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会在职工思想动态管理中的实践与研究
工会在职工思想动态管理中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 思想动态管理是企业及时、正确地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化解各类思想矛盾和解决需求意见,维护企业和谐稳定发展必要手段和环节。本文从完井测试管理中心工会在开展职工思想动态管理实践出发,探索出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信息采集、研究处理、反馈跟踪机制的闭环式管理模式,通过对员工思想动态深入调研、访谈、思考和分析四种手段找出影响员工思想动态的关键因素,研究制定出改进和加强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六种解决措施,有力地维护了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关键词] 工会 思想动态 实践 研究
国有企业工会是群众性组织,是职工利益的代表,它的任务是创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是党联系职工群众、企业决策层与普通职工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职工思想动态管理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畅通党政与职工、工会与职工交流机制的重要途径,它关系着工会组织是否能够真正做到广开言路、倾听呼声,切实发挥好组织维权的职能,把企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社会问题、思想问题及其它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值,保障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实现维权的前瞻性、有效性和规范性。
独立,横纵战线长,因此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管理难度较大的特点,玉北、巴楚、塔中、麦盖提等地域均有我们的管理人员,因为远离油田基地,他们的思想变化情况如何,他们是否能及时了解企业的发展形势,企业能否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情况都成了现实问题。如何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帮助职工解决思想问题,使大家理解、关心和支持中心的发展,提升企业与职工的互信度?因此,旨在解民意、知实情、办实事,围绕职工思想状况进行沟通、分析、解决、反馈的职工思想动态分析管理工作机制便应运而生。
(一)开展职工思想动态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胡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重要讲话中指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要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作为央企,建立职工思想动态分析管理机制刻不容缓。建立职工思想动态分析管理机制,对于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妥善处理企业内部矛盾,保持企业和谐稳定,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把职工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精神,尽可能多地为职工着想,切实关心职工疾苦,倾听职工呼声,努力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才能把广大职工的力量和智慧集中起来,把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才能使职工自觉服从企业改革发展的大局,实现依靠职工办企
组织主要职责,职工信访活动是社会客观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职工信访工作是工会服务大局,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发挥好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的需要,是维护职工群众根本利益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调节社会关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油田的快速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决定了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已很难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为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符合企业生产发展的实际,符合职工的思想实际,迫切要求企业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以满足新形势下企业发展新需要,完井测试管理中心工会通过建立思想动态管理机制,明确“源头切入、过程参与,动态预控、快速反应”的机制和措施,向职工讲清道理、理顺情绪、统一认识、提高觉悟,同时在突发事件降临的时候,能在第一时间参与进去,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动员、明理顺气、关心呵护、排忧解难的优势作用,快速解决矛盾和问题,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二、工会在职工思想动态管理中的优势
工会是职工权益的维护者,是职工素质提升的推动者,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因此,他与职工群众是密不可分的,工会作为职工群众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建设、参与、维护、教育四大职能和组织、引导、维护、服务四大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为工会应发挥好“四个功能”,即联系职工、听取意见的民主功能;排忧解难、满足需要的服务功能;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稳定功能;
思想动态分析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系统工作,既需要明确分工,规范程序,又需要信息整合、统筹协调,为了保证思想动态预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开展,需要认真研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具体工作流程,对信息收集、传送、整理、决策、处理、反馈、回访等各个环节进行了细化规定,并以此为依托,形成各部门相互配合、上下联动、闭环管理的机制。
一是明确主体,落实责任,从组织上推动思想动态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完井测试管理中心首先明确了党群办公室是职工思想动态分析管理的主管和责任部门,负责协调和调整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次在管理层面上明确了三层管理机制,第一层是基层单位信息管理员,一般由基层单位负责人担任,主要负责定期收集并反馈职工的思想动态信息,对解决职工思想矛盾提出初步意见。第二层是责任部门信息管理员,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主要负责汇总整理分析职工思想动态信息与意见,将职工思想动态信息按照一般性、重大性、紧急性进行分类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第三层是中心领导班子成员,负责对职工思想问题进行研究,形成对策措施,并落实专人反馈和解决。
二是建立信息采集机制,畅通工作流程。广泛收集职工思想动态信息,建立起职工反映、诉求问题的渠道,深入了解职工在想什么、关心什么、需要什么,是企业上下沟通、形成共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帮助职工通过宣泄来减轻压力的一种
晚归的工作现状,定期组织开展“夜访”活动。三是通过“职工家属座谈会”、“女工座谈会”、“新分大学生座谈会”等形式畅通沟通渠道,进宿舍、进现场、进岗位,使信息采集做到全过程、无缝隙、全覆盖。
——建立点对点信息报送制度。针对中心所属岗位分布在玉北、巴楚、塔中等远离基地的偏远地方,区域敏感、人员少、地方偏,生产、生活、思想等多方面情况的变化需要及时掌握和了解。为此,中心基层分队完善并建立了点对点信息报送制度。通过及时了解和掌握职工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及时对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比对,避免了因职工思想情况波动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了提高了现场的作业实效。2012年1-9月份勘探部共进行点对点信息对接423次,开发部进行共进行点对点信息对接750次,有效提升了对于在偏远野外地区人员的思想动态管理,确保了生产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是建立信息研究处理机制。加强对收集信息的处理,是做好职工思想动态管理工作的关键。因此,完井测试管理中心在日常信息管理过程中,对于能立即办理和答复的现场给予回复,对于需要研究解决的,由思想动态管理主管部门党群办组织召开党委会研究讨论。对具备整改条件的问题,马上予以解决;对于一些情况比较复杂、涉及面比较广、职工群众普遍关心、反映强烈,一时难以解决通过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明确责任部门,限时予以解决;对应该解决但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明确整改时限,逐步解决;对于因各
进感情,全面了解职工的思想脉搏,掌握他们的家庭情况及困难,发现他们存在的思想问题,力求做到真情关爱。通过有效的思想工作,使职工放下思想包袱。
三是深层分析,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定期组织专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进行访谈,并通过召开班组会、党政工团联席会等形式,对调研访谈收集的职工思想情绪、存在的问题,采取由点到面、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着重分析产生思想问题的相关因素、表现及其原因,通过形式反映内容,透过现象掌握本质,把握特征,从深层找出产生思想问题的动因,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四是深度思考,就是把职工产生思想问题、不良倾向的主客观原因放在企业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把职工出现的思想问题放到其人生的进程中去把握。把产生的原因、症结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出规律,制定出对策,完善防范措施,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
职工思想动态分析为企业解决职工思想问题提供了依据,而企业中心工作又为企业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工作指明了方向。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系统思考,将发展作为检验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工作的标准,围绕企业中心去开展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工作,才能突破就事论事、就问题论问题的形而上学的方法,使解决的问题都是企业真正关心的问题。也只有如此,才能使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工作真正为企业所认可,真正对企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入群众的活动,如以开展“面对面 心贴心 实打实服务职工在一线”活动为契机,经常性深入现场、宿舍、办公室等场所与职工就相关问题进行意见交换,高度重视他们所反应的建议和意见,及时予以回复和解决,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奉献热情, 形成互动,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3.打造科学用人机制,提升职工素质,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和谐发展。
根据完井测试管理中心2012年3月份的问卷调查显示,职工对幸福指标的理解,77%的职工选择“收入的逐步增长”,74%的职工选择“本人及家人身心健康”,63%的职工选择“有展示自我才能的平台”。因此,可以看出现在的职工对于自己收到肯定和重视的愿望是迫切的。尤其是年轻职工除了关心自己的收入与待遇外, 更关心企业给予个人的职业发展空间, 只有当他感受到自己有存在价值、受到重视、能才尽其用时, 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为此,完井测试管理中心在用人上始终坚持培育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开展见习培养的工作,进一步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开展个人职业规划设计,畅通职业发展渠道。
4.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 满足职工物质和精神需求, 激发职工潜能。
对职工而言, 工作本身具有激励力量, 职工的工作动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企业的有效激励。有效的激励机制应包含以下部分: 一是目标激励, 确定适当的目标, 诱发人的动机和行
围, 实现企业和职工的共同持续发展。
6.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量, 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满足职工精神理想需求。
先进的文化能激励人、鼓舞人,是一个团队作风和能力的直接体现。文化能量的充分发挥能使职工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向心力, 激发职工爱岗敬业、奋发上进的工作热情, 使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得以发挥。开展“难忘艰苦岁月”的主题教育,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开展特色节日活动,提升职工的幸福感;开展素质拓展活动,提升职工的团队协作感;开展“活力完井”系列活动,满足职工的日常生活的需求,缓减了职工的心理压力。
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时效性、针对性的有力手段和必要环节,是思想政治工作中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随着新形势下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工作能否真正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深思和引起重视的问题。只有全面了解和掌控职工思想动态,才能准确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找到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有效办法,才能调动更多的积极因素,使思想政治工作富有生机和活力。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职工思想动态分析管理,把职工从思想动态分析的“对象”转换为思想分析的“主体”,不断丰富拓展思想动态分析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将“作用力”、“反作用力”聚合成目标一致、积极进取的向心力,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
第二篇:职工思想动态研究及对策
职工思想动态研究及对策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们的工作、生活等也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职工能否适应时代发展成为一个重大问题摆在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前。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如何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的工作,是企业发展必不可缺的生命线、向心力。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你想改变一个人,你就必须要了解他。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如果你都不了解、不清楚职工在想些什么,需要什么,那思想政治工作也就无从开展了。及时了解职工思想变化的趋势和特点,做好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才能为思想政治工作找准位置和切入点。
木瓜煤矿自2002年建矿以来,不断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完善自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如今,处在山西焦煤转型跨越发展的大背景下,职工的思想状态,必然会出现若干变化的趋势。结合我矿实际来说,我认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职工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因而出现了牢骚、埋怨、抵触、甚至对立。
满足职工的需求,大多数企业领导则认为,职工需要的就是钱。其实不然,职工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有得到尊重的需求;有宣泄苦闷的需求;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有得到教育培训和提高的需求;也有获得发展空间的需求。其实,投资满足职工的需求成本未必很高,设计得好,企业和职工都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其二、职工的情感得不到满足。因而出现了观望、冷漠、消极、甚至绝望。
目前,一些企业在改组、转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往往只注意有形的资产盘活,却忽视了职工的情感的激发,结果出现剃头挑子—— 一头热,从而影响了企业改制进程。事实上,职工的情感也是“资产”,而且是很重要的“无形资产”。企业改制需要广大职工的全身心地投入,就象革命者追求真理那样执着。如果没有全体职工的广泛认同,没有职工群众的满腔热情和积极行动,你上面再大张旗鼓,下面还是无动于衷,好似一条腿走路,再化大力气,也难蹦得远。其
三、职工的知情得不到满足。因而产生怀疑、动摇、背离、甚至跳槽。
企业是职工的衣食父母,企业的发展好坏,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职工希望了解企业发展的潜力,了解企业的经营决策。而一些企业领导则认为,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是领导层的事,职工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够了。要知道企业如果不把家底与职工亮开,不把经营决策向职工交代,职工就会对企业的发展失去信心,企业就会失去强有力的动力支持。企务公开这一良好的民主管理机制必须得到大力推广和创新运用,只有这样职工就会主动将自己的命运同企业的命运捆在一起,为企业献计献策,上下一心,同甘共苦,事事顺畅,企业就会兴旺。
对策
一、开展谈心。
谈心也是管理,咋听这话,似乎两者不能划等号,只要细细品味,不能说没有道理。谈心是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思想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人,而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也是人,用谈心的方法去了
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和走向,能使管理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现实针对性。尽管谈心和管理是二种不同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但有时它又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在这种情况下,谈心和管理本身已经融为一体,不能人为地予以分割。已经证明,谈心作为优良传统的工作方法,在一些企业得到职工良好的回应,对管理产生了明显的效果。然而,有些企业领导,谈心观念淡薄了,他们不愿意和下属谈心,习惯于行政命令,以令代言,以罚代教,热衷于制订厂纪厂规,认为这样才能体现领导和管理者的权力和权威,结果非但无益于企业的管理,还疏远了干群关系,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因此,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不但要盘活“有形存量资产”,更要盘活职工情感这个“无形存量资产”。只有把职工的情感激发了,使职工在感情上投入,在行动上支持,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使企业改革一帆风顺,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既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范畴的事,也是企业行政管理工作范畴的事,是企业领导者绝不可忽视的。
对策
二、长期规划。
依靠职工的力量来获得竞争优势,是企业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规划。有不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感到牌子难亮,名字难扬,有的甚至经不起风浪,自渐相形见绌。究其原因,是企业缺少一支素质高,技术精的职工队伍。因此,企业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训计划,让职工得到培训和提高,提升整体职工队伍的素质。我们说市场竞争就是产品竞争,产品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从长远观点看,企业要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不仅需要良好的企业管理,更是需要一支优秀的职工队
伍,它是赢得市场的后备军。
对策
三、及时评价。
职工的绩效及时评价,能够使被评的对象得到企业的重视。大多数职工都想在事业上有所发展,在有关评价中得到肯定,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这样就会与企业的利益得到一致,企业就能依靠职工获得竞争优势。同时,对来自于评价活动的反馈结果,对企业起到进一步修正和优化,对完成目标也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对策
四、内部提升。
以工作业绩为标准提拔职工,若凭资历提拔是不能鼓励职工争创佳绩,反而会培养他们坐等观望的态度。企业要制订一整套内部提拔职工的标准,鼓励职工参与培训和技能的提高。职工在事业上有很多想做并能够做到的事,企业要提供机会,让职工有一个发展的空间,激励职工取得更好的业绩。内部提升,既能体现企业选拔用人的公正、合理,又能保证提升者各方面的能力和实力。
对策五、一员多能。
为职工提供一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按部就班最容易消磨斗志,对重要岗位而言,容易滋生腐败。要职工有振奋表现,必须使工作富有挑战性,这就让职工从事多项工作,变动工作岗位,好处有三个:第一、保持工作流程的透明度,使之尽可能简化,发挥创造性;第二、能够全方位地比较看问题,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有助于职工就业稳定。
对策
六、上下平等。
下放决策,实行自我管理,能够激发职工的责任感和合作态度。平等交流不仅使职工感到他们是参与经营的一分子,还能让职工明了经营策略,使企业领导人更加有效知道下面得失情况,做到上情下达,双向信息共享。有位学者格拉曼认为:“跟你闲聊,我投入的是最宝贵的“资产”——时间。这样便突出了我们关系的重要性,表明我很关心你的工作”。
只要企业领导正确对待存在的问题,积极稳妥地处理好职工群众切身利益,正确引导转变职工群众的思想观念,切实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这样职工群众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迸发出来。
第三篇:职工思想动态与分析
黄贮下半年职工思想动态与分析
如何把握职工思想脉搏,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是促进企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保证,也是摆在当前重要工作之一,依据党委宣传部的要求,我场党支部给予了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于近日在全场集中进行了一次思想调查分析和研究,经汇总情况如下:
一、职工思想现状
1、针对当前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广大员工保持着对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坚定信心。
针对当前企业经济情况,场党支部通过理论学习,时事讲解等形式进行形势任务教育,使广员工深刻认识到当前企业所面临的困难,让他们看到国家内需拉动政策给我们发展提供的机遇,勇敢迎接挑战,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全面高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使广大员工知道:发展是企业的第一要务,发展是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保障,发展是建设和谐企业的重要基础。从而把员工的思想统一到企业“经济发展年”的战略部署上来,从现状看,职工思想相对稳定,工作热情高,大多数都非常关心企业的发展,积极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职工愈来愈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思想基本稳定,从而确保了各项生产任务的完成。
2、面对当前新的形势,职工的危机感和责任意识日益增强。
我场领导班子认真研究工作,有效落实经济发展活动方案,把工作目标层层分解,坚持教育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按照分工和职责,从当前具体工作做起,增强执行能力,努力实现做一事成一事,广大干部员工在班子的带领下,克服存在的各种困难,严细管理,努力提质降耗,多生产优质木材,为企业多创效益,同时严控各项支出,确保了各项任务和指标按计划完成。员工将自己同企业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增强理解,立足本岗,完成好各项工作。经调查有90以上的职工危机意识得到了增强,对企业发展非常关注,有95以上职工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
3、员工理解企业困难,自我解困意识有所增强 针对企业现有资源的危困和后续资源的不足,替代产业开发速度慢的实际,广大员工家属给予清醒认识,纷纷发展家庭经济项目,在这部分人员当中,有种植木耳、灵芝的,有从事采集业的、友打工的,他们想发展,勤劳动、赶致富,在当前形势下,需深入推广,进行表扬和表彰。
二、职工思想存在的问题
1、少数或个别职工对当前企业发展认识不足,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缺乏紧迫感和压力感。
2、工资收问题是职工关注的重点,物价的上涨与工资收入反差较大,为此要求提高工资增长幅度的呼声较大。急盼企业增加新的发展项目。
3、提高医保待遇应予重视,职工大病、重病个人负担重,仅凭医保资金不能有效解决,产生后顾之忧,致情绪不够稳定。
4、少数员工自我要求标准不高,差距较大,素质不一,不能变压力为动力,存有“等、靠、要”思想。
三、意见及建议
1、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面临的形势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必然会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从而赋予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内容,为此要利用诸如形势报告会、各行各业典型表彰会等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广大职工了解企业,了解当前的形势和任务,识别差距,全民创业、迎头赶上。
2、进一步加大管理和新项目的开发力度
当前,企业主要任务应为三点:一是抓好主材生产这条主业及各辅助生产,搞好营销,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稳定员工;二是大胆进行人事制度改革,让能力强、懂管理、善经营,责任事业心重,即德才兼备人员走上管理岗位,有效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三是利用好各项政策,积极寻求木材深加工和精加工项目,寻求非林非木项目产业,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或替代产业,使企业永保生机和活力。
3、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努力增加员工工资收入,提高医疗保险等待遇,让员工不但理解企业,还要依靠企业,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要提供一定的政策和条件,加快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保证安定与和谐。
黄松甸贮木场 2012年11月20日
第四篇:工会在职工心理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工会在职工心理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王凤义 赵贵平
摘要:
我国社会转型已进入重要阶段,主要体现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地区差距和利益格局差距加深。人们的精神生活乃至整个生活方式都在深刻转型,随之而来的就是员工心理疾病和精神疾患逐年上升。工会干部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帮助他们走出阴影,努力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为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关键词:社会转型;工会维权;心理健康
近年来,据媒体报道,我国部分员工心理压力过大,导致自杀事件时有发生,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为什么这些员工会如此轻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企业肯定有问题,但这绝不仅仅是企业的问题。
一、社会变革引发职工心理焦虑群体性特征
目前,我国社会转型已进入重要阶段,主要体现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地区差距和利益格局差距加深。人们的精神生活乃至整个生活方式都在深刻转型,而我们整个社会对此警觉不够,这是悲剧连续发生的大背景。过去,人们为了生存而挣扎,可能宁可累死也不愿饿死,对精神心理层面的需要不太看重。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已不再仅仅是为了混口饭吃,他们开始觉醒,产生了很多精神上的需要和追求。如果他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找不到做人的价值,感受不到尊严与爱,可能就会绝望,也就可能会想到或选择结束生命。根据弗洛伊德的文明压抑理论,高度发达的文明离人类自然状态越来越远,个体必须远离本我状态去接受外界强加的规则和约束,从而导致深深的压抑。急剧的社会变革必然引发越来越多的社会心理问题,职工队伍中的心理焦虑群体性特征更加明显。首先是民生焦虑:住房、医疗、教育让许多人不堪重负;发展不平衡、机会不均等、收入分配不公现象更容易使人产生社会危机感;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让人缺乏社会安全感;还有基本生活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其次是信仰焦虑:社会上诚信缺失使人又少了一份社会信任感,一些官员的腐败及为富不仁也使人缺乏社会依附感。再次是职业焦虑:就业形势严峻,工作节奏加快,以及随之而来的竞争加剧,使不少职工经常处于紧张、焦虑和不安的精神状态。这些心理焦虑不可避免的会引起不良反应,影响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全球约有 10 亿人正在经历心理、神经和精神疾病的影响,并针对心理疾病给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断言:“没有任何一项灾难比心理障碍带来的痛苦更深重。”有关专家也发出“心理疾病和精神疾患正在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及健康的第一号敌人”的警告。国际劳工组织也指出,心理疾病已成为继心脏病之后使员工“无法工作名单”的第二位因素。事实上,我国职工的心理疾病或精神疾患亦已经相当突出,这可从以下的数字得到证明。国家疾控中心2009年公布的数据,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在1亿人以上。卫生部公布有88%的外来民工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然而,目前大多数人还在忙于谋生,无暇顾及情绪的起落。显然,如果我们要想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那就不能不正视这一问题。物质维权若不辅之以心理维权,人往往就会被扭曲的心理所吞噬,导致社会发展的动荡甚至停滞,大大增加社会发展的成本。
二、职工群体性心理焦虑的原因 员工心理疾病和精神疾患的群体性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是员工所受到的职场压力、社会压力与个体压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正是这些压力的持续交互作用,导致了员工心理与行为的扭曲、变形与改变,积之成疾,聚之成患。一是职场压力或职业压力。一方面急速推进的市场经济和飞速上升的待就业人数,使得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内部过于严格的管理机制和来自同事的“白热化”竞争甚至排挤,也会造成相当大的压力。而这其中,来自企业方面的原因似乎更为直接。不少企业只是过分强调业绩的重要,而忽视了对于员工工作压力的疏导和紧张心理的缓解,使得员工每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仅身体处于极度疲惫的亚健康状态,还要经常承受繁重的工作压力和领导层的苛刻挑剔。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据调查,我国有60%以上的员工感受到来自工作的压力。经营竞争、管理竞争、职务竞争、岗位竞争、就业竞争等等压力,几乎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员工像机器一样超负荷、超强度、超时间的工作只是职业压力的表现之一,因为“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甚至“今天工作很努力,明天也得努力找工作”。还表现在工资报酬不合理给员工造成的压力,管理模式落后、不科学造成的束缚、压抑员工热情的压力,组织文化恶劣导致的与同事和上下级关系、部门关系冲突的人际关系压力,因工作过于繁忙导致无暇兼顾家庭而产生的压力,因结构和岗位调整而产生的职业发展前景压力,因各种现场安全事故和隐患形成的安全压力等等。这些职业压力如影随形地影响着人们在职场中的心理与行为。
二是社会压力。改革开放和转轨变型时代的中国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员工,处于新旧变化、中外文化碰撞产生的社会文化压力中;处于新旧经济体制更替以及医改、房改、教改等产生的社会经济压力中;处于城乡二元经济发展失衡,分配不公、贫富分化产生的强弱地位失衡,以及等级特权、官员腐败、司法腐败等等形成的社会政治压力中;处于因社会群体中强势与弱势、贫困与富裕、劳工与资本的对立与冲突所演化成的社会压力中。这些压力的广泛存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与行为。数年前,韩国老板强迫数百名中国劳工集体下跪的事件,以及近年来各地时有发生的进城务工人员泣血讨要被长期拖欠的血汗工资而被拒、被打和被罚跪的事件,这些直接体现或折射社会冲突的现实压力,不仅对当事者的情感、心理人格造成严重伤害和扭曲,而且会对社会大众的心理与行为造成恶劣的影响甚至负面诱导。
三是个体压力,我们认为这种来自员工自身方面的原因也不容忽视。它可从两个方面说明。一方面是家庭压力。如夫妻冲突或离异、家庭成员关系失和、代际矛盾冲突、亲属的生老病死或意外事故、家庭贫困、本人生病或失恋、失学、失业等等产生的压力。另一方面是由于个人认知偏差或思维方式、价值观的片面性而产生的自我精神压力。如有些员工不愿主动与人交流,不太善于与人交往,包括与同事沟通,与老板交流,与客户交往。时间一长,老板、同事和客户也就慢慢疏远了他。另外,有的人贪欲无度,名利财色收集于一身,一样也放不下,直至被贪欲的重负压死趴下;有的过份苛求自己完美无瑕,以致在心中形成块垒;有的忧虑过度而常怀杞人之思;有的固执地要为不可为之事;形成一种放不下、看不破、解不开的“心锁”,造成精神自缚。
三、维护职工心理健康是工会工作新重点
面对职工日益上升的心理疾病和精神疾患趋势,如何帮助他们走出阴影,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在力倡和谐社会的今天,就显得尤为重要。工会干部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努力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为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工会在缓解员工心理压力方面应有所作为。作为员工的“贴心人”和“坚强后盾”,工会不仅要维护员工的物质权益,也要关心员工的精神权益。要把关心职工心理健康作为工会维权的一个新的重点。
第一,在全社会要营造一种关爱、尊重劳动者的氛围。王兆国主席在全总十四届十一次主席团扩大会上强调“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阶级,理应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前面讲到由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等造成的社会压力,就要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等等改革去加以克服。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但首要的生产力是劳动者本身。如果深化改革能使劳动者从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的体制机制中解放出来,从人治、专制、特权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从司法腐败、吏治腐败和恃强凌弱、仗势欺人等社会状况下解放出来,获得自由、平等、民主、全面的发展。那么,人们受到的不当的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科技等等体制、机制的客观压力就会大大减轻,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局面”。在这种心情舒畅的局面下,心理疾病就失去了大量滋生蔓延的大背景和大气候。
第二,工会要代表职工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和协商,通过加强民主管理来改善企业管理以调减职业压力。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让工作变得更安全、更健康、更愉快”;有专家也指出,“压力与情绪管理已成为21世纪企业管理最为迫切的课题之一。”改善企业管理的方向,就是改革在旧的发展观指导下形成的以物为本的企业管理观念、制度、行为与模式,建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制度、行为和模式。大量研究表明,在职业生涯中,一个人受尊重的程度越高,他受到的压力就越小,或他承受压力的能力就越强。事实也证明,一个人在工作学习中的自主性越大,在竞争中感受到的公正性、公平性和透明度越大,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得到的关爱和帮助越大,他感受到的职业压力就越小,或者说他承受职业压力的能力就越强。一句话,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职业压力就会保持在一个合理而适度的水平上,使员工保持在高效、健康、愉悦和昂扬向上的职业状态。
第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工会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热线和咨询中心,由训练有素的心理咨询员帮助员工,用干部职工心理上容易接受、愿意接受的方式开展心理辅导,努力帮助干部职工解决心理方面的疑难,自觉保持卫生、健康、平衡的心态。使工会组织成为职工的“心灵驿站”。对有关人员进行事前辅导、心理干预,帮助其释放压力,树立自信心可以专兼结合:一方面聘请心理卫生顾问,为干部职工提供专家型心理辅导;另一方面让心理素质较好和有一定心理卫生保健知识的干部职工,担任兼职心理卫生辅导员,实施零距离的日常心理辅导。尤其是在干部职工生病住院、家庭出现困难、工作出现差错、同志间有了分歧、有错误苗头以及岗位变动等关键时刻,能提前介入、及时谈心、倾听意见、进行心理评估和辅导。此外,工会还要针对职工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采用开设健康教育讲座,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等宣传工具,让职工从多角度、多渠道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职工正确认识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鼓励职工遇到心理问题时积极寻求帮助,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第四,工会还应该引导职工本人积极调整心态,学会自我放松和自我平衡;学会换个角度和换一种心态去看待每天的工作与生活;学会发现工作中的情趣,享受工作中的乐趣。面对同样的压力,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有的感到压力很大,有的会感到不过尔尔。因此,自我学习、提高素质以应对压力、降低压力引起的不良的心理、生理和行为反应,是员工保持自我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物质主义倾向的人更容易陷入忧郁和焦虑之中,更难感到幸福和快乐。所谓“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这里的无欲是指无贪欲而非毫无欲望。适度的欲望是持续前进的动力,但膨胀的物欲、名欲和色欲等则可能导致毁灭。要学会自我担当也要学会自我放下。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拿得起也放得下的人,是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是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压力、活出人生精彩的人。所谓“看得破”,不是说对什么都抱无所谓的态度,而是说懂得顺其自然,顺应潮流,顺应规律,不存非分之想,不悖自然之理,不为不可为之事,不求不应得之财。如此,我们才会真正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享受劳动、享受学习、享受工作、享受人生。总而言之,缓解职工压力,疏导其负面情绪,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建立起成熟的职工心理预警和平衡机制,需要企业、员工、工会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关心员工心理健康的老板不是好老板;不关心员工心理健康的企业不是负责任的企业;不关心员工心理健康的工会当然也算不上是称职的工会!
第五篇:企业改制中职工思想动态的调查与思考
企业改制中职工思想动态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企业改制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企业中的职工思想状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为此,我们对企业改制过程中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进行了了解,对今后如何做好改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研究探讨。一、当前改制企业的基本睛况
近几年来,长期积淀下来的影响企业发展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改革处于“五个不到位”:一是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相当数量的企业通过资产重组,重新租旧等方式进行改制,产权制度改革触及不深,一些企业破产破不了,资产卖不了,工人走不了,公有资本退出不到位。二是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不到位。一些企业利益和责任未真正一致,影响经营者、职工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起色不大。三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不到位。大多数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还不完善,富余人员没有得到分流安置,仍存在着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四是劳动关系调整、职工身份置换不到位。职工思想观念仍没有根本转变,风险意识、自主创业意识不强。五是改革必须付出的成本长期筹措不到位。资产在不断损耗,债务在不断累加,成本在上升,企业竞争力在削弱,这些既影响发展,也影响社会稳定。
二、当前改制企业职工的思想状况
对改革改制,职工总体上表示理解和支持。在受调查的100名企业职工中,支持改革到位的占56%,观望改革的占40%,认为无需改革的占4%。同时,职工还存在着种种忧虑,表现为“四个担心”:一是担心会引起社会震荡。这次改革,涉及多家企业,在职职工人数比较多,处理不好,会影响社会稳定。二是担心会引起国有资产的流失。一些职工认为,现在企业改制就是卖企业,就是公有资产流失。目前许多企业的资产仅仅是帐面上的一些数字,实际上许多部分根本就没有价值了。三是担心会影响当前经济发展的好势头。有些职工认为,当前经济发展势头很好,在这种情况下搞改革,会影响企业稳定,影响职工情绪,影响经济发展。四是担心会影响职工生活。现在有的职工仅存一线希望,希望在政策许可的情况下,坚持能给职工的尽量给,善待百姓,保障群众生活。通过调查,职工关于企业改制的看法,主要有几种倾向:一是一些年龄较大的职工,盼望企业能够再晚改几年,他们好很舒服的退休,安度晚年;二是有一技之长的部分工人,包括一些年老和年轻的职工,他们希望企业赶快改制,好结算走人,到外面的企业去干。三是大部分的工人,他们想留在企业,其中有部分是确实想在企业大干一番,而有一部分人没有什么特长,到外面也难以适应,不如在企业里混口饭吃;四是一些40多岁的职工,他们劳保年龄不够,结算也就拿几万元,如果在新企业干,由于体力和智力的问题,企业一裁人,他们就是首选,所以极不赞成改制。从企业经营者来说,也存在着“三怕”:一怕大权旁落。担心经过资产重组,经营结构发生变化,他们将会失去“往日的辉煌”。二怕被人家吃掉。总觉得辛辛苦苦干起来的企业就这样没了,感到不舒服。三怕受“资本家”的奴役。认为现在的多元化企业是“个人”的企业,对工人与厂长是一种什么关系、工人还是否是企业的主人等问题心存疑虑。针对这些思想问题,我厂经过全面的改制宣传发动工作,目前大多数职工已经认识到:改革难,不改革更困难;改革有风险,不改革则更危险。三、发挥优势,确保企业改制顺利进行
一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加强改革指导。改革的最大难点是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我们要充分发挥企业党委、工会、共青团组织的作用,深入细致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依靠职工群众,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二要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加强教育引导。这次改革,要求做到“四个彻底”:彻底解决企业的发展的根本问题,彻底改变管理企业的传统模式,彻底把市直企业推向市场,彻底解决国企职工身份置换问题。这四个彻底,说到底是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债权债务怎么办。为解决这三个怎么办,要下发关于企业深化改革的政策意见,出台政策措施,充分考虑政府、企业、职工的承受能力。要通过政策引导,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努力减少社会震荡。三要充分发挥机遇优势,加强典型示范。现在,放开搞活国有企业的舆论氛围非常浓烈,政策条件也十分明确。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用足用好用活现有的各项优惠政策,千万不能坐失良机。要大力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努力把改革的火烧得更旺,把职工的心聚得更紧。四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加强思想疏导。要围绕职工在改革改制中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同时,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要突出“情”字,从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的角度出发,帮职工所需,忧职工所忧,突出“活”字,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