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强化区级招商局职能的调研和思考
关于强化区级招商局职能的调研和思考
一、全区招商组织架构体系情况
1、基本概况。一是基本架构。2012年以来,全区共明确九大招商责任主体,分别是科教城、金融城、农示园及伍佑街道、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及行政服务中心、新都街道、黄海街道、新河街道和经济发展局,区招商办设在区经发局,负责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2013年10月,区成立了4个专业招商局(科教城招商一局、二局、三局和金融城招商局),均为正科级建制。2014年全区招商引资分为产业招商、楼宇经济和土地招商三大块,分别由区经发局、财政局、国土分局牵头负责推进。二是要素保障。目前,区招商办配备2名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工作,起草全区招商选资激励政策、年度工作意见和督查考核办法等相关文件,谋划和实施年度重大招商活动;组织召开全区招商选资和项目推进工作各类会议,向市项目办(招商办)及时上报全区招商活动开展、项目洽谈和推进情况等工作。各专职招商局均为正科级建制,配备一正一副,由区管委会统一任命,工作人员2-3人(不含驾驶员),小车1辆。各专业招商局工作人员主要由区、园区和从外选调组成。目前人员基本配备到位,招商经费由所在载体按照有关规定自行解决。三是招商方式。主要采用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活动招商、委托招商、以商引商等方式。目前,科教城正在积极筹备北京、上海、深圳、台湾4个招商办事处,其中北京、上海、深圳3
2动,部署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会办重大问题等。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牵头起草招商引资年度工作意见、激励政策和考核办法,提出招商活动计划;牵头组织招商引资项目考核认定等。三考核机制。今年招商任务由市项目办(招商办)下达给各县(市、区),以“项目推进年”活动方案名义印发,考核开工项目和竣工项目,考核结果作为招商引资单项奖和全市目标任务绩效考核加分事项的重要依据。每年评选8个招商引资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十大功臣等,对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2、盐都区招商体制机制基本情况。一是基本架构。盐都区在2007年设立了招商总局,为正科级建制,主要负责全区招商推进服务和自身招商工作,原有对下考核和对上对接职能,后来调整到经信委,2013年调整到发改委。2014年又对招商体制做了重大调整,撤销招商总局,设立12个专职招商局。其中,高新区设立6个专职招商局,主攻第二产业项目;新区设立4个专职招商局,主攻第三产业项目;农村经济开发区设立1 个专职招商局,主攻以台资项目为重点的现代农业项目;大纵湖旅游经济区设立1 个专职招商局,主攻旅游项目。建立了项目评估机制,每月由区分管领导召集招商总局、发改委、经信委、环保局、国土局、住建局等职能部门就项目信息定期会办,将前期招商局认证的项目上会评估。二是要素配备。各专职招商局配备局长1名、工作人员3-4名(含英语、韩语或日语翻译1名),配备1辆工作用车。局长由所在开发园区党政班子成员担任,如无合适人选,可在全区科级干部中选拔产生。工作人员由局长提出人选,同时以公开招聘形式补充。工作经费按照注册外资实际到账或固定资产投资任务总额0.4%的比例安排,分二次拨付,在任务下达和任务完成时分别拨付50%。专职招商人员不论编制性质实际薪酬统一按同类型、同职级公务员标准上浮30%,翻译人员每月另增加1000元津贴。副科职的各专职招商局局长任职期间,按照正科级薪酬标准进行上浮。三是招商方式。盐都暂无驻点招商,主要采用通讯联系、信息收集、小分队招商,原则上每月在外不少于10天。四是考核机制。招商任务由区统一下达给各镇(区、街道)及相关部门,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考核各镇(区、街道)、专职招商局及相关部门。对完成任务的专职招商局,外资项目按照注册外资实际到账额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0.4%、内资项目按照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0.3%的比例给予奖励,重特大项目奖励标准“一事一议”。
3、亭湖区招商体制机制基本情况。一是基本架构。亭湖区2013年7月份恢复了区招商局(挂靠区商务局),由区商务局局长兼任招商局长,一名商务局副局长兼任招商局副局长,工作人员由分管条线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境外招商活动。另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发改委,主要负责全区重大招商活动,对上对下考核。全区还设立了7个产业招商局,均为正科级建制,分别是环保产业招商局(一局、四局,挂靠环保产业园)、光电产业(航空产业)招商局(二局,挂靠亭湖新区)、物流产业招商局(三局,挂靠新洋经济区)、61、从组织架构上来看,市区两级机构较为完善。市里成立了招商办和招商局,分别挂靠市发改委和市商务局,招商办侧重招商政策文件制定、督查推进和考核奖惩;招商局侧重招商业务培训和组织对外招商活动。盐都、亭湖两区均成立招商办挂靠在发改委,主要负责招商政策文件制定、督查推进和考核奖惩,成立了数量不等的专职招商局,挂靠相关招商载体。
2、从要素配备上来看,招商要素配备较为充足。市招商办和市招商局均配备了2-3名工作人员,负责招商引资推进、招商活动等日常工作。盐都、亭湖、市开发区招商办和各专职招商局在人员、车辆、经费等方面都给予了保障。
3、从考核机制上来看,项目考核措施较为务实。市招商办对各县(市、区)招商引资考核中突出项目固定资产实际投入的考核;盐都、亭湖、市开发区对下考核也均突出项目固定资产实际投入的考核,这种导向有利于考核招商项目实际成效。
三、几点建议
参照周边县(区)有关经验,结合我区实际,现提出如下建议:
1、健全招商组织架构。一是重构领导小组。正式发文成立由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面上的招商推进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招商工作的组织化程度,提升招商实效。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经发局,由区经发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区招商局(办)日常工作。二是配强区招商局(办)队伍。配备一名专职招商局(办)副局长,增加1-2名工作人员。三是理顺招商体制。各招商责任主体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分管领导、具体工作人员和信息联络员。建立条块结合、分工明确、一抓到底的招商引资工作管理架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决策、组织、落实、调度机制。
2、完善招商局工作职能。一是明确主要职责。区招商局(办)具体负责落实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牵头起草全区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分解、激励政策、年度工作意见和督查考核办法等相关文件,组织全区重大招商引资活动,负责驻点招商统筹工作,牵头组织对全区招商引资项目进行督查、认定和考核,向市项目办(招商办)及时上报全区招商活动开展、项目推进和考核认定等工作。二是牵头建立项目评估认定机制。由区分管领导定期召集纪工委、组织人事部、经发局、财政局、国土分局、规划分局及相关招商责任主体就项目信息进行会办,将在手项目信息上会评估认定。三是牵头建立项目推进服务机制。定期牵头提请区领导召开项目会办会,会办项目落地规划、要素供给以及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部门联席会议现场办公,化解矛盾、创造条件,促进项目早实施、早建设、早达效,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3、创新工作内容和方式。一是强化产业政策研究。一方面要认真学习研究国家、省、市出台的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和世界经济最新发展动态,结合城南实际,启动编印智慧产业、高科技产业名企目录等。另一方面及时更新城南概况,使招商人员对全区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政策优势做到了如指掌,使
10手段,由侧重微观管理,转向注重宏观调控。所以我们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既要避免计划经济时期那种对企业的事情包办代替甚至干预企业具体事务的做法,又要防止认为已进入市场经济时期,对企业的事情可以放手不管、不负责任的倾向。要在服从宏观调控的前提下,更侧重于微观服务,按照到位不越位、服务不包办、参与不干预的原则,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快捷高效的服务,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为企业服务可以分三个层次:国家层面的服务,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一揽子救市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企业服务。地区政府层面的服务,我区出台激励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楼宇经济税源培植等政策,可以视为为企业服务行为。政府委托人层面的服务,我区领导挂钩服务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制度以及科级干部挂钩重点企业等制度,成立全区为企业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可以视为政府代理人为企业服务。
二、服务企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当前,为企业服务的水平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地方能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以及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落户的一个重要方面,成为影响城市形象和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真心服务企业,与企业家交朋友,切实协调解决企业生产中碰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取得良好的品牌效应、社会效应,已经成为我区招商引资、招企引税、招才引智的一张名片,注重打造亲情服务、零距离服务等金子招牌,以吸引外来资本的亲睐和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迫切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主体,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也是我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就业岗位的主要提供者。“企业创造财富、政府创造环境”是市场经济的规律,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为企业排忧解难,创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是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
二是实现我区“二次创业”的迫切要求。城南新区作为全市正在崛起的经济增长极,面临着更为艰巨的现实挑战。在区党工委的报告中,提出我区经济增长速度要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的增长定位,在我区区位、资源、政策等现有要素与周边县(市、区)基本对等的情况下,实现各项经济指标领先、在全市进位争先、优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强化优质服务显得至关紧要和尤为迫切。
三是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迫切要求。建立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是实践“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落实群众路线,促进我区企业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实践。全区要牢固树立“心系企业、服务企业”的理念,进一步提高对建立服务企业长效机制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为企业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诚心诚意为企业办实事,尽心竭力为企业解难事,坚持不懈为企业做好事。
四是实现个人理想目标的迫切要求。破解制约企业运行的因素、最大程度的实现我区发展目标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三
314
四、服务企业的几点建议
“企业服务”是一个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及针对性的“课题”,搞好“企业服务”关键是要在“加”和“减”上下工夫,“加”就是加强企业服务工作,加大支持工业力度,“减”就是减少干扰,减轻企业负担。通过加减工作法着力为企业排忧解难,体现对企业的贴身服务,实现优势企业上水平,一般企业渡难关,困难企业保生存的服务目标。当前,宏观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企业的转型发展也面临重重考验,服务企业不仅仅是微观操作的具体行为,更关系到区党工委、管委会,甚至更高层面的的决策调控和引导。
1、强化服务意识,营造良好氛围。观念决定行动,只有从思想上真正树立企业至上的理念,才能为企业服好务。全区上下要牢固树立服务企业的理念,充分认识到企业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为纳税人服务是我们应尽的职责。要坚决破除部门利益、条条框框的障碍,坚决摒弃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坚决转变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不良作风,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强化服务意识、转变服务理念,充分发挥自身职能,自觉履行第一责任,主动服务第一要务,真正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想在心上,放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积极探索服务企业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模式,多为企业做雪中送炭、铺路搭桥、排忧解难、保驾护航的工作,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2、加强组织领导,务求工作实效。一是建立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坚持和完善领导挂钩服务企业制度,按照“一个企业(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推进机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各部门结合各自实际,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要求,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办实事、求实效。二是完善项目责任跟踪制度。实行区、部门领导每周会办、月度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常态化的“集中会办、交办督办、限期办结”的会办机制,定期召开例会,集中会商解决企业反映的难点问题、热点问题等,研究解决项目推进和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逐个会商,明确相关责任部门的责任、时限,跟踪督办,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协调和解决。三是完善部门联动服务机制,针对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各牵头部门要按照谁牵头谁负责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相关参与部门要主动服务、积极配合,形成服务合力。对涉及企业的问题,全区上下各部门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抓紧办理和解决,不绕开困难,不回避矛盾,一件一件抓落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加以解决,确保企业提出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3、加强政策引导,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加大经济分析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实施动态监测,深入帮扶企业一对一开展结对帮扶,着力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地、用工、项目申报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切实帮助企业应对危机、渡过难关。二是加强产业政策
718有机协作的产业链条,促进企业由单个在市场经济大海中弄潮的“小舢板”,变为共同抗击风浪的“航空母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整个行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构建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我区有盐开电气、科成光电、蔚金模塑等5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江苏东工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盐城市生物质定向转化工程中心”和江苏壹叁玖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盐城市新型高效耦合剂工程中心”2家市级工程中心;国家级院士实验室1座。整合现有资源,建立“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行产学研联合牵线搭桥。四是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充分利用我区金融城、创投中心等投融资平台,引导设立各类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鼓励各类投资基金服务于我区中小企业;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组织银企对接,推动银企合作,积极探索发行企业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债券、中期票据和信托融资产品等金融产品,帮助企业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探索建立区级再担保机构,形成有效的担保与再担保信用体系,放大担保功能,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五是积极举办和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会。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认真举办好招商洽谈会、银企洽谈会等各类会议,为企业结识客户、寻求合作、扩大影响搭建平台。六是夯实各类园区载体。产业园区是加快产业化进程的有效载体,是提升企业实力水平的广阔平台。强力推进科教城、金融城、农示园、构港工业园等园区建设,强化园区的功能配套和基础设施配套的开发力度,提高园区的承载力和竞争力,夯实基础,完善功能,打造项目落户和产业集聚的优越平台。
6、加强督查考核,狠抓工作落实。一是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根据企业所提问题的部门职能,明确相关部门在为企业服务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由区纪工委、组织人事部、工管办、经发局联合督查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对明确的承办事项进行跟踪督查,并纳入月度工作综合考评范畴。对服务企业不积极、不主动,服务过程中不负责任、因工作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二是建立涉企问题投诉处理机制。设立涉企问题投诉电话,投诉电话设在区行政服务中心,与政风行风热线和“12345便民服务热线”一起,构筑为企业和基层服务的立体网络,对企业的投诉,有关部门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区纪工委联合区行政服务中心将定期不定期对涉企问题进行明查暗访,并适时对部分问题进行通报、曝光。三是定期召开企业座谈会。广泛听取企业对各部门的服务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为企业服务情况,将为企业服务情况纳入行风评议、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每季度组织企业对政府部门、公共服务部门进行评议,对服务优良、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工作落实不到位,服务承诺不兑现,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
第二篇:江苏省招商局职能
招商局职能
招商局是政府非常设机构,经资料搜索,江苏省无省级招商局,南京市无市级招商局,仅南京市所辖雨花区,玄武区,栖霞区八卦洲,江宁区,浦口区和高淳县有招商局或招商引资办公室。
一、招商局的职能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招商引资和区域经济合作的法律、法规、政策,研究拟订全市国内外招商引资及区域经济合作的政策和措施,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2、研究拟订全市国内外招商引资和区域经济合作的中长期规划和目标并组织实施,统筹协调全市国内外招商引资和区域经济合作工作并督促检查;综合研究和分析招商引资和区域合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3、研究提出全市性国内外招商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受人民政府委托,牵头组织全市性重大对外招商引资活动;负责归口办理和协调全市赴国内外举办招商活动的工作;负责策划、组织实施参加国内外重大的投资洽谈活动;负责对国内外重要投资考察团(组)来访的接洽工作。牵头负责组织的国外、国内投资合作项目的洽谈、签约和跟踪、协调、报务工作。
4、根据市经济发展规划,负责整合社会及民间投资项目资源,建立和管理全市招商项目库,组织开展有关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项目立项和项目储备工作;参与招商引资重点项目评估、推介、洽谈和协调工作。
5、负责建立全市招商引资信息网络,负责招商引资项目和信息发布,开展网络招商;研究国内外投资政策及投资方向,综合分析国内外招商引资动态,为市委、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招商引资信息及提出工作建议。
6、经市人民政府授权,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外商投资政策,指导全市外商投资工作;依照有关规定,核准或核报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及其变更事项;按照管理权限,核准或核报外商投资项目的合同、章程及法律特别规定的重大变更事项;检查监督外商投资企业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章程的情况;指导全市外商投资企业的审批工作;负责外商投资、直接利用外资统计工作;负责全市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7、根据市人民政府授权,依据国家、省和市有关法律、法规,受理和处理投资者投诉事项;对投资者投诉的受理、处理工作实施检查、指导、协调、监督,向下一级投诉机构或本级受诉单位交办、转办投诉事项并进行跟踪督办,对办理投诉事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建议。
8、根据投资商的委托,协助外来投资者办理投资项目核准及营业执照等行政审批许可手续;并免费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法律、法规、政策和办事程序等咨询服务;协调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为外来投资企业解决生产经营、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9、指导招商部门引资工作,协调处理有关事宜和全市招商引资有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编报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对外开放及招商引资的宣传工作;根据市人民政府授权,负责市级招商引资奖励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10、受市人民政府委托,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区域经济合作和对口支援工作;负责在召开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会议的筹备工作。
11、负责与外省市办事机构有关招商引资业务的联络工作;负责指导、联系外来投资企业协会、外地商会等社团组织的工作。
12、承办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各地的招商局下属所设科室均不相同,经过筛选发现对外招商引资的业务科室包含项目管理科和企业服务科。
总结:承办招商引资、区域经济合作、外商投资管理、投资服务具体工作和根据授权受理投资者投诉的单位。
二、招商局下属的科室
通过网络搜索各地区招商局资料后,发现各地区招商局下属的科室均不相同,经过总结可归纳为对外业务科室和对内管理科室。其中对外业务科室分别为:项目管理科,企业服务科。
三、对外业务科室的职能
1、项目管理科职能:
(1)负责组织协调招商引资的具体工作,汇总编报招商引资、经济合作目标计划。
(2)负责组织实施外经、外协工作。
(3)负责招商引资项目库、重点投资商名录库建设和管理,收集、整理、发布有关招商信息。
(4)协调有关部门和企业对重大招商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等工作。
(5)负责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履约实施全过程的推进、跟踪、协调服务,促进招商引资项目的投资。
(6)履行外来投资企业的联系、跟踪、问效、协调、服务及督办职能,协调落实有关优惠政策,依法保护外来投资企业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7)负责招商引资统计工作,建立外来投资企业基本情况电子台帐。
(8)负责招商引资工作的考核和奖励事宜。
(9)负责有关招商引资的宣传、培训和各类政策、法规咨询工作。
(10)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
2、企业服务科职能:
(1)负责对已建成的项目的管理和重点招商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
(2)负责落实县委、县政府有关招商引资的政策、规定;
(3)受理域外投资企业的投诉;
(4)帮助域外投资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与域外投资者联络沟通,协调有关部门依法保护域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四、科室的服务内容分析
1、项目管理科
(1)服务相对人
投资商、投资公司、准备二次投资的企业
(2)目前提供的服务
政策介绍、项目推荐
(3)相对人需要的服务
定位: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环境分析评估,生活配套设施考察)
管理咨询(产品市场调研、分析,企业市场分析)
资金:寻找合作单位、融资(渠道发布合作意向,合作意愿方评估调研)、贷
款(提供各商业银行抵押、担保贷款的利率评估和可行性报告)。
市场:市场分析、调研,市场策划(广告模式、销售模式、产品需求)其他:政策查询(网络、短信、呼叫)、项目查询、个性化政策服务(项目考
察、政策评估)、项目评估(市场调研、可信性分析、成本预算)、自组展会、协同参展(材料,讯息,外出参展,人员),考察安排及接待
2、企业服务科
(1)服务相对人
在各地开发区投资的新增企业、存量企业
(2)目前提供的服务、执照登记、产权登记、外资申办、涉税登记申报、房产评估、安全鉴定、变更登记、租赁管理(厂房、设备、双向租赁)、保险代办、验资、公证、审计、资产评估、融资
(3)相对人需要的服务
成本:货源管理(货源调研、考察、评估、分析),物流管理(调研、考察、评估、分析)、经营管理、员工管理、人才:培训(拓展训练)、招聘(发布信息【网络、传媒、无线】、猎头)、绩
效考核管理、人才管理咨询、人事代理、企业文化咨询管理、市场:渠道开拓,广告发布(网络,传媒,无线),信息发布,市场维护,客
户维护(开拓、资料收录),产品调研(市场定位、未来前景),售后服务外包
资金:贷款(提供各商业银行抵押、担保贷款的利率评估和可行性报告)其他:在线办事(办理、过程查询、结果通知)、办事指南(流程、部门)、手续代办、设立快捷通道、办公家具、办公用品、建筑装潢、五金电器、环境设备、园林绿化、厂房机械、劳保用品、安防监控、办公设备、IT设备、公司管理软件、通讯设备、物流设备、交通设备
第三篇:对强化行政监察职能的几点思考
对强化行政监察职能的几点思考
在纪检监察合署办公的体制下,如何适应形势要求,更好地发挥行政监察职能作用,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要围绕中心,主动出击。纪检监察机关不能单纯满足于上级布置什么就干什么,领导安排什么就做什么的被动应付局面,应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打主动仗,打进攻仗。首先,要主动围绕政府重大改革和发展举措的落实加强监督检查。在政府研究制定重大改革和发展举措时,要从行政监察工作的角度制定纪律,提出要求,规范行为;在实施这些举措中强化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以确保落实。对影响政策落实的行为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确保政令畅通。其次,要主动围绕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监督检查。在征用土地、城镇拆迁、企业重组改制、教育收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群众反映比较强烈。行政监察机关要把解决这些问题摆在重要位置来抓,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再次,要主动围绕优化发展环境特别是政务环境加强监督检查。从当前看,加快发展迫切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而
1其关键在于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务环境,这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行政监察工作力度,督促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廉洁从政、高效行政,从而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二要拓展领域,延伸触角。在已有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积极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主动拓宽工作领域,延伸工作触角,加大工作力度,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一方面,在广度上狠下工夫。监察机关是政府行使监察职能的机关,有权对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施政过程和施政行为进行监督。基于这一点,我们要主动拓宽领域,特别是要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适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抓住权力运行中容易产生问题的薄弱环节,侧重权力制约、资金监控和从政行为规范,不断拓宽治本抓源头工作领域。另一方面,在深度上狠下工夫。注意克服单纯治标的做法,善于运用改革的思路,努力在创新体制、机制、制度上下工夫,建立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促使工作向深层次延伸。
三要用好手段,维护权威。第一,要敢于监察。就是要敢于坚持原则、恪尽职守、敢于碰硬。特别对违规违纪问题,要旗帜鲜明、态度坚决、该查处的查处,该追究责任的要坚决予以追究,决不能姑息迁就。遇事畏首畏尾、和稀泥,是
做不好行政监察工作的,更谈不上有什么作为了。第二,要善于监察。对在检查、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努力克服过去那种电话通知、口头通知等随意做法,对应采用监察决定、监察建议手段的,要运用法律手段来督促有关部门解决问题。这样做,既可以维护监察权威,也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第三,要依法监察。要严格执行《行政监察法》和《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来开展工作,努力做到监察对象合法、程序合法、手段合法,坚持依法办事,带头依法行政。
四要理顺关系,发挥职能。主要是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向纪委常委会负责与向政府负责的关系。行政监察机关是政府的组成部门,既要按照纪委常委会的分工要求和反腐败的工作部署,切实加强行政监察工作,又要自觉接受政府的领导,加强请示汇报,认真完成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二是处理好牵头主抓与发挥政府部门积极性的关系。行政监察机关是政府内部的专门监督机关,从工作性质上讲,是一种再监督。在监察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要有效防止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单靠自身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搞好组织协调,更多地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三是处理好监察局长办公会与纪委常委会的关系。监察局长办公会是行政监察机关决策议事机构,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要按照纪检监察工作重大事项、重大问题由纪委
常委会讨论决定,有关行政监察工作的组织实施由监察机关领导班子办公会议按职权处理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监察局长办公会议职责、权限和议事范围,完善议事规则。
(醴陵市纪委监察局彭晓明)
第四篇:关于强化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几点思考
关于强化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几点思考
随着企业的扩大,集团属下的子公司增多,仅靠总裁是管不过来的,必须建立内审机构,依靠内审人员来加强企业的管理。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一席之地,企业必须在对外开拓市场的同时,对内强化管理,而充分有效地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又是我们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方式。另外,在企业里,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矛盾比其他形式的企业更为严重,因此内部审计机构也更为重要。我国内部审计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步子较缓慢,差距较大;与社会审计和政府审计的发展相比,内部审计不论是在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设上,还是在机构建设、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上以及在业务建设和职能作用的发挥上都明显落后;与目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明显滞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第三只眼睛”的作用,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稳踞市场的制高点。
一、强化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能作用
(一)、转变传统观念,重视风险管理审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面临的风险范围大幅扩大,风险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并且影响着企业的生死存亡。要求企业管理层要彻底转变观念、增强风险意识,把风险管理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与此同时审计人员也要转变观念,尽快实现从传统的账账基础审计、绩效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向风险管理审计转变,突出风险管理审计的重要性。
风险管理的权威性专家,提高内审机构的地位。
二、内部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其地位的进一步提高
企业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内部审计与经营管理不能和谐并进。从企业内部来看,许多领导人缺乏现代管理理念,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没有被纳入企业重要活动,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受冷落,这些是我国内部审计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有的企业片面地理解内部审计是审计部门代表国家所有者对其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控制,也就是对企业法人进行监控,认为两者之间是一种对立关系,使得企业各职能部门对内部审计部门敬而远之,谈“审”色变,完全认识不到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好管家”、“好帮手”的作用。另一方面,忽视内部审计,致使审计环境不理想,导致人力、资金、工作的开展处处受到限制。另外,企业普遍存在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的现象:内部审计工作性质明显有别于其他一般职能部门,但领导人却把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于与其他职能部门等同的水平线上,并隶属于经营者的管辖范围内,这样,无疑使内部审计面临“组织机构上的陷阱”。
要使内部审计机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需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按照我国企业现行审计的运作状况看,要加强审计的作用,先要提高审计的地位,对于审计部门的设置应该高于其他职能部门,这样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否则只能是行同虚设。它代表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当局对其他部门开展的业务活动及其成果、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在国外,内部审计部门是直接对董事会中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具有较强的相对独立性,内审部门的许多人也最终进入了企业高级管理层。但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内部审计独立性实际被大大削弱了,甚至有些企业将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部门合并在一起,极大影响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同时要把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能从查错防弊转到对公司的管理做出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上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你不控制中的作用。内部审计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是在一般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基础上的再监督。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在风险管理方面拥有注册会计师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面临的风险更了解。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对防范企业风险、实现企业目标有着更强烈的责任感。既然外部审计可以从事此项业务,内部审计就更可以从事这一工作。内部审计部门为了不断地发展,为了在企业中担当更重要的角色和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三、加快企业内部审计的立法
我国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有待改善。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安然事件、世通事件及安达信危机发生后,美国审计行业才注重风险管理审计的内容。我国风险管理审计刚起步,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相当缺乏,不能很好的规范保障风险管理审计的开展,使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束手束脚,不利于开展风险管理审计。
内部审计缺乏足够的法规支撑,业务操作无准则可循。目前我国有关审计工作的法规已颁布了两部,其一是关于民间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法》;其二是关于国家审计的《审计法》,2006年修改后的《审计法》仍然只对国有企事业单位应当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作出规定,而将非国有企业排除在内部审计法规体系之外。
随着国有企业改制上市,该法规对于国有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有关规定已经不适用了。另外,内部审计规范众多,但是涉及高层次内审的较少,具有全国性法律效力的,且与内部审计关系密切的法律仅有《审计法》中的少数条款,部门规章仅有《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三大审计中唯有内部审计没有专门的法律来规范,这就导致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民间审计法规配套建设地位的差异。企业内部审计无法可依,当内审人员碰到具体问题时往往感到无章可循,甚至无所适从。尽快制定、颁布《内部审计法》是当务之急,它有利于健全我国审计法规体系,界定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的关系,促进内部审计在法律的轨道上更好的发展。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法规建设不仅是为内部审计工作建立依据,内部审计更需要走职业化的道路。只有这样,内部审计人员才可能在协调企业技术先进性和经济的合理性、评价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管理活动等方面担负起主要职责。实际上,这也是西方企业管理的一个发展趋势。
四、改革与完善企业内部审计模式
(一)、实现内部审计业务取得的市场化、合同化
在现行内部审计体制下,内部审计业务来源于总经理或董事长下达的审计任务。这种审计业务的取得方式,使审计业务范围和内容以及内部审计评价结论的公正客观性都受到较大限制。
第五篇:强化中小企业安全监管调研思考
中小企业是安监部门的主要监管和服务对象,也是安全生产监管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要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必须加强对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的综合监督和管理。
一、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
我市共有中小型企业4510余家,从业人员13万余人,涉及化工、机械、冶金、煤矿、非煤矿山、造纸等十多个行业。近年来,根据市委政府建设“平
安**”的战略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各县(市、区)高度重视,安监部门加强监管,全市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有了较大的改观,主要表现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度和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生产经营单位业主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增强;企业员工的法律保护意识有所提高。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是,工矿商贸、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事故仍然时有发生,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去年以来,全市工矿商贸企业共发生各类事故18起,死亡19人。这些死亡事故全部发生在中小企业,包括生产作业过程中的起重伤害、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灼烫致人死亡等。分析其原因,大部分是从业人员“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所致。因此,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对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任重而道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没有真正到位。大部分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足,“重生产,轻安全”现象突出,没有从根本上把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存在侥幸和麻痹心理。
二是个别企业业主法制意识淡薄。有的企业主根本没有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对存在的隐患熟视无睹,不把企业的安全生产当回事,不学习《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漠视执法人员的监管。
三是大部分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低下。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涌入生产、建设第一线,他们从事的大都是矿山开采、建筑施工、有毒有害等脏、累、险工种,没有经过严格的安全培训就匆匆上岗,既是事故的直接受害者,又是事故的直接制造者。
四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不高、作用不明显。大部分企业安管员都是“半路出家”,在企业台帐资料、隐患查找、应急预案、事故处置等方面业务知识匮乏,管理威信不高,工作地位较低,存在“不会管、不敢管、管不了”的现象。
五是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管力量严重不足。我市安监系统目前有机关正式编制工作人员35名,平均每人要监管中小企业近100家。这与当前相对严峻的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很不相适应。
三、加强中小企业监管的建议
一是加强法制宣传。中小企业安全生产要管好,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关键,“普法”是前提和当务之急。通过“普法”宣传教育,以切实提高企业负责人的主体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社会意识;提高职工群众的风险保护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一要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充分运用社区、学校、企业的墙报、黑板报、宣传窗、横(条)幅、标语以及户外大型广告等形式,营造氛围;二要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宣传。如知识竞赛、有奖竞答、巡回宣讲、集中培训、企业、车间、班组的“三级”教育、演讲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等;三要选择重要时段进行宣传。根据不同季节和重要节庆特点进行重点宣传;四要运用典型事(案)例进行宣传。坚决曝光已发生事故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案例,以案说法。五要广泛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以每年6月份的全国“安全生产月”为载体,广泛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要在宣传力度、广度、深度上狠下功夫,要在社会的参与面上狠下功夫。通过宣传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特别要注重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的培训教育。
二是加强隐患排治。要消灭事故,首先要消灭隐患。排查整治隐患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内容。企业务必牢固树立“抓生产必须抓安全”和“安全就是经济效益”的理念,把握安全生产的细节和细微之处,制定企业安全生产规划和工作计划,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把本单位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作为一项经常性、持久性的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要发动企业职工查找隐患。职工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他们对设施、设备、环境、场所的安全状况最清楚、最了解,只有把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各种隐患就会无藏身之地。二要邀请专家查找隐患。专家是隐患的“克星”,一些重大和隐蔽性较强的隐患只有依靠专家才能发现,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整改措施。三要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通过经常性开展有组织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不断发现隐患、消除隐患,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四要加大投入,积极实施隐患的整改和治理。发现隐患只是查清了“病因”,只有下大力气整改隐患才算是断了“病根”,才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企业对发现的隐
患一定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投入必要的资金,按计划认真实施整改。整改完毕后必须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评估和验收。同时,新改扩建项目与安全设施必须落实“三同时”制度,即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必须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三是加强应急管理。事故是可防可控的,但有时又是难以避免的。为确保企
业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平战结合,有针对性的加强对爆炸、火灾、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等各类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和训练,切实加强企业自身的应急管理工作。一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制针对性和操作性比较强的总体应急救援预案和专项预案及应急处置方案。二要配足配齐必要的应急装备、器材和物资,并确保器材完好、物资充足。三要组建训练有素的应急救援队伍。四要经常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和职工使用应急装备的操练活动,保证企业一旦发生事故,能拉得出、打得响、用得上,避免事故发生后惊惶失措,把事故对企业和社会造成的各种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四要做到企业与政府互动。特别是企业预案要与政府预案相衔接;企业演练与政府演练相一致;企业应急管理与政府应急管理相匹配。
四是加强安监队伍建设。安监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做好安监工作的关键,必须进一步加强新生安监队伍的业务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一要打造学习型队伍。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学科、多领域,要建立健全终身学习机制,把加强安全生产知识学习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用过硬业务指导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履行好国家赋予的安全监察职责。二要打造效能型队伍。以机关效能建设为契机,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以优良的作风服务于企业。三要打造廉洁型队伍。加强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认真落实各项廉洁自律规定,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在企业中树立安监队伍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四要打造服务型队伍。经常深入企业,热情帮助、指导企业破解安全生产中的难题,树立安监队伍在企业的良好口碑。
五是加强联合执法和综合治理。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安全”工作格局。一要分清责任,明确任务。要根据各部门职能,进一步划清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和任务,真正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减少职能上的重复和交叉,理顺综合监管和专业监管、属地监管的关系,消除安全生产监管盲区和死角。二要综合监管,敢于较真。综合监管的核心内容是:督促、指导和协调,因此,作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要着重于处理好与各专业监管部门的关系,善于统率,敢于较真,发挥各专业监管部门的作用,营造融洽的工作环境,起好安全生产“带头人”的作用。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重大安全生产问题要及时提交安委会或市政府讨论决定。三要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安监部门要牵头组织好各项综合性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配合专业监管部门开展各个领域内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指导各地开展辖区内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在重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查处、重大事故调处上要形成联合执法和办案机制,牢牢掌控全市的“大安全”工作。
六是加强考核激励和责任追究。安全生产讲得最多的是责任问题,但要真正落实责任必须建立严格的考核激励制和责任制。一要精细化考核。安委会对各成员单位、市区各乡镇,各地各部门对本辖区、本系统企业,各企业对下属车间、班组的考核不能走过场,搞形式化,一定要对照年初的管理目标逐项逐条地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考核,并作出公平、合理的评价。二要人性化激励。要建立科学的安全生产绩效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奖优批劣,引起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共鸣,真正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全社会广泛支持”的格局。三要无情化处罚。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要坚决予以停产停业整顿,直至关闭;对非法建设、非法生产、非法经营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对失职渎职行为要坚决按党纪政纪予以查处;对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要严格按照《刑法》修正案六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坚决予以从重处罚。
七是加强科技兴安,实现本质安全。一要坚决淘汰。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要坚决落实淘汰制度。二要大力推广。如矿山中深孔爆破技术、危化品阻隔防爆技术、车辆的gps定位系统等先进适用技术和设备要大力推广。三要制定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奖励政策。对企业在隐患整治和技术改造过程中,用于安全生产的投入达到一定额度的,政府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