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桐庐县饮食服务业环境管理暂行办法
桐庐县饮食服务业环境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本县饮食服务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管理,保障公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县县城规划建城区范围内饮食服务业环境污染防治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本办法所指的饮食服务业是利用食用油对食物进行煎、炸、炒等方式产生油烟污染的饮食服务项目,不含用蒸、煮方式对食物进行加工的无油烟污染饮食服务项目。
县城规划建成区范围由建设部门确定。
第三条 县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县环保局)负责对本县饮食服务业环境污染防治进行监督管理,并组织实施本办法。
县工商、卫生、建设、城管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四条 饮食服务单位应采取积极措施,承担治理、消除污染和赔偿污染损失的义务,防止油烟气、水、热、噪声对附近居民住宅区环境造成污染。
第五条 新设立饮食服务项目的选址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和环境功能要求,并严格按照建筑功能设置,不得擅自改变用途或性质。禁止在下列区域和场所新设产生油烟污染的饮食服务项目:
(一)居民住宅楼;
(二)无法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楼。
第六条 新设产生油烟污染的饮食服务项目开工建设前必须到县环保局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在开发建设时未规划设立专用烟道需另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楼申请开办产生油烟污染的饮食服务经营项目,在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时应同时提供以下材料:
(一)相邻接住户或单位及专用烟道经过的住户或单位的书面同意意见;
(二)专用烟道的设置及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的防治方案。县环保局对上述材料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进行审核并公示后出具是否同意选址建设的批复意见。
第七条 申请人取得县环保局同意项目建设的意见后,按“三同时”和卫生要求开工建设,项目竣工后经县环保局进行“三同时”验收合格,发给排污许可证。
第八条 新开办饮食服务项目未取得环境影响评价许可或排污许可,卫生不符合要求的,县卫生局不予核发卫生许可证,县工商局不予核发营业执照。
第九条 饮食服务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当在变更前依照本办法关于新开办产生油烟污染的饮食服务项目的要求办理环保审批手续:
(一)现有无油烟污染的饮食服务项目变更为有油烟污染的饮食服务项目;
(二)污染物排放地点、数量、类型、去向和排放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
第十条 对本办法实施前已擅自设立但尚未办理审批手续的饮食服务项目,必须在本办法实施之日起三个月内补办手续,并符合以下条件:
(一)根据饮食服务项目规模、烟道设置方式提供饮食服务项目楼上受影响住户或单位的书面同意意见;楼上无住户或单位的则应提供所在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的书面同意意见;
(二)安装油烟净化器,对油烟废气进行达标处理;
(三)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县环保局对上述条件进行审核并经公示无异议后,给予审批。
逾期未办理或不能取得环保许可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取缔。
第十一条 饮食服务经营者不得擅自闲置或者拆除油烟净化设施;应当定期对油烟净化设施进行维护保养,保证油烟净化设施的正常运转,并保存维护保养记录。
第十二条 饮食服务单位产生的废水必须先经隔油、隔渣处理达到纳管标准后接入城市污水管网排放。超标排放的,按国家规定缴纳超标排污费。未纳入城市污水管的排污单位,废水必须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限值,严禁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第十三条 饮食服务项目经营者必须采取降噪、减振等污染防治措施,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加强管理,规范人员活动,夜间严禁大声喧哗。
第十四条 饮食服务项目经营者应使用管道煤气、液化气、电等清洁能源,不得使用煤炭等高污染燃料。
本办法施行前建成的饮食服务项目,尚未使用清洁能源的,应当在县政府规定的期限内改用清洁能源。
第十五条 已取得经营许可的现有饮食服务单位未达到环保要求的,必须限期治理,确保达标排放。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由环保部门提请县人民政府依法关闭。
第十六条 环保、工商、卫生、城管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责,依法加强对管辖范围内的饮食服务项目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检查人员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件;被检查者应当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拒绝检查和弄虚作假。
第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六条之规定,未经环评擅自开工建设的,由县环保局责令停止建设;已经投入营业的,进行查处的执法主体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应当取得而未依法取得环境保护部门环境影响评价许可或者排污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无证经营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主负责查处;
(二)取得环境保护部门环境影响评价许可和营业执照后,未按规定通过环境保护部门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的违法经营行为,由环境保护部门为主负责查处。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七条之规定,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环保验收或验收不合格,饮食服务项目投入营业的,由县环保局责令停止营业;可以处10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之规定,现有饮食服务项目未按规定采取有效措施,排放的油烟等污染物超过规定标准,对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污染的,由县环保局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之规定,排污单位不正常使用处理设施,或者未经环保部门批准,擅自拆除、闲置污染处理设施的,环保及其它监督管理部门可视情节严重,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或处以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关于水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清洁能源使用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五条规定,擅自改变房屋结构或使用性质,擅自搭建违章设施、占用人行道或公共通道,妨碍居民正常活动的,由建设、城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处罚。
第二十三条 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监察机关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单位食堂等非经营性饮食服务项目的环境污染防治,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从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饮食服务业典型材料
整顿规范引导 加快饮食服务业发展
(修改稿)
根据区位特色优势、流通服务业现状和开放开发的趋势,市上把XX建成兰州以西、乌鲁木齐以东,承接东西,辐射南北的区域性商贸中心,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商务工作的总体目标。为了加快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在抓好商贸流通、外经贸发展、招商引资、市场秩序等重点商务工作的同时,针对我市对饮食服务业发展引导不力,特别是对大众化餐饮发展引导服务不到位,市场准入门槛低,地方特色不鲜明,内部管理不规范,缺乏竞争力,缺少品牌,经营档次不高等突出问题,积极研究和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和促进饮食服务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市县两级把饮食服务业发展作为扩大消费的重要工作来抓。2006年,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整顿和规范饮食服务业专项活动的通知》,要求按照“整顿、规范、提高、发展”的思路和政府引导与市场竞争相统一的原则,整合政府公共资源,利用政府公信权,组织行业协会,健全政府引导机制和行业约束机制,开展动态晋等升级和服务明星评选活动,鼓励竞争,引导消费,促进饮食服务业经营上规模,质量上档次,管理上水平,服务创一流。市、县两级还成立了以党委主管经济工作的领导为组长,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宣传部等23个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整顿和规范饮食服务业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在商务局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宣传动员、自查自纠,明确标准、整顿规范,考核验收、评定等级,公示引导、推动发展,强化监管、动态管理五个阶段,具体负责指导整顿和规范饮食服务业专项活动的开展。商务部门牵头,协调工商、卫生、质监、食品药品监督、公安、城市执法监察等部门,对4925户餐饮住宿企业和经营户进行了综合性整顿规范,其中对问题比较突出的685户进行了限期责令整改,依法停业50户,取缔21户,行政处罚260户。二是依据国家规范创立适应本地实际的饮食服务业行业标准。市商务局依据商务部颁布的《餐饮企业经营规范》、《农家乐经营规范》、《饭店业星级服务人员资格评定条件》的基本要求,结合本地菜品特色、消费习惯、饮食文化等地域特点,制定出台了《XX市城市餐饮业等级评定标准》、《XX市农家园等级评定标准》、《XX市地方传统特色美食店评选条件和评定标准》、《XX市星级美容院评定标准》和《XX市星级美发店评定标准》等五个试行标准,下发了《XX市开展餐饮业等级评定工作实施方案》、《XX市社会餐馆、农家园等级及地方传统特色美食店评定办法》和《XX市餐饮住宿业星级服务员评选办法》等三个试行方案和办法,为全市整顿和规范饮食服务业专项活动提供标准和依据。三是组建市县饮食服务业协会及行业分会并开展评选引导活动。按照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在市、县商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除市上和肃州区正在筹备外,其他6个县市区全部成立了饮食服务业协会,有的县市还
根据行业发展的状况和需要,在协会下设了“餐饮住宿”、“美容美发”、“彩扩摄影”、“洗浴”、“印染”及“农家园”、“特色饮食”等专业分会。各县市还依托协会组建了由行政执法人员、行业专家、公众代表、饮食服务企业和经营户代表组成的各专项评审委员会,按照严格标准、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思路,对饮食服务企业和经营户进行等级评定。截至目前,全市6个县市区已评出符合标准的城市餐饮店44家,其中特级店14家,甲级店17家,乙级店13家。农家园9家,其中甲级农家园7家,乙级农家园2家。地方传统特色美食店13家。星级美容美发院(店)50家,其中五星级美容美发院(店)14家,四星级美容美发院(店)25家,三星级美容美发院(店)11家。肃州区今年正在组织评选。
整顿规范和引导评选活动,促进了饮食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饮食服务企业普遍认为,整顿规范和评选活动,扭转了改制改革后多年来行业管理和服务引导缺失的局面,大部分星级宾馆、农家园、社会餐馆、美容美发店、彩扩摄影店等服务企业积极参与整改规范,踊跃参加评选。为了达到评选标准,获得更高经营等级,各经营单位普遍改善经营环境,增加经营设备和技术投入,严格执行卫生标准,努力提高经营质量。部分企业和经营者积极参加全国各类饮食服务业节会,去年10户企业30多人参加了甘肃美食节,敦煌宾馆的“飞天迎宾宴”获得名宴称号,13个菜品获得金奖,敦煌太阳能酒店、肃州区世纪红牡丹快餐店三位厨师分别获得热菜、面点、果蔬金银奖。金塔、玉门、瓜州三
县市共推出名优小吃和特色菜品99个。肯德基、德克士等国际名店落户XX,引进的重庆巴将军、小天鹅火锅、湘菜、粤菜、鲁菜等大众化餐饮经营火爆。经营者比过去更加重视人才培训、规范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饮食服务业整顿规范和评选活动,在正确引导社会消费、维护消费者利益、提高企业经营档次和效益、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增强就业和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连续两年保持在15%以上,2007年达到51亿元,其中住宿餐饮业增长率连续两年保持在21%以上,2007年达到6.82亿元,位居全省前列。
今后,我们将围绕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结合商务部已颁布的饮食服务业经营规范和即将出台的《大众化餐饮企业经营规范》,继续抓好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整顿和规范饮食服务业专项活动通知》的落实,在尽快指导建立肃州区饮食服务业协会的基础上,组建XX市饮食服务业协会和专业分会。在全市首批饮食服务企业和服务人员评等定级结束后,统一组织命名和授牌授星,并向社会宣传公示,引导社会消费,进一步促进饮食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〇〇八年三月二十六日
第三篇:南宁市饮食服务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南宁市饮食服务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南宁市人民政府令
第42号
《南宁市饮食服务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7月15日第十二届市人民政府第12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南宁市饮食服务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防治饮食服务业环境污染,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饮食服务业经营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饮食服务业经营者),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市、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饮食服务业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城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本辖区饮食服务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食品药品、城市管理、工商、公安、规划、建设、房产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四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对本区域内饮食服务业的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调解因饮食服务业环境污染产生的纠纷。
第五条 业主大会可以在管理规约中依法约定本物业管理区域内饮食服务业环境污染防治的权利和义务,全体业主应当共同遵守。
物业服务企业对本物业管理区域内的饮食服务业违反环境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管理规约的行为,应当予以劝止,并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 饮食服务业项目选址应当符合城乡规划、饮食卫生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与周边自然和人文环境相协调。
第七条 禁止在下列区域或者场所新设产生油烟污染或者异味的饮食服务业项目:
(一)居民住宅楼(不含单一产权的居民住宅楼);
(二)未设立专用烟道至楼顶的商住楼;
(三)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的主体建筑;
(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第八条 用于饮食服务业经营的建筑物应当设置不与通风管道、住户烟道相连通的饮食服务业专用烟道,并预留噪声及油烟、废水等污染物的污染防治设施的安装位置。
第九条 新建、改建和扩建饮食服务业项目应当于开工建设前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手续。
饮食服务业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自治区和本市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填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或者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条 对环境影响较小的饮食服务业项目,实行审批告知承诺制度。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书面告知饮食服务业经营者有关环境污染防治的要求,饮食服务业经营者根据要求作出履行相应义务的书面承诺并提交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视为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手续。
饮食服务业经营者应当自作出承诺之日起10日内将承诺内容在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公布。
实行审批告知承诺制度的饮食服务业项目范围,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一条 饮食服务业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新开办项目的规定办理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手续:
(一)无油烟污染或者异味的饮食服务业项目变更为有油烟污染或者异味的饮食服务业项目的;
(二)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去向和排放方式发生重大改变的;
(三)经营地址变更的。
第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饮食服务业项目需要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的,其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污染防治设施竣工验收。未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投入经营或者使用。
第十三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预(销)售新建商住楼的,对未配套建设饮食服务业专用烟道的商铺,应当在商铺买卖合同中明确告知买受人不得用于开设产生油烟污染或者异味的饮食服务业项目。
第十四条 物业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不得将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禁止从事饮食服务业的区域和场所出租、出借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开设产生油烟污染或者异味的饮食服务业项目。
第十五条 在环城高速公路范围以内的建成区经营饮食服务业的,应当使用管道燃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电能等清洁能源,不得使用煤炭、重油、渣油、木柴等高污染燃料。
第十六条 从事产生油烟污染或者异味的饮食服务业项目的,其经营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配套安装与其经营规模相匹配的油烟净化设施,处理后的油烟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二)油烟、异味应当经专用烟道排放,烟道高度应当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且排放口设置的位置和方向应当避开易受影响的建筑物。
本办法施行前已设立但不符合前款规定的饮食服务业项目,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期满后仍未能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同级人民政府依法责令停业或者关闭。
第十七条 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饮食服务业经营者在经营期间不得闲置或者擅自拆除油烟净化设施。
饮食服务业经营者应当定期对油烟净化设施进行维护保养,保证油烟净化设施正常运转,并保存维护保养记录。
第十八条 饮食服务业项目产生的污水应当经隔油和残渣过滤处理,符合污水排放相关标准的,方可排入城市公共排水管网。
在无城市公共排水管网的区域开设产生污水的饮食服务业项目的,应当采取污染防治措施,污水经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后方可排放。
第十九条 饮食服务业经营场所排放的边界噪声不得超过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在饮食服务业经营场所用餐的人员,严禁22时至次日6时高声喧哗或者以其他方式产生噪音,影响周围居民正常休息。
饮食服务业经营者应当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设置禁止高声喧哗的警示标志,并对高声喧哗的用餐人员进行劝阻。
第二十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对饮食服务业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检查。饮食服务业经营者应当配合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与检查内容有关的资料,不得隐瞒,不得拒绝或者阻挠检查。
第二十一条 对饮食服务业环境污染的举报和投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在1个月内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或者投诉人;情况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新设产生油烟污染或者异味的饮食服务业项目的,责令停止营业,并可以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处5万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饮食服务业经营者未按规定公布承诺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商铺买卖合同中未明确告知买受人不得将商铺用于开设产生油烟污染或者异味的饮食服务业项目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物业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出租、出借物业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开设产生油烟污染或者异味的饮食服务业项目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拒不停止的,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未按规定使用清洁能源的,责令拆除或者依法没收不符合要求的燃烧设施。
(六)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饮食服务业经营者未配套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或者油烟、异味未经专用烟道排放,烟道高度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万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七)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饮食服务业经营者未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并劝阻高声喧哗的用餐人员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00元罚款。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将不符合污水排放标准的污水直接排入城市公共排水管网的,由城市排水管理部门责令其改正,并可以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用餐人员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在饮食服务业经营场所高声喧哗或者以其他方式产生噪声,影响周围居民正常休息的,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五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监察机关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所称饮食服务业,是指通过即时加工制作、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手段,向消费者提供食品、消费场所及设施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业,包括餐馆、大排档、快餐店、小吃店和提供饮食服务的宾馆、酒吧、咖啡厅、茶馆等。
本办法所称产生油烟污染的饮食服务业项目,是指需要用食用油对食物使用煎、炒、炸以及烧烤等烹饪方式产生油烟的饮食服务业经营活动项目。
第二十七条 单位食堂等非经营性饮食服务业的环境保护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2003年4月6日公布的《南宁市服务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15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关于加强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环境管理的通知(本站推荐)
关于加强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环境管理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关于加强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环境管理的通知(环监[1995] 10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局、工商行政管理局:
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各地兴建了大量的宾馆、饭店、餐厅、歌舞厅、游乐场、音像放映厅、洗染店等饮食、娱乐、服务设施,在繁荣城乡经济、丰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部分企业存在着选址不当、设施简陋、缺乏污染防治设施等问题,特别是一些饮食业的污水、油烟、异味和燃煤锅炉的烟尘,娱乐业产生的噪声,食品加工业产生的振动、噪声,饭店业和商业等产生的空调噪声和热污染等,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为加强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环境管理,保护和改善这些企业周围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特通知如下:
一、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的选址,必须符合当地城市规划和环境功能要求,配置防治污染的设施,保护周围的生活环境。上述企业的建设和经营,必须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防止环境污染。
二、为防止环境污染和扰民事件的发生,对县以上城镇兴办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的单位、个人,重申以下环境保护要求:
1.饮食企业必须设置收集油烟、异味的装置,并通过专门的烟囱排放,禁止利用居民楼内的烟道排放。专用烟囱排放的高度和位置,应以不影响周围的居民生活环境为原则。
2.燃煤锅炉必须使用型煤或其它清洁燃料,烧煤的炉灶必须配装消烟除尘器,禁止原煤散烧。排放的烟尘,应达到国家和地支规定的排放标准。
3.在居民楼内,不得兴办产生噪声污染的娱乐场点、机动车修配厂及其它超标准排放噪声的加工厂。在城镇人口集中区内兴办娱乐场点和排放噪声的加工厂,必须采取相应的隔声措施,并限制夜间经营时间,达到规定的噪声标准。
4.宾馆、饭店和商业等经营场所安装的空调器产生噪声和热污染的,经营单位应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对离居民点较近的空调装置,应采取降噪、隔声措施,达到当地环境噪声标准。不得在商业区步行街和主要街道旁直接朝向人行便道或在居民窗户附近设置空调散热装置。
5.禁止在居民区内兴办产生恶臭、异味的修理业、加工业等服务企业。
6.严格限制在无排水管网处兴办产生和排放污水的饮食服务企业。
污水排人城市排污管网的饮食服务企业,应安装隔油池或采取其它处理措施,达到当地城市排污管网进水标准。其产生的残渣、废物,不得排入下水道。污水直接入周围水体的,应当经过处理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并经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方可排放。
三、新建、改建(含翻建)、扩建、转产的饮食、娱乐服务企业,有涉及污染项目的,应按环境保护法及有关行政法规,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环境影响申报登记或审批手续。
四、有污染的企业,在申请企业设立、变更登记时,国家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审批的,应提交有关环境影响报告表(书)。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审核企业登记申请和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可以要求企业就污染及防治情况作出说明,发现有可能存在污染或已存在污染的,要及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情况。
五、兴办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的建设项目,应执行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排放的污染物,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六、排放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及产生噪声、振动等污染的饮食、娱乐、服务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
七、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饮食、娱乐、服务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有关部门在接到投诉后,应及时予以答复成处理方。
八、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密切配合,依法加强对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的现场检查和监督管理。
对于违反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法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罚款,对于严重污染环境的,应同时责令停止使用产生污染的设施。
九、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根据本通知精神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在近期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在城镇居民稠密区的饮食、娱乐、服务企业污染环境的情况组织联合检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6号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修正案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修正案》,已于1999年7月8日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一九九九年七月八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决定对《防治尾矿污染环境管理规定》、《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管理办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6项规章作如下修正:
一、《防治尾矿污染环境管理规定》
(国家环境保护局第十一号令1992年8月17日发布)
将第十八条第(二)项:“违反本规定第十条规定,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建成或完善尾矿设施,或者违反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经限期治理未完成治理任务的,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处以10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罚款,或提请人民政府责令停产。”修改为:
“违反本规定第十条规定,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建成或完善尾矿设施,或者违反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经限期治理未完成治理任务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处以10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罚款,或提请人民政府责令停产。”
二、《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管理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局第十五号令1995年2月6日发布)将第十九条“由于持证单位的设计责任造成重大质量事故、严重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的,由发证机关吊销《设计证书》;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修改为:
“由于持证单位的设计责任造成重大质量事故、严重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的,由发证机关收回《设计证书》或者宣布作废;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将第二十一条“持证单位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或者责令中止使用《设计证书》;情节严重的,由发证机关降低《设计证书》级别或者吊销《设计证书》”的规定,修改为:
“持证单位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或者责令中止使用《设计证书》;情节严重的,由发证机关降低《设计证书》级别,或者收回《设计证书》,或者宣布作废”。
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国环[86]003号 国务院环委会、国家计委、国家经委 1986年3月26日联合发布)
国务院已于1998年11月29日发布施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因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即行废止。
四、《关于加强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环境管理的通知》
(环监[1995]100号 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工商局1995年2月21日联合发布)将“
八、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密切配合,依法加强对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的现场检查和监督管理。
对于违反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法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罚款,对于严重污染环境的,应同时责令停止使用产生污染的设施。”修改为:
“
八、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密切配合,依法加强对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的现场检查和监督管理。
对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依照国家或者地方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止生产或使用。”
五、《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定》
(环控[1996]204号 国家环境保护局、外经贸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局、国家商检局1996年3月1日联合发布)
将第二十九条“伪造、变造国家环境保护局《进口废物批准证书》的,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修改为:
“伪造、变造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进口废物批准证书》的,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同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关于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定的补充规定》
(环控[1996]629号 国家环境保护局、外经贸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局、国家商检局1996年7月26日联合发布)
将“
十一、转让或者倒卖国家环境保护局《进口废物批准证书》的,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吊销《进口废物批准证书》,并暂停或取消其废物进口、加工利用的资格。”修改为:
“
十一、转让或者倒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进口废物批准证书》的,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收回《进口废物批准证书》或者宣布作废,并暂停或取消其废物进口、加工利用的资格。”
第五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环境管理规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环境管理规定
(新环管字〔1995〕104号)第一条 为加强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环境管理,防止和控制污染,保护、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新疆境内在城市及城镇兴办的宾馆、饭店、餐厅、歌舞厅、游乐场、音像放映厅、洗染店、洗理店、食品加工厂(店)等饮食、娱乐、服务设施(以下简称饮食娱乐服务企业)。
第三条 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的选址,必须符合当地城镇规划和环境功能要求,任何建设、经营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国家和自治区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防止环境污染。
第四条 饮食娱乐服务企业有治理环境污染,保护与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污染、破坏环境和扰民的饮食、娱乐、服务企业有检举权、控告权。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接到检举和投诉后,应及时予以答复或处理。
第六条 有污染的企业和涉及污染项目的新建、改建(含翻建)、扩建、转产的饮食、娱乐、服务企业,必须执行国家和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开工建设前应填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向相应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环境影响申报登记,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营业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并经环保部门审批后,方可开业。
第七条 饮食娱乐服务企业应按规定每年年底前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排污申请登记表》,其内容为:企业名称、详细地址、法人代表姓名、经营内容、主要原材料及消耗量、排放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污染治理设施与运行效果,污染物排放方式与去向,污染状况等。并按经相应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排污量,依法缴纳排污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审核企业登记申请和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可以要求企业就污染及防治情况作出说明,发现有可能存在污染或已存在污染的,要及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情况。
第八条 兴办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的建设项目,应执行国家关于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排放污染物,必须达到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设施,须经相应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方可投产使用。
凡没有环保设施或环保设施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排放标准的,不得经营。
第九条 为防止环境污染和扰民事件的发生,对县以上城镇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的单位、个人,重申以下环境保护要求:
1、饮食企业必须设置收集油烟、异味的装置,并通过专门的烟囱排放,禁止利用居民楼内烟道排放。专用烟囱排放的高度和位置,应以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环境为原则,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2、饮食、服务企业的锅炉、炉灶必须使用型煤或其它清洁燃料,做到节能、减污。燃煤炉灶应配装消烟除尘设施。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应达到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排放标准。
3、在居民楼内,不得兴办产生噪声污染的娱乐场点、机动车修配厂及其它超标准排放噪声的加工厂。在城镇人口集中区内已兴办娱乐场点和排放噪声的加工厂,必须采取相应的隔声措施,排放的噪声必须达到厂界噪声排放标准,夜间经营时间不能超过北京时间凌晨2:00。
4、宾馆、饭店和商业等经营场所安装的空调器产生噪声、热污染的,经营单位应采取防治措施。对离居民点较近的空调装置,应采取降噪、隔声措施,达标排放。不得在商业区步行街和主要街道旁直接朝向人行便道或在居民窗户附近设置散热装置、音响设施。
5、饮食娱乐服务企业自备发电机不得设置在街道旁和居民房屋附近,其排放的烟尘、含油废水、噪声、振动,必须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并达到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排放标准。
6、禁止在居民区兴办产生恶臭、异味的修理业、加工业等服务企业。
7、严格限制在无排水管网处兴办产生和排放污水的饮服企业。污水排入城市排污管网的饮食服务业,应安装隔油池或采取其它处理措施,达到当地城市排污管网进水标准。其产生的残渣、废物,不得排入下水道。污水排入周围水体的,应经过处理达到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并经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许可,方可排放。
第十条 排放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及产生噪声、振动等污染物的饮食、娱乐、服务企业,必须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
第十一条 防治污染的措施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经相应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1、需要维修暂停运行的;
2、改造、更新的;
3、拆除或者闲置的。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接到报告之日起,对需暂停运行的应在五日内予以批复;属于其它情况的应当在半月内予以批复。逾期未批复的,视为同意。
第十二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密切配合,依法加强对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的现场检查和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 对违反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由相应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罚款:
1、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现场检查或者检查时弄虚作假的,处以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2、未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未经环保部门审批同意的,除责令补办环保审批手续外,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3、未执行国家和自治区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未经环保部门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除限期整改外,处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4、逾期未报、拒报或谎报污染物申报登记事项的,处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5、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闲置污染防治设施的,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6、不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的,除追缴排污费及滞纳金外,可处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7、违反本规定第九条第一款至第七款的,根据情况,分别除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四条 违反涉及工商行政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其职责进行处罚。
第十五条 被处以罚款的单位和个人,并不免除其治理污染、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的责任。第十六条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先向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机关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第十八条 依照本规定征收的排污费和罚款收入,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使用。
第十九条 本规定由自治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