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的社会读书报告(范文)

时间:2019-05-14 06:43: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健全的社会读书报告(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健全的社会读书报告(范文)》。

第一篇:健全的社会读书报告(范文)

《健全的社会》读书报告

埃里希·弗罗姆对个人同社会和个人的自我实现以及完善的关系在《健全的社会》表达的得淋漓尽致。他的思想与弗洛伊德有着不可否认的关系,但却与他有着根本的区别。书中写到弗洛伊德是典型的人性本恶者,认为人的感情是本能的需要。而弗罗姆更强调的是人的社会性。他在《健全的社会》中用大量的篇幅对人的社会性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即使人类对饥渴、睡眠的需要和性的满足都得到满足也不足以造就精神的健康和健全。弗罗姆认为社会需要能够与大集体和谐相处,有越来越多的消费需求,品味是标准化的,有着自由、独立精神以及不屈从于任何权威、原则或良心的人。一个精神健全的人会用爱、理性和自信去生活,他尊重自己以及他人的生活。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又有多少人能够一如既往地这样做呢?

在过度组织化的社会中,人竭尽全力也无法跳出这张大网,我们只有成为一个自由、独立的精神健全的人,才能反过来影响社会。这点是弗罗姆从人性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的体现,对此,我对马克思更关注人的自由发展又有了新的认识。弗罗姆的思想是建立在马克思早期著作的基础上的,特别是关于人异化的思想,因而他坚信马克思晚年的思想中已经种下了集权主义的种子。但他对马克思的批评是谨慎的,怀有敬意的,他试图保存他的思想中所有有价值的因素。

弗罗姆在书中分析了19世纪和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性格特征。在19世纪,资本主义的社会性格是:竞争、囤积、剥削、权威、侵略以及个人主义;20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在社会性格方面有了较大的不同,市场型社会性格占主导,剥削方式更加“合理”,社会更加文明,上个世纪的禁忌、抑制系统几乎完全消失了。弗罗姆在论述资本主义兴起时表达了是社会制度把人摆在了第二的位置上,在这样的社会之下,人与他的自然本性和他的真正需要异化了,正如马克思所说:“并不是个人被自由竞争解放了,而是资本使他自由。”由此得出了市场逐渐统治人的结论。书中提到了梭罗的一些观点。梭罗说:“如果一个人因喜欢森林而每天在林子里散步半天,那他就有游手好闲之嫌;如果他是一个投机商,整体督促人砍伐树木,弄得土地一毛不拔,他反倒被尊为勤奋,有事业心的好公民。” 爱因斯坦认为人类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利己主义的囚徒,感到不安全、孤独,而无法享受天真、单纯、朴质的生活。而人只有把自己奉献给社会,才能在尽管短暂、危险的生命中找到生活的意义。弗罗姆在《健全的社会》中也提到了罗伯特·欧文的看法,在欧文看来,新社会的目标不是增加生产为主,而是要完善人类,这种思想是建立在对人的性格的心理学分析基础上的。最后弗罗姆借助杜尔凯姆的观点总结出,个人摆脱了一切真正的社会束缚后,却发现自己被遗弃,被孤立,从而日益消沉,社会成了“一盘散沙”。换句话说,我们有了繁荣和自由,却依然是“机器人”。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加强了对自然的统治,然而,在建立一个新的工业机器时,人类却掉进了自己一手设计的陷阱中,在使人成为机器人,并简单地死去这一点上,弗罗姆认为唯一的出路就是完全毁灭核战争,或者在“人道主义的公有社会主义”的形式下重新发现我们人类。我们发展科技,不断促进社会的发展,是为了追求更便捷、更文明的生活,而不是使人成为机器的“傀儡”,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在课堂上,我第一次听到老师说奴隶不想获得解放时,我不禁感到惊讶,一直以来不都强调要解放奴隶,使他们获得自由和人权,为什么他们不想获得解放呢?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才有所了解,科技的发展使大机器生产普遍出现,在机器面前,人类成了机器的奴隶,工人的工作甚至比奴隶还辛苦,因为奴隶在工作时,起码可以找机会偷懒,但是在机器面前,工人只有不断重复同样的动作,稍微有点不注意,就会中断整个流水线工程。正如卓别林演的《摩登时代》里面的片段一样,卓别林演的夏洛克就是在混乱时代的下层小人物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因为他在再也受不了工厂里不断加快的传代式的工作线,最终被弄的精神失常,被送进精神病院治疗,出院后经历了很多事与愿违的事情,使他觉得最好的容身之地竟然是监狱。夏洛克从一个被压迫的工人到精神病者,最后成为要为温饱而甘愿进监狱的流浪者,这不正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吗?从一个受尽压迫的小人物身上反映的是社会的黑暗,资本主义的罪恶。而这部电影正是选择了这样特定的时代,特定的人物,特定的角度来诠释流浪者的悲哀,透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也表现了人类在机器面的异化的表现。

弗罗姆在字里行间突出地表明了人类发展的目标是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对现代社会进行了激烈的谴责,但作为一名仁慈、充满人性的学者,他又考虑了从何处才能找到诊断社会“病理”的问题,最后他认为必须建立在必要的人性概念之上。他把人的诸多根本需求总结为“交往的需求、超越的需求、寻根的额需求、身份感的需求、方向嗯和贡献结构的需求。”在对人的社会性进行详细的解剖后,对如何建立健全的社会给出了种种探究。弗罗姆认为一个健全的社会是一个符合人类的需求的社会,这里所说的需求是客观的,可以通过人类的研究确定下来的。书中提到了弗洛伊德主张现代人的痛苦是由于本能冲动受到过多的压抑,以及由此造成的神经症的现象。根据弗洛伊德的主张,弗罗姆得出了结论:“只有当工业和政治的体制、精神和哲学的倾向、性格结构以及文化活动同时发生变化,社会才能达到健全和精神健康。

弗罗姆主张个人是否健康从根本上将并非个人的事情,而取决于他所生活的社会结构。对此,他作出解析,一个健全的社会能够提高人爱自己同胞的能力,去享有创造地工作,发展他的理性和客观性。相反,一个不够健全的社会是一个制作相互敌对和猜疑的社会,它把人变作供他人利用和剥削的工具,剥夺热闹的自我意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社会既能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又能阻碍人的健康发展。这就是为什么要健全社会的重要原因。弗罗姆提出了在一个健全的社会中,任何人都不是他人实现其目标的手段,而永远是他自己的目的。在这样的社会中,人是中心,而所有的政治经济活动都服从于人的发展这一目的。按着良心去行事,被看作是根本而必要的品质,每个人都关心社会的事务就像关心自己的事务一样。健全的社会是人成为社会生活的积极而负责人的参与者,还能促进人的团结,激发人的理智的展现。此外,弗罗姆还特别强调了文化转型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的人物是让人们牢记我们的文明指导我们前进的理想和准则,他还对现行的教育制度远远不够表示遗憾。对此,他主张一个健全的社会必须保证成人教育的可能,正像今天的社会能够保证儿童接受学校教育一样。

弗罗姆最后归纳说,人只有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才能保护自己,免受自己的疯狂所引起的后果的影响。健全的社会适合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根深蒂固于人的 3 生存条件。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与人相爱相处,使人通过创造而不是破坏来超越自然,让每个人获得自我意识。然而,建立这样的社会,人类还需迈进一步。我很认同弗罗姆的这一看法,使社会成为一个健全的社会,最终获益的仍是我们。我们应该立足于现实,同他人、同社会、同自然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在不断探索中走向社会健全的道路。

弗罗姆在《健全的社会》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他把心理学层面的分析方法与历史学的、社会学的和哲学的见解进行综合的本领。读了《健全的社会》,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对人的主体性研究已经成为了许多学科的交汇点。另一方面,从弗罗姆的论述中,客观地揭示了西方社会所面临的深刻的精神危机。当然,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处于弗罗姆固有的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在《健全的社会》中,弗洛姆的观点中有许多根本性的缺陷,具有浓重的乌托邦色彩,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评论有些也有失偏颇,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和探索社会潮流的同时要对作者的观点加以分析、鉴别,吸收其中的有益观点,做到科学、实事求是的研究。

读完弗罗姆的著作,让我获益匪浅,从书中我看到了热闹的主体性以及人的社会性,也了解到了弗罗姆对通往健全社会的一些观点。在众多的西方哲人的思想论潮中,我虽不能一一理解透彻,却也有些许领会。这也是我读完这本书的收益所在。从弗罗姆的著作延伸到现实的文学作品阅读,我也明白了,作者在论述某些观点时,由于时代背景、社会状况以及个人信仰等固有的局限性,会导致一些观点上的偏见。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著作中要对作者以及其生活的年代有大概的了解,方便我们在阅读是,不至于被某些局限性的观点所影响。这样有利于我们分辨著作中的有益成分与不切实际的观点,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并使阅读获得最大收益。从书中我们也可以感悟到人类应该致力于关注社会现实,不仅要从自身的角度找问题,形成健全的人格,明白什么样的人才能在社会中生存下去,而且要批判的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与社会、自然形成和谐的平衡关系。

通过对弗罗姆的《健全的社会》的阅读,引发了我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事实 4 上,正如弗罗姆在《健全的社会》中所言,“与其他有生命之物结合在一起,与他们相关联,这是人的迫切需要,人的精神健全有赖于这种需要的满足。”社会属性的建构也正是人的生存所需。这种社会属性的生成与延续,需要的是人对自身社会性的明确、对社会中的他者的认知与沟通、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群体的渗透与融合。弗罗姆眼中的健全社会,需要的是在充分唤醒自身存在感的自我基础上,能够充分融入社会环境之中,积极而有创造性的构建起真正由人所创造的社会。弗罗姆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虽然物质丰足、科技发达,却是一个不健全的社会。在我们社会的转型时期,也容易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片面追求利润等社会疾病。我们应该真正做到,既努力发展经济,又做到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包括精神文明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避免社会的单向度发展。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人的问题,注重人的价值的实现、关心人的利益问题,加强人格精神的培养。不断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来了解现实社会的积弊,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找到高效的解决办法,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也有利于建立健全的社会。

第二篇:如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提高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也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虽然整体经济运行效率得以提高,但是社会就业、养老等问题也日趋突出,社会不稳定的风险也在增加。因此,构建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现行社会保障政策已成为当务之急,下面我列出一些我自己对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几点建议:

(1)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并存,不同社会群体间的保障水平差异过大,建立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大多数人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2)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应在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分别设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附加养老保险、职工个人的储蓄性保险,还应积极发展商业保险和社会互助,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发展私人养老、医疗保险等,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3)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提高管理效率。对此,我国目前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借鉴国外经验,确立由社会自治组织经办社会保险的方式,实行社会保险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改变目前多头管理的现状。二是充分发挥财政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财政始终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财政参与社会保障管理,关键是要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对社保资金实行全程监督,加强对社会保障结余资金的管理,保证这部分资金的安全与保值增值。三是建立社会保障服务网。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实现现代化管理。

(4)多头并举,开辟新的筹资渠道。首先要硬化征缴手段,扩大社保资金规模。其次搭建社会保障新平台,开辟新的筹资渠道。最后对特定企业适时减免或加成征收社保费。

(5)尽快完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为了实现社会保障管理法制化,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加快立法建设。一是根据社会保障制度中各个具体项目的难易程度和实际进展情况先分项制定法规。然后在制定单项法规的基础上,再考虑制定社会保险法、社会福利法等,明确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之间的职责与权限,使社会保险管理有法可依。二是加快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立法。三是健全社会保障的司法机制。在健全法制的基础上,加快完善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人民在社会保障中真正得到实惠。

(6)加强宣传,增强全国人民的社会保障意识。一是克服依赖思想。对国有企业职工加大宣传力度,使其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不再为职工的生老病死承担全部费用,而是由企业与职工共同分担。社会保障程度高低不仅影响职工的现实生活水平,而且会影响他们的未来生活水平。二是克服侥幸心理。对于那些心存侥幸舍不得花钱买保险的人,从各个层面分析社会保障将给他们带来的实惠,使他们对社会保障有一个新的认识。三是纠正部分领导对社会保障的误解,确保社保资金的安全。

第三篇: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带有根本性的制度建设,也是一项开拓创新性的重大改革任务。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必须从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推进改革和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使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政策更加配套、管理更加规范、运行更加稳健.坚持三个原则,把握社会保障发展方向。一是坚持社会保障标准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既尽力而为,让人民群众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又量力而行,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承受能力。二是坚持从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满足不同水平的社会保障需求。三是坚持由近及远、循序渐进、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要注意把握改革政策出台的时机,注意保持有关政策的相对稳定和衔接配套,注意采取平稳可行和符合国情国力的过渡措施,避免社会矛盾的发生。

推进四个转变,强化社会保障意识。一是适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推进社会保障由以城市和企业职工为主向城乡全体劳动者转变。二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的要求,推进社会保障由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向多种所有制转变。三是适应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推进社会保障由以城镇为主向城乡统筹转变。四是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进社会保障由以单位管理为主向由社会机构提供管理和服务转变。

完善三个机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一是建立完善稳定可靠多元的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机制,加大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通过利益导向鼓励参保缴费,强化基金管理和监督检查,建立社会保障基金随财政收入增长而增长的机制。二是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统筹调剂机制,将养老、失业保险金的下拨与上解挂钩,与扩面征缴情况挂钩,对基金困难的地方,省、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规模的调剂金予以支持。三是建立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机制,及时落实参保人员的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积极发展慈善事业,鼓励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优势企业对慈善机构进行捐助,积极鼓励社会力量采取定点挂钩、定向捐赠、结对认养等方式,参与集中供养。

强化两项措施,夯实社会保障基础。一是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化建设,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严肃查处不参加社会保险、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二是加强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建立起覆盖广泛的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将社会保障资金的缴纳、记录、核算、支付、查询服务等全部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对所有服务对象跟踪一生、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目标。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块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

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步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这一重要精神。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维护社会公正,协调社会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国际经验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改革发展“减震器”,社会公平的“调节器”社会安定的“稳定器”,是一张促进社会进步的“安全网”。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总的来看还为不够完善,存在着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总的要求是:坚持广覆盖、促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照十七大精神要求,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好工作。

一、完善就业再就业政策,以创业培训促进再就业

我们按照各级党委、政府要求,积极主动工作,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一是完善政策体系,从制度上保证各项就业与再就业工作顺利开展。结合实际制定下岗职工和农民工转移培训操作办法,扩大培训

效果。二是加大投入力度,满足就业再就业工作资金需要。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支持就业与再就业工作,注入小额担保基金,向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为广大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贷款支持。三是开展扩大失业金支出范围,提高失业基金补助标准。

二、支持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确保企业、事业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

进一步完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一是开展扩大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障个人帐户工作。二是做好企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企业养老保险与事业养老保险的分开运作前期工作。三是组织资金确保企业、事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调标按时足额发放。

三、完善制度和加大投入并举,促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与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财政部门会同民政部门进一步完善制度,增加投入,规范管理,在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方面取得新进展。一是建立和完善低保与就业再就业政策的衔接配套措施,将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与享受城镇低保和失业保险相衔接。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下岗职工就业再就业。三是规范和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和农村低保制度。会同民政部门深入开展调研,研究进一步规范农村特困群众生活救助政策以及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为广大城乡弱势群体提供生活救助,为抗灾救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继续做好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有效地解决广大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使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抑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五、强化监管,规范社会保障资金管理

一是会同社保、民政、卫生等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社保资金的日常监督管理。二是完善基金征管体制,努力做到应收尽收。三是配合审计部门对养老金、失业金、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城乡低保资金进行了专项检查审计,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纠正。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对做好财政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了更新的目标,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将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发挥职能,加大对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阳光雨露,为我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做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申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已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稳定发展的大局。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健全、这方面的法制是否完备,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必然会造成一部分劳动者被迫退出或者暂时退出劳动岗位,带来本人及其家庭经济和生活的困难,需要国家提供生活保障。社会成员在年老、体弱、疾病、伤残、遭遇灾害等情况下,也需要国家提供物质帮助或者给予救济,以维持本人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近年来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就业形式日益多元化等严峻挑战。为了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今后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

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建立覆盖城乡所有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来看,社会保障最初只覆盖工业工人,随后依次逐渐扩展到商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者、公务人员和农业工人、个体劳动者和小业主,甚至工薪劳动者的配偶。扩大社会保障范围,使之逐步覆盖城乡所有劳动者,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长期奋斗目标,也是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必然要求。

合理确定支付水平,使社会保障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根据我国人口众多、年龄结构老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未来社会保障负担沉重的现实情况,再考虑到国家层面上的社会保障资源严重不足,经济不景气时社会保障支出反而会急剧增长,因此,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的时候,支付起点应相对低一些,社会保障制度的受益者从整体上只能享受低层次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保障、广覆盖应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长期政策选择。

针对国民保障需求的多元化,建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我国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注重结合自己的国情与国力,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决定了国家建立的基本保障制度只能起到基础性作用,解决国民在遇到收入风险时的基本生活问题,尚无法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这样,补充保险或政府鼓励的基本保障以外的其他保障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由多功能的社会救助体系和包括国家强制的最低水平的社会保险、由缴费决定或自愿购买的补充保险在内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构成。

要扩大筹资渠道,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多元化。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以往主要采用现收现付制。这种模式既不公平,也不能筹集到足够的基金以备未来之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均寿命延长,老龄化社会到来,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要求社会保障既能体现自己养活自己的原则,又能够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以备将来使用。这就要求实行多样化的筹资模式,即实行以部分积累制为主体,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并存,个人账户制、捐赠、发行彩票和可降低管理成本的志愿者服务等形式相结合的多种来源渠道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

加强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形成法治化、规范化、高效化的社会保障运行管理体制。依法办事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运行、管理只有以法律为依据,才能公平、高效、健康地发展。

社会保障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定的稳定器、安全阀,事关广大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因此,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完善社会福利,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第五篇:《健全的社会》读后感

《健全的社会》读后感

读完弗洛姆的《健全的社会》后,我很想按“社会的缺陷”、“健全的社会”到“健全之道”这条线来写,毕竟这样可以展现文章的精华和脉络。可惜的是我才疏学浅,这本书我有很多看不懂,所以我只能写一些我认为我懂的感受。

一、仁慈,充满人性的弗洛姆

弗洛姆一生著述颇多,这些著作表明,他将大半生的精力都放在了对文化、社会的分析、批判之上,特别关心个人同社会、同人的需要以及人类的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关系。他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加以综合,提出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说。《健全的社会》一书代表着他试图用这种理论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在作出诊断的同时提出了治疗社会疾病的办法。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弗洛姆的思想发端于弗洛伊德,但却与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有着根本的区别。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基本感情是根植于本能需要的,弗洛伊德认为人与动物共有的需要——饮食、睡觉、性满足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很好的满足,人的精神就不会健全,并且人的一生都被本能所左右——里比多决定了人的各个发展阶段。弗洛伊德是典型的人性本恶论者,他没有看到人的社会性。而弗洛姆他不否认本能的作用,但是他看到了人的社会性,也更强调人的社会性,他说:“人的基本感情并不是根植于本能需要,而是产生于人类生存的特殊条件。”他没有像有些学者所做的那样,为了表明自己是不同与弗洛伊德的,自己是高尚的,就一味地否定弗洛伊德,他说:“不过,即使全部满足了这些生理需要,也不足以使人的精神健全、健康。”我觉得弗洛伊德眼里的人类是好比动物世界,一切都是为了最基本的需要——吃喝、性等的满足,在自然界中狂奔、掠夺、弱肉强食„„而弗洛姆对人性的分析,会使我想起《聊斋志异》中那些狐仙,她们一方面是动物,另一方面具有人性,甚至有时候有比人更光辉的心灵。倘若弗洛伊德和弗洛姆一起看《聊斋志异》,弗洛伊德大概是口口声声说:“又是一只狐狸”,而弗洛姆一定会说:“又是一个玲珑的美人”。弗洛姆的仁慈更主要地体现在他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解上。在《健全的社会》这本书里,弗洛姆对前人提出的改造社会的各种设想进行了评论。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和各种流派的社会主义是:“我们时代最有意义、最富理想和道德的运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 1

“对了解统治社会的规律所作出的最持久、最重要的贡献”。他反对西方世界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歪曲理解。但与此同时,他却表示不赞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人阶级必须通过革命夺取政权才能改造社会的思想和“剥夺剥夺者的权利”的主张,认为马克思过高估计了政权和暴力的作用。我是仅仅根据弗洛姆反对暴力就认为他是仁慈的吗?不,实际上,我是把他和某些马克思的崇拜者相比较而言的。以苏联为模式的社会主义的领导者们把马克思本人关于社会主义的理想曲解成了某种唯经济主义,社会主义的这个概念内涵越来越集中于如何更加合理,更大程度地发展生产力,于是更多的是关注怎样打倒剥削阶级,分割他们的财产。这也就难怪西方世界批判马克思主义的体系是建立在“对物质利益的兴趣是推动人的最积极的力量”这样的思想基础上的。政治家毕竟是政治家,不仅不仁慈,而且不厚道,利用了马克思主义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就自称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反倒批评弗洛姆不能正确理解集权与分权、民主与集中的辨证关系和无政府主义。实际上,按照马克思本人的设想,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是一个在质上不同于以往任何社会形态的社会,其主要的表现就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本身已经不再具有以往的社会都具有的那些现象,即人们将同心协力地决定自己的存在,因而是一种不再有恐惧的存在;劳动将不再是衡量财富和价值的尺度;人将不再在被迫劳动的状况下消耗生命,等等。弗洛姆作为一名仁慈、充满人性的学者看到的马克思主义是这样的:人类发展的目标应是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新的和谐,一种使人与其同胞的相关性同人的最重要的需要协调一致的发展。社会主义是“一种联合,在这种联合中,个人的自由发展就是全体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是这样一种社会,在这种社会中,“每个人的充分自由的发展成了社会的主要原则”。政治家从经济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我没有权利也无能力评说其是非,但是我很喜欢弗洛姆给了我一个全新的、从人性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的机会。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以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在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资本家是剥削阶级 „„”,读了《健全的社会》才知道马克思更关注的是人的自由发展。林清玄说:“白鹭立雪,愚者见鹭,聪者见雪,智者见白。”对于马克思主义,我认为我就是那愚者恐怕只能“见鹭”、那些所谓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大约也只是“聪者见雪”,而只有弗洛姆是“智者见白”。

二、从缺陷走向健全之道

大一的时候有一次我去暨南大学旁听,这是暨南大学的全校选修课,相互之间基本上都是不认识的。下课的时候我和周围的同学聊天,她问我是哪个系的,我让她猜,她居然说:“你不是暨大的,你像是华师的。”我惊讶极了,她却笑着说:“你没有听说吗?哪个学校出来的,看一看,再听一听,就知道了。”后来我经常让周围的暨大同学猜我是哪个系的,他们十之八九都能猜出我是华师的。在广州读书四年多了,到现在我也能一下分辩出谁是华师的,谁是华工的,谁又是暨大的,是他们的脸上写着“XX大学”吗?当然不是啦,靠的是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文化氛围,不同的文化氛围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同一文化氛围会对人产生相似的影响。我们华师有一个好传统,那就是排队买饭,很少有人插队,有一次有个新生插队,就有人大声地说:“你还是不是华师人?”,显然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言行是有规范作用的。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位长辈聊天,这位长辈开玩笑似地说:“师范院校的学生谦虚温和有余,但胆识太小。”我才真正意识到不同的校园文化氛围带给每个学生的有好也有坏。

校园有自己的文化氛围,城市也有自己的文化底蕴,一个社会也有它自己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环境。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文化通过个体的一言一行、喜怒哀乐表现出来。但是一个人的力量要反过来改变文化是很难的,因为文化环境是大多数人共同营造的,所以只能“入乡随俗”。弗洛姆认为内在的主要感情和动力是人的全部存在的产物,这些情感和动力是明确的、可知的,一部分是有益于健康和幸福的,另一些则易于造成疾病和哀愁。任何一种社会秩序都不会创造这些基本感情和动力,但却决定着哪几种潜在的感情可以表现出来或者占据优势地位,当人出现在任何一种既定的文化中时,他总是人性的一种表现,不过,这种表现的形式却是由他所处的社会情况所决定的,并且是这个社会的特定产物。

为什么会产生特定的社会秩序或者说文化呢?为什么特定的社会秩序可以影响甚至规范人们呢?弗洛姆认为是在于人们观念中的“共同确认”——大多数人都有某种思想或情感,这种思想情感就必定是正当的。弗洛姆批判这种想法实在十分幼稚的,再也没有比这更错误的了。我们可以说“两个人发了疯”,一样也就可以说“上百万人发了疯”。千千万万的人都有同样的恶习,这并不能把恶习变成美德;千千万万的人都犯有同样的错误,并不能把错误变成真理;千千万万的人都有同类的精神病态,并不能使这些人变成健全的人。在难非有一

个原始部落,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仍然有千千万万的妇女被惨无人道地实施割礼——对女性生殖器的摧残,在这个部落每个人都认为是必须的,是神圣的,是每一个纯洁的女人所必须接受的,男人这样认为倒也罢了,作为受害者的女人也是这个恶习的拥护者。割礼是个恶习,但因为千千万万的人的拥护使得它变成了社会秩序,一种文化,但它仍然是恶习啊。在中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席卷了整个神州大地,年轻人的血液在沸腾,理直气壮地亲手绑起自己往日亲爱的老师,批斗、游行„„在当时又有几个人认为这是错的呢?那可是千千万万的人所拥护的啊,是千千万万的人做出来的啊?错误不会因此而变成真理,就连当年的红卫兵在回忆往事时都会满脸内疚地说:“那是一场错误啊!”

在一个特定的非健全的社会秩序或是文化里,正常个体所展现的人性,必然包含有益于健康和幸福的感情和动力,同时也包含一些易于造成疾病与哀愁的感情和动力。可以说一个非健全社会的文化是有益于健康与幸福和一些易于造成疾病与哀愁的感情和动力的综合,是一个有着缺陷的文化。弗洛姆区别了缺陷和神经症。缺陷是文化带来的,是客观存在的不足或是消极的感情或是动力。普通的个体很难发现这些缺陷,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们也不敢去发现,因为他们深深的知道自己所处的社会秩序或是文化是这个社会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是“神圣”的,即使他们发现了,他们也不敢说出来,为什么呢?他们不想和大多数人不同,按照弗洛姆的话说就是:“自卑感来源于不同,这不同是好还是坏,却无人去问。”;大多数人也不允许他们不同,否则就给他们戴上个“神经症”的帽子,他们情愿“带着缺陷又不会患病的生活”。然而所幸的是一个社会总有小部分人能够看到这些缺陷并为此呐喊,就像《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孩那样指出大多数人都避讳的事实,然而这种努力往往是蚂蚁撼大树,心有余而力不足,像楚国的屈原、清朝的刘庸、波兰的哥白尼„„他们无力“对抗潮流”而健康地活着,但却很容易被大多数人贴上“神经症”的标签。当时光飞跃,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时,人们站在今天遥望昨天时,就能够站在高处审视过去的社会、过去的文化,就能够稍稍客观的指出这些过去的社会及其文化的缺陷。难怪古人常说:“千秋功过留待后人评”。神经症是这个社会对人的诊断,这种诊断或许是客观的,是客观存在的缺陷;但也有可能是大多数人给少数不同于他们的人所贴的标签。

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在其宣言中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个方面。后又指出:人体健康标准中的心理健康可用“三良好”来衡量:一是良好的个性;

二是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自控力强,能适应社会;三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我们要求健康的人去适应社会,可是是不是也应该像弗洛姆那样来反思一下我们的社会呢?毕竟没有人可以狂妄地说:“我们是处在一个健全的社会”。

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健全的呢?怎样通向健全之道呢?在网上搜索时输入“健全的社会”,马上你就可以看到很多写着“健全社会的法制”、“健全社会的监督系统”、“健全社会的福利制度”、“健全社会的保险制度”等等有关健全社会的措施。这些内容虽然和我要写的弗洛姆没有什么关系,但是通过这些我们可以感觉到我们的社会是企图通过一些外部手段或是制度来改善并健全社会的,并且坚信这是有效的。让我们看看弗洛姆吧!他主张:要使社会成为健全的社会,人就必须同自然、同自己建立一种新的相关关系,不是从求同的过程中,而是在主动、负责的参与行动中,获得自我身份感;人必须以创造而不是毁灭,来超越自然;人必须顺从理性的权威,即伦理、道德和良心,发展自己的创造倾向,消除囤积和接纳倾向。我想弗洛姆所认为的健全社会应该就是指消除他所说的异化,人人都回归到真实的“自我”的社会。我很认同他的看法,我希望社会能摆脱权力与金钱的奴役,超越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竞争、怨恨与虚伪以及一切施虐和受虐的权力关系,以此唤醒心中的良心和道德,心灵深处的真实色彩„„让自己的良心与道德替代法律,让自己的价值观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而不是被自己以外的事物或力量所左右。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期望。例如一位画家谈到自己艺术时这样说:“在那完全属于自己主宰的空间中,让激情的想象尽情蔓延,用色彩、明暗、线条去表现那份真实的心跳的感觉,因而我反复地描绘被分割的田野、花卉、遥远的星空和若干年来的记忆„„摹仿外形的手法已经不再重要,一种旨在提示某种生命的真实与观念已经成为我当下乃至今后若干年追求的方向。”说得简单一点,弗洛姆是希望人能用“心”去活,能够潇洒地活,而不是活在“别人的眼光中”或是活在“千丝万缕的制度中”,人能够主宰自己,能够感觉到自我的存在,是为了发展和创造自我而活。我觉得弗洛姆所描述的实际上是一个人人都能自由发展,且不会妨碍他人自由的无政府社会。很多人批判弗洛姆的无政府主义,我不认为这有什么错。但我不认为像弗洛姆所说的建立一个共享经验、共享工作、共同管理的工作公社就能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我也不知道怎样才能通向健全的社会,我觉得很难,因为健全的社会是能够就人类生存问题作出满意的回答的,适用于全人类的普遍准则。众口难调,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怎样才能让社会秩序适应我们每一个人呢?但我觉得既

然要充分发挥自我,就要给人自由,至少要营造一个能接纳所有精神状态的社会秩序,这样人就不用担心不被接纳,人才能按照自我的想法去生活。

下载健全的社会读书报告(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健全的社会读书报告(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如何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浅谈如何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也是全社会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直接关系着亿万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民生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同时也是当前......

    社会语言学读书报告

    社会语言学读书报告 《社会语言学》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研究社会的各个层面对语言运用的影响,包含文化准则、社会规范或情境。重点研究语言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相互作......

    读书报告社会静力学

    一、 作品描述 《社会静力学》是斯宾塞的第一部学术著作,(1842年出版过论文),首次出版于1850年12月,当时的名字叫做《社会静力学:或,人类幸福的基本条件说明,及其中首要条件的详......

    社会静力学 读书报告

    社会工作概论读书笔记元大喜 1200093117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 读书笔记斯宾塞的“最大幸福”―读《社会静力学》后姓名:元大喜 学号:1200093117 联系电话:186 1382 0404 Daxi89@12......

    健全社会管理工作考评体系

    健全社会管理工作考评体系 本报乌鲁木齐12月6日电 记者潘从武 今天下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会议宣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治......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与经典为友,以圣贤为师——读卢梭《社会契约论》 与经典为友,以圣贤为师 ——读卢梭《社会契约论》 从前听人说:“读书就是与圣贤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总觉得有几分矫情。但翻......

    社会认同过程读书报告

    陈晓晓:《社会认同过程》读书报告 作者:(澳)迈克尔·A·豪格;(英)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 主编:方文 译者:高明华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内容简介: 本书......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作为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启蒙思想家,以及启蒙运动的卓越代表人物,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阐述了坚持社会契约,建立强调自由平等、反对压迫、反对专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