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红线管理的基本要求
生态红线管理的基本要求
保护优先,预防为主
建立健全生态红线区域内生态功能评价和管理成效评估制度,加强生态预测与预警体系建设力度,提高生态红线区的抗干扰能力,以生态保护红线区为重点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运用互联网技术,与国家环境保护生态背景数据网络平台联网,实施数据信息共享,构建全国生态红线区域内生态监测网络。同时,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展生态系统健康诊断与预测评估,对全国生态红线区域实施动态监测与中长期预警,定期发布生态安全预警信息,为国家环境管理、资源开发及生态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在全面分析和研究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成因、机制、机理及演变规律的基础上,确立适宜的生态保育对策。通过技术集成、技术创新以及新成果、新工艺的应用,提高生态修复效果,保障脆弱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以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科学监测、合理评估和预警服务为手段,强化“环境准入”,规范各类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活动,防止造成新的人为生态破坏和生物安全问题的发生。同时,要加强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使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设工程能够长期发挥作用,促进生态红线区域内的生态恢复。
除了重大道路交通设施、必要的公益性服务设施、旅游设施、公园、必要的农业生产及农村生活、服务设施、与环境保护相适宜的农业、教育、科研等设施和其他经生态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论证,与生态保护不相抵触,资源消耗低,环境影响小,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建设的项目外,严格禁止其他项目在生态红线区域内进行建设。
分区推进,分类管理
依据本区域实际,合理划定生态红线。实行分级保护的措施,明确环境准入的条件,使得各类生态红线区域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在国家制定总体保护方案指导下,各省、市、区县相应的制定具体的规划加以实行。
统筹兼顾,合理开发
生态红线的管理要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发展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重大规划相协调,统筹考虑短期、长期,城乡间的生态保护需要,突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假设、管理、评估等重要工作。遵循自然环境分异规律,综合考虑流域上、中、下游之间的关系,区域间生态功能的互补作用,明确不同区域的生态主导功能,科学合理确定保护区域。坚持合理适度开发,以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保证生态过程连续性和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中心,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全面限制有损于红线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产业扩张,发展与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特色产业和环境友好产业,从源头控制生态退化,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区域内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规划,确立适宜的资源开发模式与强度、可持续利用途径、资源开发监管办法以及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保护措施;生态保护红线区内的现有建成或者在建项目应当控制规模,不得增加污染负荷。对影响主体生态功能的建设项目应当有计划地清理或者迁出生态保护红线区。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建设项目,应当限期治理1。
依法治理,公众参与
进一步完善与生态保护红线相关的政策及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生态保护行政执法体制,建设高素质执法队伍、严格管理制度、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生态红线区域内建设项目应作为环境影响重大项目依法进行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及规划选址论证,在规划选址批准之前,要先在政府网站上公布。已批建设项目,要优先考虑环境保护,加强各项配套环保及绿化工程建设,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依法建立生态保护红线补偿制度,将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制定配套的补偿办法,确保生态补偿资金用于受补偿地区的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生态红线内已建合法建筑物、构筑物,不得擅自改建和扩建。对违反规定在生态红线内进行违法建设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构成违法占用生态红线范围内土地进行营利的,需清理违法建设或占用的土地,恢复原区域的基本生态功能,并按照相关土地建设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建立健全政策与机制,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拓宽民众监督渠道,鼓励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以政府为主导,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现代媒体,深入宣传保护脆弱区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增强全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强化监管,各司其职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依照各自职权,加强生态红线巡查工作。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如实提供有关资料,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对不认真履行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职责的以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政府官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充分发挥环保部门在生态保护统一监管的职能,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推动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
政府有关部门在生态保护红线区管理工作中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具体而2言,(一)环境保护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编制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和调整方案,对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综合评估、评价,对生态保护红线区进行生态环境监测和预警工作,依法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二)发展改革行政部门负责将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纳入主体功能区规划,负责红线区内项目管理;
(三)土地规划行政部门负责将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监管生态保护红线区内的土地利用,依法对红线内违法用地行为进行查处;
(四)财政部门负责将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监督资金使用情况;
(五)林业行政部门负责依法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内的林地、湿地、自然保护区等进行管理,查处相关违法行为;
(六)水行政部门负责依法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内河道、水库、滩地、灌渠等进行管理,查处相关违法行为;
(七)农业、城建等行政部门负责依法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内有关农业、城建等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查处相关违法行为;
(八)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内违法建 12沈阳市生态管理红线管理规定 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 设等行为进行查处。
《全国生态环境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
(二)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建立健全脆弱区生态监测与预警体系,以科学监测、合理评估和预警服务为手段,强化“环境准入”,科学指导脆弱区生态保育与产业发展活动,促进脆弱区的生态恢复。
——分区推进,分类指导。按照区域生态特点,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力空间布局,以科技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维护生态脆弱区自然生态平衡。
——强化监管,适度开发。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坚持适度开发,积极引导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发展,保护和恢复脆弱区生态系统,是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在明确区域分布、地理环境特点、重点生态问题和成因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应对战略,分期分批开展,逐步推进,积极探索生态脆弱区保护的多样化模式,形成生态脆弱区保护格局。
(一)总体任务
以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保证生态过程连续性和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中心,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全面限制有损于脆弱区生态环境的产业扩张,发展与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特色产业和环境友好产业,从源头控制生态退化;加强生态保育,增强脆弱区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建立健全脆弱区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及预警体系;强化资源开发监管和执法力度,促进脆弱区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二)具体任务
1.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脆弱区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根据生态脆弱区资源禀赋、自然环境特点及容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发展与脆弱区资源环境相适宜的特色产业和环境友好产业。同时,按流域或区域编制生态脆弱区环境友好产业发展规划,严格限制有损于脆弱区生态环境的产业扩张,研究并探索有利于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育耦合模式,全面推行生态脆弱区产业发展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加强生态保育,促进生态脆弱区修复进程
在全面分析和研究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成因、机制、机理及演变规律的基础上,确立适宜的生态保育对策。通过技术集成、技术创新以及新成果、新工艺的应用,提高生态修复效果,保障脆弱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同时,高度重视环境极度脆弱、生态退化严重、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地区如重要江河源头区、重大工程水土保持区、国家生态屏障区和重度水土流失区的生态应急工程建设与技术创新;密切关注具有明显退化趋势的潜在生态脆弱区环境演变动态的监测与评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采取不同保育措施,快速恢复脆弱区植被,增强脆弱区自身防护效果,全面遏制生态退化。
3.加强生态监测与评估能力建设,构建脆弱区生态安全预警体系
在全国生态脆弱典型区建立长期定位生态监测站,全面构建全国生态脆弱区生态安全预警网络体系;同时,研究制定适宜不同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科学监测和合理评估脆弱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生态过程动态演变规律,建立脆弱区生态背景数据库资源共享平台,并利用网络视频和模型预测技术,实现脆弱区生态系统健康网络诊断与安全预警服务,为国家环境决策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4.强化资源开发监管执法力度,防止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
加强资源开发监管与执法力度,全面开展脆弱区生态环境监查工作,严格禁止超采、过牧、乱垦、滥挖以及非法采矿、无序修路等资源破坏行为发生;以生态脆弱区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基线为基础,通过科学规划,确立适宜的资源开发模式与强度、可持续利用途径、资源开发监管办法以及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保护措施;研究制定生态脆弱区资源开发监管条例,编制适宜不同生态脆弱区资源开发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标准及技术规范,积极推进脆弱区生态保育、系统恢复与重建进程
(一)完善生态脆弱区的政策与法律法规体系
由于我国脆弱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政策措施不完善,导致环境监察与行政执法能力薄弱,资源过度开发、人为破坏生态等仍是引发生态脆弱区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快制定国家《生态保护法》、《生态补偿条例》等法律法规,健全生态保护行政执法体制,建设高素质执法队伍、严格管理制度、强化行政执法能力,是杜绝生态脆弱区资源不合理利用、防止滥砍乱伐、滥搂乱采、无节制开垦、非法采矿等人为破坏现象的有效措施,也是保证规划目标如期实现的关键。
(二)强化生态督查,促进生态脆弱区保护与建设
加强生态督查力度,研究制定生态脆弱区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生态督查专员管理办法和有利于生态脆弱区保护与建设的环境督查、生态监理技术规范以及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地方政府应建立由主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生态保护协调机制和政府决策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统一生态保护行政执法权限,严厉查处生态脆弱区内各种破坏生态环境和有损生态功能的不法行为,如非法采矿、盗砍森林资源、草原挖药等现象,切实保障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三)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建立多元化社区共管机制
以政府为主导,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现代媒体,深入宣传保护脆弱区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增强全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各级政府要借助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逐级建立生态保护目标责任制,并与农牧民签订生态管护合同,逐步建成完善的多元化社区共管机制,使生态保护与全民利益融为一体,从根本上实现生态保护社会化。
(四)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多渠道筹措脆弱区保护资金
生态脆弱区为国家生态安全做出的公益性贡献大。因此,继续实施生态建设项目向脆弱区倾斜政策,建立有利于脆弱区生态保护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资金横向转移补偿模式,通过横向转移改变地区间既得利益格局,实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增加脆弱区资金投入。
(五)加强科技创新,促进脆弱区生态保育
围绕区域重点生态问题进行协同攻关,深入开展与脆弱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相关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积极筛选并推广适宜不同生态脆弱区的保护和治理技术。同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开发强度,促进脆弱区生态保育。
(六)探索产业准入管理,从源头遏制脆弱区生态退化
脆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根源一方面是受脆弱区本身地形地貌、自然气候、土壤质地及自然植被等结构因素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受到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强烈干扰所致。其中,人类的经济开发活动是加剧脆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根本因素。因此,积极探索生态脆弱区合理的经济开发强度与方式,建立适宜的产业准入制度,限制或降低人类的干扰程度,缓减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是有效克服脆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根本所在。
相对稳定:生态红线区域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红线区域未经相关政府机关批准不得擅自调整。因国家、省、市重大建设项目和法定规划调整,需要对生态红线进行局部调整的,应当以“总量不减、占补平衡、生态功能相当”的原则,编制调整方案,送至相关职能部门的审核,并召开听证会、论证会的形式征求意见。自批准之日起,在调整的内容应当在主要新闻媒体和政府网站上加以公布。
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区推进,分类指导。强化监管,适度开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内容蛮丰富的
第五条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制度。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保护优先,限制开发。
《全国生态保护“十二五”规划》
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统一监管,各司其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
(保护的基本要求)
保护性质不改变,生态功能不降低,空间面积不减少。(划定生态红线的基本原则)
重要性●系统性●等级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动态性
3、监测与监管能力低下
我国生态监管机制由于部门分割、协调不力,导致监管效率低 下。同时,由于相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不完善,经济发展与生态 保护矛盾突出,特别是生态监测、评估与预警技术落后,生态脆弱 区基线不清、资源环境信息不畅,难以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良好 的技术支撑。
(一)总体任务;加强生态保
育,增强脆弱区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建立健全脆弱区生态环境 监测、评估及预警体系;强化资源开发监管和执法力度,促进脆弱 区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二)具体任务
1、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脆弱区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根据生态脆弱区资源禀赋、自然环境特点及容量,调整产业结 构,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发展与脆弱区资源环境相适宜的特色产业 和环境友好产业。同时,按流域或区域编制生态脆弱区环境友好产 业发展规划,严格限制有损于脆弱区生态环境的产业扩张,研究并 探索有利于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育耦合模式,全面推行生 态脆弱区产业发展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加强生态保育,促进生态脆弱区修复进程 — 13 —
在全面分析和研究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成因、机制、机理及演变规律的基础上,确立适宜的生态保育对策。通过 技术集成、技术创新以及新成果、新工艺的应用,提高生态修复效 果,保障脆弱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同时,高度重视环境极度脆弱、生态退化严重、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地区 如重要江河源头区、重大工程水土保持区、国家生态屏障区和重度 水土流失区的生态应急工程建设与技术创新;密切关注具有明显退 化趋势的潜在生态脆弱区环境演变动态的监测与评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采取不同保育措施,快速恢复脆弱区植被,增强脆弱区 自身防护效果,全面遏制生态退化。
4、强化资源开发监管执法力度,防止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 加强资源开发监管与执法力度,全面开展脆弱区生态环境监查 工作,严格禁止超采、过牧、乱垦、滥挖以及非法采矿、无序修路 等资源破坏行为发生;以生态脆弱区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基 — 14 —
线为基础,通过科学规划,确立适宜的资源开发模式与强度、可持 续利用途径、资源开发监管办法以及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保护措施; 研究制定生态脆弱区资源开发监管条例,编制适宜不同生态脆弱区 资源开发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标准及技术规范,积极推进脆弱区生 态保育、系统恢复与重建进程。
(四)近期建设重点
2、生态脆弱区监测网络与预警体系建设
在全国八大类典型生态脆弱区,建立长期定位生态监测站,运 用互联网技术,与国家环境保护生态背景数据网络平台联网,实施 数据信息共享,构建全国生态脆弱区生态监测网络。同时,利用遥 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展生态系统健康诊断与预测评估,对全 国生态脆弱区实施动态监测与中长期预警,定期发布生态安全预警 信息,为国家环境管理、资源开发及生态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3、开展生态脆弱区保护、修复与产业示范
针对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区资源与环境特点,编制适合不同生态 脆弱区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示范产业规划,并选择典型区域 进行试点示范。同时,研究制定不同生态脆弱区限制类、优化类和 鼓励类产业准入分类指导目录,指导脆弱区产业发展;此外,开展 生态脆弱区资源开发、生态恢复及重建技术规范及标准研究,以及 — 19 —
自然资源生态价值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研究,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 经济发展耦合模式,促进示范产业的开展实施。
五、对策措施
(一)完善生态脆弱区的政策与法律法规体系
由于我国脆弱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政策措 施不完善,导致环境监察与行政执法能力薄弱,资源过度开发、人 为破坏生态等仍是引发生态脆弱区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的主要因 素。因此,加快制定国家《生态保护法》、《生态补偿条例》等法律 法规,健全生态保护行政执法体制,建设高素质执法队伍、严格管 理制度、强化行政执法能力,是杜绝生态脆弱区资源不合理利用、防止滥砍乱伐、滥搂乱采、无节制开垦、非法采矿等人为破坏现象 的有效措施,也是保证规划目标如期实现的关键。
(二)强化生态督查,促进生态脆弱区保护与建设
加强生态督查力度,研究制定生态脆弱区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生 态督查专员管理办法和有利于生态脆弱区保护与建设的环境督查、生态监理技术规范以及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地方政府应建立由主管 — 20 —
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生态保护协调机制和政府决策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统一生态保护行政执法权限,严 厉查处生态脆弱区内各种破坏生态环境和有损生态功能的不法行 为,如非法采矿、盗砍森林资源、草原挖药等现象,切实保障生态 脆弱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三)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建立多元化社区共管机制
以政府为主导,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 刊等现代媒体,深入宣传保护脆弱区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增强全社 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各级政府要借助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有 利时机,逐级建立生态保护目标责任制,并与农牧民签订生态管护 合同,逐步建成完善的多元化社区共管机制,使生态保护与全民利 益融为一体,从根本上实现生态保护社会化。
(四)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多渠道筹措脆弱区保护资金
生态脆弱区为国家生态安全做出的公益性贡献大。因此,继续 实施生态建设项目向脆弱区倾斜政策,建立有利于脆弱区生态保护 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资金横向转移补偿模式,通过横向转移改变 地区间既得利益格局,实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增加脆弱区资金 投入。
(五)加强科技创新,促进脆弱区生态保育
围绕区域重点生态问题进行协同攻关,深入开展与脆弱区生态 保护和建设相关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积极筛选并推广适宜不同 — 21 —
生态脆弱区的保护和治理技术。同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开发强度,促进脆弱区生 态保育。
(六)探索产业准入管理,从源头遏制脆弱区生态退化 脆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根源一方面是受脆弱区本身地形地
貌、自然气候、土壤质地及自然植被等结构因素的限制,另一方面 是受到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强烈干扰所致。其中,人类的经济开 发活动是加剧脆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根本因素。因此,积极探索 生态脆弱区合理的经济开发强度与方式,建立适宜的产业准入制度,限制或降低人类的干扰程度,缓减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是有效克服 脆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根本所在。
第二篇:生态红线征求意见
转交姜局、于局
昆山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征求意见
——生态公益林部分
拟增加内容:
高速公路两侧防护公益林(1)现状概况
途经昆山的高速公路共有五条,包括沪宁高速、苏昆太高速、苏沪高速、绕城高速、常昆高速,完善了昆山交通网络,推进昆山交通事业的发展。
高速公路两侧防护公益林植被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乔木主要以香樟、无患子、垂柳、重阳木、水杉、意杨等为主;灌木主要以樱花、垂丝海棠、红叶李等为主。
(2)主要生态功能
生物多样性保护。(3)管理部门
昆山开发区、高新区、花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陆家、巴城、周市、千灯、张浦、淀山湖镇人民政府。(4)管控措施
高速公路两侧防护生态公益林为生态红线二级管控区、管控区内禁止从事下列活动:
(1)砍柴、采脂和狩猎;(2)挖砂、取土和开山采石;(3)野外用火;(4)修建坟墓;
(5)排放污染物和堆放固体废物;(6)其他破坏生态公益林资源的行为。
第三篇:红线管理专题
“安全红线”管理规定汇编
山西省《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十二条红线”》...........2
山西省《煤矿防治水工作“十条红线”》.............3
山煤集团煤矿岗位作业“安全红线”.................5
山煤宏远煤业“安全红线”管理规定.................9
山西省《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十二条红线”》
1.矿井风量不足、采掘工作面无风微风作业的; 2.矿井通风系统不合理不可靠、盲巷管理措施不到位的;
3.瓦斯超限作业,瓦斯超限、停电停风不撤人或矿井1个月内发生2次及以上瓦斯超限的;
4.应进行瓦斯抽采矿井未按规定相应建立地面固定瓦斯抽采系统、井下临时瓦斯抽采系统的;
5.瓦斯抽采不达标仍进行采掘活动的;
6.突出矿井未制定区域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或虽有措施但不落实的;
7.未按规定及时进行瓦斯等级鉴定或认定的; 8.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
9.未进行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或经评估不具备瓦斯防治能力的煤矿企业,其所属高突矿井仍生产建设的;
10.未按规定实现双回路供电、使用淘汰不合格电气设备以及电气设备失爆的;
11.超能力生产、高瓦斯及突出矿井月产量超过矿井核定生产能力1/12的;
12.未按规定提取使用安全费用,导致瓦斯治理工程亏欠的。
山西省《煤矿防治水工作“十条红线”》
1、矿井必须设立地测防治水部门,并配备1-2名专业的地质、水文地质技术人员。
2、矿井必须建立和完善防治水必备的五种基础图纸。
3、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治水管理制度,编制矿井防治水计划,落实各采掘作业点防治水措施。
4、矿井采、掘工作面在掘进、回采前,必须编制水情水害分析报告和制定综合防治水措施。内容应包括:工作面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分析,防治水方案、措施,应急避灾路线及现场处置预案,经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后执行。
5、矿井必须严格执行“有掘必探”“有采必探”的防治水制度,把探放水进度按照设计工作量纳入矿井日常验收、考核之中;配备满足生产建设需要的专用探放水钻机和探放水队伍,严禁用煤、岩电钻进行探放水作业。
6、资源整合矿井、各生产、基建矿井带压开采区域或生产、在建采区内存在小煤矿破坏及老空积水区,在井下落实“有掘必探”的同时,必须开展地面物探工作,查明采空和积水区范围。带压开采矿井必须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
7、矿井积水必须及时排出地面。严禁向采空区或巷道内排放积水。
8、井下出现透水征兆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离所有受 水威胁地点人员,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
9、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严禁无排水系统或排水系统不健全而进行生产、基建采掘活动。井下中央排水能力、采区排水能力必须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带压开采矿井或存在小窑透水危险矿井必须在现有排水系统基础上,增设抗灾强排泵房或增建潜水电泵强排水系统,以提高矿井抗灾能力。
10、“无预报揭露地质构造”和“无预报揭露采空区”严格按事故进行追查处理。
山煤集团煤矿岗位作业“安全红线”
一、采掘方面
1.采掘工作面空顶作业的;
2.回采工作面初采、末采,采掘工作面过地质构造、过空巷,巷道贯通未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或未严格执行的;
二、防治水方面
3.未经批准在煤层内实施探放老空水作业的; 4.探放老空水未安装孔口止水套管的;
5.采掘工作面未按探放水设计进行探放水作业的; 6.探水过程中出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钻孔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状时,未停止钻进、未汇报的; 三、一通三防方面
7.井下在瓦斯超限、无风或微风区作业的;
8.擅自调高安全监控系统断电值或缩小断电范围的; 9.故意将瓦斯探头移至风筒口或用异物包裹封堵瓦斯探头的;
10.擅自打开栅栏或密闭进入盲巷的; 11.一风吹排放瓦斯的;
12.瓦检员、防突员空班漏检、假检或弄虚作假的; 13.擅自缩短放炮距离、不设警戒、未执行“三人联锁” 或“一炮三检”放炮制度的;
14.“三专两闭锁”不按规程规定安装或人为造成闭锁失效的;
15.井下采用发爆器打火放电方法检测放炮母线导通情况的;
16.井下违规采用明炮、糊炮裸露爆破的;
17.超防突规定距离作业或发现顶钻、喷孔、瓦斯异常、突出参数超临界值等煤与瓦斯突出预兆,不及时汇报继续生产作业的;
18.同时打开两道风门造成风流短路的;
19.地面瓦斯抽放房、风机房、井口房和井下无措施烧焊或使用明火的;
四、提升运输方面
20.用矿车顶撞风门或故意破坏通风设施的; 21.扒、蹬、跳矿车或箕斗、乘坐刮板输送机或非乘人皮带的;
22.提升人员系统出现缺保护、制动系统不完好等重大隐患带病运行的;
23.开车信号发出后进出罐笼的;
24.绞车提升钢丝绳断丝或磨损超限继续使用的; 25.提升运输超挂车辆或超载提升的;
26.斜巷运输违反“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制度的; 27.处理矿车掉道有下列危险行为的:斜巷摘钩处理、处理时下方有人、不设臵可靠的挡车装臵、用绞车硬拉;
28.在变坡点松绳推车、斜巷放飞车或有如下可能引起跑车行为的:未挂钩就打开防跑车装臵进行推车、绞车司机离开岗位协助推车;
29.矿车运输使用不合格链环或连接销的; 30.在矿车上沿放臵长料运输的;
五、机电方面
31.井下带电搬迁或检修电器设备的,井下流动电钳工不携带使用便携式瓦检仪的;
32.不停电或不打开离合器检修采煤机、掘进机(包括更换截齿)的;
33.井下电气开关甩掉漏电或过流保护继续运行的; 34.供电系统检修时不执行停送电制度的。包括没有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工作时未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监护”,没有按规定填写工作票,约时停送电;
35.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开盖明火操作的;
36.井下违规使用非防爆电动工具或仪器仪表的;
六、其它安全管理方面
37.煤仓或溜煤眼出现堵塞,未制定安全措施,冒险从下侧开口进入、疏通的;
38.立井井筒或离地超过2m的登高作业不系保险带的; 39.直接跨越运转的设备或不执行防护措施蹬跨运转设备作业的;
40.戴手套或衣袖、衣襟散开情况下操作旋转部位与身体直接接触机器设备的;
41.值班带班空岗、脱岗,值班饮酒或酒后入井的; 42.重大隐患应报未报、整改假闭合的;
43.无工程设计、作业规程及安全措施违规施工的; 44.地面在二级及以上动火区域动火作业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发生燃爆事故的;
45.偷盗安全生产器材或故意破坏生产设备、安全生产设施的;
46.无特殊工种操作资格证,进行特殊工作操作的; 47.安检员、专职瓦检员不蹲守作业地点和区域、有睡觉行为或工作严重失职造成事故的;
48.违反《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规定的行为,造成他人重伤以上的。
49.偷盗、私藏火工产品的; 50.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下井的。
山煤宏远煤业“安全红线”管理规定
根据山西省、集团公司“红线”管理规定,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进一步规范安全操作和安全管理行为,杜绝人身伤亡事故和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严肃各级安全责任追究,实现事故超前预防,结合我矿实际,制定本制度。
凡触及“安全红线”的直接责任者,管理干部一律免职或撤职,职工一律解除劳动合同。被上级部门检查出在职责范围内因“应查未查、应处未处”而发生违反“红线”冒险作业行为的,视同未遂事故溯源追究,依据矿相关规定从严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同时按有关规定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第一部分 管理人员“安全红线”13条 1.井下必须有独立完善的通风系统,生产水平和采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采区集中进、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违反上述规定的,免去开掘副总工程师及通风科分管科长职务。
2.巷道失修、变形严重造成通风断面缩小、通风阻力加大,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影响通风安全的,免去开掘副总工程师职务,属于通风区责任落实不到位而影响通风安全的,撤销通风区长职务;强行组织生产的,免去队长职务。
3.井下如需串联通风必须制定措施,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违反上述规定的,免去通风副总工程师职务,撤销业务科室分管科长职务。
4.有地质资料无计划揭穿突出危险性煤层、断层、陷落柱等构造的免去地测科长职务,撤消地测科主管工程师职务。
5.“一通三防”必须编制设计,并按程序报批后组织施工;改变工作面以上通风系统必须编制通风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并按规定程序审批。违反上述规定的,免去通风区主管工程师职务。
6.主副井提升绞车的安全保护,安全设施不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装设或失效,钢丝绳出现磨损超限、断丝超限继续使用的;矿井未实现双回路供电的;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矿用机电设备无煤安标志,免去机电科长职务、撤消机电科分管副科长。
7.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未按规定安装“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未设臵“三专两闭锁”;局部通风机、机电设备安装位臵合理,存在严重隐患;矿井采掘工作面未按规定安装监控系统或者瓦斯超限断电值设臵大于《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免去机电副总工程师、机电科长职务。
8.未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制定探放水措施;探明或资料记载采掘工作面周围存在采空积水区,不编制专项探放水设计方案或不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的;接近老空积水区 域进行采掘活动,未编制防治水措施的,免去地测副总工程师、地测科长职务。
9.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的,免去施工单位、队长职务。
10.矿井区域内所有队组瓦检员必须由通风区统一管理,安全员必须由安监处统一管理,瓦检员、安全员不屡责、不听从指挥的,免去负有责任的分管科长、队长职务。
11.重大隐患整改不及时,对上级部门责任停产整顿的矿井、采掘工作面必须按规定进行整改,整改不达标或未经上级部门批准擅自组织生产的,撤销负有责任的分管科长、队长职务。
12.上述触犯“安全操作红线”的行为,由上级和煤业公司检查中提出,经查属实的职工举报提出,由煤业公司及以上安监部门界定确定。
13.对因分管副总工程师、业务保安科室正、副科级干部失职失察、履行不力造成触犯上述“红线”行为的,追究其连带责任。
第二部分 岗位作业人员“安全红线”50条
一、采掘方面
1.采掘工作面空顶作业的;
2.回采工作面初采、末采,采掘工作面过地质构造、过空巷,巷道贯通未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或未严格执行的;擅自 改变支护参数降低支护强度的。
二、防治水方面
3.未经探放水确认安全进行工作面生产作业的;未经批准在煤层内实施探放老空水作业的;
4.探放老空水未安装孔口止水套管的;
5.采掘工作面未按探放水设计进行探放水作业的; 6.探水过程中出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钻孔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状时,未停止钻进、未汇报的; 三、一通三防方面 7.瓦斯超限作业的;
8.擅自确定、提高瓦斯监控系统断电值,故意造成瓦斯监控系统失效,未按规定范围闭锁对断电的;
9.虚报、假报瓦斯预抽钻孔数量、长度、质量的; 10.违章排放瓦斯的;
11.瓦斯检查员空班漏检,假报瓦斯的;
12.不执行“分打、分装、分放”规定,不按规定装药连线,不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及放炮不停电的;
13.人为损坏通风设施、设备的;
14.未按规定实现“三专和风电闭锁”或人为造成闭锁失效的;
15.揭穿突出危险煤层和在突出危险工作面进行采掘作 业不执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部达标或超采超掘的;
16.井上下煤仓、井下及井口20米范围内使用电氧焊及明火无措施不落实的,采掘工作面使用电氧焊的;
17.留顶煤掘进步执行“排排见锚索”制度的、空顶作业的,擅自变更锚杆锚索支护参数,降低支护强度的;
18.提人绞车安全保护、安全设施及井口闭锁不齐全或失效继续运行的;扒、蹬、跳矿车;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的;
19.采掘工作面回风流中电器设备未实现“三无”出现失爆的;
四、提升运输方面
20.用矿车顶撞风门或故意破坏通风设施的; 21.扒、蹬、跳矿车或箕斗、乘坐刮板输送机或非乘人皮带的;
22.提升人员系统出现缺保护、制动系统不完好等重大隐患带病运行的;
23.开车信号发出后进出罐笼的;
24.绞车提升钢丝绳断丝或磨损超限继续使用的; 25.提升运输超挂车辆或超载提升的;
26.斜巷运输违反“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制度的; 27.处理矿车掉道有下列危险行为的:斜巷摘钩处理、处理时下方有人、不设臵可靠的挡车装臵、用绞车硬拉;
28.在变坡点松绳推车、斜巷放飞车或有如下可能引起 跑车行为的:未挂钩就打开防跑车装臵进行推车、绞车司机离开岗位协助推车;
29.矿车运输使用不合格链环或连接销的; 30.在矿车上沿放臵长料运输的;
五、机电方面
31.井下带电搬迁或检修电器设备的,井下流动电钳工不携带使用便携式瓦检仪的;
32.不停电或不打开离合器检修采煤机、掘进机(包括更换截齿)的;
33.井下电气开关甩掉漏电或过流保护继续运行的; 34.供电系统检修时不执行停送电制度的。包括没有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工作时未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监护”,没有按规定填写工作票,约时停送电;
35.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开盖明火操作的;
36.井下违规使用非防爆电动工具或仪器仪表的;
六、其它安全管理方面
37.不采取措施强行将水煤(矸)拉入煤(矸)仓的;煤仓或溜煤眼出现堵塞,未制定安全措施,冒险从下侧开口进入、疏通的;
38.立井井筒或离地超过2m的登高作业不系保险带的; 39.直接跨越运转的设备或不执行防护措施蹬跨运转设备作业的;
40.戴手套或衣袖、衣襟散开情况下操作旋转部位与身 体直接接触机器设备的;
41.值班带班空岗、脱岗,值班饮酒或酒后入井的; 42.重大隐患应报未报、整改假闭合的;
43.无工程设计、作业规程及安全措施违规施工的; 44.地面在二级及以上动火区域动火作业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发生燃爆事故的;
45.偷盗安全生产器材或故意破坏生产设备、安全生产设施的;
46.无特殊工种操作资格证,进行特殊工作操作的; 47.安检员、专职瓦检员不蹲守作业地点和区域、有睡觉行为或工作严重失职造成事故的;
48.违反《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规定的行为,造成他人重伤以上的。
49.偷盗、私藏火工产品的; 50.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下井的。
第四篇:河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河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暂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制定依据】为加强我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保障国家和京津冀区域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与适用范围】本办法所称的生态保护红线,是指依法在本行政区域内陆地禁止开发区、生态功能极重要区、生态环境极敏感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
生态保护红线所包围的区域为生态保护红线区。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陆地国土空间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海洋国土空间的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条【责任主体】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生态保护红线负总责。各市县党委、政府是严守本行政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的责任主体,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政策要求,切实履行好保护责任。负责本行政区生态保护红线落地勘界,制定并实施生态保护红线保护和修复方案,开展日常巡护监管,定期公开红线有关信息等。
各级政府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等规划时,要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综合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前提条件,严格遵循生态保护红线有关规定,相关规划同时要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空间管控要求,空间规划编制要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底线。
第四条【协调机制】省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省发展改革主管部门、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其他省直有关部门,建立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协调机制,对全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处理,共同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对各市县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协调。
省直各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和职责分工,行使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工作相关职责:
(一)省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制定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严守相关政策,指导、协调生态保护红线区监督管理。负责牵头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测监管平台,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区遥感监测、行政执法、评估考核和信息发布等。
(二)省发展和改革主管部门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制定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严守相关政策,指导、协调生态保护红线区监督管理。负责将生态保护红线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制定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区项目准入清单、生态修复、生态补偿政策和制度等。
(三)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制定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严守相关政策,指导、协调生态保护红线区监督管理。负责落实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国土资源使用管控制度。负责生态保护红线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等衔接。负责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负责生态保护红线区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等。
(四)省财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制定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补偿方案,完善机制,监督管理生态补偿资金使用等。
(五)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生态保护红线内准入项目的规划、建设许可认证等。
(六)省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区内的渔业水域、宜农(渔)湿地、农用地、水生野生动植物、农业生物物种资源以及外来入侵生物的监测、保护和监督管理。
(七)省水利主管部门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制定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区的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制度、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制度。负责对生态保护红线区的水资源、水域岸线、水土流失、河道、湖泊、水库等进行监测、保护和监督管理等。
(八)省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负责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区内的林地、森林、湿地、草原、荒漠、陆生野生动植物以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自然遗产地等各类保护地的监测、保护和监督管理等。
(九)省海洋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的组织划定调整、监督管理等。
(十)其他省直有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开展保护和管理。
第五条【公众参与】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公开有关生态保护红线的重大信息。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监督生态保护红线的保护和管理。
第二章 优化调整
第六条【优化调整原则】为进一步优化全省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区域发展战略实施,提升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功能,我省生态保护红线实行动态化管理,每年定期进行一次优化调整,按照“占少补多”原则,生态保护红线调整总面积只能增加不得减少。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
第七条【优化调整条件】如遇下列情形,需对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优化调整的,可以提出申请:
(一)为实现保护目的,需调整红线范围的,鼓励各地将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林地、草地、以及退耕地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内,以提升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功能;
(二)为优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需调整红线范围的,鼓励各地将各类到期矿权实施生态修复后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内,以提高生态保护红线区完整性;
(三)因国家级、省级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保障项目建设需要的;
(四)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各类保护地经法定程序调整的;
(五)省级以上政府批准的战略资源开采区域;
(六)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
第八条【调整程序】生态保护红线的调整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每年4月底前,各市政府根据各县(市区)调整需求,向省政府提交调整申请,说明调整理由。过期不提交申请的视为无优化调整需求,当年不得申请。
(二)省政府对各市调整申请组织论证,提出全省优化调整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实施。
第三章 保护与监管
第九条【保护要求】各级政府应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内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不断改善和提高主要生态功能,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的保护性质不改变、生态功能不降低、空间面积不减少。
第十条【严格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区实行严格管控,原则按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严禁不符合主体生态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随意改变用地性质。涉及不同类型保护地的,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管控。
第十一条【优先地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确立生态保护红线优先地位。将生态保护红线纳入本级行政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作为编制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各类规划的基础和前提。对不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的各类空间性规划作出调整。
第十二条【管控机制】生态保护红线区实行区域准入制度,省政府组织各市县制定红线区产业项目准入清单,并报国家有关部委备案。
准入清单以县为单元,根据本地不同红线类型、产业结构制定清单目录,报省政府批准发布实施。
准入清单每三年更新一次。
准入清单所列各类项目,在符合本地区各类规划的基础上,各有关部门可依法依规办理立项、许可、核准、备案、审批等相关手续。
第十三条【保护修复】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基本单元,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台账系统,制定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区保护与修复方案。优先保护良好生态系统和重要物种栖息地,建立和完善生态廊道,提高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分区分类开展受损生态系统修复,采取以封禁为主的自然恢复措施,辅以人工修复,改善和提升生态功能。选择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维护为主导生态功能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开展保护与修复示范。
第十四条【生态补偿】研究制定河北省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完善生态保护补偿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争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支持,统筹整合各级生态保护相关资金,加大对生态保护红线区转移支付支持力度。推动生态保护红线所在地区和受益地区探索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共同分担生态保护任务。
第十五条【定期评价】根据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制定的生态保护红线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全省及各地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系统格局、质量、功能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作为优化生态保护红线布局、安排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实行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依据。
评价细则另行制定。
第十六条【成效考核】组织对各市生态保护红线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成效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评价及责任追究、离任审计的重要参考,作为各行业奖励表彰的重要依据。
考核办法另行制定。第十七条【监管执法】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加大生态保护红线区监测监管力度,牵头建立省级综合监管平台,利用卫星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实时监控人类干扰活动,及时发现破坏生态保护红线的行为,组织开展现场核查督查,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省级其他有关部门要加大生态保护红线区执法监督力度,不定期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联合执法和专项行动,依法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第十八条【事故应急】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生态环境严重污染或者破坏时,有关市、县政府应当按照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要求,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减轻或者避免生态功能损失。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 【违法活动】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以下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和个人,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造成重大污染或者生态破坏,导致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批准或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在生态保护红线内进行开发建设活动的:
(二)超过项目批准规模或范围,非法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的;
(三)违法排污或其他活动严重损害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质量的;
(四)破坏生态保护红线保护设施、监测设施或管理设施,且情节严重的;
(五)破坏生态保护红线地理界标、宣传牌和警示标志的。
第二十条【行政责任】县级以上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法划定、调整、管控生态保护红线的;
(二)对不符合生态保护红线区准入管理规定的项目予以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
(三)未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内违法建设依法查处的;
(四)未按规定受理投诉或者举报的;
(五)对发现或者群众举报的违反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的行为,不按照规定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其他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导致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行为。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附件效力】依本办法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及其范围图集为本办法组成部分,具同等法律效力。
第二十二条【文件释权】本办法由河北省环境保护厅、河北省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各部门,各市、县可根据本暂行办法,制定监督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十三条【实施日期】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个月后施行。
2018年4月 日
第五篇:水红线和生态红线
水红线
2011年1月29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针对用水状况进行限制,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调水资源开发要建立“三条红线”,力争通过5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这“三条红线”分别从三个不同方面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这是我国水资源利用的一个底线,一旦突破这样的底线,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受损,生态环境也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第一条红线,是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具体主要包括:制定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建立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对擅自开工建设或投产的一律责令停止;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地区取用水总量进行限制(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尽快核定并公布禁采和限采范围,削减地下水超采量,实现采补平衡;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协调好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完善水资源调度方案、应急调度预案和调度计划;建立和完善国家水权制度,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第二条红线,是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加快制定区域、行业和用水产品的用水效率指标体系,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对取用水达到一定规模的用水户实行重点监控;严格限制水资源不足地区建设高耗水型工业项目;落实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加快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全面加强企业节水管理,建设节水示范工程,普及农业高效节水技术;抓紧制定节水强制性标准,尽快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
第三条红线,是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各级政府要把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对排污量已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完善监测预警监督管理制度;加强水源地保护,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饮用水水源应急管理。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
总而言之,“三条红线”将严格对水资源进行监控和管理,从控制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对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个方面着手,对工、农业及生活用水进行规范限制,保证水量的采补平衡,提高用水效率,限制排污总量,加强水功能区保护。
生态红线 2014年,环境保护部出台《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指导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文中对生态保护红线及生态功能红线作了明确的解释和介绍。
生态保护红线:对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关键作用,在提升生态功能、改善环境质量、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必须严格保护的最小空间范围与最高或最低数量限值。 生态功能红线:对维护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关键作用,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最小生态保护空间。(特征:保护性质不改变,生态功能不降低,空间面积不减少)
1.重要生态功能区:指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蓄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关系到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的地域空间。(包括: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维护等4类25个;海洋重要生态功能区:水产种类资源保护区、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洋公园等)
2.生态敏感区:指对外界干扰和环境变化反应敏感,易于发生生态退化的区域。(包括:陆地生态敏感区:水土流失敏感区、土地沙化敏感区、石漠化敏感区、河湖滨岸敏感区等;海洋生态敏感区:海洋生物多样性敏感区、海岸侵蚀敏感区、海平面上升影响区、风暴潮增水影响区。)
3.生态脆弱区:指生态系统组成结构稳定性较差,抵抗外在干扰和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较弱,易于发生生态退化且自我修复能力较弱、恢复时间较长的区域。(包括:陆地生态脆弱区: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区、西南山地农牧交错区、青藏高原复合侵蚀区等)
4.国家生态安全:指国家尺度上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状态稳定,并能够为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供生态服务的一种状态。
生态功能红线的类型:
生态服务保障红线:提供生态调节与文化服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须生态区域。
生态脆弱区保护红线:保护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维护人居环境安全的基本生态屏障。
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关键物种、生态系统与种质资源生存的最小面积。 生态功能红线的制定原则:
系统性原则:应在不同区域范围内,根据生态保护对象的功能与类型分别划定,通过叠加分析综合形成国家或区域生态功能红线。
协调性原则:生态功能红线划定应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区划、规划相协调,共同形成合力,增强生态保护效果。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当前监管能力相适应,预留适当的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空间,合理确定生态功能红线的面积规模。
等级性原则:根据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及监管需求,生态功能红线实行分级划定。生态功能红线区域内部可实行分区管理,实行差异性管控措施。此外,国家层面划定并监管国家级生态功能红线,各地应划定并监管地方级生态功能红线。
强制性原则:生态保护红线一旦划定,必须实行严格管理。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红线的观念,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与管理措施,做到不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动态性原则:生态功能红线划定之后并非永久不变,红线面积可随生态保护能力增强和国土空间优化适当增加。当生态功能红线边界和阈值受外界环境的变迁而发生变化时,应当适时进行调整从而确保基本生态功能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