管理没有有效方案,严重困扰应用;计算机教室每周使用时间不超过几课时,形成大量闲置等。这些存在于教育信息化中的浪费行为,应当引起我们高度的关注。
相比快速推进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的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的提升则要落后得多。一方面,广大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亟待提高,没有很强的应用需求;另外一方面,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信息化教育服务相对单一也是制约应用水平提升的重要原因。“高等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教师专业发展”、“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等项目都是当前我国政府为全面提升应用能力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然而,要想通过教育信息化大幅度提高教育质量,使落后地区的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困难依然相当严峻。
2.缩小数字鸿沟的挑战
OECD对数字鸿沟的解释是个人、家庭和地区间在获得信息通信技术(ICT)的机会以及利用互联网从事各种活动的机会方面存在的差距。我国东西部和城乡间由于固有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数字鸿沟问题尤为严重。
我国学术界与政府已经认识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均衡教育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平衡器、稳定器,是社会进行再分配的一个调节手段”。教育信息化关注并致力于解决教育公平问题,这是教育信息化的使命,也是发展契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应用,突破时空限制和技术壁垒,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西部和农村地区输送,提高当地的教育质量和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然而,实现这一目的前提是教育信息化的进程首先需要均衡发展,由于历史积累、地理环境、思想意识、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也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态势,东西差距、城乡差距较大,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数字鸿沟”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将会进一步扩大教育、进而扩大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我国已经在缩小数字鸿沟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努力,2001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准立项的“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项目”,2000年-2003年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联合实施的“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2001年开始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设立的“基于天地网的远程教育示范工程”,2003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开始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项目,我国西部和农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落后状况正在得到改进,教育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这些努力有效地遏制了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的迹象,但数字鸿沟的消除,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助力于教育的均衡发展还需要人们持续不断的努力。
3.致力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挑战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目标。《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报告中提出的我国学习型社会基本框架是构建以学习型教育机构、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为主体,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是未来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组织,也是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实现现有学校体系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转变的一项基础工程,这就要求教育培训机构由封闭走向开放,从制度安排上激活学校向学习型组织的转变。
人们对教育信息化助力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给予了很高的期望,教育信息化所能提供多媒体、超文本、远程信息传递、虚拟现实等手段让人们看到了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潜质。然而,向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迈进的路还很长,数以万计在职人员的能力及学历提升、下岗转岗人员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质认证体系的逐步规范等等都需要在更广泛意义上通过教育信息化寻求解决方案。
二、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
纵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不论从个别化、引领性的个别单位的教育信息化探索,还是区域性、示范性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活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大多归于“点”形态。这种“点”的形态是教育信息化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的必经之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探索并形成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各种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也在不断的尝试中摸索出具有一定普遍使用性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自2003年国家启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开始呈现整体推进的态势。
宏观来看,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将涉及到整体推进的战略目标、整体推进的内容;整体推进的保障措施的三个方面,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呈现三大特点:
1.教育信息化将加速教育系统的体制变革 知识经济对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建立学习型社会,即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和灵活学习的社会。相应地,教育体系必须成为提供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和灵活教育的体系。我们的学校和教育系统亦步亦趋,正处于被动适应外围环境变化而进行体制变革的巨大压力中。这些压力从观念层面上包括(但不仅限于)来自多元知识观的挑战、来自学习内涵和外延变化的挑战,以及来自重新定位学校在知识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挑战。
教育系统的变革有不同的层面(级别构成),分别是教室层面的变革、学校层面的变革、学区层面的变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改革首先关注宏观层面的教育体制、教育法制,而后又重点关注课堂教学及课程改革,对于中观层面的学校组织变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直到近来才逐渐受到重视。通过不断迁移工商管理领域的变革经验,学校的变革才开始被认为是“一个独特的层面,是对微观领域的统筹,也是与更大的外界系统交互作用的界面,是教育改革由外部向内部、由宏观向学校、由创造条件向改造实践转换的关键层面,是教育改革走向升华和成熟的重要部分”。
以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让人们看到了他促成教育变革(学校变革)的潜力。因为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学习。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不需要,甚至不应该被局限在一个特定的阶段(入学时间)和特定的地点(学校),更不应该标准化运作和一以贯之”。1998年,当时的教育部领导就提出了现代教育技术与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的论断,何克抗教授进一步将之论证为ME命题。
如果说,过去若干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只是在强化和维护已有的体制,或仅只是少量的改进和重组。那么,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人们将愈来愈多的挖掘教育信息化对于体制变革的促进作用。教育信息化除了能重构教学过程从而支持教育系统的变革外,信息化环境也能直接助力于优化学校内部的管理与沟通,有助于学校开展知识管理并促进学校向学习型组织转变;教育信息化也能有效地改善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沟通与互动,从而优化教育系统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2.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作为创新扩散将以扩展型扩散为主要形式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宝贵的、值得推广的经验与做法,但多数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中国。世界银行“信息促进发展”项目《知识地图:ICT在教育中的应用》报告指出,(被调查的发展中国家)在很多地区已经有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但很少被广泛传播,没有以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给决策者。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当前,人们对于技术的认识正不断加深。对技术创新源头的理解,由原来的“科技和发明”或“市场需求”等单因素观点,逐步让位于“演进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等多因素观点。由此引发的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思路,也正在由原来简单的“将最新技术引人教育”转变到以“关注教育系统特征,充分考察教育系统需求、推广措施合理性、应用者特征、决策类型、关键人物以及时间特征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扩散思路上。该思路所遵循的规律属于“创新扩散”理论研究范畴。
在国际上,创新扩散是研究教育信息化的一种重要视角,也是一项前沿性的课题。关于创新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1)创新包括具体的事物,特别是科技类产品或技术,及抽象的思维和观念;(2)创新是个体主观上的认定,它是个体过去所未具有的认知经验和行为,与时间无关;(3)创新对个体应可产生认知、态度、价值取向与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创新扩散是指创新通过一段时间,经由特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团体的成员中传播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迁移扩散、扩展扩散两种,而扩展扩散又可分为传染扩散、层级扩散和刺激性扩散三种类型。
教育信息化发展所表现出的由点到面的整体推进的态势,已经摆脱原来的局部地区试点后以个别、零星的“迁移型”扩散思路,转变到有目的、针对性、分类别、分层次的扩展型扩散方式。扩展型扩散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迁移型扩散,具体表现形式既可以是类似病毒扩散机制的传染扩散(类似学校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可以是层级扩散(某种类型的学校或某种角色、地位的教育者对其他层次学校或教育者的影响)以及自下而上的刺激性扩散(一线教育工作者或学校受新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创新,并重新进入扩散进程)。
教育信息化发展所呈现的扩展型扩散产生和日趋明显,是在教育信息化的技术特征与教育系统的文化特征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信息化的发展日益受到文化特征的影响,推广的内容也不再仅仅是设备、软件,还有在教育系统中形成并日渐稳定的理念、方法、模式等文化要素。因此,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模式已经具有强烈的文化传播特征。教育与文化传播是两个密不可分的范畴。文化传播不仅是文化的推广,而是文化的创新与再造,这一特点和规律决定了创新扩散理论成为当代传播学发展前沿的重大课题,也成为教育信息化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以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为根本目标的教育信息化,其扩散过程包含了个体层次的文化吸收与整合(教育者、被教育者接受新型文化、新事物的过程),也包含了由已采纳个体或群体向其他个体或群体的文化扩散。在创新扩散的过程中,技术制品的优势并不是影响采纳的唯一因素,受众的差异、决策依据与类型、观念领导者、管理者、组织环境等都可能影响创新的扩散。
3.教育信息化将呈现出服务型业务特征
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看,人的发展不可能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来完成,这就要求必须构建起能够适应变化的社会和人的多元需求的教育体系。教育信息化本质是教育,而不是技术。这种本质规定性要求教育信息化要以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随着以提升应用能力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到来,教育信息化将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服务型特征。具体来看有两个方面:(1)教育系统内部信息化服务特点的日益明显;(2)面向社会的教育信息化服务初具规模,并表现出强大的作用。传统的教学就其过程而言,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媒体与技术的引进,使得教育过程进行了重构,原有已经形成的整体化的传统教育模式和教学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应对这一信息化所带来的各种变革对任何人来说无疑都是极具挑战的,因此需要专门的组织与部门负责。伴随着技术在教育中应用而产生并不断壮大的教育技术机构,如各级各类学校中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政府直属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培训和支持单位(如电教馆、教师进修学校、师范学院等),正在这场教育信息化为教育带来的变革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其服务特征日趋明显,由此而产生的各种专门服务,如信息资源开发、教育信息管理与发布、网络教学支撑服务、网络通信系统等,已经成为教育发展强有力的支撑部分。
此外,由于借助信息技术、远程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构建起来的面向全社会更为广泛人群的远程教育系统,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教育信息化服务型特征的重要表现。目前,所出现的各种类型的办学机构和模式使得教育服务的信息化特征日渐纷繁。各种类型面向基础教育的网校,将名校、名师资源通过互联网络,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面向企业员工的E-Learning系统,将以提高员工绩效作目标,将工作与学习有机整合,从而构建起企业永葆持久竞争力的机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所构建的以卫星推送教育资源、以计算机教室作为辅助手段的做法开创了中国基于信息化手段大规模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办学模式;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开创了信息化提供全面教育服务的新局面,从而打破了传统高校统治的高等教育市场。这些都清晰地表明:教育信息化已经不再是以往人们认为的传统教育的信息化,而是新型信息化教育,并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结语
教育信息化正步入从点到面整体推进的发展阶段。在过去20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以学与教的方式改变甚微。创新、变革以及在信息化环境下重构教育服务产业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焦点。
然而,在教育信息化持续推进,促成教育创新、体制变革的服务建构的过程中,人仍然是最主要的因素。教育信息化是一种需要引导方能正确使用的变革之力,技术既可以用来支持和维护已有的(保守的使用、不产生任何变化)、也可以补充和扩展现有的(实现改进和重组)或可以推翻和改革正在进行的(实现改革和创新)。从教学层面看,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从教育管理和服务层面看,另一个操纵信息化这一魔杖的则是学校和教育系统的管理者,他们决定着如何利用信息化环境来改善学校及教育系统的内部管理与沟通,以及改善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沟通和互动。
(来源:《教育发展研究》2007.1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