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络社会的崛起》读书报告
《网络社会的崛起》读书报告
《网络社会的崛起》是美国著名社会学者和作家曼纽尔·卡斯特的著作,是《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的第一卷,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本书中,作者对信息技术革命富有洞察力的见解,以知识和信息为原动力的技术为切入口,对技术决定论予以驳斥,详细阐释了技术在社会结构和组织制度的嵌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后者对技术的反作用,将网络社会的脉络清晰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作者在开头先论述了技术、社会与历史变迁的关系,指出技术并未决定社会,社会通过国家的作用可以窒息技术的发展,然后从发展方式和生产方式角度界定了信息主义与工业主义、资本主义和国家主义,并得出信息化的大势所趋与信息化过程中人们自我认同感的变化。然后将主题内容分成了七大章,分别明确了信息技术的革命,强调信息技术革命成功的影响因素,并突出国家的作用,和信息技术范式的5个特征,处理信息、效果广泛、网络化逻辑、弹性、系统化;然后阐述了信息全球化,科技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总结出新经济的特点:出现在特定时间即20世纪90年代,特定空间即美国,围绕特定产业即信息技术产业与金融产业以及生物科技产业。在随后的几章中,作者详细介了工业主义向信息主义转变的过程和原因,并强调大众媒体文化对信息选择的重要性;在最后,作者表述了全球资本市场、网络企业、生涯工作时间、生物与社会之节奏性以及与之相关的生命周期观念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变化形成一种虚拟时间的文化是网络信息社会的内在表现。
在文章的结论处,卡斯特指出,我们对信息社会结构的探讨已经得出了一个综合性的结论:时至今日,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的主导性功能与进程正日益紧密地与网络结合起来。网络建构了崭新的社会形态,而在现实世界中,网络化逻辑的扩展已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和文化进程中的操作与结果。尽管社会组织的网络形式已经存在于其他时空形态之中,但新型的信息技术范式却为其无孔不入地渗入整个社会结构提供了物质基础。除此之外,卡斯特还认为,这种网络化逻辑会导致重大的社会影响甚至特殊的社会利益,而这种利益恰恰是通过网络表现出来的:流动的权力优先于权力的流动。在网络中“出现”抑或“消失”,以及每个网络相对于其他网络的动态性关系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信息社会中主导与变化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这种崭新的社会形态,我们可以称之为网络社会。
历史发展进程中,从传统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已经超越了社会关系领域和技术关系领域,这些发展进程也对文化和权力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历史演变与技术革新往往不谋而合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在信息社会中,已经出现了一种反映社会互动和社会组织的纯文化模式。毋庸置疑,这就是信息已成为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动因、网络之间的信息流动已构成社会结构的重要环节的基本线索。
首先,卡斯特较为全面地从理论上触及了信息社会(或曰网络社会)这个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主题。毋庸置疑,信息技术的拓展、信息流动、网络经济的发展等等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基本现象,卡斯特触及到了这个最现实、也是最迫切的问题,其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 《网络社会的崛起》是一部具有原创力的著作,卡斯特以其丰富的阅历和敏锐的思想,站在宏观的角度来审视信息社会的演变过程,对于信息技术革命、全球化、网络化、媒体文化、社会组织等问题均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提出了系统的信息社会理论。只要通读全书即可看出,这一结论并不为过。
再者,资料翔实、论据充分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书中的注释、图表、附录资料和参考文献占有很大篇幅,尤其是作者引述了众多名家的著述,其数量之多,资料之新颖,足以令人感到惊讶。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作者的严谨学风。
其四,卡斯特并不是从纯技术的角度,而是从社会人文科学的视角出发,并以此为基础来考察整个网络社会的发展。全书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即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不厌其烦地阐释信息时代的社会动因与经济动力。卡斯特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及时总结前人的学术成果,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最后,卡斯特尤为关注中国的网络化进程,在《网络社会的崛起》第三章中亦辟有专论。他多次来华讲学,旨在加强中西交流。卡斯特对中国的企业文化乃至东亚文化圈的影响评价甚高,并将其作为案例研究的重点。
在文章中提及中国的地方,作者写下这些话:“中国的国家主义,似乎成功地由国家主义转变为由国家所引导的资本主义,并整合进入全球经济网络之中,事实上这比较接近东亚资本主义的发展性国家模型。”这里有个“国家所引导的资本主义”。我不禁想起在上毛概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分析了国家的经济。何为资本主义?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都归私人所有,并借助雇佣劳动的手段以生产工具创造利润。在这种制度里,商品和服务借助货币在自由市场里流通。投资的决定由私人进行,生产和销售主要由公司和工商业控制并互相竞争,依照各自的利益采取行动。而我国的社会则是介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它与资本主义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又不是标准的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后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的国家性质也即姓资姓社肯定有很多的争论。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和一致对外的优势对中国来说依旧存在,比如举国办奥运、全国赈灾等,其所说的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优点的延伸即缺点——官僚主义、特权和腐败——也愈演愈烈,其所总结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区别:“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度”、“社会生产计划性”、“主张为全社会福利而非资本利润的最大化而生产”却是让国人越来越迷惑的地方。我想,这也是许多人批判中国的资本主义倾向的主要参照标准。以我个人感受为标准,我也同意作者的“国家引导的资本主义”的说法。
在文中,作者还表明了一个观点:全球化只是再一次证明着马太效应而已。扩张是强者的本性,尤其是在个性泛滥的国度,而开放则是强者的要求。中国历史上只要逢遇盛世,疆域便空前扩张,汉朝、唐朝如此,元朝更是将铁蹄踏上了白种人的国土。十月革命成功,苏联崛起之后也广纳国土,光收臣民作为一种生物,虽然是有思想、有道德的生物,人类依然摆脱不了进化论的魔咒,依然走着弱肉强食的丛林之路。
现代社会的发展,就如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信息革命给世界带来极大的冲击,变化的浪潮冲击又重叠,造成冲突和压力,也带来新生和转机。处于正在崛起的网络社会中,我们感到动荡和不安,而我们只能努力的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才能在新的浪潮中赢得胜利。
第二篇:网络社会的崛起:读后感
姓名:阿莲娜
学号:200919230003
院系: 管理学院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网络社会的崛起:
读后感》
《网络社会的崛起》由曼纽尔.卡斯特积多年之功写成的《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的第一卷,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纵观《网络社会的崛起》这本书,就会发现该书是一部经典著作其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思想深刻、寓意深远、鞭辟入里,可谓是一部宏篇巨制。作者对信息技术革命富有洞察力的见解,以知识和信息为原动力的技术为切入口,对技术决定论予以驳斥,详细阐释了技术在社会结构和组织制度的嵌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后者对技术的反作用,将网络社会的脉络清晰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在信息化社会,以知识和信息为原动力的技术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均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境地,在创新性机制的催化下,新技术不断出现,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虽然就技术本身而言,并未决定历史演变与社会变迁,却体现了社会自我转化的能力,但是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在技术广泛传播的背后所隐藏的以主权国家和企业为主体的对“核心技术”的保密意识。在信息化社会在历史上迈开的最初几步,其特征似乎是以认同作为首要的组织性原则。文化民族主义认为民族是其独特历史与文化的产物,是具有独特属性的集体凝聚。
在新的信息发展方式中,生产力的来源在于产生知识、处理信息与象征沟通的技术。知识生产与信息处理促成了新技术范式的浮现。当然,卡斯特并不是从纯技术的角度, 而是从社会人文科学的视角出发, 并以此为基础来考察整个网络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强调信息化社会在文化与制度上的多样性。以地缘政治为基础的民族主权国家地位虽然有所下降,其主导规范能力却不容小觑,而且信息技术的主要关键技术和高精尖技术(即“核心技术”)基本上由发达国家所主宰,并拥有强烈的保密意识加以严格控制,已成为获得生产力和竞争力收益的重要手段,从而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传播。
在网络社会的理想类型下所概述的社会转化过程,超越了生产的社会与技术关系领域:这些过程也深刻地影响了文化与权利。文化表现抽离了历史与地理,变成主要由电子传播网络中介与观众以多样化的符码和价值互动,而最终汇集与数字化的视听超文化之中。因为信息与沟通主要经由多样化的综合性媒体系统流通,政治逐渐在媒体空间表现。领袖权被人格化了,而创造形象就是创造权力。并非所有政治都能化约为媒体效果,或是价值与权益对政治结果不重要。但是不管谁是政治演员,或他们的取向如何,都通过与利用媒体而存在于权力游戏之中,位于日渐多样化的整个媒体系统里,包括电脑中介的沟通网络。政治必须架构在以电子为基础的媒体语言上,这个事实对政治过
程、政治行动者与政治制度的特性、组织和目标都有深刻影响。
在机制创新层面上,日本的社会结构并不稳固。日本经过长期的战国时期,在德川家康开创的幕府时代安定下来,和中国稳定的封建王朝相比,社会结构处于急促的变化之中。为了不断适应变化的形势与环境,就要致力于技术创新与组织变动,以增强其弹性和适应性,这无疑是确保再结构的关键因素。企业中的终身雇佣制,使人们有“我为公司,公司为我”的意识,将关于企业上至国家的核心技术的机密严格加以保护,以确保利益不受损害。比较之下,中国由于地理位置等各方面的因素,与西方社会隔绝,传统文化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稳定的社会结构加之占据统治地位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一种制度上的障碍,科举制度的应试技巧客观上使创新性氛围的培养雪上加霜,使中国在明朝之后就在技术上落后于西方国家。《国家保密法》的出台极其实行再次说明了我们在对核心信息的保护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欠缺与不足,与此相关的就是知识产权的问题。“盗版”之所以成为我国一种屡禁不止的现象,并呈愈演愈烈的趋势,除去对著作权、音像制品及软件开发者所有权利的想当然的漠视以外,还内在地隐藏着自身对信息技术保护意识的淡薄。、在网络中现身或缺席,以及每个网络相对于其他网络的动态关系,都是社会中支配与变迁的关键根源。管理与生产朝着网络形式的演变,并非意味着资本主义的消亡,而是资本主义与信息主义再次结合,形成资本主义的再结构,就如同阿尔夫.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所描述的那样,信息革命给世界带来极大的冲击,变化的浪潮冲击又重叠,造成冲突和压力,也带来新生和转机。处于正在崛起的网络社会中,我们感到动荡和不安,而卡斯特的著作则给我们指引出了清晰的路向。
第三篇:《大国崛起》读书报告
大道行思--浅探大国崛起之谜
“忽视过去的人,在未来行程里只是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匆匆过客!忽视过去的国家面对世界的变局,将不会有成熟的选择,甚至有迷失方向的可能。“正是《大国崛起》中最后一篇的开篇语,给我动力让我在暑假死啃下了《全球通史》。然而读罢历史,反而心中对早已看过的《大国崛起》有了全新的视野,有了更深的理解!于是乎,暂且简单敲下自己的简单想法,与友共谈!
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都是自己内部能量的外延!思想,文化,体制的创新。大国崛起的起点便是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那么首先让我们从荷兰谈起!
提起荷兰人最先想到的大概就是生意人!商业是荷兰的起点,而遍观同时期全球的经济情况,荷兰商业的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信誉。“照顾好自己的生意---这是荷兰俗语中最重要的商业精神传统,而也正是这传统让荷兰的商业氛围自由而自制!而也正是荷兰这一点,形成了其民族性格—自制而不好事!商业经济的急速发展促使了荷兰城市的崛起。说起荷兰崛起的起点就必须要提荷兰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问题:由谁来管理城市?现如今我们看到了的只是聪明的荷兰人进行了一番思考,有了一套全新的思想,发明了一套全新的城市管理制度!于是乎,荷兰发展神速,短时间终成海上霸主!然而我们应该有的思考呢?是什么力量促使荷兰的崛起,又为什么是荷兰而不是其他的国家?笔者认为除了荷兰的特殊地理位置,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性格—是生意人的“以和为贵”克制而精明!这也正是我最为赞同的一个观点的印证“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都是自己内部能量的外延!而我之所以敢这么说就是因为与接下来这个国家的对比!英国—工业先声。英国的发展也是源于大航海时代的开启!而英国经济的发展就更为坎坷。大航海时代的开启,部分商人暴富,整个社会财富慢慢从贵族高层转而向商人阶级,中产阶级的规模暴增。不同于荷兰人的克制,富裕起来的英国中产阶级更倾向于通过革命形式来谋求自己更大的利益!于是乎革命时代开始,经济的发展滞缓。“革命从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到另一个人的专制结束,克伦贝尔式的革命的悲哀!”终于惨痛的代价让英国社会认识到了更光明的道路----避免暴力,通过共荣革命,结束王权独裁!---英国君主立宪制。正是这一现代政治体制的创新—奠定了日不落帝国的辉煌的根基!在大英帝国率先发出了工业革命的浪潮,社会的思想观念更剧烈的变化(如专利法的颁布---优秀人才聚集)。日不落帝国崛起!
说罢英国,法国更是不得不提。不容置疑,法国的崛起则是赖与思想,文化的创新!武力的征服只是一时的占据,思想的征服才是真正的扩张!拿破仑征战—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一个懂得思想的国家才会有伟大的思想产生!思考的力量瓦解空虚的心灵,从众哪儿来出路?与其类似的国家还有德意志民族,精神的力量弥补躯体的损失!统一后,急速崛起德意志,建立起最早的社会福利制度---然而德意志民族更令我们钦佩的更是他们对历史的态度!诚恳接受历史!让世界明白和平的可贵!
然而看遍了历史,看到了那些老牌大国的繁荣,对我们后发国家又有什么可以借鉴之处呢!不由想起了明治天皇的一个思想“学习更强者—放下虚伪的自尊,谦逊地追求着自己强盛的目标“—对于后发国家必须要打开视野想先进国家学习,将外部的压力转变成为自己改革的动力。
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大国之谜,无疑是一个多解的答案。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大国称霸的故事虽然丰富多彩,却从来都缺少美好和顺利的故事线索。因为它造成的麻烦总比解决的问题要多得多。它固然拥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荣耀,同时也面临着如何保持和扩大利益的烦恼。历史一再证明:没有永远的霸权国家。大国的兴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法则。历史也同样告诉我们:从大国崛起到持续强大,然后转入衰退,是一出需要耐着性子观看的历史长剧。
读《穿过金色光阴的哈佛人》有感
“大学阶段对学生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想必困惑着无数个对未来迷茫的大学生。打开此书看到其英文原名《Making The Most Of College》顿时觉得其直译更能回答我们困惑!本书中的Richard Light 教授从其视角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
1.“大学教育者将美好愿望落实为实际行动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2.“学生在校期间作出什么样的决定和选择才能保证充分利用大学时光?”
阅遍全书,合上书不由回想,大学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想起来黄维校长在开学典礼上说过的“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之大,在于大师之大。”也正像是书中的一句话“卓越的大学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交往。因此每个本科生都应该跟几个甚至几位教授建立这样那样的沟通联系。”而针对书中所做的研究与讨论我想可从以下几点回答我们的前面的两个问题!1.“学会理解他人,应该被视为个人的一项学习目标。”理解了人们的生活思考方式,会有助于理解他们本人,如果可能,最好去尝试了解人们如何看待自己,这样就可以了解特猛如何思考。学校应该帮助学生在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之间建立联系,课堂外的学习活动中所产生的学习行为,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活动使人快乐,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学习的压力同时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正如书中研究表明,在活动表现积极富有责任心的同学在自己的学业上表现也是相当的优秀!2.关于课程设置的问题,从那些组织严密的测试与论文作业较多的课程中学的更多,因为他们可以及时从中迅速得到反馈,进而有时间及机会进行调整,作出改进,同时随教学方式的改变,作业由过去的独立完成变成了课外的合作而成。
3.经常安排时间与大学教师或者其他学生进行共同实际学术研究的学生,大学期间收获最多,学业成就更为显著。经常与导师一起讨论“重要思想”的学生,往往认为这样的交谈比认真的上若干的专业课程更有帮助。那么什么是重要思想呢?比如我们学的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呢?以及最重要的是我们学的如何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接触呢?哪些新观点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哪些只是无谓的哗众取宠!认清楚这些都是解决本科教育的重要目标!教会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将全部责任给予学生的做法,鼓励学生承担一些责任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思想和思考方式和观念,让学生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和质疑是教会学生思考方式的另外一种好的方法。4.“问题使人聚集,答案使人分散。”同时哈佛经历里面有个经典的模式“一分钟文章”,具体就是教师在固定的课堂讲堂或者是课堂讨论结束前,流出一两分钟,提出两个问题。---通过这种形式教师就可以尽快的了解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让学生安排阅读材料和讨论环节对学生的促动很大,鼓励每位同学 把自己对真实世界的观察和体验带进学校中,将亲自的经历与阅读材料结合起来,利用今天多元化的学生背景,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概念,也促进学习讨论丰富生动。
5.“在一个学期的任务是认识一位大学老师,而且,还要让他相当了解你。”不得不承认我们并没有把这个作为自己的一个目标。可是仔细想想它的益处,为了这个目标,需要付出的努力,需要有计划的进行,需要一定的交际能力,需要比较好的学术思考能力。即使最后只成功了一半,那么四年下来至少认识了四位教授,而且他们也会熟悉你。这个目标实现了,还会得到更为现实的报偿。大四毕业时,无论是找工作还是申请研究院或者是研究生奖学金,这四个教授都可以提供帮助给你,为你写推荐信,做你证明人。哪怕最后一个都没能熟悉,但这个过程给你以后的工作也提供一些经验性帮助!
6.6.哈佛的成功者们最为强调的事物正是时间。合理掌控时间,均衡3S(sleep, study, society)并非难事;不合理利用时间,整天疲惫而无所得。他强调要保证整段的时间安静地对待学习内容,进行不宜被打断的工作,从而集中精力,充分利用时间。建议学生设置时间登记表,记录两周时间利用情况,在导师的指引下合理规划时间。
7.7.学生们在高中往往通过大量练习巩固知识点,却忽视自主的分析;我们在大学则应利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通过练习,检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利用现有的知识分析新情况,是对原理的升华。因此他建议同学们每天给每门课分配一些时间,强调归纳总结能力,抓住课程的主线,多问问自己,课堂上讲的内容有何应用,又该如何使用,如何分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同学们往往选择单独钻研,自信于自己的能力,耻于向人求教,大学学习更强调互相学习,主动学习,主动寻找指导者。还举出某学习小组的例子,该小组在合作学习中甚至可以联系远在非洲的斯坦福大学教授,向其求教,邀请他前往北大帮助研究。这与某些人只注重单独学习,陷入误区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合作,学生们增强学术交流的能力,深化对学术的理解,交换思想,增进友谊,这样的教益是终身的。小组讨论的模式建立团队的精神---开放包容,精诚合作。成功者们更乐意与优秀的导师进行密切交往,而非脱离集体单独学习.8.俗话说的好,“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对于学生和学校而言,是把大学阶段作为需要互相影响至关重要的时间和空间,还是任其发展,始终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9.尽管教育有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是通过师生共同的努力充分利用好大学阶段,是教育的共识,就像阿普克拉夫特所说的“学生投入的质量越高,学生在大学就越有可鞥呢成功。”而高校教育需要提供给学生投入的高质量的教育的机会和平台。如果我们能够一点一滴的努力去做,我相信穿过金色光阴的毕业生们回想在母校的时光时,是充实而又感激的回忆!
第四篇:《大国崛起》读书报告
读《大国崛起》的心得体会
——电信学院
上了大学之后,课业负担比高中轻松了不少,这使我终于能有一些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今我马上就要上大三了,在大学里已经度过了两年的时光。我发现在这两年我改变了不少,也成熟了不少。我不在像高中那样毫无思想的死读课本,我意识到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是不会被社会所接纳的。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当放眼世界,通晓古今,即使是理工科的学生,也必须要有一定的人文情怀。如果对人文学科没有一点了解,不懂历史也不关心政治,这样的人是畸形的,是将会被社会所淘汰的。
上了大学,我对历史和政治突然有了很多兴趣,其直接原因是我对我们国家发展的思考。我是比较喜欢看新闻的,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上网来关注一天中发生的新闻。观看新闻给我带来很多感受,其中一点就是我感到当今的中国社会和这个国家体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从国家机器这个层面上看,我们国家当今面临的问题有政治体制问题,贪污腐败问题,政府公信力问题等等,而从社会角度看,社会诚信问题,人的道德滑坡问题,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存在,人们也一直在抱怨的问题。于是我就产生了这样的思考,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在历史上灿烂一时,绝世瞩目,可为什么近代以来却饱受凌辱,直至今日依然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带着种种的不解与思索,我看了《大国崛起》这部伟大的著作,可以说我很受启发,我觉得每一个对生活有思索的人都应该来读一读这本书。
《大国崛起》是唐晋写的一部著作,中央电视台在2006年的时候也推出了《大国崛起》系列纪录片。它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在读这本书以前,我对世界史其实并不太了解,我甚至不了解公元1500年这个时间界限的意义和重要性。但读完这本书,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大国,什么叫世界史。
作为一个理工科的学生,实事求是的说,我的历史知识真是很有限。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我先打开目录去看看“大国”到底指的是哪些国家,然后惊讶的发现大国里竟然没有中国,现在看来这是多么的愚昧呀。《大国崛起》,这里的“大国”指的是世界性的大国,而我们中国,其实从来就不曾是世界性的大国,即使最为辉煌的唐代,也绝对不是。说到世界性,就必须要讲到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否则就根本不存在世界这个概念。
15世纪,如果说它对人类来讲并不是最重要的一个世纪,但它对欧洲来说,一定是最为重要的里程碑性的世纪。15世纪是大航海的时代,欧洲的航海家们将彼此隔绝的又充满未知的世界联系了起来,世界史由此诞生。地理大发现的到来拉开了大国表演的序幕,自此9个国家走上了世界舞台,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沙俄以及美国。
看完这本书,我不得不承认,这九个国家都是伟大的国家,他们的民族更是伟大的民族。葡萄牙这个国家我一直很喜欢,我对它很有兴趣,而且很尊敬。我想,葡萄牙人对人类历史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这个国度不愧是航海家的摇篮。如果没有葡萄牙航海家的雄心壮志和水手的勇敢无畏,那么人类文明的隔绝分散必定还要多持续几十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要知道,麦哲伦,达伽马,迪亚士,恩里克这些声名显赫的航海家都是葡萄牙人,而他们对航海的贡献全世界的人都耳熟能详。迪亚士发现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达伽马开辟了欧洲到印度的航线,而麦哲伦则完成了环球航行。读完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这一章,我心情澎湃,对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这两个小国无比崇敬。这两个国家最为人赞颂的一点就是他们的海洋精神,而中国和中华民族,毫不避讳的来讲,是非常缺乏海洋精神和冒险精神的。葡萄牙是一个只有九万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国,它的国土面积只是日本的四分之一,如此狭小的国家,却能称霸十五世纪,势力范围遍布全球,我们不得不为之惊叹。很多人在弹起国家发展的时候,都认为对古代来讲,气候是一个影响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他们还拿非洲和欧洲对比,认为欧洲环境气候优越,因此物产丰富,经济发达。而非洲气候恶略,因此文明程度不及欧洲。其实仔细想想,这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欧洲很多地区气候环境并不好。就比如15世纪的葡萄牙,它地处伊比利亚半岛西南尽头,无论经济和地理都是欧洲相当边缘的。再比如荷兰,完全是一片沼泽之国,天天面临着海水的威胁。荷兰被誉为风车之国,而鲜为人知的是,风车是用来排除内涝的。这两个地理环境恶略的国家,却先后成为了是世界性大国,由此看来,地理环境并不是影响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由此我联想到了我们的国家,我认为我们的祖国的地理环境是很优越的,可以自给自足,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这阻碍了我们和其他文明的交往,也使整个民族缺乏了一种冒险精神。葡萄牙人之所以敢于冒险,敢于探索,从某种角度上讲,也是出于一种无奈。他们没有发展空间,除了东部和西班牙接壤外,只有西部一望无垠的大西洋,这是这种地理环境造就了葡萄牙航海业的大繁荣。这一点至今我们还可以从葡萄牙的国旗上看到,那个巨大的浑天仪,无疑代表着葡萄牙的成就。
和葡萄牙类似的国家还有西班牙以及荷兰,这三个国家的特点就是“小国大业”。国家狭小,人口稀少,可他们的殖民地和商贸区却能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想他们之所以能成果,就是因为他们的国人都有类似的品质,即骨子里有一种冒险精神,敢于探险,富有勇气。这也是很多农耕文明所欠缺的精神。联想到我们,也许是被封建王朝统治了太久,抑或是被儒家思想所深深禁锢,中国人更喜欢稳妥行事而非冒险。于是,在历史长河中,我们的文明原地踏步了太久,科技和人文思想停滞不前,这就直接导致了近代以来中国的衰落。其实,难道真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才开始落后挨打,饱受凌辱的吗?答案显然不是。长时间的闭关锁国,可以说让我们国家在几百年的时间里积贫积弱,而鸦片战争,只是最后的大爆发。从十三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到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再到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欧洲在500年左右的时间里迅速崛起。而相同时代的明清两朝,人文思想和经济发展却被铁链紧紧束缚,中国一下子被欧洲远远甩在了身后。
如果提起小国,还有一个国家不能不提,而这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和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迥然不同,它就是我们的近邻日本。相当多的中国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反感日本,但我觉得这并不妨碍我们思考日本的历史和它的发展模式。有些人总是刻意诋毁日本,对日本嗤之以鼻,以前的我也有这种看法,但是读完《大国崛起》和《菊与刀》之后,我觉得我必须要重新审视这个国家和民族。日本给我留下的一个很深的印象是,这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远古时代,日本人以中国为师,其文化深受中国的影响。甚至到了19世纪上半叶,日本仍像他曾经的老师中国一样,闭关锁国,局限于东北亚一隅。但是,黑船事件让日本人看到了欧美的强大实力,意识到了日本的全方面落后。在这一点上,日本要比他曾经的老师中国高明不少。自此,日本决定以欧美为师,全方面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和思想。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进行了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即明治维新。自此,日本迅猛发展,跻身进了世界强国之列。
我想,日本的成功在于两点。一是能够睁眼看世界,能承认自己与强国的差距。二是能虚心学习,敢于进行大刀破斧的改革。正是凭借这两点,日本才能仅仅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就从落后小国变成世界强国。时至今日,众所周知,日本仍旧是全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这是有其必然原因的。要知道,亚洲有48个国家和地区,为什么只有日本能成为发达国家,我想如果我们抱着这种态度去思考日本,我们能得到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的答案。如果执政者能仔细思索这个问题,那就势必会找到发展国家的经验。
九个世界性大国,他们的自身状况完全不同,但却先后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机遇,登上了世界舞台。不同国家的崛起道路是不同的,用单一的因素去探讨发展之路显然是错误的,但其中不乏有一些共性的东西。纵观这九个大国,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形成一个统一的力量、有民族凝聚力、重视思想文化的繁荣、重视科学和教育、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模仿别国的道路、后发国家在国家力量主导下加快现代化步伐等。这些用历史兴衰所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今日望发展,待发展国家的宝贵财富。它们对于正在寻强图富的中国来说是更非常值得借鉴的。
读《大国崛起》,让我回顾了过去五百年间的重要历史。从国家的贫到富,从名族的兴到衰,历史按照它自己的法则不断轮回。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大国又应该如何发展?从历史上看,没有一个国家能长久兴盛,如何能让一个国家崛起,如何又能让一个国家永不衰败,对于一个理想的大国,这将是一个永远无穷无尽的讨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大国崛起》带给我良多收获,我想,这本书对读者的意义绝不仅限于历史和国家,它对人生同样有着指导意义。我坚信,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将会贯穿我的生命,这确实是一本值得国人去读的著作。
第五篇:读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有感
新技术与再结构:网络社会的变革
——读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有感
千年相交之际,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技术革命正强烈冲击与重新塑造着整个社会,一种崭新的社会结构形态出现了,卡斯特将其概念化为网络社会。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面对充满挑战的新世纪,卡斯特从全球视野出发审视这个在技术与社会力量互相影响下浮现的新社会,并以经验研究为基础,通过列举、对比多方理论观点,分析大量统计资料数据著成此书,旨在论证网络社会的多面变革,即新社会中经济、政治、文化的改变。
卡斯特搭建了一个庞大框架,涉猎多个领域(如通信、金融、生物等),跨越不同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中国等)的文化与制度脉络,从而界定了信息技术和网络社会的概念,论述了信息技术范式、社会认同的运动、新经济的生产以及文化历史的变迁。本书《网络社会的崛起》是卡斯特信息时代三部曲的第一卷,是尤为重要的一卷,另两卷分别为《认同的力量》、《千年的终结》。本书共九个部分,包括七个章节,总导言与结论各一篇。在第一章中,卡斯特界定了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梳理了信息技术革命历史,最为重要的是提出了信息技术范式的特点;第二章的主要议题是关于什么是新经济以及新经济“新”在何处,卡斯特认为资本主义并未消亡,而是形成了一个信息化全球资本主义新世界,新经济以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为主要表现形式,获利力与竞争力是技术创新与生产力增长背后真正决定因素,新信息技术造就了统一的全球金融市场和全球劳动市场;在第三章中,作者详尽阐释了信息化经济的文化、制度与组织即网络企业,论述了这些组织(制度)安排的异同,提出多国企业、跨国公司、国际网络的出现;第四章中,作者主要是对网络社会下的工作与就业的转化作了深入和细致的探讨,作者认为工作与劳动的新信息化范式,是由技术变迁、产业相关政策和冲突性的社会行动三者之间的历史互动交织而形成的凌乱拼凑的结果;基于劳工的解组,网络社会由此开创,在第五、六、七章中,卡斯特从虚拟文化、流动空间与无时间之时间这三个维度,与前四章结合论证,得出一个综合性的结论:网络建构了新社会形态,网络化逻辑的扩散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网络是一组相互连接的节点,节点的构架形成了社会中的支配性过程与功能,一旦我们在网络中缺席,信息的生产因大量节点的存在并不会停转,而我们则成为了被定义者,“我们称这个社会为网络社会,其特征在于社会形态胜于社会行动的优越性”。
本书洋洋洒洒630多页,充斥着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大量数据图表,这是作者论证的基础,但也是我阅读和理解的障碍。加之本书论证逻辑并不连贯,难以梳理成体系,很难找到章节与章节之间的关联,就此种种加深了难度。我仅能在自己匮乏的知识储备和浅显的理解基础上抒发个人并不全面的阅读体验和领悟,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对本书有更深刻的理解。站在21世纪10年代去看这本1996年完成的著作,不难发现,书中有的观点得到论证,也有部分观点确已过时,但卡斯特1996年的“先见之明”着实令我钦佩。以下我仅就结论层面进行叙述,在遇到我所感兴趣的部分时提出我自己的看法,并在结尾说明我的困惑之处。
一、新技术造就资本主义新世界
有学者认为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资本主义不复存在,而卡斯特认为资本主义并未消亡,而是形成了一个信息化全球资本主义新世界。在这一部分,我想主要就新技术的界定,信息技术革命出现的原因,以及这个资本主义新世界的社会脉络和动态,亦即新技术引起何种变革这三个问题陈述。我想这也是本书最为重要的议题。
卡斯特对技术的理解同哈维·布鲁克斯、丹尼尔·贝尔观点相似,认为技术是运用科学知识,以一种可以复制的方式详述做事情的方法。和其他人一样,卡斯特所述广义上的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电脑、电信、广播、光电甚至遗传工程(生物革命与信息技术革命关系密切,后来两者汇合)等汇合而成的整套技术。新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波及各个国家,必然引发一场信息技术革命,然而新信息技术方面的发现为何集中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这场革命为何在如此短暂的历史里发生?扩散速度为何如此迅速且不均等?卡斯特首先从两次工业革命中找到启示,继而梳理信息技术革命历史,以3个主要技术领域:微电子学、电脑、电信不同阶段的创新为例回答了这些问题并总结出信息技术范式的特点。
两次工业革命告诉我们特定的社会条件促成了技术创新,并且为经济发展和进一步的创新提供了路径。不过,这些条件不仅是经济与技术层面的,也是文化与制度性的,是新的科学知识、天才发明家、特殊的制度与工业环境共同化学反应的结果。正是拥有军方、政府支持,涌现大量天才科学家,并且他们掌握了前沿的科学知识,使得微电子学、电脑、电信领域迅猛发展。惟有这些新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发展,才使网络化能力成为可能。电子技术建构了网络,而网络是信息时代最具革命性的技术媒介,网络的出现和普及造就一场信息技术革命的浩浩荡荡。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革命,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回顾信息技术革命的历史,以及70年代美国社会样态,卡斯特找到了答案。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是由技术引发而非社会决定的,是各种关键技术发展、相互影响的综合效果。卡斯特总结出新技术发展的几个因素,包括军事诱发的技术驱动力、知识、创造力、创新氛围、前20年的发展、制度、经济、文化。“正是借由国家所发展的大型研究计划与大型市场,以及受到技术创造文化与快速个人成功之角色模型刺激的分散化创新,这两者之间的界面,才促成了新信息技术的开花结果。”这一问题上,我有所疑惑。卡斯特认为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是由技术引发而非社会决定的,但在总结新技术发展的因素时,制度、经济、文化都属于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技术发展的原因,技术是信息技术革命到来的原因。我认为社会和技术共同引发革命。没有社会这个成长温床,新技术很难开花结果。
新的信息技术形成信息技术范式。随后,卡斯特总结了信息技术范式的5个特性:第一,信息是原料;第二,新技术效果无处不在;第三,网络化逻辑;第四,以弹性为基础,有重新构造的能力;第五,各种技术因共有信息产生逻辑整合进信息系统,形成一个高度整合的系统。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范式是一个开放的多边网络,它强势壮大,具有适应性且开放,全面性、复杂性、网络化是其明确特征。
就像两次工业革命扩散到整个经济系统,渗透到整个社会架构,信息技术革命亦如此,它建构了一个新的社会。卡斯特主要是从经济、制度层面反映社会的变革,但经济的变化离不开政治、文化的共同影响,故在其论述过程中我们可窥见其他层面的变化。卡斯特第二章至第四章中阐述经济变化,在第五章提出真实虚拟文化的概念,第六章论述流动空间、第七章论述无时间之时间的观点。第五、第六、第七章的内容我将在报告的第二部分阐述。通过经济层面的巨大变革,我们可以十分直观的感受到这个资本主义新世界的大体样貌。
第二章的关键词是“新经济”。卡斯特将新经济定义为一种资本主义经济,网络化、全球化是其重要标志,它的扩张不均等,同时具有包容性与排他性,结合了信息技术与信息的技术,从我们对于所创造之价值的信念中创造出价值。定义的前半部分较好理解,卡斯特也通过具体案例和数据解释了新经济的网络化、全球化、包容性与排他性。但定义的后半部分我未能理解透彻,尤其是“信息技术与信息的技术”、“所创造之价值的信念中创造出价值”读起来十分抽象。卡斯特使用三个词语形容新经济的“新”,信息化、全球化和网络化。在新经济的经济系统内,生产力与竞争力的评判标准是,看能否有效生产、处理、应用信息。公司、企业为了获利,需要开拓新市场,因为原有的市场已无法满足,开拓新市场又需要资本有较高的移动能力,这种移动能力依靠的是新技术。信息即产品,信息处理能力即生产力。所以新经济是信息化的。政府因利益驱动大力推动全球化,解除国内经济活动管制,使国际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公共控制公司私有化。科技生产和转移的模式有利于全球化,为跨国生产网络增添节点。全球资本主义网络连接了,公司企业想要获利,增强竞争力不被市场淘汰就必定要陷入这个全球资本主义网络。因为“网络会强化自身、跨越国界,并吸引拥有专门技术的血肉之躯,这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技术转移与创新过程”。新经济是全球化、网络化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新经济具有排他性,全球经济并非包含所有领域和所有人口,话语权更大的发达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做的越来越好,适应的越来越快,他们可以制定规则甚至控制市场,而发展中国家不同,他们自身发展缓慢,经济水平不高,有的国家被全球经济排除了。不同国家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程度不同。
卡斯特通过第三章网络企业:信息化经济的文化、制度与组织及第四章工业与就业转化:网络工作者、无工作及弹性工作者,告诉读者特定的技术——经济范式引发一个特定的社会结构:
企业网络兴起了,“思科模式”成为企业组织和策略的“全球网络化企业模型”。
网络企业,信息化——全球化经济的新组织形式,浮现了,它使得信息化——全球经济的文化物质化了,将信号转为为商品。
多国企业、跨国公司应运而生。
经济全球化导致各国劳动力之间的连接变得紧密,虽然没有出现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全球劳动力,但出现了劳动力之间的全球依赖。
传统工作渐渐消失,但新的工作被不断创造出来。新技术带来新工作。
技术深刻转化了工作的性质以及生产的组织,创造或摧毁工作;公司与组织受到全球性竞争的压力,工作形式发生根本性转变——劳动个性化、工作区隔化、社会片断化。
有的观点现已被证实,当今社会跨国公司、多国企业成为常态。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信息技术也确实成为了生产力。在书中惊鸿一瞥的电子交易,成为现今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几乎每个人都选择网上购物。而卡斯特认为电子交易的出现不会令实体商店消失,反而令其更加繁荣,现在看来这一点似有不同,个别行业的实体商店正在没落。
二、网络社会:互动与支配
我将第五、第六、第七章归结在一起,是因为这三章更像是从前四章出发得出的结论,是社会结构变革最为直接的表象。真实虚拟的文化、流动空间、无时间之时间,尤其是后两者,从时空维度感知网络社会,社会抽象化了。我读到流动空间和无时间之时间这两章时,有些不知所云。不过就我个人理解,我将这三章归结为对网络社会互动性与支配性的陈述。
一个互动式社会出现了。新电子技术令传播媒介变得多样化,并最终通过互联网实现媒介的融合。口语、文字、广播、电视,各种媒介形式、沟通模式都被整合进一个互动式网络,文本、声音、意象整合进入同一个系统里,这种做法彻底改变了沟通的特性,塑造了新的文化,即真实虚拟的文化。
卡斯特先是总结了新电子传播系统具有全球化、分散化、互动化等特性,随后向读者介绍这种媒介语境下大众媒体文化的兴起。实际上,今天的媒体系统中已不单单仅有大众媒体的存在,自媒体、新媒体等纷纷登场,大众媒体已不再是沟通系统的核心了,它退居为网络的一个节点。但卡斯特在大众媒体这一部分的论述是相当精彩的,依托麦克卢汉的观点提出了新的问题。我们都处在媒体环境中,是接受信息的基础,媒介的多样化带来选择的多样性,观众可以选择时间、选择内容。而互联网的出现,更是永远塑造了新媒介的结构,带来更加丰富的信息和选择,人们也从单向的沟通转变为互动式的沟通,造成作为象征环境的多媒体的大融合,造就一个互动式社会,建构了真实虚拟的文化。
当然,卡斯特也提出了这个新系统的种种矛盾。例如,互联网传散的不均等、区域差异现象(当然这种差异在慢慢改变,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触互联网)。以及信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媒介巨擘有没有能力辨认出大众到底想从媒体系统里得到什么?卡斯特的答案是没有。卡斯特认为媒体聚集娱乐行业,使得整个媒介环境都商业化了,但是受众需要的到底是不是更多更纯熟的娱乐形式,卡斯特认为受众的需求模式变得复杂化了,娱乐并非是他们最需要的东西。另一方面,信息落后于媒介了,内容跟不上系统的技术转变,媒体提供的信息内容实质化严重。读到这里,我想提出一个内心的问题,是我们改变了媒介,还是媒介改变了我们?
随后,卡斯特开始了对虚拟社群和真实虚拟文化的陈述。首先,他认为虚拟社群也是社群,但与实质社群不同,它并非“不真实”,而是在不一样的现实层面上运作,虚拟社群是人际的社会网络,大部分以弱纽带为基础,极度地多样化且专殊化,如威尔曼所言,虚拟社群拥有自身的动态——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其次,我们身处互联网的虚拟之中,依据拟态环境的理论,我们所处的现实并非真实。“现实总是虚拟的,因为现实总是通过象征而被感知的。”
现在,我要转而对网络社会支配性的论述。卡斯特提出网络社会中的二元信息运作模式:在多媒体沟通系统中“出现”或是“缺席”。网络打破了我们所处时空的障碍,流动空间取代了地方空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清晰边界被模糊了,时间的概念被多媒体沟通系统消除了。基于节点思维,谁是新系统中的互动者谁就是支配者;谁是被互动者谁就是被定义者。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使得我们的社会结构发生转变,从而改变我们的时空感。网络社会的崛起彻底改变了人们参与社会表达的空间形式和时间观念。流动支配了网络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流动空间支配了地方空间。卡斯特界定流动空间是物流组织通过网络通信在一定距离之间同时进行社会交互活动。如今,空间障碍被彻底打破,一定距离的限制也消失了。“移动通信没有使位置消失,而是重新界定了位置的含义。”我想卡斯特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可以理解为,美国没有消失,只不过移动通信使得美国不仅是地理位置的含义,还多了一层网络位置的含义。至于时间观念如何被改变,卡斯特提供了诸多例证,比秒还短暂的资本交易、弹性时间企业、可变的生涯工作时间、生命周期的模糊化、否定死亡、瞬间的战争,以及虚拟时间的文化。各种时态被系统性地混合了,网络社会转瞬即逝。我们再来理解无时间之时间概念,“产生于当某个既定脉络——亦即信息化范式和网络社会——的特征,导致在该脉络里运作之现象的序列秩序发生系统性扰乱之时。”在网络社会,60岁不代表退休,也不代表衰老,因为工作可以在更早的年龄失去,疾病可以被治愈和控制。正如卡斯特为本书最后一节所起题目一样“时间、空间与社会:永恒的边缘”,流动空间使事件同时并存,从而消解了时间,时空被支配,网络社会崛起于永恒的边缘。
三、疑惑之处
读完全书我仍有几点疑惑之处。
第一,本书第90页的梅尔文·克兰兹伯格的技术与社会之关系律则:“克兰兹伯格第一定律如下:技术既无好坏,亦非中立。”那技术到底是什么?
第二,两个两极化是否矛盾。作者在第四章驳斥信息社会职业结构日趋两极化的论点,随后又提出先进信息化社会的特征,是日趋两极化的社会结构。社会职业结构与社会结构是否不同?
第三,无时间之时间一章中,时间观转化,时间结构被模糊,意味着时间更重要,还是时间已经不再重要?在资本主义市场,分秒决定成败;对于人类生命而言,生命被延长,对抗死亡,那么时间还重要吗?其实,我们现在来看时间,60岁为什么就意味着退休?80岁为什么就意味着死亡?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在很多人观念里已经转变,这是否是网络社会导致的?也有很多人对死亡的认识有了转变,并非对抗死亡,而是接受死亡,因为生命必有终点。
四、结束语
网络构建了我们社会的新形态,新信息技术范式为网络形式的渗透和扩张整个社会结构提供了物质基础。这个以网络为基础的社会结构,高度开放,充满活力。在网络社会,我们构建了全球信息网络;在这个信息时代,文化支配自然,时空概念被模糊了。
全书的结尾令我印象深刻,我想把这段话作为我整篇报告的结束语。“这是一个新存在的开端,事实上也是新时代的开端,即信息时代,其独特之处乃是文化相对于我们生存的物质基础获得了自主性。但这未必是令人振奋的时刻,因为终于在人类世界里独处的我们,必须在历史真实之镜中观察自己,但我们可能不喜欢见到类似景象。”
1654
张美萱
1609150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