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贫困乡村留守老人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贫困乡村留守老人的调查与思考
张冠华
摘 要 当前,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已经凸现出来,而贫困乡村相对城市和比较富裕乡村,留守老人比重急剧增加,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由于家庭子女供养负担日益加重,家庭自养功能严重削弱,家庭养老意识行为出现倾斜,农村、特别是贫困乡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严峻挑战。由于贫困乡村保障范围大、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贫困乡村集体经济脆弱、公益基础设施落后,农民养老观念陈旧、心理障碍严重、参保意识薄弱,贫困乡村老年人保障体系建设步履艰难。笔者试图对建设好夕阳工程,推进贫困乡村养老体系建设进行探讨。
关 键 词 社会保障 农村 老龄化 对策
一、贫困乡村留守老人比重急剧增加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年12月12日发表的《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显示,二十世纪末,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进入新世纪后,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05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1%。其中,农村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65%以上。根据联合国标准,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是就全国而言,并没有区分贫富地区的人口结构实际差异的均衡情况。若继续深入调查,相对贫困乡村比及城市和相对富裕乡村,老年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重在统计中并没有多少差异,而实际上差异不仅相当大,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还将继续增大。
据笔者对故乡永兴县墨水村的调查统计,该村上世纪90年代初共有人口1750多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200人左右,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11.43%。2006年底,该村共有在册人口1879人,比上世纪90年代初增加7.37%,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39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2.7%,比上世纪90年代初增加1.27个百分点,只高于全国老年人口比重的一个多百分点。但是,如果我们对长年实际生活在乡村的人口与在册人口进行统计比较,贫困乡村长年实际生活的老年人口比重远远大于在册老年人口的比重。如墨水村2006年底长年实际生活在乡村的人口只有1200多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近20%,超过全国老年人口比重的至少9个百分点。
贫困乡村出现老年人口急剧增加的态势,主要是外流人口增加的原因造成的。以墨水村为例,该村基本放弃农业生产、长年累月在外务工人员在500人以上(还不包括短期零散打工人员),占全村在册人口的1/4强,且基本是年富力强的青壮年。这部分人虽然户口尚在村里,实际上已是“暂居”城市或他乡,无疑大幅度增加了“留守”农村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重。此外,原分居两地的“半边户”随夫(或妻)、一些农村子女随父母陆续迁入或带入其工作单位所在地,本来应该、部分按政策规定也可以举家搬迁,而这些家庭的大多数老年人因思想观念、生活习惯以及家庭矛盾等原因,不愿随去共同生活,只有留守原籍。实行计划生育后,农村家庭子女大幅度减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对后代培养成才的愿望强烈,特别是贫困乡村的农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飞出穷乡村”的愿望更加强烈。因此,不少年轻父母便携带子女进城择校读书,成为一边“伴读”、一边打工的城市“暂居”人口,这样又减少了乡村青、少年的数量。
由此可见,贫困乡村老龄化已经进入高危期。不仅如此,由于我国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那时期的年轻父母目前陆续进入老年期;贫困乡村经济发展缓慢生态环境却优于城市,生活水平偏低生活质量却不低,医疗卫生状况整体上有所改善,故而人的寿命普遍增长且普遍高于城市。因此,农村老年人口的比重在短时期内不但不会下降,而且还将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农村、特别是贫困乡村的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人们在高度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同时,提出了“留守老人怎么办”的问题,因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固然困难很大,而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更加棘手。
二、贫困乡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严峻挑战
1、家庭子女供养负担日益加重。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长期普遍采用的一种养老形式,子女供养又是家庭养老的重要方面。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前老年人口的全部经济来源构成中,来自子女供给部分城市占16.8%,镇占21.0%,县(农村地区)占38.1%。农村子女供养总量比重远远高于城镇,而且随着“独生子女”逐步成为核心家庭主体,无论供养总量还是单个家庭供养量的比重还将继续加大。换言之,农村子女供养的范围和经济承受量远远大于城镇。而且,由于曾经是计划生育工作难点的农村,计划生育自觉性的逐步形成,大部分农村居民实现了“一对夫妇一个孩子”,家庭规模已经开始缩小,以血缘关系为主线的家庭结构,由“金字塔”向“倒金字塔”过渡。换言之,后代的供养负担将逐代加重。贫困乡村的子女本来就没有多少经济实力,家里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儿女要抚养,特别是儿女读书、成家、购(建)房等方面的开销更大,尽管有的也在外打工,可是真正的打工者收入都不高,按笔者所在地郴州市的普遍标准,打工者的月薪人均只有600元左右,柴米油盐、衣食住行都得花钱,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攒不下几个钱,客观上造成了贫困乡村家庭养老的经济压力。子女由于家庭经济紧张,对父母的赡养力不从心,因而深感愧疚;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子女因生活工作压力大,长期不在父母身边,对父母除经济供养之外,严重缺乏生活照料和精神安慰,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无疑增添了子女供养的心理负担。特别是人老病多,父母病了子女看望一两次、赔护三五日问题不大,可“久病少孝子”,不仅是经济压力还是道德压力,都是子女难以承受的巨大负担。
2、家庭自养功能严重削弱。老年人靠自己的劳动或积蓄收入自养,本是家庭养老的一个方面。而且农村不少60岁以上的老年人无论身体素质,还是劳动能力、劳动经验和生产技术水平,比一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不差,如果在经济水平较高的乡村,他们依靠从事种植、养殖业或进企业打工,在一段时期完全可以自食其力,不依靠子女物质方面的供养,或许还可以积蓄点留给子女。但是,贫困乡村由于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既没有集体经济,又没有工商企业,而且缺乏社会服务体系,唯有依靠承包的田土山获取生活资料。然而,长期以来工业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扬,农产品不升反降。笔者所在地郴州市的主要农产品“十五”期间粮食收购价平均下降9%,烤烟收购价下降约40%,牲猪上市价下降约28%,呈现种植、养殖业亏本的局面,这也是促使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主要劳动力走了,留守人员只有抱着“种田为吃饭,养猪为过年,养鸡为生蛋”的思想做点农活,以求自给自足。只是这种自给自足的收获也是赔本的买卖,要不是考虑到全家人过年团聚,要不是考虑到平常来客有一个荤菜招待,他们连猪鸡都不会养呢。因此,当前农村田土荒芜的现象十分严重,养猪养鸡的人家稀少,甚至连买小菜吃的农民也大有人在。可见贫困乡村老年人基本上没有了自食其力的积极性,更不奢望积蓄。
3、家庭养老意识行为出现倾斜。家庭养老包括老年人靠自己的劳动或积蓄收入自养,靠子女供养,配偶供养及非直系亲属与其他来源养老等。按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事孝为先”、“不孝不忠”,子女供养应该是家庭养老的主要形式。然而,受金钱唯上、道德失衡、社会风气恶化等原因影响,人们对于家庭养老的观念发生了某些偏差。一是重抚养轻赡养。当今社会上普遍认为,人们对于子女的抚养远远超过对父母的赡养,无论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子女生下后,父母便在考虑上学读书的事;子女学业还没有完成,父母便千方百计为子女谋求出路、购建房屋、张罗婚事;子女成家立业后,父母又在准备抚养孙辈。只有当他们自己到了中老年时期,才能真正体会到以前父母亲的叹息:“娘想崽千万丈,崽想娘扁担长”。其实,除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外,大部分老年人并没有完全依靠子女供养,而是基本上自食其力。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深知在打工族中,能够发财当老板的微乎其微,大多数做的是苦活、脏活、累活,赚几个血汗钱不容易。他们希望得到的是子女的孝心,子女给的钱物再多,他们依然会保持“勤”与“俭”的持家本色,攒下钱物当作遗产。然而有些子女不但不思尽孝,而且以“泥菩萨过江,自身难饱”或者父母还有劳动能力为由,放弃对父母的赡养义务,甚至几双贼眼瞪着父母的家产、几颗贼心猜测着父母的积蓄,希望继续得到父母的抚养。二是重物质轻精神。不少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只看重物质方面,认为“出钱就是福”,保证“生有吃喝,病有医药,死有棺椁”就算尽了孝。外出不久时赡养费会按时送回来,以后变成“寄”回来或者“搭”回来,也不怎么按时了。却不知老年人精神需求比物质需求更强烈,“生有欢乐,病能看望,死后风光”。孝顺子女在外打工,留守父母的物质生活相对会好些,但是他们心里还是特别希望亲人在身边,尽管不是住一间屋、吃一锅饭。老年人一般不怕死,就怕病,病了担心没人看、没人问,没有亲人陪伴,因此生病或者想子女时就花钱请人打电话,子女开始会急着回来看望陪伴,尽管时间不长,父母也知足了。只是老年人本来病多,加上不知是真病还是“假”病,不可能每打一个电话都会来。于是一旦生病,老年人悲观情绪急增,精神崩溃迅速,往往小病酿成大病。因此,农村留守老人“不求长寿,但求健康”的心理相当普遍。三是重面子轻实际。调查中发现,农村晚辈对长辈的后事处理,为了名声和面子,一般都得吹吹打打做道场,热热闹闹三五天,风光得很。子女们为尽孝,谁都不希望少出钱、少出物、少出力,大方得很。可是处理父母生前养老的实际问题时,情形就大不一样了,特别是有的家庭虽然有几个子女,却是“子不孝、媳不贤、女不管”,将赡养责任互相推萎,把老人当皮球踢,大儿子推给小儿子,儿子推给女儿,女儿又以“出嫁后不属家庭成员”为由,反过来又推给儿子,致使“独子好养娘,崽多挨死娘”的现象十分突出。
三、贫困乡村老年人保障体系建设步履艰难
1、贫困乡村保障范围大,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目前,我国进入老龄社会,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城市(镇),贫困乡村实际生活在乡村的老年人大幅度超过在册老年人,也是不可否认的现实。农村、特别是贫困乡村在一段时期内老年人比重还将增大,也是客观趋势。与之俱来的贫困乡村老年人保障范围在一定时期内将越来越大,随着家庭供养能力的不足,社会保障对象将会越来越多。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三大制度构成了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也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三大骨架,构成了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特别是贫困乡村比重太大、贫困对象太多、需要保障的范围太广,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商业保险推进相当缓慢,社会保障还只能保持低水平、小范围的状态。五保供养制度是对农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孤寡老人在吃、穿、住、医、葬五个方面给予照顾和物质帮助。农村尽管纯粹的五保对象不多,但由于供养五保户的款物主要是从村提留或者乡统筹费中列支,对于几乎没有集体经济的贫困乡村也难以兑现,只能维持由民政部门补助的每年300元的低水平。贫困乡村居民对于养老储蓄和各种商业保险形式,基本上还是陌生的名词。近年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成为乡村居民的热门话题。但是,贫困乡村相当部分农民属于低保对象,如墨水村按照郴州市政府划定的年人均693元的农村绝对贫困线,低保对象约占村民的15%,因贫困面广、负担重,目前只能以贫困程度为依据、分期分批解决。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是解决农民就医难的重要保障措施,但是不少农民对于村干部收取每人每年10元的经费都不理解,怨声连天。可见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乡村全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还须一个比较长的时期。
2、贫困乡村集体经济脆弱,公益基础设施落后。随着家庭供养能力的相对削弱,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需要社会保障及时作补充。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很大程度上依靠当地财力,然而贫困乡村既没有工商企业,农业经济发展也存在速度慢、水平低、效益差的问题,取消农业税和土地承包费分成后,集体经济几乎为零,乡村财政实际上是个空架子,根本没有能力承担集体养老的经济责任。由于贫困乡村经济实力脆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甚至倒退,城乡差距更加拉大。据调查统计,郴州市农村合作医疗大部分消失,80%以上的人没有医疗保障;原有的乡镇文化站或完全消失,或有名无实;80%的村不通自来水,10%的村不通公路,50%的村不通电话,90%左右的村电视信号微弱,乡村的电价是城镇的近2倍。贫困乡村交通、通讯、能源基础设施更加落后,有的地方还没有通村公路,没有供电设施,文化娱乐除电视传媒载体之外,其他基础设施或载体都是空白,20多年前的公社电影放映队、大队文艺宣传队、生产队广播喇叭早已烟消云散,老年活动室或者老年协会等组织更是销声匿迹。就电视而言,大部分村组目前尚未建立“接受卫星传送广播节目”的站点,生活条件较好的居民,还是依靠“数字接受器”各自接收电视信号享受现代文化,且90%左右的村电视信号微弱,只能收到两三个台。墨水村尽管有一个体户投资建设了“接受卫星传送广播节目站”,有线电视入户率也只有24%左右。至于老年人家庭,使用电视的都很少,心怕麻烦别人没面子又不好到邻居家看,只有“白天听狗叫,夜晚听鸡叫”。加之老年人睡眠就逐渐减少,遇有心事更睡不着,枯燥无味的日子更难熬。原来少数乡镇建有敬老院,既不象“院”,也没有“老”,名不副实。
3、农民养老观念陈旧,心理障碍严重,参保意识薄弱。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合作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特困救济制度,以及养老储蓄、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险、村干部和义务兵养老保险、养老基金会以及其他养老保险的各种商业保险形式,本来是当代农村解决“老有所养”的重要措施。但是,农村居民、特别老年人对这一系列社会保障、商业保险政策措施不仅不感兴趣,而且非常反感,贫困乡村居民的反感情绪更大。究其原因,除了体制政策等客观因素外,养老对象的主观因素不容忽视。一是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根深蒂固。农村老年人乐意接受的只是子女供养形式,对任何保障救济形式都缺乏正确认识,特别对五保救济认为是丢面子、倒名誉的事,“靠子女赡养光荣,吃五保救济丢人”观念始终束缚着他们的行为,不少农村把吃五保、吃救济当作骂人的话,因为只有没有儿子的人才吃五保,只有遭受了天灾人祸的人才吃救济,甚至认为参加各种社会保险或者商业保险都是兆头不好的晦气事,不参加心安理得,参加了反而增加心理负担。贫困乡村好些有儿有女的老年人,实际生活水平比五保供养对象还艰难,一天只能吃一顿干饭,辅以五谷杂粮、稀粥充饥,且吃了上顿愁下顿;绝大部分一年添不上一件新衣,一半以上没有换洗衣服;有了病一般不愿就医,不少贫困乡村严重缺医少药,也留不住“好”医生,更不愿住院,最多请人挖几罐草药熬吃,吃不愈就等死,“小病抗、大病挨”仍是贫困乡村多数老年人的选择。二是目光短浅缺乏后顾之忧。由于小农经济意识和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长期普遍影响,农村、特别是贫困乡村的一些居民养成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习惯,反正老了有子女供养作依靠,年轻时根本不太注意省吃俭用积蓄点,也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一旦家庭成员发生变故,没有任何精神准备,也没有经济实力作支撑,只能走向贫困潦倒。近年来农村开始建设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这本来是解决农民就医难的大好事。笔者耳闻目睹各级政府及村民自治组织将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保障体系工作列入了重要日程,然而村民的不但积极性不高,而且反感情绪极大。村干部挨家挨户去收取按农村户口每人10元的保障基金,做了半天的宣传解释工作,村民还是怀疑是村干部谋私乱收费,大部分不甘心情愿交纳,少部分坚决不交。至于其他商业保险,贫困乡村更没有多少人问津。墨水村近200位老年人,至今只有5人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三是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存在心理障碍。少数基层干部由于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对新形势适应缓慢,思想观念滞后,工作作风简单,处事方法欠缺,甚至权欲膨胀、利欲熏心、贪污腐化,滋长了干群之间相互不信任心理。加之上级实行“一票否决”的 “一‘开刀’(计划生育),二上交(各种税费),三‘扯胶’(调解纠纷)”三项“要钱要命”的工作都难做,都得罪人,助长了村民对村干部的反感甚至反抗情绪。村民与村干部之间存在的这种信任危机,直接影响到老百姓对政府的不信任情绪,以致于出现“好事难办”的局面。
四、建设“夕阳工程”,推进贫困乡村养老体系建设
1、成功经验的启示
笔者近期参加了一个朋友80岁高龄父亲的寿宴,很受启发。寿宴上安排我与寿星及诸位长辈坐主宾席,言谈中得知,这一大圆桌的12位老年人、包括寿星本人和他的弟弟,都是养老院的供养对象,他们对这一称之谓“夕阳工程”的做法赞不绝口。供养对象除无依无靠的老年人之外,其他年满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只要每月交纳200至600元的费用,就可以享受到不同层次的供养和保险。现在该养老院已经吸收近200名供养对象,他们都生活得有滋有味。事后得知,如此作法全国各地都在进行试点探索。由此笔者在想:有效解决农村、特别是贫困乡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切实推进整个农村社会保障,各级政府、特别是农村基层政府是否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在原来建立敬老院的基础上,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建设以养老院为核心的夕阳工程,增强家庭、国家、社会各方面养老的功能和效果,综合解决农村留守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聚,老有所学,老有所爱,老有所为”的问题。
一是人民政府应该有所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深化时期必不可少的“稳定器”、“调节器”和“安全网”,应该成为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一项“主体工程”。农村传统孝道观念的淡薄和留守老人自身经济实力的弱小,决定了农村养老质量的下降,也决定了养老社会化在农村存在的空间正在形成。在现代社会变革的冲击下,在家庭服务保障越来越力不从心的情况下,将居家养老和规范的社会服务相结合,已日益显得至关重要。“以家庭养老为主导,强化社会养老保险、引进商业养老保险,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价值定位既符合中国农村的实际,又有利于操作和实施。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设立集中供养机构的经济条件已经成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了党中央、全国人民对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各级政府、特别是农村基层政府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建立长效机制,把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切实解决好。二是夕阳工程具有社会保障特殊功能。首先具有综合功能。目前,我国现有的家庭养老、土地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每一种单一形式都不能完全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的需求,更不能适应农村老龄化加剧的趋势。夕阳工程把家庭养老和规范的社会服务相结合,构筑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福利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和谐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正是综合考虑了家庭养老、土地养老、养老院养老、社会化保险养老各方面功能的充分发挥,综合开发利用了各种养老方式的资源优势并实现优势互补,综合考虑了老年人各自特殊情况、心理差异和物质精神需求,是家庭、社会及老年人都能接受和承受的最佳办法。其次具有统一功能。目前农村的社会保障,情形并不乐观。一方面,传统延续下来的社会救助制度,例如五保供养制度、社会救济制度,存在诸多问题,资金来源没有保障,救济标准太低,救济对象有限,救济工作不规范。夕阳工程可以统一调动、集中使用家庭、国家、集体、社会供养等方面的财力和物力,实行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按照适度消费、适当锻炼、有益健康的原则,实行统一安排生活、统一组织活动和劳动。再次具有调节功能。夕阳工程根据供养对象变化、社会保障政策变化、商业保险政策变化等情况,实施内部调节比及单一养老模式的空间大得多。第四具有专业功能。夕阳工程有一支熟悉老年人心理和生理需求、具有各方面专业人才的管理服务队伍。第五具有福利功能。夕阳工程的性质纯属集体公益事业,不是企业单位,绝不以赢利为目的。第六具有服务功能。老人自理能力的降低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就使得社会化生活服务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一个关键因素。夕阳工程以服务于农村老年人为宗旨,将社会化服务与家庭成员的服务、老人自我服务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老年人满意,子女亲属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的生活服务目标。
三是关心“留守老人怎么办”的气候已经形成。首先是国家及各级政府对农村养老问题高度重视,农村养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已经列入“十一五”规划纲要。其次是社会各方面十分关注农村“留守老人怎么办”的问题,广大农村居民对身边老年人的困境尤其关心,也对自己的未来担忧,他们对协助解决建设夕阳工程相关方面的问题,态度积极,行为自觉。调查中发现,村民在其他建设方面出现的矛盾难以协调,而对建设夕阳工程的善举表现出相当大度和气概,不少村民表示“要钱出钱,要物出物,要地换地,要力出力”。再次是“留守老人”子女亲属积极拥护。“留守老人”本人及其整个家庭的支持,是建设管理好夕阳工程最重要的因素。子女们因夕阳工程解决了长辈们在生活照顾、情感交流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也消除了自己的后顾之忧,可以放下“包袱”、专心致志于工作事业,这是他们的强烈希望。留守老人能够晚年幸福,这是他们的最大愿望。由此可见,政府、社会及家庭对老年人的关注和关心,为建设夕阳工程、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无疑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认真探讨夕阳工程规划建设模式与供养模式
一是夕阳工程应该以养老院为核心,却又并非被动型“养老”机构。将“敬老院”改为以“养老院”为核心的“夕阳工程”,并非字面上的变化,而具有实质性的意义。首先,夕阳工程实现了以“敬养”向“敬养”与“自养”紧密结合养老方式。过去建设的敬老院或养老院的主要养老对象是无依无靠、完全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而以养老院为核心的夕阳工程除这部分老年人之外,还可以接纳其他方面存在困难的老年人。由于这样,夕阳工程必须注重规模建设,可以征用或发动群众捐献土地使用权,适当规划一些果园、菜园、林园、鱼池、猪场等场园,既丰富美化了生态环境,又为具有劳动能力、本人自愿参加的老年人提供了劳动场所。因此,养老院便具有“自养”的涵义。其次,夕阳工程有利于促使老年人的观念更新。在与老年人交谈中了解到,他们并没有十分苛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只希望有一个良好的生态和生活环境安度晚年,以养老院为核心的夕阳工程正是大多数老年人向往的地方。但是,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是解放前出生的,由于传统观念、心理障碍、代际沟通等方面的影响,大部分老年人、特别是有儿有女的老年人对“吃五保救济”的接受“敬养”方式顾虑重重,难以迈出第一步。因此,夕阳工程通过参与管理服务、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获得报酬的办法,可以起到消除老年人心理障碍,唤起他们自立、自养、自信心的作用,实现“老有所为”的老年人生价值。再次,夕阳工程体现既养生又养心的特色。过去的敬老院或养老院只考虑老年人的物质生活而忽视精神生活。其实,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远远大于物质需求,特别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子孝媳贤的老年人,也不会想过“孤独”的日子。而夕阳工程正是注重在改善老年人物质生活的同时,提高精神生活水平。因此,夕阳工程应该不断加强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和载体建设,为老年人创造宽松、舒心、欢乐的环境,让老年人享有充分参与新生活的机会,充实丰富晚年生活,实现“老有所聚,老有所学,老有所爱,老有所乐”的目的。
二是夕阳工程应该因地制宜、适度集中建设,却不能过于集中。过去一个乡镇最多建一家敬老院,有的乡镇连一家敬老院都没有,客观上限制了老年人供养对象。乡镇政府把供养指标分配到村、组,能够争取到指标的只能是老年人中间极少的一部分。由于老年人乡土观念、“落叶归根”意识普遍强烈,除了部分孤寡老人无依无靠才进敬老院,大部分老年人宁愿饿死冻死在“自己”屋里、享受“归祖”荣誉,也不想到敬老院去享“清福”、吃“耍手饭”,客死他乡成为孤魂野鬼。因此,夕阳工程应该以行政村为单位、以大自然村为中心规划建设为宜。以墨水村为例,该村现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239人,其中五保供养对象11人,低保对象中的老年人18人,原来进过乡敬老院的只有五保供养对象中的两个单身老人,其他24个特困老人“做梦也没想过去敬老院”。如果在该村建一家养老院,既能达到养老的目的,又能发挥照看家庭财产的作用,还能经常与父老乡亲进行联系沟通,更能让老年人消除“难以归祖”的顾虑。因此,调查中对办夕阳工程不仅特困老人没有出现反感情绪,而且其他200多留守老人都异常兴奋,甚至连中壮年人也表现出了极大热情。因此,如果按照过去建设敬老院的思路和办法建设夕阳工程,既不符合人们的主观实际,更不符合客观实际。只有将夕阳工程推广到至少村一级,才是有效解决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最佳办法。
三是夕阳工程既要扩大供养面,又要防止逛“自由市场”、吃“大锅饭”。过去的敬老院供养对象基本上只考虑孤寡五保老人,有的老年人、特别是贫困乡村的老年人,生活状况还不如孤寡五保老人,完全符合供养条件,本人也希望有一条狭窄的出路,只是因为“有子女”不属于五保对象、也不愿意“吃五保”而走不通,致使大部分贫困老年人被排除在供养之外。夕阳工程应该取消限制,允许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积极参入。同时,又要防止有人把夕阳工程当成“人民公社大食堂”,产生“吃政府大锅饭”、靠社会保障过日子的荒秃心理和懒惰行为。还要避免人们把夕阳工程当作“自由市场”,想来就来,想去就去。因此,夕阳工程的供养对象不仅要遵循个人自愿,而且必须完全根据客观实际情况、采取民主推荐的原则、实事求是地确定,并且保持相对稳定,这样才能体现夕阳工程的宗旨,真正解决留守老人养老问题。
四是夕阳工程应该坚持家庭供养为主体、其他形式为补充,并实行多层次供养。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长期普遍采取的一种养老形式,是我国几千年来自然经济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在现有经济水平条件下及传统文化模式下,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农村的主流养老方式,又是老年人所接受的一种最完美的养老方式,它所具有的优越性是任何其他养老方式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在较长的时期内仍会占居主要地位。集体养老只能作为农村养老的重要补充形式而在一定时期还不可能成为家庭养老的替代形式。但是笔者以为,随着现代化观念的形成、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功能的健全,家庭养老不一定局限于“小家庭”,应该以“大家庭”即一定规模的“集体”为形式,赋予“家庭养老为主,多种养老方式为辅”的实际内涵,这样才更有利于解决目前农村“留守老人怎么办”的问题。理由是:在夕阳工程“集体”形式下,子女供养和老年人自养依然是“老有所养”的主要经济来源;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则可发挥“老有所依”的特殊功能;只有采取集体形式,才有利于完善农村文体设施,才能满足“老有所乐”的条件。由此可见,夕阳工程应该是家庭养老现代化的表现形式。在这种新的形式下,子女赡养将更加规范。夕阳工程管理方根据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确定基本养老标准后,可以通过“集体”形式督促按时足额缴纳养老经费;出现个别子女道德失衡,不愿或拒缴养老经费者,可以通过法律或行政措施,将养老经费强制落实到位。在这种新的形式下,老年人自养功能更能得到充分发挥。夕阳工程在自愿适度的原则下,有偿吸收老年人参与管理和服务工作,参加种植养殖劳动,既能使老年人锻炼身体、消除寂寞、充实晚年生活,又能增加他们的收入、减轻子女负担,还能精简夕阳工程的管理人员。此外,夕阳工程还可以通过家庭养老各渠道的经济来源,统一提取经费参与各种符合条件的保险,有效带动和促进当地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事业的发展。在供养方式、标准等方面,也应该根据老年人自身及其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个人生理心理需求和爱好等实际情况,实行多层次供养。但是,这种多层次供养必须是在全面保障全体老年人基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前提下,只能在食、住等消费方面享受不同层次的待遇。
3、着力解决夕阳工程管理中的几个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是坚持正确方向,确保“公益福利”性质。夕阳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是公益福利事业,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行善积德”的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夕阳工程可以运用市场经济理念和手段进行管理,但首要目标必须是社会效益,追求经济效益应该融入社会效益之中,绝不能以“赢利”为目的。除政府专项拨款、社会专项捐赠可用于指定的专项建设外,家庭全部供养经费、政府补助经费及社会各方面的慈善经费,既不能用作项目建设经费,也不能用作事业管理经费,更不能进入私人腰包。对于各地夕阳工程建设、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单靠老人亲属打工挣钱不行,单靠欠发达地区的地方财政也不行,依靠贫困乡村集体经济更是一句空话,中央政府应该将重点转向农村,国家必须在这方面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尽快建立“低水平、广覆盖、适度保障”的新型的农民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当地政府以及村民自治组织应该以主人翁精神,积极组织财力、物力和人力投入。基层党委政府必须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确保夕阳工程发展的正确方向,消除人们普遍担心的“性质变化”的疑虑。夕阳工程更应该通过“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多种有效措施,将党和国家、社会的阳光雨露照遍农村、滋润老年人的心。
二是强化民主管理,全面推行办事公开。过去乡镇创办的敬老院之所以没有得到巩固和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因为管理混乱,办事不公开、不民主,特别财务制度不健全,严重缺乏透明度,以至于出现贪污挪用浪费现象,严重伤害了老年人及其子女亲属、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推动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的积极性,特别是伤害了老年人及其子女亲属的感情,也是人们对夕阳工程建设管理最担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村、特别是贫困乡村夕阳工程所有经费的来源,绝大部分是外出务工人员拼死累计活挣来的、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血汗钱,如果其管理人员成了“吸血虫”,所供养对象的衣食住行靠什么,这样的事情无论从党性原则、还是天理人伦都是讲不过去的。至于各级政府的拨款、社会各界的捐款,也不是“大锅饭”,谁都可以违法违纪乱吃一通。因此,基层党委政府要切实督促帮助夕阳工程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提供严格的制度保障。夕阳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大事要事,都要实行民主管理、全面公开,特别是财务管理要严格实行民主理财、定期按时进行帐目公开,自觉接受老年人及其子女亲属、村民自治组织和社会各界的严密监督,尽可能让各方面人心里都建立一本“放心帐”,确保夕阳工程成为“阳光”工程。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夕阳工程的兴与衰,管理水平的高与低,与其他工作一样,关键在领导。因此,选准用好领导班子、特别是“班长”,显得十分重要。鉴于夕阳工程的特殊性,基层党委政府在选择其领导班子及其主要负责人的时候,既要坚持组织人事部门规定的基本条件,更要提出适应本职工作的特别要求,为夕阳工程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这些特别要求主要是:有爱心,有良心,有善心,有耐心,有公心,没有这“五心”,是不可能做好这份被人们称之谓“保姆”工作的;一心只为自己谋私利的人,更不可能全心全意为老年人谋福利。在选拔程序上,特别要注重民主推荐、广泛征求老年人及其亲属的建议和意见。在领导班子工作期间,上级要组织经常性地评议、考察,对不称职者进行及时调整,不能让问题成堆后再动手术,增加夕阳工程的更大损失。与此同时,选择工作人员在同样具备基本条件和特别要求的前提下,还必须熟练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特别要选择一批医疗保健、美食烹调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组成一支综合素质良好的服务队伍,才能确保夕阳工程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把夕阳工程建设成为供养对象及其子女亲属、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放心工程。
作者系湖南省郴州市环保局副调研员
第二篇:留守儿童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留守儿童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一方面他们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他们也造就了一个数目庞大的群体--留守儿童。面对这一特殊群体,市妇联近期对市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查结果与我们的思考建议提供给读者,特别是从事青少年工作、德育工作的部门和同仁参考。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了两种问卷,分别针对留守儿童及其临时监护人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各110份),回收问卷20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5%。调查对象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1-9年级在校学生及其临时监护人,学生年龄分布在7-18岁之间。所有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
1、留守儿童的监护状况整体良好。
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时,通常将其子女交由他人监护。调查数据显示,有69.2%的留守儿童与其爷爷奶奶共同生活,17.3%的留守儿童与其外公外婆共同生活,5.8%的留守儿童住在伯伯家,2.9%的留守儿童住在叔叔家,4.8%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共同生活(多是亲戚)。从留守儿童被监护的角度来看,86.5%的留守儿童都属于隔代监护,这也说明了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出之前都希望孩子得到较好的照顾。由于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使得监护人能够尽心的照顾好孩子,绝大多
数的监护人都认为照顾好孩子就要使他们的学习、生活、品德行为都要好。但临时监护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绝大多数在文化层次上都属于文盲、半文盲,因此,对孩子的学习辅导等问题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2、大部分留守儿童能够体谅家人,自我要求严格,积极进取。留守儿童大多比较懂事,能够体谅大人,帮助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调查数据显示有66.3%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之外经常做家务(如扫地、做饭、洗碗等)。同时多数留守儿童能够比较合理地分配时间,不需临时监护人过多的监管。如在回答“你在节假日会自己安排时间学习吗”问题时:“不安排”的仅占9.6%;“只安排做作业的时间”占38.5%;“安排时间写作业,还学习其他知识”的占51.9%。通常儿童都比较喜欢看电视,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的情况下没有表现出过分的迷恋电视,说明他们已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如他们对“平时一天大概要看几小时的电视”的回答是:“不看电视”的占9.6%;“一个小时以内”的占54.8%;“一到三个小时”的占27.9%;“三个小时以上”的仅占7.7%。对“家里有人监管你看电视吗”的回答是:“每次看都有人管”的占18.3%;“经常管”的占24%;“不常管”的占52.9%;“从来都不管”的占4.8%。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似乎使他们更多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他们在学习上并不弱与其他的儿童,相反却更加的刻苦。在回答“你觉得你的成绩在班里是什么水平”时:认为优异的有7.7%;良好的有34.6%;中等的有46.2%;较差的有10.6%;差的只有0.9%。由此可见,成绩差的留守儿童只是少部
分,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积极要求进步的。
二、主要问题
1、缺乏沟通。
(1)亲子间的沟通。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父母由于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大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休息时间很短。因此很难抽空回家看望子女,主要采用电话和子女联系,所谈论的话题除了成绩就是听不听话,孩子的心理问题以及思想道德状况却并没有引起家长的注意。调查显示有65.4%的家长在和孩子联系时谈得最多的是“学习情况”,而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脾气由温顺乖巧变得暴躁倔强,有时甚至显得非常逆反,容易接受社会的亚文化和反文化,很容易染上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惯和行为。
(2)临时监护人和留守儿童间的沟通。临时监护人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情况爱莫能助,不能帮助孩子解决他们学习以及心理上的一些问题。祖孙间的代沟使他们几乎没有过倾心的交流,调查显示只有2.9%的孩子愿意和临时监护人讲心理话。这个数据让人感到十分震惊,临时监护人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但孩子心里有话却不愿意对他们说,这时候孩子们最需要的是父母,但他们却不在身边,而父母又根本没有意识到此刻的孩子最想得到的是他们的关爱。虽然临时监护人对孩子也付出了不少的心血,但他们无微不至的爱毕竟代替不了父母的关爱。
(3)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老师和学生不只是课堂上需要沟通和交流,课下也需要经常性的沟通与交流。但据调查来看,却并非
如此。很多学生都是比较惧怕老师的,和老师单独相处时总是显得紧张、忧虑、焦躁和不安,一般不会主动要求和老师去进行交流。而老师由于本身课业负担比较重,加上班上的学生又比较多,不可能每个学生都得到他们的细致地关爱。
(4)老师和家长、临时监护人之间的沟通。孩子的教育不光是学校的事,它还需要老师、家长以及临时监护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样才能从多发面了解和关注孩子,使孩子得到更好地发展。但据调查发现他们之间的交流甚少,有相当多的家长和临时监护人根本不知道孩子的老师姓什么,更别说和老师一起来探讨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了,而老师也很少去家访。那么“家长会”--这一实现他们沟通交流的主要桥梁情况又如何呢?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学校没开过家长会的占36.5%,而参加过家长会的只占31.7%,也就是说很大一部分家长、临时监护人都没和老师交流过。
2、教育者的自身素质不够高。
(1)家长。家长既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对孩子的影响极深。就调查结果来看,尽管留守儿童的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但他们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还是很传统,完全不能适应孩子的发展。部分家长从自己外出务工的经历中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于是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他们拼命地赚钱,忽视了亲子间的交流,对孩子的思想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有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低,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某某人聪明,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更何况现在有很多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读书在他们看来是“没用的”,还不如早点让孩子打工赚钱。
(2)临时监护人。留守儿童的家长外出后,临时监护人与留守儿童生活在一起,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由于大部分的监护人是文盲、半文盲,所以他们没有什么有效的教育方法。据调查只有24%的临时监护人觉得自己的教育管用,对孩子犯了错误多是打骂一顿或者根本不管。临时监护人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希望通过多种方式来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但比较遗憾的是这类家庭教育的活动开展的较少,而且形式比较单一,不易于普通的家长去消化吸收。
(3)老师。尽管老师的受教育程度要远高于前面两者,但老师的素质还不够全面,例如在儿童的心理出现波动时,并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帮助孩子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当然我们并不能要求每个老师都象心理咨询师那样专业,但至少也该了解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和技巧,才能帮助孩子走出心理的困惑和误区。
三、对策与思考
1.学校教育的范围要延伸,让学生时刻能感受到的爱的存在。首先,老师要多主动地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多给他们一些关怀和爱护,用爱来填补孩子父爱母爱的缺失。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和兴趣小组,使他们在集体中得到关心和温暖。
其次,学校要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医生,同时每个老师都应懂得最基本的心理咨询。孩子在遇到困惑时能够向他们倾诉,并帮助孩子
排忧解难。
第三,班主任老师应建立家长通讯录,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与交流。不仅可以就孩子的教育话题进行探讨,也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学习等情况。
第四,要多进行家访,尤其是“问题儿童”。要经常到留守儿童的家中走访,和临时监护人进行沟通交流,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等,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2.家庭教育要进一步普及和深化。
家庭教育的过程是孩子与父母互动的过程,只有在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实现交流和沟通,才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但目前大多数监护人的教育观念陈旧,远不能适应孩子的发展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更多的家长学校,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活动以帮助监护人更新教育理念。家长学校是提高家长素质的基地,能够帮助监护人学会与孩子沟通,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指导监护人如何配合好学校共同教育孩子。同时妇联组织和文教部门应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动,在广大家长中普及和深化家庭教育的观念,诸如开展家庭教育知识竞赛、邀请专家观看教育题材的录像和电影、免费发些教育类的书籍等。
总之,“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家庭的关爱,还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爱。
第三篇:乡村振兴的调查与思考
乡村振兴的调查与思考
围绕进一步加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加强乡村人才建设、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推动我市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提升。6月13日,全市青年干部培训班乡村振兴工作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查看资料、与农户面对面沟通、组织座谈等方式对我市东辽县、东丰县部分乡村进行调查研究,认真思考,结合我市实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现报告如下:
一、我市乡村振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找出乡村发展的差距所在,补齐短板,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差距,逐个问题逐个环节地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目前,我市乡村振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乡村建设的历史欠账仍然较多,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乡村人力资源匮乏。人力资源匮乏制约我市乡村振兴发展。一是人才队伍结构欠佳。我市乡村实用人才存在老化、弱化和退化的“三化”现象。从年龄结构上看,45岁以上的占比较多,35岁以下的乡村实用人才较少,缺乏后备力量。文化程度不高,我市乡村人实用才学历层次较低。人才分布不均衡,有的乡镇街道人因为政府最近几年大力支持推动了工业、农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导致人才集中于几个乡村。二是人才队伍总量不足。我市乡村存在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劳动力以自发进城务工或经商的方式大量外流,有许多在外闯出天地的人从此留在了城市,基本不回村里,同时,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迅猛推进,城市的发展理念、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等要素不断吸引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乡村的资源要素已不能满足现在年轻人的发展,导致人才资源、人力资源双要素匮乏,致使乡村发展中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显现和突出。三是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乡村实用人才和优秀的村书记是我市农业经济的直接推动者,应充分发挥典型作用,通过政府正向奖励、正向宣传,让优秀人才特别是创新能力强、对周边农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乡村人才被社会所认可,最大程度调动农村实用人才的创业创新智慧和热情。但是,当前乡村已有的很多实用人才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别是优秀的乡村实用人才没有得到相应的奖励。同时,电视、网络、微信、报纸等各类媒体对乡村实用人才的典型报道较少,影响了乡村实用人才的积极性。四是培训体系不健全。我市乡村诸多部门对乡村实用人才进行培训,主要有农业局、科协等,但相互之间又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培训内容又往往会存在重复性,培训的针对性不强,不能适应当前三农发展的要求。
(二)乡村生态环境欠佳。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近年来,全市乡村环境、人居环境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仍有存在不足之处。一是部分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随意丢弃生活、生产废弃物,到处排放污水等陋习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致使“脏、乱、差”现象难以彻底根除。二是乡村环保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依然存在。乡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落后状态,大部份乡村没有建立有效的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部分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对水源地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三是农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大棚蔬菜、地膜覆盖已在广大乡村大量使用,上述废棚(地)膜长期滞留于土地中,对土壤质量构成污染。农作物秸秆利用方面,仍大量存在焚烧秸秆现象,是造成大气严重污染重要来源之一。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农户散养和小规模养殖占主体,畜禽粪便随意堆砌排放,基本未做无无害化处理及肥料化利用,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三)乡村农业体系不完善。我市乡村对于大规模健康养殖、水稻种植产业、乡村旅游都有一定的发展,但这些力度还不是很大,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产业转型升级乏力。一是农业不大也不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发展不足,特色产业培育困难,农业产业链条不长,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商品化率不高,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深。二是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带动。绝大多数农产品仍然以卖原料为主,即使是简单的清洗、分装、预冷、储藏、加工也没有,全市乡村在传统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实现产业升级重组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是品牌建设严重滞后。农业品牌培育力度不够,知名品牌总量少,销售渠道主要以线下为主。对于乡村电商、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工业强镇、新型经营主体等的培育和建设力度更是很小。
二、我市乡村振兴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不断加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几点建议。一是强化领导班子建设。把干部资源向县(区)倾斜,把精力、资源、力量聚焦到乡村振兴上。改善乡镇领导班子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增强班子领导“三农”工作能力,把热爱乡村、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选调到乡镇领导班子。择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加大党员发展工作力度,加强三农工作队伍的再教育、再培训工作。二是创新教育培育理念。要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解决“谁来种地,怎样更好种地,谁来帮助种地”的历史性难题,更加卓有成效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就需要更好地培育乡村实用人才和加快推动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所谓“培育”,虽然与“培训”仅有一字之差,但与“培训”有着较大的差别。“培训”仅是传授知识及技能,而“培育”则包括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全过程,这其中就包括技能培训、思想培训、市场培训、思维培训和政策扶持。如果不能有效实现从“培训”到“培育”的转变,乡村实用人才的队伍建设就无法实现更大的发展。三是吸收各类实用人才。研究制定中长期“乡村实用人才计划”吸收和引进各类人才充实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新形势下,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创造各类适宜的条件,大力吸收和引进各方面的人才(工商界、农业高技术高技能、市场推广、机关党建等人才资源,不断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大量吸收涉农大中专毕业生,通过网上招聘会、人才交流大会、赴外招引人才活动等各种形式,鼓励我市的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吸收涉农院校毕业生为农村实用人才。
(二)不断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一是加强宣传提高环境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多形式、多层面地进行宣传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第三方服务建立村中的物业管理组织,加强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权负责管理村清洁卫生工作,逐步形成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及长效管理机制,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二是大力推进建设生态文明。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绿色产业,培育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健康养生等“美丽经济”。培育一批集生活、生产、生态于一体的乡村田园综合体、村落风景区、旅游风情小镇,打造一批美丽小镇、美丽村庄、美丽庭院、美丽田园,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园和市民休闲养生养老的生态乐园。三是深入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巩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 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加强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碧水蓝天工程,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重要水资源流域整治和保护,保护好饮用水源。
(三)不断推进乡村农业体系建设。一是加快完善现代农业融合体系框架。继续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园林特产业蓬勃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梅花鹿、东辽黑猪、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优化结构,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与企业合作,开展产业融合试点示范,整合集中连片原料基地、加工园区和物流配送基地,打造一批区域性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示范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及模式。二是加快实施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框架。提高黑土地和高标准农田的保护和建设,发展科学施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灌溉工程建设,提高耕种机械化使用率,全面提升田地、水利、道路、山林、电力等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耕种质量。按照各地资源禀赋特点,注重分工协作,避免浪费资源环境,禁止在不适合区域发展相应产业。借助部分乡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民俗旅游的发展契机。注入文化景观元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游,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田园人文乡村旅游产业链,创建一批特色小镇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面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框架。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加快农产品电商化和物联网工程的建设,围绕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流通市场等地,建设一批可清洗、分装、预冷、储藏、加工的设施,择优选择和推介一批有基础、有实力、有意向的中小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采购等方面开展合作,完善产业分工协作,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力新优势。
第四篇:乡村干部队伍的调查与思考
##乡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村级干部承担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的直接责任者,他们的素质高低,他们的工作成败,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直接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一、整体情况
目前,全乡辖6个行政村,现有村干部22名。从总体上看,村级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是有战斗力的,他们长期工作在农村第一线,默默无闻,扎实工作,为推进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是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现有村干部中,50岁以上6人占28%,40-50岁8人占36%,40岁以下8人占36%,平均年龄42岁,而且每个村都有老、中、青干部。二是文化结构明显改善。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2人占55%,初中文化程度10人占45%,大多数都是从事农村工作的老干部,实际工作经验丰富,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并能在班子中发挥传、帮、带作用。三是干部职数严格控制。6个村中,都严格按职数配备,每村3-4人,并且能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四是综合素质有所提高。通过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新产生的村级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特别是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村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进,1
事业心、责任心较强,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存在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存在偏差。少数村干部年龄偏大,思想不够解放,开拓创新精神不强;一些村干部小富则安,不富也安,存在求稳心态,不敢闯,不敢冒,错失发展机遇。二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有的村干部服务意识不强,高高在上,与群众交流、沟通不多,有的村干部廉洁自律不够,有的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有的工作被动应付,精神状态不佳;还有的村干部“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三是团结协调能力不强。少数村班子软弱涣散,不团结,组织协调能力不够,驾驭全局和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强。四是村务公开执行不到位。少数村把村务公开作为应付检查的一种形式,存在不公开、半公开和假公开等现象。五是后备干部队伍不足。尽管这几年拓宽了用人范围,但由于村内优秀人才多数外出从事二、三产业,加上回乡高中生、复退军人等能任职者寥寥无几,导致村干部选择余地较少,少数村的村干部换来换去还是“老面孔”,干部缺少活力和战斗力。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建设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带来困难和影响,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对策建议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何解决好村干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当前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第一,把基本点放在“提神换脑”上,提升整体素质。一是转变观念灌输学。要切实抓好村干部的学习教育培训,注重在方式、质量上下功夫,采取知识竞赛、专题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加强对村干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强化学习效果,力争学以致用,促使村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二是典型示范引导学。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村干部中的先进典型,使村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激发村干部学先进、比贡献,立足本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是拓宽思路现场学。实行走出去“换脑子”,有计划地组织村干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外地成功发展经验,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使他们在开阔眼界的同时认识到自身素质方面存在的差距,学习发达地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方面的先进经验,学习敢闯敢干、敢担风险、敢于拼搏的精神,不断增强善于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的意识。四是传经送宝借鉴学。采取请进来的形式,邀请专家学者来乡作专题辅导报告,邀请各行各业拔尖人才进行现场说教,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提高村干部专业化、技能化水平。
第二,把关键点放在“人才选拔”上,改善队伍结构。一方面,拓宽选拔视野渠道。对一些政治素质差、工作能力不强、群众威信低的村干部,坚决依法依规作适当的调整。拓宽村干部选拔视野和渠道,确保把德才兼备、实绩明显、群众公认的农民经纪人、致富能手、大专院校毕业生、退伍军人选拔到村干部队伍中来,改善村级干部队伍的结构,给基层组织增添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立足选好苗子,建好人才储备库,是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要加强对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注意从复退军人、回乡青年、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者当中选拔村级后备干部,并与做好发展新党员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力争做到每个村有2名以上村级后备干部。要注意给村级后备干部交任务、压担子,提高后备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同时,还要坚持备用结合,加强动态管理。当干部出现缺额时,把培养成熟的后备干部及时地充实到村级主要领导岗位上来。
第三,把根本点放在“待遇提升”上,解除后顾之忧。近年来,村干部的社会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各方面的待遇也有了明显改善,但要真正保护和发挥好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解除村干部“不想当”、“不好当”和“不敢当”等思想顾虑,还应该从多方面予以关怀。在经济待遇上,要逐步提高村干部的工资待遇,兑现村干部离任生活补助,解除村干的后顾之忧,使村干部感到经济上有“甜头”;在工作环境上,对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干部要大力支持和表彰,对家庭有困难的干部,要给予关心和照顾,对村干部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工作权利要依法予以
保障,使村干部感到工作上有“干头”;在政治上,要重视从优秀村干部中培养、选拔乡机关工作人员,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使村干部感到政治上有“奔头”。
第四,把着力点放在“教育管理”上,健全管理体制。一是加强制度建设。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建立健全《政治理论和科技学习制度》、《村干部岗位责任制度》、《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村干部年终述职制度》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二是加强监督管理。要提高村干整体素质,加强培训教育是根本,选人是关键,监督是保障。一定要强化监督职能,把监督管理权交给群众,形成人人得到管理,事事监督的良好氛围。把民主管理和监督的过程,变为群众参政、议政的过程,变为农村干部规范自身行为,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的过程,建立健全对农村干部约束管理的良性机制。三是激发工作热情。定期分析他们的思想和工作状况,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工作联系点制度、谈话制度等,多引导、少教导,多宣传、少丑化,多关心、少训斥,强化舆论引导,注重感情投入,多体谅他们的苦衷,促进素质提高,激发工作热情,以感情留人。
第五,把落脚点放在“民主决策”上,推进基层民主。加大村务、党务、财务公开工作力度,杜绝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等不公开行为,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
法,所有村组重大事项,都必须在村级党组织领导下通过 “四议”、“两公开”程序。“四议”即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两公开”即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通过党内外群众的广泛参与,既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使民主管理的内容具体化、程序规范化,又加强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改变由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全面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第五篇:大学生贫困现象调查、分析与思考
大学生贫困现象调查、分析与思考
前言:
随着高校招生的逐年扩大,给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当然也包括在为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苦苦奋斗的贫困生们,也许在他们的眼里,只有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才是唯一的出路,才能最终改变他们的命运。在贫困大学生的问题日益变得严峻,已经成为了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时,各大媒体也不断地对此类问题进行报道时,也许被报道出来的贫困生们,将得到社会的关注,也许他们的命运也会因此而得到改变,但他们只是许许多多的贫困生中比较幸运的,还有更多的贫困大学生,他们的命运又将如何?
国家为了保障贫困大学生不会因为学费问题而读不起大学,不能完成自己的学业,又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最普遍的也许就是国家助学贷款,但贫困生在申请的时候是否顺利?又会出现什么新的问题呢?助学贷款有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发挥它的最大作用呢?入学之后,贫困大学生们的生活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毕业之后他们又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呢?
寒假期间我利用在家的时间在当地民政部门以及贫困生家庭做了调查,了解到贫困生入学难的问题在经济本不发达的农村成为了更加严重的问题,学费也成为了农民肩上的又一负担,使农村贫困生问题又与农民问题紧紧联系在一起。
正文:
一、高考之后的困扰
也许是长期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广大中国家长的心里仍然存在着这样一种想法:“学而优则仕”,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就有能力,学习好就意味着将来会有一个好的前途„„在城里人的脑子里这种想法尚且流行,更别说在知识,经济普遍不发达的农村,只有把学上好了才有出路,这种想法更是深入人心。对于家庭不富裕的学生来说,这一点更成了他们摆脱困境的出路,甚至被认为是唯一的出路。
在我的印象之中,从小到大班里学习成绩好的好像总是那几个,而且那几个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贫困生。他们的家庭一年的收入只有白领家庭一个月的工资,甚至还要少,而这些家庭的收入一大半都用于孩子的读书上。由于贫困,这些学生们在择校时,尽管自己的分数很高,他们考虑的首先因素往往就转移到学校的学费多少上,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假期,我深入农村接触了不少贫困生,他们之中有成绩非常好的,也有高考落榜的。其中有一位留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他说:“我填志愿时,只考虑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我不能上一个太差的大学,另一方面,学费是一个我不能不考虑的问题,所以我只能选择西北方向的学校,我不希望给家庭带来更多的负担。” 上了大学,他接连四个学期都拿了奖学金,不光要学习,还要做兼职。对于这样的学生来说,学费问题是家里的主演负担。同时对于那些家庭状况不好,学习成绩又不怎么理想的学生来说,存在的问题就更多了。
二、进入大学之后的困扰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下大力气构筑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原来为家长揪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贫困生入学难、在校读书难的现象已经有了较大改观。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设立国家助学贷款。但是这项措施实施的到底怎么样?有没有真正的解决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呢?
进入大学后,正如前面所说的,大学期间的学费来源是贫困生考虑最多的问题,许多贫困
生也就将助学贷款作为自己的学费来源。是问题是,不是每一个贫困学生都能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也不是每一个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的人都是贫困生。困生在学费来源上得到解决后,所谓民以食为天,围绕贫困生的不仅仅是学费问题,还有生活问题,首先他们必须在学校里活下去,只有生活下去才有其他的可能性。
据调查,贫困生的生活费每月只有217元,在大城市,这217元只能满足学生吃饭等基本需求,一半以上贫困家庭提供的生活费在101----300元之间,还有17%的家庭不提供生活费.而贫困生周围的同学有四分之三的人每月开支在300----700元之间,平均576元左右,是贫困生的两倍.三、贫困对于大学生的严重危害
考上大学本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面对几千甚至上万元的学费,穷孩子和家长们却乐不起来,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贫困生弃学打工、家长自杀的悲剧。下面是一些贫困对于大学生的严重危害的总结:
1.已经严重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高校收费导致贫困生激增,三成贫困生无钱回家过年。原因是路费不足或打工凑下学期生活费。今年春节前后媒体的报道令人揪心,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由于贫困,不少贫困大学生只好选择在外打工甚至身兼数职来“拯救”自己。贫困大学生经济上“捉襟见肘”的窘迫和由此带来的心理尴尬,往往是外人很难感受到的。严重影响贫困生的生活、学业,损害其身心健康发展。来自大学校园的调查不时撞击着人们的心灵:贫困生都是勤奋而富有才华的,但因为贫困,他们在奋发学习的同时必须忍受生计的煎熬。
2.使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乃至走向犯罪——
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身心压力。他们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千方百计地找机会去打工,同时拼命地学习,以期再得到较高层次的奖学金。打工跟学习争时间,争精力,很多贫困大学生因此身心俱疲,久而久之,人格发生变化,甚至出现精神病症状。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还承受着来自同辈群体的压力。家庭富裕的同学出手大方,交友广泛,而贫困的大学生生活拮据,既要学习,又要为生计奔波,没有经济实力和精力与更多人际交往,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于是,贫困生容易在心理上产生防卫反应,出现敌对态度和强迫症状。
另外,贫困生在社会上也由于“寒酸”而倍受歧视、奚落和嘲笑。强烈的自尊心使他们对“金钱至上的社会文化表现出从蔑视到敌视的态度。有可能致使他们走向犯罪。
四、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南方周末曾刊登过这样一篇报道《毕业陷学债泥潭 就业如镜花水月》,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深刻描叙了西部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同样的大学学费,在西部,这相当于一个强劳动力35年的收入,同样的就业压力,在西部,这或许意味着多年的待业要靠搬砖头谋生,知识没能改变他们的命运,相反可能加剧了他们的困境,这一切,急需引起社会各界的警惕和关注。而且,贫困毕业生的就业行为取向显示出迫于生计、更为务实的特点。
——毕业后发展的选择。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贫困生更趋向尽快分担家庭的重担,回报自己的家人。因此,贫困生考研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了直接就业。
——就业地的选择。
大多数贫困生迫于生计,往往对争取留在大中城市不抱过高奢望,期望值较低。贫困生在大中城市求职成功的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而到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包括参加省支教行动计划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贫困生。
——职业的选择。
家庭状况不佳,拥有社会资本较少的贫困毕业生,倾向与选择去比较稳定的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
——求职的行为模式。
贫困学生的求职常呈现为两种极端方式:一部分学生为“先行者”,认为自己无所依恃,早早即活跃在双向招聘等活动中,积极推销自己,一有接茬单位就很怕失去机会,很快提笔签约,这种情形常见之于贫困生中综合条件相对较好者。而另一部分自觉条件较差的贫困生,又常常认为一无家长出面相助,又缺求职盘缠资费,加之遭遇用人单位冷脸,此后便不免长吁短叹,甚至坐以待“毕”。
五. 贫困大学生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前,中国高等教育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国家统包了个人的高等教育与生活费,因此贫困生问题尽管事实存在但未得以显现。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特别是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改革以后,高等教育部分费用由个人、家庭负担,于是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具体来看,目前中国高校贫困生问题凸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第一,社会原因是贫困大学生产生的根本原因
首先我国社会生产力仍较落后,教育基础薄弱,教育总体水平仍欠发达。其次我国人口众多,尽管教育投入总量很大,人均教育支出却很低。近几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有了较大的增加。再次我国教育体制仍不健全,教育领域内仍存在的教育乱收费等问题。最后,家庭贫困是产生贫困大学生的直接原因。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有统计表明,目前高校大半的贫困生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同时,近几年,城市贫困家庭尤其是下岗职工家庭数量日趋加大。我国社会中,传统农村家庭和普通城镇家庭占绝大多数,这些家庭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脱贫致富,贫困大学生问题也就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彻底的解决。
第二、教育产业化是贫困大学生问题产生的直接根源。
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教育产业化,学费越收越多,生活费用越来越高,公寓费也日益见长。1996年以来,我国各类高校普遍“并轨,尽管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收费标准有所不同,但学生人均年缴费用大都在3000元~8000元,一些重点院校热门专业则高达万元,再加上住宿费、生活费等,培养一个大学生年平均费用为1万元甚至更多。一般家庭尚难支付,贫困家庭则更难承担,从而导致高校贫困生人数不断加大。随着高校在校生数量的快速增加,贫困生的绝对人数也不断上升,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达到了近30%,特困生比例为10%~15%,而在一些边远地区和山区,贫困生和特困生的比例更高,占到一半的比例。近几年,政府、教育部门、高校和全社会都在关注和帮助贫困生,但关注和帮助主要集中在经济层面。致使贫困生问题成为一个结构性的问题。
第三、助学体系尚不完善,难从根本解决问题
自1987年以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建立一种比较完善的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一种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等多种方式助学体系。各高校、社会各界也以多种方式资助贫困生。应该充分肯定,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尽了相当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相对于日益扩大的贫困生需求,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及其体系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尚未建立起足够强有力的、稳定有效的工作机制,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四,贫困大学生的产生,学生自身的因素也不可忽视
首先,一些贫困生自立程度较低,技能较差,使靠自立解决部分学费和生活费难以实现。也许考试时他们各门功课成绩也都不错,但当面临一份只须具备简单专业素质就能胜任的工作时,却只有望之兴叹。其次,某些贫困生学习成绩不佳,影响了其克服贫困的机会。贫困生大多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又未必都如此。我身边就不乏一些家庭确实贫困,学习成绩也确实较差的同学。得不到奖学金倒也无妨,事实是还要常常去交补考费、重修费。“人穷志不穷”,可怜有些孩子似乎连志气也没有了,有时真的让人不解。另外,少数贫困生不尽合理的生活方式加剧了其贫困的程度。贫困生大多生活简朴,舍不得花半分钱,也未必都如此。这些因素都不可忽视。
六、小结
综上所述,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在农村,大学的学费支出成为了农民的主要负担,从而与农民问题又联系在一起;贫困大学生在将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学费来源以后,从而又引发的助学贷款的申请的问题,进而涉及到整个贷款体制的问题;贫困大学生毕业以后能不能按照约定偿还贷款,又会引起以后的助学贷款的发放问题;四年大学毕业以后,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要为了自己的生存奔波,在学业的完成上又将面临与常人不同的困难,有些贫困生过于看重奖学金,从而忽略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引起贫困生就业难的问题。贫困不仅仅给大学生带来的是经济问题,还在很大程度上是引起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与大学生犯罪也息息相关。贫困大学生问题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问题,它的解决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与帮助,同时,我认为更加重要的是,贫困大学生应该要一个健康的心态,一颗感恩的心,“人穷志不穷”努力学习,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