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静力学 读书报告

时间:2019-05-13 10:1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静力学 读书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静力学 读书报告》。

第一篇:社会静力学 读书报告

社会工作概论读书笔记元大喜 1200093117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

读书笔记

斯宾塞的“最大幸福”

―读《社会静力学》后

姓名:元大喜

学号:1200093117

联系电话:186 1382 0404

Daxi89@126.com

写在前面

上个学期,在社会学概论课程中我学了斯宾塞这位著名社会学家。但是,那时我不那么了解这位伟大的社会学家。这次读斯宾塞的著作《社会静力学》后,我才了解斯宾塞这位大思想家。斯宾塞是第一位真正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家。其较早明确提出的“社会系统”、“社会功能”、“社会控制”、“社会进化”等概念对后世有一定的启发。他认为进化是一个普遍的规律,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是一个有机体,在这两种有机体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

引言

整本书分成27篇文章,斯宾塞在每篇文章中都例举出大量实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而且每个实例几乎都是用一句话概括。作者在全书的开始论述了“最大幸福”这样一个当时社会所热衷、追求的概念。斯宾塞认为,幸福就是指人体的所有功能都得到满足。本书中有他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理论:第一个理论是“ 第一原理”即,每个人都有做一切他愿意做的事的自由,只要他不侵犯任何他人的同等自由。第二个是、社会哲学可以恰当地划分为静力学和动力学。前者探讨一个完善社会的平衡状态,后者探讨社会向完善状态发展所依靠的力量。本文主要讲的是对“最大幸福”和“第一原理”的斯宾塞的解释和我的想法。

斯宾塞的“最大幸福”

斯宾塞分析了“最大幸福”这一每个完善社会中人们所追求的直接目标的概念,以及如何去追求这种最大幸福——间接的去寻求,即人们在一个社会中,追求最大幸福必须个人能在自己的活动范围内得到完全的幸福,而不减少其他人为获取幸福所需要的活动范围。斯宾塞说,幸福意味着人体各种机能都得到满足的状态。一种机能的满足是通过对它的运用产生的。是因为幸福的标准变化无常,之所以其首倡者必然设想人类对“最大幸福”这一概念是不能成立的。现在各个时代,在各个民族中间,就各个阶级来说,人们对它的看法都是不同的。比方说,流浪的吉普赛人认为一个固定的家是令人厌倦的,而一个瑞士人如果没有家园就感到非常不幸。希伯来人的天堂是“一座由黄金和宝石建造的城市,有着异常丰富的五谷和美酒”;美洲印第安人的天堂则是一个“快乐的猎场”。商人和艺术家的雄心壮志绝不会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能把庄家汉和哲学家的空中楼阁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它们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不同地域甚至是不同人对自己的幸福界定都会有天大的不同。斯宾塞把这些事实概括起来,知道“最大幸福”的概念和人性的其他要素一样,幸福的概念必然随各人的爱好与性格而变化。它必然变化无常。斯宾塞要说的是“最大幸福”的意义要取得一致见解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而且很明显,在为了作出决定必须首先有明确概念的一切问题上,人们都是有争议的。因此,斯宾塞说:“妄图通过制定一个固定的准则,然后把它作为我们航行的目标时,我们看到的只可能是“海市蜃楼”,而不是理想的天国。” 所以我通过这一部分想达到“真正的最大幸福”到底是什么?从我看来,真正的幸福是个感谢,不是得追求的理想,而是现在我们身边能获得到的。‘感谢’和‘满足’比起来的话,感谢这个东西更深。其实很难感谢对自己的情况,但人在当下自己的各种情况下能感谢的话,应该不用侵犯其他人的权力,不用使劲追求改善的明天。

斯宾塞的“第一原理”

斯宾塞在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对“第一原理”进行论述。他先说明了“第一原理的由来”。他认为当两个人在追求各自的目的而发生冲突时,其中一人活动,只有在不扰另一人的相似活动时,才能保持自由。即人们在一个社会中,追求最大幸福必须个人能在自己的活动范围内得到完全的幸福,而不减少其他人为获取幸福所需要的活动范围。这种追求幸福的道路强调了一种社会公正,带有不偏不正的色彩,这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提出了道德意识学说和道德对社会的作用。并阐述了他的第一原理:作为正确的社会关系的法则——每个人都有做一切他愿做的事的自由,只要他不侵犯任何他人的同等自由。也就是说“在不侵犯其他人权利的前提下实现自己最大的权利”是社会的“第一原理”。斯宾塞“第一原理”的提出具有深刻意义,它是斯宾塞社会有机论的重要表现。斯宾塞指出社会是一个由互相联系的社会成员所组成的。各个成员在权利上互相制约,每个人的权利或者自由的实现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当中的所以它必然要影响到其他人的权利或自由。

同时,斯宾塞在阐述第一原理的时候,指出要实现最大幸福的四个基本条件:

1、公正:不减少他人活动范围,保证他人的最大幸福

2、消极的善行:不减少其他人的幸福

3、积极的善行:为他人幸福的创造条件

4、最大限度追求自己的幸福

由此可见,斯宾塞为了实现国民的最大幸福,而他强调限制国家活动理论基础。国家(政府)的任何活动,只要是能为这最大幸福创造符合上述的四个基本条件便是正当的、合理的,而且是值得称赞的;要不然便是侵犯权力,是减损幸福。他举例的这样国家侵犯国民的权力,超越国家本身权力的明显态度是存在着很多方面。比如济贫法、商业管理、宗教机构、国民教育、政府殖民、卫生监督等等。

总而言之,斯宾塞限制国家活动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就是建立在关于政治不干涉主义的思想。尽管他的理论有其特殊性、社会哲学的思辨性,但其关于国家在保证国民的最大自由、实现国民的最大幸福的观点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启发作用。

我的启发

我读这本书后,我想这位社会学家很了不起。尤其是对斯宾塞的先进的观点,他本书中提出的思想财产权是当时的时代相当预先的。今天已有知识产权,斯宾塞的思想产权可以看作早期知识产权的深刻思考。当时的国家和社会,因为快速的变化和发展而产生思想的混乱。斯宾塞提示当时社会的得走的方向,并且表达了对国家的行为感到的不满和讨厌。我觉得他是个真要说的话都说出来的真正的思想家。

我思考了对现在韩国对国民作出的行为中有没有侵犯我们的权力和自由。其实,斯宾塞主张的关于土地产权、国民教育、货币问题等,跟现代社会有所不同的部分多,但是,我觉得他的想法是最符合基本原理的。他写这本书的目的应该是为了社会的健康的发展,所以他说国家的职责、国家的错误。可是犯罪、自杀、失业、贫穷、腐败等等,我们不能说这全都是因为政府的失职、不作为或者侵权、违法,但政府毕竟难以摆脱关系。斯宾塞告诉我们,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在社会中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有实现这种幸福的能力,那么国民的总体幸福感必然会增加,社会秩序必然会趋向稳定、和谐。

出版信息

书名《社会静力学》1850

作者 [英]赫伯特斯宾塞 著张雄武 译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2012 北京

第二篇:读书报告社会静力学

一、作品描述

《社会静力学》是斯宾塞的第一部学术著作,(1842年出版过论文<政府的适当权力范围>),首次出版于1850年12月,当时的名字叫做《社会静力学:或,人类幸福的基本条件说明,及其中首要条件的详细论述》。1890年,斯宾塞“在暇时把这部著作通读了一遍,删去某些部分,压缩另一些部分,对全书进行了一次仔细的文字上的修订。其完全自成体系的部分现在被《伦理学原理:公正》一书的第四部分代替了;在这一部分里原来以不完善形式阐

1述的伦理学说,不再那么粗糙,而成为科学的有连贯性的了。”在书名上,他反复斟酌,最后确定《社会静力学,节略缩减本》为最终的书名,并在1892年出版。199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由张雄武翻译的《社会静力学》(节略缩减本),作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系列之一。

二、作者介绍

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一1903),是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教育家、哲学家,英国社会学的奠基人,英国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1820年4月27日出生于英国德比郡的教师家庭,1903年12月8日卒于苏塞克斯郡。幼时因体弱辍学,由父亲施教,未接受正规学校教育。1837一1848年任伦敦《经济学角》杂志助理编辑。1842年他发表了第一部著作《政府的适当权力范围》。1852年发表论文《进化的假说》,首次提出社会进化论思想。1853年他的教父去世给斯宾塞留下大笔遗产,从此潜心著述立说。1903年12月8日卒于苏塞克斯郡。

斯宾塞的思想对社会学、人类学、哲学、教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一生著述颇丰,比较著名的凡部著作如《政府的适当权力范围》(on The proper sphere of Government,1842年)、(心理学原理))(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1855年)、《伦理学原理》(Principles of Ethics,1879一1893)等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在许多国家出版,并被奉为学科领域的经典必读。当然,本文浅析的《社会静力学》(Social Statics,1850年)也是其中之一。

三、主要内容

“社会静力学”这个概念属于社会学范畴的概念,起源于孔德。孔德在研究社会学的时候,将社会学纳入物理学的范围,称之为“社会物理学”,据此,他按照物理学的分类方法将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变迁的连续阶段和相互关系的过程来研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规律;社会静力学则研究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的结构关系,以及彼此间持久不断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具体来说就是研究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几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各个方面。斯宾塞采纳了孔德的这个概念,《社会静力学》是专门对社会结构的研究,而斯宾塞的社会静力学与孔德的社会静力学也有不同之处,斯宾塞的社会静力学仅仅在概念上依附物理学,而在内容上则由生物学来介入,斯宾塞认为社会就像生物一样有发育、成长和衰亡的阶段。《社会静力学》正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待社会结构并进行研究的一部经典著作。

在本书中,斯宾塞较为系统的分析了社会各相互依存的部分是如何和谐、有机的统一起来,以达到整体社会秩序的平衡和稳定。下面,将针对本书中比较主要的观点进行具体的阐述。

1、最大幸福

最大幸福的概念在斯宾塞的思想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全部思想的统领。斯宾塞强调,幸福这个概念很难有一个一致的见解,每个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幸福标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甚至是不同人对自己的幸福界定都会有天大的不同,所以想通过达到对 1斯宾塞.社会静力学.张雄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序言.1 “最大幸福”这个概念的一致见解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合理的最大幸福呢?斯宾塞从人类生活的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社会性状态入手,认为“每一个个人的活动范围都受到其他个人活动范围的限制,从而要获得最大数量幸福的人们,必须各人能

2在自己的活动范围内得到完全的幸福,而不减少其他人为获取幸福所需要的活动范围。”这是一种公正。同时,每个人都有获得最大幸福的权利和采取行动的能力,并能为这个社会达到最大的幸福总量而贡献一份力量。这种最大幸福的追求必须采取一种间接的方法,而不是制定不合理的规则和制度。由这种对幸福概念的理解,斯宾塞又推出了他的“第一原理”。

2、第一原理

“作为正确的社会关系的法则——每个人都有做一切他愿做的事的自由,只要他不侵犯

3任何他人的同等自由”。因此,作者提出了要实现最大幸福的四个条件:(1)公正:不减少他人活动范围,保证他人的最大幸福。(2)消极的善行:不减少其他人的幸福(3)积极的善行:为他人幸福的创造条件(4)最大限度追求自己的幸福

为了论证第一原理中的自由,斯宾塞在财产权、思想财产权、妇女权、儿童权、政治权利等方面分别作了强有力的论证。在这里,不对作者的全部论证进行一一赘述,仅指出其中比较有先进性、代表性的部分。

3、思想的财产权。

斯宾塞对思想财产权的考虑在当时的时代是相当领先的,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受益。斯宾塞的这段讨论可以看作是对早期的知识产权的深刻思考。作者在文中通过对无权所受保护的讨论来推广引申至思想的财产权,斯宾塞认为当时的政府对思想的财产权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

4、对妇女权利以及儿童权利的讨论。

斯宾塞对这两节作了重点论述。首先,斯宾塞明确反对当时社会上说流行的“女性智利劣势论”(当时社会认为,因为女性在智利、能力等方面要比男性差,所以女性所拥有权利里应该比男性少),并且通过了一下三点论述来对这个观点进行驳斥。

(1)如果两性权利以智利来分配,男性之间也必然存在智商不同现象,那男性也必然要在权力分配上有所不同,而这显然是违背“第一原理”的。

(2)比男性智利、能力更突出的女性应该获得多于普通男性,而事实并非如此(3)我们并没有也不能找到一个衡量我们能力的真正标准。

斯宾塞在文中很明显的表达了自己对妇女权利的维护,并且为妇女所获权利的不公平以及在生活中的被歧视表示不满。作者甚至在书中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他认为爱情与压制是不能共存的,真正的爱情应该是男女平等并互相尊重的。斯宾塞对男女平等的真正实现需要的条件也进行了说明:

(1)女性能够对自己的权利有所认识,并且维护自己的权利。(2)男性具有高尚的情操,许给妇女权利。

在写完妇女权利后,斯宾塞又接着表达了对儿童权利的维护。作者认为,政治关系、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之间具有一致性。当政治专制时,婚姻必将处于一种不平等状态,而父母于子女之间关系也同样将是不平等的;当政治民主时,婚姻、亲子必将是一种平等关系。

斯宾塞在文中重点论述了对儿童的教育方法。他认为人最重要的特性就是自我控制的机能。而如果对儿童采取强制性教育,对儿童自我控制机能的培养是没有任何益处的,而且必将导致儿童将来也成为“带强制性”的人。斯宾塞认为,要使一个儿童转好,要通过唤起他 23斯宾塞.社会静力学.张雄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0.31页 斯宾塞.社会静力学.张雄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2页 的同情心来实现,同情心的唤起必须赢得儿童的信任。因此,家长与儿童之间要建立起平等的关系,互相信任。

在对“自由”的论证后,斯宾塞接下来阐述了为实现国民的最大幸福,国家(政府)应该如何发挥其正当的职责,才能够合理而且合法的维护国民的权利。其中,斯宾塞对国家在很多方面(商业管理、宗教机构、济贫法、国民教育、政府殖民、卫生监督、货币、邮政等)做出的行为提出了批判,认这种行为超越了国家本身的权力,是一种侵犯国民权利的行为,所以会减少国民的幸福感。

5、关于国家的政治理论

斯宾塞认为政府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身上还存在牺牲邻人利益来追求自己满足的倾向。而政府的作用就在于调整这种关系,使得“第一原理”能够在社会中实践。因此,当人们的道德意识达到一定水平时,政府就失去它存在的意义。

斯宾塞认为,权利就像物理学上所说的力一样,是无法创造的,只能对他进行分配,因此政府并不能为人们创造根多的权利,它只能进行权力分配。所以,政府的职责应该是有限度的,他并不应该深入到公民生活的每一方面。他认为,国家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个人运用其各项机能的最充分的自由,只要它与所有其他人的同样自由相一致。也就是说,只要是能够保证最广大国民——而不是保证一些人而侵犯另一些人——能够享有同样的自由,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来追求自己的最大幸福,就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整个社会的最大幸福量,促进社会向和谐、稳定的理想状态发展。可是遗憾的是,国家在此方面的做法显然不能令人满意。很多情况下,国家往往直接或者间接的剥夺了人们的自由和权利。例如,禁止任何商业往来,或者为任何这类往来设置障碍,政府就侵犯了人们的行动自由,而且这样做就直接颠倒了它的职能,因为它剥夺了人们的自由而不是确保这一自由;国家如果干涉宗教机构,那就是限制了人们的宗教自由,限制了人们的信仰自由;国家制定济贫法,强制人们按照一定的标准按时上缴钱物以帮助贫困人士,这就剥夺了人们心理上的幸福感。因为强制的济贫和自愿的慈善显然不能给当事人带来同样的满足感;国家干涉国民教育,规定必须学习什么而不准学习什么,那也是一种侵权,因为同干涉宗教一样,国家并没有任何借口和理由可以替国民选择什么是好的。

总体来说,全书以“最大幸福”这一概念为全书统领,以为实现此种“最大幸福”所要坚持的原理“第一原理”为主线,阐述了有关社会结构、国家管理方面的观点和见解。书中多处已出现了斯宾塞有关社会学思想中最主要的“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思想,只是当时仍不成体系。

四、评述

1、理论价值

《社会静力学》一书作为斯宾塞早期作品之一,其首要的理论价值是对其日后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体现的有关“社会有机论”、“社会进化论”的思想虽未成熟,但也对其日后系统理论的形成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而作为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代表性人物,英国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斯宾塞由《社会静力学》发展出的理论对后世的影响也是非常广泛的。在现代社会学理论中,功能主义理论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他的思想中关于社会分工和功能分化的社会进化理论。而冲突论则继承了其关于社会冲突和竞争的理论。其他一些学派,如符号互动论或常人方法论,虽然不是直接继承,但也批判的继承了他的一些观点。

2、现实意义

斯宾塞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获得巨大的进步,由此层建筑的一系列变革,资本主义进入了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国家干预转变的阶段。商业资产阶级开始向工业资产阶级转变,逐渐抛弃了一向主张的社会契约、个人权利和自由等观点,由自然权利主张转向了功利主张。在政治上主张社会自由、政治改革、扩大民主、加强立法。到了19世纪后期,更加改信黑格尔思想,注重道德立国和国家干预。斯宾塞在此时却反其道而行,在《社会静力学》一书中强调自由权利、社会自调、反对国家干预。显然,他的过分自由放任主义思想无疑已经落后时代发展的要求,这种思想和日益高涨的国家干预呼声格格不入。从这个角度来看,本书的现实意义不够明显。但也应看到,斯宾塞在书中有关知识产权、妇女权利以及儿童权利的论述仍是具有先进意义的,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3、不足

(1)对社会作用的夸大,忽视“内因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原理。

斯宾塞在《社会静力学》一书中多次提到了社会的重要性以及社会的功能。但是纵观全书,不难看出,斯宾塞夸大了社会的功能。斯宾塞在《祸害的消失》一节中写到:“经过长期过程形成的在能力和性格上的多种多样的差异,都必须归因于各个场合获得了对周围环境4的适应能力。”作者又在随后提出人类必然将随着社会发展而成为完美的。这些观点表现了斯宾塞是个乐观主义者,但同时也充分显示出斯宾塞对社会功能的夸大,它忽视了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对社会作用的夸大在书中多次出现。比如在教育问题上,斯宾塞认为应该完全让社会和自然来教导儿童,这显然是荒谬的。(2)关于国家职责的学说

很大程度上说,斯宾塞关于国家的学说是让人耳目一新的。作者对国家应该做何不应该做(尤其是不应该做)的一些事务进行了详细地论述。但斯宾塞的观点未免是有点过激了。在整书中,斯宾塞例举了国家不应该涉及而现实中已经插足的一些方面。它们有:济贫、国民教育、商业管理、宗教事务、政府殖民、卫生监督、货币邮政等。而这正如上文所说,已显然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从现代行政的角度来看,斯宾塞的优先方面更是荒谬的。如:国家不应该主持济贫事务,国家应该对货币放任不管任其自我调节等等。(3)一些偏激和片面的观点

作者在《济贫法》一节中提到的有关进化论的思想也是有极大缺陷的。作者认为既然存在优胜劣汰的客观规律,国家就不应该再实行什么济贫法,而应该人有社会进化发展,实现优胜劣汰,让那些处于贫困的人自生自灭。显然,这是毫无人性化可言、极其不人道的观点。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斯宾塞认为,适者生存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人和其他物种一样,都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机体的适应程度不同,他们的生存空间也就不同,能够最大限度适应环境者占有最大的生存空间,完全不能适应环境者只能被自然所淘汰。‘适者生存’的真

5谛是生存斗争,弱肉强食。”“他以生物学的自然选择、生存竞争和自然淘汰所体现的进化论观点来解释社会现象,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乃至种族与种族之间的关系都被他解释为生物界的单纯弱肉强食的关系,劣等人类必然要被淘汰,剩下的就是优等民族,必然充当统治者,6这就为后来的种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

《社会静力学》一书中虽然有一些观点在今天看来不完全正确,但总体来说,本书仍不愧为社会学的一本经典之作,斯宾塞以出色的文笔将自己充满智慧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为日后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雅萍,斯宾塞同情理论研究,2008 【2】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斯宾塞.社会静力学.张雄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6页 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93 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90一291

【3】林征宇,斯宾塞,社会,1982年 02期

【4】程立显,斯宾塞论社会公正_对市场经济的一种道德辩护,道德与文明,2000年01期

【5】任丰田,斯宾塞社会进化论思想述评,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6】程家明,试论孔德斯宾塞实证主义社会学传统对西方社会学发展的影响,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第三篇:社会语言学读书报告

社会语言学读书报告

《社会语言学》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研究社会的各个层面对语言运用的影响,包含文化准则、社会规范或情境。重点研究语言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从中也发现科研成果向社会应用转化的途径,为解决当前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做出贡献。

该课程将讲授相关理论,并以详细的案例示范来表明有关理论或实际问题是怎样通过使用适当的研究方法来解决的。介绍社会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社会科学的特性,明确社会语言学研究方向及相关的实践教学。

语言认同要求了解语言对社会结构、家庭制度的反映表现及语言认同的价值。语言的认同性与文化心理英文的Identity这个词通常有两个含义: 1)指人的身份;2)一致。这两种意思都是相对静态的、名词性的概念, 是指人通过一定方式获得的生理、社会、心理特征;如果考虑人类获得这一特征的过程,“Identity”这个词其实还有相对动态的动词性的含义,即认同。名词性的身份或一致与动词性的认同实际上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前者强调选择的结果, 后者强调选择的过程, 两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

本文所说的语言认同实际上同时包含着动态与静态两个方面。但本文论述的重点在其动态方面, 故称之为语言认同。如果把语言认同看成是受各种各样因素制约的人为选择,那么, 这种选择应该包括主动选择和被动选择两个方面。而且, 它的认同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 必须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完成。语言认同是一种文化心理的趋同现象, 它与文化心理的认同程度成正向关系。语言身份的相似度越高, 文化心理的认同度也就愈高。当语言成为重现或追溯民族文化最直接的方式时, 它就不再单单是一种交际的工具, 而变成了文化的象征, 具有了文化身份, 使用一种语言, 就是选择了一种文化, 并以这种文化身份存在。这种共同的语言身份特征,将相同文化背景的族群链接在一起, 使他们即使处在异地他乡也能得到社会的归属感和心理的慰藉。语言认同的语境可以分为两大类: 社团语言环境和个人交际环境。社团语言环境, 是指由特定目的及言语特色形成的社会群体环境, 包括处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某个民族语言环境, 和同一语言内部地域方言和行业语言环境。从共性的社会语言交流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身份。社团语言注重该群体的共性身份, 其成员通常会主动地接受这种语言身份,从而与其他成员一起形成文化、心理的共鸣, 确立其文化地位。

个人交际环境指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共同语交流的环境, 个人交际注重语言的殊性身份, 从而受到交际话题、言语基调(包括语气、情态、称呼)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将语言认同放在这两种语言交际环境中加以考察。

一、社团语境下的语言认同

我们这里讨论的社团语境(speech community)是指人类语言交际中的一个具体的交际系统, 即同一语言系统内的语言社团、方言社团和行业社团。(一)同一语言系统内的语言认同

长期在外工作、学习、或生活过的人都有这样一种经历, 当他或她在工作、生活中突然间听到熟悉的家乡口音时, 会情不自禁地感到欣喜, 一种亲切的感受油然而生, 这就是一种语言心理的认同。这种心理认同因语境不同而有程度差异: 如果生家乡的地方, 相邻言语社团的话音同样能引起共鸣。

一个西安人长期生活在说广州话的环境中, 即使遇到河南人、甘肃人、新疆人都可能相互称呼老乡, 同样, 一个福州人如果长期生活在沈阳而又没有满足他或她说母语的愿望, 即便是偶然碰到广州人、厦门人也会感到亲切的。当然, 如果能有与相同言语社团的人一起叙旧的机会, 那他就不会首选与相邻语言社团的人交谈。中国各个高校差不多都有同乡会, 同乡会有以省级为单位的, 如山东同乡会、河北同乡会、山西同乡会等等;有以县市级为单位的, 如烟台同乡会、聊城同乡会、临沂同乡会、曲阜同乡会等等。以什么为单位, 不仅取决于会员的数量, 而且取决于是否持同样的社团话语。相同言语社团的人总是有说不完的知心话。如果我们把同一个省区或大的行政区(在中国, 行政区的划分, 尤其是大行政区的划分, 往往与话语社团的语言密不可分)的人称作大同乡,把小的行政区的人叫做小同乡,那么可以看出: 在交际过程中, 就交际者的心理期待值而言, 说相同话语的小同乡的语言认同度比说相邻话语 大同乡的语言认同度要高。也就是说一种语言内部的身份认同是有层级性的, 语言身份与言语社团的大小成反向关系:同一语言内部言语社团越小,交际时人的文化心理认同感越强。20世纪60年代, 甘伯兹(Gumperz 1966)曾在挪威的一个小镇作过一项调查研究。发现那里的居民使用两种方言: Ranamal 和Bokmal。前者是地方话, 后者是挪威北部的标准语。对外地人来说,单从语言形式上很难区分这两种方言,但是当地人却很容易区分。

通过研究和观察,甘伯兹认为当地人能区分这两种方言, 与这个小镇的社会结构层次有关。这个小镇存在三种不同的交际网: 当地出生的工人以亲属关系的网络连接在一起;从城市移民来的企业主的关系网络遍及挪威;中间层次的商人, 处于这两个网络之间。甘伯兹将这些关系网络分为封闭网络和开放的网络两种类型。他认为那里的工人处于封闭网络中, 后两处于开放的网络中。封闭网络与本地话相联系, 说本地话含有明显的社会意义,强调本地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体现了本地人与外来人口的语言身份阻隔;开放网络则与标准语有联系,强调地域文化的共同性, 体现了本地人与外来人口的语言身份认同。在这个开放的网络中, 其语言交际的社区范围大, 参与的人数相对较多, 而且复杂,这时认同度的形成只能靠共同语(标准语), 认同程度相对也低;在这个开放的网络中也存在很多个封闭的网络, 这些封闭的网络言语交际社区范围小, 人群集中、单一, 当处于开放的网络之中时, 他们很容易辨认出自己社团的语言风格, 并积极融合进去, 这时语言身份的认同度就高。上两个例子都是关于方言社团中的语言身份认同, 如果我们进入到这个方言体系, 或者说一种使用共同语的社团中时, 就会发现不同的行业社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身份的认同问题, 即行业社团中的语言身份认同。我们都知道文学作品创作中, 现实主义流派大多提倡作家深入农村、工厂、基层体验生活, 为的是写出地道的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作品, 于是出现了许多描写各行各业人群实际生活面貌的文学作品,如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 以孙犁为代表的 白洋淀派, 以刘呐欧为代表的新感觉派 等等。不但文学作品如此,学术研究也一样,如民俗学社会学的研究学者,为了深入研究某个行业的生活状况, 往往装扮成他们的样子, 学着说他们的话, 以便取得他们的信任。这种情况都说明, 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和行业之间存在着特定的为这个行业所认同的语言。行业语言是各个行业的阶层的共同话题, 这种语言的认同是社会行业分工、各种行会赖以生存的基石。从甘伯兹和拉波夫开始,人们就意识到这是一种语言社团的社会心理趋同现象。由此可见,在同一种语言内部, 言语社团的大小,会直接影响交际时语言身份认同度的高低。言语社团规模越小)言语表现形式的相似度和地域的集中程度越高, 该言语社团的语言身份认同度也就越高。(二)语言身份的主动认同和被动认同 语言身份不仅有保持共同文化纯洁性,凝结族群的功能,也有瓦解、阻隔和抵御异文化, 保持该群体文化心理高度认同的作用。这时语言身份的认同就有了主动被动之分,即主动的选择认同一种语言身份和被动的接受一种语言身份。在二语习得中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外国人腔(foreigner talk),指说本族语的人为了让学第二语言或外语的人听懂自己的说话,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自己的语言,以适应对方的需要。他们会放慢自己的语速清楚的发音,简化用词和语法结构在这里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自己的语言以适应对方的需要, 其实是想从交际对方那里得到某种语言上的身份认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语言身份认同。但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 这种外国人腔的使用和说话人交际的目标有关, 如果说本族语的人希望对方听懂他说的话, 或者说得到对方的心理认同, 那么这就是一种语言身份的主动认同, 说本族语的人会积极模仿并运用第二种语言;如果说本族语的人交际的目标是要强调自己与对方的不同,是一种文化语言的代表,那么它就会尽量不用外国人腔,而保留自己原来语言的原貌,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语言的身份认同就是被动的,而且本族语会对这种语言产生抵制作用。实际上,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强势文化的语言和文字经常充当文化侵略急先锋, 而弱小文化则常常以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做为抵御外来文化入侵的有力武器。比如中国历史上北魏时期鲜卑族统治北方时期, 在其统治区内有民族气节的汉族士大夫则禁止儿女学习鲜卑语, 坚持让子女学习正宗的汉语和文字, 自觉运用民族语言文字抵御外来文化的入侵。如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 内容讲述的是一个中学法语老师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课文从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述了一个对法国语文不感兴趣的小女孩,在她得知这是自己最后一次听本民族的语文课时,而此后则不得不使用德文授课时的心灵感受。当老师讲完课文时, 教室里鸦雀无声, 师生们长时间沉浸在对自己民族语文的感情里不能自已。这实际上是语言身份认同或自觉运用语言身份认同抵制另一种语言身份的范例。主动认同和被动认同是言语交际中共生共存的两个方面, 受交际目的的影响而此消彼长。当交际双方处于平等的交际平面, 以最优交际为目的时,本族语言身份的主动认同起主要作用,如:外国人腔的出现;当交际双方处于不平等的交际平面,以文化渗透为目的时,本族语言的被动认同起主要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抵制对方文化侵入的目的,如:日本在华日语政策受阻的情况。

二、个人交际语境中的语言认同

个人交际语境是指发生在同一语言社团内的对话环境。这种环境里的语言身份受到双方交际话题和话语基调的影响,从而对交际双方的文化心理认同产生影响。

(一)交际话题对语言身份认同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几个人总是喜欢聚在一起高谈阔论。他们不见则罢, 只要见面总是谈个尽兴, 不欢不散, 常常相互引为知己。对这一现象, 人们一般解释为意气相投, 这固然也不错。但我们以为, 这其实是一种语言身份的文化心理认同现象。这些只要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的人,如果将他们置于一种不能使用话语交流的情境中,他们不见得能够相互欣赏也许就不再是知己朋友了。喜欢高谈阔论并在其中享受乐趣的人,他们之所以互相欣赏,那是因为他们彼此欣赏并高度认可对方的话语主题,换句话说就是他们有共同的话题。正是由于共同的话题使他们聚集在一起, 逐渐形成了同一语言内部的殊性语言群体,并且拥有自己的话语风格。文人雅士喜好典雅,引经据典,老百姓说话喜好直白,喜欢直来直去。文人雅士也好, 老百姓也好, 他们之所以彼此有话可聊, 是因为共同的话题确定了他们所使用的语言身份, 而这种身份使他们在心理有了归属感。我们有时会经历这样一些事情: 在一片嘈杂的语境中,当有人提到你的名字, 或者你熟悉的字词时, 你的注意力会立刻被它吸引, 进而仔细地聆听别人的谈话。在这一语境里, 这个名字, 或者那个熟悉的声音, 就成了一种话题, 吸引你让你在嘈杂的环境中尽快地确立你自己语言的身份, 试图找到与你相关的语言群体,并很快地加入到对话之中。可以看出,交际话题在语言身份的确立过程中相当重要,交际话题的交集越多,语言身份的认同度越高;反之,认同度就越低。

(二)话语基调对语言身份认同的影响

话语基调是功能语言学中的一个概念, 它是指在话语分析中, 对交际双方语气、情感和称呼等的研究。话语基调是语言身份的一个显性因子, 它与话题共同决定一个人在普通交际过程中的语言身份。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两个熟人因为种种原因很长时间没有互相联系了, 突然有一天, 其中的一个给对方打电话。打电话的人只说了一个字或者一句话, 对方立刻就知道打电话的这个人是谁。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通电话的双方并没有见面, 他们的交流只能使用话语, 因此不可能有其他因素的干扰。这种原因只能归结于对方的话语基调使其语言身份显现, 从而使受者能从心理上立刻认同这种对方的话语。虽然这两个人最近一段时间没有见面, 但他们在此前已经有过比较深入的交流, 使得他们对对方使用的殊性语言尤其是说话的语音语调相当熟悉, 彼此认同。话语基调的丰富程度, 直接决定着语言身份认同程度的高低。例如: 在舞台表演中, 这种对话语基调的把握, 能更好地表达情感, 激起观众的语言认同感。角色的台词, 是揭示人物个性特征的重要手段,也是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传达人物思想情感,体现人物行为意志, 反映人物的出身、地位、性别、年龄、性格以及习惯等等特征的工具。话语基调的合理把握和运用在语言上更快地激发起观众心理认同,保证剧情的顺利进行。周翰文曾在关于台词处理的几个问题中指出:“确定人物语言的基调, 要符合人物的个性, 因此要分析、了解人物所具有的个性特征。但不是单纯理性的去分析, 作为演员更重要的还必须在自己的想象中-听.到人物的声音、言谈笑语,-看.到人物的形象、举止姿态。要用心去感受, 使人物形象活跃起来, 逐渐使自己产生于人物相融合的情感, 这时才能够说出符合或接近特定人物思想情感的台词。”如何更好地将台词表达出来, 其实就是如何更好地确定人物语言身份, 利用话语基调激起演员与观众之间文化心理认同感的一个过程。音色明亮, 语言速度节奏明快, 底气十足,这些都是青年人的语言身份属性, 观众自然认可。气顺畅,精神爽;气音粗,人恼怒;呼长气,心哀伤;气抖颤, 神慌乱;气轻托, 深思索, 其中气是话语基调中的一个影响因子, 而其表现出来的情感,则反映了语言的身份, 是现实生活交际中对语言表达的一种认同。

三、语言认同与文化心理

通过上面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语言认同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人的语言的身份一旦确立, 其社会角色也就随之而确定。精神分析学家曾经创造性地把“identity”变成一个心理问题(在心理学里被很好地译成自我认同), 这种关于自我认同的理论相信每个人都有对身份的自觉意识、对人格统一性的追求以及对某种人生或社会理想的趋同。这种趋同心理反映在语言上就是对语言身份的认同, 这种认同的不断加强也就是一个民族文化不断强大的过程。在与另一种文化接触的过程中, 本族语的身份在与其它语言或方言的区别中不断被加强, 通过这些差异建构自己的身份特征, 而这些特征就构成了该语言的文化背景。语言的身份成了民族文化心理的一种载体, 一种外在的体现。人们在使用这种语言时所体现出来的心理行为风貌, 建构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而语言身份的认同其本质上是一种对本族文化或社会历史的趋同心理, 因此语言身份的认同是构建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手段。然而, 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反过来又会影响该民族对于本族语言身份的认同程度。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开放与封闭的一面)既接受来自异文化影响, 又极力地维护自己文化的独特性, 这种文化心理通过各种外部的方式得以实现, 如: 政治的干预, 经济的交流, 媒体的宣传等等。当这些外部因素足够强大时, 对本民族语言身份的认同程度也会相应地提高。如: 普通话的推广会使生活在海外的中国人有一种民族归属感, 而普通话的推广本身是一种政府行为;再如, 广东话(粤语)和东北话, 前者通过强劲的经济交流不仅在中国, 而且在世界上获得了一种方言身份的认同, 而后者则通过媒介的传播, 不断在中国扩大自己的语言身份的影响。可见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不是单一因素激发的过程, 而是多种因子共同作用, 共同努力的结果, 并且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 语言身份的认同就是民族文化心理形成的一个影响因子;反过来, 民族文化心理也会影响到语言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然也包括语言身份的心理认同。

一般来说, 人们用文化概念来代表由于各种关系而联系在一起的人们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作为一个整体, 文化是有结构的, 或者说是分层次的。所以在大文化背景下就必然会存在小的文化社团。作为一个言语社团, 人们通过共同的交际工具))语言联系到一起, 彼此交流, 彼此认同, 从而形成一个小的文化圈, 并拥有自己独特社团文化身份, 并反映到语言上。通过对社团语境下语言身份的认同问题的分析, 我们发现语言社团的文化相似度越高, 社团内部语言身份的认同度就越高。

在个人交际的语言环境中, 个人不再单单是一个自然的相对存在, 而是一个活动的、开放的文化载体, 交际一方的一举一动都反映了其文化背景, 而当通过语言的形式将这种文化信息传达给对方, 等待对方识别的时候, 个人交际的话题以及使用的话语基调就成了识别语言身份的标识。交际对方对该语言身份的识别, 也就是对交际方身份的认同, 会随着交际话题的增多而提高, 随着话语基调的丰富程度而加强。由此可见, 语言身份的认同不仅是一个心理问题, 也是一个文化问题, 同时也是文化心理形成的动力之一。

班级:汉语言文学 姓名:毕月霞 学号:081010115

第四篇:船舶静力学总结复习资料

第一章 船体形状及近似计算

1.型尺度(也称模尺度):量到船体的型表面(或模表面)的尺度,用于船型的研究和船舶原理的各种计算。钢船的型表面是外壳板的内表面,木船和钢丝网水泥船由于外板厚度较大,因而型表面一般取外壳板的外表面。2.尾垂线:一般在舵柱的后缘,如无舵柱,则取在舵杆的中心线上。3.干舷(F—Freeboard):自设计水线至上甲板边板上表面的垂直距离。

4.长宽比L/B:与船的快速性有关。例如高速船这比值越大,船越细长,在水中航行时所受的阻力越小。

5.宽度吃水比B/d:与稳性、快速性、耐波性和操纵性都有关。6.型深吃水比D/d:与船的稳性、抗沉性、船体强度及船体的容积有密切的关系。7.长深比L/D:与船体总强度有关,长深比小,船短而高,强度好。

8.梯形法基本原理:用若干直线段组成的折线近似地代替曲线,即以若干梯形面积之和来代替被积函数曲线下所包围的面积。

9.辛浦生法:用抛物线段来近似代替实际曲线。用二次抛物线来近似代替实际曲线—辛氏第一法则;用三次抛物线来近似代替实际曲线—辛氏第二法则。10.乞贝雪夫法的原理:用高次(n次)抛物线来代替曲线,并取不等间距的n个纵坐标,计算抛物线下的面积代替实际曲线下的面积。面积S是用不等间距的n个纵坐标之和乘以一个共同的系数p,p值为曲线底边长除以纵坐标数目n,即p=L/n。

11.乞贝雪夫法不适用于变限积分的计算,但在手工计算大倾角稳性用。12.提高计算精度的方法:增加中间坐标、端点修正坐标。13.曲线的端点较凸修正方法:

1)过A点作直线AB,并使阴影线部分的面积相等,所得OB即为修正坐标'0y;

2)曲线端点未达到所规定的等间距站号:过B点作直线BD使两阴影线部分的面积相等,然后连接OB,并过D点作DE//OB,则OE为修正到新站号的坐标y0’(为负值)。

3)曲线的端点超出了所规定的等间距站号:过D点作直线DE使两阴影线部分的面积相等,然后连接AD,再从E点作EF//AD,则DF即为坐标修正值y0’,计算中用y0’代替y0可得到较精确的结果。

第二章浮性

1.浮性:是指在一定装载情况下,船舶具有漂浮在水面(或浸没水中)保持平衡

位置的能力。2.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水中所受到的浮力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的水的重量Δ=ω*∇。3.淡水ω = 1.0 t /m3

海水ω = 1.025 t /m3

4.船舶漂浮的平衡条件: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即:W = ω∇;重

心G和浮心B在同一铅垂线上。

5.为描述浮态,通常选用固定在船上的直角坐标系。6.浮态:船舶浮于静水的平衡状态。7.三种典型浮态:正浮、横倾、纵倾。8.重心坐标:

9.船上各项重量:

1、固定重量(空船重量),重量和重心固定不变;

2、变动重

量(载重量),包括旅客、货物、燃料、润滑油、淡水、粮食及弹药等。10.船舶排水量:空船重量与载重量之和。11.民用船舶排水量定义:

满载排水量:货物和旅客全部装载满额的情况; 空载排水量:货物和旅客全部没有的情况。

12.通常所谓满载排水量,如无特殊说明,就是指满载出港的排水量,也是民用船的最大排水量。

13.军用舰艇排水量定义:空载、标准、正常、满载、最大。

14.进行设计时,民用船舶以满载排水量为设计排水量。军用舰艇以正常排水量为

设计排水量。

15.计算静矩时:XF是离基平面z处的水线面面积形心(称为漂心)的纵向坐标。

16.浮心纵坐标:

由船海1002班小霞整理,版权所有,翻版请慎重!

2012.10.27

17.浮心垂向坐标:

18.漂心:

19.排水体积∇对平面yoz的静矩:

29.30.计算具有纵倾状态时的▽和浮心位置可应用邦戎曲线求出。31.邦戎曲线包含有两组曲线

1)横剖面面积曲线AS(z)2)横剖面面矩曲线 32.邦戎曲线的绘制步骤:

1)绘出船体的侧视轮廓图

2)沿船长等分若干站,取10等分为11站或取20等分为21站。3)在各站号处以吃水z为竖坐标,以相应站号的横剖面积AS和面积矩My为

横坐标,绘出代表其函数和二组曲线,即构成邦戎曲线。

33.邦戎曲线的应用:稳性计算、抗沉性计算、强度计算及舱容计算。(不太会!)34.船舶由淡水驶入海水:排水量△不变,排水体积和吃水发生了变化,还有可能

发生纵倾。

35.当船从淡水进入海水:dw> 0,,dxB> 0,浮心前移,产生尾倾

36.储备浮力概念:指满载水线以上主体水密部分的体积,它对稳性、抗沉性和淹

湿性等有很大的影响,是确保船舶安全航行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以满载排水量的百分数表示。内河驳船为10~15%,海船为20~50%,军舰为100%以上。

20.排水体积∇对平面xoy的静矩:

21.当船舶处于正浮状态时,其浮心横坐标yB=0

22.水线面积曲线:先将不同吃水时的水线面积算出,再以吃水为竖坐标,以水线面面积为横坐标画出的曲线。23.水线面积曲线的特征:

1)面积即体积:曲线与Oz轴所围面积为排水体积。

2)所围面积的形心的垂向坐标即为浮心的垂向坐标ZB。3)曲线所包围面积的丰满系数等于船体的垂向棱形系数CVP。

24.每厘米吃水吨数:船舶在任一吃水时,吃水增加或减少1cm引起排水量相应变化的吨数。TPC 25.总排水体积(包括船壳及附体):∇ = k∇,K船壳系数取值范围1.004~1.03,大船取小值,小船取大值。大船k=1.004,小船k=1.006 26.浮心坐标曲线:同比例的XF和XB曲线相交处,XB曲线有最大值或最小值。27.横剖面积曲线:以船长为横向坐标,并以船体水下部分各站线处的横剖面积为竖向坐标所绘制的曲线。

28.横剖面积曲线的形状能确切表征排水体积沿船长的分布情况,与船舶型线密切相关,其形状对阻力有很大影响,因此它是选型和型线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由船海1002班小霞整理,版权所有,翻版请慎重!

2012.10.27 第3章初稳性

1.船舶稳性:船舶在外力作用下偏离其平衡位置而倾斜,当外力消失后,能自行回复到原来平衡位置的能力。2.稳性分类:

1)按倾斜方向分:横稳性、纵稳性; 2)从受力观点分:静稳性、动稳性;

3)从倾斜角度的大小划分:初稳性、大倾角稳性; 4)从船舱状态分:完整稳性、破舱稳性。3.研究复原力矩是研究船舶稳性的核心。

4.稳心:浮心曲线的曲率中心;若船舶的倾角为无穷小,正浮时的浮力作用线与倾斜后的浮力作用线相交于M 点。

5.欧拉定理:两等体积水线面的交线o-o 必然通过原水线面WL的漂心(同样适用于纵倾的情况)。

6.重心移动原理:整个物体重心移动的方向平行于局部物体重心移动的方向;整个物体的重量乘以该重心移动的距离,等于局部物体重量乘以该重心移动的距离。

13.在排水量一定情况下,初稳性高度可用表征复原能力,如考虑排水量变化因素,则用△与GM 的乘积更能代表船舶的复原能力。14.Δ⋅GM 为横稳性系数

Δ⋅GM L纵稳性系数

15.横倾1º力矩:引起船舶横倾φ=1º(1/57.3 rad)所需的横倾力矩。

16.纵倾1cm力矩:

17.首尾吃水:

7.如船正浮,浮心的移动距离BB1与横向惯性矩IT、横倾角φ成正比,而与排水体积∇成成反比。

8.稳心半径:浮心曲线的曲率半径,即为浮心和稳心之间的距离。

18.横稳性高:衡量船舶初稳性的主要指标,决定船舶横摇快慢的一个重要特征数。19.船舶平衡状态:随遇平衡,稳定平衡,不稳定平衡。没入水中浮体看G、B,潜艇水下时,G须在B之下。

20.初稳性高=浮心高+初稳心半径-重心;GM=KB+BM-KG:

21.静水力曲线图:船舶在正浮状态的浮性参数、初稳性参数、船型系数与吃水之

间的函数关系绘制在同一张图上。

22.船舶装载情况:指船上载荷的移动、装卸、自由液面变化等。23.重量的垂向移动:

9.纵稳心半径BML(R):

1)新的初稳性高:

2)新的纵稳性高:载荷垂向移动对纵稳性影响可忽略!

10.一般船的纵稳心半径比横稳心半径大的多。11.建立初稳性公式前提条件:

1)作小角度和等体积倾斜时,其等体积倾斜轴线通过原水线面的漂心F; 2)假定浮心曲线为圆弧的一段;

3)稳心M为定点,稳心半径r为定值;

4)船装载状态一定,重心G 位置不变,GM 则为常数。12.初横稳性公式:M = Δ⋅GM⋅φ

24.重量的垂向移动效果:向上移动,提高重心,船初稳性高减小;向下移动,降

低船的重心,初稳性高增加。

25.重量的横向移动:

由船海1002班小霞整理,版权所有,翻版请慎重!

2012.10.27 26.重量的纵向移动:重量移动后首尾吃水分别为

36.装卸大量载荷:书P64

37.自由液面对船舶初稳性的影响:船的重心不变,但产生一倾斜力矩,自由液面的影响使初稳性高减小,即降低了船的初稳性。如果自由液面很大,惯性矩ix 也很大,可能会使船失掉初稳性。

27.重量沿任意方向移动:

1)新的稳性高 2)横倾角与纵倾角 3)船舶首尾吃水的变化 4)船舶的首尾吃水

28.装卸小量载荷:首先在漂心垂直线上任意位置装卸载荷,无横倾和纵倾,只改38.自由液面分为n等分,则自由液面的影响可减小到1/n2。

变船的平均吃水和初稳性高度。然后将载荷沿水平横向和纵向移动到指定位置,产生横倾和纵倾。

39.悬挂重量影响:船的实际初稳性高: 29.装卸小量载荷初稳性高:MR =Δ*GM*sinφ—p*CA* sinφ

40.装卸液体载荷或悬挂重量对船舶浮态和稳性的影响:船舶的重量和重心都发生

变化,计算稳性高时须考虑下列两种影响: 1)首先算出装卸载荷后的稳性高。、30.存在一极限平面(或称为中和平面),装载的载荷相对这一平面的位置不同则2)再考虑自由液面或悬挂载荷对稳性高的影响,对初稳性有不同的影响。41.船舶在各种装载情况下浮态和初稳性的计算,通常包括下列三部分: 31.装卸小量载荷新的纵稳性高: 1)在各种装载情况下排水量和重心位置的计算 32.对于卸载小量货物为-p,其对船舶浮态和稳性的影响仍可按上述的公式进行计2)在各种装载情况下浮态及初稳性的计算

算,但注意平均吃水的增加δd 为负值。3)在各种装载情况下浮态及稳性计算综合表 33.将p自A1(xF,o,z)移至A(x,y,z),则得横、纵倾角正切: 42.船舶倾斜试验:为了准确求得重量与重心的位置。

34.首尾吃水的变化:

35.最后最终船的首尾吃水为:

由船海1002班小霞整理,版权所有,翻版请慎重!

2012.10.27 例题1:

例题3:

某海船长LPP=120m,首尾吃水均为d=7.40m,排水量△=10580t,其KB=3.84m,BML=125.64,KG=6.56m,xF=0。当船上有一重量p=100 t,从船尾移向船首,其移动距离为60m,求此时船的首尾吃水为多少?

例题2:

由船海1002班小霞整理,版权所有,翻版请慎重!

2012.10.27

第五篇:《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与经典为友,以圣贤为师——读卢梭《社会契约论》

与经典为友,以圣贤为师 ——读卢梭《社会契约论》

从前听人说:“读书就是与圣贤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总觉得有几分矫情。但翻阅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时,笔者终于能明白这种愉快的、探索的、却又似朝圣般的阅读体验:时而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时而与作者的观点相左而恨不得与其理论一番,却始终贯穿着对作者智慧的深深敬仰。

一、本书的内容概要

说起卢梭和他的《社会契约论》,总绕不开“天赋人权”和“人生而自由平等”等字句,这是契约论的起点和基础。卢梭尤其强调人的自由权利:“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人类的权利,甚至放弃自己的义务„„而且取消了自己意志的一切自由,也就是取消了自己行为的一切道德性。”1可见,在卢梭看来,自由是人的本质。

由此,卢梭阐述了自己的国家理论:设想人类曾经处于自然状态,即人人自由平等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遇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种种障碍”,这种障碍“在阻力上已超过了每个个人在那种状态中为了自我所能运用的力量”。2人们不得不“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3于是,普天之下就默认了一份公约,内容是“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益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

4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卢梭看来,人们通过这份契约,用“以个人的力量为其界限的自然的自由”换取“被公意所约束着的社会的自由”,5而契约“以道德的与法律的平等来代替自然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身体上的不平等”。6他认为这才是合理的国家起源,而不是家庭起源理论或者暴力起源理论。

公意是契约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卢梭通过公意和众意的比较来表述公意的含 12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页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页 3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页 4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页 5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6页 6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0页 与经典为友,以圣贤为师——读卢梭《社会契约论》

义:“公意只着眼于公共的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人的利益,众意只是个别意志的总和。但是,除掉这些个别意志间正负抵消的部分而外,则剩下的总额仍然7是公意。”笔者认为,公意的含义接近于符合大多数人意志的意志。在卢梭看来,当国家之内不存在派系,并且每个公民都只表达自己的意见时,人民就不会被欺骗,公意就不会犯错误。

卢梭认为,主权是公意的运用,因此是不可转让的,同时也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他认为单一政府——在这个政府中行政权力充分依附于立法权力——本身是最好的,但是单一政府会出现“强力的极限”和“软弱的极限”,混合政府则会产生适中的力量。而事实上,从来没有单一的政府。那么究竟存不存在最好的政府形式呢?在卢梭看来,“每种政府形式总有某一点是与另一种形式相重叠的”8。言下之意,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导致政府的形式各不相同,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因此“没有一种政府形式适宜于一切国家”9。但一般来说,“民主政府就适宜于小国,贵族政府就适宜于中等国家,而君王政府则适宜于大国”10。至于判断政府好坏的标准,就是该政府治下公民的人数繁殖和增长多少。卢梭指出,正如个别意志总是反对公意,政府总是努力反对主权,因此政府不可避免会有这样的倾向——民主制蜕化为群氓制,贵族制蜕化为寡头制,王政蜕化为暴君制,而国家随之解体。为了防止这种倾向,政府的创制就绝不能是一项契约,而应当是一项法律:行政权力的受任者不是人民的主人,人民有权委任或撤换他们。

卢梭还认为,主权是不能代表的,主权者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主权者来代表自己,意志不能够像权力那样转移。正因为如此,卢梭并不认同现代国家普遍使用的代议制。相反,他鄙夷议员或代表的存在,认为“人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以后,他们就是奴隶”11。他道:“在一个真正自由的国家里,一切都是公民亲手来做,没有任何事情是要花钱的12(指花钱接受议员或代表的服务)”,因此他最赞同罗马人民的公民大会式的直接民主,以投票的方式进行选举,以维持主权权威。

卢梭指出,社会公约赋予政治体以生存和生命,而立法赋予政治体行动和意 78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5页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页 9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99页 10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83页 11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1页 12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19页 与经典为友,以圣贤为师——读卢梭《社会契约论》

志。在卢梭的字典里,法律的定义是:“当全体公民对全体公民作出规定时„„人们所规定的事情是公共的„„正是这种行为,我就称之为法律。”13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律具有意志的普遍性和对象的普遍性。而立法者,需要绝对的理性、完全为全体人民的幸福着想、同时考虑到长远利益,作者不禁感叹“要为人类制定法律,简直是需要神明”。14而事实上,只有全体人民才能表达公意,唯有公意才能约束个人,因此编订法律的人没有立法权,立法权只掌握在人民手中。与此同时,卢梭还指出宗教作为政治工具的原因:因为一些专业性的深奥术语是无法用通俗语言代替的,智者们难以使俗人们清楚地明白并接受法律。为使民族爱好健全的政治准则并遵循国家利益的根本规律,立法者只有借助宗教,使人民遵守国家法像遵守自然法一样。显然,卢梭赞美的是法治,而批判这种政治手段:“只会搞这一套的人,甚至于也偶尔能纠集一群愚民;但是他绝不会建立起一个帝国,而他那种荒唐的把戏很快地也就会随他本人一起破灭的。”15

总之,卢梭的契约论主要观点就是: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人们通过签订契约,放弃了自然的自由,获得了社会的自由;国家的主权掌握在人民手中,“政府是人民自由意志的产物”16,最好的政体是民主共和国。

二、笔者的个人见解

卢梭作为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最卓越的思想家之一,其光辉的民主思想总是让人心向往之,其隽永的语句又时常令人迷惑不已。笔者水平有限,恐怕未能参透先贤智慧的十分之一。若要笔者谈谈对本书的理解,就得从书中几句深刻的语句说起。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17

这句话的前半部分可以用“天赋人权”来概括。值得注意的是,“天赋人权”的翻译容易引起歧义。中国人所说的“天”是指自然,而不是基督教徒眼中的上帝。在自然状态下,人拥有自然的自由权,不因为别的,就因为他是一个人。换 1314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6页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0页 15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4页 16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修订第三版前言 17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页 与经典为友,以圣贤为师——读卢梭《社会契约论》

句话说,没有自由,人就不成为人。“天赋人权”的“权”,指的是自然的权利,包括追求利益、寻求安全和进行侵犯18。

从天赋人权的理论出发,霍布斯推导出了社会契约论:正是由于人生而自由,自然状态下的人们可以为了自己的幸福快乐做任何想做的事,当然也包括以破坏别人幸福为代价的事。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任何人都不安全。为了寻求安全,理性使人们趋向合作,并通过契约的签订产生国家。由于霍布斯认为,“作为一个自然的生物,人的自然本性首先在于求自保、生存,从而是自私自利、恐惧、贪婪、残暴无情,人对人互相防范、敌对、争战不已,像狼和狼一样处于可怕的自然状态”19,因此他的理论之出发点和结论虽然与卢梭相近,但推导过程却与卢梭不完全相同。卢梭是性善论者,因此他认为契约的产生并不是源于人们内部的冲突,而是如前文所说,源于外部的挑战。

无论契约的产生是出于什么原因,其结果却是一样的:人们将自己及其全部的自然权利交给国家,由国家来保护人们的社会自由权利。由于这份契约的签订是出于公意,因此人们没有理由不遵从,后果是人们所做的一切都要受到契约的约束,这就是“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但是,契约把人们置于枷锁之中,并非意味着人们因此变得不自由了,反而保证了人们的更大自由。首先,契约的签订以及法律的制定都是由人民自己决定的,他们服从的是他们自己。难道还有比这更能体现自由含义的状态了吗?其次,契约使人们的心中产生道德,从此人开始真正区别于动物,人的自由已经不再局限于肉体而上升到精神层面。这不仅是卢梭的观点,康德也这样认为:人因受理性自身创立的法则支配而具有绝对的价值和之上的尊严,人的最高本质是自由20。可以说,契约的产生丰富了人的自由的内涵。

其实,如果我们辩证地看,“自由”与“枷锁”相伴相生,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一个人的绝对自由会导致其他人的不自由,而每个人放弃一部分自有又能带来整体的自由。这实在是一个属于哲学范畴的问题。无论如何,“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句话本身并不存在矛盾。

1819 李步云:《人权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出版说明 20 陈金华:《伦理学与现实生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与经典为友,以圣贤为师——读卢梭《社会契约论》

公民是同意了一切法律的,即使是那些违反他们的意愿而通过的法律,即使是那些他们若胆敢违犯其中任何一条都要受到惩罚的法律。21

除去这一原始的契约而外,投票的大多数是永远可以约束其他一切人的。这就是“多数人的暴政”。这其实是个从多数决制存在以来就困扰人们的一个难题。时至今日,不同国家都为议会席位的组成与分配问题动足脑筋。好在这一问题可以与政府的构成问题形成互补,从而通过各种政治制度的合理组合来缓和问题,但是并没有解决问题,少数人的利益依然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然而,卢梭却认为这样的疑问是错误的、没有意义的。卢梭是这样解释的:当人们在人民大会上提议制定一项法律时,他们向人民所提问的,精确地说,并不是人民究竟是赞成这个提议还是反对这个提议,而是它是不是符合公意;而这个公意就也是他们自己的意志。因此,投票的结果如果与某个人的意见相左,只能证明他所估计的公意并不是公意。22他说:“如果不是因为没有一个人不是把每个人这个词都当成他自己,并且再为全体投票时所想到的只是自己本人的话,公意又何以能总是公正的,而所有的人又何以能总是希望他们之中的每个人都幸福呢?”23卢梭过于强调公意,而不重视个人意见。然而,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如果没有每个人为自己考虑的个人意见,那么公意又从何而来呢?

笔者认为,无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人总是愿意追求自我的幸福的。除非在一定社会中,有着某种具有强烈号召力的意识形态存在或者社会精神发展到一定高度,否则很难要求一个个体永远做到先人后己,不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是考虑公意。更何况,就算每个个体为全体人民考虑,根据自己了解的信息去推测公意,但是一个个体又怎么能知道公意是怎样的呢?谁又能保证这样投票产生的所谓公意就符合真正的公意呢?按照作者本人的说法,“公意只着眼于公共的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人的利益,众意只是个别意志的总和。但是,除掉这些个别意志间正负抵消的部分而外,则剩下的总额仍然是公意。”24可见,公意应该是众意相互抵消的结果。既然如此,我们就应当从众意中去寻求公意的答案,而不是通过每个人的主观臆断去判断公意。因此,笔者认为,卢梭对“多数人的暴政”这一问题的回答并不十分科学;并且,卢梭理想中每个个体都要估计公意也是不 2122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6页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6页 23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6页 24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5页 与经典为友,以圣贤为师——读卢梭《社会契约论》

可行的。

只要有人谈到国家大事时说,这和我有什么相干?我们可以料定国家就算完了。25

当看到上面这句话的时候,笔者感到心口被重重砸了一下。与之不同的是,每当“愤青们”批判我国民主进程之缓慢、政治体制不完善时,笔者常常一看了之。他们总是从制度本身或是结合一件社会上的热点事件来评述,评述得固然高妙,却并不贴近普通群众的现实生活,难以引起百姓的共鸣。但是,卢梭的这句话描述的却是我们几乎每天都能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现状,说得似乎云淡风轻,却一针见血。

卢梭指出,国家的体制愈良好,则在公民的精神里,公共的事情也就愈重于私人的事情。26根据这个结论,我国的体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由于这句话出自于《社会契约论》第三卷《论议员或代表》,因此笔者自然联想到我国的人大代表。近年来,人大代表不再只是一个空头衔,人大代表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决策,在表达民意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不过,这无法掩盖我国人大制度的缺陷。

卢梭认为,只有人民可以代表人民,人民没有必要花钱接受代表或议员的服务。从我国的现状看,他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坚持党的领导,就要确保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成为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必须遵守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准则,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很显然,我国党政不分,使人大尚未成为具有独立性的有实际权威的代议制机关。甚至在基层选举的时候,党的干部就被内定为人大代表了。这种体制下当选的代表,即便没有私心,也只会“跟党走”,难以真正代表人民的意愿。但是卢梭的理想只适合于小国寡民的情况,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同样也不符合世界上许多大国的国情。洛克为这个困难找到了出口:“当法律制定后,他们(立法者)重新分散,自己也受他们所制定的法律的支配,这是对他们的一种新的和切身的约束„„需要一个经常存在的权力,负责执行被制定和继续有效的法 2526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0页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0页 与经典为友,以圣贤为师——读卢梭《社会契约论》

律;所以立法权和执行权往往是分立的。”27也就是说,必须保持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的独立性。遗憾的是,我国政府已公然宣称“不搞三权分立”,那么怎样完善人大制度就是一个疑问了。

在这样一种现状下,人民对人大代表选举仅仅抱着戏虐的态度,认为人大代表只是花瓶。这种民众的态度又会反过来影响人大代表,使人大代表缺乏认同感,便更不会热衷于代表工作。人大代表的代表性受质疑、政府公信力受质疑等等问题,造成民众对国家大事的漠视,因为民众早已不相信公意能压倒政府。为了防止政府的滥用职权和蜕化倾向,是我们该改变现状的时候了。

安伯托·埃柯说:“一切阅读都是误读。”笔者的理解仅仅是个人的见解,未必符合卢梭的本意,见解本身也未必正确。清人谭献在《复堂词录序》中有言:“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这说明了文本为个性化阅读提供了可能性和自由度。因此,本文若有读者诸君不能认同的观点,还望不吝赐教!

洛克:《政府论 下篇》,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91页

下载社会静力学 读书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静力学 读书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认同过程读书报告

    陈晓晓:《社会认同过程》读书报告 作者:(澳)迈克尔·A·豪格;(英)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 主编:方文 译者:高明华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内容简介: 本书......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作为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启蒙思想家,以及启蒙运动的卓越代表人物,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阐述了坚持社会契约,建立强调自由平等、反对压迫、反对专制与......

    社会如何记忆读书报告[五篇模版]

    文化人类学名著选读系列 《社会如何记忆》读书报告 一、“知人论世”——保罗·康纳顿 Paul Connerton is a sociologist. He is best known for his work in memory studie......

    健全的社会读书报告(范文)

    《健全的社会》读书报告 埃里希·弗罗姆对个人同社会和个人的自我实现以及完善的关系在《健全的社会》表达的得淋漓尽致。他的思想与弗洛伊德有着不可否认的关系,但却与他有......

    《社会实在问题》读书报告

    “常识世界”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读《社会实在问题》 吴俊蓉(2014级114030505001) 《社会实在问题》是阿尔弗雷德·许茨许茨到美国后写的第一部学术论文集,但生前并未来出......

    《瑞典社会保障制度》读书报告

    《瑞典社会保障制度》读书报告 在此之前,先讲一个故事吧。有一个小偷入室盗窃,房屋主人发现后用了较为极端的办法制止了他。第二天,小偷将屋主告上了法庭,法庭依法判处屋主故意......

    工程力学 第一章 刚体静力学基础

    模具设计工程师认证培训教材 工程力学 第一章 刚体静力学基础 刚体静力学以刚体为研究对象。所谓刚体,是受力时不变形的物体。刚体静力学的任务是研究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受力分析

    专升本辅导教案 系机电系 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交通运输 课程工程力学、理论力学 教师张凤翔 时间 2009年8月7日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受力分析 本章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