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学校化社会的读书报告

时间:2019-05-14 03:54: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非学校化社会的读书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非学校化社会的读书报告》。

第一篇:非学校化社会的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非学校化社会

本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非学校化社会论”的社会理论与教育思潮,其中以伊万·伊利奇的理论涉及领域最广,影响也最大。《非学校化社会》就是伊利奇的代表作,在该书中作者阐述了其对非学校化社会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

在第一章中,围绕着“我们为何必须废除学校”,伊利奇首先强调不仅是教育,社会现实本身也已经学校化。在他看来,学校与医院一样,指导人们的生活,帮助他们形成世界观,明示何为合法,何为不合法,并认为那些未得行政当局资助的社区组织具有攻击性与破坏性,使学生们对个人独立活动的成效投以怀疑的眼光,使得个人自助与社区自助发展不良。接着作者阐述了现今的学校系统无法实现平等教育的原因以及其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提出了与教育的非学校化相关的概念。

在第二章中,伊利奇通过分析学校现象中的以年龄将儿童分类、教师与学生、全日制教学,提出了学校教育的隐性课程,即学校教育的各种典礼或仪式本身构成了隐性课程。这种隐性课程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作者认为隐性课程必然会使社会对其部分成员存有不公,偏见,同时也使特权者获得了以恩赐态度对大多数无特权者以示关心的一种新资本,还引导人们进入一个以成长为取向的消费社会。

承接第二章,伊利奇从分析大学教育对教育和社会的影响出发,提出学校教育是遍及全球的“货物崇拜”的一种带有圣餐仪式色彩的表现形式。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学生接受的是制度化学习,学生的发展被通用的标准所衡量,而作者认为学习是无以测量的再创造行为。只有意识到学校教育的这种仪式特性,才有可能冲破这一教育过程的束缚,形成自己的新世界。

作者在第四章《制度的光谱》中,阐述了社会各种制度从左向右延伸犹如光谱这个概念。通过分析高速公路和学校来比较制度光谱左侧的――“互惠性”制度与光谱右侧的“操作性”制度,强调我们的社会正处于“操作性”制度的控制下,这种制度对人们生活具有操纵性、强迫性。要想建立一个理想且可行的未来社会,就要运用技能知识去促进各种互惠性制度,同理,对于教育研究领域的改革也应朝这个方向进行。

在《非理性的一致性》这一章中,作者认为,解决现代教育危机,重点并不是对实施非个人自主的强制性学习的各种方法进行讨论,而是要改变隐藏于这些强制性学习背后的学习观念。建立一个不是服务于教师目标而是可使学习者既能自主又能自律地调集各种资源的教育网络,让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帮助他人学习而获得自己的独特价值。

伊利奇在第六章中提出了要用真正的沟通网络取代现有的学校系统,并详细阐述和分析了组成该网络的获得教育资源的四种途径,分别为:教育用品参考服务、技能交换、伙伴选配、专职教育工作者,通过这种学习网络,使学习者从强迫性的学习中摆脱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途径。

在第七章《厄庇墨修斯型人的再生》中,伊利奇通过引用古希腊的神话来解释希望与期待的区别,他认为对于制度性过程的依赖,使现代的人所期待的太多,欲望膨胀而又得不到满足,无休止的的消费导致了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要想寻全球环境新平衡,就要实现价值的非制度化,人们要对于这个这个变革满怀希望。

整章书中,作者通过批判现代教育的弊端和对社会的不良影响,提出构建非学校化社会这一论点。尽管文中所提倡的非学校化社会与当今的社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作者的一些看法对于我们现今的教育模式很有思考的意义,如不应该让获取文凭和学位成为大多数学生进入学校的目的,招聘人员时不应该只是看文凭,即不应该让学校的教育成为人成才的唯一途径;同时建设学习网络以拓展人们学习的途径,通过各种途径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让所有想要接受教育的人都能接受自己所需的教育。

第二篇:非文学翻译读书报告

《非文学翻译》读书报告

一、引言

李长栓著述的《非文学翻译》是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系列教材中的一册,专门用于指导非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是相对于文学翻译提出。文学翻译主要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的翻译,着重情感内容和修辞特征的表达;非文学翻译则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着重实际内容的表达。在当下实际社会生活中,文学翻译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而商务翻译、旅游翻译、科技翻译、水利水电翻译、生物制药翻译等实用类文体的翻译则占了绝大多数,然而现实是大多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于非文学翻译都是生疏的,而非文学翻译的重要性又不言而喻,这正凸显出该书的意义所在。作者李长栓为北外高翻学院副教授,在书中从上中下三 编探讨了非文学翻译,广泛涉及非文学翻译的各个方面,包括理解与表达,工具与方法,翻译态度,译者素质等等,不光指导读者学习非文学翻译,为读者提供实用的翻译工具,在论述过程中作者透露出的严谨作风与批判性思维更是其翻译理念的最好说明。

二、全书总括

上编为基本理论与职业发展,包括本书的前两章。第一章“非文学翻译的标准和实现途径”介绍了“准确理解、通顺表达”的翻译总原则,准确理解包括理解宏观背景、微观用词、中观句、段、篇内部及相互间的关系,通顺表达应做到无缝转换,格式规范,字句安妥,逻辑清楚,简洁有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忠实已成为翻译的不二准则,为了产出准确的译文,不管是以整体还是词句为翻译单位,译者都要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

第二章阐述了“非文学翻译的职业化发展”。过去翻译基本是兼职的,如今已完全职业化。职业的译员必须具备一定素养,包括熟悉翻译策略,善于写作,知识丰富,求知欲强,善于调查研究,熟悉专业知识,虚心求教,反复完善译文,诚信正直等。此外,职业译员和其他职业一样,有本行业的行为准则,如澳大利亚口笔译协会制定的《口笔译工作者道德准则》,并且译者还应承担起客户教育的责任,告知客户译文评判、译员选择、注意事项等等。

该书的中编探讨了“非文学翻译理念及工具”,包括第三章至第八章。这六章是该书的核心精华部分。

第三章“非文学翻译理念及工具”,倡导把翻译看成一种写作,建议参考欧洲委员会翻译写作手册,提倡使用简明英语,具体指“读者为本”、“用动词,不用名词”、“要具体,不要抽象”、“用主动,不用被动”、“明确动作执行者”、“重点信息后置”、“控制长度,多用小词”这些方面,用英语的写作规范来指导译文的通顺表达。

第四章“以电子工具提高翻译质量和速度” 主要介绍了谷歌Google,维基百科www.xiexiebang.com/,www.xiexiebang.com,www.xiexiebang.com,www.xiexiebang.com,dicionary.reference.com,联译网www.uncti.net/main/htdocs/,以及巴比伦babylon,灵格斯翻译家Lingoes,有道桌面词典,科林斯(COBUILD)电子词典。对于内容专业、涉及面广、体裁独特的非文学翻译而言,以上几种网络资源和电子词典的作用尤为重要,在帮助译者正确理解原文,输出准确译文,审查校对,学习积累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第五章“以平行文本弥补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的不足”是又一应对非文学翻译的法宝。平行文本之于原文内容接近的任何参考资料。找到手头翻译材料的平行文本,能够获取专业知识和术语,学习该专业领域的表达方法和语言风格,使得译文更加专业。在网络极为发达的今天,平行文本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第四章介绍的电子工具获得。

第六章为“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翻译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译者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善于运用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即交叉检验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交叉检验法指译者对某一译法不确定时,在各个词典间反复检索,查明正误,找到精确的表达。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用作者的话说,分别指确定某一概念再英语中可能有哪些表达方法,和确定这些不同的表达方法在英语中使用的频率,从而选择最准确、最常用、最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方法。作者在书中给出了几个具体实例,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法的操作过程。

第七章“以宏观视角解决微观问题”,建议翻译前,必须弄清楚以下问题:谁在对谁说话?何时?何地?为什么?这些问题在非文学翻译中,直接决定了译文能否成功。作者用几个典型译例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第八章“以批判性思维贯穿翻译活动始终”在本书中占了较大篇幅,涉及作者一以贯之强调的严谨态度和质疑精神。批判性思维要求译者把批判性思维贯穿于翻译过程的始终,敢于对事物提出质疑。批判地理解原文包括理解每个词的含义,理解每句话的含义,在更大的背景中理解原文,从符合常理的角度解读原文,甚至在必要的时候提出修改原文。对于平行文本等参考资料,译者同样应该本着批判质疑的态度来分析和使用,不能盲从。在审查别人的或自己的译稿时,译者要善于把译文与生活经验和知识相对照,违背常识的有可能是翻译错误,存在逻辑问题的可能是理解错误或是原文本身出了问题,但没有逻辑问题也不代表与原文相符,这些都需要译者仔细审查;最后通读译文,能还会发现翻译的时候想不到的问题;审校是对于遗漏的地方,要弄清楚是译者的知情省略还是疏漏抑或因为困难选择视而不见,这时就需要审校者根据需要查证补充完整。译文的标题要具有概括性,如果无法概括正文内容,就必须进行适当修改。在译文的最后审校阶段,还要抛开原文,对英文本身是否站的住脚进行全面审核,有以下一些指导原则:省略隐含的信息,使用简介的说法,简化重复信息,省略次要以及无关信息。每一项操作,作者都给出了具体的实例供读者观摩参考。

接下来直至全书完结是下编部分,讨论译员专业素质的培养这一话题。第九章介绍了培养译者专业精神的主要方法:译者注。这为我们提供了提高翻译水平的重要方法:在完成翻译的过程中,以注释的形式随时记录自己调查研究的过程和对疑难问题的思考,这一过程颇似研究方法中的Think-aloud Method。译者注可以设计理解和表达的各个方面,包括对原文的分析、对原文理解的一句、查找资料的方法和结果、词义的辨析、译法的论证过程等。作者给出了大量学生作业中的注释,涉及分析原文、选择策略、借鉴译法、推敲词句、辨析词义、简练表达关注细节等方面。

第十章“不容忽视的细节:标点、拼写和格式”,论述的恰好是被大多数译者忽视的细节问题,这关系到读者对译文的细心问题。中文标点和英文标点有不少相同相似之处,但绝不能大意混用。作者接下来详尽地介绍了英语标点用法要点,把句号、逗号、分号、冒号,直接引语等等标点的使用一一给出示例。同样对汉语标点用法要点也给予了示例说明。此外,作者对拼写和文件格式等细节也做了简单说明。

第十一章为“准专业译员问题分析:从信息输入到信息输出”。翻译的过程可以归结为信息输入、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作者以专业的标准,分析了翻译各个阶段出现错误和失误的原因,作者通篇采用了大量的实用译例进行了详尽的说明。信息输入错误多由缺乏背景知识、缺乏调查研究(这正凸显出使用电子工具和平行文本弥补不足的重要性)、没有抓住重点、没有抓住逻辑、粗心大意等原因,这些都是准专业译员要注意弥补或避免的。而信息输出错误主要涉及英语基本规则问题、写作规范问题、对英语的认识问题语言清晰性问题、语言有效应问题、敏感问题。信息加工就是语言转换的过程,成功的转换应该不留痕迹不带翻译腔,然而受翻译目的、译文用途、语言习惯、文化背景、读者背景、语感和语法这些诸多影响,译者需要对原文的信息进行补充、删减或调整。

最后为第十二章“以专业标准修改译文:案例研究”,这一章作者通过教学和实践中的三个长篇案例,说明如何从专业翻译的视角,以专业翻译的标准,批改或修改学生和他人的译文。通过研读该书,笔者对非文学翻译进行的过程有了较为全面、科学、深化的认识。

三、精彩亮点

英语专业的同学,在本科时大多已经系统地学习过了字、词、篇章层面的各种翻译技巧,并进一步内化形成了自己的处理方法。在充分理解与清楚表达的基础上,巧妙而自然地运用这些技巧让译文更加符合译入语规范,更加有利于读者体会原文的内容、目的、态度。

然而,这些在进行非文学翻译时,英语专业的学生由于之前多专注于文学翻译,在其他非文学领域鲜有积累,苦于“隔行如隔山”,在起始的理解阶段就出了问题,更不用说之后的表达了。并且,非文学翻译并非像文学翻译那样要求字句“精妙圆润”,它的重点在于信息的有效传递,之前的翻译经验都难以发挥作用。那么,有哪些方法专门针对非文学翻译呢?本书最大的好处,也是笔者认为最实用出彩的地方在于,介绍了一些专门适用于非文学翻译的工具和方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电子工具和平行文本的使用。

网络查找与翻译材料相关的国外的英文文章,从中汲取好的表达方法。翻译(尤其是汉译英)不能靠字典或自己的语言、知识积累闭门造车。自己的知识有限、英文表达能力有限。可以通过平行文本,现学现卖。电子词典非常强大且使用方便,使得各个词典间的交叉检索成为确定词义、寻找最贴切译法的绝佳办法。

作者介绍的这些翻译方法紧跟时代且非常实用有效,传统翻译教材主要关注文学翻译,多为翻译技巧和策略的说明,比如增益法、减省法、视点转换、概略化、具体化等等,而该书为很占有一席之地的非文学翻译无私提供了针对这一体裁非常奏效的翻译方法。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之前的各种准备都是为了“万事具备”,而关键的“东风”在我看来是严谨态度和质疑精神,这也是我对本书感触最深的地方。作者从始至终都在强调翻译要认真严谨、慎之又慎,并且书中还用了专门的章节来详尽说明。而他在文中示范说明各个要点时,每一个过程本身就是严谨态度的明证,一遍遍的核实,反复论证,多方考查,让人颇为震撼和感动。翻译召唤译者的责任心,期待译者倾注全力来完成,如雕琢艺术品般沉浸其中。致力于不断提升自己,打造翻译精品,既是让委托人满意也是对自己有个交代,因为翻译不仅是一项语言转换活动,也体现着译者做学为人态度。

四、结语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非文学翻译》这本书介绍了非文学翻译的基本理念与方法,入门正,立意高,上手快,读者友好,在非文学翻译方面虽不是开山之作,但无疑占据着重要地位。当然,我们也期待有更多更好的非文学翻译指导和研究书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相信这也是本书作者期待看到的。

第三篇:社会语言学读书报告

社会语言学读书报告

《社会语言学》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研究社会的各个层面对语言运用的影响,包含文化准则、社会规范或情境。重点研究语言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从中也发现科研成果向社会应用转化的途径,为解决当前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做出贡献。

该课程将讲授相关理论,并以详细的案例示范来表明有关理论或实际问题是怎样通过使用适当的研究方法来解决的。介绍社会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社会科学的特性,明确社会语言学研究方向及相关的实践教学。

语言认同要求了解语言对社会结构、家庭制度的反映表现及语言认同的价值。语言的认同性与文化心理英文的Identity这个词通常有两个含义: 1)指人的身份;2)一致。这两种意思都是相对静态的、名词性的概念, 是指人通过一定方式获得的生理、社会、心理特征;如果考虑人类获得这一特征的过程,“Identity”这个词其实还有相对动态的动词性的含义,即认同。名词性的身份或一致与动词性的认同实际上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前者强调选择的结果, 后者强调选择的过程, 两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

本文所说的语言认同实际上同时包含着动态与静态两个方面。但本文论述的重点在其动态方面, 故称之为语言认同。如果把语言认同看成是受各种各样因素制约的人为选择,那么, 这种选择应该包括主动选择和被动选择两个方面。而且, 它的认同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 必须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完成。语言认同是一种文化心理的趋同现象, 它与文化心理的认同程度成正向关系。语言身份的相似度越高, 文化心理的认同度也就愈高。当语言成为重现或追溯民族文化最直接的方式时, 它就不再单单是一种交际的工具, 而变成了文化的象征, 具有了文化身份, 使用一种语言, 就是选择了一种文化, 并以这种文化身份存在。这种共同的语言身份特征,将相同文化背景的族群链接在一起, 使他们即使处在异地他乡也能得到社会的归属感和心理的慰藉。语言认同的语境可以分为两大类: 社团语言环境和个人交际环境。社团语言环境, 是指由特定目的及言语特色形成的社会群体环境, 包括处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某个民族语言环境, 和同一语言内部地域方言和行业语言环境。从共性的社会语言交流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身份。社团语言注重该群体的共性身份, 其成员通常会主动地接受这种语言身份,从而与其他成员一起形成文化、心理的共鸣, 确立其文化地位。

个人交际环境指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共同语交流的环境, 个人交际注重语言的殊性身份, 从而受到交际话题、言语基调(包括语气、情态、称呼)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将语言认同放在这两种语言交际环境中加以考察。

一、社团语境下的语言认同

我们这里讨论的社团语境(speech community)是指人类语言交际中的一个具体的交际系统, 即同一语言系统内的语言社团、方言社团和行业社团。(一)同一语言系统内的语言认同

长期在外工作、学习、或生活过的人都有这样一种经历, 当他或她在工作、生活中突然间听到熟悉的家乡口音时, 会情不自禁地感到欣喜, 一种亲切的感受油然而生, 这就是一种语言心理的认同。这种心理认同因语境不同而有程度差异: 如果生家乡的地方, 相邻言语社团的话音同样能引起共鸣。

一个西安人长期生活在说广州话的环境中, 即使遇到河南人、甘肃人、新疆人都可能相互称呼老乡, 同样, 一个福州人如果长期生活在沈阳而又没有满足他或她说母语的愿望, 即便是偶然碰到广州人、厦门人也会感到亲切的。当然, 如果能有与相同言语社团的人一起叙旧的机会, 那他就不会首选与相邻语言社团的人交谈。中国各个高校差不多都有同乡会, 同乡会有以省级为单位的, 如山东同乡会、河北同乡会、山西同乡会等等;有以县市级为单位的, 如烟台同乡会、聊城同乡会、临沂同乡会、曲阜同乡会等等。以什么为单位, 不仅取决于会员的数量, 而且取决于是否持同样的社团话语。相同言语社团的人总是有说不完的知心话。如果我们把同一个省区或大的行政区(在中国, 行政区的划分, 尤其是大行政区的划分, 往往与话语社团的语言密不可分)的人称作大同乡,把小的行政区的人叫做小同乡,那么可以看出: 在交际过程中, 就交际者的心理期待值而言, 说相同话语的小同乡的语言认同度比说相邻话语 大同乡的语言认同度要高。也就是说一种语言内部的身份认同是有层级性的, 语言身份与言语社团的大小成反向关系:同一语言内部言语社团越小,交际时人的文化心理认同感越强。20世纪60年代, 甘伯兹(Gumperz 1966)曾在挪威的一个小镇作过一项调查研究。发现那里的居民使用两种方言: Ranamal 和Bokmal。前者是地方话, 后者是挪威北部的标准语。对外地人来说,单从语言形式上很难区分这两种方言,但是当地人却很容易区分。

通过研究和观察,甘伯兹认为当地人能区分这两种方言, 与这个小镇的社会结构层次有关。这个小镇存在三种不同的交际网: 当地出生的工人以亲属关系的网络连接在一起;从城市移民来的企业主的关系网络遍及挪威;中间层次的商人, 处于这两个网络之间。甘伯兹将这些关系网络分为封闭网络和开放的网络两种类型。他认为那里的工人处于封闭网络中, 后两处于开放的网络中。封闭网络与本地话相联系, 说本地话含有明显的社会意义,强调本地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体现了本地人与外来人口的语言身份阻隔;开放网络则与标准语有联系,强调地域文化的共同性, 体现了本地人与外来人口的语言身份认同。在这个开放的网络中, 其语言交际的社区范围大, 参与的人数相对较多, 而且复杂,这时认同度的形成只能靠共同语(标准语), 认同程度相对也低;在这个开放的网络中也存在很多个封闭的网络, 这些封闭的网络言语交际社区范围小, 人群集中、单一, 当处于开放的网络之中时, 他们很容易辨认出自己社团的语言风格, 并积极融合进去, 这时语言身份的认同度就高。上两个例子都是关于方言社团中的语言身份认同, 如果我们进入到这个方言体系, 或者说一种使用共同语的社团中时, 就会发现不同的行业社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身份的认同问题, 即行业社团中的语言身份认同。我们都知道文学作品创作中, 现实主义流派大多提倡作家深入农村、工厂、基层体验生活, 为的是写出地道的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作品, 于是出现了许多描写各行各业人群实际生活面貌的文学作品,如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 以孙犁为代表的 白洋淀派, 以刘呐欧为代表的新感觉派 等等。不但文学作品如此,学术研究也一样,如民俗学社会学的研究学者,为了深入研究某个行业的生活状况, 往往装扮成他们的样子, 学着说他们的话, 以便取得他们的信任。这种情况都说明, 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和行业之间存在着特定的为这个行业所认同的语言。行业语言是各个行业的阶层的共同话题, 这种语言的认同是社会行业分工、各种行会赖以生存的基石。从甘伯兹和拉波夫开始,人们就意识到这是一种语言社团的社会心理趋同现象。由此可见,在同一种语言内部, 言语社团的大小,会直接影响交际时语言身份认同度的高低。言语社团规模越小)言语表现形式的相似度和地域的集中程度越高, 该言语社团的语言身份认同度也就越高。(二)语言身份的主动认同和被动认同 语言身份不仅有保持共同文化纯洁性,凝结族群的功能,也有瓦解、阻隔和抵御异文化, 保持该群体文化心理高度认同的作用。这时语言身份的认同就有了主动被动之分,即主动的选择认同一种语言身份和被动的接受一种语言身份。在二语习得中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外国人腔(foreigner talk),指说本族语的人为了让学第二语言或外语的人听懂自己的说话,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自己的语言,以适应对方的需要。他们会放慢自己的语速清楚的发音,简化用词和语法结构在这里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自己的语言以适应对方的需要, 其实是想从交际对方那里得到某种语言上的身份认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语言身份认同。但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 这种外国人腔的使用和说话人交际的目标有关, 如果说本族语的人希望对方听懂他说的话, 或者说得到对方的心理认同, 那么这就是一种语言身份的主动认同, 说本族语的人会积极模仿并运用第二种语言;如果说本族语的人交际的目标是要强调自己与对方的不同,是一种文化语言的代表,那么它就会尽量不用外国人腔,而保留自己原来语言的原貌,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语言的身份认同就是被动的,而且本族语会对这种语言产生抵制作用。实际上,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强势文化的语言和文字经常充当文化侵略急先锋, 而弱小文化则常常以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做为抵御外来文化入侵的有力武器。比如中国历史上北魏时期鲜卑族统治北方时期, 在其统治区内有民族气节的汉族士大夫则禁止儿女学习鲜卑语, 坚持让子女学习正宗的汉语和文字, 自觉运用民族语言文字抵御外来文化的入侵。如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 内容讲述的是一个中学法语老师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课文从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述了一个对法国语文不感兴趣的小女孩,在她得知这是自己最后一次听本民族的语文课时,而此后则不得不使用德文授课时的心灵感受。当老师讲完课文时, 教室里鸦雀无声, 师生们长时间沉浸在对自己民族语文的感情里不能自已。这实际上是语言身份认同或自觉运用语言身份认同抵制另一种语言身份的范例。主动认同和被动认同是言语交际中共生共存的两个方面, 受交际目的的影响而此消彼长。当交际双方处于平等的交际平面, 以最优交际为目的时,本族语言身份的主动认同起主要作用,如:外国人腔的出现;当交际双方处于不平等的交际平面,以文化渗透为目的时,本族语言的被动认同起主要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抵制对方文化侵入的目的,如:日本在华日语政策受阻的情况。

二、个人交际语境中的语言认同

个人交际语境是指发生在同一语言社团内的对话环境。这种环境里的语言身份受到双方交际话题和话语基调的影响,从而对交际双方的文化心理认同产生影响。

(一)交际话题对语言身份认同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几个人总是喜欢聚在一起高谈阔论。他们不见则罢, 只要见面总是谈个尽兴, 不欢不散, 常常相互引为知己。对这一现象, 人们一般解释为意气相投, 这固然也不错。但我们以为, 这其实是一种语言身份的文化心理认同现象。这些只要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的人,如果将他们置于一种不能使用话语交流的情境中,他们不见得能够相互欣赏也许就不再是知己朋友了。喜欢高谈阔论并在其中享受乐趣的人,他们之所以互相欣赏,那是因为他们彼此欣赏并高度认可对方的话语主题,换句话说就是他们有共同的话题。正是由于共同的话题使他们聚集在一起, 逐渐形成了同一语言内部的殊性语言群体,并且拥有自己的话语风格。文人雅士喜好典雅,引经据典,老百姓说话喜好直白,喜欢直来直去。文人雅士也好, 老百姓也好, 他们之所以彼此有话可聊, 是因为共同的话题确定了他们所使用的语言身份, 而这种身份使他们在心理有了归属感。我们有时会经历这样一些事情: 在一片嘈杂的语境中,当有人提到你的名字, 或者你熟悉的字词时, 你的注意力会立刻被它吸引, 进而仔细地聆听别人的谈话。在这一语境里, 这个名字, 或者那个熟悉的声音, 就成了一种话题, 吸引你让你在嘈杂的环境中尽快地确立你自己语言的身份, 试图找到与你相关的语言群体,并很快地加入到对话之中。可以看出,交际话题在语言身份的确立过程中相当重要,交际话题的交集越多,语言身份的认同度越高;反之,认同度就越低。

(二)话语基调对语言身份认同的影响

话语基调是功能语言学中的一个概念, 它是指在话语分析中, 对交际双方语气、情感和称呼等的研究。话语基调是语言身份的一个显性因子, 它与话题共同决定一个人在普通交际过程中的语言身份。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两个熟人因为种种原因很长时间没有互相联系了, 突然有一天, 其中的一个给对方打电话。打电话的人只说了一个字或者一句话, 对方立刻就知道打电话的这个人是谁。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通电话的双方并没有见面, 他们的交流只能使用话语, 因此不可能有其他因素的干扰。这种原因只能归结于对方的话语基调使其语言身份显现, 从而使受者能从心理上立刻认同这种对方的话语。虽然这两个人最近一段时间没有见面, 但他们在此前已经有过比较深入的交流, 使得他们对对方使用的殊性语言尤其是说话的语音语调相当熟悉, 彼此认同。话语基调的丰富程度, 直接决定着语言身份认同程度的高低。例如: 在舞台表演中, 这种对话语基调的把握, 能更好地表达情感, 激起观众的语言认同感。角色的台词, 是揭示人物个性特征的重要手段,也是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传达人物思想情感,体现人物行为意志, 反映人物的出身、地位、性别、年龄、性格以及习惯等等特征的工具。话语基调的合理把握和运用在语言上更快地激发起观众心理认同,保证剧情的顺利进行。周翰文曾在关于台词处理的几个问题中指出:“确定人物语言的基调, 要符合人物的个性, 因此要分析、了解人物所具有的个性特征。但不是单纯理性的去分析, 作为演员更重要的还必须在自己的想象中-听.到人物的声音、言谈笑语,-看.到人物的形象、举止姿态。要用心去感受, 使人物形象活跃起来, 逐渐使自己产生于人物相融合的情感, 这时才能够说出符合或接近特定人物思想情感的台词。”如何更好地将台词表达出来, 其实就是如何更好地确定人物语言身份, 利用话语基调激起演员与观众之间文化心理认同感的一个过程。音色明亮, 语言速度节奏明快, 底气十足,这些都是青年人的语言身份属性, 观众自然认可。气顺畅,精神爽;气音粗,人恼怒;呼长气,心哀伤;气抖颤, 神慌乱;气轻托, 深思索, 其中气是话语基调中的一个影响因子, 而其表现出来的情感,则反映了语言的身份, 是现实生活交际中对语言表达的一种认同。

三、语言认同与文化心理

通过上面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语言认同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人的语言的身份一旦确立, 其社会角色也就随之而确定。精神分析学家曾经创造性地把“identity”变成一个心理问题(在心理学里被很好地译成自我认同), 这种关于自我认同的理论相信每个人都有对身份的自觉意识、对人格统一性的追求以及对某种人生或社会理想的趋同。这种趋同心理反映在语言上就是对语言身份的认同, 这种认同的不断加强也就是一个民族文化不断强大的过程。在与另一种文化接触的过程中, 本族语的身份在与其它语言或方言的区别中不断被加强, 通过这些差异建构自己的身份特征, 而这些特征就构成了该语言的文化背景。语言的身份成了民族文化心理的一种载体, 一种外在的体现。人们在使用这种语言时所体现出来的心理行为风貌, 建构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而语言身份的认同其本质上是一种对本族文化或社会历史的趋同心理, 因此语言身份的认同是构建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手段。然而, 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反过来又会影响该民族对于本族语言身份的认同程度。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开放与封闭的一面)既接受来自异文化影响, 又极力地维护自己文化的独特性, 这种文化心理通过各种外部的方式得以实现, 如: 政治的干预, 经济的交流, 媒体的宣传等等。当这些外部因素足够强大时, 对本民族语言身份的认同程度也会相应地提高。如: 普通话的推广会使生活在海外的中国人有一种民族归属感, 而普通话的推广本身是一种政府行为;再如, 广东话(粤语)和东北话, 前者通过强劲的经济交流不仅在中国, 而且在世界上获得了一种方言身份的认同, 而后者则通过媒介的传播, 不断在中国扩大自己的语言身份的影响。可见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不是单一因素激发的过程, 而是多种因子共同作用, 共同努力的结果, 并且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 语言身份的认同就是民族文化心理形成的一个影响因子;反过来, 民族文化心理也会影响到语言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然也包括语言身份的心理认同。

一般来说, 人们用文化概念来代表由于各种关系而联系在一起的人们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作为一个整体, 文化是有结构的, 或者说是分层次的。所以在大文化背景下就必然会存在小的文化社团。作为一个言语社团, 人们通过共同的交际工具))语言联系到一起, 彼此交流, 彼此认同, 从而形成一个小的文化圈, 并拥有自己独特社团文化身份, 并反映到语言上。通过对社团语境下语言身份的认同问题的分析, 我们发现语言社团的文化相似度越高, 社团内部语言身份的认同度就越高。

在个人交际的语言环境中, 个人不再单单是一个自然的相对存在, 而是一个活动的、开放的文化载体, 交际一方的一举一动都反映了其文化背景, 而当通过语言的形式将这种文化信息传达给对方, 等待对方识别的时候, 个人交际的话题以及使用的话语基调就成了识别语言身份的标识。交际对方对该语言身份的识别, 也就是对交际方身份的认同, 会随着交际话题的增多而提高, 随着话语基调的丰富程度而加强。由此可见, 语言身份的认同不仅是一个心理问题, 也是一个文化问题, 同时也是文化心理形成的动力之一。

班级:汉语言文学 姓名:毕月霞 学号:081010115

第四篇:读书报告社会静力学

一、作品描述

《社会静力学》是斯宾塞的第一部学术著作,(1842年出版过论文<政府的适当权力范围>),首次出版于1850年12月,当时的名字叫做《社会静力学:或,人类幸福的基本条件说明,及其中首要条件的详细论述》。1890年,斯宾塞“在暇时把这部著作通读了一遍,删去某些部分,压缩另一些部分,对全书进行了一次仔细的文字上的修订。其完全自成体系的部分现在被《伦理学原理:公正》一书的第四部分代替了;在这一部分里原来以不完善形式阐

1述的伦理学说,不再那么粗糙,而成为科学的有连贯性的了。”在书名上,他反复斟酌,最后确定《社会静力学,节略缩减本》为最终的书名,并在1892年出版。199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由张雄武翻译的《社会静力学》(节略缩减本),作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系列之一。

二、作者介绍

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一1903),是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教育家、哲学家,英国社会学的奠基人,英国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1820年4月27日出生于英国德比郡的教师家庭,1903年12月8日卒于苏塞克斯郡。幼时因体弱辍学,由父亲施教,未接受正规学校教育。1837一1848年任伦敦《经济学角》杂志助理编辑。1842年他发表了第一部著作《政府的适当权力范围》。1852年发表论文《进化的假说》,首次提出社会进化论思想。1853年他的教父去世给斯宾塞留下大笔遗产,从此潜心著述立说。1903年12月8日卒于苏塞克斯郡。

斯宾塞的思想对社会学、人类学、哲学、教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一生著述颇丰,比较著名的凡部著作如《政府的适当权力范围》(on The proper sphere of Government,1842年)、(心理学原理))(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1855年)、《伦理学原理》(Principles of Ethics,1879一1893)等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在许多国家出版,并被奉为学科领域的经典必读。当然,本文浅析的《社会静力学》(Social Statics,1850年)也是其中之一。

三、主要内容

“社会静力学”这个概念属于社会学范畴的概念,起源于孔德。孔德在研究社会学的时候,将社会学纳入物理学的范围,称之为“社会物理学”,据此,他按照物理学的分类方法将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变迁的连续阶段和相互关系的过程来研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规律;社会静力学则研究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的结构关系,以及彼此间持久不断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具体来说就是研究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几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各个方面。斯宾塞采纳了孔德的这个概念,《社会静力学》是专门对社会结构的研究,而斯宾塞的社会静力学与孔德的社会静力学也有不同之处,斯宾塞的社会静力学仅仅在概念上依附物理学,而在内容上则由生物学来介入,斯宾塞认为社会就像生物一样有发育、成长和衰亡的阶段。《社会静力学》正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待社会结构并进行研究的一部经典著作。

在本书中,斯宾塞较为系统的分析了社会各相互依存的部分是如何和谐、有机的统一起来,以达到整体社会秩序的平衡和稳定。下面,将针对本书中比较主要的观点进行具体的阐述。

1、最大幸福

最大幸福的概念在斯宾塞的思想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全部思想的统领。斯宾塞强调,幸福这个概念很难有一个一致的见解,每个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幸福标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甚至是不同人对自己的幸福界定都会有天大的不同,所以想通过达到对 1斯宾塞.社会静力学.张雄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序言.1 “最大幸福”这个概念的一致见解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合理的最大幸福呢?斯宾塞从人类生活的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社会性状态入手,认为“每一个个人的活动范围都受到其他个人活动范围的限制,从而要获得最大数量幸福的人们,必须各人能

2在自己的活动范围内得到完全的幸福,而不减少其他人为获取幸福所需要的活动范围。”这是一种公正。同时,每个人都有获得最大幸福的权利和采取行动的能力,并能为这个社会达到最大的幸福总量而贡献一份力量。这种最大幸福的追求必须采取一种间接的方法,而不是制定不合理的规则和制度。由这种对幸福概念的理解,斯宾塞又推出了他的“第一原理”。

2、第一原理

“作为正确的社会关系的法则——每个人都有做一切他愿做的事的自由,只要他不侵犯

3任何他人的同等自由”。因此,作者提出了要实现最大幸福的四个条件:(1)公正:不减少他人活动范围,保证他人的最大幸福。(2)消极的善行:不减少其他人的幸福(3)积极的善行:为他人幸福的创造条件(4)最大限度追求自己的幸福

为了论证第一原理中的自由,斯宾塞在财产权、思想财产权、妇女权、儿童权、政治权利等方面分别作了强有力的论证。在这里,不对作者的全部论证进行一一赘述,仅指出其中比较有先进性、代表性的部分。

3、思想的财产权。

斯宾塞对思想财产权的考虑在当时的时代是相当领先的,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受益。斯宾塞的这段讨论可以看作是对早期的知识产权的深刻思考。作者在文中通过对无权所受保护的讨论来推广引申至思想的财产权,斯宾塞认为当时的政府对思想的财产权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

4、对妇女权利以及儿童权利的讨论。

斯宾塞对这两节作了重点论述。首先,斯宾塞明确反对当时社会上说流行的“女性智利劣势论”(当时社会认为,因为女性在智利、能力等方面要比男性差,所以女性所拥有权利里应该比男性少),并且通过了一下三点论述来对这个观点进行驳斥。

(1)如果两性权利以智利来分配,男性之间也必然存在智商不同现象,那男性也必然要在权力分配上有所不同,而这显然是违背“第一原理”的。

(2)比男性智利、能力更突出的女性应该获得多于普通男性,而事实并非如此(3)我们并没有也不能找到一个衡量我们能力的真正标准。

斯宾塞在文中很明显的表达了自己对妇女权利的维护,并且为妇女所获权利的不公平以及在生活中的被歧视表示不满。作者甚至在书中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他认为爱情与压制是不能共存的,真正的爱情应该是男女平等并互相尊重的。斯宾塞对男女平等的真正实现需要的条件也进行了说明:

(1)女性能够对自己的权利有所认识,并且维护自己的权利。(2)男性具有高尚的情操,许给妇女权利。

在写完妇女权利后,斯宾塞又接着表达了对儿童权利的维护。作者认为,政治关系、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之间具有一致性。当政治专制时,婚姻必将处于一种不平等状态,而父母于子女之间关系也同样将是不平等的;当政治民主时,婚姻、亲子必将是一种平等关系。

斯宾塞在文中重点论述了对儿童的教育方法。他认为人最重要的特性就是自我控制的机能。而如果对儿童采取强制性教育,对儿童自我控制机能的培养是没有任何益处的,而且必将导致儿童将来也成为“带强制性”的人。斯宾塞认为,要使一个儿童转好,要通过唤起他 23斯宾塞.社会静力学.张雄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0.31页 斯宾塞.社会静力学.张雄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2页 的同情心来实现,同情心的唤起必须赢得儿童的信任。因此,家长与儿童之间要建立起平等的关系,互相信任。

在对“自由”的论证后,斯宾塞接下来阐述了为实现国民的最大幸福,国家(政府)应该如何发挥其正当的职责,才能够合理而且合法的维护国民的权利。其中,斯宾塞对国家在很多方面(商业管理、宗教机构、济贫法、国民教育、政府殖民、卫生监督、货币、邮政等)做出的行为提出了批判,认这种行为超越了国家本身的权力,是一种侵犯国民权利的行为,所以会减少国民的幸福感。

5、关于国家的政治理论

斯宾塞认为政府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身上还存在牺牲邻人利益来追求自己满足的倾向。而政府的作用就在于调整这种关系,使得“第一原理”能够在社会中实践。因此,当人们的道德意识达到一定水平时,政府就失去它存在的意义。

斯宾塞认为,权利就像物理学上所说的力一样,是无法创造的,只能对他进行分配,因此政府并不能为人们创造根多的权利,它只能进行权力分配。所以,政府的职责应该是有限度的,他并不应该深入到公民生活的每一方面。他认为,国家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个人运用其各项机能的最充分的自由,只要它与所有其他人的同样自由相一致。也就是说,只要是能够保证最广大国民——而不是保证一些人而侵犯另一些人——能够享有同样的自由,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来追求自己的最大幸福,就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整个社会的最大幸福量,促进社会向和谐、稳定的理想状态发展。可是遗憾的是,国家在此方面的做法显然不能令人满意。很多情况下,国家往往直接或者间接的剥夺了人们的自由和权利。例如,禁止任何商业往来,或者为任何这类往来设置障碍,政府就侵犯了人们的行动自由,而且这样做就直接颠倒了它的职能,因为它剥夺了人们的自由而不是确保这一自由;国家如果干涉宗教机构,那就是限制了人们的宗教自由,限制了人们的信仰自由;国家制定济贫法,强制人们按照一定的标准按时上缴钱物以帮助贫困人士,这就剥夺了人们心理上的幸福感。因为强制的济贫和自愿的慈善显然不能给当事人带来同样的满足感;国家干涉国民教育,规定必须学习什么而不准学习什么,那也是一种侵权,因为同干涉宗教一样,国家并没有任何借口和理由可以替国民选择什么是好的。

总体来说,全书以“最大幸福”这一概念为全书统领,以为实现此种“最大幸福”所要坚持的原理“第一原理”为主线,阐述了有关社会结构、国家管理方面的观点和见解。书中多处已出现了斯宾塞有关社会学思想中最主要的“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思想,只是当时仍不成体系。

四、评述

1、理论价值

《社会静力学》一书作为斯宾塞早期作品之一,其首要的理论价值是对其日后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体现的有关“社会有机论”、“社会进化论”的思想虽未成熟,但也对其日后系统理论的形成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而作为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代表性人物,英国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斯宾塞由《社会静力学》发展出的理论对后世的影响也是非常广泛的。在现代社会学理论中,功能主义理论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他的思想中关于社会分工和功能分化的社会进化理论。而冲突论则继承了其关于社会冲突和竞争的理论。其他一些学派,如符号互动论或常人方法论,虽然不是直接继承,但也批判的继承了他的一些观点。

2、现实意义

斯宾塞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获得巨大的进步,由此层建筑的一系列变革,资本主义进入了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国家干预转变的阶段。商业资产阶级开始向工业资产阶级转变,逐渐抛弃了一向主张的社会契约、个人权利和自由等观点,由自然权利主张转向了功利主张。在政治上主张社会自由、政治改革、扩大民主、加强立法。到了19世纪后期,更加改信黑格尔思想,注重道德立国和国家干预。斯宾塞在此时却反其道而行,在《社会静力学》一书中强调自由权利、社会自调、反对国家干预。显然,他的过分自由放任主义思想无疑已经落后时代发展的要求,这种思想和日益高涨的国家干预呼声格格不入。从这个角度来看,本书的现实意义不够明显。但也应看到,斯宾塞在书中有关知识产权、妇女权利以及儿童权利的论述仍是具有先进意义的,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3、不足

(1)对社会作用的夸大,忽视“内因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原理。

斯宾塞在《社会静力学》一书中多次提到了社会的重要性以及社会的功能。但是纵观全书,不难看出,斯宾塞夸大了社会的功能。斯宾塞在《祸害的消失》一节中写到:“经过长期过程形成的在能力和性格上的多种多样的差异,都必须归因于各个场合获得了对周围环境4的适应能力。”作者又在随后提出人类必然将随着社会发展而成为完美的。这些观点表现了斯宾塞是个乐观主义者,但同时也充分显示出斯宾塞对社会功能的夸大,它忽视了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对社会作用的夸大在书中多次出现。比如在教育问题上,斯宾塞认为应该完全让社会和自然来教导儿童,这显然是荒谬的。(2)关于国家职责的学说

很大程度上说,斯宾塞关于国家的学说是让人耳目一新的。作者对国家应该做何不应该做(尤其是不应该做)的一些事务进行了详细地论述。但斯宾塞的观点未免是有点过激了。在整书中,斯宾塞例举了国家不应该涉及而现实中已经插足的一些方面。它们有:济贫、国民教育、商业管理、宗教事务、政府殖民、卫生监督、货币邮政等。而这正如上文所说,已显然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从现代行政的角度来看,斯宾塞的优先方面更是荒谬的。如:国家不应该主持济贫事务,国家应该对货币放任不管任其自我调节等等。(3)一些偏激和片面的观点

作者在《济贫法》一节中提到的有关进化论的思想也是有极大缺陷的。作者认为既然存在优胜劣汰的客观规律,国家就不应该再实行什么济贫法,而应该人有社会进化发展,实现优胜劣汰,让那些处于贫困的人自生自灭。显然,这是毫无人性化可言、极其不人道的观点。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斯宾塞认为,适者生存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人和其他物种一样,都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机体的适应程度不同,他们的生存空间也就不同,能够最大限度适应环境者占有最大的生存空间,完全不能适应环境者只能被自然所淘汰。‘适者生存’的真

5谛是生存斗争,弱肉强食。”“他以生物学的自然选择、生存竞争和自然淘汰所体现的进化论观点来解释社会现象,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乃至种族与种族之间的关系都被他解释为生物界的单纯弱肉强食的关系,劣等人类必然要被淘汰,剩下的就是优等民族,必然充当统治者,6这就为后来的种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

《社会静力学》一书中虽然有一些观点在今天看来不完全正确,但总体来说,本书仍不愧为社会学的一本经典之作,斯宾塞以出色的文笔将自己充满智慧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为日后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雅萍,斯宾塞同情理论研究,2008 【2】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斯宾塞.社会静力学.张雄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6页 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93 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90一291

【3】林征宇,斯宾塞,社会,1982年 02期

【4】程立显,斯宾塞论社会公正_对市场经济的一种道德辩护,道德与文明,2000年01期

【5】任丰田,斯宾塞社会进化论思想述评,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6】程家明,试论孔德斯宾塞实证主义社会学传统对西方社会学发展的影响,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第五篇:社会静力学 读书报告

社会工作概论读书笔记元大喜 1200093117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

读书笔记

斯宾塞的“最大幸福”

―读《社会静力学》后

姓名:元大喜

学号:1200093117

联系电话:186 1382 0404

Daxi89@126.com

写在前面

上个学期,在社会学概论课程中我学了斯宾塞这位著名社会学家。但是,那时我不那么了解这位伟大的社会学家。这次读斯宾塞的著作《社会静力学》后,我才了解斯宾塞这位大思想家。斯宾塞是第一位真正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家。其较早明确提出的“社会系统”、“社会功能”、“社会控制”、“社会进化”等概念对后世有一定的启发。他认为进化是一个普遍的规律,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是一个有机体,在这两种有机体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

引言

整本书分成27篇文章,斯宾塞在每篇文章中都例举出大量实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而且每个实例几乎都是用一句话概括。作者在全书的开始论述了“最大幸福”这样一个当时社会所热衷、追求的概念。斯宾塞认为,幸福就是指人体的所有功能都得到满足。本书中有他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理论:第一个理论是“ 第一原理”即,每个人都有做一切他愿意做的事的自由,只要他不侵犯任何他人的同等自由。第二个是、社会哲学可以恰当地划分为静力学和动力学。前者探讨一个完善社会的平衡状态,后者探讨社会向完善状态发展所依靠的力量。本文主要讲的是对“最大幸福”和“第一原理”的斯宾塞的解释和我的想法。

斯宾塞的“最大幸福”

斯宾塞分析了“最大幸福”这一每个完善社会中人们所追求的直接目标的概念,以及如何去追求这种最大幸福——间接的去寻求,即人们在一个社会中,追求最大幸福必须个人能在自己的活动范围内得到完全的幸福,而不减少其他人为获取幸福所需要的活动范围。斯宾塞说,幸福意味着人体各种机能都得到满足的状态。一种机能的满足是通过对它的运用产生的。是因为幸福的标准变化无常,之所以其首倡者必然设想人类对“最大幸福”这一概念是不能成立的。现在各个时代,在各个民族中间,就各个阶级来说,人们对它的看法都是不同的。比方说,流浪的吉普赛人认为一个固定的家是令人厌倦的,而一个瑞士人如果没有家园就感到非常不幸。希伯来人的天堂是“一座由黄金和宝石建造的城市,有着异常丰富的五谷和美酒”;美洲印第安人的天堂则是一个“快乐的猎场”。商人和艺术家的雄心壮志绝不会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能把庄家汉和哲学家的空中楼阁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它们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不同地域甚至是不同人对自己的幸福界定都会有天大的不同。斯宾塞把这些事实概括起来,知道“最大幸福”的概念和人性的其他要素一样,幸福的概念必然随各人的爱好与性格而变化。它必然变化无常。斯宾塞要说的是“最大幸福”的意义要取得一致见解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而且很明显,在为了作出决定必须首先有明确概念的一切问题上,人们都是有争议的。因此,斯宾塞说:“妄图通过制定一个固定的准则,然后把它作为我们航行的目标时,我们看到的只可能是“海市蜃楼”,而不是理想的天国。” 所以我通过这一部分想达到“真正的最大幸福”到底是什么?从我看来,真正的幸福是个感谢,不是得追求的理想,而是现在我们身边能获得到的。‘感谢’和‘满足’比起来的话,感谢这个东西更深。其实很难感谢对自己的情况,但人在当下自己的各种情况下能感谢的话,应该不用侵犯其他人的权力,不用使劲追求改善的明天。

斯宾塞的“第一原理”

斯宾塞在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对“第一原理”进行论述。他先说明了“第一原理的由来”。他认为当两个人在追求各自的目的而发生冲突时,其中一人活动,只有在不扰另一人的相似活动时,才能保持自由。即人们在一个社会中,追求最大幸福必须个人能在自己的活动范围内得到完全的幸福,而不减少其他人为获取幸福所需要的活动范围。这种追求幸福的道路强调了一种社会公正,带有不偏不正的色彩,这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提出了道德意识学说和道德对社会的作用。并阐述了他的第一原理:作为正确的社会关系的法则——每个人都有做一切他愿做的事的自由,只要他不侵犯任何他人的同等自由。也就是说“在不侵犯其他人权利的前提下实现自己最大的权利”是社会的“第一原理”。斯宾塞“第一原理”的提出具有深刻意义,它是斯宾塞社会有机论的重要表现。斯宾塞指出社会是一个由互相联系的社会成员所组成的。各个成员在权利上互相制约,每个人的权利或者自由的实现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当中的所以它必然要影响到其他人的权利或自由。

同时,斯宾塞在阐述第一原理的时候,指出要实现最大幸福的四个基本条件:

1、公正:不减少他人活动范围,保证他人的最大幸福

2、消极的善行:不减少其他人的幸福

3、积极的善行:为他人幸福的创造条件

4、最大限度追求自己的幸福

由此可见,斯宾塞为了实现国民的最大幸福,而他强调限制国家活动理论基础。国家(政府)的任何活动,只要是能为这最大幸福创造符合上述的四个基本条件便是正当的、合理的,而且是值得称赞的;要不然便是侵犯权力,是减损幸福。他举例的这样国家侵犯国民的权力,超越国家本身权力的明显态度是存在着很多方面。比如济贫法、商业管理、宗教机构、国民教育、政府殖民、卫生监督等等。

总而言之,斯宾塞限制国家活动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就是建立在关于政治不干涉主义的思想。尽管他的理论有其特殊性、社会哲学的思辨性,但其关于国家在保证国民的最大自由、实现国民的最大幸福的观点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启发作用。

我的启发

我读这本书后,我想这位社会学家很了不起。尤其是对斯宾塞的先进的观点,他本书中提出的思想财产权是当时的时代相当预先的。今天已有知识产权,斯宾塞的思想产权可以看作早期知识产权的深刻思考。当时的国家和社会,因为快速的变化和发展而产生思想的混乱。斯宾塞提示当时社会的得走的方向,并且表达了对国家的行为感到的不满和讨厌。我觉得他是个真要说的话都说出来的真正的思想家。

我思考了对现在韩国对国民作出的行为中有没有侵犯我们的权力和自由。其实,斯宾塞主张的关于土地产权、国民教育、货币问题等,跟现代社会有所不同的部分多,但是,我觉得他的想法是最符合基本原理的。他写这本书的目的应该是为了社会的健康的发展,所以他说国家的职责、国家的错误。可是犯罪、自杀、失业、贫穷、腐败等等,我们不能说这全都是因为政府的失职、不作为或者侵权、违法,但政府毕竟难以摆脱关系。斯宾塞告诉我们,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在社会中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有实现这种幸福的能力,那么国民的总体幸福感必然会增加,社会秩序必然会趋向稳定、和谐。

出版信息

书名《社会静力学》1850

作者 [英]赫伯特斯宾塞 著张雄武 译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2012 北京

下载非学校化社会的读书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非学校化社会的读书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与经典为友,以圣贤为师——读卢梭《社会契约论》 与经典为友,以圣贤为师 ——读卢梭《社会契约论》 从前听人说:“读书就是与圣贤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总觉得有几分矫情。但翻......

    社会认同过程读书报告

    陈晓晓:《社会认同过程》读书报告 作者:(澳)迈克尔·A·豪格;(英)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 主编:方文 译者:高明华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内容简介: 本书......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作为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启蒙思想家,以及启蒙运动的卓越代表人物,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阐述了坚持社会契约,建立强调自由平等、反对压迫、反对专制与......

    社会如何记忆读书报告[五篇模版]

    文化人类学名著选读系列 《社会如何记忆》读书报告 一、“知人论世”——保罗·康纳顿 Paul Connerton is a sociologist. He is best known for his work in memory studie......

    健全的社会读书报告(范文)

    《健全的社会》读书报告 埃里希·弗罗姆对个人同社会和个人的自我实现以及完善的关系在《健全的社会》表达的得淋漓尽致。他的思想与弗洛伊德有着不可否认的关系,但却与他有......

    《社会实在问题》读书报告

    “常识世界”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读《社会实在问题》 吴俊蓉(2014级114030505001) 《社会实在问题》是阿尔弗雷德·许茨许茨到美国后写的第一部学术论文集,但生前并未来出......

    《瑞典社会保障制度》读书报告

    《瑞典社会保障制度》读书报告 在此之前,先讲一个故事吧。有一个小偷入室盗窃,房屋主人发现后用了较为极端的办法制止了他。第二天,小偷将屋主告上了法庭,法庭依法判处屋主故意......

    《陶瓷材料的强韧化》读书报告

    河北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陶瓷材料的强韧化》读书报告专业金属材料 班级材料116 学号111899 姓名李浩槊 2015年01月05日 目录 第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